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能力和综合素质范文

能力和综合素质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39: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能力和综合素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能力和综合素质

篇1

〔关键词〕手绘插画师综合素质造型能力

在高校插画课程的教学中,总会有一些同学向我咨询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插画师?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开始反复思考成为一名合格的插画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条件呢?以下是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

一、文学修养与丰富想象力的有机结合

文学修养对于插画创作者来说是需要着重培养的个人修养之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其内容深奥晦涩还是浅显易懂,都是文字创作者通过观察、感受、思考、总结过程之后,运用文字来表达他们对大千世界独特的认知、理解和诠释的。而作为插画创作者需要凭借自身的综合素养准确地理解文字作品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和思想内涵,并且通过绘制画面来诠释特定的文字意义。基于此,有志于成为一名手绘插画师的年轻人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阅读就是最好的方法。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学习手段。通过广泛阅读书籍,我们不仅能够接触到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类思想凝结的精华、历史变迁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还能够了解那些作为普通人无法一一亲身经历的人类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通过日积月累,阅读可以拓展手绘插画者的视野,可以引导我们渐渐学会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帮助我们提高理解文学作品的水平……,是插画者进行插画创作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当然,不仅是具备一定水平的文学修养,拥有丰富的想像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众所周知,插画是通过插画师通过营造特定画面来对文字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者美化版面供人欣赏的。如何将文字中抽象的内容情节、情感表述用恰当的画面表现出来,是考验手绘插画创作者专业能力和想像力的重要课题。年轻人想要成为手绘插画师,充分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平时多注意收集创作素材,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多构图的方式进行训练。多构图训练就是插画创作者在插画构思构图阶段,将相同的文字采用不同角度的多幅构图构思,然后经过反复斟酌确定最终采用的构图和表现方式,然后再进一步进行深入加工处理的创作方式。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会被认为是繁琐和浪费精力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就能够体现出这种练习方法的优势所在。一文多构图,一是可以强化训练手绘插画者想象力,长期坚持,可以培养插画者擅长进行多角度构图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可以帮助手绘插画者循序渐进提高对文字内容的理解水平;三是可以尽可能精益求精确定适合文字内容的创作形式。这种创作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手绘插画者长期不懈积累的体现,是需要插画者如同博览群书一般大量阅读绘画插画作品的,并且能够不断从前辈与同行作品中吸取精华进行学习探索,从模仿开始,慢慢去体会、感悟、提炼、整理,积累多样的画面形象,来充实我们的大脑,提升我们的想象力!

文学修养与丰富想象力的有机结合,让我们有了成为手绘插画师的可能。

二、造型能力的严格训练

文学修养与丰富的想象力是手绘插画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经过严格系统的专业造型训练。绘画或者插画的创作,都是以造型为基础的,具象作品如此,抽象作品亦如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插画创作对于造型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根据插画的创作特点来进行讨论的。首先,插画大部分是根据一定的文字情节展开创作的。无论画面的主题或主体形象是什么,手绘插画师都要通过塑造一定形象的外貌特征、动态、画面情节等画面效果讲述情节和内容,创作手法是写实风格还是夸张变形,或者是抽象风格,都需要手绘插画师具有扎实的造型功底来驾驭。其次,插画作品虽然篇幅都不大,但是与一般绘画作品创作不同之处在于插画创作根据文字内容的长短,绘制时有单幅的也有多幅的,相比较之下,多幅插画作品的创作从主体造型和故事情节连贯性的把握,是非常考验手绘插画师造型能力的。再次,通俗来说,插画就是通过画面讲述故事,是手绘插画师通过运用构图、造型、场景、色彩等一切造型手段营造的画面效果,来引领读者感受文字与画面完美结合的魅力。作为手绘插画师,相较于其他绘画创作者而言,造型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平时的积累和训练是不可忽略的。

那么,决心成为手绘插画师的青年人如何来训练自己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速写的练习。长期的速写写生训练一是能够帮助手绘插画者掌握各种物体的比例关系、运动生长规律,二是可以提高手绘插画者的绘制速度,三是通过速写写生还可以帮助手绘插画者不断观察生活,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片段与场景,作为日后创作素材的积累。在速写写生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默写训练,反复默写对于强化形象记忆是一种非常有效地专业训练方法。在自我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先写生,然后用相同的内容进行默写,再写生、再默写……经过长期反复训练,不仅能够锻炼自身的造型能力,还能够在我们的大脑中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对于插画者日后进行插画创作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三、不断探索绘画语言的表现方式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手绘插画师,仅仅具备造型能力是不够的,对于插画的表现形式也是需要长时间倾注精力去探索和研究的。

篇2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笔者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地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关键能力; 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职业教育主要关注工作领域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关键能力”就是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1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972年德国的梅腾斯(Mentens)首先提出“关键能力”概念,并于1974年进一步将“关键能力(Schlucssclkompetenz)”定义为: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1]。关键能力也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学生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体性能力,是对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持久性作用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能力”可以涵盖以下几种能力:1)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2)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实现目标以及能够组织人和资源监控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3)终生学习的能力。有求知欲望,乐于学习,有探索和创新精神,能够坚持自学的能力。4)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有抗风险和抗危机的能力。能胜不骄败不馁,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拼搏的能力。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符合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和趋势的,是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除了要有专业技术外,对关键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人多年从事学生的毕业定岗实习和就业,对企业和毕业学生的走访调研了解到企业对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非常看重。企业认为拥有这些能力的学生能在工作中与同事和谐相处、合作完成工作任务,能不断虚心学习和钻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服从管理,用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待工作和生活。学生的“关键能力”水平的高低成为企业是否录用毕业生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同时,毕业生即使不能在毕业时能“零距离”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也能适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船业发展等要求[2]。因此,在当今的高职教育中对学生 “关键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对“关键能力”的研究大都是理论研究,缺乏大量的实践性的研究,对于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实践研究更少。用人单位和学校对“关键能力”的理解也出现了错位。学校和企业对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没有统一的客观的标准。许多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也坚持能力为本位,突出岗位技能的训练。学校和教师虽然认识到“关键能力”的重要性,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有涉及“关键能力”的内容,但是由于对关键能力理解出现偏差,在真正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不够重视。当前教师的智能水平还无法适应对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3 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与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不像培养学生的某一项专业技能那样,通过教师的多次指导和学生的多次练习就能达到,有比较清晰的评价标准。教师只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就可以教会学生。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我们的高职教师没有多少经验可谈。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高职教师要了解“关键能力”、重视“关键能力”、本人具有“关键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呢?笔者认为: 教师的自我激励能力、教学能力、学生引导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人格、应对困境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耐受力、控制力、矛盾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意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等核心素质和能力构成。

以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为例,如果一位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差,与领导、同事和学生的交流不够通畅,这位教师即使具有了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无法把教学工作真正做好。因为,他不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好地向学生传授,即使能够传授,也不是充分的。这位教师不能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如果教师本人缺乏应对困境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教师在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会想到设计使用这些方面的能力,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深刻的。教师如果缺乏自我意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就不可能引导学生在学生和工作中经常发思自己的言行,不可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可能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果教师缺乏了相关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不会在课堂和课后运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就某一项目或者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给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可能想方设法应用企业里发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研究。不可能想到设计不同梯度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多次失败中找到成功的喜悦。

4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培养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既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针对教师在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中不断开展发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化职业教育意识、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活动。

4.1 发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师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充分展示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不仅教书育人,而且修身育人。笔者所在学校经常开展“师德标兵”、“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十佳教师”等评比活动,用于表彰那些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关心学生成长、乐于帮助同事和学生、注重团队意识的教师。激励每位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断提高培养学生 “关键能力”的水平。

4.2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化职业教育意识

笔者所在系经常组织教师学习高职的教育理论,以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的高职教育理论指导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每位专业教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了解和理解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业务能力。

4.3 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商务英语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学生,了解所用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关系。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手段,利用商务实训室提供的各种商务软件模拟开展商务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模拟商务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和决策能力,不仅提高教学效率,也保证教学质量。

高职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完成培养学生具备操作技能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到生产一线去体验,才能真正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积累教学需要的实践操作技术和技能等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在本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每学期有1-2名教师利用假期或者平时空课的时间到外资外贸公司或者报关报检部门了解和熟悉相关业务,了解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了解业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工作以及注意事项,获取最贴近商务工作的案例。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增加实践操作的知识,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更好地将所学的本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

总之,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符合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和趋势的,是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非常有意义。对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师去实施。因此,提升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实验教学;操作能力;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各类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高职院校教学主要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要搞好实验改革和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即转变理论教学高于实践教学的思想,转变轻视实验教学的观念。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是掌握、探索和创新知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途径。实验教学相对课堂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借助于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新知识的探索,进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到实践中,通过实验和整理实验报告,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验中得到提高。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同一教学体系的两个方面。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实践教学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做好实验前准备

实验是高职院校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实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必须制定科学的实验教学程序, 制订周密的并具有很强科学性的实验教学计划,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预习实验,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一、制定教学计划

制订周密科学的实验教学计划,是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保证。实验教学计划是优化实验教学环节,实现实验教学思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总体设计。随着中央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精神的贯彻落实,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已经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因此,一个周密和科学性强的实验教学计划是必要的,只有制订了优化的实验教学计划,才能在原有的实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并加强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满足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二、认真备课

实验课备课与理论课不同,教师应充分熟悉实验内容和与实验相关的背景知识, 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也要充分了解,教师在实验前要检查仪器、试剂和材料的准备情况,要进行实验演习,应对本次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操作失误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等都要有所准备, 做到能够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认真备课,提高教师的预见性,教师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有备无患。

三、课前预习

要做好实验,必须在实验前进行认真的准备。这一环节往往被许多学生所忽视,进入实验室便不知所措。实验前,学生应很好地预习理论课中的相关内容,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了解实验中要用到的设备、仪器,并能自己拟出实验记录数据用的表格。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果

实验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实验操作前讲解的语言应简明扼要,要求教师反复提炼讲稿,归纳出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的语言。要抓好几个环节,切实规范实验教学活动过程。才能提高实验效果,使学生获得本学科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工作方法和思维创造能力。

一、检查预习报告

预习对实验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教材一般都有“预习与思考”内容,要求学生认真地预习。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检查预习报告,并提问相关内容,促使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二、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操作要点及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合理控制实验课节奏,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调动所有器官体会实验,能看的一定要看,能摸的一定要摸,能动的一定要动,高质量地完成实验。

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客体,提高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或者仪器出现故障等,有时学生会抱怨,产生不耐烦的情绪, 这时教师应因势利导, 引导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排除故障,来培养探索精神和坚强毅力,养成细心观察,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应使学生明白,做任何事都可能出现意外,但只要正确对待,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同时也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认真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

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正确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有些学生不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不规范,态度不认真,不能认真地总结和思考实验结果。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严格要求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验和整理实验报告,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验中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学好这门功课。

强化实验学分

考试是验证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程度好坏的一种手段。长期以来,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总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为基础,只要交了实验报告,就会有成绩,而不论实验做的好坏,数据处理正确与否等。而且实验课几乎都依附于理论课,实验成绩只占该门课程成绩的20%至30%,这样就使得学生轻视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很难激发,更谈不上积极性了。因此,实验课应单独考试记分,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

篇5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现状

1、以问卷形式对辽宁部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00%高职学生认为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对自己非常重要,希望在校期间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调查表明:在身体素质方面,16%能轻松达标,76%通过努力能达标,8%不能达标;在心理素质方面,74%能自我调解,21%借助外力来平静心情,5%无法克服心理落差;在自信心方面,72%认为自己能行,24%需要他人鼓励做事,4%不敢尝试新任务;在沟通方面,70%善于沟通,26%被迫沟通,4%封闭自己。在合作方面,66%能积极配合,34%能配合,但不积极;在吃苦方面,30%能在困难面前坚持到底,60%能坚持一半,10%见困难太就回避;在创新方面,49%在做事时能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51%完成了事,不对事情进行新的探索;动手操作方面,28%认为能力强,效率高。68%认为操作能力一般,4%认为操作能力差;组织管理能力方面,26%认为管理能力强,60%认为管理能力一般,14%认为管理能力差。;适应社会方面,59%能很快适应新环境,37%能逐渐适应新环境,4%出现适应期较长;表达能力方面,33%善于表达。63%表达能力一般,4%不会表达;社交能力方面,36%认为能力强,59%认为一般,5%认为不会社交;竞争合作方面,80%认为能竞争与合作,10%在竞争中不能合作,10%竞争合作意识差。

3、调查结论与建议:(1)辽宁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规划和监督。(2)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表现一般为58%,较差为7%,较好为35%。高职学生普遍希望在校期间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3)沈阳市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有待提高。(4)建议各高职学院开设拓展训练课,探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拓展训练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素质、能力的提高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实践是源泉。素质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能力是在人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中自觉地吸收他人的智慧和成功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做人做事的一种“本领”。体育拓展训练教学是学科交叉性强、实践性强的一种体验性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以拓展训练教学为途径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拓展训练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

(1) 提高力量素质:在攀岩和抱石项目中,练习者需要重复的抓握、蹬踏,以最短的时间到达至高点,因此,需要运动员快速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变化,从而促进了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快速力量的增强。

(2)提高耐力素质:在远足项目中,需要练习者长时间的行走,特别是负重行走和山路行走,能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耐力素质。

2、拓展训练能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

(1)减少心理压力:在拓展训练中,培训师常说要忘掉三件事,分别是年龄、性别、职务,强调活在当下。实践证明,通过拓展培训,能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使人理性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拓展训练项目以团队活动为主,能促进相互了解与信任,形成团结奋斗、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和谐、信任的良好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拓展训练能培养高职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参加拓展训练可以培养人的团队精神,熔炼团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集体主义教育。如“电网”项目,大家要研究资源的合理运用、人员的分工、责任的兼顾、任务的细节等,项目完成后,使成员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大大提高。

4、拓展训练能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是拓展训练的重要内容。拓展训练中有很多项目是在非常规条件下完成的。例如,“盲人方阵”,全体成员在蒙上眼睛的情况下进行沟通,倾听他人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达成一致而完成任务。项目过程提高了沟通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拓展训练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创造力

(1)拓展训练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每个项目对人的心智都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在特定的情境中,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挑战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2)拓展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拓展项目多数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例如“罐头鞋”,在活动中没有人教你怎样做,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团队每个成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训练给了人们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6、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果断、自信、敢为的优良品质和克服心理恐惧的能力

在拓展训练中经常听到“我行”、“我是最棒的”、“我要挑战这个项目”、“好”等这样激励的言语来提高自信。同时,训练过程中学生要面对各种困难,挑战恐惧心理。例如空中断桥项目要求学生在8米高的地方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块木板上。任何人站在上面都会感到恐惧,此时能否调整心态,控制情绪,果断、勇敢地跨出一步,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这个项目给学生留下最深的感悟是:“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实处,在体育教学中,以拓展训练为途径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陶宇平,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教程[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