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文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篇1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西方对比;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植物是植物景观中最基本的素材之一,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能创造性地营造具有某种功能的空间,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审美、实用需求。中西方古今植物景观设计的变化反映了其风格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在中西方园林艺术百花齐放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断裂历史、功能简单、艺术美简单化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对中西园林理论系统进行研究,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中西方植物景观设计手法的发展历程,客观分析其功能特点,为优秀园林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奠定重要基础。

一、西方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

1、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及发展历程

西方古典园林有其重要功能,囊括生产、遮荫、游乐、赏玩、装饰观赏、空间组织、环境生态以及建筑材料等8大功能。为了实现植物的观赏功能,人们将自然引入庭院来装点环境,提高绿意和生气。为了提高空气湿度,降低热度,人们利用植物景观实现遮荫以及调节环境小气候的功能。同时,人们适当种植水果、蔬菜和芳香产品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以便实现经济生产的功能。伴随着西方园林修剪技术的不断发展,景观植物造型的装饰功能大大提高。另外,植物替代建筑材料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各种园林建筑、墙体以及砖石构筑室外空间被一些特色植物所替代。各种功能的设计不断走向完善,反映出设计者的广博智慧。他们以列植、间植等方式布置树木,并对林荫大道、遮荫散步道、浓荫曲径等进行改进,设计手法不断推陈出新,加强遮荫以营造小气候功能。此外,在古代园林到现代园林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园林植物景观的生产、观赏、装饰等功能的设计手法也得到极大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了植物景观的功能。

2、西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功能的设计方向

随着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变化,园林植物景观的功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西方,园林的演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历经古代园林、中世纪园林、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景式园林风景、风景园艺式园林和现代园林。在这个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植物景观随着人们对园林的功能要求的发展变化,演变发展了丰富的设计手法。现代植物景观在保留生产、遮荫、游乐、赏玩、装饰观赏、空间组织、以及建筑材料这7类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环境生态功能,设计方向倾向于由一些特点突出的乡土或归化植物与其生境景观组成各类不同的自然景色。例如,他们在城市的花园中设立自然保护地,种植当地的一些未经驯化的美丽植物,以展现沼泽、荒野等自然景观,营造天然的生态园林。

例如,在1937年,詹森和赖特在美国春田城附近设计和建造了具有草原风格的林肯纪念园。他们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养护工作较少,对园林的管理费用投入较低。随着植物的自然生长,林肯纪念园的园林植物景观逐步稳定下来,各类草原植物得到了生长的空间,进一步突出草原植物自然演变的属性。此后,法国景观设计大师吉尔·克莱芒在《动态花园》中提出:“在自然中应留出一块净土,人们不应克制它的自然演变,这是理想园林的代表。我认为我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尽管要走的路还很长。”克莱芒强调突出植物自然演变的属性是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一个方向。

二、我国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

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我国的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十分注重遮荫、营造气氛以及装饰等方面的功能。古代园林设计者凭着画家的眼光和诗人的心理阐释自然山水,充分把握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特征,并以写意的手法设计每一处植物景观。他们把乔、灌、草等植物高效分布在庭院之中,逼真地模拟了峰峦沟壑的自然景观。同时,他们还善于“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手法和空间表现手法。

2、中国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一方面,我国现代的园林植物景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设计方向。园艺式植物景观、盆栽式植物景观和自然乡土植物景观成为目前国内最主要的3个设计方向。美国《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中的六重尺度概念是这3重植物景观设置方式的划分标准,即10cm×10cm(器官观赏尺度)、1m×1m(质感尺度)以及10m×10m(形体与空间尺度)。然而,国内有关这3个设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例如,在园艺式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国内能充分应用各类观赏植物,使得植物类型和色彩极大地丰富,但是过分强调整形修剪和和装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园林的管理费用过高,有违生态自然观。而盆栽植物景观的设计上,人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营造局部景观效果,但却需要建设苗圃,从而提高了成本。

另一方面,我国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功能设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园林设计者更加注重遮荫、赏玩、装饰以及组织引导空间等方面的功能,并提高园林植物景观的游憩、防护和生态功能,而营造山林气氛的功能有所减弱,以植物景观作为建筑材料和生产的景观类型则大大地减少,反映了园林设计理念的新转变。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将不断提升,成为景观设计的最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三、结语

分析中西方古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发展变化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国园林技术传承创新的必由之路。在漫长的岁月里,园林设计者深入研究、和实践植物景观的各种功能,其设计手法和造园方式自成系统,赢得了世界的赏析。而中国古典写意的园林设计手法也更趋完善,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设计方向。中西方古今园林植物景观的丰富设计经验对于建造今天我国的园林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只有深入研究和学习,取长补短,我国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才能获得更高更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婷.探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9):89-91

篇2

关键词:景观; 设计; 植物; 色彩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设计中,植物是色彩构建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设计中,应用植物色彩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植物色相变化,达到最佳的视觉感观效果,最终实现“春花、夏荫、秋实、冬翠,”的景观。

植物色彩的应用是园林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重要表达形式。研究植物的色彩在景观中的应用,可以增添视觉上的美感。通过在色彩上的合理布局与安排,形成视觉上的对比与协调的平衡效果,塑造出风格各异的植物景观空间气氛,达到最佳的视觉感观效果,最终实现“春花、夏荫、秋实、冬翠,”的和谐与天成。本文就园林植物色彩的相关应用进行探讨。

1. 植物的色彩设计源流

植物景观的色彩运用以西方园林专述占多数,而我们的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尚在探究之中。

1.1西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色彩

西方古典园林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和巴洛克园林的色彩应用几乎都是以绿色植物的色彩作为基调色,而其它园林景观构成要素的色彩是作为点缀色穿插其间的。整体上来看色彩不是很丰富,但是亮丽、明快。而英国自然风景园、英国维多利亚式园林和英国爱德华式园林的色彩应用,却是由于花卉的普遍应用,使鲜艳的色彩成为园林的设计的主要要素。现代西方园林植物景观基本上沿袭了其亮丽、明快的风格,体现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现代艺术美。

1.2东方传统园林植物景观色彩

中国传统园林著作中对于种植物的色彩应用论述并不多,总体上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恶繁悦简,在种植设计色彩搭配时相对含蓄,比较强调以少胜多,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般的点到为止,含蓄而不直白,要有所暗示又留下思维审美的空间,做到余韵无穷。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色彩搭配也和园林性质、景观主题等有关,遵循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基本理法。传统园林也有植物色彩量化的应用,但主要出现在依托自然植被的山野景观或风景游览地中,如苏州香雪海、北京香山红叶等,更多突出自然的魅力。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色彩是以“淡雅”和“富丽”两种风格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中已很难看到完全遵循古人意蕴以少胜多的“点绿”,原因就是没能对传统的色彩设计进行深人的研究将其继承并发展。

2植物的色彩基本色原则

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最基本的颜色就是绿色,它是植物的象征。虽然由于季节和光线的原因,植物的绿色也会有深浅、明暗、浓淡的变化,但这些绿色也只是存在着一些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小差距,当作为一个整体出现时,存在一种因为微差而产生的调和效果。所以布置植物材料尤其是大面积材料时,要以绿色为基调。如布置花坛时,绿色的叶由于明度较低而会作为底色出现,彩度和明度较高的花朵作为亮点而跳了出来,这时,绿色的基调效果会有所减弱。不同颜色的植物对于光线所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不同地方所处的光与影的不同,植物配置的时候不仅要想到颜色搭配的问题,还应考虑到光线对植物搭配的影响。所以在园林中不要随便干扰绿色这个基调,而且从绿色之中也能发现许多美的所在。

3其他色彩应用原则

绿色之外的各种色彩的植物只能点缀在必要的地方,点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同色成片。可将同一花卉成片栽植,好处是花期一致、色彩统一、水土生态条件要求相同、利于管理、操作简单、效果好,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布置手法。不过也有不利之处,如花期过后需要全部更换或只留下叶色时毫无装饰效果,会显得单调。

(2)对比处理。花坛内的植物色彩与色彩对比的选择。如红与绿、黄与蓝紫等。对色彩所谓“邻补色”也有一定的对比效果。对比的目的是用一种颜色衬托另一种颜色,使其更为突出。如红砖墙前面种蓝色的花便十分突出。

(3)主次协调。一个植物景观设计者要先决定“主色调”,即它的主题,然后配上与主色近似的色调为配角,使整个景观色彩调和,符合人们的审美。例如,以黄色为主色调,再用乳黄、橙黄的深浅花色、叶色搭配,效果一定十分谐调。夏秋之间金光菊盛开时,四周配上金鸡菊、向日葵等,显得深浅之间的黄色系列一派谐调之感。

(4)以少胜多。这是艺术上一再提到的手法。这个“少”是指面积要相对的小,数量要适当的少,两者均要按实际的情况加以考虑,还要“在必要的地方”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一串红之类小面积的种植在大面积的绿色植物之中,观者远看绿色“海洋”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红点,勾起人无尽的联想。

4植物色彩搭配的运用

4. 1整体性原则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一般与其他景观要素一起出现,即和建筑、小品、铺装、水体等景观元素一起出现,此时植物有处于支配地位或是次要地位两种情况。同时也存在植物大面积或小面积作为单独观赏对象出现。色彩的作用多种多样,色彩予周边环境以性格,冷色创造出宁静的环境;暖色则给人一个喧闹的感觉。色彩的不同运用会造成不同的园林风格。所以不管任何情况,植物色彩设计都不能单独进行,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

4. 2协调性原则

在园林设计中既要考虑植物材料的生态习性,熟悉其观赏性能,还要注意植物种类间的群体美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在园林植物的色彩搭配中,要有主色和次色之分。色彩具有主次关系,使得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必须考虑主色与次色的搭配。主色起支配的作用,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与环境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2)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处理好统一与变化、调和与对比、韵律与节奏、主体与从属、均衡与稳定等方面的关系,努力追求最佳植物景观效果。

(3)为了发挥园林设计的最大艺术效果,在实际设计中,应多用补色的对比组合,相同数量的补色植物对比较单色的植物在色彩效果上要强烈得多,尤其是在大型的铺装广场上,高大建筑物前,作用更大。

结语

影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因素有很多,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需求多彩、靓丽的绿化效果的同时,也追求色彩悦目的和谐美。利用好植物天然的色彩美,协调好不同配色的关系,营造出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的自然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杨海玲. 路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公路,2002(8)72-73

[2] 吴涤新 乃深.园林植物景观[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朱珍 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现代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美;生态价值

1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1.1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使人能体会时令的变化。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规律和四季的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根据植物材料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色彩来创造园林景色供人欣赏,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

1.2 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从而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其往往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多少及配置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

1.3 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不同的植物材料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棕榈、大王椰子、假槟榔等营造的是一派热带风光;雪松、悬铃木与大片的草坪形成的疏林草地展现的是欧陆风情;而竹径通幽、梅影疏斜表现的是我国传统园林的清雅。

2 园林植物景观是意境创造的表象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赏心悦目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的思想内涵,王国维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悲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这个“境界”即是王昌龄所云“三境”中的“情境”与“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兴)、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作为情感的寄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

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3.1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3.2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3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4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4.1 植物配置应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合理选择搭配树种,配置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生长规律,进行良性人工干扰,形成一个合理、稳定,能进行自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

4.2 园林绿化树种以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为主

大大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成活率低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且不选择有飞絮、有毒、有异味、易过敏的植物,还有防止恶性杂草入侵。

4.3 植物配置应考虑一年四季营造不同的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

对于冬季寒冷,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休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5  结语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建城市文明为宗旨,寻求植物景观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和谐统一。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必须立足现状,首先对当前植物造景手法、植物材料的应用等状况有个清楚认识,了解现状自身存在的优势和缺点,并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

篇4

关键词:现代园林 植物景观 意境美 生态价值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园林植物作为活体材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色和兴盛、衰亡的自然规律。丰富多彩的植物材料为营造园林景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对植物造景功能的整体把握和对各类植物景观功能的领会是营造植物景观的基础和前提。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使人能体会时令的变化。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规律和四季的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根据植物材料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色彩来创造园林景色供人欣赏,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自然界花草树木的色彩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春天开花的植物最多,加之叶、芽萌发,给人以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夏季开花的植物也较多,但更显著的季相特征是绿荫匝地、林草茂盛;金秋时节开花植物较少,却也有丹桂飘香、秋菊傲霜,而丰富多彩的秋叶秋果更使秋景美不胜收;隆冬草木凋零,山寒水瘦,呈现的是萧条悲壮的景观。四季的演替使植物呈现不同的季相,而把植物的不同季相应用到园林艺术中,就构成四时演替的时序景观。

1.2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成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被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整形修剪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则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从而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其往往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多少及配置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一般来讲,植物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到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植物配置要以不遮挡景点为原则,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对视觉效果差、杂乱无章的地方要用植物材料加以遮挡,而用高于视平线的乔灌木围合环抱起来,形成闭锁空间,仰角愈大,闭锁性也随之增大。闭锁空间适于观赏近景,感染力强,景物清晰,但由于视线闭塞,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2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2.1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2.2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2.3起伏和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2.4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3.1植物配置应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合理选择搭配树种,配置成乔、灌、草、藤复层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生长规律,进行良性人工干扰,形成一个合理、稳定,能进行自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

3.2园林绿化树种可选择以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为主,大大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成活率低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且不选择有飞絮、有毒、有异味、易过敏的植物,还有防止恶性杂草入侵。

3.3植物配置应考虑一年四季营造不同的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对于冬季寒冷,阔叶树要进行落叶休眠,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阔叶树与针叶树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发挥生态效益。

3.4在园林绿地中营建开放性耐践踏草坪,以提供避灾避难场地,同时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感触到绿地,从而达到人与生态园林绿地的和谐共生,满足人们对绿地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5对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中爆发的病虫害,避免或尽量不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也可以采用生物学方法对绿地进行生态维护。

5结语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建城市文明为宗旨,寻求植物景观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和谐统一。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必须立足现状,首先对当前植物造景手法、植物材料的应用等状况有个清楚认识,了解现状自身存在的优势和缺点,并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

分析目前影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各个发展因素以及它们各自造成的影响,然后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发展能力,合理制定发展策略,与时俱进,有理有度地发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艺术,弘扬民族、区域植物景观特色。

参考文献:

篇5

1.1创造园林空间

园林空间设计是通过不同种类植物的不同配置来实现的,因而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应用园林植物可以加强园林空间的创造,并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因为若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缺乏植物的点缀,那么园林的设计将显得过于单调、暴露。而若将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背景,那么为参观者营造一个幽静的空间环境,致使其在观赏的过程中将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其次,在园林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园林的设计目的等因素,进而选取符合园林实际环境的植物来为园林构建一个舒适的环境空间。

1.2协调园林空间

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合理应用园林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的特点,促使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可达到统一感。同时处在绿色的环境中,也可使人们更好的放松紧张的心情。同时,园林植物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协调园林空间,例如,在小空间的园林设计中应用植物群来营造园林环境,可以满足尺度比例对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要求。

2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2.1领悟园林底蕴加深园林文化的学习

为了提高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首先要求园林设计师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先深入到园林环境中体会园林所带有的文化气息,进而将园林中的文化气息应用于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当中,并有效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二者的有效结合。其次,园林设计师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自身古典文化水平,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实现对古典文化特点的全面了解,进而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当中可以更好的凸显出园林文化的同时,实现对园林植物的合理应用,达到最佳的园林空间设计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对园林植物的合理应用,必须强化领悟园林深蕴并加深园林文化的学习。

2.2充分领悟与利用山水等园林建构元素的内在含义

山水等构建元素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基础,现代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应充分领悟与利用山水等园林建构元素。对于此方式的应用:第一,要求园林设计师在对园林设计之前应通过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等方式来全面分析园林的建构元素,并充分了解建构元素的特点等,进而在对其充分了解之后可以更好的将园林植物与园林建构元素相结合,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园林空间;第二,在对园林空间设计时也应注重对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进而实现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同时也可促使参观者在对园林进行参考时,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刺激到人们视觉,使其能更好的感受园林中幽静的氛围;第三,由于现代设计可以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大大降低园林设计的成本投入。

2.3园林空间设计中重视与周围环境的配合

为了实现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合理应用,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求园林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应对园林周边环境进行勘察,以便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全方位的考虑到园林周边环境对园林设计的影响。首先园林设计师应实现功能需求与空间需求的合理安排,例如,在园林设计中若想应用大树等植物来为人们营造一个凉爽的环境,那么在满足其功能发挥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的植物空间特点,以便促使园林植物的应用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次,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通过观察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来实现整个环境与水体的联系,以便确保设计师的设计成果可以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的鉴赏水平,并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赏。与此同时,还应注意现代性的设计方法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而促使园林设计能够符合大众审美观,从而带动园林空间设计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3结论

篇6

关键词: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传承与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2-0067-03

1、前言

寺庙园林主要是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庙内部庭院和地段的园林化环境,也可泛指那些为和意识崇拜服务的建筑群所附设的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最初私家园林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其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经过岁月的洗礼,比别的园林要素更含蓄且有韵味。很大程度上,寺庙园林环境的氛围营造主要依赖于植物景观。园林植物在寺庙园林中不仅发挥了美化园林、陶冶情操、服务生态等功能,而且对突出禅宗文化主题,体现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文化内涵起着重要作用。

2、研究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意义

寺庙植物一般特指种植在寺庙庭院及其周围的园林植物,它是寺庙这种特殊环境中所有园林植物的总称,有时也泛指寺庙里所有的天然或人工栽培的园林植物。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是一个独特的设计内容,植物景观在寺庙园林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寺庙的植物景观承载了众多的文化内涵,具有自己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标志。同时,植物景观是寺庙及园林景观的重要载体,更是寺庙园林景观的主体。所以,通过对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调查研究,了解寺庙植物与风水文化、宗教意境文化、地方文化的关系,深入分析风水文化、宗教意境文化、地方文化对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影响。

通过研究寺庙植物景观,一方面是学习和总结园林的基础性文化;另一方面,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理念和方法对于宗教园林植物景观发展和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1 寺庙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中风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风水学在寺庙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中国古代传统风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选种与布局也有着重要意义。风水学从“阴阳”、“五行”、“八卦”等方面未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植物也有五行属性,同时植物也存在着阴阳属性。通过植物的五行来进行选种与配置,可以调整、改善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至菩境界。讲究挡风聚气也是风水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维护小环境生态,在园林建筑周边搭配吉祥的园林植物,使其在园林景观上显得内容丰富且具有生机。将植物的五行属性、阴阳属性应用到植物的营造过程中,能够使绿化布局有规则而又丰富变化,取得整体的和谐统一。

3.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宗教意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高度浓缩的结果,其中积淀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因此,意境并不是一个纯美学范畴,也是一个内蕴十分丰富的文化范畴。意境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的寺庙园林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古代诗词及民众习俗中都留下了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篇章。从欣赏植物形态美到意境美是欣赏水平的升华,不但含意深邃,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总结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理念,将意境文化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的营造中,促进园林景观的感官体验。

3.3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由于寺庙分布地域的干差万别,在寺庙园林中所用的植物也必然受到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制约而有差异。各地的文化背景不同,造就了各地独特的园林植物地域特色,在植物的配置上也营造出不同意境的寺庙景观。在进行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时,应注意“适地适树”,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宗教寓意,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追求视觉效果而滥用植物,造成植物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可优先考虑适合当地环境的乡土树种。同时,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价值,丰富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文化内涵。

4、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文化理论对现代园林造景应用中的借鉴

4.1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风水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风水理论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实践中常通过大量地种植树木等方式来改造环境,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与统一。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常用的植物种类有:银杏(Ginkgo biloba)、菩提树(FiCUS religiosa)、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莲花(Nelumbo nucifera)、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枫香(Liquidamba formosana Hance)、忍冬(Lonicera japonica)等。这些植物的配置结合了风水理论中的植物五行学说,即白色和杏色的植物代表金,绿色的植物代表木,黑色的植物代表水,红色的植物代表火,黄色的植物代表土。其中,银杏的树体高大雄伟,最能衬托寺院宝殿的壮观,银杏叶素雅洁净,有不受风尘干扰的宗教寓意;在园林绿化中,常选用银杏代替在温带和北方寒冷地区很难生长的菩提树,这正是风水思想中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的体现。七叶树是“佛国四宝树之一”,是佛教的标志,落叶乔木,树干耸直,冠大阴浓,初夏繁花满树,硕大的白色花序又似一盏华丽的烛台,蔚然可观。寺庙的墙体由于较矮且较斑驳,为遮盖墙体的缺点而种植忍冬,因其越冬不死,而被大量地应用在寺庙园林植物配置中,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莲花与佛教的联系密切,佛教理论中认为它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佛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又从生死烦恼中开脱,有“莲花藏世界”之说。

风水理论充分的考虑到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需求,使人在与自然的接触中相互融合并升华,营造阴阳互补,相辅相成的植物景观。

4.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宗教意境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寺庙园林中利用各种蕴含着宗教历史文化内涵的植物,赋予植物人格化特性,从欣赏植物景观形态美上升到意境美,体现出寺庙园林景观的宗教文化特征。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宗教意境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表现:一是通过植物的时序季相变化;二是通过植物的空间组织;三是通过植物所蕴涵的诗画文学内涵。

4.2.1 通过植物的时序季相变化体现宗教意境。在很大程度上,宗教园林的时空序列是由植物来表现的,植物“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寺庙环境随着植物的四季景色变化更换新装,展现出不同的园林意境。春天苍翠的松柏与洁白的玉兰相互对照,相得益彰,引人净心入定;盛夏的荷花,以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为佛家所推崇,大量地种植于寺庙池塘之中,且被奉为圣物雕为莲花座等;秋天,寺庙到处可见的银杏,秋叶金黄,犹如古木披着袈裟,天人合一,在这片红黄色谱中修行,更能参证“有色皆空”的真谛;寒冬萧瑟,梅花枝俏。“便从雪去还传信,才是春未即幻身”,佛教精神在洁白幽清的梅花上得以体现。因此,在进行寺庙园林意境营造时,我们要善于发掘与应用,借助植物的季相变化来表现寺庙园林意境。

4.2.2 通过植物的空间组织营造宗教意境。寺庙园林的空间就如同宗教所追求的思想境界一样,似实而虚,若即若离;格局是虚实结合、模糊而流动的。在寺庙园林中,植物可以起到模糊空间边界的作用,从而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寺庙园林在运用植物组织空间时,主要使用了障景、框景、借景、敞景等表现手法。障景体现了一种含蓄美和隐藏美,通过植物或建筑物做出适当的遮隐,使寺庙园林起到欲扬先抑或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如四川的古常道观,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营造了一步一景的园林景观;框景是指园林中植物之间或者植物与建筑之间合成的景框,将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摄入其中。如镇江金山寺的慈寿塔,正好处于远近几种植物的中心,形成了很好的框景效果;借景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线范围中未,从而使有限的空间突破为无限的空间。如四川的乌尤寺,结合岛屿地形地貌向借景做园林化处理,营造出一幅“雄浑开阔”的景观意境;敞景是通过植物的空间组织形式,给人以层次清晰、景域辽阔的景观感受。一般在寺庙园林的入口处、集会广场处使用敞景的空间营造手法。

4.2.3 通过植物的诗画文学内涵表现宗教意境。在古代,文人为了找寻创作灵感,往往需要清净、优雅的环境,而寺庙园林便是文人绝佳的避世之地。他们在此吟诗赏景,寺庙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给他们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灵感,产生了许多描写寺庙园林的诗词。佛教传人中国后,禅诗应运而生,僧人、诗人和画家对禅意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他们写绘出了许多优秀的禅诗画卷,成为古代诗歌园地中又一畦奇葩。山水画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造园艺术,也丰富了植物配置的艺术。王维《山水诀》中有:“乔山耸直虬曲者一株二株”的论述。认为在山间植树是最佳的选择;白居易的《僧院花》中:“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描述了植物的宗教象征寓意。因此,在寺庙园林的意境营造中,可以有意识地根据一些诗画所描绘的景观未选择植物,通过艺术的植物配置手法体现出诗画中的禅境。

4.3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地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我国寺庙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表现也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方的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差异。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地方文化特色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表现:一方面是与植物习性相结合;另一方面是与当地民俗相结合。

一方面是与植物习性相结合。在选择植物时,一般以植物的生态习性为基础,多选择乡土树种。如北方常常种植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南方则多以桂花、芭蕉、棕竹等植物为代表。再如,我国泉州地区多以榕树、重阳木、菩提树等植物为主。

另一方面是与当地民俗相结合。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是影响植物景观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一是结合民间习俗、传统节日,进行植物景观的特殊游赏与配置,如春节赏梅、三月踏青、重阳节赏菊等;二是结合人们的看法,由于人们看法的不同,植物的选择也会受到主观层面的影响。如紫色在古代被认为是富贵吉祥的颜色,因此紫色的植物常被栽植于私家园林中。

篇7

关键词: 南京;深圳;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Q94-339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基础建设不断扩大,而与此同时,环境质量却在不断的恶化。现在我们努力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环保。新时代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城市的环境和生态。植物景观设计也由此被重视起来。低碳环保的概念不断的深入百姓心中,从而,人们对于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追求,这让城市景观设计和植物景观设计进一步被关注,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植物造景的发展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南京市植物景观特点分析

(一)南京环境特点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壤皖浙,北接江淮,长江越境而过。地形以低山、丘陵为骨架,以环状山、条带山、箕状盆地为主要特色,组成了一个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洲地交错分布的地貌综合体。

南京是座历史古城,有着千年的文明史,曾是六朝古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二)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南京园林从中选取优良品种,应用了大量的当地树种。运用当地树种的优势明显,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南京园林植物设计在树种搭配上也走科学配置的路线,满足不同种类植物的种植需要同时进行筛选,进而与季节的变化相协调,打造出一四季都有景观的效果或是突出一季的效果。

在南京的园林植物搭配中有:悬铃木—杜鹃—吉祥草;垂柳—云南黄馨—鸢尾—睡莲;水杉—紫叶李—八角金盘;广玉兰—红枫—海桐球—麦冬等。

植物造景中不仅注重了群落搭配还在乔灌草选择上做足功夫,最终形成高低错落的搭配。

最高处的植物有:香樟、广玉兰、银杏、水杉、梧桐树、池杉、合欢、女贞、桂花等。

地被耐阴植物有:二月兰、洒金珊瑚、萱草、玉簪等。

(三)植物造景的艺术性

植物景观中的艺术性表达的都极为复杂而细腻。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来源于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巧妙运用植物的形状、颜色等进行组合,并根据植物的季节变换,最终将其拼凑成一幅优美动人的风景。

不管是植物间的还是将其与周围的环境因素组合,南京的植物造景都颇具整体感。这些造景在开始时候都遵循造园艺术基本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主要依靠植物间的搭配组合,能够充分的利用植物间的数量关系、形状关系以及色彩关系时,植物造景的风格会更具特色。

掌握数量关系能够更好的体现植物造景的重要原则。一些大型纪念性的公园,如中山陵、雨花台、明孝陵大量地应用易形成威严气氛的树种,比如:常绿的乔木香樟、柏木和雪松。选取大量并运用能够烘托出氛围的植物直观的让游人感受到一种气势。

不同环境下搭配不同树形种类也很关键。形状不同的树木搭配适当会成为植物景观中观赏的亮点之一,老茎生花的紫荆,形状各异的龙爪槐,塔型或是圆柱形的圆柏,挺拔的水杉等,这些会形成丰富多样的搭配组合,使得植物造景出现悦动的感觉。

植物的景观设计除了在数量和树种的形状上选择之外,树木的色彩(花色、叶色、果色),丰富起来,会立刻给人留下令人难忘的视觉印象。

很多的植物景观设计我们注重四季色彩的变化,让四季都有不同的色彩效果。叶子颜色整体上绿色明显较多,将不同品种的绿色搭配在一起效果也是很奇妙的。而秋天是很多落叶树种变幻颜色的时节,丰富的颜色更是彰显叶色变幻的魅力。秋天叶色为红色和紫色的鸡爪槭、南天竹、金焰绣线菊等,在南京林业大学的秋天你会充分的感受到银杏和鹅掌楸带给你的秋季金黄的收获感受。

(四)植物造景的内涵性

所处江南地区,南京的植物造景设计十分重视结合古典园林的精髓之美,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同时也不忘取前人造园之精华,参照好的典范和案例进行植物的配置。在不同区域搭配进行种植显出符合周围氛围。呼应所处的种植位置需要。在南京很多大型的陵园如中山陵和明孝陵中,就选取大量的常绿松柏针叶类的植物在种植的规模和形式上都选取了肃穆庄重的角度。

二、深圳市植物景观设计特点

(一)深圳环境特点

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深圳的地形类型是以丘陵、台地为主,在深圳河边有少量的平原。

深圳的前身只是一个小渔村。伴随着1979年改革春风,这里成了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香港毗邻,政策让这里吸引了国内外的优秀大企业。渐渐地这里有了更多的资金去添置软质景观,造园、绿化建立保护区等,深圳开始贴上了属于自己的标签。深圳的发展优势吸引着各行业的人才在这里发挥他们的光和热。这里汇聚了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他们善于改革创新,开放的姿态也体现在景观造景中。

(二)深圳园林植物造景的产生

发展特区发展具有开创性,对园林创造出新的形势提供了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下,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来自海内外的园林景观公司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造园方式,集结了世界上发展最强的造景方式。

(三)深圳园林植物造景新形势的特点

1、注重抽象性

相较于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园内有水、山石,亭、榭等,在学习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之后总结这些传统布置并进行抽象化,有延续的意味并更多的带着现代造园的思考。

2、注重开放性

在一个开放度相当高的城市,吸收外来积极有益的造园方式后,城市造景艺术也会协调走开放型、包容型,更加适合都是人们的生活,体现更加浓厚的大都是气息。

3、注重变化

兼容并包是特区深圳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积极的思路也会渗透到园林造景的思路中,中国传统园林造景反应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选取了很多的曲线,蜿蜒变化。而在西方的造园中直接明朗表达是重要手法之一,造景的手法简洁明了。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委婉曲折的曲线,也不排斥西方园林造园中的直接明了的直线和折线表达手法,这样的组合既富有变化也有联系,在承袭优秀的造园艺术手法之后也吸纳西方文化中的造园艺术。

4、注重整体

深圳特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可以从头整体规划整个城市的植物造景。注重城市从俯瞰角度的整体大效果,在整个城市的造园艺术上注重空间结构、色彩构成等方面,进行丰富多变的组合,会使人眼前一亮。

三、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这两座城市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城市特色等方面都不同,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是植物造景主要分析对比的两大方面。

(一)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植物景观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深圳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南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此相适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深圳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桃金娘科、大戟科、杜英科、棕榈科等这些植物都是属于这个温度带相较北部温度带相对丰富的种类。

城市中的绿色植物选取首先要符合这个城市的气候,加大适合本地发展的植物的运用量,保护原有的植被发展,在原本植物造景的植物选择上进行更加合理的选取,以便让其更加适合城市的整体环境。

(二)文化背景影响植物景观

区域文化是人类创造,一个区域的文化底蕴会影响着这个区域的城市建筑风格等。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也受到在这个区域人们的素养、眼界的影响。园林植物造景的风格也不能脱离这个城市的整体文化而造。

南京——地处江南的六朝古都

南京这座城市有着悠久历史,这里有着六个朝代遗留下的丰富文化内涵。江南地区的园林风格也对南京园林造景也有着深深影响。对于南京的植物造景的发展既要懂得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积极的吸取现代造园的优秀方面。

深圳——文化碰撞带来的新兴城市

深圳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其他方面的快速进步,而文化的发展则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时间的积累,面对这样的文化缺失,积极学习吸收,重视发展是深圳发展的思路之一。在这里更多的是新的思想、新的景观造景的方式。整个城市的景观更多的快速见效的植物造景。

(三)经济政治因素影响植物景观

观景效果良好并形成体系的植物造景的创造不仅与景观设计的水平、文化因素有关,与该区域的经济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投入南京的植物造景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深圳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做支撑,在植物造景及后期的养护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被誉为花园城市。

四、 结论

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景观也在不断发展,不管是新兴城市还是古城,更多的是在植物景观设计上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出现中西方景观造园融合的手法,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全新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植物文化;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代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还必须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元素,在保持文化魅力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文化与大众融合、内涵与流行交错、意蕴与特色贯通,继续发扬中华园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并且严格遵循植物的生态生长规律和自然搭配效果,让植物造景看起来既美观又环保,实现园林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植物文化的起源及内涵

追溯到原始时代,原始人类把树木当成“神木”来崇拜,儒家文化的“比德”思想以及古代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赋诗感怀,影响造园文化的同时极大的丰富了植物的文化象征意义,例如牡丹花预示着富贵吉祥;荷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杏花则表达幸福;柳树意寓依依惜别以及桃李象征门徒众多等等,依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古人赋予了其良好的寄托和不同的情感含义。另外,植物景观的不同配置方式及其栽种的不同地点也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人文内涵。例如,古代书香世家多种植竹、梅、松这“岁寒三友”以比喻忠贞的友谊。除了植物本身的象征和时代赋予的文化内涵之外,植物的文化内容有时还会融入诗文、碑刻、对联等。

二、园林配置中植物文化内涵的体现

1、植物自身文化内涵

自原始人类构木为巢开始,就已经开始崇拜神木了。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通过文化内涵的渗透,“比德”的思想充分体现在了我国的园林景观中。很多人根据亲身感受、伦理观念与文化修养,各自赋诗感怀,使植物文化色彩更加绚丽多彩。

2、植物景观的人文内涵

各时代的文化基础、技术水平、社会背景对园林景观造成很大影响,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当时的文化内涵。所以,每个历史时期,在园林景观上都留下了许多时代的烙印。园林文化的不断积淀,形成了传统的景观人文内涵。在现代化城市中,绿地植物景观的构建,有机结合了城市绿地景观与植物文化内涵。例如宿迁市的学苑路,在植物绿化时,由于其绿地周围均属高效,具有良好的学术、教育气氛。为突出该地区的教育特点,赞颂教师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精神,选择紫叶碧桃作为绿化树种,寓意为桃李满天下。

3、利用艺术形式表现植物文化

在植物文化中,其内容主要利用碑刻、楹联、匾额、诗文等形式表现,利用点景的手法,在艺术上起着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碑刻、诗文、楹联等依靠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欣赏眼前物象,利用形象思维进行自由想象,不断升华至精神高度,形成深邃的意境,例如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等。例如,苏州的拙政园中部,山有雪香云蔚亭,厅内匾额有山花野鸟之间,在浓阴蔽日、林山葱郁、花草丛生的园林景观中,游人仿佛置入一个丘壑林泉间。

三、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配置中的应用和体现

1、植物自身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在园林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通过植物的应用表达个人的情感、文化修养等,或赋诗感怀、或感叹咏调,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园林建设中的植物文化色彩。从实践来看,植物的很多性质均被赋予了寄托,或表达一种向往、或彰显独特气质。比如,牡丹花代表富贵、木棉树代表英雄精神、杏花寄寓幸福,而柳树则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中国古典园林建设过程中,最常选择那些形实皆丽的造景植物,它们不仅代表着一种文化,而且外观上非常的美丽,更为难得的是其果实可以食用。比如,枇杷不仅四季常绿,而且冬花夏果,对于装饰植物稀少的冬季和丰富初夏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苏州拙政园枇杷园,园中有数十棵枇杷树,采用群植的方式来突显枇杷自身的特性,而且每年的大约五月份,果实就会成熟。

2、植物景观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内涵

一般而言,园林景观建造通常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同时还会因当前的建筑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文化基础等多方面因素而改变。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不同时期所赋予的景观文化内涵在当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即不同的历史时期多少都会留给景观以时代之烙印。在几千年的园林建造过程中,上述文化一点点地积淀下来,于是就形成了景观文化内涵。

3、植物景观体现时代特点

当前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过程中,也应当体现时代特点,将植物文化内涵与现代园林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北京清华大学校园风景一角,因其小径通幽,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学术气氛。由此可见,现代园林景观配置过程中,若能将植物合理应用,则建造出来的景观造型不仅美观,而且还能体现浓厚的文化气息。

四、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抄袭西方植物景观设计,丧失民族特色

现如今,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在带来众多利益的同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方面漏洞百出。最明显的就是民族特色的减退。大多数设计师追寻西方后现代流派设计理念,认为西方的经济发达,设计水平自然也是一流的。而国内的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是过了时的落后“产品”。

2、固守照搬明清园林设计,不思创新

与第一类相反,也有一部分园林设计师在植物景观配置上坚持明清园林设计视为不可逾越的经典设计,拒绝吸收西方园林设计的精华成分,拒绝创新,固守照搬明清传统园林设计形式。这些都对当代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五、加强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策略

1、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保证多样性、确保本土化

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现代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园林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植物造景成为园林建设主流。其中,多样性原则成为现代园林建设的一项重要要求,通过多样性配置可确保形成植物群落,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多选择本地的植物品种,坚持本土化原则,因为本土植物不仅成活率高,容易适应本地环境,而且还可以形成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2、与城市的发展相配合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配合城市的发展,首先应当对城市文化以及民族地域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实践中可以看到,不同地方都有其市花、市树,这是通过投票方式民主产生的,代表着广大群众的意愿、也是本地区气候条件下的适合品种。上述选择,一定要紧扣历史人文发展现状,同时还要与城市发展主题相契合。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要参考本地区的人文内涵,尽可能地将市花、市树等植物,有机地融入到园林建造过程中去。

3、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当体现时代性

传统文化背景下,古典的园林一般都属于私人、贵族,因此处处体现出一种贵族气息,艺术性非常的强。因此,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只需参考古典园林理念,更多的还是要有效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文化理念。尤其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应当在园林建设中充分体现居民的生活,不能特别强调所谓的高贵性、统一性和艺术,更多的应当体现大众性和多元化。不仅要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要尊重所选植物的自身生长特性和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景观建造原则。在现代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过程中,建议多参考一下公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其中,多建言献策。在现代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过程中,作为公众休闲场所,其设计建造不能太过于复杂或过多地重视艺术表达,这样反而因不能被多数人所理解而适得其反。

结束语

植物作为现代园林文化的符号在不断的传达创作者的理念或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出现。作为园林的主要构成元素,植物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独特意境应当作为弘扬文化的最佳代表,在现代园林配置中得到更为广泛而恰当的应用,并适应时代的潮流,促进城市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绿化;生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美的园林设计和自然景观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给人带来新鲜的空气、愉悦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而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该文探讨了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袁以供园林工作者参考。

1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1.1 调和

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体现调和的原则,找出其近似性和一致性、这样的配置会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相反,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1.2 韵律

体现造景韵律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杭州白堤,堤旁桃、柳间种,花开时节不同色彩极富韵律感。此外,“云栖竹径”两旁为参天的毛竹林,如果相隔50~100 m配植1株枫香,则不会使游人感到单调。

1.3 统一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但也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以免变化太多,使整体杂乱无章,失去美感。体现植物景观统一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重复的方法,如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等方法构建行道树绿带,就是重复方法在现实中应用的实例。

1.4 均衡

均衡配置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会使景观显得稳定。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会给人以轻盈的感觉[1]。

2 不同背景下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2.1 皇家古典园林

为了反应帝王的至高无上、兴旺不衰、常选择体形高大、四季长寿、苍劲延年的树种进行规则式配置,如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等。

2.2 古典私家园林

由于古典私家园林是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利用不同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丰富植物观赏内容,寄托园主思想情怀,如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袁濯清涟而不妖”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的理想象征;竹则被认为是刚直不阿、有气节的君子;梅则表示有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等,植物配置多以诗情画意相结合[2]。

2.3 纪念性园林

此类园林庭院与建筑多是以祭祀为目的的寺庙或是为纪念革命先烈而修建,多具有庄严、稳重的特点,植物配置常用松、柏来象征对祖先的崇敬或对革命先烈高风亮节的品格和永垂不朽的精神的怀念和敬仰,配植方式一般采用对称等规则式。

3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的生态原则

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人们意识到植物不仅具有基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而且有其生态价值,人们迫切需要城市园林再现自然,植物配置更要顺乎自然。因此,现代园林设计在植物选择上,应在植物功能上加以拓宽生态、防护、生产功能的增加,对植物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不再拘泥于少数具有观赏寓意,诗情画意的植物,开始注重植物配置的生物多样性原则和乡土性原则[3]。

3.1 根据自然地形特点,合理划分植物空间

空间划分要依据地形、水面、空间等合理进行。在大、中型园林里,要大、小空间合理配置,使植物空间的立体轮廓高低起伏、平直有序。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园林中,更要注意立体轮廓线的重复,但要有韵律。

3.2 植物配置既要有多样性,又要有统一性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情况差异显著,植物种类繁多。因此,要充分利用植物资源,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查研究、开展引种驯化,应做到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些花草,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既满足生态效益的要求,又能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因此,因地制宜地扩大和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提高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是大有可为的。

3.3 植物配置应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现代大型园林,必须注意乔木、灌木成片成丛的配置,要根据树形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突出景物的立体感。多树种配植,除不应妨碍每一种树固有特性的发挥外,还必须注意突出主题,要将常绿树和落叶树进行合理搭配,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稀疏,或者选择树干高大、树冠较高的乔木,或者选栽低矮的灌木花卉,以保持透视线;对视野零落的地方,要组织致密的树丛遮蔽[4]。

3.4 植物配置要求与建筑相协调,自然有致

植物随季节和年龄而异,可使建筑物产生季相变化,丰富建筑的庭院景色,如园林中的门,可以门为框,通过植物配植,与路、石等进行精细的艺术构图,不但可以入画,而且可以扩大视野,延伸视线。窗也可以充分利用作为框景的材料,在古典园林中,漏窗、月洞和植物相得益彰的配置,其包涵的意境就更加丰富了,这里的植物配置应该要通过选择合适的物种和配置方式来突出,衬托或者烘托门窗本身的主旨和精神内涵。

3.5 植物配置要注意四季变化

植物配置既要四季常青,又要四季变化,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景色。如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玉兰、丁香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银杏等袁,冬季翠绿的松、柏、竹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5]。

3.6 植物配置应考虑生态效益

植物配置应适应绿地功能的要求,以达到美化环境、发挥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绿地的植物配置应以绿为主,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构成绿地结构。如城市道路树种应具备冠大荫浓、主干挺直、树体洁净、落叶整齐,无飞絮、毒毛、臭味、耐旱、耐修剪,易复壮,长寿抗污染等植物以适应城市环境条件[6]。

4 结语

园林景观不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心情的愉悦遥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高度的统一。造景中植物的种植设计与配置,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强调其生态性。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3-20.

[2]BRIAN CLOUSSTON.风景园林植物配置[M].陈自新,许慈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5-25.

[3]孙居文.园林树木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65-72.

[4]姜允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2-119.

篇10

关键词: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和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园林植物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工程的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植物造景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的特点以及习性,要达到植物造景符合审美原则与合理栽植原则,就必须把握好植物个体美以及植物与景观的配合美,这不仅是对植物习性以及生长特性了解程度的考验,也需要把握景观与植物的生态关系以及合理的组合搭配。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功能序列方法

包括直觉的运用、多层面的感知,然后通过控制,利用直觉,挖掘多层面感知后建立具体空间。

2、 知觉“思维”分析方法

理解设计对象和平面或空间相融关系,在对视知觉状态有着多角度理解之后,针对项目,具体抽取设计语言的不同层面。

3、“集合层”形态分析方法

将一个设计项目剥离出若干层面,分别设计之后将各个层面相关联起来。

4、主题文化设计方法

抓住所在环境的人文情感和意向环境的感受,生成文化的环境主题。

5、组团空间环境分析方法

将诸多空间环境相关联,衔接建筑、功能设施等形成一个组团。

6、“自然持续”生态设计方案

将自然元素、环境持续和实地自然状态相统一,突出环境的自然表现。

7、A-B 转换过程设计方法

A 是设计之前的环境初始状态,B 是设计师要完成的最终设计结果。通过对 A、B 两个端点进行分析,得到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

8、激活式设计方法

激活点既是创意点,找到创意点后通过设计的控制和完善将灵感状态明晰。

9、“无痕”理念设计方法

9.1 “渗透环境”减少人类生存留下的痕迹。

9.2 “意如无痕”环境的表达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造型状态。

9.3 “直取内心”使审美的愉悦达到心灵的深处,是设计的最高理想手段。

二、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1、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而且能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再现和保护地域性的景观类型。其中植物是反映园林景观设计最有生命力和代表性的元素。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们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通常会遵守两个比较常见的原则:一是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地域的自然特色;二是要重视植物的时序性,处理好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所以现代园林通常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同时具备“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2、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这也为园林植物景观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把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的装饰品,动辄为跟上新潮流而更换园林植物,甚至今天栽明天拔,年年建设城市新形象,急功近利,要求尽快见效果,草坪风、大树进城风一阵猛似一阵。 还有人工气息过于浓重的园林也不断涌现: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模式的滥用;许多植株的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植物生长,造成浪费;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把植物都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人工化过于明显,自然风逐渐减弱;过于追求自然效果,铺张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些情况是当前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所面临的窘况。

三、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

1、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低下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采用西方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大面积草坪和灌木林修剪成模纹图案的绿化方式,或者在草坪上种植花卉组成色块图案。这种植物景观形式虽然具有草优美、整齐的景观效果,但从生态学上看,此种绿化模式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而且养护费用相当高。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去的,也是不应提倡的。

2、植物景观“千城一面”

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内涵,设计作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附属地位;有的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或几何形体——如此种种的做法,使得国内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导致“千城一面”,未能形成特色的城市地域性景观。

3、植物微观群落不稳定

植物微观群落是植物与植物之间建立的互惠的、共生的关系。特定的“乔灌草“组合的搭配是物种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符合自然规律,并且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生长良好、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但是,从植物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来看,设计者主观性的把一些不具备共生关系、甚至不能共同生长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使植物微观群落变得非常不稳定。

四、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措施

1、科学性

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是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非常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体生态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所以,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依照植物之间的微观群落的互惠共生关系,搭配植物。

2、文化性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内涵丰富的植物文化,植物成为为人们赋予文化信息的载体。众所周知,梅兰竹菊、玉堂富贵都有其代表性的树种。此外,本土树种也可以代表当地文化。例如,哈尔滨就有“榆都丁香城”的美誉,榆树和丁香是我国旱地地区的本土植物,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3、艺术性

一般的艺术规律同样可以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规律可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创造出极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

4、生态性原则

从生态学上说,生态位是指处于群落中的物种,在时间、空间和营养方面所占的地位。植物空间的生态位,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是指植物空间提供给人们的或者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如土地、气候、休憩空间、交通等)的集合,反映植物空间的现状对于人们各种活动的适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良好的生态位比较适宜人们的各种活动,对人的吸引力比较大;从微观层面上讲,良好的生态位是指构成植物景观的每一种植物处于合理的空间分布,在它所处的生态空间都能比较健康的生长,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

结束语

总之,城市园林规划就是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市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富足以及衣食住行方便,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植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的要素,更要注意和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园林设计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植物的选择、颜色的搭配、植物外观形状上都要别具匠心,将各个景观串联起来,才能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2]张冰,王小平.浅谈园林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3).

[3]闫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4).

篇11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现状

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于这一点是公认而没有异议的。然而在现实中往往有以下两种观点和做法存在。

(1)重园林建筑、假山、喷泉等,轻视植物。

这在园林建设投资的比例及设计中屡见不鲜。某些人认为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是写意自然山水园,山水便是园林的骨架,挖湖堆山理所当然,而植物只是毛发而已。仔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私人宅园的面积较小,因此植物种类用量都很少,但不是当今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方向。某些植物景观比例较大的新公园,也在这股风中大兴土木,筑台建享,而且建筑体量愈来愈大,将本来的单体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减少了绿地面积。甚至,在景点周围随意建造大体量的高层建筑,以致破坏了园林景观,兴起喷泉,有的追求喷得高,在原来景观很好的湖中设喷泉,破坏了湖中倒影美景。

(2)是提倡园林建设中应以植物景观为主。

认为植物景观最优美,是具有生命的画面,而且投资少。自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很多人有机会了解西方国家园林建设中植物景观的水平,深感仅依靠我国原有传统的古典园林已满足不了当前游人游赏及改善环境生态效应的需要了。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植物景观。植物造景的观点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不少地方园林单位积极营造森林公园,有的已开始尝试植物群落设计。相应的部门也纷纷成立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另一方面园林工作者与环保工作者相互协作对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与国外园林水平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成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可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整形修剪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它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往往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多少及配置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

一般来讲,植物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到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植物配置要以不遮挡景点为原则,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对视觉效果差、杂乱无章的地方要用植物材料加以遮挡。大片的草坪地被,四面没有高出视平线的景物屏障,视界十分空旷,空间开朗,令人心旷神怡,适于观赏远景。而用高于视平线的乔灌木围合环抱起来,形成闭锁空间,仰角愈大,闭锁性也随之增大。闭锁空间适于观赏近景,感染力强,景物清晰,但由于视线闭塞,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应用植物材料营造既开朗、又有闭锁的空间景观,两者巧妙衔接,相得益彰,使人既不感到单调,又不觉得疲劳。

2.2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发肓规律和四季的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根据植物材料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色彩来创造园林景色供人欣赏,引起人们的不同感赏。自然界花草树木的色彩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春天开花的植物最多,加之叶、芽萌发,给人以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夏季开花的植物也较多,但更显著的季相特征是绿荫匝地,林草茂盛。金秋时节开花植物较少,却也有丹桂飘香、秋菊傲霜,而丰富多彩的秋叶秋果更使秋景美不胜收。隆冬草木凋零,山寒水瘦,呈现的是萧条悲壮的景观。四季的演替使植物呈现不同的季相,而把植物的不同季相应用到园林艺术中,就构成四时演替的时序景观。

2.3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许多观果树种如海棠、山楂、石榴等的累累硕果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色彩缤纷草本花卉更是创造观赏景观的好材料,由于花卉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株体矮小,园林应用十分普遍,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可露地栽植,又能盆栽摆放组成花坛、花带,或采用各种形式的种植钵,点缀城市环境,创造赏

心悦耳的自然景观,烘托喜庆气氛,装点人们的生活。不同的植物材料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棕榈、大王椰子、假槟榔等营造的是一派热带风光;雪松、悬铃木与大片的草坪形成的疏林草地展现的是欧陆风情;而竹径通幽,梅影疏斜表现的是我国传统园林的清雅。

许多园林植物芳香宜人,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如桂花、兰花、月季等香味的园林植物种类非常多,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各种香花植物进行配置,营造成“芳香园”景观,也可单独种植成专类园,如丁香园、月季园。也可种植于人们经常活动的文化公园,如在盛夏夜晚纳凉场所附近种植茉莉花和晚香玉,沁人心脾。同时,文化公园在植物配置的色彩和质地上,参考了乡村、山区在春、夏、秋、冬各不同季节自然界色彩的变化,在大草坪的边缘种植成片的白桦、花揪、茶条械等,组成树丛,到秋季它将呈现出猩红、橙黄色彩的秋景,在嫩绿的草地衬托下,对比将非常强烈,它将充分体现北方园林那种粗犷、辽阔、色彩浓烈的特点。所以合理配置植物、体现地方特色、吸收自然界精华,给园林增加丰富的季相变化、色彩变化,可增加视觉运动和扩大空间,平添了景深。

2.4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

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典型造景风格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园林景观创造中可借助植物抒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严寒的恶劣环境;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则“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三种植物都具有坚贞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被称作“岁寒三友”。其配置形式,意境高雅而鲜明,常被用于纪念性园林以缅怀前人的情操。兰花生于幽谷,叶姿飘逸,清香淡雅,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弱之态,无媚俗之意,摆放室内或植于庭院一角,意境何其高雅。

2.5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甚至有些植物材料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象征。我国地域辽阔,气候迥异,园林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例如北京的国槐和侧柏,云南大理的山茶,深圳的叶子花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材料营造植物景观对弘扬地方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园林植树造景,即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灵感,来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的。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在城市设计规划中,风景园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项目,风景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自然环境,并且能够让城市中的人们感到舒心和安逸。而作为风景园林的核心项目,植物景观影响着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好坏。对于植物景观的设计,是体现园林整体的设计规划方向和思路的过程,并且是提高风景园林的自然气息以及艺术气息的重要步骤,所以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好风景园林。

一、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概述以及原则

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体系是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园林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些诸如“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的现代化园林设计理念,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有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上,长久以来我国的设计师们已经有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产出,并且指导着我国未来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植物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得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更加宽阔的领域和更加全面的思路[1]。现代长久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随着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自然的渴望更加的迫切,更加的希望能够亲近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现代园林的设计时,主要分为了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一种是“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这种园林主要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植物的设计也是以人的需求为主,目前大多数的园林设计都是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使得植物景观在种植时能够满足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例如城市中的小型绿地、以及住宅、工厂等地方附近的小型园林。另外一种是突出自然的理念,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设计的园林,这种园林是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然后建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供市民们欣赏和生活。这种园林主要是在城市的大型绿地以及滨水的公园,郊区的公园等地方进行设计。而园林设计的规模越大,就越要注意保护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所以在建设现代化园林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造生态化完整循环的生态园林,并且对于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要进行协调,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发挥出风景园林的真正意义,做到城市与园林的和谐统一。

二、植物景观设计程序要点

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经过五个步骤,首先是分析现状,其次进行概念规划,第三步进行方案设计,第四步是对方案的深化设计,最后设计施工图,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设计配合[2]。

(一)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之前,对园林的施工地方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这个阶段是指导植物景观设计方向的关键,保证了园林施工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实施。在分析施工地区的现状时,主要要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和周边考察三个工作。资料收集是对施工场地所属的城市地区的规划理念以及植物的地域性分布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且收集当地的基本气象、土壤、水温、地质的情况以及当地与植物相关的一些传说和典故。现场调研就是对施工产地的土壤等情况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分析是对施工地区周边的整体绿化情况,以及周边的建筑物等情况进行了解。

(二)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是设计师根据施工地区所属城市的整体规划理念,结合现状分析的资料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提出一个大概的规划思路,并提出整个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新意和特色。

(三)设计方案。在规划好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之后,就要进行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是调整规划概念中的层次以及内容,并且将概念进行深化和细化,将宏观的概念方向变成具体的细节步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将规划的宏观内容全面有序的展开,将植物景观的特色进行分区,并整合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然后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方案。

(四)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是对方案设计内容的再次细化和调整。将方案这几中的内容借鉴园林植物配置和设计的原则,对植物进行分类,归置,并且表面种植的数量和需要间隔的距离等,深化设计是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同步进行的细化过程,是对方案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全面的调整。

(五)设计施工图。施工图的设计囊括了植物种植的施工以及工程的预算、工程的监管和验收等工程的各个方面具体细节的设计。施工图能够准确的表达出种植某种植物的目的以及种植植物的具体步骤和细节。植物的施工图明确了植物种类、名称、种植位置、行距、数量、规格等大多数需要施工中注意的问题,并且表面了植物的选用情况以及种植植物苗木的质量,苗木的移栽方法等资料和要求。是最终进行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3]。

(六)施工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情况而出现种植的问题。施工配合就是在施工中对现场施工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并重新设计的过程。设计师要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出现的问题,并且对现场的施工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这个过程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效果和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设计师要积极的对施工进行配合。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遵循现代园林设计原则,并且做好设计前的现状分析,提出具有特色的规划概念,同时提出全面的设计方案并且加以深化完善,形成指导施工的施工图,才能够使植物景观在施工中更加有效,使风景园林的质量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牛艳玲.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00-4104.

[2]任斌斌,冯久莹,李树华等.模拟邯郸地区自然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6):870-877.

篇13

关键词:园林植物 景观空间设计

园林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不仅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而且也是构造园林空间的要素。园林空间通常由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和小品等诸多要素共同营造,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野趣,丰富了景色的空间层次[1]。

1、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重要性

园林的设计既是一种环境设计,也是一种空间设计。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组合、营造。在现代园林中,空间营造非常重要。随着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在改变,园林植物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因此园林植物这一构成要素,在园林空间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1.1 创造园林空间

园林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没有花草树木,园林中的山水、建筑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毫无园林情趣。用植物作为背景,限定某一个景区,则使其在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在园林设计中,可根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阔、封闭、隐蔽等) ,相应地选取各类植物来组合不同的空间。高大树木不仅创造了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木,可以形成建筑与山水的背景,而树冠的起伏层叠,又构成园林空间四周的丰富变化;层次深远的林冠线,打破或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使园林空间更富于自然情调。

1.2 协调园林空间

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便可满足空间比例、 尺度协调的要求。

1.3 丰富园林空间

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

2、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措施

2.1合理的比例

适度的比例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习惯在新接触的事物上找寻于自己有关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自古以来就有对比例的研究,我们常见的有黄金比、平方根矩形,这些比例可以形成形式优美的构图。适宜的比例尺度可以使人们感到亲切,可以唤起人们的对事物的感情,在多年来对植物景观的立面、平面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植物景观中也蕴含着各种比例关系。所以,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必须要注重,适宜的比例可以使植物空间景观看起来得体合宜。

2.2用重复表现简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线条越复杂越能表现技术的高超,实际上更多时候简洁更可以表现美,简洁的形状、色彩、线条比复杂的更具有吸引力。重复,是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最常用的方法。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色彩、质感、形态这些人们最直观的触觉、视觉来体现。不同的植物可以通过相同的色彩、质感、形态进行重复从而使整个植物空间达到统一,这样的重复在单纯的同时又不乏变化。在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的重复是各种特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这种重复形成的景观十分的单纯,没有太多的变化,可过长则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具有一定变化的重复是植物组群重复,或是让每一组植物组群的3/1于相邻组相同的手法。要想达到整体的统一则可确定重复植物的色彩、形态、质感、形状等特征至少有一种是变化的。这样的重复可以使组群、空间之间有联系,从而达到统一的效果。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2.3规律性的秩序

秩序是植物景观的节奏,它吧视线从一个焦点(要注意,一个视野中的用来形成焦点的植物只能有一个,所以合理安排主景植物在植物景观中的位置特别重要)很自然的逐步的引向下一个焦点,这种形成秩序,按一定间距种植,直到间距出现变化的布置,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变化的植物从而形成秩序。在植物景观中,按照一定的节奏合理的运用色彩、质感、形态可以使植物配置协调,这种节奏可以有色彩、质感、形态分别形成,也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合理的运用秩序规律可以使植物景观中的空间和各种形式和谐的共存于一个统一的、有秩序的整体之中。这是十分重要的。

2.4不同角度的多样性

可以引发人们兴趣的事物一定具有新鲜感,在植物景观中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使观赏者感到单调平淡缺乏新鲜感,这就需要利用多样性来控制过多的重复,从而使人们对此感兴趣。达到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不是仅靠植物种类多样式多就可以的,要有一种控制性的、能够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只会再进行变化。那些用来“调整构图”的植物成为重点植物,用来“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当然景观植物的多样性可以通过多方面来体现,例如植物的质感、色彩、形态的变化等。

3、结论

植物景观在人化的第二自然中,已成为造景的主体,植物景观配置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环境景观的质量及艺术水平,因此,对运用植物材料来营造园林空间景观的探讨,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总之,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现代园林中,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只有重视植物材料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合理配置,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园林植物;色彩;景观设计;应用

据研究证实,色彩作用于人的眼睛,人们不仅会产生对各种颜色的感受,还会产生情绪和其它一些心理效应。正是这种色彩心理效应,我们常把红、橙等颜色称为暖色,而把青、蓝等颜色当作冷色。因为红、橙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蓝、青色则让人觉得寒冷。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颜色与情绪的关系是密切的,伴随着对颜色的感觉会使人产生各种情绪。我们经常于山野、林河之间体验到自然植物色彩之美,这种植物色彩是天然的,是不需要运用设计原理的。我们将通过自然界色彩美应用于设计法则,如果能运用得当,能达到惟妙惟肖的境界,许多名胜古迹的园林,因为有植物色相的变化,而构成可贵的天然画面。

1园林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原则

1.1统一原则

在植物色彩搭配中,绿色又为园林景观中主要色相,其明度不高,色彩中性,可以缓和其他色相,在园林里起着统一整个背景的作用。同一色相的植物可以塑造整体、统一的色彩气氛。

1.2调和原则

和谐的色彩指的是一种色彩中包含另一种色彩的成分,例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紫、紫与红等。互补色相搭配,有时容易产生过渡跳跃的效果,亦可选用过渡色进行调和,让人感到舒服。

1.3均衡原则

互补色相搭配时,若面积大小一致,容易造成色彩不平衡,因此,一般亮度高的植物面积应小于亮度低的植物,以达到色彩平衡的效果。

1.4 对比原则

对比原则指植物通过色相对比、明度对比、色调对比等营造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

2植物景观设计不同色彩的象征

2.1绿色环保清新

植物景观设计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绿色,一切色相均有暖色和冷色之分,而色相中的绿色,在温度感觉上居于暖色和冷色之间,温度感适中,并且绿色是园林景观中的主要色相。

2.2红色热烈奔放,充满激情和力量

很多人不敢轻易在设计中使用红色,但是红色的花卉与绿色植物搭配绝对会让你备感亲切自然。专家指出,红色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最好将其安排在植物景观的中间且比较靠近边沿的位置,而不要设置在隐蔽的角落边沿或距离视线较远的地方。

2.3黄色华贵雍容

在专家们看来,黄色同样是非常醒目的颜色,但是,却会使人紧张不安,情绪躁动。因此很少会有人将其大量应用在花园内,一般多做色彩点缀。

2.4黑色神秘深沉

黑色是颇有争议的颜色,拥有与之接近的颜色如黑红色、深栗色以及有光泽的黑紫色的观叶或观花植物最近非常流行,而且堪称经典之选。黑色既可以成为平衡整个景观色调的元素,也能形成令人晕眩的强烈效果。如与红色系或紫色系搭配可增强景深感,若与金色或黄绿色叶片、浅粉色或淡蓝色花卉组合,将形成对比鲜明的景观。

2.5白色纯净高雅

专家表示,不要一看到白色就联想到有人故去,而且,不必担心将白色充满整个空间会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事实上,设计制作一座白色的花园是很有趣的构思,白色可以唤起人们对和平和简单生活的渴望。小型的白色花朵在与其他色彩组合时,可以起到提升局部景致的作用;而大片白色植物的使用,将给人强烈的冲击感。

2.6蓝色给人安静深邃的感觉

专家认为,最好不要将这一颜色的花卉单独成片栽植。与其他色彩相比,蓝色更加需要与其他色调进行搭配,如在其中零星栽种深红色植物,或与带状杏黄色或浅黄色花卉间植,又或在旁边栽种大片白色花卉进行对比。

2.7棕色让人有生命正漫漫消逝的感觉

尽管棕色不是能够呈现绚丽景观的颜色,经常作为配色出现。但是,在冬季尤其是下霜之后,棕色上又会增添银色和灰色,进而使植物原本的颜色变得模糊不清,营造出别有情趣的景致。

3整体性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一般与其他景观要素一起出现,即和建筑、小品、铺装、水体等景观元素一起出现,此时植物又处于支配地位或是次要地位两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植物大面积或小面积作为单独观赏对象时出现。这里我们要分析的是当植物处于支配地位和作为单独观赏对象时,它的配色处理。但不管任何情况,我们的植物色彩设计都不能单独进行,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

3.1园林植物与建筑小品的搭配

亭一般小巧玲珑,四面敞开,通风透气,属于一种敞开式的小品建筑,主要供游人休息,登临眺望、赏景的功能。基于亭的这种特点,在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在休息亭以浓郁、成片的树林为背景或以常绿树丛隐亭其中,比单独放在一片草坪或者硬地上,内容上愈加丰富,在景观上要显得愈加自然、愈加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也不突兀,同时,它又是游人驻足观景休息之处,凭栏可观赏环亭四面之景,满足了看与被看的双重需要。

3.2园林景观与水景的搭配

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4基调色彩

园林景观设计以绿为基调,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大自然有自然的规律,自然规划远比人工要健康,具有生命力,园林景观设计师应多运用乡土植物,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远原有植物为框架,以此来体现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景观设计生态性的一种体现。

5背景效果

背景色对植物色彩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远山、蓝天、大面积的水面均可以充当植物色彩的背景,这三种背景色都属于灰色系,当配置植物作为前景时明度高的色调比较合适,但前景和背景之间应该有适当中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彩过渡,还要考虑色彩空气透视的效果。园林景观中的一些垂直景物,如墙面、绿篱等也会充当植物的背景。这时,要根据背景的色彩特性,来配置植物色彩。如果是暖色调,在砖红色的墙根或屋底时,作为前景的植物色彩应是暖色。反之,当背景是冷色调时,前景应冷色调。绿色背景主要是利用观叶植物,选择枝叶紧密,叶色浓暗,终年常绿的树木为背景效果最好。绿色的背景,前面 可以放置一些明亮色(白、粉红、黄色)的花坛,或开红色花的灌木,总之要是补色或是邻补色。

园林美和园林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提高的。随着现代化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园林的景色欣赏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欣赏自然美、古典美的同时,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掌握植物色彩的奥妙和规律,配置最新、最美的图案,给人们布置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节奏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