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0: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保护环境的调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公众总体的环保意识水平
公众对其周围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评价偏低,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公众整体环保意识水平的低下。调查表明,69.6%的人认为其周围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偏低,其中,认为“较弱”的为45.4%、“非常弱”的为17.6%或“几乎没有”的为6.6%。只有29.2%的人认为“较强”,1.1%的人认为“很强”。交叉分析表明,农村居民中,68%的人认为其周围的人环保意识“较弱”、“非常弱”或“几乎没有”;城镇居民中,这一比例达到70.8%。从文化程度的高低看,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的人,对其周围人的环保意识评价最低,77.6%的人认为“较弱”、“非常弱”或“几乎没有只有22.4%的人认为“较强”或“很强”。此外,83.4%的人认为自己的环境保护知识“非常少”(16.5%)或“较少”(66.9%);16.1%的人认为“较多”;只有0.5%的人认为自己有很多的环保知识。
为考察公众环保意识的强弱,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您认为周围大部分人将如何处理他们的食品袋、果皮等废弃物?”可供选择的做法有四种,“随手扔掉”,“趁人不注意时扔掉”、“扔到街角不显眼的地方”和“其它方式”。从调查结果看,64.7%的人认为其周围大部分人将“随手扔掉”;10.4%的人认为将选择第二种做法;19.3%的人认为将“扔到不显眼的地方”。仅有5.6%的人认为会采取其它方式,如“包装好带走,到有垃圾箱的地方再扔掉”等。当问及被访者本人在同样情形下将如何做时,选择一、二、三、四种做法的比例分别为31.0%.7.3%,36.7%和25.0%。根据个案及典型调查材料,许多被访者认为,人们(自己)之所以选择前三种做法.是出于“随大流”、“满大街都是脏,你一个人保护也没用”、“别人都扔了,你带着垃圾走,有点犯傻”等考虑。实质上,许多人都对他人的环保意识缺乏信心,并且自己也缺乏“正人先正己”的勇气,结果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环境,没有负疚感。终止这种心理上的恶性相互刺激,一方面应充分强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法制,控制、减少日常生活中这类破坏环境的从众行为。
二、环境资源观
为了考察公众的环境资源观,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三种说法,一是“我国各种资源很丰富,不必担心短缺”,考察公众对我国资源状况的认识;二是“人是最重要的,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考察公众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看法,看是否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利用乃至掠夺;三是“下一代人肯定会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所以我们现在不必为环境问题过分操心”,考察公众对代际平等、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是否注意到下一代人与这一代人有平等享受美好环境的权利。
从调査结果看,只有14.6%的人对第一种说法表示“同意”或“较同意”;85.4%的人则表示“不太同意”(12.4%)或“不同意”(73%)。对第二种说法,61.7%的人表示“同意”(51.6%)或“较同意”(10.1%);只有38.3%的人表示“不太同意”(14.5%)或“不同意”(23.8%)。对第三种说法,14.3%的人表示“同意”或“较同意”;85.7%的人表示“不太同意”(9.6%)或“不同意”(76.1%)。可见,大多数公众对我国资源状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并不像有些人所说,中国公众都以为中国“地大物博”而随意浪费资源。同时,大多数公众对下一代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反对把环境问题推给下一代,实际上意味着每一代人都应该对环境问题负责,上一代人有责任留给下一代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但是,与此同时,超过六成的人仍有片面强调人类对自然之征服和利用的倾向,忽视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和应当谋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基本事实,这是环保意识较弱的一种表现,不利于保护环境。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我们设计了相关的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问被访者对“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经济发展过快的后果”这一说法是否同意?以考察公众对目前环境问题的原因及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第二列举了两种观点:“(A)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这样生活水平提高快些;(B)保护环境是主要的,宁可让经济发展迟缓些,生活水平提高慢些,也不能破坏环境”,以考察在这种二难抉择下被访者的倾向性。第三则设置了一种情境:“假设在您这个地区,有一个经.济效益很好的造纸厂,地区居民的主要的经济收入也来源于这个造纸厂,但是这个工厂的废水排入了附近的河流中,污染了下游地区的水源,造成下游地区环境质量的下降,现在国家要关闭这家工厂”,问被访者是否赞成?以了解当环境保护确实损及公众经济利益时公众的态度,考察公众是否具有整体环境观(即认为各地域的环境问题是相关联的,保护环境要有全局观念。
调査表明,对第一个问题,多数人表示“不太同意”或“不同意”,占60.7%,有39.3%的人表示“同意”或“较同意”。这表明公众基本上不认为快速发展经济与环境问题加剧之间有必然联系,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第二个问题,多数人赞成“B”观点,占64.1%,只有35.9%的人赞成“A”观点,大致可以认为,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明显矛盾时,多数人还是能够优先考虑保护环境,作出暂时牺牲的。交叉分析表明,农村人中赞成“A”(42.7%)观点的比例高于城市人中的比例(30.9%);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或“很高”的人中,赞成“A”观点的比例(分别为46.2%和47.2%)明显高于认为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只属“较高”、“不高”或“较低”的人中的比例(分别为36.4%,35.3%和34.1%)。这表明,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压力较大;同时,那些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或很高的地区,也几乎面临着同样的经济发展压力:前者为了摆脱贫困而先发展经济,后者在比较效益的诱导下更加倾向优先发展经济。对第三个问题,多数人是赞成关闭造纸厂的,占58.7%。这再次表明,多数人能够顾全大局,为保护整体环境,作出必要的经济牺牲。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工作落到实处,深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说清楚,群众是可以逐渐理解环保工作的。
四、环境保护中个人的作用
调査表明,94%的人不同意或不太同意“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事,与我个人无关”这一说法,其中,明确表示“不同意”的人占84.6%。这说明,大多数人能意识到环境保护是大家的事,每个人都有责任。但是,大多数人对个人的努力信心不足。63.3%的人对“单靠个人的努力,无助于解决环境问题”这一说法表示“较同意”或“同意”,其中,表示“同意”的人占51.3%,21.8%的人表示“不同意”。当问及“您认为目前改善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是靠什么”时,只有9.0%的人选择“每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努力”;5.8%的人选择“公民自发的保护环境运动”;36%的人则认为靠加强环境法规建设。如果碰到有人(单位)在做破坏环境的事情时,大多数公众认为社会上一般人不会去过问,这一比例占64.9%。只有35.1%的人认为可能会去过问,但也只是过去说说而已,很少有人采取进一步有效的行动。“不会过问”的主要原因是“不关自己的事不必管”(39.7%),“管也没用”(44.3%),“应由有关环保部门去管”(9.8%)。
上述数据说明,虽然大多数公众认为环境保护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但是,总的看来,公众对其自身努力和民间自下而上的环保运动的成效没有信心。面对破坏环境的各种行为,大多数人不愿过问,主要是因为“管也没用”。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观念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于环境是关系到大家的事,一般人以为终究会有人出面管,自己不必冒冒失失地带头。第二,在政府与公众个人之间缺乏各类民间环保组织这一桥梁。在某种程度上,这类组织自身的发展仍受到抑制,不具备充分的合法性和影响力,因而公众对其缺乏信心。但是,目前破坏环境最为严重的是某些企业、单位和部门,它们都是正式组织。因此必须扶植、引导民间环保组织,并使其正规化、法制化,避免其某些消极后果。第三,在制度上,一方面,公众个人的保护环境行为缺乏制度上的保障,没有受到充分的激励,从而抑制了其积极性;另一方面,现有的环保政策法规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导致一些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出现,在公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公众积极自觉地参与环保。
五、环境保护费用
对于“是否愿意为环境保护交纳一定的费用?”这一问题,被调查者中有74.8%的人表示“愿意”交纳,只有25.2%的人不愿意。交叉分析表明,农村居民中有71.4%的人表示“愿意”交,城镇居民中则有77.3%的人表示“愿意”;在文盲当中,有62.4%的人表示“愿意”,而在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的人当中,则有79.9%的人表示“愿意”,相差近18个百分点。
但是,在表示“愿意”交纳环保费用的人当中,很多人也表示了许多顾虑。如果将征收“环保费”付诸实际政策,必须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我国普通民众的总体生活水平还不高,既要合理测算征收的数量,还要坚决把征收“环保费”与“乱收费”区分开来;第二,在现阶段,仍应强调“谁破坏环境谁付费”的原则,让那些破坏环境者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应由专门机构征收、管理环保费,并有相应的制度约束;第四,应建立民间环保团体和公众个人参与监督环保费使用情况的正常机制;第五,要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公众了解环保费使用在某些环保项目上的意义。征收环保费后,没办成的事必须让公众知道,而且办成的有意义的“实事”更应让广大公众了解。
交叉分析还表明,公众期望社会上的高收入层更多地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对“社会上的有钱人应该对环境保护负更大责任”这一说法,69%的人表示“同意”或“较同意”,其中,明确表示“同意”的人占57.5%;只有31%的人表示“不太同意”或“不同意”。对另外一种说法,S卩“买汽车的人应该付空气污染费”,则有90.9%的人表示“同意”或“较同意”,其中,明确表示“同意”的人占81.7%;只有9.1%的人表示“不太同意”或“不同意”。收入越高的人对“社会上的有钱人应该对环境保护负更大责任”这种说法越倾向于表示不同意。其中,城镇居民中这一情形更明显。在家庭人均月收入150元以下的分组中,对此说法表示“同意”或“较同意”的人占了71.3%;而在家庭人均月收入801元以上的分组中,这一比例只有51.1%。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收入阶层与普通公众在环保付费问题上的态度分歧。
六、环境保护与法律
当问及“您认为目前改善环境问题主要的是靠什么?”时,前四位的回答分别是:环境法规建设(36.0%);环境保护宣传(21.0%);国家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12.8%);每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努力(9.0%)。由此可见,公众非常强调“环境法规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表明公众有一定的依法保护环境的心理基础。但是,另一方面公众的法律知识又非常缺乏。大部分公众对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缺乏了解,认为自己“很了解”或“了解一些”的人只占31.8%,其中“很了解”的人仅占0.65%;认为自己“只是听说过”的占42%;根本没有听说过的占26.2%。在农村,只有16%的人表示“很了解”或“了解一些”有关环保政策法规;39.1%的人表示“只是听说过”;44.9%的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在城市,上述比例分别为43.6%、44.1%和12.3%。从年龄上看,青年组的情况比中年组及老年组的情况要好一些,但同样难以让人满意。
在青年组(18〜29岁)中,表示对有关环保政策法规“很了解”和“了解一些”的人占33.3%,“只是听说过”的人占47%,另有19.7%的人根本没有听说过什么环保政策法规。在中年组(30〜49岁)中,上述比例分别为31.4%,40.5%和28.1%,而在老年组(50岁以上)中,上述比例则分别为30.4%、38.1%和315%。随着年龄的增大,对环保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越来越低。从文化程度的高低看,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的人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自己对有关环保政策法规“很了解”或“了解一些”,在文盲中,73.9%的人没有听说过任何环保政策法规。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建美好家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根据市委的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20__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历时三个月,先后赴市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水利局、发改局、经贸局、工业园区等有关部门和__镇、__镇、__镇、__镇、__乡、__乡、__镇等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剖析原因,寻求对策。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在开展生态市创建、经济结构调整、__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森林资源培育、城乡环境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推进了我市的生态工贸城市建设。
根据我们的调研,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在水环境质量、产业结构和布局、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力资源开发、阔叶林保护、环境基础设施、生态思想认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
从过境断面监测结果看,__江(__段)受外县(区)上游外来污染影响严重,如新罗区的养殖业污染;大田县谢洋乡仕福村铅锌选矿厂废水直排我市__镇长塔村河道,造成严重污染。城区内菁城、桂林城区污水管网尚未完善,部分生活污水仍直接排放于__江,__江干流水质不容乐观;受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影响,支流水质富营养化指标高;洛阳溪依旧受到大深矿区选矿废水、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存在超标现象。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目前我市在产业结构上以能源建材、资源型企业为主,深加工、高科技方面工业企业较少,资源型占60%。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城市空间布局看,规划区域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区周边围绕着工业企业,特别几个大的高耗能企业,加上目前无集中供热系统,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特别是东坑口以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振鸿水泥、__电厂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群众反映强烈;从企业生产装备方面看,我市工业企业大部份是高耗能、资源型、传统型企业,高科技、附加值高的企业少,如电厂(2×30万千瓦)、红狮水泥、振鸿水泥、大深矿区、挂山矿区等均为资源型能耗企业;从单个企业方面来看,部分企业中存在占地大、投入少、土地空置闲置、使用率低、土地投资强度小,企业投产滞后,创造效益不明显,贡献不足等问题。
养殖业规划所列的禁养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范围内仍存在养殖或环保设施建设没有跟上;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够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不够到位,治污染资金投入不足,治污染设备不够完善;投入关闭拆除的补助资金不够(猪舍关闭每平方米补助30元,改为仓库或其它用途的每平方米奖励30元),由于猪舍建筑成本较高,补助60元养殖户不给予拆除,猪舍只关闭没拆除,容易导致复养;散养户点多面广,由于其规模小、投入少,大多建在房前屋后、采取家庭作坊方式,污染治理设施不配套,废水不能做到达标排放;按照省、龙岩市要求,在20__年底前完成80%的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点多面广、治理工作存在较大难度。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主要体现在一是超标准、超范围使用农药、化肥、农膜,随意丢弃有农药残留的袋、瓶等的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给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质量和土壤带来严重影响;二是水土流失、土地退化问题显著。2010年__市水土流失面积28.87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6.47%,其中茶园果园过度开发、工程建设、采矿区,特别是非法稀土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污染尤为严重。由于农用地重用轻养及水土流失,地力普遍下降。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未全面有效建立,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路边、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水体,使得农村河网水质普遍较差。
水电站分布在全市大大小小河流上,把河流截成阶梯式水库,河流湖库化加剧,因利益驱使,不少水电站企业没有严格执行最小流量规定,河流自净
能力变弱,水库大坝蓄水本身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有的电站清库不彻底或根本不清库就蓄水发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弃土、弃渣乱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道路施工时有的直接把弃土往河里倒,堵塞河道,河水中悬浮物明显增加,河水变浑,导致水库库面漂浮物很多,水葫芦疯长。我市一些群众受利益驱动盗伐、滥伐阔叶树甚至生态公益林中的阔叶树来加工木屑作为种植食用菌原料,严重破坏了我市的森林资源,特别是北片新桥、__、__、__等乡镇形势尤为严峻。同时,毁林开山,毁林营造茶园、滥挖树头等的现象屡禁不止,每年破坏的阔叶林相当可观。而阔叶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过度砍伐阔叶林,已给我市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坏,我市境内新桥溪和__溪水量已逐年减少,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另外,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生态林保护、管理和建设。
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低,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尚未完善,污水收集率低,大部分的乡镇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影响地表水水质的改善;未形成规范的危险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系统,乡镇垃圾收集处理率普遍较低,处理设施简陋,未能达到无害化填埋要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不同程度地使土壤、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城区环卫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城区脏、乱、差还没有根本改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绿地管养不到位。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保护生态环境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在经济建设中由于考核考评机制不够合理,存在重量不重质,环保工作仍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局部地区形成先破坏、后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现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长期偏低,生态建设措施难以真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体制不够健全,人员、设备、经费不足,执法监督能力不足、监测技术与手段较为落后,部门、地区之间的统一协调有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生态理念有待提高。
围绕“打造闽西对接闽南的桥头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宜居宜业的生态工贸城市”目标,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保障、公众参与的生态市建设机制为手段,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力争全市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镇指标要求,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县(市)目标,把__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宜居宜业生态工贸城市。
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大事项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要充分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把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事项以人大决议、决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体现全市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确保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决策实行公众听证制度,对重要规划、政策以及重大项目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加大决策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程度,形成政府、专家与社会团体、公众相互配合的民主决策机制,科学有效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在市域进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时,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进行环境战略评价。实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依法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环评预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治本之策,一严格产业准入。要制定产业发展导向,设置鼓励、限制和禁止建设的产业目录,限制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工艺技术落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较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产业和项目,凡列入禁止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不得办理新建、扩建的相关手续,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明令一定期限内淘汰、关闭、停产的发展产业和项目,政府主管部门依法检查、督促其按相应规定执行。二优化工业结构。要充分利用__市区位优势,促进轻纺、机械电子、冶金矿产、农林产品加工和建材化工等主导工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循环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能源和物质的利用效率,目前,要着力推进水泥产业的深加工发展,水泥企业不能只生产熟料等初级产品,而是要在生产水泥成品的基础上,向下游的制造水泥枕木、预制板等方向拓展。同时,加快推广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提高支柱产业的发展质量,优先发展环保产业,支撑主导产业生产生态链的形成。三调整产业布局。要强化各类工业区块的功能整合,明确各区块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目前,应抓紧推进东坑口化工小区“优二进三”,做好规划搬迁工作,并在搬迁中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做大做强;按照产业集聚模式,明确各片区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向龙头企业集聚,增强产业的关联度,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应重点督促金大鑫钢铁企业下游高附加值产业的落地,打造百亿产业园;对物流、商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站在未来和整体的高度加以考虑,宁缺勿滥,以构建大物流为目标,通过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做强闽西南现代物流业。
促进工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统一规划排污等环保设施,发展特色园区,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以保证治理设施共享和污染物集中治理。针对我市规划区砖瓦行业较多,尽快制订我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推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拆除小锅炉,配套相关优惠政策。要通过强化技术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延伸工业产业链等途径,促进工业经济的循环体系建设。尽快启动红狮水泥两条生产线烟气脱硝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加强建设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管理,确保增产不增污,通过清洁生产,发展节能、降耗、节水、节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循环型经济。
一要加强水源地水污染源治理,实行严格分级管理,保护水源。严格按照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开展影响水源保护的一切活动,禁止新建工业企业项目,加强上游污染源治理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二要完善__江流域监管机制,坚持流域统筹、疏堵结合,建立分区控制、联动治理、上下游联合交叉执法、全面控源的污染防控体系,要加强执法监管和监测监控,探索完善分段管理、分段负责制,将各项整治任务和整治责任落到实处,构建流域上下游水质水量综合监管系统,加快流域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强涉水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加强跨区、跨部门水质信息沟通,构建上下游的水环境综合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水量水质综合调度,提高水污染风险预警能力和防控水平。当前,特别是加强对湖库甲藻监测工作,建立有效应急处置措施,防止藻类异常大量繁殖现象的发生。三要强化水生态保护,提升重点区位的森林、湿地
生态功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快污染严重河流水环境治理,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落实水电站库区垃圾清理责任制,严格执行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制度,关闭并拆除部分严重影响流域生态修复功能的小型水电站,提升流域自然净化功能。几年来的养殖污染治理实践证明,以离河流远近来划分禁养区、限养区,简单地把养猪场往山上搬,并不能解决养猪污染问题,反而会使污染往支流、山涧甚至水源地蔓延。要根据区域环境容量、流域水质现状、山林植被吸纳能力来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合理规划布局生猪养殖场。积极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采取封闭型生态养殖产业链,目前要重点推广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干清粪减排措施,扶持发展以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厂,要鼓励试行“养治分离”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组织养猪户成立养猪合作社或养猪协会,由养猪协会征收养猪污染集中治理费,委托有机肥厂或专业化的公司集中收集和处理猪粪尿。要禁养与治理并举,奖励与处罚并用,对在禁养区、禁建区违规新建的养猪场要坚决予以;对没有环保设施的违规养殖户和超标排放的养猪场要依法征收排污费,并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要依法关闭。对治污措施落实好和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的规模化养猪场,政府要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以政策引导农户走生态养殖的发展模式。
一要严格矿山开发建设准入条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依法审批备案,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检查巡查,共同指导矿山企业实施“边开采、边治理”,督促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义务。二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范围和复垦指标,由采矿权人负责保护和治理;对无法落实业主的废弃矿山,根据属地原则,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整治。三要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解决矿业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依法查处非法采矿,严禁在禁采区内新建矿山、矿点,当前要重点打击稀土的非法开采活动。
一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和森林资源多元投入机制。二要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快生态公益林基地建设,停止炼山造林、停止毁林造茶园、停止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及大面积单一竹林。三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落实防治措施,加快林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阔叶林,严格控制以消耗阔叶林木材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从源头上抓好严控落实,加大对锯台、滥砍乱伐和非法运输木材锯屑的打击力度,同时,要做好食用菌种植户的转产工作,鼓励其开展竹业、烟叶、金银花、熏衣草、蔬菜等种植,建议提高烟农生产补助,烟叶税返回烟农鼓励发展,增加收入。四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措施,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可采取逆向倒查机制,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蚂蚁搬家式偷盗林木、滥挖树头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大力提高林木蓄积量,恢复和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实现林业和林产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五要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提高并多方筹集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
以人为本,坚持“适居性”、“特色性”的原则,遵循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__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协调推进,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以建设生态型江滨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城市绿地管养,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加强城市坡道路交通、停车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改造完善城市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提高城市供水安全;加强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城市排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同时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升城市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与餐饮废气的治理,建立健全空气质量日报制度;加强对娱乐场所、建筑施工、车辆等的噪声污染管理;加快完善垃圾池(场),垃圾中转站、果皮箱、垃圾运输车、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管理,打造专治优美人居环境。
一要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扎实推进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沟道两侧、村道里弄的垃圾,加快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清扫保洁、清运和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五改”(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要通过建立一批沼气示范村,以点带面,带动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净化美化村庄环境,同时,建议有偿回收农药使用完后的残留袋、瓶,以防止二次污染。二要做好生态移民工作,对生活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高山区、深山区,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群众,以及配合生态建设重大工程项目需要移民的群众,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的引导农民下山,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山区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和城市集聚。三要积极调整农村能源结构,逐步推广以电代薪,增加电力、液化气、优质煤的供应以减少对薪柴的信赖,鼓励使用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
一要开展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域是生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市应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生态知识和环保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和优先群体包括决策者群体、生态环境工作者群体和学生群体等。二要借助现有的教育途径,广泛深入地普及生态知识,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政府互联网、宣传标语和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征集一些形象生动易于记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语与广告语。三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组织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设立公众举报电话、奖励举报人员、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同时推进企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树立企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城市道路 竣工验收 环保验收调查 问题
中图分类号:X322;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61-01
1 前言
近年来,青岛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道路建设项目较多,因此,竣工后需要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以下简称验收调查)的此类项目比较集中。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验收调查工作的经验,针对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需关注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与建议,以期对今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竣工环保验收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主要从工程变更情况调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环境影响调查等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2 工程变更情况调查
2.1 主要问题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开展的工作,因此,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环评阶段相比有所变更,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中需对这些变更情况进行调查。因为一些项目建设时间较长,到了验收阶段,时过境迁,建设单位人员更换对变更原因及其环境影响说不清楚,项目也没有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理等工作,导致验收调查单位对工程变更情况很难掌握。遇到的变更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线路发生偏移;
(2)线路节点发生变化;
(3)工程量发生变化;
(3)敏感目标发生变化。
2.2 建议
(1)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期间,遇到工程发生重大变更,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根据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或分析、说明;
(2)验收调查单位应加强与环评单位的交流、沟通,使验收调查工作能快速的有清晰的思路、能更准确的抓住工作重点;
(3)针对重大变更或其他难以确定的工程变更情况,验收调查单位需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相关单位进行一一核实;
(4)验收调查工作尽早介入,以便较多的了解工程实际情况。
3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3.1 主要问题
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对环评批复及环评报告书中的环保措施一一对照说明落实情况。可调查中发现,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随着环境恢复措施的落实,一般都已经消失。由于现阶段验收的项目在环评阶段均未要求实施环境监理,但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多未开展环境监理,对环境的影响及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程度只能通过施工期监测计划及走访当地群众来了解。在具体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1)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制定的施工期监测计划执行率不高
环境影响评价阶段通常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期监测计划,但从目前验收的情况来看,执行率并不高,从而导致验收调查单位及环境管理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工程施工阶段的实际环境影响、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的实施效果,大大降低了施工期环境保护部门监管的效果。
(2)走访调查效果难以保证
由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一般较长,城市道路通车至少两年后才开始进行竣工验收工作,时间跨度较长,调查对象基本对施工期的印象已经模糊,再加上调查对象素质不一,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不易发现。
3.2 建议
(1)建设单位应自觉执行环境保护要求,及时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
(2)环境监理单位应严格、规范地进行监理,及时做好记录并存档;
(3)环保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应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评及批复要求。
4 环境影响调查
4.1 生态环境调查
(1)对环评阶段提出的生态措施进行定量化核实问题
生态措施无法定量化是普遍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例如,环评文件中对施工迹地的生态保护措施基本都是要进行生态恢复,而没有定量的细化的要求。这就导致验收调查时无法判别是否真正符合环评要求。在作者的验收调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①植草皮面积小或太小太分散;
②植树太稀疏;
③绿化植物管护不善,成活率低。
建议:在环评阶段提出具体要求,如植物盖度、乔灌草结合、乔木比例等。
(2)对生态影响的调查仅停留在微观阶段
目前,线型工程的生态影响的关注仅停留在保护区、保护物种、水土流失、植被恢复等层面,还没有从更大的地区和整个生态系统角度研究,更没有相关法规和保护性政策的制约。
建议:国家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展开宏观层次的生态影响调查研究,并采取可行的对策,为生态影响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3)水土流失调查缺少水保验收支撑
有些地区水土保持方案不是项目前期手续的制约因素,环评阶段没有水土保持方案的支撑,水土保持章节论述不够专业、具体。到了验收调查阶段,项目根本没做过水土保持方案,或者做过水土保持方案,但未进行水保验收,作为环保验收调查人员,根本不具备水保专业知识,无法对水土流失、水保措施建设情况进行专业的判断,从而使得水土流失调查无据可依,只能泛泛而谈。
建议:当地发改部门应重视水土保持方案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项目严加要求,也将水土保持方案作为立项条件之一;当地环保部门重视水土保持验收工作,项目未开展水土保持验收工作,不受理环保验收调查文件。
4.2 噪声环境影响调查
(1)噪声执行标准平等性问题
在城市道路项目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发现,经常出现在城市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执行4a类标准,相邻的区域执行1类标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标准时经常会出现矛盾,即距离城市道路近、受到噪声影响大的敏感目标不超标,无需采取措施;而距离城市道路远、受到噪声影响小的敏感目标超标,从而必须采取措施。
建议: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应对这种情况充分重视,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并充分考虑相邻性及平等性原则来确定合理的噪声防护距离和可行的降噪措施。
(2)噪声监测避让问题
噪声验收监测时,噪声应包括工程引起的贡献量与环境背景值两部分。这里的背景值往往不容易判断,会受到其它噪声源的干扰,不能正确判断城市道路噪声的实际贡献值。
建议:撇清真正的背景值与周边噪声污染源,需要避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的虫鸣狗叫要避开;学校、幼儿园等敏感点的上课声要避开;敏感点周边其它噪声污染源要避开。
4.3 社会环境调查
社会环境调点在于调查拆迁安置问题。拆迁安置工作通常涉及建设单位、当地政府和搬迁户,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经调查研究,群众反映的拆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拆迁款不到位或对补偿不满意;②只拆迁一定范围内的房屋,保留同一家庭的其他房屋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③回迁房屋因多种原因,迟迟不建设。
针对以上问题,在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中,仅能如实反映事实,无有效的解决方法,有待于国家修订工程赔偿方法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
素材仓库
要保护环境,首先要去调查:用敏锐的眼睛细致地观察它,用敏感的心去发现,下面的这些你留意过吗?
1、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
(1)条条清澈的小溪被污染,一株株美丽的花草树木被污染,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在一阵阵隆隆的机器声中倒下……这些残酷的画面,就是人类可恶的“杰作”!破坏环境对我们造成的危害极大,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灾难,如沙尘暴,大雨,山洪,海啸等自然灾害。
(2)以前小河,清澈见底,能看见小鱼,现在工厂为了提高效率,竟把小河当成了排放污水的好地方,小河被污水弄得肮脏不堪。
2、如何保护环境
(1)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最简单易行的就是从自己做起,注意节约用水。
(2)拒绝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物品,减少白色垃圾的产生。不乱丢生活垃圾,按相关要求分类存放。
(3)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要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思路导航
有了调查,就有了发言权,我们先要摆事实,摆出现实生活中环境污染中的现象,然后要决心保护环境。
首先,找出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要用具体行动来保护环境。
最后,要倡导全体学生来保护环境。
木瓜主持:你看出来了吗?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技巧,那就是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发现,把你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及如何保护好环境写出来。
【思路一】
“保护环境……”
开头,可以摆出保护环境的主题,可以这样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接着,要详细写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结尾,要有保护环境的决心,倡导学生爱护环境。
【思路二】
“保护环境……”
以保护环境热爱家园为例。
开头,可以点出保护环境的决心。如“保护环境,热爱家园,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从生活和工作中,抽取一点时间,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哪怕是一分钟,也能把家园变得更美丽”。
接着,可详写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
结尾,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词汇百花园
1、描写环境美好的词语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清新空气、优美环境
你了解家乡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相关的环保知识,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身边的野生动物,周围的花草树木,增长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
3.通过调查、采访、查找资料、记录整理等活动,培养他们独立的社会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人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难点:根据调查成果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活动时间:
一周。分“环境调查”“认识身边的野生动物”“认识植物”“环保宣传”“汇报交流展示”五项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周六、周日进行观察调查。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
活动方式:
观察、访问、查找资料。
活动准备:
教师:设计活动环节和进行活动指导;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实物;设计相关的表格指导学生填写。
学生:分组,选出组长,确定组员的分工,联系需要采访的对象,准备好采访的问题。确定观察的地点,有条件的带上相机。
活动小组:
组长:_____ 成员:__________
活动人员分工:
1.现场观察:____; 2.访问有关人员:____;3.查找有关资料:____;
4.其他:____。
活动过程:
活动一:环境调查
___年级___班第___组辅导教师___
组长:___组员:____________
活动方式与指导
时内
间容
采用什么方法开展调查活动 请留心观察我们的周围,看一看有哪些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现象?通过调查后进行思考整理,记录下来。 我们的周围有哪些保护环境的部门?大家分别做了哪些保护环境的事呢?写下来。 你觉得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事?你对保护环境有些什么建议?写下来。
_年
_月
_日
空气资源
_年
_月
_日
水资源
_年
_月
_日
垃圾处理
_年
_月
_日
野生动物
_年
_月
_日
花草树木
活动二:认识野生动物
___年级___班第___组辅导教师:____
组长:___组员: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活动指导 学了课文《燕子》、《翠鸟》后,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喜欢小鸟,喜欢小动物。我们这儿都有些什么野生动物呢?我们一起细心地观察吧。
提出问题 我们周围有些什么野生动物?
坚持观察
查找资料 请你认真进行观察,记录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见过怎样的野生动物,通过什么办法知道它的名字的?可以用语言描述,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拍照的方式。
1
2
3
4
活动三:汇报交流展示
活动提示:通过前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大家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分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我们还要想一想,怎样把这一阶段的学习所得展示出来呢?
分组讨论。
(1)小组合作整理资料。
(2)小组合作填写好调查表格,并上交(可配文字、图画或照片),做好讨论准备。
全班汇报交流。
展示成果。
(提示展示的方式方法)
(1)办手抄报。
(2)办墙报或宣传栏。
(3)设计环保标语。
(4)写环境保护的建议书。
(5)编排环境保护的小品。
(6)写下活动过程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1.使学生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并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4.使学生知道污染没有国界。
[学情分析]
根据平时的观察及对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本班学生在保护环境问题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大多数学生居住在高楼大厦中,家家大门紧闭,很多学生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好坏视而不见,个别学生甚至不在乎周围居住环境的好坏。
2.不少学生不愿意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认为小学生没有能力参加环保。有些学生想参加环保,但不知该怎么办。因此,应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3.大多数学生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境保护的概念比较模糊,不懂得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应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知道污染没有国界,并指导学生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教学难点]
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小学生也应如此。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辩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媒体演示引出课题
课件呈现:指导学生观看周笔畅MTV《汗》中有关环境破坏(水资源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森林资源破坏、大气资源破坏、生物资源破坏)和环境保护实例片段。(通过短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把学生迅速地带到了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破坏环境的可怕后果。)
教师:观看短片时,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片中那些场景出现?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何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主题之一。可见,好的生存环境对我们多么重要,因此,制止污染、停止破坏、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共同的责任---保护环境”。
教师板书课题:保护环境
环节二:探究问题体验感悟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第八课《保护环境》再结合刚才观看的短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你们小组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根据书中内容再结合刚才观看的短片,你们小组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棒,下面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
1、什么是环境?
2、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3、为什么保护环境?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环节三:联系实际懂得道理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把课前收集到的环保资料拿出加工整理再结合刚才观看的短片四人一组解决这四个问题。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所谓环境就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从事生产的外界环境,它是由空气、水、土地和生物等组成的自然环境。
教师: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短片中可以看到被污染的环境正在威胁着我们人类,而环境也同时被我们人类无情的破坏。因此我们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呢?
学生回答:……
教师:既然环境保护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为的破坏环境,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人类也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无情的报复和惩罚;只有自觉地保护环境,才能让自然环境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环节四:行为辨析提升认识
教师:环境需要我们来保护,作为小学生应不应该参与环境保护呢?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小学生有能力参与环境保护吗?那位同学能热心帮助别人是对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而他迟到却是不对的,不过他的迟到与一般不遵守纪律有着明显的区别,无论批评者和受批评者都要正确对待。
课件呈现:
甲:小学生有能力参加环境保护,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乙:小学生没有能力参加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大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教师:赞成甲方观点的同学请举手,赞成乙方观点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甲乙双方各派一名代表陈述你方的观点。
学生回答:……(辩论开始。辩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通过讨论、辨析,使学生在争议辩析中学生懂得判断、评议一个人、一件事,要注意全面地分析,而后才作出结论。那位同学随手拣起一片碎纸是对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而他随地吐痰却是不对的。小学生应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都应该自觉保护环境。)
教师:真的,就象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那些问题,我们小学生无法阻止大人破坏环境的事情太多,但我们能做到保护环境的事也不少:象“白色垃圾”,我们可以跟妈妈宣传避免或者不用白色塑料袋,提起菜篮子上市场买菜;废电池的回收等等。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环节五:关注社会延伸课堂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每人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写在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纸上。
学生设计环保公益广告词。(师放音乐《地球的孩子》,学生在音乐声中设计,写好的同学把自己设计的广告词贴在黑板右侧)
教师:同学们设计的环保公益广告词非常精彩,请同学们看黑板读出自己设计的环保公益广告词。指名读自己的广告词。
学生读广告词。
教师:除了设计环保公益广告词,我们还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呢?2008奥运正一步步向我们走近了,我们提出了“绿色奥运”,为了让我们生活中少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多一些美丽温暖的色彩,面对一些不讲文明的人,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可以把它写下来,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向全社会倡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刘明蕙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黄河大坝调查环境情况。
我们来到了黄河大坝,让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有吃完羊肉串的竹签,有吃完零食的包装袋,有吃完早餐的白色塑料袋,还有香蕉皮。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位叔叔吃完了的香蕉皮就随手扔,我连忙拿出照相机,把叔叔扔垃圾的景象拍了下来,并且过去对叔叔说:“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才对。”
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指导教师
[关键词]市民;环保意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118-02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环境也不断地受到污染。所以,环境污染这个话题也得到了大家的格外关注。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有利于城镇化目标和全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目前虽然我国城市在规模上、数量上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城市的环保工作、环保设施建设、市民的环保意识、相关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相对落后,从而使城市出现了很多的环境问题。所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我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现状
1.1 市民对环境、环保的满意程度都较低
经对张家界、连云港、南京三个城市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有68.6%的市民认为城市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而只有31.4%的市民认为“没有问题”和“不太严重”,这足以说明市民对环境、环保的满意程度较低,也能够说明市民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市民的环保行为”做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7%的市民认为“少数人能够做到将环保付诸实践”。
1.2 市民欠缺环保责任,对环保知识生疏
在以十分为满分的环保知识测试中,市民的平均得分仅为3.4分。在做“当前城市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这一题时,大部分人选择了“沼泽”、“全球变冷”这样明显错误的选项。在做“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一题时,32%的人选择了“过快的经济发展速度”,57%的人选择了“企业污染”,11%的人选择了“较差的市民环保意识”,准确地说这三个因素都造成了环境污染,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政府主要负责环境保护。
1.3 市民不积极配合政府的环保工作
在做“在购物时是否考虑到自己带购物袋”这一题时,仅有20%的人选择了“会考虑”这个选项;在做“为了环保是否愿意买较贵的商品”一题是,仅有15%的人选择了“愿意”这个选项。70%的人环保参与度较低。
1.4 大部分人的日常行为达不到保护环境的要求
对市民的日常行为做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人做到了循环利用水资源;12%的人做到了不乱扔旧电池;有13%的人做到了垃圾分类处理。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市民的日常行为还达不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2 影响市民环保意识的主要因素
2.1 经济水平
一个城市的环境状况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念,能够说明国家环境的整体质量和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经济增长的这种密切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经济实力的不断积累,这个国家的环境质量会呈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也就是倒U形的形状。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时,环境污染的程度也比较低,经济增长加速时,环境恶化程度也随之加深,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环境质量就会有所改善。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调查过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发现有乱扔垃圾的现象,你会怎么办?”张家界选择“垃圾是他扔的,与我无关”这个选项的比例远远低于连云港和南京,而连云港的又高于南京,同时对三个城市的GDP也作出调查,与调查结果成负相关。也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可以体现出这一点。
2.2 基础教育水平
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市民被问到“会不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时,不同学历的人回答差别并不大。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回答“经常会”、“一直会”的比例并没有比初中及初中以下、中专、大专、高中学历的人要高,恰恰相反,比这些学历的人都低。同时,选择“不会”的基本上都是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本科及本科以上人群受的教育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可是环保意识和环保参与度却不高。由此可说明,市民的环保意识与所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并不密切。
促使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小教育孩子要保护环境”,可见市民的环保意识与环保参与度和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环保意识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知识,基础的环保教育做好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环保参与度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3 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不够
当今社会要使人们接受一种观念或商品,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宣传,发挥大家共同的力量。要想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与环保参与度,千万不能忽视宣传强大的作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和自己有关的保护环境活动,大家一般能做到积极或主动,可是,对于集体的环境活动,人们一般都比较被动或不愿意参加。因此,政府或相关组织部门要加强对集体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市民的环保意识主要靠社区居委会、政府部门或学生假期实践来宣传,对这样形式的宣传,大多数市民认为“只是形式而已”。
3 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的方法
3.1 发挥市民在环保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民参与环保的决策使得厦门PX事件最终得以解决,这就说明了市民对环保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社会,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都是由一些不合法企业乱排污水和烟气造成的,相关部门的督察工作不到位而人民又无权管理,从而造成环境逐渐恶化。因此,要发挥市民在环保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市民的环保参与和决定权利,比如:对一些环保事务有知情权、对一些研究项目和重大决策有参与权、对一些重大项目施工有监督权等。
3.2 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需要从教育方面入手,特别是基础教育这一块,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参与程度。在学校举行关于保护环境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到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做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在课下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向学生灌输“环保从我做起”的环保观念,这些做法都能够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的环保行动也能够感染要给他们做榜样的大人们,进而大人的环保意识也会跟着提高,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
3.3 加强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
经研究发现,除了“加强基础教育”,“加强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政府可以设置奖惩制度,即对相关的环保行为发生后的惩罚或奖励的一种有效的保护环境的行为。通过惩罚能够减少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通过奖励能够增加市民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为。奖惩制度,要根据人们行为的作用、意义、影响力、性质做出对不同行为的反馈,扬善惩恶,进而起到保护环境和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的作用。这种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使每个市民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这样市民的行为就和个人利益相关,市民的环保意识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提升了。
4 结 论
环境是大家的,所以环境问题仅仅依靠政府是无法解决的,起到主导作用的依然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社会中人民处于主体地位,在解决环境问题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使所有市民都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陈庆安.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
[2]朱丹,高晶晶.市民环保意识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技,2011(12).
[3]武清艳,毕岩.浅析培养和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4).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32-01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提出了“让学生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生物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为一名生物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教学中强化环保教育、倡导环保行为,对引导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把这些问题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二、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先进,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如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都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
三、让学生具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将来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环保教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1、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环保知识。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 , 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在学生中进行环保教育较有效的途径。例如,讲授“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让学生明白植树造林的意义,并自觉地参与种树,保护植物。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通过具体事例,向学生介绍动物在保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由于人们不懂得善待这些野生动物且大量捕杀蛙类、鸟类,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造成鼠灾、虫灾。人类被迫增加农药使用量,反过来又污染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学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时,让学生观看各种生物的图片,了解这些生物的价值及生存状况,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提高环保意识。
2、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可配合环保部们在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一些公益性宣传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我市酿酒排污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既增强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也激发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
3、规范日常行为,强化环保行为。课堂上,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环保行为。如平时购物时尽量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回收等。这些虽是很不起眼的行为,但可以保护环境卫生,节约资源。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力行环保行为,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物带来的污染,改善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宋柏文
今天我和刘志成去凤凰广场调查环保环境。
到了那里,我们看到了垃圾、污垢满地。我们想:未来的凤凰广场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我说:“只要我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广场会更美好!”
我俩商量:“不要光说,要用实际行动来证实我们的做法。”
我们把垃圾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放到了垃圾箱里,乱扔垃圾的人我一个个地制止,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我们都累得满头大汗,刘志成已经不想干了,我对他说:“我们应该不辞辛苦。”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完成了我们任务,开心极了!
关键词:生物教学 环境保护 环保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给我们寻找一个清洁的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些带有全球性的呼吁和警告性的呐喊,在告诉我们,环保教育已迫在眉睫。保护环境的教育,只要我们每一位公民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我们心中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将所有污染与我们人类隔离,才能创建一个健康的、绿色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为环保教育提供了契机。在教学进程中,师生充分收集有关资料,通过录像、投影等直观手段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但是我们的宣传不应该仅仅在一堂课上,在我们的教室内,还应在学校、社会上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所有的人都来关爱我们的生物圈——我们共有的家园!参与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活动中来。
在教材中有的章节没有以环保作为主题,但教师可把环保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学中,可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联系在生活中有人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不节约用水、吸烟、不注意饮食卫生、吃野生动物、猎杀野生动物等不良习惯甚至违法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人类传染病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等一系列与环保有关的问题。又如在开始部分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大海龟在蓝蓝的大海畅游的画面,然而这种古老的象征长寿的海上运动者却大批死亡,解剖结果显示大多数海龟死于废塑料袋堵塞食管,它是因饥饿而亡。通过此例,不仅认识到生物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在其他章节,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总之,教师要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抓住有利时机,注重启发和引导。
二、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开展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其环保技能,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随着新一轮课程的实施,我们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并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做起,激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能力。如结合校园绿化设计和“3.12植树节”,发动学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和植树护花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发动学生参加“你丢我捡”和清除卫生死角等校内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课外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直观性、以具体事实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认识环境被破坏的危害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展有益于环保的活动,以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比如让学生去参观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让他们了解到保护森林植被对人类的重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修建小型自然生物池塘,营造生物垃圾,将垃圾按化学、金属、生物各自分类处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三、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
仅仅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保护环境不能只是一句空话,也不是环保部门和某些专门的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这需要每一个公民都具备基本的观念和环保意识,而且每一个公民都能从小事做起,包括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看见路边的塑料袋、果皮、废纸主动扔到垃圾桶等,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事,如果每一位公民都能如此,我们的社会将会一尘不染。我们在进行环保教育之时,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在自己环保的同时,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自觉地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会有成效,环保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这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综合以上的论述,只要我们每一位公民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我们心中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将所有污染与我们人类隔离,才能创建一个健康的、绿色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刘兵.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关键词]环境教育
学科渗透
创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16
一、教材分析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中的内容。本节内容认知难度不大,比如第一部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学生有切身体会,很多环境问题他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中也经常接触到,显然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认同。因此,本节课关键是要充分渗透环境教育,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易于理解,但要讲解得引人入胜,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却需要精心准备。要讲好这节课,教师首先要做足课前准备,利用新颖的教学设计及与时俱进的现代教学模式,通过适当的图片、视频和精美的PPT制作,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小组展示和汇报的形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其更深刻地认识保护共同家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保护共同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以上两个关键环节,我对课堂教学做出合理规划: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导入上,我选择通过迈克尔・杰克逊的《Earth Song》MTV引出课题;接着由学习小组展示和汇报我们共同家园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使命感;然后由相应的学习小组汇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所需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种生态保护的有效方法;最后通过组织知识抢答赛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课堂结束后,我以“如何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为主题布置任务,让学生围绕主题任务自主设计呼吁大家投身于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并将自己的作品以微信或QQ的方式进行上传。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设计公益广告的方式,培养了学生保护共同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德育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的。
三、教学准备
提前一周把学生分成三个调查小组,分别以“关注全球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收集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卡片和标记笔。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任务分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及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口头汇报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设计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展示自己的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树立“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需从我做起”的意识,并能积极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项活动中去。
五、教学过程实录
情境导人: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EarthSong》MTV。
设计意图:奠定凝重的情感基调,引起共鸣,引出课题。
提问:这首歌反映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反映植被遭破坏、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野生动物被杀害等问题。
过渡:当我们的环境遭到破坏,会带来哪些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下面我们请第一调查小组的同学给大家汇报。
学生活动一:负责相关内容的小组分别派代表展示他们的PPT课件并进行相关内容的介绍。
过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那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有何价值?请第二调查小组的同学给大家汇报。
学生活动二:(同活动一)
过渡:感谢第二调查小组的同学让我们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如此重要。那我们如何保护它?有哪些保护措施?请第三调查小组的同学给大家汇报。
学生活动三:(同活动一)
设计意图: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第三调查小组的同学教会了我们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师活动:通过六盘水市经济发展所走的从“煤都”到“凉都”的转型之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可持续发展是六盘水市人民的必然选择。
设计意图:结合当地经济转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含义,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生活动四:“知识抢答赛”,即教师提出生态学的相关问题,由学生抢答。(对获胜组给予小奖品鼓励)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抢答赛的过程中对已学的知识加深记忆。
学生活动五:学生小组针对“为了一个更美好的家园,我们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生活动六:角色扮演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假如你是个广告人,请设计一个“呼吁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自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将自己的作品发到自己的微信或微博中。
设计意图:起到环境保护的宣传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圈;环保意识;环保行动
保护环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生物新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因而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真正使他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环保为己任,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通过对“生物圈”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却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自然顺畅,同时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本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报纸及电视节目里关于环境的污染的例子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容易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二、联系当地环境状况,增强环保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之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及突出的环境问题时,结合本城区污染较严重的水泥厂,组织学生到水泥厂附近的居民调查粉尘污染情况。调查中发现水泥厂周围的一些房屋,红色的砖瓦变成了灰色;街道两旁绿色的植物也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尘埃;流经水泥厂的小河,乳白色的河水泛着泡沫……可想而知,在如此严重的灰尘中生活的人们健康状况会是怎样的。看到这些情形,就引导学生及时向农民宣传粉尘的危害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求住在水泥厂附近的同学,注意观察水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的情况,以便及时向环保部门反映。这些耳闻目睹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使学生增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地留意身边的小事,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说到水资源的时候,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手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头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看到水龙头在没人使用的时候流水应该关掉等等。这样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节约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不乱扔塑料袋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成立环保实验小组,督促环保习惯的养成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爱鸟周”等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进行宣传展览等活动。以此带动环保教育的经常进行。成立环保实验兴趣小组,共同培植植物、饲养小动物、进行小实验。如探究洗衣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洗洁精对小鱼生活的影响等。通过这些活动的进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而且让学生能切身体验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 市民; 环保意识;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却导致我们的生存环境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已不是危言耸听。
城市环境的主要受益者和制造者是城市居民,探索多种渠道来保护环境,倡导环境保护,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环保工作深入的必要措施。除了对企业的环保倡导和管理之外,还要鼓励城市市民来积极配合环保工作的推进,从居民的环保意识着手,加大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开展基础教育,让“全民环保”从理念层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了能够早日实现“全民环保”,提升环境质量,远离污染,打造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需不断增强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动员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维护生活、工作环境。
一、 我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现状
(一)市民对环境、环保的满意程度都较低
经对各个地方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 有68. 6%的市民认为城市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而只有31. 4% 的市民认为“没有问题”和“不太严重”,这足以说明市民对环境、环保的满意程度较低,也能够说明市民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市民的环保行为”做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7% 的市民认为“少数人能够做到将环保付诸实践”。
(二) 市民欠缺环保责任,对环保知识生疏在以十分为满分的环保知识测试中,市民的平均得分仅为3. 4 分。在做“当前城市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这一题时,大部分人选择了“沼泽”、“全球变冷”这样明显错误的选项。在做“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一题时,32%的人选择了“过快的经济发展速度”,57% 的人选择了“企业污染”,11%的人选择了“较差的市民环保意识”,准确地说这三个因素都造成了环境污染,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政府主要负责环境保护。
(三)市民不积极配合政府的环保工作
在做“在购物时是否考虑到自己带购物袋”这一题时,仅有20% 的人选择了“会考虑”这个选项; 在做“为了环保是否愿意买较贵的商品”一题是,仅有15% 的人选择了“愿意”这个选项。70%的人环保参与度较低。
(四)大部分人的日常行为达不到保护环境的要求对市民的日常行为做调查,结果显示,有35% 的人做到了循环利用水资源; 12% 的人做到了不乱扔旧电池;有13%的人做到了垃圾分类处理。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市民的日常行为还达不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市民环保意识
首先,如今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我们的城市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生活、生产垃圾的增加,垃圾的处理也成为环保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而市民是造成生活垃圾的源头,也同时是城市垃圾污染的承受者。看着向我们城市一步步逼近的“垃圾山”,调动包括市民在内的全社会力量参与环保工作迫在眉睫。市民的环保意识能够有效约束市民的行为,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来鼓励市民更多地关注环境,减少浪费和污染。其次,市民不仅是城市环境消费的主体,也是货币的使用主体,可以通过购买更好的环境友好型产品,来引导企业关注和生产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的产品。市场上的“一次性”用品层出不穷,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了垃圾的堆积,为环境带来了压力。“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同样我们可以说“没有买卖,就没有生产”。市民能够极力抵制一次性用品,企业看不到利润,也就不会继续大规模投入生产一次性用品,减少浪费和堆积。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利用市场的积极调动,推动企业的环保行为。
第三,从某种程度上说,市民的环保意识与政府环境政策息息相关,同时影响着政府环境政策的实施。市民的环保态度能够对政府对环境保护产生督促作用,增加投资力度,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另一方面看,市民积极参与环保工作,能够弥补政府智能的不足之处,推进社会的发展,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三、市民环保意识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
城市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环境会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先恶化再改善,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环境正在经济发展中呈现恶化的趋势,各个国家和城市也都采取了边发展边治理的措施。但当市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时候,对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还会体现在对生活环境关注程度提高上。
(二)教育程度
我们通常会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环保意识越强”。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能够在调查中表现出较高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市民,本科群体所占的比例却不尽人意,甚至略低于高中、中专学历市民。由此可见,我们想当然的“环保意识与教育程度息息相关”,并不准确。
(三)环保宣传
想要深化市民的环保意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宣传、广播,通过舆论的力量来推进环保的宣传。在宣传中,万不可仅仅流于形式,忽略了环保意识的真实所在,这一点可以尝试通过环保实践来激发市民的主动性。另外,在环保方面,涉及市民自身的情况,市民基本都可以做到积极响应,但是在集体的环境中市民积极性则会受到一定影响。
四、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的措施
(一)重视市民的作用
近些年所发生的环境灾难,我们不难看市民在决策中的作用。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行有关制度的建设,保障市民参与环保的权利,设立激励机制,对环保做出较大贡献的市民给予奖励;或者征集一些有关的贴画、手机铃声、短信等,来提升市民环境意识。政府奖惩机制,奖赏、支持和鼓励保护环境的行为;责罚、批评和消除危害与破坏环境的行为。社会奖惩机制把环保责任落实到每个居民身上,与居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其环保意识就会得以提升。
(二)重视青少年
环保意识的提升要从青少年做起,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要提高青少年的参与度,通过开办校内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来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另外,针对一些大学生中环保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高校应予以重视。
(三)开创环保宣传新渠道
我们还可以通过积极创新的一些方法,如短信、微博、宣传画、网络宣传flash作品,以更生动、形象的宣传手段增强影响力,推动环保意识的深化。同时,政府要注重与市民的合作,通过一些公益性的市民组织,如环保NGO,来实际推动环保意识的推进。
(四)加强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
经研究发现,除了“加强基础教育”,“加强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政府可以设置奖惩制度,即对相关的环保行为发生后的惩罚或奖励的一种有效的保护环境的行为。通过惩罚能够减少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 通过奖励能够增加市民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为。奖惩制度,要根据人们行为的作用、意义、影响力、性质做出对不同行为的反馈,扬善惩恶,进而起到保护环境和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的作用。这种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使每个市民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这样市民的行为就和个人利益相关,市民的环保意识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提升了。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的保护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或有关部门,也需要积极发挥市民的作用。市民环保意识与环保工作的成效息息相关,我们务必鼓励我们全国的市民一起参与到城市环保工作中来,多创新一些新的环保活动,如“地球熄灯”、“低碳出行”的活动,共同来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朱丹,高晶晶. 市民环保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技,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