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规划范文

数字经济规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39: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经济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数字经济规划

篇1

【关键词】园林设计;计算机技术;数字策略

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储存已经由文字手笔的记录印刷,发展到了今天的数字化储存,风景园林的设计办法同样如此,其数字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从传统的文字、笔墨图纸,发展到了现在的电子三维图纸,通过数字化的中介,构建了模拟的设计模型,很好地实现了风景园林设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实现了规划设计效果的直观化以及技术化。

一、传统风景园林设计办法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早期,受条件的限制,其设计的工具只能依靠语言以及文字,往往只是通过设计者的口头语言,向建造者提供设计指示,或者更高级一点的是通过形成笔墨文字或者笔墨图形来传达设计办法。

分析我国古代的园林房屋设计办法,往往而在诗文中传达设计理念,传统的园林设计大师,对于设计办法,也只有极少的描画文字,至于设计图谱,几乎为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我风景园林设计办法,往往只是用单一的语言文字做设计媒介,但是这样的设计意图表达方式,必然会存在很大的不足,其对于表达设计师设计意图以及设计办法时,该方法的局限性十分明显,因此随着对风景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新设计办法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园林设计方法的技术手段。

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在20世纪末,随着建筑对象朝着复杂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对象,“已经从一个限定边界的人工物体转向一个更具开放、弹性、流动、多义、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新材料的应用、园林结构日趋复杂,然而,传统都涉及办法依然只是拘泥与二维图纸,其设计方法在大工业化背景之下,以及跟不上建造技术的发展。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计算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建筑学朝数字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契机,在前期设计方面,从环境分析、逻辑建构到设计形成、设计表达再到施工建造,数字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设计方面,可以利用微机辅助设计形成工程图以及透视图等,直观地从多角度展示设计意图。

相比传统的园林设计办法,计算机数字化设计有很明显的优点,首先是快捷。

传统的传统工具是笔和纸,然而这样的设计工具往往在表述大量的数据以及方案的时候,会显得工作繁杂,效率低下,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数据存储方面,传统的纸笔设计,很容易造成图纸的损耗,而在计算机上,则可以避免此类损耗,而且方便数据的传输和修改,通过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实现了园林设计的方便、快捷。

除了计算机数字技术设计园林的快捷方便特点以外,该技术还具备提取方便的特点,风景园林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艺术,其中承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对于园林艺术而言,不仅是设计到建筑,更多的是设计到文化,在结合自然美以及人文美的同时,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除了人和自然的协调以外,风景园林设计也是综合性极强的学问,对于人文历史、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都有设计,因此,作为多种文化和学科交汇的园林设计,其在规划过程中,必然要应用到大量的数据,以及信息,而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面,应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明显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不足,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便捷处理,在形成的数据库中,十分方便地提取所需数据,为优化设计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另外,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通过收集网络上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资料,对于提高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期数字化园林设计已经突破了地域、空间的局限,园林设计的跨区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园林设计的质量。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策略

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普及,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的潮流已经不可回避,然而,由于园林规划设计学科自身的学科限制,目前真正契合数字化园林设计的理论以及技术几乎没用,往往只是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中牵扯到园林设计方面,可以看出,风景园林的数字化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对于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化策略来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包括:环境认知、设计建构、设计评价以及设计媒介。根据这四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性极强的网络规划体系。

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化策略,其形成和作用的前提为该规划体系中的所有要素都必须通过演化转换为“数字”,通过数字的标准化计量,实现规划设计的标准化、量化,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必然存在不能数字化的要素,于是,对于这部分要素的处理,在整体的规划过程中,凸显出来。

相比其他建筑,比如城市规划建筑而言,其对功能的需求相对较小,然而,又由于园林输入一种人文景观,其主观的审美充分较多,也就造成了其不可数字化(量化)的要素增多,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平衡数字量化和规划设计的平衡,一方面要使得园林有一定的美感,另一方面,要在充分量化的基础上,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有许多方面,比如空间环境模拟、生物景观模拟以及生态学分析评价等等,在技术方面,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就需要在计算机上形成整体规划设计蓝图的同时,实现规划设计的可视化,方便从整体上把握园林的空间布局以及整体效果,通过应用虚拟技术,模拟风景园林模型,实现风景园林的模拟评测,在设计规划方面,就解决建筑成型之后的设计问题以及布局问题,进一步提高园林的审美效果以及生态效果。

另一方面,数字化策略,是基于人工智慧的数字化技术,其各方面能力还受到人工智能的局限,对于模拟的虚拟计算,都会和现实的空间存在一定的误差,数字模型的建设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另外,受到运算能力以及建造过程的影响,数字技术相对而言比较固定,很难针对具体的环境变得做出具体的反应,这样一来,很难实现风景园林的动态适应性。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一方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另一方面,在新兴计算机技术的背景之下,赋予了它新的活力。其不仅是关系到建筑的理工科学,更是关系到审美的人文学科,在人类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风景园林的设计,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虽然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对于提高园林设计规划整体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不管是建筑学或者风景园林学,其数字化仅仅只是一次技术浪潮,风景园林设计,不仅是建筑学方面的学科,更是人文学科,对于数字来说,其局限性来相当明显,尤其在人类的审美方面,其数字化就显得空洞,因此对于数字化策略而言,与其说是技术的发展,不如说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完善园林设计的数字策略,虽然在空间布局以及整体设计上面有很好的可行性,然而对于最终的选择,还得根据人的感官理想分析得出结论,因此,只能说数字化发展,给风景园林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刘红滨.浅淡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J]. 中国园林,1997,13(2):55-56.

篇2

【关键词】测绘技术;资源环境;城乡规划;应用

前言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无论项目工程大小,系统的工程测绘、公路测绘和大面积测绘等,都少不了测绘技术,测绘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一个项目的规划项目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工程测绘这项工作。因为对于一个工程,首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规划定位,确定其实际位置,之后确定准确的标识从而确定该区域是否有设计后新增建筑物或者其他,以保证能顺利施工建设。

一、测绘技术的主要任务

包括:控制测绘,碎部测绘,施工放样,数据处理,地下管线普查等工作。

(一)控制测绘

控制测绘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控制网,以便统一各局部的地形测绘工作,使所测的地形图能相互拼接构成整体,而且精度均匀。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类都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逐级加密的原则进行布设。平面控制网常规布设方法有两种,即GPS测绘和导线测绘。高程控制网常规布设方法有三种,即GPS测绘,三角高程测绘和水准测绘。

(二)碎部测绘

碎部测绘就是在测区内用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绘地形地物特征点的三维坐标,然后绘制出图形来。现代碎部测绘以数字测绘为主,即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计算、绘图等以计算机为核心,人工干预为辅。数据采集过程是一个多源数据集成的过程。外业数据的采集与作业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形数据的采集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范围的划定应尽量以自然线状地物的中心以及行政界线进行划分,确保实地的测绘不重不漏,以保证地形图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数据处理包括控制测绘的观测数据的整理、计算、平差等;碎部测绘的原始数据的整理、计算、修改等;属性数据采集后的整理等。

(三)施工放样

基本流程:选择、录入放样数据文件选择、录入坐标数据文件进行测站坐标数据及后视坐标数据的调用置测站点置后视点、确定方位角输入所需的放样坐标,开始放样实施。实施放样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都可快速进行放样。1)通过点号调用内存中的坐标值。2)直接键入坐标值。

(四)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通过观测获得了一定的数据之后就要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了。数据处理软件是GPS定位技术保证质量的关键所在 。对测量中的粗差剔除,系统误差的改正,数据可靠性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在GPS中的数据处理主要是由两个阶段组成的,一是基线解算,二是网平差的处处理。解算中要进行必要的误差数据的剔除,进行检测核对之后,才能够进行基线向量的网平差计算。根据平差计算公式能够得到各个点的相对坐标差值,进而获得各个GPS的坐标。在完成了基线解算之后,就是网平差计算了。网平差计算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类型组成:无约束平差.非自由网平差和GPS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保证数据得到科学地分析。

(五)地下管线普查

地下管线普查进行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始终都和测绘技术息息相关,在前期的普查工作中的地下管线总量,需要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行估算,进行管线调绘时,要将专业管线标注在1:1000或1:500比例尺的平面地形图上,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要使用GPS平面坐标点和水准高程点进行控制,进行修测或者是实测时都要编制成1:500的带状数字地形图,数据进行预备处理时先要对大量测绘数据进行检查核实,因此,几乎是每道工序需要利用到测绘技术和产品。只有高精度的测绘技术才能保障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开展的质量。

二、数字化绘图

数字化绘图是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数字化绘图以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海量空间数据为依托,需要社会各相关行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城市测绘部门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优势,关注与研究数字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地理信息产业。

(一)数字化绘图的特点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绘的重要内容,数字化绘图克服了手工绘图存在的许多弊端,如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烦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等缺点,符合现代飞速发展的工程需要。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

(二)外业数据的采集

在采集数据时,采集人员要准确应用地物代码,以免在内业成图时出现错误;在观测开始时,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要求应对测站点进行检查,跑尺人员应严格按照自动成图的要求作业,确保能完整地描述地形地貌的特征点,必须通过绘制草图来表明各个地物碎部点的属性及相互关系,测绘坎子时,要量取坎子比高,坎下也要进行地形点采集。当一个测区完成后,如果有必要可把数据备份。

(三)绘制内业数据处理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绘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绘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绘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绘手段,并对测绘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测绘技术在资源环境及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中的成功应用实例可谓数量颇多。数字化测绘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以下,本文简要分析测绘技术的实际运用,对于有效解决规划难题,增强规划的科学规划性,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数字化的发展和革新,更好地推动中国城乡规划大局,协调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利益。

(一)数字测绘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社会经济、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包括环境污染、耕地减少、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加大了城乡规划的工作量,传统的城市的运作方式不能有效的利用、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而GIS技术可以实现支持处理、分析和有效存储海量数据,并利用遥感技术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城乡发展规划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城市进行规划和管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GIS技术就能满足这种科学管理方式,它保证了空间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准确反映了城市的现状与发展。

(二)对城乡规划的辅助决策作用

利用各种基础数据资料,基于GIS环境的空间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各类规划编制的条件分析、方案制定与评价选择提供空间分析支持和决策辅助。可以辅助规划师,通过对规划方案的模拟、规划方案的选择、规划方案的评估等进行辅助决策支持。利用GIS有效的管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以确定商业中心位置,并根据分析数据进行潜在市场的分析。GIS对城乡规划的动态调整提供技术支持,GIS可以对城乡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反馈,以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例如,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时,GIS可以对总建筑物层数、退进变化的高精度三维地理模型进行总量的调查,进而开展拆迁分析,预估拆迁工作量;将GIS利用在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分析包括城市道路红线位置、主干道车辆流量、人行道上流量等具体内容,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有效信息。

结语

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提高,GIS技术的不断成熟、GPS技术在城乡规划的广泛应用,现代工程测绘必将朝着测绘数字工程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开展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更好地为城乡规划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数字实体化;艺术设计;转型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85-01

艺术设计有序重构的转型规律是以马克思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理论基础推断而来的。所谓有序重构的含义,即艺术设计的转型过程是沿着无序一重构一有序的过程循环往返,演化发展。分析媒介交替时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如何运动变化的,首先要从宏观整体的变化开始着眼,即原来稳定有序的艺术设计发展轨道被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冲破打乱之后,是如何解构和重构起新的稳定有序的发展轨道的。这就是有序重构规律所要解释的。往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介入是导致艺术设计引起混乱无序状态并将艺术设计推入转型过程的主要原因。正如英国学者贝尔纳,美国学者莱斯利.怀特所认为的那样:技术因素是决定性的,其他因素则从属于它。新技术一旦出现,它本身的生命和力量就构成了文化进步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打破了艺术设计原有稳定的发展状态,使其内部和外部要素发生变化,新技术的产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改变了人们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开始对于以前的设计风格进行抵触,这对于艺术设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造成了阻碍;而且新技术带动生产力的提高,设计载体和传播媒介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以前的设计方式和设计手法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信息传达环境的改变。显然,这种混乱无序的传达与设计主旨的要求是相掣肘的,而且艺术设计各个要素之间也是不协调的。这时候,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混乱无序的发展状态。

然而,由于艺术设计的本质不变,所以其各个要素通过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交换,结合和吸收的方式,不断自我的重组,使得一些要素得到强化,一些要素得到抑制,另外一些要素与其他要素进行结合变成新的要素,从而改善和理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趋于有序化。同时由于设计师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审美的走向将设计要素进行调试,使其去除陈腐,增加新的意识思维,这样,艺术设计混乱无序的发展状态逐渐重构,当达到设计的有效性与适用性都能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水平彼此适应,相互吻合。而且艺术设计的内部要素,如设计载体,设计方式以及审美诉求等也都是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的。这时艺术设计将再次步入新的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

所谓连锁感应规律,是指艺术设计内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感化效应,其中某一个要素擅变会引发另一个或多个要素的变化,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协同,从而能够导致艺术设计的转型。艺术设计的规律不仅蕴含在系统状态的演化方面,而且贯穿于系统内各个要素,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方面,而反应这些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动态联系的规律就是连锁感应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在艺术设计转型中的特殊表现。

连锁反应规律的提出,指明了当某个要素的性质,状态,特点和作用发生改变时,就不能孤立的只研究该要素,要通过其发展变化以及和其他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感应联系,来很好的把握艺术设计转型的方式,从而更好的引导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

方向转移规律是指艺术设计的发展变化是有方向的,方向多种多样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发生转移。

艺术设计的运动演化具有方向性,这种方向从词义上来看,意味着指向哪一方和向着目标的方位运动;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一切事物,只要有其存在过程,就要有方向;只要有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就要有方向”。

篇4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54-03

地理学经过长时间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教学课程体系早已相当成熟。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退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等的出现,传统的地理学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发展。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地理学由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自然地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专业,调整为以学科层次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的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时展的要求,理论上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设立的时间短,但开设的院校数量相当多。据统计,自从1999年设立该专业开始至2006年底,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已达125所。且开设的院校类型多样化,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工程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类院校。该专业主要是面向如何正确处理、协调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三者间的关系。已有的高校多建立在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资源环境类、城市规划类、管理类等已有学科的平台上,并密切结合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涵盖知识面很广。该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有: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涉及的应用面相当广,且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面向管理层的应用——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等的协调发展;面向操作层的应用——工程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体系层次的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的日趋增强,资环专业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广、拓深,可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层面日益拓宽,具有特色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逐渐显示出其发展生命力。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受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速度迅猛,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在1999年仅有32所,2002年达到55所,2006年则增至125所。在该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和日趋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说明,资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逐渐增加的就业难度和近似饱和的人才需求市场对该专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该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如综合性院校、理工院校、农林院校、地矿院校。学校所依托的基础平台多元化,为了体现、突出学校特色,不少高校都基于优势学科和平台开设了一些方向模块课程,致使过早地脱离了地理科学这一专业的“母体”。但受传统的、经典的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多数院校在设立之初并无明显特色。

2.资环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人才不足,师资短缺现象较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杂乱无章,专业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教学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程体系构建较盲目和随意,大多院校基本上采用类似的专业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片面的追求专业主干课程的细而全。有些高校的特色方向与依托的平台近似,并没有形成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实践性课程设置也大都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实践创新体系。

3.现行课程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明确,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上看,资环专业的宽口径,可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但由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专业课程重叠,致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与城市规划等老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竞争力不强。虽然不少学校设置了几个特色专业方向,力图将学生送往对口的部门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结果不尽如意,导致学生就业并没有固定的行业领域。此外,随着该专业就业对口单位对用人的学历门槛、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更使得资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突显。

据调查,全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样化,去除考上研究生要继续深造的人数占较高比重外,其余的就业类型比例分布较均匀,分布在各类机关、企事业、科研设计单位、工程单位及部队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呈现出“满天星”式的局面[3]。

三、当前地理学新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逐渐与之相渗透、融合,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方向[4]。新技术主要有: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空间数据库为平台,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数据更新、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为各种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实际应用提供咨询和辅助决策,是空间信息技术的主要部分。它以空间分析和地学应用模型为支撑,实现各种信息的模拟与综合分析。GIS使得地理学家更加便利的分析、挖掘已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为进一步的地理研究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②遥感。遥感技术是指在远距离不接触目标物体前提下,可根据接收到的物体所反射、发射的电磁波来判定、测量并分析探测目标物体的性质。从资源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来源。随着遥感向“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的发展,大量复杂的地理问题都可直接或者间接地借助于遥感得以解决。③测量与地图学。测量和地图学提高了地理工作者对地理数据的获取、分析和结果输出等工作的效率,并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数字制图的标准化、规范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④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通过对长期积累的地理资料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GIS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主要标志,可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提供重要的依据。⑤计量地理学。该学科运用多种数学统计的方法,从更高层次上来分析、理解、解释地理现象,侧重于用多种经典数学模型来对地理学进行定量表达。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

当前,关于资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的研究并不多。要对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认真分析社会人才需求、客观分析专业定位,要突出专业方向,体现学科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原则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结合现在通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在上述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采取了相关优化措施。

1.调整课程结构。开设了该专业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数量偏少、范围偏窄,在教学计划中占分值比重偏小的现状。应考虑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的比重,加强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高选修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经综合考虑,各类课程的学分结构可调整为:必修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占60%~65%,选修课占35%~40%。选修课在专业培养中地位十分重要。

2.基础课模块。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专业有明了、宏观的认识。基础课程可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铺垫,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专业的建设方向意义重大。基础课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球信息科学、测量学等。

3.专业必修课模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综合性很强,其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为了明确专业定位,反映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必修课模块应包含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生态学、管理学、GPS原理与应用、计量地理学等课程。突出地理科学和生态科学及相关科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基于人地关系和区域规划视角下对资源、环境等全面观察、深刻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更应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4.专业选修课模块。高校可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学生对课程的多种客观需求以及社会对毕业生不断变化的需求状况,灵活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范围。课程应多样化,明确方向性和灵活性,以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课程消费。

5.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分散性实习、集中性实习、教学实习、野外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社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在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中进行。学生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实习,将城乡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各项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酌情对兴趣浓厚、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增设具有高难度训练和科研双重性质的第二课堂,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技能培养等环节都大量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计量地理学等地理学新技术的支撑。以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人才质量观,以“3S”技术应用和物质层面上的城乡规划管理为重点,将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地理学专业思想内核,又能掌握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以基于突出地理学科新技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学科融合、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探索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篇5

关键词: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技术;研究

0 引言

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是指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实施安排,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本世纪初我国开始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从2003年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全部通过网络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申报、受理。据统计,2013年福建省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申报立项的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共计2922项,安排年度经费17.92亿元。这样仅2013年一年就将产生2900多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 这些项目档案不仅有纸质档案,同时又有电子档案。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双套制管理,成为当今科技管理、科技研究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

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1.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前台和后台业务模块全部采用B/S结构体系,通过先进的平台技术和设计构架,紧密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福建省科技厅与各科研单位和专家之间网上项目申报管理的通道,实现项目网上申报、查询、申请、审批、验收等业务功能。

1.1.1 系统软硬件环境及配置

软件环境及配置:Windows 98、Windows XP、Win2000、Windows NT或Windows2003操作系统。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及以上浏览器。office 2000、office XP,office 2003办公软件套件,完整的功能支持最好使用office 2000以上版本。

硬件环境及配置:Intel PIII450中央处理器(CPU),128MB内存。10GB硬盘,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卡。与Internet网络连通。

1.1.2 系统用户功能

主要用户功能包括:用户注册、专家注册、、单位管理、申报管理、立项管理、合同管理、历史项目、执行与验收、系统管理等。

1.2 福建省科技档案馆档案管理系统

福建省科技档案馆是接收、整理、保管和利用福建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专门机构。目前科技档案馆使用的是科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遵循国家档案局制定的规范标准,结合科技档案馆实际需求进行定制的一套综合档案管理系统。

1.2.1 科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特点

文档一体化。把档案收集整理组卷阶段延伸到文件管理阶段,实现与办公自动化的无缝衔接,做到电子文件即办即归。综合管理。不仅实现了文书档案的管理,还根据实际需求,扩展了科研、会计、照片、基建等档案的目录级管理。馆室衔接。系统可以实现与省档案局(馆)系统之间的数据结构的统一,在内容上设置移交进馆模块,可将目录数据直接上报给省档案局(馆)。

1.2.2 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和功能模块

系统硬件环境:PC166以上,32MRAM;软件环境:操作系统为Windows95/98/2000/NT/XP。具备档案管理系统常用的功能模块,如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检索、档案利用、档案统计、档案保管、鉴定销毁、移交进馆、档案编研以及系统管理等。

1.3 在两个管理系统中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工作流程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融合J2EE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实现科技项目网上申报、推荐、受理、评审,任务书签定,执行情况跟踪和验收等功能。可以在内网(局域网)实现立项、经费计划、经费结转等功能。而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现在使用的是科易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于2003年建立,为C/S结构,无法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要求,应进行改造升级,才能适应以下工作流程:

1.3.1 电子文件采集接收

通过Web Service技术,在科技计划项目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中建立对接通道,实现数据的交互对接。根据《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整理方法》规定的归档范围,收集科技计划项目信息系统中的科技计划电子文件,同时自动捕获或手动捕获文件元数据。文件和元数据自动进入中间库(预归档库)。

1.3.2 电子文件格式转换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电子文件进入中间库(预归档库)之前要先进行统一的格式转换。

1.3.3 电子文件封装

对同一项目的科技计划项目应归档的电子文件自动封装成XML封装包,即每个项目自动封装成XML文件,并通过Web Service客户端向Web Service服务端进行发送。

1.3.4 电子数据检验

包括准确性检验:检验档案的内容、范围的正确性,鉴定文件是否需要归档;完整性检验:检验档案数据(包括文件和元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检验:检验电子文件的可读性等。

1.3.5电子数据迁移

将Web Service接收到的已通过检验的XML封装包自动解包迁入至档案管理系统中。

1.3.6 电子档案著录

排列电子文件顺序,编制档号,著录文件级和案卷级目录数据。

1.3.7 电子档案格式转换

系统将接收的电子文件统一按照格式转换的标准要求自动进行格式转换。

1.3.8 电子档案的封装

整理规范的电子档案数据将按照元数据封装规范要求自动封装成AIP封装包(档案信息包),提供长期保存的需求。

1.3.9 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备份。

1.4 对现有科易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要顺利实现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工作流程,应对现有科易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进行改造与升级。系统改造与升级要基于OAIS(即开放档案信息系统)模型,OAIS模型作为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国际标准。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现有实际情况,可基于OAIS模型,采用统一标准封装档案信息数据,进而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可读性。

1.4.1 系统结构方面

现有的科易档案管理系统采用的是VB技术开发的,已不能满足现有的技术结构需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采用的是J2EE的技术架构,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档案管理系统也应升级为J2EE技术架构。可以采用基于J2EE多层架构体系,使前端的表现与应用逻辑、数据存储相分离,通过组件式的开发与部署策略,使整个系统的架构清晰灵活,方便部署和扩展。

1.4.2 标准规范方面

科易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基于目录管理标准规范,无法满足对元数据的标准规范需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要对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数据封装,档案管理系统要达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格式转换标准和封装标准要求。

1.4.3 档案管理方面

科易档案管理系统现在是采用辅助的鉴定方式,并且不能实现对库房的综合管理。将来的档案鉴定需要采用网络化、流程化的鉴定方式,系统要增加流程化的鉴定方式,提高网络化管理要求。为了提高对实体库房的管理,系统还应增加“模拟库房”功能,实现对库房档案的排列定位、管理、统计等功能。

1.4.4 数据存储方面

为了能实现对电子数据的长期保存,科易档案管理系统要增加数据存储功能,包含电子档案原文存储管理、封装包存储管理、备份恢复、存储日志等功能。

1.4.5 档案利用方面

科易档案管理系统利用方式比较单一,只提供了简单检索、组合检索两种方式进行利用,并且也不能对利用的电子档案全文进行防扩散控制等。为了能够提供更高效的档案利用功能,系统增加“档案全文检索”、“档案跨类检索”、“档案跨库检索”功能,实现对档案数据库的高效检索。在查询档案全文时,系统要增加“数字水印”和“防拷屏、防打印、防下载”功能,提高利用档案原文的安全性。同时,要增加“光盘”功能,可对需要脱离系统使用的档案及原文至光盘等移动介质上,方便使用。

2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

实现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要求应基于“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持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的基本原则。在技术功能上应达到:

一要适时捕获应归档的电子文件;

二要确定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元数据,并适时捕获元数据;

三要能将各种文件自动转换为标准文件格式;

四要采用符合标准的封装包格式,并能添加数字签名锁定;

五要基于元数据的建立,实现主要著录数据的自动著录和项目名称、项目责任者、项目代号等多角度检索,乃至全文检索;

六要采用简便而安全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备份。所以,要实现基于项目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的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的归档还需要解决好电子文件的元数据设置、电子文件格式转换、电子文件的封装、系统的对接、电子文件的备份以及电子档案检索和防扩散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性问题。

2.1 电子文件元数据

2.1.1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

在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电子文件生成,为了系统有效地记录电子文件的内容特征、形式特征、背景和管理过程信息,结合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需求,福建省科技档案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46-2009)制定了《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共设置了269个元数据项,通过这些元数据项信息在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时候能够很好地维护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真实面貌。

2.1.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主要元数据的设置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除按照《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进行规范设置外,还要制定《科技项目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元数据项目及字段对照表》,即要设置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的主要元数据,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主要著录项,使科技项目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字段统一对应,以便科技文件材料数据快速导入。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管理采用二级制管理模式,分别为项目级和文件级。在项目级设置的主要元数据项有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年度等。在文件级设置的主要元数据项比较复杂,因为每个项目包括项目申请书、评审材料等材料,每份材料中分别包含相关的数据项,如项目申请书包含项目名称、项目申请单位、申请日期、计划类别等。

2.2 电子文件格式

2.2.1 电子文件格式转换的必要性

目前,电子文件格式种类繁多,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软件所用的开发语言、数据,难以进行及时接收、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同时,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也是多种多样,这些都造成了电子文件格式的五花八门,同时各种管理软件又互不兼容,甚至软件相同、版本不同的文件彼此也不能通用,这就严重阻碍了电子文件接收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2.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转换格式

《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7-2009)中要求对保存格式要可转换:

一是要支持其它格式与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相互转换;

二是要支持过时的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转换为新的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

目前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的材料报送格式一般采用DOC格式进行报送,其中一些材料如附件等,也有采用PDF、DOC、EXCEL或JPG格式申报。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要求,围绕系统中电子文件格式转换要求,对几种常用的文件格式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研究发现PDF在格式功能对比中是目前比较适合的文件转换格式。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信息采集可以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归档时把电子文件转换成PDF格式通过系统接口归入档案数据库中。

2.3 电子文件封装

2.3.1 电子文件封装格式标准

封装格式主要依照档案行业标准《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8―2009)。国家档案局在2009年了《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8-2009),国家档案局推荐使用EEP(Electronic Records Encapsulation Package)作为电子文件封装方式。EEP是“封装电子文件全部数据及其元数据的数据单元”,是目前文书类电子文件(档案)长期保存的目标封装方式。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的封装方法还应当根据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成套性的特点确定。

2.3.2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封装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封装包中的电子文件元数据包括《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2009 规定的元数据、封装新增的元数据,同时还应包含《福建省科技厅科研档案整理方法》所列归档范围的文件、文件元数据等信息。具体的封装流程为:先在科技计划项目系统内将相关电子文件转化为PDF文件格式,连同文件的元数据一起存放到一个固定的工作目录下进行打包,进行数字签名以及签名锁定,形成包括文件型封装包和案卷型封装包的原始型电子文件封装包。然后发送到档案管理系统的中间库,根据归档要求进行验证和必要的修改,随后做第二次打包、数字签名以及签名锁定,形成修改型电子文件封装包并存储至档案管理系统中。

2.4 系统的对接

2.4.1 对接采用的技术

Web Service技术是利用标准的Web协议和可编程访问的Web组件,目标是提供跨平台的互操作性,让分布在地理上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协同工作。Web Service将应用功能封装成若干Web组件,并将其在网上,供需要获得这些功能的应用系统访问,而且各种应用系统间都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互联互通。按照Web Service架构设计的系统将具有很好的跨平台性和兼容性。同时,Web Service技术是一种松散耦合型的计算技术。因此,在跨系统的资源整合和一站式应用服务系统的构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4.2 实现两个系统的对接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和科易档案管理系统是基于省科技厅的局域网将办理完毕的科技项目电子文件自动归档至科技档案管理系统中。考虑到跨平台性、松耦合、标准的协议和发展趋势,可采用Web Service技术方式实现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与科易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对接。

2.5 电子文件防扩散技术

2.5.1 电子文件的防扩散技术的种类

目前电子文件的防扩散技术主要有数字水印技术(Digital Watermarking)、复制打印控制技术和利用电子文件审批技术等。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目前采用的防扩散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水印技术和复制打印控制技术。

2.5.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可采用的防扩散技术

第一种防扩散技术是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当中(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或是间接表示(修改特定区域的结构),且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探知和再次修改。但可以被生产方识别和辨认。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改等目的。第二种防扩散技术是复制打印控制技术。防止电子文件的复制粘贴、打印下载等电子文件的扩散。未经授权的文件,无论创建者还是使用者都不能打印。只有经过申请,并得到管理员审核批准后,才能打印所指定的文件。

2.6 电子档案备份

2.6.1 电子档案备份制度

国家档案局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归档的电子公文,应按本单位档案分类方案进行分类、整理,并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3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异地保管,一套提供利用。”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也明确指出:“归档的电子文件至少要一式二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利用。必要时,复制第三套,异地保存。”

2.6.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备份方式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备份主要采取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两种方式。

第一种异质备份方式。福建省对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已建立制度,在增加、修改数据结束时要对系统的全部数据库文件进行移动硬盘脱机备份。将来在档案管理系统升级时要有自动备份功能,将数据库备份工作列为一项周期执行任务,由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自动备份。同时,重要文书档案已经实现纸质档案和扫描件、电子档案双套制。

第二种异地备份方式。通过与省外科技档案馆建立互为异地磁盘备份的关系,形成比较可靠的防灾备份体系。

2.7 电子档案全文检索

2.7.1 全文检索与目录检索的区别

目录检索是对目录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检索,检索到的信息一般是文件的题名或者是档案工作者对该篇文档的高度概括。全文检索不仅能对数据库中的目录进行检索而且可以对目录所挂接的原文内容进行直接的检索。全文信息检索可以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与需求紧密相关的信息,使用户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用户获取所需的全部内容,用户所需的内容可能在多份文档的原文中出现,通过全文检索工作,一次就可查获用户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2.7.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全文检索

要创建全文索引库,就是要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条目信息和相关联的电子文件一起通过识别转化成txt文本信息,然后通过系统的算法对所创建的文本信息进行分词,最后把关键词存入数据库的过程。创建全文索引库所支持的电子文件格式应该包括:DOC、PDF、TXT、HTML/HTM;如果文件的格式是TIF/TIFF、JPEG/JPG等图像格式则需要采用OCR识别技术先把图像识别为TXT格式的文本文件才可创建全文索引库。

3 结束语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 从技术理论研究到指导实践还要有一个过程。现代科技发展很快,加快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工作不单在福建省,在全国范围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要组织档案、信息、管理等领域的各方力量,集思广益,不断研究实践,积极进取。同时,配以相关的制度、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保障措施,使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洪源清,朱文,等.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研究[R].研究报告,2013.

[2]陈永成,黄建峰.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理论与实践[M].档案出版社,2006.

[3]李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档案进行管理[J].城建档案,2010(12).

篇6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左归丸与右归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大鼠脑、脊髓组织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探讨滋阴补肾法与温阳补肾法治疗EAE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髓鞘碱性蛋白与完全福氏佐剂,按体积比1∶1制成抗原并于Lewis大鼠双后足垫下注射,建立EAE模型。12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左归丸组及右归丸组,每组24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 mL/(只·d);激素组免疫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 mL/(只·d),发病后改为醋酸泼尼松混悬液灌胃,5 mg/(kg·d);左归丸组免疫后给予左归丸混悬液,2 g/(kg·d);右归丸组免疫后给予右归丸混悬液,3 g/(kg·d)。直至处死。分别于急性期(免疫后15 d)和缓解期(免疫后27 d)随机选取各组大鼠,取脑和脊髓组织切片进行CD4+、CD8+、CD3+、CD19+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造模后第15日及第27日,模型组脑和脊髓组织中CD4+免疫组化表达均较正常组升高(P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左归丸;右归丸;多发性硬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in in brain and spinal cord tissue,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Zuogui wan and Yougui wan on rats with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 Methods Lewis rats were immunized with the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120 rats were grouping randomly into normal group, EAE group, prednisone group, Zuoguiwan group and Youguiwan group after post immunization (PI). Rats in normal group and EAE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normal soline, each 3 mL/d. Rats in prednisone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suspension of prednisone after developed clinical signs, each 5 mg/kg. Rats in Zuoguiwan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suspension of Zuoguiwan, each 2 g/kg, and rats in Youguiwan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suspension of Youguiwan, each 3 g/kg. On 15th and 27th day after PI, rats were killed and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performed on the sections of brain and spinal cord. Results On 15th and 27th day after PI, the expression of CD4+ in brain and spinal cord tissue of EA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P

Key words: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Zuoguiwan;Youguiwan;multiple sclerosis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特点为病灶区域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损害、炎症和髓鞘脱失。细胞免疫调节异常在其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虽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动物模型在临床和病理方面上与MS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EAE由髓鞘碱性蛋白(MBP)致敏产生,故抗原是已知的,但MS的致敏抗原仍不明确,发病机制与EAE还不完全一样。典型的MS早期病变,淋巴细胞包括浆细胞未出现在血管周围腔,故可肯定淋巴细胞未直接参与脱髓鞘过程。尽管EAE不能完全代替MS,但对于研究MS病理形成过程、发病机制及观察各种治疗效果仍是有价值的[3]。在前期研究中药二黄方(胶囊)、左归丸、右归丸对EAE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影响的基础上[4],本实验研究左归丸与右归丸对EAE大鼠模型中枢神经系统中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探讨滋阴补肾法与温阳补肾法治疗MS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SPF级Lewis大鼠,雄性,体重200~250 g,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07-0001],饲养于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国家标准实验室[许可证号:SYXK(京)2005-0022]。

1.2 抗原、药物及试剂

左归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川牛膝和龟胶组成,右归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和附子组成,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提供;醋酸泼尼松,5 mg/片,批号060802,天津力生制药厂提供;完全福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批号F7881,美国Sigma公司提供;髓鞘碱性蛋白(MBP87-99,human,bovine,rat)由美国ALEXIS生物化学公司提供,批号16752/a;RAT CD4-PE抗体(MR5104)、RAT CD8-TC抗体(MR5206)、RAT NKTR-PE抗体(MR6804),由美国Caltag公司提供。CD3(批号bs-0550R)、CD4(批号bs-0647R)、CD8(批号bs-0648R)、CD19(批号bs-0079R)免疫组化试剂盒,购于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造模

将125 ?L MBP87-99水溶液(含MBP87-99150 ?g)与125 ?L CFA混合,充分乳化制成抗原配剂。当天给予Lewis大鼠双后足垫皮下多点注射250 ?L抗原配剂,诱导EAE。对照组则予足垫皮下注射CFA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

1.4 分组及药物干预

120只Lewis大鼠随即分为5组,每组24只。按组别分别作以下处理:①正常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 mL/只);②模型组免疫后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 mL/只);③激素组免疫后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 mL/只),发病后改为醋酸泼尼松混悬液灌胃(5 mg/kg);④左归丸组免疫后每日给予左归丸混悬液灌胃(2 g/kg);⑤右归丸组免疫后每日给予右归丸混悬液灌胃(3 g/kg)。

1.5 取材

分别于造模后第15日(急性期)和第27日(缓解期)处死大鼠取材。用10%的水合氯醛以4 mL/kg的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麻醉后,将大鼠仰卧位置于托盘内,打开腹腔,从大鼠肋骨两侧剪断肋骨,打开胸腔,暴露心脏,用钝针经心尖部略左(左心室)进针,插入至主动脉,用止血钳将针头固定好,剪开右心耳,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右心耳流出液体清亮,约200~300 mL;关闭灌注泵开关,换为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先快后慢,直至大鼠变硬,每只约用多聚甲醛200~300 mL,剥离脑和脊髓,放入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

1.6 免疫组化染色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将组织冲洗干净,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再以纯净石蜡将脑组织包埋,石蜡切片机做连续切片,片厚5 ?m。石蜡切片脱蜡至水。3%H2O2室温孵育10 min, PBS冲洗5 min,共3次。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CD4+、CD8+、CD3+、CD19抗体,37 ℃孵育2 h,PBS冲洗5 min,共3次。25 ℃孵育2 h,4 ℃过夜,PBS洗2 min,共3次。滴加生物素标记羊抗兔IgG,室温下20 min,PBS洗2 min,共3次;滴加SABC复合物,室温20 min,PBS洗5 min,共4次。DAB显色10 min左右,蒸馏水多次洗涤,苏木素轻度复染,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阴性对照不加一抗,以正常山羊血清和PBS代替CD4+、CD8+、CD3+、CD19+抗体作孵育。

1.7 病理图像分析

采用MIAS医学图像分析管理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每组选取3张切片,每张切片在大脑及脊髓白质区域随机选取6个高倍视野(×400),阳性结果用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表示。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数)±s表示,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表1 各组大鼠不同时点脑组织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化IOD值变化(—(—化)±s,%)注:与正常组比较,*P

3 讨论

MS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由于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造成Ts细胞及NK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Th细胞功能相对亢进,最终致B细胞过度活化而产生以抗髓鞘碱性蛋白为主的自身抗体所致[5]。细胞免疫在M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D4+、CD8+被抗原刺激活化后,可随机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形成获得性免疫监视功能[6]。有报道,急性发作期CD8+T细胞和对照组相比下降,这提示MS发作期CD4+/CD8+比值可能升高[7]。Ionen等[8]对25名确诊MS患者的研究表明,MS发作期患者CD8+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4+T细胞比例无明显下降,CD4+/CD8+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均提示在MS发作期可能存在CD4+/CD8+T细胞比例增高[9]。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MS患者外周血中CD8+细胞显著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脑脊液中CD3+、CD4+细胞明显升高,CD8+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外周血,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外周血[10]。MS患者脑脊液中CD4+/CD8+高比率,在其经受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病情趋于缓解,EDSS评分下降后也逐步降低,说明CD4+/CD8+比率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可用于MS辅助诊断、病情的动态观察及药物疗效判断等[11]。

左归丸、右归丸是滋补肾阴和温补肾阳法治疗MS的重要代表方剂,我们使用流式细胞仪技术观察左归丸和右归丸对EAE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结果造模后第15日,左归丸组CD4+细胞显著升高(P

本实验中,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模型组脑和脊髓组织中CD4+免疫组化表达均较正常组升高(P

参考文献

[1] McDonald WI. The mystery of the origin of multiple sclerosi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86,49:113.

[2] Prineas JW, Barnard RO, Revesz T, et al. Multiple sclerosis:Pathology of recurrent lesions[J]. Brain,1993,116:681.

[3] 袁锦楣.临床神经免疫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5.

[4] 叶 明,樊永平,王 蕾,等.滋阴补肾法与温阳补肾法对EAE大鼠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3):310-314.

[5] Waksman BH. Current trends in multiple sclerosis research[J]. Immunol Today,1981,1:87-89.

[6] Hichey WF. Migration of hematogenous cells through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and the initiation of CNS inflammation[J]. Brainpathol,1991,1(2):97.

[7] Reder AT, Antel JP, Oger JJ, et al. Low T8 antigen density on lymphocytes in active multiple sclerosis[J]. Ann Neurol,1984, 16(2):242.

[8] Ionen J, Surcel HM, Jagerroos H, et al. T-Lymphocyte subsets defined by 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in multiple sclerosis[J]. Acta Neurol Scnd,1990,81(2):128.

[9] Poser CM, Paty DW, Scheinberg L, et al. New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ultiple sclerosis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protocols[J]. Ann Neurol,1983,13(3):227.

[10] 高 敏,高 聪,杨 宁.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4):207-208.

篇7

“数字黄河”工程是借助现代化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数字黄河”工程将能为流域治理开发及调度管理提供信息及技术手段的支持:

(1)提供全面、系统、及时、可靠、权威的信息资源;

(2)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手段(规划决策);

(3)提供解决实时调度(防汛调度、水量调度)问题的方法及手段。

“数字黄河”工程除了现阶段提出的在防汛减灾、水量调度、水质监控、水土流失治理与监测、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等五个应用方面之外,“数字黄河”工程在流域规划研究中也有巨大的作用。规划研究工作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基础,需要在探索流域各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提出流域各种可能的治理开发方案,然后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最终找出流域治理开发的最优方案。流域规划研究目标是追求整个社会效益最大化,而调度管理工作是追求在现有的工程条件下调度管理效益最大化。流域规划研究工作更需要采用“数字黄河”的方法提高规划决策水平,保证所有对于“原形黄河”的规划方案都是最优的。

通过“数字黄河”的建设,可以把黄河上几乎所有的研究问题通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信息平台集成到一起,可以对各种问题进行集成分析综合研究,同时“数字黄河”的建设将为流域水管理提供一个先进的、多方位的信息平台,基于此也可以结合各种可能的新技术对黄河流域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决策,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实现流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2流域规划工作主要内容及工作流程

流域规划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流域特性、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按照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原则,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流域治理开发的方针、任务和规划目标,选定流域治理开发的总体方案及主要工程布局与实施程序。

现状黄河流域规划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规划:流域整体规划、流域水资源规划、流域防洪规划、干流工程布局规划(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规划等。以上几个规划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单方面考虑任何一个规划都是不全面的,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应综合考虑以上规划内容,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流域规划总的工作流程如图1。

对规划工作来说,工作流程比较简单,但方法复杂,需要深入的研究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流域规划成果的质量决定规划工作者对于自然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而要很好的认识规律关键在于掌握全面系统的基本资料及探索规律的技术方法及手段。

3“数字黄河”工程在流域规划中应用设想

从流域规划工作的内容及工作流程可以看出,一个高水平的流域规划需要建立在基础资料的真实性、丰富性和现势性,以及规划方案的完备性、方案论证的充分性和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之上。规划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特别是流域规划工作,需要从大量的信息资料之中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对未来的各种水需求进行预测,拟定各种可能的规划方案,采用尽可能先进的手段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评价,最终找出总体最优规划方案作为流域治理开发方案。

“数字黄河”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通过先进的技术及时获得流域内全面系统的各种信息资源,同时还提供了各类信息的集成分析环境及先进的方案评价手段。“数字黄河”工程将为流域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持。

“数字黄河”工程在流域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字黄河”工程可以为流域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信息资源;二是“数字黄河”工程可以为流域规划提供先进的模型和算法;三是“数字黄河”可以为流域规划提供综合模拟、研究、决策的可视化分析环境。

3.1“数字黄河”工程可以为流域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信息资源

规划工作的基础是全面系统的基础数据,其所需数据涉及领域较广,如流域水资源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就涵盖了流域自然概况、经济社会、水文、水资源利用、空间基础信息以及研究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重点水利工程发展规划、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多领域的数据。在以往的及现在的规划工作中,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工作。

根据“数字黄河”工程的功能描述,“数字黄河”的“数字采集系统”将可以提供大量的与流域空间数据相对应的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水文气象数据、防汛与工程管理数据、水资源保护数据、水量调度数据、水土保持数据等。这些数据将被存贮在“数字黄河”的数据中心被共享使用。这就方便地为规划工作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规范的基础数据,为做好规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数字黄河”工程可以为流域规划提供先进的模型和算法

“数字黄河”工程将为流域规划方案的生成、模拟、比选提供先进的模型和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模型和算法:

(1)反映水文气象基本规律的数学模型,主要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产汇流分析数学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降雨径流预报数学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洪水演进模型;河道及水库泥沙模型;水库群调度模型;水文分析计算模型;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等。

(2)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数学模型,主要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数学模型;人口增长预测模型;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经济分析评价模型等。

(3)反映流域工程地质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主要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渗流稳定性分析模型、边坡稳定分析模型、围岩分析模型、地下水流场分析模型等。

(4)反映水资源承载规律数学模型,主要有:水资源评价模型;需水预测模型;环境容量分析数学模型;污染扩散数学模型;供需平衡分析模型;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模型等。

(5)反映流域土壤侵蚀规律的数学模型,主要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壤侵蚀模拟模型;区域产沙模型等。

3.3“数字黄河”可以为流域规划提供综合模拟、研究、决策的可视化分析环境

“数字黄河”工程将建立内容全面的知识库,知识库应涵盖诸如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政策,历史上处理同类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工程规划的布局及其具体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等内容,从而形成一个方案决策的大背景,将数学模拟的各种方案结果置身于这一大背景下进行优化分析,从中选择一个可行的方案。同时能提供可视化的决策分析环境。

通过“数字黄河”工程提供的决策分析环境,建立黄河流域规划决策支持应用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把所有的规划内容及规划方案放到流域规划综合大背景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直观的表现不同的专项规划与流域总体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在可视化的条件下进行优化决策,确保所有的规划方案对于流域整体来说都是最优的。

4结语

篇8

俄罗斯推进信息社会进程

2010年,俄罗斯正式批准《信息社会(2011-2020)》国家规划。2011年,该项规划正式取代实施多年的《电子俄罗斯》规划。俄罗斯-政府每年为《信息社会(2011-2020)》规划的实施拨出1231亿卢布,负责该规划的部门包括通讯与大众传媒部、经济发展部、联邦警卫总局、联邦税务局和科学教育部。

根据俄罗斯联邦《信息社会(2011-2020)》规划,建设和发展俄罗斯信息社会的总目标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俄罗斯竞争力,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借助信息和通讯技术完善国家管理体系。把构建信息社会作为解决更高层次发展问题的平台,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现代化,目的是通过提供平等获取的信息资源、发展数字内容、应用创新技术和提高国家管理效力来使个人和公司得到发展。

多年来,俄罗斯国产的软硬件产品并没有获得预期发展效果。对此,俄罗斯通讯与大众传媒部编制《2018年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从规划内容看,俄罗斯政府将在未来五年大力支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该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俄罗斯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路径,主要包括创建创新研发中心、建设IT基础设施、提高IT程序员综合素质和减税。为推进规划的实施,俄罗斯政府提出了三项发展重点:首先,重点实施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为支持创新研发,俄罗斯政府计划在2018年前投入40亿卢布建设50个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中心。同时,发展和改善IT基础设施,包括创立科技园。2015年前,11个科技园项目的面积将达到35万平方米,将为社会创造不少于2.5万个高新技术领域的就业岗位。俄罗斯政府将大力支持IT产品出口,力争在2018年前使俄罗斯IT产品出口额从2012年的44亿美元增长两倍以上,达到90亿美元。最后,解决系统技术人员缺乏、减少人才流失问题。俄罗斯通讯与大众传媒部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俄罗斯IT产业从业人数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4%,这与发达国家3-5%的指标还有很大差距。

法国提升信息消费基础服务能力

2011年年底,法国工业、能源和数字经济部了“数字法国2020”,该战略主要围绕发展宽带网络、推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等主题展开,到2015年,让70%的人口接入高速宽带,到2025年,让100%的人口接入高速宽带;在2015年前,所有在售电视都为互联网电视;2020年前,法国所有的电视频道都能以高清和移动形式播出;同时,3D电视以及互动电视服务也将得到推广。

2013年9月,法国宣布新的“工业法国”战略规划,预计投入35亿欧元支持34项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嵌入式软件和系统计划、大数据计划和云计算计划。法国拟采取三项措施促进上述计划:一是加强软件出版、鼓励创新、鼓励出口,促进嵌入式软件和系统发展;二是培训大数据专家、建立技术资源中心以鼓励创业、支持研发、组织技术和垂直市场、为企业提供创业基金,促进大数据发展,并成为全球产业标杆:三是支持创新、辅助软件出版商向软件即服务转型、推广云计算安全使用规范和范例、关注云计算标准化和信息安全,促进云计算发展,增强用户消费信心。

英国谋划信息经济战略

2009年6月,英国政府出台了一项名为“数字英国”的计划,主要涉及数字网络、数字内容和数字参与以及数字公共服务的推广,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推广全民数字应用,提供更好的数字保护,从而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数字英国”战略要点包括:出台三年期国家规划,增加国民数字参与度;到2015年年末,实现数字广播升级;到2012年,实现宽带服务普及,实现移动频谱自由化,增加3G覆盖率,提升下一代移动服务;出台相关法律打击网络侵权;鼓励公共服务内容合作。

2013年6月,英国政府了《信息经济战略2013》,确定了四个主要目标:建立一个强大的创新型信息经济部门,向世界出口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促进英国企业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和数据:保证公民从数字时代中受益:巩固英国信息产业发展。该战略从技术创新、集群发展、市场产业链、公众需求、人才教育以及其他专项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明确了英国信息经济近年的发展方向。

德国着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德国十分注重创新对产业和市场的推动与影响作用。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主要通过创造创新友好型环境和支持以市场为取向的研究、开发和创新行为来支持企业创新,实施资助“中小企业ICT创新计划”,建立“ICT创新创业竞赛”,提供创业资金,在企业最初阶段进行扶持,提高中小企业对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篇9

陈柳钦,湖南邵东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知名青年学者,青年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城市金融问题专家。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摘要: “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它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本文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并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城市 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 “数字城市”

中图分类号: F49

一、“数字城市”兴起的背景

1998年1月31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讲演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指出: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能三维可视化表示的虚拟地球。详细地说,“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的融合,能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虚拟地球。简单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信息化的地球。形象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后由计算机、数据库及通讯网络来管理的巨型信息系统。同时,“数字地球”也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及虚拟现实等现代高科技的高度综合和升华,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1999年12月,来自20个国家的5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学家、管理者及企业家汇聚北京,于“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之际发表了著名的《数字地球北京宣言》。宣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和空间技术为支撑的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强调综合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全球导航与定位系统、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及动态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地球有助于回应人类面临的诸方面的挑战;倡议政府、科技界、企业等共同推动数字地球的发展;建议实施数字地球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境、灾害、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数字地球北京宣言的发表,标志着1998年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该领域在全球范围的正式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这股浪潮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使得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消逝,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它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促进人们进行新的社会变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以及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技术的集成又不断地拓宽新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些先进的、改变城市功能的技术主要表现为:(1)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和更新的能力;(2)宽带光纤和卫星通信为基础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通信交换能力;(3)分布式数据库和共享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和管理能力;(4)仿真和虚拟技术的成熟,酝酿着信息应用技术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信息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得不向“数字城市”靠近,并努力追寻“数字城市”的发展模式。

城市是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扩散的基地。进入21世纪,信息化进一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是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等诸要素,在资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所出现的全球性流动和组合,以至于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互补性、关联性更为增强,各种商品在全球流通,为世界人类所共享。2000年6月5日~7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及亚太地区的城市市长参加的主题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共创未来家园”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最后发表了《上海宣言》。该宣言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信息化正成为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加强对城市信息化的理解,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与合作,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城市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城市”的建设。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实现的技术基础,而且是城市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字城市”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必然,是当今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全球信息化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新世纪国人关注的热点,而“数字城市”则是热点中的焦点。

在戈尔于1998年9月首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的倡议后,许多国家已经对“数字城市”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比如欧洲“数字城市”(EDC)中的虚拟赫尔辛基很有特色,3D界面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的“数字京都”(DCK)项目始于1998年10月,目的是使其成为京都的社会信息主干,其设计思想是真实和活动。“真实”是指该“数字城市”是为实际的用户服务的,而不是虚拟城市;“活动”是“数字城市”中的数据采集于现实的动态数据。“数字京都”中的新技术开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新加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为国民提供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异步数字用户专线,将新加坡90%的家庭连接在一起,实现“网上生存”的梦想。随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定城市信息化发展政策,这些信息化城市或地区统一命名为“数字城市”。在国内,近十多年来,深圳、北京、海口、济南、广州等城市和国内著名科研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专业数据库和应用开发系统,为“数字城市”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数据。“数字城市”已成为我国各主要地、市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时代背景、经济背景、技术背景下,运用并发展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最终将其集成并渗透到现代城市生活方面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性建设。

目前,“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深入开展“数字城市”的研究,积极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无论是对当前,还是对未来城市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城市”的内涵

由于“数字城市”是一个正在发展演变的概念,人们对它至今没有统一和权威的解释,存在很多的争论和思考。

台湾学者林峰田(1999)认为,“数字城市”是一项从人员组织、经费、法令、土地使用等各种配合条件,到包括硬件、软件和科技在内的基础设施,再到数据资料及其应用服务,直至社会文化五个层面的多层结构的城市大系统,他提出理想的“数字城市”应能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有效支援城市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第二,满足市民日常的交通、购物、娱乐、休闲、安全、教育、医疗等需求,保障市民知与言的权利;第三,创造地方特色自主意识的网络文化。

承继成(2000)认为,信息化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部过程。因此,信息化城市,也可以叫“数字城市”(或数码港)、网络城市和智能城市。俞正声(2000)认为,所谓“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宋建元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即城市数字化,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郝力(2001)认为,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即是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华。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狭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可概括为“43VR”,即地理数据4D化;地图数据三维化;规划设计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化。地理数据4D化指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OM);地图数据三维化指地图数据由现在的二维结构转换为三维结构;规划设计VR化指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在4D数据、三维地图数据支撑下,将现有的二维作业对象和手段升级为三维和VR结合的作业对象和手段。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一般所指的“数字城市”是以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是一个包括城市空间信息运行机理、空间信息运行技术系统、空间信息服务与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多层框架。也就是说,“数字城市”工程建设要在城市空间信息认知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采用数字化的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系统,特别是对与地理空间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进行数字化重现和虚拟,从而促进人们对城市的认识,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而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市民生活质量。赵燕霞、姚敏(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应该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应该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巨系统。周晓颖、章申鲁(2001)认为,“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它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城市有关数据能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分化、自动或半自动智能决策,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王浒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基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的城市居民社会信息生存空间。通过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将被有效的集成和管理。最终,“数字城市”将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更重要的是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

“数字城市”也称信息城市、智能城市,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信息系统。顾朝林等(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大众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牛文元(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从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它一般是指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范畴中,能够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虚拟现实又可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一项综合工程。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应是四维(三维坐标加时间维)的、可视化的城市,不但包括城市三维空间的所有信息,而且还包括城市各种现象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应包括人的信息如位置,甚至思维信息,是一个四维的空间信息系统。通俗一点讲,“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生产生活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利用。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和生活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管理和生活,其感觉就像漫步于现实的街道上或是承坐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李京文、甘德安(2002)认为,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数字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经济社会特征)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高速。这些学者把“数字城市”等同于单一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认为“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当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信息化的一种回应。

李琦等(2003)认为,“数字城市”是从信息化角度,对信息时代及准信息时代城市状态的形象化刻化,表征在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工业城市文明基础之上,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应用与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工业化与信息化持续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舒适的良性城市状态。“数字城市”工程就是要在集成化高速宽带城市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城市信息数据资源,连接城市信息化孤岛,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性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同时,促进城市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结构与城市空间规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刘忻(2003)认为,“数字城市”从功能上讲是城市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即将城市的各种信息,如城市管理、城市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环境、经济、历史等各方面信息,以数据形式整理、加工、存储、分类、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共享、共建、交流、再现,通过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模型化处理,提高决策水平和应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为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服务。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桥梁,结合3S技术、遥测、虚拟现实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描述,并通过城市管理与决策模型及其他应用模型,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化工具。从理论上讲,“数字城市”在地理信息科学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及网络理论、现代城市理论、决策理论、控制论、系统论,复杂理论等,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虚拟城市,并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融合和挖掘,实现城市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姜爱林(2004)认为,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种系统工程或管理模式。从信息化角度看,“数字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系列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戴汝为(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数字城市”在功能、结构和庞大、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及与周边、全国以至世界的联系等方面,无不具备着开放的杂巨系统的特性。

谢明(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对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和现象的一种数字化重现和认知,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分析并管理城市的生产生活,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更加顺畅和协调。“数字城市”的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综合城市空间和人文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江绵康(2006)认为,“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主要空间节点,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所谓“数字城市”,通俗地讲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数字城市”的本质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充分利用。

杜灵通、韩秀丽(2007)认为,可以将“数字城市”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获取、存储、传输、表达、处理等支撑技术,将表征真实城市的信息数字化,形成一个虚拟的城市实体,并利用这个数字化城市实体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它的目的跟数字地球一样,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自然和社会活动中诸方面的问题。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城市”是指一个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的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应该能够自动和非自动地获取与城市有关的海量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具有数字实验室特性的技术系统,是一种虚拟城市模型。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它既是城市信息化总的概述,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是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网络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陈建军(2010)认为,“数字城市”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城市实体在计算机中的虚拟表达;另一方面,是指以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尽管对于“数字城市”的定义还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定义,但从专家们的意见和城市信息化实施的过程看,其狭义上的理解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数字城市”就是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城市系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不断的和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总之,“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及其理论发展的一种必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以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表达方式对物质城市进行数字化的再现与升华,形成统一的、可共享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数据库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城市规划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远程教育或医疗系统等),为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民众提供服务。它具有使现代城市管理更快捷高效、使城市居民更轻松方便的众多优点,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在这种认识下,“数字城市”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数字城市”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建立在已有的物质城市基础上,结合多种学科技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城市”的内容与框架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作为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空间信息增值服务活动与产业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等层面在内的多层次框架体系。段学军、顾朝林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体系、法规和财经体系等(见图1)。“数字城市”的功能结构为:(1)数字商务,包括网上贸易、虚拟商场、网上市场管理等;(2)数字金融,包括数字银行、数字股市、数字期货、数字保险等;(3)数字社会,包括数字影院、戏院、数字旅游、网上办各种手续等;(4)数字教育,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图书馆等;(5)数字医院,包括网上健康咨询、网上会诊、网上护理等;(6)数字政务,包括数字会议、数字议会等。寇有观(2001)认为,“数字城市”不仅包括城市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等,而且包括城市的数字地籍、数字规划、数字水系、数字交通、数字电力、数字通信、数字旅游、数字生态、数字抗灾、数字商务和数字金融等。同时,寇有观还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系统框架。这个“数字城市”系统是城市公用信息平台上的空间信息获取更新处理和应用系统,包括城市公用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行业空间数据工程数据获得和更新体系、数据库体系、应用体系、动态监测体系等(见图2)。

姜爱林(2002)认为,“数字城市”构建的基本框架应包括5个方面:(1)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与培养竞争机制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2)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体现管理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促进基础信息资源有效共享。(4)建立应急联动指挥和智能交通管理两个综合性应用系统,带动一批行业信息系统建设。(5)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为构筑学习型城市服务。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有3项:(1)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即为“数字城市”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2)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城市空间数据框架,这个框架提供一个可以精确地、始终如一地获取、配准和集成城市空间信息的基础。它包括空间控制数据,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等等。(3)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地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之外,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设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也是一种浪费,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成百万、上千万的市民应用“数字城市”才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段学军(2003)认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由6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各类遥感设施,即高分辨率高光谱卫星、星―机―地数据接收设施、地面台站及人文、经济等数据获取设施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存贮、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数据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源数据集成、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模型体系。为用户提供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利用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6)专用软件体系。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功能的基本工具,包括数字图象处理软件、GIS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承继成等(2003)提出,“数字城市”内容框架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三部分。基础设施包括通讯层、数据层、保障层三部分。管理层主要是指对“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信息数据资源的集成与融合、应用的集成与融合的管理。应用服务层包括基础公共服务层、管理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应用层(见表1)。

岳为民(2003)从“数字昆明”的角度指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是由“一个关键、三个基础、三条主线、七大支柱”构成:(1)一个关键。就是城市数据的全面规范和高度共享。(2)三个基础。即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基础数据及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3)三条主线。第一,政府管理与决策行为的数字化(数字政府);第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数字化(数字企业);第三,市民生活的数字化(数字生活);(4)七大支柱:即政府上网、电子商务、信息产业、信息港、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化。

姜爱林(2004)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的技术组成包括:(1)宽带多媒体网络;(2)电子地图及网站服务系统;(3)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技术;(4)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4)OPEN GIS标准、远程互操作、互运算等信息共享技术;(5)虚拟仿真技术;(6)“数字城市”信息模型与体系结构,包括城市建筑、交通、能源、通信、服务、文化设施和行政管理的信息模型及体系结构;(7)“数字城市”的运行管理技术,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及其管理,数据组织及数据转换,决策模型管理,城市信息安全保障机制;(8)“数字城市”的功能系统,包括公用信息平台,专业信息平台等。“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王凤霞、张超(2004)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上海”总体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

谢明(2005)综合当时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提出,“数字城市”框架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和更新体系。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数字城市”相关信息,包括城市空间数据框架(基础电子地图、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城市社会经济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等,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更新的机制。(2)数据存储、加工和管理体系。该部分内容包括建立起海量数据存储体系,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取,并在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和管理,包括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多源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职能提取与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3)网络支持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等,共同构成支撑“数字城市”的基础网络体系。(4)专用软件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各基础功能的工具软件,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等,并由此衍生出基于各种决策模型的辅助决策系统和应用解决方案。

寇有观(2006)认为,“数字城市”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五大平台、五个中心、五类应用、五大工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组织、资金、人才保障体系等。五大平台是信息网络平台、公用信息平台、专题信息平台(多个)、空间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五个中心包括信息网络互联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身份认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五类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经济运行服务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五大工程包括市民卡工程、金融信息工程、社会劳动保障信息工程、社区服务信息工程和金旅工程。“数字城市”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的应用。

孙旭阳、冯一民(2006)认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1)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3)电子政务建设。(4)电子社区建设。(5)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7)数字行业应用建设。吴庆双(2007)认为,“数字城市”的构成体系包括: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系统、法规与财经体系等。

马娟、秦凯(2007)认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等,以及实现覆盖整个城市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化城市涵盖了整个城市各方面的信息及应用,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十个组成部分。三个层次为信息基础层、应用层、综合决策层。十个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和骨干网、空间数据等基础设施、政府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公众类应用、区域类应用、数字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城市综合决策指挥系统、政策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及各种应用规范。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涉及城市信息化的方方面面,总体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9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4所示)。3个层次为:基础层、管理层和应用层。9个组成部分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中心、法律法规与政策、技术与标准、政府类应用、行业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和公众应用。

曹蕾(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信息和交换网络化,城市生活和管理智能化和城市空间数据可视化。“数字城市”框架体系大体由3部分组成:(1)基本平台部分,主要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2)“数字城市”服务对象(用户),该部分主要为政府、企业、社区、公众构成的各类应用系统,作为核心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3)关键技术,它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主要为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3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操作技术等。

张立平(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就这个意义而,“数字城市”应用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12个方面: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社区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智能化小区、水网调配。“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包括:(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城市地表、上空及地下等自然地理数据的自动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更新体系,城市人文、经济、政论等社会数据的变更与监控系统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地存储、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信息提取与分机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元数据集成、信息智能提取分机、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的分析式计算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体系。包括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城市防灾、城市交通等。同时还包括城市网络生活方式等。(6)管理体系。包括专业人员小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系统维护、标准与互操作规范、相关法规等。

马佩勋、谢海波(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框架体系涵盖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由战略政策层、信息基础层、应用服务层和分析决策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战略政策层包括“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及总体框架、信息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等;信息基础层由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中心骨干网、区域骨干网、通信管线、空间数据、业务标准体系和协调维护机制等组成;应用服务层根据“数字城市”功能特征分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经济运行服务和社会综合服务等五类应用;决策分析层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城市发展预测决策系统和城市防灾、救灾及应急处理系统等。基本框架如图5所示,战略决策决定和指导信息基础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应用服务,通过决策分析又反过来指导战略决策的制定。

四、小结

“数字城市”是空间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整体功能提升的必然依托,是新的经济建设增长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将是跨越式的。“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展示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经营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数字城市”的战略研究、数据和技术集成框架等基础研究和原型系统建设,必然与其应用研究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是多学科的融合体,因此,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为基础,更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作保障,还需要市民和整个社会信息素质的提高。(编辑:何乐)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仲蓓:《我国发展数字城市的政策和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2003年。

[2]李佩武:《论数字城市建设及其重要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9期。

[3]顾朝林等:《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J],《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

[4]承继成:《信息化城市与智能化城镇-数字城市》[J],《地球信息科学》2000年第3期。

[5]宋建元等:《数字城市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6]郝力:《中外数字城市的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7]李京文、甘德安:《建设“数字城市”的经济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第1期。

[8]赵燕霞、姚敏:《数字城市的基本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9]杨开忠、沈体雁:《浅析数字城市》[J],《北京规划建设》2001第1期。

[10]林峰田:《资讯都市的兴起》[J],《台北书刊》1999年第1期。

[11]俞正声:《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开幕式讲话》

[EB/OL],,2000年5月13日。

[12]王浒等:《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2期。

[13]王志龙、白庆华:《数字城市:现状与未来》[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4]周晓颖、章申鲁:《“863”为数字城市夯实基础》[J],《经济参考报》2001年1月10日。

[15]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6]寇有观:《数字城市系统与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第4期。

[17]姜爱林:《数字城市:一种可供选择的城市信息化模式》[J],《广东财贸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8]牛文元:《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载体――中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五大战略要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1期。

[19]张静:《构筑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框架》[J],《三晋测绘》2002年第1期。

[20]李果仁:《关于数字城市讨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3期。

[21]王凤霞、张超:《“数字城市”研究初探》[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

[22]李琦等:《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

[23]段学军:《数字城市建设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5期。

[24]承继成等:《数字城市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刘忻:《数字城市体系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6]岳为民:《昆明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10期。

[27]姜爱林:《数字城市发展研究论纲》[J],《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3期。

[28]王凤霞、张超:《“数字上海”的研究与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1期。

[29]戴汝为:《数字城市――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8期。

[30]谢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4期。

[21]寇有观:《“数字城市”的规划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第18期。

[32]杜灵通、韩秀丽:《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第1期。

[33]彭学君、李志祥:《数字城市及其系统架构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第8期。

[34]吴庆双:《建设数字城市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6期。

[35]马娟、秦凯:《数字城市建设的初步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期。

[36]李丽琴:《中国数字城市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4月。

[37]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8]曹蕾:《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2期。

[39]马佩勋、谢海波:《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篇10

关键词:数字内容产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24/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4-0064-09

一、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与合作的背景

数字内容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将信息技术与文化内容交融汇合的新兴产业。它以创意为核心,以数字化为表现形式,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较强的增长带动性,其产业源头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创作,下游则是与这些内容相联系的技术开发、相关软硬件的研制生产,围绕着内容创意,还可衍生大量的产品与服务。数字内容产业对于宣扬各国民族文化、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也有重要意义。2001年以来,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增长速度保持在40%以上,成为许多发達国家的重要支柱,如英国是第一个用政策推动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国家,创意产业占GDP的8%,数字内容占创意产业的份额超过85%。美国数字内容在信息产业中的销售额比重接近50%,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是美国增长模式的支柱所在。日本数字内容产业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产业,韩国将以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已然形成。两岸和平发展,不仅要有经贸合作,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交流。总书记2012年会见来访的中国荣誉主席吴伯雄时就强调:“要继续稳步推进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双方还应该积极考虑在文化教育领域商签相关协议,以推动两岸文教交流机制化和向更高水平迈进。”早在2005年,第五届两岸经贸论坛就首次将议题从经贸领域延伸至文化教育领域。新加坡《联合早报》也指出:“两岸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现在就是开始文化整合的时机,只有培养文化认同,两岸的政治融合才会水到渠成。”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合作既是两岸经济合作,又是两岸文化交流,既有利于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台湾当局2010年5月正式提出“黄金十年”愿景,中国大陆也于2011年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今后一段时期,两岸经济都将进入结构调整与转型期,数字内容产业是两岸都重点发展的产业。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自由化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两岸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搭建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各自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

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合作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必经之路,两岸业界先进对此多有共识,呼吁抓住机遇,牢牢树立共同发展中华数字内容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比较

由于两岸处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两岸数字内容产业的产业界定、发展背景、发展规划以及发展程度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一)两岸数字内容产业的产业界定

台湾将数字内容产业称之为数位内容产业,将其定义为:“提供将图像、字符、影像、语音等资料加以数字化并整合运用的产品或服务的产业。”该产业涵盖次产业:数字游戏、电脑动画,数字影音应用服务、数字出版与典藏、数字学习、行动应用服务、网络服务、内容软件,前五项为核心产业,后三项为关联产业。

中国大陆目前对数字内容产业还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直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赛迪顾问将数字内容产业定义为:“依托数字技术和分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影音、动画、出版等产品和与服务的新兴产业。”赛迪顾问认为,数字内容产业的产业链环节众多,细分产业涉及面广,将大陆数字内容产业分为六个次产业:数字影音、数字游戏、数字动画、数字学习、数字出版典藏、其他(包括提供数字内容制作与应用服务所需的软件工具和平台)。

两岸对数字内容产业的界定和次产业的划分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台湾将数字内容产业分为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大陆则笼统的将“提供数字内容制作与应用服务所需的软件工具和平台”这些关联产业归为“其他”。

篇11

关键词:数字化工程;信息技术;城镇城市规划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数字化工程在现代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对传统规划理念、模式以及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和手段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由于传统体制下的城镇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分析整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不足,很难适应当前城镇城市规划发展之要求。所以在当前城镇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应将各部门、各领域的数字化信息,经计算机网络处理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应用,将会为城镇城市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保证。

1、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主要信息技术

从实践来看,当前城镇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信息技术有网络技术、“3S技术”(即GPS、遥感和GIS技术)、野外测量技术以及CAD和虚拟现实等方面的技术。其中,网络技术改变了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中建设、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反馈模式。近年来,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电视数字化以及计算机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传输速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为信息的动态、静态交流提供了方便,特别是交互式双向信息数据的传输,甚至可以跨越空间、时间上的限制。对于GPS、遥感以及野外测量技术而言,其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中的空间地理信息采集与分析研究。目前来看,卫星遥感图像能够达到的精度以分米、厘米级计,通过无人驾驶的GPS小型飞机装载着数字化CCD像机,可直接获取所需的高精度的城镇城市规划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制作影像图、矢量图等。

信息技术中的GIS、CAD技术,经常用于解决地理空间中的相关数字模型问题,通过GIS、CAD技术的应用,可构造一个与实际地理空间类似的虚拟信息空间;同时还可以采用数字模型对地理空间的过程和现象进行仿真和模拟,然后预测之。通过GIS技术的应用,可建立一套城镇城市空间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比如人口数量变化、交通条件以及地下管理线的布设等等,从而提高城镇城市规划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2、 数字化工程在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体现

第一,工程项目建设选址中的应用。数字化系统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帮助城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准确地选择工程项目拟建设地点,并且通过对拟选地址相关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可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

第二,对旧城改造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在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中,尤其是旧城改造、旧城拆迁时,数字化工程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对城镇城市中的不同区域内信息(其中包括拆迁人数、拆迁面积以及相关纠纷问题等)进行全面的统计,同时还可以对因拆迁活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新建投资等,进行准确的估算和分析。在旧城拆迁过程中,利用数字化工程可有效地统计待拆范围内容人数、户数以及需要重建的面积和区域内其他单位应改造面积等,这对旧城改造提供了一个非常可观、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第三,在市政道路规划建设中的应用。首先,道路拓宽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数字化工程及相关信息技术,可对道路拓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问题和区域进行预先判定,同时还可以对道路拓宽时所需要改造的面积、拆迁用地面积以及单位改造用地面积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单位因拆迁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进行客观的估算。其次,对道路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应用数字化工程,可提供比较全面的市政道路发生断面的结构信息,对路面结构、地下管线以及红线的位置和标高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帮助确定道路断面位置,显示断面结构图等。

第四,管线管理及其分析研究。首先是给水管线。通过数字化工程的应用,可对给水阀门大小、位置以及应用效果等进行模拟和选择,对可能造成影响的管线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局面数量进行计算,以此给可能受到影响的住户、单位发函,并且绘制数据、图件等。其次是排水管线。数字化工程在排水管线中的应用功能与给水管线非常的相似,主要是通过对阀门、闸门进行合理的模拟与选择,计算影响程度和范围,同时还可以绘制、打印图纸和文件资料。

第五,数字化工程的辅助管理功能。从实践来看,数字化工程在城镇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可在较大程度上对公共事业、房产经营管理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提供动态的监控效果,并且通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OA)技术的应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减少城镇规划管理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城镇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化工程及信息技术,可以及时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非常可观、准确的决策参考依据,帮助政府部门从传统的经验化、定性化决策方式,逐渐转向现在的科学化、定量化决策方式,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数字化工程可及时发现和总结城镇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章建筑、违法拆除现象,及时将相关信息有效地反馈给规划管理部门,以便于能够及时的做出处理意见。

结语:总而言之, 数字化工程及信息技术在城镇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理清城镇城市规划管部门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且还能有效地避免各自为政、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标准不一致以及重复建库现象的出现,对于促进城镇城市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数字化工程将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在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中应用将扩展到统一数据信息标准、将变静态的信息资源变为网络资源以及将信息流数字、将业务流标准化,从而为城镇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栾连成;数字化工程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2]温庆月;浅谈城市规划的数字化[J];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10).

[3]廖智聪;浅议数字化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设计[J];科技风;2011(02).

篇12

关键词:数字城市规划、3S技术、技术结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数字城市规划的涵义

数字城市规划是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概念提出来的的一种基于3S为主要支撑技术的技术系统,它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种技术相融合的系统,是通过运用3S、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使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和实现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依赖城市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发展,它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单目标静态的城市规划模式,使城市规划向多目标、动态、智能化的模式发展。

2、3S集成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S”技术作为建立“数字城市”的三大支撑技术各有其特色,但在单独使用时难免有其局限性:GPS可瞬间定位但却不能表达地理属性;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信息但信息的处理分析必须结合其他技术;GIS具有较好的检索、分析、结合处理能力,但数据来源和录入始终是难题。而“3S”集成技术是将这3种对地观测新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目前,这种结合性技术手段的理论应用在我国近几年才刚刚兴起,但由于它对“数字城市”建设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而引起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并取得了较快发展。它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GIS数据库中的电子地图和GPS接收机相结合的车载、船载导航系统,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交通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和便利。第二利用机载GPS接收机进行数字化航空摄影测量,RS技术提供的数字化影像图获取信息,并与GIS实现无缝嵌接,获取数字城市建设中必要的信息和数据,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下的各级子系统(如房产、交通、管线、环境),从而为政府部门规划与决策提供及时详尽的资料。第三利用GPS与GIS的集成,可以测量区域的面积或者路径的长度。该过程相当于用数字化仪录入数据,采集多边形边界或路径的顶点坐标,并将数据通过GIS进行记录,计算相关面积或长度,这种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中,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数字城市规划的作用

3.1数字城市规划丰富了信息的处理分析方法和手段

城市规划需要获取包括与城市相关的经济社会等各项基础资料、历次规划成果、规划实施与管理等复杂的数据和信息。其数据和信息具有多尺度〔比例变化大〕多类型(如图像、图形、各类文档等)、多层次及多时相等特点。数字城市以其各类信息的数字化和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高速宽带的信息传输系统及高效智能的处理系统,为城市规划设计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数字城市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对数据进行自动更新和动态管理,保持数据的实效性和实时性。此外,数字城市还提供丰富的数据类型,其中包括二维矢量图形数据、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属性表格数据、城市三维图形及纹理数据等,满足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不同需求。由此可见,数字城市改变了过去城市规划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现场勘察的状况,而且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现势性、信息量和工作效率,为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数字城市规划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工作平台

利用数字城市中的多种数学模型与分析手段,更多地进行定量分析。以往的城市规划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分类整理,然后采用“定量分析为辅,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传统分析方法,分析、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由于受到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来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规划分析和决策过程中的失误在所难免。数字城市的建立可以使规划人员在获得所需的诸如社会、经济、环境及城市建设等各类信息基础上,利用空间叠置、数学建模等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综合分析和动态分析处理,多维和多形式地显示分析处理结果。如进行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人口等的空间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信息的时间维,直观地展现城市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等。此外,数字城市可以强化对城市空间的智能分析。空间分析技术方法的应用,可以分析和研究城市空间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对于各类规划基础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预测、模拟和优化能力,使规划能够在理性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如城市人口分布估算、居住区环境质量分析评定、大型公建布局与人口空间关系分析、城市区位条件分析及城市土地级差地租分析评定等。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为多种真实世界的规划项目创建了虚拟环境,仿真数据库在多方面极大地帮助了城市的改建、更新和开发过程。虚拟现实采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味觉等感观世界。它可以应用于城市景观数字虚拟城市的仿真、城市地下管线的可视化、城市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的再现、城市人流和车流的动态模拟、城市生态建设或改造的虚拟实验以及城市灾害事故的动态模拟等诸多方面。用户不仅可以观察数据,而且可以与数据交互,虚拟现实是一种多技术、多学科相互渗透和集成的技术,它应用于城市规划与设计,规划师可以直观、研究实际系统之目的的一种真实地体验设计效果,进行多方案比较,使仿真技术成为规划决策的辅助手段;应用于规划管理,可以作为展现城市发展蓝图的手段,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城市设计与管理。

3.3数字城市规划真正实现了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决策民主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规划结果对公众影响大的话,需要实行方案公示,听取公众意见。由于公众数量的庞大,传统的方案公示和意见收集往往进展艰难、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方案能够在网络上进行规划方案的信息、网上公示、意见征集和动态查询,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和用户反馈机制收集公众意见,提高规划设计的透明度,避免了传统方式的成本大而导致的闭门造车的缺陷,通过多方参与、重在过程的开放模式来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基础和群众基础,真正做到从市民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从大众的角度去建设城市。

参考文献:

[1]丁烈云、孙峻.数字城市——城市规划面临的变革.规划师,2000

篇13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规划;数字化;实际应用;发展

在农村配电网规划中,数字化应用越来越多,实现了农村配电网的数字化管理,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电力建设智能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代化建设中,农村配电网规划的数字化应用,实现了配电网数据的共享,降低我国电力建设的管理成本,促进我国市场经济长远发展。

一、农村配电网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加大了电网改造力度和电力建设力度,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速率,给人们生活用电供应量提供可靠保障。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配电网运行时存在很多安全方面的问题,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给农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配电网规划数字化建设,可以对配电网的结构进行改造,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村配电网的数字化管理应用,促进我国农村电力建设自动化发展。

二、农村配电网规划数字化的应用成果

根据我国农村配电网规划情况来看,数字化应用是在GPS、SCADA、GIS和GSM等技术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组态分析技术和逻辑控制技术等,对配电网进行系统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农村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农村配电网规划数字化的应用成果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在线路上安装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将数据信息传输到配电网监控中心,对配电网的电流、电压、运行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使电力系统得到全面管理和控制。当不正常情况出现时,数字化管理系统会及时作出警报响应,大大提高了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2.通过GPS、GIS等技术,配电网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对电力系统野外运行进行和电力供应情况进行安全操作,并在电网监控数据出现不正常情况下,进行及时的纠正操作,使配电网系统在第一时间恢复正常运行。

3.在电力运行过程中,运用RCM检修系统,可以对数字化设备进行定时检修,对设备运行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迅速解决,保证配电网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配电网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农村配电网建设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4.在配电网监控中心的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巡检操作,使设备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各国变电站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共享,促进电力系统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配电网系统的稳定性。

5.通过数字化技术,运用DMS技术等可以促进应用软件的开发,对配电网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分析,进行开关电自动操作,以及配电网系统和用户之间的远程操作等,从而降低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率,提高配电网供电的整体可靠性,促进配电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三、农村配电网规划数字化的实际应用

在农村配电网规划中,数字化实际应用有很多方面,可以对构建电力系统管理体系、进行应用软件平台设计、对整个电力供应全程进行建模等,从而实现配电设备系统管理、配电运行管理、配电调度管理、图纸资料管理、配电检修管理等,使农村配电网建设的科学技术含量得到不断提高,促进农村电力建设更加稳定、可靠。下面例举农村配电网规划数字化的实际应用中的配电设备管理,通过对配电设备管理的实际应用分析,使配电网的日常管理变得更加规范,促进农村电力供应系统运行稳定性不断提高。

在配电网系统是数字化技术中,MIS技术、GIS技术和EMOS技术等,可以使配电网业务流程更加清晰、有效,使数据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得到不断提高,从而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1.设备建模和属性信息维护。通过设备建模,可以对整个配电网的系统进行全面了解,是设备管理最基础部分,以促进设备使用有效性不断提高。根据模型的设计要求,对设备属性进行编辑、录入等,并存储在设备库中,便于进行设备维护时使用。

2.设备维护。在进行模型设计的时候,图形的信息也要进行编辑、导入等操作,并存储在设备库中,包括设备自身照片和沿线分布图等。在进行设备维护时,要对设备关系、异动、克隆、杆塔编号、杆塔顺序和调整顺序等进行维护,以保证配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配电网运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电网相关设计。在配电网的相关设计中,要对配电网设备的一次性节点图、台账和网络拓扑等进行设计,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性。

4.电网查询统计。配电网的查询统计包括设备查询、业务信息查询等,以对设备图形界面内各种信息的统计,通过逻辑查询、检索等操作,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处理。

四、结束语

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配电网规划数字化应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使农村配电网的建设、设计和管理集成到一起,实现了农村配电网数字化统一管理和控制,大大提高农村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推动我国农村配电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光耀.农村配电网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3.

[2]师耀辉.农村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及其管理系统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3]喻琢舟.农村配电网可靠性的分析与计算[D].长沙理工大学,2008.

[4]施波.农村配电网中变压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272.

作者简介:

篇14

关键词:图集 设计 特点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095-01

2009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008-2020年)》,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进一步落实这一规划,探索科学利用国土空间的有效途径,提供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保障,实现与我省“一区一带”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更好地对接,为了更加形象生动的体现规划的主旨,特精心编制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土规划图集》。以下《图集》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土规划图集》简称。

地理概况:辽宁沿海经济带由辽宁省的葫芦岛市、锦州市、盘锦市、营口市、大连市、丹东市6个地级市组成,位于东北亚地区核心地带和我国沿海城镇带北端。

1 《图集》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1.1 图集规格

本图集为标准8开本,成品尺寸42.0×28.5(cm),内文彩页用

128克进口哑光铜版纸,锁线精装,封面为3 mm厚的进口工业纸板制作而成。

1.2 数学基础

由于辽宁地处中纬度地区,纬度范围跨度较大,比例尺为1∶150万,所以采用双标准纬线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主要参数为:中央经线122°30′,双标准纬线分别为北纬40°和北纬42°,保证地图变形最小,清楚明了。

1.3 资料的使用

《图集》的资料均采用权威部门资料,收集并整理好本项目所涉及的数据,参考民政部门界线、居民地名称或驻地变更情况、交通部门路网信息以及水利部门的水利信息等。

专题资料―由国土部门提供,专题要素经过编辑人员反复调研,核查,五易其稿才得以完成。

补充资料:― 说明图表30多个,约4000文字说明,均采用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

采用标准,

GB/T19996-2005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

GB/T19996-2005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注。

GB/T17941.1-2000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

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2 《图集》结构

《图集》分现状图7幅、规划图15幅、分析图22幅三部分组成,计44个页码。

3 《图集》的编制特点

《图集》利用专业的制图软件,采用先进的数字制图技术、地图数据库技术、数字地貌晕渲技术、CTP直接制版技术,实现了数字

地图、数字制版及自动化装订生产流程。

《图集》以地图为基础,结合大量专题要素信息,调查所获大量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归纳及统计,将地图、图表、文字说明、彩色图片等融为一体,以主题突出、色彩和谐,文字精练,图片精美,全书和谐统一为原则,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内的城乡建设、区域发展、能源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提供规划依据和目标。

《图集》专业要素设计:采用科学的制图表现方法,如:定位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范围法、质底图、定位图表法、运动线法、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等约10种制图方法。使专业要素内容以制图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4 结语

《图集》逻辑编排合理,内容协调统一,运用直观的地图语言,形象的图表设计、精美的彩色图片,生动的语言文字全面展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丰富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全面体现了“海陆互动与和谐发展”的规划主题。在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指导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土规划将会更加完善,各类用地需求将得到有效保障,国土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规划布局、经济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与人文资源、环境保护、投资开发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各界人士了解辽宁沿海经济带情况增添了崭新的窗口。

参考文献

[1] 蔡孟裔.新编地图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