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指导策略

一、导论

1998年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从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统包统分”开始向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转变。伴随着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更是遭遇困难。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纵观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这种爆发式的毕业生人数增加,必然造成大学毕业生严重“过剩”。根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9.3%的处于失业状态,而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如果按此比例推算的话,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本文着重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寻找破解途径和指导策略。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有关制度安排和供给与大学生短时间数量激增岗位需求增多,存在着相当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愿意上一些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不愿意上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从投资政策而言,中小企业风险大,银行不愿意给提供就业岗位多的中小企业贷款,导致社会总投资的绝大部分投向就业效应趋弱的国有部门;政府对中小企业歧视性的战略、体制和政策,使得中小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和公平的体制环境,造成中小企业数量少。

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低端化使得我国的就业结构长期得不到优化和提升,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等领域,这些显然不是大学生就业的目标岗位。相应的,需要大量知识型人才(大学生)的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知识型、复杂劳动型的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

(二)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同时,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逐步拉大。高等教育投资个人化改革,带来的结果是就业机会成本增加,毕业生就业本能地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城市,以平衡父母省吃俭用的教育投资和社会期望。当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指向性和选择性过于集中时,短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就会出现明显过剩。

(三)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一是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使市场化的就业模式和计划性的人才供给机制之间形成尖锐矛盾,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错位,毕业生的供给质量和供给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不吻合,相当一批大学生求职面临困难,很多急需人才的区域和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从而导致“生产”与“销售”“双轨制”条件下的就业难。

二是高等学校普遍缺乏明确的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明显,导致毕业生高度同质化,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一方面,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知识型“白领”人才。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所急需的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的实用型人才和农村教师、农村医生等公共服务型人才的培养长期被忽视。整个社会所急需的人才,高等教育不能有效地供给;社会岗位饱和、需求量不大的人才,高校却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去培养。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展开,目前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各高校虽然均设置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但面临着自身能力建设落后的困难,其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非常弱。具体表现为:

一是指导内容不全。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侧重于招聘信息、统计毕业生、派发档案或进行面对面的咨询等;较少涉及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就业心理辅导、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缺乏就业安全教育。

二是指导方法单一。各高校普遍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辅以就业形势报告和讲座等方式,一般采用灌输式单向教学,效果不佳;就业动员会、形势报告会、就业指导讲座等基本面向全体毕业生,缺乏针对性的专门咨询和指导;一对一的在线咨询、职业兴趣测试、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等等。高校现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总体而言难以满足大学生对职业岗位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指导、求职技能、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更谈不上传递社会需求,支撑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整合,从而直接导致整个人才市场毕业生供求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人口总量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高校扩招的速度和幅度超出了超出了高校自身乃至国家教育体制的承受限度,也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2004年到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从280万增加到680万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00万人,比去年又有新的增加,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人员,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1]。党的十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包统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本文将从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个体四个层面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

1.社会就业人数总量庞大是大学生就业的背景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左右,劳动力资源将达到峰值。城镇平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大约为2500万人,而综合考虑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服务业加快发展等有利因素,以及出口趋缓、结构调整产生新的失业等不利因素,即使经过努力城镇新增就业规模继续保持在900万人以上,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两项加起来大概在1200万左右,供求缺口还是很大。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的规模也不小,大约在1亿人左右[3]。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倍增期与全国就业高峰期重叠,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近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日益走向现在的“买方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在深化改革,特别是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不少出口型企业被迫裁员甚至关闭,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待岗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汇入劳动力市场,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受到挤压也就是势在必然[4]。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1 政府层面的原因

2.1.1 产业结构落后

过去30年里,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我们依靠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化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经济的总量规模跃上了新台阶,而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纳高层次人才(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育明显不足。我们的大学教育,根本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有知识、有素质的高层次人才;与之对应的,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型的就业岗位相匹配。现在的情况是大学毕业生的大量供给和社会产业的较少需求,就造成了结构性的不匹配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技术工人和体力工人就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当然不需要雇佣高成本的大学生来工作。

许多学者都对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就业难现象作过分析,认为我国的第三产业不发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4]。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占到全部GDP的比重仅为40%多,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60%多,甚至超过70%,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上;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如果我国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合理的话,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2.1.2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等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显著,因为这些政策的执行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产生效果。而我国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后,仍有一些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例如:户口和人事关系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这还关系着以后住房、子女入学等许多问题。不能落实户口和人事关系成为阻碍大学生进入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社会层面的原因

2.2.1 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当今社会,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十年寒窗苦读,就是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导致很多大学生把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许多大学生宁肯漂在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这种就高不就低的思想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2.2 用人单位过多的附加条件

当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用人单位的选择权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用人单位随意抬高门槛,在大学生的就业中出现了性别歧视、社会关系歧视、、地域歧视、形象歧视、教育背景歧视、健康歧视、工作歧视等。这是源于社会偏见蔓延、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用人单位的过多权力和相关法律的缺失与缺位[5]。这也影响了一些类型的大学生的就业。

2.3 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层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比较高、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好,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虽然有较大的人才需求,但是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经济回报相对比较低,因此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出现“求职扎堆”现象,而中西部内陆地区不发达地区就出现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景象。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即使无法在发达地区就业,也不愿去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

2.4 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2.4.1 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部分专业设置比较陈旧,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四年的一个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产业结构调整后带来的是职业、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6]。

2.4.2 计划下的教育和培训体制难以及时满足市场对劳动者技能的需求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有调查显示,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甚至有些专业的学生发现在校所学的很多知识过时了,毕业后要在社会上重新学习。2009年中关村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长期原因[7]。

2.4.3 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高校缺乏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人才,由于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就业信息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在择业时往往思想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5 高校毕业生个人的原因

2.5.1 就业期望值过高

上大学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需要付出成本,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产业化改革之后,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大都由学生自己负责,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初次就业者,但是其在大学中所获得人力资本积累,却往往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多毕业生面对的用人单位占主导作用的就业体制,还是无法转变就业观念,还是将就业目标定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福利好、工作稳定的单位。不愿意到环境艰苦的地区或者工资福利较低的单位去工作。这种期望值过高的心态无疑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5.2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基本是书本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的水平不高,而社会需求的是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而多数大学生只重视学校的专业课程,而忽视具体的实践运用,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综合性、高层次的用人要求。

2.5.3 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很多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努力学习,上了大学后把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了,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很多大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面试的临场发挥上,忽视了在入学就应该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应该从入学时对自己了解基础上,逐渐过渡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有目的的进行知识和实践的积累,个人修养的提高。

3.结语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政府、社会、高校、个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尽早从个人因素入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人社部:今年高校毕业生达700万就业压力增大[N/OL].http:///yzyd/fortune/20130125/c_114500408.htm,2013-1-25/2013-3-13.

[2]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N/OL].http:///jrzg/2012-11/25/content_2274972.htm,2012-11-25/2013-3-13.

[3]白天亮.劳动力资源将达峰值 年新增2500万人[N/OL].http://.cn/g/20110318/07159553466.shtm,2011-3-18/2013-3-13.

[4]沈开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总量与结构原因分析[N/OL].http:///20110528/n308784499.shtm,2011-5-28/2013-3-13.

[5]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的成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6]孟庆伟.透视大学生就业难后面的七大深层问题[N/OL].http://.cn/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8.2005-4-22/2013-3-13.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71-02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到2010年的630万,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所能够容纳的饱和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以及我国经济科技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前景。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从致使其出现的原因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1学生自身的因素

1.1.1大学生错误的择业观

陈旧的择业观促使大学生把择业的目光都定格在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盲目地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繁华的大都市,缺乏准确的自身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大多都不是以社会需要为前提,而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另外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就业前对自身特点和专业水平的理性判断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于是在上大学后,失去了目标和追求,缺乏了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就业求职时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岗位资格要求等方面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1.1.2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如今的社会需要毕业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多方位的知识面,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可是现在的大学生质量严重下滑,很多大学生连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说承受挫折和失败了。

1.1.3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大学的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普遍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愿参加实践活动,而是托人找关系到事业单位直接盖章了事,学校的考核也不过是走走过场,根本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应聘中处于劣势,最终致使大学生就业苦难的局面。

1.1.4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主动性不强

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可是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竞争勇气,面对竞争时畏首畏尾,疑虑重重,积极性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在几次碰壁后,便意志消沉,只能依赖父母、亲戚和学校。有的学生为了逃避压力,盲目考研、考公务员,最后只能是更加消磨了意志力。如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意识需要多多加强。

1.2家庭的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当作宝贝一样,造成多数大学生娇生惯养的个性,以至于进入到社会中,严重不适应,变得遇事就怕,长此以往,更加对择业缺乏了信心。另外,父母在对子女进行就业教育的时候,忽视德育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过分注重个人利益。

1.3学校的因素

1.3.1高校过度的扩招

扩大高校学生的入学率,使更多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件造福国民、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好事情。可是近几年,适龄青年的高校升学率已经达到65%,高校的过度扩招直接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不足,供需量达不到平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就会更加激烈。扩招对教育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因为生源质量差距很大,非常不利于教学,最终降低了毕业生的整体质量,致使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三股劳动大军几乎同事涌入劳动市场,如此多的就业人员同时涌向一个有限的就业市场,给不具备过高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3.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

大多数的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削弱了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下降,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还有另外一部分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不是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而是立足于学校师资条件,在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结果就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高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以理论教学为主,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1.4社会的因素

1.4.1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到2009年,全球出现的经济不景气逐渐演变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各大中小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是濒临破产。各大中小企业为了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只能是开源节流,缩减岗位,裁员减薪。让原本就业已经非常困难的大学生,更是无所适从。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成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1.4.2用人单位门槛过高

陈旧的用人经验导致了各大中小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多年经验的人才选择,本来一些大学生完全能够胜任的工作,硬是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学历上去,甚至要求具备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敢问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何来经验所谈?这些过高的用人门槛为大学生设置了重重关卡,不仅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匹配或者人才浪费,还让许多有能力有抱负的大学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止步不前,丧失了自信。

1.4.3用人单位存在的歧视

对比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女大学生的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情况,在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就业水平和能力相等的情况下,一般的选择是弃用女大学生,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除了对性别的形势,不少用人单位还会考虑到应聘者的户口问题,看看他是否熟悉当地的民俗,是否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等等。另外,用人单位还存在着“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若是求职者与该单位的内部人员认识,或者求职者的亲戚朋友与用人单位有着往来,往往这些求职者便会有着更强的竞争力。这些就业问题,完全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公平竞争,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扭曲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2.1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大学生们也应该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找工作不一定是要在大型的企业、沿海高发展的城市,其实很多中小型企业、西部的各大发展中城市,更加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不要盲目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在逆境中成长,更能锻炼大学生的各方面技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这样才能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决定着就业选择的方向,因此,大学生应该清楚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职业选择本身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成功进入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应该把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

2.2优化高校的专业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设置更多的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新专业,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最重要的是强化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完美结合,以满足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使学校稳步发展。另外,针对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承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的特点,通过开设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课程,或者让老师多与大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主动投入到应聘者的行列。

2.3增强就业的公平性,规范用工制度

用人单位应该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从本单位实际需求出发,把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才的合理使用,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历。杜绝急功近利,去掉偏见,多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人才,取消工作经验的门槛,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人才储备,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更好的迎接竞争。不仅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身的成长,而且有利于企业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并且制定相关制度,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性,抵制歧视女性、歧视外地户口、关系户找工作等等不良用人之风。

政府应该与时俱进、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调整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倡导积极的就业意识和理念。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计划手段等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集成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工作,政府还要重视和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促进人才充分流动,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飞.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J].文教资料,2010.

[2]李敏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教学研究,2010.

[3]韩振兰,王新,姚雪.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严重困扰着各大高校、学生、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迫在眉睫,只有有效的解决此问题,才能使社会人才利用率更高,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本文将详细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国家政策也更加倾向于“软实力”的发展[1]。近年来我国大学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普及率也有很大提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出的经济的增长,所以导致了大学生失业率也不断增加。在《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显示,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达17.6%。在严峻的形式下,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艰难,很多学生面临着“毕业等于失业”的窘境。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82万,待到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99万,201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则高达699万。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重大、形势严峻[1]。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

(一)劳动力市场结构原因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的场所。针对劳动力市场结构,可以细分为两种,分别为主劳动市场和次劳动市场。顾名思义,主劳动市场就是劳动者技术相对较高、工作稳定、薪资待遇好的劳动场所。相反,次劳动力市场就是指劳动者技术相对较低、工作不稳定、薪资待遇较差的劳动场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划分的比较明显,主劳动力市场多处在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次劳动力市场往往处于竞技水平相对较差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向更倾向于主劳动力市场,导致了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布不均匀。大学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对“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充满向往,而农村以及三线城市很少有大学毕业生问津。这就严重的导致主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逐渐的转变成了买方市场。因此产生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失业率高等问题[2]。

(二)教育体系结构原因

1.教育类别结构原因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选择读研的人数日渐增加,用人单位也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根据以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能达到80%,而高等专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率只有55%。按照数据显示可知,针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市场供求相对来说比较平衡,而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市场供求失衡。供求关系的极不平衡,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产生。近年来,选择读研的学生日渐增加,很多研究生在选择就业时,顶替了原来大学本科的求职市场,导致大学本科学生不得不挤占高职专科学生的就业岗位。因此,挤占岗位的现象产生,学生也因为教育类别结构性而失业。2.学科专业结构原因大学的课程设置会涉及到很多学科专业,据调查,在大学中,教育类学科的大学生就业稳定性最好,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相对来说就业起伏最明显的就是文科类毕业生。很多文科类毕业生,例如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等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并不能满足工作岗位对其能力的需求,这也是造成文科类学科失业率高,就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大学中对文科教学主要还是以逻辑教学和课本教学为主,相对比较封闭。在文科类教学中,缺乏对社会职业需求的了解,忽视了实践,更着重于课本内容。从而导致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不统一,课本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矛盾的情况发生。学科专业结构原因,也是制约学生就业一个重要原因。

(三)社会经济结构原因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随之人们的思想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经济结构的不稳定,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有效实施。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导致了就业不顺利。当代社会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因为经济社会不稳定的原因,没有有效的进行改革。导致传统型人才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也在不断调整内部结构,因此不同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极其不平衡,导致很多部门岗位紧张,从而很多专业学科毕业生供大于求。社会经济结构原因,严重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主观择业结构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择业时,会带有很严重的主观性。许多大学毕业生更加注重个人喜好以及自身价值的体现,甚至是利益。毕业大学生在择业方面会更重视,工资环境、交通工具以及游乐设施等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更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上种种构成了大学毕业生所求的利益顺序。大学生主观的择业结构,增加了大学毕业生是失业率。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措施

(一)政府应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的相关政策举措,在大学生就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的深化教育改革,协同相关部门,一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切实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部门应该对大学教育进行严格的监督,针对综合性大学的监督,应该确保大学专业科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政府针对专业性大学应该深化专业教学,使专业性大学着重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及能力。大力加强对学校实践工作的把关,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符合时代的需求,督促学校开展实习活动,利用学生假期实践提前在企业单位适应工作环境,使学生将所学和实践相结合,避免求职时的不适应。为了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职权,携手相关教育部门,共同解决问题。

(二)企业应积极转变观念

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对员工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工作经验、必备技能等。不同的企业单位,企业文化也是有差异的。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更加注重社会经验,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死穴。企业应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多发现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大学毕业生虽然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但是正因如此,也体现了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往往刚刚踏入社会的学生没有过多的心机,更容易接受企业的思想与文化。社会工作者因为在职场混迹多年,在工作上容易偷懒,但是毕业生往往更想证明自己,工作相对认真负责[2]。希望企业积极转变自身的招聘观念,给毕业生一些机会。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以及新媒体等媒介积极呼吁,使用人单位相应转变思想。

(三)毕业生应积极调整心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放平心态。很多大学生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大学生因为刚刚毕业没有过多社会经验,若想有效的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必须应该端正自身求职心态。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应该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薪资要求不要太高,必需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踏踏实实的从底层做起,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为日后的职业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职场中面对前辈,一定要虚心学习,把握学习机会,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增强自身的实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是如今避免不了的现状,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需要通过多方协作努力的漫长过程。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深远,不仅需要学校与指导教师以及同学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明,安戈锋.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9,(3):130.

[2]袁雪花.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与深层因素分析[J].中国西部,2017,(5):25.

篇5

关键词:就业困难;教育缺失;高校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40-02

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积极应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安徽省教育厅积极协调省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截至2009年8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53%,实现就业人数19万,就业率超过2008年同期,位列中部六省第一,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在肯定这些举措成效的同时,作为大学里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仍然要反思,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中是否存在高校教育缺失的因素,特别是随着2010届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到来,中国经济尚未完全回暖复苏时,高校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三大原因

随着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激增,加之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变更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于是在每届毕业生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就业困难户群体,即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以及自身原因造成的有一定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原因,或者对未来期望高于其他人,或者达不到招聘机构设立的硬性要求,或者自身综合素质方面有缺失。

对于未来期望高于其他人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原本依据自身的条件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却因为本人或家庭的原因而不去就业。这一部分学生中既包括打算提升学历或到国外留学者,也包括眼高手低、反复跳槽者。招聘机构的硬性要求,包括户籍、年龄、学历、性别、地域、身高、容貌、健康甚至工作经验等情况,举个例子来说,从往年的单位招聘信息我们可以看出,75.5%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90%以上的招聘信息对身高有明确要求,80%以上表明了容貌姣好、气质较佳,这客观上造成了一部分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自身综合素质方面有缺失的毕业生,是指有适合自己专业的就业岗位,但因为其心理素质、性格、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缺失,而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特别是一些因自卑而唯唯诺诺、怯怯畏畏的大学生,往往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高校教育的五点缺失

我们可以说,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一系列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如何,高校身负培养人才之重任,在这一问题上也难辞其咎。高校与招聘企业的关系,类似于供应商与购买者的关系,而大学生正是其中的商品,高校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做到适销对路,才不至于造成人才的滞销或积压。具体来说,高校在以下五个方面是存在着教育缺失的。

第一,招生宣传不到位。每年新生报到后都有将近2%的同学要求换专业,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时,没有很好的介绍专业设置、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等问题。第二,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的专业设置固守陈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错位,有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过于求,有时又不对一些冷门、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及时进行招生计划调整,从而造成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尴尬情况。第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的相悖。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后发现自己学到的知识,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对技能的要求,究其原因在于部分高校培养重心始终置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疏于结合实践,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培养出一个个书呆子进入社会,显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第四,缺乏必要的心理培训。据相关数据显示,患亚健康心理疾病者,大学生最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深重的就业压力,他们不能够很好或很及时的接受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心理教育,缺乏良好的心态,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毕业生应聘时的正常思维和决策判断。第五,综合素质培养的缺失。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知之甚少,书生气十足,不善与人交流,因而难以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赏识自己。

三、高校应积极采取的五项应对措施

综合考虑上述原因。高校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弥补高校教育缺失环节,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一,高校招生宣传时要通过针对性的招生简章,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充分的宣传自己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并保证招生期间咨询电话的畅通无阻。第二,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具有前瞻性,要有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要及时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注重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第三,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注重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例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联系合作强化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等。第四,学校要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师通过召开讲座、个别谈心等方式,指导大学生合理调整就业心态,引导学生对就业形势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准备。第五,学校在加强专业课程培养的同时,可组织大学生选修创业指导、演讲与口才、社会关系等课程,举办模拟招聘、应聘技巧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综合素质。

随着毕业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中的“就业困难户群体”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仅加大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制约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瓶颈,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高校教育缺失问题,为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最终解决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旭平.浅议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6).

[2] 徐扬,张朋.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困局之我见[J].高校教育研究,2008,(6).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困难 分析 指导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1 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上升,加上近五、六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145万人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经迅速增加到611万人,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然而,飞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下降。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8年仅为不到70%。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而毕业生却逐年增加,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多种原因。其中,既有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等的外在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分析明确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成因,便于寻求积极的应对措施。

2.1 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

2.1.1 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我国的教育体系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创新能力。我国的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相对于目前瞬息变化的社会情况,已经严重地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新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市场供过于求,造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巨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2.1.2 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许多高校没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职业观、诚信观和创业观的指导,而更多的是毕业之前开办几场讲座的突击指导,这些应付式的就业指导对学生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指导,忽视把职业生涯设计和自主创业结合在一起的全程化指导,缺乏层次感。有时,反而会使学生就业思维紊乱。此外,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专家化、专职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非常紧缺。

2.1.3 用人单位的人才准入体制脱离实际

在我国高校连年持续扩招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呈现出“供过于求”态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用人单位盲目地提高录用标准,对毕业生提出许多超越了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准入条件,普遍把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在读期间获奖情况以及工作经验等都列入了招聘的基本条件,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中极为普遍。此外,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高效率的利益回报,往往在招聘时只愿意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把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忽视了大学生的潜能和可塑性。

2.1.4 家庭对学生就业的期望较高

一名大学毕业生,经过十五、六学习,家庭对其的投入巨大,对于学生家长而言,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能够在学生大学毕业时候得到可观回报,以及能够在经济发达地区、大的城市、大的单位找到一份收入又稳定的工作是十分自然的希望。但是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找到一份“收入高、地位高、并十分稳定的“好工作”。但是这样岗位能吸纳的大学毕业生毕竟有限,如果大家都把目标锁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

2.2 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

2.2.1 大学生落后的职业生涯观

我校对2009届2200名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就业意向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显示:85.12%的学生选择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就业;10.25%的学业生希望去北京、上海等地;只有4.63%的学生愿意到省内其他地区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畸形聚集现象比较明显。毕业生之所以就业压力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国家机关,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一句话,问题出在“职业生涯观念”上。

2.2.2 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矛盾,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由于他们不能恰当的给自己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

2.2.3 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工作能力、求职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社会对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能力有着一定的期望要求,大学生只有符合相应的要求,才有可能在就业市场求得一席之地。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因为自身的就业能力不够所致。

3 就业指导对策

3.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高校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笔者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第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在学科结构的调整上,要加快传统学科的改造,加大应用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的发展力度,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型的学科结构。在专业设置方面,要避免以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狭窄的缺陷。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改造传统专业,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那种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仿真训练、参观、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3.2 建立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长效机制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高校既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也要通过多方面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大学生有效解决就业困难。首先,高校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目标中,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其次,高校应该与用人部门联动互惠的方式积极有效地拓展就业市场。再次,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职业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使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耐挫能力,以健康的心态去赢得人才市场的竞争。

3.3 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全程化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全程化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以专科生为例,大一新生为职业启蒙期,应以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为主,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从进入大学阶段一开始就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为职业定向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便进行职业定位,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三为职业冲刺期,要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心态调适、创业教育等培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4 加强自主创业教育,拓展学生就业途径

大学生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富有激情,思想解放,是时展的生力军,是社会中最具创造力的一个群体。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风起云涌,一方面解决了学生个体就业问题,还为社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所以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加大自主创业教育,通过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营造创业文化环境、加强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创业过程模式、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教育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精神、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等,由“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展示出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3.5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就业观

大学生应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准确定位,以进取的姿态主动适应社会。首先大学生不能只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单位,而应放眼世界,结合自身特点,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中小企业去寻找新的突破点,其次,大学生所在家庭的家长也要转变观念,不要认为自家小孩在西部地区、农村社区、中小企业就认为小孩没有出息,这几年培养付诸东流。而是多鼓励,让大学生有一种强大的家庭支持感,使他们青春散发出灿烂光芒。

4 结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要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努力做好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推荐,构建全员职业生涯平台。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确保高素质人才能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能量,同时学生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我相信只要学生、高校和社会齐心协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大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姜爱贤,孟亮,刘桂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132~133.

[2] 李瑾.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和指导对策,今日科苑,2008(16),p38

[3] 舍娜莉.浅议就业难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12):83~86.

[4] 孙玲,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黑河学刊,2005(4),p32.

[5] 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p18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 愿意 指导对策

1.大学生就业概述

从广义上讲,大学生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从狭义上讲,大学生指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包括大专、高职、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从狭义上探讨大学生就业,只是考察一般在校大学毕业生在即将告别校园,走向社会的职业选择和落实情况。陶小江(2004)认为大学生就业是指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其即将结束学业完全进入社会之际实现同一定的生产资料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并认为学生就业具有一般就业的特点,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体现在知识性、群体性、时效性、政策性、法制性等方面。[1]

我国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判断是以就业率来进行的。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每年6月份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计算公式为:[(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筑毕业生总人数]×100%。在就业问题并不突出的时候,就业率的统计一般只计算每年六月份的就业率,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尖锐,在六月份毕业时候,部分大学生未就业,需要继续寻找就业机会,又增加了毕业后三个月统计的九月份就业率和毕业后半年内统计的十二月份就业率。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008中国十行业就业指数》显示,通过对不同行业的对比,建筑行业的就业率为所有行业最高,是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接下来就业率较高的行业依次为化工、IT、医药,分别占到25%、23.4%和20%,而传媒行业的就业率为7.5%、机械行业的仅为3.4%,行业不同对就业的影响确实非常大。

不同行业方向就业情况对比,如下图1所示:

图1:不同行业方向就业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网

对于没有成功就业原因的调查,如下图2所示:

图2:没有成功就业原因

数据来源:中国网

对于成功就业原因的调查,如下图3所示:

图3:成功就业原因

数据来源:中国网

对于以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本身的内在主观原因。

2.1外在原因

2.1.1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

基于我国国情,人口基数大,据估计2009年我国新增加的劳动力人口约2600万,而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1000万,供大于求的情况非常明显。对于高等教育,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为15%以下,大众化教育阶段为15%到50%,普及型教育阶段为50%以上。我国高等教育扩大规模从1997年开始,扩招目标为到2005年实现在校生人数达到适龄人口(18―22岁)的15%。据统计,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是106万,2007年则达到495万,7年间翻了两番多,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610万。

2.1.2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滞后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人才需求市场发生了变化,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我国许多大学沿袭老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对于新兴市场的人才需求缺乏科学预测和规划,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导致现在市场上人才的结构是白领过剩、蓝领短缺,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学科型、科研型人才相对过剩。

2.1.3学校对大学生择业的指导缺乏针对性。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同程度的存在专职从业人员不够、就业指导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大部分都较低且很多没拿到职业指导资格证书、指导方式单一、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效果较差、就业信息收集滞后、对用人单位后期反馈、跟踪工作做得少或基本没做,不能及时有效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

2.2内在原因

2.2.1就业观念落后。

不少大学生不能对就业形势进行正确的分析,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政府机关去工作,都希望身居要职、做管理、拿高薪,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去工作,不愿意从基层做起,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业难”自然日趋严重。根据《2008中国十行业就业指数》大学应届生行业选择,如下图4所示:

图4:大学应届生行业选择

数据来源:中国网

就业率为3.4%、位居十行业中最末位的“机械”行业,却在就业热门排行榜中名列第四;而就业率名列榜首的建筑行业,似乎并不太引起就业者的热情,排名直落到第七。

2.2.2职业能力欠缺。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目前,“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形成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就业鸿沟。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的特点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考试分数高,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相当普遍。学生素质与社会要求出现偏差,导致就业难。

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

3.1学校层面

3.1.1加强市场调研,使专业及课程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应进行全面、系统、充分的市场调研,摸清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趋向,对专业及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合作,高瞻远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用特色、品牌赢得市场,使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操作能力精湛,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3.1.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由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刚起步,大多数高校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用各种形式普及职业规划理念,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改变传统就业思想观念,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在借鉴国外成熟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特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同时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3.2学生层面

3.2.1夯实基础,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从对求职者单纯的专业技能考核转向更能够反映求职者未来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能力素质测评,就业竞争也就成了自身综合能力的竞争,大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多参加技能培训,多参加实践,学会沟通与协调,提高自己的全面综合能力。

3.2.2端正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端正心态,克服期望过高、追求完美、徘徊观望、过分依赖、骄傲自负、失望自卑和从众盲目的障碍,以进取的心态积极进入到就业市场中来,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据《2008中国十行业就业指数》显示,经过多次面试而成功就业的人数达到48.9%,占了多数。

参考文献:

[1]陶小江.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2004,12.

[2]中国网.cn.

[3]刘晓玲,蔡晓燕,赵立凝.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教育探索,2009,11:115―116.

篇8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着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分析;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07—03

近些年来由于各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的日益增加,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国家分配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转变,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而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同辈人的压力,使得高校中出现了这样一群人——“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自身的主观原因或社会客观原因,在大学毕业之后仍然没有实现正常就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大学生很大程度上有着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自身竞争力不强的通病。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

1.1 自身主观原因

1.1.1 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欠佳。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评价应聘者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应聘者能否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方面。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个人综合素质包括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等。一部分毕业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喜欢所学专业等个人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甚至无法正常毕业。同时,普遍缺乏组织管理能力、社交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很难从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1.1.2 毕业生身体、心理障碍。身体障碍群体主要是指由于体貌条件或健康状况不佳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虽然身体残疾或身患疾病不属于求职者能力、品质的缺陷,但是用人单位从自身利益方面考虑,在同等条件下,还是会将这部分学生排除在外,给这部分毕业生造成就业阻力。更重要的是生理缺陷很可能会导致该群体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除此以外,自卑心理,自闭心理,面对挫折时的矛盾心理,也是制约大学生大胆迎接挑战,自主选择职业的障碍。

1.1.3 自身定位不合理。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急于想找到稳定、高报酬的工作,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状态。由于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盲目寻找,缺乏正确定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就职机率。由于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这类就业困难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充分认识自己,就职期望过高,就业要求不切实际,急于求成,希望一锤定音,一旦求职不顺,就容易产生焦虑,甚至对其他顺利就业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

1.2 外界客观原因

1.2.1 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多来自于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或生活保障低下的城镇家庭。一方面,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他们承受着一定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毕业时花费在求职应聘方面的费用也大大增加,从而影响其顺利就业。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缺乏“人脉”关系的支撑,很难与家庭背景优越的学生相竞争。

1.2.2 学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的影响。虽然,各高校不断强调教育改革创新,但多数学校在办学理念上仍偏重知识灌输,忽视大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使得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部分学校专业设置雷同,特色越来越不明显,不少专业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脱离实际,加之实验条件不足,没有专门的实习基地,市场滞销的人才又不断推出,市场急需的人才不能及时提供,使得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到冷遇。

1.2.3社会和用人单位方面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如今,用人单位更加青睐有能力,有经验,稳重、可靠的人才;希望大学生一上岗就能发挥作用,独当一面;只要男生不要女生,只要本地生源不要外地生源等情况也屡见不鲜。此外,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精简机构,企业裁员等因素,社会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就业竞争极其激烈。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毕业生的就业有着重大意义,其作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而且,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毕业生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严重,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之路更加坎坷。对高校就业负责人员而言,如何帮助这部分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2.1 学校提供创造各种锻炼平台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创造各种锻炼平台,使得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大学生们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中能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由学校牵头,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创业设计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

2.2 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心理辅导

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举办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解除他们的就业心理困惑。就业指导老师要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正确认识自我,做好规划,避免就业盲从、期望值过高。鼓励就业困难学生确立自信心,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要鼓励同学之间相互鼓励、赞美,让赏识教育成为学生自信的动力。

2.3 合理运用困难资助政策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国家资助体系已不能减轻这些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学校需要合理地运用困难资助政策,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建立专业实训基地

学校要竭尽全力为学生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检测专业技能的平台,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定期开展专场招聘会,为学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便捷快速的交流平台。

总之,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要认真、科学地解决的一项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文化的同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就业的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85

1 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剖析

1.1 经济和社会因素

2013年,被喻为“最难就业年”,699万的大学毕业生规模为建国以来历史最高。同时,受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招聘企业较往年不但没有新增岗位需求、甚至下调起薪或减员。攀升的毕业生数量和减少的就业岗位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一部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或者持有较高学历的社会求职者也在不同程度上与高职毕业生竞争就业机会,这也加剧了高职大学生的求职难度。

1.2 自身定位、就业观念因素

在节奏相对平缓的校园生活中,很多高职生自控能力不强,容易放松学业迷失自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能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导致在激烈、残酷的求职竞争中惨遭淘汰的学生不在少数。一些学生自身定位失衡、期望过高,不愿在较为艰苦、起薪低的基层性岗位例如生产车间就业。用人企业普遍反映目前高职应届毕业生大部分对企业的依赖性太强、抗压能力太弱,不能适应岗位需求,他们的就业心态不符合现实就业环境的要求。

1.3 高职院校学科设置因素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学科设置缺乏特色,不能顺应就业市场需求,或者专业课设置不合理、理论与实际脱离联系或者实验设备和技术严重滞后。笔者曾参观某美国独资世界知名药企的中国生产线,发现其拥有很多专业课老师都没有接触过的先进技术设备。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导致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据很多招聘企业反馈,不少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欠缺专业知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1.4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置因素

高职院校通常在新生入学后开设20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习前一学期才开展仅有24学时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局限了课程的广泛性和多元化,对学生的素质提升、求职能力、创业指导的帮助也非常有限。

2 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2.1 加强有针对性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

高职院校应从新生刚入学即开始对其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应呈现多元化。每学期设置不同的重点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自身定位准确,并培养诚信的人格和职业道德。指导学生做出适合自身的职业选择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共分为四个重点,依次为:调试心态、素质提升、拓展能力以及求职教育。

引导高职大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增强表达、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是调试心态阶段的重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责任感、诚信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以及指导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是素质提升阶段的重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拓展能力阶段的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优良的个人形象,为求职、创业进行集中教育则是求职教育阶段的重点。

2.2 对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

对历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将他们就业后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集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提炼,得到的实际结果对今后应届毕业生的培养和就业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经常邀请校友回校给在校生做经验交流,由于专业背景一致,交流内容贴合实际,能与在校生良性互动,引起广泛的共鸣,教育效果十分深刻。

2.3 以科学发展观调整学科建设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大化发展和进一步增强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教学结构改革,调整学科建设模式,注重教师素质能力培养以便实质性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产业结构的新变化。不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明显偏离,而且毫无特色。学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到行业中的相关岗位进行调研和进修,了解、吸收行业最新资讯、技术和发展动态,从而改变课程结构设置,并及时传授给学生。这样将大幅度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复杂多样,应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确保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样会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共同稳步提升的同时,完成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路江.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4-275.

[2]刘春生.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罗开元.大学生就业简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97-203.

[4]李锡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3).

篇11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指导与帮助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到2010年已达到630万。因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增速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及类型

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困难的人员。一般是指残疾人、大龄下岗职工、城市郊区占地农转非群体和劳改教释放人员等。但是,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没有太大变化,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或因自身条件限制原因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境地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造成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客观原因,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以分四大类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和女毕业生群体。

1.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大多家境贫寒,从小受到的教育、培训较少。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物质条件困乏,他们处处感觉低人一等,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造成综合素质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电脑操作等技能不如其他同学,降低了自身竞争力。再加上此类学生社会关系少,获得就业信息、就业推荐机会少等原因使得他们成为了就业困难群体。

2.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

自身存在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在择业就业面试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遭到冷遇和歧视,背上沉重的就业包袱,导致许多人在个性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和自尊心受挫等心理问题。

3.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的权重占到50%以上。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而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女生就业群体。

由于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狭隘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

1.就业综合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高校困难群体绝大多数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也不乏有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抗压能力差,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毫无竞争力,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不能立即就业者。

2.就业或创业信心不足。

部分毕业生因为外貌特征无明显优势、就读学校不是名牌、所学专业就业不景气、技能特长不突出、综合素质较低,或是多次受挫、遭人歧视等原因,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就业或创业的自信心不足。特别是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或形象不好,不具有正常人寻找工作的优势,自卑心理很强。

3.就业态度被动,就业目标不明确。

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只寄希望于学院的就业指导办公室或者职业指导老师的就业岗位推荐;还有认为要靠关系才能成功,不承认实力才是就业市场上的“通行证”,就业态度被动。另一方面,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最适合干什么,对前途感到迷茫,同时也不知道用人单位最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的人才。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

1.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需求增长不平衡。

随着高校扩招,大中专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加,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2009年和2010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610万和630万,短短十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5.5倍。而同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增长并没有那么快,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在这种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显得更加艰难。

2.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高校的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操作技能不强,特色不鲜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人才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差,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基本上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未能实现全程化指导。据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所做的调查显示,52.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由于就业指导教育时间安排明显滞后,大一、大二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想听就业指导课却没有安排,到大四可以参加了,却又忙于考研、考证、找工作,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这样的安排造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

4.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预期非理性化。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不考虑自身条件,只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就业,对就业单位的选择预期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异,对主观预期的收入水平高于实际市场价值。就业预期的非理性表现必然导致求职过程的难度加大,寻找与磨合过程加长。

四、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1.积极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

高校职业指导是滴水穿石、耳濡目染的工程,因此,需要尽早抓起。高校可以针对问题前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即在实现就业前期做好早期发现问题、早期确定问题、早期解决问题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防问题恶化。积极建立多梯度、多阶段、多目标的系统的职业指导预防体系,保证各种问题的妥善解决。

2.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

毕业生就业时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保证职业指导的效果。并通过建立动态的“就业困难群体”档案,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采用有针对性地推荐和带领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参加招聘等方式帮扶其就业。

3.充分利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

高校职业指导师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大纲》科学合理地开展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工作,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拓展训练、团体指导、实习演练、自我调查、社会实践等教学训练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能力。

4.重视职业测评和就业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实现人与职业最佳匹配的一个前提是学生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因此,个人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的测评和人格类型的界定就成为职业指导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因此,开设职业测评与咨询室,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个性化的职业心理测评就成为实现人职匹配的关键一环。此外,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心理上会产生很多困惑和焦虑,提供个别的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成为形成学生正确择业观念,纠正学生不良择业心态的重要途径,尤其应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择业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择业心态。

5.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

在就业市场开拓方面,高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选定目标就业市场,积极探索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就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并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保持信息畅通,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扩大宣传力度,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速度,指导毕业生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等。通过信息指导,让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便主动投身到择业过程中,避免盲目性。

五、结语

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应坚持以人为本、人职匹配,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早地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了解自己的特性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要求,在校期间就尽可能地做好职业知识、能力、技能等的积累,帮助学生找好、找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形成一个以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为核心,以家庭辅助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引导,以政策落实为依托的四位一体化教育体系,通过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2]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94,175.

[3]彭军.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2008,(2):82-84.

[4]梁绍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当代置业教育,2010,(9):55-58.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

近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或“有业不就”,或“有业难就”,或“就业困难”。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他们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目前已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之一。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认真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

1.学习能力欠缺类。有关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占50%,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相反学习成绩差,甚至拿不到学位的毕业生择业机会非常有限,自然就沦为就业困难群体。然而,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由于择业期望值高、择业心态不端正等缘故,也可能由优势群体变成就业困难群体。

2.经济状况困难类。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至25%是贫困生,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8%至20%。贫困大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可能因为贫困而丧失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机会,在就业上也可能因为贫困而与好工作、好待遇失之交臂。另外,由于经济压力大,不少贫困生学习成绩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就业竞争力不强,加上社会关系少、急于缓解经济压力而对未来的工作寄予较高的期望等原因,导致贫困大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力军。

3.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类。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的权重占到50%以上。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而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身体疾病缺陷类。虽然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是天灾人祸,不属于求职者的品质因素,但是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是将这类毕业生拒之门外。近几年,因健康原因引起的供需双方打官司的事例也不在少数,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中,约定毕业生身体因素的条款也屡见不鲜。

5.专业适用面窄类。当前,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使得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与某些专业的需求旺盛相比,有些专业却僧多粥少、竞争激烈,有些专业甚至无人问津。一部分因选择了所谓“长线”专业或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却不得不面临着择业困难的尴尬局面,无奈地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6.性别差异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招男生”也成为不少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性别歧视”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分析

1.家庭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偏差。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即使孩子已经成年,还是事事由父母包办,这些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较差,遇到一些困难无法应对,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业机会。二是家庭条件的两极分化。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期望值过高,把择业目标定在少数热门单位,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而部分来自偏远地区和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就业时由于来自家庭和周围的有效信息较少,所以就业的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其家庭对教育投入的经济压力较大,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也很高,这无形中给学生们的择业观念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学校方面。一是高校的办学理念落后。改革开放30年以来,虽然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但目前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上仍没有真正实现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仍然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偏重于知识量的考查,忽视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强。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高校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专业设置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脱离实际,市场滞销的人才不断推出,市场急需的人才又不能及时提供,由此势必造成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人才的分布不均。三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学校不重视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许多学校基本没有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有的虽然安排了兼职教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但往往是泛泛地针对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进行辅导,而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心理学生的特点,进行就业的规划与指导。

3.用人单位方面。近几年来,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逐渐压缩岗前培训的投入,所以对毕业生的要求条件越来越苛刻:除了性别、相貌等因素,他们一看学校的牌子,二看学历层次,三看学习成绩,四看综合能力。同时他们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毕业生一专多能,在专业技能强、外语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前提下,还要求具备其他辅修专业知识、社会经历等等,希望毕业生一到岗位马上能发挥作用、独当一面;只要男生、不要女生;只要本地生源、不要外地生源,等等。

三、高校针对大学生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举措

1.强化就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就业引导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消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调整就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改变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铁饭碗”的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风险必然会引起就业的风险。还有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竞争观,主动投身到就业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自己的性格、专长、爱好、学历、知识背景等,既要认清自己的优点,也不能回避自己的缺点,据此规划自己未来几年的职业走向及眼下求职的目标,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例如,对学习成绩优异、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要帮助他降低择业门槛,调整就业期望。而对身患残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大胆地适应职场竞争环境,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才学和技能。

2.强化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的现状,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校学习期间,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搭建锻炼平台,例如,多举办语言类、思辨类活动来不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各种刊物、报纸等作为阵地,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多举办集体性活动和团体性活动,让他们在人群中学会沟通,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在第二课堂举办相关的活动如英语演讲、辩论、计算机技能比赛等,培养基本的英语和计算机技能。

3.强化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要将就业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有机结合,在就业引导同时开展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求职挫折,增强自身的社会心理承受力,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挑战。例如,对于那些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经济压力大、学习成绩差、身体缺陷的学生以及在求职中存在自卑、胆怯、畏惧心理的学生,可邀请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就业政策和心理知识的专业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确立自信心,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因为攀比、虚荣、理想主义等问题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要通过思想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咨询人员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调节就业心态,客观评价就业形势和自身状况,重新建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4.强化队伍建设,科学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有效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要不断探索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改进方法,使高校就业指导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切实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其中既要有丰富就业指导经历的心理学或法律方面的专家,又要有专业的形象指导师和就业技巧培训专家,还要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部负责人等等。要科学规划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角色互换及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工作技能、人际交往和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

5.加快高校教育改革进程,扩大就业市场。高校扩招,不能降低教育质量;高校设置的专业及课程,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面向市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真正实现“产销对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周平.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以南通市高校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院,2006.

篇13

关键词:高校 职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困难 原因 对策

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1998年及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8年的23%,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接近559万人,2009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1万人。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据《信息时报》报道:预计广东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0万人,达到历史新高。签约情况不容乐观。截至2009年3月10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签约率为8.43%、研究生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崔淑琴,2009)。不断扩大的“待就业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提上国家两会议程。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专业设置不合理,供求错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缺乏长远眼光,只盯住当前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大学生的培养周期是四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企业对职业、职位、岗位需求会发生变化。例如,沈阳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30个职业,新生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周毓萍,2009)。入校前还是热门职业,毕业时变成滞销专业,供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2.职业指导工作薄弱,影响毕业生求职能力培养。

(1)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不深。目前高校针对我国国情和大学生实际情况的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不深人,对其规律性、根本性、系统性的问题研究甚少,特别是对企业的用人机制、人才标准及学生的职业期望等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盲目照搬国外的职业指导理论现象严重。

(2)对“职业指导”的认识存在误区。职业指导的实质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很多高校仅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服务方面的讲座,忽视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培养;职业指导仅限于就业信息的提供、面试技巧或礼仪的培训,而忽视了职业测评、职业选择的培养。

(3)职业指导内容不丰富,方式单一。许多高校只注重职业指导工作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不注重职业指导工作本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只注重向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忽视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观、价值观的培养;职业指导形式单一,以采用“灌输式”的单向课堂教学方式为主,缺乏联系实际的个性化指导,案例分析不足。

(4)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薄弱。一是职业指导机构不健全,职业指导人员太少;二是职业指导队伍构成不合理:三是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低。专职人员少(张毅芳,2009)。

(二)毕业生自身问题分析。

1.自我认知不足,期望值高。

大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自我评价过高。不能全面认识和定位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择业能力并不了解。更谈不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就业期望脱离自身实际,在求职时盲目攀高,一味追求在环境好、效益好、发展空间大的单位就业,对用人单位过分挑剔,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邹庆华,2005)。

2.毕业生素质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匹配,

目前,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方面有了自,要求更高。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我国高校教育一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对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素质的培养。另外,很多毕业生只满足于完成必修课,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灵活性、创新性欠佳,表达能力欠缺等,导致他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信心不足,不能全面展示自己,错失就业良机。

3.社会阅历不足。

大学生的社会经历主要在学校,了解职业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对正式的职业规范缺乏了解,对非正式职业规范缺乏足够的认知。同时,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或想当然的成份,对影响择业的因素认识不足。

4.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有关部门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目标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明确就业目标的占13%,有目标但不明确的占25%,无明确目标的占62%(李海贞,2006)。超过6成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身适合从事的职业和行业缺乏判断力,难免会对就业产生恐慌和盲目心理。

5.盲目依赖心理严重,择业主动性不足。

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仍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不能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依靠自身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邹庆华,2005)。如:信息闭塞,不会积极主动地收集与求职有关的各类信息;在择业目标的选择上,不是以自身实际定位,而是依靠周围人的观念进行取舍,依赖心强:将择业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和家庭,在就业竞争中处于被动状态。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笔者从高校职业指导的视角进行分析,提议建立系统、开放和动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职业指导体系。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为必修课,给予学分,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规划方法,确立“职业生涯规划从大一开始”的教育理念,并贯穿大学四年;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形成自我反省、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让职业规划的意识深入人心;聘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并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和咨询机构。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知识理论的作用,个体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选择需要个性化的咨询和指导。因此,加强个体职业指导和咨询成为必然。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和咨询机构,提供个性化的咨询。

(三)建立科学系统的测评体系。

“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往往主观性强。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建立科学系统的测评体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学生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形成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认知。

(四)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实效性。

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指导队伍。加强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是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关键所在。职业指导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性格、特长、价值观给予指导,帮助个体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实际,了解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职业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提高就业的实效性。

(五)建立职业信息系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企业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课外实践。同时,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企业对应聘者的素质要求。目前,国内名校纷纷与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教育基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的教育,建立职业信息系统,为学生的实习及就业提供全面的信息,提高专业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篇14

关键词:市场需求;职业技能;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26-02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学毕业生数量也急速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38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是413万,2007年毕业生人数为495万,2008年毕业生人数为559万,而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00万,毕业生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而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力需求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加,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力需求岗位数量与社会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差距也在逐渐加大。今后几年,大学生就业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因此,教育部部长周济2008年12月3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会上明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教育部从有关省市和高校初步了解到的毕业生需求情况看,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大学生就业困难不容质疑。但为什么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何在?出路又何在?

笔者作为一个指导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

1、结构性矛盾突出,供求错位

“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选人用人,缺标少准

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 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20年代水平。1000—9000万资产的中小企业中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缺少。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在我国现阶段有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

(二)从大学生个人微观层面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十八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道说:“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青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2、自身准备不足,生涯概念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三、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给或无酬给职位的综合;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也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一大批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

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做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3、求职面试时忽略细节

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高等的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求职面试时,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金利来品牌的创始人曾宪梓在面试应聘者时,出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将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扫把斜放在办公室门口。应聘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能把扫把扶起来。曾宪梓最后录取的是那些达到条件并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他的道理很简单,应试的人进出时看到了倒在地上的扫把,虽然自己不会跌倒,但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人,并且看着也别扭,而他却不愿意弯一弯腰把扫把扶起来,说明这个人不习惯为他人着想,或是不灵敏,而且很懒。如果有能力的大学生因为这件事而与将要到手的工作失之交臂,实在是太可惜了。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初步指导对策

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就业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学毕业生是全社会的财富,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大学生就业。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加强政府职能和政策导向外,还要把握好就业市场,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高校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笔者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第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在学科结构的调整上,要加快传统学科的改造,加大应用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的发展力度,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型的学科结构。在专业设置方面,要避免以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狭窄的缺陷。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改造传统专业,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那种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仿真训练、参观、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是综合性的工作,既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必须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协调作用。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三大人才市场: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营中介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但是就业市场之间的沟通不够,往往使学生困惑而不知所措。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沟通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各地政府应出台针对性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完善就业市场还包括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速的特点进行网上推销,这是大学毕业生的一条重要的求职渠道。

(三)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全程化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全程化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比如大一新生为职业启蒙期,应以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为主,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从进入大学阶段一开始就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为职业定向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便进行职业定位,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三为职业冲刺期,要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心态调适、创业教育等培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政府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能否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的稳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毕业生的共同努力。

此论文参加了四川省高职研究中心社科专项研究课题《高职创业学院(园)发展策略研究(编号:gzy1013)》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长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郝其宏,潘永亮.大学生就业指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文丰安.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势分析与对策.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