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指导策略
一、导论
1998年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从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统包统分”开始向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转变。伴随着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更是遭遇困难。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纵观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这种爆发式的毕业生人数增加,必然造成大学毕业生严重“过剩”。根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9.3%的处于失业状态,而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如果按此比例推算的话,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本文着重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寻找破解途径和指导策略。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有关制度安排和供给与大学生短时间数量激增岗位需求增多,存在着相当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愿意上一些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不愿意上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从投资政策而言,中小企业风险大,银行不愿意给提供就业岗位多的中小企业贷款,导致社会总投资的绝大部分投向就业效应趋弱的国有部门;政府对中小企业歧视性的战略、体制和政策,使得中小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和公平的体制环境,造成中小企业数量少。
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低端化使得我国的就业结构长期得不到优化和提升,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等领域,这些显然不是大学生就业的目标岗位。相应的,需要大量知识型人才(大学生)的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知识型、复杂劳动型的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
(二)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同时,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逐步拉大。高等教育投资个人化改革,带来的结果是就业机会成本增加,毕业生就业本能地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城市,以平衡父母省吃俭用的教育投资和社会期望。当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指向性和选择性过于集中时,短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就会出现明显过剩。
(三)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一是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使市场化的就业模式和计划性的人才供给机制之间形成尖锐矛盾,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错位,毕业生的供给质量和供给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不吻合,相当一批大学生求职面临困难,很多急需人才的区域和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从而导致“生产”与“销售”“双轨制”条件下的就业难。
二是高等学校普遍缺乏明确的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明显,导致毕业生高度同质化,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一方面,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知识型“白领”人才。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所急需的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的实用型人才和农村教师、农村医生等公共服务型人才的培养长期被忽视。整个社会所急需的人才,高等教育不能有效地供给;社会岗位饱和、需求量不大的人才,高校却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去培养。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展开,目前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各高校虽然均设置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但面临着自身能力建设落后的困难,其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非常弱。具体表现为:
一是指导内容不全。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侧重于招聘信息、统计毕业生、派发档案或进行面对面的咨询等;较少涉及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就业心理辅导、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缺乏就业安全教育。
二是指导方法单一。各高校普遍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辅以就业形势报告和讲座等方式,一般采用灌输式单向教学,效果不佳;就业动员会、形势报告会、就业指导讲座等基本面向全体毕业生,缺乏针对性的专门咨询和指导;一对一的在线咨询、职业兴趣测试、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等等。高校现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总体而言难以满足大学生对职业岗位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指导、求职技能、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更谈不上传递社会需求,支撑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整合,从而直接导致整个人才市场毕业生供求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人口总量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高校扩招的速度和幅度超出了超出了高校自身乃至国家教育体制的承受限度,也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2004年到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从280万增加到680万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00万人,比去年又有新的增加,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人员,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1]。党的十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包统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本文将从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个体四个层面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
1.社会就业人数总量庞大是大学生就业的背景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左右,劳动力资源将达到峰值。城镇平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大约为2500万人,而综合考虑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服务业加快发展等有利因素,以及出口趋缓、结构调整产生新的失业等不利因素,即使经过努力城镇新增就业规模继续保持在900万人以上,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两项加起来大概在1200万左右,供求缺口还是很大。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的规模也不小,大约在1亿人左右[3]。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倍增期与全国就业高峰期重叠,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近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日益走向现在的“买方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在深化改革,特别是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不少出口型企业被迫裁员甚至关闭,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待岗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汇入劳动力市场,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受到挤压也就是势在必然[4]。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1 政府层面的原因
2.1.1 产业结构落后
过去30年里,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我们依靠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化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经济的总量规模跃上了新台阶,而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纳高层次人才(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育明显不足。我们的大学教育,根本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有知识、有素质的高层次人才;与之对应的,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型的就业岗位相匹配。现在的情况是大学毕业生的大量供给和社会产业的较少需求,就造成了结构性的不匹配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技术工人和体力工人就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当然不需要雇佣高成本的大学生来工作。
许多学者都对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就业难现象作过分析,认为我国的第三产业不发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4]。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占到全部GDP的比重仅为40%多,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60%多,甚至超过70%,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上;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如果我国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合理的话,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2.1.2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等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显著,因为这些政策的执行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产生效果。而我国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后,仍有一些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例如:户口和人事关系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这还关系着以后住房、子女入学等许多问题。不能落实户口和人事关系成为阻碍大学生进入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社会层面的原因
2.2.1 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当今社会,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十年寒窗苦读,就是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导致很多大学生把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许多大学生宁肯漂在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这种就高不就低的思想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2.2 用人单位过多的附加条件
当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用人单位的选择权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用人单位随意抬高门槛,在大学生的就业中出现了性别歧视、社会关系歧视、、地域歧视、形象歧视、教育背景歧视、健康歧视、工作歧视等。这是源于社会偏见蔓延、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用人单位的过多权力和相关法律的缺失与缺位[5]。这也影响了一些类型的大学生的就业。
2.3 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层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比较高、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好,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虽然有较大的人才需求,但是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经济回报相对比较低,因此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出现“求职扎堆”现象,而中西部内陆地区不发达地区就出现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景象。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即使无法在发达地区就业,也不愿去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
2.4 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2.4.1 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部分专业设置比较陈旧,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四年的一个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产业结构调整后带来的是职业、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6]。
2.4.2 计划下的教育和培训体制难以及时满足市场对劳动者技能的需求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有调查显示,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甚至有些专业的学生发现在校所学的很多知识过时了,毕业后要在社会上重新学习。2009年中关村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长期原因[7]。
2.4.3 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高校缺乏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人才,由于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就业信息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在择业时往往思想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5 高校毕业生个人的原因
2.5.1 就业期望值过高
上大学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需要付出成本,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产业化改革之后,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大都由学生自己负责,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初次就业者,但是其在大学中所获得人力资本积累,却往往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多毕业生面对的用人单位占主导作用的就业体制,还是无法转变就业观念,还是将就业目标定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福利好、工作稳定的单位。不愿意到环境艰苦的地区或者工资福利较低的单位去工作。这种期望值过高的心态无疑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5.2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基本是书本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的水平不高,而社会需求的是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而多数大学生只重视学校的专业课程,而忽视具体的实践运用,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综合性、高层次的用人要求。
2.5.3 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很多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努力学习,上了大学后把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了,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很多大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面试的临场发挥上,忽视了在入学就应该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应该从入学时对自己了解基础上,逐渐过渡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有目的的进行知识和实践的积累,个人修养的提高。
3.结语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政府、社会、高校、个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尽早从个人因素入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人社部:今年高校毕业生达700万就业压力增大[N/OL].http:///yzyd/fortune/20130125/c_114500408.htm,2013-1-25/2013-3-13.
[2]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N/OL].http:///jrzg/2012-11/25/content_2274972.htm,2012-11-25/2013-3-13.
[3]白天亮.劳动力资源将达峰值 年新增2500万人[N/OL].http://.cn/g/20110318/07159553466.shtm,2011-3-18/2013-3-13.
[4]沈开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总量与结构原因分析[N/OL].http:///20110528/n308784499.shtm,2011-5-28/2013-3-13.
[5]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的成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6]孟庆伟.透视大学生就业难后面的七大深层问题[N/OL].http://.cn/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8.2005-4-22/2013-3-1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71-02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到2010年的630万,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所能够容纳的饱和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以及我国经济科技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前景。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从致使其出现的原因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1学生自身的因素
1.1.1大学生错误的择业观
陈旧的择业观促使大学生把择业的目光都定格在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盲目地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繁华的大都市,缺乏准确的自身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大多都不是以社会需要为前提,而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另外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就业前对自身特点和专业水平的理性判断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于是在上大学后,失去了目标和追求,缺乏了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就业求职时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岗位资格要求等方面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1.1.2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如今的社会需要毕业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多方位的知识面,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可是现在的大学生质量严重下滑,很多大学生连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说承受挫折和失败了。
1.1.3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大学的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普遍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愿参加实践活动,而是托人找关系到事业单位直接盖章了事,学校的考核也不过是走走过场,根本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应聘中处于劣势,最终致使大学生就业苦难的局面。
1.1.4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主动性不强
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可是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竞争勇气,面对竞争时畏首畏尾,疑虑重重,积极性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在几次碰壁后,便意志消沉,只能依赖父母、亲戚和学校。有的学生为了逃避压力,盲目考研、考公务员,最后只能是更加消磨了意志力。如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意识需要多多加强。
1.2家庭的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当作宝贝一样,造成多数大学生娇生惯养的个性,以至于进入到社会中,严重不适应,变得遇事就怕,长此以往,更加对择业缺乏了信心。另外,父母在对子女进行就业教育的时候,忽视德育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过分注重个人利益。
1.3学校的因素
1.3.1高校过度的扩招
扩大高校学生的入学率,使更多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件造福国民、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好事情。可是近几年,适龄青年的高校升学率已经达到65%,高校的过度扩招直接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不足,供需量达不到平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就会更加激烈。扩招对教育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因为生源质量差距很大,非常不利于教学,最终降低了毕业生的整体质量,致使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三股劳动大军几乎同事涌入劳动市场,如此多的就业人员同时涌向一个有限的就业市场,给不具备过高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3.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
大多数的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削弱了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下降,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还有另外一部分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不是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而是立足于学校师资条件,在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结果就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高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以理论教学为主,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1.4社会的因素
1.4.1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到2009年,全球出现的经济不景气逐渐演变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各大中小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是濒临破产。各大中小企业为了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只能是开源节流,缩减岗位,裁员减薪。让原本就业已经非常困难的大学生,更是无所适从。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成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1.4.2用人单位门槛过高
陈旧的用人经验导致了各大中小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多年经验的人才选择,本来一些大学生完全能够胜任的工作,硬是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学历上去,甚至要求具备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敢问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何来经验所谈?这些过高的用人门槛为大学生设置了重重关卡,不仅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匹配或者人才浪费,还让许多有能力有抱负的大学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止步不前,丧失了自信。
1.4.3用人单位存在的歧视
对比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女大学生的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情况,在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就业水平和能力相等的情况下,一般的选择是弃用女大学生,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除了对性别的形势,不少用人单位还会考虑到应聘者的户口问题,看看他是否熟悉当地的民俗,是否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等等。另外,用人单位还存在着“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若是求职者与该单位的内部人员认识,或者求职者的亲戚朋友与用人单位有着往来,往往这些求职者便会有着更强的竞争力。这些就业问题,完全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公平竞争,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扭曲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2.1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大学生们也应该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找工作不一定是要在大型的企业、沿海高发展的城市,其实很多中小型企业、西部的各大发展中城市,更加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不要盲目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在逆境中成长,更能锻炼大学生的各方面技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这样才能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决定着就业选择的方向,因此,大学生应该清楚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职业选择本身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成功进入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应该把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
2.2优化高校的专业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设置更多的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新专业,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最重要的是强化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完美结合,以满足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使学校稳步发展。另外,针对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承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的特点,通过开设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课程,或者让老师多与大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主动投入到应聘者的行列。
2.3增强就业的公平性,规范用工制度
用人单位应该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从本单位实际需求出发,把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才的合理使用,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历。杜绝急功近利,去掉偏见,多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人才,取消工作经验的门槛,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人才储备,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更好的迎接竞争。不仅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身的成长,而且有利于企业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并且制定相关制度,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性,抵制歧视女性、歧视外地户口、关系户找工作等等不良用人之风。
政府应该与时俱进、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调整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倡导积极的就业意识和理念。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计划手段等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集成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工作,政府还要重视和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促进人才充分流动,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飞.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J].文教资料,2010.
[2]李敏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教学研究,2010.
[3]韩振兰,王新,姚雪.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严重困扰着各大高校、学生、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迫在眉睫,只有有效的解决此问题,才能使社会人才利用率更高,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本文将详细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国家政策也更加倾向于“软实力”的发展[1]。近年来我国大学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普及率也有很大提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出的经济的增长,所以导致了大学生失业率也不断增加。在《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显示,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达17.6%。在严峻的形式下,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艰难,很多学生面临着“毕业等于失业”的窘境。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82万,待到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99万,201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则高达699万。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重大、形势严峻[1]。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
(一)劳动力市场结构原因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的场所。针对劳动力市场结构,可以细分为两种,分别为主劳动市场和次劳动市场。顾名思义,主劳动市场就是劳动者技术相对较高、工作稳定、薪资待遇好的劳动场所。相反,次劳动力市场就是指劳动者技术相对较低、工作不稳定、薪资待遇较差的劳动场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划分的比较明显,主劳动力市场多处在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次劳动力市场往往处于竞技水平相对较差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向更倾向于主劳动力市场,导致了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布不均匀。大学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对“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充满向往,而农村以及三线城市很少有大学毕业生问津。这就严重的导致主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逐渐的转变成了买方市场。因此产生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失业率高等问题[2]。
(二)教育体系结构原因
1.教育类别结构原因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选择读研的人数日渐增加,用人单位也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根据以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能达到80%,而高等专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率只有55%。按照数据显示可知,针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市场供求相对来说比较平衡,而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市场供求失衡。供求关系的极不平衡,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产生。近年来,选择读研的学生日渐增加,很多研究生在选择就业时,顶替了原来大学本科的求职市场,导致大学本科学生不得不挤占高职专科学生的就业岗位。因此,挤占岗位的现象产生,学生也因为教育类别结构性而失业。2.学科专业结构原因大学的课程设置会涉及到很多学科专业,据调查,在大学中,教育类学科的大学生就业稳定性最好,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相对来说就业起伏最明显的就是文科类毕业生。很多文科类毕业生,例如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等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并不能满足工作岗位对其能力的需求,这也是造成文科类学科失业率高,就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大学中对文科教学主要还是以逻辑教学和课本教学为主,相对比较封闭。在文科类教学中,缺乏对社会职业需求的了解,忽视了实践,更着重于课本内容。从而导致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不统一,课本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矛盾的情况发生。学科专业结构原因,也是制约学生就业一个重要原因。
(三)社会经济结构原因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随之人们的思想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经济结构的不稳定,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有效实施。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导致了就业不顺利。当代社会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因为经济社会不稳定的原因,没有有效的进行改革。导致传统型人才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也在不断调整内部结构,因此不同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极其不平衡,导致很多部门岗位紧张,从而很多专业学科毕业生供大于求。社会经济结构原因,严重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主观择业结构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择业时,会带有很严重的主观性。许多大学毕业生更加注重个人喜好以及自身价值的体现,甚至是利益。毕业大学生在择业方面会更重视,工资环境、交通工具以及游乐设施等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更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上种种构成了大学毕业生所求的利益顺序。大学生主观的择业结构,增加了大学毕业生是失业率。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措施
(一)政府应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的相关政策举措,在大学生就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的深化教育改革,协同相关部门,一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切实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部门应该对大学教育进行严格的监督,针对综合性大学的监督,应该确保大学专业科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政府针对专业性大学应该深化专业教学,使专业性大学着重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及能力。大力加强对学校实践工作的把关,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符合时代的需求,督促学校开展实习活动,利用学生假期实践提前在企业单位适应工作环境,使学生将所学和实践相结合,避免求职时的不适应。为了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职权,携手相关教育部门,共同解决问题。
(二)企业应积极转变观念
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对员工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工作经验、必备技能等。不同的企业单位,企业文化也是有差异的。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更加注重社会经验,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死穴。企业应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多发现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大学毕业生虽然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但是正因如此,也体现了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往往刚刚踏入社会的学生没有过多的心机,更容易接受企业的思想与文化。社会工作者因为在职场混迹多年,在工作上容易偷懒,但是毕业生往往更想证明自己,工作相对认真负责[2]。希望企业积极转变自身的招聘观念,给毕业生一些机会。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以及新媒体等媒介积极呼吁,使用人单位相应转变思想。
(三)毕业生应积极调整心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放平心态。很多大学生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大学生因为刚刚毕业没有过多社会经验,若想有效的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必须应该端正自身求职心态。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应该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薪资要求不要太高,必需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踏踏实实的从底层做起,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为日后的职业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职场中面对前辈,一定要虚心学习,把握学习机会,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增强自身的实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是如今避免不了的现状,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需要通过多方协作努力的漫长过程。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深远,不仅需要学校与指导教师以及同学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明,安戈锋.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9,(3):130.
[2]袁雪花.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与深层因素分析[J].中国西部,2017,(5):25.
关键词:就业困难;教育缺失;高校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40-02
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积极应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安徽省教育厅积极协调省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截至2009年8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53%,实现就业人数19万,就业率超过2008年同期,位列中部六省第一,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在肯定这些举措成效的同时,作为大学里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仍然要反思,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中是否存在高校教育缺失的因素,特别是随着2010届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到来,中国经济尚未完全回暖复苏时,高校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三大原因
随着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激增,加之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变更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于是在每届毕业生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就业困难户群体,即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以及自身原因造成的有一定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原因,或者对未来期望高于其他人,或者达不到招聘机构设立的硬性要求,或者自身综合素质方面有缺失。
对于未来期望高于其他人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原本依据自身的条件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却因为本人或家庭的原因而不去就业。这一部分学生中既包括打算提升学历或到国外留学者,也包括眼高手低、反复跳槽者。招聘机构的硬性要求,包括户籍、年龄、学历、性别、地域、身高、容貌、健康甚至工作经验等情况,举个例子来说,从往年的单位招聘信息我们可以看出,75.5%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90%以上的招聘信息对身高有明确要求,80%以上表明了容貌姣好、气质较佳,这客观上造成了一部分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自身综合素质方面有缺失的毕业生,是指有适合自己专业的就业岗位,但因为其心理素质、性格、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缺失,而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特别是一些因自卑而唯唯诺诺、怯怯畏畏的大学生,往往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高校教育的五点缺失
我们可以说,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一系列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如何,高校身负培养人才之重任,在这一问题上也难辞其咎。高校与招聘企业的关系,类似于供应商与购买者的关系,而大学生正是其中的商品,高校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做到适销对路,才不至于造成人才的滞销或积压。具体来说,高校在以下五个方面是存在着教育缺失的。
第一,招生宣传不到位。每年新生报到后都有将近2%的同学要求换专业,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时,没有很好的介绍专业设置、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等问题。第二,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的专业设置固守陈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错位,有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过于求,有时又不对一些冷门、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及时进行招生计划调整,从而造成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尴尬情况。第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的相悖。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后发现自己学到的知识,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对技能的要求,究其原因在于部分高校培养重心始终置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疏于结合实践,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培养出一个个书呆子进入社会,显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第四,缺乏必要的心理培训。据相关数据显示,患亚健康心理疾病者,大学生最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深重的就业压力,他们不能够很好或很及时的接受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心理教育,缺乏良好的心态,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毕业生应聘时的正常思维和决策判断。第五,综合素质培养的缺失。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知之甚少,书生气十足,不善与人交流,因而难以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赏识自己。
三、高校应积极采取的五项应对措施
综合考虑上述原因。高校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弥补高校教育缺失环节,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一,高校招生宣传时要通过针对性的招生简章,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充分的宣传自己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并保证招生期间咨询电话的畅通无阻。第二,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具有前瞻性,要有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要及时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注重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第三,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注重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例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联系合作强化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等。第四,学校要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师通过召开讲座、个别谈心等方式,指导大学生合理调整就业心态,引导学生对就业形势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准备。第五,学校在加强专业课程培养的同时,可组织大学生选修创业指导、演讲与口才、社会关系等课程,举办模拟招聘、应聘技巧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综合素质。
随着毕业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中的“就业困难户群体”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仅加大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制约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瓶颈,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高校教育缺失问题,为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最终解决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旭平.浅议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6).
[2] 徐扬,张朋.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困局之我见[J].高校教育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