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空气污染相关法律范文

空气污染相关法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空气污染相关法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空气污染相关法律

篇1

 

生态补偿机制理论虽在不断向前发展,在实践应用中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所涉及的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国内外学者在森林、农田、湿地、河流等领域都提出了生态补偿相应机制,并且配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获得一定的成功。

 

然而,目前国内外专家对空气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较少,与此相应的法律法规更是存在空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地不断向前推进,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如雾霾、颗粒物污染等。

 

综合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可以得出,专家学者对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研究还不完善,也主要由于经验不足,虽然我国已在环境领域研究深入,但对如何进行生态补偿在理论及实践方面都较为缺乏。并且由于生态补偿机制覆盖面不全,仅在某些个别领域,补偿主体、客体、对象范围较狭小,方式单一,对空气污染的规定不明确,所以在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这方面出现了漏洞,需要加紧研究并确定相关措施。此外,生态补偿体系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到位。至于监督工作一直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体系不完善,再加上缺乏监督,就会造成这个理论没办法在实践中很好的实现。对于应用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来源较单一,没有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对实践也是较大的阻碍。据了解,补偿机制效果的评价和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均存在问题。

 

二、研究我国现行的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现状

 

关于现行的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现状,主要问题体现在理论研究不足,得出的具有可行性的理论较为缺乏。在理论困乏的状态下,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关事实现状更是出现较大问题,没有理论做铺垫,何谈实践。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法律问题也较为突出,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法律。我国空气污染重点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及试点地区的经验不是太丰富,试点较少,只是出现在一些生态实验区。因此,我国需加强对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研究,针对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对应的完善法律制度。一方面,可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理论,使之覆盖到生态的全部领域;另一方面,制定配套的法律制度,弥补我国立法方面的不足#推动生态补偿机制法律体制的发展。

 

三、分析我国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法律问题

 

目前关于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这个领域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不完整,而且没有明确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地位。空气污染生态补偿体制在《环境法》中没有被包含,仅仅出现在环境与资源保护责任公平负担原则中。此外我国的《刑法》和《民法通则》对违反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行为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空白会造成某些企业单位,组织、个人等钻法律的空缺,肆意污染空气,破坏环境而且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目前也没有建立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监督体系,无监督无实施的实践现状将会带来环境的进一步污染,生态质量的进一步破坏。

 

四、如何解决我国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问题

 

首先,确定生态补偿制度在《宪法》中的地位。《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宪法中对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法律问题作出一定的说明,部门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实现最终的目的。制定《生态补偿法》作为生态补偿的基本法律,其中包含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法规。这个提议主要针对制定专门的法律给予约束,部门法的制定将有助于增强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地位,在法律层面上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重视。努力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在《环境保护法》中的确立,使它不仅仅只处于一个简单原则的规定。此外还要制定空气污染生态补偿专门性法规,确保刑法和民法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建立完善的空气污染生态补偿制度监督体系,其中监督人员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监督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五、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法律的具体运作

 

明确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法律的执行主体,权利、义务及责任主体。主体的明确才能保障具体行为的实现,才能使其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同时理清《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法》和《宪法》、《刑法》、《民法>》、《环境法》、《经济法》、《税法》等多部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各个法律之间的联系决定了法律之问的区别,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明确具体实践中如何适用各个法律。合理划分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所涉及的刑事、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发挥消费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开征生态税、改革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对环保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发挥。同时保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建立奖惩制度和举报监督制度。借鉴发达国家在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先例,使我们在实践应用方面达到完善。

篇2

关键词:雾霾;二氧化硫;烟尘;粉尘;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 X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49-2

1 雾霾天气现状及影响

雾霾天气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也是亟须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2012年,北京、南京、武汉、济南、上海、广州、青岛、乌鲁木齐一并被列为中国雾霾城市,如今“大雾霾城市”已蔓延全国多个城市,重度的雾霾天气不仅因较低的能见度造成交通的不便,更因空气的重度污染导致呼吸道患者以及其他疾病患者的增多而引起国人的恐慌,乃至受到邻近国家日本及世界其他各国的广泛关注。

2013年1月,正值采暖期的长春市也出现了持续数日的雾霾天气,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均为最高级别的严重污染,给市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是长春市街头被重度雾霾笼罩,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公车限速限行,航班延误、给交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雾霾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二是空气污染严重超标,有数日PM2.5达到或超过300微克每立方米。长春市10个监测点包括国家级森林公园净月潭监测站在内,空气质量指数AQI基本都超过了400,均属于最高等级的六级严重污染。据有关医生解答:在多雾霾的气候条件下,咽喉炎、气管炎、结膜炎等炎症易发,雾中的一些病原体还会导致头痛,甚至会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2 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

2.1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和燃料燃烧的废气排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快速发展,各个工业、企业、事业单位等消耗大量的能源,而大量的能源消耗必然导致城市大气污染的加重。比如煤和石油燃烧后,形成的最主要成分为水汽和二氧化碳,使得城市上空空气不易扩散,导致空气质量的下降,而燃烧不充分的煤和石油等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并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污染浓度加重,形成雾霾的主体。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具有腐蚀性的重度污染气体,重金属等污染物将因得不到很好的扩散而长期滞留在大气中,使得雾霾加重。

2005年以来,长春市工业废弃排放和处理情况如表1所示,2010年以前每年汇总工业企业数均为150家左右,工业废气排放总量都多余一千亿标立方米,因燃料燃烧过程中废弃的排放量占70%以上,而生产工艺过程中废弃排放量只占30%以下;每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近6万吨,2011年已接近7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逐年增多,2011年已近12万吨;历年工业烟尘排放量均为2.5万吨左右。因此,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和燃料燃烧的废弃排放是导致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2城市交通汽车尾气废气排放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乘用车销售量、私家车保有量逐年增多,使得城市交通压力增大的同时,汽车尾气排放加重了城市空气的污染。汽车尾气废气排放几乎一度成为大城市的首要污染源。长春市近年来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多,据2011年9月的数据,长春市每百户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已达到16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之各项刺激消费政策和大城市的摇号限购,使得长春市私家车拥有量大幅增加,交通不堪负重的同时,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使得雾霾天气加重。一个城市的汽车密度越高,因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越严重,尤其是汽车尾气含量构成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烟尘微粒如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甲醛等均是构成雾霾天气的主体。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由此看来,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废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2.3城市主要生活污染废气排放

大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口密集必然导致城市生活污染的加重。尤其作为北方城市的长春市,严寒的冬季需要使用采暖锅炉和生活锅炉燃烧大量的煤炭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然而,煤的燃烧必然导致二氧化硫和其他烟尘、粉尘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近几年来,长春市主要生活污染物排放情况如表2所示,2005年以来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减少,但排放量仍近1万吨,历年生活及其他烟尘排放量均为5万吨左右,接近工业污染的20%,虽然相对于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废气排放较轻,但整体来看,城市主要生活污染废气排放,尤其采暖期时的北方大量燃料燃烧更是加重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

表2长春市主要生活污染物排放情况(2005-2011)

数据来源:2006-2012吉林统计年鉴-市政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2.4城市建筑扬尘、灰尘等悬浮物的沉积

建筑扬尘、灰尘等悬浮物的沉积也是造成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城市的新区开发、旧区改造,使得大批建筑物快速崛起,其中的扬尘、粉尘、灰尘等造成了城市空气的严重污染,导致空气不易扩散,助长了雾霾天气的形成。尤其长春市各个开发区竞争发展,农地征占,企事业单位进驻,商业住宅的快速崛起,无疑增加了城市建筑扬尘,灰尘等悬浮物的大量沉积,导致了城市空气质量的下降。

由此看来,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可只把原因归咎于某一主要方面,而是尽量全面找到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雾霾天气的方案和减少雾霾天气的解决对策。

3 对策与思考

篇3

关键词:雾霾 防治措施

2013年以来,“雾霾”一词成为网络上人们关注的热词,在不知不觉中雾霾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我们切身感受到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它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突出矛盾,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严重地影响了公众的正常生活。因此,如何有效治理雾霾成为现在了现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雾霾的成因及危害

1、雾霾的相关概念

雾霾天气,称为“霾”的浓重雾气,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在气温持续走高,高温导致气压偏低,加上连续几日的静风天气,在高空形成了逆温层。湿度高时形成大雾,湿度低就形成雾霾天气。

2、形成雾霾的原因

(1)交通运输污染。全国数量庞大的机动车、船,整体上为雾霾的形成提供巨大的空间,在区域内部又形成移动性雾霾污染物排放源。

(2)生活污染。餐饮锅台的油烟污染。我国传统饮食中须用油烹制的食物占绝大部分。

(3)工业及建筑业污染。就工业污染而言,企业为了自身经营利益暗排、偷排污染物,甚至公开排放,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

二、国外治理雾霾的措施

美国:

1、成立专门治理机构划区域统一管理

美国早在1955年就设立了空气质量研究中心,根据各地地形和气候特点,科学制定各地空气污染状况的管理参数。

2、实时监测小颗粒物,方便民众查询和监督

美国环保署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可实现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h监测。

3、重点限制机动车及电厂排污,为民众提供应对污染建议

美国是汽车工业大国,然而美国的空气质量却多年保持在污染最低的水平,这是因为美国有《清洁空气法》,并在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不断修改和完善。

三、国内治理雾霾的缺陷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雾霾防治的相关法律,仅在一些行政措施中有相关的规定。

1、法律责任设置的漏洞

法律责任作为法律运行的保障机制,是法治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就雾霾防治相关法律的处罚内容上来说,有些处罚力度较轻,有的模糊无从执行。

2、现有立法缺乏具体操作细则

纵观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其中多处表述为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制定,而这一说法,使得很多治理工作并不能得心应手,反而多添空泛之谈。

3、大气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

一般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大背景就是工业生产造成的排污超标,因此,引发大气污染的主要主体就是工厂与企业,而这些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客体却是自然的生态平衡和公民群众,在处理损害赔偿方面难以计算。

四、相关的政策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防治大气污染立法模式,完善环保法律制度,是治理雾霾天气的根本途径,使雾霾天气防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出台雾霾天气应急方案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都建立大气污染物监视系统,并实时向民众监测数据。我们应当借鉴其做法,增设小型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点,同时装备流动监测设备,逐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快捷高效的公共媒体空气质量高效体系和预警机制。

3、注重城市绿化

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城市绿化,要提倡多种树、多建绿地。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各地要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做出科学可行的绿地规划方案。

4、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

机动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机动车设定排放标准,禁止超标车辆投入运行;同时,政府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适度发展私人汽车。

5、淘汰落后产能,节能降耗

高耗能产业不仅能耗高,污染也严重,因此,我们在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应当淘汰落后产能,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科技含量的提升,减少排放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顾。

参考文献:

[1]赵军.气候变化漫长的十五年谈判[J].世界环境,2005(2).

[2]曾晓东.在雾霾中醒悟,不在雾霾中沉怨.中国环境法治,2012(下).

[3]张春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立法研宄[J].现代经济探讨,2009(12):52-55.

[4]王新、何茜.雾霾引反思[J].生态经济,2013(4):18-23.

[5]张丽.关于法律移植的经济学思考[J].法学杂志,2005(1).

[6]谢琴.从雾霾谈我国绿色GDP的实施[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3,27(2).

[7]褚兵.应对雾霾――结构性减税该如何“发力”[J].特区经济,2013(11).

[8]刘丹.零资源经济”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6):50-53.

篇4

关键词:雾霾;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雾霾污染波及范围越来越广,雾霾治理成为政府与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强调实现永续发展。随着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的出台,雾霾治理成为当前国内环境治理的重要领域。但是,我国雾霾治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雾霾治理的实效。因此,笔者基于对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治理雾霾的对策,以期提高国内雾霾治理的效率。

二、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雾霾治理法律体系不完善。从雾霾污染出现以来,政府就开始致力于雾霾治理。近年来法制建设固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关于治理雾霾的立法体系仍不健全。首先,目前环境保护立法相对滞后。虽然2012年出台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但环保立法进程滞后,使得环境方面的法律规范不完善。其次,适应当前雾霾治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当前最佳的雾霾治理法并未出台,也导致了雾霾治理法律体系不健全。最后,当前国内并没有出台预防雾霾的专门法律法规,在目前运行的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治霾的机构,使得相关法律缺乏刚性特征。因此,雾霾治理的相关立法是当务之重。

(二)治理主体单一。自1978年以来,我国雾霾治理的主体是政府,缺乏广泛的主体参与,这样就造成了对雾霾的控制不力。一直以来,政府在雾霾治理中起主导作用,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理应承担雾霾治理的主要责任。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管制政策,采取直接控制的模式对污染大气的行为进行监督,依法惩处污染空气质量的相关责任方,政府的干预力度浓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积极治霾的效果,但雾霾治理问题是复杂的,政府并不能完全了解雾霾信息,这就使治霾行动出现误差,导致治理成本上升。况且,政府以独立的力量介入雾霾治理,挫伤了社会治霾的积极性。所以,仅仅依靠政府单独的力量来治理雾霾,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理成效。

(三)区域合作不协调。我国不同行政区域的空气污染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在雾霾治理上也不同。所以,地区间治霾合作存在隐患,区域间采取“各自为战”的治理模式,缺乏合作意识,造成了整个区域污染。首先,地区间在治理上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如监控标准,使得污染源在区域间互相转移,进而影响了整体的雾霾治理情况。某一区域向隔壁区域转移污染物,也会对该区域的空气质量造成威胁,使得雾霾治理成效不好。其次,不同区域间的统筹力度不一样。如资金、技术。因为地区间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所以在雾霾治理上也不可能相同。周边地区治霾的效果会影响本地的效果,这不仅不利于治霾积极性的提高,也会加重空气污染程度。此外,治霾的工作小组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四)监控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目前来说,我国部分省份对雾霾信息还没有做到完全公开。一方面,影响了专家学者对雾霾治理的研究,因为各区域的污染物分布、持续期不一样。这样一来,控制污染的研究方案也不能规划了,不利于环保部门和机构进行有效治理。另一方面,有效的监测信息很重要。对于公众而言,需要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对于公众的出行、生活、生产都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但是,目前这个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必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三、完善我国雾霾治理的对策

(一)日趋完善环保法律体系。国内要逐步完善治霾的法律制度,因为这是制度保障。因此要尽快制定新的雾霾治理的相关法律。依法治霾,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不断完善立法。提高预防和惩治污染空气质量能力,坚持依法治霾,构建治理雾霾的法律体系。我国对雾霾治理仍然缺乏法律依据,这为污染责任主体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应从立法上建立环保法律的体系,制定专门法律和相关法律,切实完善我国雾霾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

(二)综合多方主体参与治理。清新空气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政府是当然的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企业和个人为了激发治理雾霾的活力,二者共同参与到其中,不仅可以弥补政府单方面的缺陷,还可以更快地回应公众。因此,雾霾治理需要政府、企业与个人三者共同参与,相互合作。首先,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污染空气的法规政策。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制建设,积极向公众宣传治霾合力的作用,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其次,企业应遵守环保法,尽量使用节能环保原材料,进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程度;最后,公民作为优良空气的直接受益者,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公众一定要树立从我做起的理念,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中,出行尽量多使用公交车与自行车,为减少PM2.5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只有三者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望。

(三)采取区域协同合作。雾霾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区域性污染,它覆盖了多个行政区域。面临大气污染的侵袭,任何人都不能够独善其身。仅仅依靠一个区域的力量去抗霾,必然不能全面应对严峻的大气污染现实。我们应当借鉴京津冀晋蒙的治理模式,建立首都经济圈,共同治理雾霾。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特点,各区域间通力合作,形成强大的治霾力量,有利于整体的雾霾控制。此外,还应当与周边的省份组成联防合作区,各省份之间没有界限,建立共同的防治与应急设备,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在未来的时期内,必须加强省内各区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使预防与治理同步。总之,在一片天空下共同生活,无人能够逃脱干系,保护环境,共同抵制空气污染,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四)监控信息透明化。及时公开相关空气质量数据信息,有利于雾霾的治理。各地气象部门需要加大信息系统研发力度,加强对大气成分分析、监测和研究,并且通过官网、微信、短信等平台天气信息及其演变,提高人们对雾霾天气的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这个方面来看,信息的透明度直接影响人们对雾霾现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公众的治霾意识提高了,对于后续的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环保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空气监测的工作,做好公开工作,真正将雾霾治理的成效落到实处,而不是一句空谈的口号。

四、结束语

雾霾污染既是对个人的拷问,也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治理雾霾是一项艰难且长期的任务,必须建立雾霾治理的长效机制,做好长期备战的准备。并且,在法律健全、治理主体与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推动雾霾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为我们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还祖国一片大好河山。总之,只有在认识上和行动上确实达成一致,才会更有效地治理雾霾,我相信,中国的雾霾治理会取得卓有的成效。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孝德,梁洁.从伦敦到北京:中英雾霾治理的比较与反思[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3):51-63.

[2] 于宏源,毛舒悦.多元治理视角下的雾霾治理――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几点思考[J].绿叶,2013(11).

篇5

1治理雾霾与水资源污染的思考

我国在水污染治理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初步形成了治理体系,但是体系尚不完善,在治理水资源与雾霾污染这条道路上需要看得更远更全面。

1.1思想上高度重视(1)雾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随着肺癌发病率的逐渐上升,人们应该更加意识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带来的残酷影响。在治理水资源与雾霾污染的问题上,要加强对雾霾的控制,减少空气污染,更需要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2)加强雾霾防治与治理水污染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社会大众参与到雾霾与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之中,实现净化空气和水资源保护的全民动员。

1.2体制上完善立法(1)目前,雾霾和水资源污染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生产造成的制约性越来越明显,政府部门应当完善立法体系,加大惩罚力度。(2)要加快完善节水相关法律体系,对于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开展不同形式的执法监督。

1.3在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1)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应当有所调整。政府在加大扶持生态工业的同时,对一些存在环境隐患的企业要特别重视,加强监督,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对一些环保不合格的企业,责令整改,加强环保措施,起到引领作用,提高企业和人民的环境危机意识,淘汰能源结构不合理的企业,完善法律法规机制。(2)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该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污染企业,应当做好工业污染物的善后工作,工业废水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企业要积极引入新技术,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环保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的条例进行生产,在为企业取得利益的同时不得危害环境。(3)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应竭尽全力保护环境。在生活中,尽量不燃烧劣质煤炭,能不开车的情况下少开车,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4)从长远看,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力度,加大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抑制微生物种群的形成和蔓延。

2结语

篇6

关键词:城市机动车尾气 尾气污染 危害 防治

一、城市机动车的尾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

目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成分复杂而且多样,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表明,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巨大危害。其主要污染范围集中在离地面0.3~1.5米,这是城市人群主要的呼吸区域,会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以下就各成分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长期吸入CO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它是汽油中的碳元素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不完全燃烧而生成的中间产物。 当人体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人体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甚至窒息死亡等现象。

2.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合物进入人体肺泡之后,会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造成肺气肿。更有甚者,当人体吸入过量的氮氧化物,会引起人体的中枢神经的瘫痪和痉挛。

3.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虽然在机动车尾气中的含量不算最高,但是其危害性却不容忽视。据相关部门研究数据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的主要成分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4.颗粒物

机动车尾气颗粒物多为可吸入颗粒,吸附性强。颗粒物中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能引起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及肺部疾病。使常见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不仅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大大地损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存环境。

二、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各地环保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台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介绍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性和积极防治尾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大家积极参与,自觉自愿接受并执行有关的交通污染控制措施。此外,还要提倡和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这样既可以节约费用,又可以减少尾气污染。

2.完善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

我国早已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应依法加强对城市大气质量的预报及对机动车尾气的监测工作。有关部门一旦发现违反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应严格执法。此外,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我国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并向国际化标准靠拢,在一些大中城市新车开始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对不符合以上标准的轻型汽车,机动车销售企业不得销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登记手续。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完善来规范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使汽车尾气排放量降到最低水平,大大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3.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

利用科技手段控制和防止机动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是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的方式。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国家都在研究和应用压缩天然气(CNG)和石油液化气(LPG)作为代用燃料,这是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是一个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加大对天然气作为代用燃料的应用研究,这对控制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此外,我们还要不断研究和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汽车,如太阳能汽车,以及利用以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制成的高能蓄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总之,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使高科技成为机动车污染空气的克星。

4.加大城市街道的绿化程度。

城市街道两边的绿化植被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净化城市大气、吸附空气中的有毒颗粒、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等。因此,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应该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防治城市大气污染。

三、结语

如何防治和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笔者结合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加大城市街道绿化程度等方面加强对城市机动车污染的防治进行阐述,这对于当前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华爱红,李丽,丁国良.浅谈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07.(04).

[2]吴国正,马丽萍,贺克雕.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J].广东化工.2007.(05).

[3]姚宝艳.锦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科技信息.2007,(7):227.

篇7

关键词: 中学教学 环保意识 渗透

1.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水污染、金属废弃物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相关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已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生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缺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加剧、森林锐减、洪涝干旱等环境灾害常有发生。特别是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发生的罕见旱灾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1]。课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在地理、生物和化学学科上,因为现在大部分的环境污染都与这些学科有密切相关,这些学科的中学教材中有潜在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把它科学地、巧妙地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到各章节的教学之中,是中学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中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培养问题。

2.在中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途径

2.1在教学中渗透空气污染意识教育。

2.1.1空气污染的现状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SO2、NO、NO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近10年来,经常出现酸雨,雨雪中酸度也增高,造成土壤酸化、森林发育受影响、鱼类减少甚至灭绝、一些文物遗址遭受破坏,等等。这些现象均与大气污染有密切关系。此外,温室气体含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温室效应;现代电器的使用产生了氟利昂等有害气体,致使臭氧空洞加大,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加,从而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结合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空气污染意识的教育。

2.1.2在教学中渗透空气污染意识教育的途径

例如,在化学课中学习空气和氧气这个内容时,首先,我给学生同时看一幅绿树蓝天和一幅大气污染的图片,两幅图形成鲜明对比。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上课,播放一幅工厂排放出废气,天空是乌黑一片,树木只剩枯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思考。最后,经过分组讨论分析,得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防治途径。我经过分析使学生明白,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SO2、NO、NO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使天空变浑浊,并形成酸雨,从而使学生明白工厂排出的废气可引发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等,可导致人体患病,动植物死亡等。另外,教师还可带学生到附近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看看当地周边的环境状况。也可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此外,教师应提醒学生实验完毕,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地理学科中,我讲述了当今面临的环境、资源等问题和“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时,向学生介绍伦敦烟雾、酸雨的危害等空气污染的典型事例[2],一方面渗透学生的环保意识,减少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教育他们尽量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造林、退耕还林等,以达到保护和净化空气的目的。

2.2在教学中渗透水污染意识教育。

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是绝对不能几天不喝水。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但是,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渐严重的水污染,水体呈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颜色,水污染现状惊人[3]。

2.2.1水污染的现状

地球上虽然有很多水,但大部分都是大海中的咸水,淡水资源很少。当今世界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全球约有20亿人口正处在严重缺水状态,每年因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死亡的儿童就有5000万人,这些数字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水的危机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南方有水皆污,北方有河皆干”。这话虽然有些夸大,却基本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水污染的现状。有报道,有一河面上漂浮着大面积白色泡沫,其中的“白色泡沫”是飘着有毒的污染物。研究表明,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类型见表1。

此外,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加剧、树木枯死。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的干旱,使农民颗粒无收,甚至是喝水都困难,他们喝的水是从千里之外挑来的,有些甚至是饮用污水。另外,近年来,也发生过很多的“赤潮”现象,使许多的水生动物死亡,造成水体污染。

2.2.2 在教学中渗透水污染意识教育的途径

在中学相关爱护水资源的教学内容中,首先,我介绍了当今世界水资源的状况,再引入世界水污染的情况;其次,给学生看几张水污染的图片,特别是2010年西南五省干旱的图片;再次,让学生讲出自己看到过水污染的例子或者是听到有什么地方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灾害的例子,等等;最后,结合生动的言语给学生进行讲解,再由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在这些内容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护水资源,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养成节约水的习惯,从使用水做起:刷牙的时候可以用口杯接水,而不是让水一直流;我们可以用洗衣服、洗菜的水拖地或者冲厕所,要使用无公害无残留的生活用品;用无磷的洗衣粉洗衣服;农民不过量使用农药;矿区的重金属、有害的化学物质、致病的微生物、油类,以及各种废弃放射性物质等各种有害的物质不要人为地排入水中,必须经过处理使它们变成无害物质后再利用……还有就是农村的牲畜的粪便随便丢弃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会使微生物繁衍,危害人类的健康。此外,平时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都不能随意排到河流里……学生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2.3在教学中渗透金属废弃物污染意识教育。

2.3.1金属废弃物污染的现状

金属是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材料。我们生活也离不开金属,我们住房用的钢筋、交通用具和一些食物的包装等都离不开金属。我们每年要向大自然索取数以亿计的金属矿物资源。因为日常生活生产中我们使用了大量的金属,从而导致金属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目前,我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铅、汞、镉、钴等重金属进入大气、水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

2.3.2在教学中渗透金属废弃物污染意识教育的途径

在中学相关的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金属废弃物、重金属水体污染和金属矿厂的污染图片,再结合语言加以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知道的相关金属污染的情况。经过讨论,学生会想出一些减少或防止金属污染的方法。并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会明白在丢弃的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汞,如果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渗出的汞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另外,体温计中的重金属水银也就是汞,如果体温计被打破后不及时处理水银,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我们常见的塑料门窗塑料门窗属于PVC异型材,PVC异型材用热稳定剂体系主要有铅盐、有机锡、钙锌及其复合稳定剂,存在重金属铅的污染[4]。

2.4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使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环保知识及相关的法规,为日常行为规范打下基础。

3.结语

综上可知,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工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也奔了小康,以此同时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污染,特别是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近几年出现的很多灾难(泥石流、洪灾、旱灾等)都与环境的恶化脱不了关系,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了全人类的责任。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就要灌输环保的观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加入一些环保知识,通过教育,使他们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也让他们在生活中,做自己能所力及的保护环境的事,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为环境保护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付洪涛.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4):38-39.

[2]李钊珍.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环境意识[J].广西教育,2007,21(10):16-16.

[3]孙明伟.合理利用水资源[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8,(10):44-44.

[4]严一丰,高金奎,周国庆.钙/锌稳定剂对硬质PVC制品耐候性能的影响[J].聚氯乙烯,2010,38(6):26-28,45.

篇8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环境检测;存在问题;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注重对其住宅室内的装饰装修。由于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身体健康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们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关系,但由于各种新型建筑装修材料以及建筑装饰装修的运用造成的居住环境污染以及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侵害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人们在对入住新装修的住宅时,对其环境质量检测也越来越重视[1]。

1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能挥发出对人体有害的建筑、装饰材料以及人造板家具等化工产品陆续进入室内的装修中,从而导致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来源及种类越来越多。全装修住宅室内污染物来源主要如下[2]:

(1)建筑材料的污染

现代建筑材料中含有很多毒性物质,比如石棉、铅、汞等,尽管好的建筑材料中它们的含量低于危害人体健康的临界值,但是多种微量毒物混在空气中,就会危害到人体健康。石材类装修材料中含有一种作氡的有害物质,如瓷砖、石膏、大理石、花岗岩等。在建筑施工中为改变混凝土性能而加入的化学物质从而渗出的有毒气体氨气,主要由天然装饰石材和地下土壤中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氡,都是对危害人体的污染物。

(2)装修的污染

住宅在装修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泡沫填料、刨花板、油漆、胶合板和内墙涂料等都能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这是室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石材可能释放出放射性的氡气;地板家具可能释放出氯乙烯、甲醛等有毒有机物;涂料可能释放出苯、甲苯、苯乙烯、氯乙烯等有害物质。

2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的标准

目前,我国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主要依据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它们对室内装饰装修的设计、施工、检测、材料以及限量等作了多方面的要求。

(1)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它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检测项目有近20 项。它主要对二氧化硫、氨、臭氧、二氧化氮等19个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项目提出了质量标准。结果评价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分别以1h平均、8h平均、日平均或年平均值表示[3]。

(2)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它适用于改建、扩建和新建民用建筑工程。检测项目为5项,分别为TVOC(VOCS)、苯、氡、氨、甲醛。除空气中的氡浓度以外的检测结果均以室外上风口处检测浓度值与室内检测浓度值的差值表示[4]。

3目前室内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室内污染物质的种类复杂

目前,污染室内空气的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如:TVOC(VOCS)、苯、氡、氨、甲醛,因此,在室内检测的时候,由于检测方法、检测标准以及检测的技术手段等不一致,从而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带来了困难。

(2)检测时取样问题

检测取样是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取样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了检测结果,然而,检测取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与取样的仪器、地点、人以及所盛样品的器皿等都有关系。因此,取样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检查结果,必须对取样环节加以重视[5]。

(3)检测人员素质低、检测机构不完善

目前,从事环境检测行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多数检测机构缺乏专业检测人员。导致检测报告的可性度偏低。很多检测机构不按照规范要求的数量抽样,而是少抽样或不抽样、不做试验直接就出检测报告。

4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的防治措施

4.1预防措施

(1)政府方面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相关法律,对环境检测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对一些有资质的机构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他们不按相关规范要求或者出假报告的行为的应撤销其资质,从而杜绝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2)检测机构方面

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应该根据有关规定,必须保证检测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从而真正的做到第三方公正地位,保证其完整性和独立性。依据相关法规、客观、公正、准确及时为客户服务。

(3)用户方面

用户自身也要加强健康意识。①在装修住宅时室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高质量的健康环保建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原木建材和家具[6];②施工工艺要尽量选用少污染或无污染、少毒或无毒的施工工艺;③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春、秋季施工[7];④室内绿化,如在室内种植吊兰、芦荟等植物以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

4.2治理方法

在确切得知室内存在污染物时可以用各种方法进行治理。目前室内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是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1)化学方法,判断出主要污染源后,采用化学物质对其进行结晶释出或分解。此方法缺点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2)物理方法,采用换气或主动吸附的方法。换气法分为2种:①自然通风式,缺点是受自然天气条件影响较大;②抽风系统抽取外面空气置换室内空气,缺点是占用室内空间且消耗电能。主动吸附是通过电能使气体主动通过吸附物质,污染物留在吸附物质上,从而净化环境。缺点吸附物质容易达到饱和且消耗电能。

5结束语

虽然居室内空气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人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将危害降到最低。要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必须坚持“预防为本, 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源头抓其,严格控制各种室内用具、装饰、建筑等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污染来源,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最新的污染防治技术,降低室内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丽,朱琨.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2):72-77.

[2] 刘玉真.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8):748-750.

[3]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S].

[4] GB50325- 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

[5] 董仕林.室内装饰材料中污染物及其检测方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5):331-335.

篇9

【Keywords】social life nois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ha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33-02

1 噪声分类

①交通噪声(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小汽车、客车、火车、货车、机场等)。

②设备噪声(指的是机器运转产生的噪声、新风机组、柴油机、锅炉、水泵、中央空调机组等)。

③社会生活噪声(超市、歌舞厅、菜市场等娱乐场所及人群较多的地方)。

④建筑施工噪?(建筑施工工程所产生的噪声,噪声比较大、种类多)。

2 社会生活噪声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交通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人们生活环境的声音。”由此可见只要某声音是人为活动产生,并对周围生活环境造成干扰,都认为是社会生活噪声。因此社会生活噪声包含的范围特别广泛,例如商业活动、文化娱乐、体育运动中使用固定设备所辐射的噪声以及人群活动的嘈杂声(如菜市场买卖嘈杂声,就餐时高声喧哗)等。判断一个声音是不是噪声不能只从物理学角度(响度、音频等)判断,还要考虑人的主观因素,例如广场舞播放的歌曲对于处在锻炼中的人来说是音乐,但是对于处在工作学习或者休息中的人来说就是噪声了[1]。

3 社会生活噪声的特点

社会噪声种类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设备使用噪声和人为噪声。设备使用噪声是指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噪声,如营业性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设备(如供水供电设施,空调排气扇,货物装卸运输机械,装修设备等)。人为噪声包括商场使用的音箱等扩音器、市场买卖中喧哗声、生活中人群的争吵喧哗、儿童的哭闹、KTV唱歌、广场舞音乐等一些影响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

社会生活噪声分布广泛,几乎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噪声,其中以城市中心繁华的老城区和商业居住中心噪声污染更为严重,城市中心结构紧凑,KTV餐馆超市等等往往紧挨着居民区,使用的供水供电设施、空调机组、变压器、冷却塔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往往噪声分呗高,音频低,对人的影响和干扰更大。

社会生活噪声时间分布广泛,涵盖一天的绝大多数时间。例如从黎明时分到午夜时分,从市场凌晨装卸运输货物,到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到夜间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往往持续到深夜,等等

4 社会生活噪声的危害

噪声不仅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有时甚至扰乱社会秩序。

4.1 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世卫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关于噪声对健康影响的全面报告《噪声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这是近年来对噪声污染研究最为全面的一份报告。指出噪声污染不仅让人烦躁,睡眠差,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减少人的寿命。噪声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的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噪声污染使听力受到影响,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脑涨、耳鸣、失眠、全身无力,引起神经官能症。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导致肠胃病和溃疡病。引起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冠心病。视觉器官,眼睛、视力减退、眼花、使劳动生产率下降。内分泌功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影响,及胎儿听觉器官影响。长期处于噪声环境的儿童免疫力会有所减低,脾气也会变得暴躁焦虑。即使是暴露于噪声中的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4.2 扰乱社会秩序

近年来由于噪声扰民的民事纠纷屡见不鲜,更有甚者酿成刑事案件。噪声污染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系统,使人变得焦躁易怒,焦躁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往往会使人采取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扰乱社会秩序。例如夜市经营大声喧哗持续到午夜,广场舞音箱过大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休息,沟通无果后,争执斗殴甚至持刀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5 社会生活噪声的防治

噪声防治可以从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保护三个方面考虑。

5.1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解决噪声污染的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针对不同的社会生活噪声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5.1.1 设备使用噪声

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噪声,对于设备使用产生的噪声尽量使用低噪声设备和加工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和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现在市场上也大量推荐低频超静音空调。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2]。

5.1.2 人为噪声

设备使用噪声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为噪声往往是主观决定的。

①加大宣传教育

普及噪声污染知识,提高全民素质,倡导人们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文化娱乐活动选择合理的时间、地点,尽量避开人们休息的时间,例如广场舞时间不要过早或者过晚。地点尽量远离居民区,可以选择去广场公园等地,声音也不要过高。家庭装修不要选在人们休息的时间等。

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定

道德宣传是辅助手段缺乏约束力,只有完善噪声相关法律规定,上纲上线,才能加大噪声防治力度。环保部门司法部门常常接到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扰民的举报,但是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处罚力度不够,噪声扰民屡禁不止,加强相关法律规定的出台迫在眉睫。只有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噪声扰民才能得到控制。例如北京出台管理条例,广场舞健身噪?污染严重影响他人的,可以处以三千元罚款,一段时间以来广场舞噪声有所降低。

5.2 传播途径控制

5.2.1 吸声

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例如,在墙壁加装一层石膏板或者用软木覆盖在墙壁上,吊顶时可以在房顶加隔音棉或者矿棉板(吸音板)。如果房屋已经装修好,不打算改造,简单的铺了地毯或者泡沫垫子,对楼下居民的噪声影响会大大降低。

5.2.2 隔声

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现在很多家庭都安装了隔音玻璃,隔音墙等。

5.2.3 消声

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例如,在马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立屏障或者种树,种草植绿化带,城市里最好要有宽6m,高10m的绿化带,消音效果比较明显,绿化带不易离声源过远,6~15m适宜。

篇10

关键词:质量控制;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5-010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5.052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很多地方,人们受到酸雨、雾霾以及噪声等的侵害,还有一些城市,出现了很严重的沙尘暴,这些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废气的随意排放,对垃圾的处理不当以及对树木的乱砍滥伐所造成的。想要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就应该善待我们的地球,爱护环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让环境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笔者将对于环境的监测技术以及环境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探讨。

1 环境监测的意义和方法

1.1 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是了解环境质量、获取环境信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水源、空气、噪声、辐射等进行监测来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具有观测环境变化的作用。保护环境建立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只有经过环境监测,才能获得环境质量的相关信息以及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对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只有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污染源的主要成分,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排除污染源,才能提高环境的质量。例如,在某市的某条河流发现有大量死鱼,只有对河流的水质进行检测,才能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以及污染成分,并查处有害物质的来源,从而将其进行排除。同时应对该河流的水进行截断,以防下游人群遭受“毒水”的侵害。

1.2 环境监测的技术与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环境质量的监测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目前采用最多的监测方法有采样分析、现场监测和自动监测等。采样分析就是由监测人员来收集监测对象的样本,例如想要监测某地河水的水质,可采用取样袋装一些样本带回实验室,并采用光谱或者是红外线进行检测,采样分析这种监测方式可用于水源、空气还有一些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现场监测是指监测人员携带相关监测到监测现场,在现场直接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该种监测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大量采集资料,数据全面客观,并且监测仪器设备携带较为方便,不会产生太多运输成本,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现场监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自动监测是所有监测方法中最为先进的一项监测技术,该监测方法可用于对水源、空气等进行自动化的监测,因此在国外运用极为广泛。我国在这方面也研发出相关的产品,但是由于技术方面仍然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该种设备在应用上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监测效果不理想。总的来说,想要提高环境的监测技术,应注意以下三点:

(1)采样分析的样本应尽量全面一些,使检测结果更加接近事实,减小误差;(2)检测工作应该定期进行,以及时获取最新数据,掌握最新的环境质量相关信息;(3)提高相关检测设备的检测水平,加大对相关设备的研发力度。

2 环境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效果

2.1 环境污染现状

最近这几年,我国环境的质量急剧下滑,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现象,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厂污水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大部分城市的水源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中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以及工厂中废气的排放。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家用小汽车的数量也趋于急剧上升,汽车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于城市中空气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压力,虽然很多城市已经实施了“限号”的政策,但空气污染仍然很严重,有些城市常常会出现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城市甚至在一些乡镇中,垃圾污染的现象也尤为严重,“白色污染”问题对人类造成的困扰已经持续很多年,虽然在相关政策的监管下,垃圾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快餐”时代的到来,“白色垃圾”的处理仍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噪声污染在城市中较为常见,最主要的是交通噪声以及娱乐场所的噪声。汽车数量的增加不但会使空气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汽车鸣笛声也会对城市造成很严重的噪声污染,因此人们常说,城市是“喧哗”的,其实是对城市噪声的抗议;与以上四种污染相比,辐射污染是人们最难以察觉的一种污染方式,但辐射却在无声无息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城市中的信号发射塔、电视台、电子雾等都是辐射污染的来源,可以说,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不同程度的辐射当中,形势非常严峻。

2.2 环境质量控制的措施

对于环境质量的控制,是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在对环境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对环境的质量进行控制,使大家能够生存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当中。对环境质量的控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

篇11

世界卫生组织前不久曾公布过一个全球空气污染城市排名。这份排名是在对全球约1100个城市过去数年内提供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荣登”榜首的是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省省会阿瓦士,该城市测得可吸入颗粒物(PM10)每立方米空气年平均含372微克,接近世卫组织20微克建议值的19倍。而这个数值仅为北京近日数值的1/3。北京的空气污染何其触目惊心!

在这个排名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加拿大的怀特,其每立方米空气PM10的年均含量仅为3微克。即便不与这个地理位置特殊的小城市相比,与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的空气污染程度也是非常惊人的。如法国首都巴黎和日本首都东京的相关数据分别是23和38,即便是这些令我们羡慕不已的数值,也超过了世卫组织的建议值。

英国首都伦敦一直被世人称为“雾都”,而这座因为空气湿度过大形成的雾都,与北京因为颗粒物过多形成的雾都,本质上是有差异的!

北京以及众多中国中东部城市深陷雾霾,成为跨入新年之后第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焦点事件,也是2013年度第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其备受世人关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中日之争。纵览各种分析评论,都直指造成此次大范围严重污染的各种本源性诱因。如气候的因素、北京特殊地理位置的因素、工业化的因素、汽车尾气的因素、燃煤排放的因素、建筑工地的因素,等等。有关部门也着实吸取了众多建议,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如限制公车出行、暂时关闭一些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等。随着天气的变化,近几天,雾霾已开始逐渐散去,但明天呢?明年呢?雾霾会不会卷土重来?

多年前,曾经陪同国内一个代表团访问瑞士。站在莱茵河边,眺望着蓝天白云,我身旁的一位领导同志非常感慨地说:“这里的天真蓝、真高!”

我深有感触,尽管我在国内去的地方很少,但也深信,在北京、在中东部地区是看不到那样蓝的天、那样白的云的,或许这样的天、这样的云只有在如青海、这样的地方才能寻得到。而这样蓝的天、这样白的云,在欧洲却随处皆是。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但这种馈赠并非是无偿的。多年前的德国,也曾因为无视大自然的善待,与北京一样受到惩罚。那时德国部分地区的天,也如今天的北京一样被雾霾笼罩,几难呼吸!比如当初的鲁尔区。

鲁尔区是当时德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煤矿工业区,当地的炼焦厂、电厂和钢铁厂排出的废气使该区空气质量远远低于德国其他地区。当时鲁尔区的上空黑云笼罩,河流中鱼虾绝迹。德国联邦政府很快认识到这种趋势的灾难性后果,果断采取了若干有效措施,挽救了鲁尔,也挽救了德国。德国联邦政府都出了什么招呢?

首先是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方案;其次是用技术等手段限制污染物排放,包括关停污染源;三是完善监管机制,针对具体污染物给出排放上限。与此同时,德国联邦政府还积极促进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这些措施即便对几十年后的北京和中国也应该是有借鉴意义的。但相对德国,除了上述措施之外,另外一个攸关中国空气质量以及人们生存状态的因素是城镇化。

篇12

[关键词]:跨区域 大气污染 合作博弈

一、美国州内跨界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

美国的跨界空气污染防治体系是合作博弈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州内跨界大气污染环境管理,它有效地为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大气污染协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1976年加州政府立法建立了南海岸大气质量管理区(the South Coast Air Quality Management District,SCAQMD),在SCAQMD领导和技术成员的努力下,南加州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效地解决了加州地区跨界大气环境管理问题,并一直沿用至今,是解决区域内跨界大气环境问题的典范。

(一)机构设置

SCAQMD主体由加州构成,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授权成立。其管理范围涉及洛杉矶(Los Angeles)、橙县(Orange)、河边县(Riverside)和圣伯那迪诺(San Bernardino)四个大县和几十个城市,是唯一仍被EPA划为空气污染极端严重的地区。管理区设有一个管理委员会,下设12个委员,其中州政府代表3个,其他9个委员由各县和部分规模较大城市代表组成,有的城市市长亲自参加。管理委员会一般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上午召开例会,讨论通过预算、立法、人事等重大决策。

(二)职能职责

作为一个区域性管理机构,SCAMQD管理对象是固定大气污染源和部分流动污染源,汽车等流动污染源主要由州政府直接管理。它最主要的职能职责是加强跨界合作,与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制定和实施跨界合作计划。通过区域规划,与制定并与参与规划实施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协作,并将研究的跨区域管理政策向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和州政府提出,以便制定出使整个国家受益的大气环境政策。这些年来,SCAMQD向国家和EPA提出了不少大气环境管理方面的建议,被采纳的不计其数。

(三)运作方式

管理区内设立法、执法和监测3个主要职能部门。立法部门每三年编制一次大气质量管理计划,确定改善大气质量的目标和措施。根据这一计划,还要对各种污染源制订具体的管理法则,各种法则经过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可实施。管理区执法部门主要是负责审查颁发许可证及对各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计划和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对违规者给予处罚。企事业单位领取许可证时需要交费,另需每年交纳一定的年费,对污染企业也会收取排污费。

目前,管理区近90%的日常运转费用由各类收费解决。监测部门的职责是负责对大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此外,管理区也做一些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管理区机构更多的采用非管制手段,例如基于市场的激励手段,许可证制度、商业援助和技术支持等。

根据合作博弈理论,SCAQMD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作为约束性的协议在本质上属于形成机制的范围;而科学的运作方式实际上属于一种监督机制,包含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运营程序,它作为执行合作协议的具体机制,是一种组织和程序保障,更倾向于促进机制的范围。它确保了跨界空气污染法律得到执行,是促成跨界污染共同治理的制度保障。同时,从美国州内治理跨界大气污染的实践看出,在实践中形成机制和促进机制常常是相伴而生的,与二者相呼应的制度设计也没有明晰的界限,它们必须彼此衔接配套,才能实现成功的合作博弈。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成立跨区域的权力机构

空气的跨界污染性质决定了有效环境管理不能采取分而治之的治理格局。从美国的跨界大气环境监管不难看出,其出发点都是设立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独立的、专门的公共机构负责跨界范围内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面协调,且能够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和能源、交通、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规划。跨区域管理机构要在相关法律或区域行政许可范围内依法行使各项权利和义务,依法、科学设立其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对应的职能职责和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其在跨行政区大气环境监管中的主导地位和统一的监督管理权限。虽然目前尚未形成有序、系统、全面、透明的制度框架,但成立跨国家的权力机构针对跨界大气污染等行使职能则是区域集团的环境政策的共同点。虽然在机构成立初期赋予该机构的职能权限较为有限,但其所致力于的目标则较为明确,无论是提供咨询与建议,还是协调各方合作,都可以为将来多边经济体系中的机构安排开辟可行性思路:即成立超国家的环境权力核心机构,在初期仅提供技术,同时可以辅之以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检查与监督的权利。成立一个区域性大气污染管理部门,通过统一目标、统一区划、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行动和统一监控实现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

(二)多种管理手段综合应用

政府是环境管理的主体,通常采用的行政手段是一种强制性手段。但行政型强制手段成本较高,未必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整体利益分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持续繁荣扩张,意味着将产生更多的空气污染物,尤其是来自移动污染源的污染物。有必要从信任政府运用命令主导控制手段到利用激励手段和市场手段完成许多政策目标(包括空气污染控制)的变革。技术手段是美国解决跨界大气污染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比如SCAMQD的战略是通过开发、引进、要求和激励等手段,鼓励既运用现有技术,又利用“有待证实”的技术扩大行政管理范围。因此,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强对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排放控制技术和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秀艳.环保部今年首度回应雾霾防治[N].人民日报,2013-01-28(08).

篇13

关键词:宠物、环境、污染、防治

宠物一般是指家庭喂养的用于玩赏、给人们做伴的动物。较常见如猫、狗、鸟类、鱼类、龟、蜥蜴等都是目前为人们所广泛饲养的。宠物是人们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是为了精神目的而饲养的动物。

饲养宠物有很多的优点,宠物作为自己感情的寄托及休闲娱乐方式,缓解生活压力,饲养宠物能够降低人的胆固醇和高血压,降低患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英国华威大学研究发现,养狗的人比其他人更快乐和健康和长寿。宠物犬能够促进孩子沟通能力的发展,增强同情心,减轻儿童的自闭症。宠物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养宠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环境可能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止措施。

1、饲养宠物的概况

在许多发达国家,宠物被视为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几乎享有家庭成员拥有的所有权利。宠物相关行业市场大力发展,如宠物婚介、宠物丧葬、、宠物服装、、宠物医院、宠物食品、宠物玩具用具、宠物宾馆和宠物交易市场。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已经通过了有关动物福利的相关法案,宠物产业市场越来越规范。

我国是一个喜欢饲养宠物的国家,在我国养宠物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商代。中国的犬、猫和鸟等宠物在古书中早有记载。据最早史书记载:公元前秦代便出现了宫廷养狗。而花、鸟鱼和虫等也出现在宫廷和达官贵人中,随着社会发展宠物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的封闭性、个性化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突出,人民生活中休闲、消费和情感寄托方式呈多样化,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的数量和品种急剧增加。家庭宠物的饲养已经成为了城乡居民生活消遣的新方式。人与宠物的互动过程中获得了满足和快乐,有些人还把家养宠物看作是身份的象征。

2、饲养宠物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管理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关于宠物饲养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全,主要涉及到宠物市场交易市场不规范、宠物医院证照不全、病历档案不健全、宠物伤人、宠物粪便污染、宠物扰民、虐待宠物、宠物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2.2 人与宠物共患病的传播

宠物和人都有共患病,宠物很容易给人传染各种疾病。常见的人狗共患病有狂犬病、结核病、霉菌性肺炎、华枝睾吸虫病、线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人鸟共患病有沙门氏菌病、皮肤真菌病、隐孢子虫病等;人猫共患病有猫抓热、破伤风、弓形虫病等;人与水生动物共患病有副溶血性弧菌感染、链球菌感染、头槽绦虫病等,还包括兔热病等。这些疾病都能通过相应的宠物传染给人类。

2.3 宠物对周围人及环境造成影响

在城市、乡村,人们被宠物抓伤、刮伤和咬伤的扰民事件频频发生,宠物粪便、尿液和死亡尸体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宠物与人类争夺食物,传染宠物与人共患疾病等。这些饲养宠物问题给周围居民、公共卫生防疫、市容市貌管理等方面带来很多问题。

2.4宠物生产规模不高,交易市场不规范

我国宠物生产企业数量很多,规模小、低投入,经济实力不强、在国外产品没有竞争空间。从宠物食品市场;宠物玩具用具;宠物服装;宠物房屋市场都几乎都被洋品牌所占领。

目前宠物交易还处于自发组成状态,基本处于“地下”交易,多位于城区内部,环境不封闭,易污染河水及周边居民区环境。

2.5宠物行业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宠物美容师、训导师、宠物医生、服饰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及医疗设施等严重缺乏,国家有待于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宠物行业走上正轨。

3 宠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严重

3.1 空气污染

宠物污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臭气,臭气的成分和气味各异。宠物饲养的臭气主要来源是饲料、粪尿、废弃物、废水、尸体腐烂等排放的臭气,主要成分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酚、吲哚、粪臭素、甲烷和硫酸类等。这些气味物质严重影响周围生活的居民,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同时影响附近的农牧业生产水平及产品品质,严重的时候造成酸雨和产生温室效应等。

3.2 水体污染

宠物饲养中有各种因素可能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包括饲料、粪尿(添加剂、药物、细菌、寄生虫、昆虫、蚊蝇)、废弃物(玩具、服饰、房屋、垫草垫料等)、尸体、废水等。水体污染后危害严重。宠物饲养中这些成分都能够直接和间接的污染地表水,通过地表水的渗透进一步污染地下水,受污染的地下水净化需几百年。

3.3 土壤污染

饲养宠物有很多因素污染土壤。包括饲料、粪尿、废弃物和废水等都可能污染土壤。1只成年金毛犬平均每天产生的废弃物为1.5~4千克,1年排泄的总氮量达9.534 kg,磷达6.5kg,产生的污水相当于2个成年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并且每克犬粪污中还含有78万个大肠杆菌、69万个肠球菌和一定量的寄生虫卵及其他病原微生物。这些污染源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土壤,并通过农作物和动物等食物链危害其他动物的健康和人类安全。

3.4 噪音污染

当物体发出的声音超过60分贝时属于噪音。人正常说话声在55分贝左右。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 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小型狗吠叫产生的声音30-70分贝,中型狗35-80,大型狗40-90分贝。当宠物狗遇见陌生人或狗及其他动物的时候吠叫,这些叫声从理论上构成噪音,这些噪音对周围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时候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和诱发多种疾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4 防治措施

4.1制定和完善宠物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着相关法律法规饲养宠物。

4.2宠物饲料的科学配制和正确使用,从源头防止宠物对环境的污染。

4.3做好宠物疾病防控工作,加强人宠物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增强市民防疫意识,病宠物的隔离饲养,防止传播。

4.4加强宠物市场、宠物医院等从事宠物经营的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宠物业专业人才。

4.5宠物粪、尿及其废弃物、病、死宠物的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立及使用。

4.6规范宠物饲养人的行为规范,加强社会监督管理力度,提高饲养环境,改善饲养管理。■

参考文献

1、马英金、我国养犬业的现状及展望,当代畜牧 1990年01期45-47

2、郭芳彬,对发展我国养犬业的思考,天津畜牧兽医 1995年01期 35-36

篇14

【关键词】体检中心;医院感染;主控目标;管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55-01

我院体检中心承担着年检人数4万人次及健康体检专业指导、实施等医护工作,体检量大、工作繁忙、跨多学科体检指导及接触大量未知传染病体检者等,无法对体检者进行连续性的监测等特点。因此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目标主控及管理尤显重要,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总结如下:

1 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空气污染 体检人群密度高流动性大,加之体检者因抽血等各项检查频繁穿脱衣服,增加了空气中的尘埃飞扬,寒冷及炎热的季节使用空调通风差,空气污染严重,空气污染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最危险因素[1]。

1.2 血源性传播 在体检人群中存在着乙型肝炎、梅毒、HI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携带体检者。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也是职业性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最基本途径。

1.3 手污染 体检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体检者,由于工作繁忙往往忽视手的清洁与消毒,变为接触传播的重要媒介。

2 确立主控目标

根据体检中心的工作特点确立主控目标为①空气传播②接触传播、血源传播、针刺传播 ③医护人员的手污染④体检人群⑤物品管理

3 主控目标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3.1 首先根据体检中心的特点将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作为消毒和控制传播的目标,切断传播途径,发现HIV及梅毒等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对空气环境的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2]。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一小时。地面采用湿式清扫和擦拭。

3.2 即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3]。加强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落实并实施医院消毒制度。并规范洗手行为,完善洗手设施,张贴六步洗手法图示于明显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提醒和监督,人人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并配备皮肤手消毒剂,便于随时使用。并要预防针刺伤,针刺伤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痛苦和感染及危险。需大力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规范化操作培训,使工作人员在操作中规范、认真、熟练。使用利器盒,收集针头需戴防护手套,不得徒手分类利刀片及针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标准防护。提高医护人员针刺伤后的处理程序即挤出伤口内血液―消毒―包扎―填表上报―相应的预防性注射和追踪检查。

3.3 体检人群的健康宣教和管理工作,也是减少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宣传栏、手册、视频等形式对体检人群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清洁卫生观念,配合落实医院消毒制度,并增设洗手设施。

3.4 物品的管理方面

3.4.1 体检中心的一切无菌物品有专柜、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并签名。严格无菌物品的期限管理。

3.4.2 废弃物品: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包装、处理等严格管理并由专门保洁人员分车、专线送行指定地点,严格废物污染周围环境。并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国家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参考文献:

[1] 黄瑾,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51―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