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安全泄露范文

企业信息安全泄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39: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信息安全泄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信息安全泄露

篇1

一、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信息化水平加深,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网络的便捷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网络接受、传送大量的网络信息,或者是存在网络云盘之中。而网络的公开性,也导致网络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没有门槛,这也是窃取信息的问题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制造型企业,一旦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被盗取,几十年的劳动成果皆拱手送人,企业将承受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

企业信息泄露还有一种就是人才流动,现如今企业人员流动较大,企业信息可能被直接带到其他企业之中,这也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另外一种情况是随着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增加,企业外派员工成为常见的现象,这样就加大了企业间的交流和接触时间,对于本企业的信息泄露也许就是在不经意间。

无论是网络问题还是人为问题,如果造成企业信息泄露,其对自身企业的损害是非常大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制造型企业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二、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被动性

制造型企业的工作重点在产品制造与生产,对于网络信息管理意识薄弱,很多时候企业只有发现企业信息泄露或者遭受病毒的攻击等安全事件,才会关注企业信息安全问题,进而调动技术部门前来解决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反映制造型企业对网络信息安全不够重视,只有出现信息安全问题时,才组建临时小组来解决企业信息问题,待到问题解决后小组便被解散,没有对企业信息后序的监督和管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策划和制度化要求,管理活动临时性强,缺少日常的维护和预防,导致更多的是重蹈覆辙,这样不仅没有为企业省下对安全管理的资金,相反的恰恰是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投入,直接增加了企业安全管理的成本。同时因为临时小组的组建,使得人员调动频繁,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2.员工使用内部系统连接外网

虽然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对企业自身的内网进行了防护监测,而且对员工上网和网页浏览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但是实际上,企业对员工上网的控制落实程度不够,员工依旧可以在工作时间使用企业网络进行外部网络连接,而且对于一些网站毫无防备。而网络病毒是时刻都在通过网络攻击使用者的,特别对于企业内部网络,黑客更是随时随地紧盯着企业内网出现漏洞,进而窃取企业内部信息。由于企业员工的疏忽,会有很大几率使得企业信息出现安全隐患,轻则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重则企业商业、技术信息被盗取或者企业内网瘫痪甚至纵,为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及损失。

3.移动设备限制力度不够

制造型企业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限制流水线工人的移动设备使用,但是对于办公部门却没有严格要求,办公人员可以自由携带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pad、硬盘等移动设备。因办公人员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会导致企业内部信息被无限制地拷贝。而且现如今的移动智能设备都能直接通过企业的无线网络,连接企业内网以获得权限,这样的确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办公效率,同时也给黑客病毒提供了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播的机会,提高了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的风险。

4.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水平低

在我国,普遍存在信息安全研发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这也是制造型企业安全技术不高的原因之一。制造型企业的工作重心偏重于生产、制造及商务活动中,而对于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不高。

作为企业,都会有一些信息安全意识。在企业成立初期,信息安全防护措施通常会被考虑并采纳,尤其是一些进口设备,但仅仅依赖进口设备是远远不够的。第一,进口设备虽然技术先进,但是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往往出问题的是一些关键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不仅难以拆卸且是整台设备的技术核心,设备厂商必然会控制其销售渠道。第二,很多企业过于相信进口设备的技术,力争做到一步到位,使得企业发展中前期安全防护的确不错,但是却忽略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网络病毒每天新出几万种,就算设备再先进,如果不进行更新,迟早会被病毒攻破。第三,很多企业都采用家用式免费杀毒软件,这些杀毒软件更新频率快,一些简单病毒、木马都能有效查杀,对家用来说但是对企业来讲远远不够,企业一般是黑客重点关注的对象,黑客往往会研制更先进的病毒来攻克企业的防火墙,一些免费杀毒软件很容易被攻破,增加制造企业内部信息安全问题。

5.企业出现安全问题处理方法不当

现如今研发病毒的技术快速而先进,病毒出现时的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制造型企业在出现信息安全问题的时候,虽然有相关的杀毒软件,但因为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其更新速度虽然频率高,相对滞后性比较强,对于新病毒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处理。而且许多病毒都是潜在性的,企业内部系统中毒之后没有任何异样,这就导致企业内部人员无法及时发现企业内网是否被越权或遭到攻击。同时,由于很多企业缺少专门管理信息安全的部门,并且对于病毒侵入缺乏有针对性的安全对策和应急措施,这就导致就算病毒被发现,企业在第一时间也无从下手。

三、制造型企业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

1.企业内部信息安全意识低

制造型企业的本质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得盈利,因此制造型企业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企业生产、制造以及流通和服务。在此情况下,企业更关注盈利情况,而缺乏对信息安全的管理意识,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不足。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安全防护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反而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从安全管理角度来说,没有事故发生才是管理绩效的体现。相对于质量管理、生产安全管理来说,信息安全管理的管理性质是类似的,但因为其管理对象的不可见性,往往容易被企业高层忽视。同时,一般也会存在侥幸心理,感觉企业内部网络不会受到黑客攻击,或是认为就算受到病毒攻击也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什么大影响,对企业整体利益影响不大。基层员工更是不明白什么是安全防护,对企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一无所知,这就导致许多企业内部信息技术会从员工口中泄露。

2.信息安全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具体原因是制造型企业不重视信息安全管理、缺少系统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缺乏专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没有风险评估、没有完善的业务流程,信息安全管理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3.信息安全系统没有应急措施

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系统缺少应急措施,也可以说没有自我保护系统。自我保护系统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一旦有病毒侵入系统,系统会自动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封锁,待系统安全后自动解锁。然而由于对信息管理的意识不足,使得很多制造型企业没有建立信息安全自我保护系统。在我国,诸多制造型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更多的是依靠员工的经验,对于网络自身的保护信任度不足,也缺少对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发展的关注和引用。

四、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包括管理层的重视方面、技术方面、人员管理方面等。首要的,企业应提升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只有加强意识,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才能有效保护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的发展。

1.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很多制造型企业信息泄露都是内部员工无意间透露出去的,这也是最常见的企业内部信息泄露渠道,企业应充分重视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定期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及考核,通过教育向员工灌输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常识、企业内部信息的重要性、一旦发生企业核心技术泄露将产生的严重后果等信息。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信息安全意识,也就是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信息安全隐患,企业中如果基层员工都非常了解并重视信息安全问题,那么这个企业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必然非常完善有效。

2.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由于很多制造型企业缺少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这就给了很多黑客病毒更多的侵入机会。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保护企业信息安全,降低安全隐患。制造型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信息的日常安全防范,也保证了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企业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健全的管理机制能够对风险有一定的预见性,把风险降到最低。

3.加大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

任何新型技术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信息安全管理同样也是,而且信息安全管理更多的属于技术型投入,对资金依赖性更高。制造型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把目标放得更加长远。企业内部信息往往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因此企业应提高对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信息安全系统的投资,把信息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的一部分,信息安全管理资金划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企业对信息安全管理的投资要有计划性,确保突况的资金投入、技术更新的资金投入、管理人员的资金投入、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等。把信息安全管理纳入企业整体的发展规划中,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更加安全,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4.加大对信息安全管理人才的认识

因为信息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信息安全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落实,制造型企业应当把信息安全管理与生产经营提高到同一个层次。企业内网是网络技术领域,既然是技术,就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人才培养,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质量。如果企业内部没有专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对外招聘的形式,在社会中寻求人才。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计算机人才更是越来越多,所以,制造型企业在社会中寻找信息安全管理的人才不会很难,同时还能促进计算机技术人才就业,对于企业自身以及社会都有很大意义。

5.加强企业内网管理

一般来说,企业内网系统中的信息很多都属于商业机密,基层员工是无权了解的。制造型企业应该把各个层级的员工账号及内网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按信息等级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和防范措施,以免企业员工在使用内网时网络病毒通过权限窃取过多的企业信息。另外,很多企业信息泄露都是由于某些员工通过企业无线网连接外网导致企业系统中毒,针对此类情况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通过对硬件的管理和网页访问权限设置,严禁员工上班时间通过移动设备随意连接外网。

五、结束语

篇2

(一)信息化安全认知匮乏

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建设管理中存在着明显的认知不足,全球联系的增强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中小企业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缺少足够的信息安全管理认知,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过于疏忽,没有形成科学有效地安全管理体制,作为重要保护对象。中小企业内部不同的信息需要不同的方式进行安全管理,由于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安全管理投入力度难以形成有效的安全体系,无法保证信息安全。

(二)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我国中小企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信息建设程度还有所欠缺。企业内部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缺乏科学的规章制度,难以做到信息合理有效的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各项制度之间出现混淆,安全职责定位不够明确,安全问题出现无从追求,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信息泄露中时有发生。

(三)缺乏相关技术人才

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对信息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度较轻,导致安全管理出现盲区。信息安全建设过程中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技术人才对安全管理盲区予以修复,进而导致信息泄露。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完善措施

(一)强化信息安全意识

企业信息安全是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基础,由此中小企业内部每个员工都应该予以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强化员工对于信息安全的意识,相比于技术安全更值得重视。所以,企业内部必须强化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营造内部良好的安全意识氛围,提升员工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有效地安全措施离不开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力度,做到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对于企业内部用户相关信息权限予以限制,明确,减少个人操作可能引发的信息泄露风险。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制度应随着企业发展而创新升级,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重点培养信息安全管理人才

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都是人才的支持,优秀的人才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稳定,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发展收益增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盲区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检查,维护,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有效地解决,规避风险的发生。

三、结论

篇3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信息安全 对策分析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通过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的探索,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与系统稳定,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让企业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下,快速发展,与时俱进。

1 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1.1 信息安全管理问题

目前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首先,信息管理人员缺乏或者人员经验不足:计算机信息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才,调查显示,我国七成IT企业信息安全系统保障不足,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更新系统补丁程序、没有及时维护系统。企业信息安全是上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对现有系统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及时发现新的问题,跟踪最新安全技术,及时调整安全策略,增强企业信息安全性。其次,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不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体系,会使得信息的管理错乱,无秩序,重复管理、漏管等现象发生,使得信息系统出现漏洞,安全性降低。最后,安全以人为本,如果管理不善,人为原因,造成的操作失误,误用或滥用关键、敏感数据或资源等导致信息丢失泄露,外部人员和硬件的商家等对于企业的系统有一定的了解,有权限合法访问,这也会造成信息的安全问题。

1.2 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问题

近年来,由于信息化发展较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由于信息化建设投资大、回报慢,一些企业虽然有信息化建设的意愿,但是在实际投入上比较小,这就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的不发,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止步不前,计算机硬件设施的老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存在这一定的隐患,而且,计算机的硬件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稳定性。另外在链路传输、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通讯线路故障)等以及物量的一些不可抗力造成的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使系统毁灰。

1.3 信息化建设中的软件问题

(1)国内的软件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更容易受到黑客和病毒的攻击。这样就会造成使用这些软件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2)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很多的系统和应用软件在初装后会使用默认的用户名和口令以及开放的端口,而这些都容易造成信息的泄露。

(3)Web服务中的安全问题,www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开放、共享、交互,这使得信息安全问题增加,安全漏洞多样,如果服务器的保密信息被窃取,信息系统就会受到攻击,获取Web主机信息,使机器暂时不能使用,使机器暂时不能使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信息被监听等。

(4)路由器信息的不安全行为,路由器简单的密码或共享密码、安全功能没有设置会导致信息的泄露。

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的对策

信息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只有保证信息的安全才能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走得更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行信息安全的建设,主要可以从强化信息安全观念、加强硬件建设安全防护、提升软件建设安全措施三个方面进行。

2.1 强化信息安全观念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一旦企业信息被盗取或丢失,对企业肯定会造成损失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要从企业的基层员工到管理者都要正确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强化信息安全的观念,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从思想上认识提高信息安全的必要性。

2.2 加强硬件建设安全防护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硬件建设安全,首先要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计算机,要保证计算机的安全就要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避免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性故障而导致企业信息的丢失。

另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要加强网络硬件的建设。目前,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企业网络协议就是TCP/IP协议,硬件组成有服务器、通信设备、网络安全设备,主要应用技术是网络交换、网络管理、WEB数据库技术、防火墙等技术,同时还有支持网络运行的支撑系统,整个硬件建设安全、稳定、可靠。

2.3 提升软件建设安全措施

要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还需要加强企业信息系统的软件安全防御措施,要采用高性能的安全软件对系统进行防护,使用防护软件要使其发挥其价值所在,不要因小失大。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软件防护措施不到位,主要原因就在于软件防护措施不到位,例如企业在公共区域设置无密码的无线路由器,等于是向所有人公开企业的信息,安全无法保证。因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采取高性能的安全防护软件来保证信息的安全。

3 小结

企业在信息化建O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有着很广泛的内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的监控、维护等涉及的面比较广。在信息安全问题上主要应该以防护为主,从良好的管理开始,将信息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形成安全保障体系。信息时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基础,我国的企业信息系统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没有足够认识到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和论述,能够引起企业的关注,加强信息安全的防护。

参考文献

[1]艾戬.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3).

[2]辛玉红.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J].现代情报,2004(11).

[3]马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J].才智,2014(01).

[4]张耀辉.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4).

[5]刘生堂.试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J].中国新通信,2015(22).

篇4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信息化发展对于企业人员日常的管理,相比较原来旧的方法而言更方便快捷、更高效;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的影响,相比较原来用人来发现风险,信息化大数据管控更能提前预知风险并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企业组织结构和流程的影响,集成化的网络信息系统是提高质效的一把利器。但现实使用中,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存在安全度低、信息泄露严重和安全意识低等现象,导致企业和用户损失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受到巨大损失。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能比原来的模式更有效处理问题、促进企业发展,是所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2.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2.1网络安全意识不强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却只看到益处却忽略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技术、社会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努力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速度加快,取得很大的进展,其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各个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的进步。但在新闻报道中,经常见到有信息非法獲取、信息交易导致用户信息泄露,这也是每个企业需要反思的问题。数据泄露、信息是否安全等问题并没有引起所有企业的重视,严重的不仅会导致用户信息泄露,如果发生企业数据库被篡改、网络系统崩溃等事件,给企业带来的名誉和财产损失不可估量。

2.2技术水平不高

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一个不好处理的网络难题———黑客。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遇到技术问题,由于有关人员或团队自身的水平不够和相关方面的经验的缺失,不可避免会存在某些漏洞和问题,这些漏洞和问题恰恰给了黑客绝佳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盗取信息。即使是市面上使用的各个“管家”与杀毒软件也完全检测不到,对企业的安全构成非常大的威胁。

2.3可使用的高水平软件少

一方面是供研发企业使用的高水平软件较少;另一方面是软件安全度低,很多公司虽然看到信息化发展的好处,但却贪图低成本的小利益,花费小成本购买使用安全保护性低的工作软件,结局只会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3.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性的措施

3.1切实提高企业安全意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企业重视信息安全,思考信息安全问题和公司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信息泄露带来损失还是小事,如果因此减少了企业竞争力,甚至阻碍了企业发展才是最可怕的结果。因此,企业应当提高安全意识,提前准备对策、制定应对突况的策略,防止信息泄露等潜在威胁,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通过建立高技术水平的团队,运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切实增强防火墙安全度,定期维护信息系统,从源头的技术传输阶段维护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制度,以此来保护信息安全、促进企业发展。

3.2提高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

虽然现在大家都在普遍使用《金山毒霸》《腾讯管家》等安全防护软件,但是这些软件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改革旧的风险评估模式,健全信息筛选管理安全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安全系统等级、减小信息被盗的风险,在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及早发现风险并妥善处理对企业发展尤其重要。

3.3使用安全性高的软件

归根结底,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是安全性低所导致的。虽然说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但是相比于安全性低的软件,安全性越高的软件,保护能力也越强,能更好地保护信息安全。因此,企业千万不能贪图小利益使用低防护级软件,保护信息安全,维护自身发展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篇5

【关键词】企业信息 现状 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十分重要的研究话题。影响企业信息安全的因素诸多,除了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之外,内部用户访问控制以及用户身份识别等系统还不够完善,会给企业信息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就是控制数据,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企业信息安全的意义

1.1 信息安全是时展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企业的商务运行带来了全新的模式,改变了传统企业生产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企业信息安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并且逐渐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 信息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大部分企业积极的引用了信息技术和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企业带来了诸多优势,比如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业务拓展等优势。目前企业的信息和数据主要都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对于企业来讲,信息安全技术是保障企业信息和数据不收侵害和威胁的基础保障之一,更是企业生存的保障,所以,必须要提高信息安全技术,避免网络和信息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逐步的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3 信息安全是企业稳定的必要前提

信息安全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无论是从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企业的稳定发展等角度来考虑,必须要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做好基础性工作,在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时候,必须要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重视信息战略,保障企业的信息化能够健康发展。

2 企业信息安全的现状

2.1 企业缺少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安全功过还是一个比较崭新的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并且信息安全技术和手段还没有成熟,进而导致相关规定和标准并不能贯彻执行,安全标准和规范也是比较缺少的,从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是一项非常科学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升级,是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以,企业信息系统运行风险和安全必须要定期的进行调整和规划,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员工缺少安全管理的责任心

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信息安全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员工,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员工们才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员工们能够直接影响到信息安全系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在诸多的信息安全问题中,最多的安全事件就是信息泄露时间。其主要泄露原因来源于内部员工,并不是外部黑客的攻击,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内部员工有意或者无意的泄露企业的相关信息,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成熟的系统预防内部员工泄密事件的发生,也是整个信息安全体系中的难点和弱点。

2.3 信息系统缺乏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本质就是由密码应用技术、操作系统维护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以及数据库应用技术等各个学科组成的计算机综合应用学科。但是由于我国计算机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导致我国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硬件和软件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弊端,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大多数都需要依靠进口,为企业信息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黑客已经不在是传统的破坏底层系统,目前黑客主要是入侵应用,窃取相应的数据,带着非常显著的商业性质。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针对应用的攻击越来越多,不仅需要从管理方面来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性,还必须要从技术方面给予强力的支持。

2.4 病毒危害

计算机病毒主要就是指编制对计算机程序有破坏性的程序,进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且能够通过自我不断的复制来代替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时代的计算机病毒已经泛滥成灾,根据相关统计,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已经高达4万多种,并且每年还在快速的增长,病毒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破坏性也就越来越高,给计算机用户和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5 “黑客”攻击

黑客主要就是指通过技术手段侵入到他人计算机系统的人,黑客破解或者破坏计算机以及网络系统,导致计算机用户信息数据的泄露。目前比较常见的黑客手段有后门程序、信息炸弹、网络监听以及密码破解等手段来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来窃取数据信息,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黑客攻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十分常见的安全问题。

3 企业信息安全改进建议

3.1 技术安全

3.1.1 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

为了能够预防黑客的入侵,可以在传统的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进而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比如数字签名技术,可以通过设定数字签名,用户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能够打上自身独有的印记,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避免其他人擅自修改计算机数据,从而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预防黑客的攻击。在设定数字签名的时候,必须要重视数字证书的获取渠道,一般主要就是从以下三个渠道来获取数字证书,即软件自身所带的数字证书;商业认证授权机构获取;内部专门负责认证的安全管理机构处获取。

3.1.2 入侵防护系统(IPS)

传统的防火墙主要功能就是拒绝明显可疑的网络流量,但是依然能够允许一些流量通过,所以,传统的防火墙防护功能并不到位,面对一些入侵攻击的时候依然无可奈何。大部分IDS系统都是被动的,然而IPS更加倾向于提供主动的防护功能,其主要目的就是预先拦截入侵活动和攻击性网络流量,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相比于传统的防火墙具有更多的防护优势。IPS主要就是通过网络流量实现这个功能的,也就是指通过网络端口接收外部系统的流量来检测其内是否还有可疑的内容,然后在通过另外一个端口将其送到内容系统中,进而一旦发现可以的数据包就能够自动的清除掉,避免病毒的入侵,从根本上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1.3 统一威胁管理(UTM)

根据美国权威企业对统一威胁管理做出了严格的定义,即由硬件、软件以及网络技术组成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设备,其主要可以提供一项或者多项的安全功能。它能够将诸多安全特性集成到一个硬设备里,然后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平台。统一威胁管理的主要功能有网络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以及网关防病毒功能。这些功能都是统一威胁管理本身所自带的功能。另外,统一威胁管理安全设备本身也具有诸多特性,比如安全管理、日志以及服务质量等特点,这些特性主要就是为安全功能服务的。

3.2 录级安全控制

为了能够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网络必须要允许控制用户对目录、文件以及设备的访问。用户在目录一级指定的权限对所有文件以及子目录都是有效的,还应该可以进一步对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文件的权限进行指定。目前比较常见的访问权限有系统管理员权限、读权限、创建权限、删除权限以及存取控制权限等。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应该为用户指定合适的访问权限,因为这些权限的作用非常大,主要控制了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

3.3 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

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要对网络进行实时的监控,服务器应该及时的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尤其是对非法网站访问的时候,服务器应该以各种方式加以报警,从而引起网络管理人员的注意。如果黑客试图侵入网络的时候,网络服务器必须要自动记录企图进入网络的次数,如果访问达到一定数值之后,帐户将会被自动锁定。

3.4 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无论哪个领域,主体都是人,信息安全方面的主体也是人员,通过人来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所以在建立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的时候必须要重视人的因素,做出相应的规范和绩效管理。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企业必须要定期的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的信息安全意识,并且要有专业的信息安全体系管理人才,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企业纷纷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且成立自身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来服务于企业运营管理和生产管理工作,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是,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能够保障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要不断的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避免各种入侵、盗取信息数据的事件发生,才能够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浩,张金荣.INTERNET接入、网络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徐国芹.浅议如何建立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架构[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5).

[3]付沙,企业信息安全策略的研究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26).

[4]姜桦、郭永利,企业信息安全策略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9(1).

[5]徐新件,朱健华.关于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供电企业管理,2008(2).

篇6

 

信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需要提高对信息处理应用技术的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了工作水平提升。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需要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功能。

 

1 企业信息化分析

 

受市场体制改革影响,企业间竞争力不断增大,想要获得有利的地位,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技术,并实现管理优化,争取提高各类资源应用效率。企业信息化管理,即通过现代化技术与管理方式的应用,实现资源的高效管理,且在企业内部形成网络化管理体系,提高对各项信息的分析应用,为各项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保证决策方案的合理性。而想要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关键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并调整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效率。

 

2 企业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

 

2.1 风险意识比较低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需要将网络作为载体,而网络具有安全性低特点,受外界各项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在应用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类风险,不但不会提高企业管理效果,反而会因风险而产生新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比较低,大部分未设立专门的信息风险管理机构,导致工作所用各类信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待发生安全问题后,往往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2.2 计算机技术更新慢

 

计算机技术对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意识到技术更新的重要性,此方面资金投入力度低,设备与技术更新速度慢。但是从市场环境来看,计算机技术更新迅速,想要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就需要从根本上来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增加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此部分资金投入使得发展压力增大,很少会增大投入比例,现行应用的设备老化严重,所用信息安全隐患增大,对存在的风险防范能力比较低,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攻击,非法分子可以通过技术入侵,造成企业内部机密被窃取,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技术人员水平低

 

想要实现企业高效信息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多种计算机技术,能够规范化操作各项技术软件,按照要求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但是从现状来看,因企业对信息化管理重视度不足,虽然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但是在技术快速更新的背景下,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并未对管理人员安排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课程,导致很多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状态,不仅不能有效利用各项资源,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阻碍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3 企业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应用方向

 

3.1 提高信息风险控制意识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想要提高对各类信息资源的应用效率,首先需要提高风险控制意识,转变传统管理意识,切实意识信息泄露对企业发展与管理的影响,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意识。应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重点做好信息安全管理研究,并成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总结以往经验,对各项专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各项可能会造成信息泄露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根本上来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效率,提高信息资源的应用效果。

 

3.2 积极更新计算机技术

 

为提高企业生产所有信息资源应用的安全性,需要及时对计算机技术进行更新,避免外界因素对信息数据的攻击,减少信息的泄露,消除存在的安全威胁。

 

3.2.1 信息加密技术

 

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并对不同人员设置权限,避免非本企业用户对企业网络数据的窃取,且可以预防不法分子对网络信息的破坏。

 

3.2.2 防火墙技术

 

利用防火墙将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互联网分割开,降低黑客攻击可能性,避免企业内部信息泄露。

 

3.2.3 漏洞扫描技术

 

网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漏洞,会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整个系统进行扫描,确定是否存在漏洞,并采取措施对漏洞进行修复,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避免被泄露。

 

3.3 提高计算机网络维护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需要以网络作为载体,为提高技术应用效率,需要加强对网络的专业维护与日常管理。应建立完整的网络管理制度,针对网络特征确定管理要点,并总结以往管理经验,对管理措施进行调整,保证管理维护工作可以顺利就进行。建立专业技术小组,主要负责系统的维护管理,日常工作时需要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阻止违规操作,避免人为失误造成信息损坏与泄露。且要根据不同信息种类确定维护方案,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优化,消除存在的各类隐患,提高信息应用安全性。同时,为提高系统管理效果,还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其进行技术知识结构的更新,可以满足技术应用实际要求,提高信息化管理工作质量。

 

4 结束语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信息建设中,可以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应用效率,但是基于网络环境风险大特点,为提高信息应用安全性与效率性,需要重点做好安全技术分析,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降低各项因素的影响。同时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改变传统管理意识,从根本上来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威胁;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3-0000-02

信息安全是企业整体安全的重要方面,一旦企业重要的信息外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将企业带入破产的境地。如何保护企业内部各种信息数据的安全,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已成为各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的信息安全状况

现在黑客攻击的主要目的不是破坏底层的系统,而是为了入侵应用、窃取数据,带有明显的商业目的。常见的网络攻击有网页挂马、网页篡改、网页仿冒等。随着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应用的攻击也越来越多。

在众多的攻击行为事件中,信息泄漏是发生最多的安全事件。攻击者大多不是外部黑客,而主要来自企业内部人员。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主要是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的信息泄漏。资料外泄事件往往不被关注,也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防范外部黑客的攻击的解决方案比较成熟,而针对内部人员泄露行为的解决方案还不成熟、全面,从内部泄漏的信息安全问题,是整个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薄弱环节。我们不仅需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上确保信息安全,而且还要在技术上以确保信息安全。

二、企业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

(一)E-mail威胁

E-mail是一个重要的个人和企业的沟通工具,它帮助全球性的思想和内容的快速交换。然而,这种信息共享的便利,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1.病毒感染

最明显的危害之一是携带病毒的电子邮件。每年的众多新病毒传播到互联网,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以保护个人或组织的网络系统,任何病毒都会导致极大的伤害。

2.垃圾邮件

垃圾邮件的问题是最现实的问题之一。除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每天清理垃圾,垃圾邮件也给服务器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3.浪费带宽和存储容量等资源

垃圾邮件不仅浪费时间,导致生产力下降,还会造成有限的IT资源的消耗。如存储,CPU,网络带宽等。

4.知识产权的损失

监控和检查大量的邮件流量是相当困难的。因此,特别对商业组织而言,私有的或保密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泄露出去一个极为重要的担忧。

(二)公文处理过程的安全问题

目前,公文处理通常使用诸如Word之类的文字编辑排版软件,其功能强大,使用广泛,但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

1.针对Word的病毒种类繁多且不断有破坏力更大的新病毒流行,Word文档是传播病毒的一个重要载体。

2.使用Word客户端上的本地文件和临时Word文档,虽然这有一定的安全处理,但在系统异常(如停电等)的情况下,这些临时Word文档不能处理。在客户端存储的重要信息可能被窃取。

3.所带来的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版本的Word和不断升级的版本是不兼容许多不可预见的问题。

4.根据官方文档模板草案中的语言使用的语言和修改稿件,眉首、公章和版记等处的内容可以自由发挥除,修改,造成当最后的书面错误。

5.在Word的编辑格式存储的可编辑的电子印章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风险。文件浏览,文件可以重新编辑打印。

6.Word文档的文件较大,这样我们必须经常大容量数据传输。这将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不稳定。

(三)数据安全威胁

1.客户信息泄露

商业信息是一个公司宝贵的财富,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共享客户资源给他们的商业竞争对手,缺乏客户数据,公司也不能有效地运作。然而,间谍/广告软件会泄露商业信息。

2.应用数据的安全

企业应用系统在在使用的过程中的数据有的保存在数据库中,有的保存在WORD文档中,这些数据可能存在着应用软件漏洞等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应用数据的破坏。

3.侵犯版权

使用盗版软件或其他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很容易让公司惹上有关的知识产权诉讼。P2P文件共享技术,使侵犯版权的极度恶化。

(四)离职员工带来的安全隐患

企业员工或多或少地拥有一定的企业信息系统访问权限。但当员工离职后,大多数企业却没有适当的机制来确保收回离职员工拥有的任何权限。

1.所遗留的各种帐户

许多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不高,企业各种应用系统往往并没有集成在一起,员工也就有了不同系统的账号。离任员工仍然可以利用这些帐户继续使用这些系统获得机密的资料。

2.残存的各种资源权限

员工很可能有一个VPN,宽带接入,远程主机,E-mail和其他特权等。如果员工离开了,但仍然在使用该公司的E-mail,则很可能是被人利用。

(3)其他内部信息和隐藏信息

在企业中,雇员可能会无意或故意得到其他人使用他的帐户。有些员工可能了解企业网络中的一些后门,这可能危及系统的安全。

三、企业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案

每个企业有不同级别的信息安全等级,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不同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计算机被运用在了各个领域中,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而与此同时,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研究企业安全风险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信息安全相关概述

 

1.1 信息安全的含义

 

迄今为止,对信息安全依然没有一个统一和公认的定义。但是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对其主要存在2种说法:一种指的是具体信息安全技术系统的安全;而另一种则指的是某些特定的信息体系的安全。上述2种定义主要站在静态的角度上阐述了信息安全的基本层面,但是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影响决定了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改变,其主要是防止企业信息遭到恶意泄露、破坏、更改[1]。信息安全的最终目的是向合法的对象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

 

1.2 信息安全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企业信息作为企业的宝贵资源,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企业信息安全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信息安全的内容更广泛,再加上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信息数据库开展各项工作,例如:对于市场情况的分析、做出重大决策等等。二是保障企业信息安全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备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想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就需要依靠信息安全来实现。三是企业信息安全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企业实施各项战略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财务信息等开展的,这些数据也能够将企业的战略实施方法以及下一步计划详细地反应出来,因此,如果企业的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那么企业要实施各项战略难度也很大。

 

2 网络时代下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2.1 缺乏高度的信息安全风险意识

 

在网络时代的浪潮下,很多企业都在逐步加强自身信息安全的建设,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技术等措施来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然而,对信息风险的控制并非仅仅依靠技术就可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树立起信息安全的风险意识。但是从当前来看,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员工缺乏对信息安全风险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个别人甚至片面地认为信息安全仅仅是网络部门的责任,跟自身没有多大关系;二是有个别企业领导者认为对信息安全的宣传过度夸张,遭受网络攻击的概率小,一般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三是个别企业没有建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再加上企业缺乏具体的故障系统,导致企业信息安全遭到风险时,员工往往手足无措,虽说有些企业针对自身的信息安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和制度,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导致这些制度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2.2 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不高

 

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少不了各种应用系统作支撑,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还存在着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不高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在数据传输和存储等方面存在漏洞。如此容易被一些病毒、恶意软件窃取,实现非法访问,进而引发企业信息丢失或者泄露等安全风险。另外,很多企业应用系统的安全方模式也较为单一,绝大部分主要是采用“口令”的方式进行认证,无法实现对信息安全全方位的防范。另外,企业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操作不规范等等都会增加应用系统安全的风险。

 

2.3 技术设备和设施的作用发挥不足

 

个别企业为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针对一些重要信息设置了安全设备,但是由于操作条件和参数设施不够合理,无法将这些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很多企业没有通过建立工作日志来对安全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进而不能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信息安全进行风险控制,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企业风险管理。

 

3 网络时代下控制企业信息安全风险途径分析

 

3.1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信息安全风险意识

 

由于在企业信息安全控制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保证企业信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帮助员工树立起信息安全风险意识,例如:企业可以利用一些重大节日开展关于信息安全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也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以及开展培训活动等途径来加强员工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观念。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设置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作为重要的基础,企业要强化自身的内部控制,就应该落实信息安全的建设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企业将信息安全纳入安全管理范围内,进而突出信息安全建设管理的重要地位;然后不断健全信息安全的责任制度,争取形成信息安全联动管理机制,确保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在企业中设置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该部分的主要职能为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管理以及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等,从而为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创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2]。

 

3.3 运用新技术,加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

 

当前控制信息安全风险常见的主要有VPN技术和防火墙技术:(1)VPN技术。VPN主要指的是在公共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中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链接,在通常情况下,对VPN内部进行扩展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建立一条分公司、商业合作商和供应商跟公司内部网络安全联系,从而确保信息交换的安全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也被称为访问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对网络做拓扑结构和服务类型上的隔离来保障网络安全。运用防火墙技术可以保证企业的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络的侵占,并阻断非法访问的外部网络进入企业内部网络,保证企业信息和资源的安全。

 

4 结 语

 

总之,网络时代的产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模式和发展契机,但与此同时,企业的信息安全也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对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首先应该找准企业信息安全的风险点,然后采取对应措施,如: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新技术等几个方面来控制信息安全风险。

 

作者:袁亮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7期

篇9

1企业信息安全相关概述

1.1信息安全的含义

迄今为止,对信息安全依然没有一个统一和公认的定义。但是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对其主要存在2种说法:一种指的是具体信息安全技术系统的安全;而另一种则指的是某些特定的信息体系的安全。上述2种定义主要站在静态的角度上阐述了信息安全的基本层面,但是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影响决定了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改变,其主要是防止企业信息遭到恶意泄露、破坏、更改[1]。信息安全的最终目的是向合法的对象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

1.2信息安全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企业信息作为企业的宝贵资源,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企业信息安全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信息安全的内容更广泛,再加上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信息数据库开展各项工作,例如:对于市场情况的分析、做出重大决策等等。二是保障企业信息安全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备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想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就需要依靠信息安全来实现。三是企业信息安全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企业实施各项战略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财务信息等开展的,这些数据也能够将企业的战略实施方法以及下一步计划详细地反应出来,因此,如果企业的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那么企业要实施各项战略难度也很大。

2网络时代下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2.1缺乏高度的信息安全风险意识

在网络时代的浪潮下,很多企业都在逐步加强自身信息安全的建设,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技术等措施来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然而,对信息风险的控制并非仅仅依靠技术就可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树立起信息安全的风险意识。但是从当前来看,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员工缺乏对信息安全风险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个别人甚至片面地认为信息安全仅仅是网络部门的责任,跟自身没有多大关系;二是有个别企业领导者认为对信息安全的宣传过度夸张,遭受网络攻击的概率小,一般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三是个别企业没有建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再加上企业缺乏具体的故障系统,导致企业信息安全遭到风险时,员工往往手足无措,虽说有些企业针对自身的信息安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和制度,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导致这些制度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2.2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不高

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少不了各种应用系统作支撑,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还存在着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不高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在数据传输和存储等方面存在漏洞。如此容易被一些病毒、恶意软件窃取,实现非法访问,进而引发企业信息丢失或者泄露等安全风险。另外,很多企业应用系统的安全方模式也较为单一,绝大部分主要是采用“口令”的方式进行认证,无法实现对信息安全全方位的防范。另外,企业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操作不规范等等都会增加应用系统安全的风险。

2.3技术设备和设施的作用发挥不足

个别企业为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针对一些重要信息设置了安全设备,但是由于操作条件和参数设施不够合理,无法将这些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很多企业没有通过建立工作日志来对安全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进而不能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信息安全进行风险控制,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企业风险管理。

3网络时代下控制企业信息安全风险途径分析

3.1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信息安全风险意识

由于在企业信息安全控制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保证企业信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帮助员工树立起信息安全风险意识,例如:企业可以利用一些重大节日开展关于信息安全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也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以及开展培训活动等途径来加强员工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观念。

3.2加强信息化建设,设置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作为重要的基础,企业要强化自身的内部控制,就应该落实信息安全的建设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企业将信息安全纳入安全管理范围内,进而突出信息安全建设管理的重要地位;然后不断健全信息安全的责任制度,争取形成信息安全联动管理机制,确保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在企业中设置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该部分的主要职能为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管理以及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等,从而为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创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2]。

3.3运用新技术,加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

当前控制信息安全风险常见的主要有VPN技术和防火墙技术:(1)VPN技术。VPN主要指的是在公共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中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链接,在通常情况下,对VPN内部进行扩展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建立一条分公司、商业合作商和供应商跟公司内部网络安全联系,从而确保信息交换的安全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也被称为访问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对网络做拓扑结构和服务类型上的隔离来保障网络安全。运用防火墙技术可以保证企业的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络的侵占,并阻断非法访问的外部网络进入企业内部网络,保证企业信息和资源的安全。

4结语

篇10

【关键词】网络安全;企业网络;端口隔离

1、引言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大量企业都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资源的传输、存储和管理,这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极为重要。但在企业信息中,存在大量机密信息,包括如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发展规划、财务数据等等,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直接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确保企业信息安全,避免企业因信息泄露、破坏、丢失等造成损失,被各级企业用户共同关注。不过,当前很多企业在企业信息安全中,往往只是关注于先进加密软件、防火墙软件等方面的应用,实际上这样的信息安全体制在面对攻击时极为脆弱。端口隔离技术是一种通过端口来构建信息隔离体制的技术,能很好的保证一个客户端不会收到另一个客户端的流量影响,实现二层数据隔离,应用于企业网络中对提升企业网络的安全性,提高企业网络性能有极大的帮助。下面,本文就端口隔离技术在企业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浅要的探讨。

2、应用分析

在企业网络应用中,存在涉及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既有企业内外的区别,又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区别,往往需要在企业内外、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严格的数据控制。例如,企业内部很多数据和文件,都涉及企业内部机密,是不能让企业外部知道的,这就必须对企业外部进行严格的隔离;再如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很多数据都需要向其它部门员工保密,而财务部网络又不可能和其它部门网络完全独立,否则无法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整理工作,因此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业务隔离。在企业数据网络中,利用交换机构建起二层数据网络,通过交换机进行端口掩码配置,使企业同一网络的多个端口形成不同的隔离组相互隔开,这些隔离开端口要想互通必须通过上游设备进行,给不同的业务提供不同的隔离组,即可实现二层业务的隔离,提高企业数据的安全性。而利用交换机,仅需要通过简单的VLan划分,即可实现不同端口间的隔离,具有成本低性能好的优点,在企业网络安全中具有极高的可用性。

3、系统构建

3.1 网络拓朴结构

本文以一小型企业为例,就利用端口隔离构建企业网络,提升企业网络安全进行浅要的探讨。该企业有PC机6台,服务器一台,PC机供各部门进行具体业务操作,服务器存储管理企业各方面数据。企业内网与外网之间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相连,内部各部门计算机以及数据服务器通过交换机互联。其中,内部各部门计算机之间采用端口隔离技术进行分组,构建二层业务数据隔离结构。本文以H3C交换机为例实现端口隔离,系统网络拓朴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 技术实现

4、结束语

利用交换机进行端口隔离,构建企业二级数据网络通信机制,对提高企业网络安全性有极大的帮助。在应用中,恰当的分组布局,能使不同分组的计算机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网络,以提高企业各部门数据的安全性,在保证必要数据传输交换的同时,避免不必要数据的泄露,同时也能提高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安全性,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11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erprise, and in the current network environment, a large number of virus frequently attacks the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system, and even cause system cannot deal with the attacks.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should change passive treatment into active defense, establish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rationally use internal resources, and improv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In this paper, the framework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is studied, and the requirements, process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关键词: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框架探究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risk management;framework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053-03

0 引言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信息化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对于企业单位而言,信息资源是保证正常运营的关键因素,企业运营的重要数据、客户资料以及知识产权等信息都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一旦泄露或丢失,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自身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框架的建设,有效防止来自网络的恶意攻击,防止内部重要信息泄露或丢失,保证企业信息安全。

1 企业信息安全实践的需求分析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的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大部分企业没有树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概念,企业的信息安全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信息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能仅凭企业短期内需要就采取某些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信息安全水平。想要做好企业信息安全实践工作,必须事先做好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分析,形成全面的分析报告,并根据报告中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企业信息安全现状。但是,需求分析的具体过程也不是始终不变的,而是会根据企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发生改变的。信息安全风险的独特性必须在框架中体现出来。信息安全风险源于信息,信息本身具有不断发生变化的特性,从其以数据的形势出现开始,直至在各项功能中发挥相关的作用,这个周期内的每个阶段都有相的价值。信息安全管理就是要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避免因这些资源受到损失而对企业的运营造成影响。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框架中,必须能够发现信息资源即将受到的威胁,评估这些威胁会对信息资源造成的后果,以确定应对这些威胁的顺序。在制定风险计划时,需要明确对于风险的应对方式以及合理的控制措施。在风险的监督与改进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些风险采取适当的监控手段。总之,在此过程框架每个过程要素的分析中,都必须体现信息安全风险的独特性。

2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类型及内容

一般来说,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信息安全系统通常面临以下风险因素:

①因线路故障、停电、网络通信设备损坏等导致网络突然中断。

②网站遭到非法攻击,主页被恶意篡改或者被非法植入煽动国家分裂或抗拒法律法规、歪曲事实、散布谣言的言论,以及破坏社会稳定、损害公司名誉的不当言论等。

③公司内部网络服务器或他服务器被非法入侵,相关网络设置被非法拷贝、修改、删除,发生泄密事件。

④公司内外网终端混用,被国网公司信息管理部门查处,造成公司信息泄露、丢失事件。

信息系统是企业正常开展生产运营工作的基本前提,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出现问题,轻则影响企业内部业务项目的正常进行,重则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亏损。因此,针对信息安全风险加强管控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3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方案

3.1 建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可按照图1所示流程逐步展开。

3.2 完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可以以阶段化的管理模式逐步展开,具体措施如下:

3.2.1 实施准备阶段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管理开端的建立、风险评估以及制定行动方案三个步骤。第一,在管理开端的建立中,首先要获得企业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支持,并且建立完善的管理质素,明确参与到管理过程中的工作人员的职责;第二,在风险评估步骤中,首先,确定风险评估对象的范围,其次,确定评估小组的成员,并且制定评估方案;最后,对评估小组成员进行与评估方案有关的培训。在这些准备工作结束后,评估人员就可以开始通过访谈或调查的形式来确定公司信息资源的具体情况,明确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需求。再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发现企业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风险。第三,在制定行动方案的步骤中,需要完成保护方案的制定以及确定风险处理方式两部分工作。通常情况下,保护方案就是需要企业长期持续执行,能够帮助企业保证自身信息安全的方案,但不足以满足企业在短期内提高信息安全性的需求。因此,企业必须对所有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处理方式,在短期内解决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3.2.2 部署与执行阶段

行动的部署与执行阶段主要有计划的部署与安全培训两方面工作组成。第一,行动计划部署。在这个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计划中的所有措施都必须被执行,需要对具体行动方案进行必要的理解并执行。首先,要与企业中的员工进行事先沟通,防止在实施中遇到反对或抵触的情绪。其次,确保被安排到行动计划的员工能够把握这些工作的优先级。此外,必须制定行动执行保障制度,为计划执行准备足够的资源,以保证计划顺利执行。第二,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施。在企业内部,从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员工有时会将普通工作人员视为技术人员,显然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并不是企业内的所有员工都了解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企业中大部分员工知识利用信息系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信息安全的保护是需要专业的信息安全人员进行的。所以,企业必须组织安全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他们在信息系统遇到危险时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行动,对系统进行适当的保护。

3.2.3 风险监督检查阶段

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团队中,必须组建风险监督小组,在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与检查,小组应由小组负责人与检查人员组成。实施风险监督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企业信息安全的实际状态,并且收集信息安全环境变更信息,方便对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风险监督小组在获得这些信息后,必须及时向风险管理团队反馈,确保他们能够掌握企业最近的信息安全状态。

3.2.4 风险改进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制定详细的风险改进措施。风险管理团队需要根据企业的信息安全状态制定详细的风险改进措施。通过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限期完成,检查人员则要负责对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在改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改进措施必须获得最高管理者的批准,特别是关系到整个企业或大多数部门的改进措施。风险监督小组必须随时跟踪纠正措施实施情况,验证改进措施的执行是否符合标准。

3.3 建立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促进信息管理工作不断优化改进

3.3.1 明_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可以参照图2逐步实行。

3.3.2 信息安全风险的计算及处理措施

企业的风险可以通过多种计算方法得到,但通常资产的风险值可以定义为:风险值=f(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安全事件发生的危害性)=g(资产,威胁,脆弱性,已实施的控制措施)。评估人员根据这样的函数形式,可以采用一种类似5×5形式的矩阵来计算风险,其中行和列分别代表了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发生的危害性等级。当然,评估人员为了细化这些风险可以采用维数更多(更细)的矩阵。

4 结论及建议

企业通过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确定长时间的安全风险管理计划,并且可以有效地缓解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风险,提高工作人员对与信息安全风险的认识,建立健康的安全风险管理氛围,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

另外,建议企业在实施信息风险管理的同时,及时建立信息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特别要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充分发挥技术支撑、机制保障作用,不断完善预防与抢险相结合,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信息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信息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淳萱.大数据环境下国有企业的信息安全探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6(02).

篇12

关键词:信息安全;安全防范;黑客;病毒

1 引言

信息就是财富,安全才有价值。企业信息安全决定企业存亡,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企业信息安全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等。安全防护包括四个方面,如实体安全,是指物理安全,包括环境、设备和介质等企业硬件设施的安全;运行安全,是为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连续不断地运行所应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包括风险分析、检测、监控与审计跟踪、应急计划和应急措施、计算机病毒检测与预防等;信息安全,是指对企业信息系统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信息提供有效的保护,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使其不会因为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原因而遭到泄露、破坏、删除或篡改;管理安全,主要是指在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人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主要是对人的管理。通常把实体安全看作是企业信息安全的基础,把运行安全看作是对企业信息安全强有力的支持,对信息本身的保护则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和最终目标,而管理安全则是贯穿整个信息安全工作的生命线。

2 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今天,信息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各个组织机构的运行越来越依赖和离不开计算机,各种业务的运行架构于现代化的网络环境中。企业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程度高、与外界联络广泛的一个特殊系统,其业务也同样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企业信息安全随之面临严峻的考验。

2009年以来,我国对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从可能的攻击来源来看,来自外部的攻击约占40.2%,来自内部的攻击约占6.6%,内外均有的攻击约占24.8%,还有28.3%的攻击来历不明。[1]可见,过半的攻击来自企业外部,企业信息安全建设重点应放在外部攻击的防御上,同时也应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以及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

威胁企业信息安全的外部因素很多,包括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技术缺陷及突发事件如停电、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

在常见的内部安全威胁中,一些是由工作人员不慎造成的,如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以及员工某些不经意行为对企业信息资产造成破坏而引起安全问题;另一些信息安全问题是由于被授权人员为了某种利益,将企业信息泄露给非授权人或企业争竞对手。

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安全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员工缺乏安全意识,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和管理决策水平不高;缺乏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更缺乏对安全制度执行的严格管理;缺乏既懂技术又精通信息安全的专业人才,也缺乏合适的信息安全防护设施;企业对信息安全领域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不够。

3 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的防范

3.1 技术防范

2009年公安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安全产品的使用上,防火墙约占30.8%,防病毒约占28.5%,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约占18.2%,信息内容和垃圾邮件约占9.2%,安全审计约占7.4%,其他约占6.0%。综合运用这些手段,防范效果更佳。

(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和服务类型上的隔离来加强网络安全的一种手段。它所保护的对象是网络中有明确闭合边界的一个网块,而它所防范的对象是来自被保护网块外部的安全威胁。目前,防火墙产品主要有如下几种:

包过滤防火墙:通常安装在路由器上,根据网络管理员设定的访问控制清单对流经防火墙信息包的IP源地址、IP目标地址、封装协议(如TCP/IP等)和端口号等进行筛选。

服务器防火墙:包过滤技术可以通过对IP地址的封锁来禁止未经授权者的访问。服务器通常由服务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两部分构成,客户端程序与中间节点(Proxy Server)连接,这样,从外部网络就只能看到服务器而看不到任何的内部资源。

状态监视防火墙:通过检测模块(一个能够在网关上执行网络安全策略的软件引擎)对相关数据的监测后,从中抽取部分数据(即状态信息),并将其动态地保存起来作为以后制定安全决策的参考。采用状态监视器技术后,当用户的访问到达网关操作系统之前,状态监视器要对访问请求抽取有关数据结合网络配置和安全规定进行分析,以做出接纳、拒绝鉴定或给该通信加密等的决定。一旦某个访问违反了上述安全规定,安全报警器就会拒绝该访问,并向系统管理器报告网络状态。

(2) 病毒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计算机系统的功能程序。互联网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一个新型的病毒能通过网络迅速传遍世界。为有效保护企业的信息资源,要求杀毒软件能支持所有企业可能用到的互联网协议及邮件系统,能适应并及时跟上瞬息万变的时代步伐。

(3) 加密型技术

以数据加密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系统的特征是: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可靠加密来保护网络系统中(包括用户数据在内)的所有数据流,从而在不对网络环境作任何特殊要求的前提下,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络安全的两大要求(即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信息的完整性)。加密技术按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的对称性可分为对称型加密、不对称型加密、不可逆加密。在网络传输中,加密技术是一种效率高而又灵活的安全手段。

(4)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分成异常和误用两大类型。

篇13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信息安全;企业;防护策略

大数据(bigdata)形成于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并不能将它理解为传统意义中大量数据的集合,而是其中涵盖了更多的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传输技术和应用技术。正如国际信息咨询公司Gartner所言“大数据在某些层面已经超越了现有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范围,它是一种极端信息资源。[1]”正是基于此,社会各个领域行业才应用大数据技术来为计算机信息安全提供防范措施,尤其是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更需要它来构建网络信息防护体系,迎接来自于企业外部不同背景下的不同安全威胁。

1关于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需求

企业计算机系统涉及海量数据和多种关键技术,它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大脑,为了避免来自于内外因素的干扰,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必须为“大脑”建立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基于信息安全水平评价目标来确立各项预订指标性能,确保企业计算机系统不会遭遇侵犯威胁,保护重要信息安全。因此企业所希望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应该满足以下3项需要。首先,该安全防护体系能够系统的从企业内外部环境、生产及销售业务流程来综合判断和考虑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制度及管理相关问题,并同时快速分析出企业在计算机信息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危险因素。指出防护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其次,可以对潜在威胁企业计算机系统的不安定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有必要时还要建立全面评价模型来展开分析预测,提出能够确保体系信息安全水平提升的优质方案。第三,可以利用体系评价结果来确定企业信息安全水平与企业规模,同时评价该防护体系能为企业带来多大收益,确保防护体系能与企业所投入发展状况相互吻合。

2大数据环境对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的影响

大数据环境改变了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的思路与格局,应该从技术与管理维度两个层面来看这些影响变化。

2.1基于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的技术维度影响

大数据所蕴含技术丰富,它可以运用分布式并行处理机制来管理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它不仅仅能确保企业信息的可用性与完整性,还能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传输连续性。因为在大数据背景下,复杂数据类型处理案例比比皆是,必须要避免信息处理过程错误所带来的企业信息资源安全损失,所以应该采取大数据环境技术来展开新的信息处理方式及存储方式,像以Hadoop平台为主的Mapreduce分布式计算就能启动云存储方式,对企业计算机信息进行有效存储、转移和管理,提高其信息安全水平。分布式计算会为企业计算机信息建立大型数据库,或者采用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虚拟平台来管理信息,这种做法可以为企业省下防火墙、数据库、基础性安防技术等等建设环节的大笔成本费用。在信息传递方面,大数据环境主要能够干预企业信息传递,例如为企业计算机系统提供高速不中断的传递功能模块,以确保企业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与可持续性。在此过程中为了确保企业计算机信息传输的安全可靠,就会基于大数据技术来为企业提供数据加密服务,确保数据传输整个过程都处于安全状态,避免任何信息泄露、被盗取现象的发生。

2.2基于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的管理维度影响

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管理维度影响不容忽视,它体现在人员管理、大数据管理与第三方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在人员管理管理方面,大数据为企业所提供的是由传统集中办公向分散式办公的工作模式转变,它创建了企业自带办公设备BYOD(BringYourOwnDevice),BYOD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员工积极性,一方面也能为企业购置办公设备节约成本,不过它也能影响到企业计算机的信息安全管理事项,移动设备大幅度降低了企业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可控度,可能会难以发现来自于外部黑客及安全漏洞、计算机病毒对系统的入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泄漏的安全隐患。在第三方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它可能会对企业信息安全带来巨大影响,因为第三方信息是需要用来进行加工分析的,但它对于企业计算机系统是否能形成保障实际上是难以被企业稳定控制的,所以企业要确切保证第三方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基于大数据强化企业信息安全水平,利用分权式组织结构来提高企业计算机系统及信息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增强大数据之于企业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实效性。

3基于大数据优化环境下的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为其建立安全防护体系首先要明确其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动态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企业需要从管理、人员和技术3方面来渗透大数据意识及相关技术理念,为企业计算机系统构筑防线,保护信息安全。

3.1基于管理层面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社会企业其实就是大数据的主要来源,所以企业在对自身计算机信息安全进行保护过程中需要面临可能存在的技术单一、难以满足企业信息安全需求等问题。企业需要基于大数据技术来建立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机制,从大数据本身出发,做到对数据的有效收集和合理分析,准确排查安全问题,建立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本文认为,该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中应该包含安全运行监管机制、信息安全快速响应机制、信息访问控制机制、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以及灾难备份机制等等。在面对企业的关键性信息时,应该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信息共享圈,尽可能降低外部不相关人员对于某些机密信息的接触可能性,所以在此共享圈中还应该设置信息共享层次安全结构,为信息安全施加“双保险”。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也应该为计算机系统建立信息安全生态体系,一方面为保护管理层信息流通与共享,一方面也希望在大数据环境下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交流,为管理层提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再者,企业应该完善大数据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应该明确大数据主要由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共同组成,所以要明确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大数据信息应该通过周密分析与计算才能最终获取,做到对系统中大数据存储、分析、应用与管理等流程的有效规范。举例来说,某些企业在管理存储于云端的第三方信息时,就应该履行与云服务商所签订的第三方协议,在此基础上来为企业自身计算机系统设置单独隔离单元,防止信息泄露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实施基于大数据的组织结构扁平化建设,这样也能确保计算机系统信息流转速度无限加快,有效降低企业基层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及领导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2]。

3.2基于人员层面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目前企业人员所应用计算机个人系统已经趋向于移动智能终端化,许多BYOD工作方案纷纷出现。这些工作方案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可以实现对企业数据库及内部信息的有效访问,这虽然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节约企业购置办公设备成本,但实际上它也间接加大了企业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管理难度。具体来说,企业无法跟踪员工的移动终端来监控黑客行踪,无法第一时间发现潜藏病毒对企业计算机系统及内网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企业需要针对员工个人来展开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流通及共享统计,明确员工在工作进程中信息的实际利用状况。而且企业也应该在基于保护大数据安全的背景下来强化员工信息安全教育,培养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让员工在使用BYOD进行企业内部计算机数据库访问及相关信息共享过程中提前主动做好数据防护工作,辅助企业共同保护内部重要机密信息。

3.3基于安全监管技术层面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在大数据环境中,企业如果仅仅依靠计算机软件来维持信息安全已经无法满足现实安全需求,如果能从安全监管技术层面来提出相应保护方案则要配合大数据相关技术来实施。考虑到企业容易受到高级可持续攻击(AdvancedPersistentThreat)载体的威胁(形成隐藏APT),不易被计算机系统发觉,为企业信息带来不可估量威胁,所以企业应该基于大数据技术来寻找APT在实施网络攻击时所留下的隐藏攻击记录,利用大数据配合计算机系统分析来找到APT攻击源头,从源头遏制它所带来的安全威胁,这种方法在企业已经被证实为可行方案。另外,也可以考虑对企业计算系统中重要信息进行隔离存储,利用较为完整的身份识别来访问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这里会为每一位员工发放唯一的账号密码,并利用大数据来记录员工在系统中操作的实时动态,监控他们的一切行为。企业要意识到大数据的财富化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大量信息泄露,从而产生内部威胁。所以在大数据背景下,应该为计算机系统建立信息安全模式,利用其智能数据管理来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与自我监控,尽可能减少人为操作所带来的不必要失误和信息篡改等安全问题。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考虑建立大数据实时风险模型,对计算机系统中所涉及的所有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有效管理,协助企业完成预警报告、应急响应以及风险分析,做好对内外部违规、误操作行为的有效审计,提高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水平[3]。

4总结

现代企业为保护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就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大数据环境,利用信息管理、情报、数学模型构建等多种科学理论来付诸实践,分析大数据环境下可能影响到企业信息安全水平的各个因素,最后做出科学合理评价。本文仅仅从较浅角度分析了公司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对自身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相关防护策略,希望为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尹淋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信息安全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49-51.

[2]雷邦兰,龙张华.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及防护研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5):56,58.

篇14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安全;发展;防护措施;网络;系统;物理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信息网络对供电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越来越重要。供电企业一直秉持着“双网双机、分区分域、等级防护、多层防御”的信息安全防护措策略,以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可靠、持续运行。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为工作带来便捷、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给供电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为其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一、供电企业重视信息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从技术角度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十分深入,企业上下一切事务的运行都要以计算机技术为凭借,甚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出现问题,必然为供电企业的日常运行稳定带来致命性影响。另外,供电企业的工作系统由信息技术构成,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系统,长期运转中必然存在一定漏洞,需定期维护才能维持系统稳定、安全。可见,维护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信息损毁,极其重要。

从生产角度分析,供电企业从事的业务主要与“电”有关。“电”对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极其重要又危险,一旦经营有失,出现纰漏,后果不堪设想。鉴于此,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就有着一定的必要性,维护信息安全以保障保证相关业务有序运转。

从文化角度分析,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如果将企业发展的安全、稳定比作为“船”,安全文化就好比“帆”,只有“帆”完好无损,“船”才能顺利归航。因此,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利于打造安全文化,为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供电企业科学、健康发展。

二、供电企业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系统安全。在我国,供电企业信息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和操作系统基本来自于国外,常被称之为“玻璃网”,让信息网络存在易扰、窃听的威胁。另外,信息安全网还要受到黑客、木马、病毒等威胁。

第二,系统访问。供电企业虽然设置了用户管理程序,用于限制用户登入,一定程度上为信息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用户权限设置过于简单,灵活性不够,且用户管理不集中,加之用户安全意识不强,以致消弱了用户权限设置的有效性,降低了信息系统安全性。

第三,网络安全。现如今,供电企业的日常事务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易遭受“木马”、“病毒”等软件侵入。另一方面,黑客利用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对数据、信息等进行破坏,导致网络毁坏,用户用不了自己的电脑。

第四,存储介质管理。当前,供电公司一般都使用国家电网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使用中易出现如下问题。用户习惯于使用初始密码,但初始密码易被破解;经常将数据存在自由区,无保密性而言;如果交叉使用存储介质的话,会导致部分信息失迷,等等。

三、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一)明确信息安全建设目标

供电企业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基于安全基础设施,以安全策略为指导,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务内容,覆盖从物理、网络、系统、直至数据和应用平台各个层面,构建全面、完整、高效的信息安全体系,从而提高公司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等级,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安全保障。

(二)制定整体、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供电企业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并不仅仅存在于技术层面,应覆盖于物理、网络、系统、数据等各个层面,确保信息安全体系的全面性才能为信息安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运行保障系统,为信息安全策略的执行和运转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持,与技术防护体系形成互补之势,借以增强技术防护体系的有效性。

(三)强化信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企业建设发展中应视其与生产安全同等重要,着力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为此,供电企业要制定长效的安全意识培训机制,对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尤其要特别加强对基层班组和供电所信息用户的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全力贯彻信息安全政策,使全部从事人员清楚明白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四)加强密码管理,改革密码系统

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内的信息不被泄露,关键的一步就是密码管理工作,尤其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方面。首先,明确告诉用户切记不可使用原始密码、出厂密码,也杜绝使用默认密码,或无密码,降低系统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以便不法之徒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入侵系统。另外,定期更新密码设置,特别是一些重要职员离职后,必须第一时间更改密码,同时禁止账号同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引进先进的密码设置系统和防病毒技术,加强密码防护,避免信息泄露。例如,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切记不可通过企业外网传递文件,关闭计算机共享,严格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五)注重存储介质管理

在存储介质管理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防止丢失或被盗。为此,建立规范的报废存储介质管理体系,如果出现损坏或其他问题,不可移交给公司外的修补,最好用企业内部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

(六)加强物理安全管理

物理安全管理针对的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设备和主机。首先,设置专门的计算机机房,放置重要的供电设备和服务器。其次,设置严谨的门禁,严格盘查外来人员。再次,委派专人专职负责管理机房一切事务,专门管理设备检修、运行等事宜。初此之外,建立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为机房管理事务的运行提供规范的管理依据,以保信息安全。

(七)重视运行安全管理

为保障信息安全,供电企业最好进一步加强双网双机建设,简单地说,就是要内网和外网分开建设,不允许存在共通之处,不可混合使用。内网和外网的设备接入要有明显的物理隔离,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信息泄露。

(八)加大技术投入力度

在技术上,引用先进的系统访问技术和进侵监测技术,既可防护病毒入侵也可检测系统是否被入侵。同时,进侵监测技术的引入可以全天候监控企业网络系统,分析病毒来源并清除,最大限度地保护系统信息安全。

(九)建立信息安全责任体系

建立信息安全责任体系的目的在于明确责任,让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清楚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并认真完成自身的责任。如果出现事故,也可第一时间找出事故责任人,尽快解决故障,使故障得到及时处理。

四、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对于任何一种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供电企业更是如此。为了保证供电企业信息安全,就要从物理、信息、技术、责任等角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最大程度为企业信息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