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思路范文

工程管理思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管理思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程管理思路

篇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迅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陆续得到了提高,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行业,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基层水利工程往往承担着水利工程中的重任,所以就更要做好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从而使经济效益节节攀升。但是,快速发展往往都会有一些问题相伴产生,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发展,文章针对这些问题逐一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关键词: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思路

水是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保障。水不但可以为人民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更是人们想提升生活质量所不能或缺的资源。因此,基层水利工程更是为人民的生活提供着重要保障,担负着重任。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水利工程管理同样也在不断成熟,不断进步。如今的水利工程管理已经走出了从前的影子,逐步发展壮大,逐步变成了一支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团队。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上毫无漏洞,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文章提出了一些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上的思路,仅供参考。

1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不足剖析

1.1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由于管理体制、机制、模式的不够完善,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能力欠缺,这都会对基层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造成影响,影响施工效率;存在一些违规行为,造成管理上的纪律性欠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监管工作不严谨,导致管理工作存在漏洞,无法达到监管工作的力度;对基层程序管理上态度不够端正、严肃,导致工程常常出现问题,却找不到责任人,使管理工作无法妥善落实;在施工中,工程没有做到验收和检查,工程质量没有做到统一检测,导致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实施得较差,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匮乏;工程的质量监管不完善,对质量的监管工作也不到位。这些在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会严重致使施工质量存在问题,造成工程质量无法保障,时刻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样,这些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会给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来很大影响,给投资带来巨大损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因此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隐患必须要得到妥善处理,不然这些问题甚至会引发基层管理工作中腐败现象的产生,会严重影响行业风气,社会风气。

1.2基层水利工程运营管理中的不足

水利行业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虽然存在时间已久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新的水利工程所能得到的管理经费很低,以至于招录的一线运行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差,素质也不高。由于经费短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缺乏资金,导致设备不能得到较好维护,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效率。水利工程由于点多面广,再加上防洪保安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管理工作也随之增加,繁重的工作量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但这些繁忙的管理工作却受到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约束,使工作变得力不从心。单位人手不够,工作无法按时完成,导致管理部门需要临时招用一些临时工。但临时录用人员和正式员工在薪资待遇上往往会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导致了一些临时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减退,对工作不用心。而新招的正式人员基本会被安排在偏僻水闸、泵房轮值,他们的学历一般较高,不甘心于这样的工作安排,经常会寻求岗位变更和调动,这样不稳定的工作状态又严重影响到了工作的进程。以上这些问题都对水利工程造成了一定影响。

2做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思路

2.1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避免违规违法行为发生。对工程有关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待确定后签订规范合同,将责任制有效落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和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要严格履行相关规定,严明工作制度,遵守工作纪律。

2.2重视工程安全管理,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必须要做到有效落实,在规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再次落实责任制,使施工人员从主观上高度重视工程安全。可以通过考核与监督的方式来加强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从而有效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岗前考核的方式使相关人员可以将安全知识真正掌握。对于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允许上岗,直至考核通过。做好了岗前教育后,在施工中也不能忽视安全问题,还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彻底排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一些特殊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则需要专家来检测,从而确保工程的万无一失。

2.3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质量是工程的根基,也是工程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将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落实责任制,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1)提高工程的质量管理力度,加强全体人员的对工程质量的认识。(2)明确分工,加强领导责任制,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化。(3)加强项目管理的自,对项目工程采用企业化管理。(4)提高对工程的检查力度,特别注意施工前的质量管理。(5)对施工材料严格检查,不能忽视现场施工材料的抽查。(6)认真履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7)履行自检、互检和交接班检查的施工操作,并要做到严格遵守。

2.4调整运行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管理的经费应由实际情况决定,根据实际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具体核算管理经费。可以采取一定办法来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比如在水规费来源上,可以按照受益多者来担负相应责任的原则,进行收费,这样既可以促进工作的发展,又可以弥补经费不足造成的一定问题。在财务管理和核算管理上,要尽可能的给单位降低负担。

2.5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引入无人操作模式

恰当地运用创新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又可以应对在水利工程发展中遇到的新的挑战。以泵站管理模式为例,现在采用的模式主要为自行管理、委托管理、管养一体化、管养分离这四种模式。自行管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委托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但缺点是业务过多依赖委托单位;管养一体化多适用于维护管理;管养分离可以使分工明确,但缺点是会导致管理和养护脱节。这四种模式各有利弊,相比之下,可以学习国外的无人操作模式来进行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

2.6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如果想将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做好,则需要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的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开展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样才能促使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得以发展和进步。

3结束语

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性工程,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在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需要管理人员积极地去解决,促使水利工程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阳 单位:黑龙江省引嫩工程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雷雷.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J].管理观察,2015(15).

[2]眭峰.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4(12).

篇2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建设任务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屋建筑的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同时,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36%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如果在21世纪中叶可以达到这种水平,则每年需要有1600万人口转入城市,这需要相应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特别是住宅建筑。因此,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城镇建设、工程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城市公用事业和勘察设计业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对建筑类人才尤其是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行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懂经营、懂开发的工程管理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场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跃居第一位。进入各个人才市场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共涉及到100多个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

二、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人才综合素质要求

工程管理招收学生多数是到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做现场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和施工预算;还有去咨询公司做造价和工程招标;少数到开发公司项目部做房地产策划、工程管理或造价管理,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都有可能成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无论是哪个岗位的工作,都需要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还需要有管理、经济、法律知识等,还要有较强能力。用人单位的招聘目标正趋于理性化,且日益转移到对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视上。因为在今后的业务发展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是大学里老师没有教过的、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的。所以,一个人善于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2]。

三、工程管理本科毕业生存在的不足

建筑市场的火爆与管理人才的缺口形势并未带来应有的就业效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姻缘难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重技术轻管理、重专业轻人文

工程管理专业包涵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专业平台。在这四个专业平台课程学习中,存在重技术课学习轻管理课学习的问题。工程项目管理是技术背景下的管理,技术课学习与管理课学习应该不分轻重,甚至更要侧重管理。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管理知识不能突出的话,就会导致有的施工企业不认可工程管理专业,更愿意接受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施工管理。在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弊端。这主要是因为工程管理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内容较少,而且很多是选修课,过多地强调人才的专业性和专业对口,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纯”技术专业性人才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与迅速发展的市场环境极不相适应,已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

2.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现代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上的滞后,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知识单一,而且能力培养不足。其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有相当一部分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事情的观察、分析、决策及问题的处理不尽人意,特别是对市场表象需要加以理性分析、判别并决策方案时,往往缺乏多方案决策思路和多方案优化抉择的能力,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有机地整合。生硬的书本知识、过窄的专业面,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学生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

3.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动手能力差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师与社会、学校与市场脱节的倾向。工程管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设置各自独立,很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安排在假期,而且基本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校的出发点是提前让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但是这种开放式教学实践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在这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只是走过场,学生难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团队式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训练,难以积累专业实践经验,致使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4.协调沟通能力差

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协调,协调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办法,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始终。它是一门社会学问,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这在课堂上是很难学到的。大学期间有的学生还没有走出高中时代的青涩和内向,很少和人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独来独往,这样生活习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致不能胜任工程管理的工作任务。

四、工程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对策建议

工程管理是一个新兴专业,是一个兼备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一个横跨管理和工程两大行业的学科。面对市场需求,大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要在学好经济管理知识的同时,心里充满着强烈的建筑行业意识,同时在学工程技术知识的时候又要联系管理学理论,学习目标就是把自己培养成站在技术、管理、法律、经济等四大平台上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1.加强课外阅读拓展理论知识能力

坚持培养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学习和积累;也绝非一劳永逸,必须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劳动。只要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并且不断努力、辛苦耕耘,才能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顺利就业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要利用充足的大学时间,把课堂的知识学好,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达到充实自己的目的。要多参加学校主办的各种学术讲座,要把它作为及时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的途径,激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利于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2.利用好学校搭设的平台培养综合素质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上手快”,要求毕业生具有专业实践经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合理与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关键。学校的相关部门会为学生搭建社团活动平台,举办:“模拟市场”、“讨论会”、“模拟谈判”、“方案评比”“、社会案件”等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应变能力,比如工程与环境、项目目标因素之间、各管理职能之间、各参与单位之间的高效协调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这类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协作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综合素质,防止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

3.把工学交替及各类课程设计落到实处

对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管理”一词的含义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管理科学性强调的是科学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管理艺术性则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工学交替是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学校要求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教育,利用暑假或其他业余时间搞好校外实践活动,利用自己的优势服务于社会。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专业老师要提出重点学习的内容。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讲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讲解房地产项目的策划与开发、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招标投标、编制施工计划、编制预算报告、进行工程结算、参加工程验收、编制合同管理文件、编制竣工报告等实践环节的体会,让学生有一个“问题—实践—认识—修改—展示”的循环认识过程。学生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每年暑假的工学交替和每一次的课程设计。

篇3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水利管理 工程管理 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92-01

一、前言

水利工程的管理,对于水利工作来说,非常地关键,它关系着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局。所以逐渐地受到国家的重视。水利建设也在这样的形势下,实现了非常大的跨越。

无数的水利工程,也在国家的关注下相继建成,并且逐渐地产生着相应的经济效应,为民生创造了良好的水利条件。当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地加强,可以支撑水利事业往更良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就重点地分析一下,当前我国新形势之下,对于水利工作有哪些相关的要求,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新思路。

二、当前水利建设的新要求

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重点的转折时期,是传统水利向着现代水利的转折点,也是我国走向全面的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水利建设的任务,相对来说就会更加繁重。管理方面的责任会逐渐加大,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明显有新的要求。

1.水利改革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获得了突飞的成果,而对于水利建设,也越来越频繁。随着水利建设的不断增加,显然,不管是管理的理念,还是管理的体制,思路等,都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如今,我国的水利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在水利工程方面面临的困难在逐渐地加大,任务也在逐渐加重。因为水利项目对于我国国民来说,是一项利民的措施。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项公益性的项目,主要都是采取国家财政拨款的办法,随着水利工程的逐渐增多,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项较大负担。因此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水利项目申请及管理模式,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以及投资效益。从建设管理的角度来看,也必须要建立一个健全化,完善化和规范化的水利建筑市场,让竞争可以更加地具备公平和公正性。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市场信用体系。

2.水利现代化要求:水利现代化,对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一个宏伟的目标。目前,在我国很多的水利工程,都存在着年久失修,或者是有一些隐患的危险存在。而一些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因为管理观念比较落后,采用传统粗放式的管理。

使得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再加上维修经费的不足,使得这个水利运行相对困难,而且在我国很多的地方,由于基础工作比较地薄弱,很多的基础资料都是采用文本式存放,监测手段也非常落后,导致信息资源出现分割状况,这些问题,都是阻碍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水利想实现现代化,就非常困难,传统水利想要向现代水利转换就相当地难。所以必须要努力地适应现代水利发展新形势,积极地推行各种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转换自己的工作理念,让现代水利尽快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水利工程管理新思路

1.责任落实明确:对于传统水利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说病险水库年修失修,加固,大坝安全运行,工程建设,水管体制以及河道砂管理等各个不同的领域,都需要健全它们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照章办事。将责任彻底地落实到具体的岗位,甚至是具体的人员,实现工作责任制。一定要做到管理到位,责任到位,任务到位,形成一个循环的管理模式,一环扣一扣,层层相扣,层层相监督。当然为了提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对于一些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人员,对于相关的责任人,一定要给予追究。对于管理到位,工作表现优秀的,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2.健全管理法规:水利工程,是一项利民的措施,所以一定要抓好,抓紧,才能够让民心所向。所以对于新形式下的水利,也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相应的管理机构。

比如说建立质量法规,河道采砂方面的管理法规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法规等等;其次,对于水库加固方面,或者是拖欠工程款,以及影响到民生方面,也应该有正确的管理办法;对于河湖管理,以及水域岸线管理方面的,也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让水利管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法律化。

3.强化基础设施: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最明显的表现,自然就是要使它更加地信息化,这样才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所以应该将一些建立水库大坝的一些基础数据,以及关于水库病险加固等处理措施,水利施工企业相关信用数据库,河道水域的管理数据库等。

这些我们都应该摒弃传统的方法,要将他们尽早地信息化,将这些数据全部建成相关数据库,以方便查阅和调取。其次,对于一些重大的问题,也要加强它的深入研究,加快水利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就是对于水利管理,最重要的还是管理的团队,我们应当建立一个专业的水利管理人才班子,使用各种手段,健全水利管理的用人机会,对水利管理人才进行全面的管理,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当然,对于一些有能力的人才,还需要通过政策的优惠来吸引他们加盟。

当然,对于这些管理人才,我们在培训的同时,也必须要加强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建设,水利建设是一项利民的措施,要让他们意识到也感受到奉献的价值,加强他们法规方面的富有,这样就能够使得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能够更好地落后水利现代化的管理。

四、结论

上述论证中可知,水利建设是民生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正在积极落实的思想方针政策,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我们应当改变陈旧的观念,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水利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为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作出全面的贡献,水利事业的高速发展,必然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金龙.浅谈农村水利工作管理的新思路[J]《农民致富之友》 2013年第07期

篇4

1.现有特色

在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我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现有特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专业人才设专职辅导员进行管理由专职辅导员对工程管理专业进行综合管理,狠抓学风建设,实施素质拓展,特别对学生上课、迟到、四级过级、毕业、挂科情况的指标每学期都进行分析,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和总结,查漏补缺。同时给予学生实践锻炼机会,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总结,日臻完善,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通用复合型人才。(2)设立班级导师制度根据我校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优势,学校指派一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班级导师,对学生全方位、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专业论文的基本格式、市场供需情况、就业方向、专业前景等进行指导;对有兴趣从事科研工作的本专业学生,约请做课题研究。从实施班级导师制度以来,本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撰写论文的质量、数量得到了提高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设立党支部“一对一”工程所谓“一对一”工程就是将教职工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一个支部对应一个班级,负责该班级的党建工作,同时也根据自己支部的特色、工作性质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如我校基建处(拆迁办)党支部就与2004级工程管理专业1班联谊,让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了解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以及国家征地、规划、政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受益非浅。(4)SIT计划的实施SIT(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指各专业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课题立项、申报,各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从而组建某个领域的学术梯队。通过师生协同搞科研,学生的知识面宽了,能力强了,兴趣、爱好、专长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2.有待改进的问题

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和回访用人单位等多种形式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下述四个方面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在四年本科学习过程中,辅导员老师不可能让每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都参加学院、年级组织的各项活动,而导致临近毕业,还有未参加过任何活动的学生,他们单独处理某些事情的能力较差,团队意识漠然。二是由于教育体制问题,英语四级过级与否是作为学生获取毕业证、学位证一个重要指标,导致学生工作人员也同样把英语通过作为硬性指标来完成。任何事情的处理都置于教务、学工、后勤等部门的管理体系之下,造成对学生的管理过严,如保证上课到课率、四级过级率、减少挂课率、检查内务卫生、做学生思想工作等,有些工作仅仅只是一个“上传下达”,反而冲淡了对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意识。三是班导师的实施解除了以往学生对论文的基本格式、市场供需、就业方向、专业前景等问题的迷惑,使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但毕竟工程管理专业绝大部分学生将面临就业,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四是辅导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爱好、心理素质等,但由于校内管理体制的约束、报告式的演讲过多、应付式的检查频繁,导致辅导员老师为完成这些任务而浪费了资源和时间,造成“百人一面”的管理模式[3],不能很好的因材施教。

二、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力调查分析

为配合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小组对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评估和考察,全面了解和分析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校学生办对工程管理专业2001-2005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截止时共收回调查问卷124份,回收率为77.5%,基本达到本次毕业生调查的目的和统计分布的要求。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如表1所示。统计调查的情况表明,体现政治态度、工作态度、遵纪守法、道德品质、进步要求五项指标中,用人单位对我校工程管理本科毕业的学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96%以上的用人单位肯定了我校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的成效。从表1可以看出,除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在施工企业就业外,自2002年起,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拓宽到工程咨询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管理部门、设计院等单位,主要从事技术、经营、经济、管理等工作,能满足单位工作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能被上述各类型用人单位所接受,说明通过不断努力的专业建设、四个专业平台知识体系(技术平台、管理学平台、经济学平台、法律平台)不断更新和改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为社会所检验和认可。同时,近几年工程管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也反映出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平台教育课程及其内容为社会所适应。统计调查的情况表明,体现完成任务、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业务工作成绩情况三大指标中,61%的学生近年来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25%的学生能按时完成大部分,14%的学生能勉强完成一半以上;64%的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34%的学生经指点后能完成任务,2%的学生经指点和帮助后基本能完成任务;49%的学生业务工作成绩显著,51%的业务工作成绩较好。这说明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及其知识体系培养出的学生基本上能胜任工作岗位。但我们在相应的调查中也发现部分毕业生存在下述问题,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改进。(1)从事施工企业一线施工人员的素质较差,缺乏工程师基础训练和工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就简单的“按图施工”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帮、带”,适用期过长,“工匠型”的特征较为突出[5]。(2)从事设计人员的底子薄弱,对简单的CAD操作不甚了解,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培训,且缺乏对规范、设计标准知识的深层次了解。(3)从事项目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较差,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的审查、施工图预算等工作,有的根本无从下手,没有形成对事物的组织、控制、协调的应有能力。(4)从事招投标工作的人员对招投标最起码的程序不清楚,缺乏对标书的审查以及信函归档的基本常识。

三、对策及建议

目前,一部分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事情的观察、分析、决策及问题的处理不尽人意,特别是对市场表象需要加以理性分析判别并决策方案时,往往缺乏多方案决策思路和多方案优化抉择的能力,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有机地整合[6]。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需要有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我们建议如下:

1.搭设平台,培养组织协调能力

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协调,协调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办法,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始终。学生工作办的老师要为他们搭设社团活动平台,举办“模拟市场”、“讨论会”、“模拟谈判”、“方案评比”、“社会案件”等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活动,培养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应变能力,比如工程与环境、项目目标因素之间、各管理职能之间、各参与单位之间的高效协调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使他们具有管理、沟通、协作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2.教学改革

请具有国际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经验的企业老总、大型的房地产项目投资操作的职业经理人以及外籍工程管理专家来做讲座,使学生能及时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加强实践环节

根据团中央的指示要求,大学生需结合自己的专业教育利用暑假或其他业余时间搞好校外实践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建议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外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固定的产学合作机制,利用自己的优势服务于社会。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专业老师提出重点学习的内容、实践活动结束后,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讲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讲解房地产项目的策划与开发、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招标投标、编制施工计划、编制预算报告、进行工程结算、参加工程验收、编制合同管理文件、编制竣工报告等实践环节的体会,让他们有一个“问题———实践———认识———修改———展示”的循环认识过程。

4.成立双导师制

我校现已成立班级导师制度,确实取得显著成效,建议工程管理专业成立双导师制,让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由一个专业老师和一个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工作在第一线、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担任导师。校外导师可以是施工企业的工程师、咨询公司的造价咨询人员,也可以是质检、安检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安排,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到校外导师所在的工地或工作单位进行实践、学习,这对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也是有益的,对于学生的就业也是有帮助的。

5.正确引导其重视计算机与外语能力的培养

学生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仅灌输英语、计算机“两个翅膀”是找工作及获取毕业证和学位证的重要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学生当中与其进行沟通,使他们明白在加入WTO的今天,没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是很难在日新月异的建筑领域中立足。

6.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大学本科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那种“上一次大学,够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本科教育不可能给学生灌输所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空间和舞台,从而保证高质量、高品位的学习资源。

篇5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施工的概念绿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保证安全、健康、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提高效率的施工活动。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传统施工以满足工程本身指标为目的,往往以工程质量工期为根本目标,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较少,当其他要素与质量、工期等指标发生冲突时,采取牺牲其他要素的方法来确保质量和工期,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工程本身质量、工期达到了要求。但工程施工中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浪费了大量的再生资源,不可更甚者,工程竣工后很长时间后遗症尚在, 无法达到建筑与自然和谐之目的。而绿色施工在传统施工三大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资源、能源消耗的最小化、遏制环境退化,进而创造一个健康的建筑环境。从总体上来说,绿色施工是对国内当前倡导的文明施工、节约型工地等活动的继承与发展贯彻了“清洁生产”、“与减物质化”等绿色理念。

二、非绿色施工技术的弊端 市政工程施工为城乡建设与人民生活的提高及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其施工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些对环境破坏和污染,给周围市容市貌及居民生活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市政工程是供给人类生产生活和活动的人造空间,是工程企业按一定要求、一定规律,将各种材料进行化合和组合所形成的以一定形态存在的各种特殊功能空间。建筑业在对社会发展贡献的同时也在大量的损耗着自然资源,建筑业耗用了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原材料的50%以上,消耗了全球可利用能源的50%左右,工程施工污染比例占到了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各种污染总和的34%,并排出了相当于人类活动产出垃圾40%的建筑垃圾。

虽然我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倡导“环保”、“节能”、“智惫”等先进的建设施工理念,这种建设施工的理念都是围绕着为民众创造方便、宜居的开展的。现实情况是伴随着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市政工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从打地基开始就使用打桩机、做混凝土框架用振动棒、钢筋工和木工用电锯等,众多的工程机械设备产生了严重的噪声污染;使用白灰、水泥、沙石料等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空气,重建和新建工程都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建筑垃圾;使用的建筑材料中能挥发出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花岗岩等材料甚至会产生放射性污染。以上情况都成为市政工程建设中所需正视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造成市政工程存在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缺乏超前的环保理念,对市政建设中所产生的污染危害认识不到位;二是施工单位环保建设技术不足,不能及时更新工程建设新技术以及采用新的安全环保材料。

三、绿色施工技术的优势

推进“绿色施工”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绿色施工”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修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其含义有二:第一,从效果特征上看,绿色施工对于使用者来说,应该是舒适、健康和安全的;第二,从运行特征上看,绿色施工对于社会来说,应该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建筑施工”是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企业组织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一定的机具和物料,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图纸上的“建筑”进行物质实现的生产过程。“绿色施工”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在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所以,“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也不再是被动的去适应传统施工技术的要求,而是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一)组织管理角度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1、组织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3、实施管理

(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的管理和监督。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其安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程施工安全,一方面是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所以,为了保证市政工程项目能够在安全性上达标,就要在项目管理中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加强安全管理手段,设定具体的安全管理目标,全面满足工程项目对于安全性

的实际需要,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

规划管理角度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1、施工总平面图是整个工地施工部署在空间上的反映,因此绿色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面貌的动态变化,按照不同阶段及时调整和修正施工总平面图,以满足不同阶段施工的要求。尽量减少施工用地面积,利用好山地、荒地和空地;尽量降低临时运输费用,合理布置仓库、附属企业和运输道路,使仓库等尽量靠近需求中心,减少二次搬运并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尽量降低临时设施的维修费用,充分利用各种永久建筑、管线、道路。

2、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过程的时间序列和作业进程速度的综合概念,是在确定工程施工目标的工期基础上,根据相应完成的工程量,对各项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起止时间和相互衔接关系以及所需的劳动力和各种技术物资的供应所做的具体策划和统筹安排,从而保证施工项目能够在合理的工期内,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较高的质量。

3、资源供应计划包括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利用,合理安排、均衡消耗。做好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可以保证时间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三)绿色施工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1、水污染控制

①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 9 6)的要求。②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③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④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2、噪声与振动的控制

①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市政工程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 2523.90)的规定。②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市政工程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l 252 4.9 0)。③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结语

我国绿色施工还处于发展阶段,在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依然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具体措施,科学的引用绿色施工新技术,保证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水管单位的目标管理工作,囊括了工程管理的全部内容。在每年年初,根据全局的总体工作目标,制定出各科室的工作目标,将目标层层分解,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目标明确,职责分明,做到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肩上扛责任。在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对工程管理工作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考核、半年一初评、年终进行总评,并与职工的年度考核相结合。把目标管理考评、考核作为衡量一个单位规范化管理水平的一把尺子,通过目标管理考评活动,促进综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水利工程管理通则》《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大型水库达标晋级标准》,以及有关工程管理规范、规程,结合该水库工程实际,编制了《水库工程管理工作规程》,它涵盖了水库工程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类水工建筑物观测检查、养护修理,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及操作规程、水库调度运用、防汛抢险和组织管理等规程。这些工作规程的建设,不仅对工程管理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而且逐步促进了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为了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争创示范工程和先进管理单位,我们提出了水库工程管理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一个大变样”的奋斗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搞好正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又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增强水商品意识,优化水库调度,优先保证工业供水,提高水效益;(2)制定库区建设发展统一规划,根据单位财力,分年度实施,逐步优化美化库区环境;(3)利用水资源优势,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良性开展。通过一系列的争创活动,大大提高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水管单位的性质不清,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水管队伍的稳定。

    (2)水管单位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其原因是工程兴建以及更新改造、除险加固等有资金来而维护保养无资金来源,水管单位又没能力安排程维护保养费用,从而导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3)水管单位既搞工程管理,又搞工程修理,往往造成职责划分不清,导致工程管理水平难以有较大的提高。

    (4)水管单位特定的管理体制造成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观念更新慢,工作效果差。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思想模式根深蒂固,产业观念淡薄,跟不上时代经济前进的步伐。

    (5)普遍存在工程观测检查工程维护资料存档不及时、观测资料分析不及时,以及重视工程管理、轻视技术资料管理等问题。

    建议

    (1)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在加大工程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大工程管理的投人,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2)深化改革,建立高效运行机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深化改革,根据单位工程管理状况,做好“定岗、定员、定编”工作,全面实行聘任制,按岗聘人,职工竞争上岗,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定期考评,优胜劣汰。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把职工收人与工作责任和绩效紧密结合起来。

    (3)结合机构改革,推进“管养”分离。在对水管单位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将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队伍,使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及时顺利开展工程养护工作,确保水库工程的良胜运行。

篇7

医院建筑不同于一般的民用或商用建筑,功能要求复杂、配套系统多,对工程设计单位的资质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于土建、水暖、强电、弱电等重要主体建设的图纸设计,当第一套图纸出来后,医院应该召集有关使用科室,进行图纸会审和反复论证,要根据需求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在工程建设招标过程中,除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制定完善的“基建办公室分工及职责”、“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外,还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材料设备招投标、合同审批签订、设计变更确认、支付工程设备款、工程资料交接签收及保存、工程文件审阅等各项具体工作流程,严格实行工程建设流程化管理,以有效地杜绝施工管理的漏洞,便于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对每一标段都要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确保标价真实可靠。在招标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最低价,要严防中标单位以低价中标,但在施工过程中,以种种理由增加变更费用。

2.健全管理组织、加强协作,强化工程资金管理

医院建设工程周期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除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外,还必须建立健全专门的管理组织,加强协作,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此,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基建、监审、财务等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了工程审核和协调委员会,专门负责工程预算、招标、议标等重大事项的审定。在对工程项目的审计和监督工作中,我院重点把好“三关”,即,由基建部重点把好工程质量和造价关,由监审部重点把好工程造价审计关,由财务部重点把好工程造价复核及工程款支付关。实践证明,只有三方互相协作,相互制约,才能确保医院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才能避免工程建设中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强化基建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方面,一是要设立基建专用账户,要求所有基建开支从基建账户进出。当单位同时有多个基建项目时,应严格分清各项目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建设资金不能盲目一次拨入基建账户,而应根据工程进度逐笔拨入;二是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职能,财务部门应直接参与基建项目经济合同的洽谈、签订、并着重在付款进度、价格、违约赔款等方面把好关。在确定付款进度款时,要注意预留一定的工程款,待等到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决算审核通过后再行支付,以避免发生过度付款或验收时因质量等原因需扣款而无法扣回等情况发生;三是基建会计要对基本建设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会计监督。要加强经济核算,控制基建支出,以提高投资效益,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监督建设过程中各项耗费是否经济合理,督促基建部门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建设计划、概算和预算。

3.加强施工现场检查、监督,做好基建档案材料收集和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的检查和监督工作。一是,医院项目部要重点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工作。对每天巡查过程中发现的设施和设备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项目部安全员督促作业班组(分包单位)及时整改。对口头通知不落实的,应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并报告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将要求整改的内容以书面形式告知班组长(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要求落实整改,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落实的,项目部经理应将情况书面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接到书面报告后,应及时深入现场督促整改,在规定的时间内仍不落实的,出具停工通知,待整改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二是,施工安全主管部门要重点加强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工作,对施工现场检查中发现的设施,设备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应下达书面整改通知,并通知项目经理,要求督促整改,项目经理应将书面整改通知告知班组长(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整改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落实的,要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整改项目进行复查,对不落实整改的,要开具停工通知,待整改完毕,经验证合格后再复工。以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的过程监控,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在医院工程建设中,各类档案及资料是评价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生协议纠纷时的有效法律证明。因此,必须大力做好各类基建档案材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基建档案归档制度,明确保管期限,归档范围和要求等,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科室目标考核中。二是,要经常性地组织基建施工档案资料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明确档案资料的质量。三是,要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的手段来促进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做好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在基建工程竣工时,要对竣工资料逐项核对和检查,对诸如缺页、字迹模糊不清、签章手续不完备、三笔现象(红笔、铅笔、圆珠笔)、竣工图任意涂改拼凑、用复印件代替竣工蓝图等不符合要求的,要一律退回。要做到档案收集不完整,工程不予验收;竣工材料不全或质量不合格,工程验收人员不予验收。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 管理思路 加强管理

1、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尚未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对工程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没有将理论与经营相结合,致使建筑工程管理思路混乱、不明确。在此情况下,我国应当积极组建由资深建筑学专家和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的专研团队,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确保与国际先进理念相接轨。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要吸收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研究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借此提高我国工程管理水平。总之,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是确保建筑工程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规模较大、单项工程较多的建筑工程而言,应当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成本核算制。由于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的制约因素诸多,各参建方的工程管理重点不同,所以必须处理好甲乙方、业主、监理方、承包方、分包方、设计方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在项目经理任用上,需要企业在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监督机制的前提下进行选聘,确保项目经理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做到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处理好各项管理工作。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的好坏是判断一个建筑工程的是否可以应用的最基本的保证,它同成本、工期有着相互制约、却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在整个的项目建设中,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冉施工的原则,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建筑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标准,确保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将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等各个施工要素均纳入到质量管理的范围内。首先,将施工人员作为质量控制核心内容,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充分调动起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树立安全质量第一的施工观念;其次,严把施工材料采购关、验收关和使用关,杜绝出现暗箱操作的采购行为,增强采购人员的责任意识。认真验收施工材料的批次、型号、种类、数量,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和质量合格要求,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再次,做好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工作,提高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率,防止因施工机械故障而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强化现场施工控制,为保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奠定资源基础。

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中,除了日常必要的安全检查以外,还应做到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同时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定期对责任进行整改与监督,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在施工场地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宣传,通过张贴标语、开展一定的安全知识教育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现场的作业程序稳定,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应做到“持证上岗”,经过业务培训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操作;实施安全技术交底的制度,在开展每道工序之前,由专职人员对安全技术工作进行书面交底,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各施工人员要认真进行贯彻、落实。

4、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工程管理本质特征可以由项目成本管理体现出来。首先,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其次,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再次,施工队成本的控制,由施工队自身管理,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

5、加强建筑工程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的

工期是从从工程着手建设到竣工验收结束之间的期限,它是一个建筑工程的进度也表示着建筑工程的速度。如果很好的控制工期,能使建设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控制好工期,也就是保证了质量问题,保证了工程管理体系的快速运行。首先,施工前的工期管理。在施工前,就是招投标之后,要提前进行数据收集,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分阶段的完场准备。要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表。而工程进度的任务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工期计算,是施工单位工程师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计算出工期的大概时间。同时技术人员根据相关的场地,环境,绘测出符合标准的建筑工程图样。还要编制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工程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条件,让企业通过图纸设计,来衡量工程的整体规划,从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其次,施工过程中工期管理。针对有经验的建设单位来说,强大的施工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还有施工物资和场地的控制和管理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用专业的材料、设备人员进行购买.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严格把关,把质最问题落实到实处,以便将来工程的如期完成。而场地的选择也是尤为重要的步骤,要在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完整的勘察。要有合理的进度计划表,按照进度计划要求,稳定、和谐、科学的完成工程建设。

6、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运作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乎企业发展的方向。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可以带来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使企业在变化万千的纷扰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于栋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思路;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制度深入性不足

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并相继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但是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下发到各建筑工程单位以后,大多变成“一纸空文”,其作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是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1.2 管理体制不健全

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但是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数量,这就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甚至引发了管理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的现象。

2 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思路

2.1 吸取先进管理方法

通过不断地总结国内外的管理经验,吸取目前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并对各方面的资料加以综合和整体。

2.2 鉴国外的先进理念

国外建筑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论都比较先进,因此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

总之,要想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作为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

3 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方法

3.1 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尚未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对工程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没有将理论与经营相结合,致使建筑工程管理思路混乱、不明确。在此情况下,我国应当积极组建由资深建筑学专家和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的专研团队,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确保与国际先进理念相接轨。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要吸收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研究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借此提高我国工程管理水平。由于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的制约因素诸多,各参建方的工程管理重点不同,所以必须处理好甲乙方、业主、监理方、承包方、分包方、设计方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在项目经理任用上,需要企业在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监督机制的前提下进行选聘,确保项目经理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做到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处理好各项管理工作。

3.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合理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工程的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工程施工企业要根据质量保证体系, 形成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树立质量方针,从而让其更加有指令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要将人、材料和机械各个要素有效结合起来。首先, 人是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把人作为控制的推动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施工材料作为建筑产品的主体,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最后, 工程施工的机械是进行施工机械化的主要标志,对现代化项目施工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所以,选好用好工程机械设备非常重要。

3.3 加强建筑工程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的工期是从从工程着手建设到竣工验收结束之间的期限,它是一个建筑工程的进度也表示着建筑工程的速度。如果很好的控制工期,能使建设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控制好工期,也就是保证了质量问题,保证了工程管理体系的快速运行。首先,施工前的工期管理。在施工前,就是招投标之后,要提前进行数据收集,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分阶段的完场准备。要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表。而工程进度的任务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工期计算,是施工单位工程师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计算出工期的大概时间。同时技术人员根据相关的场地,环境,绘测出符合标准的建筑工程图样。还要编制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工程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条件,让企业通过图纸设计,来衡量工程的整体规划,从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其次,施工过程中工期管理。针对有经验的建设单位来说,强大的施工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还有施工物资和场地的控制和管理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用专业的材料、设备人员进行购买.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严格把关,把质最问题落实到实处,以便将来工程的如期完成。而场地的选择也是尤为重要的步骤,要在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完整的勘察。要有合理的进度计划表,按照进度计划要求,稳定、和谐、科学的完成工程建设。

3.4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中,除了日常必要的安全检查以外,还应做到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同时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定期对责任进行整改与监督,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在施工场地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宣传,通过张贴标语、开展一定的安全知识教育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现场的作业程序稳定,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应做到“持证上岗”,经过业务培训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操作;实施安全技术交底的制度,在开展每道工序之前,由专职人员对安全技术工作进行书面交底,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各施工人员要认真进行贯彻、落实。

3.5 加强工程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并且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各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建筑行业也是如此。现代建筑工程要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不仅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自动化发展,而且还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系统的同时,必须与建筑工程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工程管理人员要清楚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为企业施工管理提供其所需的各种信息以及为管理人员组织生产提供辅助决策手段,这也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最大优点。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能够及时地、清楚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这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4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及信息化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才能让企业在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洪.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2,(4).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 影响因素 思路

前言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扩大,在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的同时,为人类提供更大的便利。但是,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需要借助工程管理,实现对质量的有效监控,配合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在根本上保证项目质量。

1、全面分析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首先,在建筑领域,更加关注工程的承揽工作,忽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价值,不重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诱发施工过程中现场混乱,人员素质不高,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其次,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表面性突出,不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有效发挥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再次,缺乏完善的管理内部结构,人员分工不合理,甚至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无法有效提升整体管理水平[1]。

2、探讨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2.1管理人员缺乏较强的观念思想和观念

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管理质量而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首先,在建筑企业发展中,其将重点放在了对工程项目的承揽方面,以实现对自身行业竞争能力的增强与体现,建筑单位中的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的问题,且最终形成了混乱的管理场面。其次,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行业中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制度,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建筑单位管理思想落后而影响到了其的落实效果,很难发生各种制度的实际紧挨着,效果不明显,很难实现对管理人员行为的规范[2]。

2.2缺乏合理的监督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监督部门的作用十分巨大,其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控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的监督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成果。另外,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部门,很难实现对施工各个环节和流程的全面把关,影响工程的实际质量。另外,对于项目而言,主要是由监督、施工以及质检机构承担项目发展的责任,因而,在质量监督部门缺少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必然出现混乱情况,影响工程顺利进行。在监督领域,监督机制缺乏完善性,也就是说,在监督机制范畴内,尚未明显各个机构在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直接诱发管理行为的低效性[3]。

2.3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管理技术十分关键。首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传统思想和理念影响深远,管理技术不先进,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其次,在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手段落后,主要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影响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再次,缺乏对工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的支持与重视,这是造成管理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很难发挥管理软件的优势,影响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不利于管理质量的增强,施工现场氛围消极。

2.4责任关系缺乏明确性,奖惩制度不科学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实际中,突出的问题是责任感不强,工作态度消极,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其次,缺乏科学的奖惩制度,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也就是说,建筑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导致员工在实际工作积极性逐渐减弱,对工程质量的提升产生阻碍。另外,考核制度也十分匮乏,影响管理工作的专业性。

3、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1培养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十分关键。因此,首先,要正视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相适应的管理观念体系,同时,保证内容的规范性、系统性与专业性。而后,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另外,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与企业实际相一致,要针对管理思想,进行积极调整,与管理人员进行及时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建筑工程管理的情况,提升新型管理思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其次,要提升建筑行情与管理思想的融合度,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

3.2强化技术管理

首先,建筑企业要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实践活动,使得其在实践中提升管理理念,创新知识,以期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为技术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条件。其次,要重视建筑工程中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将其作为重点,实现管理工作在本质上的提升,同时,立足新型管理模式,提升工作积极性,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外,强化工程中产品技术含量的增长,提升建筑工程馆整体核心竞争实力。

3.3建立动态的监督制度

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中,监督制度规范性不强,监督力度不够,因此,要结合企业实际,构建动态监督制度,实现对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进度的有效掌控,同时,立足动态监理信息,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真正实现工程管理的目的。此外,在动态监督制度的实行下,能够及时发现工程进程中的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动态监理制度的执行下,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密切沟通,实现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因此,动态监理十分必要,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3.4积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在强化工程管理的进程中,要积极开展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要定期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与实践,借助这种方式,提升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应用在实际中,为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其次,为了强化建筑工程整体管理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制度,提升其自身技术水平,强化安全理念,增强责任观念,提升在施工中工作效率。此外,要提升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渗透新型管理理念和思路,切实提升其自身管理水平。

3.5重视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工程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十分关键。首先,要强化政府机构对工程安全管理的监督,也就是说,要考察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同时,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及进度的有序监督,以便在监督中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处理。此外,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符合的安全制定,将其有序应用在工程实践中。

3.6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对于工程成本控制而言,主要是指生产施工中所涉及的材料消耗的费用、人力资源费用等各方面的支出,实现对其的有效控制,及时纠正施工中的偏差。成本决定效益,只有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首先,重视材料成本控制,立足经济角度进行材料采购和使用,控制好材料成本,避免出现浪费。其次,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安排,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再次,控制好施工设备成本,及时做好设备维护与保养,降低设备损耗,避免设备故障。

结束语

综上,立足当前建筑行业发展实际,建筑工程管理彰显系统性与复杂性,因而,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提升自身整体管理水平。正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分析诱因,结合施工企业实际,强化人员培训,构建动态监督机制,创新管理思维,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实效,最终施工对工程|量的有力维护,推动建筑行业良性发展,获得良好的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美连.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02:149+ 154.

篇11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偏重理论,侧重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践操作的运用偏少,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虽然对理论知识很熟悉,遇到实际问题却不知从何下手[4]。另外依附于专业课程的课程实践是以单项的基础型实践课程为主,实践内容较单一,范围较窄,各课程相互之间实践内容割裂,不符合实际工程状态,不便于学生工程整体概念的形成,也很难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综合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也存在着如设计(论文)课题形式单一,课题陈旧、与工程实际有脱节的现象,另外此阶段学生正面临找工作、考研等事务干扰,故常有不重视、态度不认真等现象产生,极大地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效果。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性环节,因为诸如实习场所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实习等种种原因使学生只能走马观花似地参观,对现代工程技术不熟悉、对现代工程企业运行缺乏认识,更谈不上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3]。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建的设想主要为:将实习性环节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化整为零;尽可能设置综合实践课程,改课程实践为实践性课程,加强学生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强化毕业设计管理。目前工程管理的专业实习时间相对集中,在此期间其他课程均不安排,这样的安排方式便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同时也便于管理,却不利于实习效果的最佳发挥,如生产实习时间有3周,3周的时间学生只能了解工程某一施工阶段,而且现实中学生也不能进入工地的外业作业。因此可将实习时间划整为零分散下来,如每周固定1~2天的实习时间,学生可在工地上看到工程的进展,在项目管理处通过管理资料了解项目管理过程,熟悉某种结构型式全部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与组织。这样安排教学计划是可行的,只是指导教师工作量会比较大。指导教师需根据工程特点、工程进展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任务,同时需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并检查实习效果。改变课程实践依附于理论课程的现状,开设以工程实践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实训课程,促进不同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程间知识的融合,使学生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多模块的课程实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基本技能,前者包括如工程认识识别、工程图纸识读、工程测量与工程制图等,后者包括建筑材料实验、工程施工技术、房屋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在安排实践课程项目时以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为目标,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突破课程的局限。如进行房屋建筑构造实践课程时,可采用:现场教学—实地测量—资料查询—设计制图的教学模式安排,以掌握房屋建筑的构造功能与要求为实践目标,在此过程中综合运用工程测量、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等理论知识,实践学习过程变成应用知识的过程,从而形成丰富、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因此专业运用实训课程也应以工程咨询业(如设计、勘察、监理、造价、保险、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等)的职业能力与要求为依据,以工程建设程序为主线,以工程项目为核心,将现代工程管理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的综合专业实践课程。如工程造价实践课程:涉及的实践内容包括项目决策阶段所做的投资估算(它是制定融资方案、进行经济评价以及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施工图预算,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款结算,以及在竣工后进行工程项目决算。根据以上造价过程,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一个真实工程项目,学生通过对该项目各个阶段进行造价确定,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对工程经济、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

专业运用型实训课程也可按工程实施单位来考虑,如从施工企业角度,在工程实施阶段开设的工程管理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包括:工程施工预算编制、施工图预算编制、工程投标报价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等。专业运用型实践课程在实训中以组为单位安排,在综合实训环节,学生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加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合作精神,在一个项目团队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真实工程中,还要考虑如何将自己的任务与团队其他成员的任务组合起来,共同完成综合实践,在此过程中强调学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谓发展型实践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工程管理发展某些前沿问题所作的深入实践,如有些学生会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作相关研究工作,或针对中国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就将来发展情况作针对性专业实践训练等。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定的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加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可通过设计课题选择、过程考核管理、成果考核等多种手段开展,使学生能通过毕业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不仅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丰富和发展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使之转化成更高层次的经验、技能。加强毕业设计管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学习、掌握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或者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设注意事项

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设应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的方针,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增强系统综合性,体现实际工程特点。实践项目内容只有增强系统综合性、提高关联程度才能更接近、更符合实际工程的特点,才更能模拟实际工程管理工作,这样的综合训练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实现与工程企业管理工作“零距离”对接,更快融入工程企业,参与工程决策管理。第二,依托具体工程,增强实践效果。实践表明,依托某真实的具体工程项目的实践项目,能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具有更好的实践效果。第三,仿真模拟实践,突破空间限制。合适的典型工程往往受到空间、时间的局限而变得可遇不可求,而仿真模拟工程实践不仅突破了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活动空间的局限,而且可使学生了解规范与传统的不同要求,掌握一个完整工程核心业务的手工与软件计算思路与技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管理软件工具更好应用、服务于工程管理实践。第四,针对执业资格制度,实践目标明确。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国际化的要求,相应的资格考试有很多,工程管理专业有造价员、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当前开设课程的知识内容与这些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是相适应的,在实践项目内容安排上也有意识地围绕国家职业资格要求,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对国家相应工程管理类执业资格要求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五,课程考核方式、标准应根据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制定。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是多元的,因此,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方式也不应一成不变,如可参加造价综合实践的提交造价咨询报告、参与施工管理实践的提交项目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参加工程管理等。教师根据学生在以上过程中的表现并结合成果报告质量打分。因地制宜的考核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锻炼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p#分页标题#e#

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可行性探讨

工程管理专业新实践教学体系形式上打破了原实践教学体系的格局,但它并非是横空出世,它建立在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研究实践的基础之上,是对现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整合优化,也是在学院教师近年实践工作基础上的经验提炼。新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有能满足实践要求的实习基地,而学院借助校友会等途径建立大量关系良好的实习基地,能满足工程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实践需求。在工程管理试验室建设方面也花费了大量资金,拥有现代工程管理所需要的各种软件、硬件装备以及相关培训设施,可供我们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时使用。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将会使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对指导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指导教师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与指导经验,而专业教师基本都参与过工程实践,有深厚的工程背景,且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奉献精神,如教师近年来自发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参加江苏造价员考试和全国算量大赛等活动,成绩斐然。工程管理专业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必将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以学院现有的资源条件其实施也是完全可行的,目前所欠缺的是教学计划制度的正式制定。

篇12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措施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显得愈加重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整体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新时期,随着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逐渐暴露出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加强,促使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及其措施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希望为后期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2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产生了严重地制约,因此,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不断地加强十分必要。以下主要结合我县水利单位管理的实际,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具体如下:

2.1水管单位现状

奉节县水务局下设置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科室有7个,其分别对水资源的管理、水库管理、水政执法以及河道管理与防汛抗旱等公益性方面的工作负责,同时,对全县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用水以及水费征收等经营性工作负责。从我县水务局管理人员人数来看,共有近70人,小(2)型水库无专职管理人员,其中大多数管理人员属于专科学历,小(1)型水库现场管理人员为临聘人员,部分管理人员的年龄在45岁以上,图1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框架图。从其管理人员方面来说,综合型管理人才比较匮乏。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与国家建设的各项需求相满足,而且还需要符合市场的发展需要。因此,其对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我县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因而,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鉴于此,水利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秉承严谨科学的态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市场化运作。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对于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人才比较缺乏,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对于这方面的高精尖管理人才更加缺乏。

2.2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公益性人员的经费支出来源

我县设有的7个水管单位科室除了具备人畜饮水供应、农田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等各项职责,对于防洪救灾、水政执法、水资源的管理以及水土保持等也有所涉及。目前,我县始终没有有效地落实公益性事业的补贴,长期以来,经营性的人员承担着公益性的职能,并没有任何的收益,这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良好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我县水管单位比较贫困的原因之一。因此,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公益性事业经费支出来源。

2.3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比较缺乏

目前,我县建有52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与饮水功能的水库,建设的引、排洪渠道将近1000km,这些工程维护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极大,但是,在对这些工程的维修养护方面,相关费用却比较缺乏,水费征收未落到实处,这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极为不利。经过一定的推算,可以得出,为了使得各类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得以保证,每年需要投入大概1500万元的资金来用于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维护,但是,国家在这方面的资金比较缺乏,仅仅依靠有关部门与群众的筹集是远远不够的,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水利工程维护及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4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资金难以落实

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国家都需要县级配置一定比例的资金。我县比较贫困,财力不足是我县面临的又一个棘手问题,大部分的配套资金难以有效地落实,这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维护项目的开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措施

3.1对水利工程管理理念进行切实地更新与转变

水利工程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首先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对于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来说,其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长期性,且比较艰巨的工作,消除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正确认识与理解,为日后的工作做好思想准备。同时,还需要对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加强,积极地转变那些与现代水利工程不相适应的传统的管理模式。①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将科学发展观视为指导思想,并转变水利工程管理的模式,使其能够不断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②有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政策与法规,促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政府要适当的参与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并对岗位责任制进行进一步的制定与明确。此外,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法律监管、行政监管以及社会监督进行加强,从而促使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2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健全

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健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效果得以进一步地提升,推动水利建设事业不断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水利系统的良好运行,与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而且其还能够使社会生产以及人民群众对于水利资源的需要得以满足。与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加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①为了保证制定的水价能够使市场的供需平衡得以维护,就需要对水价调控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并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得出合理并统一的计算水价的方法;②为了能够使水利资源得以充分且高效地利用,可以对用水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并通过对节水及计量用水等各项建设与改造活动的强化来实现;③通过对水利工程维修与养护机制的不断完善,确定水利工程维护工作的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成果得以有效保证。

3.3对综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加强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对于综合型管理人才比较匮乏,因此,需要对相关专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进行加强,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与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相关的教育培训,促使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得以不断地提高,使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拥有一支综合型的管理人才队伍,切实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与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由于某些问题的存在,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科学与规范,就需要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一系列的探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不断强化,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6).

[2]陈林.黔南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06).

篇13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 质量管理 影响要素 管理重点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63-02

市政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要素很多,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1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影响质量的要素多

工程质量受多种要素的影响,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等,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1.2 质量波动大

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不像工业产品的生产,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要素和系统性要素都较多,因此,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1.3 质量的隐蔽性

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实质,事后再看表面,就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反之,若检查不认真,测量仪表不准,读数有误,则就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这点,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应特别注意。

1.4 终检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或重新更换零件;即使发现质量有问,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或“退款”。而工程项目的终检无法进行工程内在质量的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

2 工程项目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杨浦线(M8线)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网中8条市区地铁线路之一,也是上海地铁网络中重要的一条南北向客流骨干线路。线路北起开鲁路,沿殷行路、中原路、营口路、控江路、大连路、虹口体育场、中山北路、路、江边路穿越黄浦江到周家渡,再沿上南路最终到浦江镇。

一期工程北起开鲁路车站,终点为浦东成山路车站。工程途经杨浦、虹口、闸北、卢湾、黄浦、浦东等六个行政区,设地下车站22座,车辆段一处,地下主变电站2座,工程全长23.3km。本标段工程包括:M8线耀华路站、M7线上南路站。M8线耀华路站位于上南路与耀华路(浦东南路)交叉口,沿上南路设置。该车站为地下二层侧式车站,车站长399m,具有存车和折返功能。M7线上南路站位于耀华路(浦东南路)与上南路交叉口,沿耀华路(浦东南路)设置。该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与M8线耀华路站十字换乘,车站长147m。本工程基础、主体工程施工量较大,质量要求高,工期较紧;通过合理组织、严格管理来实现预期的质量及总体效果,是本工程的关键。

3 质量目标

鉴于工程难度较大,全面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为此,特制定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工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5%(且主要分项全部优良),工程总体优良率为90%,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创上海市市政工程金奖,争创“鲁班奖”。根据工程特点,确定下列分部分项工程必须达到优良验收标准。

(1)地基与基础分部:一次验收合格。

①土方开挖分项:一次验收合格;土方开挖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②土方回填分项:一次验收合格;土方回填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③模板分项:一次验收合格;模板安装、拆除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④钢筋分项:一次验收合格;钢筋原材与加工、安装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⑤硅分项:一次验收合格;砼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现浇结构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⑥砌体分项:一次验收合格:砌体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

(2)主体分部。

①模板分项:一次验收合格;模板安装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模板拆除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②钢筋分项:一次验收合格;钢筋原材与加工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③预应力原材与加工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钢筋安装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预应力安装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④砼分项 :一次验收合格;砼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现浇结构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⑤砌体分项:一次验收合格;砌体检验批:一次验收合格。⑥预应力施工张拉分项:一次验收合格。

篇14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管理;分析;思路

1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项目的特点

(1)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门类多,涵盖了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领域,需具备各类专业技术才能解决相应的问题。(2)项目规模日益扩大,机电工程规模也逾大,对施工工艺及组织要求也逾高。(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推广,大型、精密设备现场组装量加大,对装配与检测技术要求高,系统控制不断更新也使得工程技术含量越来越高。(4)资源的紧张和投资的控制,管道及设备的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因此供施工的场地更小,对预制、运输、组装和工程检测技术要求更加严格。(5)机电工程建设要经过调试运行考核,能否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是机电工程的主要考核指标。

2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对整体进度的影响

2.1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对土建施工收尾影响

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对土建施工收尾的影响,主要体现对管道井及大型设备机房施工洞和设备基础的土建收尾影响。超高层建筑管道井及设备机房多,这些部位管线及设备较多,土建收尾工作量大;而且管道井与设备机房的的施工顺序决定其机电安装完成后才能移交土建施工收尾。至于设备层及设备机房的二次结构,因超高层建筑的大型设备需预留足够空间用于设备运输及安装,与之相关的土建二次结构同样需待设备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施工。

2.2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对精装修施工的影响

涉及精装修的工程,大量桥架、管线及设备需要隐蔽在精装修完成面内部,其安装施工涉及多家单位、多专业工种,其施工直接影响着精装修的施工。其中又以天花部位的管线及设备最为复杂,对精装修施工影响也最大。同时,管线及设备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大量的测试、试验,方可进行精装修吊顶隐蔽施工。此外,部分精装修范围的机电施工对土建施工进度的影响,也将最终传递至对精装修进度的影响。

2.3机电工程对室外景观施工的影响

室外管网施工的特点可归纳为“三多两紧”。一是管线种类多:室外管线一般包含各种市政配套管线、智能化管线和景观照明管线。二是施工单位多:各专业管线分属各专业部门施工。三是交叉多:室外管线纵横交叉,造成专业施工交叉。四是工期紧:作为配套的室外管网工程,预留的施工工期一般都很紧,加之往往主体工程拖期挤占,致使大多项目的室外管网工程工期紧上加紧。五是场地紧:室外管网几乎都是埋在项目建筑红线内有限场地,要求短期内完成诸多管线施工,场地必然紧张。上述特点,加之管线的试验要求,给管网施工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对工期紧张的室外景观施工影响也就尤为明显。

2.4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对项目竣工验

收安排的影响不同于土建工程,按设计图纸施工完成所有施工内容后一般也就具备了现场验收的基本条件,机电工程按图施工完毕后还需进行大量的调试运行工作,且机电工程涉及较多为专项验收项目,诸如供电部门的验收通电、水务部门的验收通水、燃气部门的验收通气、特检部门的电梯验收、消防部门的消防验收等,且水通、电通、气通、电梯投入使用是消防验收的前置条件,而上述专项验收的完成是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及备案的基本条件,因此他们互为关联、互为影响,对项目竣工验收及交付起着重要的作用。

3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管理的重难点

3.1机电工程系统复杂,涉及专业多,深化设计工作量大

建筑设计院设计图纸的各专业复核,重点落实机电设计图纸与建筑、结构及精装修设计图纸的配合度问题。建筑设计院机电图纸与专业设计院机电图纸的复核,诸如与电力、自来水、燃气、广电、通讯以及设备厂家的专业设计图纸的复核,主要核实两者间是否有效衔接及一致性问题。

3.2专业交叉施工配合多

超高层机电工程体量较大、专业性复杂,往往多家单位多个班组会在同一个区域安排施工,尤其是管线密集区域及设备层,需要统一而有序的现场施工协调配合,确保机电各专业施工能在有限空间内按期完成,避免因工序冲突或标高不足导致大量拆改返工。

3.3垂直运输需求大

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及物料的运输量大,且分布楼层多,竖向运输压力大。宜根据项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统一协调,各班组的运输工作错时实施,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大型设备室外吊装受风力、能见度的影响,安全措施难度大。针对大型设备运输,需了解天气情况,核实吊装设备的有效荷载,确保吊装运输的安全。

3.4管井及设备层施工难度大

超高层建筑管道井具有管线排布密集、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安全隐患大等特点,其竖向管线施工难度大。超高层建筑设备层的大型设备及管线是机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具有大型管线密集、整体安装周期长等特点,且直接影响整个机电系统的完善及调试运行,也是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管理的难点。

4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管理的一些思路

4.1计划目标分解,详编进度计划及实施

依据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机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管理。对总施工进度计划逐层分解,编制年度、季度、月度计划,逐级考核逐级保证。强化进度计划节点控制、动态管理,加强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法及施工作业环境等要素的协调管理。

4.2强化大宗材料与设备的采购

超高层建筑因其体量大,一个项目的建成需投入大量的物资,因此大宗材料和设备采购显得尤为重要。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并依工程进度要求按需落实材料及设备采购,满足施工需求。采购环节需做足功课,根据设计要求详编询价文件,筛选合格供货商:重点考查其企业资质及信誉、类似物资的供货业绩、企业经营管理和质保体系运作状态、企业财务状况等。对于成套商或中间商应特别关注其货源及质量。

4.3合理安排大宗材料及大型设备的垂直运输

超高层建筑大宗材料及大型设备的垂直运输需要提前策划,结合现场条件编制运输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实施。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编制物资运输计划,并结合现场进度动态调整;充分利用土建、幕墙及精装修开始大面施工关键时间节点,完成大宗材料及设备的运输工作。

4.4强化施工协调部署机制

超高层建筑竖向管道井及设备层的安装施工是机电施工管理的重点,施工前需完善管线及设备的排布,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督促土建尽早提供工作面,尽早完善机房条件移交安装单位,在具备条件情况下尽量安排各安装单位穿插施工,同时做好各机电专业施工的统一协调工作。

4.5严格实施样板先行制度

对机电施工重要部位或标准化部位制作施工工艺样板,通过样板的施工配合及验收标准,可以暴露其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制定整改措施,优化施工工序及施工计划。样板区域的选择应有针对性的选取如设备层、标准层、地下室等不同区域,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优化调整,完工后各参建单位共同评审确认,并以此为标准确定大面积施工的施工顺序及工艺样板。样板先行是后续大面积施工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施工进度及质量管理。

4.6充分运用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管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得到大量运用。机电图纸的管线及设备排布通过三维模型可以直观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极大提高深化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同时通过三维模型展示,可对机电工程施工重难点进行施工方案模拟,可大幅提高施工方案的可实施性及合理性。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