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通信专业训练范文

通信专业训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39: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通信专业训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通信专业训练

篇1

关键词:GIS;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导师制

作者简介:华(1976-),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讲师;杨冰(1981-),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益阳 4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城市学院教改课题(课题编号:湘城院发〔2011〕46号序号17)、湖南城市学院教改课题(课题编号:湘城院发〔2013〕44号序号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56-02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是一个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随着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发展,急需掌握GIS 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充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目前,社会对GIS人才的需求旺盛,虽然每年大约有1万各种层次的GIS专业毕业生,但仍有10万人的GIS专业人才缺口。一方面,GIS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GIS专业人才,特别是适合高端岗位的GIS人才缺乏;另一方面,GIS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了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1]据调查,GIS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的占6.30% ,认为与实际工作需求有较大差距的占62.60%。[2]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教育机制和市场对GIS人才需求的脱离,学校教授的知识市场不需要,市场需要的知识技能在学校没有教,高校普遍重理论传授而轻应用能力培养。因此,加大对湖南城市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当务之急。

一、GIS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高校GIS是以地理、测绘等为背景、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一门学科,既要懂地理及测绘知识又要求毕业生计算机水平较高,仅依靠培养方案中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很难满足企业对GIS人才的要求。[3-4]目前,虽然将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GIS专业师资不足

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只有6名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师,除了要承担本专业的授课任务,还要承担测绘、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等其他专业的课程。由于教师授课压力大,直接导致了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技能训练的局面。另外,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走上教学岗位,没有在GIS行业的从业经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往往照本宣科,缺少生动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辅助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

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学生更多地依靠实验、实习指导书和教师的指导,依葫芦画瓢得出设定的实验、实习结果,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GIS 教学仪器设备落后

GIS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的GIS技术和软硬件设备层出不穷,推动了GIS产业的快速发展,而高校实验室的GIS软硬件设备更新相对滞后,如实验室安装的摄影测量软件适普的VirtuoZo,因更新缓慢,直接影响到摄影测量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GIS实验室要承担GIS原理、GIS二次开发等多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因此实验室的计算机中要安装VS、SQL Server、ArcGIS、MapGIS、ENVI等多个软件,而这些计算机还是8年前购置的,已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4.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GIS行业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技术引领GIS的发展方向,如近几年涌现的服务式GIS、云GIS、移动GIS。在高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内容通常是几年前就确定下来了,往往连续多年不会改变,社会需要的技术在学校没有学,在学校学到的是社会过时的技术,造成了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5.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

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课程实习、GIS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几个部分组成,实验和课程实习往往只针对某一门专业课程,GIS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而GIS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通常是在大四开设,这段时间学生面临着考研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GIS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目标

面对多层次、多元化GIS人才需求的特点,李满春、胡华科、柳林[5-7]等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层次的GIS专业人才培养层次金字塔模型,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结合湖南城市学院以培养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将GIS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GIS数据采集与获取能力

GIS数据采集与获取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测绘、遥感、GPS等基础地理数据的能力,学会使用全站仪、GPS等数据采集仪器。

2.GIS软件操作与应用能力

GIS软件操作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用GIS软件(如ArcGIS、SuperMap)、遥感软件(如ENVI)、摄影测量软件(VirtuoZo)、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等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的能力,学会应用这些软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GIS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

GIS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GIS底层开发及二次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并且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

4.GIS综合能力培养

GIS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综合应用能力,能自主利用GIS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GIS专业技能训练模式改革

1.校企合作模式

为了使GIS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真正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充足的实训机会,通过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与实际生产项目或在校内以生产项目的标准指导学生实习,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测绘院、国土局等单位拥有大量的空间数据处理、入库项目,这类项目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是需要大量的人力,GIS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在前期只要单位派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产培训,教师对工程质量进行过程监控就可以保证项目按质按量完成。通过校企合作不仅为单位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2.全程导师制模式

大学四年期间,指导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并且全面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老师向学生说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老师,如选择某老师的学生数超过了规定人数,则由该老师择优选择学生,然后由教研室统一协调,这样能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教育公平两个方面。导师制采用召开交流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实施,通过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总结学习与研发中遇到的问题,经讨论确定解决方案,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

3.竞赛驱动模式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GIS开发大赛等学科竞赛,将课堂教学、学生作业与竞赛相结合,实现“以教促赛、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以竞赛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作为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竞赛的要求完成作业,改变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项目驱动模式

项目驱动模式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8]借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平台和教师的纵横向课题,将不同年级的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小组由组长和组员组成,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组员各司其责,教师负责整个过程的指导和监督,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在大学学习期间,项目由易到难,完成一个项目后再做另一个项目,通过多个项目的实践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四、总结

湖南城市学院GIS专业面向社会实际需求,以市场导向为指导,在开展GIS软件应用的同时强化GIS 应用系统和应用功能模块开发与应用系统维护实践,加强多学科交叉、应用等方面的实践锻炼,强调学生工程意识、自主设计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具有利用GIS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综合问题的自学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GIS专业不断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及能在测量、交通、房产、土地、城镇建设、区域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多种模式的专业技能训练对提高学生考研、就业和GIS专业办学水平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边馥苓.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人才现状与存在问题[J].地理信息世界,2009,(5):29-34.

[2]毋丽红.中国GIS 人才生存状况调查报告[J].GIS 开发者,2005,(6):4-8.

[3]胡华科,郑春燕,熊永柱.产学研合作与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28(8):75-78.

[4]杨树文,闫浩文,孙建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J].测绘科学,2011,36(1):226-228.

[5]李满春,戴葳巍,赵勇.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2):26-29.

[6]胡华科,郑春燕,熊永柱.产学研合作与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82(8):75-78.

篇2

现将劳动部《就业训练中心管理规定》转发给你们。为加强本市劳动行政部门举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的建设,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作如下规定,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告我局培训处。

一、区、县、街道劳动行政部门举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应坚持长短结合,以短为主;职前职后结合,以职前为主;初、中级结合,以初级为主,突出技能训练的办学特点。积极完成主管劳动部门交给的各项培训任务。

二、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本地区特点确定主体专业(工种)建立一支与主体专业相适应的会教学、能管理、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区、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一般为400-1000人,街道为100-300人。

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并按照京劳培发字(1990)43号《关于印发区、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中心)规章制度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区、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按国家对技工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

四、经市劳动局批准,区、县职业技术学校可举办二年制以上的技工班。要积极开发编写MES及其他实用培训教材。

五、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期满的学员经相应的工人考核机构考核合格者,发给北京市劳动局印制的《北京市就业训练结业证书》、《北京市工人技术等级证书》、《特种作业证书》。技工班学生毕业发给北京市劳动局印制的《北京市技工学校毕业证》。

六、各区、县劳动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厂(店)建设。在抓好实习教学的同时,搞好生产、经营、创收。所得利润用于生产发展外,还应添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篇3

1、计算机专业是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更偏向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2、比如电子与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企业信息计算机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在营区你说找汤景杰班长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晓,但你一提到“汤司令”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汤司令”是通信连官兵给他起的,只因为他管的事儿多,从连队台站装备维护到新战士的培训,从文件录入到办公设备维修都归他管,管的事情多,是因为他有底气。

“传输故障无法排除,快去找‘汤司令’来!”站台值班员小张发现设备出现故障,立即找来了已经熟睡的汤景杰。老汤问了问故障现象,径直去了集线器,将一根蓝线和红线调换了位置,系统就恢复了正常。老汤对所属设备配电架上大约500多根线的作用和连接已经做到了烂熟于心,并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设备快速抢修的经验,成为了连队每名技术骨干争相学习的“经典”。

这就是“汤司令”。作为通信连的班长,他三句话不离老本行、不离自己带出的优秀通信骨干。他用2个月完成了别人9个月才能结束的战备值班岗前培训,并带出了多个技术骨干。由于岗位工作突出,他先后被上级表彰为通信检查先进个人,基层优秀通信骨干,并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傻司令”去当兵

1998年汤景杰初中毕业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无人机训练,当时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无人机,并对它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这一梦想就此在汤景杰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2000年12月他终于踏入了军营,成为了一名通信兵。

来到部队后,汤景杰的想法很多,也有很多的不适应。由于学的通信专业和他梦想中的专业没有任何关联,所以当时学专业时,他整天闷闷不乐。在这样的心态下,训练就感觉非常枯燥乏味。他整天对着那些数字、电码符号,一练就是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恨不得马上退伍回家。当时他的班长得知情况后找他谈心:“你看到的无人机操纵技术,咱们的通信专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没有通信,无人机也飞不上天。”班长的这一番话,让他看到了希望,他开始融入到专业训练中,在枯燥乏味的数字、电码符号中寻找乐趣。

“司令”就是司令

“钻研,是卓越的源头;本领,是隐形的勋章。”这句话一直贴在老汤的床头。

2005年,短波通信台站更换了新设备,汤景杰从台站技师那里借来了技术说明书和有关通信原理方面的书籍,研究新通信设备的性能和工作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他感觉理论只是理论,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于是他积极向台站技师和老同志请教,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台站的操作技能。他积极按照新《训练大纲》的要求,带领全台的同志积极探索训练模式改革,组织编写了《短波通信台站值勤工作手册》,提高了训练水平、规范了工作流程。有的战友说,这些都是技师的事情,我们只要负责值好班就行了,机器原理和维修不归我们管,有问题按照要求及时向上级如实汇报就行了,而他觉得当兵就要熟练手中武器装备。

“汤司令”的眼泪

“汤司令”没有司令的脾气,他憨厚、老实,是连队里的“活雷锋”。“ 汤班长,周六我女朋友过来,您能给我替个班不?”“没事,去吧!”每逢休息日像这种“无理”的请求,老汤都是欣然接受。“媳妇、孩子在外地,反正我也没事。”老汤这样解释着。每逢排班,战士都争着要和老汤一班,大家说他业务精通,和他一班,什么麻烦事都能顺利解决。

篇5

关键词:频管、组训形式、实战

随着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化,为加强电磁频谱管理,满足作战需要,各级频管分队相继建立,如何紧贴实战,科学设置训练科目,从难从严开展训练,不断提高电磁频谱管理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紧贴训练任务,加强基本理论学习。

电磁频谱管理专业应打破单一专业、单一系统、自成体系的框框,构建理论训练体系,实现电磁频谱管理知识、通信知识与电子对抗知识的融合。一是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官兵在掌握频谱管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学习光学、电磁学、信号测向、通信干扰等知识,使官兵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频谱区分、波形特征和传播特点。二是加强基本技能学习。加强频管装备基本常识以及信息化战争基本理论等信息化知识的学习,组织对本单位用频装备以及作战对手电子战装备的战、技术性能及其电子进攻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和学习,突出频谱监测装备操作运用技能的训练,打牢电磁频谱监测和管理训练的基础。三是加强基本战法学习。了解战场地理环境和电磁环境,熟悉复杂电磁环境下频管系统组织运用的原则及作战频管战法、管法等,学习电磁辐射在军事上的运用及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二、 区分对象层次,合理确定训练内容。

频管分队按照新大纲施训,应根据任务需要,对象不同,合理设置训练任务,突出训练重点,狠抓训练落实。首长机关主要进行指挥决策、组织协调和文书拟制等训练;分队指挥军官主要进行装备操作、指挥流程、组织值勤和部队管理等技能训练;技术军官训练则重在掌握监测、探测、检测和频谱管理的专业知识及各种装备、系统的操作。士兵按“专业士兵、初级士官、中级士官”分层次进行编组,以装备操作应用为主,采取专业士兵主训基础技能、初级士官主训装备操作、中级士官主训信号分析的方法,对训练中的重点――“装备操作运用”,难点――“目标信号侦析”等课题,进行集中研究和反复训练。综合演练按照作战方式统一编组,并根据不同作战任务需要和作战进程变化,实施“模块化组合”。二是打牢基础,突出重点。应对“岗位练兵、集中培训、考核竞赛”等传统的训练模式进行创新,重点结合频管新装备、新技术、新技能寻求组训的突破口①围绕合理利用频率资源进行数据采集、用频技术审核、频率资源分析与调控训练;围绕保障主战武器装备用频安全进行电磁环境对主战武器干扰的分析训练;围绕“捕得住、定得准、查得快”进行电磁环境监测、干扰定位与查处训练。②采取军队与地方结合、部队与院校结合的方式,实施分专题、分课目统一集训。③组织指挥军官练谋划、技术军官练专业、专业士兵练操作,努力培养复合型指挥人才、骨干型专业人才和操作型技能人才。三是教学互动,灵活组织。应综合运用“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等手段,借助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分散的软、硬件设备及参训者有机地联为一体。①整合专业基础、装备使用、计算机操作、文书拟制等课日,进行互联、互通、互操作训练。②选拔优秀教练员任教,进行互动式教学,实现教学互联、动态控制、综合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训练资源的效益。

三、 突出技能训练,采取多种组训形式。

技能训练内容主要是培养频谱管理指挥军官和专业人员在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胜任本职能力而设置的。一是基本技能训练。频管分队训练主要围绕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监测和管理的适应能力,加强复杂电磁环境下现有频管装备的技术基础训练,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在熟悉各类频管装备优、缺点和使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熟练掌握装备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操作程序、防护及维修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同时要突出环境监测、信号源测向定位、干扰源查找等训练。二是指挥技能训练。指挥人员训练要围绕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组织指挥能力,设置装备综合组织运用,战场信号频谱的收集、分析、判断,战场电磁频谱管控,频管力量的编成与部署,以及指挥控制等内容,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增设电磁频谱管控谋略训练内容,培养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三是对抗技能训练。按照先基础、后应用,先技术、后战术,先单要素、后多要素的程序,增设单兵对抗基本技能训练内容。

在突出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组训形式上应注重“三结合”

1.共同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共同训练应根据频谱管理的特点和作战保障需要,精选训练内容,注重提高受训者的综合素质。共同训练应以专业训练为根本,把专业基础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抓细抓实,做到共同训练与专业训练相得益彰。

2.技术训练与指挥训练相结合。军官要适应信息化战争对频管部(分)队的要求,能力素质应达到技指合一;技术军官要懂指挥,指挥军官要熟悉与频管相关的专业技术。通过加强对各级军官的技术能力训练与指挥能力训练,促进复合型频谱管理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

3.单兵训练与合成训练相结合。单兵训练与合成训练应按“先分后合”的顺序,单兵练基础战术素养,并结合台站战斗行动、分队战斗行动和首长机关战术作业展开;合成练机关组织指挥和联合作战保障能力。单兵训练要着眼合成训练,为合成训练做准备;合成训练要在单兵训练的基础上,锻炼和提高频管部(分)队的综合管理能力。

四、着眼实战能力,科学组织训练考评

通常可采取测试检查、想定作业、实兵演练等形式,以及口试、笔试、网上考核、实装考核、检查研究成果等方法,考查电磁频谱管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作战问题研究等具有明确衡量标准的训练内容。采取编组作业的方式,考查受训者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能力。

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十以来,多次强调,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随着部队武器装备更新和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入,培养更多能够遂行多种通信任务、技术娴熟的技能型人才,对基地化教学训练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应按照“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训练机构)教育向部队靠拢”的要求,遵循“继承、调整、精简、优化、创新”的原则,理顺与相关联专业教学内容的关系,适应专业装备更新情况及实战化训练改革进程,推动教学内容、组训方法和配套建设创新发展。

一、遵循技能生成内在规律,突出部队岗位任职合格要求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着眼部队岗位任职需求,围绕教学实践,抓好与《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中规定的训练科目、部队承担作战训练任务、装备更新发展的结合,增强教学的指向性和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参训人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实现训练机构教育与部队训练内容的有机衔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按照“理论-实践-理论”、“考核-分析-评估-纠偏”的组训方式反复实践,确保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和训练效益。

一要坚持调研论证,确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当前,基地训练承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生活阅历较浅、个体文化差异较大、服役时间较短,但他们成长成才愿望迫切、比学赶帮超的意识强烈。随着部队新装备、新网系和战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装备组训模式、能力素质生成的着力点也随着发生变化。以部队作战任务、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突出参训人员能力素质基础、基地现有培训内容的调查研究,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有利于理清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利于规范教学活动的组织,确保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要立足教学实际,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组织人、参与人、学习氛围、装备器材等多方面的条件制约。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立足当前需求与着眼长远发展的关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专业训练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之初要讲清抓好专业学习对部队建设、参训人员个人发展和部队岗位任职的重要性,明确课程教学组织的方法、要求,装备配备和技能考核的标准,增强参训人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正确处理好部队装备更新与基地现有装备差异、大纲规定训练内容与现有装备训练、训练教材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在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按照“增新删旧、调整完善、并简优化”的思路,适时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确保训练内容适应部队训练实际和装备更新需求,训练标准达到并适当高于大纲考核标准,使培训的专业技术人才到部队后能顺利走上岗位、战位。

三要改革研究并举,推动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教学中要坚持“研为教用、研改结合、以研促教”的指导思想,结合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实战化训练组织、通信综合演练,总结研究专业课程建设配套改革内容,及时把研究成果和补充的新装备运用到教学之中,按照难易程度分级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要点,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计划、实践操作流程、值勤值机规范、技能评定指标、考核验收标准,按照起步和补差训练、基本技能训练和应用提高训练三个阶段进行教学改革检验,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的持久开展。

二、适应岗位任职要求,突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参训人员未来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能力,训练内容和标准要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并着眼部队装备不断更新现状,训练组织依据大纲又要高于大纲。目前,基地承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周期缩短,但技能要求随着装备的更新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推进却相应的提高,这就要求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精选教学内容、精练装备操作、精细技能培养上来。依据参训人员知识能力结构、专业教学和技能生成规律、理论实践相互嵌入原则,坚持理论讲解、实践操作、考核评估、理论强化不断线的培训方法,按照教学内容分模块、技能训练分阶梯、组训方式分层级的思路,大力推进组训方式、方法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训练效益。

一是合理确定专业课程培训内容。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着眼“能打仗、打胜仗”能力要求,突出训练中最实用的装备及仪器仪表操作使用,重点训练最管用的值机值勤、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内容,强化训练通信保障手段综合运用等内容。适应参训人员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按基础知识、必须学会,基本技能、必须掌握,专业重点、训练强化,拓展知识、了解补充的思路,使专业课程教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遂行通信保障任务为牵引,以提高参训人员专业技能和组织指挥能力为核心,按照单装操作重技能,多装训练重联通,专业要素联合重组网,实战化演练重运用的思路,确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组训方式方法。

二是训练阶段划分采取阶梯递进。专业课程教学应结合装备训练特点,遵循由基础到应用、由低级到高级的实践原则,可将专业教学培训周期分为起步训练、基本训练、应用训练和综合训练四个阶段,形成阶梯逐步递进的态势。起步训练阶段主要针对参训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以统一的理论讲解和装备仪表操作使用为重点,解决专业知识“入门”问题;基本训练阶段主要针对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的深入学习,熟悉专业教学内容组训方法、基本技能、仪表使用,探索技能快速形成的途径和方法;应用训练阶段主要采用想定作业、室外现地教学等方式,根据实践课操作实施流程,规范训练的组织、检验训练的效果;综合训练阶段主要结合装备全功能运用、多要素联合训练、实战化训练和综合演练,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全面锻炼和提高参训人员的战斗作风、战场意识、装备操作和功能运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理论学习和基本训练成果,尽快提高参训人员的未来岗位任职能力。

三是教学内容配档运用模块集成。专业课程教学组织要打破专业间界限,立足现有装备进行优化组合和精简调整,对专业教学课题进行集约处理、模块配档,各模块之间可按照“积木”原理,优化组合、有机串联。着眼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以专业装备操作运用、专业综合训练为核心,抓好相关课题模块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穿插组训,形成横向交叉组训、内容衔接、专业互补,纵向突出重点、逐步深化、逐级提高的训练体系。模块化组训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以大大减少各课题间的重复内容,节省训练时间,便于查漏补缺,便于把同类型、相关联的内容相对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强化各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巩固和消化专业知识。

四是专业技能训练坚持滚动升级。专业知识掌握和装备熟练运用要以部队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坚持不断强化。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参训人员入学前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培训参与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组,实行小教员帮带制度,抓好有一定专业基础学兵的优先培养,建立装备操作、台站组训示教示训小组。充分发挥专业骨干和小教员的作用,带动其他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加强阶段性考核讲评的触动作用,通过考核竞赛,选拔技能合格人员进入下一个模块升级深化专业学习,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补差强化训练,直到达到训练规定的考核标准,从而调动和激发参训人员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提高参训人员参与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善专业课程教学条件,抓好教学配套内容建设

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加强专业教学配套内容的建设,不断完善专业课程教学条件,应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专业急需、完善配套,挖潜改造、经济实用,灵活组织、注重节约”的指导思想,不断改善专业课程教学条件。

一要建章立制,推动专业课程教学规范开展。适应未来新装备科技含量高、部队岗位任职和实战化训练要求严等情况,应加强专业课程教学规范化运行,通过对装备操作流程、值勤值机规范、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进行规范统一,使参训人员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优良的机务作风、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

二要突出重点,优化完善场地设施建设。随着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型装备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教学设施、场地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要求,需要本着借用、改造、重建等思路,在充分发挥原有训练场地作用的基础上,利用好驻地周围有利环境,构建和实现实战化训练想定作业内容和现地教学需要的场地,增强实践性组训的效果,提高参训人员在复杂条件下实施通信保障的能力。

三要盘活资源,寻求专业建设持久深入。专业教学中应结合参训人员技能掌握情况,充分发挥现有专业教学软硬件平台效能,为专业训练创造单装操作、多专业联合、实战化训练的场所。加强维护和保养装备器材,革新制作教学辅助用简便器材,保持装备仪表的完好率,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应用,积极利用模拟器材、仿真软件辅助开展模拟训练,推动教学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峰译.美军训练模拟[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2董爱国,方鑫.美军基地化训练的主要特点.国防科技,2002.12

篇7

关键词 应急通信;消防;保障

中图分类号 TU9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2-0090-01

1 消防部队应急通信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不足

通信联络是部队指挥的基本手段,是部队的神经系统,也是指挥、控制和情报的基础,更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通信联络畅通是决定消防部队救援行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跨区域救援由于参战部队多,涉及方面广,出现信息渠道不畅通,不能有效对接,指令来源混乱、不能有效落实等问题。

1.2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

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倾向。注重网络硬件配备,忽视软件建设和人员培训。系统建成以后,没有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推动应用,使之成为摆设。同时,对信息通信工作还仅局限于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没有很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消防业务的有机结合,在促进业务管理产生质的飞跃等方面涉猎甚少。此外,信息通信管理工作较为混乱,职能、编制、人员素质等难以满足消防信息通信建设、管理和应用形势的迫切需求。

1.3 应急通信人才匮乏

目前,消防应急通信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量少质弱,素质不高、业务不强、技术不精。大队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基层中队人员调动频繁,许多中队存在由新兵担任通信员,通信业务培训少,日常学习训练中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在实际灭火救援中运用效果并不理想,基层中队主要由通信员来负责通信器材的维护保养,由于通信知识的缺乏,维护管理使用不当,给执勤备战带来不利影响。

1.4 训练与实战脱节

目前,消防部队没有形成应急通信保障训练体系,与实战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总、支队对各类通信设备的使用研究还不够透彻,缺乏统一的通信设备训练大纲;基层部队对应急通信保障训练抓什么,怎么抓,把握不准;专业训练和实战任务结合也不够紧密。同时,通信保障队伍还缺少必要的体能和心理训练,缺乏在野外生疏环境自下建立应急通信指挥中心和快速组网的实战经验。

2 对做好消防部队应急通信工作几点思考

2.1 配齐配强应急通信保障设备

消防部队处置灾害事故种类繁多,当遇到地震、泥石流等破坏性强的灾害事故,或事故地点过于偏僻时,会造成常规通信基础设施损坏或无网络信号覆盖等问题,因此,只有加强短波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构建专用的无线电应急通信平台,依托政府部门,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合适本地区专用的无线电应急通信系统,整合公安、消防、医疗各通信部门和社会业余的通信资源,形成长效联系机制,确保战时设备完好,人员操作熟练;加强卫星通信建设实现“天地一体、固移结合、无缝衔接”,利用卫星通信距离远,且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填补基础网络不能覆盖的区域,确实提高应急通信的互通能力。配备 “动中通”和“静中通”移动指挥车,以适合在复杂环境内能够快速的运输、架设与开通,实现整网移动功能,有效提高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水平。

2.2 加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建设

首先应在总队、支队两级建立应急通信保障分队,总队负责跨省和省内跨区域作战的应急通信保障,同时指导各支队做好相关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支队负责本辖区内的应急通信保障做好日常灭火救援、重大勤务等有、无线通信组网保障工作和消防通信指挥等系统运维工作。其次在人员配备上,根据目前设备配备情况,应配备一支至少8-10人(配有动中通指挥车的支队,其它支队可相应减少人员)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该队伍应归具体负责应急通信保障的单位直接领导。第三,战勤保障大队负责应急通信保障工作,负责设备简单的维修、冗余备份设备保管与保养、大型灾害现场通信设备更换供应,确保不同条件下的消防应急救援任务通信畅通。

2.3 贴近实战需求练兵

定期组织各级消防部队开展各种灾害事故类型的演练,提高各级部队应急处置能力,训练和演练是提升战斗力的基本手段。地震和跨区域的救援行动等这些极端条件下的抢险救援行动并不是时刻发生的,实战的机会并不多,只有通过训练和演练来掌握通信保障的需求和提高通信保障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战就是实践的过程,在实战中应善于思考和创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并能尽快地选择吸收新的信息理论,不断调整已有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从而指导实战,形成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并指导实践的能动上升的过程。

2.4 建立军地联合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电信、移动、联通等公网通信运营商,设备完善,网点覆盖范围广,有较强的装备和技术力量,特别是近年来在应急通信建设方面投入较大,灾害事故发生后,公网通信抢修恢复迅速。鉴于此优势,在以后的应急通信保障中,可以和公网通信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组织日常联合演练,在灾害发生时利用他们的应急通信设备和网络,做好通信保障工作。

2.5 抓实人员训练和装备管理维护

加强通信人员的培训和训练能提升部队战斗力,为部队打恶战打下基础,每周定期组织通信保障方案演练,牢记通信保障原则,熟练掌握各种通信方法,正确、灵活处置各种情况。加强装备及维护是以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目标,每日要求在上报值班情况时检查对讲机完好率,如果有损坏的必须及时上报支队并进行维修。

2.6 加强应急通信专业人才培养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其对象是人,只有提高执法人员的认识和使用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建设的效能。因此引进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消防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各类软、硬件和应用系统的使用管理水平,促进消防部队自身人才培养和全体官兵信息化应用技能提高,是现阶段必行之举。

1)加强专业性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既懂消防业务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均衡、全面发展,实施干部交流与轮训

制度。

2)加强技术人才引进工作,进一步完善指挥中心职能,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从基层部队选调具备过硬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干部到信息化建设岗位工作;择机招收计算机专业人才定岗为消防通信专业士官;补充具备计算机技能的战士到指挥中心工作,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着力培养和保留骨干人才,确保信息化技术队伍的稳定;外聘通信技术人员,完善人才结构;从社会上外聘接警人员或使用合同制消防员,承担部分接处警工作,缓解兵员压力。

3 结束语

应急通信保障是一项漫长艰巨的任务,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应急救援预案设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理所必须的硬件。只有在一个有效、高速、安全的现代信息网络上才能实现快速反应,从而达到应急指挥和监控的

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短波通信 自适应短波电台 508短波综合业务终端 LQA ALE

一、系统概述

短波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使用灵活机动、组网性能好的独特优点。

短波自适应通信网是覆盖范围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中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网。该系统对于提高通信能力和应急通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短波系统采用了新型自适应控制器,并开发了相应的主控软件,配合508综合业务终端使用,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综合性能。

二、短波自适应的工作原理

短波自适应电台可以通过链路质量分析(LQA)和自动链路建立(ALE)两种重要手段使通信在最佳信道上进行。

2.1链路质量分析(LQA)

链路质量分析是一种实时信道质量估计技术。对信道LQA就是对信道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然后对信道的质量进行评分并将信道从最佳到最差排序。通信时可根据LQA矩阵中各信道的排列次序,择优选取工作频率。

船与基站主要进行点对点通信,两个电台之间进行双向的LQA的基本过程如下:

第一步,探测呼叫。主叫台通过某一信道向目标台发出探测信号(包括主叫台和目标台识别地址的编码信号)。目标台识别后,接受并测量其信号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下来。

第二步,应答。目标台在同一信道上向主叫台发出应答信号,其中包含来自主叫台探测信号的质量评分信息。主叫台接受并记录该信息,同时对来自目标台的应答信号的质量进行测量、评分和纪录。这样,主叫台就掌握了通过该信道双向传输信号的质量评分,从而得到该信道的质量总评分。

第三步,确认。主叫台再次通过该信道向目标台发出信号,其中包含对该信道的质量总评分信息,从而保证主叫台和目标台关于该信道的质量评分记录完全一致。至此,对一个信道的双向LQA过程结束。双方又开始对另一个信道按上述“探测呼叫――应答――确认”这三个步骤进行双向LQA。

对所有信道逐个进行双向LQA,就可得到每个信道的质量评分,然后双方均按评分的高低顺序,将所有的信道排序,并存入存储器中。

2.2自动链路建立(ALE)

在工作过程中,主呼台的自适应控制器根据LQA的结果,在LQA表中选出最佳信道进行呼叫。一旦双方信道沟通,两个电台均会发出“建链成功”声音,通知操作员可以进行通信。若是在所有信道上均无法沟通信道,主呼台将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

被呼自适应电台处于扫描状态,接收机则对已编程入本台地址的全部信道和本台所属网络地址的信道集合进行循环扫描。当在某个信道上接收到呼叫信号时,工控便自动停止扫描,并在该信道上向主呼台发射响应信息,当再次收到主呼台的“认可”信息后,就完成了自动链路建立。

三、基于自适应的短波监控系统

传统的单一手键报通信是以手键为终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报务员敲击手键发报完成报文通信,属于人工终端,存在着很多弊端。自适应技术实现了信道建立和沟通联络的自动化,而要实现短波真正的自动化,508终端的自动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自适应短波通信系统既可以用于点对点通信,也可以用于多点之间组网通信,收发信机主要用于发送和接受数据,工作种类有上边带、下边带、调幅话、等幅报。

自适应控制器是此系统所以实现自适应通信的核心装置,它能不断的进行信道扫描,从中选择最佳信道进行建链,确保通信成功。在原系统的基础上,设备增加了终端控制设备508终端,从而结束了以往单一手键报操作的历史,它可在短波信道上完成数据传输、传真、声码语音通信等多种业务。

通过计算机监控台和508终端得以利用软件实现对硬件的灵活控制,该监控软件分为应用程序软件和控制软件两部分,应用程序软件提供终端的用户界面,完成各种用户功能,实现对硬件设备的管理和设置。

屏幕画面简洁,明确醒目,操作起来很方便,操作人员无需专门训练也能很快上手。

四、不足之处和应对措施

自适应电台有时链路建立时间太长,为了发报,常常需要等上很长的时间。链路建立时间跟LQA的评估速度和信道数有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信道数目优化选择频率。

五、结束语

短波通信系统自适应监控的实现,大大提高了短波通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实际应用过程中,灵活的使用频率,将更有力保障短波通信任务的完成。

参 考 文 献

篇9

加强宣传,创造良好的组织训练氛围

和平时期,一些干部群众对人防专业队伍组训的必要性存在着模糊认识,该市人防办将加强宣传、提高全民人防意识作为抓好人防专业队伍组训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新闻媒体专题介绍、上街赠送宣传材料、召开人防工作座谈会等形式,使干部群众明确人防专业队伍职能,为组训工作提供领导关心支持、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因地制宜、有分有合,确保队伍稳定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人防专业队伍组训工作遇到了新的困难:部分队员下岗离职,参训热情下降;企业实行合同制后,组训人员、时间、经费无法保障等。该市人防办锐意创新,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对策。

首先,组织人员深入各组建单位认真听取基层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对各专业队伍的编制、结构、队员岗位变换、出入队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根据各组建单位实际,对专业队伍进行调整、补充。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生产和工作、便于执行任务的要求,落实人员编制。

其次,明确区分人防专业队员与其它民兵的职责,做到一兵一职。组织落实是搞好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基础,该市人防办针对部分单位人防专业队伍与民兵组织混编的问题,与市政府和军分区协调,明确人防专业队员不能与民兵专业分队、交通战备组织成员重叠,以便于归口管理及执行任务。

第三,做好“合”的工作,按《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的意见》精神,将人防专业队组训工作纳入军分区民兵整组计划,与民兵整组同步安排布置、同步组织训练、同步检查验收。每年由军分区下达总体整组计划,人防办下达各分队组训计划,提出具体方法步骤、要求和验收评估标准。从而理顺了工作关系,减轻了组建单位负担,增加了组训力度。

平战结合,以岗位练兵推进战斗力提高

人防专业队伍是不脱产的群众性组织,不少专业队员都是生产一线骨干。为减少专业训练对队员本职工作的影响,人防专业队训练时广泛采取了小集中与大分散相结合、以工代训等方法。

篇10

关键词:物联网;实验平台;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9015102

作者简介:孙冠男(1990-),女,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0引言

目前,物联网技术教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较少,这与物联网教学强调实践的特点相违背。教学中多以单个技术设备分别教学为主,没有科学化整体化的教学系统,不利于学生对物联网技术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物联网实验平台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技术,并在平台上实现物联网创新系统实验。

1高校物联网实验平台需求分析

1.1物联网专业特点

物联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测控与通信等多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物联网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是现有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化的产物,它的呈现形式是一个实际落地的应用系统。物联网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传感器、微处理器、嵌入式技术和相应的软件技术,还要掌握无线通讯、高频设计、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以及3G无线网络设计等最新技术。

1.2物联网专业培养要求

物联网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是一个技术集成,涉及广泛的技术领域。物联网技术核心是网络通信技术:包括Internet、WiFi、蓝牙、ZigBee、3G/GPRS等;物联网最重要的支撑点是无线射频通讯技术。高校通过开办物联网及相关专业,建立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熟悉、理解物联网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精通物联网基本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1.3物联网实验平台建设的迫切性

国际上,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已先后启动了以传感器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应用为核心的国家战略性物联网计划。我国也把物联网列为国家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随之不少国内学者提出了物联网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和必要性。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物联网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还主要以课程讲授为主,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必然缺少实际的操作经验,不但难以增强对物联网理论的深入探析和融会贯通,而且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所以高校有自己的物联网实验平台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使学生毕业以后更能适应工作中的实际环境。物联网创新实验平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1.4物联网实验平台建设原则

对于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或教师来说,物联网平台正是紧密结合本专业教学与科研的核心平台,应能比较全面地满足学生或教师在学习和研究物联网技术方面的需求。

对于开设物联网技术这一课程的学校以及选修此课程的学生来说,物联网实验室应能比较全面地展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和老师可以掌握物联网基础理论和技术以及应用方法。

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或教师来说,如计算机软硬件、通信、自动化、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或教师,可以通过物联网实验室能进一步深入掌握物联网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为将来就业和科研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2高校物联网实验平台具体建设内容

2.1物联网实验平台具体建设要求

因为物联网实验涉及到通信、电子等多方面的新技能、新知识,一些新批准建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在建设配合物联网知识体系的实验平台方面有所不足。不仅如此,物联网又是交叉的新专业,因此物联网实验教学教什么、拿什么教、怎么教等问题,基本上还是空白,很多方面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探索。

笔者认为物联网实验平台的相关建设应该以配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规范、物联网核心课程、学生实训为目标,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能满足物联网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规范和教学基本要求;能支撑物联网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能支撑物联网教学实验,能实现物联网各知识点的各种实训;能兼顾竞赛以及学校科研工作;实训室建设规模至少能满足一个班学生同时做实验。

2.2物联网实验平台各模块功能设计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物联网的实验平台主要设计成3个模块:基础教学模块、物联网接入系统实验模块和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模块。其模块构成和功能分别如图1、图2所示。

2.3物联网实验平台具体构成

构建物联网实验平台的两大要素是硬件和软件。硬件是构建物联网实验平台设备的硬件平台,开发工具,包括传感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网关中心等。软件,包括两种:一种是物联网系统运行必备的,如:开发环境、中间层软件、应用层软件、通讯协议、操作系统等。另一种是配套的教学体系与资源,如:配套的实验教材、PPT教学课件、avi视频教学动画、教学大纲等。硬件和软件共同组成了实验室的两大部分:学生专业训练平台和学生科研创新系统。

(1)学生专业训练平台:该平台的设计是3~4个学生共用一套实训平台,此平台上集成了嵌入式处理系统、传感器网络通信节点等,学生们可在此平台对传感器网络的各个知识点开展技能训练。

(2)学生科研创新系统:建设的物联网实验平台必须是高度统一的实训平台,集教学、演示和研发功能于一体,围绕物联网这个中心,还兼顾当前最新科技的发展态势,着重各种技术之间的融会贯通。

该系统主要由一些经常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节点,加上各种不同的传感器模块、数据通信网关、整套传感器网络系统架构软件等构成,老师和学生通过这些设备就可以组成整体的网络通信方案,如图3: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或TinyOS)采集物理数据量通过串口传输到PC机或嵌入式平台(PDA),然后通过WiFi或GSM/GPRS和TCP/IP等方法传感到服务器(WEBSERVER),客户端可以通过各种介质(手机、PC机)和各种方法(GPRS、INTERNET)来进行访问。

3结语

本文初步探讨了物联网实验平台的建设内容,利用先进的教学实验平台及开发平台来学习物联网,能帮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体系结构,并获取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开发所需的基本技能。同时利用平台来开发物联网,可有效降低物联网系统开发难度,可简便地开发智能家居、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应用系统,推进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应用。平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让开发者对物联网有全面直观的认识,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和更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成林.物流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4):5455.

[2]刘佳,刘柏全,宋铁成,等.一种物联网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8992 .

[3]李俊韬,陈星浩,刘丙午.物联网技术教学实验系统的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6):25.

篇11

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他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思想改造和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以及立身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今年的“学习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为建设全面过硬战略预备力量做贡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期间,他课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下加班加点写体会,遇到疑惑及时向连首长和战友们请教,扎实的理论功底使他能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学习、训练和生活,对开拓工作思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标准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刻苦训练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真抓实干硬本领

入伍初,部队严谨的作风,严格的管理,严酷的训练,严明的纪律,让他无所适从,单调的军营生活更是困扰着他,他也曾畏难甚至退缩过,在班长的教育帮助下,他知道作为一名军人只有面对,不能退缩。由此他告诉自己别人能行的他也一定能行,又能力做好也一定能做好经过新兵连三个月的磨练,思想认识水平有了根本提高,体能素质有了明显进步,自律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在新兵连被评为全优新兵。下连后他积极参加训练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并时刻提醒自己可以做的更好!报务专业枯燥无味,他没有因此而厌倦,面对专业上的难点和疑惑,他积极向老班长和战友们学习,并虚心向他们请教方法,经过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他很快成为一名技术能手,身为列兵,就能够独自完成通信值班任务!

篇12

关键词:视景仿真 领航技能 模拟训练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114-02

1 总体设计

本视景仿真系统以OpenGL/VEGA作为可视化视景仿真平台,采用Creator实现飞机与飞行场景的三维建模[1],利用Vege实现视景驱动[2],基于VC2003开发程序界面,应用高层体系结构,实现组训方式的多样化和多用户同时训练。

系统的简要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2 视景仿真系统建模

本系统的视景建模主要完成了两部分工作,一是建立三维造型模型,二是建立地景模型。针对领航技能模拟训练的需要,建立了某型领航员训练用飞机的模型,在飞机座舱内采用虚拟仪表技术实现了领航技能训练用基本仪表,实现虚拟视景中的地形、地貌、机场、跑道、公路、铁路、山丘、海岸、海洋、草木和树木等典型地标的建模[3]。由于地标定位的训练需要领航员辨认并识别出地面具有典型特征和相关位置的地标,地景模型要求逼真形象且能突出特点。视景仿真系统建模如图2所示。

3 视景仿真驱动

视景驱动模块负责加载仿真模型对应的场景文件,对场景进行渲染。本系统的视景仿真驱动采用MultiGen的Vega软件平台,使用Vega的LynX图形用户界面编辑器,创建和修改ADF文件,Vega运行时,通过加载ADF文件实现初始化,仿真循环完成对场景的渲染,最后调用vp::shutdown函数释放内存,结束线程。

本系统开发了基于VC2003的Vege程序驱动方法。从CView类派生子类vpView,用于启动Vega Prime线程,Vega Prime线程调用vrWindow中的setParent函数实现Vega Prime窗口与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的融合。

4 关键技术

(1)在领航技能模拟训练的仿真实现过程中,逼真的大范围的三维地景是重要的内容,本系统采用了大规模地景数据库生成与实时显示的关键技术点。

在本系统中机场附近采用10km×10km的0.6mQb数据,其它600km×800km的区域采用SPORT的10m数据,地形场景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区域很广,对地形真实感的要求很强,但是计算机硬件性能不可能无限地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三维地形的精细程度和逼真度,优化地形模型和数据结构的组织。1)采用了细节层次LOD技术解决飞行员视点在高低空变换时产生的仿真实时性差的问题。2)采用虚拟纹理映射技术优化了大地形场景建模过程中的动态纹理替换,根据视点距地面的远近,动态加载不同精度的纹理,图形显示处理器的渲染速度加快,性能得到提升。

(2)本仿真系统的数据传输采用两层网络结构,即在机组成员之间及机组与主控程序之间使用MAK-RTI平台分步式通信,在机组内部使用DirectPlay平台采用C/S结构进行通信。这样,仿真系统可以支持一个专业训练教室,教室可同时供多架仿真飞机进行模拟领航训练,每架仿真飞机的内部的一个机组也可进行通信和交互。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5 仿真效果

本系统可用于领航学员进行模拟综合演练,在专业教室中,多“架次”的模拟飞行飞机自主组织训练,领航员可从瞄准镜中识别并辨认出正下方“地面”的典型“地标”,进而训练确定飞机位置的准确性,其运行效果如图4所示。图中左侧为从飞机内观看仿真视景的视点,右侧为从某型仿真瞄准具中观测到的地面视景,从仿真效果上看,能够满足领航技能的模拟训练要求,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领航员技能培养的速度,提高了领航员的实际技能水平,在领航教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乘,周均清,李利军.Creator 可视化仿真建模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

篇13

作战任务:从支援配合到独立主导

信息化战争的突出特征,是构成了信息网络化的战场,C4ISR系统成为主要作战目标,制信息权斗争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关键。谁能掌握战场主动权,谁能在作战体系间的对抗中处于有利地位,均取决于谁握有制信息权。正因为如此,以制信息权为目的的信息作战,将逐步发展为信息化战争的独立阶段或作战样式,它将具有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性质。此时,信息作战力量由专业力量扩大到联合作战力量,重大信息作战行动往往由联合作战指挥部直接组织实施,信息作战行动可独立达成整个战役甚至战争的目的。

夺取制信息权已经成为联合作战的重要目标,它与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同等重要,甚至超过之。信息进攻力量不断向超远程、大威力、软硬一体化方向发展,导致战略级、战役级信息作战力量的大量出现,参战军兵种均围绕敌方信息目标展开攻击。信息作战行动成为联合作战行动的主导。以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和实体摧毁战为核心的夺取制信息权的作战,渗透到陆、海、空、天各个战场空间,并贯穿于联合作战的始终,这决定了信息作战必然成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

在战争实践中,信息作战从最初的保障手段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远的如贝卡谷地之战,近的如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标志着通过信息作战夺取制信息权,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作战样式。海湾战争首批打击的目标中,信息目标约占50%;到了科索沃战争,北约军队首批空袭目标中,信息目标达到70%以上,都说明了信息作战的主导作用。

作战主体:从攻防分离到攻防一致

传统理论认为,信息进攻与信息防御的主体具有分离性,信息进攻靠信息对抗部队,而信息防御则靠使用信息系统的人员和设备。这里有体制制约的原因,目前我军信息进攻力量和信息防御力量在隶属关系上是分开的,作战运用上也是相互独立的。也有技术缺乏的原因,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使得信息作战武器系统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影响了进攻和防御的一体化运用。还有手段受限的原因,主要限于电子攻击、网络攻击和反辐射攻击,缺少指控系统对抗、综合网系对抗、新型能量对抗等手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突破,作战单元的一体化和全新作战样式的出现,攻防主体将由分离性逐步向一体性转变。

作战指挥:从组织进攻为主到组织侦攻防管一体

随着信息作战外延的扩展,信息作战力量的结构、功能及运用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信息攻击拓展到信息侦察、信息进攻、信息防御以及电磁频谱管理等多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指挥机构职能已难以满足信息作战组织指挥的需要,其指挥职责必须向侦、攻、防、管一体化方向转变。

这种转变有利于调动各种信息因素,优化信息作战资源。通过组织侦、攻、防、管的整体运用,充分利用战场各种信息资源,将军用信息系统和民用信息系统有机融合,形成军民一体、高度集成、覆盖多维空间的信息作战系统。

这种转变有利于聚合信息作战力量,形成整体抗敌态势。

这种转变有利于协调信息作战行动,增强信息作战效能。

作战力量:从固定建制到灵活多能

信息作战部队由多种专业力量构成,包括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等,其中每个单元都是一种小而全,多能型的编制形式。这种编制组合如果过于固定,将失去灵活性,难以独立完成作战任务。例如,作战中信息作战力量通常是多群编组,打乱现有的编制,指挥机构重新组建,指挥员重新调整,指挥系统重新建立,为的是多种作战力量融合。而这样将可能造成指挥不畅、协调不顺、保障不力的局面,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同时,由于各类信息作战团队专业训练差别很大,各专业点多、面宽,也可能造成作战需求牵引不明确,平时训练和战时运用脱节。此外,由于各种专业信息作战力量平时较为分散,在经费投入、人才培养、装备配置等方面,难以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

篇14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日益开展,而相关工程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产作业的稳步开展。目前,通信管线工程建设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周期长、进度慢的问题,故而导致施工建设状况往往容易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阻碍了相关效益的取得。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关键词:

通信工程;管线工程;施工控制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通信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开展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有关部门加强了通信管线工程建设,并由此促进更高效益的取得。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我国通信管线工程在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促进各项作业的稳步开展。

1通信管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了带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有序开展,促进各项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我国的工程建设单位逐步开展通信管线工程建设作业。但事实上,该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基于实际环境的限制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关于通信管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1设计不合理

为了确保通信管线工程顺利开展,需要作业人员加强工程的设计作业。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施工单位为了谋求较高的经济利润而私自修改管线工程设计,故而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较差,且容易受到人力、设备等工程建设因素的限制。不仅如此,作业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对于施工现场的仔细勘察,故而导致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较差,故而与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出入较大。

1.2施工人员素质低

目前,基于我国通信管线工作建设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领域较为复杂,而工程建设的周期也较长,所以建设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多采取分包的方式进行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专业性较差的施工团队的出现。这些施工团队在人员组成上出现了较多不科学以及不合理的因素:一是施工队伍缺乏有制约力的组织体系,二是施工人员大多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以及培训,故而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会存在专业技术较低,无法促进施工建设作业的稳步开展[1]。

13施工管理较乱

不仅如此,我国的通信管线工程建设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施工管理不到位,管理混乱的状况。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较多:一方面是施工参与方过多,而各施工队伍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各行其是的桩基,进而导致施工队伍之间的联系较少,无法促进施工建设的连续开展;二是部分施工队伍违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操作,故而导致管理作业的安全隐患较多,进而导致了各类问题的出现。不仅如此,通信管线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也较多,但是由于通信器材供应市场渠道多、种类杂,故而导致设备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并对工程建设管理作业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不利于相关效益的取得。

2.促进通信管线工程建设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通信管线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作业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强对于各类科学措施的采取。关于促进通信管线工程建设的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2]。

2.1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

为了确保通信管线工程的稳定开展,需要作业人员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管理工作。所谓的全过程管理指的是工程管理单位需要在通信管线工程立项阶段就要依据工程建设区域的实际状况,对工程采购、设计、初验、竣工、决算等关键环节进行管理,并各项作业开展的时限进行规划,进而确保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不仅如此,在这一过程中,作业人员还需要依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进行管理,进而促进建工程转固及时率的提高,并对完工的建设项日及时办理转固手续,确保工程建设的稳步开展。

2.2及时记录工程设计变更状况

目前,通信管线工程建设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施工费用高于设计值的状况。通过对于这些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导致该类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私自修改设计方案,进而导致施工工程量出现了变化,而这一变动由于缺乏审核,故而导致竣工资料中并无相关的设计变更资料。事实上,这种设计随意变更状况的出现不仅导致了工程造价的变更,还会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3]。

2.3严格循序通信工程设计规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通信管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遵循的各类规范标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更以及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仍有部分设计单位缺乏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分析,故而导致管线工程设计方案所遵循的规范为信息产业部废止或者变更的内容,不利于作业效率的提升。基于此,为了进一步规避上述问题的出现,促进通信管线工程建设作业质量的稳步提升,需要作业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相关通信工程技术标准的培训以及教育,进而保障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能够依循现行的规范进行具体的操作,并实现了强制性执行标准贯彻执行的监管。

3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通信管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促进通信管线工程建设的措施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通信管线工程建设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

作者:郭广毅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通信网络中心

参考文献

[1]谭忠盛,陈雪莹,王秀英,黄明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J].隧道建设,2016,(10):1177-11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