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常见自然灾害防范措施范文

常见自然灾害防范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常见自然灾害防范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常见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篇1

1 配电线路常见的故障

配电线路比较常见的问题故障为:农网线路多,线路大多数呈现放射式树状结构,电线之间没有联系,线路大多只有一个总开关限制,线路的防护设备缺乏技术含量,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虽然,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大有提高,但是一些问题事故仍然经常发生,所以,要想做好配电线路的防护工作,必须认识到这些具体问题,采取一些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配电线路之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和故障,除了有来自自然灾害、外力破华、电线设备故障等因素外,还有源自周边环境,以及人为管理不善等原因,下面即将对这些问题逐一展开论述:

首先,来自自然灾害方面的因素,每年很多地区都会发生暴雨、雷电、大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因为这些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事故常有发生,而且呈现常年上升的趋势,这些自然灾害对配电线路产生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以雷电为例,每年由于雷击造成的配电线路事故非常严重,例如:配电线路的绝缘外壁被穿透或爆破裂开,线路烧断,配变烧毁等等,产生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质量不佳。

其次,由于遭受外力破坏而产生的问题故障。由于配电线路的架设纷繁复杂,除了配电线路之间纵横交错之外,配电线路还需绕过各类建筑物、道路、堆积物、树木等,很容易发生线路故障,造成这类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树木枝叶的伸展,超过了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形成线路接地;或者运行的交通工具与架线施工工具相碰撞导致线路接地,或者风筝碰撞引起的架空线路之间的短路等等,由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大量的施工单位对城区进行建设改造,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配电网形成影响,造成破坏。例如:挖掘路基损伤地下电缆设施;施工机械、工具由于过长或者过高会碰触带电线路,城市中心大多数线路都设置在公路边,城市交通拥挤,再加上一些司机的违规操作,交通工具冲撞在电线杆的事故时有发生。

再次,供电设备造成线路中断或跳闸,因为室外电气设备质量不合格,或者安装不合理,会造成室外供电设备发生严重缺陷,设备之间没能形成良好的接触,导致接触电阻过大,或者由于负荷电流过大,导致连接处发热烧毁,线路缺相运行。

最后,周边环境影响或者管理不善也会导致配电线路的安全故障,城市一些工业企业总会排放出浓厚的烟尘粉尘,时间长了,在电线设备的瓷瓶上会积满了固态水泥,如果在持续干旱再遇到小雨时,线路非常容易自己跳闸,一些粉尘颗粒会落到电柱子的开关上,或者高压保险的各个部件上,从而会造成事故。

此外,在电力的运行管理也会对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例如:巡视不到位,消缺不及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责任意识较差,对于线路的磨损与短缺没能及时发现,事后的检修也不合格。

2 针对这些问题的防范措施

首先,对于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常见事故,可以采取提高线路绝缘子的耐雷水平的措施,尤其是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根据经验表明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有助于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

另一个比较节省资金、有力的办法就是装设线路避雷设施,这种设施的避雷效果较好,密封性好,安全性高,耐受打击,安全运行性能高等优点,非常值得应用,但是,为了确保一起安全运行,最好在自然灾害未发生前,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事先获得重要信息,以便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自然灾害。

其次,对于外力所产生的破坏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例如:对交通线路中的杆塔进行覆膜加盖,使其形成比较醒目的标志,引起交通运行者的注意,对于路边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要进行围截,把施工线路,工具设备控制在一定施工范围内,禁止车辆通过,而且要与施工方及时取得联系,签署防护责任书,防止施工不科学造成的线路中断,要严厉惩罚盗取配电线路内部金属的不法行为,相关部门要严厉巡视监督配电线路的杆塔基础。拉线基础,并时刻关注周围是否有不合法建筑物的存在。对于被严重外力破坏的杆塔,要及时进行修复,对于不合法的建筑物要及时进行沟通,整顿和处理。

再次,改善或引进新兴设备,要对配电线路的线路杆塔及时进行检查,对于基础不牢固的杆塔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由于城市用电量的大增,配电线路规模也变大,接点和支路也越来越多,杆塔上面的标识会呈现不清楚的状态,会给检测与修理带来很多困难,如果能采用现代化的高端技术,例如:全球定位系统来导航并且精确确定每一根杆塔的位置,利用这一系统,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配网自动化,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并且随时掌握网络各个原件的运行状况,解除问题故障。

3 结论

配电线路是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一个地方的线路发生故障直接影响到当地正常的生产生活,衡量一个电力企业工作水平的高低,关键看他能否在有限时间内恢复供电,以及其故障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维护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不仅是电力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所以,我们要爱护电力装备设施,积极配合电力部门工作。

参考文献

[1]丁荣,王书孟,佟岩冰.10kV 及以下配电线路典型故障分析与预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李颂华.麦炯斌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2).

[3]肖建升.浅谈配电线路故障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硅谷,2010(22).

篇2

的问题及管理防范作出探讨,期望对推进我国的配网改造以及运行管理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防范措施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电力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我国的国计民生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工作中对于电力需求的迫切程度也是不断提高,改善供电质量以及供电的稳定性,都是市场竞争中的需求。

一、10kv配电线路管理的常见故障

因为10kv的配电网在绝缘水平上是很低的,而且线间的距离也比较小,架空的线路很多都是山地和一些丘陵地带,以及工业园区等,线路很容易遭到外力的损坏及雷击等造成故障的发生,导致线路出现跳闸的现象。根据常见的线路故障的事故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然灾害

因为一些自然灾害,例如雷电、大雾或者霜冻等造成配电线路故障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还呈现一个逐年增多的态势,这对于配电线路的相关设施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破坏,特别是雷击,造成的破坏是最大的。雷击可以致使10kv配电线路造成绝缘子击穿或者发生爆裂和断线以及配变烧毁等情况。一方面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这些事故,一方面也是电气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的原因有绝缘子闪络放电的缘故以及对于10kv线路在防雷的措施上做得不够充足,还有导线连接器发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和避雷器接地装置不合格等情况。

2、外力破坏

10kv配电线路是直接面向用户端的,并且在线路的通道上也比较复杂,各种线路的交跨以及道路和建筑物的阻挡,堆积物等较多的情况下,都很容易造成故障的发生。所以对于10kv配电线路来说,外力破坏是一个主要的故障发生原因之一。从外力破坏发生的源头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树木生长过高造成的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够造成的;车辆或者工程建设等施工设备的碰撞造成;风筝等物体的误碰造成或者铁塔的金具被盗引起的杆塔倾斜,从而造成的事故等等。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许多的市政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给配电线路也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3、其它因素

除了这两个主要因素外,还可能是设备出现故障致使配电线路出现了跳闸的事故;或者是用户产权设施带来的故障;也可能是区域的环境或者运行管理造成的事故。

二、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

1、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要有效防范雷击的事故发生,就要有效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尤其是针式的绝缘子。根据这些年发生的事故的经验,发生雷击现象的时候,悬式绝缘子的闪络故障发生得极少,所以要特别对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使其防雷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还有一个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是安装线路避雷器,这也是一个比较经济和简单有效的措施。如果配电线路是比较长的,那就在其易受到雷击的部位安装上避雷器或者是防雷金具等。对于防雷金具来说,穿刺型防弧金具在安装上是更为便捷的,并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其高压电极可以和绝缘导线进行紧密的接触,耐得住电弧的灼烧,在安全性上比较有保证,是可以进行推广的产品类型。此外,也要定期的对接地网进行检测工作,保证其可以随时保持在合格的接地阻值范围内。还要与气象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收集相关的资料,及时获得气象灾害的预报,可以提前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使自然灾害造成的故障最大程度的减少。

2、防外力破坏的防范措施

要防范外力的破坏,可以在道路两旁的杆塔边堆砌一些防撞墩,还要涂上比较醒目的反光漆,使驾驶员们可以及时的注意到。在配电线路的周围有施工的,要及时的与其负责人取得联系,最好签订相关的事故责任书,避免出现施工造成的线路跳闸现象。还要加强对偷盗10kv线路的相关设备的处罚力度,并取得当地相关警力的配合。还要对10kv配电线路的拉线基础和周围的违章建筑等进行定期的巡查,进行有效的清理和整顿工作,对于出现毁损的杆塔基础等要进行及时的修复,对于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或者缺陷也要及时的进行维修。

3、其它防范措施

针对10kv线路的设备故障也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对其周边的环境也要加大节能减排等整治工作;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大,在城市中的配电网络也越来越复杂,规模也不断增大,可以及时的采用一些新兴技术,例如GPS定位系统等,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对于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也要不断进行,以便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的监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故障,解决故障。

篇3

关键词 温室设施;防范措施;安全生产;自然灾害

中图分类号 S1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85-02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火、风、雪等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小型温室倒塌,还会造成大型连栋温室倒塌[1]。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气象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大,一些日光温室和简易温室常因受灾而倒塌,给温室种植者造成了巨大损失。不但当年种植的作物无法获得收益,而且对温室的投入也无法收回。如果极端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造成大面积温室倒塌,还会造成当地农业产业链断裂,导致农产品供不应求,物价抬高,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2]。防灾减灾是避免和减少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温室灾害的类型主要有火灾、雪灾、风灾、雨灾、雹灾、弱光、连阴、冰冻、混合灾害等。该文着重介绍火灾、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防灾减灾的控制技术。

1 火灾及其防范措施

1.1 火灾发生的原因

冬季是温室火灾的高发期,温室中的易燃物很多,如塑料薄膜、PC板、遮阳网、保温被等,这些材料一旦遇明火将迅速燃烧。同时温室中的热风炉、电热线、电机等用电设备如果使用不当,或是电线老化,也很容易引起火灾。此外,还有自然灾害如雷电等引发火灾和人为因素引发火灾。若温室使用者和管理者缺乏消防知识,在温室附近取暖、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都可能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1.2 火灾防范措施

在温室建筑设计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以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温室建筑防火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对于人流密集的公众温室(如生态餐厅温室、观赏旅游温室等),在建造温室时应严格遵从建筑防火要求;对普通生产温室而言,要加强电源安全、加温系统安全、加温燃料安全的管理,控制可燃物数量,温室周围要有灭火水源,空旷场地应设计避雷针等;同时还要进行防火分区,设置足够合理的疏散通道及灭火设备等。

2 风灾及其防范措施

春季多风是我国气候的一大特点,每年因大风对日光温室生产设备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很大,同时因大风从温室顶端风口处落入的尘土,严重影响风口下面蔬菜叶片正常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从而造成蔬菜大幅度减产和品质下降。所以研究温室设施春季风灾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温室设施的防风措施关键在于温室的合理建造和使用[3]。在建造温室大棚时首先要选用质量好的地锚钢筋。在大棚建造中,地锚应该是一次埋设,多年使用。地锚钢筋埋入土中一段,在外面暴露一段,容易生锈,因此用于制作地锚的钢筋必须质量要好,经久耐用,不生锈。在调查中发现,有农户的地锚还没有埋入土中,就已经锈迹斑斑,显然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尤其在大风天气时很容易造成大棚坍塌。其次是注意地锚坑的深度。地锚埋设牢不牢固,关键看地锚埋的有多深。显然地锚埋设越浅,越不牢固,越容易被拔出。调查中发现,新建大棚墙体建成后,在东西两墙埋设地锚处的土层,多为从墙体上滚落下来的疏松土壤。不少农户就在原地埋设地锚,虽然深度足够,但是因该处土层疏松,不易压实,而导致地锚埋设不牢固。在此建议,埋设地锚的深度至少应达到0.5 m,且必须是硬实的土层。若土层疏松,可先埋入一部分地锚,而后浇水沉实,然后再填土夯实。再次是地锚使用前,再横放1根废旧立柱,以加强牢固性。大棚棚面钢丝较多,所需地锚数量也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锚的牢固性,建议在其埋设前,在地锚内侧横放一根废旧立柱,让地锚钢丝贴在立柱上,与棚墙面隔开。此种做法还便于使用紧线机,连接钢丝与地锚线。

在温室的使用过程中,根据以往抗风灾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防灾减灾措施:一是春季刮4~5级以上的风时,起风前要把草帘卷起2/3停放在棚膜上并压住风口,这样风载面积缩小,抗风灾能力大大增强。二是安装卷帘机并配套质量好的草帘,在刮大风时卷起2/3停放在棚膜上并压住风口,比不安装卷帘机抗风灾能力强。三是每次风灾首先刮飞的都是旧的、薄的、质量不过关的,安装松容易钻风的草帘,草帘一旦被吹起在棚膜上随风摆动很容易刺破棚膜,导致棚膜被风撕毁。解决此问题可以采取以下3项措施:①草帘的安装要讲究技巧。旧的、薄的、质量不过关的草帘安装在紧挨膜面处,厚的、紧实的草帘放在上一层,因为质量好的草帘重而紧实不易被风吹起。②购买9 m长的草帘要求卷紧截面直径在75 cm以上,并用霜杀以后的蒲草打制。实践中这样的草帘不仅保温效果好,抗风灾能力也强。③对于大多数坐北朝南的温室来讲,如刮西北风后屋面系草帘的铁丝一定要加固,并将草帘系紧,否则大风很容易从后面将草帘吹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雪灾及其防范措施

雪灾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常见的自然灾害。大雪堆积对温室结构安全产生威胁,同时还会因为遮挡光照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由于温室顶部结构不同,大雪会在温室顶部的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厚度的积雪。受温室顶部结构的影响,积雪在温室顶部形成的雪压分布很不均匀,极容易造成温室局部区域压力过大,导致温室顶部结构局部受损或垮塌,进而导致整座温室坍塌。由此可见,降雪超过设计雪荷载是造成温室倒塌的直接原因[4]。雪灾造成的温室倒塌给生产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包括温室本身的价值和室内种植作物),严重影响了温室种植者的生产能力。虽然雪灾造成的温室倒塌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但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很多技术细节也应该引起广大温室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高度重视。为了总结教训,提高今后温室设计和建造的水平,应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来设计温室[5]。在温室设计中应注意设计雪荷载、设计化雪管、加大热负荷、拉大温室距、增大屋面角、验算净截面、校核连接件等。管理中应注意及时清理陈积雪、加大温室供热量、开启化雪管化雪、观察处理积雪兜、摘除结构吊挂物、破损薄膜保骨架等。必要时在大雪来临时,要及时进行人工清雪作业。

4 结语

防灾和减灾是灾害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防灾工作做得好不但能够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甚至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有忧患意识。只有将可能发生的灾害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在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在温室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减少灾害的发生。二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一旦灾害有发生迹象或灾害发生时能够避免慌乱,及时有效采取措施,避免灾害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三是尽量避免人为灾害的发生和自然灾害发生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规律,对温室的地址、朝向、结构等进行合理规划。如果温室建造地干旱多风则应该将温室建造在低洼处;在降雪多且雪量大的地区,连栋温室要避免与高大的建筑物相连接。如果在生产中要经常进行人工清雪,则连栋温室的开间不宜过长;在寒冷地区,其温室加温系统要保证在温度骤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将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10 ℃左右。

在温室设备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使用规则和说明,发挥设备应有的作用,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在大风来临前应该及时将外遮阳幕布收拢;强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该将温室内贵重电器设备的电源切断,尽量不使用电器,并及时将数据和资料进行备份;收到台风预报后,要对温室结构进行安全检查并拆除会产生风阻的障碍物。

总之,自然灾害对温室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在面对灾害时,只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就能够避免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

5 参考文献

[1] 周长吉.江苏省张家港市某花卉生产温室倒塌事故剖析[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10):38-40.

[2] 李建新.设施蔬菜灾害性天气防范管理措施[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7):16-17.

[3] 李志.温室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系列之风季管理[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5):43-44.

[4] 李志.温室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系列之雪天管理[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4):23-24.

[5] 周长吉.温室中不可忽视的设计阶段[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8):27-29.

篇4

学校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家长较为担忧的问题。学校环境学员众多,人员复杂,加之学校事务繁杂,要想顾忌到每个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安全问题会时有发生,如果学生在校园中发生意外,受到安全问题的威胁,会使家庭和学校蒙受重大损失,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维护学校安全是校方的责任,学校应该结合教育部门的相关指示,将安全教育落实到实处,然后再充分了解学校具体情况的前提下,调动各方的力量,共同为学校安全贡献一份力量,这也是学校正常秩序得以保证的基础。

1农村小学校园的安全问题

1.1校园设施的陈旧:学校安全最常见的安全隐患就是体育设施陈旧,引发的人员伤亡。校园设施是学生日常活动中伸手可触的事物,由于校园设施的陈旧等问题,给学生安全问题埋下了较大隐患。但是,小学校园的普遍设施,例如单杠、双杠等器件,经常会发生因为陈旧或认为损坏导致的坍塌事故,给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增加了学校的非计划性支出。根据报道事故发现,现在的学校安全问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设施的陈旧而造成人员伤亡,校园设施的及时调整和修补应该受到学校的重视,在可预防范围内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2自然灾害隐患:重大自然灾害也是造成校园安全事故的隐患之一。泥石流、洪水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学校师生安全。由于学校属于人口密度大的公众场合,如果突发自然灾害,那么如何让对师生进行有效的疏散和安置会使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规避此类风险,学校应该提前制定应急措施,便于疏散。一般说来,学生对于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缺乏了解,校方为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可以组织逃生演练,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1.3校园认为突发事故隐患:近些年以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给校方与学生家长造成了巨大恐慌,社会舆论骤然增大。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人群生存压力加大,因为工作或生活等形成的负面情绪,扭曲了当事人心理,为了实现报复社会的目的,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将魔爪伸向校园。尤其是近些年以来,我国农村校园伤人事件层出不穷,破坏了小学生美好的学习环境,对社会治安形成了挑战。

2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原因

2.1家庭安全教育不足:农村的大部分家庭,家长的安全教育是极为少见的。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安全意识较差,所见所闻有限,无法给予学生充足的安全教育只是,学生受家庭影响,安全意识自然也就相对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与此同时,农村学生中有大批的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日常生活指导,更多的为老人抚养,安全教育自然更加无从谈起。当遇到突发灾害时,学生往往缺乏自我保护,导致人身安全受到损害。

2.2社会关注程度低:校园安全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社会关注和媒体监督也是校园安全得到防范的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农村地处偏远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学校安全教育方面的宣传不足,相关部门更加注重经济收入的增加,从而忽略了安全教育的开展。社会危害人员通常会选取人员密集区域实施危害,学校无法正确防范,造成小学生心理创伤,影响其正常的身心发展。

3农村小学校园建设防范措施

3.1加强家庭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校园安全问题固然有学校的责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家庭安全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增加给孩子的安全意识讲解,为他们创造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在校情况,不仅要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还坏,还应该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等。笔者认为,学校可定期组织安全教育讲座,强化师生和家长之间的安全教育,对家长的安全教育同样实施必要的培训,由家长与学校共同为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保障,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3.2加强社会关注及各方监督:孩子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和推动着,保障学生安全就是维护国家发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政府和社会部门应该投入一定的精力。第一,政府提供校方足够的经费,为其购置活动设施提供经济基础。另外,政府部门可以派遣相关人员保护校园安全,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为学生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社会关注与媒体监督是确保学生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4结语

篇5

[关键词]:配电线路 故障 措施

引言

在供电过程中,输电线路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用户可以使用到电能的途径。 因此,做好配电线路的管理至关重要。配电线路由于分布的点多面广,降低其故障率是运维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

1.配电网线路的常发事故分析及防范方法

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大有提高,但是一些事故问题仍然经常发生,所以,要想做好配电线路的防护工作,必须认识到这些具体问题,采取一些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配电网线路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故障,这些故障会严重影响供电的质量,为了使配电网可以更好的进行工作,对于常见的故障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进而找到防范的方法。

1.1因配电线路自身缺陷造成的线路故障

雷电引起的故障,每年的夏季是雷雨多发的季节,配电线路处于露天的环境之下,其线路和配电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造成绝缘降低无法维护正常运行,因为不足引起跳闸,且没有明显的判别标志,只是靠母线电压作为判断依据,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配电线路运行的实际需求,影响线路的运行安全;由于质量问题,配电变压器出现问题,导致弧光的产生,从而引发短路等。高压计量装置引起的故障。高压计量装置的接线柱相间距离过小,没有采取绝缘防护措施,落鸟或搭挂异物易造成线路跳闸。

1.2非配电线路自身造成故障的原因分析

1.2.1树木造成的故障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带来宜人绿色生态城市环境同时,对配电线路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所以对于树障的清理一直是供电企业在线路运行上的一个难题,其难点主要是在砍伐难度较大, 大量的施工单位对城区进行建设改造,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配电网形成影响,造成破坏。

1.2.2自然灾害。导致配电线路故障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各种自然灾害,如雷击、狂风、暴雨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配电线路产生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每年由于雷击造成的配电线路事故非常严重, 其次,由于遭受外力破坏而产生的问题故障。缩小故障范围的办法是尽快隔绝故障。如果在持续干旱再遇到小雨时,线路非常容易自己跳闸,一些粉尘颗粒会落到电柱子的开关上,或者高压保险的各个部件上,从而会造成事故。由于配电线路的架设纷繁复杂,除了配电线路之间纵横交错之外,配电线路还需绕过各类建筑物、道路、堆积物、树木等,很容易发生线路故障。为了确保安全运行,最好在自然灾害未发生前,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事先获得重要信息,以便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自然灾害。 周围没有大型建筑物,因此很容易受到雷击,造成配电设备的烧毁、避雷器的断线、绝缘子的击穿等,从而引发线路故障。

2.配电线路的防范措施

2.1加强输电线路结构的完整,增加线路回路或者增设变压器,把原来的旧变压器换成节能变压器,由于线路输送功率增加,在发现供电线路设备的缺陷时,要及时上报,从而降低线路故障的发生率。如调压变压器,因为电力网运行时,线路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所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一般允许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按供电可靠性有关要求,加装容量匹配和保护定值合适的分段开关和跌落保险,确保线路故障后分段开关跳开或保险熔断,不越级跳闸。

2.2不断强化电力运行和维护的措施

在电力运行的时候,可以强化运行的模式,并且进行相应的维护措施。 加强线路防护措施,对于因外界人为因素造成故障的,要加强索赔力度。 避雷器等设备(包括配网使用的各类金具的设计及镀锌质量) ,定期进行试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 要严厉惩罚盗取配电线路内部金属的不法行为,相关部门要严厉巡视监督配电线路的杆塔基础。 一遇刮风下雨,极易造成导线对树木放电或树枝断落后搭在线上,电力网在实际运行中可能由于带电设备绝缘不良而有漏电损耗,这种损耗可以通过加强电力网的维护工作来降低,维护工作主要是风雨较大时,甚至会发生整棵树倒在线路上,压迫或压断导线,引发线路事故。 这个时候,对树障的清理力度便要提高,加强在树障清理过程中的技术投入和人力投入。同时,不断加大电力法与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群众实行群众护线,对偷盗电能抑或电力设施等犯罪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和惩处。

2.3不断提高线路故障防护技术

随着城市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配电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接点和支路也越来越多,年长日久杆塔上的编号会日渐模糊,在风季来到之前,要定时检查配电线路的弛度与风偏可能产生的影响。 导线由于长期受水分,大气及有害气体的侵蚀,氧化而损坏,钢导线和避雷线最容易锈蚀,在巡视中发现导线严重腐蚀时,应予以及时更换。应当认真检查台区的避雷设施,及时校验并更换无法适应正常运行需求的避雷器,必要时可以适量降低接地电阻。于此同时,提升绝缘子的抗雷击水平,尤其是针式绝缘子的抗雷击水平。另外,还必须定期开展线路巡查工作,及时清除线路附近以及线路上的植物、异物等,确保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此装置能够自动选择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时间短,准确率高,改变传统人工选线方法,对非故障线路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防止故障扩大。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把关,注意导线的张力,使三相导线的弛度相等,并且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线路巡视时,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安排处理。

3.结束语

配电线路的故障问题严重的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了众多的不便, 更新改造,提高线路运行、检修水平才能确保真正降低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维护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不仅是电力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所以要爱护电力装备设施,积极配合电力部门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洛夫.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

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10kV;配电线路;

中图分类号:TN344文献标识码:A

一、配电线路及难点维护特性

电缆线路、隔离开关、负荷变压器、测量电器、断路器组成了10kV配电线路。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配电线路是其输送通道。由于其分布面广、线路距离长、受地理气候影响大,又直接面对着用户群,所以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与管理维护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电力供应的成效。[1]

但由于其所在环境条件复杂和相关设备条件的良莠不齐,电气故障难以避免。而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发生短路时,其热效应与电动力效应就会对线路产生严重损坏。电压10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其作用是把发电厂送至变电所的电能直接输送给用户,提供用电设备的能源支持。对于10kV配电线路而言,管理与维护的目的是保障其稳定、安全的电能质量。为了解决配电线路的几种常见的不正常状态主要常采用继电保护,同时采取其他一些方式结合来保障配电线路的稳定安全。

二、常见的几种10kV配电线路不正常状态

2.1 过电流

过电流即过负荷,是配电线路最常见的异常情况。当配电线路所承受的负荷高于电气设备额定值时,就产生了过电流。常见负作用是会提高绝缘老化速度,严重时会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发展成电力故障。对于这种状态,要及时调整配电线路的负荷,保证线路在安全的电力负荷下运行。

2.2 过电压

10kV配电线路在过电压的情况下很容易烧断。在中性点不接地时,发生的单相短路会导致两相电压升高3倍,最终造成配电线路的绝缘性能薄弱处击穿,引发事故。进行运行管理时,要加强对于线路绝缘性能的不定期与周期性检查,对于过电压情况要进行预警与监控,及时采取控制措施。[2]

2.3 电压降低

在电网电压降低的恢复过程中接在线路上的电动机都要自起动而吸收很大的起动电流,其延长的电压恢复时间,会使自起动的条件变坏,甚至使自起动成为不可能。在配电线路管理上,要防止低压运行造成的电动机因电流升高而烧毁的事故。对于电网内的配电线路实时电压情况进行综合监控,并落实到每个点的电动机设备检查上。

2.4绝缘老化

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减弱,当使用时间超标时,最容易引发由于绝缘老化而造成的一点、两点间的击穿事故。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对线路的使用周期监控,对于到达使用年限与时间的线路要及时更换。同时,对于在使用中受到磨损,造成绝缘性能降低的线路也要全部更换。

三、10kv配电线路管理的常见故障

1、自然灾害

因为一些自然灾害,例如雷电、大雾或者霜冻等造成配电线路故障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还呈现一个逐年增多的态势,这对于配电线路的相关设施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破坏,特别是雷击,造成的破坏是最大的。雷击可以致使10kv配电线路造成绝缘子击穿或者发生爆裂和断线以及配变烧毁等情况。一方面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这些事故,一方面也是电气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的原因有绝缘子闪络放电的缘故以及对于10kv线路在防雷的措施上做得不够充足,还有导线连接器发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和避雷器接地装置不合格等情况。

2、外力破坏

10kv配电线路是直接面向用户端的,并且在线路的通道上也比较复杂,各种线路的交跨以及道路和建筑物的阻挡,堆积物等较多的情况下,都很容易造成故障的发生。所以对于10kv配电线路来说,外力破坏是一个主要的故障发生原因之一。从外力破坏发生的源头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树木生长过高造成的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够造成的;车辆或者工程建设等施工设备的碰撞造成;风筝等物体的误碰造成或者铁塔的金具被盗引起的杆塔倾斜,从而造成的事故等等。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许多的市政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给配电线路也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3、其它因素

除了这两个主要因素外,还可能是设备出现故障致使配电线路出现了跳闸的事故;或者是用户产权设施带来的故障;也可能是区域的环境或者运行管理造成的事故。

四、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

4.1继电保护

对于10kV配电线路而言,其线路长期受到发电机与相关电力设备的直接影响。当发电机、线路出现异常情况时,继电保护装置是保护电力系统与终止故障发展的强有力自动化措施和设备。作为一种电力元件,当继电系统保护下的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其装置会在第一时间对故障源最近的电子元件发出跳闸命令,以降低由故障源引起的损害。同时还可以减少对供电的影响,把损失最大限度地降到最低。继电保护除了能对发生故障的配电线路进行保护外,还有预警功能。当配电线路运行异常时,其发出的信号会有所改变。电力系统人员可以根据继电保护信号进行故障排查。另外,在配电线路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在进行10kV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与维护时,要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预警性进行监控。这样的方式在进行运行管理时,可以有效提高技术监控的力度与精度。同时,对于继电保护而言,配电线路中的相关设备情况对于其影响颇大,维护中要提高设备性能,以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在客户方面,要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普及与管理,降低因用户自身原因而引发的问题。另外,对于由外力作用引起的电力系统故障与破坏,要坚决禁止。让电力设施的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识,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减少停电事故发生率。[3]

4、2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要有效防范雷击的事故发生,就要有效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尤其是针式的绝缘子。根据这些年发生的事故的经验,发生雷击现象的时候,悬式绝缘子的闪络故障发生得极少,所以要特别对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使其防雷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还有一个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是安装线路避雷器,这也是一个比较经济和简单有效的措施。如果配电线路是比较长的,那就在其易受到雷击的部位安装上避雷器或者是防雷金具等。对于防雷金具来说,穿刺型防弧金具在安装上是更为便捷的,并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其高压电极可以和绝缘导线进行紧密的接触,耐得住电弧的灼烧,在安全性上比较有保证,是可以进行推广的产品类型。此外,也要定期的对接地网进行检测工作,保证其可以随时保持在合格的接地阻值范围内。还要与气象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收集相关的资料,及时获得气象灾害的预报,可以提前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使自然灾害造成的故障最大程度的减少。

4、3防外力破坏的防范措施

要防范外力的破坏,可以在道路两旁的杆塔边堆砌一些防撞墩,还要涂上比较醒目的反光漆,使驾驶员们可以及时的注意到。在配电线路的周围有施工的,要及时的与其负责人取得联系,最好签订相关的事故责任书,避免出现施工造成的线路跳闸现象。还要加强对偷盗10kv线路的相关设备的处罚力度,并取得当地相关警力的配合。还要对10kv配电线路的拉线基础和周围的违章建筑等进行定期的巡查,进行有效的清理和整顿工作,对于出现毁损的杆塔基础等要进行及时的修复,对于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或者缺陷也要及时的进行维修。

五、结语

电力系统中的10kV配电线路是关系到企业、居民用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其配电线路的安全平稳运行就是保障整个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魏继有. 探究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策略.科技致富向导.2012(30)

篇7

[关键词]柔性接触网;故障;对策

中图分类号:u2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7-0072-01

一、柔性接触网的常见故障

柔性接触网的常见故障主要表现在空间结构尺寸、导电回路和绝缘三个方面。

1、空间结构尺寸

1.1 故障现象

空间结构尺寸方面的故障类型主要有:弓网故障、接触网参数变化、接触网线索、零部件脱落、接触网零部件变形。

1.2 原因分析

(1)构件螺栓未按规定紧固到位,造成螺栓在运行过程中松动、脱落,使接触网参数(如拉出值、线岔参数)发生变化,当其参数超越受电弓的工作范围时常常会发生钻弓、打弓故障。

(2)接触网结构不合理。由于施工或设计原因,接触网个别部位在结构上存在问题,当温度变化时由于接触悬挂的热胀冷缩致使相应的线索驰度发生变化(如悬挂间电连接线、中锚辅助绳、开关引线等),当线索驰度过大时在动态情况下易形成弓网故障。

(3)接触网零部件本体和安装方式不合理.由于接触网个别零部件本体或安装方式不合理,在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变形或脱落,造成设备或弓网故障。如目前在接触悬挂上安装的各种标示牌。由于其面积较大,且用简易铁线固定,极易在风力作用下脱落,当位于受电弓范围内时即形成弓网故障。

(4)自然灾害。由于柔性接触网露天设置,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如

雨、雪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造成接触网参数变化,或者地面条件变化进而导致支柱倾斜等),同时由于设置位置限制还会由于外界动力机械的意外撞击造成接触网支柱及接触悬挂参数的变化等。

1.3 防范措施

(1)严格验收程序。在验收阶段要严格验收程序,不仅要按照规范要求对接触网各部参数进行测量验收,还要对接触网各部螺栓安装后的状态进行检查,防止部件带病投入运行。

(2)加强对接触网各部螺栓、螺母、弹垫、防松垫片的平推、检查。在设备投入时要对各部螺栓进行平推紧固,在此基础上通过抽查逐步摸索螺栓动态松动周期,及时进行紧固,确保各部参数处于标准范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使用防松螺母及垫片。

(3)对不能适应列车运行条件的接触网部件和设备进行改造。如对容易脱落打弓的部件及时进行更换或进行技术改造。严格按照温度曲线安装、调整设备。保证设备不致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卡滞、过紧、过松而使接触网参数发生变化。加强设备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如给支柱修建护坡和设立防护桩等。

2、电气联结

2.1 故障现象

电气联结线夹发热、线索(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回流线等)从电气接续部分断股或断开、设备线夹、接头线夹、引流线夹(或钢轨)连接处烧伤、软横跨环流造成承力索悬吊滑轮处或定位器根部定位钩处烧伤。

2.2 原因分析

(1)电联结线夹未按规定安装或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螺栓松动,电力复合脂老化等使电联结处接触电阻增加进而发热量增加,使线夹发热而烧伤线索。严重情况下烧断线索。

(2)股道电联结设置位置或数量不合理,使股道间接触悬挂在机车取流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的压差,接触悬挂在软横跨上产生环流,从而在悬吊滑轮或定位器根部等电气薄弱环节产生拉放电烧伤部件现象。

(3)不同悬挂间非稳定性接触也会造成线索间放电,当两不同悬挂立体交叉时,如果两支悬挂均为载流悬挂,当其中一支有大负荷电流时,在两悬挂间会形成电位差,此时如果两悬挂(包括线索间和一线索距另一悬挂的带电部分)间存在非稳定性接触,则在两悬挂间就会产生过渡电弧进而烧伤线索。此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交叉承力索间和非工作支接触线与工作支定位管间。

2.3 防范措施

(1)在验收和运营维护过程中对电气接续部分(接触悬挂、供电线、回流线等)进行逐个重点检查,按照标准进行整改和检修。在验收时按照设计标准及现场实际情况对电联结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达不到实际要求的及时整改或补充安装电联结。

(2)

非稳定性接触的部分进行调整,确保在动态情况下仍能保持可靠的安全距离。比较值得借鉴的数据是两线索间距不得小于100mm,一线索对另一定位管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对确实调整不了的加装绝缘护套。

3、绝缘

3.1 故障现象

绝缘子闪烙放电乃至击穿、接触网带电部分对接地体放电、分段分相等绝缘部件放电击穿、因外界物体变化造成接触网对地放电。

3.2 原因分析

(1)主要表现为清扫周期过长,周围环境污染严重,使绝缘子表面覆盖了较多的导电介质而放电击穿。绝缘子虽然按照周期甚至缩短周期进行了清扫,但由于周围污染介质的特殊性如化工污染等,使绝缘子在不太脏污的情况下也发生了放电击穿故障。

(2)分段绝缘器由于与炭材质的受电弓频繁摩擦接触,使其接触表面覆盖了一层碳粉,如不能及时清扫,使电弧沿其表面发生击穿故障。接触网带电部分由于受温度变化使其空间几何位置发生变化。当对接地体的距离变小并小于安全距离时即发生对地放电故障。

(3)线路旁边的建筑物、树木等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而使其状态发生变化,当其对接触网(含供电线)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接触网发生放电跳闸故障。另外,融冰、含有导电体的鸟窝以及动物本体也会在特定情况下引发短路放电故障。

3.3 防范措施

(1)加强绝缘的清扫工作,对部分污染严重的区段缩短清扫周期。对环境恶劣区段采用抗污性能强的硅橡胶绝缘子。对分段、分相等特殊区段绝缘体重点清扫。对接触网线索的调整要考虑其温度变化的影响,保证在温度变化时带电部分距接地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对线路附近可能危机接触网供电安全的危树、建筑物及时联系处理,保证其在恶劣天气下状态发生变化时对接触网能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加强对上跨建筑物上积雪的清扫工作和钢柱、横梁上鸟巢的清理工作,防患于未然。

二、结束语

本文对地铁柔性接触网在运行中易出现的故障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故障和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防范措施,有助于加强对接触网故障本源的认识,不断提高维修技术和接触网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区外;安全风险;分析;管控

1、引言

加油站经营的是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作业环节多,常因管理不到位,易发生混油、油气跑冒、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自然灾害、盗抢恐怖袭击等安全事故,对这些安全风险,我们应加强认识,重点关注,掌握防范和控制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加油站正常的生产经营。

2、加油站经营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2.1混油事故

混油事故风险主要发生在加油站接卸油环节,卸油时卸混油。防范措施:卸油环节混油事故的防范,前几年主要通过卸油口设置油品标识来防范,效果较差,时有混油事故发生。这几年,通过在卸油口分别设置凸凹头、管线涂以不同颜色区分,增加识别因素后,混油事故大幅度降低。同时严格执行卸油操作步步确认卡复核确认,效果更好。

2.2油气跑冒及环境污染

2.2.1收发油时跑冒油。主要表现在对来油量或对拟盛装油品储罐空容量核对有误发生冒罐,收油过程中因管线连接不紧密、阀门未关严而发生跑冒滴漏。防范措施,加油站计量员和站长要双人核对油品卸油容量,同时现场必须对卸油全程监控,防止油品跑冒。

2.2.2加油现场加油机被撞引起跑冒油。主要表现车辆进站速度过快,以及车辆引导不到位造成。防范措施:油站进出道口安装减速带、设置限速标志,加油岛设置防撞桩,潜泵加油机安装紧急切断阀,培训员工掌握引车技巧,加强现场车辆引导等等。

2.3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是加油站经营中最重要的一类风险,加油站发生火灾爆炸主要有两类情形:一类是,加油时油品跑冒滴漏后,处理不及时,遇到火源,发生火灾爆炸;油站卸油时发生跑冒,被油站附近火源引燃引爆。另一类是油品工艺系统的操作处理不当,操作产生火源引发油气生火灾爆炸。防范措施:对于第一类火灾爆炸事故,其实际上是油气跑冒引起的次生事故,要做好防止油气跑冒滴漏工作即可。对于第二类,是油气在工艺系统中被火源引燃引爆的。防范的关键,就是防止操作过程中火源的产生。这类火源常见的有:工艺静电、人体静电、工器具静电、工器具摩擦撞击、电气火花(包括移动照明)、焊割火花、雷击。

2.4中毒窒息

加油站发生油气中毒窒息事故风险的主要环节就是进入油罐受限空间作业。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好受限空间作业许可管理,作业方案的制定要可行可靠、扎实有效,作业通风设备要防爆,作业准备要充分、措施要落实到位、监督要到位。另外一个要注意的中毒风险是食物中毒。体现在两个方面:加油站员工在生活过程存在食物中毒可能;另外一种是向客户销售的便利食品过期,管理不当,引发食物中毒。

2.5用电安全风险(触电等)

在用电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一些年代较早建设的老站和收购站电气设施布线很不规范,配电柜属于技术淘汰型,端子多,使用裸闸开关,潜存隐患多,容易触电;还有员工私自拉线、维修甚至改造电气设施,增加用电负荷,导致漏电、短路以及负荷不均等,留下隐患。防范措施:对存在隐患的配电设施进行彻底整改;新建库站,一定要把好验收关和投用前的检查关;把用电安全列为员工上岗前的必培内容,严格临时用电执行作业许可管理,用电设备及部位的张贴安全警告标识,绝缘棒、绝缘手套防护配置齐全。

2.6高处坠落风险

高处坠落是属于关注度比较高的风险,发生的比较多、后果比较严重的事故风险。加油站罩棚维修施工过程很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员工上汽车罐车计量取样作业时容易发生坠落,油站员工使用自制简易登高梯到站房顶检查易坠落。防范措施,要严格执行高处作业许可管理,设置警戒区,规范搭设脚手架、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安全工具;通过培训和日常提醒,员工上罐车后及时将护栏拉起来,促使作业人员养成上下罐车双手扶梯的习惯,同时要穿防滑工作鞋。淘汰加油站简易登高梯,由地区公司统一购置流动专用高空作业车处理站内登高作业。

2.7大风、暴雨洪涝、冰冻雪灾等风险

主要有以下几种危害:造成库站建构筑物(罩棚、站房、挡土墙、护坡及围墙)等坍塌、滑坡;因洪水,致站被水淹,导致油罐浮罐、管线被拉裂(冻裂)、油品跑冒或油罐进水、电气设施受损等。防范措施:做好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工作,补充完善与灾害相关的应急物资和设施,落实各项应急防范措施,排查治理与灾害相关的各类隐患,组织开展灾害针对性应急演练。

2.8盗抢暴力、恐怖袭击袭击风险

这类风险具有突发性特点,背后原因也很复杂,这类事件不可避免潜存。防范措施:可主动防备,积极应对防范,保证视频监控系统处于正常状态,注意收集相关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值班机制,进入预警状态,加强对夜间重点区域巡检监控,加油、卸油关键环节作业专人监护;罐区、配电房等要害部位上锁、加固,设置围栏、警示带隔离等;敏感时段增加人手,重点关注特定客户(桶装油、异常大量加油等客户)行为,核实身份,实行实名登记,限制加油量等,补充配齐应急物资;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技能培训。遵循一些基本处理原则,首要确保客户及员工生命安全;其次防止火灾爆炸等破坏性或毁灭性事件发生;必须在保安全的前提下报警;不要激怒客户,防止其发生过激行为;尽可能记住歹徒及其作案工具特征等尽量避免财产损失等等。

2.9加油站非常规作业安全风险

目前,除了常见的标准化接卸油以及加油操作外,还有不少非常规作业,比如:在加油操作方面,除了给车辆油箱加油外,还存在给单个油桶打油、给车厢里面的多个油桶打油、多罐分卸,油站油罐脱水、倒罐等等,这些操作管理规范中没有规范,操作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跑冒油甚至火灾爆炸,防范措施: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对这些非常规操作要进行收集,制定操作规程,纳入加油站HSE作业指导书中,并培训员工规范操作。

篇9

【关键词】 10kV配电线路 运行管理 故障 防范措施

在10kV配电线路管理过程中,运行管理人员要对故障进行及时排除,加强对故障的防范措施,以此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改善供电质量。本文主要针对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通过对造成线路发生故障的各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10kV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容易造成10kV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因素

1.1 人为的外力破坏因素

(1)季节性鸟害,放风筝,放孔明灯或一些人为的向空中乱抛杂物落在导线上,引起线路短路或接地故障。(2)树木生长过高,而维护人员又没有对树木进行及时的修剪,造成了树木和架空线路间的安全距离不够,刮风下雨极易引线路接地或跳闸事故。(3)靠近运行线路处工程建设施工设备或者进出大型车辆的碰撞或各种违章停车和违章驾驶,致使线路电杆碰撞倾斜或撞断,引起线路故障。(4)杆塔周围挖沙取土、打桩、钻探,引起断线、倒杆等事故。 (5)不法分子盗窃破坏线路杆塔上的相关金具,从而致使杆塔出现倾斜等引起线路故障。

1.2 自然灾害造成的线路故障

(1)雷电可导致电力线路故障 。雷击对10kV配电线路的破坏性是强大的,雷电易造成绝缘子击穿爆裂、闪络或避雷器击穿。环境污染:空气中粉尘较大,绝缘子常年暴露在外,积累了大量的污垢,在雷击时易引起10kV线路接地或相间短路。10kV线路防雷措施不足:线路所处区域空旷易招雷击,而10kV线路一般没有避雷线,易造成损害。避雷器性能下降或失效:一些用户使用一些淘汰型号或耐压能力,泄流能力不合格的避雷器,雷击电流不能快速流入大地,残压高,从而引起线路故障。(2)雨水可导致电力线路故障。雨水季节易造成倒杆,因为在施工中有时杆塔的埋深不够以及杆塔拉线设置不当,土质疏松地带的杆塔基础加固没做好,在雨水侵蚀下倒杆。雨水会沿着线路表面的绝缘介质产生破坏性的闪络现象,引起导线与金具或其它金具之间短路拉弧放电,会使电压迅速地下降,造成线路接地或破坏线路绝缘层,导致电力线路故障。(3)大风可导致电力线路故障。一般大风天气,容易造成10kV架空线路之间短路放电或绝缘子闪烙将导线烧断,大风可将塑料布或垃圾场大片塑料袋刮起,搭到10kV线路或电压等级更高的线路上,引起线路事故跳闸。风沙过大会使杆基不牢固的,焊口不结实的杆塔倾斜或倒杆,致使电力线路故障停电。(4)冰雪可导致电力线路故障。线路积雪过多,将老化的、线径过细的线路直接压断,造成线路断路。积雪融化后,因气温下降在线路、绝缘子和金具外部形成含有大量粉尘的冰膜,在天气变暖时,冰膜的不同时融化,导致出现重量分布不均衡,线路来回跳跃,在绝缘子或金具上会发生导电拉弧,即闪络现象,均可引起电力线路故障。

1.3 10kV配电线路设配自身的因素

(1)由于线路长,负荷电流过大时,施工不规范的导线接头因高温氧化而烧断,甚至炸裂,造成线路故障。(2)架空线路的绝缘子,避雷器和金具等设备本身就存在着质量不合格,老化或运输过程造成内部损伤,运行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处理,易被击穿后形成线路故障。(3)自动化保护装置未及时更新换代或安装不正确,出现误报,乱报,拒动,越级跳闸等故障,甚至烧毁设备。(4)电力设备本身陈旧,老化,使用年限长,未能进行定期校验和更换等,致使线路长时间运行出现了跳闸等。

二、10kV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防范措施

加强10kV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是对故障的防范措施。针对上述几个方面因素造成的故障进行有效的防范,即对外力破坏的防范、对自然灾害的防范以及加强对10kV配电线路自身设备的管理。

2.1 加强对外力破坏的防范

(1)为杜绝或减少车辆碰撞杆塔事故,我们可以在杆塔周围堆砌一定数目的防撞墩,在交通道路旁的杆塔上涂上醒目的反光漆,在拉线上加套反光标志管,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避免撞到杆塔。(2)在电力设备的盗窃问题上,要与公安部门进行配合,通过执法系统加大对破坏特别是盗窃者的打击力度。并通过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对广大群众进行护线宣传和电力知识教育。(3)在针对配电线路周围存在的施工情况,要及时联系施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沟通协商,与施工项目的负责人签订事故责任书,提高施工企业的责任意识,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引起的事故。(4)加强对配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做好线路的清障工作。保证线路通道符合规程要求,及时清理整顿防护区内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5)在特殊地段悬挂杆塔警示牌、危险警示标志及其它电力安全标志、标语,以消除电力事故隐患。

2.2 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

(1)对绝缘子尤其是针式的绝缘子要相应改善和提高它的耐雷能力和水平。耐张出的悬式绝缘子极少发生闪络事故,故障主要集中在针式绝缘子上。所以,要重点提高针式绝缘子的抗雷击性能。此外,避雷器、避雷针要安装在线路上易被雷击的重雷区。(2)穿刺型防弧金具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金具高压电极与绝缘导线紧密接触,耐受电弧烧灼性强,从而确保了线路的安全性。(3)定期检测杆塔接地是否连接完好,确保杆塔的接地电阻值合格。(4)积极通过气象部门关注天气的变化,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积累资料,达到预警预报条件的气象灾害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2.3 加强对10kV 配电线路自身设备的维护

(1)按照规程要求定期对配电设备进行检查、试验,发现缺陷及时处理,提高设备健康运行水平;对于早期投运的老旧设备、高耗能设备,逐步淘汰。(2)定期开展负荷监测。特别是夏季负荷高峰期,密切注意馈线、配变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三相负荷平衡,避免接头、连接线夹等因过载发热烧毁。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的反事故演习活动。(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使运行人员思想到位、巡线到位、处理故障到位。签订管理责任书,做到故障原因未查到不放过,故障不彻底清除不放过。把线路跳闸次数、跳闸停电时间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的经济效益相挂钩考核。(4)加强用户设备管理工作。对用户设备的管理不能放松,对重大设备缺陷要及时下发通知书,阐述设备故障对用户自身带来的危害,改善用户电力设备的运行水平。(5)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应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检修和巡线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及时消除隐患;安装小电流接地自动选线装置和线路故障指示器,以缩小故障查找范围,缩短故障查找时间,防止故障扩大。

三、结语

正确分析好造成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结合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并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以把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社会经济效益,从而不断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曹海亮. 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对应措施[J]. 广东科技,2010,(02)

篇10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防范

[DOI]10.13939/ki.zgsc.2016.24.123

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产物,其主要的业务之一就是给服务区域内的小微企业和农户发放小额贷款,一般以保证贷款的形式为主。由于小额贷款自身对象分散、第二还款来源不足、风险因素集中等特性,给小额贷款的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中只有高度重视小额信贷风险防控工作,才能够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1 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具体来说就是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借助经验判断和实地调查的方式来对各种相关风险要素进行分析,探究产生风险因素的原因,从而对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将风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一般情况下,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农户和小微企业在借贷后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所产生的风险,这一风险的产生一般受到小微企业还款意愿和资金问题的决定性影响,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风险类型,导致这一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借贷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1]现阶段,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额度较小,但是涉及的范围和交易数量却相对较多,导致目前尚未建立相对完善的信用信息系统,这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借贷人在借贷过程中隐瞒部分信息、对自身优势加以扩大进而骗取贷款行为的产生,对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

1.2 操作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操作风险主要分为操作失误、员工失职以及欺诈贷款三种情况,操作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外部制度约束力相对较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善,业务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导致小额贷款业务整体管理能力较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偏低,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必然会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系数明显提升。

1.3 利率风险

基于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存在的期限短、额度小的特点,其贷款成本一般远远高于大额贷款,再加上小额贷款的发放对象往往缺乏担保作为基本的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必然随之增加,这就造成小额贷款的利率水平高于大额贷款。如果小额贷款在利率制定过程中将风险成本计算到其中,就会导致利率水平升高,必然增加农户、小微企业的资金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小额贷款的利率风险上升。

1.4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主要是指针对农户或者以农产品生产为主要对象的小微企业,本身经营发展对自然条件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并且受到企业体制的限制,其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不强,一旦该地区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就必然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存在无法回避的自然风险,也是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1.5 法律风险

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小额贷款来说,某些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可能会给贷款业务的良性开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政策方面存在的空白也可能导致贷款监管问题的真空,如一些地区借贷单位以扶贫为借口拒绝还款,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开展,加之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对象大多数为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在贷款办理过程中存在他人资料、代签合同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产生贷款纠纷的风险。

2 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扶贫攻坚活动,充分发挥金融信贷助推农户精准脱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了“减贫摘帽”,也推动了群众创收,有效改变了贫困现状。可见,农村商业银行的小额贷款在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小康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对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风险认真加以防范,为小额贷款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相应的保障。

2.1 从市场环境角度入手

从市场环境角度入手对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加以防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对自然环境方面风险的防范。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农村地区应该适当采取了一些科学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也可以适当的借助农业保险等方式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于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来说,最重要的阻碍因素,就是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难以预测性和易变性,这就要在生产过程中借助相对科学的方式加以监测,进而逐渐建立相对科学的预报系统,让村民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农业损失。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防范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2]

另一方面,对市场风险的有效防范。应该对市场上能够对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加以关注,进而结合具体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借鉴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避免市场风险事故的出现。农村商业银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尽量做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保证在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过程中能够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监测,对农产品的价值走向以及农民的生产活动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提出相应的小额贷款风险防范措施。[3]此外,农村商业银行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模型,对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加以预测,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农村信贷市场波动可能对小额贷款业务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设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为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长效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2.2 从信用等级角度入手

首先,积极开展诚信宣传和教育工作。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对农民实施小额贷款信用知识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真正认识到在贷款业务中诚实守信的重要性。[4]同时,还需要对小额贷款合同的法律约束进行重点强调,进一步加大对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并通过对相关合同条款进行细致的分析,降低贷款违约风险的发生概率,为“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稳健的信贷政策。基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操作:其一,对客户进行严格地把控,建立相对健全的客户筛选制度,对存在一定信用问题的小微企业和农户加以排查,在提供了相应的贷款业务后需要对企业和农户进行跟进,及时获取客户信息;其二,要对小额贷款的发放工作加以重视,进一步完善贷款发放流程,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贷款业务操作,并借助科学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尽量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其三,加强对小额信贷营销队伍组建工作的重视,选拔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感的工作人员加入到营销工作中,并通过信息公开机制,将所有营销工作流程向群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有效降低信贷风险。[5]

3 结 论

总而言之,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民群众所提供的小额贷款业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小额贷款风险防范问题的重视,为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贾璞婷.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宁:宁夏大学,2013.

[2]于建春.中小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风险控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3]孙鹏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3(4):78-80.

篇11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利用;分析

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的地质条件,地质地理环境是经过几千万年的地质的不断变化而形成的,在变化的过程中就会造成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的产生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以及强度,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是无法阻止和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当地的地理状况,对当地发生自然灾害的时间、频率进行分析,使人们在得知测量结果的同时能够顺利的躲避自然灾害,最大程度的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虽然说自然灾害不能阻止也不能直接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掌握自然规律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必然规律,这也是人们顺应自然,改变自然地一种好的办法。

1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

1.1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地质学的专业术语,主要是指在自然因素条件下,由于人为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对环境造成破坏,对生命财产产生威胁。目前我国地质灾害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就是突发性,其次就是隐蔽性、最后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强,在灾害发生之前人们通常很难有预兆,而当灾害发生之时有无法迅速的撤离现场,所以说地质灾害发生后会给人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每次大型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农田、水利、公路、建筑物等基础设施都会遭到破坏,在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止过程中,难度是非常大的,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崩塌、火山、地热、土地沙漠化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本身的自然作用,或者是人为的一些因素造成的环境恶化现象,这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都会造成人类生存资源的破坏、生命财产的损失。所以说灾害防治工作是迫在眉睫的。

1.2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的发生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主要就是指岩石圈,地表下的坚硬的外壳,是几千万年来地球不断演变成的产物,地质环境与生物圈、大气圈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是一个绝对封闭的环境,但是他会受到地球表面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地球表面的环境会一直影响着各个圈层,地质环境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从缓慢的变化到突变的过程,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他的变化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当处于突变的阶段时,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2.1地质灾害的防治———调查、评价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不同的防治方案,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防治体系,在进行灾害治理时,要从全局出发,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防治,每一项防治工作都有他自身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灾害制定出相应的预测方案。在进行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价过程中应该建立以相应的体制关系,在调查过程中,对当地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做详细的调查并记录下来,明确记录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前后,地质条件发生的变化,并对其产生的危害性,危害等级进行分析,进行评价,并划分出明确的危害等级。每种地质环境产生的灾害的等级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等级作出相对应的预警预案方案。在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区域划分体系,划分区域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地的地质环境特点,确定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并对灾害发生的危害性进行分析,确定每个区域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等级以及灾害的破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等级预案。这样不仅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资料,而且还能够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对为地质灾害的管理提供更加可靠地数据性的支持。

2.2地质灾害的防治———完善监测预警手段

目前,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手段通常来讲主要有两个:行政手段、技术手段。行政手段就是指当信息预测准确之后要根据预测预测的不同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利用行政手段对预测到的信息进行公布,技术手段就是指利用科学技术产品,在地质环境发生之时进行详细的检测,检测准确的灾害位置,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状况,并通过先进的仪器对灾害信息进行详细的捕捉,从而作为行政手段的依据,为灾害的应急、防范提供重要的依据。

2.3地质灾害的防治———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就是突发性,其次就是隐蔽性、最后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强,在灾害发生之前人们通常很难有预兆,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状况,在现有的经济科技条件下,应该建立整合的应急预案,建立起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收集平台,为现场的工作提供信息上的支持,这些平台设施的建立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给予灾害应急初六和最大地帮助,从而科学有效的做好灾后防治工作。经过调查、侦查找出危害性最大、灾害性最严重的中心点,在经过调查之后,让群众尽快搬迁,以免还存在后续隐患,搬迁之前,要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对搬迁地做好完善的准备,保证搬迁方式的准确有效性,在进行灾后治理时一定要按照规定实施,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做好后续工作。

3探讨地质环境的利用

通过我们以往的救援经验以及地质灾害的发生的现场可以就肯定,对地质灾害的控制需要全面的了解当地的地质环境,合理的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策略才是最有效、可行的策略。

3.1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有效地评价

在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时,整个体系要充分体现可行性和实用性。我国的疆域非常辽阔,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在进行评估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勘察、调查是可以利用的主要的地质环境的评价方式,对当地地质环境进行勘测可以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利用,在开发的时候可以将危害降低到最小,建立良好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有效地措施,这整个体系中包含五种体系:地质环境的功能区分、地质环境的实际质量评价、多水区地质环境的工程建设评估、治理的风险调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范。在设置防范措施时应该尽量符合周边环境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地质灾害的防范要求。再设计措施时,要让整个措施更加适应实际情况,要掌握最新的咨询,利用科学有效地手段,降低灾害的发生。

3.2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评价,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灾害

经过对地质环境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想要对地震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必须要充分了解地质环境,合理的进行规划,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在治理的过程中科学有效。近年来我国的地质环境改变的特别快,无论是灾害发生的强度还是频率都有所增加,主要是是由于人们不断改造自然地结果。人们对于自然地过度开发,导致森林承载能力降低,

4结论

本文主要是对地质环境以及资质灾害对人们的危害进行分析,过度开发资源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开发利用,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地质环境的可承受的范围,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这样才能够科学有效的解决灾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向茂西,贺卫中,等.陕西汉中汉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03).

[2]张录平,史兴民,高乔乔,等.煤矿资源型城市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的性别差异性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1).

篇12

【关键词】10kV 配电 故障 防范

10kV配电线路,对于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其存在承担着将电力输送到其消费的各个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输电线路和电力消费环境之间的重要衔接,是整个供电体系的重要承启环节。

1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成因分析

10kV配电线路的工作环境相对而言比较复杂,一方面其自身地位相对于高压输电网络而言更为贴近电力消费环境;另一个方面当前电力输配送网络日渐发达,依然延伸到整个社会环境的角角落落,这种状况必然会导致其自身的维护力量不足,从一个侧面加剧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依据最近几年对于10kV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的成因看,自然灾害以及外力破坏是最为突出的两个主要方面,占据了所有故障的大约七成比重,剩下的三成多主要包括用户端设备故障以及二次系统故障两个方面。

对于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言,在整个故障因素中居于首位,不同环境下的自然灾害会占据略微不同的比重,其中主要影响来源于雷电和风灾。雷击在10kV配电线路环境中的影响尤其大,这主要是因为10kV配电线路中架空线路相对较多并且路径较长,加上其沿线走廊地形比较空旷,因此在雷雨季节相对容易遭受雷击。尤其是对于某些环境,防雷设施本身不完善或者未能得到足够有效的维护工作,因此时常会在遭受雷击时造成了绝缘子击穿爆裂、断线、避雷器爆裂、配变、开关烧毁等设备损坏故障。

而对于外力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而言,可以分为来源于自然因素以及来源于人类社会的因素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因素相对单一,大多都是小动物对于配电系统工作环境的非法入侵造成故障;而对于人类社会环境而言,具体则相对复杂。首先是交通路网会随着城市的兴起以及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呈现出日趋成熟的特征,而必然会造成交通路网建设与配电网建设的矛盾,大部分线路杆塔随着路网的建设,处于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引发的车辆碰撞10kV杆塔、电缆分支箱等事故事件越来越多。并且城市的发展,造成人类社会环境中的建设工作越来越多,也是对配网形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最后,农业生产环境也会与风灾共同形成对于配电线路的重要影响,在农用地膜未能实现良好管理的环境下,被风吹起的地膜如果挂在架高线路上,其必然会十分易于造成故障。

除此以外,用户设备以及供电二次系统的设备故障,基本源于设备本身的老化或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等原因。

2 10kV配电线路的故障防范

考虑到10kV配电线路本身对于我国供电服务实现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有必要针对当前存在于配电环境中的常见故障展开对应的防范措施。依据上文中分析提及的集中主要故障成因,可以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防雷体系建设

从主动防雷工作的角度看,应当积极选择适合的地点加装或更换防雷设施。推广应用雷电定位系统,分析雷电活动规律,确定雷电多发区,有针对性地增加防雷设施。而从被动地相对传统的角度看,引入包括过电压保护器、穿刺式避雷器、跌落式避雷器等先进防雷保护技术和措施,有效提升防雷体系可靠性。除此以外,还应当注重对于现有防雷体系的维护,在雷电多发季节到来之前应当展开彻底的检修,确保整个防雷体系能够正常展开工作。

2.2 配电线路保护

考虑到外力因素是10kV配电线路环境中常见的故障成因,最为有效的防范措施应当属加强对于整个配电线路的保护工作。在外力因素中,对于来源于自然界的因素,诸如小动物等,除了应当在变电站环境中予以防范以外,更为重要的因素即来源于人类活动的外力因素是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当前电力建设体系日趋复杂,并且与社会环境之间也有更多交叉环境,这些状况都决定了人类行为必然会对配电线路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应当加大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沿线路环境加强对于电力线路的保护宣传,并且在杆塔、设备上悬挂警示牌、标示牌,都是有效提升配电线路安全水平的有力措施。

2.3 数据体系的建设

对于10kV配电线路体系而言,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之下,想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故障的防范,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就在于通过既往的历史数据获取到配电环境中的工作行为特征,并且总结出相应的规律用以指导未来行为。这种工作方式从客观上要求更为宽泛的数据采集体系存在,并且通过专有数据库的有效支持,形成合力的仿真模拟模型,尤其是对于配电系统中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获取,更是此种数据环境中的重要方面。建立起良好的数据结构,并且加以深入分析,必然能够对配电网络的故障防范发挥积极价值。

3 结论

10kV配网是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相关的关键衔接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供电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配网自身的健康水平比如予以关注。实际工作中应当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不断加强数据体系建设,有效提升经验总结水平,通过多个层面的额共同努力实现对于10kV配电网络故障的防范。

参考文献

[1]黄仕玉.如何提高当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2]钟瑛.浅议配电线路雷击跳闸与防治[J].四川电力技术,2008(S2).

篇13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普及;重要作用;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尤其是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山区,十分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气象地质灾害,危害性很大,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气象灾害的损失,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做起,提升人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当前我国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一、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作用

1.助于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能够促进人们对气象知识以及气象灾害及其防范措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们也了解到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自然会提高对气象灾害的警惕,在潜移默化中,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增强,在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的时候,能够有效地发挥出他们的作用,毕竟仅仅依靠政府来防灾减灾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政府相关部门不可能在第一现场就刚到灾害发生的现场,信息的传播总是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气象防灾减灾的重在主要在于人们平日里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灾害一旦发生,我们能够做的仅仅是尽最大努力减低灾害的损失。

2.助于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气象灾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而且气象灾害的种类也特别多,比如洪涝、冰雹、干旱、高温、大风、雷电、暴雨、大雾、低温东海、暴风雪等等,这些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干旱灾害使得庄稼在地里被旱死,使得农民颗粒无收,损失巨大,此外,灾害还能导致人们失去生命,损失不可估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能够使人们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防范措施,并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的知识,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地形比较复杂,气候也各式各样,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的普及,能够使人们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点,以便人们根据相应的气候和地形进行农业的生产,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人们对气象知识一般都知之甚少,面对复杂的气候必须加强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对气象灾害的了解,这样在气象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气象灾害将会造成的损失,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有助于加强气象部门的服务意识

在我国,气象部门主要是服务于人们,为人们提供及时可靠的天气预报和预警,在气象灾害可能发生的地方或是时间,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气象灾害。通过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不仅填充了人们的气象知识的空白,也加强了气象部门的服务意识,塑造了气象部门的服务形象。气象部门通过建立相应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体系,积极开展气象减灾防灾知识的普及活动,深化人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树立良好的气象科普宣传品牌效应,提升气象部门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二、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1.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活动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相应的活动,走进群众、贴近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比如定期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讲座,邀请气象专家向人们讲解气象灾害发生原因,气象灾害能够造成的损害,以及如何防范气象灾害等等。还可以通过演出的形式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融入到演出活动中,形象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比如排练一些与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的小品、相声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吸引人们观看,从而在观看节目表演中学得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2.通过广播宣传和发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普及活动

气象部门可以借鉴家电下乡、文化下乡的方式,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时候进行下乡宣传,这种宣传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够广泛地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通过村委会的大喇叭不定期地广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尤其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多发的地方,要不断宣传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可以事先录制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磁带或光盘,使得普及工作更容易进行。另外,还可以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制成小册子下发到人们的手中,为了防止人们将小册子当废纸扔掉,可以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在日历、扑克牌、小扇子等有用的物品上,这样人们在闲暇之余就能够看到上面的宣传知识。

3.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普及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有着极好的效果,能够快速、及时、广泛的将相关知识传递给人们。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可以与电视台合作,开辟一个气象防灾减灾的电视栏目,邀请专家进行节目的录制,然后在电视台进行定期播出,还可以设置有奖问答环节,以节目的提高收视率;另外,还可以借助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因为现代社会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能够广泛而直接地达到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的目的。

总结: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工作还没有普遍开展,让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普及活动,因此必须扩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范围,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和普及手段,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广泛而直接地向人们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从而达到防范气象灾害发生,减小气象灾害损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海民,王跃峰,薛玉敏.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J].中国科技信息, 2010(18)

篇14

关键词:化工企业;防雷设计;防雷对策

引言

雷电是自然界常见天候之一。雷电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每年雨季各地都有雷击事故发生,给当地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对于企业单位来说,雷击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还会破坏正常生产秩序,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严重经济损失。做好雷击防范措施,是企业正常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保障。化工企业由于生产特性的原因,一旦遭到雷击,其后果尤其严重,所以更要加强雷击防范措施,切实保障生产安全。

1 雷击概述

雷电,也就是闪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剧烈放电现象,多存在于云团之间,云团和地面之间,常见于雷雨天气。从外观上看,雷电形状包括片状、线状和球状等类型。雷电不可控制,无法预知,且蕴含着巨大能量,一旦击中地面,就会给落雷地点附近地表、建筑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破坏。从人类文明开始的那一天起,雷电就作为威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存在于人们的认知之中,成为人类原始崇拜的对象,而深深融入人类文明。雷击灾害发生的同时,常常会引发其它形式的灾害。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火灾。雷击灾害根据发生的机理分为雷电感应和直接雷击两种。这两种雷击灾害通常又称之为感应雷和直击雷。由于携带电荷种类不同,高空云层和地面之间形成静电场,当二者间的空气不足以阻碍电荷相遇,“I”型构成静电感应过电压,最终形成巨大的瞬变脉冲电磁场,接通电路的时候,就会产生放电现象,这种雷击称之为感应雷。雷电感应会形成强烈的电磁脉冲,对周边电器仪表和电子设备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其失灵甚至发生损坏。化工设备电子程度、自动化水平较高,对于雷击的影响尤其敏感。大气中带电雷云直接对地面或地表上的建筑、设备、植物、动物等进行放电所产生的雷击称之为直击雷。相较于感应雷,直击雷破坏效果种类更多,破坏程度更为严重。直击雷具有电效用、机械力作用和热效应等多种破坏形式,强度高达200kA的电流足以对落雷地点附近的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

2 现阶段防范雷击的主要措施

在早期人们就把雷电防护作为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防护措施。由于雷电防范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要有效防止雷击发生,就必须坚持全方位防范的原则,杜绝全部雷电侵入的渠道,消除全部引发雷击的因素。当前常见的雷击防范措施主要有接闪、分流保护、屏蔽和接地等。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措施同时使用,从而将雷击造成的危害控制到最小。

2.1 等电位措施

产生雷电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物体间电位差的存在。要避免雷电发生,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消除电位差。实际工作中,对电源线、金属管道和信号线等容易遭受雷击的设备予以等电位连接处理。将保护范围内的界面按照顺序局部与电位连接,最后再与等电位连接母排相连接。

2.2 加装接闪器

闪接器是公共设施常见的防雷设备。根据不同的防雷需求,闪接器存在多种形式。具体包括:(1)架空避雷装置,如架空避雷线、架空避雷网;(2)避雷针,又分为独立和安装在建筑物上两种形式;(3)避雷带、避雷网等。上述避雷装置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比如独立避雷针的设置难度和造价随设置的高度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接受。而避雷线的适用领域较为狭小,普通的建筑物无法使用。从而使得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避雷装置成为建筑避雷的首选方法。但对于防雷要求最高的建筑物或者设施则要求必须安装独立避雷针或者避雷网。避雷装置要安装在最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比如避雷网就要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角、屋檐和屋脊等处,并在屋面形成网络结构,从而最大范围发挥保护效果。

2.3 接引下线

接引下线也是常用的防雷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采用明装的方式设置引下线。采用扁钢或圆钢为材料敷设在防雷建筑物外墙,在建筑外表面构成防雷网,并与地线相接。二是利用建筑物自身金属构建作为导体构成引下线。引下线的设置要注意以下方面:引下线必须保持联通状态,在建筑物整个防雷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上联建筑顶部的避雷装置,下联地线,确保避雷装置吸引的电流可以迅速传递到地下,从而保证建筑物不收雷击损害。一般情况下建筑物都采用利用本身金属构件作为引下线的防雷方法。

2.4 做好接地连接

接地是建筑设施、机械设备减少电气损伤、防范雷击的重要且基本措施。有避雷需求的建筑及其内部装置设备存放区域,都要设置人工接地体,接地体由条形混凝土基础组成,这些混凝土分布在建筑物保护区域周围,彼此连成闭合状态。具体实施时,先在平面上设置水平接地体,再利用垂直接地体将水平接地体联通整合,形成立体化的接地网络,特别是化工企业内的所有接地体均应相互连接。

3 化工企业防雷措施要求及特点分析

3.1 生产装置防雷措施要求及特点分析

雷击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机械冲击,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化工企业由于生产需要,生产区域储存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受到雷击,强力的冲击和高温会导致物品猛烈燃烧乃至发生爆炸,从而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化工企业生产设备、管道等均需进行严格的接地处理,确保接地可靠。各金属管道接口、连接位置等重要部位,要使用导线连接进行接地。金属材质的屋顶要按照间隔15米的标准设置引下线,并于地线连接。混凝土材质的屋顶要在施工是将钢架焊为一个整体,并同样按照上述15米的间隔标准布置引下线。

3.2 露天储罐防雷击措施要求及特点分析

体积庞大的金属制储罐是化工企业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些储罐容积大,储量高,雨天遭到雷击的可能性大,造成的损失也大。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独立避雷针进行防护。

3.3 人员防雷击措施要求及特点分析

一是雨天要减少在户外停留、活动的时间。雨天户外遭到雷击的几率较高。企业员工应减少、避免雨天户外长时间停留,企业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生产活动,减少户外生产作业。二是防止雷电侵入波。雨天打雷时,位于室内的人员应尽量原理电气线路,并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和电子产品,防止这些线路或者设备对人体造成二次放电。同时要管好门窗,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对人体造成危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防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关系到化工企业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政府管理部门和化工企业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化工企业防雷措施的落实和实际效果。在当前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大规模应有的形势下,化工企业要努力提高防雷措施科学水平,加大防雷投入,增强化工企业雷电防护能力,以保证化工企业正常稳定的安全生产秩序,为我国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夯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庆宏.化工企业防雷保护设计探讨[J].安防科技(安防系统设计),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