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39: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煤矿运输常见的安全隐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特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48-01
1 引言
目前,随着矿井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转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感觉到来自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压力。然而,在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均较高的现代矿井,煤矿机电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煤矿安全生产。
因为,有必要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合理对策。
2 常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类型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个方面:
2.1 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在矿井实际生产中最为常见。个别工人个人安全意识较差,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导致在工作中常常出现不安全行为,进而造成煤矿生产事故。大部分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都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也有一小部分是由于疏忽大意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总之,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是很普遍很典型的。
2.2 制造、运输和安装方面的安全隐患
这方面的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于机电设备本身质量不过关,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造成损伤,安装方法和措施不当,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磨损和老化,以及长时间工作检修和保养不及时等因素造成的。
2.3 环境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造成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环境因素包括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工作区域安全通道的缺陷,工作环境光线不好,工作区域污水、噪音和通风条件等因素。
2.4 管理制度造成的安全隐患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体制不健全,煤矿管理人员无视相关安全法规,不严格执行造成很多煤矿机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管理层对安全法规的无视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意识不强,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学习,没有对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范进行深入学习。这些管理制度造成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常见的特性有以下几点:
3.1 潜在性
一般来说煤矿机电设安全备隐患具有隐藏性强,不易被发现的特性。机电设备在故障发生之前不具备明显特征,往往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危险时发生。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潜在性给事故的预防造成很大困难。
3.2 渐进性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如果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处理,安全隐患逐渐酝酿,必将造成更大的事故。一种情况是安全隐患本身经过不断变化,小的安全隐患经过积累逐渐演变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二种情况是,安全隐患虽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往往会诱发出其他相关环节的安全隐患,导致产生连锁反应,造成一系列安全隐患。
3.3 诱发性
诱发性指的是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在事故发生之前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表面没有明显特征,一旦出现满足条件的诱发条件安全隐患就快速向重大事故转化,安全隐患就会被诱发,发生重大事故。
3.4 双重性
双重性是指防治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我们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查找安全隐患,进行机电设备安全评估,进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4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造成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一些政府管理部门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宽标准、放松管理,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2)少数生产矿井在利益驱动下,安全意识薄弱,重生产轻安全,在机电设备的投入上欠账太多。
(3)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煤矿机电技术人员工资待遇相对偏低,人才流失严重。
(4)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防范措施不到位。
(5)煤矿或政府管理部门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各种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防治措施
(1)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强领导,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加大矿山机电设备的投入,确保矿用机电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与质量的可靠性。对已经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要进行彻底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扭转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被动局面。
(2)各级管理部门与煤矿企业要进一步规范机电设备购置、安装、验收管理工作,强化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发生。
(3)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设备的台账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4)各级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结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修,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作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5)加强机电用工制度管理及安全业务培训工作。煤矿机电工作技术性很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技术人员来担任,在提高煤矿机电人员工资待遇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煤矿机电队伍的建设。要重视《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学习,对新技术、新设备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机电工作人员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通过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推动矿井机电设备管理水平提高。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由此推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柴江. 浅谈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J].中国矿业:2008(5).
[2] 范瑞,叶俊平.煤矿机电的维修与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
[3] 孙永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维护与预防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2(1).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
1、煤矿机运事故常见事故的原因
1.1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差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最基础的工作,体现出企业整体建设水平,而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安全投入资金较少,很多煤矿企业认识不到安全投入累计效应与迟效性,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部分煤炭企业未按照规定用途将安全生产费全部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支出,甚至擅自挪作他用;其次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严重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教育是安全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前提和基础,特种作业人员技能的熟练与否,安全意识强烈与否,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一些煤矿企业用工紧张,大多特种作业人员大多在满负荷工作,很难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导致他们安全意识不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较低。
1.2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
煤矿企业的安全安全制度是其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规范化。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首先是一些生产岗位的责任制不完善,对生产中的一些工作推诿扯皮,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有效的整改,落实;其次是安全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够严厉,譬如在安全考核上,对违章违纪行为不能严惩,对在安全方生产有成绩的职工不予安全奖励,这样导致职工的反“三违”积极性不高;最后是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很好的分析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对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严格处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者与广大职工得不到相应的教育,相应的防范措施不能到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1.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较差
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比较重要,危险性也高,伤亡事故的发
生率也大,因此,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众多煤矿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特种作业技术掌握的不熟练。尤其是在采掘一线,有些农协工、农换工无长期工作打算,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很低,埋下机电运输的安全隐患。二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不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4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
在煤矿生产中,存在一些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现象,临时工缺乏相关的安全培训,同时由于顶替时间不长,对顶替工种不能很好的按相关规程去操作,就会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等安全隐患。
1.5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换埋下安全隐患
煤矿企业由于工作需要,经常性对一些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大家知道,特别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劳动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取得相关操作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他们有一定的安全技能,某些煤矿企业不理会特种作业人员的识水平与用工要求,任意调换他们他们的工作,给安全埋下隐患。
1.6煤矿企业的设备陈旧老化埋下安全隐患
煤矿企业的建设,必须有全面配套的煤矿运输设备,投入资金很大。很多煤矿企业在以后的机电设备更新中,投入不足,一些设备陈旧老化后也得不到及时更换。同时,我国煤炭企业的的工艺设计、加工制造等综合配套能力相对不高,一些零配件与设备不匹配。这些都会使煤炭企业整体装备落后,导致事故的发生。
1.7煤矿企业不合理的设备选型埋下安全隐患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煤炭企业的开采水平相对较低低、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不足,譬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以及重型刮板输送机等设备大多属于在引进技术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机电设备的选型必须要配套,而上述原因会导致一些机电设备系统在选型上不合理,埋下安全隐患。
1.8设备检修不到位埋下隐患
当前,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以及支架等众多先进采掘设备在煤矿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煤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很多煤矿的设备检修维护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不高,不能做到对设备认真、细致、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导致检修不到位,埋下安全隐患。
2、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当前,煤矿企业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程度的越来越高,对保障生产运行的各类运输设备性能以及配件质量等也要求越来越严格,煤矿企业必须强化设备管理,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杜绝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2.1强化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煤矿企业应该通过各类形式积极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根除职工的马虎大意、侥幸等各种不利于安全的思想,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同时,企业要时刻把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要务,安全是天,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高于一切。
2.2加强安全技能培训,用工制度管理 要严格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煤矿企业应时刻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为目的,以各种形式加强对职工安全技能培训,为安全生产夯实基础。
2.3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强化监督制约的机制
煤矿质量标准化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基。大量实践证明,煤矿企业对对煤矿质量的标准化投入越多,延续性的效益就越多,煤矿企业应该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煤矿企业强化监督制约的机制,充分发挥安监人员的监督作用,不断健全业务部门和领导的生产案例责任制度以及职工的岗位制度,通过一些激励的机制或者考核机制为安全管理的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宝辉.煤矿机电运输的隐患排查及预防对策[J].科技风,2010(9).
[2]母晓斌.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关键词:安全系统;模型;事故树
相比其他行业,煤矿生产具有较强的危险性,煤炭行业一直是我国事故频发、人身安全财产受威胁比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国家对其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出台了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及早发现并尽早排除安全隐患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好办法。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比较繁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较多的子系统,排查安全隐患工作具有一定的困难。对于不同子系统的安全隐患检查要细致、深入,才能及早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1煤矿安全系统工程
1.1系统概况
煤矿生产流程一般为采煤运输洗选装车外运,常分为地面及井下两大生产部分。井下部分包括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和通风系统等,地面部分包括洗选筛分、排矸运料和地面管线系统。
1.2系统有害因素辨识
煤矿事故类型主要包括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爆破和冒顶片帮、火灾和透水、触电、起重、车辆及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其他爆炸等,常见的安全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结果见表1。
1.3安全系统分析
目前对安全系统工程进行分析的方法较多,常使用的有安全检查表、系统危险性预见分析以及事故树分析等。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煤矿井下安全系统工程中的各类事故进行分析,从防范事故层面进行事故树的建造。事故树通图见图1,事故符号与含义见表2。
2系统因素权重
在安全系统当中,将工作人员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视为安全系统的第一层影响因素,影响工作人员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的因素为第二层因素,包括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及安全意识等共12个子因素。权重确定是否正确,对系统结果的准确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对第一层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第二层的因素影响比较多,层次分析法存在分辨率不强的问题,可采用专家评分方法进行。权重确定结果见表3。
3应用措施
3.1工作人员因素
现在煤炭企业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对工作人员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全面优化建设职业队伍[2]。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要有具体的方法与手段:①要加强安全思想的宣传,进行安全相关法规的教育和技能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②相关领导责任人要自觉提升安全意识,不断学习管理能力;③在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观察工作人员的生理及心理的变化,以便及时沟通,保障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企业可通过改善工作人员的饮食起居环境,增加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医疗环境水平等,为确保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状态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3.2机械设备因素
为提升煤矿设备工作效率,引进现代化机械设备,逐步淘汰老旧的、落后的、经常发生故障的机械设备,注重安全性、防护措施的全面性。不断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停机事故,提升煤矿设备工作的安全性。
3.3环境因素
矿山选址时要认真分析所处的区域,对可能出现的渗水、瓦斯爆炸等事故进行预测,以便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将事故的发生率和影响降到最低[3]。煤矿工作环境多高温高湿,要采取合理的降温降湿措施,加大送风量。可应用化学方法消除有毒有害气体,佩戴好防毒面罩,加大稀释气体浓度的送风量,全力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4管理因素
企业要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搭建安全培训教育平台,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以全面提升其安全责任意识。同时加大各岗位巡逻检查力度,保障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施工作业。
4结语
瓦斯、煤尘、爆破作业、顶底板灾害、水、火等因素是煤矿安全系统常见的危险因素,若不重视,则很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采用工作人员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模型对煤矿安全系统进行分析发现,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所占权重最大,分别为0.47和0.36。说明煤矿安全系统应用时应着重对工作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采用措施,确保其达到理想水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刘相风.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炭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6(12):79-80.
[2]周煜明.浅谈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11):134.
对近年来中国发生的多起煤矿机电运输事故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展开了探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借鉴意见,希望对维护中国矿井机电运输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加大对井下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力度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
0引言
在矿井运行过程中,煤矿机电运输是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中国在进行煤炭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加大了现代化机械的应用力度,这对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煤矿机电运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不仅将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同时还将对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力度势在必行。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概述
据有效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爆发的多起煤矿事故中,机电运输事故占据比例较大。而机电事故占全国各类事故数量的23%~30%。同时,一旦发生机电事故,就将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具体来讲,机电运输事故共包含三种类型,即一般人身伤亡、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身伤亡事故[1]。在中国,瓦斯爆炸是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重点机电事故之一,主要是由于电火花或电气设备失爆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逐渐成为威胁煤矿运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2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缺陷
2.1不规范的机电运输操作
在煤矿生产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就是煤矿机电运输,在对相关设备进行应用的基础上,才能将煤炭资源向地面进行运送,在不断提升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自动化水平的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2]。然而,现阶段中国部分煤矿企业运行过程中,忽视了对相关操作人员的培养,导致其操作不够熟练、安全意识不强,最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大量不遵守规定的操作行为,严重威胁着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性。
2.2不健全的机电运输管理制度
在操作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流程和规范,对这一设备的操作实施系统化管理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煤矿企业忽视了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常常缺乏健全的机电运输管理制度;同时还有部分企业运行过程中,没有针对自身生产的特点制定相应制度,而是套用其它企业相关制度,这是无法将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清除的。
2.3不合理的机电运输设备日常维护
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开展中,相关设备需要长时间在恶劣的井下环境下进行施工,其运转过程中,不仅需要承担较高的强度,同时也需要面对较大的负荷,因此设备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磨损,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日常维护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中国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忽视了机电运输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要性,同时部分维护工作人员为了贪图方便而省略维护部步骤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设备故障就无法及时得到发现并清除,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负责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日常维护的工作人员,存在不遵守相关规定定期、定时全面检查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现象,此时当机电运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随着不断加深的巷道,其承担的荷载也在不断增大、线路也在延长,机电运输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将逐渐增加,最终将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3]。例如,防爆开关是煤矿井下作业当中的一项常见设备,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忽视了日常维护工作,会导致防爆开关铭牌在长期施工过程中发生磨损,从而造成其可靠性降低,为煤矿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3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加大操作人员培训力度
现阶段,在积极提升机电运输管理工作质量的过程中,必须从提高煤矿职工专业素质入手,煤矿企业日常运行中,应注重对职工的培训,尤其侧重于对其安全意识的培养,促使其在工作中熟练掌握机电运输相关操作,并在较高的安全意识下,实现文明和安全施工。现阶段应用于煤矿机电运输当中的设备,具有较强的自动化特点,因此,企业在对煤矿机电运输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努力提升对先进设备的掌握程度,促使其能对先进的工艺、设备运行原理进行熟练应用,为提升工作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企业应积极展开定期培训工作,引导相关操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并对相关设备的结构、工作流程、性能和常见故障进行全面掌握,通过提升培训的细化程度,来促进职工专业技能的提升。
3.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基础。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有序落实,也才能最大程度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4]。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从自身生产实际出发,提升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化,确保各项制度内容切实可行,并能有效地规范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行为。指派专门工作人员,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进行监督,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3.3加大机电运输设备日常检修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长期处于高负荷的恶劣环境下,恶劣的环境、不合理的人为操作等因素,都将给设备的性能、运行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在积极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日常维护检修力度,加大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力度。工作人员必须每日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检查的内容、时间、故障因素等进行全面记录,在发现严重问题时,应及时进行上报、维修,从而为设备正常运行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方面在加大机电运输设备日常维护检修力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对日常维护机电运输设备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激励,鼓励其不断提升日常检修工作质量。
3.4企业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提高机电运输检查力度
针对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各种安全隐患,企业应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增加资金的投入,努力提升机电运输检查力度,在对设备外形受损状况进行掌握的基础上,还应对设备内部元件性能的状况进行判断,因此,在日常加大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检查力度过程中,必须开箱检查设备内部,及时发现产生磨损的元件,并对其进行更换,加大设备预防力度。企业运行中,必须注重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更新,不可为了节约工程成本而减少这方面的投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特别是对设备使用时间、运行状态及故障发生的具体部位、排除方法进行充分的记录,从而为设备接下来的运行维护提供依据。企业只有增加资金的投入,才能对老旧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为实现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提供可能。
4结语
中国煤矿企业不断将先进的机械设备引入开采作业当中,然而在煤矿机电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根据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科学操作,同时忽视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就会导致机电运输设备日常维护力度不足等问题,这样一来就无法发现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问题,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大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为促进中国煤矿开采事业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建宝.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煤矿安全,2013,34(4):39-40.
[2]杨君.浅谈提升煤矿机电运输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J].价值工程,2015,34(35):84-87.
[3]杨志军.关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95.
关键词:煤炭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在煤矿生产链条中,运输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存在于煤矿生产的整个流程中,同时又具有一定特殊性,且涉及诸多作业人员,所以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由此,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历来将煤矿机电设备运输安全视为重点管理对象,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控有利于规避设备与人员伤害,避免经济损失,保障煤矿生产安全、顺利、有序进行。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常见原因
1)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出现失误。
对于煤矿生产作业而言,如果生产作业人员未严格遵循既定安全管理操作流程,不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或安全意识水平较低,则有可能引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从整体来看,我国煤矿生产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专业操作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因此在操作或者施工环节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由此造成机电运输事故[1]。现阶段,国内煤炭采掘一线作业的绞车司机以及电机车司机稳定性不高,工作缺乏长期性,且大部分工作人员属于农协工或者农换工,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对于业务技术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这成为煤矿开采机电运输事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换、临时性指令性顶替以及岗位调整等因素均容易引起机电运输事故。在临时工作调整状态下,临时调岗人员安全知识掌握不足,有可能忽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煤矿作业中部分工种技术性较高,要求较为严格,倘若录用人员技术不过关,或在岗人员不重视技术业务,则容易出现违规违章的问题;部分作业人员参与培训的效果不佳,对培训知识一知半解,也容易导致操作失误[2]。
2)安全管理制度尚有待于完善。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当前煤矿安全生产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加强施工管理的关键和前提,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类技术、管理方式以及控制措施展开探索和研究。当前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机电运输标准以及安全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特种作业人员参与安全培训教育较少[3]。同时,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岗位责任制尚有待于健全,一旦出现事故则容易推诿扯皮,且无法产生警示效果,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安全制度落实不严格,安全考核工作形同虚设,或不及时兑现安全奖罚,都会对管理人员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未严格遵循“三不放过”原则处理安全事故,或层层保护导致处罚过轻,未能严肃追究责任,导致其他作业人员未受到有效的教育,思想意识层面难以真正重视,防范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由此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3)煤矿设备因素。
当前,不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起因源于煤矿设备陈旧。煤炭采掘中,机电设备通常是成套使用,而大多数煤矿企业难以将大量资金一次性投入设备购置或更新,因此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陈旧老化设备。煤炭设备制造业在科学技术、工业设计、加工制造以及原材料方面提升空间仍然较大,所以设备维护、更新是极为必要的,倘若维护不善、设备更新不及时则容易引起生产事故。现阶段大部分大中型煤矿都引入了先进的采掘设备,例如采煤机、支架、运输机以及掘进机等,生产设备由传统机械化逐步过渡到自动化,同时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煤矿职工素质不高以及设备过于陈旧等因素导致设备维护工作量相对较大,年检月检工作无法规范开展下去[4]。此外,国内煤矿生产设备表现出质量差、品种少以及水平低等缺点,尤其是机械基础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尚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煤炭工业生产需求,相当一部分设备都依赖于引进技术才能完成。此外配套化的机电设备对于使用人员、地质环境以及管理水平而言需要一定适应和磨合时期,机电运输事故在磨合期内发生率较高。
2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有效预防策略
1)煤矿生产企业应重视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
首先应对煤矿生产制度加以完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理念以及岗位责任制,倘若作业人员存在违规行为则应按照规章制度予以惩处。定期考核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则应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并多方探索寻求解决方案,然后做出整改,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其次应统一思想认识,秉承“安全第一”的生产发展理念,始终将安全管理作为首要工作。实施承包机制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依然要常抓不懈,同时应加强安全检查力度。
2)企业应重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工作。
从用工角度来看,企业应尽量使用合同工,不宜引入大量临时工;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首先应获取上岗证,无证者严禁上岗操作,一旦上岗则应避免过于频繁调岗。同时还应组织作业人员参与安全知识培训讲座,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宣教,严格考核各岗位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激励制度促使作业人员重视个人专业素质的提升,并积极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为生产操作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降低操作失误率。此外还应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培训管理力度,提高培训质量。
3)企业应重视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首先,煤矿企业应及时更换技术落后或过于陈旧、磨损严重的设备;购入新设备时应对设备质量予以严格检测,在选择设备配件时应充分考虑生产厂家不同所产生的细节差异,并严格检查设备各项指标,防止偷工减料或者生产工艺不过关所造成的设备质量问题。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设备应及时予以维修或更换,以免在运行过程中酿成安全事故,导致生产中断[5]。应妥善管理各项生产设备,注意设备选型的合理性,确保实现配套化,其中设备选型应结合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以及地质环境条件,不可盲目购置。应逐步完善设备维修工作,高度重视设备维修制度的落实,定期开展设备检查与维护;检查确认设备合格或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方可投入生产,不可盲目节约成本,刻意减少设备维修与维护频次,严格落实设备养护管理制度。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生产企业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与措施,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员工参与技能培训,重视设备维护与管理,才能真正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端正态度,认真操作,通过“三结合”的方式强化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强化岗位意识以及安全生产意识,全面排查常见的机电运输事故因素,做好预防与控制,保障煤矿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军.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12):184.
[2] 马涛.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思路及对策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70.
[3] 张敏.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控制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0):297
[4] 娄新民.影响煤矿机电运输管理水平提升难题与对策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8):12-13.
任何一个系统只有保证一个正常的状态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运行。人能够同机械、环境进行较好的协作才能使得煤矿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事故都是一些安全隐患引发的,人同机、物以及环境之间的配合不协调或者其本身处于非正常状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既有方针。安全第一,如果安全同生产之间发生冲突时,应将安全问题摆在首位,首先要确保安全这个前提;预防为主指的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对安全隐患进行消除,当安全隐患还处在萌芽时期时就将其消灭;综合治理,这充分体现出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它涉及到很多生产环节以及相关部门、相关的操作人员。无论是对安全同生产之间的矛盾进行解决,还是对安全隐患进行发现并预习消除,或是对生产过程的协调,都离不开统一的调度和指挥。
2煤矿事故的特点反映出调度工作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大多数的煤矿事故的发生都跟现场生产要素和环境变换有直接关系。(1)井下施工点如果发生了一些地质变化,那么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例如采空区、有害物质的出现等;(2)工作内容出现较大的变动需要进行设备的拆卸搬迁时也会出现零星的安全事故;(3)地面气候如果出现异常的时候,例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导致淹井。上述情况都算作煤炭生生产的异常情况。煤矿调度对于非正常作业管理进行了比较明晰的规定:一定要将“三必须”措施落实到非正常作业之中,必须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进行组织协调;必须制定出对事故灾害扩大进行安全防范措施;必须安排出相关人员专门负责对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务必保证安全措施到位。倘若能够很好地将“三必须”措施进行落实,那么煤矿事故将会得到有效抑制。
3煤矿调度工作的基本职能确定了其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煤矿调度工作的主要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组织协调组织协调指的就是依据生产作业要求对进行生产的一些准备工作以及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那些对生产计划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并加以解决,将一些薄弱环节进行修正,将生产同辅助部门进行很好地协调和配合,使企业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尽一份努力。进行组织协调的意义在于能够对安全生产中的脱节现象进行消除,能够对各个生产环节以及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协调,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生产目的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平衡。进行科学合理、连贯的组织协调,不得违反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现正规循环作业顺利实施。例如前几年在山西省忻州市某矿就出现了一起车辆伤人的安全事故,造成2名员工当场死亡。时候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该矿生产组织存在严重问题:例如掘进工程完成之后未能进行验收;对于巷道皮带运输系统、安装轨道运输系统进行拆除后也不进行验收,随即开始生产;另外在事故发生的地点存在多个队伍交叉作业的现象。这给人们深刻的教训:如果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并加以验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加以消除,能否将安全事故予以消除?倘若遵守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进行多个队伍平行交叉作业是否也能够将此次事故与以避免?失去的生命无以挽回,但是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认真总吸取教训,对安全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章程和方针政策,确保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能够稳定、健康的开展下去。
3.2上传下达所谓的“上传下达”简单地说就是指的将上级的要求或者指示传达给下面的各个部门,以及将相关的部门的一些情况直接向上级有关领导进行汇报。对于煤矿调度来说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它与安全生产管理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上传下达”可以将现场的的具体情况让相关部门或者领导所熟悉,这将为制订排查措施、处理隐患产生积极的意义,可以将上级领导部门的应对措施进行贯彻落实,这样有效的对安全隐患予以消除,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将其极易予以消除。例如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太原市某矿出现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中48人死亡,数人受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时候的调查分析显示,这起事故之所以会发生,原因是事故的前天员工在进行回风顺槽工作面拆运30型耙斗机的过程中,车辆行驶时候将棚腿撞歪,随后棚梁脱落将左帮风筒从接口处砸断,事后也未进行修补,也并未进行汇报,随后巷道内瓦斯超限遭遇火苗发生了爆炸酿成惨剧。之所以会导致此事故的发生,原因就在于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后未及时上报给调度指挥部门,未能采取到位的防范措施,导致事故的发生。
3.3应急处置应急处置通俗的说指的就是对于煤矿的井上或者井下所突发的一些列的事故或者对现场人员的生命和健康、财产产生严重危害的时间发生之后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或者行为。做好应急处置应把控好2个主要环节:第一,及时将灾害能够危及到的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或者撤离。第二,立即通知相关单位,例如:救援队伍、医院,迅速制定救援方案,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我国以往的煤矿中曾多次出现重大灾害事之中,在初期因为能正确的进行应急组织处理,使得救灾时间受到了延误,造成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严重扩大。
4结语
关键词:煤炭工程;机电运输断带事故;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煤炭生产操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机电运输工作。在煤炭开采工序中,机电运输得以广泛应用。由于机电运输带运行时间长,且运输量大,因此极易出现断带事故。煤矿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运输带断带事故,提出科学化管控措施,以此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1机电运输断带事故原因分析
1.1安全隐患重视度不足
多数煤矿生产企业,并未认识到安全隐患工作,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深入分析事故原因,也未将事故报告提交至上级部门,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此外,机电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极易引发断带事故,安全事故率较高。
1.2皮带接头质量差
煤矿生产经营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只有在皮带接头无法使用时,才会更换新的接头,且多为新旧皮带对接方式。机电设备安装操作中,需要对接头进行硫化处理,极易引发不良问题。比如,钢丝绳、胶料黏合度低,设备运行期间,接头处起包问题严重。因此,机电安装人员对接头硫化处理时,极易引发断带事故。
1.3皮带用量过大
多数煤炭企业皮带使用量比较大,皮带工作面多,会加剧胶带损失率,对胶带运行状态也会产生影响,降低胶带强度。一般来说,机电运输设备胶带,安全系数可以达到5.63,规范安全系数处于5~7范围内。胶带改造处理后,会降低安全运行系数。煤矿未重视该项问题,日常工作也未监测胶带状态,致使胶带断裂。
1.4皮带更新不及时
煤矿追求经济效益,所以生产过程中会降低成本。通过相关调查可知,煤矿生产企业皮带严重老化,未及时更新皮带,致使皮带超负荷运行。当老化皮带不能承受荷载时,就会出现断带现象。
1.5皮带修补不及时
皮带运行期间,胶带机极易产生打滑问题,技术人员修补受损胶带,确保胶带运行正常。尽管多数企业实行铸胶修补处理,然而修补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极易产生鼓包现象,断带事故率比较高。皮带断裂多是由于日常检修维护不到位所致,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皮带使用期限和质量。当发现不合格问题时,必须立即更换新的皮带运输机。在运行过程中,密切观察皮带接头状态,当发现破损和变形问题时,必须及时修补完善,防止载物冲击皮带。当皮带运行跑偏时,应当及时关闭设备,防止皮带受力不均所致断裂问题。管理人员注重皮带运输机监管与维护,以此降低皮带撒料问题。从上述分析可知,当受损皮带修补质量差时,也会引发断带事故。
1.6生产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煤矿生产工作人员,并未熟练掌握煤炭生产技术,生产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在煤矿生产中,安全意识薄弱,特别是机电运输期间,当监督力度不到位,将会发生违章、违规操作,从而引发机电运输断带事故。
2机电运输设备保护措施
2.1预防断带事故
煤矿生产过程中,钢丝绳芯输送机应用广泛。企业选择输送机胶带时,确保胶带质量,检验胶带性能与质量。安装企业加强安装质量,特别是接头硫化处理质量,注重改进和升级硫化技术。此外,生产人员注重检查钢丝绳芯,当胶带接头抽动时,及时做好固定处理。通常情况下,胶带存在断带隐患时,必须及时切断电源,以免发生不良事故,同时警示其他人员。在断电停产时,胶带会出现下滑问题,所以必须积极预防断带事故。采取预防处理措施时,应当注重以下问题:第一,胶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预防措施不会对生产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和损坏胶带。第二,当胶带即将断裂时,预防装置提前捕捉胶带,以免胶带下滑。
2.2基于安全生产原则,制订标准化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性,企业应当建立运输安全管理机制,合理划分责任层级,落实到个人,以此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煤矿建立监督部门,确保监督部门独立性。利用奖惩机制,对部门与人员实行惩处处理。针对无安全事故部门,则应当给予奖励。此外,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当详细记录事故全过程,尤其是事故时间、原因、处理方案。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做好总结,以免再次发生此类安全事故[1]。
2.3清除安全隐患,加强整改质量
在煤矿生产中,注重硫化设备与人员整改,以此确保机电运输运行安全性。第一,煤矿加强审核质量,维护措施有效性与科学性。未审核之前,严禁实行胶带机带面硫化处理。第二,仔细检查带面、接头硫化情况,当接头出现问题时,应当及时上报相关人员,按照实际情况,制订标准化检修方案,降低安全事故概率。
2.4注重设备日常维护与检查
注重维护输送机关键部件,加大巡检力度,确保设备各部位运行正常化,涉及张紧装置、胶带接口、导料槽、卸料机等。第一,导料槽:胶带撕裂、断裂,主要集中在导料槽位置,不仅由于导料槽衬板下坠时,直接接触胶带,从而产生摩擦影响,合理控制衬板、胶带、导料槽底部、皮带间距合理。由于尖锐异物容易卡在料槽挡板位置,则必须做好检查处理。注重托辊部件检查,防止托辊脱落与损坏,以免接触和摩擦托辊架、胶带。第二,胶带接口:胶带接口位置,极易出现分层、鼓泡、裂口等问题,为了防止撕裂断带,必须及时修补缺陷问题。当出现严重起皮、起泡现象时,应当做好胶接处理,边缘位置产生小裂口,必须沿着边缘位置切除,确保边缘平滑度。第三,张紧装置:输送带胶带张力,对设备运转影响非常大。按照实际使用情况,利用设备张紧装置,对胶带张力予以调整。合理控制输送带张力,当张力较小时,则驱动滚轮、胶带摩擦力较小,会出现打滑磨损问题,对输送速度造成影响。当张力较大时,胶带张紧,对胶带使用寿命影响大,还会增加胶带接口位置受力。第四,清扫、卸料装置:注重清扫、卸料装置、胶带间距调整,当间距比较大时,物料会堵塞装置和胶带,对胶带产生割伤影响,降低清扫效率。当间距过小时,会直接接触胶带,对胶带表面磨损影响大。第五,滚筒:驱动滚筒,注重检查转动偏心情况,滚筒上不能附着大量物品,做好检查与清扫处理。滚筒附着物,由于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胶带跑偏问题。胶带过度磨损,会造成胶带带芯疲劳断裂,致使滚筒覆盖胶磨损。滚筒外包胶套,能够为胶带提供摩擦力,使张力降低。在检查时,应当及时更换磨损严重外包胶套[2]。
2.5防止物料卡压与堵塞
输送带故障损伤,多是由于物料损伤所致。胶带损伤多源于物料冲击、卡塞。为了降低不良事故发生概率,不仅要对运输物料予以管控,还需要减少铁件、矸石、大块煤,还要对煤篦进行检查维护。对于输送机,应当安装除铁器、大块清除设备、木块分离器,保证导料槽、落煤管、落煤筒的弧度、倾角适宜,及时转运物料。此外,注重设备管理控制,做好衬板、挡煤板、易脱落配件检查,同时更换松动、破损部件[3]。
2.6防止胶带跑偏
输送机胶带运行期间,极易出现跑偏现象,从而影响设备运转效率,还会加剧损伤影响。为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在安装输送带时,应当确保主要组件的平行度、垂角准确,当输送机两端滚筒中心平行,安装托辊时,中心线、胶带平面相互垂直,胶带对接处理时,注意不同皮带连接中心线重合。第二,张紧装置,确保张紧状态适宜,螺旋式、车式两侧张力平衡。重锤式张紧装置,必须确保安装角度适宜。调节滚筒,和皮带、重力垂线垂角平行。第三,设备卸料器、挡煤板、清扫装置,应当确保运行受力均匀。在选择卸料器时,优先选择双侧式结构。第四,注重物料落料点,降低物料的不良冲击影响,减少输送物料所致跑偏、损伤问题。合理设置导料槽,确保物料落料点处于皮带中部。在物料坠落转运位置,设置缓冲装置。在落料点前,设置导料挡板,降低物料冲击影响。第五,安装自动调偏托辊,在摩擦作用下,注重调整支架位置,前移摩擦侧支架,后移对应支架,同时调整皮带移动范围[4]。
2.7应用综合保护装置
综合保护装置,按照数量及功能,合理设置过载、跑偏、打滑、堵料状态等保护机制,同时注重电流异常保护、胶带撕裂保护。沿线设置紧急停车开关。通过综合保护装置,能够积极预防运转故障问题,高效保护设备与胶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周期。保护装置,注重传感器监测,同时对事故恶化问题予以控制。所以,定期检查、监测和维护装置组件,能够确保综合保护装置运行的有效性,提升输送机运行正常化,加强可靠性[5-6]。
3结语
综上所述,输送机胶带运行期间,极易产生不良安全事故。输送机胶带断裂、损伤,会严重影响输送机运行状态。皮带断裂故障,主要为接头断裂、驱动滚筒打滑断裂、胶带扯边等。对于不同断裂事故,需要采用不同预防控制措施。加大设备机械检查力度,减少物料卡塞影响,落实各项管理与控制措施,使输送机胶带事故率降低,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白轲.新型全机械式断带自调控抓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矿业,2020,36(02):106-107+115.
[2]孙亚军.矿用带式输送机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7(05):1-2.
[3]于合宁.矿井主运输胶带机撕断带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6):140-141.
[4]靳燕国.煤炭机电运输断带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17):72.
[5]李红卫.斜井带式输送机ZDB-400型断带抓捕器的应用[J].煤矿机电,2016(03):87-88.
1设备问题煤矿机电事故的设备问题
主要表现为设备陈旧、设备检修不及时、不到位,零部件储备不够。设备的投入需要大量资金,而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往往为了节省经费或获取更高的利益而选择性忽视设备更新的问题。一些使用期限已经到期的陈旧设备仍在继续使用,为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巨大隐患。其次是设备检修问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和机电事故的预防要靠平时对设备的保养和检修来保证。而煤矿开采涉及的机电设备又相当复杂,因此在平时的设备检修当中很难做到全面、精细。导致一些设备的漏检。设备有故障时未能及时检修,从而造成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
2人员操作问题
机电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安全意识薄弱缺乏敬业奉献精神。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对工作人员在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而在煤矿开采企业中,机电相关的工种又属辅助工种,待遇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机电操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扎实钻研技术。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先进的机电设备被引进到煤矿的开采过程中,而在原有岗位上工作的机电工作人员并没有给予相关的重视,不愿意学习新技术,与机电设备运行的要求差距逐渐加大。工作过程中机电操作人员由于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机电设备的不合理运行使机电设备收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而长期的不合理操作,又极易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3机电设备运转环境问题
煤矿开采涉及的机电设备数量多,系统复杂,涉及供电、排水、通风、运输、开采等多个方面。这就无疑将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转投入到一个复杂的环境当中。此外,随着矿井的深度加深,地压也在随之加大,矿井支护难度也随之加大,巷道变形的可性能加大,变形的巷道给机电设备的操作带来隐患。
4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问题管理方面的问题主
要表现为人员分配不合理和管理体系不健全两个方面。一些专业素养较强的特种作业岗位不考虑工作人员的个人专长随意地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某些技术岗位工作靠人情关系上岗,没有专业知识储备,岗位培训也跟不上。自然就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一套完备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包括操作体系、维护体系、考核体系等。但实际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例如有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缺少操作体系、有些缺少考核体系。总是不能够做到全面、系统。也就无法在工作中做到对煤矿机电设备使用、维护、修理等做到全面监督和管理。
二煤矿机电事故的应对措施及预防策略
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在事故发生后亡羊补牢,而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做好全面的防范措施,组织事故的发生。所以,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最主要的还是从要从预防入手。
1加强设备资金投入,促进陈旧设备更新换代设备
陈旧是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使用陈旧的煤矿设备虽然从短期上看,为企业节省了更换设备的经费。但从长期来看,使用陈旧的机电设备不仅能耗高、产出少,还需要经常维修且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使用陈旧设备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实际上比企业使用陈旧机电设备节省的经费更多。所以,只有加大设备资金投入,更换陈旧设备才能从根本上排除机电事故发生的隐患,从长远来看也能够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越来已经成为煤矿机电设备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工作人员只需要操作计算机便能够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计算机系统能够自动检测机电设备运行的情况,及时对设备故障发出预警。大大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能够认真对待工作,严格按照正确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则可以使职工在工作中高效地解决设备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并能够及时发现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事故发生前排除。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在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和提升,为煤矿企业提供既有高综合素质,又有高技术水平的人才。
3为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设备环境运行的改善可以从生产环节的简化和及时排查隐患两方面入手。简化生产环节,比如将人员和物料运输分离,原煤运输采用长运距的大功率设备。排查隐患,主要指对巷道支护情况和机道的全面排查,对不适合设备正常运转需求的,进行全面整改。
4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健全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根据现有的管理体系,发现其中的不足和缺失,修改现有管理体系中不合理之处,完善现有管理体系缺失的要素。为了提高管理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例如引进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自动预警管理系统,将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标准以及设备正常运行与异常运行的各种对比参数录入系统,系统会在设备运转参数异常时自动发出警报,并在检修设备检修周期时自动提醒有关责任人。
三结语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概述
机电技术管理不仅关乎着煤炭生产质量,同时也关乎着煤炭生产安全,开展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是确保煤炭开发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由于煤矿覆盖面积大、施工环境复杂、融入的机电设备多,这也导致机电技术管理难、实施难。在煤炭开发过程中,所应用的机电设备种类繁多,并且施工现场机械移动性强、业务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因此,如何正确开展机电技术管理、使用、维修是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机电技术管理顺利开展,需要单独组建一个部门负责机电技术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机电技术管理质量。当今机电设备管理也正在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对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加强机电技术管理工作质量势在必行。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1机电技术管理体制问题
某煤矿企业虽然在表面上构建了机电技术管理体系,但是没有落实到实际生产当中,从而造成机电技术管理秩序混乱。再加上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中也是走马观花、应付了事,在生产前线停留时间短,无法发现现场施工问题,也无法提出整改措施。这就需要健全机电技术管理制度,并构建监督体系,督促制度落实和实施,要求管理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现场管理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奖罚措施,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
2.2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素质问题
由于煤矿生产环境恶劣,难以流出机电技术人员,某煤矿企业主要是通过招聘新人替代,这些员工专业技术性差,学习热情低,在机电操作中也不到位,甚至造成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改善现场生产环境,给工作人员佩戴完善的防护工具和设备。对新应聘的机电操作人员展开培训,并在正式生产前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考核工作完善操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考核合格够颁发上岗证,持证上岗。
2.3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
综合管理工作对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很多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没有实施综合管理。某矿产企业由于机电设备管理和资料不健全;图牌板、账物卡残缺不全;对固定设备较重视,忽视了隐患多、流动大的设备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煤矿企业生产安全。这就需要加强综合管理体系,将生产质量管理、效率管理、安全管理相融合,在确保生产安全基础上保证生产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最终的开采目标。
3煤矿机电常见的故障与处理措施
某煤矿在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发现胶带打滑、胶带撤料问题较多,并且频繁发生,技术人员通过深度分析故障机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其具体方法如下。
3.1胶带打滑故障与处理措施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胶带运输主要是通过涨紧绞车方式控制胶带张紧度,如果整个运输时间较长,则会造成胶带打滑和跑偏等问题,如果此机械故障不及时处理,会在胶带运输过程中无法调节胶带紧张度,严重会造成胶带剧烈磨损和储仓硬帮变形,会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危害非常大。针对胶带打滑的问题,该煤矿企业主要采用“拉紧跑车”的方法解决故障维问题,需要技术人员尽可能采用铆扣或硫化方法对剩余胶带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胶带使用的持久度。此外,也可以采用重锤装置控制和调节运输胶带紧张度,技术人员采用拉近措施和增加重锤数量解决故障问题。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精准掌握重锤配重数量,避免配重量过大对胶带张力造成影响,减少机电设备使用寿命。
3.2胶带撒料
该煤矿企业胶带运输机高负荷运转;导料槽和遮挡板在损坏、与胶带距离过大等现象都可能造成胶带撒料。与此同时,如果胶带出现了跑偏问题时,也会产生此类现象。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要需要加强胶带运输设备的监管工作,除了上述因为胶带跑偏造成的撒料问题,还需要对胶带运输机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改造,包括胶带运输中出现悬空撒料,这就需要对运输机结构设计做出调整,提高曲率半径。
4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策略
4.1胶带检修事项
针对上述所提出的胶带运输机实际故障情况,需要煤矿企业提高维修保障力度,并设置专门的运输设备管理结构,提高员工机械管理质量意识,做好预防处理工作,减少运输中的漏洞和故障。针对胶带断裂情况,需要维修人员在胶带断裂前调整胶带的运行张力,保证松紧度符合运输标准,及时对不合格胶带头进行处理、增设保护装置,减少胶带断裂率。维修人员也要结合输送机整体组装设计方案,提高滚筒端盖设计强度。
4.2缩小故障范围,提高运转效能
由于机电设备较多,从各种机电设备故障情况来看,机电设备故障和设备合格率、安装与调试、维护与检查等工作有着直接关系,为了能够全面提高煤矿生产效能,需要确保机电设备运行负荷实际标准,减少机电设备运行故障问题。严格尊重各项机电设备的安装规范要求,按照标准操作完成各组件之间的调试与安装工作。结合机电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后期检测与维修方案,对电气控制器、动力装置、刮板、保护装置等进行性能检查,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能。
4.3配备专职的现场管理人员,构建监督小组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结合实际工程大小,需要派出2-5名管理人员对机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在此期间,人为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更多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确保所设置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强、管理经验多,并将这些人员组织成机械安全管理小组,从而保证机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问题;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D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044-01
在当前经济和科技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机电设备已经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普及,该设备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的生产工作已经离不开机电运输设备,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也是一直以来限制矿井发展的因素。
1 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1 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作为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主导者,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会对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煤炭生产条件艰苦,生产过程危险性较大,高素质的机电运输人才很少愿意参与到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中去,这造成了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在工作中存在安全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薄弱的情况,这些问题导致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时有发生。
1.2 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给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煤炭的产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引进和使用最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成为各煤炭生产企业应对目前局面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但是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也给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主要体现在现有工人对于新技术和设备较为陌生,部分煤炭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够及时或者不全面,造成在生产中由于误操作而使这些新技术和设备寿命缩短,更为甚者直接造成设备的损坏,这使得煤炭生产过程的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
1.3 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不足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事故时有发生,在处理这些事故时,很多煤炭企业存在监管和处罚力度不足的问题。如一些煤矿机电企业在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后,按照流程和规定本应对于事故的相关情况迅速的进行调查和妥善的处置,对于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的处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企业对于事故责任人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而是想办法平息事故带来的影响,造成了不良的生产风气,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2 煤矿机电运输的控制措施
2.1 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的建设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实现统一管理,才能有效避免随意生产带来的混乱与安全隐患。落实矿井质量标准化,将其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抓,逐步提高对生产过程的重视程度,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同时,企业领导也要全面注重对标准化的实施,以决策者的身份推动矿井质量的提高。
2.2 建立井下通风系统,设置除尘装置
井下作业最大的隐患就是易燃气体的大量存在,当遇到通风不畅时,再小的摩擦都会引起爆炸,其产生的危害程度也比较大。而如果煤矿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通风系统,便可定时监测井下瓦斯气体的密度,一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防范。井下固体尘埃含量较大,一是通过摩擦容易加大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二是摩擦是引起瓦斯气体爆炸的重要因素,从安全角度考虑,必须设置除尘装置,为机电运输提供良好工作环境。
2.3 完善电路O置,加强井下用电系统的管理
保障井下电路的畅通使用是机电运输安全的前提,因此,加强对井下机电运输电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煤矿企业应做好对机电运输系统的电路情况的检查与维护,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要定期更换电力系统,优化井下机电运输电力系统的电路设置,保障安全运行。
2.4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责任意识
首先,引进高素质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使得煤矿机电运输的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其次,要对现有职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促使其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最终使得煤矿机电运输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更好地开展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实现煤炭生产高效、安全简单的目标。
2.5 加大对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及维护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机电运输设备水平。煤矿企业要加大机电运输设备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延长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年限。对不合理的机电运输系统进行改造,打通瓶颈环节,并及时淘汰安全系数低、耗能高、落后的机电运输设备。对于报废的机电运输设备坚决不能再投入生产,严禁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拼装或改装。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工作应该纳入企业日常监管中,实施动态监管,对于不规范或者不按操作要求使用机电运输设备的作业人员,视损坏程度追究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
第二,构建综合的机电运输设备管理体系。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生产要实现正常化、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需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综合管理,从设备的规划、选型、使用、维修到更新这一过程需要建立综合的管理体系。规范机电运输设备的维修检验制度,保证机电运输设备检修质量。建立机电运输设备安全档案,对机电运输设备的购置、性能、用途、报废年限、维修检验情况做详细的记录,为设备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机电运输设备的选择要合理。在进行机电运输设备选择的时候,可以通过设备本身的性价比来选择,也可以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借鉴全国煤矿企业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创新,做到设备引进和国土化的合理搭配。
综上所述,在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制约煤矿机电设备运输安全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与了解,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煤矿机电运输作业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 武晋宇.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16(09).
[2] 蔡明智.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16(12).
关键词 煤矿机电;常见事故;原因;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TD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2-0204-02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煤矿作为当今社会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各加工生产单位在逐步加大对煤炭需求量的同时,也迫切要求提高机械化水平。煤矿机电作为煤矿生产的基础,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不仅制约着煤矿生产的开展,还直接危及着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有时甚至会导致瓦斯爆炸、煤尘等事故的发生,造成矿井的破坏[1]。为此,寻求煤矿机电常见事故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1 煤矿机电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1.1 作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作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作业人员没有较强安全意识,脑中没有将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常常发生违章操作、指挥和心存侥幸,又加上利益的诱惑,使得煤炭企业看重的是产能,忽视了机电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导致机电事故的发生;2)技术水平不高,煤矿作为高危险性行业,其风险大、生产环境差和收入较低,导致作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作业人员尚未真正理解机电设备工作机理,技术能力有待提高,又由于培训模式未与时俱进,表面主义和内容单一较为严重,培训达不到应有效果,造成安全生产隐患;3)岗位轮换过于频繁,作业人员专业性不够,目前大多煤矿企业常常采取轮岗形式锻炼技术工人,但是实际中机电工种要求较强技术能力,需要长时间岗位实践和专业培训才能胜任该项工作;4)缺乏监督检察力度,机电检察人员大多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意识,他们很少深入挖掘工作点中存在问题,被检单位更改状况更少监促,此外,机电安检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在理解执行标准上存在误差,导致了监察力度不够的现象发生。
1.2 安全制度完善程度不够
制定安全制度作为施工途中提升施工管理强度和增强施工技术能力的关键和基础保证,它是当今煤矿生产途中主要几种应用方法和运输措施。伴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大,煤矿生产的运行要充分利用各种管理模式和技术控制手段来避免安全隐患。实践中,大多煤矿企业安全制度存在缺陷,这些缺陷集中表现在:1)岗位责任落实不到位,某些工作互相抵赖,未及时整改落实隐患;2)对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没有严格的安全考核体系,相应奖惩措施没有给予兑现,严重挫伤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3)事故处理方法不当,没有严格根据制度来执行,处罚力度不够,时刻维护人员,对于责任没有及时追究,淡化了员工责任意识,导致事故常常发生。
1.3 设备管理不合理
设备选择不对,设备检查维修不当,设备的陈旧老化等是设备管理不当的综合体现。首先,在我国,大多煤矿设备的制造技术都是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前提下所形成,这些生产技术所研发出的机电设备并为充分考虑到我国使用人员素质、地质条件和设备的管理水平,故而没有磨合到位]。其次,虽大多煤矿企业所用设备有着较高自动化的水平,但是职工的不当操作或设备长时间的运作都会导致设备损坏,要求经常性细致检修设备,实际中却因煤矿职工不高综合素质,较重生产任务和陈旧设备,使得检修常常保持在损坏部位,留下了较大不安因素。再次,煤矿机电的设备有着较高价格且成套投入,故而存在较大的一次性的投入成本,减慢了设备更新速度,大多设备服务年限已过却还在继续使用。从另一角度上看,我国机电制造业有着较低综合培养技能,设备安全系数低,设备先进性不够且老化速度快。
1.4 设备安全培训力度不到位
煤矿企业因材料成本的投入高,使得企业长时间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设备常常超额、带病进行作业,并未及时去改造和更换,故而造成安全隐患的产生。此外,针对职工培训体系缺乏全面性,有时甚至忽视了员工培训,加上大多职工工作时间超时,工作量超负荷,为技能培训安排添加了难度,对职工规范教育
不利。
2 避免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对施探讨
2.1 构建岗位责任制
监督力度不够作为煤矿机电常见事故发生重要原因之一,构建行之有效监管机制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异常重要。加强监管机制的执行力度,充分激发广大员工监管积极性,能在本质上降低机电事故发生率。构建岗位责任制作为增强员工责任心强有力手段,相应煤矿企业要构建和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和岗位责任的制度,并且通过执行岗位责任相应制度来保证各个岗位均有人负责,有人值守。岗位责任制的贯彻执行能保证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有人可究,责任明显,防止责任不明现象的发生,导致责任人规避责任。此外,健全责任制度,能够让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实之有理,提升员工责任意识,发挥员工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构建奖惩机制来定期对员工安全性进行考核,从而确保机电的安全可靠运行,让煤矿企业朝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机电安全与监督息息相关,监督作用的缺失势必会导致麻痹、违章蛮干和侥幸心理等现象存在,这也是事故产生原因之一。为有效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做好机电安全监管工作势在必行。做好机电安全工作,首先要加强监督机制执行力度,最大程度激发现场安检相关人员责任心。其次,要以行之有效安全制度为执行保证,构建标准管理制度为确保机电设备有效运行必要措施。再次,严格检测机电设备是否依据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控制和实施。
2.3 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员工作为煤矿企业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收益。随着煤矿行业的转型,机械化生产在煤矿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对员工技术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此时员工在从事原先体力劳动基础上,还需开展脑力劳动,操控机器设备。对此,煤矿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偏低现象急需被改善。为解决员工素质偏低问题,要紧抓根源,要在员工开始工作之前开展职业前培训,例如培养员工责任安全意识、处理突发事故、维护机器设备、操作机器设备等。加大岗前培训力度,要以不培训就不上岗为宗旨,以员工自身为中心,规避事故发生。开展培训期间,培训目的不只是让员工了解相关煤矿专业技术能力,更要让员工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员工责任关系到技术稳定性。此外,职业前培训要突出延展性,与时俱进和宣传新技术、新设备相关知识,协助员工最好适应工作。
2.4 强化设备管理
使用机电设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煤矿企业工作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带来了诸多危险因素,提高了事故发生率。煤矿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关键点在于工作地点的不同,煤矿行业工作于地下,其特殊工作环境要求他们考虑诸多问题,如空气问题等。在井下有着较大的湿度,机电设备处在潮湿环境中老化更快,设备的长期使用较易导致电缆其绝缘包装出现损坏现象,进而引发短路、漏电,即事故发生原因。因此,为了确保员工生命安全,井下工作人员不仅要佩戴好安全设备,还要定期检修机器设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环境的约束虽然加大了机电设备维护问题,但是定期检修最大程度降低损失。煤矿井下开采、排水、通风、供电均和机器设备维持相关,这与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煤矿开展顺利前提保障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定期检修设备不仅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还能增强设备性能,提升开采量和产品的质量。基于此,做好机电设备定期维护工作,万不可粗心大意,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时要对检修报告进行填写完整,对存在问题要明确,并及时整改。
2.5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要构建合理资金投入体制,保证机电设备得以及时更新和维修。随着煤矿生产设备需求量增大,对相应设备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增强生产能力关键在于选取科技含量较高机电设备,而提高资金投入力度能确保资金充裕,避免设备的淘汰,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此外,对于陈旧设备,其维护也得到了资金保障,这样不仅能确保生产的安全,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常见事故对煤矿生产的顺利安全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煤矿机电常见事故的发生原因复杂多变,它不仅包括设备因素、管理因素,还包括人员因素,为有效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具有针对性的做好人员、管理、设备等多方面防范措施是重中之重,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崔爱民.煤矿机电事故的成因分析及防治策略[J].科技传播,2011,56:81,84.
[2]陈涛.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0:269,280.
关键词 煤矿机电设备;问题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TD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4-0189-01
1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问题分析
1)及时管理和维护煤矿机电设备的意识浅薄。有些企业把煤矿机电设备当作辅生产工具,淡化部门职责,维修体系不完善,管理落实不到位,没有意识到这些设备对煤矿生产和采掘安全的重要性。企业管理人只求眼前经济效益和煤炭产量,忽略对设备维护和检修的重视,致使机电设备的检查修理工作严重滞后,容易造成机电安全事故,导致影响了企业正常工作和生产。
2)机电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低。有些煤矿企业的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低下,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没有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人员的掌握技术生疏,工作岗位不稳定,变化频繁,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很多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知识普及的效果不理想,相关技术能力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枯燥,测评考核体系不够完善,新员工在理论知识培训以后,难以熟练掌握生产技术。这些存在问题导致了机电设备出现了高事故发生率,影响企业生产发展。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不完善。据调查,我国很多煤矿企业缺乏建立和实施机电设备质量标准与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完整、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致使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维护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对设备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不能明确。煤矿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部分机电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没有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管理职能,也没及时对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有问题也没及时处理,这些不良行为都给机电设备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
4)煤矿机电设备监管力度薄弱。机电设备监管一般是采用老套抽查的监察方式,监管体系不完善,随机性检查,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对机电设备监管不全面。而机电设备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机电管理部门既要运行机电设备,又要检修、维护、检测机电设备,况且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缺乏详细的操作说明和准确的规定,这样就增加了机电设备的监察难度。
5)机电设备资金投入少。有些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的资金投入少,设备购买和更新维修能力不足,导致基础机电设备数量减少,一些机电设备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已经逐渐变得陈旧老化,使用时间长度也超出了安全标准,然而企业因为资金的欠缺迟迟没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落后的技术检测跟不上机电设备更新的步伐。缺乏资金,机电设备存在老化现象,安全保护装置老旧,导致大部分陈旧老化的机电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其安全性能已经低于国家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致使常常发生机电安全事故。
2 探讨煤矿机电设备建议
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和煤炭产业快速发展,机电设备投入,维修,保养,管理也是煤矿稳定生产的重要一环,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机电设备可靠、高效、安全的运行。机电设备作为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具,企业要采取措施,扎实的做好管理工作,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而促进煤矿生产效率的提高,全面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1)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及时管理和维护意识及技术。煤矿企业要提高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和强化技术专业性,因为井下作业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对机电基础设备的要求就高,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更高,更严格。做到强化部门职责,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意识到这些设备对煤矿生产和采掘安全的重要性。企业要不断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吸引和留住技术人才,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管理人员,管好、用好、维护好机电设备,才能发挥好先进设备的优势,保证企业的安全顺利运作,促进煤矿企业的稳定高效发展。
2)加强煤矿机电设备检测和监管。要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要加强机电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质量,首先,机电安全监察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能熟练进行机电设备的操作,同时,自身要具备综合综合管理组织能力,以机电设备的管理规范为工作依据,做好日常的机电检查工作。其次,还要做好机电设备预防工作,注重生产安全,实施全面监管工作。此外,要建立起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把握好验收环节,要强化其工作责任心,拒绝使用不合格的机电设备。同时要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达到规定要求,严格落实设备的检修制度体系以及检查施工组织管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可靠性,认真分析和判断机电维修情况,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实现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真实性的有效统一,以达到安全高效管理的目的。
3)提高管理与维护水平。引进科学先进机电设备,加强设备选型的规范化、超前化、标准化;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实现对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不断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及落实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制,使机电设备的使用与操作能够更加规范;要加强对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有效操作运行。通过定期的机电设备检查和维修工作,优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机电设备安全运作水平,落实管理与维护措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4)加大对机电设备资金投入。煤矿生产企业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先进的机电装备和维修费用,强化设备正确操作和维护保养,及时提高基础设备等级和安全质量,这样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机电系统设备的安全系数,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不足,科学改造陈旧机电系统,保障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3 结束语
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要落实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加大力度消除机电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煤炭机电设备系统的顺利、安全、可靠、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亮.矿山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探讨[J].电气自动化技术网,2012.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技术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是保证煤炭正常生产的关键所在,甚至遍布于整个矿井中的每个环节。所以,一旦煤矿机电运输出现事故,其原因很难会排查出来,检修工作的难度更是大大增加。近年来随着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事故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事故的发生不仅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同时也阻碍了煤矿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为了有效保证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对其常见事故的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1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对事故进行有效治理,必须将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搞清楚,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工作人员、生产技术及设备维修等方面对事故原因展开分析。
1.1工作人员业务不扎实
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结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不扎实是当前很多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多数工作人员都不专业,他们的技术都是在日常工作中积累出来的,这种人员的存在为煤矿机电运输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目前很多煤矿企业都存在特种作业人员岗位频繁调动的情况,这种行为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还可能会对特种作业人员技术发挥造成不利影响。
1.2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佳
当前我国煤矿生产企业或多或少都在制度落实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产生了直接影响。当前我国已经针对煤矿产业生产颁发了一些法律法规,煤矿企业也严格按照这些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但是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安全生产制度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即使这些安全生产制度得到了落实,落实的也不全面。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是用来制约煤矿企业行为的标准,如果落实不全面,不仅会造成连锁反应引发事故,还可能会对煤矿生产效率造成不利影响,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3设备维修存在问题
我国多数煤矿企业都起步比较早,采用的设备都是很早的设备,这些设备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与现代生产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生产的需求,如果煤矿生产过程中长期使用这些年久失修的设备,煤矿运输设备事故很容易会发生。同时设备老化以后其安全性能就会将对煤矿安全生产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了解煤矿企业的人都知道,矿井生产中需要对很多机电设备进行利用,这些设备遍布于每个角落。要想保证机电运输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对这些设备加强管理与维修,但是当前我们多数煤矿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能全面了解设备信息,很多设备故障不能及时消除,最终造成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除此外,设备在运行中还存在很多具体的问题,例如,机头、机尾滚筒偏斜,滚筒两侧输送带张力不一,滚筒沿其宽度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Fq呈渐变趋势,使输送带受到一个向递减方向的偏移力Fp,导致输送带跑偏。
2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控制方法
通过上文的描述可以了解到,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将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控制工作做好非常关键。
2.1加大人员技术培训力度
工作人员是机电运输设备的直接行为人,其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以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从这一点来看,企业可以聘请专业技术讲师,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展开技术培训,以提升其实际工作水平,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科学的技术。同时,还要定期将技术考核工作做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可以充分负荷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说,考核方式可以按照"技能竞赛"或者"技能评比"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同时还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通过交流提升其实际工作水平,更好的为煤矿机电运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出现煤矿机电运输事故。
2.2将安全生产保障做好
深入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可以为煤矿机电运输提供有效保证。从这一点来看,煤矿开采企业不仅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同时还要深入贯彻落实这些制度,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资源环境等方面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与实际安全生产相符合的制度,从根本上为煤矿生产提供指导作用,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几率,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证。
2.3积极进行设备维修
要想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就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充分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从现在开始针对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具体性能、工作年份等,展开科学有效的检修与保养。通过对设备全面的检修,可以有效保证机电运输设备的正常运行,严格对工作时间要求进行制定,不能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情况。此外,还要注意定期将机电运输设备的保养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始终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工作,更好的为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提供有效保证。
2.4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力度
从大量经验中可以看出,任何与安全挂钩的企业都必须建立非常严格的监察体系,并严格监督各项生产工作。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与"安全"二字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须对其展开有效监督与管理,避免员工在工作中粗心大意。我国很多煤矿都曾经发生过机电运输事故,还有一些企业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监察体系,没有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管理与监督力度不足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2.5制定运输安全质量标准
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制定以后,要求每个员工都要严格按照该标准展开生产,不达到标准的一律要接受惩罚。前期安全质量标准化过程中可能需要投入一些费用(下表供参考),但是经过大量试验证明,在标准化投入带来的效益要远远比投入的资金大,同时还能有效保证安全生产得到切实的落实。此外,应该对矿井的工作环境进行有效改善,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提供适合其运行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使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得到保证。
结语:
煤矿机电运输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企业效益的提高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煤矿机电运输工作涉及的工作面比较广,其中还有一些特殊工作,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工作事故,但是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制度展开工作,认真执行工作标准,相信大部分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都可以得到避免。
参考文献:
[1] 张伟峰,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能源与节能》2013年09期13
a)煤矿安全生产取得了一些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为安全质量量化标准的提高,安全质量标准随着煤矿资源开采技术的成熟,其提高成为了满足开采内部需求、开采工人和煤矿集团生产安全的必然。在开采过程中大型的百吨煤开采死亡的人数大大减少了[2]。安全事故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专业化人员比过去大大增多,瓦斯治理效果非常显著,超瓦斯标准进行生产的情况越来越少。开采过程中,运煤、传送、防水等一系列工作得到了重视。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取得了进步;b)煤矿安全生产仍然有不足。煤矿开采天然带有一定隐患。这种要深入地下,配合人工和机电进行挖掘作业的工作必须要二者完全配合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煤矿资源的开采随着开采技术的支持,不断扩建和改造,以满足工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实际上[3],在改造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项目的改造困难,一些关键性和改造难度比较大的项目往往没有跟上改造的脚步,存在着拖延改造,烂尾改造的可能。机电系统的安全设施不合理给煤矿的安全留下隐患。中国煤矿开采作业停留在人工经验作业的时代,专业性开采人员相对于采矿人员的总数仍然比较缺乏。大部分开采人员是廉价劳动力在作业,对其本身和煤矿集团都是很不利的。井下安全状况和设施并没有得到真正专业化人员的监管,人员内部之间关于煤矿的安全设施情况也比较少交流[1]。整个煤矿井下的运行繁重又缺少高效。安全问题作为煤矿工业的重中之重,往往还是会发生大型井下漏水、瓦斯泄露、坍塌的状况。极大地威胁了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开采的实际状况。
2常见的煤矿机电问题
2.1实践执行和法律规范有一定差距煤矿的矿井管理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例如关于电动机周围瓦斯浓度的规定“电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关于电机机头和机尾的规范标准认为,关于检修和操作“机头、机尾处的支护完整牢固;附近5m以内无杂物、浮煤、浮渣、洒水设施齐全无损;机头、机尾的电气设备处如有淋水,必须妥善遮盖,防止受潮接地;锚固装置牢固可靠。”这些规定规范煤矿机电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是,安全规范和实践操作有一定差距,往往安全规范到位了,但是实践操作并没有很好地执行。很多企业一方面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本用以检测和固修机电系统[4]。另一方面,专业机电系统抢修人才比较少,不利于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操作。机电系统的监管技术人员往往存在着安全事故较少发生的心理,等到事故发生后才知道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安全事故的隐患,并深入矿井,进行实践考察和操作。2.2专业化技术人员缺乏煤矿矿井机电系统的操作要求一定的文化基础和长时间的生产实践经验。生产经验来自于常年第一线工作岗位和在机电系统各个部位的轮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机电系统各个部分的操作,例如信号装置、防爆电器装备、刮板链等等的运行。文化知识指的是有些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懂得文化知识和考级。这种考级的岗位往往要求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进行每年的考级考试,以达到发展的要求[5]。实际上,中国的煤矿开采仍然是粗放式作业,除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用工潮以外,还有不断的人员流失和关键操作部门的专业化人员缺乏。普遍性的缺乏知识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机电设备的学习和操作都有一定的熟练磨合期。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保修得不到专业化的支持,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2.3缺乏对位监管安全事故频发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要求整个系统的运行相互配合。但是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管理效果并不明显,例如试运行中对牵引链紧松程度,是否跳动、刮底、跑偏、飘链等问题缺乏观察。班长、电钳工共同处理问题时间较少,处理问题时停机信号的发出并不明显。往往会出现超负荷运转、闷车;电气、机械部件温度超限或运转声音不正常;液力偶合器的易溶塞溶化或其油(液)质喷出;大木料、金属支柱、荆笆、假顶网、大块煤矸等异物快到机头;运输巷转载机或下台刮板输送机停止;信号不明或发现有人在刮板输送机上等情况预计不足,缺乏应对方案。机电设备都有其自己运行的规律和生命周期,仅仅只关注关键部位如抽水、挖掘的设施运转,不能满足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在需求[6]。在维修和抢修过程中,因为对上述情况认识不足造成的安全事故非常多。不仅是因为机电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对于因为机电系统安全隐患没有良好解决,给其它后续采矿、运送造成的人员安全损失也非常巨大,非常不利于整个矿区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
3煤矿的安全生产依赖良好的机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