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旅游建设项目范文

生态旅游建设项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旅游建设项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旅游建设项目

篇1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项目融资管理;投资估算;融资风险

一、引言

旅游业关联我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和39个部门,与GDP增长的正相关性高达99%以上,是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据预测,在2015年中国旅游游客总量会达到三十亿人,其中国内游客有二十八亿人,入境游客有一亿人,出境游客有一亿人;旅游业增加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8%,其值达到2820亿美元,占到服务业增加值11%。

近年来,为了迎合我国经济发展及由此产生的人民生活提高对旅游业的新需求,我国引入了具有国际先进设施的生态园,主要设施有无土栽培、电脑自动控制湿度及温度、新农产品,这就是所谓的生态旅游基地。之后,很多大型城市都建设了生态旅游基地,如上海孙桥现代生态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生态园、苏州的大地园等,这些大型的生态项目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而且也为生态项目在全国的推广和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在此背景下,A市作为典型的旅游型城市,为了进一步促进本地经济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提出了建设天鹅山生态旅游区项目。由于此类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会涉及多方的利益相关者,其融资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将对A市天鹅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的融资方案及风险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项目概况及投资估算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A市天鹅山,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37公顷(合2055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其中,征用地为900亩,其余为长期租用地。本项目划分两大板块:山地生态红色旅游板块和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板块。其中,山地生态红色旅游板块包括四大片区:入口集散区、红太阳山顶区、主题动感体验区、森林生态体验区;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板块包括:沁园山庄度假酒店、沁园国际会议中心、特色商业街、旅游度假别墅型酒店。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160583.1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3509.4万元,占总投资的64.46%;其他建设费用37602.49万元,占总投资的23.42%(其中征地拆迁补偿费用31000万元);不可预见费11288.95万元,占总投资的7.03%;建设期利息8182.35万元,占总投资的5.10%。项目总投资估算情况详见表1。

三、项目融资方案的制定

1.项目融资模式

在融资结构及模式理论指导下,根据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期较短、收效快以及涉及利益相关方较多的特点,经过对BOT、PPP、PFI和ABS这四种项目融资模式所进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BOT和ABS项目融资模式的运作模式并不适合本项目。

本项目应采取PPP融资模式。首先,PPP融资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较为成熟,国内外成功的案例较多,且本项目性质属于国家鼓励建设经营范围,项目审批等不存在较多问题。其次,本项目有国有企业(如旅游部门)的参与,在银行贷款的办理过程中较为便利。第三,有国有企业参与投资,私人投资积极性较为高涨。

2.项目融资渠道

①项目资本金筹措

项目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金,这部分项目资金由法人自筹而来,主要用于A市佳辉置业有限公司在与开发区政府进行土地置换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投资费用,总金额为71723.19万元。

②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这主要是指采用银行贷款和企业资金拆借的方式进行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债务资金筹集。本项目除自有资金以外的资金部分全部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贷款总额为90000.00万元。

3.项目融资方案

项目融资模式已经确定采用PPP模式,具体的融资确定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之间进行,即A市佳辉置业有限公司与开发区政府之间进行。建设项目需要资金总额为161723.19万元,其中,自有资金71723.19万元,申请商业银行贷款90000万元。

①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分析

一方面,在本项目融资方案中,自有资金份额在项目总资金中所占份额较高(44.35%),而且可以确保自筹资金能力,并在前期实行实际支付,项目资本金可靠;另一方面,虽然相对其他项目,本项目总投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不高(55.65%),但是对于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的贷款控制很严格,项目建设方有很多良好的资产和获得的地块开发经营收益权,可以满足银行的抵押要求,且项目自身获利能力强,市场风险相比较而言并不大,因此,获得银行支持是可能的。

②融资结构分析

在项目投入总资金中,资本金部分占44.35%,银行贷款55.65%,项目融资结构基本合理。

③融资成本分析

和利用债券、招股等融资方式相比,本项目使用的银行资金因借款期限较短,连借带还一共不到2年,需由开发商承担的利息总额占比较低,资金成本率也较低,要明显的低于项目的收益率水平。

四、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①政策风险管理

在控制行业管理缺位方面,需组合一批既懂地产又懂商业和金融的专家和专业公司,更好地协调、监督和管理生态旅游区,也就是说将商业、地产和金融的要素联合成立一个全新的开发模式和管理组织,更好地引导和协调生态旅游区的发展和进步。

在控制资金缺位方面,由于生态旅游区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作为单一进行房产开发的房企,随着项目开发,其现金流易于出现节奏性波动。建议项目采用租售并举的模式,租金收益具备相对平稳持续的特征,从而提高公司稳定获利能力,规避现金流短缺的风险。

在控制市场缺位方面,建议延长半径,借助规划、商业等系列专业机构和自身的不断成熟,转变为生态旅游区全程专业的商业运营商。让商业成为主体,使地产价值最大化。

②市场风险管理

一方面,需要科学严谨的市场研究,准确把握定位。委托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多角度对市场进行摸底,反复论证,针对国内外类似项目进行考察工作。通过与专业顾问公司的合作,准确把握市场状况,了解真正的主流消费者及其需求,有助于提高项目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其后招商经营和营销工作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合理规划。从A市地方特性出发,整合城市的元素、街区的元素、商业的元素、地铁站点对接元素,融合有创意的主题,并将这些规划理念体现在总体规划、配套环境规划、经营规划中去,从规划方案上强调其功能性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③管理风险控制

任何项目运作的成功与否,内部管理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为此,需要制定一系列关于项目规范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制定科学的决策管理程序、严格的工作流程制度和审批程序制度、公正的招投标管理制度、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营销及招商管理制度等,以严格控制管理风险。

五、结语

本文将项目融资管理的相关理论与A市天鹅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实际密切结合,从项目投资估算、融资方案的制定、融资风险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融资管理研究。研究表明,本项目需要资金总额为161723.19万元,其中,自有资金71723.19万元,申请商业银行贷款90000万元,适宜采取PPP融资模式,项目资金来源可靠,融资结构合理,融资成本较低,但为了切实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营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项目还需要切实加强政策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及管理风险的控制,以控制项目融资风险,实现项目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Graham,John R and Campbell R.Harvey.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Evidence from the Field[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60):187-243.

[2]Dorota Kuchta.Use of fuzzy numbers in project risk (criticality) assess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9(19):305-310.

[3]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出版社,2011:56-62.

[4]张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J].武汉大学学报,2009(5):25-26.

[5]饶嫣红.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4):65-67.

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项目库;案例主导型教学;和谐生态旅游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在19世纪40年代世界旅游业开创初期,由于其行业规模、游客数量远不如今天这样庞大,故旅游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二战结束后,随着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世界旅游业发展很快,甚至成为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旅游业对生态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许多旅游区或风景名胜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令人担忧。为了解决旅游业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和加强旅游环境问题的研究,生态旅游显得日益重要。

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生态旅游和旅游生态学尽管在研究中已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但在理论上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完善和提高。从生态旅游的本质上来说,它与传统旅游活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旅游管理和开发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对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作为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森林休闲与游憩专业的主干课程,“生态旅游”课程介绍生态旅游活动及开发的历史、概念、原则、市场营销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中外主要的生态旅游热点地区资源特点和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概况,运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思想方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旅游业,宣传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此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为城乡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管理服务。

以往生态旅游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我院从200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在生态旅游教学上不断改革和探索,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更易于消化和吸收,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型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效果

案例型教学在于突出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全方位地对生态旅游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为目的。

(一)案例型教学的主要特点

1.鲜明的目的性。案例型教学通过独特但又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情景再现与角色体验,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工作体系。

2.启发性。案例型教学透过众多看似互不相关的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去观察、分析、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概念。

3.客观性。案例型教学可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下对真实素材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其结果客观。

4.实践性。相比其他的教学方式,案例型教学真正实现从理论向实际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5.综合性。案例型教学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从角色的扮演中学会综合运用更多的知识和更加灵活的技巧来处理各种各样的案例问题。

(二)案例型教学的效果

1.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更严格,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并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些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增加。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员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员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

三、服务于案例型教学的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

(一)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1.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的内容。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和案例主导型教学以目前的旅游学理论为基础,归纳和整理环境科学领域的新进展、新理论、新突破及典型研究案例,将其中已经较为成熟和被大家广为认可的研究成果与生态旅游进行融合,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对生态旅游理论进行完善,并尝试进行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一定范围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估;(2)研究生态旅游经济活动中开发商、当地居民和游客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3)归纳和总结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和模式或范例;(4)开展生态旅游区规划、管理和预测的研究。在生态旅游教改研究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在研究中把区域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作为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转贴于

2.生态旅游项目库拟解决的问题。(1)尝试解决生态旅游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进一步提高旅游学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2)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生态旅游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和建设来完成。(3)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整合。依据旅游系统规划思想,对由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物)子系统、出游子系统和支持子系统四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进行整合。1)从规划空间范围收集和整理国际级、国家级、区域级、省市级、地方级、风景区(点)、社区级等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库。2)对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按规划对象归类,建立旅游业规划、旅游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等生态旅游规划案例子库。3)进一步对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按规划包含内容,建立旅游市场规划、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路线规划、旅游商品规划、旅游土地利用规划、旅游保障规划(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旅游配套设施规划、旅游项目融资规划、旅游人才培训规划、旅游安全风险规划)等旅游业各组成环节的规划的旅游专项规划案例库。

(二)生态旅游教学过程中的案例选择

案例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而设置的线索、背景,案例选择是否恰当是案例主导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即不仅要选择恰当、典型的案例,而且还要使其具有一定的通俗性、简洁性和综合性。要通过案例选取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从案例中准确地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案例要力求简洁,要将主要时间用在讲授理论和学员思考、讨论上,不能把整堂课变成故事会,避免冲淡授课的重点。选择案例还应考虑综合性,即案例不能仅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要有多个知识点的渗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形成较开阔的思维;同时,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细致思考的意识(如表1所示)。

四、结语

将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应用于案例主导型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质量、缓解学校教学理论性和社会工作实践性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通过项目库建设,使生态旅游规划中涉及的基本元素和素材不断丰富和系统化,极大地方便森林休闲与游憩专业的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和野外实习,服务于具体旅游项目的实操规划,把“生态旅游”改造成具有一定数量科学前缘动态案例的实践性、理论性并重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生态旅游学(修订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桂华(澳),等译.生态旅游(澳大利亚版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桂华(澳),等译.生态旅游规划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杨桂华(澳),等.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普林斯顿出版公司联合出版,2000.

[5]世界旅游组织.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实例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篇3

二、项目总投资44550万元,资金筹措来源为:自有资本金14550万元,向农业发展银行融资30000万元。旅游区管委会要确保项目资金的及时投入和工程的顺利完工。

三、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用、开发费用及其它费用以及贷款利息等费用纳入项目可出让土地的土地储备开发成本,项目整理出的土地储备开发成本全部返还旅游区管委会,用于平衡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并作为贷款偿还的资金来源,不得挪作他用。

四、根据《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征地1400亩,其中可出让土地规划700亩(住宅用地280亩,商服用地420亩)。为确保项目还本付息,同意将以上700亩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旅游区管委会用于偿还农业发展银行30000万元贷款的还款第一来源,在贷款期内不得向第三方提供抵质押担保。同意将国家森林公园的部分门票收入作为还款第二来源。

五、财政局要切实做好该项目的资金拨付工作,将700亩土地出让收入中土地储备开发成本及时返还至旅游区管委会在农业发展银行开立的土地出让金归集账户。

六、为增强旅游区管委会融资能力,同意以旅游区管委会国有土地使用权为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

七、同意旅游区管委会制定的项目土地年度出让计划,国土局及旅游区管委会负责协调分年度对整理出的具备条件的地块合理安排招拍挂。

八、旅游区管委会对建设资金要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和使用,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招投标和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九、为保证项目资金合理合规使用,由财政局、贷款银行、旅游区管委会签订《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协议》,明确项目建设资金的具体管理方法。

篇4

一、我县旅游在全省旅游规划中的定位

(一)我县旅游在《控规》中的定位

《控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提出了把库区旅游作为地区第一支柱产业尽快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总体定位与目标战略、支撑体系与发展重点、资源整合与控制协调、重点项目与投资安排以及实施保障与政策措施。那么,县在这些规划内容中定位又如何呢?

1、在发展目标上,规划在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就业人数以及为农民纯收入贡献量等发展目标上,都参考了县的发展数据。

2、在支撑体系与发展重点上,一是骨干景区体系建设项目,灵龙峡-山生态旅游区在规划建设12个4A级旅游景区中被列第三位。规划中指出:县要“充分发挥省绿化达标第一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绿色环境优势,建成融白水漂流、原始森林观光、奇观地缝穿越、母系嫘祖部落体验、玄庙观道教养生修性、灵龙生态农庄乡村游等休闲度假产品于一体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二是关于旅游专线公路建设项目,规划认为“灵龙峡生态旅游区公路是连接和神龙架的重要通道,对于开发建设新的旅游景区、促进旅游向腹地延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争取尽快打通。”三是对于旅游城镇体系建设,我县镇、镇被列为服务重点景区规划建设系列特色旅游专业镇。四是旅游服务要素体系建设,县要配套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加强嫘祖庙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在资源整合与控制协调上,作为库区四县一区之一的县,在长江流域规划建设的12个各具特色的度假基地项目中,县灵龙峡-山休闲度假基地被列在第9位;在打造9个中国最佳漂流旅游目的地项目中,灵龙峡漂流产品被列在九畹溪、神龙溪、杨家溪、青龙峡之后,处于第5位。与神龙架、巴东小神龙架,“是森林植被覆盖最好的区域,以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为重点,严格控制污染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环境旅游”,“重视培育和发挥新节点作用,提升灵龙峡-山生态旅游目的地价值”。

4、在重点项目与投资安排上,纳入政府近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有灵龙峡旅游公路提升与安保工程400万元;灵龙峡-山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740万元,其中: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1130万元,道路、码头、安全及标识建设1506万元,主要景区建设4898万元,游客中心及生态停车场建设1206万元。年5月,省政府在召开了旅游发展现场办公会,安排我县旅游重点建设项目6个,涉及扶持资金1175万元。

(二)、我县旅游在《西总规》中的定位

《西总规》及旅游专项规划已基本定稿,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涉及到旅游的描述和项目很少。

1、在资源分析与评价中,作为江河、溪流、峡谷景观提到了的灵龙峡;作为文化景观资源提到了嫘祖文化节的节庆旅游资源、山的宗教文化特色资源和嫘祖的名人文化特色资源。

2、在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形成“三大集散地、三大旅游板块、六大精品旅游区”的空间格局上,只在六大精品旅游区之五--楚文化及三国文化旅游区中提到了的回马坡。

3、在旅游产品体系规划上,作为以丹霞山水、生态养生观光为主的山-灵龙峡景区列入了生态类产品。

4、在旅游精品线路规划上,(山、回马坡等)列入了“精彩三国”文化体验旅游线。

5、在文化旅游产品规划上,指出山作为宗教文化旅游产品,要引导其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形成旅游线路,丰富文化内涵。嫘祖故里作为名人文化旅游产品,要与灵龙峡、神龙架组合,共同构建精品线路,使其成为精品线路上的龙头景区。

6、在公路旅游交通建设上,提出了建设武汉荆门至神龙架高速公路,打通荆门--神龙架公路交通。

7、在旅游强县市(区)建设和旅游名镇、名村建设上,提出了县要开展创建“旅游强县市(区)”活动,县荷花镇积极开展旅游名镇创建工作。

8、在重大项目上,县灵龙峡大拐弯生态旅游区和县山风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列入了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县旅游连接道建设列入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二、我县旅游现状分析

《西总规》和《控规》将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指导全省、全市旅游发展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我县旅游在这两个规划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多大作用,将直接影响到我县旅游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我县旅游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水平滞后,旅游产品单一(主要以观光为主),旅游设施小、散、弱、差等问题仍然相当突出,旅游业的比较优势难以显现。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我县旅游将在大旅游发展背景中很可能被边缘化,被周边同质的有相当知名度和接待规模的旅游目的地所替代,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1、旅游产业结构单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业以旅游景点、景区开发和收入为主,对区域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住宿、餐饮、娱乐、旅游商品及区内旅游交通的发展相对滞后,对我县丰富的土特产等特色资源开发严重不足,缺乏有个性、有特色、品味高的旅游购物场所和具有规模效益的旅游商品。旅游行业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旅游收入来源还属于高投入、低产出型,投入少、综合效益高的旅游商品、旅游餐饮等还有待提高。

2、旅游的产品化程度低,旅游市场整体竞争力弱。目前我县仅开发出两个观光景区(山、太清洞)和一个参与景区(灵龙峡漂流),还处于分散开发、单打独斗、粗放经营阶段,处于“有说头,没看头,更没玩头”的尴尬境地,没有能够在市场上叫得响、能够主打并产生经济效益的顶级产品。

3、旅游企业规模不大,实力弱,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已开发的三个旅游景区,除了山景区外,其它两个景区因为自身实力已处于歇业、半歇业状态,企业的规模很难做大做强,且所有景区对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旅游接待设施档次偏低,接待能力较弱,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市场份额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年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仅占全市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27.5万人次的2.3%,未进入全市前十位。

三、明确整合我县旅游资源的基本思路和空间布局。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只有整合旅游资源,理清基本思路,突出建设重点,合理空间布局,才能破解当前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以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带动其他产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1、基本思路。以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深厚的嫘姐文化底蕴为灵魂,以旅游方式创新为先导,以资源整合、整体开发为手段,努力打造“嫘祖故里生态游”精品旅游线路,以促进旅游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互利共赢,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5

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实践证明,这种分行业、分区域的研究,突出重点抓落实的工作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应该长期坚持下去。为统筹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月15日,省委、省政府在召开了加快黄淮四市发展工作会议。从月16日起,我和、及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用两天时间,再次深入、、等市,实地考察、、、、县等景区,察看旅游交通项目、景区建设等情况。今天,我们在专门召开座谈会,主要是检查去年安排项目的执行情况,安排今年的项目,强力推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刚才听取了省旅游局、交通厅、市、市和有关县市关于生态旅游开况汇报,、同志结合分管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看还不尽合理,主要是产业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下降,去年仅为2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更大。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我省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强力打造“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加快南太行山水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开发,全省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去年旅游总收入103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信心。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努力做大做强,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将向3000美元跨越,消费市场、消费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旅游消费需求也将大幅度提升。大家知道,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既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又能带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为其他服务行业拓展市场。据有关部门测算,旅游产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产值就会增加4至5元;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间接增加5个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互相渗透和共同发展。同时,旅游业还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形成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践表明,历史文化厚重的人文景观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一旦形成知名的旅游品牌,不仅收益颇丰,而且惠及子孙后代。像云台山、少林寺、龙门石窟这些景点,旅游异常火爆,去年仅门票收入就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和8500万元。可见,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抓住关键环节,强力实施突破,全面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二、生态旅游具有无限吸引力和广阔市场

生态旅游是一种崇尚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产品,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去年月份,国家旅游局、环保总局、建设部在九寨沟召开了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总结、交流生态旅游工作经验,推动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好的贫困地区,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发展途径,当地群众为了生存,往往会出现砍伐林木、过度开垦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但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既可以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对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如西峡县为了发展生态旅游,去年在全县境内全面禁伐天然林,封山育林40万亩,植树造林万亩,同时利用外调菌材发展香菇,实现了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从根本上化解了林菌矛盾,有效地保护了山体植被和生态环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生态旅游的世纪,全球旅游总人数中有一半以上的旅游者要走进森林参与生态旅游,其人数将高达4亿~5亿人。在今后的20年里,我国生态旅游人数将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生态旅游年收入可达3000亿~4000亿元,占全国旅游市场的50%~60%。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改善旅游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我省“三点一线”分布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古建筑、人文景观众多。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这一旅游资源优势,强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全面整治景区环境,推动了我省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旅游观念的变化和旅游产品的扩大,单一的文化旅游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日益火爆的生态旅游,便是一种深度体验型的旅游方式,可以改善目前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体的局面,提高旅游的科学含量,提升旅游的消费水平,优化旅游的产品结构。如焦作的云台山景区,已成为全国的一个亮点,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很好典范。区作为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森林面积最大、植被覆盖率最高、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山水独特性。在继续打造“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打响生态旅游品牌,有利于实现我省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培育我省旅游业新的增长极,使之与“三点一线”文化旅游交相辉映,形成和旅游资源大省地位相匹配的产业格局。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增加群众收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发展城市经济、抓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工程投入的精力多,研究农村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不够。从全省范围看,及其周边地区集中了我省240多万贫困人口,是我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地处区的一些县市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加快了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如西峡县双龙镇华山村,过去是个贫困村,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积极发展农家宾馆,现在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办起了家庭宾馆,日接待能力3000多人,年综合收入达500多万元,去年该村人均现金收入6000元,其中85%来自旅游业。昨天我们参观的中原第一漂集团有限公司,总共吸纳3000多人就业,员工月收入达800多元。可见,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而且有利于转移贫困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三、整体推进,打响品牌,促进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去年月4日,省政府召开了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的意见,全面启动了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会后,省直有关部门和区各市县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加快交通及山道安保工程建设进度。去年安排的13个项目,除宝天曼隧道外,其余12个项目均在去年年底前开工,所有的道路项目预计今年月底前可以完成;4个安保工程已完成3个,剩余的1个也可以在今年5月底前完工。此外,旅游交通标识设置已全部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思想认识高度一致,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整体开发建设热潮,尤其是西峡、等县,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省里投入旅游开发的9700万元,共吸引市县政府和社会资金亿元,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宣传推介。今年“五一”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2925万人次,其中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占全省游客总量的394%。可以说,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开局良好,为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景区规划滞后,精品意识不强,特色不突出,同质化倾向明显;资金投入不足,项目进度不平衡,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存在依赖思想;个别景区对资源环境保护不力,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影响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尽快改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创新体制,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配套服务设施体系为重点,坚持区域整体规划,统一品牌形象,着力把生态旅游打造成知名品牌。

要创新体制机制。现在,不少兄弟省市都非常关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创造了一些成功经验,探索了一些发展模式,找到了一条符合省情的发展路子。这得益于我们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最近,国家旅游局将在我省举办全国旅游局局长培训班,这就是对我省旅游工作的充分肯定。各市县地要借鉴焦作、登封、、西峡等地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取长补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按照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这方面,西峡做得就非常好,鹳河漂流、老界岭开发、恐龙遗址园等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都在几千万元,又都是社会融资,既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又激活了景区的体制机制。还有,南湾湖景区理顺了管理体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新修了公里的环湖公路和17公里通往景区的道路及其桥梁,引入民间资金新增了2艘大型游船,规划论证了一批市场潜力大的旅游项目,有效地提升了景区整体服务水平。石人山生态旅游在我省起步较早,曾经红火了一阵,但由于体制问题,一度出现了萧条,经过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景区恢复性建设开始起步,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要加强项目建设。加快旅游环线建设,构建旅游快速通道,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基础和条件。要加快连接各景区的道路建设,改善景区通达条件,满足游客安全、舒适、快捷的出行要求。去年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凡未完成的,要抓住当前天气较好的有利时机,加强施工管理,合理排兵布阵,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抢天夺时,加班加点,迅速掀起施工,争取早日完工。今年的旅游建设项目要早安排、早部署、早开工。项目资金要优先保证景区道路建设,打通连接各景区的“卡脖子”路段;规划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要早日启动,尽快有实质性进展;要完善停车场、标志牌等相关配套设施,搞好公路及其两侧的环境整治。修路不可能不动土,修山路不可能不挖山,也不可避免地要砍一些树,但是,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做到精心设计、文明施工,尽量少挖山、少砍树、少破坏植被,要有集中的弃土弃料场,有些地方要恢复植被,真正把旅游道路打造成一条景观亮丽的风景线。

要严格规划管理。省里制定的生态旅游整体规划,对沿线各景区已有明确定位,必须严格遵循,切实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现在,大家都在搞专项具体规划,但决不能把省里的规划搁在一边,必须在省里总规划的前提下,搞各景区的详细规划。如果出现景区规划各自为政,盲目开发,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然,省里的规划也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科学性、合理性,做到保护与发展相统筹。当前,受西峡鹳河漂流热的影响,一些地方纷纷规划建设漂流项目。对此,一定要慎重决策。漂流项目过多,不仅需要搞水坝工程,影响环境,而且会导致无序竞争,破坏旅游业发展秩序。在这方面,我省的教训可谓比较深刻。所在市县都要严格按照省里的整体规划,制定实施区域规划和景区景点专项规划,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范围内,完善基础设施,严禁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尤其要合理控制索道和漂流项目建设,避免雷同化和一般化。

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旅游有多重功能目标,经济性、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都很强,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系统的独特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点,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切实提高生态旅游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过去我们缺乏这种意识,现在来看一些景区的建筑过于密集了。景区项目建设一定要适度,建筑物要合理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过于密集、破坏景观。昨天看了老界岭旅游休闲地小木屋建设,原料是东北的,由人家工匠来组装,基本上不动土石。尽管一次性造价较高,但与周围植被、环境相和谐,品位很高,而且在景区开发中,建筑物点缀得非常好,对生态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此外,景区景点所有项目都要配套建设环卫设施,严防垃圾、污水污染环境。

篇6

前言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认为社区参与作为检验生态旅游的重要标准之一。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专项旅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教育,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形式。作为生态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湿地农户高质量的旅游参与对湿地旅游业的成功开发、促进环境保护和带动农户发家致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了保障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协调发展,本研究对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涉及的社区进行了调研,对社区参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与具体的保障体系。

一、大庆市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

目前,社区参与的主要内容为湿地生态观光游客的接待与湿地生态观光农业生产,在参与生态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

(一)社区参与人数少、类型单一

目前参与湿地旅游社区居民较少,主要是为游客提供餐饮接待和住宿;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尚未开展,湿地提供的社区参与岗位较少,主要是湿地的生产管理。

(二)社区居民有较高的社区参与热情、但参与能力较弱

社区居民对于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和湿地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有一定的了解,积极支持并渴望参与大庆市湿地的建设和开发,期盼通过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带动他们发家致富,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目前大庆市湿地社区参与能力整体较弱,有社区参与的意愿,但总体社区参与的意识比较薄弱,参与技能较差,满足不了未来湿地生态旅游和湿地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求。

(三)社区居民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社区居民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

大部分社区居民收入来源为务工、种植业和养殖业。但养殖规模较小、技术条件都很有限等原因,大多数社区具名收入较低,缺乏开展旅游经营所需的启动资金。

(四)社区受益面较窄

大庆市湿地建设使周边部分社区居民获得了租地收益,由于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属于发展的初期,社区参与的渠道较少,受益面较为狭窄。

(五)社区参与管理滞后

社区内部尚无专业的社区管理组织和人员;大庆市相关旅游公司尚未采取有效措施去鼓励和引导社区参与湿地生态旅游;政府层面上也没有具体的保障社区参与的计划与规章制度,随意性比较强。

二、大庆市湿地社区参与的发展策略

(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

大庆市湿地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和湿地生态观光农业有非常好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等现代集约产业,既能起到保护湿地的作用,还能使湿地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启动社区旅游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提升社区农户参与能力策略

启动社区旅游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聘请旅游教育机构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对社区农户进行现代湿地的生产技术、湿地科学知识、农家乐管理技能、湿地生态农业耕作技能、湿地游乐设施使用技能、游客接待技巧、传统旅游商品的再创新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社区农户能顺利参与湿地旅游和湿地生态农业。

大庆市湿地社区居民经济与社区参与能力差异较大,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允S各社区居民参与的差异,可以通过积极引导,让社区居民选择与自己家庭和能力相适应的社区参与方式。

(三)重点扶持部分社区精英策略

对于那些眼界开阔观念新,受过现代产业化训练,拥有一技之长,有切实可行的参与计划的社区精英,政府可以投入引导资金、给予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支持,使他们能起到较好的带头作用和示范效应。

(四)建设完善社区旅游基础设施策略

一是完善社区内的旅游交通条件,打通内部旅游交通支线,发展特色便捷的旅游交通工具;二是完善各村旅游住宿与餐饮设施,特别是靠近湿地,观光位置好的地段可以发展特色旅游接待设施;三是完善各村旅游用水、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社区旅游能够正常运转;四是修建旅游服务点,让游客能方便的得到各种旅游信息。

(五)建立合理的旅游利益分配机制策略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大庆市湿地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庆市湿地社区内,不少社区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模糊,旅游发展的基础尚未建立,因此,在利益分配机制的设计上,应当变“输血”为“造血”,鼓励社区居民通过自身观念的调整和合法权益的获取,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参与,也为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三、结语

篇7

辽宁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注重科学布局,努力将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乡村风貌与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这种发展模式,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了产业发展的盲目性。

创新发展大手笔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辽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始进入一个从量到质的提升阶段,规模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已现端倪。

目前,辽宁全省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项目已达47个,另有159个在建项目,投资总额198.4亿元。这些投资规模可观的新项目,对辽宁休闲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品牌建设方面,清原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和桓仁满族自治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葫芦岛葫芦山庄、阜新桃李园、丹东大梨树村、辽河湿地鼎翔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园区、沈阳乐农庄园、辽阳新特农产品有限公司、沈阳薰衣草庄园、宽甸县河口村、绥中县洪家村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各地在加快推进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已有类型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发展模式,丰富发展类型,培育出不少的农业创意园区和农家乐专业村。

“注重特色,注重创新”,是辽宁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的一大主要特征。

在桓仁县,近年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优势和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积淀,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型、休闲度假型、民族文化观光型旅游精品项目。到目前为止,桓仁县不仅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旅游强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绿色名县、生态旅游大县和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而且成功建设了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女山、大雅河漂流,两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望天洞、桓龙湖,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秃顶子,七个民俗特色旅游乡镇及一大批旅游专业村,修缮开放了十多处民族历史文化遗迹。新建了建州女真遗址公园,全方位展示满族先人李满住部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积极谋划建设满族民俗博物馆,使其成为人们了解满族历史文化的窗口。编排了一系列体现满族文化特色的大型民族歌舞节目,开展以“五女山下篝火红”为主题的广场民族舞蹈演出活动,新颖的演出形式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富民欢歌幸福多

辽宁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有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二是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三是坚持以农村为载体。他们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形成了“农家乐”型、休闲农庄型、观光农园型、农业园区型、生态园林型、民俗文化型、科普教育型、休闲度假型等类休闲农业,使乡村旅游成为了城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农村为城市服务,城市让农业增效。农民既是经营主体,又是主要的受惠者。很多农民都通过从事休闲农业和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使农民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应以农民为主体,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近年来,辽宁各地在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相继推出了不少倾斜政策。以沈阳为例,政府2013年出台了关于沈阳市休闲农业发展建设项目资金补助政策,市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对休闲农业建设项目进行扶持。

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与企业联手着力重点打造品牌乡村旅游线路。2012年,由辽宁推荐的从葫芦山庄——辽河湿地鼎翔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园区——沈阳马耳山——桓仁大雅河——宽甸天桥沟——宽甸河口村——凤城大梨树的五日旅游精品线路,被国家认定全国十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2013年,由辽宁推荐的沈阳世外桃源——本溪大石湖景区——桓仁大雅河漂流有限公司——宽甸的青山沟——东港的獐岛村——大连台湾风情天一庄园——大连普湾新区石河村的旅游线路,被国家认定为全国十佳休闲旅游精品线路。2012年,由辽宁推荐的辽河湿地鼎翔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园区被评为全国十佳最具魅力农庄;2013年,由辽宁推荐的葫芦山庄被国家评为全国十佳最具魅力农庄……

篇8

湖北省崇阳县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1-12-1 17:23:22 点击:358 属于:规划设计类 项目名称:湖北省崇阳县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委托单位:崇阳县旅游局

规划范围:1968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

起止时间:2010年05月——2010年08月

项目主创:杨洪 刘庆 张晓丽

项目成果:

一、规划纲要

二、规划说明书

三、十三个景区策划

四、规划图则

五、电子文档

1、规划文本、说明书、13个景区策划

2、规划图则

项目概况: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的南端,与湖南、江西接壤,地处武汉、长沙、南昌中南大三角经济区域中心地带,属湖北长江经济带与武汉“1+8”城市经济圈。崇阳山水清秀,地貌独特,生态环境优良,高山、茂林、修竹、流泉等自然景观遍布,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绿地面积近300万亩,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百泉之乡、阳光之城的美誉,为崇阳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组根据崇阳县的旅游资源赋存及其所处的宏观发展环境,提出了其“十二五”期间旅游业遵循“12415”的战略思路。即在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体现一个文化,把握两个统分,实施四大战略,突出十处天府,完成五个重建。确立起“商周天府,生态崇阳”的总体旅游形象,围绕“中国崇阳商周生态农业经济圈”建设,逐步形成“品牌目标清晰、文化特色浓郁、功能结构合理”的旅游产品体系。 崇阳旅游总体格局划分为“一心一坛一带七区”:一心即旅游集散中心;一坛即“商周农耕文化祭祀坛”;一带即以隽水河为载体的旅游观光带;七区分别为商周文化体验区、商周古文化遗址游览区、青山水体生态旅游区、鄂南旅游度假区、农业示范园区、万亩水果竹类种植加工区、高山蔬菜农业观光区。 规划在资源调查分析基础上,设立了《崇阳县旅游发展建设项目库》,确立了 38 个可供开发的旅

游景区与旅游项目,其中 13 个项目纳入到“十二五”期间旅游优先建设,5 年实现投资 11.41亿元。 规划核心创新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都融合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崇阳作为长江流域的山地城市,其商周文化特性显著,且具有近 5000年的文明历史,为张扬、传承中华文明,规划提出在崇阳设立“商周农耕文化祭祀坛”,通过农耕祭祀活动,展示从先祖神农到今天的农业科技文明过程,促进崇阳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从而整合周边县市,形成以崇阳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经济圈”效应,打造以崇阳为中心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特色食品、健康食品的农业生态旅游商品集合生产基地,带动崇阳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使崇阳县域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规划图件:

旅游资源分布图

总体布局结构图

篇9

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实践证明,这种分行业、分区域的研究,突出重点抓落实的工作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应该长期坚持下去。为统筹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月15日,省委、省政府在驻马店召开了加快黄淮四市发展工作会议。从5月16日起,我和李克、大卫及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用两天时间,再次深入信阳、南阳、洛阳等市,实地考察信阳南湾湖、内乡宝天曼、西峡老界岭、栾川龙峪湾、嵩县白云山等景区,察看旅游交通项目、景区建设等情况。今天,我们在栾川专门召开座谈会,主要是检查去年安排项目的执行情况,安排今年的项目,强力推动伏牛山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刚才听取了省旅游局、交通厅、洛阳市、南阳市和有关县市关于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况汇报,李克、大卫同志结合分管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看还不尽合理,主要是产业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下降,去年仅为2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更大。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我省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强力打造“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加快南太行山水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推动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全省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去年旅游总收入103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信心。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努力做大做强,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将向3000美元跨越,消费市场、消费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旅游消费需求也将大幅度提升。大家知道,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既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又能带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为其他服务行业拓展市场。据有关部门测算,旅游产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产值就会增加4至5元;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间接增加5个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互相渗透和共同发展。同时,旅游业还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形成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践表明,历史文化厚重的人文景观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一旦形成知名的旅游品牌,不仅收益颇丰,而且惠及子孙后代。像云台山、少林寺、龙门石窟这些景点,旅游异常火爆,去年仅门票收入就分别达到15亿元、13亿元和8500万元。可见,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抓住关键环节,强力实施突破,全面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二、生态旅游具有无限吸引力和广阔市场

生态旅游是一种崇尚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产品,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去年8月份,国家旅游局、环保总局、建设部在九寨沟召开了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总结、交流生态旅游工作经验,推动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好的贫困地区,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发展途径,当地群众为了生存,往往会出现砍伐林木、过度开垦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但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既可以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对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如西峡县为了发展生态旅游,去年在全县境内全面禁伐天然林,封山育林40万亩,植树造林57万亩,同时利用外调菌材发展香菇,实现了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从根本上化解了林菌矛盾,有效地保护了山体植被和生态环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生态旅游的世纪,全球旅游总人数中有一半以上的旅游者要走进森林参与生态旅游,其人数将高达4亿~5亿人。在今后的20年里,我国生态旅游人数将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生态旅游年收入可达3000亿~4000亿元,占全国旅游市场的50%~60%。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改善旅游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我省“三点一线”分布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古建筑、人文景观众多。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这一旅游资源优势,强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全面整治景区环境,推动了我省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旅游观念的变化和旅游产品的扩大,单一的文化旅游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日益火爆的生态旅游,便是一种深度体验型的旅游方式,可以改善目前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体的局面,提高旅游的科学含量,提升旅游的消费水平,优化旅游的产品结构。如焦作的云台山景区,已成为全国的一个亮点,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很好典范。伏牛山区作为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森林面积最大、植被覆盖率最高、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山水独特性。在继续打造“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的同时,充分发挥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打响生态旅游品牌,有利于实现我省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培育我省旅游业新的增长极,使之与“三点一线”文化旅游交相辉映,形成和旅游资源大省地位相匹配的产业格局。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增加群众收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发展城市经济、抓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工程投入的精力多,研究农村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不够。从全省范围看,伏牛山及其周边地区集中了我省240多万贫困人口,是我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地处伏牛山区的一些县市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加快了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如西峡县双龙镇华山村,过去是个贫困村,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积极发展农家宾馆,现在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办起了家庭宾馆,日接待能力3000多人,年综合收入达500多万元,去年该村人均现金收入6000元,其中85%来自旅游业。昨天我们参观的中原第一漂集团有限公司,总共吸纳3000多人就业,员工月收入达800多元。可见,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而且有利于转移贫困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三、整体推进,打响品牌,促进伏牛山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去年8月4日,省政府召开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意见,全面启动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会后,省直有关部门和伏牛山区各市县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加快交通及山道安保工程建设进度。去年安排的13个项目,除宝天曼隧道外,其余12个项目均在去年年底前开工,所有的道路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前可以完成;4个安保工程已完成3个,剩余的1个也可以在今年5月底前完工。此外,旅游交通标识设置已全部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思想认识高度一致,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整体开发建设热潮,尤其是西峡、栾川等县,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省里投入伏牛山旅游开发的9700万元,共吸引市县政府和社会资金136亿元,投入伏牛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宣传推介。今年“五一”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2925万人次,其中伏牛山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占全省游客总量的394%。可以说,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开局良好,为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景区规划滞后,精品意识不强,特色不突出,同质化倾向明显;资金投入不足,项目进度不平衡,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存在依赖思想;个别景区对资源环境保护不力,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影响着伏牛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尽快改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创新体制,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配套服务设施体系为重点,坚持区域整体规划,统一品牌形象,着力把伏牛山生态旅游打造成知名品牌。

要创新体制机制。现在,不少兄弟省市都非常关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创造了一些成功经验,探索了一些发展模式,找到了一条符合省情的发展路子。这得益于我们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最近,国家旅游局将在我省举办全国旅游局局长培训班,这就是对我省旅游工作的充分肯定。各市县地要借鉴焦作、登封、栾川、西峡等地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取长补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按照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这方面,西峡做得就非常好,鹳河漂流、老界岭开发、恐龙遗址园等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都在几千万元,又都是社会融资,既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又激活了景区的体制机制。还有,南湾湖景区理顺了管理体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新修了143公里的环湖公路和17公里通往景区的道路及其桥梁,引入民间资金新增了2艘大型游船,规划论证了一批市场潜力大的旅游项目,有效地提升了景区整体服务水平。石人山生态旅游在我省起步较早,曾经红火了一阵,但由于体制问题,一度出现了萧条,经过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景区恢复性建设开始起步,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要加强项目建设。加快旅游环线建设,构建旅游快速通道,是开发伏牛山生态旅游的基础和条件。要加快连接伏牛山各景区的道路建设,改善景区通达条件,满足游客安全、舒适、快捷的出行要求。去年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凡未完成的,要抓住当前天气较好的有利时机,加强施工管理,合理排兵布阵,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抢天夺时,加班加点,迅速掀起施工,争取早日完工。今年的旅游建设项目要早安排、早部署、早开工。项目资金要优先保证景区道路建设,打通连接各景区的“卡脖子”路段;规划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要早日启动,尽快有实质性进展;要完善停车场、标志牌等相关配套设施,搞好公路及其两侧的环境整治。修路不可能不动土,修山路不可能不挖山,也不可避免地要砍一些树,但是,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做到精心设计、文明施工,尽量少挖山、少砍树、少破坏植被,要有集中的弃土弃料场,有些地方要恢复植被,真正把旅游道路打造成一条景观亮丽的风景线。

要严格规划管理。省里制定的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规划,对沿线各景区已有明确定位,必须严格遵循,切实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现在,大家都在搞专项具体规划,但决不能把省里的规划搁在一边,必须在省里总规划的前提下,搞各景区的详细规划。如果出现景区规划各自为政,盲目开发,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然,省里的规划也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科学性、合理性,做到保护与发展相统筹。当前,受西峡鹳河漂流热的影响,一些地方纷纷规划建设漂流项目。对此,一定要慎重决策。漂流项目过多,不仅需要搞水坝工程,影响环境,而且会导致无序竞争,破坏旅游业发展秩序。在这方面,我省的教训可谓比较深刻。伏牛山所在市县都要严格按照省里的整体规划,制定实施区域规划和景区景点专项规划,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范围内,完善基础设施,严禁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尤其要合理控制索道和漂流项目建设,避免雷同化和一般化。

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旅游有多重功能目标,经济性、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都很强,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系统的独特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点,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切实提高生态旅游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过去我们缺乏这种意识,现在来看一些景区的建筑过于密集了。景区项目建设一定要适度,建筑物要合理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过于密集、破坏景观。昨天看了老界岭旅游休闲地小木屋建设,原料是东北的,由人家工匠来组装,基本上不动土石。尽管一次性造价较高,但与周围植被、环境相和谐,品位很高,而且在景区开发中,建筑物点缀得非常好,对生态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此外,景区景点所有项目都要配套建设环卫设施,严防垃圾、污水污染环境。

篇10

旅游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中一个醒目的新增长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实施‘特色追赶’战略,加快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林业新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思路,也成为各地加快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普遍思路。据此,为切实推进“生态旅游”战略,彻底改变区域经济结构单一的现状,将生态旅游培育成万宝中心苗圃的并举产业,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进行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根据市委提出的“北跃”的战略部署,结合建设“北国水城”的大好契机,利用干校所处的地缘优势,积极推进特色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加快特色旅游开发,可以为中心带来“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1.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是生态旅游基地得以存活的基本前提。万宝中心苗圃位于万宝大道6.2公里处,距松花江公路大桥只有20分钟路程,距市区仅有19公里,双向八车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园区内利用新农村建设资金,新建了通圃路、兴校路、文冠果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原荷花池南侧,建设木质桥廊、木制亭,通圃路中间位置建设环岛、环岛内建设凉亭,新建仿木园林景观大门。继续与北方联盟军事拓展俱乐部、进恒拓展俱乐部合作,建设有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2.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生态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多年来,为了更好的培育优质苗木,苗圃禁止使用农药、除草剂、化肥,所以苗圃的土地比较适合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3.专业化生态经济管理是生态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旅游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从发展趋势看,生态游还将因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而成为朝阳产业。

三、需求分析

1.市场需求。生态旅游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主流与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都市林业的大力发展,园艺型林业、示范型林业、观光型林业将是今后林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只要规划和保护工作做的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旅游业将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要求中,产业与环境互利的双赢产业,是资源开发中,减轻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压力,克服生态脆弱劣势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最佳选择。

2.社会需求。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发展格局正逐步向“以城带乡,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郊一体化”的方向迈进,这就要求城郊林业要为市民提供旅游休闲娱乐场所;要为市民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水果、蔬菜、花卉和特种鲜活或观赏用农产品;要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供场地;要为城区建设提供合理的绿色空间,改善都市生态条件,美化都市环境;要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载体。

3.生态需求。该基地扩建完成后,植被状况将会更加良好,更具有水资源涵养保护、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达到树绿水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生态效果。

4.经济发展需求。 基地建设完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将大幅度提高,科技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工人增加收入;科研基地的建立将创造隐性资产,将吸引社会闲置资金投入到林业生态旅游发展中,从而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增加产值。所带来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效益将是有目共睹的。

四、条件分析

1.资源条件。 万宝中心苗圃旅游资源丰富,软环境建设正在向正规化化方向迈进;树木品种较多,温度适宜、水资源优异;绿色产品及蔬菜的生产已颇具经验及规模,被广大干部、学员、群众所接受,并越来越被重视。生猪饲养、农副产品生产等规模逐年加大,技术含量逐年提高。文冠果科研基地的建设已初步完成,木质曲桥、休憩绿地、母树林观赏区,水上垂钓区,荷花湖等园区内基本景观极具特色。

2.原材料条件。 阳光智能温室等基础建设已具规模,无公害农副产品检测严谨,项目发展不会受到原材料及地域的限制。

3.交通运输。距松花江公路大桥6.2公里,距太平国际机场20公里,距哈大公路100米,距哈尔滨火车站10公里,距公路大桥客运站6.2公里。交通便利,运输通畅快捷。

4.经营管理能力及技术情况。万宝中心苗圃将成立生态旅游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服务协调工作。广泛聘请省内外专家为技术顾问,成立无公害农副产品科学研究小组,负责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开发推广。

五、方案设计

1.项目实施目标。 ①生态基地建设;②水、电、路配套,环境优化;③无公害农副产品检测体系完善,自我检测能力增强;⑤到2012年,发展成为江北地区最好的生态旅游园区。

2.项目实施地点和范围

地点: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大道6.2公里处,万宝中心苗圃1700亩土地面积内。园区位于哈尔滨市江北,距市中心6.2公里,园区内林地丰富,树木茂盛,自然环境优美,无城市和工业污染,毗邻346车站,临近哈大高速公路,直通松花江公路大桥、飞机场、火车站,交通十分便利。

3.项目实施内容

(1)基地内。①鲜果采摘区扩建标准果园;②扩建阳光温室基地,扩建高标准日光温室;③建设水上娱乐垂钓区和森林浴场各一处;④军事拓展训练营一处;⑤农事实践基地一处;⑥生猪饲养基地一处;⑦野营度假区建设度假营区;⑧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室、综合服务楼;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2)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修柏油路、水泥路、硬化田间作业道、田间排水沟护坡、

绿化美化、修建木质曲桥、铁索吊桥、打机电井、提水站、蓄水池、室外给排水管网等。

4.实施计划。园区建设从2010年9月―2011年9月。

5.支持环节。①新品种、 新技术的引进应用资金; ②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仪器配套资金;③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资金。

6.组织落实。基地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分管组长负责,财政、农业、城建等部门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并负责制订基地实施方案,万宝中心苗圃具体实施。聘请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林业大学等多名专家为技术顾问,成立专家科技指导组;建设,管理协调服务由领导小组负责,局里投资的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公开招标,设备、仪器购买实行政府采购。

六、效益分析 (略)

七、项目资金筹措(略)

八、项目投资估算(略)

篇11

关键词:湿地;旅游;隐患;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98-02

一、哈尔滨湿地文化特质

哈尔滨湿地文化特质就在于它的原生态的城市湿地文化,而非次生的,非乡村的。主要表现在依托松花江水系的北方原生态湿地文化,以及与城市共生的多元杂合的人文湿地文化。

1.依托松花江水系的北方原生态湿地文化

哈尔滨湿地属于松花江流域的江河湿地类型。松花江是我国位居长江、黄河之后的第三大河,也是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是东北最大的内河。哈尔滨境内的松花江,包括自上游双城市境内拉林河口至下游依兰县境内民主屯区段,由西向东缓缓流淌,江面开阔,水量充沛,大气磅礴。规划开发的哈尔滨松江湿地面积达12.5万公顷,其中包括太阳岛湿地、金河湾湿地等万亩以上的大面积平原湿地12块,属于松花江滩涂湿地和支流河口湿地区。其湿地的自然属性特色鲜明。可见是典型的大江、大湿地、大都市相结合的北国原生态湿地风光,为天然形成,是大自然的禀赋和赐予。

2.与城市共生的多元杂合的人文湿地文化

松花江伴随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孕育、形成及成长,而且滋养了这方水土的居民,因此哈尔滨的湿地文化也打上哈尔滨城市历史文化的深深烙印。金代的金源文化及运粮河文化、清代呼兰水师营文化、欧陆文化及侨民的休闲文化、松花江航运文化,以及老道外的关东文化、抗联红色文化无不渗透于哈尔滨松江湿地文化中,赋予哈尔滨湿地文化以个性,也造就了哈尔滨湿地文化有别于国内省内其他地区的殊异点。可见,松花江湿地文化和城市文化息息相关,相融共生。

二、哈尔滨湿地旅游开发存在的隐患和挑战

1.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忽视了提升质量和增强文化创意的内涵式发展

目前从已经开放接客的14个景区综合分析看,更多的是注重规模,而忽视品质提升和文化创意。除了太阳岛、伏尔加庄园品位较高,有自己的休闲度假项目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外,大多数景区对本区域湿地文化和松花江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得不够,没有找出自己的文化异质性,只能搞出一些低端、单调的旅游产品,市场的认知度不高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2.保护与修复力度明显弱于旅游开发建设的热情

一些景区真正建设的主要是围绕湿地开园接待游客的景观、栈道、庭阁、接待设施、码头、游船等效益项目,湿地恢复保育、环境保护的项目就很少看到。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恢复和保育是发展的前提。忽视了这个前提性、基础性的工程建设,导致有的湿地公园存在着急功近利求效益,匆匆忙忙接游客,使公园隐藏着极大的生态隐患,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如有的湿地公园缺少卫生环保设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没有水冲或免冲环保厕所,有些游船并不是无污染的电瓶船、气体排放不达标,湿地公园成了湿地一个新的污染源。

3.产业素质低难以保证应有的发展水平

把松花江湿地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来考察就可以看到,目前它整体的素质水平还很低,产业结构松散,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表现在,一是14个城市湿地景区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除了伏尔加庄园、太阳岛景区具有较高的档次水平外,按照旅游行业标准衡量大多数景区都还有相当的差距。二是粗放的管理造成了严重的问题。有的景区出现私设乱摆摊床和强卖的乱象,毁坏了景区的旅游形象。有的把厕所的垃圾直排江中,对湿地环境直接造成破坏。三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多数景区处于城乡接合部,从业人员多为农民,景区没有专业院校毕业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的景区导游讲解员,游人进了景区就成了自助游,而湿地公园应该向游人展示的湿地生态旅游的丰富内涵目前还没有做到,把湿地生态旅游降格为一般的休闲或郊游活动。景区管理层更是缺乏专业人才,造成了管理粗放、服务不规范、经营低水平的现状。

4.投资不足已成为继续开发建设的瓶颈

由于对项目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准备不足,湿地景区建设项目较多的呼兰区、道外区、松北区等都遇到了后续资金不充足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已经开工的旅游景观设施项目上,还有湿地恢复保育项目、正常的湿地维护管理专项经费,等等,都难以落实。这些单位除了自己努力协调筹措外,大都把希望寄托在争取市、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投入不足将直接制约城市湿地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进程。

三、哈尔滨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第一要务是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度的利用。目前有两项内容需要填补。一是建立健全湿地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是湿地景区建设管理所必备的条件。没有环境监测系统的湿地公园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合格的景区,是不能开展旅游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积极构建由环境监测、景区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组成的四个相互反馈的信息链。由环境监测这个链不断地向景区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前三个链反馈信息,从而对整个系统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以达到生态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目标。二是建立健全湿地旅游统计调查。以通过科学统计取得的数据来准确地掌握湿地景区接待的休闲游憩市民与外地来游客的数量、比例及变化,季节游人消长的规律,游人消费和湿地旅游产业链发育情况,湿地旅游经济规模和发展趋势,湿地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等等,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统计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2.构建一个有效的组织架构体系

“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开发建设彰显了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是“十二五”城市与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一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同时也是综合开发建设任务重、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政府应该担当起主要的职责,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松花江综合开发领导机构,统一领导湿地长廊的开发建设管理工作,协调和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实施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管理标准,分级实施项目建设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3.抓紧健全规划体系,对已有的规划要有效实施

当前最好的措施就是加大《万顷松花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力度,实施规划控制,合理布局,对景区建设项目应该履行审批程序,认真评估论证,严格把关。同时还要逐步健全规划体系。坚持保护在先、规划在先的原则,在总体规划和《松花江黄金旅游带策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道里、道外、呼兰等区域规划和呼兰河口等景区规划,确保科学有序开发。

4.从资金和政策入手,突破投入瓶颈

城市湿地公园等景区建设是一个少则需要投入上亿元,多则十几个亿、几十个亿的大工程。它是一个需要大投入的城市生态基础工程、民生公益项目,同时又是实现城市生态经济价值的大型保护开发项目。一是分清建设项目的性质。应该区分出四类项目:(1)生态基础建设项目;(2)市民休闲湿地公园项目;(3)旅游观光湿地公园项目;(4)其他生态经济开发项目。二是对于(1)、(2)两类项目,应该由政府完全投资。政府要量财力而行,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融资平台,协调社会资金,并积极争取省及国家的有关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收缩规模保证重点项目。三是对于(3)类项目,属于政府建设的,应该由政府完全投资;属于企业或农民建设的,因为湿地公园带有环境保护性、社会公益性,政府应该出台扶持政策和给予资金支持;对经营性的大型湿地主题公园项目应该进行招商,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投资开发。四是对于(4)类项目,原则上是做好项目策划,通过招商引资解决投资问题。

5.以文化为灵魂,丰富产品,打造出经久不衰的经典景区

篇12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美丽的“世界橙乡”、“”——,隆重举办旅游暨果业产业招商推介会,这不仅是一次畅叙情谊、增进交流的隆重聚会,更是一次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洽谈盛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来宾朋友重点介绍13个“建设条件好、发展前景广、投资回报大”的项目,热切期待各位企业家选择合适的项目与我们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1、温泉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温泉生态旅游区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风光秀美,拥有形似“天台”的灵石寨,“小桂林之称”的青龙河,江南名窟“”等众多自然景观,还有优美的客家田园风光。景区内的磷石背温泉温度达70度,日流量达3800吨,是省目前探明流量最大的温泉,且温泉中含有丰富的偏硅酸、钾、锶、锰、硫、硒等矿物质元素,具有养生、健身之功效。加上温泉景区距离206国道和济广高速公路出口仅3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区位十分优越。该项目适合建设集自然探险、温泉休闲度假、客家风情体验等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吸引大量闽粤赣等地的游客来此观光休闲和养生度假。项目投资价值高,效益可观。

2、县红色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核心全红县之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保存完好,大部分景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包括12个遗址旧居、4个纪念设施和“调查”、前夕“罗塘谈判”、红四军“罗福嶂会议”等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等,红色革命标语近2000条,遍及全县各乡镇、村落,特别是1930年5月,同志在写下了《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光辉论著,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为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国家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家将加大中央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和对红色革命旧居旧址的保护力度,该项目拟整合全县的红色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开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河角生态温泉度假村建设项目。河角温泉度假村项目位于县南部的晨光镇河角村,距离县城19公里,这里有古朴的客家村落,森林茂密,古树参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目前已探明开发的温泉日流量达1800吨,水温高达70摄氏度,富含偏硅酸、钾、锶、锰、硫、硒等20多种矿物质,极富养生、健身之功效。加上该项目距仙人寨森林公园仅2公里,可以形成连片观光休闲景区,交通便利,开发条件优越,项目前景十分看好。

4、源桠髻钵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是县,位于我县三标乡境内的桠髻钵山,是和同胞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源桠髻钵山海拔1101米,放眼远望,重岳叠峰,气势雄浑,南北陡峭,东西狭长,形似一张椭圆形的座椅,让你“一脚踏三县、一眼望两江”的美丽景象尽收眼底。这里空气清新,生物资源堪称赣南第一,仅乔木树种就多达340多种,灌木树种240余种,厥类植物无数,还有600多种野生动物。我县已将桠髻钵山申报为省级森林公园。随着对源宣传力度的加大,桠髻钵山知名度不断提高,将吸引大批来自粤、港、澳等流域经济发达城市的探源者,是游客投身自然、沐浴自然、享受自然的绝佳去处。项目拟按省级以上公园标准进行建设,并与安远的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定南九曲旅游度假村形成探源度假游线路,开发前景良好。

5、项山甑休闲度假旅游区开发项目。项山甑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的县项山乡,海拔1529.8米,是赣南的第二高峰,县第一高峰,具有“高、奇、险”三大特点:“高”是指项山甑素有“一眼观三省”之说,举目望去,山峦叠嶂、绵延云海、奇峰突兀、飞瀑流泉、风光诱人;“奇”是指项山甑的花岗岩石地形地貌是赣、闽、粤独一无二的;“险”是指项山甑万丈悬崖,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一个胜地秀。登上项山甑之巅,令人心旷神怡,山下生态村庄星星点点,牛羊成群结队,悠闲自在。项山甑的美,在于那独特的自然风景,一切是如此古朴清静,如此安详仁慈。该项目拟在项山半山腰修建一个四星级度假村,融合自然景观、修建观光设施,点缀山间犹如仙境,景区已通四级水泥路,交通便利,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6、云盖岽景区建设项目。云盖岽景区位于县城以北10公里的乡东团村,景区面积约4.8平方公里,山顶海拔1077.6米。这里山高云布,变幻莫测,森林茂密,泉水长流,山势高昂雄伟,常为云雾覆盖,故名云盖岽,是“八景”之一。整个云盖岽古朴清静,景物宜人。山上有蜈蚣吐珠、灵龟听经、莲花托果、玉屏锦障、盐鱼重生、悟道仙岩、猛虎点头、茶树红花等景点。这里还有闻名赣、闽、粤三省的千年古刹——浩然寺,每年都有近10万香客前来烧香拜佛,开发潜力巨大。

7、风景区建设项目。风景区位于县镇,面积4.6平方公里,这里巨石盘亘,神奇僻静,峭壁耸立,景色优美,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上有建于康熙年间的古塔和古寺庙,几百年来香火不断,古人云:“遥望盘龙神仙境,环视山峦留圣人”,有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美誉,是“八景”之一。蜿蜒曲折的河从山下缓缓通过,百年文昌祠屹立在三面环水的绿洲上,恰似一幅优美的山水风景画展现在眼前。加上这里交通方便,人口密集,开发条件优越。

8、周田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周田古村是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村里有明、清时代连通赣、粤、闽三省“盐上米下”的古驿道,给周田带来了明、清500多年的繁荣,培养了大批客家富商,村里留有远近闻名的28座(现存完好的有15座)古代客家方形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筑艺术。周田古村周围环境优美,奇石、秀峰、古树等自然景观点缀其中,仙人桥、吊子石、万安禅院等多处景点散布周边。周田古村的开发将以客家古代建筑为基础,形成集江南水乡秀美和客家特色风情为一体的特色客家风情游景区,以其悠久的文化历史、江南水乡的秀美、古朴的客家风情将吸引各方游客前来观光。

9、源仙人寨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源仙人寨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南约5公里,规划总面积5.94平方公里,景区内森林风景资源丰富,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观赏、科研、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区域代表性,区域环境和开发利用条件良好。目前,我县已向省林业厅申报建设该项目,已经建成普济山景区、沙山里景区、仙人寨景区和五里滩景区等,交通十分方便,客源市场充足,开发条件十分优越,是发展生态旅游理想景区。

10、百里脐橙观光带建设项目。种植柑橘历史已30多年,目前种植蜜桔、脐橙等果业面积达50万亩,果品年产量达60万吨,是久负盛名的“中国蜜桔之乡”和“中国脐橙之乡”,是赣南果业产业的核心区和果品流通重要集散地。该项目位于县乡、镇和镇,拟在穿越全县南北60余公里的206国道两侧建立一条百里脐橙观光带,建成一个集休闲农业、旅游度假、种植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景区项目,形成国内独特的生态农业观光带,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她的核心景段“客乡橙园”,就是让游客亲身体验客家风情,观赏橙园美景,品尝橙果美食,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尽享山乡气息,仿佛进入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将吸引大批来自沿海地区休闲度假的游客。

11、天然脐橙粉(奶茶)生产项目。奶茶以其风味时尚的特色,受到青年朋友们的追棒,正成为世界上一种全新的饮料消费趋势,相关产业发展强劲。项目依托作为世界脐橙的主产区的优势,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发的脐橙奶茶饮品,具有纯天然、健康营养、风味独特的特点,产品能迅速地打开广阔的市场,取得较好投资收益。

12、纯天然脐橙果汁生产项目。纯天然脐橙果汁作为一种天然化、低脂肪、高纤维、低盐分的纯绿色营养饮料产品,逐渐成为了饮料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量迅猛增长。我县脐橙种植面积25万多亩,年产量达30万吨,其中残次果发生率占产量的8%左右。项目利用县及周边县市充足的脐橙残次果资源为生产原料,企业生产成本低,投资回报大。

13、纯天然脐橙膨化颗粒生产项目。发达国家对食品的需求正趋向天然化、低脂肪、高纤维、低盐分的方向发展,脐橙膨化产品则适应了这一潮流。据统计,国际市场对膨化(水果)食品的年需求量从2002年的8万吨上升至目前的30万吨,绝大部分来自台湾和新加坡等国家,销售价格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全国所有脐橙主产区只有进行脐橙膨化食品生产,项目利用及周边县市低价脐橙残次果资源进行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乘着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今日的到处生机勃勃,商机无限,潜力巨大。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开明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胸襟,诚邀四方宾朋,共谋发展大业。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多来观光考察,热忱欢迎你们关注、垂青、投资!我相信,这次推介会,不仅是我们增进了解与友谊的新纽带,更是我们推进交流与合作的新起点,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篇13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资源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87-02

在人类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人类总是试图控制并改造自然,并将自然环境其纳入自己固有物质资产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但创造出了可观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将自然生态环境逼到了崩溃边缘。当代人类文明的核心主题开始由如何控制和改造自然,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愿景,即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本质上强调生态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应该将其统一起来,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指导城市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在培养地方支柱经济链的同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达到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平衡发展。本文将以新疆布尔津县总体规划为例,探讨沿边城市的生态旅游规划中人、城市与资源环境的和谐问题。

1 新疆布尔津县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的基础分析

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是对基础性资源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布尔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形成对地域生态资源开发方式、品味特质以及开发价值的客观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布尔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地位及开发序列,并为制定生态旅游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1.1旅游资源类型丰富齐全、单体数量多

县境北踞阿尔泰山,南盘科克逊山,襟抱布尔津河与额尔齐斯河冲积一洪积平原。境内一、二类资源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资源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从南到北依次为雪山:冰峰、森林、草原、绿洲、湿地、荒漠等;北部景点较为集中:处于重要的规划旅游线路上,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也是布尔津县的“城市名片”。

1.2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空间上组合有序

由于布尔津县是全国唯一与哈、俄、蒙三国交界的沿边城市,其独具特色的文物古迹将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布尔津县境内有包括喀纳斯湖羊背石、图瓦民俗村等在内的文物古迹,有达升依不拉克墓地、乔拉布拉克古墓群、喀纳斯湖石堆墓等具有神秘外域色彩的古墓群,有古老动情的岩石壁画以及栩栩如生的草原石人。县域北部的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拥有原始奇特的自然风光,同时该乡也是中国图瓦人的主要聚居地,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图瓦人一直保留着古老的人文景观,蕴藏着原始的文化特征。

1.3独特的旅游资源。品位高、具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关键性因素,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作为新疆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的接待基地,布尔津在地区旅游空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点。布尔津县与阿勒泰地区其他县市协调组织,重点开发和宣传以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以生态旅游、科考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为主,将沿边西域的自然及人文风貌作为差异性竞争的核心。

2 生态旅游城市的人、自然环境、城市三者关系探讨

2.1布尔津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系统构成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涉及到经济学理论、美学原理、地域分异规律以及生态学原理等大量的基础理论,规划人员需要从大量的基础素材中挖据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在确定了优势市场后,对项目进行设计,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系统结构规划,通过清晰、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得城市的生态绿后规划的核心内容与系统结构呈现出高度层次化和概念化。

2.1.1基础层面

对象城市的资源特色及其自然环境决定了其生态旅游规划的基础条件,其中其资源特色是城市规划所要考虑到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未来城市的支柱产业,综合规划需要考虑到客源市场的分布及其需求特征。

新疆布尔津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其一、二类资源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县境内喀纳斯湖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地理区域上,布尔津县近邻新疆六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的阿勒泰,处于重要的规划旅游线路上,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2.1.2核心层面

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中心任务就是以目标市场和城市资源的为基础,规划未来城市旅游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立以旅游为支柱的地方经济产业链。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制造产业,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以有形的生态项目与无形的旅游服务组成的,规划工作的核心工作即是将这二者在空间上有机统一起来。

作为布尔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项目将西域沿边地域风貌为主体,以人文景观为陪衬,利用天然地域组合,充分挖据了西域古建筑群的设施功能,并遵循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设计原则,重点打造以生态观光旅游、科考探险旅游以及民俗旅游为重要产品的生态旅游项目。

2.1.3辅助层面

生态旅游城市的综合开发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城市交通、通信、能源以及城市功能性设施等作为生态旅游的辅助层项目,其完善与优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地方旅游服务体系的质量。

为形成生活的环境友好生态圈,布尔津的城市规划根据目标游客的品位、价值特色以及客源需求合理划定了其辅助功能设施的规模。在布局合理、完善和功能齐全的旅游生活服务设施的同时,尽可能得与地域环境形成协调和互补的关系。

2.1.4目标层面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目标是通过对区域资源及建设项目的统一设计与策划,在凸显地方资源特色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利益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双向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将会对地域功能基础设施及辅助设施的规划建设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旅游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布尔津地区规划的最高目标,由于该地区独具特色的边貌风景,一旦其自然风貌遭到破坏,将不仅使得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毁于一旦,同时也失去了生态旅游经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而,布尔津在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采取原址静态保护,结合展陈的方式,将旅游区建设为良性循环、自然与人协调发展共存的区域空间。

2.2构建人、自然与历史文化的和谐生态圈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以人与生态资源协调共生的观点为指导,在规划中突出区域性建筑特点,尊重民族的历史传统,并将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融入到社区建设单元。遵循可续发展观的理念,强调人、社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文化环境。

2.2.1构建和谐生态循环系统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中,建设和谐的循环生态系统是目前困

扰大多数旅游城市的主要问题。城市的生态旅游规划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将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民族风貌等物质文化因素纳入系统规划范围,并将人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单元。

在布尔津县的城市规划中,规划人员有限考虑到了作为生态系统血液的自然水系因素。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放在优先位置,在水自然的利用方面,在农业灌溉技术中引入滴灌、畦灌和竖井灌溉方式;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将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和城镇景观,以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和谐、健康、有序发展。

2.2.2社区参与的自然生态管理体系

协调并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维持并保护生态循环系统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非生态化的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无疑将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因而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是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的参与不仅有利于传统生活方式的保持与发扬,也有助于改善居民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

从布尔津县的总体布局结构上看,居住用地按组团围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突出地方多元文化特色。在社区集中管理方面,建立社区环境指标的责任制度,将生态旅游资源的与社区文化生活进行合理组织。在居民生活管理方面,发展集中供热,改善民用燃料结构,控制煤烟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促进城市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的改进。

3 结语

布尔津县的总体规划确定了县城以建设新疆园林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的中期规划,以人与生态资源协调共生的观点为指导,以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布尔津地区规划的最高目标,将旅游区建设为良性循环、自然与人协调发展共存的区域空间。

参考文献:

[1]洪剑明,冉东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杨志峰,何孟常,毛显强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25(3).

[4]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Z],2006.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5)[R].2004.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2006.

篇14

领导重视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前提,我局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旅游招商引资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队、所)的负责人为成员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场开发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坚持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旅游工作不动摇,一手抓招商引资工作不放松,以招商引资工作来推动旅游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强化招商措施,加大招商力度

在市委市府提出的“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组织中心”发展战略指导下,坚持“引资、项目”两大带动战略,继续以景区招商为重点、项目为核心、服务为宗旨,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稳住增势,突出重点,积极作为,进一步完善投资促进服务工作,加强软环境建设,重点打造旅游精品,强化招商引资以及旅游宣传促销,努力发挥招商引资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整合资源,包装项目

为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促进旅游招商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局高度重视项目包装策划工作,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招商的理念,先后委托高端策划机构策划我市重点旅游项目;收集汇总全市旅游项目进行精心包装;专门印制招商画册,建立了××旅游招商项目库,全年累计包装策划了旅游招商项目41个,为××旅游招商工作储备了详尽的资料。

1、建立招商项目库

在项目包装储备上,聘请专业机构包装策划了“一江揽五秀”5个项目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分析,并将其列入全省大力支持的重点旅游储备项目。另外,收集、汇总、包装了张坝景区开发建设项目、方山生态园、华阳现代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双加镇松滩湖休闲度假旅游开发项目、凤凰湖景区项目、普照山景区项目、天仙洞景区项目、百吉滩温泉项目、玉蟾山温泉项目、玉兰山景区旅游建设项目、福宝古镇旅游整体开发建设项目、尧坝古镇维修保护建设项目、法王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震东民族文化特色度假村项目、红龙湖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黄荆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丹山中心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计18个旅游招商项目报送了市招商局,完善充实了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

2、编印招商画册

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经过筛选比较,精心包装了张坝桂圆林及沿江旅游带开发建设项目、方山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笔架山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神臂城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黄荆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凤凰湖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芙蓉岛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百吉滩温泉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天仙硐景区前山与后山整体旅游开发项目、叙永县丹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心景区、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画稿溪开发建设项目、红龙湖度假旅游区开发建设、佛宝景区天堂坝片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玉兰山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泸县龙蟾温泉度假村开发建设项目15个招商项目,并委托专业公司策划、设计、编印了精美的《××旅游招商画册》,为全市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委托机构策划项目

为增强我市旅游吸引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价值,包装策划具有投资价值的旅游项目开展对外招商,今年从旅游发展资金中安排了200万元聘请了北京大地风景旅游咨询集团和北京时代科旅等专业策划机构分别策划了江阳区美酒湾旅游项目和纳溪区天仙洞、凤凰湖景区等3个旅游项目,这3个项目的成功策划为我市以后旅游招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行性材料。

(二)利用展会开展招商

在招商方式上,继续坚持走出去战略,利用参加各种展会的时机,组织有关项目招商单位到重庆、成都、大连、义乌等地开展旅游招商活动8次,先后参加了第十二届“渝洽会”、“重庆·××投资说明会”、中国国内旅交会、第十届西博会、义乌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进行了项目推介,向参会客商重点推介了我市佛宝、黄荆、张坝等旅游招商项目,与客商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洽谈,为××旅游招商开辟了途径,拓宽了××旅游招商渠道。

1、1月9日至11日,我们精心组织了合江县旅游局、佛宝景区以及古蔺县旅游局等有关旅游企事业单位到重庆参加了由省旅游局主办的四川旅游产品冬季宣传促销活动,借助这个平台散发旅游招商引资宣传资料1000多份。

2、3月27日至29日,我们组织各区(县)旅游局、旅游景区及旅行社的有关负责人共计30余人参加了2009中国重庆城际旅游交易会,在会上经与有关友好地(市、州)的旅游部门、旅游骨干企业、旅游协会、新闻媒体的协商,参与加入了中国城际旅游联盟,有效推进了我市的区域旅游合作,为我市在重庆的旅游招商奠定了基础。

3、4月17日至19日,在大连2009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我市预定展位1个并进行了特装,积极开展招商洽谈,推介我市旅游线路及产品。

4、5月11日至13日,我们组织江阳区旅游局、合江县旅游局、佛宝景区、尧坝古镇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到重庆参加了第十二届重庆渝洽会,在××投资说明会上向参会客商详细介绍了我市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并推介了我市佛宝玉兰山开发建设项目、黄荆旅游开发项目和一江揽五秀旅游项目等三个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引起了参会客商的积极关注和浓厚兴趣。

5、6月18日至21日,重庆第一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我市统一设置展位并组织有关旅游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展览,现场接受了大量客商和游客咨询。

6、10月16日到20日,在第十届西博会上,对我市包装的张坝桂圆林及沿江旅游带开发建设项目、佛宝景区天堂坝片区旅游开发项目和玉兰山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等15个招商项目上进行了重点推介,发放了旅游招商画册500余份;

7、11月12日-15日,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浙江义乌举行,为筹备此次旅游商品博会,我市精心包装了佛宝旅游招商项目和黄荆老林招商项目报送省旅游局统一推介,最终,黄荆老林项目入选全省十大重点旅游推介项目在义乌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进行了推介,赢得了众多旅游商家的青睐;

8、11月19日—22日,200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云南省会昆明市隆重举行,我市旅游系统13人参加了此次旅交会。带去了我市的15个旅游招商项目画册宣传资料并进行了宣传推介。

(三)重点出击,专场推介

针对重庆主客源市场,我市在重庆市工商联、重庆市旅游商会的大力协助下,与市招商局联合在重庆召开了××旅游招商推介会,重点推介了我市古蔺黄荆老林旅游项目、叙永丹山旅游项目、合江佛宝景区旅游项目、法王寺旅游项目和尧坝古镇旅游项目、江阳区长江美酒湾旅游项目、纳溪区凤凰湖和天仙洞旅游项目共8个旅游招商项目,宣传了我市旅游资源和产品,与有投资意向的投资商进行洽谈和磋商,并积极邀请前来考察环境和项目。重庆市工商联、重庆市旅游商会领导出席了我市推介会并分别讲话,他们表示将于近期组织重庆市投资商和旅行社负责人考察团来我市考察。

(四)强化媒体,重在宣传

今年,我局在招商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首先,加大了与相关平面媒体的合作,在××日报、××晚报上开辟了专题专栏,分别介绍了我市旅游招商项目和招商相关信息。其次,加大了网络宣传力度,建立了网站旅游招商专栏,设置了旅游招商项目库,公示了我市的旅游招商相关政策和服务项目,借助网络的广泛覆盖性,获得了较高点击率,有效地宣传了我市的旅游招商情况。

(五)邀请客商,来泸考察

“走出去”的目的是宣传,“请进来”才能让客商更直观更详尽的了解我市旅游资源情况和旅游项目情况。因此,从实效性考虑,我市旅游招商在走出去宣传的基础上,工作重心开始向“请进来”倾斜,遵循广泛宣传、深入洽谈、实地考察的招商步骤,积极邀请对我市旅游项目感兴趣的外地客商来泸实际考察。先后有香港竣洋集团、香港环球投资公司、广东东莞王评设计公司以及重庆、广东、浙江等多家投资商来我市考察了佛宝景区、法王寺景区、尧坝古镇等景区景点和分水乡、黄舣镇、华阳街道、弥陀镇等相关旅游项目,目前仍有几个项目在密切联系之中,可望有实质性进展。

(六)改善环境,强化服务

实践证明,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推进招商工作的重要动力。为此,我们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工作的重点,坚持用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作风、最优秀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工作搭建广阔的平台。实行政务公开,大力推行行政效能建设,执行优化投资环境的“九项制度”,即: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重大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政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首办负责制、文明办公制、软环境建设责任追究制等。同时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了我局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推动了重大旅游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旅游招商实效

经过全市旅游系统的共同努力,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新的成效。从签约情况看,我市已新引进张坝桂圆林生态健身中心、笔架山生态观光园、玉蟾温泉度假区、洞窝峡谷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黄荆四星级宾馆及郊野公园项目、张坝景区二期土地整理项目、天仙硐景区天全寺项目和鼓楼山景区项目,项目合计投资32.928亿元。其中,洞窝峡谷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玉蟾温泉项目和黄荆四星级宾馆及郊野公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黄荆、福宝、百节温泉景区也正在与投资商洽谈中。

1、张坝桂圆林生态健身中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其中沿江带步游道、景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预计达1000万元,张坝防洪堤生态护坡工程建设2882.43万元,防洪堤建设12900万元,张坝桂水湖、游人接待中心建设1200万元。

2、泸县玉蟾山温泉旅游开发项目。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3.6亿元,主要开发建设温泉池群、温泉度假区、濑溪河二桥等景点。目前已完成200亩征地。

3、合江县城三星级宾馆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进行合江县三星级宾馆及配套设施投资建设。

4、黄荆四星级宾馆及郊野公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500万元,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设计工作,正在开展前期建设工作。

5、张坝景区二期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亿元,进行景区二期开发建设,主要包括张坝核心景区打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准备将其打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6、天仙硐景区天全寺项目。实现招商引资3480万元,用于修建天全寺景点接待处、圆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