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学生素质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基础教育现状认知
现代的中学生,伴随着我国全面落实《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这一战略举措,亲历了我国基础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同时,伴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诸多矛盾与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基础教育在创新与能力培养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应试教育作为教育主流至今没有大的改观,素质教育仍处于纸上谈兵多具体措施少的状态;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教育体制机制仍需完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人文教育比重偏低,教材与应试难度不匹配,考题偏难;推进教育公平任重道远,教育机会不均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学校差别等方面尤为突出。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中学生人文素养欠缺,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不足等问题,这与国家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主基调不相适应。对基础教育进行一次变革,从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等根本问题上转变传统意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已刻不容缓,这既是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当今,我国经济处于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新常态,亟需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厚植创新驱动根基。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激发教育活力,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及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其次,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标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社会贡献力、国际竞争力,不单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顺应国际教育大趋势的积极反应。
第三,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实现中长期教育战略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长期的应试教育,把学生过多的局限于书本与课堂,局限于训练与考试之中,学校注重升学率,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人文情感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与情感、知识与实践、知识与创造力的失衡,这即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又不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更不利于我国中长期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也是克服应试教育影响的总对策。
三、实施素质教育模式初探
一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在中学教育阶段淡化选拔意识,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素质教育是中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我国对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各种教育体制改革也有针对性的循序开展,推动了中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然而,通过调查作者发现,从中国当前的教育资源发展状况来看,区域之间的差异却是普遍存在的,无形之中阻碍了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西部农村学校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一、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作者发现,当前,从总体发展状况来看,中学生素质教育效果比较令人满意,无论是身处一线的人民教师,还是不同地区的中学办学单位,亦或是上级的教育管理机构,都在进行着不同角度的教育实践探索,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在教材使用上,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积极探索和发现。
1.教育过程对教材过于依赖
中学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教材作为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出发点这个没有错,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究竟应该发挥多大的作用,我们是不是应该照本宣科。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看做的是没有生命体征的教育对象,把教材的东西强行的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之中,让学生被动的去学习。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角度也只是停留在这本书中都有哪些知识点需要学生们去掌握,却不去分辨有哪些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教材之外的其他实践性途径来解决,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就缺乏了系统性。
2.教学过程重理论缺乏实践
对于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来说,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依赖于理论教学,相对而言,实践教学的机会更少。真正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应该是学生们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把这些理论与具体的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出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西部不发达地区,一些中学生毕业后,无论是选择升学还是直接就业,都希望未来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地方的发展建设上来,而单纯的理论教育显然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3.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单一
中学阶段在我们的教育中是比较注重知识学习的,往往忽视了素质教育,对于中学的素质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更是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考核中学的素质教育,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初衷,这样的评价体系不能真正让中学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要想把中学的素质教育搞好,必须要从实际入手,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既然是素质教育,就应该从学生的素质入手,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让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实到提高学生素质上,把教学效果与学生实际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结合起来,这样制定出的评价体系才是科学的。
二、中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详细调查,我们发现问题中存在的几个原因,如素质教育的理念问题,教学过程的方法问题,教育改革的社会问题等,下面逐一进行论述。
1.素质教育的理念瓶颈
在我们展开调研的一些中学中,我们发现:素质教育是需要正确的理念的指引,但对素质教育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我们的理念一直没有走上正轨,一直没有脱离开考试成绩这一魔咒。中学阶段是学生青春期的关键时期,正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最好时期,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提高学习成绩上,那就不要谈素质教育了。
2.教学过程的方法瓶颈
在很多学校中,教师的教学过程由于受到考试成绩的压力,变成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根本不考虑学生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帮助,只要题会做了,就是一堂好课,就是一名好教师,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的教学如何能提高素质教育的能力呢?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是存在问题的,应该本着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为宗旨,从思路上,从方法上指引学生,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把题目解开。
3.教育改革的社会瓶颈
另外,现在的中学还面临着教育改革问题,社会上的观点颇多,一直存在着争议,所以关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改革还在进行之中。搞好的素质教育又怕失去考试成绩,有了考试成绩又缺少了素质教育,二者如何能相互协调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调查原因的整合,我们为中学的素质教学找到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创新教育理念,摆脱传统教育观念束缚
创新教育理念,理念是教育实践的灵魂,只有理念正确,才能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教育之路。中学的素质教育要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国内外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机的整合,不以分数论英雄,要用综合的素质指标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2.灵活教育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方法创新,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对理论问题的理解,而不是像过去注重考试分数,忽视动手能力。贴近实践,走近社会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党领导下,立足于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依靠教育。因此,我们不仅要优先发展教育,而且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时期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实施素质教育应从这一时期做起,为中学生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这样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中才能更好地做出应有的贡献。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教育文化也加快了一体化进程。各国政治家、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1983年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向教育部长贝尔提交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之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1985年日本提出以“重视个性”为基础的八条教育改革设想。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提出了衡量人才素质结构的七条标准:
①积极进取,有强烈的开拓精神;
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类的责任感;
③在急剧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⑤学习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综合化;
⑥有多种个数和特长;
⑦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因此,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主动与国际教育接轨,是对国际教育大趋势做出的积极反应,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全球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提高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我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以及两年的教学感悟,从转变教育理念方面谈谈对提高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些见解。
(一)教育思想的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应试教育,简言之就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作为一名80后的大学生,我对应试教育的危害感受颇深。有人说,我们80后的学生就是为考试而生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免有些道理。从上学起,我们的人生已经被规划,就是考上大学。平时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考试,严重抹杀了我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结果,教育没能造就一批批人才,反而制造了一台台考试机器,走上社会的我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对于素质教育,有人说是与应试教育对立的。我认为,应试教育其实是一种极端的素质教育,只注重升学考试,而忽略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升华,不仅注重学习成绩,而且也注重学生其他素养,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课本知识,还能培养一些其他的社会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极端的素质教育中走出来,向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
(二)教育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角色向双角色发展以往的教育者往往就扮演教师这一角色,对学生的教育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指导,这样不能够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不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交流以及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单一的教师角色往往对学生会产生误导,只一味注重学习,而忽略了其他素养的培养。我认为教育者应从单一的教师角色向“教师和朋友”双角色转变,在学习上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生活上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一些其他兴趣爱好的培养,这样容易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心态,为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展现风貌令人喜
1.喜欢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大都突破了害羞、内秀的性格,更多地希望通过积极的表现活动赢得大家的认可。他们能够利用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大胆而富有活力。比如在问及“军事训练周”活动中最大心愿是什么时,82%的学生选择了“当小军官”,希望在小军官的“工作岗位”上展现才华,而只有18%的学生选择了“改善伙食”和“少挨批评”。
2.希望锻炼自我。调查表明,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素质教育后,中学生锻炼自我的觉悟和意识明显增强.学习积极性较高。在问及为什么参加“军事训练周”活动时,有83%的学生选择了“自己愿意”,1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只有6%的学生选择“家长要求”和“学校要求”;同时在回答参加“军事训练周”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88%的学生回答是学会了吃苦、增长了本领,选择“交了很多朋友”和“其他”的只占12%。
3.增强了积极参与的民主意识。调查显示。当代学生的民主意识十分强烈,他们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敢于主动要求民主,给人一种“小民主斗士”的感觉。在回答如遇到不民主待遇的态度时.近95%的学生的答案是“站起来反对”,只有5%学生的答案是“忍气吞声”。
二、暴露问题让人忧
1.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不够。整个活动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当代中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不够,集体主义观念相对弱化,他们过多地注重个人行事,缺乏集体协作意识,即使配合起来,也不默契。调查显示,近48%的学生愿意单独完成任务,只有30%的学生选择集体协作,另外22%的学生选择“随便”。
2.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不强。由于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旦进入新的环境,没了“依靠”,他们就会慌乱起来,甚至不知所措。调查表明,近65%的学生不会或者没有洗过衣服,近95%的学生不知道鼻孔流血后该怎样应急处理。
3.吃苦耐劳的人格品质不足。虽然很多学生是抱着吃苦锻炼的想法加人“军事训练周”活动的,但实际情况是,一旦训练累一点,饭菜差一点,他们就开始动摇,甚至找借口逃避活动。据调查,45%的学生表示明年不再参加学生军训活动,原因是“太苦太累”、“没意思”,3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只有25%的学生表示要继续参加。
4.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欠缺。调查显示,近60%的学生一天平均花费在5元以上,其中20%的学生高达15元,1元以上的只占5%,在问及饭莱不合口味怎么办时,85%的学生选择自己花钱买零食吃,选择坚持吃的只占15%。
三、分析原因不能少
1.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占到所有家庭总数的80%,独生子女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问题十分突出地显现出来,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人们观念的更新还十分滞后,一些家长和教师受社会习俗的影响,还跟不上时展变化的脚步,家长和教师接受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还很不够,陈旧落后的观念束缚了家长和教师的手脚.从现实的情况看,人们运用科学思想和方法教育孩子还不普遍.人们生活的环境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位家长一语道破天机:教育孩子还用学习吗?不必自寻烦恼,孩子树大自直。多数家长和老师也随波逐流。
2.家长和教师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在随后的对家长调查中我们发现,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以下误区:一是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不学坏,学不学无所谓,让他吃好玩好学好休息好就行了,有时间休息或娱乐一下都是好的;二是认为孩子年纪小,自己多用点精力和时间,只要不让孩子吃苦就行。同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没有走出传统教育的怪圈.还不能把家庭教育提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来看,他们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3.普及科学家教知识的基础差.社会普及的措施不力。家长和教师的观念基础差是阻碍广大家长学用科学家教知识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受到正规良好的家教知识培训,加上家务负担重,更没时间学习家教知识.有些家长虽接受过一些常识教育,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真正实行,有些家长觉得学习家教知识耗时费力,为了自己轻松自在,所以放松了自我,不愿提高家教水平。
由于家庭教育是个人家庭私事,农村和社区及教育部门没有真正重视普及家教知识的培训,只局限于一般号召,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家教制度,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衡量家庭和农村或社区的一项制度,这也是造成家长家教观念和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四、应对措施不能无
1.要加强对学生艰苦朴素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的艰苦朴素由自发感情上升为自觉意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艰苦朴素的传统,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美德。认们对此普遍有一种自发的、朴素的认识和情感,家庭和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艰苦朴素的教育得到深化。
2.要加强对孩子的吃苦耐劳教育。孩子不可能永远泡在蜜罐里,永远被大人捧着,他们要长大,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而社会既有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又有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漫长的人生道路不会是一直平坦,坑坑洼洼、荆棘丛生在所难免。就看你有没有跨越的本领,这还是就个人而言。要是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去看,那就更不堪设想。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未来的竞争定将更为激烈。关键当然是科技竞争,但科技是靠人去掌握的,不仅仅是人的智力,还得靠人的体力和意志。高度的智慧、充沛的体力、坚强的意志,三者缺一不可,而体力和意志则是智慧能否得以发挥的基础保障。现在的人们对孩子智力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了,择校、择师、聘家教、买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都不惜重金,可对孩子的体力和意志的培养,尤其是意志的培养却是那么欠缺。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家长对学习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的认识。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多种手段宣传科学的家教知识.使每一位家长了解学习掌握家教知识的积极重要的意义。一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需要,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和迫切需求: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合格的“四有”接班人和建设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更需要成千上万的高素质人才,而目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现状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求。只有广大家长和教师扎扎实实地搞好家庭和学校教育,才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
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开展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提出的,主要针对当时僵化的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核心理念,是使中国国民教育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一条教育的总原则,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南和标准。就目前国内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情况来看,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上都有所改进,但是这种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法改进的幅度并不大,数学素质教育在不少地区更多地流于形式,被认为传统有效的“题海战术”仍然被视为教师和学校的制胜法宝而广泛使用,明里暗里的强化班、提高班,乃至学校教师个人的家教班大行其道,不但额外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还给家庭增加了额外的教育开支,使教育成本上升。同时,也没有充分尊重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旨在引起教师、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切实提高中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一、改变以高考指挥棒为中心的功利主义观念
在国内不少中学校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中,受社会功利主义、世俗主义倾向的影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成绩教育的过分关注,而在这关注的背后,仍然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仍然是学而优则仕的陈腐观念。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没有从旧的应试教育的影子中走出,相反,单纯追求高分的功利主义色彩更浓。在有些家长看来,学生学习优秀,就能上一流的重点大学,就能有好的前程,因此,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仍然排在首要位置。不少家长给学生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数学补习班,并且希望能像药到病除那样很快就看到学生成绩的提升,如果学生的分数短期内不见提高,学生家长就会表现出焦虑,甚至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质疑;还有的家长不惜“重金买分”,即用金钱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每进步一分或一个名次就有多少相应的奖励等;而在学校,则是仍然继续把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老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于是,在家长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下,数学教师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提高学生成绩,最大限度地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施压,施行周考、月考过关制度,并“坚持不懈地”搞“题海战术”。于是,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疲于奔命,学生的厌学情绪进一步提升,不少学生更加沉溺于网络世界,寻求精神的暂时解脱,以获得愉悦体验,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的学生甚至出现逃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表现。正常的家长子女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遭到扭曲,表现为一种相互对立、乃至敌对的紧张关系。这些都从根本上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标准,不但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也不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和融入社会。因此,必须摆脱传统的以高考为中心的错误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为本,以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放弃以数学分数来作为衡量学生、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同时,数学教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放到首位。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针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相对枯燥性,数学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温馨的师生关系。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正遭遇青春成长的叛逆期,他们的身心正经历和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刻,并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对周围的事物,他们既充满好奇,又心怀畏惧,既自负,又自卑,对老师也往往采取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没有与老师的亲密感和信任感,不利于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对其施加影响,增加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公平对待学生,多找学生谈心、聊天,多与学生一起开展各种互动活动,增加师生友谊和感情;二是要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作用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三是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力和艺术性。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用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数学教学,把教学内容与以前的学习内容进行自然地无缝联系和对接,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数学素质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具备了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增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深挖其中的数学思维方法,在讲授时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并鼓励学生对各种数学问题进行分类;二是特别重视对于数学概念的讲授。概念是逻辑的基本要素,数学概念本身就是数学规律的体现,因此,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直接关系学生思维逻辑的结果。数学教师应利用讲授、发现与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增进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为其进一步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打好基础;三是在与学生的各种共同活动中积极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基于良好师生关系开展的各类与学生的互动活动,都是难得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在这些活动中,气氛轻松,心情愉悦,是传授真知的最佳时刻,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对数学问题的争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辩论,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宝军.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南科技,2011(1).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1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代表着未来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家强”,所以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中国未来持续发展和复兴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因而发展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发展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中的这部分内容说明了学生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关键影响,也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注。但一些调查表明,当前的中学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大约35%的中学生表现出了心理异常,其中的53%的中学生普遍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这些数据表明,在当前的环境中,中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也说明了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分析
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主要来自其青少年时期,而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与发展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学生是否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与他所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分析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要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应对这些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弗洛姆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扭曲个体的发展。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种快速而深入的社会变化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独特的中学生价值观。社会学认为个体价值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在社会变迁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重要的调整,这一点对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而言更加明显。目前很多关于新生代、80后、90后群体的探讨,恰恰反映了中学生群体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特点上的特殊性。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当前中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社会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能更多地包容和理解中学生。第二,社会风气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形,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容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外来文化的引入使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备受争议的观念,它们对原有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意识形成了挑战。很多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大都处于叛逆期,加上部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夸大与失实,常常会对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第三,社会生活方式的网络化转变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往方式日益呈现出电子化和虚拟化,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具有更快的技术接受能力,所以他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会联系也变得更加网络化。这种社会交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一变化改变了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方式、类型和深度,其所接触到的信息对其价值观念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2.2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心理素质教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干,以日常教学活动为载体,所以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与教育水平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学校在注重传统的德智体等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与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德智体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一个个体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是无法进行长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校在对学生学习的正常监督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使之能够在离开中学和进入社会之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从心理特点上讲,中学生常常处于逆反期,在过于强调分数和服从的教育环境中容易出现厌学、焦虑、对抗等消极心理,这会使很多具有良好潜力的学生没有有效发掘学习能力,反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2.3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与氛围一直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氛围会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第一,家庭的完整性与内部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家庭的完整性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情况,单亲家庭、婚变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情况会使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中形成孤僻、自卑、冷漠、自私等负面的心理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家庭类型的数量要多于过去,这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环境变迁所产生的一个派生现象。其次,家长行为不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家长的言行、理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在其心理素质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在家庭中会更加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中的其他个体,尤其是负面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家长的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作用。
2.4中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一般在12到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的核心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缺乏良好的自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常常在心理情绪上变化很大,并且难以独立面对压力。因此,需要包容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该时期情绪上的敏感性。
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通过对家庭的作用来产生间接影响。这些情况使当前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复杂性与变化性,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点首先应该具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也需要认识到中学生素质教育并不是依靠学校和教师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家庭的配合,而后根据这些情况来采用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教育态度,采用更加丰富多样和全面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3.1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心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是相互促进和内在统一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与主要目标。所以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对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合的重要意义,提高其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来促进中学生的知识教育质量的提升。
3.2积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
教师自身的修养与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劣,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具有包容性的教育心态,这一点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教师需要具有两方面的素养:第一,对学生教育的敏感性。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时,需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耐心,既能够及时察觉学生心理倾向的细致变化,也能够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给予细致有效的指导。第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在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教师需要的关键素质不是威严和使学生服从,而是开朗合群的性格特征和谆谆诱导的教学方式。具有这类特征的教师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便于教育的有效深入。
3.3与家庭教育结合,促进家长的配合
现代家庭教育应该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对青少年成长而言,家庭教育有着比其它教育形式,甚至是学校教育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理解和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也应是作为主要教育者之一的家长所需要具备的观念。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学校,更需要充分家庭教育的作用: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所以家长应注意主动构筑良好的家庭气氛,并根据子女们的身心特点,恰当选择教育方式,为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第二,家长应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家长自身素养的水平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在开展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时,需要家长能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并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反复引导来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作者:苗殿卿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市霍尔奇中学
参考文献:
[1]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李丽.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3]郑琰.广东省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4]宋志一.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测验研究[J].学术探索,2002(4).
[5]陈带有.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2008.
[6]郝秀香.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7]邱莲.广东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导刊,2006(6).
[8]杨海珍.东莞市初中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2).
[9]余万超,刘栋梁.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
关键词:心理素质 创新人才 团体咨询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建立以发展层面为主、障碍层面为辅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目前,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消除障碍,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重点转移至培养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应作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1. 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
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矫治心理疾病和开发心理潜能三者的有机结合,而以人的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为其最高归宿。学校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以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核心。因此,应将心理咨询引进中学校园。通过教育与服务,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由于心理素质冲突引发的适应不良,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成熟与完善,最终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建立以发展层面为主,障碍层面为辅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认识上要明确发展的要求:发展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归宿。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把发展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重要任务。第二,心理素质教育应面对全体学生,不应只面对“有问题”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要经历发育成熟、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的统一过程。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全体中学生。第三,强调发展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并不是忽视障碍层面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将由障碍层面为主发展到障碍层面和发展层面并重,并最终以发展层面为主的模式。
二、重视个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社会环境、个体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的影响十分关键,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1. 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
人的创造能力是智力因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影响还要大。实践证明,个性特征越突出,创造能力就越强。有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特尔曼在研究800名天才后发现,成就最大的20%的人和成就最小的20%的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品质的差异,他甚至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结于人格因素。
所谓人格即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在生理基础上,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正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心理素质教育的新内容。
2.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教育,严重削弱受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说:“目前,应该说忽视个性发展与忽视全面发展两种倾向都存在,但主要倾向是对学生个性发展重视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在创造型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教学目的上,我国重传道授业,西方注重培养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我国强调灌输,而西方注重启发;在授课方式上,我国注重讲授和解惑,而西方注重启发和诱导。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上都应加以转变。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1)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激发创造动机,(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4)尊重并培养学生个性,(5)让学生学会协作,并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6)创造民主、活跃的学风和积极进取的氛围。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行动中的认知、情意和行为水平。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教材进行记忆策略训练以提高学生记忆力等。
1. 心理素质教育是各种教学自然、有机的组成部分
各科教学过程包括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教学与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认为就是指各种心理因素(情感、意志、兴趣、性格、观察力、思维力等)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学生的发展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发展水平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他的观点提示我们心理素质教育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传授知识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他们的思想、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意识到没有,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心理也在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在未受控制的情况下,既可能向积极的方面变化,也可能向消极的方面变化。其实,有经验的教师有意无意、或多或少都在教学中做过这些工作。只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更加自觉地、有意识地、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理论于教学实际。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理,激发学习潜能。教师在教育学生正确掌握记忆、思维,优化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应改变教学过程中“满堂灌”的方式,注意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恰当运用“情境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特别是激发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心理活动协调、统一,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其次,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评价与鼓励。评价与鼓励的目的在于淡化自卑,强化自信,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奋发向上的氛围。学生在接受教师评价和鼓励时,会发现自身的价值,明确努力方向,从而增强自信心。最后,注意教师的“角色”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表明,教师的仪表、体态、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有深刻的影响;教师的品德、能力、兴趣、情绪、气质、心理状态等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首先应优化自身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去影响学生。
四、充分挖掘团体咨询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的学生心理咨询活动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现已初步形成规模和特点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心理咨询的形式按人数可分为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长期以来,心理咨询主要以个别咨询为主,工作内容主要以障碍性咨询为主。事实上,团体咨询可广泛运用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发展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
1. 团体咨询的内涵和功能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往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从而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咨询具有教育的功能,团体咨询的过程被认为是一种通过成员的相互作用,来协助他们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团体咨询具有发展功能。应该说,团体咨询的最大功能就在于它有益于人的正常健康的发展。团体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和引导,满足其基本需要、社会需要与自我需要,促使他们了解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学到建立充满信任的人际关系所需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对自己、生活、未来充满信心。可以说,团体咨询积极目的在于发展功能。团体咨询的种类很多,根据、遵循的模式及目标可分为发展性团体咨询、训练式团体咨询和防治式团体咨询。发展性团体咨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式,特别在学校教育中倍受关注。发展性团体咨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团体成员的主动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处目标,重点放在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发展性团体咨询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不断遇到困难,如果克服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人便获得心智成长。团体咨询的发展功能体现在:(1)使个别已失去的社会功能与技巧得到集体修正,(2)使成员能够掌握社会技巧以便自我解决问题,(3)团体可以帮助成员迈向自我完善、发挥潜能的境界。
2. 我国团体咨询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尝试
我国在团体咨询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得到了很好的成效。如樊富珉在《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了团体咨询的应用领域和活动方式等;田万生也提出了“发展性集体心理咨询”概念;南京铁道医学院开展了团体咨询在大学生适应不良新生中的应用和团体心理训练;南京大学也开设了“大学生行为指导”课程,等等。但是这些尝试多是与大学生有关,我们希望这一活动能广泛走进中学校园,为更广大的中学生服务。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杨宁.试论学校创造教育.1999年.
1 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老师和家长要求过高,导致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其二是教不得法,课内损失课外补,使学生疲于应付,产生了厌学情绪;其三是评价手段不当,学生往往对学习,特别是学习成绩好坏产生紧张心理。因此,要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学校、教师多和家长联系,减轻家庭对学生的压力
大凡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希望子女考上高一级重点学校,将来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而重点学校的招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尽管教育部曾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各种宣传媒体也竞相报道了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但忧心忡忡的家长却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老师要帮助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走出重才轻德,“按分付爱”的家教误区。
1.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减轻学校教育给学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一些教师观念陈旧,业务素质偏低,对教材挖得不透,只能是课上“满堂灌”、“满堂问”;课下搞“题海战”,致使学生厌学情绪有增无减。由此可见,教师只靠旧有的知识很难雄踞讲台,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特别是在教学方面,要研究教材、教法,不能把学生当成“加工”的对象或“复印机”。更重要的是要潜心研究学生,赋予学生活的思想和思维空间,力求创造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要经常地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情绪、性格、兴趣、能力、意志等各方面的心理特征。只有了解得清,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精神境界。
1.3 改革评价标准,减轻不良社会成才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升学竞争异常激烈,升学率几乎成为社会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将升学人数下达到学校,学校又与教师的奖金和职称挂钩,于是升学率、平均分就成了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那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更是围着考试的指挥棒疲于奔命,考什么就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只有学生考了高分才说明自己有能力,学校才承认有成绩,考试排名愈演愈烈,导致学生视分数为宝贝,视考场为战场。这样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却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识测试的目的,克服惊慌、紧张、焦虑、厌烦等情绪;另一方面要注意检测的方式。测试只应成为老师掌握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手段,而不应把测试或公开学生的分数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的工具。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评价时要富有激励和亲切感,让学生有一种愉快和谐的情感体验,以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2 实施挫折教育
在我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大部分中学生属独生子女,他们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生活一般也一帆风顺,无忧无虑。因而经受挫折,尤其是严重挫折的能力比较差,稍有挫折和不顺,便会一蹶不起,甚至滋生轻生念头。因此对中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进行承受挫折的心理教育
在挫折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事例引导,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是短暂但又是漫长的,每个人的生活历程都是不平坦的,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有连遭挫折的境遇。虽然人人希冀时时幸运、事事顺利,可是难免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社会上的万事万物,无不在曲折中前进。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
2.2 不畏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就人们的愿望来说,自己的努力与事情的结果最好能“同步”。可是实际生活中有些时候却往往事与愿违。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而且还会遇到困难,经受挫折。所以,要注意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不畏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增强承受挫折的韧劲。让他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迎接困难的勇气,遇到了困难挫折便会退缩,甚至一蹶不振,那么成功和胜利怎会跟他有缘呢?如果没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不能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顽强地学习,即使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外部条件再好,也不能保证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历经坎坷、战胜挫折方面,小平同志堪称青少年学生的楷模。他一生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且每次复出后肩负的担子更重,做出的贡献更大。除了雄才大略外,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坚定的生活态度和不畏挫折的非凡勇气,才使其成为了“打不倒的一代伟人”。
2.3 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各种素质的基础。每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和研究心理素质教育,并将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它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驱动力。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不成熟,还未成形,个体间的心理特征差异很大。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个体差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使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尊重与发展,还可推动其它素质的良性健康发展。
教育者绝不能使用强迫或高压手段使当事人就范。如学生被迫接受辅导时,势必带有敌意和抗拒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辅导便无法进行。辅导的效果与学生内在动机的表达与改变自己的意愿成正比,而不是依靠教育者喋喋不休的说教和社会规范的强行灌输;更不是依靠外在的强迫或威胁。只能在辅导者的帮助下,靠学生自觉自愿的努力,通过学生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
教师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思维特点、个性特征等等,都对学生产生潜在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师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熏陶。而一个光说不练、婆婆妈妈、唠唠叨叨的教师只会招来学生的反感,事倍功半。
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要有饱满的热情,要尽职尽责,要对学生热爱与关心倍至,要有对美好生活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渴望与追求,要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真诚与豁达,还要有勇于面对困难并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教师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品德修养会一点一滴地融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记得有一次开学之初更换教室,有个别同学想用室外的新桌椅换旧桌椅或有破损的桌椅,我不但默认了这种违反校规的行为,还告诉其他同学也可以这样做。可以想象,这种做法的后果可能会使个别同学滋长贪小便宜、逃避责任和不爱护公物的不良心理。有关领导发现并批评了我的做法,使我认清了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后来,我以此为题召开了主题班会课,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向全体同学深刻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学生从中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渐渐形成了热爱集体和大公无私的心理品质。
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广泛的知识结构。教师应注重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更要注重思维的灵活程度与反应速度。很多学生在学校时衷爱某一学科或某一学科的教师,有的是由于对教师广博的知识面和高深的知识水平的折服,他们带着敬佩与渴望拥有的心理去学习和拼搏。有的是欣赏教师敏捷的思维与精、准、快的反应速度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我常把初中的三年生活做如下形象的比喻:初一是门框,初二是门枢,初三是一扇门。初一是打基础的时候,就相当于门框,门才能开关自如,经久耐用;初二起纽带作用,相当于门枢,门框很坚固,门也很好,但如果没有门枢的良好衔接,再好的门也会倾倒,立足不稳;要想在初三中考中成绩优秀,即门能经得起磕碰,就要夯实基础,即门框坚固,还要搞好衔接,即门枢耐用。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我还和学生讲过很多,并都在他们的心里和行动中产生了积极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教师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应具有广泛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敢于竞争和不服输的意识。不同的个性品质特征所表现出来的讲课风格也不同,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也不一样。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古人则谈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如,在召开学校运动会前,我动员他们踊跃报名,为班争光,学习已经成为年级第一名,运动锻炼绝不能落后,也要争第一,并鼓励晨练,提高身体素质。由于我平时就常常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要勇于相互竞争,不要轻易言败或放弃,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感染力,终于如愿以偿获得运动会总成绩第一名。事实证明,教师的个性魅力会深深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心理变化。正如我的同事所说:“你的学生和你一样仁义、好学、爱集体、有不服输的劲儿。”
此外,教师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审美能力、价值取向、对人生的态度等都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教师如能身体力行地去影响学生尚未稳定成熟的各种观点,引导他们心理渐渐走向成熟,那么对他们的一生都是受用不尽的。
努力把握并合理利用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同一年龄段的每个个体的心理需求也不一样。教师要善于观察,体会学生的各种心理,“因心施教”,既让其心理得到满足,又能带动其遵守纪律、搞好学习,懂得生活,学会做人。
将“玩心”与学习紧密结合,相互补充。会玩才会学,玩好才能学好。十几岁的青少年,活泼好动,玩心重,不能过分压抑,更不能一律禁止,否则会造成心理压抑,无处发泄,从而导致扰乱课堂、厌学、逃课等恶习的出现。很多班主任怕学生玩多了、玩散心了、玩野了,不好管理也耽误学习,因而,除了体育课外,一节文体活动课都没有,甚至常常把体育课也占用了。此时,学生人在教室,而心却飞到了操场,他们是多么懊恼和不情愿呀!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入手,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玩的天性,应把玩的心理和学习与纪律等挂钩,使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转贴于
也绝不能像有些班主任那样,“宁可让他们在教室里说话、睡觉,也不让他们到外面去疯跑。”可以想象,那种想玩玩不上,学又学不下去的心情是多么的难耐呀!
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谁都渴望他人的尊重,谁都希望做事信心实足。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都有这样一种观念,“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可为什么这种“软硬兼施”会一次一次的失败呢?很简单,我们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一个乞丐可以为尊严而不食嗟来之食,一个学生就当然有可能为了自尊而恨老师,或厌恶这一学科,甚至于失去自信心,放弃所有学科。“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切不可轻则训斥,重则讽刺挖苦,甚至于体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用自信心去取得好的成绩,好的行为举止,从而得到自尊心的满足。
正确引导学生的交友心理。教师在鼓励学生交朋友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和帮扶机制。告诉他们朋友之间该是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为他们指点交友策略,为他们制定学习目标,让他们比着学习,争取共同进步。
学生的心理需求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有的惧怕找老师、有的惧怕问问题、有的想当班干部、有的想当科代表等等,这些我们都不要去评价其好坏,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并满足健康向上的,引导和转化不良的,使他们拥有利于身心发展和学习的心理素质。
把爱出风头和“好显示”的心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的学生处处都想展示自己优势的一面和高人一筹的能力,以博得众人的仰慕,师长的赞赏,个别人甚至贬低别人或以别人的错误来抬高自己。因此,我们既要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又要适当给“浇点冷水”,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短处,也有不如人的地方。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中学生 素质教育 为人师表 教学理念
面对一群天真无邪、烂漫如花的“上帝”――学生,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素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管理学生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正确对待学生差异
初中生是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大约为12―16岁,发展心理学认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反抗情绪,被称为“第二反抗期”。 在这一特殊时期,教师应毫不吝啬的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承,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则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共振”效应。反之,则会出现思维盲点,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效能。因此,要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倾注爱心,讲求民主作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处处体贴关心学生,以赢得学生的热爱和拥护。尤其对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从中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消除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和对抗心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从而,达到主动 接受知识目的。
另外,教师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客观对待学生差异,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 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入手,因为每一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每一个人素质的融合和升华。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个体上存在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要使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最大发展,以下两大教学措施不可缺少。首先,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古语也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 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对于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应当尽量加以避免的。
三、调整教学思维,转变教学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改革教育方法,转变教师自身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我们的教师就不应是一个单纯的传授者,而是一个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出为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问题的解决,要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满足一定的标准答案,而是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依据,发展他们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认同,得出结论,而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再想想看”,找到更多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多一种思路多一种答案。为此我们要给与更多的鼓励,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创造思维习惯”,一般知识的掌握,教学目的实现,要体现在思维的过程中转化,真正实现多角度、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当代的学生知识面广,个性也更突出,老师应顺应时代与学生的特点,做一名民主型的教师,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富于爱心的交流,并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因为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求知欲渴的学生,更是祖国的未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前进,陈旧的脚步已经赶不上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迅猛发展,教育与时俱进,新时期的教育是挑战,同样是机遇。坚信:一份耕耘,定会有一份收获。只要我们肯钻研、肯努力,就一定能放飞希望,收获梦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教师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学校在慢慢转变教学观念,渐渐地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各个学校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思想品德课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的主阵地。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有“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板块主题。每个板块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但要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先弄明白需要注意的问题,知道问题后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使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课堂。下面就对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提升学生素质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应试教育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教师平时以课本为主,只是教会学生怎么做题,以帮助学生取得理想成绩,不能内化为行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就可能因此变得无关紧要。当然,升学考试对于选拨更好的人才来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也存在其合理性,但我们需要的是多方面全方位人才,而不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机械人才。同时,思想品德教学偏于标准化,部分知识需要学生去记,虽然也经过课堂讨论,但往往提前设定了答案,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向自己所需的答案引导。时间一长,学生明白了教师的意图,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因此,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是教师将自己的观点隐形强加于学生,学生并没有情感体验。教师只是完成了教学,学生没有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应该是只注重升学,而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也当做重点。思想品德课要善于围绕学生生活与成长主题组织教学,教师应该是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积极引发讨论和思考,创设条件帮助学生积累正向的情感体验、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个青少年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拥有不同家庭教育背景和思想道德水平,我们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标准化的流水线式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才是春。
二、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影响学生最大的无非是家长和老师,单就校园环境来说,应该让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让教师队伍贴上高素质的标签,这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不必是美德的典范,但必须用行动证明他们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教师的潜移默化作用不可替代。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而对于中学生来说心智尚未成熟,就越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在心中建立一杆秤。教师必须专业知识过硬,熟悉学科内容,尤其是思想品德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担负起传授马列主义等理论知识,更要在传授这些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思想品德老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要善于学习,不断地学习,在教学中树立榜样,要有良好的教师品德,成为一位素质型、立体型的教师。
三、重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
课本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相对于时政热点、社会热点,课本内容确实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应注重把时事新闻材料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突出对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的综合考查与教育。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关心时政的,对国内外比较热门的问题还是很感兴趣,时政热点反映出社会百态,教师可以对此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有自己的社会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
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教师应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鼓励学生多看新闻,多看时政内容,让学生发现政治学科的价值,教师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长此以往,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独立地对某一事件进行判断、思考,才能明辨是非,这既是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就需要明确转变教育观念,必须由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同时还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一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持之以恒地开展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袁莹.浅谈初中政治素质教育[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3):196-198.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高中课程增设了美术鉴赏课,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许多学生和家长,甚至包括一些教师,对美术课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他们只看重语、数、外这些高考的主要课程,而对美术课,采取排斥和放弃的态度。殊不知这样不但不能提高语、数、外课程的成绩,反而会影响这些课程成绩的提高。所以这里有必要对美术课在高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予以强调。
一、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信息。学习美术作品就是学习和掌握人类重要的文化知识。
美术又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具有重要的认识功能。特别是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它是人们认识当时社会各方面现实的重要的形象依据。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推移,人们通过美术作品可以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观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例如我们从原始岩画中简单质朴的绘画手法和简约夸张的动物及人物形象,从一定的侧面可以了解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早期人类的生产方式;人们通过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分析,可以认识宋代社会风貌、人们的服饰特点、风俗习惯以及建筑技术、市场情况等。
二、进行语言表达教育
美术作品直接反映的是视觉形象。美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也即对话,只是这种对话不同于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它是美术家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例如顾闳中的中国画《韩熙载夜宴图》、梁楷的中国画《泼墨仙人》和克利福德・斯蒂尔的《1954》,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件作品无论在艺术形式还是在绘画形式上都有很大差异,显然是艺术家运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不同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意图。《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人物、环境和道具令人感到真实具体,与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客观世界相似;《泼墨仙人》就大为不同,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人,但又是迅疾、简洁的几大笔;而《1954》却连一点现实的影子也没有,只剩下几块颜色。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这三件作品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和三种不同的美术语言。具有写实特点的具象艺术其作品采用的是线条和随类敷彩的表现方法;具有主观色彩的意象艺术作品作者常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手段;抽象艺术则利用美术语言中的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来表现。
学生认识了这些美术语言,就知道除了运用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表达感情,还可以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感情。
三、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我国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人们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美术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成健全的人格,”他还说“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心来处理生活,对待人生,则生活美化,人士和平,此为艺术最大的作用。”美术教育就是利用美的形象,以提高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引起内心共鸣,使学生爱美恶丑、从善拒恶,抵制没落颓废的思想情绪和庸俗生活方式的侵蚀,养成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如鉴赏《长江万里图》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鉴赏拉斐尔的《圣母像》使人能感受到母爱的伟大;鉴赏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就会被作品人物那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以及勇敢、无畏和自信的人格意志所感染。因此,美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能唤起人们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受到一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世界。从而使学生向积极、健康、正确的方面发展。
四、进行审美鉴赏教育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更多通过后天学习培养和训练逐步获得和增强的,因此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在具体的美术鉴赏活动中理解诸如对比、调和、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等,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以强化,审美品位得以提升,进而增强其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辨别能力。
其次,任何成功的美术作品都有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要通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鉴赏才可以感悟。
另外,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其感人效果,它要人们用心去体验、去触摸。
五、进行创新创造教育
美术课是培养创新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例如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所以说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思维创造的过程。
另外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通过鉴赏现代派和抽象派的美术作品,明确其在构图和形象上运用合理移位,在色彩上运用条件色规律,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表达。从而使学生开动恼子,引发一种创造的灵感,形成一种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25-01
1.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音乐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从道德,智能,心理健康,审美教育等方面来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音乐教育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也能完善音乐教育。
1.1 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音乐是一门可以让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寻求心灵慰藉的心灵艺术,它所起的作用是长久的,难以磨灭的,如一首歌一段旋律或是一首好词都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它能够通过自己无形的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音乐教育就是通过这种无形的力量约束人的道德行为、培养人的高尚品德,最终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正确的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使人们能从音乐中感悟人生。
1.2 音乐教育与智能教育之间的关系。当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负担重,通过音乐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不仅能在教学的过程中缓解压力、焦虑和疲倦,还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音乐教学,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力。音乐教育本来就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方式之一,音乐通过激发人大脑的兴奋点促使人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梳理,从而能够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我们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可以说音乐能够使我们无限大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1.3 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首先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教育都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如今许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渐渐凸显,有许多负面的事件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有关调查,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的心理问题表现在:自卑心理、任性、嫉妒、孤僻、不愿和他人接触、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吸烟酗酒、甚至会有自杀倾向或是犯罪等心理行为。不难看出心理疾病的根源在情感,而音乐恰恰是调解人情感方面问题最好的良药。而且音乐教育也是中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心理教育模式,因为它能在欣赏的基础进行有效影响。音乐教育针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进行有效治疗,在源头预防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并帮助那些已经出现问题的同学逐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况直至走出阴霾,最终为他们树立自信、自强、自爱的品质。
1.4 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功能在当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音乐工作者的注意。审美是培养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养成对一件事物有正确的鉴赏、评价能力并逐步培养起个性化的创造力。
2.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思想的影响
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可以加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怀。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更多的是提升了人们的修养,确定了人们的理想信念,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在各面的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高雅艺术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情感。好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起到诱导和启迪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一种集中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和激发思想感情的艺术,只有懂得欣赏美的人,才能从中领悟出美好的东西。例如著名作家郁风先生在欣赏优秀的音乐时候写到:"进入音乐就如同走进另一个世界,它又不像梦境那么虚幻,那么不可控制,它是实实在在的,有人在严格控制着的,有规律地在显示一种意念,一种情境。有时你似乎能随着它流淌到感觉所预期的境界,有时又会遇到意外的震撼,只能跟随它激荡,让你全身的血液神经都和它溶化在一起。"若是读懂了音乐所表达的意思,你便也会将感到自己在与音乐一起溶化,这样也便读懂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给不安分的心灵一丝抚慰,所以在经过音乐的洗礼之后人们便会开始体会到如胜不骄、败不馁等积极的精神。
2.2 音乐教育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一个忠实的爱国者,是对当代中学生的基本要求。
音乐教育中有许多革命歌曲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我国许多的作曲家创作的歌曲就是既代表对祖国的热爱,又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的爱国歌曲。
3.如何完善我校音乐教育
3.1 教师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完善学校的音乐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专业素养:教师的思想道德、政治素素、道德修养必须过硬,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体现在专业技能上就是要尽量多的要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保证他们的成长成才。
3.2 加强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成功的音乐教育,离不开学校的重视。从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来看,学生所受的教育程度不一,大多数的学校只重视单纯的文化教育而忽略了音乐教育,有的学校的音乐课被占用的情况很普遍,所以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学校音乐教学制度的管理上,要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活动来增加音乐审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加强中学生艺术团所组织的校内活动,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改进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让广大同学在审美中逐步实现自觉的音乐教育,最终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高水平人才。
总而言之,各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和提高师资队伍的自身素质是提高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因素。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使中学的音乐教育推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音乐教学要体现出音乐的多元性,引导学生,使音乐教育能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当前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在语文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根据本人的多年实践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悉心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语文课教师,要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各年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中的位置及目标要求,明确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例如在语言文字训练的作文方面,一年级,学生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二年级,能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并能写留言条;三年级能写出内容较具体的片断;四年级能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五年级能写出有中心、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并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便达到了小学阶段的最高目标,教师要为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
语文课实践着素质教育,在智育中,语文课教学是主要阵地,在德育中,语文课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力,语文课还渗透了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三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化教学过程对于语文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言,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在问题和情境之中,教师去努力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1.研究学生,准确放矢
研究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是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关键,因为语文课不仅要解决学生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学生信不信、愿不愿意学的问题。只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更着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接能力和思想品质的不特点,了解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找准教材与学生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变式”导课,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恰当地破题导入,不但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预备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变式”导课,激发兴趣,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为学习课好铺垫,为体会中心渲染气氛。我常采用启发谈话,实物图片演示,实际操作,讲故事,学格言,设疑等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好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学生时期是人的大脑容易疲劳的时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着力于美的课堂设计,创设一种动静结合,张弛相挤的氛围,将学生引入学习佳境,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致。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景艺术,通过图像,画片,音乐,表演等手段进行情景渲染,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精力充沛,兴趣浓厚地接受教育。如九册课文《桂林山水》,我在讲授时,一边播放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录相,一边用优美的音乐配合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漓江畔,有好些小船在等着我们,现在我们一起承着小船,轻轻地摇荡在漓江上,这就叫‘荡舟漓江’,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舒缓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加上教师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像一涓小溪流入学生的心田,这些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强烈的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4.善于组织讨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主要靠学生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在语文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组织讨论。善于组织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自我教育;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把知识强加于学生等弊端;有利于活跃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5.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所谓“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在教学上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在知识传授上要因材施教。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我在教学中多给后进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通过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信心,逐步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四、把期末成绩评价改为随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