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纺织市场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历年棉花消费量及消费增速
一旦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将率先恢复,而占全球纤维消费量1/3强的棉花需求量也必将恢复,但此时棉花的种植面积恢复却有一定的滞后性,届时棉花的供应将吃紧,进而引起棉花价格的上涨,2009年年初至今棉花价格的不断上涨也证明了这一点。若经济真能如大部分经济学家判断的自2010年开始全面复苏,那么到2010年,纺织品需求的复苏将快于经济复苏,而棉花的需求也势必强劲反弹,但由于2010年的棉花供给量将由2009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决定,而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并未有转好的迹象。不仅如此,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等主要产棉国的种植面积仍低于预期,2010年将会出现棉花供给短缺的现象。一旦棉花供给短缺,需求量又强劲反弹,则疲软多年的棉花价格势必会有所表现。
影响未来棉价的关键因素
影响国际棉价的主要因素有供需状况、石油价格、粮价、美元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及投资基金头寸。从实证结果来看,多数时候棉花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但供需状况也在其价格决定中起着主导作用。影响未来棉价的关键因素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基金对棉花期货价格的影响愈来愈大。基金在国际商品期货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从1993年以来的数据看,非商业头寸(一般认为是基金持仓)占比越来越大,非商业净多单与棉花期货价格的相关关系也越来越显著。1993年至1998年期间,非商业净多单与棉价的相关系数为0.3,而2005-2009年,相关系数已经达到0.622。
二是棉价并非总和石油、国际粮价同向变化,但近年来相关性明显增强。根据我们的统计,1993-1998年棉价与石油价格的相关关系尚不明显,但在1999-2005年间已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到2006-2009年间,棉花价格与油价、粮价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35与0.883。
三是美元指数与国际棉价高度相关。一直以来,国际棉价与美元指数表现出稳定的负相关关系,近年来,这种负相关关系表现得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 肠粘连 胃肠舒片 疗效 作用机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Weichangshu tablet on ankylenteron.Methods The SD rats were pided into 4 groups:model group with nomedicine,NS group with NS 10ml/(kg·d),WeichangshuⅠgroup lavaged with Weichangshu physic liquor (0.075 g/ml)10ml/(kg·d),WeichangshuⅡ group lavaged with Weichangshu physic liquor (0.15g/ml)10ml//(kg·d).In the 15th day, analyse the blood of every group and execute all the rats to observe the ankylenteron condition.Results The clinic cure rate was 77.8%,the total effect rate was 97.2%.The study indicate Weichangshu tablet can reduce fibrinogen of the blood.Conclusion Weichangshu tablet has an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on ankylenteron,the mechanism is related with its prevention for fibrin hyperplasy,and promote fibrin solution, inhibit collagenoblast hyperplasy.
【Key words】 ankylenteron,Weichangshu tablet,therapeutic effect,mechanism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是临床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1]。我们研制的中药胃肠舒片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现就胃肠舒片治疗粘连的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动物:选用SD大白鼠(体重180 g±10 g),购于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实验动物中心。胃肠舒片(0.5 g/片)由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鲁药制字Z1620030009)。戊巴比妥钠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WS20060401)。
1.2 造模方法 全部动物禁食12 h后用2%戊巴比妥钠按30 mg/kg腹腔内麻醉,麻醉后将大白鼠仰卧固定于手术板上,腹部脱毛,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取下腹部正中长约2 cm切口,打开腹腔后找出回盲部,距回盲部5 cm处取10 cm长的一段回肠,用干纱布轻轻擦拭小肠浆膜层使小肠受损(约0.4 cm×10 cm),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纱布红色淡染后,将肠管还纳腹腔,逐层关腹,分笼饲养。
1.3 分组给药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模型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生理盐水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10 ml/(kg·d)一次灌胃,胃肠舒Ⅰ组加用胃肠舒药液(含生药0.075 g/ml)10 ml/(kg·d)一次灌胃,胃肠舒Ⅱ组加用胃肠舒药液(含生药0.15 g/ml)10 ml/(kg·d)一次灌胃;于灌胃后第15天将各组动物分别取血送检,并将动物处死观察肠粘连情况。
1.4 检测指标 分别于造模前与将动物处死前一天,采用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血纤维蛋白原;将动物处死后立即剖腹观察并记录肠粘连处数,将粘连程度分级评定,并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动物肠粘连只数用χ2检验,血纤维蛋白原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各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结果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注:与造模前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
2. 2 肠粘连发生 各组间动物肠粘连发生只数与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间动物肠粘连发生只数与比较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
2. 3 肠粘连程度 肠粘连程度分级评定[2]“0”为无粘连,“+”为单处粘连,其质脆,“++”为单处粘连且牢固,“+++”为两处粘连且牢固;“++++”为三处以上粘连且牢固,其结果与比较见表3。
表3 各组间动物肠粘连程度分级评定与比较(n)组
别n0++++++++++模型对照组10
0 0 0 1 9生理盐水组10 0 0 0 4 6胃肠舒Ⅰ组 1072100胃肠舒Ⅱ组 1091000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肠粘连属中医学“痞满证”、“腹痛”之范畴,多由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导致脾胃功能升降失司,胃肠腑气不畅,气滞血瘀为患。故治疗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疏通气机,使气行血通。胃肠舒片正是根据这一治法,选用大黄通腑气泻胃肠积滞,活血逐瘀为君药;枳壳行气消胀除满为臣药;甘草健脾益气,甘缓和中,使大黄攻下而不伤正,又可调和诸药为佐使。诸药相互配伍,具有调理脾胃,疏通气机,使气行血通,从而恢复脾胃正常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
腹部手术后的病人90%~100%发生术后肠粘连[3,4]。肠粘连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创伤引起浆膜损伤、缺血、炎症和异物残留[5]。组织缺血能主动抑制周围正常组织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促使纤维蛋白沉积而变化为纤维素性粘连。损伤或炎症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大量纤维蛋白随血浆渗出,变为结缔组织性粘连。肠粘连形成的关键在术后48~72 h内沉积的纤维蛋白不能及时溶解[6]。临床观察所见胃肠舒片对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有显著疗效。本实验研究表明,模型组与生理盐水组造模后,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与造模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沉积的纤维蛋白不能及时溶解是造成肠粘连形成的关键;用胃肠舒片治疗后,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胃肠舒片能明显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故可认为胃肠舒片治疗肠粘连的机制,与其防止纤维蛋白增生,促进局部纤维蛋白溶解,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有关。
参考文献
[1] Ten RS,Vanden Tol MP, Sluiter W,et al. The role of neutrophils and oxygen free radicals in postoperative adhesions[J]. J Surg Res,2006, 136(1):4552. [2]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3.
[3] Luijendijk RW, De Lange DC, Wauters CC,et al. Foreign material in postoperative adhesions[J]. Ann Surg, 1996, 223(3):242248.
[4] ScottCoombes D, Whawell S, Vipond MN,et al. Human intraperitoneal fibrinolytic response to elective surgery[J].Br J Surg,1995, 82(3):414417.
[5] Cheong YC, Laird SM, Li TC,et al. Peritoneal healing and adhesion formation/reformation[J].Hum Reprod Update,2001,7(6):556566.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超分割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35-02
目前放射治疗仍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40多年来的食管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无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一般≤20%[1]。随着放射生物学的进展,临床上出现了超分割放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改变分割方法能否提高疗效,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笔者对100例食管癌进行了超分割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随机分组前瞻性研究,本文对其长期疗效及放射反应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入组条件卡氏评分≥80分;病变位于胸段;经病理检验证实为食管鳞癌;病变长度≤7cm;能进半流质食物;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声带麻痹;无远地转移;无严重内科疾病。
1.2剔除条件入组病人要求退出临床研究;能按照规定方案完成治疗者;入组病人出现难以耐受的毒副反应。此类情况病人可以随时出组,不计入疗效分析,但计入毒副反应分析。
1.3一般资料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各50例。超分割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中位年龄56(35~76)岁;病变长度≤5cm者22例,>5cm者28例。常规分割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中位年龄55(31~73)岁;病变长度≤5cm者25例,>5cm者25例。
1.4照射方法全部采用60℃照射,源皮距离为80cm,照射野为3个野(一前两后野)。常规分割组:照射5次/周,1次/d,2Gy/次,总剂量66Gy/33次,45~52d;超分割组:照射5次/周,2次/d,间隔>6h,1.15Gy/次,总剂量75.9Gy/66次,45~53d。
1.5统计方法一般资料构成比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控率、生存率;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
2结果
2.1随访率全部病例除每组各3例失访,随访率为94%。
2.2局控率和生存率生存及局部控制时间从放射治疗开始之日算起。诊断复发主要根据临床症状、食管X线摄片的改变及胃镜、病理检查结果。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的2,4,6,8年局控率分别为57.1%,52.6%,47.9%,42.2%和34.6%,29.2%,25.4%,21.6%;两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P<0.05)。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的2,4,6,8年生存率分别为30.1%,24.2%,22.8%,18.5%和22.4%,18.5%,14.6%,12.1%;两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4,P>0.05)。
2.3放射毒性2个组100例患者均住院治疗。2个组的放射毒性发生情况见表1(两个组的放射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种放疗方法治疗食管癌的放射毒性发生情况比较放疗方法总例数食管炎气管炎食管穿孔食管出血超分割5012(24%)10(20%)0(0%)2(4%)常规分割5014(28%)11(22%)1(20%)4(8%)2.4死亡原因超分割组40例死亡患者中局部复发20例,远地转移9例,区域淋巴结转移9例,重复癌2例,食管大出血1例,食管气管瘘1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心脏病1例。常规分割组死亡44例患者中局部复发28例,远地转移8例,淋巴结转移7例,重复癌1例,食管大出血2例。
3讨论
食管癌常规分割照射治疗的疗效长期以来很让人失望,其主要失败原因之一是由于肿瘤干细胞加速再增殖。临床上尝试增加局部照射剂量来提高局部病灶控制率,却往往受到晚反应组织耐受量的制约。近年来放射生物学研究提示:大部分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类似早反应组织。照射次数增多保护了晚反应组织,晚反应组织受损程度主要决定于每次剂量的大小。超分割治疗是指用较标准分次量为小的剂量进行治疗而总治疗时间不变,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每日二次,每周5d的分割方式。其目的是利用早晚反应组织间/β比值的差距来降低周围正常的放射损伤。此外,通过增加分次间隔数,使增殖的肿瘤细胞由于细胞周期非同步化的再分布有更多自身增殖的机会,而对非增殖的正常组织细胞则无影响。每天二次治疗之间的时间应尽可能延长,最好应大于6h,其主要原因是晚反应正常组织的亚致死损伤能得到修复。目前采用超分割技术治疗头颈部癌及非小细胞肺癌获得较好疗效[2]。
1 烟草种植中常用的施肥方式
1.1 单条式施肥方法
单条式施肥方法是单沟施肥,在垄边上开辟一条深度为9cm左右的小沟,然后将肥料全部撒入沟中,作为烟草种植的基肥,是促进烟草根系吸收养分的有效方式[1]。另外,在采用单条式施肥方法开展施肥时,应当充分分析该区域的土壤肥沃性,然后根据土壤的性质来选择肥料中各种物质的配比,像磷、钾、氮等的含量,实现土壤的内部平衡,为烟草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2 双条式施肥方法
双条式施肥方法是典型的分层式施肥方式,先在确定种植烟草的土地两边开垦两条深度为9cm左右的小沟,撒入肥料作为下层肥料,然后将沟进行平整起垄。接着在垄线的位置上开辟一条深度为9cm左右的小沟,撒入肥料作为上层肥料,这样上层肥料与下层肥料的双双联合,构成了双条式施肥方法。双条式施肥方法较单条式施肥方法更为复杂,程序更为繁琐,其技术中需注意的问题一般表现为:第一,要根据该区域土地的肥沃程度决定肥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配比,就拿氮来说,土壤的肥沃、中等、贫瘠食欲使用的纯氮的低、中、高相对应的,以此来达到土壤的养分平衡,但过多或过少都是不适宜的。肥沃的土地一般会施纯氮67.48kg/hm2,中等程度的土地会施纯氮89.99kg/hm2,而对于相对贫瘠的土地则施纯氮112.49kg/hm2,然后将其他成分进行配比,以适应烟草的生长。第二,种植完烟草之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需要进行追肥,若出现烟草出现衰落的现象,可适量的加入一定的液肥为植株提供营养成分,一般会选用硝酸钾和硫酸钾加入一定的粪水进行稀释的方式,实现对烟草植物养分的补充[2]。
1.3 环穴式施肥方法
我们可以选用饮料瓶为中心植物,将饮料瓶排成一列,每个饮料瓶之间的间隔就是烟草植株的间隔,在每个中心植物的周围撒入适量的肥料作为底肥,施肥量要控制在总肥料重量的75%,然后进行起垄操作,拔出饮料瓶,最后将烟草植株移栽至坑穴中。另外,剩余的25%的肥料可以间隔7天和20天后进行浇施。
2 烟草种植中常见施肥方式产生的施肥效果
2.1 单条式施肥的效果
单条式施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烟草的产量相对较低,不利于烟草的生长。单条式施肥方法利用的是单沟施肥,不利于两边根对养分的吸收,单条式施肥方法的施肥量过于集中在一边,两边根系吸收营养不均衡,根系发达情况存在很大区别。同时,还未等到根系吸收,肥料就面临着流失的状况,施肥方法不够严谨,在烟草种植施肥中是不适用的。
2.2 双条式施肥的效果
利用双条式施肥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施肥方法会使烟草缓苗较快,利于烟草较快的适应生长环境,前期的烟草植株生长相对稳定、健康,但是到后期烟草的生长却不容乐观。这就要取决于双条式施肥的特点,肥料比较散乱,容易流失,不能让烟草的根系进行养分的吸收,肥料就已流失[3]。待到烟草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时,却存在养分不足的现象。因此,这种施肥方式合理性与科学性相对较差,不提倡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施肥。
2.3 环穴式施肥的效果
环穴式施肥方法是重视将肥料施于坑穴的底部,不利于烟草植株缓苗,植株的成活率相对较低。另外,烟草植株的根系会不断的生长,根都会向四周蔓延,作为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尖会离根穴部位越来越远,不利于烟草植株的生长。一般情况下,烟草植株吸收肥料中养分的时期是在栽种后的40天左右,正是吸肥的高峰期,但是由于肥料过于集中在根穴中部,不利于根尖的吸收,不利于日后烟草植株的茁壮成长,会造成烟叶质量不高,进而影响烟叶的产量。
房地产泡沫是土地和房屋价格脱离其基础价值(现期及未来收益的贴现值)持续上涨的过程与状态,是房地产价格高于市场基础决定的合理价格的部分。泡沫经济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度量房地产泡沫通常使用两个指标,即“房价收入比”和“房价房租增速比”。 房价收入比是房地产价格与居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的比值,反映了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房价房租增速比是住房售价增速与房租增速的比值,反映了房地产价格与房租的背离程度。房价收入比和房价房租增速比越高,说明房地产市场中投机需求的程度较高,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可能性就越大。
自2001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了连续5年快速上涨,国家多次试图进行调控,但效果并不明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6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1]我国房地产价格虚高现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以当年商品房销售价格乘以90平米作为单位套房总价,以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乘以2.9作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则从2000年以来,我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在10左右,并且近年还呈明显上升趋势,远远高于国际上公认的3-6之间的倍率。如果以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代表商品房价格增速,以住宅租赁价格指数代表房租价格增速,则在2003年之前,房价房租增速比为0.984,2004年以后分别为1.067、1.072和1.044。说明2003年以后随着经济景气周期的回升,房价涨幅大于房租涨幅,从而使房价房租比逐年提高,说明房价背离房租的程度越来越大。[2]
二、房地产泡沫增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房地产泡沫不断积累,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容易产生虚假的需求信息,影响开发者和消费者的预期,增加房地产市场风险。房地产泡沫增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增加生活生产成本,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广大居民收入水平随之提高,但相对于高房价而言提高幅度有限。不少居民家庭购房造成了住房消费过度透支。在房地产市场,普通居民处于劣势地位。高房价使得居民不得不压缩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从而使得消费结构畸形,同时会严重抑制其它消费需求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此外,居民按揭贷款购房加重了经济负担,降低了抗风险能力,如果居民收入波动不能保证按期还贷,势必造成违约风险。从地方经济角度看,高房价带来了高昂的生活成本,不利于该地吸引优秀人才,造成了人才流失;带来了高昂的商务成本,降低了该地企业的盈利和竞争能力,造成了企业外流。因此,高房价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显然,房地产泡沫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拉动建材、钢铁等行业的发展,但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长期积累势必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与消费秩序,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 增加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房地产泡沫的累积,使得地价、房价不断攀升。地价攀升直接加大了房地产商的开发成本和投资风险;房价攀升吸引更多企业贸然涉足房地产领域,使得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大量依靠负债经营,一旦房地产泡沫过多,银行贷款收紧,企业的资金链条就可能断裂,风险就会暴露。而建筑公司的命运和房地产商息息相关,房地产商的风险势必会延伸为建筑公司的风险。在这方面,日本是有深刻教训的,我们要引以为戒。1991年,日本房地产在经历了长期虚假繁荣之后泡沫破灭,致使日本房地产价格暴跌,导致一些涉足房地产业较深的企业纷纷倒闭,其中以房地产商和建筑公司的比例最大。仅2000年,包括房地产商在内的建筑行业就有6000多家公司破产,占当年破产企业总数的33.6%。2002年,日本有28家上市公司倒闭,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房地产公司,创战后上市企业倒闭的最高纪录。[3]
3. 可能引发银行信贷风险及金融危机
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除了少量来源于企业真正自筹外,大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贷款。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累加,泡沫经济有可能出现。一旦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会急剧下跌,房地产商的盈利空间急剧萎缩,大量投资可能无法正常回收,致使银行贷款变为呆账、死账,引发信贷风险。而且,我国大量房屋是在“按揭”机制下销售的。购房者以住房作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房地产价格如果急剧下跌意味着作为抵押物的房地产急剧贬值,从而可能给银行造成抵押物贬值风险。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当前还存在大量“假按揭”问题,即不法房地产开发商以本单位职工或其他关系人冒充客户和购房人,通过虚假销售(购买)方式,套取银行贷款,从而可能使银行形成不良资产。如果银行信贷风险不断加大,会降低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并有可能造成部分银行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并导致经济萧条。
三、我国房地产泡沫增多的致因及对策分析
1. 信息视角
从市场交易各方掌握的信息看,房地产市场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交易各方掌握相关交易的信息状况是不一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信息劣势方在交易中处于劣势地位。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增多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有很大关系。一是信息不对称容易诱发房地产投机过度。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较少,使得具有资产性质的房地产容易成为资本追逐和炒作的对象。大量国内资本和国际游资进入房地产市场,制造了虚假的需求信息,引发了虚假的市场繁荣,推动我国房地产价格几年来非理性上涨。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买涨不买跌”心理不断强化,投机气氛日益浓厚,导致了泡沫的不断增多。二是信息不对称容易诱发银行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信息不对称前提下,由于我国金融体制尚不健全,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风险偏好型、信誉不佳的房地产商和投资者获得了较多的银行贷款,加重了“假按揭”等问题,导致逆向选择产生;由于我国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内控体系尚不健全,银行对借款者的资信状况等缺乏足够重视,盲目扩大房地产信贷业务,导致道德风险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大量银行信贷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对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健全银行内控体系,建立房地产风险预警机制,加快房地产信息建设,定期不定期公布房地产信息,增强房地产信息的完备性和准确性,以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危害,尽可能减少非理性投机,尽可能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从而削减房地产泡沫。
2. 市场结构视角
经济学市场理论按照竞争程度把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类型。不同的市场类型决定不同的厂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可以说,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其更多体现的是理论指导意义。依据该理论,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商品供给量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就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而言,在地产市场方面,由于土地由政府垄断,因而属于完全垄断市场;在房产市场方面,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判断则比较复杂。笔者认为,从形式上看,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房地产开发商,而且仍有不少企业正在进入,因而表现为垄断竞争。但从本质上看,少数大型房地产商控制着大部分房屋市场供给,大量中小型房地产商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因而应属于寡头垄断。在寡头垄断房产市场下,寡头房地产商控制房屋供给和价格的能力很强,容易人为制造市场房屋供给不足假象,推动房屋价格不断攀升。这是我国房地产泡沫增多的重要致因之一。对此,我国应通过政策规范房产市场,引导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进入房产开发领域,紧急情况下还可考虑政府直接投资开发房产,以增强有效竞争因素,弱化垄断因素,使得房产开发更加符合理性消费的需求,从而削减房地产泡沫。
3. 土地视角
由于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固定不变的,因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日益稀缺。此外,根据马克思地租理论,地租的形成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基础。据此,土地权益在价值表现上是虚幻的。稀缺性和虚幻性使地价的走势容易脱离土地的利用实绩而产生泡沫。依照我国实行的土地批租制度,开发商需通过竞价拍卖机制获取某块土地的使用权,并向地方政府交纳一定金额的土地出让金,土地价格高则土地出让金高。由于我国地产市场具有完全垄断性质,土地批租制度使我国地方政府具有通过操控地产市场推高土地价格的利益驱动。垄断市场容易人为造成土地供应量不足,一方面引导开发商竞相提高竞价并囤积土地,另一方面则推动土地价格上涨,进而推动房价上涨,增加了房地产泡沫。削减房地产泡沫需要我国改革现行的土地批租制度和竞价拍卖机制,针对垄断性地产市场特性,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一方面使土地价格和土地出让金脱钩,消除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另一方面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保持土地的合理供应量和各类用地的供应比例,加强对地产市场的价格管制,避免地产价格不断攀升。
4. 供给视角
根据经济学供求规律,商品价格和供求之间呈现互为因果关系。显然,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从供给角度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主要原因是房屋供给结构不合理。房屋供给结构不合理问题推动了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增多,表现为:一是房地产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结构不平衡。房屋二级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新增房产需求主要集中在增量市场。这样不但使存量房屋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使增量房屋表现得相对稀缺,从而抬高了房价。二是房地产销售市场和租赁市场发展不平衡。租赁市场没有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租赁服务来分流消费者的住房需求,从而将压力集中在房产销售市场,导致房价上升。三是房产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总体看,高费用支出房屋供给大大多于低费用支出房屋,主要表现是:大户型住房多,中小户型住房少;高档住房多,中低档住房少;一般商品房多,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少。低费用支出房屋供给不足,一方面导致了其价格上升,另一方面迫使部分消费者转而购买高费用支出房屋,对高费用支出房屋维持高房价起到了支持作用,从而推动了住房平均价格的上升。对此,我国应尽快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通过改善房屋供给结构削减房地产泡沫。重点是,在政府的土地、建设规划中切实提高普通住房的建设比例;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向中低收入者倾斜购房低息政策,提高中低收入者的购房能力;大力建设中小户型住房、中低档住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
5. 政府监管视角
房地产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及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对房地产的政府监管尚不到位。房地产泡沫增多与此有一定关系。比如,在经济适用房方面,一是对“有权消费人甄别”监管不力,使得不少“无权消费”的高收入者代替“有权消费”的中低收入者消费了经济适用房;二是对“品质适度、面积适度”监管不力,使得一些不法开发商假借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名义获取优惠政策,违规供给大面积、豪华型住房。其结果,不仅侵害了中低收入者作为“有权消费人”的权利,而且减少了经济适用房供给量,使本身供给就很有限的经济适用房无法发挥平抑房价的职能。在银行信贷方面,对信贷风险监管手段缺乏、力度不够,造成了大量信贷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按揭风险加大,潜在不良资产增多。在开发用地方面,地方政府对开发用途、开发商囤积土地等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力,造成了人为的建房用地紧张,推动了房价不断上行,泡沫增多。对此,我国一要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研究分析,为改善政府监管提供依据;二要完善创新监管手段,提高政府监管水平;三要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切实加强地方政府监管力度,使政府的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裴.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5.8% 全国房价继续“发烧”[EB/OL]. http://省略/macro/gnbd/cy/hyfx/200606/15/t20060615_7350099.shtml,2006-06-15.
[2]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调控不理想 房市产生泡沫可能性加大[N].中国证券报,2006-08-29.
[3]房地产泡沫重创日本经济,10年后负面影响依然在[EB/OL]. http://finance.省略/a/20050417/000043.htm,2005-04-17.
[4]周京奎.房地产泡沫生成与演化[J].财贸经济,2006,(5).
[5]肖静.房地产价格的形成问题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8).
[6]孔煜,魏锋,任宏.调控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政策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9).
[7]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N].金融时报,2005-08-16.
[8]梧桐.打击投机需求――海内外经济学名家清华纵论房价迷局[J].新财经,2006,(6).
[9]Corsetti, Pesenti and Roubini. What caused the Asian Currency and Financial Crisis? World Bank Papers,May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