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

篇1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局(总公司)劳动处,各计划单列企业,有关中央在京企业:

为保证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及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的顺利实施,现将在我市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期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中按比例由企业负担的部分纳入统筹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参加我市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在1988年至1993年期间,经批准按照《关于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企业试行改革企业职工退休费计发办法的通知》(京劳险发字〔1988〕103号)及《关于扩大试行改革企业职工退休费计算办法的通知》(京劳险发字〔1990〕278号)规定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中按比例由企业负担部分的费用,从2000年4月1日起纳入北京市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篇2

关键词:景观设计;设计材料;文化传承;生态;创新思考

一、前言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材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古代园林的建设及发展以来,对材料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在我国早期的资料文献当中有所记载。而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在景观设计方面极大的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影响,景观设计材料方面越来越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国景观设计中价值的定位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正在不断消失,这给我国当前的景观设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我国景观设计材料的发展现状

所谓经管材料也就是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与创造的过程中,用来表达自己设计的一种物质载体。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形态、质感、肌理、环保等,并将其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根据材料的特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材料,其一是自然材料,其二是人工材料。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科技水平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也不断增多,这给景观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1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中材料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价值

在我国古典园林建设过程中,建筑、山石、水、花木是最基本的要素。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园林设计师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各种手段而创造出自然与建设和谐统一的环境,其作为一种珍贵的遗产为后代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我国的相关文献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园林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山、石、树木、花草都是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挑选与布局,在整个园林当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物体的选择,都必须要根据整个园林的比例进行选择,还需要考虑到该物体的形状、肌理、颜色等,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配景植物进行衬托,以此相互呼应,相互影响。山石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经管材料,它不仅具有造景的作用,还能够将大空间进行分割,与整体建筑相互呼应等。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景观材料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不仅要将其本质属性发挥出来,还要将其美观性以及造景功能全部发挥出来,从而达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2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材料的现状

目前,环境问题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自然材料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景观设计的需要,因此我们在社会发展的基础市场不断生产人造新材料,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这些新材料具有拆卸简便、便于施工与维护等有限,在当前的景观设计当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但是在我国各个区域当中,由于设计没有创新,没有突出当地的特色以及传统的文化特色,导致各种景观相类似,并不能凸显出其特色。在景观设计当中,由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培育植物的能力越来越强,并将这些植物运往更远的地区,更大的范围。例如在一些温带城市,都能够见到亚寒带或者热带的植物。在这样的驱使之下,越来越多的地区的景观都呈现出单一的特点。

三、中国现代化景观设计材料的使用情况

我国的景观设计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与和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是有很大关系的,各种新鲜的思想相互碰撞也为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但是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只是单一的使用西方国家研制的材料会使得我国传统景观设计中的精髓逐渐被人遗忘。

此外,科技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我国也逐渐开发出了很多具有良好环保性能的材料,同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植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在这样的情势下,人们也逐渐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景观设计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四、优秀案例分析

优秀的景观案例都具有某些共性:因地制宜,生态环保,主体明确,具有地域特征,对传统材料的创新利用,节约成本等。

中国设计环境对新创意有强大的包容力,但因此而抛弃了千年文化沉淀,问题就出现了。在材料选择上舍近求远,舍廉求贵,舍节俭求堆砌。导致很多城市的景观支离破碎,缺乏个性,文化异化危机日益严重。

1.优秀古典园林设计――狮子林(一材多用):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以其宏伟壮观的人造山石群为经典,假山和水是狮子林的两大核心材料。太湖石堆砌成自然起伏的山体,其中有小道数条,可自如穿行,享受山水之乐。这些石块还用作建筑基座装饰,嵌于台阶上过渡庭院与建筑空间;搭配疏密有致的植物,倒影于碧绿的湖水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

2.现代优秀创新景观――沈阳建筑学院(东材西用):沈阳建筑学院的稻田景观用农作物作为表现主体。创新地将广泛存在于农村的稻谷搬进校园,形成了独特的风景。超乎想象的搭配,其实某种存在的必然。一是实用性,在不要人进入的空间草坪与稻谷不影响功能;二是观赏性,稻田给校园注入新鲜感,学生在麦浪中看书能获得不同的体验;三从文化特征来看,稻田景观的蕴含中华民族千年农耕文化的艺术语言,呈现地块原有风貌,充分展示独特的地域性。这样的景观材料创新是一箭N雕。

3.国外经典案例――日本枯山水(它材我用):日本景观继承自中国而独成一体,枯山水很少有多余的装饰,沙石的造景效果被扩大,将它们虚拟成高山大海。它的精致,小巧、静谧、深邃充分展现出日本的民族文化。

五、对于中国景观设计材料发展方向的创新思考

1.本土性

景观材料是反映城市形象的媒介。大自然将不同地区塑造成不同风貌,本土材料本身就象征了地域文化。就地取材不仅强化地域特征,又能节约成本,尤其减少植物的跨地区转移,避免不必要的死亡,减少维护及运输浪费,又能呈现独特景观效果。

2.生态性

生态不仅是指材料本身无污染,再生性好等属性,还包括产生材料的过程耗能少,污染少,耐久,低维护,满足环保标准。这样的材料值得大量使用。

3.合理性

对新材料的使用要有所控制,通过高新技术来改善景观,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人工环境是发展趋势。但是人是崇尚自然的,需要一种温暖舒适的生存环境。在选择新材料的时候,不可避之唯恐不及,也不可尽信其好,需周全考虑,慎之又慎。

4.在设计中,应该对材料的特性和潜力深度的挖掘,多重利用,实现材料的最大价值。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当代景观设计当中,设计师需要将其个人丰富的创造力与文化底蕴充分运用起来,将景观材料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此达到更美的景观。在实际工作中,设计是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地域差异等各方面的影响,以此选用合适的景观设计材料,这也是每个景观设计师必须要做到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在对城市园林专业就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完成相关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知识、素质和技能,据此设计课程体系;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科学设计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体验性为主导,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过程考核和现场考核为主,改进考核方法。

二、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1.确立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课程体系。开设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城市园林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工作岗位是景观设计(制图)员、园林施工管(监)理员、园林预(决)算员、园林企业管理(营销)员、园林种植(养护)员、种植设计员、花艺环境设计员。该“七大员”是园林产业中把握关键技术的几个主要岗位,亦是高职城市园林毕业生核心的就业方向。种植设计员是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职业。

通过对园林产业岗位群职业核心能力的分析,以就业为导向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重置。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植物景观设计理论基础模块、植物与景观要素的配置模块、城市小环境绿地植物造景模块、城市绿地植物造景模块。每一模块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并以具体实例为载体,按照“工作任务”来组织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科学设置教学内容。①内容编排脉落清晰。在进行课程体系制定时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章、节和前后顺序,将教材中某些相关内容从纵向和横向结合起来,按照认识规律把课程分成四个模块。实训课程的安排按照渐进方式,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②明确教学内容与重点。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并与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学等学科内容密切相关。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内容与重点的设置上应该涵盖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原则、自然环境与植物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的空间构成、园林建筑、小品与植物景观设计等相关内容。③充实学生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尽量与园林设计紧密联系。植物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植物造景的理论讲解,更多的是要把植物景观应用和园林设计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应尽量突出植物景观设计与总体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借景、引景等空间感的设计,使之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④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植物景观设计原理和植物配置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广泛联系实际,将植物景观设计知识与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⑤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国内外植物景观发展的新动态、植物研究的新热点。有效进行知识的拓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⑥突出地方特色。植物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因此,以植物为主体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立足于当地植物造景的相关内容,而其他地域植物造景的一些知识点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和网络教学等形式向学生进行传授,并结合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实习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独立完成植物景观设计的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①现场教学。植物景观设计是解决如何合理配置植物群落,以及解决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置问题的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到不同类型的绿地对植物群落或植物配置进行实地测量、评价与现场绘图,培养学生的尺度感、分析能力、手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②案例对比教学。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的设计构思,培养独立设计构思的能力。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案例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同时将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原因,总结要点,启发学生。这样,可以避免空谈设计理念的现象。③多媒体教学。由于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植物的观赏特性、植物群落及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等内容,可以达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效果。④互动教学。积极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我们采用参与式教学,每次课前教师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寻找答案,并利用课堂开展相关内容的讨论、分析,此项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

篇4

【摘要】早在史前时期,几何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就已经出现,他的出现具有外在性和内在性两个方面的因素。随着现代景观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以几何造型为元素设计的景观并没有发挥到极致。近几年,极简主义在景观设计中不断得到推崇,从而使几何造型简约、精确和纯净的优越性在景观设计中不断显现出来,发展前景可观。

【关键词】几何造型元素;景观设计;形式

一、几何造型元素概述

探索以几何造型元素为主的景观设计首先要从几何形式入手,同时,形式之外的因素和历史性因素也要考究。几何造型元素由可见形式和不可见形式构成,可见形式包括点、线、面、形体、运动、颜色、质地等;不可见形式包括声音、气味、触觉等。可见形式通过分割、积聚和变形,以及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帮助人们认识错综复杂的物质世界;物体的内在特征也可以通过不可见形式传达给人们。这两种形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不同的几何造型,在设计中产生不同的效果,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审美评价。

那么,人们将几何造型元素应用到景观设计中的依据是什么?学术理论家、哲学家波普尔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自然界;第二部分是人的精神世界;第三部分是客观知识世界,即人类创造的文明。几何景观作为景观设计的一种类型属于世界的第三部分,它起源于自然界,创造于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应该借助景观这种媒介,将大自然最初的几何形式美呈现出来。

在景观设计中利用几何造型元素去创造一种美并不是那么容易,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达到简洁、整体的设计效果,更要满足人们对环境功能的不同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作为设计师,仅仅了解几何造型元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它们进行重新整合,演变出新的形式并合理地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一些组织原则。比如统一性、协调性、趣味性、韵律性等原则。只有遵循了这些组织原则才能成功地把几何元素与景观设计组合成一个有序的主题。

二、几何造型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特征

(一)围合性强

几何造型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设计,例如:在产品、室内环境、建筑等形式的设计中常常用几何造型元素来提升它们的外在审美价值,而在景观设计中几何造型常常用来围合成不同的空间、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景观设计场所虽然尺度较大,但作为场所必定会有一定的设计范围,在利用几何造型元素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对场所边界进行适当的弱化,从而使空间格局的划分不会显得那么生硬,也顺理成章地营造出了若隐若现的景观效果,公众一般比较容易接受。

(二)可调节性强

从事景观设计是一场持久战,有的项目需要耗费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几何造型元素通过相互之间协调组合并与不同材料或者植物搭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适应时展的步伐,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呈现出几何造型元素的多变性。是至今为止用得最为频繁的设计元素。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加入几何造型元素,有利于设计项目长时间开展。

(三)设计形式和色彩简洁

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人们渐渐开始推崇使用简单的设计手法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几何造型元素自身所具有的简洁、规则性强等特点恰恰符合大众的需求。我们在使用几何造型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将几何单元或要素通过间隔、重叠等设计形式形成具有秩序性、多变性的空间格局。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可以就地取材,呈现出现代的、美观的、融入环境的形式。

三、几何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矩形

矩形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几何元素,它在造型上与建筑形体相似,设计的时候容易与其他景观要素搭配,并且能够灵活地衍生出多种造型,把二维空间变为三维空间,丰富了空间的特性。由于矩形围合性较强,它在设计中往往传达的是正规、规矩的设计思想,如美国德克萨斯州伯内特公园(图1)。

(二)多圆组合

圆形相对于其他几何造型元素有着更强的统一性、整体性和趣味性,能够表现出强烈的离心性和向心性,常常用在比较轻松愉快的场所中。它们可以是不同尺度的圆相套或相交而成的,既有着单个圆形的特征,也被赋予多重的效果。在国外一些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中有很多也是以圆形为主题的,如西班牙Venecia 休闲公园(图2),中心的圆形广场与周围其他圆形的活动区域相协调呼应,不会显得孤立。

(三)多边形

多角的几何元素比较富有动态,与矩形元素相比没有那么多规则,能给空间带来更多的动感。但是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多边形造型元素进行设计会引起一些问题,例如: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而且狭窄的垂直边在视觉和功能上都让人感觉不舒服,容易造成损坏,不容易维护。所以我们在使用多边形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谨慎考虑,可以增加一些柔软的元素,从而不会显得特别锐利,比如种植植物。(图3)

(四)曲线

曲线在景观设计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在空间的表达上经常带有某种神秘感。景观设计中拱桥、廊架、汀步、欧式花钵等都有曲线的存在。现代生活紧张而激烈,人们在闲暇的时光喜欢轻松自由的生活节奏,而曲线能给人们带来动感、自然、轻松的感觉,并能使人们联想到大自然中的美好景物。因此,曲线成为设计师所偏爱的造型形式之一。(图4)

四、几何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几何造型元素风格差异小

伴随着国外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大量传入,通过对成功的案例还有新的景观技术的学习,造成景观设计风格日趋雷同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这只是几何造型元素呈现出的表面现象,它所暴露的根本问题在于对几何造型元素进行盲目模仿、变形、组合,而忽略了设计场所功能的合理性以及周围环境的特性,从而使不同场所之间的设计风格差异越来越小。

(二)几何造型元素容易平面化

尽管几何造型元素在平面中能够展示出更强的表现力,但由于几何造型元素尺度较大,如果没有亲自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可能体会不到方案最初的魅力以及设计者最初的创新用意,很难感受到它的形式美,反而使景观设计最后成为纯粹的装饰艺术,拉远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使整个设计方案显得非常孤立。

(三)形式相对单一,容易产生视觉审美疲劳

在如今的景观设计中,仅仅满足人们对场所的功能需求是不够的,优秀的景观设计一定是可以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足够的冲击力的。而几何造型元素由于自身形式单一,不容易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力,如果大量使用也会使人们产生审美疲劳。

五、西方几何造型元素的应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几何造型元素之所以能够在西方景观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支持,是因为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为超前和大胆,能够以最少的元素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并能够灵活运用景观造型元素。在这其中当然也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大师。如西方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他对于几何造型元素的应用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十分巧妙地运用几何线条并将它成角度的有序排列在一起,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几何造型元素之间的叠合、变异、渐变及重复等方式,构成新的有趣味的图形,这是彼得·沃克最为突出且常用的构图手法。例如:他在柏林设计的索尼中心,其中的精华在于对公共空间人性化尺度的把握以及丰富多彩的铺装形式。他用植物和一些工业材料组合成新的形式来塑造出室内外空间景观的变化,使人们在转换空间时就能看到不同的景观。整体设计巧妙,严谨但不古板。(图5、图6)。

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对于几何造型元素的应用没有那么游刃有余,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缺少了一些美感。其实,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几何造型元素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比如苏州的古典园林,无论是在园林的平面布置中还是传统的窗格中,都是通过几何造型元素相互穿插变形进行设计的,传达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美。这种美与西方几何造型的美大大不同,它体现出的是中国传统造型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每一个造型都蕴含着历史文化底蕴,这一点是西方几何元素造型所无法媲美的。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看待目前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要回归设计初衷。

2.在尊重形式的基础上,发挥我们的能动作用去创造艺术。

3.学习西方经典的设计案例,推陈出新,融入本土元素。

4.努力为城市景观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打破传统公园的景观模式,与大多数城市环境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英]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视觉元素;景观设计;运用

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实现一定的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但同时景观设计也是一门视觉传达艺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的需求,更是美的享受,是视觉上的冲击。因此,单纯地依靠简单搭配设计出来的作品平淡无奇,不足以引起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为了追求更加和谐、自然的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运用视觉元素。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景观设计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对视觉元素进行合理的组合,大胆进行创新,设计出更加优秀、完美的作品。

点、线、面基本要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点的运用

点是最基本的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由景观设计中周围的环境决定的。在整个空间中,点起到的是点缀的作用,就像在漆黑的夜晚,天空中的闪闪发亮的星星就是整个星空中最灿烂的部分。再比如:在一个广场上,最核心的、最夺人眼球的往往是广场中心的景观设计,就像在济南的泉城广场、临沂的人民广场等,这些“点”的画龙点睛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线的运用

众多的点组成了线,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线就把整个空间划分成了多个板块,整个空间也就有了层次感。线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并且在许多的设计案例中得到了体现。比如: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和中国的紫禁城,它们都坐落在城市的中轴线上,显示出了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再比如:德国的国会大厦前的广场在设计时则运用了渐变的线群,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动感。

3.面的运用

面是由点和线相互组合构成的,面又分为了实面和虚面两种类型,实面和虚面为设计者进行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设计者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巧妙的结合,创造出一个充满无限生机和内涵的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搭配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设计出更加优秀和完美的作品,达到让人享受到视觉冲击的效果。需要设计者在景观设计的时候,根据色彩搭配的原理,合理进行色彩搭配。

在景观设计时,通过对相邻植物进行颜色搭配是景观设计的一种重要方式。相邻植物间的颜色搭配,可以使得周围植物的颜色相互补充,使得整个景观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这种方法与单一的颜色景观设计相比,更能达到一种完美的艺术效果和色彩效果。例如:在济南趵突泉外花圃的建设中,通过绿色、黄色和紫色的搭配,写出了“天下第一泉”五个字。这种搭配不仅给人们营造了一种和谐、优美的感觉,更是通过颜色搭配表现出一定的主题。

形体在最观设计中的作用

形体不同于平面中视觉元素的运用,它是平面中形状的延伸和变化。它能随着面、角的不同变化引导人们的视线随之发生改变,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平面中的视觉感受。此外,在外界光线的影响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现代雕塑就是形体在景观设计中的完美运用,比如:青岛五四广场上的雕塑“五月的风”,用钢铁结构组合而成,整个雕塑呈螺旋向上的态势。凭借着单纯的元素组合,形象的设计出了“风”的造型。这种设计使得整个广场的景观在三维空间上有了丰富的层次和变化,同时,通过这种造型设计,也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主题,成为青岛的标志性景观。

肌理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肌理也是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肌理是物体表面的一种特质,分为天然的和人工的两种类别,对肌理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对比来体验,主要表现在材质的特性上,是光滑还是粗糙,是柔软还是生硬等。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对不同肌理进行对比搭配,使用不同类型、不同质感的材料,如:大理石、混凝土、金属、木材等。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搭配,制造出一种独特的效果,极大地丰富了景观设计产生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比如:中国的紫禁城中的龙的浮雕的设计,希腊帕特农神庙上的浮雕设计,极大地丰富了景观中的视觉效果,带给人的是不同的质感反差。

结语

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单纯地依靠简单搭配设计出来的作品平淡无奇,不足以引起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为了追求更加和谐、自然的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运用视觉元素。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景观设计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对视觉元素进行合理的组合,大胆进行创新,设计出更加优秀、完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辉.浅析视觉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上海工艺美术,2008(100)

[2]孙蓉蓉.浅析视觉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建筑科学,2011(32)

[3] 张辉,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

[4]林鸿平.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97)

篇6

滨河景观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整个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案例成果,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进行设计中,滨河景观主要依照的原则主要有三个:

1.1生态性原则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生态问题,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这就要求城市设计中,要从提高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出发,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滨河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尽量减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生态化的设计可以将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到达最低限度,在提升城市景观水平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景观的整体文化内涵,在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地域性原则

不同的地域范围内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自然景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时空中具有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俗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这种文化风格会体现在设计中。这表明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形成,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会对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对城市滨河景观进行设计时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景观设计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当地文化的精神追求,形成独特的滨河景观文化内涵。众多优秀的设计案例,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将当地的文化等多种因素纳入到设计中,从而形成了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滨河景观设计实例,在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扩大知名度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3参与性原则

设计景观一方面是为了美化城市的环境,营造一种良好的视觉氛围,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景观中,并从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滨河景观的节点不仅仅再有拥有完美的平面几何图形和植被设计,更为主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设计导向,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哪一些。在设计中发现,如果一个滨河景观设计中存在着可达性比较差,而且设计的尺度失衡,很容易造成一些公众对整个景观设计的参与度降低的情况,进而产生一定的景观浪费现象。为了有效保护景观的欣赏价值,在设计过程中会抛弃一些有益的公共属性,造成居民欣赏者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中。这种缺乏公众参与的景观设计难以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整个城市居民的影响力非常低,处于不利的发展地位。

2.滨河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定位

篇7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目前园林、环境艺术、城镇规划、建筑设计、园艺、室内设计等专业都开设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但课程教材种类繁多,每个学校选择的教材也不同,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选择了李铮生主编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作为课程教材。该教材分为园林景观基本要素、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案例剖析3大部分内容。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城镇规划专业和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园林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教材内容全面、具体,学生易接受,紧扣专业所需,充分利用案例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但该教材缺乏地形设计和植物景观设计这两方面的内容,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些学习内容,如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基础(植物篇)、园林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知识,以弥补所选教材的不足。

(二)整合教学模块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能够帮助学生就业的教学内容,在保证总学时72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课堂教学分为36学时的理论课程教学和36学时的实践教学两部分。与以往的教学设计相比,新的教学计划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进行了模块教学探索,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两大模块,即园林景观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模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模块,其中实践模块是考察理论知识模块教学成效的手段和主要方法,通过实践模块评判学生对理论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笔者在教学中将36学时的实践教学又具体分解为3个课程设计任务,每个课程设计任务的要求及设计目标各不相同。第1个课程设计任务是别墅花园设计(中式庭院景观)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套A3方案,用时2周,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小空间景观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融入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学会传统的造景手法,掌握基本的景观设计方法,独立完成设计方案。第2个课程设计任务是城市街头绿地设计(山地水系景观)项目,要求学生组合为2人小组完成一套A3图册,用时3周,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地形和水系景观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在设计中充分运用园林景观中的人工和自然要素,把握各景观及广场建筑之间的关系尺度,进一步提高学生造景手法的运用能力,学会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各功能布局、用立面图表达景观层次关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协调沟通能力。第3个课程设计任务是城市广场设计(西欧风格景观)项目,要求学生分为3人小组完成一套投标文集,用时4周,主要目的是强化训练学生的设计技能,帮助学生在设计中创新设计元素,学会协调建筑与环境风格,具有相应的景观处理能力,学会编制设计文本及图集。通过以上2个模块的教学和3个课题设计任务的具体实施,既能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改进教学方法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任教教师,不仅要专业扎实,还要具有极强的实践及动手能力。这需要教师除了积极参与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提高实践能力之外,还要主动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和科研活动,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他们认识课程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笔者依据不同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在理论模块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和讲授法为主,在讲授理论中穿插优秀景观案例的赏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在实践实训模块教学中,采用项目实验实训、情景模拟、课堂讨论和对比教学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在课程教学中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文字直观展示和讲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水体、建筑和地形等四大元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选取一些成功案例利用多媒体进行设计方案的演示和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设计构思的理解,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思考的意识。另外,可以通过多媒体学习网站,让学生课下进行网上自主学习,补充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案例教学+现场参观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参观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立竿见影的。笔者在理论教学之余,常带领学生去市区及学校周边各大公园、广场绿地进行现场教学,讲解绿博园、紫荆山公园、校园中的景观设计,分析景观中的铺装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植物配置等,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景观设计的美,培养学生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借鉴并超越优秀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三是项目实验实训教学法。这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该教学方法紧扣城镇规划专业学生培养目标,通过“任务导入—思维启发、设计引导—课堂集中指导、课后单独辅导—总结评价”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与高校和设计院建立项目合作关系,让学生熟悉规划设计类项目的工作程序,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四是情景模拟和对比教学法。采用情景模拟和对比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景模拟中学生可以成为项目设计的主角,以设计评标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锻炼学生的岗位实践应用能力。对比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方案设计过程,在互相对比中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创新和完善考核体系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规划师,要求学生具备园林景观设计知识和景观设计能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要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灵活的考评体系。传统的期末考核多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不能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笔者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和3个课程设计任务,构建了“2+3+5=10”的考核体系,即学生第一个独立完成的设计方案的成绩占总评成绩20%的权重,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个合作完成的设计方案的成绩占总评成绩30%的权重,主要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景观设计能力等;最后一个合作完成的投标方案文集的成绩占总评成绩50%的权重,综合考查学生对方案设计的理解、创新程度。通过上述3次测评,可以动态显示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提高。另外,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考核中,还制定了无不及格的考核原则。笔者认为,任何设计都有其独到新颖之处,没有不合格的作品和学生。对一些设计能力较弱、实践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跟踪指导,直到学生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其设计构思和设计实践能力。

结语

篇8

关键词:理想;生活方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合理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51-01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人们营造的氛围

所谓居住区景观设计,它其实是属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外设计的一个分支,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作为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它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其意义就在于它是贴近大众的设计,往往它的出现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有时候甚至主宰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好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营造理想的生活氛围,理想的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居住区内的住户的心境为中心,为他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在他们辛苦工作一天后能经过一片让身心放松的地带,然后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中;(二)以居住区内住户的健康为中心,为住户们提供一个可以再茶余饭后休闲、运动的场地,或许有了这样一个场地很多人的生活习惯都将会被改变吧?很多住户由于地域的限制放弃了运动的机会,如果能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加入这样的场地,或许会让人们重拾这个习惯吧。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创造理想生活方式的有力工具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随着居住小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们先有了建居住小区的意识,后又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进行了引入。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到这一点,这也是以人为本的考究,应该受到我们的广泛重视,现我想就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引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说明设计越来越为我们创造着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经历了“小区绿化—景观—情境社区”三个发展阶段,当今向着以下三个方面发展着:

(一)生态化趋势

随着全球生态观念的普及发展,回归自然成为现展的基本战略,居住区景观开始寻求设计的实用性、休闲性和绿色性,更多地转向生态化发展。

(二)地域化趋势

地域化,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摆脱过去的克隆模式,个性化发展,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我国住宅地产刚起步阶段,“欧陆风格”盛行,照搬模式生硬。随后一段时间,景观设计模式化,各地的居住区景观无视地域差异盲目拷贝,风格独特鲜明的景观项目屈指可数。现代随着景观行业的专业化、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反思城市特色消失浪潮的兴起,设计结合自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孤立地看待居住区环境,而是城市大环境中的一个节点,开始在地域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景观来延续地方历史文脉。

(三)人性化趋势

人性化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摒弃追求外在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在设计中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需求,创造休闲舒适、交流互动的景观环境。

在住宅地产刚起步的时候,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基本只停留在对绿化率和构图形式的控制上,缺乏对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需求等方面的细致研究。现代住宅区景观则以创建互动性、交流性强的景观环境为目标,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三、总结

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城市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策的不断调整,房地产市场日趋完善,人们购房的目标也越来越健康和明确,住区环境已成为首先考虑要素之一。过去的居住区景观只是见缝插绿,做些简单绿化。如今则盛行主题景观策划,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生态性和人文性,以改善城市生态质量与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目标,因此,为了人们更加理想的生活方式,作为景观设计师的我们应更加重视用合理的设计思维来为人们创造出理想的生活方式。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景观设计; 应用

Abstract: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of the rich meaning, this article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and the design of modern landscape relation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to the reference for landscape design personnel in practice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是指人们以征服自然、获得物质财富为目的,采取各种方法和形式产生的思维;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艺术享受、生活乐趣;是指人们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创造的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创造出的价值观。也指人分地域、种族而存在的爱国思想和乡土感情的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和”为核心,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各方面表现都表现在“和”,意思是在表达人与自然、社会、人的和谐,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和谐是美好的东西,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发展的一种追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

中国传统景观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中国,他是所有艺术形式中独一无二的,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他内容丰富,代代流传,他一直代表着东方文化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一直是景观设计师所追捧的,景观设计师们一直在现代景观设计应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人们一直在将之融入到国家景观设计风格中,同时也在开创多元化的景观设计风潮,新一代景观设计师任重而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对传统元素加以改造加工和运用,令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景观设计师应该对传统元素应用方面多做一些尝试,如龙凤纹样、万寿图、福字等等。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观念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而且展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营造的人居环境的观念,现代景观设计所追寻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异曲同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作用。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二者密切结合,古典与现代结合,运用古典的技术手法,现代的高科技,二者完美结合,共创中国园林巅峰。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精髓,他是人们传承下来的优秀精神遗产,优秀文化代表。中华等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元素源远流长,包罗万象,书法、中国结、刺绣、文房四宝等优秀的元素流传下来。

现代景观设计是设计人员有目的智慧策划活动,他将设计师的理念和实践体现透过设计的文字和图形表达出来,让受众能够清晰的了设计师所要表达的信息和元素。设计师在设计景观的时候要将感人的情感渗透进去,将图形创意、色彩品味以及材质都精心选择,把景观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的艺术结合。

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运用视觉元素来表达设想和计划,通过把文字和图形传达给人们,人们通过这种感觉来了解设想和计划,这就构成了景观设计的定义。

现代景观设计要能够感动人,打动人,在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元素都要能够传达信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但由于景观设计师们的专业,他们能够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汲取景观设计的源泉养分。2、传统元素在广告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的平面和造型艺术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成为了我们的景观设计元素。例如,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目前已经非常广泛的应用到广告景观的设计当中,还有象征中国元素的中国结,目前这种元素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时候。另外,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字,广告界经常运用中国的传统的文字作为文字设计,中国古老的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从象形文字到现代的方块字,通过象形、等手段来表示含义,运用甲骨文等表征来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我们周围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在奥运会的景观标志中,中国汉字非常巧妙的应用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既体现了民族精神又让人记忆深刻,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又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在中国古代的铜钱中间放了一个中字,他为人们开拓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使人们想到了钱,想到了银行。

3、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景观设计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图形,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悬崖峭壁上的图形就已经记下了先人们的理解和期盼,当然也成为了青铜器上最早的图形,我国传统的图形花样非常丰富,他们在发展和演变中不段的变化,多姿多彩却又不乏主线,他们所体现出的格调,显示出独特的,具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传统图形不断得到发展,而且从未中断,随着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体系,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艺术精神的来源和体现。

我们发现,从古至今,从新石器到现代景观,从青铜器上的纹路到现代的文字图形,这些带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他们形态各异,他们栩栩如生,他们是中国民族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对生命的诠释,他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审美情趣,他得到了世界人民,世界艺术大师的认可。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也从这些传统图形中得到了灵感。

把传统的图形艺术与现代的景观设计标志结合在一起,是景观设计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的重点。然而,如此结合,是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图形,而非简单粗暴的对传统图形进行复制和抄袭,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挖掘、改变、创新模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寻找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创造出新的富有生命力量的现代标志,。例如,凤凰卫视的台标,就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彰显了传统图形与现代景观设计在一起体现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丰富,本文从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以期对景观设计人员在实践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方面提供借鉴,同行们任重而道远,共勉。

参考文献:

[1]邱开强.论中国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网络财富,2009(11).

篇10

关键词:景观设计 审美功能 形式美技术与艺术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具体的说,景观设计是对某一区域所占用的土地进行设计安排和对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与整合,并体现其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所谓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也就是指功能与形式美及技术与艺术。因此体现功能与形式美则是景观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功能与形式美更好的结合达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

景观设计的历史及现状

(一)历史

人类已经用了几万年的时间,摆脱了与动物相似的树栖洞居的生活方式,摆脱了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终于建立起美丽如画的家园。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产物,不仅能够适应自然,而且学会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改善周围的生存环境。景观设计作为人类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手段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

(二)现状

景观设计一词近年来大为流行,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的重要标签——档次水平。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主要包括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商业街、滨河景观、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小区环境设计等;再小如雕塑、种植配置、公共设施,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在未来城市建设中要更好地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也是重中之重。

1、景观设计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品位水平。在“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盛气凌人或奢华的用材及装饰,也就意味着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的投入。设计师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

景观设计中的“温饱型”功能

在这一点上景观设计师本人责任很重大。一个设计项目到最后的完成,我们往往会花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去研究设计的风格、手法、形式、功能等问题,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如果对一个建筑作品我们一直强调它的功能,我想很多人是可以理解的。而对于景观设计了说,一般的人则不会注重这种功能反而更看重的是它形式上的美感,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可以作者休息、可以散步和不同类型的广场等这种最基本的需求。

景观设计中的形式美

形式美法则,通常是属于构成设计的范畴,看似与景观设计大相径庭,事实上,当我们把一个舒适、恬静的,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的景观设计进行提炼以后,会发现这些景观具有各种形式美法则的影子。例如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他们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注重功能的同时再注重形式美感。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苏州园林具有深邃的布局方式和充满自然之趣的形式美。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水静石动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4.讲究门窗的雕刻与装饰,营造盛气凌人的高雅。如沧浪亭的一百零八式漏窗,无一相同,给人各种审美上的喜悦。

从苏州古园林中我看到了在功能完备的基础上繁多的增加了装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图画。景观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美对创造出最优化的人类景观系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向古人学习设计中的优点,在考虑好功能的基础上再去考虑形式美感,而不是现在的人们一味的去追求“档次”追求虚无缥缈的品位和追求空壳的形式美。

三、功能与形式美以及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一)功能与形式之关系

功能与形式美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正所谓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也就是指功能与形式美及技术与艺术。因此体现功能与形式美则是景观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功能与形式美更好的结合达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设计既要有艺术要素又要有科学要素,是精神功能与实用功能,美的要素与实用要素相互抗拒又相互统一的过程。不同的时代对功能与形式之间关系的表达却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形式追随功能、形式追随激情等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相继提出。

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功能与形式美就像景观设计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好与坏。由于现代景观设计收到生活日益多样化和建筑环境类型差异的影响,它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功能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然而无论怎样变化均离不开功能与形式美,只有从这两方面出发,景观设计作品才能体现它本身的价值。在景观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美集中体现在整体的平面布局,以及在构成设计体系中的物质的构成形式。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中,无论从构图特征还是所表达的意境都没有离开功能与形式美,这两个重要因素自始至终都贯穿于园林设计的过程之中。从古至今中西方的景观设计案例,都能发现功能与形式对设计影响至深,因此作为当代设计师只有加深对功能与形式的理解,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以后的设计案例中,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

四、景观设计的未来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在科学技术、材料更新等方面的拓展,景观正朝着生态、人性、多元、功能、审美、创新等方向发展。景观形式日益呈现多元综合形态,成为时代文化的承载体。功能就是温饱,形式就是小康,没有小康哪来的温饱。因此,在今后的设计中应该是功能与形式美形成完美的统一。

景观设计的发展,要吸取传统景观设计中的精华去其糟粕。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必须依托于功能与形式美的结合,及对日益多元化世界的体会和认识。要主动走出去,拓展视野,与时俱进。最终要使功能与形式美完美的结合让景观设计更加生动多彩。

参考文献:

[1]唐济川《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11

1.分类

其一,直线。在景观设计中,具有规则性和秩序性的直线更多地表现出线段的特性,有端点,有尺寸,主要用于表现重要的建筑物的轮廓、通用的道路等。强劲有力的直线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更能彰显作品的清晰、简洁。其二,斜线和折线。灵动、活泼的斜线和折线同样有着鲜明的个性,斜线就像是偷懒的直线,而折线就像是会跳舞的直线。斜线善变的倾斜角度,折线不对称的造型,使二者都能在景观设计中更加灵活而富有动感。其三,曲线。相对于强劲的直线,用婀娜多姿形容自然、轻柔的曲线恰到好处。弯度适度,有张力、有弹力的曲线,更能在视觉审美中体现出美丽端庄、自由轻松。可以用英文字母S“伸个懒腰”产生的各种造型诠释柔软、优雅的曲线。

2.意义

线在景观设计中的衔接作用展现得清晰透彻。那些柔美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并引发人们深思的线,要求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时不能局限于一般的艺术形式和技巧,而应在符合客观要求的基础上,以创造性的思维和丰富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加工。

二、线的表达方式

线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可概括为两种。一是边界线。物体和造型的边界包括相同材料由于高差不同形成的边界线,以及不同材料相碰撞所形成的交界线。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在景观设计中,在几种不同材料混合搭配时,边界线的设计极其重要。二是道路。道路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了连接各功能区域的重要作用。合理、规范化的道路设计对于景观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不同区域各尽其责的基本保障,更是整个景观设计的灵魂。设计师在设计道路时,面对几种不同类型的线,需要用大智慧勾勒出变化丰富而又极具人性化和实用性的交通脉络。

三、线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点元素更多地体现在小品设施、灌木、乔木等方面,线元素则主要在道路造型、绿篱等方面做文章,而面元素常被用在铺地的设计和低矮的地被上等。不同规格的线的疏密排列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线段有端点,有尺寸,而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让人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以及对新空间强烈的向往。线在引导人流方向和导视方面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

以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的作品《PierresVive》为例,作者以用线为主,用独特的设计思维,使多姿流畅的线条仿佛是水里的鱼儿,在建筑体上自由地游动,有时成群结队,有时三三两两,像是在赛跑,在直线加速后突然转弯变向,把线条特有的韵律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1.设计原则

在《PierresVive》中,作者用游动的线分割建筑,在确保建筑完整的前提下,用长短不一、数量增减、疏密变化的线条使整个建筑、室内、场地景观融为一体,整个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流畅的秩序感。

2.设计方法

在平行的多线中寻求转向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对向平行组合体以及凹凸不一的体块变化。用独特的思维把直线、曲线、斜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在其中找寻体块内外的衔接,展现了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及建筑景观的独特结构美。

五、结语

篇12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国内高职高专类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构架中,专业学习开设有大量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课程,整体侧重于室内方向教学。新形势下,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课程简述

景观设计是一个大的学科概念,是一个涵盖了生态、科学、艺术、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其根据内容和尺度的不同,主要分为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两大方向。相较于建筑、农林、艺术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多数以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为主,学生不可能上完这门课就能成为景观设计师、景观规划师、植物配景设计师。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传统课程,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最大化,值得思考。

二、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市场与行业需求培养学生。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泛而不精、就业定位不明确、毕业生就职后发展潜力欠缺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思考

1.课程定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在定位上应有所侧重,突显专业特色。国内的建筑、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更为注重科学、技术、地形、植物等角度,所承接的空间体量偏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学科性质,以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对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来把控,设计体量相对较小。由于未受过系统的城市规划、建筑室外空间设计相关课程的训练,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控制、指导和管理规划的实施,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概念相对模糊,难以把控较大的空间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训练定位是小体量的景观设计。可以考虑与公装、别墅设计等相关课程进行联动,如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别墅设计中的室内外景观部分以及小体量的庭院、花园设计等,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对培养方案的整体认识。

2.理论教学——取舍与深化

高职教育强调就业,但在近年来略显浮躁的就业市场氛围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视现象。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理论基础、忽视设计思维的培养。从长远来看,抛开理论谈技能也是不现实的。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景观设计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掌握最基础的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如景观设计规律、中外园林类型及特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硬质景观设计、铺装材料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对庞杂的景观设计理论进行取舍和提炼。

3.教学中的抓与放

有些学生在做景观设计方案时经常会问教师:“我这块空间比较空,放个什么好?”方案设计成了“填空间”,为了设计而设计,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后都讲不清自己的设计主线和设计思路,更不知道自己的创新点在哪儿。针对这个现象,教师要做好景观设计教学的抓与放。抓好前期方案设计部分,即方案设计的前期环节务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创意点,理清思路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设计方案的展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文提到的案例正是由于学生在设计实践中自主性不够,过于依赖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践时要明确一个观念——设计事关功能与美感。除去功能与尺度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在中后期的设计表现要注意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不能过度干涉。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艺术审美、设计基础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优秀景观设计案例的方案构思、平面布置手绘稿,供学生临摹学习,这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设计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4.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手绘+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

一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手绘表现的相关课程,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高职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短时间内很难整体达到要求;加之专业课程方案表现多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在进行景观方案构思时,大多直接借助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图,设计思路未厘清就直接进入绘图阶段,这样的方案难以从整体上进行把控。所以,在课程的方案表现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方案的前期构思阶段借助手绘的形式,以点线面表现景观元素、流通线路、区域划分等。这样学生能够快速理清思路,对平面布局有直观、清晰的表达。在方案经过反复推敲进入细化阶段后,对于方案的平、立、剖面图,学生就可以借助AutoCAD软件快速完成。3dsMax软件建模、渲染、出图耗时费力,而Sketchup软件相对来说更加省时、易于上手,建模流程简单易懂,能使学生更专注于设计本身。因此,效果图可以考虑用Sketchup软件完成。

5.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以往的授课形式往往依赖课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针对景观设计这门课,教学形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景观材料、施工等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这种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往的教学环境单一,教学多集中在教室或机房。“走出去”教学即走出课堂调研参观,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景观区域、公园、广场、公共绿地、景观带等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实地对景观元素、造景手法、植被景观、施工材料等进行详尽讲解。外出调研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下堂课对调研的情况进行汇报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使教学成效更高。

6.紧跟行业发展,对接岗位需求

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与就业需求形成了无缝对接,这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的一大重要指标。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岗位需求构建教学知识体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一个不断完善、逐步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培养重点,对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技能方面(计算机辅助绘图、施工图绘制、材料等)着重训练。其次,可以邀请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本校往届毕业生回到课堂中,针对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经历与经验,给新生上一课,这种“过来人”现身说法的形式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岗位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也能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更多的思考。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一些国际大赛的优秀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学习设计方案的表现手法。这些行业前沿的风向标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要紧密结合岗位需要,通过调整、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要明确课程能力目标,做好人才培养定位,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培养出技术扎实、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贤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山西建筑,2008(7).

[2]张佳妮.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3).

[3]孟亚凡.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学科教育.中国园林,2003(7).

篇13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国内高职高专类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构架中,专业学习开设有大量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课程,整体侧重于室内方向教学。新形势下,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课程简述

景观设计是一个大的学科概念,是一个涵盖了生态、科学、艺术、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其根据内容和尺度的不同,主要分为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两大方向。相较于建筑、农林、艺术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多数以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为主,学生不可能上完这门课就能成为景观设计师、景观规划师、植物配景设计师。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传统课程,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最大化,值得思考。

二、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市场与行业需求培养学生。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泛而不精、就业定位不明确、毕业生就职后发展潜力欠缺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思考

1.课程定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在定位上应有所侧重,突显专业特色。国内的建筑、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更为注重科学、技术、地形、植物等角度,所承接的空间体量偏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学科性质,以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对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来把控,设计体量相对较小。由于未受过系统的城市规划、建筑室外空间设计相关课程的训练,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控制、指导和管理规划的实施,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概念相对模糊,难以把控较大的空间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训练定位是小体量的景观设计。可以考虑与公装、别墅设计等相关课程进行联动,如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别墅设计中的室内外景观部分以及小体量的庭院、花园设计等,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对培养方案的整体认识。

2.理论教学——取舍与深化

高职教育强调就业,但在近年来略显浮躁的就业市场氛围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视现象。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理论基础、忽视设计思维的培养。从长远来看,抛开理论谈技能也是不现实的。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景观设计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掌握最基础的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如景观设计规律、中外园林类型及特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硬质景观设计、铺装材料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对庞杂的景观设计理论进行取舍和提炼。

3.教学中的抓与放

有些学生在做景观设计方案时经常会问教师:“我这块空间比较空,放个什么好?”方案设计成了“填空间”,为了设计而设计,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后都讲不清自己的设计主线和设计思路,更不知道自己的创新点在哪儿。针对这个现象,教师要做好景观设计教学的抓与放。抓好前期方案设计部分,即方案设计的前期环节务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创意点,理清思路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设计方案的展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文提到的案例正是由于学生在设计实践中自主性不够,过于依赖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践时要明确一个观念——设计事关功能与美感。除去功能与尺度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在中后期的设计表现要注意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不能过度干涉。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艺术审美、设计基础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优秀景观设计案例的方案构思、平面布置手绘稿,供学生临摹学习,这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设计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4.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手绘+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

一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手绘表现的相关课程,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高职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短时间内很难整体达到要求;加之专业课程方案表现多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在进行景观方案构思时,大多直接借助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图,设计思路未厘清就直接进入绘图阶段,这样的方案难以从整体上进行把控。所以,在课程的方案表现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方案的前期构思阶段借助手绘的形式,以点线面表现景观元素、流通线路、区域划分等。这样学生能够快速理清思路,对平面布局有直观、清晰的表达。在方案经过反复推敲进入细化阶段后,对于方案的平、立、剖面图,学生就可以借助AutoCAD软件快速完成。3dsMax软件建模、渲染、出图耗时费力,而Sketchup软件相对来说更加省时、易于上手,建模流程简单易懂,能使学生更专注于设计本身。因此,效果图可以考虑用Sketchup软件完成。

5.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以往的授课形式往往依赖课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针对景观设计这门课,教学形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景观材料、施工等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这种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往的教学环境单一,教学多集中在教室或机房。“走出去”教学即走出课堂调研参观,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景观区域、公园、广场、公共绿地、景观带等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实地对景观元素、造景手法、植被景观、施工材料等进行详尽讲解。外出调研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下堂课对调研的情况进行汇报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使教学成效更高。

6.紧跟行业发展,对接岗位需求

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与就业需求形成了无缝对接,这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的一大重要指标。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岗位需求构建教学知识体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一个不断完善、逐步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培养重点,对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技能方面(计算机辅助绘图、施工图绘制、材料等)着重训练。其次,可以邀请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本校往届毕业生回到课堂中,针对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经历与经验,给新生上一课,这种“过来人”现身说法的形式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岗位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也能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更多的思考。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一些国际大赛的优秀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学习设计方案的表现手法。这些行业前沿的风向标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要紧密结合岗位需要,通过调整、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要明确课程能力目标,做好人才培养定位,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培养出技术扎实、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贤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山西建筑,2008(7).

[2]张佳妮.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3).

[3]孟亚凡.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学科教育.中国园林,2003(7).

篇14

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讨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途径与方法。指出要加强地域性文化传承;增强传统元素与色彩的运用;提高传统文化意境的运用水平。

【关键词】

传统文化;城市景观;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世代相传的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文化、艺术、制度、技术等等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从静态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文化总和;从动态上看它还包括从过去传承下来的至今还存活于我们内心深处发挥影响的那些习惯、伦理、方法和文化心理。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便是本文拟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提高景观设计的档次

景观设计指对包括家庭住宅院落,城市的街道、休闲广场、活动公园、桥梁、河流、绿色用地等区域的规划与设计。使之形成科学美观的办公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

中国古代早已形成了观点深刻、独具特色的景观设计理论,并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经典案例,如大唐芙蓉园、圆明园、苏州园林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直接影响了古代景观设计理念。诸如儒家的“礼制思想”,我们抛开等级观念不说,其中的“中和”思想就对景观设计有很大影响。具体来说就是保持中正仁和无不及无不过的谦谦君子之风。体现在景观设计上就是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要与本地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庄重而不失情趣的设计风格之中体现一种宁静优雅的含蓄之美。道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更是在古代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独具特色,将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景观设计中,能将往昔的辉煌照进当下的现实之中,从而激起久违的民族自豪感与美好的记忆。能使中国的景观设计变得与众不同,使中国的景观设计拥有自己的独特品格。

二、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传承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国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园林的形式与内容颇为繁杂。传承问题在园林中指的是文化的传承(地域性会有很多不同的文化)、意境的传承(中国讲“禅”,在园林中运用较多)、传统美德的传承(比如大树旁是小树,尊老爱幼)、中国艺术的传承(讲究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1、地域性文化传承

在崇尚人文精神回归的今天,常听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我们民族的美是独有的,但美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们民族的美也是世界的美。我们要善于在古典风格中体味现代生活的味道,要在现在景观设计中找寻传统文化的影子,寻找我们或许遗失的美好,从而创造景观的独特品质。例如浙江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纵览整个广场,我们会发现它是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古塔文化和运河文化为建筑背景,并巧妙的结合了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出色的体现出了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再如陕西西安的大雁塔北广场的景观设计,整个广场由水景音乐喷泉、园林景观、休闲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广场以大雁塔为中轴分为三大部分,中间为音乐喷泉,左右两侧分别为“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南端设置“水景落瀑”、“观景平台”等景观。将一系列诸如中国结、唐诗雕塑、戏曲脸谱、开元通宝、剪纸等陕西传统文化元素穿插其间。从容地烘托出了本地的文化特色。

2、传统元素与色彩的运用

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元素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设计师的青睐,其中有诸如中国书法、中国结、国画 、篆刻印章、京剧脸谱、观音手、龙凤纹样、祥云图案、太极图等这些寓意深刻的民族图案。许多设计师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景观设计中,不仅表达出了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向世界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很好的起到了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同时又使景观设计的品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例如,将祥云图案和龙凤纹样等元素通过雕刻或手绘的手法装饰桥梁栏杆或空白墙壁,能将文化中寓意的祈福与祝愿的美好意愿传达给民众,使民众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与文化归属感。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在城市建设、景观设计方面,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多样的。比如明朝以后,在故都北京,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住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瓦。但在雕梁画柱方面,色彩的使用也是十分丰富的。民间建筑多为黑瓦白墙。将传统色彩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有效地营造景观的表情。

3、传统文化意境的运用

设计结合自然,中国古代建筑园林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对今天的城市景观设计仍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丰富意境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在空间布局方面,通常使用风景开合、空间对比等手法。在借景方面,《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表现园景的不同情趣。还可运用一些诸如引导与暗示、藏与露、渗透与层次、叠石观水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意韵。还会吸取其他艺术领域的优点,比如诗词、山水画等,将其“中和”的思想融入景观设计中,巧妙地将自然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实现写意与写实、自由与规整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奥运森林公园以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阴阳哲学,依据方位设计了3个景观区,分别代表“历史”“现在”与“未来”。并充分吸取了中国古代庭院建筑中门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在公园的起点方位将奥运五环标志设计成了大门,并巧妙构思了起点和终点,每个空间的设计无不很好的展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