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39: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纺织服装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时尚知识管理 服装概念设计 时尚数据仓库 集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普遍提升,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观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对流行趋势的变化,更是了如指掌。面对庞大的流行数据,设计师为了能够随之对其进行运用,建立时尚知识管理系统十分必要,以该系统为前提的服装概念设计也更加能够体现流行趋势。但是当前阶段对于该系统的创建依然存在相关不足,基于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时尚知识管理
按照相关定义可以将时尚知识管理理解为以时尚、集成等为基础的,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支持的数据集合。时尚知识管理主要具有如下特点:① 主题性。这里所提到的主题性,也就是时尚知识管理中所具备的所有知识与数据都是以相应主题为基础的,针对服装设计风格、颜色、面料、款式等,选择合适的服装设计元素[1];② 集成性。时尚知识管理中所具备的数据来源十分多样化,但是原始数据格式却不相同,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集成。将知识列入管理系统中进行转换,再次格式化并排列,以此获得具有单一性的物理映像;③ 时变性。所谓时变性,也就是时尚知识管理系统中所包含的数据都会受时间的变化而更新,为了很好的适应这一变化,数据需要通过更高层次进行综合;④ 非易失性。时尚知识所标志的时间与地点等均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数据,并且会被长时间的保存下来,在知识管理系统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为加载、查询等。
按照时尚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的一般性,可以将其体系结构设置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时尚知识词典。这一环节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库,主要是对时尚知识的体现形式与规则进行规范;② 时尚知识来源。这一环节是对来自于不同途径的时尚知识进行采集;③ 时尚知识整理。这一环节是对不同的时尚数据进行抽取、转换与储存;④ 时尚知识发掘。这一环节主要作用是发掘时尚知识;⑤ 前端决策支持。这一环节是对时尚知识决策支持交互界面进行提供。
二、时尚知识管理的服装概念设计
(一)构建时尚知识决策结构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向服装设计师提供智能化的基础知识,通过对相关信息、模型的利用,真正实现对人机交互系统的创建。为了有效构建这一系统,需要认识到以下几点:① 该系统的使用对象为决策人员;② 该系统主要强调了支持这一概念,也就是能够帮助决策人员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③ 该系统重点强调了交互这一处理形式,因此需要认识到与人有关因素在决策结果上的影响。
(二)形成服装概念设计
(1)决策支持
一方面,要形成服装时尚风格。时尚这一因素是通过不断的演变而进步的,每一时间段的时尚均是以之前时尚为前提,且可以将其看作之前服装风格的延伸。各种时尚潮流的兴起均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对于一个开放性的社会,不同的时尚都可以实现自由发展,进而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丰富的内容[2]。针对现如今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几乎所有的服装品牌都会在新一个季度推出多个风格的时装主题,这些主题有些是对之前的延续,而有些则是全新的设计风格。由此看来,越来越多样化的服装主题不仅创造了时尚风格多变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则是要在时尚风格的基础上推荐排序基本原则。其一是时尚的引入阶段,也就是时尚刚刚兴起的阶段,还未满足大部分人对于时尚的需求时,却可以为人们带来新鲜感的时期;其二为接受时尚阶段,即时尚已经广为人知却被接受的时期,这一阶段是时尚风格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阶段,同时也是服装产品获利最高的阶段。
因为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对于时尚的敏感度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系统决策所支持的时尚风格推荐排序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一般会将服装品牌划分为以下几种,即时尚引领品牌、市场追随品牌两种。前者主要是针对具有较高时尚敏感度的消费群体,而后者则主要指的是紧跟潮流的消费群体。
(二)服装元素概念设计决策支持
服装设计元素即组成服装设计风格最为基础的单位,其中主要涵盖了色彩、面料、造型以及图案等元素。而服装概念设计则具体包含了对风格主体对应的时尚色彩概念、时尚面料概念、时尚造型概念以及时尚图案概念等。
这一项工作现阶段主要是由设计师按照设计主题搜集图片,并通过图文的形式将故事进行表述,尽管这种表述形式十分直观,然而因为多数服装企业中缺乏系统的时尚知识管理观念,致使一些无效操作存在,很难对概念设计效率进行控制,进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文章中所提到的时尚知识管理当中,都是在不同的渠道搜集时尚信息,另外则是依靠不断积累所得服装知识欤其中储存了诸多服装设计风格色彩、面料、图案以及款式的相关信息,以此为服装元素概念设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一旦明确了新服装产品的时尚设计风格之后,便可以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快速捕捉到与之相对应的色彩、面料、图案与款式,随后再利用筛选和排序形成不同类型的服装元素设计界面。
(三)决策人机交互系统
利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对服装概念进行设计,主要是以用户与系统互动为前提,获得服装时尚风格色彩、面料、图案、款式等概念的决策支持,通常包含了以下设计流程:① 选择关键词;② 选择设计主题;③ 选择时尚数据信息;④ 概念整理;⑤ 终端形成。
在选择关键词方面,用户需要限定概念设计的年份、季节与分类等关键词,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选择。在排列主题概念方面,则需要在系统中设置时尚风格主体信息字典,将时尚风格主题倾向与风格主体进行连接。一般一个品牌一个季度仅需要确定5个主题即可,用户便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风格主题选择设定的概念主题。随后,将系统中所有的主题概念进行整理,以此为用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时尚主题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升的基础上,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观念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服装概念设计也需要向信息数字化方向创新,通过建立信息化的时尚知识管理系统,为服装概念设计方法提高智能化支持。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服装的选择要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在服装设计选择当中融入了更多的个性与自我观念,从而使得服装概念设计成为引领时尚的先驱。
参考文献:
[1]Ja Young Hwang,Eulanda Sanders,Mary Lynn Damhorst,张慧琴,武俊敏. 文化和时尚体系对服装设计过程的影响――服装设计过程的概念框架[J]. 艺术设计研究,2016,02:10-18.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纺织服装业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波特(1985)第一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美国经济学家格里芬(1999)把价值链的概念应用于全球范围内企业的合作关系,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CC)的概念,集中探讨了不同价值增值部分在全球商品链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强调企业价值创造,格里芬(2005)等学者逐步建立起了全球价值链(GVC)概念及理论框架。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过程的全球性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最终消费和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升级是指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企业借助价值链以获取技术进步和市场联系,提高自身竞争力,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的过程。如何实现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是很有必要研究的问题。
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
(1)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的纺织服装业陷入“悲惨增长”的境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纺织服装产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1994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202.32亿美元,2009年增加到1670.24亿美元,增加了约725.5%,但是其平均单价却是下降的趋势。由于低附加值环节的进入壁垒较低,往往导致过度进入,陷入“悲惨增长”的境地。(2)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着国际产业转移的风险。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地价的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和贸易摩擦与配额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构成压力,使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比较优势弱化。一旦中国纺织服装业失去了生产制造成本优势,发达国家就会通过GVC将附加值低的环节转移到更具成本优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勒斯坦、越南等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另外,土地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这些不利因素使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国际产业转移的风险。发达国家的主导企业很有可能将GVC中的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印度、巴勒斯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3)中国纺织服装业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不足。内地纺织服装业存在企业数目众多,但缺乏能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小而散的企业,意味着并没有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的本土企业价值链(NVC)。NVC的缺乏,使得企业难以切入GVC的高端环节(刘志彪,张杰,2007)。同时企业较小,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人力资本,其数量和质量都不足以支撑企业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因为中小纺织企业在价值链低端所处的微利状态下,他们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创新当中,付不起研发费或品牌建设费。(4)品牌意识淡薄,缺乏企业家精神。长期以来,我国服装出口是以量取胜,中低档服装占主体(常亚平,2005)。2007年我国50%的服装为来料加工,30%以上是来图来样加工,自主品牌只占10%左右。我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品牌观念和,不愿承担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风险,只通过OEM来赚取加工费。
三、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
(1)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开拓与竞争,构建本土企业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国内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品牌和营销渠道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有能力的国内服装企业应该注重培育自身研发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努力取得国内服装市场,然后逐步进入周边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为主导的价值链。构建NVC的主要目的是在企业还不具备和国际企业争同等竞争能力的时候先苦练内功,等具备了条件再向全球GVC高端攀升,避免被俘获的命运,先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然后再将品牌推向世界。如何构建一个成功的NVC,我们可以借鉴西班牙品牌“ZARA”模式。在ZARA,大量时装设计师一天就可以设计出样本送往工厂,从设计到完成生产只需十天。这种高效整合意义很大,衣服库存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这种产业链高效整合思维对我们本土服装企业构建NVC启发很大。(2)政府推动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整合,促进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对我国大部分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来讲,他们并不具备构建NVC的能力。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过度竞争更加摊薄了每个企业的利润。政府应该适当地引导形成中小企业联合体,并使其找到各自不同的定位,利用各自的优势生产差异产品,适当地向上游和下游环节延长价值链。整个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形成配套的网络生产体系,利用其规模效应和有效整合减少生产成本,同时可以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中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卢福财,波.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关键词] 绿色环保 绿色消费 环保意识 绿色功效 绿色营销
尽管针织内衣外衣化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但针织内衣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仍占针织服装的主流,随着人们对贴身衣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针织服装绿色消费的概念被逐渐引入并不断深化。绿色消费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具体表现为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并销售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针织内衣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它的生产消费、设计思想、营销理念在近年国内外绿色纺织服装市场中受到密切关注。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加拿大80%的消费者愿意多付10%的价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40%的欧洲人宁愿多付钱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纺织服装产品。结果表明绿色纺织服装消费者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并呈现继续增加的趋势。
一、针织服装的消费现状
绿色纺织服装,根据绿色产品的概念可被描述为:绿色纺织服装产品是在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从生产到使用到最终废弃),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对人类生存无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高而能源消耗低的纺织服装产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在选购贴身服装时,已将其是否具有能保护身体免受外来侵害、无毒副作用等“绿色功效”,放到了实用和审美等因素之上,但很多消费者对于绿色纺织服装或生态纺织服装的概念还很模糊,一些消费者将绿色纺织服装误以为是带有某种保护功能的服装(如抗紫外线、抗菌、保暖等),或是纯天然纤维制成的产品,但却不知道功能或天然纤维的纺织服装产品的选料、加工等过程未必“绿色”;消费意识还停留在注重“自身健康”的初级阶段,而“环保意识”较为淡漠。
二、生产企业的绿色营销
1.针织服装的安全性分析。2003年1月l号起,国家技术监督局了《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限定了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禁偶氮染料等强制性指标。以纯棉针织物和少量化学纤维与棉混纺的针织物的生产过程来分析,我国现阶段针织生产企业用于染棉和涤棉的染料多为活性染料,偶氮染料已基本买不到,由于针织内衣以贴身服饰为主,所以用于对织物进行挺阔和免烫整理的甲醛也不被使用,因此正规企业、大部分针织内衣在禁偶氮染料和甲醛含量这两项指标上应该是有一定的保证,只要未进行特殊的整理、使用特殊的助剂,针织内衣一般不存在偶氮染料和甲醛对人体的伤害的可能性。至于PH值的高低可以人为控制,并不会为生产企业增加更多的成本。因此,我们从针织内衣的生产工艺中可以看出,就我国目前的生产水平,针织内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乐观。
2.生产企业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从这些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绿色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市场营销模式。
由于针织物做为内衣产品,其生产周期短,生产工序相对简单,后整理要求相对外衣服装较低,因此,全国各地散布着大量生产针织内衣的中小企业,更多地考虑成本而忽视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绿色产品的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欧美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使很多针织服装厂家的产品出口受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非常广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消费导向上和消费质量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对所有消费需求的绿化。以我国为例,目前只能对部分食品、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进行部分绿化;而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立法等,来推行和实现全部产品的绿色消费。从而培养了极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
三、政府对企业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
关键词:品牌战略;纺织服装;构建思路
一、品牌战略的基本理论
1.品牌战略的内涵
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此来提升产品价值,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品牌形象的树立不仅仅是企业产品的代名词,同时还是产品价值的体现,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品牌战略包括很多方面:品牌形象、产品定位、发掘差异化、品牌核心价值等,善于充分挖掘品牌要素,对于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2.品牌模式的选择
品牌建设成为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根本要素,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品牌战略来说,品牌模式表现出一定的自由性。在选择品牌模式的时候,必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外部竞争环境、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要素来进行,从而为企业的品牌建设选择合适的方式。无论是综合性的单一品牌,还是多元化的品牌建设,抑或联合品牌、主副品牌等模式,严格地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效、科学地选择,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3.品牌战略的管理与创新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实现有效的企业品牌建设十分必要,它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企业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有效品牌管理规划、品牌延伸,并对品牌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此来制定有效的企业品牌战略规划,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1.实现有效的品牌定位
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产业完善的关键因素,只有从根本上实现品牌定位,才能够保证产业链的完整性,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要想打造出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必须要实现有效的品牌定位。以服装为龙头,将主要的精力聚焦在棉花、纺纱、织布、印染、服装等产业,从而增强产业优势,打造出富有本地特色的品牌。建设有效的品牌,就必须要聚焦本地的优势,结合市场情况,来实现有效的销售,不断扩大产品的品牌效应,这对于促进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2.打造完整的品牌价值产业链
实现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建设,就必须要打造完整的品牌价值产业链,不断组建纺织染印、包装、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相统一的产业链,从而提升企业的产业优势。目前不少新疆纺织服装企业规模偏小、分散,这会导致产业功能不够全面,造成产品单一化、雷同化,不利于实现特色化的产品开发,这对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所以,必须要从根本上来打造完整的品牌价值产业链,不断地实现服装、面料等终端产品的延伸,以此来打造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市场定位――销售方式――后产品开发等为主的产业链,以此来从根本上实现品牌价值产业链的完整性,促进新疆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
3.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培养产业带
目前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过多地强调“新疆”这一地域概念,而没有上升到特色化的品牌建设。要想真正提升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就必须要由地域概念向品牌概念过渡。拿目前新疆的彩棉产业这一特色产业来说,尽管彩棉产业已经做得不错,并广泛开拓了市场,但是由于“彩棉”这一形象较多侧重的是物质属性,而非品牌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品牌的知名度。所以,必须要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按照新疆地域、环境等要素来进行产品的归类,从而实现特色产业带的培养。这对于提升新疆纺织服装的品牌效应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同时产业带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4.实现品牌延伸,拓展品牌功能
实现品牌延伸,拓展品牌功能,对于实现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实现品牌延伸与拓展,可以通过衍生品开发、向其他产业渗透等方式来实现。第一,在打造完整产业链的基础之上实现衍生品的开发,比如以新疆彩棉为例,可以打造有效的彩棉品牌,并将其品牌符号授权给其他的产品,从而发挥品牌的价值,这一点可以向迪斯尼学习。第二,实现纺织服装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渗透,实现有效的产业融合。不断地开展新产品,从而提升纺织服装的辐射面和渗透力,这对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必定会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结语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面对着日渐激烈的行业竞争,唯有着眼于自身,积极进行本企业的品牌产品研发,打造一种口碑意识,这样才可以令企业发展彰显出不竭的动力。新疆的纺织行业自身便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市场竞争之中,需要积极转型产业结构,挖掘自身的产品优势,并借助现代化手段,打造隶属于自身的品牌,将品牌战略层上所遭遇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在行业对比中,借助差异点转变发展战略,赢得新疆纺织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加工贸易 ; 广东纺织服装业 ; 整体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08-0058-06
一、问题提出
加工贸易产业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面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形势的改变,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出现瓶颈。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当下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巨大,同时人民币的升值导致产品出口价格上升,销售受到影响。这需要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以广东省纺织服装业为例,该产业是广东省传统优势产业①,2011年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4.6%,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2.1%。该产业发展对于广东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近年纺织业从业人数稳步上升,据估计该产业2011年解决全省就业70余万,对提供就业岗位,稳定失业率有重要作用。随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原本具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纺织服装业有一部分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其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我国2009 年制定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要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强节能管理和成本管理,其中纺织业就在16种亟待整治的行业之内。所以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同时对比台湾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发现其通过多年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台湾地区的企业普遍的注重研发设计,生产运作环保高效,同时注重自主品牌的发展,由此推动其产业整体盈利能力增强,竞争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上升,整个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了有效的升级,与大陆纺织业服装业拉开了一定的差距。这说明大陆的纺织服装业,尤其是广东的纺织服装业同样有升级的空间。
纺织服装产业在广东省发展多年,也有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发展经验,具备条件实现产业的有效升级,使纺织服装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大幅提神。本文通过对转型升级相关文献的研究,提出整体升级概念,基于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具体的情况,结合相关研究的成果,提出关于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整体升级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转型升级
升级(upgrading)的主体可以是企业、行业或产业(industry)等,其对象可以是产品、技术、治理模式或结构,Gereffi(1999)认为“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1]。波特(1985)的理解产业升级是资本的资源禀赋相对于劳动力和其他更加充裕时,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发展比较优势[2]。Poon ( 2004) 认为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的过程[3]。我国学者毛蕴诗(2011)认为转型升级不但表现出附加值和获利能力的提高,还体现在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率的提高[4]。所以我们认为,产品附加值与生产效率是衡量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准,也是升级空间大小的客观表现。
(二)整体升级
Gereffi ( 1999) 将产业升级的不同层次分为:①企业内部,②企业间(企业网络),③地区或国家经济体,④国际性区域。同时他认为,地区或国家经济体的产业升级是要有效利用产业链的前后联系,从简单加工到复杂的整合生产(OEM/OBM)[1]。孙文远(2006)根据产品价值链分工基于不同的层面提出以下三种升级战略:①微观层次上企业个体努力,②中观层次上产业的集体行动,③宏观层次上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通过不断地嵌入价值链方式,促进产业实现持续升级,而且产业集体行动有利于产业的升级[5]。企业是整个产业中最基本的单位,地区经济体的某一产业要得到升级需要,必须让该地区相关企业的整体获利水平得到提高,从产品的角度理解即要提高附加值。在对地区产业升级的研究中,我国学者毛蕴诗等(2011)在对台湾地区自行车产业研究中发现其通过研发设计升级、生产模式(制造)升级到品牌(营销)升级等使台湾地区自行车产业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整体有了很大提升,用“整体升级”形容了台湾地区自行车产业的升级模式[4]。事实上也有其他学者在文献中用“整体升级”来描述企业集群转型升级,但是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整体升级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毛蕴诗(2011)在台湾地区自行车产业升级研究中的发现,用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分析(Porter,1985)[2],“整体升级”可以发现其由价值链的一端到价值链的另一端所有环节附加值的提升。所以,“整体升级”用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曲线来表示即微笑曲线整体的上移的过程如图1所示,是价值链各环节附加值整体的提升。
所以我们认为“整体升级”是地区产业通过有效地优化价值链各环节从而使“微笑曲线”整体上升的过程,即价值链附加值整体的上升的过程。
关键词:纺织服装;绿色壁垒;出口应对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74-01
目前国际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针对性地提高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同时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来构筑贸易壁垒。而在一系列的贸易壁垒中,因结合目前国际社会主流思想而最具隐蔽性的环保措施受到公众和世界各国的认同,成为贸易保护最有影响力的措施,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1 纺织服装出口业中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1 歧视性
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全球的主要生产者为劳动力占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越南等,而其出口对象主要为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从环保科技及人文环境意识等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本不及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在一边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一边依靠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尖端技术,制定一系列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标准和规定,实则具有强烈的歧视性。
1.2 广泛性
广泛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1)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主流意识,人们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前提高。同时,各国消费者,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考虑到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也更崇尚绿色、健康、环保以及关心到植被保护,动物福利等。所以,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到了发达国家,发展中过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所有进口及出口产品。
(2)由于绿色环保的概念涉及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所以在纺织服装领域,会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贯穿了整个产业链,包括从原材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到工业制成品,以及生产各项产品所涉及的生产部门,生产方法,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
1.3 合法性与隐蔽性
各国政府及各地区性贸易组织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繁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及法律法规。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在这样完备的法律掩护下,成为众多贸易壁垒中最为合法及隐蔽的一种,使得众多准备不够的企业难以招架。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些法律原则概念实在模糊,例如,WTO的技术贸易壁垒协议和动植物健康安全协议规定,WTO成员国有权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这样的界定过于宽泛,成为各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力武器。
(2)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动态性,并且经常会不公开或半公开的变更,令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很难适应。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除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外,各地方政府亦有不断变更的制度规定。
1.4 利弊双重性
当然,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绿色贸易壁垒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保护生命安全健康和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作用。同时,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道路上,各国更加积极探寻更清洁的能源及产品,创造了新的产业技术领域和贸易机会。例如,在我国,它不仅促进了纺织品服装绿色环境标准的建立,推广了环境标志制度,还有利于绿色纺织品服装的研发和生产。
2 纺织服装出口业中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方法
根据以上绿色贸易的特点,我们可以研究总结出一些应对方法,从而使得我国纺织服装业走得更加顺畅稳健。以下主要从政府和企业这两个角度,分析纺织服装出口中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方法。
2.1 政府应对方法
2.1.1 增强环保意识,做好宣传活动
政府在社会宣导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积极大力的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活动,增强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标准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并且监督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对生态环境、消费者权益等的保护工作。
政府还需引导企业关注焦点的转移,使企业的目光由价格重心转移到标准重心、质量重心,从被动执行绿色标准到主动参与绿色标准的执行。
2.1.2 引导产业投资升级,促进行业结构优化
政府应采用积极干预结合产业政策诱导的方式,制定相关政策从而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指明企业发展方向,创造良性的行业发展环境,使得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紧跟国际产业发展趋势。
同时,政府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综合策略,加快和扶持高新绿色技术的研发工作,吸引资金投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符合高绿色标准的设计、制造、研发环节。如,提倡使用环保印染、植物染料和天然动植物混合纤维,减少使用石油产品,并尽可能的循环使用再生原材料。
政府还应加强对产业链的整体建设,原材料企业要与供需双方客户在产品的检测,研发费用等方面协同发展,共同承担,双方共享研发成果,促进产业链整体发展。
2.1.3 加强协调政府与各国贸易关系
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应利用好外交手段,在国际社会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为国际贸易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作为面向世界的窗口,政府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机构与组织,协调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相关工作,利用其成员国身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和权力,限制国际贸易中过高的贸易壁垒,并利用外交手段,化解矛盾,变摩擦为合作,协调各国贸易关系,为出口企业提供最新信息和有效服务。
2.1.4 地方政府增强信息服务
对于江苏、浙江、广州等纺织服装出口大省,其地方政府应当协助企业密切关注并及时纺织服装贸易政策、国外设限动态,做好产业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国际贸易壁垒资料,掌握最新动态,提供咨询,使企业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有效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同时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全面实现纺配管理网络化,指导企业积极应对纺织服装技术、环保标准。
2.2 企业应对方法
2.2.1 加强企业的绿色管理工作
目前国际上整体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新型纤维材料、设计研发新的生产工艺流程、配备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的科学性等。其中,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为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企业应顺应发展潮流,在生产过程中融入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管理技术。
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生产工艺的绿色管理。企业应树立绿色生产的观念,将绿色环保的概念深化到整个生产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物回收再生。在产品设计方面,详尽了解目标国家纺织服装安全项目要求,组织生产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拒绝缺陷设计。在包装材料方面,应积极应用环保材料(如植物)、选用同种材料、循环再生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含毒性材料。
(2)纺织品印染过程的绿色管理。要尽可能摒弃原有的有害助剂,而是采用绿色染料替代,从而在源头上规避甲醛、偶氮染料等所带来的贸易风险。
(3)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主要表现为搜集绿色信息、设计绿色包装、制定绿色价格、开展绿色促销等。在国际贸易中,纺织服装企业应重视环境管理标准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以此双证作为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2.2.2 增强纺织服装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绿色观念
以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认证证书为例,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中,只有不到1%的企业获得该证书,其中大部分还是外贸企业和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中国纺织行业中的原料商、面料商、印染制造商、辅料商等这些纺织行业的上游企业却很少积极申请生态纺织认证。
加强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绿色观念,就是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国内各类环境治理活动,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教育,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尽可能与职业卫生和安全国际管理标准相接轨。
参考文献
[1]邹科.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市场论坛,2010,(4).
1、自2006年起,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n届。
2、为进一步提升泉州纺织服装学院办学质量,扩大泉州纺织服装学院在服装专业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增强相关设计专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学校与服装企业的新一轮发展,特策划举办第三届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大赛。
3、第三届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大赛旨在传承、发展和开创服装设计的原创性与时尚流行融合的国际化理念,展现和表达服装设计特有的功能性、实用性、艺术性和时尚性等特点,提升泉州纺织服装学院的研发能力、设计能力及竞争力。本届大赛以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核心,以专业性、流行性、应用性为基础,以市场化为主导,努力提升赛事的创新性和时尚性。(校园大学生三笔字大赛活动策划书)
二、本届大赛的特色和亮点
亮点一:主题新颖,赛事创新
(使得本届大赛更具吸引力)
1、主题
活动主题:盛世中华,梦动我心
2、主题阐释
设计主题象征着与时代同行的中国服装正快速地融入世界时尚产业发展新潮流,在服装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本届比赛充分依托2009年建国60周年的大环境。在这样一个设计主题的指导下,有利于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时尚性设计作品的诞生。
亮点二:强强联手,教企合作
(使得本届大赛更具国际性)
1、国际性和开放性
本届设计大赛将加大合作的力度,利用大赛承办方——泉州纺织服装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的优势和影响,将赛事和教学紧密结合,使得本届大赛的参赛水平再上新台阶,同时更具国际性和开放性。
2、创新参赛过程
通过教学交流,以“课题”形式,将教学、考察市场和企业合作相结合。整个合作项目将围绕大赛主题展开,教企合作完成“互动创意”作品。
亮点三:“我们都是设计师!”
(本届大赛更具亲和力和广泛参与性广泛征稿)
第三届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大赛在征稿方面将邀请国内专业服装、艺术设计类院校的师生,鼓励更多优秀人才积极参与本届大赛。广泛参与性使得本届比赛的结果更令人期待。
亮点四:盛大颁奖晚会
(再次将大赛推向)
第三届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大赛颁奖晚会将紧随大赛决赛步伐,在时尚都市——石狮隆重举行。颁奖晚会仍然延续明星荟萃的文艺演出与获奖精品展示于一体的形式,必将是一场时尚融会的饕餮之夜。
三.本届大赛征稿事项
(一)设计主题:盛世中华,梦动我心
主题说明:庆贺改革开放30年辉煌暨喜迎建国64周年盛世中华;梦动我心与时代同行的中国服装正快速地融入世界时尚产业发展新潮流,在服装、家纺、鞋包服饰品,毛绒公仔等产品中占有一定份额,此项赛事牵动着越来越多创新人才、高新技术、强势企业的心。
(二)设计要求
1、力求展现和表达集功能性、实用性、时尚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服装概念。
2、每单项参赛作品需设计4套以上组成一系列参赛。
3、设计完整、制作精良、配饰搭配协调。
4、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文化特征。
(三)作品评比
1、参赛作品设计稿: 40cm*28cm彩色效果图及结构图、面料小样、工艺说明、100字左右设计说明。
2、作品实物:按入选设计稿制作一系四套的服装实样参评。
四、奖项设立(奖项按三个单项赛事分别设立)
金奖1名 奖金1500元(人民币)、奖杯、证书
银奖2名 奖金 800元(人民币)、奖杯、证书
铜奖3名 奖金 500元(人民币)、奖杯、证书
最佳工艺奖1名 奖金300元(人民币)、证书
最具市场潜力奖1名 奖金300元(人民币)、证书
最佳创新奖1名 奖金300元(人民币)、证书
入围奖 20名 入围证书
五、大赛日程
* 参赛作品征稿:
9月01日-11月10日
* 颁奖典礼:12月上旬(待定)
六、参赛须知
在校师生,各时装设计者均可独立参赛。
1、报名参赛须提交作品设计稿,每作品系列限报一人;
2、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作品,并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3、参赛设计稿均不退还,截稿日期11月10日。
4、参赛设计稿背面要注明姓名,性别,年龄,电话。
5、参赛作品及实物主办方有权宣传展示;获奖作品由大赛主办方收藏。
七、大赛整体时间安排
09月01日——11月10日
大赛征稿
11月15日
设计效果图初评结果公布
入围选手制作成品并交组委会
12月12日
作品静态评审
八、结束语
纺织服装业的期望与问题
有经济学家预言,美国经济增长的玫瑰期即将到来。由于能源价格大幅下滑,华尔街股市和美国房市呈现出恢复的势头,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指数令人乐观,失业率持续走低。由此,经济的好转必然要促使纺织服装工业的活跃。从历史上看,国民经济增长率往往能刺激纺织服装生产。当然,也有诸多问题不能忽视:进口减速:虽然纺织服装进口发运量减少,但这并不能帮助美国市场走出萧条。海外生产成本提高:过去的高能源价格曾降低了其他国家产品的竞争力,失去竞争优势,导致美国生产商成本戏剧性的下降。利润增加:由于低生产成本和其他优势,美国生产厂家过去几年曾步履维艰,但今天国外一些外国生产商甚至将生产线搬迁到美国的家门口。更具有创新与营销优势的战略:美国的纺织服装生产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创新和新观念,尤其是无纺工业和技术性产品。在“绿色”和“美式”市场指引下,美国国内的市场强调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模式。资本支出急剧膨胀:纺织公司在新设备和新机器上的投资越来越多,这样确保了持续的成本效应和产品的灵活性。利润提升:美国纺织企业的利润很大部分来源于总成本的降低,导致工业利润收益不断提高。更高水平上的竞技:山姆大叔与其他国家的纺织业已适应利用货币杠杆调节自身,杜绝非法贸易,因此这更有利于美国的纺织服装市场。总而言之,美国纺织服装工业与市场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工业需求趋势
如上所述,美国纺织服装工业的货物发运增长达3%~4%,在过去12个月里提高至少1%。当然,纺织产品,如纤维和织品都引领着市场的走势。而地毯、家纺和家具产品在2014年的增长还要快于服装。这得益于两方面的因素,美国汽车和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快于前年。强劲的房地产市场就意味着地毯和垫类的增长,在今年还会有所表现。在过去4年中,美国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走低,地毯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萎缩。
与2008年美国陷入金融危机相比,美国去年地毯销售为10亿平方英尺,与前一年相比下降4%。但这一趋势已有所改善,地毯业出现持续投资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促使企业产生更好的效益。
美国纺织服装业的复苏得益于无纺品的创新。无纺业的创新产品越来越多,也意味着用途越来越广泛。如过滤产品、保护性服装、屋顶无纺品和土工布的应用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生产的用于活动或运动性服装的市场也日趋活跃。根据一份棉花调查公司的数据,每10位美国人就有9位购买活动性服装,这就是为什么这类纺织品呈两位数增长的缘故。美国专门用于生产牛仔装的斜纹布也呈现出好的态势。依据美国时尚专家的话说,年青一代对牛仔裤的喜爱并不亚于老一代,并且他们要求是百分之百的苗条型斜纹棉布,当然,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更受他们青睐。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新的一年里,纺织服装的生产旗开得胜,增长跃升达5%。
正常情况下,不同的生产指标只是一个物理概念,而发运量的提升却能说明其活跃度。不仅如此,价格也维持得相当平稳。结合积极的消费者购买因素,美国国内的纺织服装和市场前景的确看好。
充足的供应
有一因素可以确定,即美国国内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即能满足上述需求。美国工业生产具有市场的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海外供应商经常利用美元比价效应,美国制造商对此不屑一顾。
看看过去,美国纺织服装公司的产能在过去一直呈下降态势。而如今,纺织厂的开工率也在提高,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在去年年末,美国纺织厂的开工率仅为总产能的74%。事实上,在过去12个月里美国纺织厂的开工率提升了5%。其中,其他因素也促使产能提升3.5个百分点。美国进口减少并不是美国纺织服装复苏的直接原因。另一重要市场信息却是,美国纺织业已大大提升了国际竞争力。这或许是美国纺织业复苏的最主要原因。在去年,美国纺织业在新工厂和设备更新上的投入就超越了10亿美元。不仅如此,美国纺织业在新的一年里投资将会更大。美国《纺织世界》杂志预言,新工厂与新设备的运用已在美国各地的纺织业中遍地开花。包括纤维生产、纺纱和无纺、无纺材料、技术纤维、地毯和技术纺织物的生产已进入更新换代潮流。不足为奇,美国纺织服装业的投资热与10年前几乎如出一辙。其中约有2.2%的投资来源于新资金。但这已大大好于往年。
当然,美国仍然在继续关停老旧的纺织厂,这并不影响开工率的提高。
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些趋势性动态与国际国内的市场有很大关系。美国业界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夺回被进口产品夺走的市场份额。要立即产生奇迹肯定不现实,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纺织服装业正在赢得市场份额,并且稳步提高。
根据美国波士顿企业咨询公司的调查,美国工业,包括纺织服装业在过去10年中,其市场占有率提高了7%。这不仅得益于能源价格的下降,更得益于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攀升。对美国消费者而言,中国进口的商品越来越贵,因此中国制造商在未来的美国市场将面临考验。依据相关数据,2015年进入美国的纺织服装发运量将有1%的减少,美国在今后还会继续降低进口。而美国出口至少在5年的时间内都会持续增长,因此以技术为主导的美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将脱颖而出。
美国生产的纤维,尤其是棉花的价格几年来一直在下降,因此本地产棉花用于本地制造,其生产的成本会降至很低。美国纺纱厂用在棉纤维上的成本降低了72.2%,目前回升为59.4%;纺织厂的成本原来降低了65.1%,而目前回升至40.1%,服装厂的成本在2011年达到峰值,随后降低了62.2%,之后逐步回升至44.6%。依据美国《纺织世界》的预测,2015年,美国纺织服装业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这要从美国的棉价谈起。2011年美国棉价仅为2美元。在新的一年里,棉纤维消耗将提高。但由于2014―2015年全球棉花产量预计将超过1.2亿大包,也就是说,棉纤维会继续增产。而世界需求仅为1.14亿大包,供求差异将直接影响棉价。把2010―2011年的棉价进行对比就很容易看出,棉价走势为什么会如此颓丧。此外,还有其他自然因素影响棉价,如中国巨额棉储相当于是全球1.65年的供应量。倘若将其全部推入市场,那么它将再次将世界棉价打入地狱。
此外,人造棉的市场也十分疲弱。好在新品不断开发,人造棉的价格相对稳定。尽管如此,这也增加了来年的担忧。毫无疑问,供过于求是世界纤维价格走低的最主要因素。就拿聚酯来说,世界长丝纤维需求仅为世界产量的70%~72%。而聚酯的产能却在扶摇直上。因此人造纤维的市场前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产品的研发。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天然气和石油价格持续走低,人造纤维的价格也不可避免地走低。其实,世界人造纤维的价格已有多年没有上涨,并且今后也很难上涨。
美国纺织服装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力。由于经济缓慢复苏,美国劳动力价格也温和上涨,并且美国劳动生产效率较高,这也可能影响到价格走势。根据美国纺织机构全国委员会,美国纺织厂在过去10年中提高生产效率达24%,这促使该行业成为美国生产效率最高的领域,平均年提高率达2%。再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美国平均周薪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1%。
不仅如此,美国纺织服装工业随着不断创新和开发,生产效率仍然在继续提高。根据《纺织世界》的计算,美国纺织工业的年提高效率接近3%。与之同时,美国纺织服装业的雇佣人数却在逐年下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纺织服装工业能再度崛起的理由。
供应、需求与成本趋势构成了产品的价格,而价格又受制于通货膨胀率,无论是纤维、纺织还是服装,无一例外地受其影响。其实美国市场在去年的服装价格几乎原地踏步,而再早一年却有2%的下滑。
分析人士将其归结于进口的增加。然而,若仔细分析,你会发现,除中国外,其余第三世界国家的生产成本仍然在持续走低。这将直接影响美国国内的价格走势。再加上美国国内出现了2%~3%的通胀紧缩率。
因此,展望未来,美国的纺织服装工业要获得较高的利润其实也很不现实。
靠创新驱动纺织服装业
美国纺织服装企业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从纤维到纺织品,再到服装,美国企业始终如一地瞄准消费品市场需求。这不仅能增加销售,而且能刺激消费。就拿纺织服装公司来说,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升级换代深感兴趣,他们对增加纺织服装的附加值产品趋之若鹜。比如,他们对服装的安全性、功能性、舒适度、生态环保具有很强的意识,与消费观念紧密合拍。无论是内衣,还是衬衣或袜类,或是汽车或包装业用纺织品,均离不开创新与功能化的趋势。例如,据美国消费者的调查发现,美国人无一例外地要求运动型服装在人体运动期间能确保干爽和舒适,再加上数字化,美国的技术纺织物呈遍地开花的走势。
再就是美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于在线3D量体裁衣的模式。究其原因,它促使在线成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外国进口商却对此望尘莫及。美国一些时尚公司为了留住客户,甚至引入跟踪技术。当与客户成交第一笔买卖后,他们将客户信息全部收录,然后依据其爱好和体型推陈出新地提供相关产品信息,使其回头。
目前美国的人均在线购买时间超过100分钟,这已远远超过在实体店内的买卖时间。美国纺织服装公司在销售上可谓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刺激消费。最新的一份调查发现,每10位美国人中就有7位注重环保与生态,每10位消费者中就有4位在发现产品生态问题时敢于直接投诉。约有三分之一的客户青睐“环境亲密型”或“可持续性”产品。
例如,耐克公司甚至专为消费者开发出环保测试软件。该公司请消费者给其产品打分和对比。另一有趣的现象是,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服装上出现越来越细的数据,代表特定含义的大写字母越来越多,而代表产品的编号却越来越少。事实上,美国服装制造商在研发上正在重新引领世界时尚的趋势,在传导正确理念和功能化方面引导消费。
With strategic shift of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n China from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to the midwest, the professional logistics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into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and play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role with the attention of enterprises and all kinds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in the marketing,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roles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物流的发展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区域、城市和行业的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的物流组织机构在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中,正在逐步从行业中细分为一个新的专业领域,在市场营销中发挥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并日益受到企业和各类物流服务商的深度关注。
1 纺织服装物流特点
每个纺织服装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纺织服装业的物流有其独特的特点。
1.1 流程长而复杂
在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批发经销零售”的流通渠道中,批发与的渠道方式,加长了物流的操作流程,同一个仓库的配货对象从中心城市逐步扩展到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批发与零售概念的交叉与模糊,总、区域、经销商、加盟商等多种营销形式,更加增添了纺织服装物流网络的复杂性(图 1)。
1.2 区域跨度大,时间周期长
由于经济、能源等因素的影响,虽然纺织服装业正在从“发达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二、三级城市及广大农村的消费能力也正在快速扩张,但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纺织服装产品仍占据着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物流的运作,是一个不断从东部向中、西部搬运的类似“西气 东输”和“南水北调”一样浩大的工程,物流的区域跨度很大,耗费的时间周期也相对较长。
1.3 产品退换调补业务频繁,对数字化物流要求迫切
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长,这使得产品从出入库到门店交接等物流环节的业务也非常繁琐。产品在批量生产后运至仓库时,需一件件严格审核、登记后才可出入库,效率低下,程序复杂。一个仓库有时要面对全国所有的门店分拣配送,不仅工作量巨大,分拣效率也非常低。而盘库工作往往要动用仓库全体员工花上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仍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由于产品单品的个别差异性和消费者地域需求的差别都很大,门店与门店之间,客户与门店之间退、换、调、补的频率很高。经销商、商等对工厂的订货、补货、配发、调配、退货、对账、结账等手续繁多也容易出错。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对数字化物流的要求和对物流信息化重视的程度都将会越来越高。
2 纺织服装物流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纺织服装物流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纺织服装业的综合应用,被称为我国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块高地”,物流在纺织服装产品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2.1 加速流通,降低库存,增强市场反应能力
纺织服装产品是一种时尚性极强和生命周期较短的商品,产品压库一直是一个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分散或转移,将会造成严重的空间资源浪费和资金积压,影响终端市场的及时上货和销售,从而引起资金周转不灵,市场反应迟钝,危及企业生存甚至有破产的危险。
据统计,中国每年服装的库存量约为生产总量的20%左右,可供每个国人约10件或可供全球人口穿一年。通过实施现代物流管理或借助专业物流平台的力量,可有效地整合业内各领域和企业的资源,大大加速物流流通频次,缩短商品流通时间,降低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
2.2 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营销效率
纺织服装产品可细分到品种、色、款、号、价、码以及面料成分、洗涤说明等特点,使得繁杂的单品退、换、调、补等业务操作频繁而复杂。据测算,纺织服装产品95%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设计和运输等环节,平均直接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不足总成本的10%,而储存、运输支付的费用却占到生产成本的40%。
在库房租金、过路费、货物损毁费、物流运作不当的赔偿费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每年有30% ~ 50%的利润被侵蚀。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或让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物流技术与装备供应商、物流规划服务商、软件系统供应商等加入运作后,可使物流活动逐渐从纺织服装企业中分离出去,提高货品周转效率,增加物品调拨频率,简化人工操作,降低滞销产品的库存数量,加快畅销款的补单效率和物料需求计划,大幅度节约人力和提高市场营销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2.3 减小商品经营风险,提高服务满意率
将部分作业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把储备费用、交通工具损耗、物流中心管理等压力分流、转嫁,对不同纺织服装产品采取不同的包装运输方式来保障有效运输,即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有效防止商品的遗失、破损等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安全准点送达率。如“定曰达”服务项目更使其网络辐射范围内快递准点率高达99%,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市场经营的风险性并提高服务的满意率。
2.4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纺织服装业进入品牌化、国际化竞争的时代,企业需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自设物流中心、采用第三方物流、委托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等多样化交叉模式,会使企业的物流运作更加专业化。外包成本优势、责任优势和专业优势明显,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5 迅速“集”、“散”产品
当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市场营销中的“集聚”与“集市”效应越来越明显,专业市场的辐射和销售能力逐步增强,在我国纺织服装市场的繁荣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型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在网络经济不断丰富和“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物流对产品“集”与“散”的作用越加突出,已成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有效发挥产品“集散”作用的强大支撑。
2.6 应对突发社会事件
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社会事件甚至战争来临时,纺织服装产品与食品、医药一起,共同构成基本的“三大救灾与应急物资”。而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集结、输送、分散数量巨大的这几类救灾和应急物资时,现代物流强大完备的配送与管理体系,雄厚的库存和集约化的吞吐量,高效快速的物资“集”与“散”的能力和运输效率,都是调配、输送和营销纺织服装产品的重要手段。
3 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
措施
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发展的历史短、速度快、集中度低,所有从事纺织服装物流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都不足 2%,距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物流现代化的要求和市场营销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建议改进的主要措施如下。
3.1 提高专业化与自动化程度
与世界发达国家专业化的物流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业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与自动化程度不够,而使产品相当一部分价值流失在运输过程中。因此,各种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如机器人搬运和装卸、单元化堆码、自动化包装、自动分拣、立体自动化仓库、多功能配送中心、网络仓库门店直送(DTS)、直通转运(X-D或DC中转)等应在物流中得到广泛采用。
3.2 平衡地域集中度
中国目前物流市场的80%收益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域集中度过高,发展极不平衡,不利于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的发展。对此,政府应强化对物流业的组织和政策引导,加强对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现代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和工程的投入与建设;加强中西部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的物流合作和信息联系,督促工、商、税、交通、海关、铁路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企业则应采用现代化物流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使物流效率、费用、服务和效益均能够达到最优化目标。
3.3 培养与使用专业物流人才
物流是个新兴行业,目前纺织服装业物流专业人非常匮乏。企业应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在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检验、销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操作专业物流管理软件和使用先进物流技术的技能。同时应引进专业人才,或通过向高校提交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及专门的培训机构联合进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等,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物流素质。
3.4 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
虽然目前纺织服装企业对产品市场营销的信息化、物流化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信息系统薄弱,如销售、库存、财务间的数据脱节等多方面的缺陷。企业应多采用电子商务、网络仓库、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跟踪系统(GPS)、智能交通系统(ITS)、条形码等物流新技术,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的程度。
3.5 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
纺织服装产品物流批量小、批次多且季节性要求严格,因此物流配送必须快速、及时。企业应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把流通过程中条码、吊牌等附属品加工及包装等二次加工工作及部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减少产品在库时间、缩短物品配送周期,减少运输载体非满载和回程空载带来的损失,实现产品在途、在库、在店时段数量和时间的科学控制和专业的订单、库存、物流追踪和退换货管理。
3.6 提高物流配送的精细化程度
4月18日~20日,第20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简称,海博会)在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建省石狮市举办,同期,“2018春夏中国时尚休闲装流行趋势暨国家纺织面料馆创新产品展示”也权威启幕,在石狮国际轻纺城以静态展专业呈现,集聚优秀面料,紧扣“时尚休闲”,携手国家纺织面料馆,立足石狮当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纺织面料的潮流趋势。
据悉,此次“2018春夏中国时尚休闲装流行趋势暨国家纺织面料馆创新产品展示”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中国服装协会、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共同,由中国流行面料工程、国家纺织面料馆、CNCSCOLOR共同支持,国家纺织面料馆石狮分馆、石狮国际轻纺城给予特别支持,中国时尚同盟、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WGSN进行战略合作。其中,国家纺织面料馆(石狮分馆)是石狮当地纺织服装产业的“品种齐、更新快的实体资源库”;石狮国际轻纺城是目前中国经营品种最多的千亿纺织品集散中心,是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之一;可在此次海博会及趋势中,石狮当地纺织产业力量的实力投入和石狮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在2018春夏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核心概念“意趣”的引领下,石狮纺织面料企业的趋势新品将融于趋势,展现时尚休闲装流行趋势,彰显石狮作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休闲面料商贸名城、中国流行面料趋势基地的时尚风貌。
中国时尚休闲装流行趋势入驻石狮海博会已有数年,一直以来备受瞩目,是海博会期间彰显纺织面料时尚高度,体现纺织产业发展实力的亮点内容。据了解,此次2018春夏中国时尚休闲装流行趋势的展区设置在石狮国际轻纺城中心区域,面积为270平方米,将有来自2017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第37届(2018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作品及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与联盟的超千款趋势面料共襄盛举;同时,国家纺织面料馆石狮分馆的700款创新产品融在其中,在静态展中以挂样形式呈现,展现石狮纺织面料的发展风姿和品牌形象;整体上,2018春夏中国时尚休闲装流行趋势以“意趣”为核心,分异幻次元、悠游正念、竞艺传承、博物诗人四大主题系列化呈现,结合生活方式、市场消费、流行色彩、典型面料以及未来可能流行的设计款式进行主题展示,立体呈现中国时尚休闲装流行趋势在时尚创意设计中的专业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趋势中,通过手机扫描面料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中国流行面料人工智能检索(FabricsChina TrendsAI)”系统,快速获取面料的成分、工艺、生产商,以及相关或类似面料等多种信息,让游走在纺织潮流前沿的设计师和采购商,能够快速发现精华面料及其有效信息,不仅为选择面料乃至明晰新一季服装风格提供参考,还能快速形成有效采购,联动更多时尚和商务信息,助推海博会顺利、有效进行。
此次石狮海博会期间,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前瞻2018春夏并融合国家纺织面料馆创新产品,对于服装企业和行业投资者而言,更是一个难得良机――通过流行趋势,进入以面料为渠道的对接展示平台,在业内进行交流与相互合作,供求双方能以更为便捷高效的方式沟通交流,从而助力推动石狮区域纺织服装产业在设计和加工领域进一步发展,激发石狮区域产业集群的创意激情与灵感,提升本土设计创新能力,联动,推动经济整体发展进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服装企业 外贸发展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外贸服装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以服装大省江苏为例,2008年1月~11月江苏口岸累计出口纺织服装2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但是就单月来看,从8月份开始出口额连续4个月大幅回落,11月份更是首次出现负增长,当月纺织服装出口1.5亿美元,同比下降9.3%,环比下降18.2%。统计显示,今年1月~2月,大陆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24.1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4.78%。其中,纺织品出口下降20.94%,服装出口下降14.7%。销售利润率由2008年1月~11月的3.45%下降到今年1月~2月的2.94%。在此背景下,要实现服装企业的外贸发展,可以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下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推动服装企业的外贸发展。
一、企业外部方面
首先,加快配套优惠政策,完善产业链。针对纺织服装业产业的现状,设立专业的工业园区,给予土地、财政税务、水电能源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等支持,而且对纺织服装业有明显配套和互补作用的企业,如各类制衣辅料厂,给予用地价格、收费等方面的减免优惠,以形成洼地效应,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发展,完善产业链,提高我区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
其次,围绕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合力,实现产业升级。纺织服装业是竞争性很强的行业。要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转变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围绕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向前一体化和向后一体化,按照纺、织、染、成品、制衣的工艺流程,实现纵向联合,发展综合型的纺织服装企业集团。
再次,建立健全服装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协会是由同业经营者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实行联合的组织。行会组织在间接的宏观调控者即政府与市场中自由竞争者即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协调,承上启下。它们一方面根据政府政策,提出行业发展规划来指导企业,为企业提供信息,提供法律、政策、外贸方面的咨询;另一方面协助政府办理具体事务,接受政府委托管理某种事务,沟通政府与企业间的联系,起到政府功能的放大效应,使政府宏观管理措施在微观的企业层次得以贯彻。在政府方面,政府以“划桨”代替“掌舵”,越权干预企业事务。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在企业方面,企业与政府利益关联性和竞争精神的缺乏导致政府过度“关心”企业和企业过度依赖政府。另外,在市场方面,缺乏严格公正的法律和秩序制约,对破坏游戏规则者不能施行有效的制裁。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还受许多市场外因素的制约,不能对破坏市场规则的企业形成有效的制约。
最后,加大纺织服装城宣传推广力度。要进一步加强纺织服装城的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印制宣传资料及在各大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嘉兴服装整体、新产品或是招商宣传推介会,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举办时装周等活动,文化搭台,企业唱戏,由等骨干企业展示其新产品,以起到宣传推广嘉兴纺织服装的效果。如大连、青岛等地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时装节或时装周等活动,很好的宣传和推销了本地的服装企业,为当地服装企业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
二、企业自身方面
首先,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品牌是用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在现代营销活动中,企业之间的品牌竞争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整个产品层次的竞争。品牌创新不仅要通过产品走出去打造国际性品牌,更要生产、资本、营销网络都要走出去,到国外建生产基地、销售渠道以提高知名度,这需要大的投入,需要利用国外资源提高创新能力。产业链体系的创新要处理好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或重组成为一个集团,或在产销源上形成互补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等。在目前中国的服装业中,服装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服装的品牌效应也逐渐的显现出来。其一,政府要把有限的服装配额的分配优先向品牌出口、高附加值出口的企业倾斜;其二,企业要重视人才,大力培养服装、面料设计师,尤其是挖掘青年设计师的潜力,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设计研发人才,同时定期派遣设计和技术人员到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进修,学习先进理念,把握世界时装发展潮流;其三,有品牌的企业要争取上市,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大融资,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其次,对企业实行差异化经营,与周边地区形成衔接互补。中国地方服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产品上的类同,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容易走进恶性竞争的窘地。要细化终端市场,占据有利竞争位置,倡导概念差异化;引导企业竞争方式由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转变,实现属性差异化。
再次,加大技术投入,降低成本,倡导绿色生产。服装企业要想在出口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就要增加服装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增加其附加值。第一,企业要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和改造力度,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倡导绿色贸易,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纺织服装企业要积极开展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开发纺织新材料,重点开发生态、环保和特殊功能纺织品,着重发展中高端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加大技术投入,强化技术创新,用先进加工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引进节能、环保加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第二,提高环保意识,引导绿色生产。随着绿色壁垒的加固,国外买家要求法定检验的服装正逐年增加据统计。作为企业,我们要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最后分析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优劣势以及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壁垒
我国作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4,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近些年居高不下的出口依存度和层出不穷的“反倾销”、“特保”、“绿色壁垒”、“社会道德准则”等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让人不得不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担忧。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怎样,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研究来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现状
纺织品服装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我国纺织行业贸易顺差1292亿美元,占贸易总顺差的71%。200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累计1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占贸易总顺差的六成左右。
然而,一连串乐观的数字却掩盖不了我国纺织业处在国际纺织供应链底端的事实。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以贴牌加工为主,而贴牌加工企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所获得的利润大约只占产品全部市场利润的10%,无论是在产品技术创新,还是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纺织工业中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的不足以及一些国家采用“反倾销”、“特保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贸易手段使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等等,这些都是造成我们长期被动的原因。目前我国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印度、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是我国纺织业目前面临局势的真实写照。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 dependence,FTD)又叫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的指标,一般以该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占该国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大,反之则小。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商品总额(EX+IM)/国内生产总值(GDP)
根据贸易流向的不同可将FTD分为出口贸易依存度(export dependence,ED)和进口贸易依存度(import dependence, ID),分别是出口贸易总值和进口贸易总值与当年GDP的比值。
对外贸易依存度可用来说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说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大;反之,则说明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减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研究得出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其国民经济规模的大小成负相关关系的结论。钱纳里和赛尔昆的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会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一国的经济贸易政策也影响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当一国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大。而对于采取内需拉动型经济政策的国家,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
(二) 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
1.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这里我们把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in Textile and Garment on Foreign Trade)定义为一国一定时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纺织品服装生产总值的比重。
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EDT+IDT)/GDPT
式中:EDT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IDT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GDPT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纺织品服装国内生产总值。
2.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情况。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见图1)。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到根据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情况,可大致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199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飞速发展阶段。1986年纺织品成为国内第一大宗出口产品,此后连续十年保持高速增长,并在199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80年的8.97%增长到1994年的62.9%。
第二阶段为1995-2004年,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在波折中发展的阶段。1995年以后纺织品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增速相对减缓,但增速依然很大,在199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6.2%的最高峰。1998年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口出现大幅滑坡,之后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则是起伏跌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部分纺织品配额的取消,都为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添了很多活力。
第三阶段为2005-2007,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平稳前进的阶段。伴随着人民币升值、能源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目前的劳动成本已超过许多东南亚国家,这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服装业来说影响较大,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优势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行业发展态势为出口趋于平稳,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这一阶段的出口依存度有下降的趋势,但依然维持在50%以上,其中纺织品贸易依存度在30%左右,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则依然高达70%以上。
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
影响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T)
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比。在进出口总值一定的情况下,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越高,则纺织品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小。另一方面,纺织品服装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国的纺织品服装的生产能力,因为进出口总额的增加总是以纺织工业总产值的提升为基础的。
(二)汇率波动
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给外贸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样的美金收购价格,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导致出口利润的下滑,对于本来利润就很微薄的纺织品服装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1994年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较1993年增加60%,其中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1994年1月1日,汇率体制重大改革,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样的进出口额,人民币升值,汇率下降,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后的数值下降,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
(三)国家政策
每一次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都势必对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造成影响。1994年我国政府引入了增值税制度,调整后的平均退税率是19.63%,因此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突飞猛进,增长率分别为32%和23%。而出口退税的下调会为纺织品服装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根据2006年的数据,出口退税下调1个百分点,行业利润会下降4.6%。2008年至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先后四次调高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其目的也是为了刺激纺织产业的出口。因此国家政策向哪个方向倾斜,势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发展思路,进而对进出口和国内生产造成影响。
(四)国内环境
国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力资源优势一直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是近些年来劳动力成本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纺织服装业的科技水平一方面影响了纺织工业总产值,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当前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长期贴牌加工,技术含量过低,缺少自己的国际品牌。
(五)贸易环境
从图1(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依存度)显示1998年是个非常明显的转折点。这其中固然有1998年出口退税下降的影响,但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在其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2002年部分纺织品配额取消,图1显示2002年出口依存度较2001年有明显的上升。无论是我国加入WTO还是后配额时代的到来,都使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贸易环境。
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面对“无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必须认真分析,采取正确的竞争战略,全面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首先,要调整出口战略。着眼于以从质取胜,强化品牌优势,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下工夫。其次,要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面对以反倾销为主要形式的贸易争端,我国有关贸易管理机构和中介组织要建立纺织服装贸易预警机制,防范于未然。第三,要加强对话协商机制,开展与国外产业及企业的对话。通过政府或相关协会的积极组织,使国内企业与国外随时进行沟通,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第四,要调整营销战略。我国纺织服装业要抓住配额取消的有利时机,调整营销战略,建立自身的销售网络,建立我国品牌的营销网络。
同时,纺织服装企业还应该实施精细化管理。战略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利润空间缩小。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微利时代纺织服装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精细化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要求我国纺织服装业逐渐将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提升到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郑桂环,谢雯.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与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
2.许黎明.我国贸易依存度实际水平测算及国际比较.华东经济管理,2006
3.吴先智.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分析.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
4.李质仙,张伟文.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影响的定量研究.纺织信息周刊,2004
URP概念异军突起
谈到管理软件,大多数人往往言必称ERP,对于URP说法的陌生自然可以理解。在中外企业鏖战国内ERP市场的时候,新中大公司推出了URP管理系统,并且凭借其独有的特色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内居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石钟韶先生告诉我们,URP就是联盟体资源计划,是新中大公司先进理论指导下研制而成的,解决以价值链为驱动的联盟体内外各种资源配置优化和价值最大化的电子商务系统。基于这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当其他管理软件厂商研发出平面化的标准型ERP管理软件时,新中大做的却是垂直的行业化管理软件。从2003年开始,新中大公司就提出行业化战略:“专注于纺织服装、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政府理财这四大行业。”而纺织服装行业更是这四大行业中的重点行业,通过六年的积累与沉淀,新中大厚积薄发,在行业内取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中国许多纺织服装企业都使用了传统的ERP软件进行管理,然而石钟韶认为更需要的是URP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URP思想是一个联盟体资源管理思想,对于纺织服装企业,上下游的合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URP思想可以把资源最大化,这样才能降低成本,降低风险,纺织服装企业需要的是一个产业链,一个联盟体,只有资源共享,才能降低成本,竞争力才最强。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这叫抱团取暖,才能安然过冬。”
新中大软件帮助纺织服装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对于选择进入纺织服装行业,石钟韶先生的理由是:新中大公司地处江浙地区,这里是一个纺织服装很发达的地区,这给新中大提供了很好的用户基础。再则中国是一个纺织服装大国,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都要穿衣服,这就有极大的内需。所以说。对于新中大软件进入纺织服装行业的前景还是很看好的。
针对纺织服装行业独有的个性化需求,新中大在产品研发上做了专版开发,其中的协同生产、委外加工、动态成本、敏捷询单、码单管理等特有功能目前在国内同行中首屈一指,得到了纺织服装企业的广泛好评。正凯集团、巴贝集团、福华织造、大生集团、天纺集团等一大批纺织行业客户采用新中大软件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正凯集团是集化纤生产,白、色坯织造为一体的大型纺织集团,2006年与新中大软件合作,正式启动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通过系统的规划与周密的实施,将“新中大纺织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完整的嵌入企业的管理流程当中。通过一年多的磨合,在物流管理中通过“码单”与“条码”的结合应用,对产品的出入库弱£程进行科学的管控,不仅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流转速度,还很好的杜绝了由于操作繁杂而导致的人为差错,同时极大的简化了关键数据的统计工作;在生产方面,对日常难以管控的工序外协作业实现了全程的状态跟踪。对加工过程中发生的料、工、费等关键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订单的及时交付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在财务管理上,实现了账务管理与供应链信息、生产信息的无缝集成,并通过管理会计对企业的资产、经营成本、资金平衡实现了信息化管控;在集团管理上,通过系统建立了完备的业务及财务审批流程,实现了异地与总部的信息同步;通过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将多组织、多部门的经营模式纳入了统一的管理平台;现阶段,新中大软件公司与正凯集团积极合作,将工控设备存储数据与ERP系统实现对接,使正凯集团的管理者通过键盘就可以精确的掌握每一个班组、每一名员工、甚至每一台织机的工作状况。随着信息化管理逐步延伸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日臻成熟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正在帮助正凯化纤步入现代企业管理新空间。
苏州福华织造有限公司是大型织造企业。07年与新中大软件合作,采用了新中大纺织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来整体规划企业管理系统,方案涉及供应链管理、生产委外管理、财务管理、工作流管理等领域。通过近半年的调研实施,取得了整体成功上线应用。由于纺织行业的管理需求特殊性。特别是坯布流转过程中,涉及的流程长、工序多、管控需求个性化、通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而新中大软件针对这些行业化需求推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不仅很好的解决了纺织行业白、色坯的二维码单录入和单据流转,还顺利的解决了一直困扰福华世家的色坯委外加工的过程管理控制难题。
由于福华年色坯的销售量达到了13亿米,有大量的色坯订单需求委外进行加工,所以如何保证每一张订单的及时交货、每一匹布的品质优良,以及每―道工序的发出、结存、工费、缩率、批号、缸号、计划号、加工商选择等等复杂的工序过程控制管理对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新中大实施人员与福华织造管理应用人员的共同努力。完美的解决了上述的管理瓶颈。系统通过了一年的上线应用。从管理数据上看,订单的延期交付下降了近一半,色坯综合加工成本也得到好很好的控制,在人力资源上也取得较好的效益,跟单员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练好内功,迎接过冬之后的下一轮增长
由美国金融危机海啸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给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大家一致认为:企业更应该要练好内功,产品要升级、成本要压缩、效率须提升,这样的企业才有创新能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二律背反 纺织服装业 物流管理 精益物流
二律背反(antinomies)即效益背反,表示两个原本成立的命题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此消彼长的现象。二律背反在物流领域中表现突出。纺织服装业同其它行业相比,其从原材料采购与运输到制造再到零售终端等环节流程繁杂。同时,纺织服装业作为短生命周期的代表对物流速度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纺织服装业的物流管理存在的二律背反更为突出。
一、我国纺织服装业物流管理特性
一方面,纺织服装业的供应链较长,对物流具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长期忽略物流的价值,行业物流建设起步较晚。根据纺织服装业物流的现状与需求,可以得出其特性:
(1)灵敏性和时效性:由于时效性和季节性影响,服装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快速响应,从接受订单到发货的时间越短越好。
(2)复杂性:宏观上,服装业的供应链较长,物流的环节较多。微观上,服装业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物流管理中需要多组产品的运输与存储。
(3)相对落后:我国的纺织服装业物流管理依然处于低水平,以运输、仓储为主要内容的粗放型管理阶段。
二、二律背反在纺织服装物流中的表现
(一)减少库存与降低缺货率
降低库存是企业提高效益常用的方法。截至2014年,在77家上市服装业公司中就有69家公司的库存过亿。[2]服装业的高库存拉高仓储成本,产品等生产资料的积压也导致企业生产资金流速减缓。同时,服装作为短生命周期产品,在快速更新换代下,库存服装将难以实现原有的价值。
服装作为短生命周期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会因市场反应慢而付出惨重代价。为了保证快速的市场反应,提高订单满足能力,企业经常会提前进行生产,保持充沛的库存。某种意义上讲,库存是服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的“途径”。
(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降低物流成本
纺织品的抗损坏能力较低,在物流过程中易受损坏。在我国,由于物流造成的损失费用导致服装企业每年有1/3甚至1/2的利润被侵蚀掉。同时,纺织服装业物流的个性化强,对物流需求程度不一。服装本身的多品式、多变化等特点,决定了服装物流要在满足市场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多样化。服装物流因需而异,特别是高档品的要求差别更大。不难看出,服装物流较普通物流的要求较高。
为了向物流要效益,企业通常会不断地降低物流成本。如果在没有其他方面的巨大进步,降低成本必然会导致物流其他环节的损失。以包装为例,服装企业在包装上尽量的减少投入,包装质量会越来越低。失去了防护,服装会在装卸、仓储、运输等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显然,包装成本的降低是以其他环节损失为代价。
(三)不断延长的供应链和优化物流链条
现代纺织服装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原料采购、加工生产等环节,导致供应链扩大,行业的上下游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例如:企业将棉、麻等原材料采购地选择在一些更受消费者认同的产地,而非就近选择。同时物流链条的延伸也包括行业的国际化,中国作为最大的纺织服装品出口国,物流链条的延伸更为复杂。
要实现优质的物流,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实现物流环节的最优精简。繁杂的供应链是优化物流体系、实现管理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愈加复杂的供应链与优化物流链条的平衡是难以掌握的。
三、破解纺织服装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精益物流源自精益生产,是衍生自丰田管理方式(TPS)中的一种物流管理思想。精益物流立足于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追求消灭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实施一系列具体方法,以期公司利益最大化。纺织服装业物流的特性使其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二律背反问题涉及到多个不同方面,这种情况下,引入精益物流正是化解二律难题的关键。
纺织服装业的物流要进行精益物流需要:
(1)基于在季节性强、流行周期短等因素影响下的纺织服装业物流对信息化依赖较高的基础上,建立广泛而深入的服务网络,确保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流顺畅,保障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准确,减少冗余的环节,避免因不必要因素影响物流速度和浪费,使得物流服务准确、准时、快速。同时,也能以市场信息为基础,强化计划调度,以期服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准确对市场做出反应,最大化减少企业余货。
(2)立足于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物流服务,即能适当改善物流服务水平又可以合理的控制物流成本,既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又能降低库存成本。再则,合理定位生产与物流的关系,扬长避短,合理运用第三方物流。服装企业仅少数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其余大部分选择混合物流模式和自建物流。企业如果通过第三方物流根据需要对物流流程进行重组,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可节约10%至20%的成本。因此,服装企业应改革自身组织,以求能既能优化物流供应链又可节约成本。
(3)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由点及面、由表及里,让客户更满意物流服务、无需多余的积压和库存、冗余的程序,达到全面物流管理的目标,逐步改善和优化服装物流。尤其是要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长效质量体系建设的意识。服装物流如果能不断提高质量,既能增强市场认可度,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重复物流与成本增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