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混沌学理论范文

混沌学理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39: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混沌学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混沌学理论

篇1

[关键词]混沌理论;哲学观;旅游学混沌态;旅游奇异吸引子;旅游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54―05

1 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旅游学的理论体系、知识框架、学科体系等问题,一直是旅游学界讨论的焦点,研究者们从不同专业视角,从各自对旅游学科的理解,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旅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旅游系统边界的模糊性,以及旅游学科本身积累的不够,致使在许多重要的学术问题上仍然争论不休,共识尚未形成,还处于科学的“前范式”阶段。因此,如何运用科学哲学观去看待旅游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我们厘清发展思路,科学地构建旅游学科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图运用混沌理论的哲学思想去审视、分析旅游学的混沌状态,从中找出它的有序规律,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哲学支撑。

混沌理论被称为20世纪科学的第三大发现,是当代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构成了对现代科学最具影响的三大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混沌理论对科学哲学观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改变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图景和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牛顿和拉普拉斯关于世界的自然图景模式,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预示着整个宇宙都在可预测之中,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只要有了方程及初始条件就知道了一切。它描绘的世界图景是一种钟表模式的图景,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像一架钟表,它们按照确定的方式运行,科学的任务就是阐明钟表的结构,揭示它的运行规律。然而,当混沌理论产生时,它提出决定论中的混沌性,揭示了在确定系统中的不确定,从有序到无序,无序中又隐含着深刻的非线性动力机制,体现出无序中的有序。因此,混沌理论从根本上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图景和思维方式,它用混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现象和系统,是人们认识世界哲学观念的一大变革。

2 混沌理论及其哲学观

混沌(chaos)一词,又称浑沌,通常指混乱、杂乱无章的状态,在我国古代用“混沌初开”来描述宇宙形成之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从哲学层面来看,哲学家庄子在《庄子・应帝王》中描述了一个由浑沌到有序的转变过程,是人类对混沌认识的最早哲学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混沌则是指在确定的系统中出现的类似不规则的有序运动。哈肯对混沌曾做过这样的精辟定义:“令人惊奇的是无规律运动来源于完全的决定性方程,为了表征这个新的现象,我们定义混沌性态为来源于决定性方程的无规则运动。”可见,哈肯是从过程的角度指出混沌是从有序中产生的无序运动状态。混沌理论不仅具有严格的科学体系,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混沌理论中既包含3种基本的辩证科学范畴,即确定与随机、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又包括诸如线性与非线性、可测与不可测、有限与无限、衰退与创生、整体与部分、同与异、存在与过程、状态与演化、结构与功能等其他的辩证科学范畴。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混沌理论对本文的哲学思想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混沌理论认为简单孕育着复杂,从复杂中可以抽象归纳出简单的规律。复杂性是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普遍行为,事物的本质只有在事物的复杂整体性中才能真正显现。

(2)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关系。混沌的随机性是内在的,是确定性系统自身固有的,被称为“内在随机性”,或“自发混沌”、“动力学随机性”,它在适当的条件下,将以必然的形式从系统内部产生出来。黑格尔说过,必然性(确定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随机性)。它们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偶然性(随机性)是在分叉点附近起作用,分叉后又是确定性起作用。

(3)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关系。混沌是稳定的,又是不稳定的。一般产生混沌的系统是具有整体稳定性的。混沌与有序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具有整体稳定性,而且还具有局部不稳定性。局部不稳定性表现为在进入吸引子区时随着进入的初始位置的不同,将产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即所谓对初值的“敏感性”。局部不稳定性还明显地表现在奇异吸引子的相空间运行中,这一点将在下面的内容中详述。著名的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蝴蝶效应”,认为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会导致气象系统的极大差异,他还解释道,如果有一只蝴蝶在巴西拍动翅膀,就有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的可能性。

(4)有序与无序的辩证关系。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或混乱,而是一种“有序中的无序”。它没有经典意义上的周期和对称,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有序,但它却有跨尺度的自相似性。混沌运动的轨道在相空间中的某个区域内无穷次的折叠,构成一个有无穷层次的自相似结构――奇异吸引子,奇异吸引子的这种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有序性,是一种更深刻的变换中的不变性,有序渗透于表面的无序中。

3 旅游学混沌态分析

旅游活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现象,活动内容涉及的面广、领域多,诸如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等领域,活动的形式复杂多样,因此,对旅游活动及其现象研究的专业领域也十分广泛,旅游学科具有明显的多学科性特点,如从旅游研究的领导性刊物《旅游研究纪事》所刊载的内容就可以得到证实。国内学者吴必虎对1973―2003年《旅游研究纪事》上发表的文章,按各分支学科主题词索引法进行了统计,他认为主题词数出现较多的分支学科,说明该学科的概念、内容丰富,对学科的研究深入,统计结果见表1。

可见,《旅游研究纪事》汇集了对旅游感兴趣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旅游学多学科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时,旅游学的多学科性也在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充分体现。杰弗瑞(Jafari)在2001年就对西方大学科系中开设有关旅游课程及其相关研究范围进行了统计,他非常清楚地勾勒出旅游在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状况,见表2(按英文字母排序)。

此外,各学科由于学科范畴、知识谱系、专业视角不同,因而在旅游学科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 呈现出多样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它们的不足。虽然,对于一个分散的、跨学科的领域要有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各学科的研究者并不太注意学科的“边界性”,对旅游感兴趣的科学工作者会毫不犹豫地借用本学科的概念、理论或方法进入到旅游学的领地,造成相关学科的研究者虽然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但仍站在原学科的思维角度,不能从本质上与旅游现象相结合。同样,旅游学科的研究者也忽略了自己学科边缘性的特点,在应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时,则因对这些学科研究方法掌握不够、理解不深,虽然站在旅游学的角度,但却分析、研究得不够深入。这些不足使旅游学科的综合性变成各相关学科的简单集合,跨学科或边缘学科变成各学科内容的直接剪裁拼接,使许多学者对旅游学科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如著名的政治科学家马修斯和里克特(Matthews,Richter)说道:“多年来,对旅游的学术研究被认为是轻浮的,不适合于成熟的学者。”

总之,旅游学科理论建设的不成熟,以及在许多重要学术问题上观点的不一致,都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旅游学科还处于学术上的荒蛮阶段。按照库恩的科学哲学理论,旅游学还处在“前科学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没有统一的科学共同体和公认的范式,存在许多竞争的学派,他们各执己见,学科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从混沌理论的哲学观分析,旅游学的混沌态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确定到不确定的发展演变过程。旅游作为一种活动,它其实很简单,就是旅游者想换个环境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放松一下心情,开阔一下眼界,因而目的十分明确。这种现象正如混沌科学中所描述的那样,旅游起源于一个简单而又确定的事件。但是,当把旅游活动过程置于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时,则表现得相当复杂。首先,作为社会的人,他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旅游中的旅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过程,文化交流也成了或几乎成了全球性的文化,“跨文化交流”一词在旅游中应运而生,因而,一切与旅游有关的人类的行为、价值取向、文化背景、旅游观等都有可能对旅游过程和旅游结果产生影响;其次,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则凸显了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等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也将对旅游过程和旅游结果产生影响。可见,旅游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料的,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用混沌科学的哲学思想来总结的话,那就是复杂是由简单分化出来的,确定性中蕴含着不确定性,而且这些不确定性是由于旅游活动本身内在机理所产生的,表现出“内在的随机性”。为此,本文所指的旅游学混沌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旅游学“前科学时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的不成熟性;二是指由旅游学“内在随机性”而产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自身固有的混沌性,它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多维度等特点,为此将旅游学科归属于任何其他学科门类,都不利于它的发展,有悖于它的本质属性。

针对旅游学混沌的状态,旅游学界应持怎样的观点呢?美国学者丹尼逊・纳什说道:“一旦出现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物,就要有一个统一的研究理论或特别的方法论似乎不太可能。目前,最好的总体目标是对旅游现象能形成一些一致的观点,这些观点能使学科之间的学者的研究融合起来。”可见,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对旅游学科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学科之间的研究能否融合起来,对这个“初值”的依赖性(混沌理论中称“初值敏感性”)很大,有时会达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程度。例如较早进行旅游领域研究的经济学科,则把旅游经济现象作为研究的初始路径(以意大利的马里奥蒂和奥地利的赫尔曼为代表),他们只考察了它的经济外壳,认为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主要涉及旅游经济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从而跳过了旅游现象本质的东西,即旅游现象形成的过程、形成的基础及其形态、结构的研究,直接进入对旅游现象性质和定义等概念的论证。

那么什么是形成这种总体观点的初值呢?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把游客看作是整个旅游研究的中心,是旅游学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由于旅游是因游客的出现而出现的,游客是产生旅游活动及旅游现象的核心要素。如果在这一问题上发生误解,对旅游学的研究就注定要走上迷途。

4 旅游奇异吸引子及学科体系建设

4.1 旅游奇异吸引子

混沌理论中的奇异吸引子是系统趋于有序的一组“定常子”,是系统总体稳定性与局部不稳定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分形性,具有自相似性结构(如果在吸引子内取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小块放大,将会发现它们在统计意义下是相似的,即具有所谓统计自相似性)。它有内外两种方向:一切在奇异吸引子之外的运动都向它靠拢,这是“稳定”方向;而一切到达奇异吸引子内的轨道都相互排斥,对应不稳定的方向。也就是说,系统在混沌区域的相空间行为表现为快趋近一奇异吸引子时突然“跑”到另一奇异吸引子域里,而快要趋近该吸引子时又突然“跑”到原先或其他奇异吸引子域里。可见,奇异吸引子不仅体现了辩证关系中的无序与有序,而且体现了稳定与不稳定的辩证关系。

同样,假如我们把旅游学科系统看作是一个混沌系统,要在该系统中找出它的有序性,则应找到旅游学科系统的奇异吸引子。从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的形成机理分析,本文认为旅游奇异吸引子有两个:一个是围绕着游客(需求)产生的体验;另一个是围绕着供给产生的服务(即旅游的一切供给都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其核心内容就是服务,而且是围绕着游客的体验来提供的服务)。从旅游的本质分析,旅游是旅游者寻求愉悦的一种体验,是一种经历或过程。旅游的这一本质已被大多数旅游研究者所接受。如杜江(2004)提出:“体验,它是旅游活动与生俱来的,是天然的。就个人经历和体验而言,2000年前欧洲人去埃及金字塔观光,与今天我们去那里的感受并无本质的区别。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旅游(需求)起源和旅游业(供给)起源的时滞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对旅游本质的解释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里不仅明确了旅游体验与生俱来的本质,而且也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即现代旅游是在游客体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供给)而产生的。同时,从哲学层面也给予了重要启示,即任何系统都是由事物的多方面组成,尽管旅游的本质是体验,但是单凭体验单个因子是不可能构成一个系统的,一定有与之紧密联系的其他因子一起共同组成。可见,体验和服务是构成旅游系统的两个重要因子,这里称之为奇异吸引子,它同样具有类似于混沌理论中奇异吸引子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旅游学混沌系统中体验与服务这组奇异吸引子的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的理解,有必要对这一对既联系又有区别的因子做进一步的分析。按体验经济的理论,体验是继农业、工业和服务 业之后的又一经济类型,它既是服务经济的一种延续,又是服务经济的深化,是从服务经济中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无形附加值,是一种新的价值源泉,是服务经济走向更大市场空间的必然结果。体验(experience)的原意是“经历”、“阅历”、“经验”、“感受”,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们参加某一实践活动而后得到的印象、感受、领悟的总和。所以,体验是“内在”的,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体验的特点是“个性化”。服务是指向消费者提供的利益满足的具有无形特征的一系列活动。对游客来说,服务是“外在”的,是为了获得满意体验的一个平台,服务的特点是定制化,所以,服务与体验是有区别的(相斥性),在相空间有各自的运行轨道。然而,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当服务经济从商品经济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服务经济对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所追求的标准化的挑战,它所追求的是差异化,即“个性化”,因为消费者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要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就必须提供差别化的服务,为此,服务经济是对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标准化的哲学否定”。由此可见,服务与体验又在“个性化”的价值上得到统一,体现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性,具有相互吸引性。体验与服务这两个奇异吸引子在相空间轨道运行中的这种吸引性和排斥性,正是旅游学混沌系统稳定与不稳定、无序与有序辩证关系的具体表现,为我们以体验和服务为核心构建旅游学科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哲学源泉。

4.2 旅游学科体系建设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体验和服务是决定旅游学混沌系统无序中的有序的重要因子,也是旅游学科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但是,根据混沌理论,在奇异吸引子域里,为了保证相空间状态的唯一性,即相轨道不能相交(否则在交点有两个运动方向而违背唯一性定律),系统所需的相空间至少是三维以上,所以,从旅游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本文认为旅游学科体系构建除了体验维、服务维外,还有影响维、信息和技术维,由这4个维度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学科体系。

篇2

关键词: 混沌理论 金融数学 实验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我国金融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各种金融风险的挑战。金融风险的管理及市场秩序的维持需要大批既懂金融又能熟练运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工具处理大量数据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为满足市场需求,各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相继开设了金融数学教学。随着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金融业务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要实现对金融数学专业本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一、金融数学实验教学现状

我国在本科生中开设金融数学教学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随着学科的发展,金融数学教学在取得一些宝贵经验的同时,一些缺陷也暴露出来,实验实践教学这一块尤为突出。

首先,目前从事金融数学课程的教师很少真正是金融数学专业毕业的既懂金融经济又有深厚数学功底兼具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同时没有金融市场实战工作经验。势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金融理论与数学知识和实践实验教学相结合,学生实验创新、实践工作和综合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其次,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方面。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对实践实验环节重视不够。学生缺少模拟实训锻炼,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强化,使学生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不强。

最后,实验实践教学软硬件等整体设备不够齐全。一些高等院校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缺乏,学校虽然设立了金融实训模拟实验室,但设备陈旧不够齐全,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模拟训练。

二、金融数学教学特点

金融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仅靠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金融数学理论比较枯燥,内容繁多,因此为增强教学效果,给学生更多时间讨论和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课程实验及金融实验室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金融数学各门课程的热情和兴趣。当然,针对培养目标还可以设置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环节,作为实验和实训环节的有力补充。

三、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是一种描述系统从有序突然进入到无序的演化理论。混沌是一种确定性系统内在的随机性,系统长期的行为敏感地依赖于其初始条件。“蝴蝶效应”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也是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混沌现象的直接原因。混沌应具备三个主要定性特征:内随机性、分形性质、奇异吸引子。混沌系统应具备以下条件:

设是一个紧度量空间,连续映射f:VV是混沌的,如果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三)f的周期点集在V中稠密。

混沌理论说明确定性系统的行为不仅仅是定常、周期和准周期的,更普遍的则是貌似无序的混沌。混沌理论是一种复杂性理论,而教育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我们可以利用混沌理论中蕴含的思想引出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新视角。

四、混沌理论引入金融数学实验教学的依据及启示

金融数学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混沌的产生,一方面是整体思维特征的呈现。个体差异性使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具有个性特征,同时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具有耦合性,学生间相互作用的耦合性越大,教学过程中混沌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是人为组织的混沌,即在总体实验教学目标指导下的局部混沌设计。这种混沌现象是教师能控制的,是有目的的行为结果。在金融数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不规则、不可预测、不确定性、非线性的因素越来越多,从而金融数学实验教学活动是动态的、多变的、混沌的。其非线性与开放性的特点会产生混沌行为,并且管理中具有奇异吸引子、初值敏感性、自相似特征等混沌特征。

1.初值敏感性对实验教学的启示

现代实验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助者和引导者。复杂的实验教学环境必然会导致教学系统内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从而加剧教学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教师进行金融数学实验教学时,应创造良好的学习初始条件,在不同阶段设置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做好实验教学设计。在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设计时,要先认识到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判断、对学习实验结果进行预期,最后确定学习实验目标。从而制订计划,选择能够实现目标的相应学习实验策略,最终对自己的学习实验结果作出正确评价。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自相似性对实验教学的启示

学习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系统。每个学生的智力、情感、接受能力、技能操作等的发展均处于复杂的多因素动态过程中,对其信息接收、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影响。人的思维是复杂的,想找到每个人发展的线性方程显然是不可能的。按照分形理论,应考虑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和手段,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发展和培养元认知,有意识地运用分形迭代的思维方法和分形认识观点,开发元认知能力。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安排,以促进其基础知识的拓展性应用能力及科学思维方法养成。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方法、思路和技术内涵,熟练运用典型的信息处理方法,加强学生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3.奇异吸引子对实验教学的启示

金融数学实验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从混沌理论可以知道一个小的变化会得到差别很大的结果,所以学习过程中,寻求奇异吸引子,一些小小的提示都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发生混沌,继而提升知识模型和思维模式的丰富程度。金融实验教学环境信息微小变化,学生内心状态的微小的变化,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微小变化及对教学目标的微小偏差等,都会导致其实际教学效果很大变化。实验教学内容直接决定实验教学质量,决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所以精心设计开展一些有特色的综合设计类实验项目,对这些实验要注意融入金融数学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最新的技术成果,以特色实验项目为奇异吸引子,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的要求、个人的兴趣、项目的驱动、就业的导向等多种因素致使学生偏离收敛性吸引子的区域而导向不同性态,在不同程度上诱发学习积极性。在金融数学实验教学中允许学生与原设计输出有很大出入的认知建构,允许学生学习结果不同情况的出现,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其发展的可能性。

五、结语

本文尝试在财经类院校金融数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混沌理论,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金融数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引发混沌现象的“蝴蝶效应”,对实验教学初始条件的创造及教学过程各学习目标的设置加以重视,既能发挥教师的主控作用,又能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非线性及奇异吸引对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的影响,从而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使枯燥的看似纯理论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谢霖铨,吴克晴.关于金融数学教学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12,Vol33,6.

[2]杨刚,张鸿雁.金融数学本科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Vol6,8.

[3]康世瑜.浅谈混沌理论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7.12.

篇3

关键词:管理会计;混沌;预测;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3)-0085-04

从1963年洛伦兹发现混沌现象(蝴蝶吸引子)以来,迄今已40余年了,这期间,特别是近20年来,几乎各个学科都发现了混沌现象,混沌现象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现象。经济学科也不例外。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市的暴跌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的神话,使新古典大厦摇摇欲坠。“黑色星期一”表现出的突发性和奇异性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股市波动归咎于来自经济系统外的随机干扰。但是,对于这次震动世界经济的股市暴跌,却找不到任何来自经济系统外的充分证据。因此,经济学家们开始寻找能够更真实刻画股市运行方法,寻找一种把股票细微、分散的交易同大规模宏观变动连接起来的方法。这导致了混沌经济学研究的大发展。混沌经济学在方法论、时空结构、建模方法及追求目标等方面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着深刻分歧,但在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方面更具现实性和优越性。管理会计是一门将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叉学科,它与财务会计并列,成为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它具有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职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管理会计是建立在线性数理方法基础上的,与经济实际不相符合,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一、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预测功能的影响

1.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一次对天气预报所作的计算机模拟中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初始值仅相差1%的同一线性模型在经过一个较长时间序列的递归演化后,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彼此偏离越来越大的结果-即系统演化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这是以往的任何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当然,人们在几年以前就已经了解,小原因可以产生大结果,因此未来很难预测,但是直到19世纪法国数学家阿达马才证明:对于某些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常常使预测结果变得如此不同,以至一会儿以后,预测事实上已经没用了。另一位法国科学家庞加莱在1908年出版的《科学与方法》一书中作了相当干脆的表述:被我们忽略了的非常微小的原因决定着我们不能忽略的客观的结果,而事后我们说这个结果归因于机遇。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被认为是混沌系统的本质特征。“蝴蝶效应”的存在意味着经济预测只能作短期预测,而不能作长期预测。混沌一方面指出了原本认为不可预测的复杂事物具有可预测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对原本认为可预测的简单事物的预测具有局限性。预测理论家Gordon指出,混沌理论开辟了预测研究新的领域,为原来被认为不可预测的复杂系统的预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途径。

2.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前面我们谈到管理会计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预测未来,由于预测是决策的基础,它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所以经济混沌所表现的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预测和决策两个方面。

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企业的行为可看成一个系统,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可看成是系统演化的初始条件,但这只能称为一种“假想”的初始条件,因为我们对初始条件的了解(即企业对现状的了解)带有一定的不精确性,也就是说企业对自己现状的把握与企业“真实”现状(我们称之为“真实”初始条件)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异。由“真实”初始条件出发所得到的企业行为结果构成的轨迹称为“真实”轨迹,从“假想”的初始条件出发按照系统演化规律得到的轨迹称为“虚拟”轨迹,它由企业时间序列的预测结果构成。由于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最初即使“真实”初始条件和“假想”初始条件非常接近,“真实”轨迹和“假想”轨迹也会愈来愈迅速地分离。由于系统演化的连续性,短期内这种差异不会太大,短期预测是可能的,但长期预测是不可能的。这必将对管理会计预测与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产生影响,如未来一定时期内现金流量预测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净现值法、投资回收期法、内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法等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将受到质疑。

管理会计在表现为混沌的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中要用到空间重构技术,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相关文献。近年来新的预测方法不断涌现,如马军海等利用指数自回归成功地进行了经济混沌时序的预测。姚洪兴等利用小波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股市预测等等。管理会计要较好地为企业的预测和决策服务,应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合理确定预测期,完善预测与决策方法。如在编制预算时最好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的现状和环境变化及时对长期规划进行修正。同时还应注意到,虽然一个系统可能显示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但决不意味着关于该系统的每件事都是不可预测的。事实上,在混沌的背景下找出什么是可预测的,也是一个真正深刻而重要的问题。非常遗憾,这个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二、经济混沌对管理会计解析过去功能的影响

1.混沌经济学与管理会计在解析过去方法上的比较

传统管理会计认为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即假定经济主体具有内在一致的稳定偏好和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和信息,因而在任何时点上都能够准确地从全部被选方案中选择出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方案。这不符合现实交易中人的基本特性。事实上,最大化只是人类行为意愿趋近的目标,但在现实中只能有限地做到,也就是说,现实的人在决策时将受到有限理性的制约。传统管理会计在建模过程中,线性化分析和近似方法是两个重要工具。如量本利分析中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量、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呈完全线性关系,即使对这一建设作拓展进行非线性的量本利分析,也只是静态地反映成本、收入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仍是一种历史决定论的分析。在混沌经济学看来,决策者通常不可能想象出其决策所面临的全部备选方案,也不具备关于未来各种可能性及其后果的完备知识和预见。不对称信息和私人信息的存在更是有限理性的特殊表现。线性分析和静态分析方法根本无法描述复杂的经济现实。经济系统中时间的不可逆、多重因果反馈环及不确定性的存在使经济系统本身处于一个不均匀的时空中,具有极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非对称的供给需求、非对称周期波动、非对称信息、人的行为的“有

限理性”等正是这种非线性的表现。所以,具有对初始条件敏感依赖性特征的非线性系统的精确形态不可能通过线性近似方法得到,非线性系统不能被化整为零地加以求解和加总;只有用非线性工具,才能精确地描述经济系统的真实演化。

2.利用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在解析过去方法上进行革新

从上文的分析知道,混沌经济学在解析过去上比传统管理会计更符合客观实际,所以管理会计在建模方法上应该借鉴混沌经济学的非线性方法,使用非线性差分方程和非线性微分方程建模。同时,企业的经济为是一个随时间演化的动态博弈过程,管理会计在分析企业的量本利时应引入动态博弈机制,分析有限理性下参与人纳什均衡(即最优利润)的存在性与稳定性问题,模型在参数取何值时出现分岔、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混沌。国外在分析企业利润的复杂性方面已经做了一定的工作,在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中,可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先进的方法来完善管理会计的解析功能。

三、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控制职能的影响

1.管理会计的控制职能

管理会计通过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之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地进行。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要先通过决策程序确定最优方案;然后,再对所选定的最优方案进行加工、汇总,形成企业生产经营在一定时期的全面预算,它集中反映整个企业在该时期内要完成的总的目标和任务;为促使总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具体化,进行指标分解,形成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使它们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并以责任预算所规定的指标作为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的准绳;各个责任中心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计量,从实际完成情况和预定目标的对比、评价和考核各个责任中心及其有关人员的工作成果,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制约和促进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决策所定目标的完满实现。

2.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控制职能的影响

从上面对现有管理会计的控制功能的解析可以看到,现有管理会计的控制功能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的,忽略了系统对初始条件可能表现出的敏感依赖性。即忽略了对混沌的控制和利用。国外许多学者在研究企业的产出模型时发现:当需求函数或成本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在系统参数变化的一定范围内,企业的产量均衡点会变得不稳定,出现倍周期分岔,最后走向混沌。费智和杜建国对寡头市场下一类量本利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的研究表明,当经济主体对产量的调控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Nash均衡点会失去稳定性,经倍周期分岔后出现混沌态,如图1所示。其中q1、q2分别是双头垄断厂商的产量,α1表示厂商1根据边际利润的大小对产量调整的相对速度,从而企业的利润也会表现出混沌行为。杜建国和盛昭瀚等在此基础上考虑经济主体出于财务、生产能力、谨慎等方面的考虑,对其业务量作一定限制时量本利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的复杂性,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模型仍然会出现混沌态,但如果经济主体决策时过于谨慎,模型的混沌态会消失。杜建国和盛昭瀚等还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和数值仿真手段针对一类量本利分析了经济主体在混沌态时的业绩表现,发现对市场过快反应的经济主体在混沌态时的业绩表现下降。这些研究方法在某些方面比传统的量本利分析方法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传统的量本利分析方法假定市场价格不变,企业只要在生产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按照盈亏临界点生产量生产就一定可以保本,按照计划产量生产就一定会完成目标利润,这不符合企业有盈有亏、经常有企业破产倒闭的经济实际。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按照传统的控制方法不一定能保证决策所定目标的实现,管理会计应吸收混沌经济学的成果来完善自身的控制功能。混沌控制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如果混沌是有害的,即系统在处于混沌态时表现较差,则应根据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来控制混沌至某些周期轨道。Hopf分岔控制、倍周期分岔控制应属于这一类,在所有的控制方法中,延迟反馈法在经济中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如Agiza等对产出博弈模型的混沌态所作的延迟控制中,实际上利用了以前的产出,如:q(t),q(t-1),…,q(t-T)等来确定第t+1期的预期产出,文中比较了T=1时用延迟与不用延迟Nash均衡点的稳定区域,得出了使用延迟扩大了稳定性区域、延迟了分岔发生的结论。其中确定预期产出的方法与管理会计中指数平滑法这一预测方法不谋而合。杜建国和盛昭瀚等采用符合经济系统特点的直线控制法对一类量本利模型的混沌进行了控制,发现施控主体的业绩在控制后有很大改善。这些研究说明了在管理会计中应用混沌控制方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如果表明混沌是有益的,如Huang在研究有增长上限的蛛网模型时证明,当系统处于混沌态时平均利润较大,那么对这样的混沌就应当诱导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管理会计应扩充其控制功能,利用混沌控制的机理来选择适当的预测、决策方法,达到利用、控制和预防混沌的目的。

篇4

关键词:混沌理论;文学批评;《混沌之美》;介评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224-6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58

1 . 引言

自20世纪以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混沌学及复杂性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使我们逐渐认识了物质世界中传统的笛卡尔或牛顿思维所无法认知的一些现象。这些认识使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几十年,寻求新的阐释范式的人文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些自然科学成果,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探索其应用的可行性。在文学批评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约10几部专著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本文拟介绍的美国著名当代文学批评家Michael Patrick Gillespie的The Aesthetics of Chaos便是其中之一。该书最早于2003年由佛罗里达大学出版社出版,平装本首次于2008年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简言之,该书主要用后爱因斯坦(post-Einsteinian)物理学,尤其是混沌理论中的一些概念所提供的隐喻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文学阐释途径。以下对全书内容进行介评。

2 .《混沌之美》各章内容概要

本书共有八章,前两章为理论铺垫,第三至七章为文学批评实例分析,第八章为全书的总论。

第一章“我们是如何谈论我们的所读的”。在本章,作者Gillespie首先以James Joyce的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中的一段对话为例,说明词的意义之模糊性。作者指出,尽管文学批评者明白,一个词的意义有多层意识的参与,如对该词的一种期待、回忆、联想及感知觉等(Gillespie, 2008: 2),但由于受牛顿思维(Newtonian thinking, ibid.,: 3)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想在文学中寻求确定的意义。同样,尽管批评者都认同理解/阐释受个人经验、文化语境、教育、心情状态等因素影响这一事实,但在评论某一具体的文学作品时,他们往往遵循一种客观化、排他性、以及“因为……所以”的逻辑模式(ibid.,: 2-3)。作者以著名批评家Bernard Benstock对《尤利西斯》开篇几句话的评论及作者本人对这段话的理解为例,说明传统线性笛卡尔分析(Cartesian analysis, ibid.,: 3)模式具有刻板性。因为每位读者的每次阅读都是主观、不同、有个性而非线性的;普通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这种认知过程与传统批评者的阐释方式之间的根本差别,无疑对传统文学阐释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能包容阐释多样性的文学批评方法(ibid.,: 4),后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出现,则为这种新的文学阐释方法提供了隐喻。作者接着对笛卡尔式文学分析传统作了大致的梳理,主要对T. S. Eliot、I. A. Richards、新批评、Mikhail Bakhtin、Northrop Frye、Wayne Booth、Kenneth Burke、Roland Barthes、解构主义、读者反应论、文化批评等批评家或批评流派的观点进行了批评(ibid.,: 6-13)。例如,作者认为解构主义只是颇为有效地反对了那些在笛卡尔、因果体系内运作的批评模式,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既然解构主义坚持语言的不确定性,那么根据它自己的假定……在本质上,提出解构理论的行为便解构了那一理论。解构主义无法消融主观阅读与客观评论之间的冲突”(ibid.,: 11-12)。因此,尽管以上各批评模式在各自的参数之内构思精密,且对文学作品极具阐释力,但这些途径都极力将那些与批评家本人的视角不相容的要素排除在外,因而它们只能生成对作品的片面、而非全面的阐释。

第二章“非线性思维:重新定义范式”。本章首先回顾了20世纪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突破(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对混沌及复杂性的研究)对我们理解物质及精神世界的方式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还回顾了将混沌、复杂理论或其他新物理学的概念应用于文学批评中的主要成果,包括N. Katherine Hayles的Chaos Bound(1990),Harriett Hawkins的Strange Attractors: Literature, Culture and Chaos Theory(1995),Philip Kuberski的Chaosmos: Literature, Science, and Theory(1994),William W, Demastes的Theatre of Chaos(1998)等(ibid.,: 17-18)。作者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就像一个复杂/混沌系统――其总体保持某种秩序性,但各个组成部分却以不可预测的方式运作。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就像气象学上的“蝴蝶效应”一般,哪怕极细微的理解上的改变,都可能使我们对作品的后续理解发生巨大变化。换言之,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带有许多不确定性。传统的线性文学批评极力推崇确定性、封闭性和排他性的解读,而这与我们现实中的自由的、不受限制的文学阅读体验完全不符。以王尔德的《多里安・格雷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为例,无论我们将主人公Gray仅仅看成英雄、流氓还是牺牲者都有局限性(ibid.,: 19),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同时包容这三个视角的理论,来为我们真实的阅读体验提供合法性。作者还以James Joyce的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中的主人公Stephen Dedalus以及Ford Madox Ford 的The Good Soldier中的叙述者John Dowell为例,论述了混沌理论中的“奇异吸引子”①(strange attractors, ibid.,: 20)概念如何能够帮助我们对作品进行多层次的、不重复的解读。同时论证了混沌理论中的“分形盆边界”②(fractal basin boundaries, ibid.,: 22)、“标度”③(scaling, ibid.,: 23)等概念运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对于本书第3-7章中所选用的分析文本,作者指出自己的选用理据是,特意选取了一些表面看来似乎最不适合非线性文学阐释模式的语篇类型来进行分析,以证明该途径的真正有效性(ibid.,: 25-27)。

第三章“在混沌边缘的解读:《芬尼根守灵夜》及线性的负累”。在本章中,作者首先简要回顾了不同批评家,包括Harry Levin,William York Tindall,Clive Hart,Vincent Cheng,David Hayman,Even Margot Norris等对《芬尼根守灵夜》(Finnegans Wake)这部天书所作的批评(ibid.,: 32),并指出他们的线性局限性。为例证非线性思维对文本解读的有效性,作者选取了书中“St. Patrick and the Druid”一段对其中的人物等进行了分析,并将自己的分析与传统的线性批评进行了比较。例如,作者分析道,尽管Riana O’Dwyer的文章很好地说明了批评者可以如何充分挖掘St. Patrick这一人物可引起的联想性,但她将St. Patrick归类为某种角色原型(ibid.,: 35),因而排除了其他解读;而如果读者在解读时联想起文外的影射意义――如在解读St. Patrick用三叶草向爱尔兰人布道使他们皈依天主教这段文字时联想起三叶草所影射的“三一神”④(Trinity)的宗教教义,那么对这段文字的解读则会丰富许多;因为“三一神”代表“一种天主教徒自己也不十分理解但又必须将其视为一部分的一种神秘”(ibid.,: 36),而这种神秘所激发的联想将增添解读的多样性。同样,《芬尼根守灵夜》中一段描述Kate在Willingdone Museyroom游览的文字中也暗含许多历史影射,作者对Philip Lamar Graham, Danis Rose和John O’Hanlon等批评家的注解进行了评论,认为他们的阐释虽有一定洞见,但由于遵循还原论式的线性思维,他们的阐释“为清晰性而牺牲了多样性,为系统整齐性而牺牲了模糊性”(ibid.,: 39),因而他们的解读还不够充分。作者认为,尽管研究乔伊斯作品的批评家费尽心思地为读者编撰了各种重要的导读,但这些解读“就像《巴尔地摩要理书》(Baltimore Catechism)无法涵括天主教的复杂教义一样”(ibid.,: 41),它们永远无法穷尽《芬尼根守灵夜》的神秘;对于《芬尼根守灵夜》这样一部“局部不可测,整体较稳定”(locally unpredictable, globally stable, ibid.,: 41)的非线性系统,我们应摒弃追求客观性与稳定性的线性解读思维,在“混沌/复杂性理论提供的阅读目的维度”(ibid.,: 42)指导下,拥抱各种主观的和不确定的阐释,以丰富我们的审美阅读体验。

第四章“从此我们幸福地活着:童话之被打破的协约”。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童话的功能、不同文化中童话的特征以及童话之文学经典地位的确立等。作者认为,童话地位的确立一方面使人们开始以传统文学视角对童话进行某种正式的解读,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分析过程的“形式化”(formalization, ibid.,: 45)。这种分析途径总是引导读者在童话中要读出某种寓意或者教训、对人物作出泾渭分明的评判、对故事的结局期望一个明晰的结论(通常是好人赢了、坏人输了之类)等。20世纪以来,随着民俗专家Vladimir Propp、人类学家Claude LeviStrauss等提出的研究范式的变革,当代批评家借助不同学科或思想流派的理论工具如语言学、唯物主义或心理分析等,生成了女性主义、文化批评或新历史主义的童话解读等。然而,作者认为尽管童话批评“注意的焦点在语言和意象之间不停转换,对童话的总体阐释途径仍未改变”(ibid.,: 47),它们大体上仍在一个线性、排他性的阐释框架内运作。作者在本章中尝试以一种新的,即非线性的阐释途径,来解读一部现代童话――J. K. Rowling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作者对该故事作了大致介绍,并突出了该作品的童话特征(ibid.,: 49-51)。接着按照传统的童话解读模式,以“善”或“恶”为标准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分析。这种传统的阐释途径显然忽视了叙事中的复杂性,它最终“只能生成对作品的一种还原论式的解读”(ibid.,: 54),使我们无法感受阅读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童话所能带来的。而借助混沌/复杂性理论的观点(尤其是“奇异吸引子”概念),便可拓宽我们的文学阐释途径,使我们生成更丰富和多元化的解读。例如,若将“善/恶”、“智慧”、“抵抗权威”及“专心专意”等元素作为奇异吸引子,我们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每个人物都可作出一种新的、多视角的解读(ibid.,: 56-59)。就像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实验说明观察者改变着被观察之物的属性那样,这些不同“奇异吸引子”所代表的阐释视角也改变了文本本身,它们赋予了文本以丰富而复杂的解读潜能。通过这些不同的解读,读者也得以领略Rowling笔下的虚幻世界中所描述的“人类交际中的各种内在矛盾与冲突”(ibid.,: 60)。

第五章“我歌唱武器、以及一位――后牛顿时代的英雄”。在本章中,作者首先对将Beowulf看作史诗而进行的传统文学分析作了批评,认为这种贴标签的做法打开了对该诗进行规定性阐释的先河,使我们无法全方位地欣赏诗中所描绘的复杂世界。当代批评家采用新的批评途径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同的Beowulf,其中较成功的例子便是Janet Thormann的分析。Thormann通过援引拉康心理分析中的“僭越式享受”(transgressive enjoyment, ibid.,: 65)概念审视Beowulf中的“暴力”的功能,并以之为工具对作品进行了阐释。不过,虽然Thormann的批评有一定新意,但她的分析也是线性和排他性的,因为她忽视了诗中许多能提供非排他性解读的要素(ibid.,: 65)。其中一个要素便是:该诗对事件的叙述并非以线性时间为序,而是具有一定循环性(circularity, ibid.,: 66),这种叙事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模糊了过去、现在及未来之间的界限,“削弱了具体行动之间的因果联系”(ibid.,: 66),也使人物身份打破时间限制从而产生一种“无时无刻处于演变之中”的动态效果(ibid.,: 67),这一要素使读者很难以线性的方式对作品生成统一的解读。此外,诗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命运或者神威,这两种要素一起主宰着一个不可预测的世界,增添了诗中人物(包括英雄)的人生随机性,这甚至让英雄一词的含义、乃至该诗的史诗特征都变得模糊起来(ibid.,: 71)。总之, Beowulf就像一个复杂的阐释涡流,不同的阐释视角则像是涡流中的不同“奇异吸引子”,它们灵活地、而非像笛卡尔思维那样可以预测地解读着作品。这种像多棱镜似的阐释视角,让现代读者在Beowulf中读到一个多元的、复杂而又真实的中世纪社会,并“获得更多的阅读愉悦感”(ibid.,: 76)。

第六章“普天之下,一切自有其意:‘约伯记’中圣经阐释学的循环性”。本章主要讨论了对《圣经・旧约》中《约伯记》(“The Book of Job”)故事的阐释。该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约伯的男人经历了失去财产、儿女和健康等人生挫折,但仍坚强地忍耐,最终恢复了物质财富的故事。该故事在西方家喻户晓,但作者认为用传统线性途径来完整地解读它则会困难重重。因为各种因素造成了解读的复杂性:首先,《约伯记》既可看作文学作品,又可看作宗教文献。在解读这类作品时,我们既要关注其审美性也要关注其道德说教意义。而审美与说教之间有时构成互补、有时又构成互斥的复杂矛盾关系;其次,约伯记本身的叙事方式也构成了解读的复杂性,因为圣经作者们对在叙述中插入不合逻辑的推论、各种矛盾冲突,以及与叙事方向完全相反的描述等似乎乐此不疲(ibid.,: 81)。他们还在圣经的通篇布下了“嵌套结构”(diegetic structure)(ibid.,: 82),这些都使各种传统的、排他性的、线性的圣经阐释途径陷入困境。因为在传统笛卡尔线性分析模式指导下,圣经阐释者往往在圣经中寻求某种终结性真理,并认为通过理解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便能找到那一真理。这种传统模式只能带来还原论式、非此即彼式的封闭性解读,这对那些关注圣经的审美性而非神学教义的读者而言,无疑使作品变得索然无味,作品原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将荡然无存。正如批评家Meir Sternberg已注意到的那样,“约伯记”中存在大量用线性笛卡尔思维根本无法解读的各种矛盾冲突(ibid.,: 83-85)。不少批评家寻求其他途径来阐释该作品,例如Lyn M. Bechtel便是较成功的一例。但Bechtel实际上只是以二重性(duality, ibid.,: 86)为逻辑工具用一种线性系统替代了另一种线性系统(ibid.,: 86)。作者认为,就像光的波粒二重性⑤理论(the wave/ particle theory of light, ibid.,: 89)所说明的那样,约伯世界中的许多要素都是在“既/又的行为体系”(both/and system of behavior, ibid.,: 89)中运作的。在对故事中的一些叙事要素如“上帝的旨意”等进行了具体分析(ibid.,: 90-92)之后,作者总结道,“约伯记”表现的是人生的多样性和任意性,对其中的许多问题并非如线性思维所奉行的那样一定要找到一个终极答案。混沌理论的原则能帮助我们冲破线性思维的束缚,理解各种截然不同、甚至互为矛盾之观点的合法性,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第七章“奥斯卡・王尔德与爱尔兰身份的构建”。本章主要讨论民族身份/民族性对作品解读的影响。作者首先简要回顾了20世纪最后二十年里民族研究的主要方向(如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国家主义等),并指出后殖民主义对爱尔兰作者的民族身份研究影响尤为明显。作者接着对Declan Kiberd的Inventing Ireland进行了批评。认为Kiberd的批评一方面很好地表现了他作为一名社会批评者的技巧,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他以线性途径研究民族身份而必然带有的规定性局限:因为Kiberd在线性笛卡尔逻辑思维的影响下并未谈及爱尔兰性(Irishness, ibid.,: 97)中的主观性,而否认爱尔兰性中的主观性则会削弱其复杂感和矛盾感,从而失去后殖民思维的魅力。因此,研究作品中的民族身份应诉诸于非牛顿思维(non-Newtonian thinking, ibid.,: 97)。读者的理解是一次暂时的、并非固定不变的主观行为,因而作品中的民族性就像“薛定谔的猫”(Schrodinger’s cat, ibid.,: 108)实验⑥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则”⑦(Heisenberg’s Uncertainty Principle, ibid.,: 108)所说明的那样是不确定的。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我们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文学解读具有合法性,也使我们每一次的阅读都成为一次新的寻找意义的审美体验之旅。作者接下来以Oscar Wilde的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中一些片段为例,说明不同的民族性视角(在此指爱尔兰身份的视角)给文本解读带来的深刻变化(例如它甚至使传统上认为的王尔德作品轻喜剧的形象被打破,使之成为一部辛辣的讽刺剧)。作者在此并非要传统批评家对王尔德作品的解读,而只是说明后爱因斯坦思维影响下的对爱尔兰身份的不同认识使我们对作品有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丰富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作者最后指出,在“薛定谔的猫”和“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则”等为代表的后爱因斯坦思想影响下,文学批评的目的和价值观或将发生重大变革:在这些概念的指导下,确定性和封闭性不再主宰我们的文学阐释,我们也得以基于一些共同话题,如民族身份,与其他读者交流审美印象,而“不至于跌入像爱尔兰身份这类还原论式概念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ibid.,: 108)。

第八章“我们要做什么?”本章首先提到了该书反复强调的线性笛卡尔逻辑思维对我们感知周边事物(如进行文学阐释)的方式的影响。作者认为,要打破这种影响,将非线性思维融入文学分析中,首先我们要改变对文学阐释的期待。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对某一问题的确定性结论,而应该使我们的文学评论能够包容每个个体独特、随意而又五彩缤纷的理解。这种重视阐释过程(而非阐释结论)所带来的转变,必将使文学阐释的目标发生一个范式变革,而这反过来又将重构文学阐释的操作性分析体系(ibid.,: 110)。文学阐释评价标准的改革本身是个巨大的工程,其成功当然不可一蹴而就。但我们当前能做的第一步便是,在阐释的操作过程中融入批评界宣传了几个世纪但从未成功采用的一个倾向,即对模糊性的培育。此外,我们需要变革我们的批评语言,因为“一旦批评的语言改变了,那么其他更大的情况也将跟着改变”(ibid.,: 111)。这些变革将使我们以更自由的方式谈论文学、对文学作品生成更多元化的解读,以及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来理解我们感知文学的整个过程。当然,阐释的多元化不等于阐释的无政府主义,因为作品中的文字构成一种疆界,对我们的阐释起着限制性的作用。

3 . 简评

总体而言,本书在论述上主要有如下特点:

(1)选材广泛。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已有一些批评家运用混沌/复杂性理论考察过文学作品,但他们大多只考察某一时期或流派的作品〔如N. Katherine Hayles(1990)的Chaos Bound和Harriett Hawkins(1995)的Strange Attractors主要考察后现代文学〕,或者考察某一体裁的作品〔如William W. Demastes(1998)的Theatre of Chaos考察戏剧批评〕。与以上研究不同的是,本书所考察的作品体裁多样,涉及时期也各不相同。例如,既有像《芬尼根守灵夜》(Finnegans Wake)这种最适合用非线性途径进行分析的意识流作品,也有具有现代意识的童话《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以及一些似乎较不适合用非线性途径分析的圣经文学“约伯记”(The Book of Job)、史诗《贝奥武夫》(Beowulf)和现代轻喜剧《贵在真诚》(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等文本。作者这样做是想证明,混沌美学具有广泛的解读效力,而非“只适用于阐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Philip Kuberski, 2004: 794)。

(2)研究视角新颖。本书将新物理学中的混沌/复杂性理论的一些概念或观点,如“分形盆边界”、“奇异吸引子”、“薛定谔的猫”、“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则”等,运用于文学批评之中,使我们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来感知和谈论文学审美。本书作者Gillespie对几乎所有奠基性的现当代文学批评提出了批评,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线性思维局限性――如Mikhail Bakhtin的对话理论实际上也赋予了某些意义以等级优先性,因而限制了解读的多样性(Gillespie, 2008: 8),Kenneth Burke的分析模式中蕴含着语言的无政府主义倾向(anarchic tendencies, ibid.,: 10),而解构主义归根到底便成了某种虚无主义(deconstructive nihilism, ibid.,: 42)。但就像作者本人多次强调的那样,他并非要否定文学批评之前的成就,而是要引入一种“既非追求(阐释的)封闭性也非追求不确定性(ibid.,: 13)”、且能真正容纳多义性的分析方法,使其能够扩展现有的形式主义批评(ibid.,: 24)。通过论证这种阐释途径的合法性,Gillespie提醒我们在进行文学解读时,还那些丰富了我们生活的文学作品以它们原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Patrick A. McCarthy所认为的那样,这“是一个重要而及时的提醒”(Patrick A. McCarthy, 2006: 95)。

参考文献

Demastes, William W. Theatre of Chaos: Beyond Absurdism, into Orderly Disorde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Gillespie, Michael Patrick. The Aesthetics of Chaos: Nonlinear Thinking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3/2008.

Hawkins, Harriett. Strange Attractors: Literature, Culture and Chaos Theor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95.

Hayles, N. Katherine. Chaos Bound: Orderly Disord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Science[M].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1990.

篇5

关键词: 物流系统; 需求分析; 关联维法; 极限学习机; 预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7?0151?04

Logistics demand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chaos theory an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XU Qin

(School of Logistics and Trade,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43005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logistics demand, 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he logistics park planning, a logistics demand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chaos theory an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is proposed. Since the logistics demand affected by the external factors synthetically, and has the chaos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its chaos change law is analyzed with the mutual information method and G?P method. The logistics demand data is processed according to the chaos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ressed and predicted with the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gistics demand prediction model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other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obtain the higher logistics demand prediction accuracy, has more stable and reliable prediction result,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 is beneficial to the logistics park planning.

Keywords: logistics system; demand analysis; correlation dimension metho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prediction result

0 引 言

随着交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系统亦得到了飞速发展,物流需求预测可为物流企业以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2]。

物流需求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物流系统变化十分复杂,再加上物流需求自身因素,使得物流需求变化非常复杂,增加了物流需求的预测难度[3?4]。传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主要有线性回归方法,但物流需求具有一定波动性,线性回归方法不能描述影响因素与物流需求值之间的变化关系,难以全面揭示物流需求变化趋势[5]。为了适应现代物流系统的变化,有学者提出采用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出现了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灰色理论等物流需求预测模型[6?9],获得了较高的物流需求预测精度,为物流园区规划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0]。然而这些模型存在自身的不足,如神经网络要求物流需求数据多,预测模型的结构复杂;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时间长,物流需求建模效率低,预测模型的实时性差;灰色模型不能定量对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描述。这些不足影响了它们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范围[11]。由于物流需求具有一定的混沌性,而它们均忽略了该变化特性[12]。

为了改善物流需求预测的结果,为物流园区规划提供科学支撑,提出混沌理论和极限学习机[13]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首先通过互信息法和G?P法分析其混沌变化规律,然后采用极限学习机对其进行回归与预测,最后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够为物流园区的整体规划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指导。

1 混沌理论和极限学习机

1.1 混沌理论

通常情况下,物流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其数据有非线性变化的特点,且具有混沌特性,要分析其混沌特性一定要确定物流数据的嵌入维m和延迟时间τ。

1.2 嵌入维数

嵌入维数是分析物流数据混沌特性的一个特征量,随着嵌入维数不断增加,物流数据逐步收敛,本文采用G?P法确定嵌入维数,具体如下:

(1) 设嵌入维数[m=2,]对物流需求数据[{xi,i=1,2,…,N}]实现相空间重构,得到重构后的物流需求数据点为:

[Xj=(xj,xj+τ,…,xj+(m-1)τ),j=1,2,…,N-(m-1)τ] (1)

(2) 设[Xi]为参考点,估计数据点[Xj]与其之间的距离,设距离阈值为[ε,]统计距离小于[ε]的点对数。

(3) 不断改变[ε]的值,并执行步骤(2),得到关联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C(ε)=1n(n-1)i,j=1,i≠jnHε-Xi-Xj] (2)

式中[H( )]是Heaviside函数。

(4) 绘制曲线[ln(C(ε))-lnε,]并且根据LS法得到:

[D(m)=ln(C(ε))lnε] (3)

(5) 增加嵌入维数[m,]并不断重复执行步骤(1)~步骤(3),当[D(m)]不断发生变化时,此时[m]为物流需求数据的最优嵌入维数。

1.3 互信息法估计延迟时间

设[pi]表示物流需求时间序列数据[x(t)]出现的概率,[pij(τ)]表示物流需求时间序列数据[x(t)]在区域[i]和[j]的联合概率,那么延迟时间的互信息值为:

[I(τ)=-ijpij(τ)lnpij(τ)pipj] (4)

[I(τ)]出现第一个最小值时,此时的[τ]表示物流需求数据的最优[τ。]

1.4 极限学习机

设物流需求样本数据为[{(x1,y1),(x2,y2),…,(xN,yN)},]其中,[xi=[xi1,xi2,…,xim]T]和[yi=[yi1,yi2,…,yim]T]分别表示输入向量和期望输出向量,设隐含层的节点数为[M,]那么极限学习机可以描述为:

[i=1Mβig(xj)=i=1Mβig(αi?xi+bi)=yj,j=1,2,…,N] (5)

式中:[αi=αi1,αi2,…,αimT]为输入层与隐含层节点间的连接权值;[g( )]表示激励函数;[βi=[βi1,βi2,…,βim]T]为隐含层和输出层节点间的连接权值;[bi]为隐含层节点的偏置值。

[N]个方程的矩阵为:

[Hβ=Y] (6)

式中:[H]为隐含层输出矩阵,其定义如下:

[H(α1,α2,…,αL,b1,b2,…,bL,x1,x2,…,xN)=g(α1?x1+b1)g(α2?x1+b2)…g(αL?x1+bL)g(α1?x2+b1)g(α2?x2+b2)…g(αL?x2+bL)????g(α1?xN+b1)g(α2?xN+b2)…g(αL?xN+bL)N×L] (7)

且有:

[β=βT1βT2?βTLL×m] (8)

[Y=yT1yT2?yTNN×m] (9)

由于物流需求具有强烈的非线性、随机性变化点,极限学习机进行如下转换,简化求解过程。

[arg min12β2+γ2ε2s.t. i=1Lβig(αi?xj+bi)-tj=εj, j=1,2,…,n] (10)

式中[γ]表示调速参数。

引入拉格朗日乘子[ω=[ω1,ω2,…,ωN],]得到:

[L(β,ε,ω)=12β2+γ2ε2-ωHβ-T-ε] (11)

对[ω=[ω1,ω2,…,ωN]]求偏导,得到:

[β=HTH+Iγ-1HTT] (12)

极限学习机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为:

[t=i=1Lβig(αi?x+bi)] (13)

2 混沌理论和极限学习机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

(1) 针对某一个物流系统,对其物流需求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并且对一些无用数据进行处理。

(2) 物流数据的变化幅度大,会对极限学习机训练过程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对物流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y=y-yminymax-ymin] (14)

式中:[ymax,ymin]为物流需求历史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通过互信息法和G?P法分析其混沌变化规律,确定[m]和[τ]。

(4) 采用[m]和[τ]对物流需求历史数据进行混沌处理,得到新的样本集。

(5) 采用极限学习机建立物流需求预测模型。

混沌理论和极限学习机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的建模过程如图1所示。

3 物流需求预测的实际应用

3.1 物流需求历史数据

选择某物流园区的一段时间物流需求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见图2,样本数据点共有150个,其中100个样本作为测试集,分析物流需求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3.2 混沌分析

通过互信息法和G?P法分析图2中的物流需求历史数据的混沌变化规律,[m]和[τ]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最优[m]和[τ]分别为6和8,从而得到物流需求历史数据组成的新数据集。

3.3 物流需求预测性能

3.3.1 物流需求的单步预测性能

采用极限学习建立单步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的预测结果变化曲线可以发现,本文模型的单步物流需求预测精度相当高,超过了95%,预测结果可靠。

通常情况下,物流需求预测需要描述未来的变化趋势,因此本文进行4步预测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由于预测步长的增加,物流需求预测的性能变差,预测误差显著增加,其预测精度大约为87%左右,但可以满足物流需求实际误差控制在15%以下的要求,预测结果仍然能够为物流园区的规划提供指导性建议。

3.3.2 优越性测试

本文选择文献[11]、文献[12]以及文献[13]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实验,每一次实验选择不同规模的样本数据,然后计算它们的平均精度见表1,对表1物流需求预测结果的平均精度进行对比可知,本文模型可以大幅度减少物流需求的预测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物流需求的预测精度,验证了其应用于物流需求预测的优越性。

4 结 论

物流需求受到经济、政策以及消费指数的综合影响,具有复杂性、混沌性,为了提高物流园区规划的科学性,以获得更高精度的物流需求预测结果为目标,构建混沌理论和极限学习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并通过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仿真测试,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对比模型无法挖掘到物流需求历史数据中隐藏的混沌性,模型不能描述物流需求的实际变化特点,预测精度较低,不能满足物流园区规划的实际应用要求。

(2) 本文模型通过互信息法和G?P法确定物流需求历史数据之间的联系,分析其混沌变化特点,可以全面描述物流需求的非线性、混沌性,提高了物流需求的预测精度,并通过极限学习机对物流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跟踪和建模,获得了可信的物流需求预测结果,可以为物流园区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 本文模型只考虑了物流需求的历史数据,没有具体分析每一种因素对物流需求的影响,下一步将引入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建立结果更优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1] 王晓原,张敬磊.区域物流需求分析集对聚类预测模型研究[J].软科学,2004,18(5):11?13.

[2] 孙建丰,向小东.基于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的物流需求预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26(10):146?148.

[3] 李莉,张建华,周海燕.物流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提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0):884?887.

[4] 闫莉,薛惠峰,陈青.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区域物流规模预测[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29(5):495?497.

[5] 陈森,周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6(3):59?60.

[6] 王晓原,李军.灰色GM(1,1)模型在区域物流规模预测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3):613?615.

[7] 后锐,张毕西.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12):43?47.

[8] 尹艳玲.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物流需求预测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5):700?704.

[9] 初良勇,田质广,谢新连.组合预测模型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30(4):43?46.

[10] 耿立艳,赵鹏,张占福.基于二阶振荡微粒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物流需求预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7):2558?2560.

[11] 胡燕祝,吕宏义.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8,27(5):66?68.

篇6

【关键词】职业决策困难 生涯混沌理论 决策干预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内高校教学管理中已得到广泛普及。但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职业决策,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由于受到自身、社会、家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职业咨询的主要问题。本文尝试从职业生涯混沌理论的角度透视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症结所在,尝试摸索出一条帮助学生可持续成长的职业生涯辅导路径,更清晰地界定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存在的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现象及影响

学者们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人在职业选择(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者在从几种职业中挑选一种职业时发生的困难。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及文化因素。在个体因素上,大五人格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责任心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责任心与职业决策困难,尤其是与缺乏准备、缺少信息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外向性与缺乏准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与缺少信息和不一致的信息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开放性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着显著负相关[1]。此外,性别不同决策犹豫程度也不同,有研究表明女生比男生更加犹豫不决,更缺乏准备性。低年级大学生职业决策比高年级更难。个体因素是造成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主要因素。

外部因素存在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在家庭方面受父母教养方式、他人的支持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温暖、民主的家庭孩子职业决策困难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比贫困生决策更容易。此外,学校管理模式,就业指导水平,社会发展程度、工作地区、工作性质、薪酬待遇、是否与兴趣爱好吻合或有利于其未来发展等也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文化方面,文化发展模式不同也成为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重要因素,中国大学生较西方大学生在职业决策上更加困难。

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原因分析及类型

对大学生而言,自我同一性尚在形成中,自由选择意味着承担责任,承受不确定感。如果缺乏认知弹性,必然表现为各式各样的焦虑感,而即便是短暂的确定感,其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实际情况表明,即使大学生有了明确的职业选择,但一段时间过后,仍旧会有一股莫名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是个体适应混沌态的职业生涯发展必然会产生的知、情、意的整合心理系统,具有表层和深层结构。表面上看是关于职业选择的问题,深层上实则是生命意义与自我实现的问题。由此可见,现今大学阶段的职业决策辅导,不能仅止于决策计划或谋职技巧的教导,对个体决策能力、个体适应能力以及生命意义的指导和探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相关研究表明,职业决策困难分为3个维度10个方面:第一个维度是缺乏准备:包括缺乏动机、犹豫不决、错误的信念;第二个维度是缺乏信息:包括缺乏决策过程的信息、缺乏自我的信息、缺乏职业的信息、缺乏获得信息的方式;第三个维度是不一致的信息:包括不可靠的信息、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处于中等程度,主要体现在缺乏准备、对职业决策认识上的偏差和不知道如何去获得信息等3个方面。

三、生涯混沌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应用

生涯概念的变迁,从简单到混沌,从静态到动态,从“指导式”到“以来访者为中心”,从“可测与匹配”到“不可测与积极应变”,导致生涯决策指导方式从固定模式到不确定模式的转化。

混沌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于数学与物理学领域,它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学革命。混沌理论研究的关键就是要发现隐藏在无序现象中的有序结构,有可能进一步探索用现有范式所不能描述、解释或预测的现象。Elman等人认为,“发展心理学如果对来自环境的新颖、复杂和突变性现象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是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将混沌理论介入到心理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探索人类复杂心理本质的新途径,不少研究者已经利用混沌理论来描述各自研究领域复杂系统问题。Bright、Pryor,(2005),以及Bloch(2005)对生涯混沌理论进行深入的阐述:现实世界被视为一个由多样化的系统组成的实体,在这些系统之间及其内部都存在一种辩证的趋势,一面是自组织的有序态,另一面则是混沌和随机(Kaufinan,1995)。人类被视为复杂的动态系统(Morowitz,2002),同样,个体的生涯发展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动态性。复杂性强调两点:一、作用于个体生涯发展的潜在与显性的影响是一个多变量的范畴;二、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十分密集的潜在与显互作用;生涯发展的动态性体现于个体求变的倾向和应变的能力,以及易受随机因素影响的实情。因此,尽管在个体的生涯发展中可能会表现出某些行为模式,如习惯、兴趣、人格特质、特定的价值观等,但要据此预测未来仍有诸多局限。比如在生涯决策中,知道了关于某人的大量信息并不能保证其行为将遵循基于这些信息的逻辑推导。更多潜在变量蕴藏的复杂性、所获信息的局限性、未来事件带给个体的独特影响……诸如此类,都将影响生涯决策的准确性。

四、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干预的几点思考

1、重视培养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决策能力

根据生涯混沌理论,在职业生涯决策培养中,关键是激发学生职业决策的意识。只有当个人自觉意识到职业决策的重要意义,才不会人云亦云,并且这种教育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在大学生中,未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的占多数,但其中有半数以上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低年级学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有一定的盲目性。具体而言是培养学生能根据自身特点,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兴趣的以及能力的几个方面,选择职业方向。而且一旦学生有了决策意识,会主动提高决策能力,做出理性的适合于自己的选择。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通过课堂教学、生涯人物访谈、信息面谈等方法帮助大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通过与专业教师的交流来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定位,使自己的所学与社会职业相挂钩,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习可以真实地参与相应的职业活动,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职业,提高职业决策意识和决策能力。

2、通过加强个体归因训练,增加职业决策效能感。

提高决策能力归因训练是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归因训练的主导思想是,个体在对自己行为的因果知觉中,存在某种归因偏差,通过训练,使个体获得某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期望,是增强自我效能感、减少自卑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常个体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他人支持等。教育者应指导学生将失败的决策过程归于外部原因而非自身能力的原因、归因于可变的而非稳定的因素、归因于可控的而非不可控的因素。在这样的归因训练之后,能够增加个体职业决策效能感,强化职业决策动机,提高决策能力。

3、通过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加强对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中个体因素的干预。

就业指导工作者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职业特点,更好地处理自我心理内部、自我与职业之间的矛盾,在不同职业之间做出更适合的选择。比如,对于神经质类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就应该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应对职业决策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提高大学生自身生涯决策能力和素养是有效提高生涯决策准确性和幸福感的核心内涵,通过外在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体验到支持与理解,感受到决策正确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促进其自身不断探索变化环境中适用于自身的决策方法,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备注:

[1]龙立荣,彭永新.国外职业决策困难研究及其启示[J].人类工效学,2000,6(4).

参考文献:

[1]Taylor KM,Betz NE.Application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career indecis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3,3(22).

[2]周文霞等.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人格因素对其有影响吗?[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0).

[3]吕英建.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困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篇7

本书给出物理学(特别是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中常用的具有基本工具性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包括线性代数、实分析和复分析、特殊函数和Fourier分析、群轮、数值方法、概率和统计等经典数学,还涉及混沌、分形、弦论等新的数学领域。除基本概念和重要结果外,还配备了具有物理背景的例子和习题,列出相应的进一步研究的专著。本书作者从事多个物理领域的研究(如量子光学,量子场论,格规范理论和生物物理等)。本书是作者在美国New Mexico大学及上海复旦大学的有关课程讲稿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用作研究生和大学高年级学生的一学年的专业教材,也适合物理学研究人员的需要。本书2013年出版后重印了3次,颇得同行好评。其明显的特点是:论述简明而直接,涉及数学分支较全,例题数量较多并与物理学结合紧密,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

全书共19章:1.线性代数。除经典内容外,特别论述了具有物理(量子力学)背景的关于Dirac记号、反酉算子、反线性算子和密度算子、对称性、Moore-Penrose广义逆等的基本结果;2.Fourier级数;3.Fourier变换和Laplace变换。2-3章特别包含了关于Dirac δ函数和调和振子的主要结果;4.无穷级数。其中包含Dirichlet级数和 ζ函数,Bernoulli数和多项式,以及一些静电学问题;5.复变理论。以解析函数等为主,并给出复分析方法对弦论的一些应用;6.微分方程;7.积分方程。6-7章主要讲述常微分方程和积分变换的基本结果;8.Legendre函数;9.Bessel函数。8-9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给出特殊函数的基本结果;10.群论。主要讨论Lie代数,以及应用于物理学的一些重要类型的群的性质和表示,如旋转群、紧单Lie群、辛群、Lorentz群、Poincare群等。第11章:张量与局部对称性;12.型。11-12章包含有关的基本数学理论和方法,给出对电动力学,引力场理论,黑洞等有关问题的应用;13.概率和统计。给出常用统计方法,还介绍了随机数生成;14.Monte Carlo 方法。给出一些试验实例及在统计力学中的应用;15.泛函导数。讨论泛函微分方程;16.道路积分。研究一些经典的道路积分,摄动理论,以及它们对量子电动力学和非Abel规范理论的应用;17-19.讨论一些比较专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重正规化群,混沌和分形,弦论。

本书可作为我国大学理科有关专业研究生和大学高年级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物理学和数学研究人员参考。

篇8

1混沌理论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系统中具有存在很多的复杂但是又不确定的子系统,可以说,这一系统中的变量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各变量间呈互相祸合存在,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相关环境科学研究人员一直试图对系统发生的变化进行详细地描述,对系统当中存在的潜在信息作一挖掘。环境系统当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一直以来都是环境科学中比较重视的问题,但是以往的思维模式就算不属于概率逻辑,就会是确定论,并没有对系统的动力学变化进行仔细说明。就水环境当中存在的很多不确定的非线性关系,需要人们在非线性领域中正确对待混沌问题,通過对混沌理论的御用实现对环境系统的再次研究,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人们的视野与思维,对其以前的认识进行改革,例如,城市生活用水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混沌理论的应用,选择相空间的重构法,能够将貌似具有随机性地混乱用水系统转化成有序的结构系统。当然,混沌理论也可以在环境科学中的其它方面进行应用,例如,对河流水质的预测和城市的规划以及生态种群的复杂性研究等方面。

环境系统当中的复杂现象非常多,且都是伴随混沌现象的出现而出现,可以看出,混沌理论应用在环境科学当中能够发挥巨大的潜能,具有广阔的前景。

2分形理论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对分形理论的研究属于欧式几何中忽视的一个无定形的内容。研究人员曼德勃罗对分形几何进行了开创,并科学地对该类复杂性的全新概念以及方法做了详细地阐述,即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某种方式上比较相似的形体。然而分形不只是自然分形,还涉及时间分形和社会分形以及思维分形。就分形理论而言,其主要从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中进行着手,不曾简化与抽象地区研究,让人们可以对思维方法从线性转化到非线性,对貌似混乱和无规则与随机现象的发展规律做了定论。分形理论是新概念与新方法,其在处理环境科学时的复杂现象进行了应用。

对水的大多数处理都是除掉水中存在的悬浮的固体颗粒,因此,研究絮体结构本身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分形几何前,并不能轻而易举地对絮体复杂的形状进行描述,然而分形几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探求不规则的几何体。也就是说,分形能够促进混凝工艺的改进,并且可以对混凝机理进行新的研究。就水质状态来说,尽管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比较强,但是所有污染因子在变化时都和水质存在一定的关系,分形理论能够对其作用进行有效发挥。

3复杂适应性理论在环境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

所谓复杂适应系统,其主要是指主体间具有相互作用,能够让新的行为模式得以涌现。在所有的层次上都会出现新的模式,层次比较低的复杂性适应系统可以利用相互作用出现高层次现象,其从低层次的现象中组合而成。复杂适应的系统理论能够对复杂系统本身的层次结构与功能进行描述,加之,复杂适应的系统理论已经在算法与模型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例如遗传算法,其具有非常强的普适性与可操作性,在环境科学中的发展也比较好,让人们更加感兴趣的是动态系统本身的自适应与进化。例如,在对工业废水中的生物进行处理时,为了对处理效果不断提高,一般要求细菌的自适应能力更加高,进而可以有计划性地对细菌发生的条件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在大尺度的范围中,对生态系统当中的动植物的全球性问题进行研究,这是环境科学人员比较关注的问题。

然而,现阶段复杂适应的系统理论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这一理论中的大多数内容具有描述性,并不能将其称为整体化的理论体系;二是,复杂适应的系统理论当前还是在研究中的理论,要从具体的和复杂的系统中进行分析得出;三是,复杂适应的系统数学机理并不清楚,对适应性怎样造成稳定复杂性机制的原因还在研究中。总而言之,通过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利用,能够对环境科学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不能否认的是,其一直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复杂性的科学理论还处于进一步的研究中,一些新理论层出不穷。已经形成的复杂性的科学理论给予了传统环境科学和工程新的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作用。反之,环境系统的问题已经成为复杂系统理论在研究过程中比较大的动力与挑战。人们可以预言,复杂性的科学理论在环境科学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实现在基础理论上的突破,还能够为环境科学的发展迎来更好地居于,会给予人类发展一个非常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侃.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质量关系及突发水污染事件规律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陈企楠(1992-),男,湖北武汉人,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气地球化学。

篇9

1引言

非线性系统的性能是复杂多变的。长期以来,人们对非线性电路中的平衡状态和周期振荡状态研究较为充分,取得了许多有用的结果。直到4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模拟结果出现后,使非线性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新纪元。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气象学家洛伦兹(E.N.Lorenz)在研究一个气象学模型时,发现了异常的情况。洛伦兹经过长时间反复地在计算机上试验,其结果都是一样与经典认识不同。它的特点是响应一直出现类似随机的振荡,状态轨迹在一个区域内永不重复地运动着,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之为混沌[1][2]。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在一定参数条件下产生的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依赖性的随机运动。混沌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运动方程的非线性;混沌运动具有内在随机性,对初值非常敏感,若两次运动的初值有微小差别,长时间后两次运动会出现较大的、无法预知的偏差。混沌现象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也是非线性系统所特有的复杂状态。

2混沌电路

2.1电路理论分析

混沌现象在非线性电路中也普遍存在,电路呈现混沌现象,原则上应考虑两个条件[3][4]:

(1)二阶或二阶以上的强制系统;三阶或三阶以上的自治系统;

(2)至少有一个非线性器件。

图1所示的三阶自治电路由四个线性元件(两个电容、一个电感、一个线性电阻)和一个非线性电阻所组成。

2.2构造非线性电阻电路

非线性电阻的部分可以用运算放大器做成负阻抗电路,且当大于某一电压值时,运算放大器开始饱和,将两个这样的运算放大器并联,就可以得到伏安曲线为图2的非线性电阻,完成的电路如图3所示。

3EWB仿真分析

用EWB(ElectronicsWorkbench)软件对图3电路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这里取C1=0.3474uF,C2=0.0155uF,L1=11.0534mH,R1=13.9596Ω,R2=218Ω,R3=374.1Ω,R4=2.19kΩ,R5=3.0811kΩ,R6=18.596kΩ,R7=21.7kΩ,代入非线性电阻的分段线性特性方程中。通过改变不同的W1的值,可得不同的状态轨迹,W1=1.14kΩ处的状态轨迹如图4所示,C2、C1两端的电压时域波形分别如图5、图6所示。

结果显示,电路中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出现类似噪声的无规则振荡,它是一种有界的稳态过程,其状态平面上的轨迹按某种内在规律永不重复地穿来穿去,这种类似“蝴蝶”形状的图形称为混沌吸引子。混沌吸引子又称奇怪吸引子,它是混沌运动有的,具有复杂的拉伸、折叠和伸缩的结构,使得按指数规律发散的系统保持在有限的空间内,即一切位于吸引子之外的运动都向吸引子靠拢,对应着稳定的方向;而一切到达吸引子内部的运动都相互排斥,对应着不稳定的方向。

在计算机模拟分析时,如果改变一下初始状态,其响应将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因为混沌运动对初始状态非常敏感。

4硬件电路调试

按图3电路制成印刷电路板,考虑到元器件参数的标称值,实际电路中取C1=0.33uF,C2=0.015uF,L1=10mH,R1=5.1Ω,R2=220Ω,R3=390Ω,R4=2.2kΩ,R5=3kΩ,R6=18kΩ,R7=22kΩ,固定电压正负5V。将输出端信号S2-OUT、S1-OUT分别接到示波器的CH1、CH2探头,工作方式选择X-Y方式。将W1调到最小,示波器屏上可观察到一条直线,调节W1,直线变成椭圆,到某一位置,增大示波器的倍率,反向微调W1,可见曲线开始作倍周期变化,曲线由一周期增至二周期,由二周期增至四周期,……,直至一系列难以计数的无首尾的环状曲线,这是一个单涡旋吸引子集。继续微调W1,单吸引子突然变成了双吸引子,只见环状曲线在两个向外涡旋的吸引子之间不断填充与跳跃,这就是混沌吸引子,它的特点是整体上的稳定性和局部上的不稳定性同时存在。微调W1使其在1.1kΩ左右时,电路进入混沌状态,用示波器观察到的实际特性与计算机分析的结果非常接近。

利用这个电路,还可以观察到周期性窗口。仔细调节W1,原先的混沌吸引子突然出现了一个三周期图像,继续微调W1,又出现了混沌吸引子,这一现象称为出现了周期性窗口。

以上结果表明,在非线性电路中出现这种特性的混沌振荡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它改变了人们许多传统认识。经典理论主要是以线性、对称、可逆、有序、稳定为基础,产生了非常规律性的结果。而现论却以非线性、非对称、不可逆、无序、不稳定为特征,演化出了非常奇特的运动机理,混沌就是这类典型代表。

5结束语

混沌现象不仅存在于电路中,在地震、气象、机械、化学、控制、生理等领域中都会出现,混沌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经济学及工程技术的众多学科,并且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混沌包含的物理内容非常广泛,研究这些内容更需要深入的数学理论,如微分动力学理论、拓扑学、分形几何学等等。目前混沌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多维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量子及时空混沌、混沌的同步及控制等方面。

参考文献

[1]E.N.洛伦兹.混沌的本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2]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篇10

山海经四大凶兽是,饕餮、混沌、穷奇、梼杌,四大凶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由上古时代的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个凶神,在《左传·文公十八年》《史记·五帝本纪》中均有记载。

结合民族学理论,四凶的本质是四个酋长,他们不服舜帝统治被舜帝流放,四大凶兽可能就是这四个部落的各自图腾。

《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混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1

他曾经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不遗余力的鼓吹者,现在则正致力于建立一门“新”建筑学:宇源建筑学。一宇源建筑的概念关于宇源建筑,詹克斯写道:“如果说建筑必须源于自然和文化,它还应该拥有一个更大的源泉,即作为整体的宇宙。”j^k并且,“在传统文化中,建筑总是具有某种宇宙的向度”j^k。詹克斯所谓传统建筑的宇宙向度大概是指普遍见于东西方传统建筑文化中对宇宙的象征性指涉。他认为当代建筑也应当具有这方面的内涵,建筑的诉求对象应该转向宇宙发生论,其价值核心是进化与跃迁。詹克斯不是高技派,所以即便在这个大量借用现代科学概念的新理论中,他也不喜欢给予技术特殊地位。宇源建筑概念的提出表明,詹克斯开始关注现代科学发展对建筑学科的巨大影响,但并不等于他将放弃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他最关心的仍然是形式和形式的象征性意义,这一点决定了他在著作中选择实例的标准:所有被用来说明宇源建筑的作品都具有非常复杂的形式。詹克斯这样概括这些作品的特征:“通过波动的、流动的或结晶体的形式以及计算的模糊性表现了发生过程,其参照对象非常广泛。更符合宇宙发生论特征的建筑的下一个挑战是如何创造真正能够运动的局部,使居住者或参观者与建筑建立共生关系,积极反映宇宙发生的过程。”

显然,詹克斯寻求的只是一个建筑尺度的宇宙模型,这种模型与塑料制作的Sl5链式模型并无不同。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宇宙,而只是针对外行的简易图像或简化图式。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对居于建筑之上的特权范畴的颠覆,只有“人”被赋予建筑本源的特殊性,其结果是形式的简单化和建筑价值判断的历史性转向。詹克斯的做法刚好相反,他要求建筑重新对所有这一切表示敬意,在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阶段,这些范畴包括流行文化、历史样式、装饰和象征,现在则加进了生态、水滴、地形乃至宇宙———一切看上去很复杂和事实上很复杂的东西。二复杂、复杂,还是复杂密斯的“少就是多”同柯布西耶的“房屋就是住人的机器”一样是引发争论最多的现代建筑经典“教义”。最著名的抗辩是文丘里的“少就是烦”(m2((83(89"-2R)。詹克斯则将双重代码和复杂性置于建筑价值的核心,其早期的后现代建筑语言虽然表述复杂,但说白了,其实也只是要求建筑具备复杂的形式和容易理解的意义。在查尔斯•詹克斯的早期研究中,双重代码概念始终占据着核心位置,从]\世纪a\年代以后,复杂性概念转而被突出强调。

但不难看出,詹克斯最为关注的始终是建筑的形式,他所强调的意义与诺伯格•舒尔茨所强调的意义不同,更加注重从流行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建筑。詹克斯曾经非常激烈地模仿尼采的口吻宣布:现代建筑已死。但这个预言却落空了,现代建筑虽历经艰难却顽强地生存下来,不仅牢牢占据着建筑创作受关注的极少主义等最新形态。反倒是詹克斯亲手“接生”的后现代主义在不过!"余年的大红大紫之后,骤然没落,而今已无法在建筑界主流话语中觅其踪迹。当然,詹克斯不可能甘心为后现代主义陪葬,为此,他就必须接受现实,接受科学技术影响建筑发展的合法性。科学技术作为建筑创作的基本推动力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核心观念之一,但詹克斯显然不愿意承认现代建筑对这些观念的占有。他认为,现代主义的建筑学是关于过程的。它关心的是建筑的形状———功能、技术、构造、光、空间以及使用建筑的手段,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在!#$%年出版的&’(*(+,-.(/01中,詹克斯将现代主义的气质归结为“创造2破坏”的精神分裂症,称它是现代城市和建筑异化的罪魁祸首345。所以,当他不得不接受科学技术影响的合法性时,他宁可选择能与更复杂、但更容易看懂的形式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概念。现代复杂科学似乎符合这一要求,因为它们很复杂,而用于描述复杂科学理论的图像却神奇而漂亮,很容易吸引公众的目光。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应该是促使詹克斯理论转向的重要因素。以前,他大概从未想过复杂科学理论的简化版本能如此吸引公众。复杂科学所描述的世界观使詹克斯欢欣鼓舞,他认为:“我们获得了第一个后基督教的新型综合世界观,一个能使科学家、理论家、建筑师、艺术家以及普通民众联合起来的结合点。它是由所谓‘复杂性科学’阐明的新世界观。这种科学包括复杂理论、混沌科学、自组织系统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

高谈混沌学、非线性、大爆炸、分维几何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好莱坞电影中动辄开讲黑洞蒸发、奇异吸引子、蝴蝶效应、*维空间。看起来,这的确是一个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科学家与公众、既复杂又有吸引力的结合点。但不幸的是,由于复杂科学在技术方面的复杂性,艺术家、建筑师、民众通过媒体或科普读物所了解到的充其量只是这些理论扭曲了的流行影像。面对芒德勃罗集合的计算机模拟图,我们只是为这复杂、漂亮、神秘的图形所吸引,谁真正理解分维几何学的原理,或什么是芒德勃罗集合?作为宇源建筑学的倡导者,詹克斯本人又何尝能够真正理解复杂性科学呢?复杂性科学理论被詹克斯看做解释当代建筑现象的最佳依据,由此他也改变了对许多建筑现象的评价。詹克斯曾是解构主义的坚定反对派,因为他从解构主义中看不到任何可以理解的意义。正如埃森曼所表达的:建筑只是其自身,不必在建筑之外寻求其意义的解释。所以,在&’(*(+,-.(/01中,他对包括解构主义在内的新现代主义冷嘲热讽:“新现代主义充斥着熟练的游戏和玩笑,有时候其创造者自己都被蒙蔽了。……每当想到现代主义两百年的舞蹈演变为足尖旋转的表演,你不由得要发笑。”345但在后来的《跃迁宇宙的建筑》中,解构主义却被当成体现新世界观的最佳建筑形式,因为詹克斯从解构派的作品中发现了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组织系统。“突然跃迁在自然界的所有尺度上存在,并且与自组织过程相联。”

同时,“由于积极的反馈,自组织系统对最小的信号也非常敏感”。那么,符合这种原理的建筑必然是极为复杂的、多重的和矛盾的。解构主义恰好具备这些特点。因为同样的理由,詹克斯也曾为一部分高技派的作品,但不包括福斯特的建筑,大概是嫌它们的立面太简单了吧。当然,詹克斯所谓的复杂不是无限制的,他仍然强调整体。所谓的复杂性是有组织的复杂性。后来他又用“组织深度”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因为自然和文化总是向更高的组织水平跃进,其基础是差异,是差异保证系统远离平衡态,避免完全的混沌。组织动力和丰富性的最主要来源是“想像力”,“想像力对‘灵魂及其能力全体’的控制成就了具有丰富的多重意义的新艺术作品”“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融合无关的事物,为分散的材料建立整体。”3!5简而言之,建筑创作就是“一种追求艰难整体的努力。

詹克斯的后现代建筑理论的重心在“意义”上,他的新理论则更加倾向“复杂”。三宇源建筑学的语言詹克斯从现代复杂性科学中借用了大量概念,用来限定宇源建筑学的语言,其中的核心概念是:突变、自组织和自相似性。自相似性是指分形系统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结构的相似性。但“自相似性是一种变形的模拟,而非严格的复制”./0。所以,自相似性不是单调或雷同,其结果是整体结构下的丰富形态。芒德勃罗图中的无穷变化可以证明这一点。詹克斯认为当代的“有机建筑”表现了自相似性,它通过模拟自然事物将对象的自相似性结构转变为建筑形态的自相似性。显然,詹克斯重视的是建筑造型,也正因为如此,他有些牵强地将一些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实验作品拉进宇源建筑学,其共同特征是具有相当复杂的外观或仿生形式。奇异吸引子是有组织混沌的动力来源,是混沌系统获得秩序的基础。詹克斯当然不会放弃在建筑中为其寻求对应物。从他对戈夫设计的拜文格住宅的平面中的螺旋坡道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他是如何理解这种转换的。拜文格住宅的平面中不可能有什么奇异吸引子,只要将其理解为渐开线就可以理解这个平面的组织关系,只是与混沌学家用于描述奇异吸引子的图形有某种相似之处。这种图形或表象上的相似性正是詹克斯确定建筑语言的基本法则。对于与非线性和突变概念对应的建筑语言,詹克斯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波状的平滑增长”结合“折形的突变”,建筑中各种波形曲线和突然的皱褶成了非线性和突变在建筑中最有力的表现形式。他用这种方法来阐释埃森曼、哈迪德、甚至中国传统冰裂纹装饰。也用自己的设计来解释这种对应的原理。这些设计挺有趣,很容易理解,但看不出有什么必要非得与玄奥的非线性和突变扯到一起。那么,这些复杂观念的表现形式如何才不至于导致混乱呢?詹克斯给出的答案是:组织深度,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建筑设计不能消灭差异。

也就是说,不能像现代主义那样建立一个简单的整体,其整体必须在保留差异的基础上实现。“高度复杂而富有联系的结构才有组织深度。”“复杂的整体表现出像一个历史久远的村落那样的丰富性,各种品质和房屋类型共存,没有任何明显的压制。”./0在它们结成整体的过程中,时间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因为时间能消除矛盾,将本来不协调的东西拢到一起。也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引进时间要素就成了达到组织深度的关键问题。后现代主义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多元化的语言、乡土主义和文脉来表现时间的连续性。另一种方法是“将现有城市结构与格局视为底,在上面填加并布置新的层次”./0,形成图底关系。这种方法其实是通过新与旧的对比来显示时间的延续,一个全新的建筑的出现会使人注意原有环境的古老,并凸显环境更生的现实。显然,第一种途径是詹克斯一贯观点的延续。真正给人新意的是他对第二种途径的承认,正是根据第二条途径,詹克斯接受了解构建筑的合法性。詹克斯的转变还表现在他对边缘位置的关注,他相信四规则詹克斯为宇源建筑学制定了1条规则。(/)建筑亲近自然和自然语言。从詹克斯的描述中可以发现,这条规则除了要求建筑与自然协调外,更多是要求建筑去模仿自然事物的形态。(1)建筑应表现宇宙发生的基本规律———自组织、突变以及向更高或更低层次的跃迁。如我们前面指出的,这种表现充其量是对这些规律的流行图像的模拟。(2)建筑应具有组织深度、多元性、复杂性和混沌的边缘。复杂性和多元性一直是詹克斯所追求的,组织深度和混沌的边缘是新提法,也是复杂和多元的元素结成“艰难的整体”的基础。(3)突出多样性,建立自下而上的参与性系统,以使差异最大化。重视差异,以避免系统趋向衡态。在詹克斯看来,多样性、公众参与是建筑创造性的保障,它们可以使差异最大化。(4)多样性可以经由拼贴、激进折中、重叠来实现。这一点与詹克斯对后现代建筑语言的规定几乎没有任何差别。(5)建筑应接纳时间及其作用过程,其中包括生态的需要和政治的多元化。(6)建筑应对涉及的美学和观念性的代码进行双重编码。双重编码是詹克斯的标志性术语,就是要求建筑的意义既能被专家理解,也能被普通民众理解。(7)建筑学应追随科学尤其是当代科学去探索宇宙的信码。詹克斯希望用这些规则来确定一个建筑学的新范式。

但由于詹克斯本人对复杂性科学理解的局限以及纯科学理论在建筑学中落位的困难,这种建构显得肤浅而空泛。当代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宏观的空间、时间尺度上,在建筑和城市的统一体中的确存在非线性、突变、混沌、自相似性的性质。譬如中国当代城市在不同尺度上出现的“院式结构”完全符合自相似系统的特征;库哈斯所谓的“普通城市”中毕业论文也包含着巨大的混沌;建筑历史的发展是非线性的;突变现象在时代转换时屡有发生;甚至一个大型城市中多种相差悬殊的风格、类型的建筑并存也可以理解为非线性、突变的表现。但是,这些都是在一个很大的时间、空间尺度上发生的,它们真的能够在一个单体建筑上全部展现出来吗?或者说,一个单体建筑有必要这么复杂吗?事实上,就连伯纳德•屈米这样典型的解构派建筑师也不倾向于仅仅从单体的角度去理解建筑的复杂性。他对复杂性的理解更多基于区域或城市尺度的分析"#$"%$。整体的复杂不必意味着局部的复杂,简单的局部同样可以构成复杂的整体。詹克斯对现代主义和简单性的否定带有突出的感彩,他的判断也有悖于建筑发展的事实和科学追求的本质。一方面,如今比经典现代主义更追求简单性的极少主义正如日中天。如近两年的普里策奖,就连续颁发给赫尔佐格和德•默隆、默克特这样从不会把立面搞得太复杂的建筑师。超级秘书网

篇12

关键词:系统科学理论 连锁经营

系统科学理论对复杂系统运行规律的诠释

(一)系统科学理论强调复杂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科学认为,整体大于其孤立部分的总和。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其组成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新性质,从而揭示了宏观的整体规律。因此,只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系统。系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整体性。一个机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具有系统的固有特征:各种要素由于机制的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整合,所形成的整体功能一般而言应大于或优于整合之前单个主体功能简单相加之和。在一个连锁经营企业组织中,每个成员、单位都是一个行为主体。这些行为主体具有自主判断和行为的能力、与其他主体之间交互(信息和物质)的能力、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并且具有相互依赖性,还能根据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以及环境变化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规则,以便与整个组织和环境相适应,由此形成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局面。

(二)复杂系统的演化具有不确定性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系统演化的规律具有确定性,但是演化的结果却是随机的,即系统确定性下的内在随机性,即系统的演化是混沌(chaos)的。连锁经营企业作为具有外在随机性的复杂经济系统,系统的演化规则每时每刻都不确定,虽然结构是确定的,短期行为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而长期行为却变得不规则,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系统的运行轨迹出现巨大的偏差,蝴蝶效应会在系统的发展变化中充分体现。混沌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对传统的建立在理性计划、预测基础上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传统模式在进行预测与决策时总是先根据过去的经验、情况总结一些规律,然后提炼出模型,或者再编成程序输入计算机,然后就企图一劳永逸地向其输入数据来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对市场走向进行决策。尽管其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预测尽可能的精确,结果却造成了一些管理人员过分地依赖模型,并以精确地分析形势来进行决策,在预测与决策中却抛弃了凭直觉进行决策的艺术而走向纯理性的极端化。实际上,原因与结果之间是非线性(nonlinear)变化的,一个大的原因可能只产生一个小的结果,而一个小的原因可能会有一个大的结果;相似的原因不见得有相似的结果。因此,根据以往发展的趋势推测未来和做出长期的计划、预测是不可靠的。

(三)复杂系统的结构具有分形特征

复杂系统是一个混沌体,有混沌就有分形,只是混沌强调动力学过程,而分形强调几何结构。连锁企业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的系统,每个层次尽管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整体与部分间却存在着结构、功能、理念的自相似关系, 无论是在思想观念的突破上,还是在科学方法论的建树上,分形几何学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创新的一个突破口。

系统科学理论对连锁经营的启示

(一)在统一中求变化

连锁经营,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商店以统一的店名、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经营方式、统一的管理手段连接起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实质是把现代化的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连锁企业分店数量多,位置分散,面对的顾客需求和偏好存在诸多差异,我们既要充分重视连锁经营统一的特色,更要考虑统一的模式如何与本地的特色结合,系统理论认为一个完美的系统应该是多层次、多种模式共融,这样更容易产生新的元素,一个系统具有丰富复杂的模式,才能够抵御外部的变化,更好适应外部力量的冲击,比如,餐饮连锁的经营模式在南方和在北方就应该有所不同,在北方应该体现大气豪迈的风格,而在南方则可以追求品质的精细,特别是注意当地特色菜的发扬光大,以及当地饮食习惯,体现出一地一风格的丰富内涵。这样餐饮连锁自身的品牌中融入当地新的基因,才能在新的地方立足。同时自身也得到提升,变得强大。

(二)紧跟市场突变的节奏

连锁分店的数量迅猛增加,面对复杂的管理问题,传统的管理,首先是将这些动态复杂的问题近似为静态问题,然后再将非线性近似转化为线性问题,按照经验制定出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依靠信息系统(systcm)实现标准管理,这种看似很“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却被发现,店长们常常沉醉于周密的计划,甚至被事先制定的章程条款束缚了手脚,以至于无所作为。现有连锁经营的管理过程中,常常根据对市场的预测来指导计划,而对市场的预测又建立在对顾客、分店、地域、潮流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基础上,当我们瞻前顾后,自认为已经接近百分之百地确定了所作出的预测、计划是正确的时候,商机却稍纵即逝,可能由此产生的决策往往与实际情况错位或时间上滞后,甚至已经完全过时了。依赖计划、抱着计划不放,并一成不变严格执行,是没有出路的。

系统理论告诉我们系统演化具有确定性下的内在随机性,是混沌的。即使同样的系统,尽可能同样的内、外条件,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也会导致系统的运行轨迹出现巨大的偏差(蝴蝶效应),事实上要保持初始条件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比如,连锁经营每个分店的地理位置、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规模、口碑、工作质量等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的),因此系统运行有可能出现连锁分店经营千差万别的结果,完全脱离预先的周密的设计。这种情况在连锁企业系统中大量存在,比如连锁分店的人员结构、管理程序及营业模式都没有大的改变,而仅仅一个微不足道的企业行为(瑕疵)就会导致连锁企业巨大的损失,甚至走向衰败。这是因为系统在发展演化的进程中,这些企业行为可以看作系统演化的分岔参数(bifurcation parameter),行为产生的时刻就是演化进程的分岔点,分岔点前后系统将向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出现不可预料的状态。因此对于优秀的管理者来说,就是要找到并控制这些作为“关键因子”的企业行为 (分岔参数)。引导演化进程向有利的方向分叉。如果管理者按照制定好的规则程序办事,把精力分散到各个细节,看似面面俱到,却有可能忽略了最重要的“关键因子”,比如:员工在企业受到的关注度、各分店企业的薪酬标准以及顾客是否得到个性化照顾等,“关键因子”的确定没有现成的公式,也不能靠逻辑推理产生,它们往往需要凭经验与直觉来感悟。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确定性管理,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管理者与被管理的对象都是人,人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系统,人的思维具有非理性的一面,比如情感、心理作用以及思想等等。而这正是经典的科学管理理论所忽视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不清楚、不确定情况,从而导致了确定性管理在很多情况下无能为力。因此需要考虑人的思维的非线性、非逻辑、非理性等特性,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在管理过程中循规蹈矩机械的、逻辑的执行作业程序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它无法使我们的思维系统跃升到远离平衡的状态,而打破常规,超越固有的思维定势。开放的交流、广泛的联系才会使管理者思维系统产生突变,引领连锁企业的飞跃。

(三)构建丰富的管理模式

20世纪70年代“分形”一词已为人们熟识,并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理论提出:物质世界的整体和局部存在着相似性,局部包含了整体的全部信息,而整体就是局部特点的写照。我们所处的世界从宇宙天体到身边的万事万物,从物质的形态到微观粒子,形成了一个无限层次、精细万千的结构。整个宇宙就是一棵浩大的分形树。无论是物质的结构,还是事物的进程无一不充满了整体与局部的相似性,连锁经营企业由众多层次的分支机构组成,我们不难发现分支机构与整个企业系统的相似性,以及分支机构之间的相似性,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行的管理办法,比如,可以在连锁分店搞试点,将其成功的模式推广到整个系统的其他店面,而局部出现的问题也为整体发出了预警。一个店面就是整个企业的缩影,甚至一页宣传资料、一句迎宾词就包含了企业的内在基因,小小的载体可以反映企业的理念、精神、效率、风气等内在形象。因此有效的管理要求我们从小处做好,如果每一个细节都完善了,整体就是一个优秀的分形体,许多看似无形的东西如形象、声誉、广告、服务等,却是连锁系统最重要的引擎和粘合剂。

(四)连锁经营的企业文化应不断创新

如果一个品牌没有文化的支持,无异于失去了存在的灵魂,伟大的品牌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是一种让顾客可以奉为终生的品牌信仰。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对于连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凝聚、协调、约束、塑造形象等作用,而创新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怎样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充满活力呢?系统科学认为一个封闭的系统,熵(混乱度)是不断增加的,当熵达到了最大值就意味着能量的耗尽、系统的毁坏。对于连锁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客源的流失、员工的懈怠、企业的衰败。所以开放、交流是企业创新的关键,这是因为开放的系统能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人员、资金的交流,交流融合过程中系统内信息量增大,负熵增加,有序程度升高,开放的企业是充满活力的。

理论研究者结合中国连锁经营具体实践,提出连锁经营各种管理系统共用的基本原则―3S原则:简单化(Simplification)、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专业化或专家化(Specialization),从系统观的角度看,简单化就是让连锁经营的结构扁平化,简化机构间交流的繁杂流程,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人员,使企业的决策层和员工间的交流更直接,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柔性;标准化就是规范连锁企业机构间、人员间交流的方式流程使其便于联系、方便操作;专业化或专家化,则是鼓励企业或个人在某方面努力追求卓越,充分体现其个性,倡导企业员工绝不追随他人的企业精神。所以3S原则的效果就是促使机构的上下层间、分支机构间、员工之间管理理念、即时信息充分融合交流,连锁企业本来就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这里提到的开放交流是指管理模式和思想观念层面上的开放。管理者应该避免企业处于封闭的状态,不断为企业引进新的人员、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并且利用包括电子网络的各种现代媒体渠道促进员工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这样更容易产生新的商业理念、新的销售渠道、新的商品、新促销模式,为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促使企业在不断的突变创新过程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后强,汪富泉,张国祺.分形理论对科学思维的影响.系统辨证学学报,1993(3)

2.张建辉.混沌理论对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启示.商业时代,2011(32)

3.张铁山.混沌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3)

4.布鲁纳.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篇13

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复杂多样,系统内

部纷繁变化,还体现在与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上。因此,研究教育有必要从复杂性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简称“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简称“新三论”),以及相变论、混沌论、超循环论等其它新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如非线性、混沌、突现、自组织、非还原性等。[1]正是基于对教育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人们提出将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教育系统的研究中,从复杂性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及其复杂性,转变学习概念,重新设计与复杂性相适应的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从复杂系统中涌现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最终达到增强教育系统效能的目的。

物理学中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提出了解决复杂自然系统的理论、方法,为统一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建立系统科学准备了材料。物理学以前讨论的系统是可逆的、退化的,牛顿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判定了系统的演化方向和特点。这类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向与生物界、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发展、进化等演变现象相矛盾,人们无法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I.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时,由于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可以形成某种有序结构。在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系统中可以发现存在着与生物学一样的进化现象,并可以利用耗散结构来统一讨论。H.Haken提出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的相变是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协调作用的结果。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教授在80年代提出了系统科学体系的框架,分析了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科内容,提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使系统科学走上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讨论问题,这就可以站得更高,对问题分析得更深入。对这些复杂系统的分析不仅是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同时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新的方法,所得到的新的结论也会丰富系统理论本身的内容,使系统理论真正成为解决复杂系统演化的理论。[2]

二、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育技术,以实现最优化

系统科学理论“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

论、协同论)为许多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科学方法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综合性、有效性、定量化和最优化。其中最优化体现了系统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确定出优化目标,运用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最优。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即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最优化是指一定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最优化标准有两个: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用最少时间得到最大效果是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

如前所述,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任何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都能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系统可从原有的熵增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和功能方面的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即形成一种组织化和有序化的耗散结构。孤立的系统只能出现负熵,最终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3]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根深蒂固,必须以和谐的方式从教育系统的外部引入负熵,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促进系统内部长期积累的熵增的逐渐减少,通过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育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进行。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以上转变。教育技术具有开放性和旺盛的科学活力,它与全新的认知理念同步发展,并及时把相关科学和高新技术引入到教育系统中,促进人们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教育领域成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人才的基地。

开放是系统减少熵增和内耗的调节剂,开放使系统不断更新,也使系统获得良性循环的保证。系统要达到开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开放和交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开放和互动。开放的本质是系统吐故纳新,教育技术的灵魂是整合,它意味着教育对各个学科的开放,接纳和综合。[3]

教育技术具有开放的显著特征:(1)开放的教育观念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每个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育技术的开放性,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全面开放。(2)开放的教育对象从教育走出校园,面对社会每个公民,面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可以按学习者的需求,构建教育环境。(3)开放的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从学习方式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开放,如集体学习,个别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传统的认知方式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而电子学习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模式,激发了认知潜能。(4)开放的学习能力从重知识的获取能力到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人的信息素养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强调个人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的能力。(5)开放的信息资源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通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数据等传播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三、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构成,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

的优化设计。教育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应摆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实践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教学设计不仅构成教学开发与应用的前提,更直接影响到开发与应用的质量。人们获取学习信息或学习资源的手段、环境及学习目的都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学设计处于变化之中。传统的系统理论研究教学设计具有一些局限性,如教学设计的线性、确定性、封闭性和负反馈性等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实际有一定的距离。[4]20世纪90年代以来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等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

(一)阐释学与教学设计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从广义来说,它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包括两个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使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通过阐释学原理的应用,在解释者对世界所熟知的意义和世界拥有的某种未知的意义之间架起一道理解的桥梁,缩短二者之间隔阂的距离。”[4]在阐释学发展过程中,有关学家研究总结出以下法则和原理:正确理解文本意义的法则。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心里过程。(1)历史性原则——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条件理解文本的意义。(2)整体性原则——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每个词语的意义。(3)代入性原则——进入作者创造时的情景,重新体会其原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所学内容获得正确的理解,或者帮助学习者对所学内容阐发个性化的意义。根据学习者的理解过程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理解,教学便有“建构”的意义。阐释学为教学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对教学设计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没有学习者的理解活动,理解不可能产生。学习的产生在于学习者能参与到理解的活动之中。阐释学认为,当理解者与文本以共同的观点融合在一起时,理解便产生了。(2)背诵不等于理解。以促进理解为目标的教学,应当关注文本创作者和解释者所处的不同文化或社会情境。文本的理解不是通过文本的背诵而获得,而是通过解释者的阐释。(3)教学不要奢望某种统一的意义理解或学习结果预定。理解并不是一种僵硬的过程,它涉及所处时代的社会和历史的影响。要从一个群体中期待一种可信的、客观的学习结果预定,是不可能的。(4)学习是一种个别化的社会性的活动。每个对话/交流都是不同的,忽视这一现象将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错误地判断学习者理解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运用阐释学原理为教学设计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意味着我们在为学习者深化某一问题的理解寻求方法。教学设计的思维和操作可以沿着以下原则展开:(1)利用理解的空白,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表现他们个人化意义的理解。这种处理理解“空白”的活动,是基于阐释学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学习者在对待理解“空白”的问题上,要求表现个人化的解释/意义生成。教学设计就是要为学习者对文本形成个人化的意义创造/组合大量的机会。例如,为学习者提供开放性问题的课堂讨论练习,就有利于学习者展现个人化的反应和发展学习者的个人化意义。(2)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解主题内容时,都会带着自身的偏见和切身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课程内容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引发讨论的问题,来发展学习者的主观性意义。(3)为了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应当在“文本创作时代”与“理解者所处时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在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之中,学习者都会把其自身的时代和文化代入其中,对意义的解释产生影响。

(二)模糊逻辑与教学设计

模糊逻辑(Fuzzylogic)是美国工程师LotfiZadeh(1965)提出的一个概念。模糊逻辑对传统逻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逻辑假设是:人的思想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确的。它以命题的二值性为基础,以排中律为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传统的逻辑所遵循的是二值性原则和排中原则。一个命题或者是真的,或者世界假的,并且一个及其否定必有一真。而模糊逻辑却与概念、命题意义的不精确性相一致,它推理的结论并不严格依据前提。模糊逻辑的出现,为解决复杂性、交叉性的问题开拓了道路。

模糊逻辑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模糊逻辑理论对教学设计中的需求分析和评价具有启示意义。这些分析在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居核心地位。从模糊逻辑理论的角度来看,在理念与行为只常常存在一种或然的、非线性的关系。因此,运用模糊逻辑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更能有效地解释行为。(2)模糊逻辑理论对认识/处理学习者的感知问题更为有效。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及自信心,与学习者获得好成绩同样重要。(3)运用模糊逻辑超越决定论的思维和设计方法,在评价“现实生活”的问题方面显得更为有效。[4]世界并非是黑白两极的,而是绚丽多彩的。

(三)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数学与物理学的混沌理论,与相对论、量子理论并誉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理论。混沌理论的产生始于量子物理学不满牛顿机械决定论对物理现象的解释。牛顿物理学认为宇宙中的每种实践都是有序的、规则的并可以预测的。量子物理学认为宇宙并非是一个巨大的、事先决定的存在,所有的物理现象都是不可决定的,也是不可预测的。这种非决定论为解释世界的混沌现象提供了认识/研究途径。所谓“混沌”,是指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与无序性、复杂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的存在。理解混沌,应当注意两点:第一,混沌系统中隐藏无序;第二,混沌是存在于无序中的有序模式。理解混沌理论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概念: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Sensitivedependenceoninitialconditions):一个系统中的混沌是指系统内初始条件的小变化会引发后续的大变化。这也常被称为“蝴蝶效应(ButterflyEffect)”。混沌系统对其初始条件的异常敏感性说明,最初状态的轻微变化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当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不清楚或不确定时,我们是不可能预测到会发生什么结果的。

2.分形(Fractals):分形理论创始人是美籍法国数学家B.Mandebrot.fractal,本意是不规则的、破碎的、分数的。用此来描述自然界中传统几何学所不能描述的一大类复杂无规则的几何对象。例如,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起伏不平的山脉、令人眼花缭乱的满天繁星等。它们的特点是极不规则或极不平滑。直观而粗略地说,这些对象都是分形。分形,意指系统在不同标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质。由于系统特征具有跨尺度的重复性,所以可产生出具有两个普通特征:第一,它们自始至终都是不规则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规则程度却是一个常量。

3.奇异吸引子(StrangeAttractors):吸引子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而奇异吸引子则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

混沌理论对分析学习系统提供了另一种科学视角,对我们在分析教学系统中常用的决定论科学方法提出了质疑。(1)如生物学系统一样,教学系统也是充满了混沌。传统的教学设计原则和假设在两个方面与混沌理论相抵触:一是教学系统的决定主义假设;二是学习者和学习过程是可预测的。(2)混沌理论挑战传统教学设计中的线性教学程序——设计者或教学者认为只要按照预定的教学程序,对学习者施加干预/影响,就可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但事实上,预成的线性教学设计很容易被教学中的混沌实践所颠覆,导致教学过程难以预测,难以单靠线性的操作程序来控制教学过程,并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混沌理论认为教学设计必须认真考虑学习过程。学习的信息处理模式通常在本质上把学习描述为一种线性过程(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绩效)。但是,学习的发生过程是学习者个体差异以一种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4)走向重视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处理教学系统设计/实施混沌理论的最有效方法是:帮助学习者学会反思其学习活动,发展其元认知意识,提高其元认知/反思水平。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是一种帮助它们处理复杂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途径。元认知是指关于我们如何人感知、记忆、思考和行动的知识。掌握这些过程并在学习中及时应用,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效。(5)情感与混沌。在学习中处理混沌现象最有力的促进因素要靠人类的情感。已有的情商研究表明,经常性的情感挫折或情绪波动会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损害/削弱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关键性能力。了解和控制个人的自我意识,对于成功做出决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就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情形来看,以上这些研究还未完全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但是,积极地吸纳各种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适应时展和健全自身发展,却是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31029/303496.shtml

[2]姜璐.系统科学之窗./chistory/xtno3.htm

[3]朱式庆.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开放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4]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篇14

【关键词】复杂科学;系统科学方法;阐释学;模糊逻辑

被称为“制高点”、“突破口”的教育技术涵盖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心理和艺术等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科学规律和各种技术,把教育和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但只是从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发展教育技术是不够的,必须从系统方法的角度来认识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我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才具有高度和深度,才能实实在在地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指导。

一、复杂科学的提出

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复杂多样,系统内

部纷繁变化,还体现在与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上。因此,研究教育有必要从复杂性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简称“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简称“新三论”),以及相变论、混沌论、超循环论等其它新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如非线性、混沌、突现、自组织、非还原性等。[1]正是基于对教育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人们提出将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教育系统的研究中,从复杂性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及其复杂性,转变学习概念,重新设计与复杂性相适应的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从复杂系统中涌现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最终达到增强教育系统效能的目的。

物理学中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提出了解决复杂自然系统的理论、方法,为统一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建立系统科学准备了材料。物理学以前讨论的系统是可逆的、退化的,牛顿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判定了系统的演化方向和特点。这类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向与生物界、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发展、进化等演变现象相矛盾,人们无法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I.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状态时,由于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可以形成某种有序结构。在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系统中可以发现存在着与生物学一样的进化现象,并可以利用耗散结构来统一讨论。H.Haken提出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的相变是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协调作用的结果。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教授在80年代提出了系统科学体系的框架,分析了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科内容,提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使系统科学走上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讨论问题,这就可以站得更高,对问题分析得更深入。对这些复杂系统的分析不仅是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同时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新的方法,所得到的新的结论也会丰富系统理论本身的内容,使系统理论真正成为解决复杂系统演化的理论。[2]

二、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育技术,以实现最优化

系统科学理论“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

论、协同论)为许多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科学方法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综合性、有效性、定量化和最优化。其中最优化体现了系统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确定出优化目标,运用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最优。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即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教育最优化是指一定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最优化标准有两个: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用最少时间得到最大效果是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

如前所述,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任何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都能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系统可从原有的熵增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和功能方面的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即形成一种组织化和有序化的耗散结构。孤立的系统只能出现负熵,最终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3]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根深蒂固,必须以和谐的方式从教育系统的外部引入负熵,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促进系统内部长期积累的熵增的逐渐减少,通过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育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进行。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以上转变。教育技术具有开放性和旺盛的科学活力,它与全新的认知理念同步发展,并及时把相关科学和高新技术引入到教育系统中,促进人们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教育领域成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人才的基地。

开放是系统减少熵增和内耗的调节剂,开放使系统不断更新,也使系统获得良性循环的保证。系统要达到开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开放和交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开放和互动。开放的本质是系统吐故纳新,教育技术的灵魂是整合,它意味着教育对各个学科的开放,接纳和综合。[3]

教育技术具有开放的显著特征:(1)开放的教育观念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每个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育技术的开放性,教育技术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全面开放。(2)开放的教育对象从教育走出校园,面对社会每个公民,面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可以按学习者的需求,构建教育环境。(3)开放的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从学习方式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开放,如集体学习,个别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传统的认知方式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而电子学习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模式,激发了认知潜能。(4)开放的学习能力从重知识的获取能力到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人的信息素养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强调个人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的能力。(5)开放的信息资源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通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数据等传播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让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三、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构成,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

的优化设计。教育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应摆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实践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教学设计不仅构成教学开发与应用的前提,更直接影响到开发与应用的质量。人们获取学习信息或学习资源的手段、环境及学习目的都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学设计处于变化之中。传统的系统理论研究教学设计具有一些局限性,如教学设计的线性、确定性、封闭性和负反馈性等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实际有一定的距离。[4]20世纪90年代以来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等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

(一)阐释学与教学设计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从广义来说,它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包括两个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使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通过阐释学原理的应用,在解释者对世界所熟知的意义和世界拥有的某种未知的意义之间架起一道理解的桥梁,缩短二者之间隔阂的距离。”[4]在阐释学发展过程中,有关学家研究总结出以下法则和原理:正确理解文本意义的法则。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心里过程。(1)历史性原则——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条件理解文本的意义。(2)整体性原则——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每个词语的意义。(3)代入性原则——进入作者创造时的情景,重新体会其原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所学内容获得正确的理解,或者帮助学习者对所学内容阐发个性化的意义。根据学习者的理解过程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理解,教学便有“建构”的意义。阐释学为教学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对教学设计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没有学习者的理解活动,理解不可能产生。学习的产生在于学习者能参与到理解的活动之中。阐释学认为,当理解者与文本以共同的观点融合在一起时,理解便产生了。(2)背诵不等于理解。以促进理解为目标的教学,应当关注文本创作者和解释者所处的不同文化或社会情境。文本的理解不是通过文本的背诵而获得,而是通过解释者的阐释。(3)教学不要奢望某种统一的意义理解或学习结果预定。理解并不是一种僵硬的过程,它涉及所处时代的社会和历史的影响。要从一个群体中期待一种可信的、客观的学习结果预定,是不可能的。(4)学习是一种个别化的社会性的活动。每个对话/交流都是不同的,忽视这一现象将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错误地判断学习者理解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运用阐释学原理为教学设计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意味着我们在为学习者深化某一问题的理解寻求方法。教学设计的思维和操作可以沿着以下原则展开:(1)利用理解的空白,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表现他们个人化意义的理解。这种处理理解“空白”的活动,是基于阐释学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学习者在对待理解“空白”的问题上,要求表现个人化的解释/意义生成。教学设计就是要为学习者对文本形成个人化的意义创造/组合大量的机会。例如,为学习者提供开放性问题的课堂讨论练习,就有利于学习者展现个人化的反应和发展学习者的个人化意义。(2)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解主题内容时,都会带着自身的偏见和切身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课程内容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引发讨论的问题,来发展学习者的主观性意义。(3)为了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应当在“文本创作时代”与“理解者所处时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在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之中,学习者都会把其自身的时代和文化代入其中,对意义的解释产生影响。

(二)模糊逻辑与教学设计

模糊逻辑(Fuzzylogic)是美国工程师LotfiZadeh(1965)提出的一个概念。模糊逻辑对传统逻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逻辑假设是:人的思想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神的,人们在思维中所用的概念、命题的意义都是精确的。它以命题的二值性为基础,以排中律为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传统的逻辑所遵循的是二值性原则和排中原则。一个命题或者是真的,或者世界假的,并且一个及其否定必有一真。而模糊逻辑却与概念、命题意义的不精确性相一致,它推理的结论并不严格依据前提。模糊逻辑的出现,为解决复杂性、交叉性的问题开拓了道路。

模糊逻辑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模糊逻辑理论对教学设计中的需求分析和评价具有启示意义。这些分析在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居核心地位。从模糊逻辑理论的角度来看,在理念与行为只常常存在一种或然的、非线性的关系。因此,运用模糊逻辑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更能有效地解释行为。(2)模糊逻辑理论对认识/处理学习者的感知问题更为有效。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及自信心,与学习者获得好成绩同样重要。(3)运用模糊逻辑超越决定论的思维和设计方法,在评价“现实生活”的问题方面显得更为有效。[4]世界并非是黑白两极的,而是绚丽多彩的。

(三)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数学与物理学的混沌理论,与相对论、量子理论并誉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理论。混沌理论的产生始于量子物理学不满牛顿机械决定论对物理现象的解释。牛顿物理学认为宇宙中的每种实践都是有序的、规则的并可以预测的。量子物理学认为宇宙并非是一个巨大的、事先决定的存在,所有的物理现象都是不可决定的,也是不可预测的。这种非决定论为解释世界的混沌现象提供了认识/研究途径。所谓“混沌”,是指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与无序性、复杂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的存在。理解混沌,应当注意两点:第一,混沌系统中隐藏无序;第二,混沌是存在于无序中的有序模式。理解混沌理论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概念: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Sensitivedependenceoninitialconditions):一个系统中的混沌是指系统内初始条件的小变化会引发后续的大变化。这也常被称为“蝴蝶效应(ButterflyEffect)”。混沌系统对其初始条件的异常敏感性说明,最初状态的轻微变化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当一个系统的初始条件不清楚或不确定时,我们是不可能预测到会发生什么结果的。

2.分形(Fractals):分形理论创始人是美籍法国数学家B.Mandebrot.fractal,本意是不规则的、破碎的、分数的。用此来描述自然界中传统几何学所不能描述的一大类复杂无规则的几何对象。例如,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起伏不平的山脉、令人眼花缭乱的满天繁星等。它们的特点是极不规则或极不平滑。直观而粗略地说,这些对象都是分形。分形,意指系统在不同标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质。由于系统特征具有跨尺度的重复性,所以可产生出具有两个普通特征:第一,它们自始至终都是不规则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规则程度却是一个常量。

3.奇异吸引子(StrangeAttractors):吸引子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而奇异吸引子则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

混沌理论对分析学习系统提供了另一种科学视角,对我们在分析教学系统中常用的决定论科学方法提出了质疑。(1)如生物学系统一样,教学系统也是充满了混沌。传统的教学设计原则和假设在两个方面与混沌理论相抵触:一是教学系统的决定主义假设;二是学习者和学习过程是可预测的。(2)混沌理论挑战传统教学设计中的线性教学程序——设计者或教学者认为只要按照预定的教学程序,对学习者施加干预/影响,就可得到预期的学习结果。但事实上,预成的线性教学设计很容易被教学中的混沌实践所颠覆,导致教学过程难以预测,难以单靠线性的操作程序来控制教学过程,并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混沌理论认为教学设计必须认真考虑学习过程。学习的信息处理模式通常在本质上把学习描述为一种线性过程(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绩效)。但是,学习的发生过程是学习者个体差异以一种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4)走向重视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处理教学系统设计/实施混沌理论的最有效方法是:帮助学习者学会反思其学习活动,发展其元认知意识,提高其元认知/反思水平。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是一种帮助它们处理复杂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途径。元认知是指关于我们如何人感知、记忆、思考和行动的知识。掌握这些过程并在学习中及时应用,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效。(5)情感与混沌。在学习中处理混沌现象最有力的促进因素要靠人类的情感。已有的情商研究表明,经常性的情感挫折或情绪波动会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损害/削弱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关键性能力。了解和控制个人的自我意识,对于成功做出决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就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情形来看,以上这些研究还未完全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但是,积极地吸纳各种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适应时展和健全自身发展,却是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31029/303496.shtml

[2]姜璐.系统科学之窗./chistory/xtno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