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39: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养生保健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长寿是人类追求的生活目标,而值得重视的是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人,血脂异常者1.6亿,超重及肥胖人群达2亿多人,这是导致心脑血管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其中不可控因素遗传基因约占25%,社会和环境因素及医疗条件占15%,而可控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占60%。所以,许多人不是死亡于疾病,而是死亡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钥匙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要求我们要做到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科学养生。从而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达到延长生命、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顺应自然,合理膳食
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同,要顺其自然,粗细荤素都要吃,提倡每日饮食种类多样化,营养要全面、均衡。限制食盐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乳制品、豆制品。每天吃较多水果和蔬菜的人心脑血管病相对危险度减低,而脂肪和胆固醇的过多摄入可加速动脉硬化,易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食盐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并促进动脉硬化形成。《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指五谷杂粮是养命的,五果指水果是帮助消化的,五畜指肉类是起补益作用的,五菜指的是各式各样的蔬菜是起补充作用的。这是我们祖先总结的饮食结构经验。每个人可根据自己不同的体质来调节。随着年龄的增大过了中年以后,在饮食结构上更要注意,是好吃八分饱。
二、适当运动,动静结合,控制体重
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可降低升高的血压,控制血糖水平、血脂和降低体重,从而起到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4次的有氧运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根据每人具体情况来选择如快走、慢跑、太极拳、游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最好在上午太阳出来后或下午为好,因为清晨时段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慎重对待晨练。运动固然重要,不过一旦出现下述情况,如出现严重呼吸费力,前胸压迫感,有明显心慌、头昏眼花、面色苍白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应尽快就医。理想体重约为身高(厘米)减去105,体重波动范围在理想体重的正负10%以内。
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宁静,宁静是指心平气和、内心宁静,保持体内环境的协调平衡。通过宁静降低人体生命活动能量消耗,使生命进入一个最佳的运转状态,动静结合,从而达到延长生命,健康长寿。
三、戒烟限酒,注意饮酒与药物作用反应
吸烟是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痉挛,加速动脉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及心律失常等。因此,要鼓励吸烟都戒烟。长期大量酗酒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包括升高血压,导致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流量等。所以建议饮酒都一定要适度,每日饮白酒不超过50毫升(即一两,乙醇含量小于30克),啤酒不超过640毫升,葡萄酒不超过200毫升,女性减半。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在注射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降压降糖类药,治疗心血管的硝酸酯类药(如硝酸甘油、消心痛、欣康等),甲硝坐、氯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期间应禁止饮酒。避免由酒精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从而防止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加快,面部潮红,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
四、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
自觉保持永远快乐的心境,是一门健康的科学,又是一门生活艺术。世卫组织对心理健康提出的建议是:“了解自已,悦纳自己;接受他人,善待他人;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生活。”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一定要记住不可过度,过度就会伤害身体。一个人的心态一旦失去平衡,势必引发神经体液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为疾病的发生带来可乘之机,甚至引起猝死。做好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长寿最重要的一条。
五、介绍几种保健养生按摩供大家参考
(一)熨目擦面:两手搓热熨摩双目,可做三五次,然后两拇指根从眼角经鬓角发际轻轻推至耳后,顺手搓双耳三五次。擦面:双手从下向上贴面擦搓,至发际时,十指弯曲,经头顶梳至后脑,再变掌擦颈,回到下颏,如此三五次,可焕发精神,头目清明感。
(二)按摩手:先双手稍用力搓热手掌,然后用右手掌心搓左手背至热,左手掌心搓右手背至热。按揉指节:用右手拇、食二指按揉左手各指节,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顺序,从前后和内外侧分别按揉各指节18-36次,然后换手进行。拍击双掌:取站或坐式,双手在胸前合掌,然后双手掌心在腹前拍击若干下,之后再合掌。
(三)腹部按摩:科学摩腹,增强胃肠之功能,回阳固精,从而社病强身。摩腹宜在临睡前及晨起时进行,先排空大小便,站立或仰卧均可,须精神集中,意守丹田(位于肚脐下4横指处)。将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以胃胱部为中心,作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揉摩全腹100次,逆时针方向100次。而后用手指在气海穴(脐下2横指处),关元穴(脐下4横指处)按摩99次。
1、初春阳气渐生,气候也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2、雨水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3、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30-01
研究颈肩腰腿痛预防保健治疗十余年,感觉就做了八个字“易筋归一・道法自然”,其中易筋是手段;归一是目的;道法自然是方法。现试着阐述一下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的理念,供同道参考,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对之处,请同道指正。
1 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的基本概念
1.1 易筋归一概念
1.1.1 易 ①变化、变通、改换、脱换之意;②指《易经》三大原则即变易,简易,不易。
1.1.2 筋 广义指全身各脏腑系统;狭义指筋骨、筋膜、经络、经筋等。
1.1.3 归 广义指维持现状或趋于好转,对不同个体需求不同或程度不同;狭义指返回、回到、恢复到”一”的状态。
1.1.4 一 广义指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狭义指脊柱前后看是“一”或左右看是“S曲线”。
1.1.5 易筋 就是改变筋骨筋膜的位置、功能和状态,其方法少到无内,多到无穷。
1.1.6 归一 指恢复筋骨筋膜的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追求完美的归一是很难的,而要维持动态的均衡状态: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防止进行性加重。
1.1.7 易筋归一 就是改变筋骨筋膜的位置恢复其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
1.1.8 易筋归一疗法 改变筋骨筋膜的位置使其恢复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的治疗方法。
1.2 道法自然概念
1.2.1 道 ①路,方向,途径;②法则,规律;③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④方法,办法,技术;⑤传道,取道、引导,疏导;⑥《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
1.2.2 法 ①处理事物的手段;②标准、模式、规范,可仿效的;③效法,遵循。
1.2.3 自然 ①天然的,原始的,均衡的,非人为的;②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不勉强的;③人或事物的自由发展变化,不受外界干预。
1.2.4 道法自然 出自《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读法“道・法・自然”,而非“道法・自然”,其中法字为动词,意为效法,遵循,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大道以自然为纲,遵循其法则。在这里我们理解为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遵循绿色的、天然的、均衡的、非药物的、非创或微创的法则。
1.3 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疗法 选择一切绿色的、天然的、均衡的、非药物的、非创或微创法的治疗方法来改变筋骨筋膜的位置使其恢复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的方法。
2 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观点 源于《易经》均衡理论和《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对应补偿及系列补偿调节机制。
2.1.1 均衡理论 均衡是最好的状态,但是很少,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心来说也是如此。均衡是动态的,没有静态的。易筋归一中我们强调结构、功能、情志归一,其实就是强调结构、功能、情志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均衡,这就需要一个过程。均衡也有两种状态,一是正常情况下的均衡,另一种是异常情况下的均衡,医生的角色就是怎样去鉴别这两种均衡并调理之。易筋归一的目的在于归一,但不是盲目的归一,不能脱离了均衡原则。
2.1.2 调节机制 某种原因引发局部疼痛(即原发性疼痛),疼痛引起肌痉挛,肌痉挛破坏了身体的动力性平衡,一组肌肉的痉挛必将引起对应肌肉发生与其相适应的变化,以达到补偿原发部位肌痉挛引起的功能障碍和功能失调,即对应补偿调节。如果原发部位的肌痉挛经过对应补偿调节,仍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和平衡,则又将引起其上方和下方的一系列肌肉进行补偿而再调节,即系列补偿调节[1]。
2.2 学术观点及应用
2.2.1 学术观点
⑴骨正筋柔・气血以流;⑵通则不痛・荣则不痛・正则不痛・顺则不痛・松则不痛・动则不痛[2];⑶筋长一寸・寿延十年;⑷经络畅通・实为大补;⑸无痛一身轻・筋柔百病消;⑹生病起于过用[3];⑺骨错缝・筋出槽;⑻骨错筋硬・全身是病;⑼少林易筋经・少林洗髓经;⑽无他・唯手熟尔(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⑾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2.2.2 观点应用 ⑴⑵⑶⑷⑸强调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⑹⑺⑻强调病因、发病过程及病理状态;⑼强调正确保健养生方法,⑵也是在强调方法,即使之通、使之荣、使之正、使之顺、使之松、使之动[2];⑽⑾强调长期坚持⑵⑼正确保健养生方法就能从⑹⑺⑻病理状态恢复到①②③④⑤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
3易筋归一道法自然的相互关系
3.1 易筋归一 易筋与归一是一对哲学概念,其中易筋为手段,易筋主动主外主调节,强调技法动作,亦称易筋技法;归一为目的,主静主内主均衡,强调功法悟道,亦称归一功法;易筋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进入归一状态;易筋能坚其外,归一能清其内;易筋的方法少到无内,多到无穷,但主要有两类,一是主动易筋,即主动的、充分的、尽力的伸筋拔骨来调节均衡,二是被动易筋,即运用现在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及产品来调节均衡,而归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原始的自然的健康状态或均衡状态,要求达到身心和谐统一。“易筋归一”强调身心并调,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结构归一,强调调理筋骨,以颈肩腰腿痛为主;二是功能归一,强调调理脏腑,以脊椎相关性疾病为主;三是情志归一,强调调理情志,以心理情感性疾病为主。
3.2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朴素方法论,遵循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法则,强调绿色的、天然的、均衡的、非药物的、非创或微创预防保健康复治疗方法或方案。
3.3 易筋归一与道法自然 易筋归一是理念,是预防保健养生的理论基础,强调结构、功能、情志的均衡;道法自然是实现易筋归一理念所采用的具体方法,遵循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的法则。
4 讨论
现在社会关注最多的就是健康,从电视台的健康讲座到一般的平面媒体报道,其实就是灌输“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今天不保健・明天养医院”的健康价值观。归根结底就是呼吁大家要注重大预防、大保健、大养生、大康复的观念。从事预防保健养生十多年,回过头去看其实大家的目的都很简单,就是要求健康,只是程度上有些区别,不管你有钱没钱,有病的人都想健康,无病的人都想长寿;但是大家采用的手段是五花八门,但结果却有归一性。
易筋归一道法自然预防养生保健理念是我十多年发展中医特色疗法的工作总结,是在《易经》均衡理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对应补偿调节及系列补偿调节机制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常用实用技术,创新的一种全新的预防保健养生理念、产品及疗法,该理念强调回归自然的均衡预防养生保健模式,能缓解现代社会“看病难看病贵”社会难题,其理念具有推广普及价值。理解了易筋归一道法自然预防养生保健理念,用之于人事,便无往不适了。
参考资料:
[1] 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关键词:SD大鼠 乳鼠 心肌细胞 原代培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2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25-02
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保留了基本结构和功能,不受体内神经、体液等的影响,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生物学、细胞电生理、药理毒理学等研究,足够纯度和活力的心肌细胞是保证完成这些实验的基础[1]。文献报道的心肌细胞培养的方法很多,但都较为复杂,导致培养得到的心肌细胞纯度、活力各不相同[2]。本研究结合前人的经验,对新生SD大鼠的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进行了简化,以期培养出纯度较高、活力较强的大鼠心肌细胞。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出生1~3d的SD大鼠,雌雄不拘,由南昌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
1.1.2 材料与试剂。DMEM/F12干粉培养基(DF培养基)、小牛血清、D-Hank’s液,5-溴脱氧尿嘧啶(Brdu)、I型胶原酶购自Sigma公司;小鼠抗大鼠α-横纹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α-SA),山羊抗小鼠IgG购于武汉博士德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1.3 仪器。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恒温二氧化碳培养箱(Thermo,德国),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us公司,日本),2-16PK高速冷冻离心机(Sigma公司,德国),玻璃培养瓶、24孔培养板、200目网筛(上海博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溶液配制。将DF培养基溶解于三蒸水中,加压过滤除菌,调整至pH7.2~7.4,于-20℃保存,临用前加入100ml/L小牛血清,即为DF培养液,用于细胞培养。将I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溶解于无血清的DF培养溶液中,配成含0.8g/L I型胶原酶和0.05%胰蛋白酶的溶液用于消化心肌组织。
1.2.2 心脏组织的获取、消化及培养。
(1)取出生1~3d的SD大鼠,75%酒精消毒皮肤后开胸,用眼科弯镊取心脏心尖部,置于预冷的D-Hank’s液中,剪除结缔组织,漂洗3次。
(2)取心尖部分的心室组织,用眼科剪剪成约大小约1mm3的小块,加入1mlDF培养液,用吸管吹打成组织悬液,转入培养瓶,用混合酶溶液消化,磁力37°C保温搅拌(50~60r/min)消化8min,弃去上清液。
(3)剩余组织块加混合酶溶液(每g心肌组织约需10ml)消化8min×5次,合并上清液,加DF培养液终止消化,过200目网筛,以1000r/min离心5min,收集沉淀,以DF培养液漂洗2次,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h。
(4)采用差速贴壁分离技术,将2h后尚未贴壁的心肌细胞悬液在无菌条件下用吸管吸出,调整细胞浓度为5.0×105个/ml,将单细胞悬液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器板中,首次24h后换液,之后隔日换液。
1.2.3 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存活率测定。取等量0.4%台盼蓝溶液与细胞悬液滴于细胞计数板上,死亡细胞蓝染,任选10个高倍视野,每个视野计数4个大格中细胞总数及阳性细胞数,存活率=活细胞数/细胞总数×100%,计数3次取平均。分别于培养的5、7、15、20、30d,计算细胞的存活率,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1.2.4 细胞纯度鉴定。取培养72h的心肌细胞,采用以α-SA抗体为一抗、山羊抗小鼠IgG为二抗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纯度鉴定,心肌细胞细胞核蓝染,胞质呈褐色,成纤维细胞因不含肌动蛋白而胞质不着色。镜下任选10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4个大格中褐色胞质的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重复6次),确定心肌细胞的纯度。
1.2.5 统计学方法。实验中的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q检验,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心肌细胞的纯度鉴定。培养72h后,以免疫荧光法检测,测定6次得到心肌细胞平均纯度为(98.2±0.8)%。
2.2 心肌细胞存活率的计算。不同培养时间点间的存活率均数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0d的存活率与第3d比较显著降低,P
表1 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存活率
注:细胞总数为10000个,*与第5d比较,P
2.3 心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刚接种时细胞成圆形颗粒,折光性良好,悬浮于培养基中。培养2~4h后细胞开始贴壁,慢慢变为梭形,到12h左右伸出伪足,呈菱形、星形等形态,偶见细胞搏动。培养24h左右时,细胞贴壁完全呈梭形,有伪足,并在细胞间形成交联(图1A,B),可见自发性搏动,各个细胞频率、节律不同。48h后,逐渐形成细胞簇,细胞搏动较多(搏动频率5~90次/min不等),在细胞密度较大的部位可见多个细胞以同一频率搏动(图1C)。培养72h左右时,细胞交织成网,形成细胞单层或细胞簇,呈放射状,形态不规则,搏动同步,搏动的频率在(70~90)次/min,同一批细胞搏动频率一致(图1D)。3~20d内心肌细胞形态活力正常,20d后搏动率开始减少,30d后部分细胞停止搏动,细胞皱缩、脱落。
3 讨论
离体心肌细胞对于心血管生理、药理、代谢、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心肌细胞增殖能力低,只有刚出生不久的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可得到大量高纯心肌细胞[3]。心肌细胞的分离主要有组织贴块法和酶消化法,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纯度较高,便于生物学观测和实验,应用更加广泛,但是对心肌细胞损伤大,导致获得的细胞活力不高[4]。
本研究对如何提高心肌细胞纯度、减少消化损伤进行了多次探索,总结经验如下:
(1)差速贴壁分离联合Brdu抑制法去除非心肌细胞。差速贴壁法操作简便、用时短、对细胞影响小,但不适于长期培养。加入Brdu培养48h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对心肌细胞无毒性与抑制作用,可用于培养时间较长的实验。
(2)使用小牛血清而不用胎牛血清。血清的成分可影响细胞的存活时间和生长状态,胎牛血清含有大量有丝分裂因子,Brdu难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培养效果不如小牛血清。
(3)采用低浓度胰酶与I型胶原酶消化心肌细胞。文献中胰酶用量0.05%~0.25%不等,本研究发现高浓度胰酶会损伤心肌细胞间质,细胞死亡率增加,胰酶浓度过低,细胞聚集成团,得不到单个细胞。本实验采用0.8g/L I型胶原酶和0.05%胰蛋白酶消化心肌细胞,对心肌细胞损害小,且消化效率高。
(4)消化时间与次数。采取短时多次的方式加入消化酶,每次不超过8min,以减少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5)30d后存活率明显降低。心肌细胞需在工作条件下才能保持活力,无负荷状态长期培养,会导致肌丝、线粒体减少,细胞萎缩[5],因此培养的心肌细胞应在一定时间内使用。
总之,本实验应用改良并简化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可得到纯度和存活率较高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操作方便,重复性好,适合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瑞华,兰晓莉,曹国祥,等.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简化及改良[J].心脏杂志,2008,02:154-157
[2] 张晓京,张建栋,来丽娜,等.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03:171-173
[3] 郭军,鲍翠玉,林国生,等.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06:538-540
【关键词】 海水浴疗法;疗养院;保健养生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ea bath therapy in the health care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MethodsThe flotage, the pressure, the massage effect and the trace elements of the sea into the human body through skin were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on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sea bath in coast sanitariums could increase the health of the recuperators. Conclusion The sea bath can increase the health and the double benefits of the sanitariums.
【Key words】 Sea bath;Sanitarium;Health care
海水是海滨疗养地的主要疗养因子,是一种重要的疗养康复资源。海水浴疗法是利用海水锻炼身体和防治疾病的方法[1]。海水浴疗法科学舒适,在疗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海水疗法的由来与发展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近乎于陆地的2.5倍,尽管海陆分布极不均衡,但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日益重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积极利用海洋环境来发展疗养事业。
在人类历史上,水之用于医疗由来已久。公元前500年欧洲就有文献记载,海水可以治疗人类一切疾病。古希腊人相信海水具有清洗恶性肿瘤组织与刺激神经的效力。罗马帝国时期,寻常百姓便以水疗法医治疾病;当时,奥古斯都大帝也浸泡海水来医治热病。16世纪,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利用海水来治疗皮肤病。
自行车赛世界冠军路易松・博贝发生车祸后,康复阶段住在布列塔尼半岛拉芒什海峡沿岸的罗斯科夫海水疗养中心。这位运动员发现海水疗养对他受损的肌体有“惊人的效果”,于是于1964年在基伯龙半岛开设了一家海水疗养院。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如兴城、大连、秦皇岛、北戴河、青岛、烟台、鼓浪屿等地疗养院均已实施海水浴疗法,并对海水浴疗法保健养生防治疾病不断地进行研究探讨。戴蓉等[2]对患有Ⅱ型糖尿病(DM)的军队疗养员实施海水浴疗法,使用超声心动图仪观察患者海水浴前后LAD、EF、FS、E/A指标变化,使用常规心电图描记并观察海水浴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并与健康疗养员对照,得出海水浴疗法对DM患者心脏康复有较好效果。刘秀珍等[3]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的疗养康复期中,海水浴疗法对其左室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应用超声心动房室平面位移法AVPD记录二尖瓣环各位点均值AVPDmean和左房射血所致各位点均值(AVPDa),改良Sinpsan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疗养前、后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海水浴疗法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的左室功能。郑芳等[4]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海水浴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左房收缩功能的康复作用,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高血压患者被分为左室正常构型和左室肥厚型,经过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被观察者疗养前、后的左房收缩功能各指标,并进行比较,得出海水浴疗法是一项综合性的全身有氧运动,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左房收缩功能。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海水浴疗法对人体有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
2海水浴疗法使疗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疗养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获得发展。海水疗养不仅具有医疗的效果,也是休闲生活中的明珠项目,疗养院不再属退休老人和病人康复专用,在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重视休闲生活的今天,从事海水疗养的观念越来越深入普及,现代疗养院吸引着重视保健和爱好运动的顾客。健身与减肥游泳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青睐,给疗养院带来生机和社会经济效益。
3海水浴疗法医疗保健作用的科学依据
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5],一般情况下,机体浸入海水中,在20 min 内,机体表面就会形成一层黏膜,使人体有“滑腻”的感觉。这层黏膜主要是由生物、化学元素组成的,附着在体表面上,形成离子层。海水中的元素离子不断通过该层膜扩散,渗透到皮肤表面。有的可附着于体表,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发挥作用;有的元素,如氯化钠、重碳酸盐和铁、铜、锌、钙、镁、锰、钡、钴、碘、砷等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或病理活动。
海水能影响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激发酶促反应,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交换,并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还可改善机体的微循环及周围血液循环、血管扩张,从而大大增强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
进行海水浴时,由于人体受到机械性的静水压力作用,促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回心血流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大;并压迫胸廓、腹壁,使胸内压增高,从而增强呼吸深度,促进气体交换和代谢,增强了肺的通气功能;水流的压力或冲击力的作用还能刺激神经系统兴奋,这将对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
由于受到海水的浮力作用,使得人体运动器官负荷变轻,肌张力降低,肌糖元和肌红蛋白储存量明显增多,可以改善肌肉、关节、骨骼组织代谢及营养供给,有利于运动系统疾患的功能康复。
大海广阔,海水碧蓝,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对人心理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与状态,称为海水的心理效应[5]。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作用。有害的心理因素可以损害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当有害作用过分强烈可导致疾病发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因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有利于心身健康。独具特色的海滨疗养地的景观,可使大脑皮质出现一个新的、外来的刺激活动,如气势磅礴的大海,周期性的涛声,不断地刺激大脑皮质,产生兴奋灶的转移,从而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矛盾,使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睡眠改善。在观赏海滨景观时,产生心旷神怡之感,有益于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协调平衡。
4海水浴疗法在烟台疗养院的应用
烟台疗养院处于渤、黄海连接之处,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自建院以来,疗养院的医务人员一直对自然疗养因子进行探讨、挖掘。海水浴疗法作为疗养的重要内容在疗养院中实施了20多年,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烟台适宜的海水浴时间是每年的7~10月份,进行海水浴的疗养员必须经过全面体检,经治医师要严格掌握海水浴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对适合海水浴的疗养人员发给准浴证。浴前在体疗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肢体活动,浴中有海上救护队巡逻,有医务人员跟队保健,浴后要用淡水冲洗身体。每次20~60 min,以不感觉疲劳为宜。实践证明,应用海水疗法的疗养员,疗养期结束时的健康状况经心电图、化验等辅助检查有明显改善,且自我感觉良好,对促进健康效果明显,得到了广大疗养员的喜爱。
总之,海水浴疗法对促进身体健康、治疗疾病、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卫生部.疗养技术常规.1999.134-135
2戴蓉,郑芳,林玲,等.海水浴体疗操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作用.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5): 413-415
3刘秀珍,韩峭青,黄景仁,等.海水浴体疗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左室功能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 杂志,2002,24(12):719-720
4郑芳,甘素芬,戴蓉,等.海水浴体疗对高血压患者左房 收缩功能的康复作用.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3): 213-215
关键词:科研项目;实验教学改革;课程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0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世纪。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对海洋水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值得思考与探讨。搞好研究生课程实验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走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浙江海洋学院水产硕士点“渔业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及其应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为例,从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实验效果评价等方面谈了一些体会,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一、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浙江海洋学院在2010年开设了“水产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应用”研究生选修课程,该课程面向水产行业发展的实际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系统讲述了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和在水产动物保护中的应用、水产经济动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等,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由于该课程涉及过多分子标记技术,缺乏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从2011年开始,该课程增加了16学时的实验课程,压缩了理论课程的时间。经过近两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形成了适合我校水产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块,该课程实验包括必选模块和选修模块,必选模块包括海洋动物DNA提取与电泳检测、线粒体DN段PCR扩增与纯化、DNA序列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3项实验;选修模块为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建立、海洋动物AFLP标记分析和海洋动物SSR标记分析项实验,选修模块每个学生至少选1项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基本涵盖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二、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按照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与讨论的程序讲授实验各个环节,然后学生按实验指导手册完成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授、指导、学生参与的一种被动式知识灌输,不利用创新思维和人才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大的提高。此外,传统实验教学在开设的实验中仍以验证性、示范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少,学生主要是按照指导老师安排的实验材料和步骤从事规定的实验项目,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未得到充分培养。实验只是为了验证理论,实验设计和教学都是围绕着“教”而进行,学生都处于接受式被动学习,导致不少学生以应付实验为主,操作技能得不到提高,参加实验的兴趣不浓,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激发,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同时,由于专业面的变窄,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向受到导师研究课题的引导,不再是泛而广的大体了解,而是要求精益求精的学习理解,以期在某个领域能很快产生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成果。因此,很多研究生认为课程实验对将来的课题不一定实用,学习兴趣不浓。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结合我校水产学科的科研优势,以科研项目形式组织实验教学过程。在我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这一省重中之重学科和校研究生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引导研究生根据实验必须模块和选修模块,自我设计课程科研项目,从样品的采集到最后的数据分析,让研究生以承担一个科研项目的形式完成实验项目,锻炼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实验选取题。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终是要保护其遗传多样性。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和我国海洋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掌握了常用分子标记如线粒体DNA、RAPD、AFLP和微卫星等的原理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我校靠近舟山渔场的优势,阅读相关文献,选取舟山渔场重要经济种类为实验材料,形成实验选题报告。在选题报告中,要求学生阐明目标种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让研究生学会如何去发现科学问题。
2.实验方案设计。在确定实验选题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本课程实验提供的实验模块设计实验路线。指导学生准备实验器具,理清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包括实验的技术路线,实验的进程安排,具体操作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完成课程实验项目书。指导老师对课程实验项目书进行审查,最终确定实验方案
3.实验方案实施。按实验项目书,老师指导学生采集实验材料,开展相关实验项目,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形成课程实验项目结题报告,并进行答辩。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带学生到舟山的主要鱼市场、码头和潮间带进行采样,让学生学会如何采集样品,样品拿回实验室后,如何进行样品保存。在实验室,学生按实验路线,进行样品的DNA提取、PCR扩增和相关分子标记分析等实验工作,完成必须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实验工作,同时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形成课程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三、实验效果评价
传统的课程实验考核主要以实验结果和撰写的实验报告为主。在本课程实验中,考核以项目验收的形式进行,学生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答辩;考查学生是否完成课程实验项目书所预期的内容,结题报告是否全面、翔实,实验数据分析是否到位等。通过此形式的考查,不仅要考查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和科研组织的能力,以及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出来的认真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从2011年以来,共有8名同学选修了本门课程,共分为4个小组承担了课程实验项目,选取了小黄鱼、蓝点马鲛、单齿螺、锈凹螺4种为实验材料,组织学生到沈家门渔港、朱家尖和象山港潮间带进行了采样,在实验室学生开展了DNA提取、线粒体DN段PCR扩增与电泳检测、DNA序列分析、AFLP标记分析等相关实验,完成了课程实验结题报告。在实验结束后,以答辩形式,对各小组实验情况进行了考核。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在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激发了研究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的重要性,极大提高了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打破了科研的神秘感,对于研究生下一步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提供了重要的训练。2011年以来,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已发表2篇学术论文。
四、经验与展望
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开展“水产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应用”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使研究生掌握了实验技能,又锻炼了研究生的科研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该项改革的成功,离不开下面的因素。
1.良好的政策和充足的实验经费是该课程实验改革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为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浙江海洋学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同时课题组所在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每年有专门经费用于水产硕士点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充足的经费保障使相关野外采样和室内大量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先进的实验设备是该项教改得以实施的重要硬件条件。2010年以来,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学科实验室受省财政和中央财政支持,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目前水产学科实验室拥有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垂直电泳系统、凝聚成像系统和遗传分析系统等一批仪器可用于研究生教学工作,保证了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
3.良好的科研基础是该项教改得以实施的重要软件条件。本课题组教师近五年来主持了有关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学方面的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相关分子标记技术已应用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方面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
今后,在“水产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应用”课程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努力使相关实验与水产行业实际相结合,发挥我校水产学科的科研优势,积极尝试将科研课题应用到课程理论教学中的方法,进一步优化实验模块设计,完善课程实验项目设计,设计出更好的具有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
参考文献:
[1]曹德超,金晔.中国渔业的发展与水产研究生教育的需求[J].高等农业教育,2001,(6):6-9.
[2]李贺,阮成江.把科研引入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沙棘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分析实验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14(4):28-31.
(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截至2013年,武汉市老龄化程度高达17.7%,远超国际7%的标准。而当前武汉市社区老年群体预防干预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建立,进一步发挥老年群体“知、信”的传统中医药保健养生、未病先防、“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减轻家庭、社会医疗费用负担势在必行。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武汉市青菱乡社区和百步亭社区约500名老年群众,了解到当前老年群众普遍通过电视媒介关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但真正了解者却极少;老年群众养生方法多集中于饮食养生,希冀社区中医文化推广站建立,获得切实可靠的中医卫生服务等相关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设性对策,为社区开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2.023
*基金项目:2012年湖北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本土中药日化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收稿日期:2014-10-21
当前,大力开展基层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国基层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特别是在社区卫生医疗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末病”的优势,已成为国家政府和各专家的共识。当前,在国家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相关服务已逐步走进社区,各系列医疗养生保健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愈来愈受百姓青睐。而社区老年群体作为医疗保健中的脆弱人群,也是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的主要服务对象,研究其老年群体当前中医养生保健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加强老年人疾病预防管理,做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对进一步促进社区养生保健工作发展,合理配置相关医疗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1 社区养生保健相关概念及研究
中医养生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调节饮食、保养精气、调适寒暑、活动形体等各种手段,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社区中医养生保健通常指的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面向社区人群施加于人体的一种简易有效的预防手段,其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食疗、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药浴、气功、八段锦等养生保健。
现阶段,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为解决国内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简、便、廉、验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寄予厚望。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老年人医疗保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张敏、陆庆荣、韩礼婉早在2003年就指出:目前我国中医养生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形式简单,宣传途径及内容不完善,缺乏科学系统的中医养生规划与评价;石碧霞、方丽鸿、刘登蕉等学者于2010年通过研究发现城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认知程度较为匮乏;黄艳、黄卫东则于2011年提出经济水平和知识水平影响着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行为等观点;孙晓晶、段功香、张颖杰同年调查发现预防骨质疏松、防治高血压病及颈肩腰腿痛的知识指导、日常生活中饮食注意事项和常见疾病饮食指导等是社区最受群众喜爱和欢迎的5项中医保健服务;李明今、冯应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社区人群对中医药知识及相关技术行为态度面临着“低利用度,高需求度”的尴尬局面。
目前,尽管国内学者对有关社区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钻研较多,但大多都体现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或手艺等“硬件”在人群中的“知、信、行”问题,而轻视了当今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指导咨询、健康教育等“软件”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根本性改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兴起。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医学高峰论坛上,各医疗专家就“临床治疗与平时预防保健”问题达成《北京共识》并强调:医学必须有较大改变,必须提供平常预防保健,要特别照顾到老年、妇幼、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另从地域角度分析,武汉市地区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偏少,而截止到2013年,武汉老年人口数高达146万,老龄化程度高达17.7%,已远远超过国际标准7%。同时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疾病随之而来,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社会的医疗费用负担。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传统中医药老年保健养生、疾病预防特色优势,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弊端,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应的调查,认知武汉市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现状,并剖析相关原因,提出相应策略,以便为社区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择武汉市青菱乡社区和百步亭社区进行抽样调查。共计500余名老年人参与调查,调查于2013年7-8月进行组织实施。
2.2 调查方法
2.2.1 问卷调查
通过对500名老年人开展相应调查问卷,针对部分文化水平低或不识字的老年人,由调查人员逐条询问并如实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7份,问卷回收率达97.4%。问卷分为个人相关信息和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相关资讯关注、了解程度,养生方法、了解途径等9个条目。
2.2.2 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30余篇相关论文和大量阅读系列文献,大致了解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需求脉络,设计访谈提纲及问卷。
2.2.3 个人访谈
通过与20余名老年人交流访谈,了解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普遍心理体验意向和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解决途径,大力挖掘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研究盲点。
2.3 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Epidata3.1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处理及相关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样本概括
本次调查共收集487份有效调查问卷,样本在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项目进行了相关描述统计,具体见表1。
3.2 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现状
3.2.1 面临“高关注,低了解”尴尬局面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健康与医疗一直是人类最强烈且是无法避免的最基层的需求,是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调查发现,67%的老年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20%的老年人处于疾病的状态,特别是老年人普遍深受慢性疾病病因不明、病程长、恢复慢的侵扰,健康水平直接决定着老年人对医疗健康知识的关注。而中医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特别在疾病的预防上面凝聚了自身独有的特色。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对老年人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大部分老年人已接受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并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部分来自中医的保健经验。调查中,在回答“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知识关注程度”这一条目时,所有老年群体普遍表示关注。但当问及“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知识了解程度”这一条目时,仅有37.37%的老年人表示了解,17.04%老年人表示不了解,1.44%的老年人表示完全不了解。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成了“鸳鸯火锅”一般冷热不一,说明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知识势在必行。
3.2.2 养生保健方法,感兴趣养生知识普遍集中于饮食养生
自古“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根植于中华名族血液里,广为流传的饮食三字经正好说明这一关系。人到老年,身体机能逐步弱化,对健康的需求也愈来愈大,而食疗作为一种较易获得方式一直深受广大老年群众的欢迎。在调查中,79.47%受访人群表示了解饮食养生,另外动形养生,进补养生也是老年人较为熟知的养生方法。在回答“愿意选择哪种养生方法”条目时,66.12%选择饮食养生,这正好可以说明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普遍集中于饮食养生,另外动形养生、静神养生、进补养生也是老年人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
不仅如此,在调查感兴趣养生保健知识中,61.6%受访老年人表示喜欢了解饮食养生知识,拔罐、针灸占57.29%,推拿按摩占51.54%排在其后。
3.2.3 了解途径多通过电视节目
目前老年人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途径多通过电视节目,约有66.94%老年人在回答“当前了解中医养生保健途径”条目时,均认为是电视节目。这与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促进大会(2014)的《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果“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以电视为主”相符。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电视也作为一种普通家电走进了千家万户。老年人的娱乐生活与电视有着紧密联系,电视已成为当今老年人生活消遣、资讯获取的主要渠道。另外,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愈来愈重视,养生类节目应运而生并大行其道,电视养生节目众多。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星电视节目中,基本上都有养生保健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有诸如《健康之路》等3套养生节目,山东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电视台也有类似《养生堂》相关养生健康保健栏目。
3.2.4 希冀社区驻地宣传
通过对老年人获取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途径对比可以发现(见表2),老年人目前多通过电视节目获取,其次是口耳相传,占44.35%,社区宣传仅占23.61%,排在7种获取途径中第6位。而在老年人希望的知识获取途径中,电视节目凭借着64.89%的支持率仍居榜首,社区宣传(46%)从第六一跃成为第二获取渠道,增长幅度高达22.39%,增长幅度独占鳌头,而电视节目反而略下降2.05%,说明老年人在肯定电视媒介重要性的同时,内心希望在居住地社区周围能够了解、获取到相关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另外,手机短信、收听广播、上网搜索也是老年人现希望扩宽的的获取途径。
4 讨论
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现了我国卫生服务的特色,是发展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的有益尝试,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传统医学的优势。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养生保健中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社区在开展相关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时可以考虑下面几点。
4.1 立足社区,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
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普遍希冀通过社区宣传就近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建议各卫生单位、政府部门在社区成立中医文化推广站。在本次调查中,调查人群对所住的社区有中医文化推广站的建立,希望的占65.98%,一般的占26.49%,认为可有或可无的占8.21%。数据显示群众对于中医文化推广站的建立还是持积极态度的,也表明群众意识到中医文化推广站的建立能切实地给他们带来好处。对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充分利用中医文化推广站大力宣传国家相关中医药方针政策,宣传普及中医药常识,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推广老年人易接受、易操作、有明显疗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知识需求。亦可以通过举办专家社区义诊、健康教育、文体表演、健身锻炼、知识竞赛、科普游艺等活动扩大中医药在当地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印象,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调查发现,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及感兴趣养生知识普遍集中于饮食养生,社区在开展老年人养生保健服务时,应以老年群众需求为导向,侧重加强饮食养生知识的传播。
4.2 加强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等规范化管理
调查发现,目前老年人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途径多通过电视节目,约有66.94%老年人在回答“当前了解中医养生保健途径”条目时,均认为是电视节目。笔者在与老年人面对面访谈时发现,电视媒介在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特别是饮食保健知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不可忽视的是,当今电视广播养生保健类节目虽然繁多,节目质量却良莠不齐。有一些制作人为片面追求高收视率,大力包装节目,将正常的中医知识描述得天花乱坠,使得健康类节目逐渐变得娱乐化。其中更有一些所谓的类似“张悟本”的“排毒教父”、“养生教母”、“太医”堂而皇之登上电视节目,兜售那套“治病神术”,诱使观众受骗上当。笔者建议相关单位应努力加强养生保健产品媒体市场监管和规范,特别是饮食养生类电视节目管制,净化电视广播,防止认知度低的老年群众上当受骗。另外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媒体单位自制食疗、生活保健类节目,传播各医疗单位特色医疗实惠项目,努力做到一方面使得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知识得以快速传播,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效缓解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的现状。
4.3 加强建设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养生保健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现有社区中医养生保健队伍整体素质低,服务水平不高,已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缺乏足够的中医药人力资源已严重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与中医药知识与技术的融入。各相关部门单位应积极引进中医、健康医学、全科医学类人才,开展中医养生等健康教育课,并把它作为重要环节和切入点,以提高养生保健服务质量。如联合各中医药院校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加大资助力度引进人才;加强和各医疗单位合作开办养生保健的系列教育;对社区现有人员提供岗位专业培训和技能操作培训,建立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养生保健协会,确定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和产业标准,提高养生保健从业人员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
5 结语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当前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与养生需求,在社区积极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系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将是今后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在开展相应卫生保健预防服务时应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养生保健产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中国养老事业和卫生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郑丽维,邓丽金.内科门诊病人对中医养生的认知需求调查[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5)
2 张敏,陆庆荣,韩礼婉.用中医理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2(9)
3 石碧霞,方丽鸿,刘登蕉.100例老年人对社区保健需求的调查[J].海峡药学,2010(10)
4 黄艳,黄卫东.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中医养生[J].护理研究,2011(8)
5 孙晓晶,段功香,张颖杰.社区中老年人中医保健知信行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
6 李明今,冯应强.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术认知、应用及需求调查研究现状[J].亚太传统医药,2010(2)
7 邬红波.武汉老龄人口去年陡增8万 2020年或成重度老龄化城市[N].楚天金报,2014-02-21
8 董梅娟.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社会医学杂志,2007(1)
9 夏姗姗.老年人保健品满意度不足一成[N].北京商报,2014-04-16
10 武树红,袁建民,王光荣,等.推进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5)
1.研究对象
从广西抽取出三所民办高校,分别为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和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研究这三所院校开设养生保健课程的现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与网络搜集、查阅大量养生保健相关文献与专著以及关于现行养生保健课程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与利用。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并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以及三所院校实地调查等方式发放和收集问卷。进而对问卷进行调研,获得相关数据。
(3)数理统计法。在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收集到的18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常规统计与统一整理。
(4)实验对比法。在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选取新生班级,通过新班级进行新课程教学模式实验,对比高年级学生与新生的实验效果。
3.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理论准备。首先,对广西三所民办高校的养生保健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其次,对广西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再次,进行实验教师的新课标实施方案学习培训;最后,分析体育教材,并实地考察调研广西地区地方养生保健发展现状。
第二阶段:建立健全养生保健课程的改革体系。研究并提出养生保健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法改革和评价体系等。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在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的新生中,开展新养生保健课程教学模式的实验。
第四阶段:结题总结。对新旧课程教学模式的实验效果进行对比、反馈与总结,并撰写分析报告。
二、新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结果分析
1.新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第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对现行养生保健课程的教学活动具有方向性指导作用。因此,其立足于2003年《课程方案》和2004年《指导纲要》内的明确规定及广西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树立了具有正确导向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养生保健课程教材建设。广西民办高校的养生保健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广西地方养生保健教学需要,以及群众体育开展的实际,对民办高校养生保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进行了重新选择与优化。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方面,通过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选用?n程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受教育者既是养生保健课程的接受者,又是未来养生保健知识的输出者,所以教学方法与手段也随之转变,加快现代化进程,即由单一的纸质媒介转向多元媒介的综合运用。
第四,完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将现行单一课程考评系统,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技术评定和成绩达标等主要内容不断拓展、创新,转向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的综合评价。全面强化评价的导向、教育、检验、反馈、鉴别、规范、深化和激励的综合功能,加强对学生实际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2.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与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广西3所民办高校的养生保健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目标与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内容简单和教材滞后、教学手段与方式传统、实践操作教学不足等,导致学生对养生保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然而,通过重新设计养生保健课程的教学模式,并将新模式在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新年级进行实验后,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新型养生保健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学习资源和更为优越的学习条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了养生保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一、老年女性群体特征决定了养生保健对她们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1、人数多、寿命长这一基本特征显示,老年女性群体在整个老年队伍中举足轻重,在实现健康老龄化过程中有明显的示范作用。能否倡导她们积极开展养生保健是衡量老龄工作成效的重要条件,是检验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
2、丧偶率高,寡居者多,使老年女性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困难,孤独无助,忧虑悲伤,容易产生精神空虚、情绪低沉、性格乖戾及其他心理疾患。关心帮助她们学习养生保健理论,遵循养生保健规律,重视养心养神,就能消除心理疾患的困扰,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
3、生活自立能力弱,经济状况差,使不少老年女性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患病不能及时医治,若能搞好养生保健,就能少生或不生疾病,降低医疗支出。同时,利于积极参加劳动,特别是60-70岁的老人能够老有所为、创造财富,就可提高自身在家庭中的地位,改善生活环境,减轻经济和精神负担。
二、 老年女性养生保健现状及误区
特点:1、各地老龄委、老干局、老年大学及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重视老年女性养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适合老年女性特点的养生保健活动,使老年女性养生保健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采。2、自发性的老年女性养生保健活动发展势头良好,追求健康长寿,重视养生保健的气氛已经十分浓厚,为整个老年女性群体的养生保健做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促进作用。3、心理平衡术、情绪调节法、忍让养心法等养生保健秘诀开始在老年女性中通俗化、普及化。生活中遇到矛盾烦恼能自行调节,自我保健。较好地处理婆媳矛盾、家务纠纷等问题,利于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4、百岁老年女性的昭示作用十分明显。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女性占2/3,这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外,同她们平时奉行养生科学密不可分。她们的健康长寿成为一道亮丽风景,鼓舞更多的老年女性以及老年男性甚至中年人热爱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践养生保健,挑战生命极限。
经深入调查,发现老年女性在养生保健方面存在误区:一是把练混同于养生保健。打着强身健体的幌子,蛊惑人心,残害众生,蒙骗了许多善良的老年人。至今仍有极少数老年女性和中年妇女还在迷信,值得我们警觉,并需艰苦细致地搞好教育工作。二是把封建迷信混同于养生保健,近年来,全国各地建坛修庙成风,求神弄鬼盛行,特别是农村封建迷信活动频繁,在一些地方十分猖獗。其实质就是搞迷信的巫婆神汉打着保平安、保健康的旗号蒙骗愚弄百姓。受害人数最多、中毒最深的依然是老年女性和中年妇女。三是奉行养生科学却不吃药。有些老年女性片面认为养生保健就是忌口,有病不需要吃药。她们明白人的许多疾病是吃出来的,讲究饮食卫生,进食按时按量,但过于谨慎和偏执。不食肉、蛋,不喝奶,甚至不吃姜蒜葱韭,一味地拒荤食素,久而久之使营养失衡,体质下降。
三、 改善老年女性养生保健环境的基本思路
1、多种形式宣传养生科学,广泛动员老年女性学习保健知识,投入养生实践。大力宣(转下页)(接上页)传科学养生的重大意义,宣传健康老龄化和养生保健知识,特别要针对老年女性群体特征,采取培训、辅导、示范,走村串户等多种形式讲明养生保健的科学性、必要性和现实性,造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使老年女性坚定以养生求健康、求长寿、求幸福的信念,积极投入养生保健实践。
近日,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养生专家张国玺教授,请他专门谈谈人们日益关心的养生保健问题。
忽视健康,寿命打了折扣
“张教授,人真的能活120岁吗?”记者急于想知道这个很多人都关注,可是一直没个肯定答案的问题。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类的自然寿命应该是超过百岁。而现代医学对人类寿命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动物和人的寿命与其生长期有关,寿命应为100~175岁。第二种观点认为动物与人的寿命与性成熟期有关,寿命应为110~150岁。第三种观点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于1961提出来的,是以胚胎细胞传代的次数来推算寿命,应为100~120岁。目前绝大多数老年医学学者都认为人类的最长寿命应该是110~120岁。”张教授微笑着说。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现代人类平均寿命这么低,特别是中年人非自然死亡率逐渐上升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教授解释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类健康与长寿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后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长寿,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的影响。WHO的分析结果已经说明,影响人类健康与长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个人因素(占60%),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是影响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张教授笑着说:“所以我们认为,人的寿命不能达到百岁,不能怪别人,主要得怪自己不注意养生保健。”
张教授给我们出示了一份最近的资料,资料记载,北京一家医院进行 “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发现:现在50岁左右的中年人死亡率上升最快。中青年人猝死或过劳死亡时有发生,就是由于他们中很多人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己的健康,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透支着健康和生命。正所谓“前30年拼命赚钱,后30年拿钱保命”,还不一定保得住。
教育家陶行知说:“忽视健康,就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们的新闻媒体在宣传先进人物的时候,往往是过分强调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态度,很少宣传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人民大众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应该说,我们的社会更需要心身健康的好干部和科技精英,我们希望他(她)们长命百岁。
养生保健,从日常做起
有人认为保健没多大意思,还有人想保健,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此,张教授说:“养生保健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那些自身健康意识比较强的人才能够长期坚持。WHO的总干事曾说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能减少一半的死亡。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注意自我的养生保健,才能够有益于健康长寿。”
张教授指出,目前人们对养生保健的认识和理解常常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有时不但会影响健康,甚至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误区一:认为养生保健是中老年人的事,与青少年没有关系
许多人会说,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生龙活虎的还需要什么养生保健。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中老年时期的健康与否和青少年时期的养生保健做得如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养生保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小抓起,在这里套用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叫做养生保健“要从娃娃抓起”。
误区二:希望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能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人体的健康长寿与遗传、社会环境、气候环境、医疗条件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均有关,所以不是一两种养生保健方法就能保证自己健康长寿的。就个人因素而言,最少要通过五种养生保健的方法才能做到:
一是要心态平和,处世乐观。 二是要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三是要饮食有节,合理营养。 四是要适量运动,持之以恒。
五是要根据体质,适度滋补。
前四种适合于所有的人,后一种针对体质虚弱的人群。只有综合性地进行养生保健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误区三:被广告宣传所误导
有的人认为,吃保健品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保健品是不能乱吃的。在人体基本正常的情况下,根本不需服用保健品,只要做好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养生保健就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当然,身体虚弱的情况下,根据自己体质的具体情况可以合理地进行滋补。
用现代科学解读传统养生
张国玺教授从事养生保健工作已有20余年,在这20余年里,他深感我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发现,虽然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养生保健经验,并著有大量的养生学专著。但现在能读到和读懂传统医学著作,并且能正确使用的人很少,由于方法的贫乏,不能正确使用,继而造成对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的怀疑。
张教授说,经常有人向他咨询如何服用补益中药的问题,他也经常看到滥用人参等补益药而引起副作用的报道,这使他感到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养生学,正确使用补益中药的必要性,否则老百姓不但白花了钱,而且还添了新病。于是,他在工作之余撰写《益寿羊皮书》系列丛书(包括中药、饮食、精神、运动、起居5个方面)。他在书中结合中西医理论的特点,用现代医学理论解读传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让大家学会如何正确进行养生保健。
在他看来,传统养生学是我国本土发展成长起来的,具有文化背景上的优势,其养生方法易于被国人所接受。而现代医学则重视养生保健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利于进行总结和提高。
他说:“虽然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学术观点各异,但如果仔细地对中西医理论进行分析,两者常常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中医的静神养生法与西医的心理或精神疗法、食养养生法与饮食营养学相类似,起居养生法与正确的生活方式、动形养生法与运动锻炼基本相同,药饵养生法与保健药品的区别只是应用中药和西药的不同,调气养生法与心理疗法、固精养生法与性生活保健也有相似之处。”
《益寿羊皮书》中药部分《一罐飘香》问世以后,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欢迎。书中所介绍的中药、中药复方和食疗方服用安全、疗效可靠,对于亚健康人群、慢性疾病的患者及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来讲,是非常实用的自我治疗和养生保健的指导手册。
对于外界的评价,张国玺教授却谦虚地说:“我做的这些工作,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和养生学来说,是很肤浅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提高。推出我个人的养生观,也只是为了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以引起同仁们的关注,并且让大众对传统养生学有所了解。”
最后,张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大家重视养生保健,不要等到重病缠身、卧床不起的时候才后悔没有早点预防。
人物简介: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精神,高等教育发展应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选择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制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因此,21世纪中医类人才的多层次培养更应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对中医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建立培养中医类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和保健需求。
中医养生保健技能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背景
世界经济的重心已转向服务经济。美国《财富第五波》作者保罗·皮尔泽指出,继汽车、电脑、微波炉、网络之后的财富第五波,全球下一个兆亿产业将是保健产业。根据人们对保健的需求,未来医学任务也将从防病治病为主逐渐转向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随着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大量亚健康人群的产生,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中国医疗保健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5年,中国医疗产业总份额为6400亿人民币,到2010年从事保健产业的企业总数已达60多万家,相关链产业300万家,从业人员3000万人,年产值超过2000亿人民币。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预计,中国保健产业生产总值在2010、2015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9600亿、24800亿和57200亿元的规模,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200%。其中,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业市场发展前景尤为广阔。一方面,传统医学的“上工治未病”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重要的预防保健思想,表现在“治未病的”预防保健的手段与方法上丰富多样,而且在预防保健上突出了人文化、人性化和个性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与人文哲学紧密相关;在人性化方面主张重人贵生,在个性化方面强调整体观,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提供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这正符合现代人对提高生活质量,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整体个性化地维护人的健康的需求。另一方面,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组织开展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并在17个省(区、市)确定了46个试点单位,在全国推广了一批“治未病”的服务方法、技术和设备,在本文由收集整理“治未病”服务政策及人员、体制机制、机构管理和技术规范等方面加强了研究和探索,中医治未病服务得到了高度重视,从而加快了中医特色预防养生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综上所述,中医药服务已从过去注重中医药治疗逐步转向同时注重预防保健服务,并由此促使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的形成和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在中医行业重治疗、轻保健;二是中医养生保健企业资本和规模较小;三是服务结构单一老化,以推拿按摩为主要手段;四是服务标准缺失,市场良莠不齐,存在假冒伪劣宣传和从业人员无序竞争;五是具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些都是制约目前该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必须有一批掌握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执掌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的企业管理人才作为支撑,形成一批以国家标准规范服务和技术的大型企业,在挖掘继承中医药传统保健技术的基础上提升创新,优化服务结构,建立先进的现代服务管理体制,在管理思想、方法、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具有全面健康管理功能的保健服务。因此,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产业教育,是培养造就创新性专门人才的唯一途径。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目前中医教育根据不同层次分为专科和中职进行分方向培养,同时又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和各自的职业规划,把中医类学生分为医疗方向和技能型方向(技术型和企业管理型)。目前,大中专院校的培养模式和定位均属前者,定位技能型方向(技术型和企业管理型)的学生则侧重中医技术、养生保健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途径
选择合作的中医养生保健企业学校应根据企业资质,认定具有大型资本和大型规模,经营业务结构以中医理论、基本保健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指导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主,并以国家标准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社会信誉度较高,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服务管理体制并走上连锁化经营道路的企业。企业还必须有自己的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有一支技术优良的带教队伍。
采取“订单式”培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术丰富多样,因而养生保健行业的每个企业经营业务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差异化,了解合作技术服务特点和人才需求量以便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大专层次的中医类专业属处方类专业,课程设置应满足培养医疗型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的企业应分阶段到学校进行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宣传,公布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相应的工作单位及岗位,物色选拔需要的人才,然后校企双方根据各企业经营业务的特异性和差异化,以及技术服务特点和职业能力构成、岗位需求,量身定制不同的选修课、顶岗实习和以岗位为前提的培训。
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培养中医养生保健人才,根据行业需求必须突出实践技能,由企业提供资金、设备、行业技术、部分场地、技能教师,学校提供部分场地和师资,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实训,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一般可采取三种模式:(1)在学校内建设与企业真实经营环境高度仿真的实训基地,以保证学生的校内实训。(2)企业自身建立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工作过程培训。(3)以企业经营场所为实训基地,
转贴于
推行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中专层次的到相关企业带薪顶岗实习一年,大专层次的在二甲以上医院临床实习6~8月后转入企业顶岗实习2~4个月。
校企双方共谋学生职业发展在培养中医养生保健人才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中医养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熟悉以岗位为前提的工作过程外,校企双方还需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或从事技术服务、或从事技术研发、或从事企业管理。企业建立技术服务或管理岗位升级考试制度,使学生自我发展目标明确,能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
(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措施
课程设置改革与特色教材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存在形式单一、范围有限、内容和理念有误的问题,课程建设层次有待提高。针对我国大专院校培养的中医类人才主要定位于临床医疗工作,培养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中医学及相关西医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层医务工作者,那么,中职则定位于技能型中医类人才,主要培养其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中医保健基本技术,运用中医传统养生知识和现代养生保健技术,从事中医养生保健企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工作地点主要在企业。因而,在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不能单纯从学科出发,应从职业岗位需求本文由收集整理出发,除了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外,更应将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中医文化、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技术、中医现代保健技术、企业管理知识、各相关岗位任职要求、工作流程等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中,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设计中。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开发,编写特色教材,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使培养的技能型中医养生保健人才与行业和企业需求一致。同时,为配合国家对中医养生保健企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规定,在课程设置中还应将相关职业资格(按摩师、公共营养师、刮痧师、反射疗法师)标准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改变现行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重复和滞后的弊端,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或多证并举,为学生择业就业以及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医学类的大中专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面向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人才,因而要培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技能型中医类人才,校内专职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改变教师观念,重视对中医养生保健人才的培养;(2)加强教师对中医养生预防保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提高,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3)指导专业教师及时跟进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4)专业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兼职,通过对企业进行养生保健技术培训、技术研发、技术管理,在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5)除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证外,考取相关职业证书,如《按摩师证》、《反射疗法师证》、《公共营养师证》、《刮痧师证》等,在相关职业证书的考取过程中学习职业标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组建企业教师队伍,主要针对学生技能培训和工作过程指导,提高企业教师队伍的带教能力。要求:(1)到学校学习专业教师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技巧,掌握教学环节和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2)到学校提升中医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素质;(3)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讲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后与企业人才需求一致的课程内容;(4)学生顶岗实习的带教。
――获得健康、长寿是我们不灭的梦想
几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
一代又一代人在探索生命的无穷奥秘和神奇
一段文字承接着梦想与生活,表达了亘古未变的健康愿望
让养生理念和养生实践完美结合
一次刻骨铭心的养生体验,一段持久的养生历程,一个感动的养生故事,一幅温馨的养生画面……
你我共同品味
这一切,或是其中的一个截面,就是我们期待的
为提高广大读者的养生保健意识,相互分享各具特色的养生保健智慧,《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社与北京混元文化传播中心现共同举办“我的养生理念和实践”主题征文活动。
一、征文时间
2007年9月1日――2007年12月15日
二、评审时间
2008年1月
三、评奖结果公布
1、《中华养生保健》杂志2008年第3期
2、混元文化网(www.hunyuan.cn)2008年2月1日
四、征文范围
1、够展现自己的养生观念和实践体悟的实用方法;
2、在某一方面产生效果的验方验法,不局限于原创,但要求一定是自己亲身验证的内容;
3、其他有关养生保健一类的文章;
4、如果方便,欢迎在邮寄稿件的同时惠赠本人的
生活照(没有亦可)。
五、征文体裁和内容要求
1、本次征文活动不限定体裁,自述本人或描述他人养生保健经历、方法、措施、效果的内容等,要求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生动、真实,可操作性强。字数不限,内容积极健康。
2、本次征文活动倡导并鼓励原创。
3、文章严禁抄袭。组委会对应征者在征文活动中实施的侵权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侵权的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4、组委会有权对参选作品进行删改;优秀稿件将择优登在《中华养生保健》杂志上(支付稿费)和混元文化网www.hunyuan.cn上(不另行支付稿费);或者在适当的时候收录相应的书中(不另行支付稿费)。
六、投稿方式
1、网络投搞:hunyuanwenhua@163.com
2、邮寄投稿:
地址:(1)100077北京市南区西罗园邮局014信箱
征文办公室收
(2)100029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号《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社
征文办公室收
七、评奖细则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获得北京混元文化传播中心(混元文化馆)提供的太极拳文化进修函授教材一套及25天的面授课程1次,总价值1980元(不含面授期间的住宿费和伙食费);
二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获得北京混元文化传播中心(混元文化馆)提供的健康成功学函授教材一套及25天的面授课程1次,总价值1180元(不含面授期间的住宿费和伙食费);
三等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获价值百余元的书籍;
优秀奖8名――颁发获奖证书,获价值20余元的养生保健资料。
八、注意事项
1、请在征文后面留下您真实的姓名、地址、邮箱、电话等,方便我们通知;
2、如已在网络或者报刊上发表,请务必在文章开头注明“已发表”字样;
3、活动的投稿作品将不予返还,请自留底稿。未获奖作者不予通知;
4、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属《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社和北京混元文化传播中心。
九、征文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北京混元文化传播中心
2、网络支持
混元文化网(www.hunyuan.cn)
3、征文组委会
【关键词】中医药 预防保健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25-01
养生保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对保健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医养生保健的先河,历朝历代的众多医、佛、道家亦对养生之道作过深刻而详细的发掘与论述,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养生理论。再结合丰富的中药资源,使中医养生保健更显得朴素而神秘。养生一词,最初出自《管子》,表达的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的意思。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健康及长寿是人们一贯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愿望,故此养生保健文化才得到了持续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养生的理念遍布全世界[1]。中医药养生荟萃了我国人民经年积累的多种防病健身的方法,综合了儒、道、佛与诸子百家的精华,堪称我国之瑰宝。中医药养生学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愈后防复,这一思想也是符合现代养生的潮流趋势、体显了绿色保健的养生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各种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而滋生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亚健康疾病的发病率呈大幅上升之势。成为危害广大民众健康的主要杀手[2]。同时,医疗费用的恶性膨胀亦引起了严重的医疗危机,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我国最为热点的社会问题。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对养生保健充满空前的热情。我们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作如下的总结:
1 治未病养生保健理念
在《黄帝内经》里最先提出“治未病”的应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治病方法中最为高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医养生理论精华之所在。治未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于养生的真正目的所在。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后世养生学的形成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初步创建了中医养生的理论雏形,后经众多医家的发展及补充,逐渐走向完善。这和21世纪我国医学目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治未病成为了最符合时展趋势且具成本效应的医疗发展方式。我国的医改政策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积极推广治未病中医体系的建设[3]。
2 气血的调理养生保健理念
《黄帝内经》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五脏六腑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气,为不断运动着的对人体行使充养功能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动力,《灵枢・决气》中有:“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血是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人体的五脏六腑、皮毛、经骨等一切组织,若没有血的滋养,所有的生理功能将不能正常进行[4]。《灵枢・本神》中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说明了人体的本源是起始于精;液为人体所有正常水液之总称,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维持皆与其有关,它分遍布于脏腑组织中,出入于经脉,环流于全身,与血液一起承担这濡养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气血的充盈和正常疏布,其中一种物质出现虚实不平衡都将影响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转[5]。
3 整体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而统一的整体,养生即是对人体的一种整体干预,人们应顺应自然四季的变化,是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统一调和,使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成为适应环境变化的统一体,使人体形成天人合一、内外一致的最佳状态。中医整体养生理念主要表现在:①天人合一观: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相处。天人合一养生方法具体内容有:春夏季以养阳为主,秋冬季节以养阴为主、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阴阳平衡,顺时起居,夏秋晚睡早起,冬春早睡晚起等[6]。②形神整体观:中医认为形和神是人体物质和功能的基础。形神共养是中医形神整体养生观的主要方法,具体阐述有调畅情志、形神共养、保养真气等。③人身整体观: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是围绕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的。在脏腑功能活动过程中,十二脏腑还通过经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协调脏腑功能是养生的中药内容。
4 辩证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辨证养生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形神共养、正要制邪。动则养形,静则养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要素,形和神互相依存,不能独活,因此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正气为人体之根本,可以外避邪气入侵。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状况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外邪入侵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正要制邪,疾病即无法发声。《灵枢・剌法论》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些思想都体现了正邪关系在养生中的应用。辨证养生原则总体上是体现厉害关系相互转变的思想。
5 小结
养生保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中医药正是一门典型的实践科学。其实践基础是先民们经过长达几千年的生活、生产积累总结出的养生经验。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533.
[2] 董永刚.浅谈中医治未病是新世纪的健康模式[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1):32.
[3]王前.李约瑟对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52~58.
[4]邢玉瑞.黄帝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l~194.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教授参与了此次新闻出版总署的养生图书治理行动,他与多位出版、医学行业的专家共同表示,问题养生保健类图书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非医学专业出版社出版,内容无人把关。此次问题畅销养生书由15家出版社出版,仅有两家出版社入选新闻出版总署最新公布的具备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的出版社。从事图书出版多年的谭先生透露,因为嗅到了养生书的商机,近年来各类出版社纷纷涉足养生书籍。借助以往捧红畅销书的营销优势,他们策划的养生书甚至比医学出版社的还卖得火。此外,不少书籍是由民营的图书公司策划,再从出版社找书号出版。这些情况均可能导致书中内容的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
内容东拼西凑,质量无保证。袁钟表示:“有些书虽然挂着知名专家的名头,内容却错漏百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专家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得不到学界专家的普遍认可;二是某些专家只是挂名,收到出书邀约后就转包给学生,学生可能上网乱抄一通,这样就会出现问题。完全由或‘代抄’的,质量就更无保证。”
作者无资质,科学性无从谈起。除了已被赶下“神坛”的张悟本和正在遭受质疑的马悦凌外,《打开五脏说养生:中的“清调补”五行养生观》的作者陈大为的资质同样令人生疑。资料显示他是“原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研究员、东方教育研究院中国直销问题研究课题组组长”,并无医学专业背景。此次24本书中不少宣称通过艾灸、刮痧、按摩等简单方法防病治病的,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看来,这类书最容易出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简单方式能治疗所有病、适合所有人。
2010年7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公众关注养生保健类信息,93.4%的受访者日常比较关注养生保健类信息,其中“非常关注”者高达42.7%,只有1.5%的人基本不关注。调查显示,较之男性,女性对养生保健的关注程度更高。因此,近年来不少养生图书走红市场。但公众认为,养生保健方面最大的困扰在于“养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杂乱,来源不明,真伪莫辨”,如信息的可靠程度无从证实,神医的身份不明、资质无处查询、头衔无人监管。去年的神医张悟本事件在媒体和社会上引起广泛热议,就是养生保健领域乱象的集中体现。
那么,总署认可的合格养生书该是什么样的?
总署规定,出版礼需拥有5位以上医生资质的编辑才能出版养生书。养生书应该由医学专家进行严格编撰和校审,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些正规的养生书相比于被查处的养生书,无论是书名还是内容排版,整体形式都显得过于呆板。虽然书内专家云集,权威性颇高,但可读性终究差了一大截,所以不受读者待见,这同时给了那些精于包装、善做表面文章的伪养生类图书以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