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采购管理特色范文

采购管理特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采购管理特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采购管理特色

篇1

关键词:士官教育;特色教材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教材既是教育实施过程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士官数学教材建设要从整个军队教育系统来考虑,适应军队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体现军队对士官人才的需要。认真分析目前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士官院校教育的教学质量。

1 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士官数学教材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与士官教育发展需求相比,尚有一些不足。

1. 没用形成特色的独立体系

由于对士官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各专业的复杂性、部队一线的需求性等特点,造成有的教材过于简单或者过于深奥,不能适应士官学员的需要,又由于不同专业的不同任职需要,导致在课程内容的拓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严重脱离专业发展需求,不能适应士官教育的实际需求。

2. 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先进性

在教材的开发、编写过程中,编写主体过于狭隘,一般就是一个或者一个院校的一些教员各写一部分内容,而基层部队,武器装备一线的专家参与程度不高,于是形成了教材不够实用,不能很好地与各专业紧密结合,较少体现出先进的数学思想,这样势必使学员体会不到数学对本专业的影响,制约了学员的个性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造成学员整体素质下降,很难适应士官教育的发展。

2 士官数学特色教材的发展趋势

1. 职业化趋势

士官教育本身就是任职教育,它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而特色教材的开发同样要满足职业性要求,也就决定了数学教材内容和体例的创新要注重与部队一线联盟,添加与学员职业通用能力的相关的新内容,共同研制出一种不脱离实际,具有先进性、针对性和职业性的教材,这样的特色教材才更有生命力。

2. 立体化趋势

立体化教材是为了适应士官任职教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集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在一起的集合,而且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特点,按照实际需要来重新设计教学要求,进行二次开发,整套立w化教材配合使用,形成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为全面提高学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资源平台,

3.实用化趋势

从社会这个大系统的角度来说,教材的编写应该注重社会的需要,从受教育的角度来考虑,教材的编写应该注重受教育者――学员的需要,两者的综合就是教材编写的实用化趋势。

面对复杂的专业类型和武器装备型号,特色教材开发要不断适应军队科技和人员流动的动态变化,教材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要十分明确为谁而写,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将源自于专业的、生活的、符合学员生活背景的教学资源纳入教材,增加简单的建模实例,强调实践应用。

3 士官数学特色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1.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首先,对于士官数学教材,要加强专业针对性,突出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其次,在重要概念引入之前,应深刻、简明地阐述其产生的背景及应用的总体思想,以评估方式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给出进一步的总结,并充分考虑数学的需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适当的难度梯度选编教学例题。

再次,在教材中加大数学实验或数学建模的比重。

2.完善服务于专业的功能

士官任职教育中,专业培养是龙头,岗位需要是重点,我们要走学校和一线装备共建之路,使数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

首先,对各专业数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各大类专业教学所需数学知识调查分析报告。

篇2

转———严格落实人岗匹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坚持“人岗匹配、有序流动”的原则,通过基层单位之间调剂、人员划转、岗位置换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了冗员、生产口不适应、不适合人员、历届大学生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一是结合对井工矿、露天矿等主体行业中高龄、病弱等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人员的摸底情况,制定了公司生产单位主要工种50岁以上人员分流实施意见,严格考核并逐步分流至辅助行业。二是根据“人岗匹配、有序流动”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2011年以来合理调配了定岗定编分流人员、三个露天矿紧缺人员、新建单位人员等920人(占职工总数的9%)的调动与再配置。其中流向生产及生产辅助单位180人,在建单位331人,机关部室207人,服务及参控股、托管、存续等单位202人。通过内部合理调配,实现了人员内部流动的有序性,进一步激发了工作热情。三是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从公司内部为东露天矿建设项目部组织调配222名管理及操作人员,确保了东露天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拓———拓宽就业培养渠道,着力打造适用人才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及新建项目用人需求,加大自主及对外合作培养力度,着力为职工子女创造就业机会,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一是按照企业需求,做好超前规划和培训储备。2012年公司选拔了60名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取得学士学位证书的职工子女,到中国矿业大学攻读企业需要的主体和发展专业的第二学位。二是对318名大专及本科职工子女,按照公司规划安排到天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三是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将选拔出的217名大龄职工子女输入到公司新增、新建项目,同时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企业发展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提———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拓宽培训渠道,改进培训模式,全面优化培训体系。人力资源部以入职、转岗、在职三类培训为契机,建立培训基地,优化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重点突破管理人员学历、技术骨干人员专业、全员队伍素质三个提升。2011年以来累计完成培训12.5万余人次,其中管理人员学历及素质提升培训6000余人次,技术骨干人员专业提升培训7万余人次,全员队伍素质提升培训4.9万余人次。一是根据“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以电力、煤化工、生态等新兴产业员工培训为重点,详细制定“十二五”培训规划,从培训需求调研到组织实施,从结果落实到评估反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力求满足“十二五”期间的人力资源需求。二是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教练式培训方式,“有效的个人生产力”培训,量身定做“高级经理人”项目,举办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开展千人大讲堂等形式,实现了培训工作的重点突破。公司先后选派20名管理人员参加集团公司后备人才培训、国资委党校初级干部培训、清华大学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北京大学煤炭产业发展与投资高级研修班等。选拔90名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的硕士研究生班,选派25名中层专职党委干部赴中央党校培训学习。三是重点开展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和技术骨干人员专业提升培训,以覆盖各类人员为主要内容,通过项目合作,在全员素质提升和队伍结构优化上实现了新突破。以区队长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井工矿班组长和技能人才培训、井工矿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学历教育这三个层次的专业培训为重点,将基层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全部覆盖,打造一支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全面落实班组长和区队长、职业资格、新员工、转岗和特种作业培训,大力加强安全培训和三级技能培训。四是根据集团公司职业发展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下发了《平朔公司员工职业发展试行办法》,设置了技术类和操作类两条技术通道,其中公司管理的专业技术类岗位设首席专家2个层级;操作类岗位设首席技师、专家技师2个层级。经过个人申报、二级单位审核、职业发展领导小组评审等程序,公司完成了首批首席专家及专家的聘任,并明确首席专家列入高层管理人员范围,专家列入中层正职管理人员范围。

配———强化内部分配管理,实现薪酬有效配置

严格控制工资总额,不在争取总量猛增上做文章,而是在强化管理、优化内部分配结构上下功夫。通过严格考核,无量不增,市场接轨,现代信息化,减员提效,新企新制等手段,实现有效的激励目标。一是加快推进人力资源3P(职位评估系统、绩效评价系统、薪酬管理系统)项目,建立科学配套的分配管理体系,解决历史工资分配结构不合理问题。二是按照公司指导精神,配合项目组,制定薪酬分配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畅通职业跑道等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与市场接轨、与主业脱钩、与效益挂钩的激励机制,并通过“精干高薪”与装备现代化,积极推进新企新制,形成对外具有竞争性、对内具有公平性的薪酬分配管理体系。三是加大减员提效力度。将内部不适应原岗位的人员,经过培训充实到新建项目中,从而减少新建项目的新增人员,实现内部分配减员提效。通过减员提效等手段,在原煤产量和利润增幅较大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了工资总额,使人均工资的增幅与产量和利润密切挂钩,实现工资水平的增长主要向贡献大的生产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近三年公司原煤产量年平均增幅11%,利润年平均增幅38.7%,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幅27%,人均工资年平均增幅26.6%。四是严格实行吨煤工资制,无量不增,各单位的工资总额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挂钩,生产辅助单位和服务单位以及机关职能部门也与商品煤外运量挂钩,每月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指标、考核结果由企业管理部门确定。五是对各单位的内部分配比例进行规定,将生产和生产辅助单位的部门划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生产一线、生产辅助关键岗位、生产辅助一般岗位、生产性职能部门、机关职能部门,不同性质的单位规定不同的比例,保证分配主要向生产一线和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对各单位主管、副主管和一般人员也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管理职责、工作量等进行相应的比例规定,从公司层面最大限度的做到工资分配的公平、公正,使薪酬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2012年上半年通过对各单位的薪酬分配的效能监察,对各单位内部分配比例适时进行监督。六是规范工贸公司承揽业务单位相关工种工资标准。按照“与市场接轨、加强绩效考核、注重协商谈判”的原则,参考朔州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平朔公司相同或相近岗位的工资标准,核定了工贸公司目前承揽业务相关工种的工资标准。对于新增工种的工资标准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情况适时制定并下发执行。

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人企和谐发展

以加强维稳工作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员工政治觉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加强系统性政策指导,以专题会议和书面回复等形式,及时化解了职工大龄子女、矿联公司、保卫中心、工贸公司百人联名上访等多次。2011年以来共接待来访260余人次,均较好的完成了答复。处理事件中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与维稳工作相结合;二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三是坚持及时回复,把苗头处理在萌芽状态;四是坚持关心特殊群体,承担社会职能。在个别员工的个体中做到了文明接待、耐心接听、认真记录,对政策范围内的事项及时予以解答或解决,对政策范围以外的问题以及无理的、过高的要求也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员工理解支持。同时通过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避免了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篇3

Abstract: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urchase management practice”course status and go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deas, leading to curriculum reform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measures of the success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reform; safeguard measures

1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地位和目标

1.1 课程地位

随着采购对企业贡献的不断增加,企业对采购管理越来越重视。所以在采购人才培养和需求方面,加大了对采购人员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和现代化实用技能的要求。高职院校是企业补充现代采购人员的主要途径之一,理所当然对《采购管理实务》这门课程的开设和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采购与供应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整体上具备对采购与供应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初步掌握,熟悉企业采购的流程,具备从事采购员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技能。

1.2 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包括:会准确地填写采购申请单;能科学、合理地编制采购计划;能正确选择预算方法编制采购预算;能分析采购环境的各种因素;能够对采购市场进行划分;能运用供应商开发与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评估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能够做好采购谈判准备并进行谈判;能够正确评估采购合同的风险;能够进行采购合同审核;能够正确分类不同的采购绩效评估方法;能够设计采购绩效评估的相关指标。

(2)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公式;掌握价格分析相关原理;理解影响采购价格的因素,了解采购价格确定的方式;掌握采购申请单编制的流程;掌握MRP原理;掌握物料计划编制的流程;熟悉采购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掌握市场结构的构成;掌握供应商考评的基本方法;了解采购谈判收集资料的范围及内容;了解谈判步骤及谈判的技巧;掌握合同签订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采购合同管理流程和采购合同审核措施;掌握采购评估的各项指标;掌握采购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3)素质目标包括:通过实战演练、现场体验、案例分析等课程安排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实训项目组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项目组分工合作等活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具备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通过设置项目中的出错、意外、突境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变通力和灵活性。

2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思路

本门课程设计思路应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学科体系,根据企业采购管理和工作任务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凸现实践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特色。其教学过程设计可以采用:“任务/案例引入――学生团队成员分配工作/讨论任务――学生分头准备、老师指导监督――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课后反思深化”的方式进行。

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分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进行。在内容选取上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采购管理人才为目标,强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采购管理工作岗位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对工作岗位的针对性;兼顾现代管理思想,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强调教学内容对社会发展的先进性。

2.1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改革思路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采用单元模块化教学,将采购管理工作划分为采购认知、采购计划与采购预算编制、交易条件控制、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与合同管理、招标采购、其他采购操作、采购风险控制和采购成本与绩效管理九个单元任务。在每个单元之后都配套有相应的实训任务,教师可以灵活的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分阶段或集中完成。

本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地区产业特点,依托物流师、采购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采购员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构建课程内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设计。精心选取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任务,形成教学模块和经典案例,充分体现本门课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的困难与改进建议

(1)在小班教学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可以只对采购方向的学生就本门课开设小班教学,其他物流方向的学生可以合班上课。这样既重点保证了采购方向学生学习的质量,又拓展了其他方向学生的知识面,也缓解了师资教学条件的压力。

(2)针对企业采购岗位人员有限,实践课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实行轮岗制,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有采购现场经验的学生以现身说法,来帮助其他学生获得现场体验和模拟技能的提升。

(3)针对在实践环节难以展开集中教学和考核问题,可以灵活设置考核模块,将考核分为现场操作和模拟描述两种大的方式进行。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

3 对《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进行的尝试和探索

3.1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要符合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发现其本身存在的问题,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而很多教材已经陈旧过时,教师面临没有合适的可选用教材的压力,促使很多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自发编写教材。但是,编写的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他们缺少企业现场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所以,笔者认为要选好教材,前提是要有好的教材可选,就要必须从教材的编写抓起,其中的关键是要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就是学校要和企业紧密合作开发编写教材,尤其在教材的案例教学中,可以由企业的资深人员参与进来,编写最新的实用案例。同时,对整个教材的结构、逻辑、内容和简明实用性做好把关和审核。

3.2 在教学方式上科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理论课教学当中,要求老师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组织课堂内容,以情景教学、视频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完成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把企业的利益和自己的能力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在实践技能教学中,要选在实训室或就在企业现场进行,这就要事先取得合作单位的高度支持和配合。由于采购要涉及到和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协商谈判、签订合同,不可能做到现场有较多学生的参与。所以可以请采购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把一些典型的采购事例编写成经典的采购案例,供老师和学生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最终获得采购岗位上的相关技能,以达到实践教学目的。或者通过录像的方式,录取采购谈判现场、招标采购过程相关视频,供师生观摩学习,同样可以获取现场经历和相关能力水平的提升。当然,这其中会涉及采购方和供应商的一些机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也不失是一种方法。

3.3 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保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和落到实处

一般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就会开设这门课的学习,在每年暑假会有为期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在正常学期内被派出去进行工学交替式学习,在企业内进行现场学习1~3个月。校方要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方案,并同步派老师跟踪做好相应的指导方案。另外,指导老师要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做好沟通和协商,安排好学生在此期间的调查任务和学习任务。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4 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成功的保障措施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服务企业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和企业对基层人员的需求紧密联系。所以,其课程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企业合作的程度。在这方面,上海商学院校企合作的成功,很值得借鉴。

例如上海商学院采用五定模式――定目标、定模式、定规章、定学生数量、定学生去向,与“好又多”的合作,为其培养门店店长。双方约定以工学交替为课程计划,以过程性、多元评价为评估标准,以企业承担全部学费和奖学金为管理和激励措施,以择优录用为岗位就业原则,来达到合作目的。其中“五定”模式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校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实质性地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密切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联系,实现了学校育人和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这样的校企合作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因此,《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的成功,也应在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才行。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第一,必须或尽可能的实施小班教学,尤其在实训环节。这个措施看起来很容易做到,但是不少院校经常以节约教学成本或师资不足为借口而安排合班教学,所以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顺利。从长远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来看,这个措施迟早会得到校企双方的支持和保障的。

第二、高职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密切联系,高度配合。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以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依据的。所以带有很大的随机性,需求旺季大量需要和接受实习学生,淡季可能一个实习生都不要。所以学校理应要先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理解企业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灵活安排和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

第三、签订科学严谨的校企合作协议,包括对学校、学生、教师及企业的利益问题。校企合作应当以“双赢”为合作目的,校方应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经费又从哪里来?同样企业也应清楚地明白自己能为学校带来什么?自己的需求又是什么?利润从哪里来?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互相了解合作单位的类型与目的,具有彼此合作的利益点,具有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具有“双师型”的教学力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资金保障,具有与培养目标一致的首次就业岗位。明确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基本前提。

篇4

一、国有集团公司采购管理的现状

采购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在根本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本,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一直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被称为企业管理领域的“黑箱”。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正从粗放式逐步向集约化转变,成效十分显著,许多国企的采购管理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从采购管理体制上来看,绝大部分国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优化改进流程,实施权力分置,开展激励约束等措施,实现了采购管理中“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和“责任明确,奖惩严明”。

近两年来,国资委要求国有集团公司加大集中采购力度,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向供应链管理转变、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及不断创新采购管理等方法和手段,准确把握采购管理发展方向,尽快建立集中、高效、透明的采购管理体系。针对国资委的要求,国有集团公司都开展了采购管理提升工作。把提高集中采购率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对生产类、建设类企业集团来说,提高集中采购率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集中管控,即建立集采电子商务式的B2B网站(简称电子采购平台),通过此平台来实施全企业的采购业务。

二、如何建立集团公司级电子采购平台

笔者根据的经验,平台的建设需做好如下几方面的规划。

(一)确定建设模式

首先需确定集中采购工作的基本定位,定位决定了建设模式。大型集团电子采购平台目前有三种建设模式:

1.集中监管,集中操作模式。这种模式属于“采购管理集中,采购行为也集中”,即所有下属企业的采购监管、采购组织、采购实施行为均集中在集团总部的集采部门。此模式适用于强势集团,即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管控力较强。

2.集中监管,分步操作模式。此模式下采购管理集中在总部的集采部门。但是集采部门仅负责采购组织,采购的实施由各下属企业的采购业务部门负责。此模式介于第一、三种模式之间。

3.集中监管,独立操作模式。此模式下采购管理集中在总部的集采部门。采购行为的组织和实施由各下属企业的采购部门独立操作。这种模式实际上属于“采购管理的集中,而非采购行为的集中”,即集团公司采购管理部门不开展具体的采购业务,而是通过建立统一的电子采购平台,按照统一采购标准、制度、流程和供应商管理规则,由所属单位具体执行采购操作的集中采购。此模式适用于松散型集团,即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管控力较弱。

(二)确定平台运营模式

需确定平台建设完毕后的运行模式,目前主要的运营模式有三种。

1.内部职能及纯服务式。此模式下平台仅行使内部职能,并为全企业服务。平台的使用不收取费用,定位在服务。

2.内部盈利加服务式。此模式下平台在行使内部职能并为全企业服务的同时,也对下属企业收取招标费、网站服务费等相关费用。

3.内部职能加外部盈利式。此模式下平台不仅对内部收取费、服务费,对外部的供应商也收取中标服务费、网站服务费等,这种模式更接近商业化网站。

我们只有先落实平台的建设模式及运营模式,才能确定平台的建设目标及建设路线。

(三)确定平台的建设目标

对集团公司来说,建立电子化采购平台的目标通常有以下四点:

1.实现采购集约化。指集团公司采购管理由分散的职能管理向集中的统筹管理转变,达到降低采购价格的目的;

2.实现采购标准化。指集团公司采购管理由差异化的管理模式向规范化管理模式转变、由企业内控采购管理向集团阳光采购管理转变,并保证平台的业务模式必须合法合规,达到阳光、透明、防腐目的;

3.实现采购电子化。 通过平台上采购计划、采购立项、采购寻源、采购过程的全程电子化,达到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

4.实现采购科学化。通过平台价格库及其他分析工具,达到指导价格、辅助决策的目的;

在平台建设的准备阶段,应进一步细化采购平台的建设目标、方式和阶段性任务,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四)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实施路径,抓住关键流程和环节,分阶段有计划稳步推进。

2.先易后难、先大后全原则。前期工作应注重基础建设,不宜贪大求全,先从易处着手。

3.自上而下、以点带面原则。集团公司通过要求所属单位利用电子采购平成采购交易的行为,自上而下地推动集中采购的规范、阳光运作。推动过程是先试点再全面推广。

4.集中控制、分级管理原则。集团公司将统一采购管理制度,统一采购操作流程,统一集中采购目录,统一供应商网络,统一分类编码。管理体系可按多级法人的特点实行分级管理。

5.规范运作、阳光透明原则。通过建立统一采购制度和标准化体系,规范采购行为,保证所有采购过程阳光透明,所有过程有记录、可追溯。2013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0号令公布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平台的业务流程需符合此法令。

(五)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法论

平台实施需要采用科学的实施方法论进行。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调研、规划、试点、推广四部分重要工作。

1.调研。内部调研要充分了解下属企业情况、并传递新的管理观念;外部调研要针对先进企业的经验进行借鉴研究。

2.规划。在平台建设前期,应充分做好顶层设计和需求分析工作,全面调研、梳理各下属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以及主要采购方和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模式与流程要求,做到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做深做细。

3.试点。对于特大型企业单位,实施电子采购平台的风险非常高,先试点再推广是最佳的规避风险措施,而试点成败的关键实际上就在试点单位的选择上, 一定要选择易于实施的单位进行试点。

4.推广。试点工作的开展起来的同时,就需要启动推广的工作, 推广要注重顺序,先二级单位,后三级单位,逐级进行推广,有实际困难的下属企业要采取协助、政策倾斜、延后实施等策略,保证整体的实施进度。

以上就是本人在实施电子采购平台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建议,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概念

电子采购平台:是一个集“全方位的资讯服务+多效的采购交易平台+管家式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采购协同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采购企业可以采购信息,进行价格谈判,跟踪订单发货,评估供方绩效,分析采购策略,获取合作伙伴,了解市场行情信息等等。电子采购平台成功运行比较早的是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及行业化采购平台,例如中央政府采购网、广东省医药采购平台等,均是其成功的案例。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设计院)

篇5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而创新也日渐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软能力。随着国企物力集约化管理向纵深推进,对采购工作的效率和效益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企业在招标采购工作中积极探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亟待总结提炼并推广应用。在大数据应用背景下,对招标创新成果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的入库评审等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创新知识成果,形成企业招标采购工作创新知识库优质资源,有助于实现采购创新活动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整体提升采购管理专业理论水平。

二、物资采购管理创新知识库管理方案

1.物资采购管理创新知识研究

招标采购工作创新知识成果是指各单位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及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招标采购实践中行之有效、可持续产生出色成果、有一定管理创新和特色的、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招标采购工作创新知识库知识分类构成研究如下:运用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结合先进的招标采购管理理论及实践,提出具有国网公司招标采购工作特色的知识分类维度和各维度下的具体类别,包括:根据知识属性,考虑以下分类维度:

(1)按照业务模块、业务属性分类,包括采购机制和管理体系、采购策略管理、采购标准执行、电子化招投标、招标机构管理、采购工作模板、质量监督及供应商管理结果与招标采购联动等;

(2)按照招标采购流程环节分类,包括需求计划、招标准备、招标文件编制与审查、发标、开标、评标、定标;

(3)按照成果形式分类,包括研究报告、管理流程、操作手册、策略标准、工作模板等;

(4)按照采购对象分类,包括物资类、非物资类;

(5)按照适用的采购方式分类,包括招标采购(公开招标、邀请招标)、非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

(6)按照适用的采购模式分类,包括批次集中采购、协议库存采购、超市化采购;

(7)按照评审结果分为A级、B级,A级主要为入围和入选作品。

2.物资采购管理创新知识库评审体系设计

(1)评审方法研究

①评分法。优点是能够客观、定量地反映方案在各个影响因素维度上的优劣情况;缺点是由于评价体系设计和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对成果的总体效果评价容易出现偏差。

②论文盲审、答辩法。优点是由于不署作者名的成果材料送给不可能知道作者的人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最为客观;结合选手答辩,整个环节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适用于比较正规的论文评审。

③投票法。优点是该方法是基于投票人对所有成果的总体效果进行比较后作出的评价,经唱票后能够以比较合理、公正地选出最佳成果。建议初审盲审和投票相结合,盲审结果为推荐入围、不推荐入围;复审中结合企业答辩,采取评分法对企业成果进行评价。

(2)评审因素权重

①加分项法。优点是能够激励选手在加分项方面的表现,给予加分项表现突出的选手更多优势以弥补评分体系中其他指标方面的不足,甚至在评分中胜出,缺点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加分容易影响评分体系原有的公平性,对加分值设置维度的要求较高。

②序列晋级法。优点是兼顾不同的序列,并根据不同序列的特点量身定制晋级标准,确保了不同类型成果均得到适当的评价,序列内及序列间评分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3.知识入库管理方案设计

(1)关键字索引

建立知识库索引功能,支持对成果材料中的亮点关键字进行索引搜索。(2)动态评价

①动态评价管理。对创新知识库进行动态管理,如因政策法规变更、外部环境改变、实施条件不再具备等因素,已入库的创新知识实效性与时效性受到影响的,可适当调整管理级别。

②复制淘汰机制。对在库满一年,因政策法规变更、实施环境改变、实施条件改变等因素,已失去实用性或时效性的,经评审认定,可进行“已淘汰”标识。

(3)成果共享及推广应用

①定期/不定期成果共享。半年度和年度成果入库后,定期开展库内成果的学习推广。各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业务需要,按照分类、关键字等检索库内成果,满足业务管理提升的需要。

②建立知识交流学习平台。活用信息系统功能,参照知识地图理念,建立企业知识共享的平台,推进招标采购创新知识信息、成果宣传推广、交流和反馈。

③循序渐进经验推广。鼓励企业通过对库内成果的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知识库成果在本单位的推广应用设想,并组织资源形成具体的推广应用方案,开展落地实施,将实施情况提报至知识库-推广应用记录中。

三、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