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管理会计的条件范文

管理会计的条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管理会计的条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管理会计的条件

篇1

一、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

首先,传统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日趋下降。当今企业财务报告系统的程序和期间所产生的管理会计信息,对于经理人员的计划和控制决策,为时过晚,过分笼统,还歪曲事实。管理会计着重于收集财务交易系统的信息,公司管理当局所使用的许多信息最初是为财务报告目的而收取并汇集的;多数成本系统主要为部门和企业按月编制损益表,而任何一期的会计报告在下一期中间才能呈报。这些信息的滞后对管理者的决策已毫无用处。传统管理会计长期以来一直假定企业为一个简单化的主体,于是在成本分配、投资决策时所用的方法比较主观,往往以众多的假定为前提来分析现实企业的运作。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生产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复杂化,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与企业的实际数值之间的离差越来越大。信息的失真使得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功能松劲,进而使得企业管理的各项决策严重受阻。

其次,不能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变化。传统管理会计的观念,没有与现实的全面质量管理、及时适量生产、存货控制以及电脑控制系统和灵活生产制度等同步发展。它不能适应高新技术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产品开发寿命周期短的、小批量的高新技术产品公司的需要。现代产品的一个趋势就是很快的过时性。许多产品的寿命周期几年,有些仅为一年或更短。许多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不是靠产品的低成本生产,而是靠产品更新。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推出高性能、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低成本并不是很重要的,而传统的业绩评价始终以成本为中心。在新制造环境中,标准成本的作用值得怀疑。对于短期成本控制,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且基本上属于固定成本,对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差异分析没有多大意义。大多数制造费用与短期的业务量变动不具有相关性,所以传统的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并不能为短期成本控制提供有用信息。

再次,管理会计研究领域的狭隘,易使管理人员行为短期化。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对象,一般只局限于大量生产以及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趋于稳定的、成熟的老产品,很少研究新产品的设计问题。实际上,企业要创造一个低成本的生产环境,产品设计是关键。另外,它注重财务会计所提供的数据,把目光聚集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动作上,通过控制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这会造成管理决策上的短期性:只注重短期的成本降低,而未能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管理会计对策

首先,创新管理会计对象。对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信息等无形资产的处理在管理会计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势必拉动管理会计和重点由物质经济下重视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向重视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的管理转变。知识经济是多元经济,它不仅要求管理会计越来越多地处理与物质资源有关的经济业务,还要处理与非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和揭示等。信息流动将影响管理会计人员工作的所有方面,包括如何和何时产生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传输信息、揭示信息以及评价信息。对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与考核,势必成为管理会计新的“制高点”。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从个别企业转向企业集团。随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企业内部纵向组织间的管理关系,不再是等级森严的“集权式”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是独立性较强,拥有较大自的“自主式”管理。管理会计组织也从过去的事业部制转向业务部门经理权限较大的企业内公司制,以及合并企业集团的分厂制的管理会计。因此,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分权化的越势,迫使企业集团实施管理创新,一方面确保投资的保值与增值;另一方面增强内部公司或部门的压力和内在动力,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创新管理会计方法。一方面是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创新。鉴于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应当从规范研究向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管理会计研究必须扎根于企业管理实践,必须从价值管理角度对企业实践中的一些新理论与新方法加以总结、提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多元化方向发展。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课题、行业、理论、方法等进行综合研究,改变过去单一研究的状况;第二,多课题研究同时并举,多行业部门的综合研究将使其研究成果更具实用性;第三,多学科在相互渗透,多种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相互结合,使研究结果具有更为广泛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是管理会计分析方法的创新。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会计是高科技、新市场需求和现代管理三者结合、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因此,其分析方法应在传统的老三论与新三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要把管理战略目标的制定、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新的管理方式纳入其分析方法之中,并广泛采用作业成本法、竞争对手分析、预警分析和质量成本分析等方法。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对诸如“网上公司”、“网上银行”及远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以便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再次,把握管理会计发展趋势。借鉴先进国家管理会计的科学成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发展我国管理会计的根本途径。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从属物,它与管理环境密切联系。我国企业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均不同于西方,直接应用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不合适的。西方管理会计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建立起来的,我们学习借鉴西方管理会计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国和本企业的特点来建立管理会计体系,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应将管理会计体系纳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之中。目前,西方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内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广义的管理会计包含内容太多,管理会计与现代管理过多的融合,使其失去了会计的特征。我们认为,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应适当地加以限制,不能失去会计的特征。由于西方管理会计涉及范围过宽,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其发展经历曲折,成效不甚显著。因此,我们应当适度地界定管理会计内容,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篇2

1.对管理会计对象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企业管理的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对内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而是拓展到了包括购买商、供应商以及其它相关组织等在内的整条供应链之上,管理的对象也不再仅仅是实物资产,而是也包括信息技术资产等无形资产,这无疑会对管理会计造成巨大影响。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就需要从管理层次、供应链关系、资源分配以及决策程序等诸多方面入手调整过去的企业管理策略与组织模式,以便于有效掌控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的管理会计为了满足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其对象就必然会发生变化。例如日本夏普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的对象不断扩展,当前公司共有66000名员工,服务于分布在全球30个国家的生产工厂、销售公司、技术研发机构和信贷公司,财务会计的对象涉及到购买商、供应商以及其他相关组织。

2.对管理会计功能的影响

管理会计的功能随着供应链之间的不断分权化而得到提升。当前会计管理的发展正在向多元化结构的方向迈进,为了适应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的职能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具体表现为:第一,重视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来引领供应链间的活动,与此同时利用战略管理会计手段引导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经营活动符合供应链的整体利益。第二,供应链集团的管理会计采用内部审计以及内部转移价格等方式监控供应链上的交易,一旦出现问题会及时发现并解决,以此保证整个供应链的有序运作。正如中航集团会计师顾惠忠所言:“管理会计不仅要努力降低当前成本,而且要立足于企业长远利益,因此要不断拓展财务的功能,由事后核算评价转变为事前预测与事中控制。”

3.对管理会计方法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发展环境出现了显著变化。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企业大都借助网络技术开展商业活动,而且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发生了转变,生产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不断密切,这就为管理会计简化核算方法、有效运用信息资源创造了可能。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首先是管理会计传统的方法受到冲击,加速了管理会计方法的变革;其次是管理会计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价值链分析法、供应链客户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决策与管理,从而实现不断创新。例如海尔集团通过价值链分析提出了“休克鱼”的理念,与日本三洋公司、青岛红星电器等十多家公司开展并购,从而开始以低成本运作实现资本扩展,截止到2012年在全球建立了60多个贸易公司和21个工业园区,成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

4、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需要供应链上的企业具有良好的协同关系,而且企业之间协同关系的优劣是影响供应链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中航光电”管理层透过公司历年经营数据发现,公司约10%的客户为公司贡献了约80%的收入,公司不到20%的客户占公司总应收账款额的80%以上,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掌握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和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详细数据,在企业中作用更为突出。要想优化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打造一条高效完整的供应链,就需要有一个理论与技术兼备的人才队伍,这对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供应链管理条件下管理会计应用的创新举措

1.创新管理会计目标

传统的管理会计以提高企业效益、强化企业管理为目标,旨在实现企业现金净流量和利润的最大化,然而这一目标忽视了市场竞争中的诸多风险因素,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例如国内知名肉食品加工企业XL在2012年生猪出栏量超过7亿,肉制品产量达到1400万吨,因此经常受到猪肉供应价格波动的影响,从而在猪肉供应链管理中常常面临经营风险。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企业的价值是有形与无形资产、内部与外部市场以及现实与未来收益的综合性表现,不稳定性很大,因此管理会计的目标应当是致力于企业的长远利益,而且要实现由立足于企业自身的价值向立足于整个供应链价值的转变,将实现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例如供应链管理条件下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交易协同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获得最高效益,因此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的目标应当定格在协调和优化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上。再如中航集团在南京有一个6万平米的项目,然而当时只有2亿元资金,依靠2亿资金建成的项目很难保证质量,但是集团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实施长远规划,通过融资将资金扩展到了3亿元,从而将其打造成了南京的标志性项目。

2.更新管理会计对象

篇3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imperative,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and promoting the conditions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but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y new things need to take the objectiv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social systems as a foundation and protec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troduced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lly made status analysis of conditi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关键词: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现状分析

Key words: implementation;human resources;management accounting;statu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39-02

0引言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它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并控制经济组织中的成本和管理活动,是会计科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

1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人力资源会计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的巴登和赫曼逊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这个概念。应该说:人力资源会计曾经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获得较快的发展,一些公司纷纷效仿,采纳了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1980年,著名会计家潘序伦先生在上海《文汇报》发表著名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建议既要计量人才成本,又要讲求效益,率先在国内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问题;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以及整个社会对知识经济的关注,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呈现出“柳暗花明”的现象,人力资源的会计问题成为新经济下会计问题的热点。

2人力资源的定义取向

2.1 西方会计学者认为人力资源是不变资本(简称C),是介于智力成果与一般资源的以独特形式存在于企业中的特定资产,具有资产的一般特性:①它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收益;②它为某一特定的主体所拥有或控制;③为取得或控制人力资源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已发生;④它可以用货币计量。就是说:人力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其理由是劳动力的使用权没有实物形态,企业在聘用期内可长期使用,且能为企业带来利益。

2.2 我国会计学者站在马克思的实用价值理论的立场认为人力资源是可变资本(简称V),其核心是劳动力。

2.3 面对我们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将人力资源确定为可变资本还是不可变的理论我认为都有些片面。目前,理论界对此提出三个观点:一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总和);二是包含于人体内的特定能力(智力或体力);三是具有服务潜能的抽象的人。相对而言,我认为第一观点更为科学合理,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既“人”),而且体现了其量的规定性(既“人口”),同时它也强调了作为人力资源的人应具备的基本前提―有劳动力或服务潜能,可以简单的说,人力资源=C+V。

3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

首先,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室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确认、计量、记录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加以分析。其次,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提供人力资源投资信息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通过人力资源取得、开发的耗费和产生的效益等数据信息,不仅能够反映投资效果,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投资行为,提高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益。最后,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提高使用效率的需要。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为了使每个人能衡量自己在企业中价值,激励员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必须借助富有说服力的数字资料予以说明,以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4我国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条件及现状分析

目前,理论界对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三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与其他两种会计模式相比,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更具有使用价值,更符合我国国情,因为它充分肯定了人力资源所有者与财力物力资本所有者平等的产权主体地位,肯定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权利,它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本的有效结合,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运作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社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下面我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1 从客观经济条件角度分析

4.1.1 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推行人力资源会计,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价值进行计量,只有建立人才自由流动、信息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才能为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提供客观依据,降低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成本。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政治制度变革滞后之间的矛盾,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多重分割局面,具体表现为:城乡分隔、地区分隔、部门分离、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分隔等,这种局面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无法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作用,从而影响企业对人力资源取得和补偿的价值估计,降低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质量。

4.1.2 完善的分配制度推行人力资源会计,肯定人力资源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需要有完善的分配制度作保障。现阶段,我国的价值分配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而生产要素参与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还无法为人力资源了解的推行提供制度支持。

4.1.3 完善的产权制度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仍集中在如何建立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如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于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产权制度设置尚未涉及。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核心是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这将影响到企业现有的收益分配格局。只有确立新的人力资本与资本平等的产权关系,现行会计才能由传统的对资本价值运动的反映转为对全面产权价值运动的反映,人力资源会计才能得以推行。

4.1.4 技术条件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依赖于高水平的会计队伍和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性质。这些工作需要高素质,高效率的会计人员利用以计算机,网络等为主的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4.2 从会计角度分析

4.2.1 确认理论界对人力资源是否符合资产的定义和性质,是否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人力资产等方面存在分歧。按照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要素的确认必须符合四项基本条件:①可定义性;②可计量性;③相关性;④可靠性。那么人力资源是否可以资产呢?这一直是许多年来诸多学者提出质疑的一个问题。资产是“一个主体,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从该定义可以看出,资产的本质是“未来经济利益”,那么,主要能够为企业贡献未来的经济利益,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就不该有所区别,而都应该在财务报告中进行一致性的表述。

4.2.2 计量如何对企业人力资产进行计量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之一。在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模式中,确认人力资产的同时会带来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因此,对人力资产计量也要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对企业使用人力资源应支付补偿而形成的负债部分,主要按以工资为基础的计量方法确定。二是对人力资本增加所有者权益的部分,主要以人力资本所有未来的财富创造能力为估计顾及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本所有者最终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数额。目前,学术界虽提出许多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但由于劳动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以工资报酬率为基础还是以收益为基础的价值计量方法,都以众多假设条件为前提,从而导致数据结果因客观性较差、成本较大而难以被接受。

4.2.3 记录会计上对人力资产的记录,主要指将人力资产纳入账户体系进行后续反映的阶段。目前,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更多重视劳动者将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后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而忽视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后劳动者对企业承担亏损的处理,事实上,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经营成果,主要取决于有主观能动性的劳动者,包括管理者的领导才能,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发挥等方面,因此劳动者对企业盈亏承担重大责任。

4.2.4 报告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层次和经济范畴的人力资源会计报告是否必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笔者认为:在缺乏基本的人力资源科技信息披露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无法及时进行“学习”,相对科学地评价企业的市场价值。因为企业通过对员工的培训,若不通过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方法和程序加以资本化,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可能并不了解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战略。此外,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追加投入,可以理解为以牺牲短期的现金流量为代价,换取持久性的现金流量,而企业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因此,可以肯定,如果企业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无法恰当地向资本市场进行报露,那么将导致资本市场低估企业未来的持久性盈利能力和投资报酬率,而且也可能导致企业价值的不确定性。

可见,无论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价值会计模式,还是权益会计模式,人力资源的特殊性质使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还存在很多缺陷,无法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客观经济条件的缺乏也是制约人力资源会计顺利推行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除要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有所突破,还要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同时,我国也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为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推行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毛付根主编.《管理会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堂本估.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源定义的取向.财会通讯,2001,(2).

[3]李世聪.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财会通讯,2001,(8).

[4]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及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彩色模式(上、下).财会通讯,2001,(11)、(12).

[5]杨纪琉.会计专题.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

[6]李翔华.会计基本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篇4

【关键词】 低碳战略管理; 管理会计; 碳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9-0012-05

一、引言

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是一种低成本信任机制,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参与管理的信息系统。查特菲尔德(1989)指出: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郭道扬(2000)也指出:会计学的创立是在产业经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后对经济管理提出一系列新问题,会计界参与解决这些新问题后的必然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管制日益严格,在解决环境核算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环境会计应运而生[1]。人为温室气体(GHG)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市场手段将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国建立了碳排放约束机制和碳交易机制。在碳排放约束机制下,企业只有获得碳排放权才能合规排放。碳排放权确立后,有必要单独计量和反映碳排放的成本与风险,于是碳会计从排污权交易会计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会计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碳会计框架体系[2-6]、碳管理会计[7-10]、碳战略管理[11-14]、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方法[15-17]、碳战略成本会计[18-19]、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内容和措施[20]进行了研究,但没有发现对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

在环境不确定和“低碳经济”条件下,碳会计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支持企业战略转型,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要发挥碳会计的更大作用,就应该在发展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本文认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是在环境不确定和低碳经济①下,为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提供碳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参与企业战略管理,使企业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条件,对推动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进行碳会计变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1所示,本文对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深入了解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机制,推动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二、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形成的动力机制

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机制是界定碳排放权并通过碳排放交易实现全球碳减排成本最小化,而这一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是企业低碳战略管理。在低碳经济下,企业面临低碳合规性风险、低碳声誉风险和低碳竞争力风险。由于企业低碳管理涉及到企业战略管理的所有方面,因此,只有将碳管理纳入战略管理框架,建立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企业才能从战略角度权衡低碳战略管理的收益与风险,才能真正建立现低碳经济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保障机制。

(一)外部压力:全球气候治理和碳排放管制的推动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周围的境况。环境有自身的发展演化规律和容量阈值,环境规律一旦破坏或超过其承载能力,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各种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比较小,人类没有遇到人为因素导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源枯竭、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化、海洋污染等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气候变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②的超量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庇古税”和科斯定理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理论,找到了用市场手段治理污染物排放的机制。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启了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合作序幕,1997年《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建立了三类减排合作机制③,允许在总量交易机制(Cap-and-Trade)或基线信用机制(Credit-and-Baseline)下开展碳排放交易。

杭州G20峰会上,中美双方共同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6年11月4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正式生效。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签署表明,全球碳排放管制得到前所未有的一致认可。全球碳排放管制将越来越严格,企业将碳管理纳入低碳战略管理,具有广泛的战略利益。全球气候治理和碳排放管制日益严格的外在压力,推动企业将低碳管理纳入战略管理,建立和完善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采取自愿低碳发展战略。

(二)内部动力:自愿低碳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低碳经济下,企业面临碳排放管制约束。在总量交易机制下,控排企业的碳排放不能超过配额,如果实际碳排放量超过配额,就要在碳市场购买配额。另外,企业为满足顾客低碳要求,产品要有碳标签;随着绿色消费概念的兴起和被广泛认同,消费者也开始呼吁披露所购买商品的碳足迹④。在低碳经济下,企业需要在碳减排成本和碳减排收益之间寻求战略平衡,企业应该在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评价过程中始终将低碳理念植入其中,将“低碳经济”和战略管理结合起来;将获得竞争优势和低碳发展,将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才能可持续发展。如西门子公司在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过程中,能够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再比如可口可乐的碳友好战略、攀钢的节能减排战略、丰田汽车公司低碳技术发展战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战略、哈飞汽车公司的低碳战略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让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如表1所示,在低碳经济下,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碳排放、交易管理及其影响,而在考虑碳排放、交易管理及其影响的过程中,就需要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因此,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是低碳经济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形成的条件

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将发现的市场机会和自身能力相结合的一整套相互协调的使命和行动。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实施的管理,包括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评价等管理活动。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应该包括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系统、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执行与控制系统以及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与反馈系统[20]。和传统会计发展过程一样,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出现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经济管理理论的推动。下列条件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碳会计研究为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指引

碳会计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会计框架范畴,逐步渗透到广义会计学的其他领域,碳成本会计、碳管理会计、碳审计甚至是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等都已成为碳会计扩展的新内容。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主张将碳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之中[2,4-6,18,21]。Ratnatunga et al.[21]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将有助于企业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财务战略和相关业绩评价。甚至需要在供应链管理中整合碳足迹管理,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向低碳模式的转变。因而,碳管理会计并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和经营运作,还涉及上下游交易对象之间的联合管理。Stechemesser et al.[2]在综合128篇碳会计研究文献后强调了碳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低碳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将气候变化视角整合到公司绿色经营或碳管理以及战略管理中变得十分关键;碳管理在向低碳未来转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碳管理能使一个公司识别碳排放源,测量碳排放量。Dina et al. [22]根据减排承诺和参与减排行动的积极性两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分类,其中将高承诺和采取前瞻性行动的公司称为环境创新者,剩下的公司称为环境追随者。传统的组织认为,经营和低碳经济是没有关系的,面对低碳经济,只能被动调整;相反,前瞻性公司采取整体思路高效地将低碳思想整合到追求高额绿色利润的实践中。Hartmann et al.[23]建议整合碳会计进入传统决策和报告过程,同时还建议建立一个为企业提供整体供应链,同时确保供应链合作网络中的合作伙伴对碳排放能够达成共识的供应链框架(供应链环境分析工具)。

国内关于碳管理会计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如低碳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18];论生命周期成本法下的环境成本分析[24];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19];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4];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式研究[17];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框架调整[8];企业碳管理会计系统构建研究[9];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构建研究[10];排放交易运行机制下我国企业排放成本的优化战略管理研究[16];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内容和措施研究[20]等。这些文献分析了将碳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之中建立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必要性、低碳经济视角下碳管理会计的体系和方法,有些已经涉及到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思想,有的涉及到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方法,有的涉及到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内容和措施,为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指引。

(二)碳大数据、云会计可以为企业碳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Q策支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英国作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对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进行了生动阐述。厦门大学李建平教授认为,大数据指那些超过传统数据系统处理能力、超越经典统计思想研究范围、不借用网络无法用主流软件工具及技术进行单机分析的复杂数据的集合。对于这一数据集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和合理的时间内,可以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创新统计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设计、获取、管理、分析,揭示隐藏在其中的有价值的模式和知识。大数据时代,一方面,碳交易市场数据、行业碳足迹数据、碳固数据均有望全部检测、记录和存储,企业碳排放数据、碳固数据、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也能够全部记录和存储起来;另一方面,云计算、云会计、数据挖掘、数据库知识发现、商业智能等技术可以发现蕴藏在碳数据背后的知识(规律和模式)。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企业不仅可以利用碳市场、行业、企业和产品供应链积累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碳排放和碳固等信息,还可以进行碳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管理提供碳信息和决策支持。

(三)碳减排和碳固技术拓展了企业低碳发展战略空间

21世纪,碳排放导致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的同时,各种减排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和清洁发展技术逐渐发展成熟起来,为企业减排和发展低碳战略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择,另外,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碳固技术也发展起来了,这些技术为企业在碳排放和碳固之间,在寻找战略发展联盟方面提供了战略机会。

(四)信息技术奠定了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信息系统,需要硬件、软件、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智能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碳信息和其他战略信息能够及时记录和分析,使企业内部碳资源和其他战略资源信息高度集成和整合,并对外部环境变化信息做出适时反应,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市场出现的各种机会,并形成企业战略。

四、结语

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应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将其环境责任推卸于社会。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管制日益严格的情况下,企业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内部化,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影响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深、最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最重要的市场机制是碳排放交易机制。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发展,碳会计从排污权交易会计中独立出来,并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会计框架范畴,扩展到碳管理会计、碳审计甚至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等领域。企业建立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需要会计理论的成熟、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信息技术和低碳技术等条件,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推动和碳市场的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企业战略管理和会计发展均产生了巨大影响。要使碳会计信息具有战略管理相关性,并为企业在“低碳经济”下进行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就必须大力发展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 朱小平,娄欣轩,陈仲裁.基于决策有用观的环境会计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6):51-56.

[2] KRISTIN S,et al. Carbon accounting: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2,36(11):17-38.

[3] CHRIST K L, BURRITT R L.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the significance of contingent variables for adop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1(2):163-173.

[4] 肖序,郑玲.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55-60.

[5] 王爱国.我的碳会计观[J].会计研究,2012(5):3-9.

[6] 徐爱玲.企业碳会计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14(8):111-120.

[7] STEFAN S,et al. Carbon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ility and management. Status quo and challeng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36(11):1-16.

[8] 陆云芝.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框架调整[J].财会月刊,2013(9下):107-108.

[9] 何建国,余占江.企业碳管理会计系统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5(16):36-37.

[10] 王琳,肖序.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构建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172.

[11] CARRANO A L, PAZOUR J A,ROY D, et al. Selection emissions of pallet manage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carbon impact[J].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 2015,164(6):258-270.

[12] CADEZ S, CZERNY A.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strategies in carbon-intensive firm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2(5): 4132-4143.

[13] LEE K H.Carbon accounting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12,36(17):83-93.

[14] TSENG S C,HUNG S W.A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model considering the social cos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or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14,133(15):315-322.

[15] 蒋雨珊,李波.碳管制与交易政策下企业生产管理优化问题[J].系统工程,2014(2):150-153.

[16] 谢东明,林翰文.排放权交易运行机制下我国企业排放成本的优化战略管理研究――基于企业目标和社会环保目标的实现[J].会计研究,2012(6):81-88.

[17] 李虹,周莹莹.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式研究[J]. 会计研究,2011(4):88-92.

[18] 乔薇,冯巧根.低碳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J]. 理论月刊,2011(10):150-154.

[19] 雨田木子,王砷.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6):135-136.

[20] 魏玉平,曾国安.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J].财务与会计,2016(22):76-78.

[21] RATNATUNGA J T D. BALACHANDRAN K R.Carbon Business Account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on the Cost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ofess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Fiance,2009,24(2):333-354.

[22] DINA W,JANEK R.Carbon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an uncertain carbonomic environment――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oal-fac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96 (11):397-406.

篇5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银行 管理会计 挑战 建议

一、经济新常态下对管理会计提出更广阔的应用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经济环境、金融改革、金融竞争都将促使银行转变盈利增长方式,银行业务结构、盈利模式和风控格局都不得不加快转型,转型的总体方向是业务驱动向客户驱动转型,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市场细分转型,这必须依托以管理会计体系的实施应用,同时也为管理会计创造了更大作为空间。

(一)经营模式转型的需要

新形势下,银行利差持续收窄、优质资源稀缺属性凸显,银行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应摆脱单纯“规模情结”和“速度偏好”,通过“内涵式发展”,追求有效益的规模增长,推动全面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要求必须提高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而依托基于定量化管理技术搭建的管理会计平台。

(二)银行管理架构改革的需要

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银行需要构建以客户和产品为中心的组织架构体系,由传统的分行制组织架构不断向事业部制酝酿和发展。推行事业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业务线或产品线进行精准的责任定位和计量,而管理会计为产品和客户的盈利量化衡量、为银行推进事业部改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三)支持银行市场细分、差异化经营的需要

客户是银行盈利的来源,通过产品、渠道满足目标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已是整个银行业的共识。只有通过管理会计对目标客户进行细化,挖掘并归纳总结不同类别客户的产品需求、风险偏好、消费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提供“所想、所需”的金融服务,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才能有效落地。

(四)促进前中后台协调管理、高效运行的需要

在现行银行业经营管理中,由于职责分工不同,前台部门主要关注客户拓展、维护和业务开发等;主要关注风险管控、政策和策略制订等;后台主要关注核算、业务处理和支持等。不同的定位、出发点和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项策略在前中后台执行过程中,出现协调不一致、缺乏效率的情况。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其“大数据”“精细化”的优势,将前中后台有效串联、统一,使信息在各个环节间共享,对各项业务予以“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呈现,进而提高内部运行效率,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

二、银行业实施管理会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银行业具体实践来看,银行业实施管理会计,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制约。

(一)管理会计理论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卡普兰认为,没有理论指导的会计实践通常带有盲目性。相比一般企业而言,银行业实施管理会计更具复杂性、行业特殊性,如伴随银行经营特性而产生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管理、资本管理及风险管理等。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都在加速推进管理会计实施和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未形成具有银行特色、系统、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管理会计与银行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比较困难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经营方式逐步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型”,管理会计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但受限于一是管理会计自身发展距离管理要求尚存一定差距;二是部分部门,尤其是前端业务部门,经营理念尚未转变到位,对于规模发展的关注远高于对经营效益的关心,导致管理会计与银行经营管理的全面融合存在一定困难。管理会计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如何鼓励前台应用管理会计,实现其各经营管理环节的有效渗透,涉及经营理念的转变、业务流程的再造、实施路径的搭建等,这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急需解决

全球特许会计师协会(CGMA)2014年在其公布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中,明确提出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如会计和财务技能等)、商业技能(指在不同商业环境之中恰当运用专业技能的能力)、影响能力(指在组织中能影响和帮助其他人的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如沟通协调能力)等四项基本能力。从实务出发,管理会计工作涉及预测学、运筹学、决策学、信息经济学、控制学等多学科知识。对照要求与现实看,现有从业人员还是有较大提升和培养空间的。

(四)管理会计数据的完整化和标准化尚有提升空间

管理会计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后,金融企业对其的探索和实践从未间断过,各大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也不断增强,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一是前端业务系统信息录入较为粗放,导致核算信息无法满足管理会计精细化的信息处理要求;二是管理会计支持决策所需的某些业务信息(非业务核算必要信息),前端数据录入不完整,导致管理会计信息缺失或不全面等,管理会计数据的完整化、系统化尚有一段路要走。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银行的数据信息由相应的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且由于业务的特殊性,各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能存在手工调整等过程,这就造成了数据信息分散、数据统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整合平台,对管理会计的基础数据质量和权威性带来一定影响。

三、银行业实施管理会计主要应对建议

一是建议加快出台应用指引。集合金融学会、银行协会团体力量,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将实践中的普遍规律、成熟作法提炼总结,上升到制度指引层面,出台针对金融业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特别是实践指导性强的应用指引,对于提升整体金融业经营管理实力,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是在应用实施上,要做好顶层设计。包括明确管理会计职能定位,找好驱动抓手,如将管理会计应用模型与资源配置、审批权限、业绩评价等管理手段结合起来,监促和引导更多的部门和人员关注管理会计。

三是多渠道引导管理会计人员培养。外部建议从资格、职称等方面,引导、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提高银行业管理会计人员软硬能力。银行内部,建议建立财务人员激励机制,提升其参与经营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四是进一步提升基础数据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全面、准确、精细、完整、权威的信息是管理会计应用和支持决策的基础,为更好地提高管理会计数据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建议:①进一步明确数据的归口管理部门,保证相关数据只有一个出口;②加强统计数据的系统化建设,避免临时、人为的手工调整;③将管理会计所需信息列为前端业务系统必输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④建立数据信息的监督和检查机制,持续提高数据质量;⑤建立管理计与前端业务的互动机制,即当管理会计需新增业务信息时,可将需求反馈给前端业务系统,前后台协同联动,共同提高数据质量,避免前端业务系统无数据,后端分析手工处理的现象。

篇6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内部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实行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完善事后监督机制,已经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全面建立和完善会计事后监督工作,有着极其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本文拟就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实行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及集中条件下事后监督工作中亟待完善的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实行会计事后监督集中的必要性。

(一)实行会计事后监督集中是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加入WTO是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重要体现。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就会计方面而言,首先要求我国的金融会计必须与国际会计规范相接轨,必须按国际规则办事。会计核算工作也就必须适应金融国际一体化的要求,走集中管理的模式,相应地,会计事后监督工作也应当实行集中管理。

(二)实行会计事后监督集中是防范和规避会计风险的需要。

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就是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在中心支行成立独立于核算中心和营业网点的会计事后监督部门。会计凭证以及核算中心账务数据信息集中至中心支行会计事后监督部门,通过独立的“会计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采用人工和计算机监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的再审查、再确认,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差错,从而有效防范和规避会计风险。

(三)实行会计事后监督集中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

加入WTO,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金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可以更好地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数据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这不仅是国际金融对中国银行业的客观要求,也是金融充分发挥“晴雨表”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导向的内在要求。

(四)实行会计事后监督集中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现代、规范、高效、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成为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体制顺应时代的需要,实行会计核算集中,逐步改变过去独立核算单位过多,“一家分支机构一本帐”所导致的管理分散、违章操作屡禁不止、各类差错案件时有发生、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等弊端。会计事后监督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

实行会计事后监督集中,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现行监督体系的不足,全面建立健全会计事后监督管理机制,在组织上,制度上完善内部管理,防范金融会计风险。

二集中管理条件下事后监督工作的特点及作用。

(一)建立事后监督工作管理制度和办法。

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事后监督管理制度和办法,对事后监督的管理、目的、内容、方法以及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权限等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事后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长期以来,由于会计事后监督的目的、内容不完整,方式、程序不规范,制约了事后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会计事后监督的目的、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帐务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会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如重要岗位交叉轮换、重要业务审批授权等方面应当作为今后事后监督工作的重点。

(二)建立了独立的事后监督机制。

首先在组织方面,成立了独立于前台业务核算的事后监督中心,切实赋予事后监督员部门检查前台帐务处理,督促业务部门更正错误的权力,充分发挥监督制约作用。改变了原来事后监督不独立,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兼职、混岗等现象。其次在业务上严格分离。禁止事后监督人员参与前台业务部门的任何业务处理。事后监督人员只有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的权限,但不得修改,补充或更正帐务数据,确保监督与被监督人员之间的严格分离。

(三)配备专职的会计事后监督人员。

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事后监督中心进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核算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差错及违纪、违法等行为,从而提高了事后监督的威慑力。

(四)实行“人、机”双重监督,提高了事后监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手工监督是指采用手工审阅、核对及复算等方法,对会计凭证、帐务核算资金清算、联行核算、内外帐务、会计报表、表外科目、日志管理和其他会计事项等内容进行常规监督,主要是检查每笔业务是否及时、正确、规范地进行帐务处理,以便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纠正差错。计算机监督就是利用会计事后监督系统对核算部门会计信息录入的正确与否进行监督。如果发现计算机会计事后监督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比对不一致时,应仔细查明原因及时做好记录、查清责任。应用会计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可以规范事后监督的操作与管理,提高事后监督人员的工作效率,从繁重滞后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五)改变了原来事后监督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的局面。

原来,会计事后监督工作还没有做到和具体业务核算部门相分离,仍然归属于会计营业部门,形成监督和被监督工作集于一身,而且监督手段落后,监督往往只是流于形式,翻翻凭证,查查是否漏签章等表象,无法起到事后监督防范会计联行风险的作用。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事后监督机制,在组织方面、人员方面、方法手段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改变了事后监督工作流于形式的局面。

三集中管理条件下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事后监督工作仍以大量的手工审查勾对为主。

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后,事后监督工作仍以手工审查为主。事后监督员对各营业网点的各项核算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规范性、合法性进行审查、核对;审查凭证要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审查日记表,余额表的一致性、正确性;内外帐务的核对等工作。手工会计事后监督的方式,工作量大,审查核对的时间较长,发现问题的概率不高,这种现状与日益提高的会计核算电算化水平是不相适应的。而对于越来越多利用计算机进行高科技作案,这种落后的监督手段是很难及时发现。

(二)会计事后监督管理系统乏力。

目前的会计事后监督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帐务核对、帐务查询、数据备份、数据引入、帐务结束、生成报告。事后监督人员将核算中心的帐务数据引入,只需按各营业网点流水号逐笔录入,正确无误后,就表明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监督工作结束。计算机监督只限于核对当日帐务数据、帐表、内外帐务、联行帐卡、重点帐户余额核对却无法实现。计算机监督系统的乏力造成目前会计事后监督工作仍停留在手工核对上,手段落后、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三)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没有形成合力,风险不容忽视。

会计核算集中是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成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会计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集中式会计核

算体系。会计帐务核算集中于中心支行,业务经办人员又远在前台,事后监督人员对前台内控情况又了解很少。目前集中条件下的各营业网点、核算中心、事后监督中心从各自工作角度出发,造成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在时间、空间上相互分离,潜在的会计风险不容忽视。(四)会计事后监督内容不完整。

首先,会计四集中后,增加了会计主管审批权限,如大额资金的划拨必须经过会计主管认证后方可进行资金的清算,但事后监督人员在传票、流水帐、计算机监督过程中都无法确认,造成重大会计事项事后监督人员无法进行正常的监督,留下隐患。其次,对于电子联行对帐工作,会计事后监督系统无帐务数据,无法进行帐卡的核对工作。再次,事后监督系统只能保留当天各网点的数据,造成帐务数据不能衔接,无法正确核对内外帐务。

(五)会计事后监督系统的薄弱环节。

“四集中”核算系统与事后监督系统没有联网,彼此之间数据交换使用磁介质,转换过程中易出差错,并且容易被人为改动数据。在近半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会计事后监督系统本身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事后监督系统磁盘导入数据时出现失败提示。经核查,出现错误提示时数据已正确导入事后监督系统;“四集中”事后监督系统经常出现事后监督要素录入正确,系统显示“比对不能通过”。经查询核算中心,录入数据同事后监督中心录入数据完全一致;“四集中”事后监督系统经常出现显示的电子联行笔数、金额数据同上一工作日相同现象。经人工仔细核对,实际的笔数、金额完全正确。

(六)事后监督工作质量不容乐观。

就银北辖区而言,两名事后监督人员分别对三个网点近200笔业务进行全面监督,相当于营业网点十八位同志的工作量。人员紧张、工作量大是造成目前事后监督工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时日前会计事后监督工作没有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也是制约事后监督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

四、完善集中管理条件下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

一是健全“会计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事后监督。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事后监督工作,不仅可以代替部分手工计算与核对工作,减少手工操作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证事后监督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更加有效地发挥事后监督的作用。

具体措施如:

1、完善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帐卡核对。如在系统中增加联行帐卡核对、再贴现、再贷款帐卡核对、电子联行的帐卡核对。使会计事后监督人员从大量冗长乏味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2、健全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表内表外业务的核对。如办理再贴现业务、商业银行缴存现金业务,事后监督人员可直接通过计算机进行表内表外业务的核对,同时防止表外业务漏记现象的发生。

3、完善会计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加强对再贴现业务的监督管理。目前的再贴现业务的监督,手工工作工作量比较大。除正常的审查监督外,重点审查内容包括:手工计算再贴现天数、利息、实付金额。如再贴现业务菜单中有银行汇票承兑日期、再贴现日期、计算机监督就自动核对天数、利息、实付金额,大大提高了事后监督的工作效率。

4、完善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加强内外帐务的核对。如发行基金、业务库款的帐实核对;行库往来发生额、余额的核对可通过计算机完成对各网点的核对。避免事后监督人员每天要进行现场核对及向各有关科室调阅报表的不便。

二是要实现“会计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与“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有机结合,使事后监督人员能够利用“会计事后监督集中管理系统”,自动实现与“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已有的帐务数据进行检查、核对、监督等工作,自动进行流水帐匹配,勾对。以便会计事后监督人员及时查看、调阅、核对各会计业务岗位的有关资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但要注意保持两个系统的严格分离。

(二)建立和完善事后监督集中管理办法。

一是完善内部监控制度,明确职责分工。

建立和完善内部监控制度,是加强会计事后监督是做好会计工作的根本保证。具体来说,就是必须按照总行制定的《会计核算事后监督办法》要求,以及时、高效为原则,合理设置会计事后监督机构和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制定相应的业务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将各项会计核算工作业务都纳入到事后监督的核查范围内,在国家统一的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基础上建立独立有序的会计事后监督体系,监控会计核算全过程,以此维护会计核算的真实有效,防范化解会计核算资金风险。

二是强化制度观念,严格履行工作程序。

会计事后监督的基本职能,就是按照既定的监督原则、方法和程序,对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全面的复审检验。因此,会计事后监督有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法律、法规、制度观念,而且要有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1、会计监督人员要熟知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准则及本行业的会计规则,能对会计业务的合法性、会计处理的合规性、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及会计信息等内容,做出正确判断和认真审核与监督。

2、严格执行会计资料签收制度,对核算部门处理完的会计资料除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外,尤其是对联行往来及同城交换业务,必要时,可以采取实时监督进行,从而保证事后监督的时效性。

3、认真做好事后监督的业务统计和数据整理,对每天的检查监督内容及进展情况详细记载,并将事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差错,及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报告,并按规定程序向会计核算签发“会计事后监督差错通知单”,通知其对有关差错、问题及时加以更正和解决。会计事后监督部门还应对反馈回来的“通知单”认真进行核查,防止遗漏,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4、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要求认真整理会计档案资料,建立完善的档案登记保管制度,对会计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使会计核算档案最终完整的存放在会计事后监督部门。

5、建立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各会计业务岗位人员和会计事后监督员的工作,要建立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必要的经济奖罚和精神奖罚。如发现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有执行规章制度者,即使没有发生损失,也应给予必要的处罚,以示警告;情节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对会计主管、会计事后监督员、会计业务操作员追究责任。

三是建立事后监督情况通报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差错整改。

事后监督部门平时不仅要对会计核算部门反馈的业务差错通知单认真进行再监督,而且要对有关业务差错或事故的责任落实和整改情况,做好详细记录,按月汇总整理,形成会计事后监督书面报告,总结分析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向领导反映改进意见和措施,以利于加强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

量。四是要逐步提高事后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1、会计事后监督员的素质高低是做好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关键所在,需要下大力气提高会计事后监督人员的素质。首先,对事后监督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聘请有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师讲课,重点培训《会计法》、《支付结算办法》、《会计制度》、《内控管理制度》、《电子联行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及会计事后监督和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会计事后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其次,实行考聘上岗,制定相应的竟聘上岗机制,只有考试合格才能持证上岗,严把用人关。造就一批知识全面,业务精通、政治可靠、作风过硬,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的事后监督人员。

2、事后监督人员不但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拓宽自己的业务面,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全面熟悉各类会计业务,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事后监督人员在强化管理、降低会计风险中的作用。

篇7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管理;对策

按照《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级会计人员管理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13号)文件要求,我国各省省级会计人员管理系统开发建设工作已经完成,这种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加强和改进会计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但受会计人才流动性加强等因素的影响,会计管理工作特别是基层会计管理工作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管理的新特征

1.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首先,在信息化条件下,只需开发出合适的系统软件,在输入个人基本信息后,这种信息管理系统就可以进行有效的记忆,从而可以实现会计“无纸化”管理。其次,这种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的对会计人员进行分类,如按照学历、区域、职称等进行分类,并可以方便的将这种分类汇总的结果以图表等形式输出,这就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便于管理部门及时、动态的获取会计人员基本信息。

2.管理服务的高效化首先,可以提供快捷的查询服务,在信息化条件下,身份证(外国会计人员为护照号)成为了会计人员档案号,在此条件下,需要这种会计人员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进入信息系统方便的查询会计人员的信息,从而可以为社会提供高效的服务。其次,可以方便的进行信息变更,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个人姓名、职称、学历等基础信息的变更可以到发证机关方便的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后的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从而方便查阅。此外,部分信息还可以由会计人员自行修改,如身份证正常升位等,这就为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管理功能的多元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除可以方便的对会计人员进行管理外,还可以通过将信息系统与其他服务系统进行衔接来实现功能的拓展,如与手机号码进行关联等,可以方便、快捷的与会计人员取得联系,进行信息沟通。

二、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管理有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国财政部门正加大力度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加强会计管理,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进一步推动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面临管理的灵活性不够、会计信息安全、系统功能拓展等方面的挑战。

1.管理的灵活性不够

管理的灵活性不够即会计管理工作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或者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如对于会计人员跨境流动较为频繁这一问题,一方面,若这种人员流动为省内跨境流动,依托省一级会计人员管理系统这一平台,会计人员信息只需在系统内部进行调转,在具体的调转过程中手续相对简单,但各地区的工作对接还有待规范化与便捷化。另一方面,若这种流动为跨省流动,则这种信息要跨系统进行调转,但由于当前信息系统还没有完全对接,难以实现信息跨境流动,增加了跨境管理的难度。

2.会计信息安全工作有待加强

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进行会计管理必须要解决的信息安全的问题,但这种信息安全还存在一些隐患。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并非绝对安全,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信息系统的漏洞获取会计信息,从而带来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个人信息保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在现行的管理模式下,拥有权限的人都可以查看,这就可能导致信息泄露。

3.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

首先,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社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实现对接,从而限制了管理功能的发挥。由于管理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会计管理系统与其他社会管理系统的对接存在滞后的现实。其次,系统本身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当前的系统更多的用于记录、查询会计人员的基本信息,在会计人员日常管理中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如没有建立会计人员诚信信息子系统对会计诚信情况进行记录。

三、信息化条件下加强会计管理的对策建议

信息化条件下加强会计管理,可以从加强统筹与规划提高系统兼容性方便会计管理,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夯实会计管理基础,不断创新拓展系统功能提高会计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

1.加强统筹与规划提高系统兼容性方便会计管理

首先,要加强统筹,努力实现不同区域系统的兼容,在完善现有的省一级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要努力实现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系统之间的兼容,并努力开发完善基层如县一级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建成一个广覆盖、相互兼容的会计管理系统。其次,要加强宏观规划,努力实现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建设,在进一步完善现有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鼓励不同的系统采用基本相同的模块,从而便于会计人员的信息输入与查询,也便于会计人员信息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调转。再次,要注重会计管理系统与其他社会服务系统的对接,加强各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更好的发挥系统管理作用。

2.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夯实会计管理基础

首先,要加强对系统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与系统开发商、计算机培训机构或者高校的合作,帮助系统管理人员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相关技术,了解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从而便于会计管理。其次,要制定简单、直观的操作手册,帮助会计人员掌握信息输入、查询与修改方面的基本知识,从而为执行信息化会计管理提供外部环境。

3.不断创新拓展系统功能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首先,要注重系统功能的拓展,要根据会计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模块,改进模块内部功能,提升会计管理能力。其次,要不断拓展系统容量,适应会计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的需要,系统的容量必须不断增大,这样才能满足系统管理的需要。再次,要创新性的挖掘系统潜能,通过有效的总结、分析信息管理系统中所记录的会计人员的信息,制定相关报告,为政府相关部门会计人员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要创新性的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人员管理,如利用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的对接,向会计人员发送继续教育培训、职称晋升等方面的信息。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信息化 集团公司 会计管理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34-4914(2010)11-164-0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通过重组、联合、并购等资本运作形式组建企业集团的行为不断增多,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传统的集团会计管理是一个分散的管理流程,企业下属各子公司组织财务人员设立独立的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期末结账后向上级单位递送书面报表,企业最高管理层在会计期末经过合并报表,得出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流程依据传统的四个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以反映单个会计主体的经营信息为中心,通过合并报表实现对整个集团经营情况的了解。在报表之外,对集团企业更为有价值的经营信息不能清楚地得到,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价值。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到会计期末,各个会计主体结账后才可得到有关分、子公司经营情况的报表,也才能汇总得出整个集团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而市场情况瞬息万变。要求集团总部随时作出决策,并实施必要的调整,这种滞后的信息很难对集团总部的决策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

近年来,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探索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比较典型的经验是,将下属单位会计核算功能上收,下属单位只保留报账员,将原始凭证提交给集团公司统一设立的报账中心,报账中心集中处理集团的会计核算工作,集中管理所属单位的资金账户,实现集中报账、集中支付、资产和工程集中核算以及集中财务报告的功能。这种模式较之传统、分散的会计核算模式,能够加强会计监督功能,按统一口径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但是也存在固有的缺陷。一是如果集团企业分部区域较广,则原始凭证的传递时间就比较长,影响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同时凭证传递的安全性和花费的人力、物力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二是这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只适用于分公司,子公司由于是独立的法人单位,需要在自己企业保留完整的账、证、表。而现代集团企业,往往有大量的子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核算无法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集团会计信息质量难以实质性提高。三是所属单位核算职责的上收,降低了基层管理者对核算信息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可能导致其放松对原始凭证的严格把关,造成管理漏洞。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成熟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依托互联网和企业内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集中部署数据中,心和账务体系,实现“一本账”核算:通过关联交易的协同处理,实现内部交易的自动合并抵消,实时生成会计报表;通过财务与业务的信息集成,形成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机制,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

一、构建虚拟的“一本账”

以集团公司总部为主体,统一部署和维护财务应用系统和数据中心,公司所属各分、子公司不再独立部署核算系统,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实施远程登录、在线操作,直接在集团统一的财务应用系统和数据中心内完成制证、结账等日常核算工作。集团总部可以在线审核、调阅所属单位的凭证、账簿、资产卡片等财务基础信息,实时掌握基层单位经营管理的最新情况。

在集中部署的账务体系内,各级会计主体均能按照数据操作权限。完整提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证、账、表。电子会计凭证按照集团总部层面和会计主体分别独立编号,纸质凭证及会计档案以会计主体为单位出具,数据中心只存储电子数据,满足所属公司独立核算的需要。

二、关联交易协同,自动合并抵消

现代大型企业集团,为了实现集团规模优势和集团利益最大化,往往存在复杂而频繁的内部交易,涉及资金划拨、资产转让、内部购销、授融资等等,由于双方单位账务处理方式、时间差异,以及信息收集困难,内部交易的合并抵消一直是编制集团报表的最大难点,也是集团报表难以实时出具的瓶颈所在。

通过搭建协同业务平台。在协同平台上维护关联企业信息和业务协同规则,可以实现关联业务的协同处理。当内部企业之间发生关联交易时,由一方触发,按照协同规则自动提交另一方审核确认,经双方确认后,同时生成会计凭证,实现交易双方同步处理,系统根据双方凭证自动、实时生成抵消凭证。

通过“一本账”核算和关联交易自动抵消,集团公司可以实现按需要、按单位随时灵活生成各层级会计报表,实现报表向账务数据的穿透查询,从而取消逐级编制、上报、汇总、合并的传统编报方式,减少加工和报送环节,缩短编制周期,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报袁编制效率。

三、财务、业务协同处理。同步一致

财务信向向前端业务信息的追溯是提升会计信息内涵和决策支持能力的关键因素。依托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财务与前端业务的有效集成。销售、采购、工程、投资、人资等业务部门发生经济业务以后,相关的涉及财务收支的信息。按照协同规则进行处理后转化为记账信息,通过信息系统集成接口自动传递到财务应用系统。财务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专业审核,审核无误后按照记账规则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从而改变传统的会计凭证手工录八、财务记账与业务发生不同步的情况,实现从业务信息向财务信息的自动转化和同步一致,形成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机制,以财务信息为起点可实时追溯业务信息,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

四、实现会计管理模式转变的几个关键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根据管理需求,进行会计集中管理,有效提升会计信息时效性、准确性、有用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强有力的软硬件技术保障。硬件服务器配置应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满足账务集中部署和业务集中处理的要求;硬件存储设备应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的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网络通道应能满足各级会计主体之间大规模数据传输的要求,确保数据据传输的及时、准确、完整,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保密性;应用软件开发应满足功能完整、技术统一、应用灵活、数据接口规范等要求。

2.统一、规范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统一规范是实现“一本账”核算,实时生成会计报表的基础。一是集团总部需要按照国家颁布的财会法律、法规、制度,结合行业特性扣业务特点,制定统一、详细的会计政策,所属分、子公司根据统一的会计政策开展会计核算,确保同类业务账务处理方式一致。二是集团内部执行统一的会计科目体系。由集团总部设计明细到最低层的会计科目体系,覆盖各单位所有经济业务,清晰界定核算内容和核算边界,满足各层级管理需求,并为财务信息的深加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所属各分、子公司不得自行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如需增设明细科目应向集团总部提出申请,由总部审核后,统一办理科目增减变动业务。

篇9

关键词:环境会计;世博会;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97-03

引言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从1851年5月1日在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6年的历史。世博会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2002年12月3日,中国申办2010年世博会获得成功,上海很荣幸地成为2010年世博会举办城市。该届世界博览会为注册类世博会,展期自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历时184天。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它代表了人类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的时代对美好生活理想的向往和憧憬。迄今为止,已有25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报名参展上海世博会。从近期展况看,日均参观人数达到40万左右。上海世博会全部展期预计将吸引7 000万左右的参观人次,这是历史上参展主体和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世博会。

面对如此规模的全球性盛会,作为主办国,如何将现代的理念和管理模式贯穿于本届世博会,充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使本届世博会全面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今年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其中如何防范财务风险,尤其是在环境会计考量的基础上如何防范财务风险是办好本届世博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环境会计的起源与应用发展

(一)环境会计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人类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相对高的水平,环境问题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导致人类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逐步加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开始之后,强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控制所需要的资源,使得自然资源出现了全球性短缺;二是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由于思维和手段的局限性,使自然环境遭到大量污染和损害,最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人类开始产生“生态意识”,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便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环境会计真正发展的时间不长,迄今为止只有三十年的历史,加上萌芽阶段也只有五十年的历史。五十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有人开始提出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问题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将环境数据纳入企业效益计量的可能性。这一阶段可视为环境会计的萌芽阶段,前后经历了二十多年逐步演变的过程。

2.发展阶段。时间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其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曾几次讨论环境问题并建议各国研究相关的会计准则。在这一阶段,人们决策时将环境与经济因素加以综合考虑的趋势与日俱增。极具影响力的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布鲁特兰委员会)在1987年认可了对环境会计的需要,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倡导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国家会计体系中来。挪威、 瑞典、 芬兰、加拿大、美国等许多国家建立并规范起自己的环境会计体系。

3.初步成熟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环境会计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中以1998年2月ISAR 在日内瓦会计发表二个重要文件为标志。这两个文件分别是《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和《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生态效率指标标准化的方法》。第一个文件对环境会计涉及的许多概念进行了定义,同时对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作出具体规定;第二个文件指出了传统财务报告在环境会计中的局限以及和财务业绩有关环境指标,并对这些环境指标的标准化进行了探讨。到目前为止,许多西方国家制定了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为环境会计的实践创造了条件。其中加拿大和美国在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二)环境会计的应用发展

环境会计在西方已经完成了理论框架的研究转入了实践应用阶段。以美国为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有针对性的了第89-13号公告《石棉清理成本的会计处理》和第90-8号公告《处理环境污染成本的资本化》,主要解决环境污染成本的会计处理问题。这两个准则要求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在一般情况下作费用处理,但在有资料证明该项污染治理延长企业资产寿命或增加资产效能的情况下允许资本化。此外,美国还颁布了第93-5号公告《环境负债会计》,用于解决有关环境负债的核算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993年6月92号专业会计公报,要求在财务报表上分别列示环境负债和可以收到的补偿,确认可能的其他方面承担的环境成本。美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对一些环境问题严重但未能适当披露环境负债的企业进行处罚。先后有联合化学公司于1972年、美国钢铁公司于1979年、西方石油公司于1980和埃克森公司于1991受到处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1996年的《环境负债补偿状况报告》SOPNo.96-1中提出了公司在报告环境会计补偿责任和确认补偿费用时的基本原则,提供了环境补偿责任和进行揭示的不同方法,以提高和细化涉及确认、计量和揭示环境补偿责任标准的适用性,明确了补偿范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2001年发表了《The Lean and Green Supply Chain: APractical Guide for Materials Manager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rs to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是一部超越某一部分生产经营活动,面向整体的环境会计适用性出版物。以上这些准则、报告和文件虽出自美国,但基本代表了环境会计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2001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设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02年9月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大会通过的《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科研规划》中,环境会计研究被单独列出,作为七个大类,十五个支类问题中的一个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与实践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4月11日,宣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将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将强制环保部门和污染企业向全社会公开重要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污染减排工作提供平台。

从1994―200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约2 000篇。但这些论文基本以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为主,对实务操作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实践的指导性。另外,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在现行会计制度中,尚未建立与环保费用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仅在企业“管理费用”会计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因此,目前环境会计在中国总体还处在理论研究阶段,应用比较少,发展相对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二、环境会计的主要特点

1.会计假设。传统会计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同传统会计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应该适当调整会计假设,可以基本确定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多元计量。多元计量假设是指在环境会计核算中,以货币计量为主,但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很多时候不能以货币计量,因此应以实物、百分数或指数计量等作为辅助方式,在某些时候,还可以用图表和文字附注加以说明。

2.会计原则。鉴于环境会计核算内容及其假定的变化,其会计核算原则也应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会计原则的同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这些都和传统会计有很大差别。

3.要素内容。环境会计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会计,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划分上和传统会计保持一致,即应划分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但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例如在资产要素中,环境会计应设置“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损耗准备”和“环境资产净值”;在负债要素中应设置“环境负债”,包括应付环境资源损耗费、应付环境资源保护费和应付环境污染治理费;在所有者权益要素中设置“环境资本”;在收入要素中设置“环境收入”,核算企业因采取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而由国家给予的补贴、奖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处理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交来的环境损害赔偿或罚款收入;在费用要素中设置“环境费用”,在利润要素中增加“环境利润”等等,用以核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环境相关的经济业务。

4.要素确认。在传统会计中,只对有财产所有权、有价格的要素进行确认,从而以货币进行计量,并通过企业的会计账簿或报表予以反映。而对空气、海洋、臭氧层等既没有所有权又没有价格的资源或环境要素,传统会计并不能确认、计量和反映。在传统会计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害并不记入企业的成本;而环境会计则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认为它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必须赋予价值和价格,并对其损耗予以补偿。因此,环境会计主张对资源、环境等要素内容予以确认和计量。

5.反映内容。传统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原则、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但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会计核算中得不到反映,从这一角度来说,传统会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不完全的。环境会计则从生态环境和整个人类的活动出发,围绕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耗费的补偿为中心,全面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有效弥补传统会计的不足。

三、世博会财务风险

1.筹资风险。世博会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发的世博会主办方或会展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筹资风险的高低取决于筹资方式、筹资期限、筹资数额以及资金的运用与管理。世博会主办方或会展企业一般依据所经营展会项目的大小及性质决定筹资方式、期限及数额。根据世博会规模大和影响大的特点,筹资的数额一般也都比较大,所以,带来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引起主办方或会展企业的足够注意。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世博会主办方或会展企业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效益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源于决策与管理的不力以及外部突发因素的影响。例如,世博会主办方需要先期投资,会展企业需要提前预订展览馆,都需要资金投入,如果决策错误,展会选题不当,招商将不尽如人意,使展览会无法如期举办,从而使投资无法收回。此外,自然灾害、宏观政策调整、流行病、突发性事件等因素的出现也可能严重影响展会的举行,造成投资风险。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

3.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世博会提品和劳务后,以展位费、门票、会务费、赞助费、设备出租费等收入不能按时甚至无法收回,而引发损失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会展后期,由于极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资金回收的风险性更容易出现。比如,天气不好,参观人数大量减少,门票收入将会大幅下降。再比如,违法侵权事件的发生,导致参展企业撤展,等等,都会带来资金回收的风险。

4.利率与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又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三种。根据世博会使用资金的性质相对而言其面临的汇率风险较大,而利率风险较小。

5.整体风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既是本届世博会主题,也是本届世博会整体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考量本届世博会的成功与否,不能仅限于传统会计的经济效益计量,而是要把环境与生态的因素考虑在内,衡量它的综合效益。整体风险就是指综合效益出现负数的结果。

四、世博会财务风险管理

1.转变观念。环境观念的转变是环境会计走向现实的基础。推行环境会计,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要求参展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世博会主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确保环境会计理念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在本届世博会的贯彻和落实。

2.加强培训。无论是对处理环境问题的经济活动计量,还是对处理环境的绩效考核,面对环境会计的具体问题,世博会组办者和有关企业要组织对会计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学习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知识,及时掌握环境会计的基本技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3.强化风险意识。世博会会展业属于高速度发展的新兴服务业,由于多数企业起步较晚,规模不大,而且效益较好,经营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相对不足,防范财务风险的经验比较缺乏。特别是世博会是一次巨大的国际性盛会,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容易在风险方面产生麻痹思想。针对这种状况,一定要强化世博会财务风险意识,使世博会所有参加者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牢固树立风险的防范意识。在这一方面,有关方面一定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宣传,帮助大家了解风险,强化意识,把防风险贯穿始终。

4.加强筹资管理。筹资活动是世博会或会展企业早期的重要活动,决定了承担的风险程度,要认真规划、严格管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科学地预测资金需要量,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二是依据筹资规模,选择正确的筹资渠道;三是准备合理的筹资计划,慎重考虑利息成本、利率波动、资金借入时间等问题;四是严密组织实施,保证资金的安全。

5.合理选择项目。由于世博会的规模和影响,可供选择的项目一定很多,资金使用量很大,因此,项目选择一定要合理。展会项目不但要考虑技术的前瞻性和财务的可行性,更要考虑环境的融合性和发展的持续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组织者必须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密切关注行业动态,运用各类专业知识和掌握的资料对项目的收益性与风险性进行科学预测,确保项目的质量,使世博会在项目上占得先机,为实现世博会整体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6.设立风险准备。世博会的风险始终是存在的。为了有效防范风险,除了上面谈到的各项措施以外,世博会在会展期间还应设立应急机制,并相应安排一定额度的风险准备金,以应付包括财务危机在内的各类不测事件的发生,使世博会的运行始终保持在安全和流畅的状态,使本届世博会真正成为一届“成功、圆满、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参考文献:

[1]赵军红.会展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

[2]葛家澍,等.会计信息丛书――会计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海勒.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4]李静江.企业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优化方案;深入研究;人机结合;创新

在当今企业中,会计电算化已经有了一定的普及和应用。由于会计电算化并不是完全的一个自动化过程,因此一定会与会计人员有相应的联系,而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中,往往就是企业的一个管理盲点,最容易出问题。因此,如何将会计电算化的效率提升到最高,让会计电算化由会计人员很好地掌握与控制,达到高效率,高准确性的目的,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在讨论两者的结合之前,首先要了解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型的管理手段,同时了解其中的一些不足,从而对之进行改善,达到优化的目的。

一、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实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计算机已经完全替代了手工记账,而这种会计工作手段的改变,也对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会计电算化更好地实行,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成为一个首要问题。

当计算机入驻会计工作环境之后,许多工作方式都需要改变。比如在以前,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记账,填写报表,对账本进行统计等;在有了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人员只需要按时将相关凭证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制作报表等工作。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而会计人员在有了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工作,他们要对系统安全,记账的凭证与审核等进行内部控制,这就需要制定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要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性,确保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都需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这种制度相对以前也更加复杂了。只有是这种制度得到优化,才能够更好地实行计算机的应用。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前文我们讨论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不同的大小企业中,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也已经开始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在改善内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因此,下面就来讨论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对制度的建立不够重视,制度流于形式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应该与“企业内部”产生紧密的联系。因为不同的制度针对的是不同的企业,如果两个企业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程度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却采用相同的内部管理制度,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存在这种问题。有一些企业中的领导或者是会计人员没有意识到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制度只是一种摆设,这样他们就很有可能在制定制度的时候照搬照抄,这样子就没有与企业自身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人员分配等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制度出来的制度也没有办法有针对性的实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比如: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制度形成后相关部门对制度的检查落实力度不够

通过上一点的分析,我们看到企业对于制度的正确建立重视不够,这就会导致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建立制度。但是,建立了一个适合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不一定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 许多企业即使建立了非常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也没有很好地去实行,这是因为很多企业没有在制定制度后对相关制度的实行与否进行检查和落实。因此,重视制度建立却轻视制度检查与落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对制度检查落实的力度不够,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是有些企业可能本身就不重视制度的建立,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会重视对制度的检查和落实。第二个原因是形成了恰当的内部管理制度,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考核监督体系。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中的领导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考核和监督,这就会导致内部工作无法做好,间接导致了不当使用会计电算化,从而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其实比制度没有建立好还要严重,因为在对制度进行考核和监督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制度的实行,如果制度没有执行好,也没有被发现,那么这就会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存在于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优化方案

经过前文的讨论,我们首先看到了会计电算化对当今会计工作的重大改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其次看到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就需要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来完善会计电算化,而前文我们又分析了现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因此,最后我们重点来讨论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优化。

(一)要对员工开展有关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理论学习

之所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还没有很好的展开,就是因为员工对于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转变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应该组织相关的理论学习来对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了解到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他们职责的转变。在员工当中,对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管理最为重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更加了解当今制度的变化,充分增强他们对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理解把握能力。

(二)内部管理制度中要明确不同会计人员的分工

在内部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不同职务的分离。计算机会计和手工会计具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需要在进行经济业务时对可能造成欺诈和舞弊的行为进行分工,这样才能减小风险。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套具有职务划分的内部管理制度,而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就应该在新型内部管理制度中添加专门针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人员分工。比如,要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增设监控和检查方面的人员,而可以减少或者合并记账的人员,同时也要对操作人员制定严格的规定,禁止越权操作、非法操作等行为。这样才能够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行。

(三)要加强对制度的监控和指导

在一个企业中,具有相关的管理部门,同时还有各级的财政和主管部门。这些部门都应该对内部管理制度做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主要能做的就是加强对制度的监控,保证内部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行,同时保证内部管理制度能够对会计电算化产生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管理部门看问题的角度是比较宏观的,因此我认为他们应该能够对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从而更好地令相关部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四、总结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很多现今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了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取代手动会计在企业中逐渐成长起来。但是,会计电算化毕竟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因此它在企业中生存和发展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之进行改善。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介绍,同时也提出了这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之后就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方案,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使企业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也需要做一些事情,同时还要加大对制度本身的管理,从而让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得到更好的优化,从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合喜,王吾.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武慧洁.浅析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J].中北大学学报,2006(6).

[3]罗文.建立健全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5(4).

[4]曹颖.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物业,2008(6).

篇11

论文关键词:词块,交际法,英语口语流利性

 

1.引言

词块是一种多词乃至句子层面的较为固定的词汇程序结构。词块兼词汇和语法的特征和功能于一体,具有可预制性,整体提取性,程式性等特点。随着现代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深入,广大语言研究者开始广泛注意词块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

口语流利性概念的确定是一个尝试性的工作毕业论文的格式,因为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经验及成果出发进行了不同的描述。根据Lennon (1975:136)和Sajavaara (1987)对口语流利性的解释,作者倾向认为口语流利性的发展应包括语言连续性、语言准确性、语言适当性三个方面。

应用词块进行外语教学的突出的研究者是Nattinger &DeCarrico 以及Lewis (1993)。他们在归纳总结词块教学经验及理论研究后时提出以下原则:1)语言教学应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上。2)词块是语言教学的起始点和中心。3)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以最大限度发挥词块对语言发展的作用cssci期刊目录。

本研究假设:在交际法条件下应用词块能有效的促进英语口语流利性水平。

2.研究方法

2.1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讨论词块是否能促进英语口语流利性的提高。

2.2. 教学实验对象

教学实验对象是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公司(襄阳)60名年龄为22至28岁的技术人员。这些学员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未接受正规的英语口语培训。所有60位通过前测的学员都有10年在校学习英语的经验,研究者假设这批学员有教学实验同质性。

表1 控制班与实验班前测成绩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

 

 

 

Equality of

Variances

Equality of Means

F

Sig.

t

df

Sig. (2-tailed)

Mean Difference

Std. Error

Difference

Equal variances assumed

.066

.798

.300

58

.765

.0900

.2997

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

 

 

 

 

.300

57.932

.765

篇12

(一)还没有形成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管理会计具有提供管理信息、参与管理决策,实行绩效考核的作用。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大多数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忽视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出现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现象。主管部门基本上也是从财务会计报表的角度来评价企业,核定规模,确定纳税额度等;企业财务会计的职责有《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依据,而管理会计的实施则缺少法律法规依据的支持。

(二)研究领域和内容狭隘,管理会计应用操作性不强目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还多局限于对国外方法的翻译介绍,片面追求数学模型研究,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和案例,在实践中有局限性,其针对性和操作性差。另外,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也具有狭隘性,注重对大批生产、工艺技术相对稳定产品的分析核算,缺少对新产品成本费用的研究。偏重财务系统的局部优化,忽视了产品上市速度、服务、质量、成本等多个指标的整体最优研究,缺乏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指导作用。

(三)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会计应用手段不足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规模小、资金短缺或技术不足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了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加之企业初创期基础薄弱,缺乏信息化平台建设,海量数据利用效率不高。管理者不了解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方法,将重心放在财务会计上,较多关注企业做账、算账、报账,较少关注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信息数据挖掘分析利用的手段和工具有限,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忽略,造成科研及经营决策的被动。

(四)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管理会计应用缺乏指导监督完善的经济制度和法规体系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必要条件。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发挥作用,仍有很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凭经验管理,对市场的适应性差。管理会计人才、理念和方法无法得到重视和使用,需要政府财政、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加强宏观引导,指导企业提高认识,并监督其学习运用管理会计知识,加大管理会计整体应用的进程。

二、推动管理会计实施应用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宏观引导,创建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和条件

1.以《会计法》修订为契机,增加与完善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充分体现管理会计发展的需要,在《会计法》中明确管理会计的地位、职能、作用,并与财务会计区分,对二者分类管理。在对管理会计相关内容予以规范的同时,从法律法规上明确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职责义务,从而保证管理会计实施的刚性约束。

2.加快财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会计应用的步伐。加强会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发挥财政推动管理会计应用的主体作用。当前,在会计法规及制度都基本未提及管理会计概念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应结合实际,联合审计、税务、工商等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特点,抓紧研究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制定管理会计的实施意见,分类指导,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服务。

3.推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我国管理会计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炼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工具和方法。注重理论和实务研究,面对中小企业,应当增加管理会计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成果便于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运用。管理会计的重心在管理,管理会计理论必须与业务接轨,增加案例研究,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推动企业组织生产,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方面的基础作用,指导企业学会并能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

4.开发管理会计软件,搭建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以往手工记账、核算、分析、预测的方法,实现会计与业务的融合集成。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必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有关部门应当指导企业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加强中小企业内外信息交流,为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在注重大数据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条件下,应当加大会计电子档案管理和网络财务监督,使管理会计复杂公式和模型简单化,以保证管理会计工作合法有序地进行。

5.开展管理会计宣传培训活动,形成推动管理会计的环境氛围。结合会计法规宣传和管理会计的专门培训,结合案例教学,开展经验交流和咨询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增强业务素质和能力,注重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的作用,在企业营造管理会计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意识和水平。

(二)统筹规划,推进实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信息技术时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研讨热烈,提出了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课题。无可置疑,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适应经济转型,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会计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多方积极参与,更需要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的有力支持。

1.尽快建立统一权威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加大管理会计应用的推动协调力度。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专业高效自律的管理会计团体或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会计应用坏境政策、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和管理会计实务应用研究,组织理论界和企业界专家学者协调、指导管理会计应用中的具体工作,及时解决应用中的难题,加快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步伐。

2.鼓励教育部门参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进程。制定管理会计人才评价和考核标准,按照学术性和应用型的要求开展教学培养活动,设置管理会计专业学位,推行会计师进修管理会计课程,取得管理会计上岗证,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训机制,在全国培养一批管理会计师。职业教育应当承担基地实训任务,加快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积极试点会计、管理、工程课程的有机结合,培训适应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3.试点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管理会计的运用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以资格制度为引导,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有利于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应当借鉴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实施经验,适时出台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办法,壮大管理会计师队伍,提高整体执业水平。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有助于规范和提高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增强管理会计的运用价值,更有助于职业经理人的成长,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提供支持。

篇13

[关键词]管理会计 应用问题 对策

管理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各种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尤其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我国的管理会计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许多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对来说,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现状

1.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目前尚处于介绍引进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诠释西方管理会计理论阶段

虽然产生于西方的管理会计原则上也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但在目前条件下,我国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市场机制、管理信息、文化观念等都与西方国家不同,管理会计涉及的多种理论和方法不可能完全适应我国企业,而我国又极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和实际结合不紧密。

2.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

管理会计应用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设置了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会计,如邯钢、金陵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都设置了管理会计机构和人员;推行了目标成本与目标考核机制;实行了内部银行资金结算制;更加重视资金预算及投资决策、效果评价、成果控制和责任会计。但是地方性中小企业只是模仿国内先进做法,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认知阶段,而且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企业,受经济发展水平及观念的影响,管理会计应用差距较大。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缺乏统一、规范性

我们的管理会计教材从结构体系到内容,甚至词语、方法都极不统一。另外,也很难找到适应不同文化层次需要的实用教材。一门学科能否规范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我国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明显缺乏规范,难以适应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需要,不利于在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2.部分理论与实际脱节,可操作性差

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引进多于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没有很好地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基础之上。另外管理会计的许多理论和方法本身也缺乏实际运用价值。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采用单利制计算利息。又如,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等,由于获得模型所需的数据资料成本太高或者模型本身难以理解,因而缺乏实际的运用价值,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3.缺乏对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推广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这其中有些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我们未及时地将一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并采取措施进行广泛、深入地推广,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国外,致使直到今天,在实践中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企业仍屈指可数。

4.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没有从客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人才缺乏,是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的关键所在。如果社会上能为企业提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必能促进管理会计很快在企业中得到普遍运用。

5.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

管理会计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全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不到10%,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国有企业及县以上集体企业600多万会计人员中,有会计师职称的仅占14.5%。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就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极大焦点。这些因素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6.相关的管理会计电算化软件不成熟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较低,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其应用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同时,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无法运用,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投入产出模型等,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手工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计算机可以快速正确地处理大量数据,因而会计电算化是必然趋势。

以上问题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造成管理会计目前在企业中应用缓慢。

三、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由于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着以上问题,为使其尽快得到解决,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1.要抓好管理会计基础教育

一门学科成熟的最主要的标志是具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化的教材,这是我们应用管理会计的前提条件。因此,有关部门应组织编写队伍,编写出适合各个不同层次需要的、规范实用、便于操作的教材,并以此为指导,展开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广泛研究和探讨。

2.建立起专门的具有权威性的民间性质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界已陆续成立了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成本研究会、中国总会计师研究会,以及各行业专业会计学会等会计学术与实务团体,但迄今仍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专业机构。因此,我国会计学界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起专门的具有权威性的民间性质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如改组中国成本研究会,成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专门负责管理会计师的考试和后续教育工作创办管理会计学术刊物、管理会计公告或指南,制定管理会计准则,开展案例研究,加强同企业的紧密联系。也可在中国会计学会下设管理会计二级分会,由专门从事管理会计研究与实务的专家学者担任领导,以组织、协调、指导我国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并由该团体机构创办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学术刊物,使广大财会人员和理论工作者有一个专门发表各种意见的园地。

3.进行管理会计教育改革

现行高校会计专业一般均已开设管理会计课程,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会计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进案例教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必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法律、计算机、金融、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

4.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开展“案例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

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比如邯钢的“成本否决法”,从管理会计理论角度来看没有太多新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其他还有一些由于较好运用了管理会计而大有成效的典型案例,所以需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最终有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5.建立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为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可参照会计职称考试制度,建立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让一些符合条件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资格后,可以被企业聘请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管理。这一方面使人才能够发挥其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又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企业尽快应用管理会计创造良好的条件。

6.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才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7.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展望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科学管理和竞争激烈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将更广泛地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管理会计在执行过程中要运用大量复杂的数学模型,单凭财会人员的手工计算无法无天快捷准确地完成,这一使命只能依赖于计算机来实现。但由于管理会计方法的灵活多变性,各企业对管理型财务软件有不同的需求,这无凝增大了应用软件的开发难度。这就要求软件开发商不仅要拥有高级计算机编程专家,而且要求拥有高级财务管理专家,以做到管理会计与计算机的完美结合,且开发出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能力的管理型智能化应用软件。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参与,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加入WTO,应用管理会计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需求。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随着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化企业的不断涌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以外部竞争力为导向,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相适应,管理会计会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也将不断完善,在我国企业中发挥越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管理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H.T.约翰逊、R.S.卡普兰:管理会计的兴衰[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2002

[3]黄迈:管理会计实践应用的难度及出路[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3)

[4]徐焕章李福玲:浅谈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应用[J].财会月刊,2003(3)

[5]王水平: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4)

篇14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症结剖析

(一)管理会计本身的弊端。

管理会计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是会计的、统计的或数学的方法,但用得最多的是经济数学方法。它将管理会计复杂的经济活动用简明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揭示有关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最优化的数量关系,为管理人员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至本世纪70年代初,在管理会计思想发展中出现了“信息经济学方法”,试图将成本会计的“绝对真实方法”和“条件真实方法”归结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体系中。这种微观信息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使管理会计研究人员试图用理论来改变实践。他们在书斋中为实践工作者设计了一些复杂的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经济数学模型,有些模型直到今天还难以在实践中运用,因而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二)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的弊端。

在中国会计史上,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早已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类似于管理会计的核算和管理方法。目前我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仍然倾向于注重理论,追求科学化,而忽略对可操作性的探索,而且大多是借鉴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理论来说,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是其得以构建并付诸应用的前提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这些都会对管理会计目标产生影响。

二、出路探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今后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应该以研究管理会计的实践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组织体系中的管理会计系统为保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系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企业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专门机构从事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转变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笔者认为,该系统可由以下3个层次构成:

1、建立由管理会计方面的专家组成

的独立的民间机构———管理会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应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职责是作为政府会计管理机构的辅助力量,协助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共同管理全国的管理会计工作。

2、建立地方和各行业管理会计协会。

其职责是遵循有关管理会计原则,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总结本行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促进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咨询等。

3、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设立总会计

师领导下的专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的机构,或在财会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会计人员。作为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或专职的管理会计人员,其职责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有关决策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

(二)管理会计实践要加强

1、取得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无论什么工作,只要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将会大出成绩。管理会计的实践也不例外。为此单位领导应多关注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工作,工作人员也应多向单位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思路以及要求,使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在单位领导心中日益得到提升。

2、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管理会计师队伍,管理会计师由财务会计师承担。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管理会计师的素质要求要高于会计师。面对市场竞争,管理会计师作为既懂管理又懂会计的专门人才,应具有战略头脑,判断准确,勇于抓住机遇,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当然,做到上述几方面并非简单之事,应博学多识,一专多能,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积极主动地更新知识。同时,应加强思想修养,达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思想境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1995年就有48%的管理会计师走出办公室狭小的空间,深人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沿了解企业的情况,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也有助于管理会计师上述素质的培养。

3、学术界积极参与

学术界将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管理会计实践。企业为学术成果提供试验场所,并能促进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管理会计的实践又反过来有助于提升管理会计的理论,形成理论、实践交替上升的良性循环。

我国在推动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开展过一些工作,如1997年《会计研究》杂志举办了“安易杯”管理会计论文的有奖征文,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有关管理会计研究的规模较大的论文征集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信,随着管理生产要素的逐步深入人心,管理会计逐步得到重视,管理会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层次、规模将出现一番新的景象。

总之,要使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既要重视基本理论的研究,更要注重实际应用的探索,以找到能够解释、指导、应用于我国企业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这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推动研究成果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徐波:《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再认识》,《上海会计》200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