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自助银行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

篇1

银行渠道未来怎么发展的确值得思考。首先看物理网点的发展趋势。到2013年年中为止,全国已有3322家银行,营业网点超过21万个。五大国有银行的营业网点有6.6万个左右,占其中的三分之一。这么多银行网点,未来将打破网点营业服务模式固定、同质的模式,将会根据网点所处区域,结合网点本身的市场定位和服务特点,对客户加以区分,提供更多样、更有层次的服务。例如,中高端客户集中的网点,会由“业务处理型”转向“营销服务型”,进而发展为“展示体验型”;中低端客户集中的网点,将从单纯金融服务转向综合服务,兼供资讯、生活、商务等综合内容;便民网点则向自助银行模式转变,社区服务站、金融服务亭、商贸金融服务区等形式将成为银行渠道向外延伸的新方式。

未来金融渠道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更加智能化、集约化。金融机具的功能、智能提升,一些服务集成类自助设备将代替部分人工柜面,客户可自助办理。并且,大数据服务模式推动现场业务需求向非现场业务模式转移。VTM(远程柜员终端)、多媒体中心、在线客服、业务集中处理中心等新服务渠道,使金融渠道集约化趋势更明显。金融服务如此方便快捷,渗透到个人日常生活中,金融服务的渠道重心也由此从物理网点向“线上线下”结合、“营业网点+自助银行”组合转变。银行人员“走出去”服务、“上门”营销将成为常态,很快以个人客户为主体、家庭为单位的金融服务模式将要出现。

银行为了应对巨变时代的竞争,打好渠道保卫战应提升至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渠道建设中,先要把目标设好。围绕目标的设立,需要关注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渠道“硬件”。包括营业物理网点布局的调配,能否使渠道服务能力与市场资源需求相匹配。自助银行的建设情况,能否形成“核心网点+自助银行”的组合式覆盖,推动区域内渠道服务模式转型。网点功能分区的设置能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网点服务品质和效率。

二是渠道“软件”。对各物理网点的客户结构与服务特点的分析情况,是否有助于提高网点客户识别、引导分流和营销服务水平。对“大堂制胜”的现场管理理念的认识,对营销服务人员与业务处理人员的配备,对网点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对绩效考核机制的制订,对运营管理制度的优化等,这些条件能否得到满足是渠道软件建设成功的关键。

篇2

金融零售业,是指金融机构为个人用户提供服务产品。近年来,国际国内的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相比银行的对公业务,面向大众的零售业务越来越重要,因为零售业务在银行的利润来源中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这一趋势在国际社会更加明显,因为国外银行零售业务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其所占销售比例也早已超过了银行业的其他产品,比如美国花旗银行的利润中有72%来自于零售业务。但在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近年刚刚兴起,虽然各家银行都纷纷开设了个人理财、个人信贷、个人换汇等新兴的个人业务,但比起国际金融业,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据统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利润仅占经营利润的25%左右。

“产生这一差距的原因,除了历史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金融行业需要采用最新的IT技术,降低零售业务的成本,从而让个人业务能为银行产生利润。”中钞科堡现金处理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翔这样告诉记者。中钞科堡公司是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和奥地利科堡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致力于为金融行业提供金融自助服务、技术和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国内银行的零售业务特点是: 客户数量众多、单笔交易量小、多数交易行为雷同。比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客户每家只有数百万个,但个人客户都超过了1亿以上,每天都有超过千万笔的个人业务。怎样对如此众多的个人客户提供贴心的服务,是银行面临的重大挑战。采用传统的柜台业务模式,不仅极大增加了金融行业的运营成本,也让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在金融行业逐渐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今天,这种模式显然无法完成这一重要的战略转型。为此,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ATM自助终端为特色的,能提供一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的新的电子银行诞生了,并逐渐在金融行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中,ATM自助终端设备由于能让百姓通过自助的方式处理大量的现金业务,尤其适合中国普通百姓习惯使用现金进行购物的习惯,目前正在各大银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刘翔说。

他具体分析说,比较起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ATM终端自助设备在方便的同时,也要安全得多。因为大多数ATM设备旁边都安装了摄像头,一旦发生金融犯罪行为,金融机构很容易从摄像头中追溯到犯罪行为,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但是,令金融IT人员感觉焦虑的是,近年来,通过ATM机进行金融犯罪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在ATM机上取到假币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给金融机构蒙上一层阴影。

“因此,对金融自助IT设备而言,ATM的发展趋势有两个,一个是追求安全,另一个是追求舒适。”刘翔说。其中,存取款安全中最重要的一项――对假币的识别,中钞科堡公司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它的一方股东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有顶级的技术识别人民币的真伪; 而其另一方股东奥地利科堡公司,是欧洲融合了机电自动化技术和艺术感设计的厂商,双方的结合,让中钞科堡的ATM自助设备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此外,刘翔介绍,在金融ATM设备中,单纯取款的ATM设备将逐渐被存取款一体的ATM设备代替。他给出了一个数据,从国际经验看,未来存取款ATM的年市场增长率将超过20%,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篇3

但是,应该注意到,虽然国内商业银行自助渠道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自助渠道的定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主要渠道功能仍然是在网点内为柜面分流,在网点外为客户提供基本的业务办理功能。自助设备自身的功能升级和技术革新主要侧重提升基础业务办理的效率,但并没有从本质上扩大其功能内涵。所谓功能的升级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复制更多的柜面交易功能,使更多的原来只能在柜面完成的交易同样能在自助设备上完成,如更改预留手机号码;二是提升某些操作环节的效率、便利性和安全性,比如人脸能够让客户免去输入密码的环节,提高操作安全性。这两类功能升级与自助设备诞生之初即具备的取现功能没有本质区别,该功能的设计就是为了分流柜面业务,具备高效率和便利性,只是沿着类似的思路进一步扩展功能。

与国内银行自助渠道规模扩大、定位不变的形势相反,国外发达国家银行自助渠道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规模保持稳定、定位发生转变。国外银行自助渠道的服务密度已经较高,近年来变化不大。发达地区如北美、欧洲等近几年来服务密度基本保持不变,有的甚至出现阶段性下降。2009~2015年,高收入国家的ATM服务密度整体趋势走低。西班牙、日本、法国近年来ATM服务密度均出现下降,西班牙的下降趋势尤其明显;加拿大作为世界上ATM服务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服务密度较为稳定。因此,国外银行自助渠道的变革与创新主要体现在自助设备功能设计的新思路和自助渠道的定位转化上,其功能设计在功能拓展和结构性改进上都有不同于以往的新思路,这使得自助渠道日益成为全功能、场景化、跨渠道协同和重视品牌体验的新型物理渠道。这是国外银行紧跟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形势,努力适应金融消费者新的行为习惯的结果。

本文对国外发达国家银行自助渠道的功能创新动态和渠道定位转型趋势进行了观察总结,为国内商业银行自助渠道转型、完善自助渠道的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国外银行自助设备功能创新趋势

用“剧变”来形容近年来国外银行自助设备的功能创新并不为过。自助设备从外形到内在功能,从处理效率到客户体验,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而且,自助设备的功能设计正在越来越多的与商业银行的渠道网络协同起来,在获客上加入了场景化功能,在客户引流上与越来越多的其他渠道融合。总之,自助渠道功能正在以崭新的思路进行着全方位的革新。

从金融功能到泛金融功能。从功能演变上看,国外商业银行ATM的功能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单一现金功能、多业务功能和泛金融功能。目前,国外大多数银行的ATM已经处在多业务功能阶段,具备现金存取、支票功能、转账、查询等金融功能。近年来泛金融功能的趋向开始显现。例如,富国银行ATM可以购买邮票、演出票;设置了专门的功能按钮,点击进入可以给美国红十字会捐款;还可以播放富国银行公益项目的宣传片,提升品牌声誉。桑坦德银行的校园ATM不仅支持金融业务功能,还支持学生查阅学业信息。

从功能实现到客户体验。与此前ATM服务满足于实现功能相比,现在国外商业银行非常重视ATM服务的客户体验,从外观、屏幕、键盘、取款、识别、回单、问题及时响应等方面挖掘客户痛点并予以改善。比如,西班牙BB VA的ATM转化了安装角度,使排队等候的客户与ATM屏幕呈180度角,巧妙保护了使用ATM客户的个人隐私。富国、花旗、摩根大通等银行使用大型触屏式ATM,屏幕布局合理,功能人性化,语言通俗易懂,方便客户与银行互动。

从业务办理到个性化营销。国外商业银行都在致力于研发“更智能”的ATM。通过将ATM与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相联系,ATM不仅能够“记住”客户常用选项,还能够挖掘和预测客户需求,为客户推荐个性化服务。ATM由此增加了营销功能,不再仅仅是一台交易处理机器。比如,富国银行ATM把客户常用的取款金额和回单形式自动标记为绿色,方便客户迅速选择。新加坡华侨银行的ATM能够显示带有客户姓名的个性化问候语,还能够根据客户的偏好展示广告,或推荐客户到柜台体验产品,受到客户热烈欢迎。桑坦德银行巴西的ATM也已经具备了个性化营销功能。

篇4

(一)国外发展情况

20世纪60年代,电子银行以ATM、POS的形式初次展现在人们面前。随后,以自助语音和人工客服为主要形式的电话银行渠道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20世纪末期,美国率先成立了世界上首家网络银行,这是电子银行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欧洲其它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电子银行领域开拓创新的浪潮。随着网络银行概念逐渐深入人心,1999年,美国再次领先推出手机银行,开启了移动便民金融新时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电子银行服务种类不断完善,用户体验更加人性化,并将业务创新的触角重点延伸至移动支付领域和中间业务领域。从国外电子银行开展形式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子渠道和传统营业网点并驾齐驱式发展。第二种是不受传统营业网点的依托,单纯利用电子化渠道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模式。其中第二种纯电子银行模式由于其服务的局限性在国外发展得并不顺利,大部分经营该模式的公司逐渐遭到大型银行的并购重组。对于国外小的地方性银行,如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社区银行,其业务领域随着大银行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而逐渐被蚕食。因此,大部分小型银行也随即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在跟进大银行电子银行最新动态的同时,小型银行努力寻求自身的差异化创新,着重在客户关系管理上下功夫,维持了较好的区域优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电子渠道的使用几乎遍及所有消费支付活动,已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客户日常业务办理的首选渠道。据资料显示,在欧洲,75%以上的消费者通过网络办理银行业务,电子银行系统在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二)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大型商业银行才陆续开始发行银行卡、推出ATM、建设网站并推出网上银行。在此之前,各家银行的主要经营渠道为柜面服务,随时随地办理银行业务只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中。由于服务渠道单一,过去银行柜台业务办理窗口总是排着长队,因柜面人员服务质量不稳定而引发的客户不满事件时有发生。而到如今,排队叫号功能让顾客合理安排自己的等待时间,自助银行机具无处不在,并逐渐出现VTM、ITM等新型智能柜员机,电话银行流程服务更加完善,网上银行的发展已经日臻成熟,手机银行也已经普遍为客户接受,用户随时随地体验到的都是友善的界面及便捷、安全的交易方式。多年来,电子银行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客户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账户管理、缴费支付、实时转账、业务办理、理财投资等随时随心的安全快捷,更是金融生活移动电子化这一质的转变,体验到了网络科技平台下的现代金融生活。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电子银行交易规模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银行柜面业务的增长速度,全年国内网上银行交易规模达12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7%②。与此同时,2013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11.8%,比2012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预测2014年将达15%③,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呈现出巨大潜力。同时,2013年上半年大部分上市银行的电子交易替代率超过70%,民生银行更达94.43%④。可以看出,电子银行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享受金融服务的首选渠道。在未来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电子银行将成为各大银行推进自身转型、争夺金融市场的重要发力点,而未来电子银行业务将怎样发展、朝着哪些方向发展成为了业界各类人士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二、电子银行发展趋势

综观传统银行的电子化“升级”历程,总结起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宣传”阶段,银行通过电子平台对外行内外信息通告等;第二个阶段是“自助交易”阶段,银行将大部分柜台业务分流到电子银行渠道上,客户可自助完成业务办理;而第三个阶段则是目前刚起步而未来亟待发展的“互联网”阶段。电子银行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将不再限于替代柜面交易、节约经营成本的目的,而是朝着提供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服务以及依靠电子化营销创造新的利润点这一模式发展。在未来,电子银行的“互联网”发展将踏入“物联网”时代,这是一个计算和智能的阶段,银行业务将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方式在任意移动平台上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性颠覆。具体而言,未来电子银行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电子银行业务主体化发展

在未来,电子银行将成为银行金融服务的主体,在具备柜台服务的所有功能的基础上升级成为银行开展营销、创造利润的黄金平台,形成自成体系、销售与服务兼备的独立业务模式。

1.电子银行业务功能更为丰富。

自助银行设备将升级成为集现金和票据自助设备、网银交易终端、远程视频服务等为一体的全功能自助银行,在客户交易过程中能实现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使得自助银行更加人性化,功能化。对于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等电子渠道,将遵循今后货币、票据等无纸化的发展趋势,完全实现传统银行业务流程电子化再造;对于需要客户身份资料认证的业务,只要客户将所需审核资料扫描上传,再加上实时摄像头拍摄等,就能实现同柜面办理一样的效果。在电子支付结算方面,将新开发出更多安全快捷的支付模式,如二维码支付、NFC支付(近距离支付)、生物支付等。另外,客户账户信息将与SIM卡等智能存储媒介甚至客户身体相结合,届时客户将抛开银行卡介质,利用移动终端等进行支付。在业务创新方面,银行业务功能将依据客户需求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通过与各大商户合作,未来将开发出更多具有生活化特色的电子银行应用,拓宽银行业务范围。

2.电子银行服务终端多样化。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将对电子银行服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未来,我国电子银行服务终端将不限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和专用智能终端,而是更多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如GPS、数码相机及其它新型手持移动终端,未来电子银行服务终端将着重强调电子银行的场景化运用,能够随着我们的需求而变化。

3.传统银行网点格局电子化调整。

未来电子银行将是银行业务的主体,传统银行网点的格局将会发生重大的改变,构建出以电子服务为主的新型网点运营模式和全新网点格局。其中,随着自助机具业务功能的完善,自助银行区域将成为网点的核心区域,而人工服务区域也不再启用传统模式,而是朝着移动电子化方向发展。我们将看到这样的场景,在银行网点,一部分客户将直接走向自助银行区域,针对需要办理的业务而自行选择相应的自助机具;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客户则走向休闲办公区域,取号后在雅座惬意地喝茶、看报,然后不一会儿,客户经理将手持电子银行设备过来为客户服务。客户经理将面对面地以朋友的形式同客户交谈,了解客户需求并给出建议,随后直接使用手上的电子设备为客户办理业务、展示最新产品等,不用隔着玻璃水泥柜交流,也抛开了复杂的表格填写、证件复印等步骤,未来银行网点的移动化服务将有效提升客户体验。

(二)电子银行开放式发展

目前,各家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是封闭式的专属系统,只有银行自有客户可以登录使用,未来的电子银行将强调开放、强调关系、强调客户间的交互作用、强调客户经理与客户间的沟通作用。也就是说,未来电子银行服务平台将是开放式的金融平台,能够承载整个银行业务的综合平台。

1.应用体验的开放性。

未来银行会将自己的各类业务功能做成不同的移动应用程序,这些程序将融合业务办理、游戏娱乐、生活服务等功能,更具趣味性,无需注册也可使用,使银行的服务真正地开放到互联网环境当中。同时,银行将建立自己的电子金融服务体验中心,在吸引客户体验个性化电子应用之时,有效地对银行业务进行宣传推广。这个体验中心可以是银行自己建立的应用商店也可以是和其他应用体验店合作的。比如说和苹果公司合作,在苹果应用体验店里加放电子银行开放式应用,这将有效吸收拓展其他企业客户资源,促进行业内外合作。

2.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开放性。

由于目前电子银行客户办完业务后直接退出,在线时间较短,这使得电子银行不具备营销性和服务性。而中国网络社区用户规模稳定增长,用户黏性优势显著,媒体价值大,未来网上银行将会建设成为一个开放的社区,其内容模块将不限于电子银行基本业务功能,而是集业务办理、信息咨询、电子商务、资源共享、社交论坛为一体的新一代金融社区,非该银行的企业客户、个人用户都可以注册交流。银行将借由电子银行网络社区的形式推出新的产品,进行营销推广,增强互动性;同时,在社区里开辟客户经理平台,方便客户进行信息咨询、沟通、协调、反馈,也方便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营销推广;另外,在这个社区,银行可以引入非银行机构的产品服务或应用,同时捕捉客户的行为信息、企业的商务信息、供应链的关系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三)电子银行智能化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客户对移动金融服务的需求将增高,未来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将从数字银行向智慧银行迈进,为客户提供灵活、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1.3D化发展。

随着国内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电子银行将踏入3D领域。通过将三维仿真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巧妙结合,同时融入人类的真实视觉,客户在使用3D网银的过程中如同置身银行大厅,银行的各项服务能够在模拟出的虚拟空间内实时呈现。具体而言,客户下载3D网银客户端后,输入姓名身份登陆,然后就会出现对应的3D人像,另外有对应的服务场景可供选择。客户可选择进入大厅场景,在虚拟大厅内,客户可以自由行走,观看新产品宣传视频,不仅可向虚拟大堂经理咨询银行的各类产品服务,还可与同一场景中来自各地的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交流。当客户需要办理业务时,可选择进入个人业务场景,该场景中客户只能看见自己,另设虚拟客户经理,可对客户的疑问进行解答并指导相应操作,客户可在该区域进行业务办理、理财投资、财富管理等事项。3D网银能够再现银行网点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服务方式的限制,为客户提供更为安全、便捷、高效的交互式服务,也方便银行对数字银行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2.数据分析智能化。

未来电子银行将启用智能系统,结合各类电子银行渠道建成一个面向客户关系和客户行为的管理分析平台。客户在开展相关业务操作的同时,系统也同时搜集相应的操作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数据智能分析等过程,结合心理学,系统地分析出客户的行为、偏好,判断客户的交易风险级别,挖掘出隐含的客户需求,然后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和服务。电子银行智能分析顾客信息的渠道是多样的,可以是对客户网上银行操作轨迹分析,可以是对客户在银行网点的等待行为分析,也可以是对客户基本情况、持有产品、交易行为等进行分析。通过多渠道的交易监视,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客户行为和心理预期等,银行能够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金融服务,使之无限贴近客户的需求,进而增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黏性。

3.生物智能识别。

在网络与信息时代,未来银行将会抛开传统的个人身份鉴别手段,如秘钥、口令卡、身份证件、金融IC卡等,而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这一识别技术指的是利用指纹、掌纹、脸部、虹膜、视网膜、声音、步态等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结合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对个人身份进行准确鉴定。这意味着未来银行将不再使用银行卡等外物介质,只需要将客户基本生物信息加密储存在银行远程用户数据库中,客户在使用银行的金融服务时就能够被高效、可靠地智能识别,有效防止资金冒取冒领,进而降低目前因银行卡可伪造、可盗用、可破译等弱点而引发的类似非法套现、伪卡盗刷、短信欺诈、密码盗取等银行卡犯罪。除客户身份智能识别之外,未来的电话银行也将采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通过系统自动识别、理解客户咨询的问题和服务要求,这将有效节省银行人力成本。

三、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篇5

[关键词]电子银行;替代率;提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00

现今电子银行在业务上实现了融合,既有效降低了其银行间运营的成本,还对柜台业务进行分流,不仅提升了银行整体服务水平,还在经营模式上实现了创新与转型,以此全面提升银行的综合效益以及竞争力。

1电子银行业务方面替代率大幅度提升

根据六年前数据调查,其电子银行在业务上的替代率就已经超过28%。这说明银行企业的电子交易额有明显提升,替代业务平均提升率在28%以上,而网银支付的交易也呈上升趋势,其业务增长率是电子银行的两倍多。其中农行的电子交易记录最高,依次是工行、建行等,工行的交易金额高达180万亿元之多,这个数据已经占行业内总交易份额的半数。另外,其民生银行的网银交易是柜台业务实现交易的两倍。因此,电子银行替代了原有网点业务,一部分银行又对网点的业务即功能实施重新匹配,精化国内银行的网点,同时也使农行的网点减少了200余家。随后对中国银行的金融业务、结构等实施了改善,进而提升客户对综合业务的满意度。将产品的服务进行细致化、市场的拓展进行深入化,运用该种方式去支撑电子银行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银行在应用上具有众多的优点,低廉或免费的业务手续费,直接提升了客户的满意程度,这足以体现电子银行在业务领域大幅度地提升了替代率。

2未来金融行业在IT投资方面的趋势

21金融行业发展以及IT建设方面的发展趋势

金融行业在未来行业内的发展中,必然会与宏观调控下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在GDP的增长方面将效率提升至10%左右,以彰显我国经济在金融行业的发展影响下,区域稳定增长的经济趋势,但会在后期减效增长的速率。国家的央行会对国内的金融等机构放宽运行的管理尺度,但也会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等提升运营的要求。农行逐渐将运营机制转变成股份制,进而推动银行主体在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乡村的金融市场逐渐走上正轨,将自身发展成为同行业的引领者。在监管机构的管理下,慢慢放开了银行混合业务的经营步伐,带动受传统局限的较弱业务,将银行界定为国内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金融机构。坚持推展银行的中间业务,调整业务的整体结构以及创新盈利的模式等,也间接改善和升级了IT系统的投资。伴随数据集中化发展,其业务的流程、应用层面等实现梳理式整合,成为构建IT金融机构的重点内容。风险的集中化管理及商业实现智能化需要相关领域加大投资量,进而构建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电子银行支付渠道。

22对于金融市场以及IT市场的有关预测

基于金融业务在市场中发展的有利趋势,对金融、IT等市场进行有关预测。实现风险管理将全面走进倒计时的步伐,对其银行所经营的混合业务实现推广工作目标,将逐渐扭转行业发展的格局。金融机构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将无可厚非作为业务实现转型、创新的中心点,完善业务的经营模式等。另外,金融保险业务将以迅猛速度构建相应的运营中心,促进银行渠道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移动涉及的金融业务在服务上,由于3G、4G的引导加快了发展的步伐。财富管理逐渐替代以往的融资中介,并成为金融市场的核心业务。基于市场的变动催化了银行市场进行业务变革、IT投资等,创新金融市场同时迎接证券市场的到来,构建新型IT 热点业务,针对农村构建村镇银行、“三农”保险等金融类服务。因此,未来的电子银行预测主要是以上这些业务的发展,银行企业应该密切关注,以便及时调整投资战略,抢占金融市场、IT市场。

3提升银行替代率的方法

31通过业务培训的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国内各银行部门间应该积极开展一些业务培训活动,例如,将自助终端推向市场进行相关推广培训。以该种方式动员行内所有员工落实自助终端的功能性学习,从多个方面去介绍行内自助终端、业务渠道针对性比较,确保银行网点的所有工作者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自助式终端设备的各项功能,尤其是作为行内大堂经理人员,以便在与客户交流时展现分流服务的优势,应用统一化的标准推广语言,从整体上提升电子银行的服务质量。

32柜台专员、大堂经理进行联合增强推广度

通过在各大银行的展厅内加设告示牌,用以提醒广大客户低于两万元的取款、水电费等缴费业务可自行到自助区去办理,实现业务查询以及对账等,避免客户由于排队问题产生不良情绪,对业务实现分流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强化了银行的大堂经理业务职能,其通过与保安人员以积极态度向客户举荐自助终端具备的服务性能,进而引导他们使用自助终端设备。为了增强其推广力度,规定大堂经理应该每日引导的客户不能低于3名,逐渐实现推广自助服务的目标。此外,当柜台专员发现有客户需办理该项业务,就可与大堂经理进行联合,交由该大堂经理引导客户去使用自助设备。

33开通绿色通道,提升服务综合效率

银行都设有缴纳水电费等生活类业务,其办理也使得时间具有固定性,致使银行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出现高峰缴费状态,这要求银行应该及时作出相关性调整,以此应对该缴费业务的高峰期问题。而采用开通绿色通道的办法,不仅能够提升柜台的服务综合效率,还能缓解柜台办理业务的压力。例如,针对老弱病残客户,如若在自助服务设备办理相应业务,可免费领取行内的礼品,但也要控制好运营的成本。

34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该自助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需要银行加强设备管理的工作力度,以巡查的方式去落实。这要求大堂经理每天对自助区的设备运行情况展开三次以上的巡视,进而检查其附近环境、各功能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对已出现故障设备进行及时性维护,发挥自助服务的实际效应。加强改善自助设备的服务以及环境,为客户的使用提供良好的服务以及自助环境。

4结论

经过对电子银行在业务方面所展现的大幅度提升替代率探讨,预测了在未来发展道路上金融行业、IT投资等方面的潜在趋势。通过以业务培训的方式去提升电子银行的服务质量,联合柜台专员、大堂经理等工作人员,以此增强电子银行的自助服务推广的力度。而后采取开通绿色通道的措施,去提升整个银行在服务方面的综合效率,提升电子银行的业务替代率。

参考文献:

[1]叶文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大幅度提升[J].新闻速递,2012,10(13):63

[2]张超未来金融行业IT投资呈现六大趋势[J].聚焦新闻,2010,4(4):4

[3]郑岩电子银行创新提升渠道价值[J].金融电子化,2012,3(9):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