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规避范文

财务风险规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39: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财务风险规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风险规避

篇1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是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我国对风险研究的起步比较迟,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还不很完善,因此对财务风险的定义研究也没有定论。有人认为财务风险就是指筹资风险,仅仅指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也有人认为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当债务资本比率较高时,投资者将负担较多的债务成本,并经受较多的负债作用所引起的收益变动的冲击,从而加大财务风险。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由于企业债务资本比率过高而发生现金危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它是指一切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包括我们常见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诱因

企业只靠自有资金不仅资本成本高、无法充分利用负债的杠杆效用,而且难以使企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举债经营也就变得司空见惯了。但由于组织结构设置、管理和控制的不当,往往会诱发财务风险。即使是不同的行业,其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从整体上说也是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公司组织结构设置不当,内控无效而引起的财务风险。在组织机构中,权力和责任的对等是一个重要原则。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要按照组织制度的设计来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按照内控的要求来约束自己。这样,就不会出现我国大型企业中常见的“执行、监管集于一身”的现象,也不会由于个人决策的失误导致投资、筹资的偏离,进而引起财务风险。

(二)由于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和赊销引起的风险。在市场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为了扩大销售额、增加利润,企业总是采用赊销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但是,如果赊销政策制定不合理或者收款力度不够都会导致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何时收回都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这些都将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

(三)存货变现的风险。现在“零存货管理”成为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存货的变现能力是流动资产里最差的,而且存货的管理也会耗用不菲的成本,这些都会导致存货不能在短期内变现,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同时,也会失去利用存货占用的资金在其他方面获利的机会。

(四)利率、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企业举债经营,利率是影响资金成本的重要因素。借款利息率越高,权益资本收益率越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大。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家间经济交往活动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于从境外取得贷款的企业来讲,如果利率上升,便会加重企业的还贷负担;对于出口产品的企业来讲,如果汇率下降,则意味着企业销售回款的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五)风险意识薄弱带来的风险。在我国企业中,大多数职工乃至很多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经营中时刻存在风险,没有灵敏地嗅到风险的气息,对风险尤其是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不足,这关键是意识形态中风险管理的空缺所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层决策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风险的发生。

三、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虽然危害巨大,但并不是防不胜防。只要我们了解了财务风险的诱因,充分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我们就能够做到在事前积极防范,在风险来临时能及时、适当地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对企业财务风险加以规避、控制,并化解风险,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保证企业健康、平稳地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般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财务风险进行规避和防范:

(一)保持企业资产良好的流动性,加速存货周转,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控制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比例,提高企业财务实力。雄厚的财务实力是防范风险的根本,提高企业的财务实力可以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这是其他规避风险方法的基石,离开了它,一切风险规避都成了空谈。但是,在增强实力、提高利润的同时,关键是要保持一定的现金流,否则形成的现金流量差额可能会导致一个企业不断的筹资进而承担更多的利息费用,最终面临被收购的危险。总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要准确应用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成本-效益”原则。

(二)加强风险教育,培养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及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避免盲目决策,从根本上杜绝财务风险的发生。这是防范财务风险的第二大要素。在理论上,虽然有很多度量和分析财务风险的方法,如概率统计分析法、财务杠杆分析法、敏感分析等,但由于实际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这些纯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均比较差。所以,对于财务风险的估计和防范更多地需要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灵敏反应,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即使是在运用这些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也需要财务人员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另外,在采取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对策时,也必须以企业规范、科学的管理为基础,对管理者的要求自然也很高,否则如果这些对策使用不当反而可能招致更大的风险。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招生规模;规避机制

近几年来,虽然高等学校的经费收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仍然以无风险的财政拨款收入、学费收入为主,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校是不存在财务风险的,而随着高校扩招、合并,由于高校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为了弥补这一缺口,高校纷纷通过银行贷款来扩大规模建设投资,即所谓举债兴教,因此,当前的高校是存在财务风险的。正确认识高校财务风险、构建高校财务风险规避机制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威胁高校资金安全的财务风险分析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造成损失的机会和可能;狭义的财务风险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作为非盈利事业单位的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是指高校财务活动中资金支付难以为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财务风险不会表现为资不抵债,也不会因为过高的负债率而破产,但是高校的流动资金是有可能出现短缺的,也可能发生不能按时发放教职工工资津贴、日常开支资金严重短缺等现象。根据高校财务活动的特点,笔者把高校财务风险归为三类,即:高负债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

(一)高负债风险

1999年以来,国家大力提倡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并且相应允许高校向金融机构贷款,很多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使在校生规模成倍增加,并一次征地数千亩,用于建设现代化的一流校区,这样一方面是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展,另一方面是国家教育投资的缓慢增长,高校出现了大的资金缺口。高校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主要靠银行贷款来填补,而银行贷款是有偿使用资金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有明确的资金使用成本,即贷款利息,而且约定了资金的偿还期限。每贷款一亿资金,每年至少就要偿付700多万元的利息。利息的按期支付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而学校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只能通过学校的各项收入来偿还。由于财政拨款有限,同时学生缴费已无上升空间。对许多高校而言,其所取得的收入能够维持学校基本运转已经困难。还贷资金明显不足,一旦进入还贷高峰期,极容易造成流动资金短缺,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科研等各项教育事业的正常开展。因而,高债务风险已构成威胁高校资金安全的主要财务风险。

(二)投资风险

高校的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资产有四类:教学用固定资产、后勤经营性资产、校办产业、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这四类资产中,能够给高校带来净现金流入的只有后三种资产。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国高校大部分的校办产业都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经营的状态;投资于金融资产的,也不乏在证券市场上遭到惨败的现象;而由于体制上的问题,后勤经营性资产能给高校带来的现金流量往往有限。因此,从长远来看,高校存在长期投资风险。近几年,高校扩招之风甚烈,存在严重的过量投资现象。表现为高校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力,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超过了高校的资金负荷,由此形成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

(三)资金支付风险

资金支付风险主要来自大额采购活动,是由基建维修工程形成的欠款所引起的。如高校成批量采购教学仪器设备、用具等,而这类采购一般是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或验收合格后付款,供货方亦习惯于按付款进度开具销货发票,因而所签购货款一般都没有进入高校的负债账簿中。财务部门难以对此进行监控,一旦大批欠款到期,往往会造成支付困难。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深层思想根源

高校的财务风险决非朝夕之间就突如其来,往往是由于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和危机前的种种征兆重视不够,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危机爆发,措手不及。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由于高校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国家预算的约束下,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导致高校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风险责任意识不强,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风险意识淡薄是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借款费用过高、学费欠交现象严重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高校校区发展加大,贷款规模随之扩大,负债投资的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导致潜在的负债风险。并且学校负债的偿还责任存在着模糊性,有些高校在负债额度的控制上以负债利息成本的承受能力决定负债的多少,几乎不考虑学校偿还本金的问题。高校的建设规模与潜在的招生规模不匹配。高校贷款用于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需要有预期的生源和经费收入的支撑。在目前高校还贷主要依靠学费收入的单一渠道时,高校预期收入无法实现必然造成资金紧张,这将直接影响债务的偿还能力,产生负债风险。

(三)高校教育成本支出加大直接导致高校财务风险

扩招给高校带来了学生学费、住宿费收入的增加,但增收不减支、增收不增效,学费等收入并不能完全用于建设和发展,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满足学校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同步增长的对教学教辅设施、设备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经费增长的需求,用于高校由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而增加的成本,从而给高校的运营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财务支出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高校行政机构改革滞后,财务支出结构中日常性支出膨胀,加大了财务收支平衡的难度,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支出不足与浪费现象并存。

(四)运作管理不善形成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高校在其办学过程中由于运作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高校的运营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经济责任不明,学校资产是否保持增值,与个人利益并无关联,一旦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建设性资金尤其是发展性资金严重短缺,势必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2.学费催缴不得力,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欠费数额越来越大,严重削弱了学校经费的自给能力,影响了学校的资金筹集,给学校财务收支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3.教学质量管理不严格,学校教学硬件、软件严重不足,教育质量管理留于形式,有的学校连续十多年未处理过一起教学事故,已面临教育质量下降、学生就业困难的风险,最终将导致学校声誉下降、生源严重不足,甚至被迫关门。4.国有资产管理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账实不符、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如有的学校每个院系都建有计算机房,大量购置计算机,使生均拥有计算机达数台,造成资产的严重浪费。

三、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的对策

面对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建立财务规避风险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借鉴ERK的风险管理思想和手段,高校应当能够及时获得健全的风险信息,识别风险种类,进而规避风险、控制风险。

(一)高校应当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建立大额贷款备案制度

高校应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对大额贷款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应全面掌握高校贷款规模和风险状况,加强客观管理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对所有贷款应实行大额贷款备案制度。将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年度贷款额度方案、具体还贷计划和措施等相关材料报送主管部门备案。贷款高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预算时,要考虑偿债因素,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同时,为保证还款资金来源,应该考虑以空间置换资金来解决财务危机。高校的高负债主要是投资建设新校区造成的,多数旧校区出现了闲置,而旧校区大多位于城市中心,所处地位置优越,所以应卖掉位于城市中心地段的旧校区来换取建设资金。

(二)严格对投资的管理(包括对校办产业的投资),加强对二级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高等学校的对外投资(包括对校办产业的投资),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议,经学校领导集体讨论决策,并按国有资产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批准和备案后实施。高校应设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管理,确保对外投资的安全与合法权益。据有关规定,高等学校不得从事股票投资和其他风险性债券业务。对过去发生的股票和风险性债券投资业务应妥善处理,防止投资风险转化为投资损失或继续扩大损失。

(三)对于大额资金的流动以及非常规资金支付业务,应建立集体讨论决策制度

可先由学校财务部门根据学校内部的申请提出初步意见,经校财经领导小组对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同意后再提交学校领导集体讨论决策。财务部门根据学校会议纪要或决定办理相关的资金业务。具体操作办法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时,作为独立法人主体的高校应坚持综合平衡、开源节流、强化预算管理,要尽可能地吸收社会资金,加强校企联合;充分利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解决学生欠费问题。预算管理作为现代高校管理手段之一,是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高校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编制赤字预算。高校财务风险的存在不仅仅会对高校自身的运营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通过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分析,对其进行大致分类,描述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及主要成因,最终要提出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在理论基础上有效实施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实现由风险规避向风险控制的转化。

(四)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分散高校财务管理风险

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债务资金占总资金比重过高的现实问题。可以说已成为引发高校财务风险最直接、最巨大的动因。如何优化高校资本结构、降低高校财务风险是高校继筹资任务之后面临的又一复杂难题。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是建立在负债数额适度、负债比率适中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可能带来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高校负债比率及负债金额要与高校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债务结构趋于合理,并且要与高校自身的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偿债保障基础相适应,安排好不同期限的银行信贷资金的结构比例,以便合理分摊各期间的债务负担,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以提高学校的信誉度,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

(五)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分析评价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在财务管理目标方面,结合“利益相关者产权论”的原理,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确定为“相关利益主体价值最大化”。相关利益主体包括:1.政府,作为学校的所有者、教育经费的主要投资者和公共设施的提供者,要求学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各种高级人才和科技服务;2.其他合作办学投资者,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追求投资财富最大化;3.学生(顾客),通过高考、选择学校提供的专业(产品),在交纳学费后,进入大学学习,他们要求掌握最全面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为今后谋取职业打下较高的起点和扎实的基础;4.教职员工,希望自己有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发展空间、好的待遇,能够更安心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这几个利益主体通过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和学校经济分配政策的调动下,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资金才可能按照价值规律不断运动。这就要求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能力,在教育经费的筹资管理、分配管理、使用管理、投资和成本管理中,运用预算、定额、定员、可行性分析、预测等科学方法,开展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中,积极发挥财务的参谋、助手作用,使财务管理向“决策型、控制型”拓展。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高校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会继续得到加强,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财务部门作为学校经济信息中心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为此,高校需要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建立完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陶永勇.高校扩招举债与财务风险管理[J].事业财会,2005,(4):4.

篇3

一、医院医保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完善性

随着我国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各定点医院应针对医院的具体情况,积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制定出医保财务管理的新措施,并将这些新制度切实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医院医保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目前,纵观我国大多数医保定点医院,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漏洞,例如:每日财务结算、每月或每季度的财务对账、财务预算等方面的制度与要求还需要不断的规范化。而医保的审计部门,应积极联合医院的内部财务审计、政府的相关审计部门真正将医保的思想贯彻到实处,并建立完善的、统一的医保财务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医保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通过审计发现,个别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个别人员擅离职守、假公济私现象严重。只有对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对违规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惩,从而在制度上保障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科学、规范。

(二)医院医保财务管理人员工作量增加

随着参保就医人数的不断增加,医院医保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短时间内工作质量、服务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是医院医保财务管理中错误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未能及时对医院医保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管与控制,对医院医保财务工作仅停留在计算、查证的肤浅层面。还有的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与业务流程并不完全了解、熟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医保相关管理规定无法及时落实。只能凭借自己掌握的有限的财务管理知识来对医院医保财务进行管理,这就很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管理的脱节,从而使得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不能顺畅、高质量的完成。显然,这对医院的稳定与发展、对促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高效运行极为不利。

(三)医院医保财务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目前我国定点医保医院的领导缺乏对医保财务管理的足够认识,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使得很多医院医保财务人员对相关政策的把控、执行不能及时到位,对于医院的医疗活动缺少主动管理、积极参与、认真思考的过程,对于制度的可操作性、可控性、实效性的研究严重不足,这就使得医院医保财务人员无法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医保结算资金盈亏、医药费用违规扣减等财务管理问题不能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更无法将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与医院医保财务管理目标联系在一起,对于医保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医院领导层的科学决策,阻碍了医院的正常发展、制约了我国医保制度的全方位覆盖与推行。

二、有效规避医院医保财务风险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医院医保财务核算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对于不同的患者类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规定。例如:定额医疗、门诊医保限额管理、单病种核算等管理。对定点医院医保资金采取多种结算方式,如按病种付费、按项目付费,按结算控制指标以及总额预付等。创新医保谈判机制,探索医院协商模式。这些都是对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挑战。随着我国医保制度改革的深入与不断推广,定点医院、医保单位、患者之间的关系将日益密切。因此,加强定点医保医院的会计核算对于医院医保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完善的医保会计核算体系还是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资金流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更是约束会计人员的重要手段。其实,在医院与医保患者之间的医疗活动背后所蕴含的、隐藏的是医疗保险部门与医院之间的资金上的流动,这种资金上的流动直接关系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关系着医院为医保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正是由于现行的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并没有对医院医疗保险财务管理作出明确的、统一的规定,各医保定点医院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医疗保险的会计核算方式。而定点医院的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理论素养、实践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各不相同、参差不齐,导致医疗保险会计核算方式不统一、账目不清晰。因此,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加强会计核算、分析成本核算的层级关系、细化医院的财务核算管理流程,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二级明细账,有效规避医院医保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树立现代化理念创新财务管理方式

为了确保定点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医院应加强对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从医院的领导开始,先组织医院的中层以上领导对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学习,再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实现医院战略长远发展目标与医院医保财务管理目标的统一。同时,医院领导和全院医护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利用现代的科学观念、技术、财务管理方式,杜绝各种资金的浪费,有效而合理的使用资金,避免医保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对医院医保财务管理信息的监控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风险规避;探讨

经济财务风险大部分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个经济主体都有存在着经济财务风险,并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经济财务风险也是无法完全消除的,由于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每个阶段、环节当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经济财务风险,而这些风险人人都了解,但是却不知道风险背后的源由、发生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所以,财务风险管理中具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对这些不确定因素的管理控制效果,决定着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

一、经济财务风险的主要问题及发生的原因

在资金等进行筹措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其中就包括对财务处理上存在的资金问题的风险。企业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贷、融资、股票等方式得到资金,而这些资金的归属权是属于其他人的,这种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企业所要面临的经济财务风险。比如,企业在对资金使用或者经营上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导致了在到期时难以将利息还清,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还让企业欠下了债务,这些都是经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在企业对资金的使用中,也会发生一定的风险,其中就包括了对项目的投入、投资的建设、投资的股权等,这些都被归纳进了投资中,由于企业在对企业、市场、生产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再加上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增加,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对资金进行回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风险,主要是在企业对商品进行销售过程中,会获得的一定报酬,这些报酬就是说商品资金向着流动资金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风险,同时是企业对资金进行控制中重要的环节,从而导致企业由于受到市场上存在着的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对资金回收不及时,再加上在对资金进行回流过程中,由于债务人的一些因素,导致了账目失去意义,阻碍了资金的回收,这些都会将资金的流动造成破坏,从而对企业造成了运营的风险。在企业对资金进行分配中,也会发生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了利润的分配。而企业在利润分配中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就有对股东、投资者、员工福利、基建投资、公积金的等额分配,这些都是对资金的分配。由于在企业中,各个部门的结构和规模等都不相同,对其进行分配的时间不同,导致了对资金分配程度也不同,从而加大了企业对资金的计算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金的风险。经济财务风险发生原因分析:宏观层面:从宏观角度而言,经济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又细化为三大原因,第一,是因为国家某些政策因素的影响,比如货币紧缩政策、金融调整政策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企业经济活动,进而导致企业发生经济财务风险;第二,是因为经济市场的原因,市场上的同伙膨胀,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而导致经济财务风险;第三,是因为市场经济秩序不稳定、秩序混乱,也是使得企业经济活动发生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微观层面:从微观层面角度而言,经济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也可以细化为三个层面,第一,是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而导致企业经济活动发生财务风险;第二,是因为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以及有关于财务的各项管理工作,不够标准规范,而使得企业面临各种经济财务风险;第三,是因为企业领导决策失误,这也是企业经济活动面临风险的最大且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二、企业财务风险如今的规避方式

(一)将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

在企业财务的管理中,面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判断,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更好的将风险进行规避,这也是对风险规避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中主要是由企业对财务人员进行负责,要更好的规避风险,就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在风险到来之前将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处理。面对其中的风险,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进行快速的处理,从而加大企业的发展机会。对风险进行判断的方式可以分为感知和分析两方面。这些方式从客观的角度将风险中存在的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可以通过对风险进行感知,来进行一系列的对策,从而能更加快捷的将风险进行处理。在对风险进行识别过程上包括了企业对其本体个员工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问题等。同时对风险进行识别判断中要保证其内容的详细,考察的综合。

(二)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

在对风险进行评估过程中,企业需要将面临的风险结合各种专业财务知识来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这种方式能提高企业对风险管理的成效,同时也是企业对风险管理重要的环节之一,企业需要将这个环节做好,才会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能更好的对风险进行处理与应对。那么风险评估的大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不确定因素的不同,就需要提前将风险进行估计,以更好的准备来面临风险。部分企业对风险的产生比较早,就应该提前制定对策,而有的企业风险的产生比较严重,同样也需要提前进行对策的制定;有的企业风险发生的时间段相对较晚,对于这种风险的发生,可以根据企业的能力来进行对策的制定,如果能力有限,就可以将其放在之后再处理。

(三)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经常会受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等的影响而降低管理质量,这时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来对其进行控制,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将其损失达到最小。其中最常用的方式为:风险保留、风险转移、控制损失和回避风险。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有计划的保留或者是无计划的保留就叫做风险保留,同时也是风险承担。风险转移则是在企业的保险合同中,将风险从让渡人手中向被让渡人转移的过程。对损失的控制就是分为了风险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控制。而回避风险就是在企业面对风险的处理方式上最消极的一种行为,企业有意无意的将风险进行回避,让风险无法发生。

三、规避风险的强化措施

(一)采用多元化经营

在企业对风险的规避方式中,有的企业采用了多元化的经营理念来应对风险,通过企业之间互不相连的项目经营,降低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让企业间的影响程度降低,促进了风险发生的降低。当其中一个企业面临了巨大的风险冲击,其产生的影响对周围其他企业也相对小了很多,而其他企业中产生出来的风险亏损也会随之降低。由于企业之间所经营的主要业务不同,从而也会促进企业在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时所发生的经验不足情况得到缓解,企业之间可以再交流中将这些经验得到互补的效果。

(二)做好对风险的预警

企业在对资金进行控制过程中,对其进行预警系统的建立,很好的对风险造成了规避的效果,其运用了对现金流量表的准确编制,同时还让企业能根据计划的内容进行金融上的一系列处理工作。预警系统虽然对风险进行了良好的规避效果,但是其系统是要建立在资金的基础上,如果企业的资金受到了亏损,那么这时候预警系统就不能发挥出其作用,就应该商讨采用其他的方案。

四、结束语

企业在发展管理运营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将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对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运行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其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防范,降低风险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王志丹 李敏霞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参考文献:

篇5

(一)要学会有效的识别经济财务风险

要想规避经济财务风险,前提条件就是要能有效识别风险。能够准确判断企业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否存在风险性,是风险规避的基础。风险的识别主要由财务工作者负责,要想办法在风险出现之前,通过各种手段,做到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做出准确的识别。财务风险的识别是否准确和及时,关系到企业能否对于风险做好科学处理,赢得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先机。经济财务风险的判断可以通过感知风险、综合分析等手段来实现,感知风险主要是了解风险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为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而分析风险则能够使管理层了解风险来源,提高风险的处理效率。感知和分析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感知奠定基础,帮助企业了解风险的状况;分析是关键环节,分析的准确性越高,判断的正确几率也就相对越高。风险识别时要注意分辨财务问题引发的风险、企业人事风险、社会环境带来的风险、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和目标风险几种的不同之处,要遵守规定的原则,比如综合考虑、量力而行,确保足够全面和详细。

(二)对风险做出科学预估

对于企业即将面临的风险,运用已掌握的财务知识对于风险的严重程度做出科学的预先评估,这个过程就属于风险评估。做好这一环节可以改善企业风险管理的质量,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他原因,风险的处理也要注意分清轻重缓急,对于严重的要优先处理,轻微的可以适当延后,进行风险评估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出现时间比较早的风险可以提前先制定相关的应对政策;对于严重影响企业的风险,一定要慎重对待,优先考虑解决,科学决策、及时处理;对于短时期内尚未出现或者是对企业影响不大的风险,考虑到企业的事情比较多,可以适当往后放一放,延时处理的前提是确定风险对于目前的企业正常运营影响不大。风险评估有五种方法可选,在这里不再多做赘述,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风险评估办法。

(三)对于面临的风险要想办法进行控制

现实中存在很多的不可抗力和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于由此造成的风险后果,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衡量,决策者需要想办法,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减小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尽量不要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转。风险应对办法有转移、保留、回避和控制损失等四种。风险保留又叫风险承担,分为有计划保留、无计划保留两种情况,指的是企业的损失由自己的资金进行弥补。有计划风险保留是指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和遇到的风险的情况,得出科学的风险承担结论,并制定有相关的应对政策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还有一种是对于出现的风险企业直接承担,没有制定后续工作计划和应对措施,这种情况是无计划风险保留。风险转移是指通过保险手段或者合同,将渡人的风险移至受让渡人,使其承受风险。风险回避指的是企业主动放弃风险的承担,使某一种风险没有办法发生。此种行为相对来讲比较消极,因为这样做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的发生,但是企业却也有可能因此失去某些潜在利益,做法相对保守。损失控制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计划,采取科学的手段,通过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求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的利益,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控制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过程中和事后等三个阶段进行。

(四)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自身,对于行业风险要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把握市场规律,对于市场变化保持敏感,制定多项风险应对措施,提高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加强人员管理,特别是财务人员,企业要加强培训教育,帮助财务风险管理人员树立风险意识,提高综合能力。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要重视,确保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应对措施的选择上要多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商品直销;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实时调整公司的管理政策,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使他们明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待工作必须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公司目标制定时,要提前做好风险预估,确保短期目标实现的同时,长期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尽量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促进企业平稳运行。

(五)完善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制度

企业除了要对现金使用进行准确编制之外,对于汇总资金也要注意仔细核查,公司应该形成良好的管理习惯,可以实行按时间编排,每月一次、每三个月一次或半年一次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目的是能够形成科学的预警系统。比如建筑公司,可以通过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反应具体的资金流向,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改善运营。管理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危险,掌握公司的资金使用实况,真正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六)企业内部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公司必须重视风险规避工作,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对于已经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预估,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公司除了要对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范章程之外,对于财务工作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的管理工作,都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管理的规范性和制度化;保证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与公司的利益相一致,完善控制制度,规范现金使用行为,发挥资金价值,为公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规定,有序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岗位的作用,对于风险做到提前识别、科学评估和控制管理,提高风险规避的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结构,有效规避经济风险,尽可能的为公司发展谋求更大利益。

二、总结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规避风险;财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实际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阶段。可以说,风险时时有、处处有,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地回避财务风险,而只能尽可能地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广泛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上。在面对风险的情况下,企业能做到的只是如何应对风险,确保收益,减少损失。

(二)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中,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等都会产生财务风险。全面性决定了研究财务风险的必要性。

(三)可预测性。虽然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但是人们可以依靠以往的经验、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事前的估计和预测,以规避风险。正是由于财务风险可以预测才使研究财务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二、财务风险的种类

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事物进行多种划分,本位则从企业的财务活动出发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类。企业的财务活动可以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运营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的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因企业介入资金增加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企业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企业资本负债率达到60%以上。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缺乏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在投资方面,部分企业投资决策随意性大,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最终造成严重的损失。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当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

(三)资金运营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即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从短期来看,企业能否经营下去关键不在于是否有盈利,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运营。但我国企业在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且很多表现为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属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收益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由于企业为了长期稳定发展,一般较注重积累,而不倾向于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的现金股利分配方式。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较少分配、甚至不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三、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最优资本结构,合理进行筹资。筹资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企业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调整好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综合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化,达到最优资本结构。判断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可以通过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衡量。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适于采用何种资本结构。

(二)进行理性决策。决策的成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对我国企业而言,首先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要考虑一项投资决策的投入产出比,而不是盲目跟风,搞多样化。其次,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还应考虑分析市场需求走势、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能力,做好可行性分析。再次,要充分考虑到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做好投资项目现金流量预测。只有充分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投资决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三)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控制现金持有规模,做好日常收支,加快现金周转速度。引进最佳订货(生产)批量模型,加强订货提前期、保险储备量的控制,降低存货成本。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多采用赊销的方式来占领市场。因而,应收款管理始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必须改变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模式,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工作,并提高信用分析能力,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快追回长期拖欠的账款。

(四)进行合理的利润分配。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涉及如何确定股利支付比率以及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股利政策的稳定性等。股利政策可被看作是表明公司发展状况的重要信息,除重大的投资机会、未来收入的重大变动等特殊情况,公司通常应该倾向于较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向社会公众传达企业健康成长的信号。把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首要的财务管理目标,制定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并综合考虑股利政策和筹资政策,实现最优资本结构。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财务活动的每个环节上,到处都存在财务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只能在分析自身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措施规避风险,以确保企业的收益。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殷建红.财务主管与ERP.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摘要本文主要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入手,分析了财务风险管理的阶段,提出了加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建立健全财务的预警系统,编制现金的流量预算;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让财务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中的措施,以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有效的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规避方法概述

财务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连续的管理过程。财务风险管理指的是财务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之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度量、识别,并采取有效及时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和防范,以合理、可行、经济的方式来进行处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障财务活动的安全。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1.筹资风险管理。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发行债券、商业信用、银行借贷、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措到一定资金后,由于社会因素、企业自身因素等,伴随而来的是筹资风险。由于企业现金管理和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不能够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产生偿债风险。还有一种筹资风险是收益变动风险,主要是受到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管理。企业获得资金后,会进行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投资,或者并购投资、股权投资,通常两种投资行为是交叉的。投资就会有风险,但是如果进行合理地控制,就会使风险降到最低。投资风险管理一般有企业经营风险等。

3.资金回收风险管理。资金回收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具体的表现为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包括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一方面是由于其他企业拖欠或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货款无法及时收回;另一方面是回收的资金数额不确定,形成坏账的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收益分配广义上是企业收入分配,狭义上是税后利润的分配。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后一个步骤,指的是企业将税后利润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分别用于投资主体的分配、职工福利的完善、扩大积累、弥补亏损等。收益分配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分配收益的金额、时间、方式上的不同取舍和权衡,从而给企业的收益带来不确定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阶段

1.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财务风险识别指的是在财务风险在发生前,财务管理人员用各种方法连续的、系统的认识潜在的风险,分析发生风险的潜在可能因素。只有在正确识别资本运营过程中各种风险,才可以让管理者主动地采取最经济的措施进行处理。财务风险识别的环节包括感知风险、分析风险。感知风险是财务风险识别的基础,了解客观上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通过感知风险为制定风险处理方案,进行风险管理服务。风险识别是关键,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因素。财务风险识别的内容主要有企业人事风险、财务风险、生产经营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等。财务风险识别的原则主要有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原则;科学计算的原则;量力而行的原则;综合考察的原则;全面周详的原则。

2.财务风险度量。财务风险度量指的是在财务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大小进行计量,准确地度量风险的差别与程度成为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质量、效率的关键环节。财务风险度量是财务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企业对风险的决策结果和态度。财务风险度量常用的计量方法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杠杆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风险价值度量法、风险率度量法等。

3.财务风险控制。总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够控制的,财务管理存在着各种风险。作为财务管理者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或把损失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风险发生时带来难以承受损失。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有风险保留、风险转移、风险回避及损失控制。风险保留包括有计划的自我保险与无计划自留,风险保留即风险承担,指的是如果发生损失,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进行支付。风险转移的形式主要是保险和合同,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将让渡人风险转给受让人承担风险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有时候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的风险程度。风险回避指的是企业有意识地主动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地避免特定的风险损失。同时,这也是一种比较消极的风险处理方式,因为在放弃风险行为的时候,也放弃了一些潜在的目标利益。损失控制指的是采取措施、制定计划减少实际损失或者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控制的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事前控制是为了降低风险损失的几率,事中与事后是为了减少实际的风险损失。

三、加强财务风险的规避方法

1.加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是企业分散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元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同时介入多个基本上互没有关联的的部门,生产经营多种没有关联的商品,在多个基本上互没有关联的市场上与对应的企业展开市场竞争。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分散财务风险的理论依据是,从概率统计原理上来讲,不同产品的利润率是不完全相关或者独立的,经营多种产品多种产业在利润、空间、时间上相互抵消,相互补充,可以降低企业的利润风险。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同时,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力、人力与技术开发和研制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投资和多元化经营,有效地分散财务管理风险。

2.建立健全财务的预警系统,编制现金的流量预算。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现金以及现金的流动,就企业的短期发展目标来看,企业能否坚持下去,并不完全靠盈利决定,而是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各样支出。预警系统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要有利润,对于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以及存货等稳定性比较良好,因此,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意义上应当比净利润高。编制企业现金流量的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准确无误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拉响预警“警报”,使经营者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为了能够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的预算,企业应将各个具体的目标加以总汇,并将投资计划、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预期未来收益等以数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建立企业的全面预算,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收支状况,以周、月度、季度、半年、一年为周期,建立动态式的现金流量预算。

3.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让财务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当企业为了扩大规模进行筹资,或是企业资金产生剩余进行投资的时候等,从可行性研究到最后的决策结果,都要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渗入到企业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样财务风险管理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如果等计划做出来之后再进行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者没有全过程参与的话,第一手的资料比较匮乏,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有可能无法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估,导致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总结: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不是孤立的,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及协调,当发生一些矛盾的时候,以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为主。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做好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总之,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加强收益分配、资金回收、投资、筹资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的最大化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洁,李新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温州红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财会通讯.2009(14).

[2]纳鹏杰,林琳.基于资本市场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研究――以澳柯玛集团为例.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01).

[3]胡汉杰陈冰梦,王雷廷.试论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模型的构建.现代商贸工业,2007(01)

[4]胡宇.从“如家酒店”的成功经营看我国旅游行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必要性.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3).

[5]李萍,梁秀花,崔海鲲.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几种方法.黑龙江财会.2009(03).

[6]邢旭东.关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

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如何风险规避;不确定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是指经济主体(主要指企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理财环节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经济主体所做出的判断、考量以及应对防范和对风险的控制,实现经济主体财务活动安全的过程。它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一个可循环的动态过程,也是经济主体想要持续不断运转的基础。它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如何合理管理、控制这种不确定性为经济主体带来的损益,就尤为重要了。

一、财务风险管理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1.资金的筹措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银行借贷、发行债券、股票、融资等方式筹措到的资金。企业通过以上的方式所获得的资金,属于其他方的投资,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使企业可能受到损失,这种投资的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要面临的风险。如资金使用或企业经营不善,那就意味着到期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所带来的商誉的下降以及债务危机都是筹措资金阶段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

2.使用资金所产生的风险:企业使用资金包括:基建投资、项目的投入,股权的投资,企业生产建设等,都可以理解为投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市场、被投资的企业、生产过程遇到的问题等等不确定的因素,使投资的风险,成为所有风险中最大的一个方面。

3.资金回流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资金的回流主要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之后所取得的报酬,即商品资金向流动资金转换的过程。这是企业资金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多变因素未能及时地收回资金,以及资金回流中债务人的原因使账目成为坏账,无法收回资金,都会形成亏损以及资金流动的不良循环,为企业的运营造成风险。

4.资金的分配所产生的风险:所谓的资金分配,即利润的分配。企业的利润分配包括投资者或股东的分配、职工福利的分配、基建的投资、公积金的积累、弥补亏损、以及企业下一步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金等,都是资金的分配。由于各个企业的规模、结构、领导决策的不同,分配的时间、方式与金额的多少也不会相同,所产生的结果令盈亏无法预计,风险依此产生。

二、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流程

1.正确识别风险

企业正确判断所面临的问题是否具有风险,是风险规避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部分。主要由企业的财务人员负责,在风险产生之前,财务人员运用各种方法,来识别所要遇到的和将要遇到的潜在风险。正确的判断可以让管理者更加快速地处理风险,为企业的发展赢得先机。判断风险分为感知和分析。通过客观上对各种产生风险因素的了解,可以感知风险,并为管理制定对策提供服务。分析风险可以为管理者提供风险的来源,以便于更快速地解决风险。感知为基础、分析为关键,二者缺一不可,扎实的基础可以让我们敏锐地找到风险,准确的分析可以为我们带来正确的判断。风险识别中包括了对企业本体中关于人事的风险、财务问题的风险、生产过程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技术性风险、目标市场中存在的风险、人文环境的风险、外在竞争风险等一些其他的风险识别。风险识别还有一些需要遵守的原则:量力而为,综合考察,全面详细。

2.准确的评估风险

准确的评估风险,就是对于企业面临的风险,运用财务知识,来合理的评估风险的大小与程度。这一环节是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如果做好,能为企业带来时间与决策上的先机,降低管理上的成本。为什么要评估风险的大小呢?因为在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由于不同的原因,所处的环境也不相同,有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先解决哪些风险。有的对企业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比较早,需要决策者先制定对策;有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同样是需要优先做出决策的;还有一些未来一段时间里才会引起风险,企业毕竟精力有限,所以暂时不用放进日程,可以延后处理。评估的方法有五个,分别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杠杆分写法、数理统计法、风险价值度量法、风险率度量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做介绍了。

3.合理的控制风险

由于一些不可抗力,不确定因素等,会产生一些无法控制的风险,这样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或决策者来衡量,决定如何将损失降到最小。主要的有四种应对方法:风险转移、风险保留、风险回避及损失控制。风险保留分为有计划和无计划的保留,也叫风险承担。指如发生企业损失的情况下,企业可利用自身的资金来弥补。有计划就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所得出需要承担的风险的结论,并有后续的计划;无计划就是企业直接承担风险,没有其他后续方案。风险转移主要是保险和合同的形式下,让渡人风险转移给受让渡人来承担其风险。风险回避是最消极的一种行为,企业主动的有意识的放弃承担风险的行为,让特定的风险无法发生。这样企业虽然不用承担风险,同时也失去了一些潜在的利益。对于损失的控制就是对于风险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损失最小化的计划来最大限度的控制并降低风险。损失控制又分为事前、事中与事后三个阶段的控制。

三、对于风险规避更加强力的措施

1.经营过程中:多元化经营

经营过程中如何更加有效的规避风险呢,我们可以从一些企业所运行的多元化经营理念上得出结论。多元化经营方式的好处就是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由于企业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或者是相同的行业市场,分别研制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品牌。产品与产品、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关联性也会小很多,彼此之间产生的风险与互相影响的概率也随之下降,当一种产品遭受到市场冲击,产生风险时,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其他行业的产品所受到的影响会小很多,而其他行业所带来的利润也同样降低着企业亏损的风险。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利润空间使企业在突击主要业务时也可对其他市场积累经验互补不足。不过要根据企业自己的实力,技术资源等适度涉足,不能急于求成,这样企业才能稳步的发展。

2.健全的财务预警系统

所谓健全的财务预警系统,需要企业准确无误的编制现金流量表,并且企业须有计划的将投资、现金流量、财务现状等进行汇总,形成以数量为代表的报表,以周、月度、季度、半年、一年为一个周期,以企业要有利润为前提,形成现金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以资金为基础,如果企业有亏损,就是说明企业已经到了面临危险的时候,这时还需要管理决策者来做出合理的方案,有了预警不代表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其实真正的预警系统还是安在每位决策者,管理者的头脑里、心中才是最安全的。

3.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什么是健全的管理制度,过去的管理制度是决策者,管理高层,股东会等等来决定公司的走向,投资计划,工作重点等问题。在这样的制度下,财务风险管理所进行的风险评估等工作就相当于事后所做的,做出的评估也失去了时间上的优势,得到的信息也相对地延后,不全面。所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应把财务管理制度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从高层决策,到各部门执行,这样财务风险管理所做出的评估才更加准确,决策者才能合理的措施,才会为企业在未来将要遇到的风险中,掌握先机。

4.人性化的监督机制

其实企业的风险还有一大部分出自于人员,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这样的问题其实比其他问题还要难以解决,所以人性化的监督机制就显的很重要了。人性化的监督机制是指在监督的过程中,监督人为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但是并不以惩罚为手段,而是被监督者通过监督者的提醒,改正了问题,使双方都得到监督机构的奖励,这样企业才能和谐的发展,重大的问题,不能改正的问题,有监督机关审查并处理,高层董事会定期审查监督机构,但是必须让企业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员工有一种归宿感。这样的内在人事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各部门协调工作也就相对简单。

总结

对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不能孤立的来看,要结合各个部门,宏观的来看问题,尤其是风险管理。这是企业管理运行活动中的重中之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合理的控制风险,调整各部门之间的运行,防范不稳定的因素,这样企业才能长足安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财务风险 规避 措施 方法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其规避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规避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本人认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销,从而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分散投资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回避财务风险。

(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企业也可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3、不同的财务活动阶段,规避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筹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有资金的控管,对各种借支款项要严格审批并及时催收。其次,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即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比例要适当,充分利用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选择总风险较低的最佳融资组合。第三,注意长短期债务资本的搭配,避免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期过于集中。第四,选择多种筹资渠道。第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债务资金,只有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才能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

(2)投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要谨慎投资,在资金运转良好或有剩余资金的情况下,才去考虑获取额外报酬的对外投资。第二,如果投资是生产经营的必须环节或是进行风险性投资,必须拟定严谨的投资计划,进行科学的投资回收评估和论证,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入时间,以避免造成资金短缺或运转不灵。第三,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包括不同投资品种组合、不同行业或部门的投资项目组合,长短期限不同的投资组合等,以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最佳组合。第四,加强对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研究,以减轻和抵消对证券投资收益的影响。

(3)资金回收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资金回收风险是指资金不能及时周转或资金流出后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要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必须做好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分配和资金回收的测算和平衡,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应收账款回收控制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规避:一是利用“五C”系统对客户进行科学评估,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额度和不同的现金折扣,制定合理的资信等级和信用政策;二是在现销和赊销之间权衡,当赊销所增加的赢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三是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监督,对坏账损失事先做好准备;四是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既要保证账款的有效收回,又要注意避免伤及客户关系,同时,制定收账政策时要考虑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的大小。

(4)收益分配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收益分配风险的规避要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金流入实施控制,另一方面要考虑收益分配政策。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利润分配政策,采取适当的利润和现金分配方式,保障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互配合、协调,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 周朝琦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

[2] 王希旗、江小毅:财务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

[3] 叶弟豪:财务风险规避.知识出版社,1994。

[4] 朱伟: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防范.企业经济,2003(3)。

篇10

【关键词】路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风险,对企业及投资者而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风险之所以成为风险,就是因为其不可预知,常常让人措手不及,所以了解路桥企业如何规避财务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风险具有不可预知性,要有效的控制风险,或者说把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企业运作必须面对各式各样的风险,如果风险管理不善,不仅会使企业受损,严重者还可能令企业倾覆,所以必须引起重视,并且都必须了解规避风险的方法,并作出合理的措施来规避风险。

路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原因

路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原因为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企业结构不合理和财务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管理体制表现为财务管理、财务相关内容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管理体制有较大的差距,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难度。投资决策表现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和信息的全面真实性。企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企业的整体体制,企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资金的有效利用和企业风险的大小程度。财务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体现在受教育程度和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现展的需要性。

路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策略的探讨

加强路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财务风险是企业不能避免的,路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组成体的微观主体,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自我保护,因此企业必须要拥有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在现今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候,路桥企业所形成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原有的经济体制,企业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和周围宏观环境的不停变动,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状况,所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未来的发展环境。成熟高水平的防范意识必须具备在第一时间做到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状况。

加强路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审计制度。

审计控制最重要的是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可以更好的控制和防范路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良好的内部审计既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状况,又可以提出企业的改进策略。当内部审计运作效率增大时,可以实现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性、财务决策的可靠性和降低财务的失误性。一是要了解业主各种情况;二是要掌握立项审批情况;三是要确定我们的中标底线。如果该项目需要施工单位垫资施工的话,还应认真分析研究,全面考虑公司资金情况,也就是说必须考虑到垫资期限。存款与贷款利息的差额以及建设单位的偿还能力等诸因素。通过全面分析之后决定该标是否可投,再做出正确的决策。合理的控制财务风险需要注意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计算、提升企业的网络建设、加强企业会计知识体系的统一、建立合理的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实行日清月结的制度。企业要做到小笔金额实数报账,大笔金额有会计委员代为报账。

保持良好的负债比率。

在企业运行时,赔偿来源是所有者的利益,负债规模不能超过企业的净资产,但现实生产中企业的情况总是各不相同,归结起来就是影响负债比例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企业盈利的能力、企业还款的保证和企业筹资的规模。

项目融资是指以公司的资产、未来的预期收益等为保障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是指以建设项目的名义,以该项目自身预期现金流量和未来收益、自身财产与所有者权益为保障来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2007年,东莞莞深项目中标,我公司在面临的资金高度紧张情况下,以项目为质押,于2007年3月与东莞市商业银行以项目应收帐款为质押贷款,改变了我公司在融资渠道单一性及跨省。银行以每笔工程结算收入30%收回本金和利息。以此项目为质押,用此办法融资,总机构压力可缓解,还款风险小,这种方式应该减少。2009年4月施工企业友好联谊会中。企业经理人都在探讨融资。如果能成立一个内部担保团体,各家公司可向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融资,它先整体授集,1-6月融资期限内可灵活安排还款时点,融资额度持续周转能及时满足公司短期资金需要。能暂时平衡资金流,降低经营与财务风险。远东公司在针对我们路桥施工企业特殊性,正在开发一种新产品,在投标过程中,以向业主支付保证金为质押,以内部友好单位为担保,快速便捷融资到位。融资过程中,一定要炼好内功,提供完整授信资料。减少贷款审批过程。这是提高融资能力最坚实的基础。

当今时代的金融机构更多看重的恰恰是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管理水平特别是团队管理能力。这些融资机构会采用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对公司资金实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审核和测定,从品德、偿付能力、资本、抵押、经济形势等考虑。品德,指企业愿意履行其付款承诺的可能性。它是对企业声誉的一种度量,考察其是否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按照承诺付清款项。要关注银行经理的能力,要找准银行的关键性人物,这点也是关键,融资难易是与银行经理的能力分不开的。经理有能力,银行便充满活力,业务开展更具灵活性;反之,业务呆板,企业受益不会大,况且,能干的经理在银行影响力也很大,当银行紧缩时,他也会设法为客户争得必要的资金。同时,要找准银行的关键性人物和实权人物,与他们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才能使贷款成功的机会增多。所以,找准银行实权人物,多多与他们联系沟通,对企业争取贷款业务是十分有效的。确保还贷续贷的流畅性,在筹资过程中大大减少财务风险。

路桥企业风险的控制和响应。

企业风险主要是风险等级和风险因素,只有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办法、资源计算以及风险的种类,就可以控制风险的利润。比较常用对抗风险的方法有风险转移、规避、组合、自留和减轻,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和信息量的影响,使得预测信息、预测效果与实际结果完全不一样,所以要想取得更多的利益就需要更好地控制和响应风险。

项目经理的选用。

一个项目取得的效益如何,和项目经理的选用有着直接的关系。选好了双方都满意,选得不合适则会引发许多麻烦及风险。项目经理必须具有驾驭客观形势的能力,对形势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判断,全力规避企业风险;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各方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必须具有内部协调管理能力。团结项目班子成员,协调经理部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具较好的民主作风。按照各自的职责发挥好各部门、每个人的作用,给项目施工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总部应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立军状,递交目标责任书。

管理费的收取化整为零、定期收取。

项目施工有其特殊性,资金来源缓慢,资金紧张有时会跨越整个工期,项目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支付管理费与支付项目应付款项一样重要。总公司不能因为资金紧张而不支付银行贷款利息,那么项目也应该这样。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管理费平摊到月,每月作月用款计划,按期支付,这样管理费就容易收取。项目部也不会因为一次支付管理费而压力增大,更不会因项目亏损完不成目标责任。最后管理费也就不了了之,以上是对财务风险一些粗略探讨。

项目施工有其特殊性,资金来源缓慢,资金紧张有时会跨越整个工期项目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支付管理费与支付项目应付款项一样重要。总公司不能因为资金紧张而不支付银行贷款利息,那么项目也应该这样,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管理费平摊到月,每月作月用款计划,按期支付,这样管理费就容易收取,项目部也不会因为一次支付管理费而压力增大,更不会因项目亏损完不成目标责任,最后管理费也就不了了之,以上是对财务风险一些粗略探讨。在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值得高度重视,流动性极强就是资金,路桥行业,从购入标书、资格预审阶段的信贷、投标阶段的保函及保证金、中标后的履约保函、开工预付款保函,到工程项目施工完工结算。所以总结了以上策略和问题,才能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为公司取得该有的收益。

结语:在路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中,财务风险和筹资结构是相辅相成的,资金是贯穿了企业从资格预审、投标、中标、开工和完工结算等整个经济运作,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在财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是资金管理,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财务风险严重影响着企业经济运作,操作时要非常谨慎,否则很容易给企业带来损失。

参考文献

[1]袁咏梅.路桥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策略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9):76-78.

[2]包亚芬.浅析铁路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方法与防范[J].时代金融.2011(12):262-263.

篇11

关键词:纺织业 财务风险 风险规避

我国的纺织业历史悠久,是一个对劳动力需求大,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产业,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产品生产出口大国。但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纺织行业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准确评估风险,进行合理投资规避风险,关系到纺织企业的生存发展。

一、纺织业现状

2012年经济环境变得很严峻,我国纺织业出口量逐渐减小,国内外棉花价格差别很大,导致我国纺织业生存成本不断增长,而纺织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减少,纺织行业整体上处于低迷状态。

2013年我国纺织业仍无法摆脱整个经济环境相对低迷的影响,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去年棉纱价格已经提升到近5万元/吨的高价,许多纺织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但是纺织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企业不得不积压产品,或是以亏本的价格进行小批量销售。劳动成本逐年增高,许多纺织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的景象,严重制约了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力量和生产能力。纺织行业处在相对低迷的阶段,企业管理者时刻面对着财务风险,因而在进行资金投入时变得畏首畏尾。

二、纺织业财务风险

1、外汇风险

自2009年开始,国际舆论的炒作使人民币不断升值。纺织行业一直都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纺织行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出口创汇,面对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增长,国外需求量急剧下降,我国纺织行业的利润不断降低,外汇风险越来越大。

2、筹资风险

人民币的升值导致了纺织企业资金出现了缩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流动资金好似人体内的血液,血液充足则人体质就好,血液匮乏身体机能势必下降,因而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纺织企业的生产以及业务发展。我国的纺织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因而其生产规模有限,纺织品产量有限,资金周转时间较长;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设备限制了其独立接单的机会,只能做代加工,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容易引发财务危机,进而增加了企业自身的筹资风险。

3、投资风险

资金投资方向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现阶段纺织市场需求出现萎缩,企业管理者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会寻求一些其他投资方式,而投资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都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风险的基础上,且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测算值为正时才可进行投资。如果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及所谓多样化经营,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当项目的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时,企业就会产生投资风险。

4、资金营运风险

这类风险是因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资金营运主要体现在企业流动资产的循环周转方面。企业流动资产的循环周转主要取决于存货和应收帐款的周转。当企业的存货和应收帐款周转正常时,企业的资金链是连续的,企业的生产经营就能正常进行;当企业的存货和应收帐款周转异常时,如存货大量积压,资金大量沉淀,或应收帐款占用资金过大,长期收不回来,企业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支付困难的风险。

5、收益分配风险

我国的纺织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对收益分配的意识薄弱。在收益分配上忽视资本结构,未意识到股利分配对企业的深远影响。我国的纺织企业侧重于企业资金的积累,忽视股利分配制度,不能认识到企业资金流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我国纺织业采取的是配股或送股的收益分配方式,这就增大了证券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投机的机会,纺织企业股利政策没有正式的规定,股利分配方案经常修改,使得企业管理者无所适从。

三、纺织业财务风险规避

1、财务风险识别

财务风险识别就是指在不利风险出现之时或是出现之前。财务风险识别包括:外汇风险识别、筹资风险识别、投资风险识别、资金回收风险识别以及收益风险识别五部分。

纺织品出口创汇增加了外汇风险,外汇风险严重影响着企业经营,企业应及时掌握汇率动向,适时的调整收付款方式,避开汇率波动引发的经济损失; 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做好评价企业资产额度以及金融市场动向的工作,通过分析企业负债情况识别企业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制约着其他风险的产生和危害程度,可通过往年投资数据分析得出投资报酬率的具体变化形式,以此进行风险识别;依据资金周转率、回收周期、账款收现率等判别风险;分析市场需求,合理分配收益资金,避免片面追求高回报而忽视企业资金储备。

2、财务风险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大部分与企业财务管理关系紧密,财务管理缺乏安全意识、管理手段落后都会引发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做好以下五点:第一、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重视财务管理,改善管理手段,做好财务预算、营运、控制等;第二、在企业中树立风险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降低潜在负债风险;第三、充分考虑货币以及投资风险,科学的做出投资决策,避免盲目投资;第四、加强日常企业的收支管理工作,控制现金储备;第五、制定长期的股利分配政策,保证企业留存资金与企业生产相适应。

3、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经济全球化,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环境不断变化,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纺织业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两部分。外部管理即是企业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所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控制,降低甚至规避财务风险;内部管理是针对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进行控制,通过强化内部结构,规避财务风险。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纺织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提出了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防范、强化财务风险管理三点建议来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生产安全和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冰.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措施和方法[J].山东纺织经济,2010(6)

[2]田月昕,伊基红,张颖军.浅析新经济形势下纺织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现代商业,2011(3)

[3]周炼军,王璐.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财会通讯,2011(8)

[4]齐春霞.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4)

[5]刘儒,曾宙.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浅析[J].财会通讯,2011(23)

[6]张洪梅.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1)

[7]刘胜荣,刘敏.浅谈纺织企业的财务风险[J].黑龙江纺织,1999(4)

篇12

【关键词】国有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风险规避

国有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力军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经济国际化、一体化趋势加快,资本市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岳阳撤官事件、深石化事件以及中航油巨亏等,使得财务风险再次受到普遍关注。

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自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然后包装上市,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地方出现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如鲁能集团,其700多亿资产只变卖了30多亿,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此外一些国有上市公司在关、停、并、转过程中也使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增大,如PT水仙的退市。

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与资本结构有关的财务风险。根据2009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08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银行借贷资金仍然占据很高份额,达84.9%(见下图)。这种资金结构极易削弱公司的资金偿付能力,进而导致财务风险。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有股票投资风险、债券投资风险、证券投资组合风险、外汇投资风险和其它投资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如果不能科学管理,小则使公司大伤元气,大则可能导致公司破产倒闭,如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忽视投资风险的鲜明例证。

外汇风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对外贸易不仅十分频繁而且金额巨大,汇率的变动给公司带来外汇经营风险、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不定,使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外汇业务遭受了一定的损失。可见,外汇风险是上市公司预防财务风险的应有之义。

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国有上市公司在盈利分配过程中,在确定盈利分配的比例、金额、时间等的决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并购风险。并购风险是指公司为了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对公司规模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国家政策性或外资并购等经营活动引致损失的可能性。此外,一些国有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等股权变动行为也将大大增加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

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的全球性漫延,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冲击已经显现,据网易财经2008年10月31日的《中国公司金融危机受损情况报告》显示,上市公司已造成数百亿美元的损失。而且,汇率频繁波动导致汇率风险加剧,汇兑损失加大。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如果没有很好履行职责,没有形成对管理权限的有效制衡,将导致经营管理中的权力和义务不对等、不统一,使得融、投资风险加剧,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日益成为重要的管理议题。当前部分国有上市公司缺乏风险预警体系,有些虽然建立了风险监控预警机制,但形同虚设。风险预警机制欠缺灵活性,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不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无法起到预警作用,导致筹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风险增大。

融资结构不合理。首先,国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负债比例极高,易诱发筹资风险。如图1所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使公司资本结构严重扭曲。当前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股权融资虽有所增长,但直接融资比例仅为15.1%,公司主要利用负债进行融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筹资风险巨大。其次,关联业务融资导致财务风险增加。在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过程中,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对外担保现象严重,且多数情况是为他人向金融机构借贷提供担保。在对担保风险及其法律后果认识不足、碍于人情或关联关系而进行担保的情况下,担保风险不断增大,公司代偿责任的风险就出现了。况且我国很多国有上市公司凭借自身的国有性质,认为国家会有相关政策特殊照顾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漠视财务风险的加剧。

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公司的投资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些国有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风险加剧。而且,有些公司盲目实施多元化战略,虽然可能使公司一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但更多的事实显示盲目的新业务所带来的是公司内部整体资金的匮乏,拆东墙补西墙,极易造成资金链断裂,投资风险增大,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例如深石化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涌庆在职期间由于投资决策失误造成集团亏损21.61亿元,资不抵债15.34亿元。

资产并购重组盲目。当前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外资进入,有些公司将并购作为公司低成本扩张的主要途径,而且大量进入非相关领域,导致投资管理严重失控,最终并购重组失败,公司损失巨大。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Unocal)受挫,五矿集团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诺兰达(Noranda)失败等,都导致公司面临巨大的并购风险。

国有上市公司规避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国有上市公司要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调整战略,与时俱进,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同时,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加强监管,以保证国有上市公司的稳定、有序发展。

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对于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独资企业,即指国资委)、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从机制和制度上防范财务风险。而且,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包含一个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它一方面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能够科学地平衡财务预警权和经营管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使得财务风险得以有效规避。

完善内部风险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是进行风险规避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的特点,其组织形式、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产品特点等都不尽相同,要想使风险管理制度真正实用,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就必须根据国有上市公司自身的行业、发展阶段等特征完善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落实风险分层管理责任。规避财务风险要将防范风险的目标层层分解,防范风险的责任层层明确,防范风险的措施层层到位和落实。只有强化责任并引入问责机制,形成层层传递的工作机制,才能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把防范和规避风险的责任落到实处,融、投资及收益分配各环节的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得到防范。2006年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在中央企业首次实行了全面风险管理,落实各公司各层级各环节的风险管理责任,对于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断提高融、投资决策能力。面对当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现状,我们应该加快优化资本结构的步伐,才能合理规避筹资风险,提高公司整体质量;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尽可能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对于资金的管理,应该及时跟踪和进行控制,从而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篇13

什么是风险?

首先、风险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结果或既定事实,但它与风险因素有关。

其次、风险只计算其可能的损失不计算其可能的附带收益。

再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度量性。

财务风险的界定

什么是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风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有两种认识:

第一种认识,财务风险属经营风险的一种,它不同于一般的经营风险它特指股份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运动风险,包括筹资、融资、投资和用资等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

第二种认识,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都可以认为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

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风险活动,风险与收益同在这一规律决定了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包含了对风险进行管理的要求。

再次、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型企业破产倒闭的事实从反面说明了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中国珠海的巨人集团曾经辉煌一时但因投资决策失误被巨额负债拖垮。创维集团总裁黄宏生出道时看好彩电业却因技术落后大亏一本之后又投资于丽音机,却因操之过急几乎血本无归[1]。

因此,企业界存在的这种现象说明了无论是百年基业还是后起之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财务风险的规避

财务风险规避涉及的内容很多,针对不同的风险形式有不同的规避方法本文主要讨论会计责任风险和经营中的财务风险规避问题。

一、会计责任风险的规避

新颁布的会计法不仅强调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主体,而且还扩大了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单位负责人来说如何维护会计资料的真实性、防范可能出现的会计责任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从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看,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会计技术因素的影响,既有单位负责人的因素,也有会计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单位负责人为自己的业绩或企业自身的利益,而指使会计机构弄虚作假而致虚假的会计信息给企业带来的。针对上述原因本文认为单位负责人要防范会计责任风险应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点,加强单位负责人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这是贯彻执行会计法避免会计责任风险的关键。

第二点: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作用

第三点,加强内部会计监督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第四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单位负责人必须配备有资格且高素质的财会人员拒绝任何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低技术不过硬的人员。

二、企业经营中财务风险的规避

这里的生产经营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和营销在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方面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和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会在企业财务方面造成风险。

在生产方面,在通过市场采购生产资料的条件下,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供应数量和价格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在营销方面,消费者数量的变化、销售渠道的变化、其他代用品市场供求变化、竞争者情况的变化都会企业产品在销售上出现的风险。

企业财务压力的风险贯穿于经营活动中,但并不说明企业束手无策。相反,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风险经营策略采取主动措施化险为夷,以下重点说明几种风险经营策略[3]。

1从营销的角度谈风险规避的问题

首先是超前防范经营风险的市场细分策略。

其次是用多角化策略分散风险。

再次,用市场营销组合来综合防范风险。市场营销组合分成4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销地place、和促销promotion、简称4p组合。产品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组合策略、产品寿命期、经营策略、新产品开发以及产品包装品牌策略等[4]。

2从生产的角度谈风险规避的问题。

这里成本控制是一重要手段,要建立成本分级分口管理的责任制度要处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处理企业总部与下属各个生产单位包括车间班级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

其次是、处理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形成贯穿企业上下连接整个企业左右的成本控制系统。企业总部负责制订全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计划并进行成本目标分解。车间分部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车间内组织贯彻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编制车间分部成本计划把车间分部成本指标、分解给班组组织车间分部成本核算并报告总部,检查分析车间分部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督促班组完成成本计划。

以上是从纵向落实成本控制,以下是从横向来落实成本控制,财务部门负责全面成本管理,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分管与产品产量出厂期等有关的成本管理,物资部门负责分管与原材料外购协作件燃料消耗等有关的成本管理,技术工艺部门负责分管与原材料消耗新产品制造和老产品改进以及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产品设计等有关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分管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成本管理,劳动工资部门负责分管与工资劳动定额劳动保护等有关的成本管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分管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成本管理。

总的说来企业经营的风险可以概括为下列5个方面:

第一、市场需求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波动越大企业经营的风险也越大。

第二、产品售价越越稳定,经营风险越小;反之,产品售价波动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第三、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产品收入的抵减,抵减后就得到产品利润产品成本波动大在产品收入不变时产品利润波动也大,经营风险随之增大;反之,产品成本波动小经营风险也小。

第四、调整价格的能力。企业在经营中经常会发生投入资源价格上升的情况,当产品成本变动时如果企业具有较强的调整价格的能力,经营风险就小;反之企业如果缺乏这种调整能力那么经营风险也大。

第五、固定成本的比重,在企业的全部成本当中固定成本比重较大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便大;当产品销售量变动时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随之变化引起单位产品变化也会比较大从而导致利润的变化比较大,这样经营风险也比较大;反之,在企业的全部成本中固定成本比重较小时,单位产品成本中单位固定成本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小;当产品销售量变动时,产品的产量相应的变动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也相应的变动;但由于它占的比例比较小所引起单位总成本的变化也比较小从而利润变化也小于是经营风险也比较小。

结论

风险的规避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使财务风险管理提上议程,相信随着我们对财务风险越来越重视,我们有能力把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翔.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32~34

[2]单静.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05.74~75

[3]李胜.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湘潭大学.2005.46~49

篇14

关键词:路桥企业;财务风险;规避对策

1引言

就目前来说,建筑行业是我国发展最为红火的行业之一,这种现象固然可喜,但是这也加剧了建筑市场上各种类型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的发展受到内部外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财务风险的存在就是十分明显的一个。当前的市场上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不科学,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规避体系和机制,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资金供不应求的危险,因此,开展必要的风险管理工作不仅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笔者在文中将路桥企业作为阐述对象,在其实际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规避和管理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降低财务风险促进路桥企业的稳定发展。

2路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从宏观上来讲,分析路桥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着手。路桥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具有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较多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存在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2.1客观因素

2.1.1宏观经济的影响

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时时刻刻影响着市场的动态和走向,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供需矛盾的产生,这就进一步扰乱了市场的秩序,而市场秩序得不到规范直接使施工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受到致命性的影响。除此之外,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建筑施工谋求一席之地,大量的路桥施工企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和手段,这样一来,由于招标价格被大幅度拉低,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微乎其微,目前的建筑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所以就算合同存在,也难以完全按照合同开展管理。以上种种情况都提高了路桥施工企业的运行成本,资金的供应也不够及时,究其原因是通货膨胀在其中作怪。施工企业和其他的企业类型不同,其大都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这成为其发展面临的最大负担,同时由于加息的存在,施工企业的资本成本大幅度提升,加之筹资难度较高,使得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不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2.1.2施工环境及风险的不确定性

路桥施工具有较长的施工线路,施工地点不够集中而且较为偏僻,不难发现,路桥施工的施工环境是相当复杂和烦琐的,路桥施工材料的选择大都是就地取材。此外,由于财务风险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不能精确地计量,这个时候只能是预测财务可能出现的后果和造成的影响,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很强的。

2.2主观因素

2.2.1筹资风险

筹资活动是施工企业开展经营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基础和初始,众所周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旦在筹资阶段没有开展完好的管理,将会加大筹资风险出现的概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企业自身具备的资金和银行贷款,如果资金来源于工程项目的盈利,就必须将这部分资金再次投入到本项目中去,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所以加大了集中管理的难度。而银行贷款是其主要的筹资手段,路桥施工的施工周期较长,业主不能及时地支付计量款,施工企业只能不断地续贷,久而久之,施工企业的负债量过大,超出了偿还能力,银行这个时候将不会继续为其提供借款。

2.2.2合同中的财务风险

合同风险是路桥施工企业中各种风险的源头,建筑施工市场的供应远远大于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业主占据了绝对的主动地位,抓住了施工企业迫切承包工程任务的心理,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进行为难,施工企业由于处于被动地位,经常被迫签下合同,之所以说被迫,是因为合同中存在大量的不平等条款,一旦施工企业没有将施工做好,很容易出现亏损,更严重的是某些施工企业刚刚接到工程任务就意识到了亏损,增加了财务风险。所以,合同中的财务风险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财务风险之一。

2.2.3财务管理的风险

财务管理是企业众多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一个,财务管理是做好其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一旦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时候出现些许的差错,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使得资金大量流失。当前大部分的企业均采取事后算账的方式,这就导致不能对企业的财务实施及时和有效的管理。施工中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员费用都是管理的对象,如果不能对上述要素开展良好的管理,将直接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甚至导致资金的断流,严重者导致企业走向倒闭。

3规避路桥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3.1提高路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要想切切实实地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首先要求企业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和观念,要从思想中、意识里、脑海中和内心深处意识到做好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丰富其财务风险防范知识,工作人员也要自觉主动地接受新型的财务风险防范技术和手段。

3.2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收款制度

对于路桥施工企业来说,其拥有较大数额的应收款项金额,一旦其不能及时地对应收账款予以收回,就会直接影响企业自身资金的运转,甚至因为资金链断裂造成企业停止运转,当工程任务竣工之后,应该立即办理验收,并力求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财务风险。第一,强化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使资金的周转速度得以加快。如果某一部分资金快要到期,这个时候财务部门需要进行催收,并借此机会对那些不能在短时间内交付的款项予以追回。第二,全面分析掌握应收款项账龄的时候,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紧密跟踪应收款项的还款情况,然后收款政策的制定应该具有科学性。

3.3路桥企业风险的控制和响应

通过笔者在文中的详细叙述我们不难发现,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应该根据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等级,使得项目的风险管理范围、资源预算、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方法以及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进一步明确。在实际情况中,施工单位往往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使得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产生偏差,所以更好地控制和响应风险对施工企业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策略是较常用的风险对策。

4结论

通过笔者在文中的详细叙述我们不难发现,路桥施工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财务风险,这些财务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路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吸引财务风险管理人才,促进路桥企业的长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陈阳阳 单位: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邓忠良.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策略探讨[J].会计师,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