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活动形式范文

健康教育活动形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篇1

一、课外活动的特点

1. 课外活动的自主性

课外活动是指在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的指导下,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实际的需要,自愿地组织、选择和参加的活动。课外活动不仅能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受教育者的才能、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比如我校每学期举行舞蹈、歌唱、戏剧表演等形式的课外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愿参加,自主选择项目报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决断能力。

2. 课外活动的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课外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来确定。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掌握,没有固定模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组织活动,活动时间和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控,教师只起到指导监督的作用。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班主任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性健康教育课外活动。

3.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有直接动手的机会,在其亲自参与、组织、设计的各项实践中,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道德素养,异往的技能和性健康价值观念获得很大的发展。

二、课外活动在性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在《读懂孩子青春期》一书中指出:怎样更好地平抑青少年随时可能发生的性冲动?首先,要学习必要的性知识。其次,采取各种方法疏导“性压力”,如专注于学习,为达到理想目标而努力学习,多参加体育训练和文娱活动。再次,各种类型的交往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春期男女接触异性的兴趣,男女一起散步、谈话、娱乐,都有助于宣泄性积郁。青春期异往的类型有:

1.娱乐型交往。看电影、打球、郊游、聊天,在公共场合进行的,“玩伴”之间建立一种异性友谊。

2.自我需求型。渴求异性理解、关怀、同情,异性充当安抚者的角色,具有心理补偿的功能。

3.寻找地位型。追求一种地位,证实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争取周围人对自己的较高评价。

4.社会化型。学习与异性相处,接纳和扮演适合现代社会的性别角色。

5.恋爱型交往。在各种类型的交往后,交往圈子逐渐缩小,为选择配偶进入婚姻准备阶段的交往。

课外活动是在学校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的,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集体的交往方式,满足了学生异往的心理需求。一些志趣相投的伙伴形成组织,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增进彼此沟通和交流,它属于社会化型交往。课外活动中也包含自我需求型交往和寻找地位型交往,参加活动的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得到异性的支持和理解,可以证明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获得异性较高的评价。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彼此建立一种由不熟悉到熟悉的交往形式。在逐渐增加的交往时间和扩大的交往空间中,学生熟悉既有同性又有异性的世界,在活动中证实异性对自己的看法,比较同性和异性对自己看法的差异,缩小差异。掌握异往的规范、准则。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判断力、责任感和自信心,塑造适合的性别形象。课外活动为学生异往提供了适宜的场所,为学生情感宣泄找到了一条途径,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个性提供了平台,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性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采用课外活动落实性健康教育具体引导方向

1.增进自我认同,加强异性彼此了解,增强合作与彼此的尊重

初中学生异性之间充满好奇,又有些距离和害羞,学生精力旺盛,能量在身体内积聚急需释放。少男少女交往中一个普遍的心态是希望得到异性的接纳欣赏,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少男少女的交往大多数并不具有谈恋爱、找对象的性质。通过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们在一起彼此交流互相帮助,彼此启发,不但有利于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增进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加强异性之间的合作。

例如:我校初一某班班主任发现班里学生互相传看网上小视频,反映学生青春期对身体发育的好奇和关注,而且班里还有家长打来电话,反映一对男女生交往密切。在“校园戏剧节”筹备过程中,班主任决定组织学生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戏剧节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青春期自我关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自信心,学会欣赏他人,尊重异性,培养异性之间交往合作精神。在角色的选择和扮演中,产生矛盾时,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认识和发现他人优点和特点。如,经过了两次整合排练之后,导演组的学生决定进行角色调整,将皇后与小矮人的扮演者互换,皇后是一个重要角色,让英语比较好的同学饰演皇后,为此原皇后扮演者还大哭一场,但是学生在一场换角当中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与新的扮演者之间对角色的演绎方式的差异,学会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

在“校园戏剧节”后,升入初二这个班又召开了一次题为《栀子花开》班会,班会上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对异往的认识。通过活动,学生树立异往的正确观念和态度,并初步掌握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艺术,掌握与异性相处应该注意的准则,克服异性间交往的偏差,促使学生与异性友好相处。

2. 正确认识异性友谊和恋爱,解决认识困惑,达到自我教育

我校对初高中学生异往的心理与行为调查发现,高中有5个以上异性好朋友占40.5%,初中占25.4%,高中只有7%的学生没有异性好朋友,相对初中的13.2%低6.2个百分点。

初中近6成学生认为异性同学正常朋友式的交往有必要,高中接近8成的学生认为与异性同学正常朋友式的交往有必要。初中高年级和高中学生对异往更加开放,普遍有异,非常在乎异性友谊。因此可以说异往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不但看到同性对自己的评价也能看到异性对自己的评价,比较差异,缩小差异,从而有利于塑造自己的性格。

我校高一某班参加“校园舞蹈节”获得高中组一等奖,班主任召开了题为《我们一起谈恋爱》的主题班会,目的是建立融洽的异性同学关系,正确看待恋爱,增强集体荣誉感。班会上教师对学生参加舞蹈节排练的经过进行总结,总结男生女生活动中的闪亮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友谊和爱情,把握青春期的情感问题。当你看到我们班学生的这些照片时,他们关系虽然很亲近,我们也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因为我们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他们不是为了牵手而牵手,他们的目标是集体的荣誉。我们脸上挂着微笑和欢乐,我们的目标是优秀的成绩,我们的目标是冠军,包括个人的和集体的,我们的关系是共同努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帮助、手携手,肩并肩共同进步和成长。

3.放飞心情,减轻压力,个性互补,愉悦身心

学生在校学习,课业负担较重,他们很喜欢一些课外形式的交往和接触,广泛的交往不但增进友谊,而且有利于个性互补,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激励,增强合作,愉悦身心。

校内拓展训练活动受空间、环境和设施的局限,校外基地拓展训练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场地空旷、设施完备,有利于拓展目的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在顺鑫拓展基地举行了心理拓展训练,使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满足异性之间交往需求,彼此愉悦身心,以更好的状态进行下一轮学习。

拓展活动由静态的智力活动和动态的体力活动组成,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小组由男女生共同组成。户外活动有得天独厚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学生们在活动中展开竞争,发挥潜力,彼此激励,形成互助合作。活动前提出注意事项,活动中注意引导和调动男女生积极性,启发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和体力解决问题,活动后注意总结,男女生在性别角色方面表现出的优秀品质,例如:男生的勇敢和担当,女生的细心和合作,对他人情感的关注等。学生们最喜欢的一个活动是“穿越电网”,活动要求全组学生每个人从网的一个空隙中穿过,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可以接触网,否则“触电身亡”。一些身强力壮的男生首先从低处的网中穿过到另一边,然后再帮助其他同学穿越电网。高度较高的地方由体重较轻的女生穿越,需要男生从两边帮助,抬着女生的身体穿过。活动中异性有近距离接触,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合作,男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活动后纷纷表示愿意再参加一次。

四、采用课外活动落实性健康教育注意的问题

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兴趣和特长。参考性健康教育大纲(讨论稿)。初中注意对异往意义、交往的规范和准则的引导,同时注意学生个性培养和性别角色塑造。高中注意性价值观和性道德教育引导,对异性友谊和爱情区别和爱情内涵的引导。

活动以引导为原则,避免教师生硬地说教,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我生成,自我教育。

借助学校传统活动开展性健康教育,如:校园戏剧节、舞蹈节、体育节、心理拓展游戏等,还有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拓展活动等。活动组织者或班主任注意活动前的引导,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和引导,活动后期的全面总结,落实课外活动中的性健康教育目标。

班主任还可以根据本班男女生具体的实际情况,自创一些课外拓展活动,增加异性之间的接触和了解,实现性健康教育目标。

篇2

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后延伸低效或无效的表现

1.认识存在偏差,缺乏课后延伸意识

首先,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育价值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对心理素质形成规律和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课后延伸重要性的认识。比如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应对学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异于其它课程,不需要也不能布置课后延伸作业,以免给学生增加负担。第二,部分学校和教师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开设作为学校的点缀和摆设,既不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更忽略了课后延伸这一教学必备环节。在这些错误的认识下,教师缺乏课后延伸意识,课后延伸变的可有可无,致使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实践和训练机会,学生个别心理问题难以及时获得矫正,课堂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2.课后延伸重预设,轻生成尤其是非预设生成

有效的预设可事先预见与提出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的解决对策,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穷尽课堂上可能产生的问题和情况,出现非预设生成即课堂上偶发事件。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非预设生成的教育资源,可使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但是,有相当部分心理教师只按照教学预设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忽视了一些非预设生成的问题,比如隐性的心理伤害,比如集体辅导无暇顾及的个别心理问题等,课后延伸的实效性因此大打折扣。

3.课后延伸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

有些教师设计的课后延伸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为设计而设计;活动的组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的时间难以保障,活动既被动又低效,课后延伸的目的难以实现。

4.课后延伸目标过高,难于操作

课后延伸的目标过高,严重脱离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活动难度过大缺乏可行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低,活动设计流于形式。例如上《走进教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教师的苦与乐,有个教师设计“我来当一日教师”的活动。这样的课后延伸活动显然对于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有局限性的学生来说,缺乏可行性,更谈不上有效的实施。

5.缺乏有效的检查与反馈评价机制

有些教师仅仅将课后延伸当做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已,对于活动的结果既疏于检查,也缺乏恰当的反馈评价机制。结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如何,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宣传与沟通意识差,课后延伸活动缺乏系统性协作

有些心理教师单纯地把课后延伸理解为学生单方的课外活动而已,忽视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与支持。实际上一个缺乏各方共同协作的课后延伸是孤掌难鸣,难以取得成效。

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后延伸实效性对策

1.澄清认识,转变观念

思想迎领人的行为,错误的认识和观念必然带来行为的随意性,致使在实践中对课后延伸缺乏有效的设计、指导、检查与激励,学生的有效活动也无从谈起。课后延伸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培训。通过学习,帮助教师纠正错误认识,树立教育新观念。教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的重要意义,要明白课后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和必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它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用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实践、训练、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在这里,课后延伸不仅不是学生的负担,反而是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去学习的催化剂。

2.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是每一次课后延伸活动的导向与灵魂,也是课后延伸具体所要达到的结果。为达到良好的课后延伸效果,首先,课后延伸目标要明确。要明白课后延伸总体目标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了强化、巩固与应用课上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促使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改善;另外,要明确每一项具体延伸活动的目的要包括每一次课后延伸活动的具体目的、具体任务、具体要求、具体的活动方法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与方案等。第二,课后延伸的目标要有针对性。要具体分析学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后延伸的目标。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状况、能力水平、心理需求、年龄心理特征等来确定活动的内容与活动方式,确保活动形式多样性,活动内容的挑战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生活化特点。第三,活动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课后延伸活动目标应克服“假、大、空”的弊病,要将抽象的、泛泛而谈的高远目标,具体细化为可以训练、培养、实践和评定的目标。

3.内容的确定应立足课堂教学预设,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非预设生成

课后延伸活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从活动的设计至实施都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导向。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内容的确定不仅要立足于教学预设,还要善于选择非预设生成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那些在课堂上,受时空、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课程性质特点限制的非预设生成的资源作为课后延伸的内容。或者科学设计相应的实践、训练活动,或者及时跟进个别辅导,使课内辅导及时延伸到课后,课堂内外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课后延伸的实效性。比如在上《将友谊进行到底》一课时,面对“校园里几个男女同学勾肩搭背地说笑着,他们认为这是思想开放的表现”。这样简单的判断题,教学预设是:所有人都持否定态度。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有一个班级有些同学却持肯定态度,而且平时也有这样的行为。面对这个非预设生成的教育资源,鉴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知识储备的不足,我将这一问题设为课后延伸作业。要求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课后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家长、写感受(“假如我的妈妈(或爸爸)经常与几个男性(或者女性)朋友勾肩搭背地说笑着,我是什么感受?”)等途径,引导学生写出辩论稿,进行辩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4.建立与完善及时检查与反馈评价机制

及时检查与反馈评价,可以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课后延伸活动的情况,又能让教师及时将自己对学生活动成效的态度反馈给学生。这样,教师既可以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保证活动的质量,又可以及时鼓励、肯定学生,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完成课后延伸活动。检查与反馈评价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课前十分钟的表演、演说、辩论、成果展示,也可以是书面的心得感悟与体会,还可以是心理小报的比赛、校园心理剧的编演等;可以是自评、小组评议和教师评价相互结合,也可以是学校的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

5.加强宣传与沟通,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教学一样,课后延伸活动要取得成效,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尤其是有些课外延伸活动需要在家里和社区完成,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告家长书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主动配合孩子开展活动;同时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协作,争取社区对学生课后延伸活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课后延伸的实效性。

篇3

(一)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比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从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来构建,在这些目标结构中均可以找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结合点。对于以学习活动为主导活动的小学生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等方面;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纲要》规定了“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的研究性学习目标、“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目标等,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从突出培养学生正常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综合能力入手,在课程体系中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点。例如,在社会领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走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适应环境。

(三)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是依课程进行的顺序而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则是以上课地点的不同而不同,而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上的相通之处为二者提供了许多结合点。比如每一种形式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愉悦感、荣誉感和价值感,提升了学习动机,形成自我监控、计划与组织、总结与分享的学习习惯;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增强学生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并掌握交往的技巧。

(四)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者同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自主性,同样强调教师的指导性、参与性和推动性,同样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同样强调课程形式的活动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的全体性”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相映衬,皆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初衷,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而展开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的自主性”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皆注重学生自主性,教师的引导则占次要地位,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能力。

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

(一)基于活动内容的“认知―建构式”融合法

“认知―建构式”的融合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学生开放性话题或调查,引导学生将其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确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并选取其中易于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教育资源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情绪体验,提高认知、改善行为的一种活动模式。此种融合模式主要应用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即是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课程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层面上拓展和深化。

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关自我领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蕴含着人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要求和理念,这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实施提供了有效的题材。在开展“自我”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就能达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进行,追求个体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和谐统一,追求人格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依靠这种模式,在引导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的同时,也重视学生对自身和自我发展的关注,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基于活动形式的“情境―体验式”融合法

所谓情境,是指影响个体自身发展的各种刺激所构成的场景或环境。“情境―体验式”融合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引入或创设各种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境,促使学生在其中自主活动,产生情感体验,进而提高认知,达到教育自我的目的。“情境―体验式”的融合方法主要应用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方法中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如心育中常用的游戏法、角色扮演法、故事讲述法、行为改变法等。

篇4

1 材料和方法

1. 1 研究对象选取

2015 年1 月至2015 年8 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的诊治标准;

②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无精神疾患;

③自愿加入此次研究且知情同意;

④排除了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研究对象共100 例,其中男58 例,女42 例。为避免背离伦理学原则及同科室之间的相互影响,将2015 年1 月4 月入住的患者50 例( 男35,女15) 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健康教育; 将5 月8 月入住的患者50 例( 男33,女27) 设为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方法、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基线指标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健康教育评价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其中CAP 健康教育评价表包含入院须知、安全知识、检查项目、饮食知识、用药知识、休息活动、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措施、康复知识、治疗知识、心理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12 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评分方式设有否定、基本肯定、肯定,分别计分0、1、2 分; 总分0 ~ 24,得分越高知晓状况越好。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指患者对此次治疗效果、护理的服务态度、护士的专业技能、整体生活质量4 个项目的调查,包含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分别计分0、1、2;总分0 ~ 8,得分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分别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 3 品管圈活动干预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品

管圈活动时,按照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的实施步骤进行开展。

1. 3. 1 主题选定运用

脑力激荡法,鼓励圈员根据工作经验尽可能多的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归纳总结后列出备选题目,共提出了包括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患者疾病知晓率、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在内的14 个条目; 然再根据上级政策、圈能力、迫切性、可行性等进行打分评价,以最高分来确定本次活动主题,即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

1. 3. 2 拟定活动计划

现况调查阶段: 2015 年14 月是对健康教育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包括主题选定、拟定计划、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

干预阶段: 2015 年58 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品管圈干预措施实施,包括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措施标准化、检讨及改进。

1. 3. 3 目标设定

依据调查结果,结合圈员能力及我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质量标准,设定目标值为:90. 0%。

1. 3. 4 原因解析

由专家提供指导意见,结合查询大量文献,得出影响CAP 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分别为: 护士因素、患者及家属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

1. 3. 5 对策拟定全体圈员

首先利用头脑风暴法针对影响我科CAP 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因素提出改善对策,然后再根据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每一个对策选定,然后根据80 /20 法则,选定最佳对策。

1. 3. 6 对策实施与检讨

根据制定出来的新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制定统一的健康教育标准,丰富健康宣教的内容。包括CAP健康教育标准化流程,CAP 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药物、饮食、疾病教育等宣教手册。责任护士按照标准化流程评估患者,并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内容。

( 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拓宽护士的整个知识面。学习内容主要包含CAP 的临床诊治指南、护理学、健康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等,提高护士的整体知识、素养。

( 2) 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使健康教育质量持续改进。包括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及健康教育质量考核标准,以期能够及时找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及时整改,使健康教育工作持续不断的改进。

1. 3. 7 效果确认

采用CAP 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全部有效问卷后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定性资料采用2 检验。以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P 值均大于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患者的基线具有可比性。

2. 2 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之后对CAP 知晓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CAP 的整体知晓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3 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之后整体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经传统模式的健康教育之后,对治疗效果、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能以及整体生活治疗方面的总体满意度为84. 4%; 而实验组患者经品管圈健康教育之后,在这四方面的整体满意度为93. 5%; 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环境的污染及抗生素耐药的增加,导致其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的影响着居民的生命健康及整体的生活质量。在CAP 患者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除了要治疗疾病,还有一重重要职责就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期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品管圈是以一群工作属性相近的基层员工对本单位内的问题的自主改善活动,给予基层员工参与组织改善的权限。在我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一线工作护士有参与权及自主权,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得到解决。品管圈对基层员工自主改善意识的建立上,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在开展整个品管圈活动中,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重视每位圈员的意见,增加圈员自身的成就感、自信心及责任心。然后通过讨论,发现了影响CAP 患者健康知晓率低的原因,其中包含护士因素、患者及家属因素、环境因素等相关方面。然后根据寻找到的原因,参与了相关改善对策的拟定和实施过程,有利于对策的推行和效果的实现。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所有圈员按照标准化流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评估、诊断、实施、评价,使护理工作标准化; 所有圈员对护理健康教育中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自己制定改进措施,运用PDCA 循环管理理念对护理健康教育质量进行持续改进,使护理管理科学化。在健康教育之前,两组患者在健康知晓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具有可比性。而健康教育之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教育模式,实验组患者对CAP的整体知晓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篇5

堂教学评审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部门,市局直属各中职学校:

为促进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市教研院工作计划,决定举行2021年温州市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教师条件及名额分配

各县(市、区)选拔推荐一名教龄3年以上的中职学校专任体育教师参评,市局直属中职学校择优推荐不超过三名教师参评。

二、时间地点

1.时间:5月26-28日,参评教师于26日下午3:00前到承办学校报到,观摩教师于27日上午8:30前报到。

2.地点:温州护士学校(瓯江口)

三、评比办法

1.评比内容:教学设计与答辩5%,队列队形5%,课堂教学90%。

2.参评课题:教材内容自定。

3.抽签办法:现场抽签确定上课顺序。

4.时间人数:每节课时长40分钟,25人左右,男女分班上课,具体按学校实际情况安排。

5.器材由承办学校提供,特殊器材请提前联系或自备。

四、报名要求

请各单位于5月17日前将参评教师推荐表和教学设计发至1224567207@qq.com邮箱,推荐表原件盖章后报到时上交。

五、其他事项

1.本次活动由温州护士学校承办。承办学校可推荐一名体育教师上一节展示课。

2.与会人员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

3各县(市、区)可安排5-10名教师前往观摩,请各教研员5月10日前报送汇总表(附件2),联系人:陈老师(15057726443)。

 

附件:1.温州市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评审推荐表

2.观摩教师汇总表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21年4月16日

附件1

 温州市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评审推荐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校

(全称)

 

职务

 

手机号码

 

最后

学历

 

毕业学校与专业

 

参加工作时间

 

专业技术职务

 

教龄

 

参评课题

 

 

 

 

 

 

 

 

推荐

单位

 意见(教研室)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2

观摩教师汇总表

 

序号

姓 名

性别

学  校

电  话

住宿(请打√)

26日

27日

 

 

 

 

 

 

 

 

 

 

 

 

 

 

 

 

 

 

 

 

 

 

 

 

 

 

 

 

 

 

 

 

 

 

 

 

 

 

 

 

 

 

 

 

 

 

 

 

 

 

 

 

 

 

 

 

 

 

 

 

 

 

 

 

 

 

 

 

 

 

篇6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定位

一般认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治疗性的、预防性的、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是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可爱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学生。当然,治疗性的目标毕竟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懂得一些精神医学知识,能鉴别出极少数学生是否真正产生了某种心理疾病。如真正出现了心理疾病与障碍需要与医学模式配合或依靠医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但这一目标不能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遵循“面向全体”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定位也必然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扩展到具体目标为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心理全面的发展。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强调教育发展的模式,应具有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1)以积极向上的中学生为其主要对象;(2)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3)根据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4)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促进内在潜力的开发,加速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体系:三维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有其自身的目标三维体系,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学校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联系在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并且三维目标的每一部分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既体现着对基础心理知识的认知又体现着对心理调节方法的认知,同时也包括参与者对认知对象态度的转变过程;区别在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认知和能力被区分为独立的两个方面,认知是能力的基础,但认知的地位与能力养成相比又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能力的养成过程本身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的统一,情感作为认知和能力养成的中介是认知的基础又在强化和加深着学生的认知;从三者的地位来看,认知、情感和能力是不断递进的关系。

(1)认知目标。认知即是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形成或澄清对某一问题或生活事件的正确认识。认知目标就是指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所要形成的或经过打乱、整理而重新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目标,这一目标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有助于个体积极、健康体验形成的,也是符合个体成长和发展规律的,能够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和成长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启发逐步形成或得以澄清,在学生的心目中逐步得以确立和强化并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2)情感目标。情感即个体在活动参与中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由于活动或事件的发生而在个体心理上引起的内心反应和情绪体验变化。情感目标即通过一定活动要实现的,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行为方式引起的,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的积极或消极反应,从而引起个体在面对某一问题或行为时做出积极主动的行为或者消极、抵制行为的目标。

(3)能力目标。能力即一个人在从事某件事时能够完成一定任务或目标的力量。能力目标既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某些事件时,能够有效应对或处理此类事件或问题的能力标准。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和开展的重要指向,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培养目标。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新趋向:关注生命全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探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关怀学生生命全程。

其一,心理辅导要融入生命教育的元素。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人的身体、心理与精神境界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活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虽然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充满生命活力、生活幸福。

篇7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街道居民健康水平。

二、总体思路

建立健全街道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提高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大力开展街道居民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街道居民健康水平

三、工作内容

1、提高健康教育意识

街道卫生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加强学习,提高健康教育意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2、配齐健康教育专业人员

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按规定配齐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街道卫生院配备1名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下属机构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3、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媒体,扎实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大众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效果,营造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

4、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

一是制定年度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计划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和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等。

二是开展居民健康咨询活动。在各种卫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节假日,利用会议、集会等社会活动,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居民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街道卫生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公众健康咨询宣传活动不少于10次。

三是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要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街道卫生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应不少于1次。

四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档案管理。街道卫生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逐步建立完备的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5、加强学习培训指导工作

街道卫生院要加强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医务技能,以保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搞好健康教育工作,各单位要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确保工作稳步顺利开展。

2、明确目标,完善责任

各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明确目标,完善责任,做到人人发动,人人参与,保证各项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如期开展,如期完成。

篇8

(一) 统筹安排不科学合理

一是活动时间较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多集中在5.25心理健康节期间, 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的时间跨度不超过一个星期, 给予学生吸收消化和再提高的时间不充裕。二是活动安排较集中。校级、院 (系) 、班级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短时间内大量开展, 学生对各种主题的活动应接不暇, 参与程度不深, 且参与活动的时间也容易与学习产生冲突。三是活动开放度不高。学院 (系) 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从自身管理角度出发, 大多只针对本学院学生, 而校级活动的面向能力也十分有限, 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放程度都具有局限性。

(二) 活动缺乏专业指导

多数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由某个学院 (系) 具体承办的, 但并不是每个学院都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 受教育经费的限制, 学院难以或不愿支出专项经费邀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指导活动, 所以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辅导员, 而辅导员受到自身所学专业和培训条件的限制, 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不高, 所以娱乐型、竞赛型的活动较多, 活动的专业性、技术性不足, 效果难以保证。

(三) 形式和内容较传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仍主要针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 重视事后治疗和诊断;重视教师对问题学生的指导和疏导, 重视心理健康知识和理论的普及, 缺少方法传授, 没有把认知法、操作法、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把富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手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形式上也多采用课堂知识传授、面对面辅导交流、被动等待学生上门咨询等;同时, 也缺少对不同年级、不同专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四) 师生积极性不高

一是部分学生存在对心理问题羞于启齿的旧观念, 自主报名参与活动的人数相对较少, 而要保证活动正常开展, 难免会出现强迫学生参与的现象, 这就容易出现学生被动参与活动、消极应付的现象。二是专业教师进行活动指导不算课时工作量, 也不计入教师考核, 这就影响了教师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不利于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路径

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有着不同的参与对象、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定位目标, 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心理健康讲堂、心理素质拓展实践、心理健康微电影、心理委员培训等。要使活动体现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时代特色, 需要明确定位和目标, 理清思路和建设路径。

(一) 遵循积极心理教育原则, 明确导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 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 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 塑造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充满乐观希望、积极进取向上的美好心灵[3]。大学阶段是青年人发展的黄金时期, 积极、乐观、阳光、勇敢、创新、探索是青年人的特质标签, 同针对少数人的心理问题诊断、疏导和矫治的心理健康咨询及辅导不同,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内容、形式, 还是可操作性, 都更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符合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一是遵循积极性原则。首先要改变传统的面向少数学生或者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不仅要强调预防, 保证防线, 还要使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以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质, 在实践中扩展, 发挥学生潜能, 构建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教育向积极、主动、预防、发展转型。二是遵循系统性原则。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将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塑造、积极的组织系统和环境创建贯穿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 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相连结。

(二) 落实学生中心地位, 扩大学生参与面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关注在心理测试中被发现或主动表示有心理障碍或不适的学生, 活动面向窄, 无法达到全员育人的效果, 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一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利用活动的强娱乐性、高容纳度开展贴合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 能够吸引广大学生体验和实践的特色教育活动, 由传授向自主学习转变,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二是要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广泛调研, 了解学生心理诉求, 把握心理规律, 重视活动效果, 切实做好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的工作;三是心理健康活动以学生为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达到主动参与、自我发现、自我调节、自我教育。

(三) 发挥师生专业特长, 提升教育效果

学业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表现为大学学习环境宽松、学习自主性高, 许多学生无法正确定位, 出现焦虑、自卑等情绪。学院 (系) 开展的教育活动应贴合学生所学专业,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指导相结合, 在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 也促进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提高自我认知。如音乐学院, 可利用音乐教育感化、情绪调节、娱乐放松的功能[4], 开展以音乐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发挥专业特长, 帮助大学生有效调节自身情绪, 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 利用自媒体宣传, 创新教育形式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较具有五个优点:教育主题非固定化、教育客体更具能动性、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活动具有网络性及教育方法具有现代化。因此, 应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 开展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 增强教育引导力。发挥校园主要自媒体平台全面、客观、交互性的优势, 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价值、目标和行为的导向作用。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网络管理队伍, 保障教育主客体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共享。利用网络宣教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前期宣传、中期运行、后期加强教育专业指导, 实现互动育人。三是利用自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实践活动, 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丰富活动开展的形式, 延长活动开展的时间, 拓展活动开展的空间, 扩大活动参与的学生面。

(五) 加强培养培训, 建设教育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一支责任感强、业务能力好的师资队伍, 这就要求学校整合和利用好学生工作负责人、心理学专业教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等人员的力量。通过制定酬劳和考核制度, 激励和保障专业教师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和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定, 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评优和培训, 促使心理委员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 积极履行心理委员职责, 辅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实现全员参与与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的通知[EB/OL]. (2010-01-17) [2018-03-10].moe.edu.cn/s78/A12/szs_lef/moe_1407/moe_1411/s6874/s3020/201001/t20100117_76892.html.

[2]教育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点[EB/OL]. (2018-03-09) [2018-03-10].moe.edu.cn/s78/A12/A12_gggs/s8473/201803/t20180309_329435.html.

[3]陈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幸福有成人生奠基再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教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 (21) :10-11.

[4]曹丽丽, 宋蓓.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理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 (9) :111-114.

范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专业推荐6篇)

范文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范文三: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走向积极

篇9

关键词: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 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功能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命名,包括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明确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与学校教育这一特殊情景相结合的性质,平衡了辅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其功能可以总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度的心理障碍进行团体干预的功能,目标是心理障碍的缓解或消除;二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目标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充分发挥潜能的功能,目标是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心理咨询时间难以保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和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结合起来,两项任务缺一不可。不少学校的兼职心理咨询教师每天忙于本职的日常工作,能用来搞心理咨询工作的时间日平均仅有1至2小时。有一名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学生找几次都找不到心理咨询老师,以后就不再找了。即便是专职教师,每天忙于上心理健康课,也很少有时间进行个别咨询。

2.心理健康课被其他课挤占

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课时没有统一规定,各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自主安排,一般安排在校本课程时间或团队活动课时间。各学校安排心理健康课的起始学年和课时数也各有不同。全校各学年每周都上一次课的学校为数不多,大部分学校都是部分学年两周上一次课。在访谈中,心理健康课教师反映,即使这点时间也难以保证,常被其他主课排挤。

3.心理健康课教师队伍不稳定

很多小学校心理健康课教师主要由校医、身体欠佳或年龄偏大的教师担任,也有的是班主任、共青团书记、少先队辅导员、主管教导主任等兼任。即使是已经从事若干年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只要文化课教学需要就马上调整过去。加之提职、离岗、出国或调动等原因,心理健康课教师队伍流动性非常大。

三、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

1.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对场地、设备等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有些学校设置了专门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用的小班化教室,以保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教室内的桌椅、环境等都进行特殊布置,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2.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素养,需要经常外出学习、交流,需要购买相关的图书、订阅相关的报刊,经常要制作一些订件,要开展科研活动等,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措施,学校应当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3.给心理健康心理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比较大的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新课程,目前还在探索之中,需要任课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应当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比较大的自,允许他们大胆实验、开拓创新,这样,教师就可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有效途径

1.利用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肯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价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每学期利用班队活动课和校园艺术节的机会,选取喜欢的童话故事自由组合进行编排和表演。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剧中的表演,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2.利用录音、录像、碟片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由于小学生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乐于参加活动,能大胆地与教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教师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汲取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程中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计论、思考,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二)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二字。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应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手脚和大脑都动起来。

1.角色扮演训练法。角色扮演训练法,就是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

2.游戏法。将游戏寓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领悟心理体验,克服自卑、自私、嫉妒等不良心理,养成真诚、宽容、谦让、合作、自律等良好心理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3.情境创设法。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形成情感互动、感悟体验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篇10

【关 键 词】 高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高中生

目前,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加上学业比较重,面临着高考升学等方面的压力,因此针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及其课外实践活动是对高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但目前的开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目标和方向,在主题选择、观念转变、教育技能提高等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实现高中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以提高高考升学率为导向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数量非常少,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取消掉或者让班主任在课外时间组织开展,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实施,虽然许多高中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仍有很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未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不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未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各种“不正常”行为进行有效分析,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有可能会延误了最佳的教育时机,甚至会使学生走上了不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忽视了对教育活动氛围的营造与管理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与否,与教育工作者创造的氛围有很大关系,有的教师未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未能营造出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理解、信任、尊重的教育氛围,使得学生的思想和内心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无法做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准确把握和了解。

(三)未能紧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

有的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单纯靠经验和直觉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判断,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组织和设计一些主题内容或活动,但这有可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有的教师则是对心理健康活动主题的选择过于宽泛,如要对生活充满自信、对世界充满爱等,这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未能紧贴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

二、改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它既不是一般的活动,也不是一般的课程,我们应当将其看作是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高中生实现心灵成长和健康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高中教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或者口头上,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各项教育措施落到实处,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素养。

(二)对活动主题和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当紧贴学生最感兴趣或者最想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师生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效果。教师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主题和教育内容选择的有效性,可以在前期对高中生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然后选择最重要的一个主题进行开展,且要避免主题的过多或单个主题过大等问题。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主导性的,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因此,相关教育部门一定要重视对高中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综合教育素质的培训和提高。首先,要重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让教育工作者时刻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是开展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前提;其次,要让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在课堂内外自觉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再次,要让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心理辅导原则、技能技巧和方式方法,提高自身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修养,实现自身教育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总结

基于以上所述,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中教育工作者而言,需要及时转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观念,能够全面认识到自身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国胜.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分享”[J]. 考试周刊,2011(29).

[2] 肖观仁.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3).

篇11

一是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2012年3月该校修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五结合”的工作原则,即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这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下,该校学生工作部(处)、思政部、校团委、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统筹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检查督促相关工作的开展,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二是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该校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形成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该校教务处、思政部等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力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中学生管理部门开展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该校团委等部门积极扶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既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又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增强了大学生心理耐挫能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该校每年在五月至六月份结合整体工作安排,组织和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月活动。2012年5月22日,该校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在临潼举行,拉开了该校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师生作主题报告,开阔学生视野,普及健康知识。2012年特别邀请了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陈青萍教授作了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热点问题·辅导策略》的主题报告会。还邀请了西安石油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咨询主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生导师郑林科教授,作了题为《积极心理学——完美幸福人生》的主题报告。在全校学生中组织了以“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我绽放”为主题的演讲和征文比赛,并对优秀作品给予表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和开展了以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和团体辅导。各学院心理辅导兼职教师配合学校组织开展了《国王演讲》、《听见天堂》等影视赏析活动。

篇12

一、设计实施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一种体验式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实现知(认知)、情(情感)、行(行为)、意(意志)的统一。这就要求必须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而后引发学生在行为上做出和认知、情感体验相一致的行为。

2.关注学生“自助”能力的养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通过引导、点拨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力量,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自省、行为辨别等方式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助”能力,即遇到心理困扰或问题时能够正确判断、客观认识分析和应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困扰的能力。

3.着眼学生一生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创设轻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一生发展。它超越了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重视人文精神,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发展。

4.培养团队意识,发挥团队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实施中,可引入拓展训练的团队理念,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形成团队,在课堂活动中逐步形成、增强学生个体的团队观念和意识。

二、设计实施的基本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开展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分组讨论。根据活动内容事先进行分组(队),让学生以小组(队)为单位开展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问题,澄清对问题的模糊或错误认识。

2.组内组间交流。交流或讨论基础上的交流是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中互通有无、引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组内交流有助于小范围内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互通有无和心理互动,组间交流有助于心理互动中集体能量的调动和发挥。

3.情境再现。把生活中的事件场景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在思考的基础上从神态、语气、行为等方面再现生活中的事件场景,在这一过程中带给参与者及其他同学一定的体验和感受。

4.体验游戏。体验式游戏是在游戏参与过程中激发参与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带给参与者切身体验和感受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三、设计实施中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1.处理好内容进程和充分活动的关系。从目前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参考教材来看,涉及内容往往过多,如果按照内容逐一开展,就会出现活动不充分、学生情感体验弱或部分学生体验缺失等问题。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上要使内容和课堂容量相适应,要根据学生的学段和年龄特点设计适量的活动。

2.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关注个体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开展的重要原则,但在开展中还要考虑某些个体的特殊情况和个性特点。

3.处理好认知、情感和能力养成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能力养成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的重要目标,情感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的重要内容,认知是个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中获得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要积极处理好认知、情感和能力养成的关系。

四、设计实施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活动安全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活动安排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准备,考虑不同活动的安全要求,考虑到不同活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比如学生座位的编排、活动场地的选择、活动道具的使用、不同年龄学生应当注意的问题等。

2.做好充分准备。心理健康活动课要有详细的指导教案,包括活动开展的程序、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等。要尽可能在活动课前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防止出现活动针对性弱、参与性差等现象。

篇13

今天,*街道办事处与市健康教育所在这里举办社区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这对进一步促进*街道的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搞好20*年*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和提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次培训班得到了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仁济医院及*成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我谨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光临今天培训班的各位同仁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先讲三方面的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充分认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社区健康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乃至在整个和谐社区建设中,我们要以提高全民整体健康素质为宗旨,继续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宜城社区健康行”活动,建立起街道相关部门和各居(村)委负责以及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做到健康教育与常规工作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社会通力配合的健康教育新格局。健康教育是帮助居民掌握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社区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为社区和谐目标服务,是宜城街道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健康教育培训班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居(村)委健康教育专(兼)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旨在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扎根基层的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我们要充分认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社区水健康教育平的不断提高。

二、扎实推进和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各项工作

要扎实推进和做好20*年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居(村)委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人员,在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还要充分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做到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研究工作思路、探索活动载体、增强工作责任,切实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做优,要结合社区自身条件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工作目标、计划要到位。通过这次培训班,各居(村)委要根据街道办事处20*年健康教育工作意见、任务,认真制订好居(村)委健康教育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并按计划有序开展好各项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工作措施、效果要到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检查考核。要结合社区“两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学校、画廊、专栏、黑板报、电化教育、照相机、活动场所等硬件配套设施建设。要形式多样地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健康教育载体,提高健康教育效果。首先,要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作用,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刊专栏板报、开展电化教育和发放资料、手册、社区简报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其次,要定期组织开展健康咨询、专题讲座、专项培训及健康教育进校区、进单位、进家庭等形式的主题活动;第三,要把健康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组建“健康俱乐部”、“社区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社区卫生义诊服务队”等民间组织,创特色、树品牌。

四是软件台帐要到位。各居(村)委要指定专人

及时收集、整理好各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特别是照片等原始资料),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记载好健康教育工作台帐,确保各类创建工作复查和年终考核时有详实的软件台帐可看、可查,要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临时补做假台帐的行为发生。

三、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强化工作考核

一是希望同志们要集中思想,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以这次培训班为契机,认真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水平,确保培训效果。

二是通过今天的培训,务请同志们回去后将这次培训班的精神及时向书记、主任认真汇报,特别要按照街道办事处20*年健康教育工作意见,认真研究制订好本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今后,各居(村)委财务上要设立健康教育科目,筹措专项健康教育经费,确保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展开。

篇14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大力传播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防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卫生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

二、 健康教育内容

1. 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发放及信息回馈。

2.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宣传健康教育知识,紧密抓住居民所关心的健康问题和所需的健康知识,以宣传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

3. 结合卫生主题宣传日,在群众中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提高群众对健康知识的认识。

4. 根据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季节性多发病等特点,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5. 做好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要定期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健康教育活动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 活动时间与形式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开展冬季节慢性病预防知识宣传,活动形式以健康教育讲座及板报宣传为主。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儿童佝偻病防治知识,要求父母合理安排儿童膳食、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活动形式以健康教育讲座及板报宣传为主。

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结核病防治日,重点宣传女性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活动形式以街头宣教、板报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为主。

四月份:针对目前高发的禽流感H7N9进行防控知识培训。活动形式以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板报宣传为主。

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世界无烟日、碘缺乏日、世界高血压日等,重点宣传吸烟有害健康,高血压病防治,职业卫生等宣传,活动形式以健康教育讲座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为主。

六月份:结合国际儿童节,世界禁毒日,重点开展儿童保健,远离宣传,活动形式以健康教育讲座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为主。 七月份:通过板报宣传,重点宣传夏季养生保健知识及意外伤害防范。

八月份:结合母乳喂养宣传周,在计划生育和妇女门诊宣传母乳喂养,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和传染病知识,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九月份:结合全国爱牙日、老年节,重点开展老年病防治知识,冠心病预防教育,活动形式以健康教育讲座为主。

十月份: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残疾人的康复训练等,活动形式以街头宣传和康复指导为主。

十一月份:结合世界糖尿病日,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形式以健康教育讲座。

十二月份:结合世界艾滋病防治日,开展性病艾滋病宣传,以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