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专业类别范文

金融专业类别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专业类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金融专业类别

篇1

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

类别: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人才

要求:具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软件开发和应用等电子与信息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两年以上研发工作经历。

类别:电子信息产业人才

要求:具有计算机及应用、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电子与信息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两年以上研发工作经历。

类别: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要求:具有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等专业背景,学士及以上学位,两年以上研发工作经历且具有良好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类别:新材料产业人才

要求: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两年以上研发工作经验;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五年以上研发工作经验。

类别:生物医药产业人才

要求:具有生物工程或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化学制药等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两年以上研发工作经验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五年以上研发工作经验。

类别:汽车产业人才

要求:具有汽车技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汽车造型及车身设计等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位和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突出业绩,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人才。

类别:装备制造产业人才

要求:具有机电一体化,电气技术、物理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等专业背景,学士及以上学位,具有十年以上研发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学士及以上学位,五年以上研发工作经验,熟悉机电一体化、光电一体化、光(电)制造技术、激光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

类别:文艺演出管理人才

要求:具有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背景的高端经纪人才和策划人才。

类别: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人才

要求:具有出版、编辑、印刷工程、版权等专业背景的高端创意人才和策划人才。

类别: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人才

要求:具有影视制片、影视媒体技术、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等专业背景的高端创意人才和策划人才。

类别: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人才

要求:具有美术、动画、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高端创意人才和策划人才。

类别:会展产业人才

要求:具有会展经济、会展策划设计、文化传媒创意等专业背景的高端创意人才和策划人才。

类别:艺术品创作及交易管理人才

要求:具有艺术品经营,拍卖、研发设计创意等专业背景的高端创意人才和策划人才;艺术品创作大师及具有特殊专长和技能的高端人才。

金融产业

类别:风险管理人才

要求:具有金融工程、金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及以上学位,在金融机构专业从事风险管理工作三年以上,熟悉各类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及理论。

类别:投资管理人才

要求:具有证券投资、数学,统计、金融等专业背景,知名投资银行两年以上工作经历,或三年以上投资管理经验;学士及以上学历,具有五年以上投资管理经验;通晓金融投资、行业工程和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类别:基金运营人才

要求:具有财会、经济、会计、金融等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三年以上基金运营方面工作经验;学士及以上学历,具有五年以上基金运营工作经验。

类别:保险精算人才

要求:具有金融学(保险精算方向)、保险精算、统计、保险学等专业背景,本科学位五年相关工作经验,硕士学位两年工作经验。

现代农业

类别:农业科技研究人才

要求:具有动植物遗传育种、林业安全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背景,本领域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五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取得相应专业技术成果的从事设施园艺、林木综合养护、农产品保鲜加工,兽医预防、奶牛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人员。

篇2

姓 名:

性 别:男

年 龄:22

婚姻状况:未婚

身 高:172CM

体 重:55KG

籍 贯:浙江

现所在地:浙江

求职意向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意向岗位: 期货/股票经纪;证券投资顾问;财会/审计/统计/金融类其他

求职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2000元

到岗时间: 随时到岗

期望工作地点:浙江

从事行业:金融业(投资、保险、证券、银行、基金)

自我评价

态度决定高度。我的特点是敢于拼搏,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经过多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之后,我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大学四年匆匆即逝,从踏入该校时的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自信。这就是我的人生经历。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走向社会之后就是形形的事物随之而来,较强的适应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我面对即将来临的工作生活的最好保障,它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我大学四年的积累和对知识,技能的培养。

教育经历

2010年9月~2014年6月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经济学本科

获得证书: cet4级,计算机二级

课程描述:专业的学习过银行会计,模拟柜员操作,期货的操作,股票、证券的操作

工作经验

2014年2月 ~2014年9月金融咨询公司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行业类别: 金融业(投资、保险、证券、银行、基金)、

担任职位: 投资管理/顾问

工作描述: 负责客户资产配置,维护老客户

2013年8月 ~2013年9月农业银行支行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行业类别: 金融业(投资、保险、证券、银行、基金)

担任职位: 储蓄员

工作描述: 专业实习,来到农业银行支行,主要从事大堂引导工作,维护秩序

2012年8月 ~2012年9月农业银行支行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行业类别: 金融业(投资、保险、证券、银行、基金)

担任职位: 储蓄员

工作描述: 来到农业银行专业实习,主要从事大堂助理的工作,引导人员,ATM机的使用等等

2011年8月 ~2011年9月通信集团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行业类别: 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业

担任职位: 通讯/通信工程师/技术员

工作描述: 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生,电话坐席,外出业务跟单员

个人能力

英语: 良好

计算机水平: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二级

联系方式

篇3

瑞士再保险公司主席沃尔特・吉尔霍茨和前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提出为基础设施设立一个新的资产类别――就像我们此前所做的那样。那么,具体而言,世界该如何引导潜在私人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呢?

蛋糕很大,私人投资者的机会也很大。新兴市场基础设施项目规模估计高达1万亿美元以上――其中1500亿美元预计将来自私人资源。在成熟市场,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在2017年达到4万亿美元。

我们对过去18个月中投资交易的分析表明,公私合作日益依赖资本市场为资金源,银行在控制贷款以符合《巴塞尔协议》第三版的监管规定。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流动性仍然受限,其后果包括不利于长期投资的监管机制。尽管公共基础设施融资已经回到2008年水平,但流向新项目的资金极少。大部分资金的目标是已有基础设施――这类投资被认为相对安全。

为了克服投资障碍,我们建议设立我们称之为“买入―持有股份”(BHE)的资产类别。这一资产类别介于传统股权和债务之间,投资者可以持有15年或更长时期。它将提供接近于股权投资的回报,并用长期性抵消部分风险。

风险将通过有影响力的大型投资者的参与进一步降低,包括财富基金、养老基金,也许还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公共出资者(可能由多边贷款人兜底)将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类似于风险的风险概况。最后,现金流受监管的性质将产生比传统私人或公共股权所能提供的更好的事先确定的回报结构。

BHE的开发需要新型私人部门投资平台,其结构应该能够为不同的参与者提供预先确定的回报。私人部门将给基础设施投资带来专业性,而基金和国际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大部分资本和稳定性。自然地,这一平台将专注于获得20-30年担保期的现金流和合同条件(可以包括相应的风险遏制战略)确定的项目。

并非所有基础设施项目都适合作为这一新资产类别。最适合的基础设施项目要数无法取代的或对一国经济具有核心重要性的实体资产。

在理想情况下,这一投资平台将通过建立一个不仅仅依赖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承担市场风险的私人部门融资的结构来建立和维持项目。该平台不仅将作为投资载体,也将作为项目发起人,挖掘全球机会并以系统性方法进行识别和归类。新项目开发和旧项目改造开发都可以考虑。

篇4

性别: 男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户籍: 广东-惠州

年龄: 23

现所在地: 广东-惠州

身高: 167cm

希望地区: 广东-惠州、 广东-深圳、 广东-广州

希望岗位: 财务/审(统)计类

寻求职位: 会计、 会计助理、 其他

待遇要求:

最快到岗: 随时到岗

教育经历

2008-09 ~ 2011-06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会计电算化 大专

2005-09 ~ 2008-07 惠州博罗高级中学 政治 高中

培训经历

2010-09 ~ 2011-01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会计综合岗位模拟实训

2010-09 ~ 2011-01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会计电算化业务实训

工作经验至今1年6月工作经验,曾在3家公司工作

**公司 (2011-12 ~ 至今)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行业类别: 其它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 会计助理 岗位类别: 会计助理

工作描述: 2011.12-至今,在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任会计助理,主要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发票的填开;对每月供应商、加工商的账目进行核对;固定资产的管控;公司各部门费用预算的管控;公司6S的管控;工资的核算;凭证装订,资料保管;以及其他日常工作事务。

**公司 (2011-08 ~ 2011-1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行业类别: 快速消费品

担任职位: 仓管 岗位类别: 仓库管理员

工作描述: 2011.8-2011.12,在深圳美妍汇商贸有限公司任仓管,主要负责公司仓库的库存管理。在公司任职期间,参与过公司举办的“聚划算”、“付邮试用”、“双十一”等几次大型网络销售活动。熟悉仓库进、出库流程以及管家婆系统的基本操作。

**公司 (2011-04 ~ 2011-07)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行业类别: 其他金融活动

担任职位: 实习生 岗位类别: 税务专员/助理

工作描述: 2011年4月-2011年7月,在惠州市众益税务师事务所任审计实习生,主要负责审计工作底稿的输入,凭证的抄写,和相应的审计报告。期间,曾多次随所长外出到企业中进行审计。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

计算机水平: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熟练windows系统和office软件的运用。

技能专长: 1 获得英语4级证书,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2 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通讯设备基本知识;获得计算机一级证书,熟悉office办公软件。

3 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熟悉金蝶、用友软件的使用。

4 精通普通话,有较强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流利 粤语: 一般

英语水平: cet-4 口语一般

英语: 良好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 财务、金融等。

其他要求:

篇5

一、职位供需分布特点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毕业生职位总体竞争与去年基本持平,供求比为1.41,供需冷热两极分化明显(见表1)。

(一)销售类职位人才总需求持续同比大幅增长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毕业生总体需求人数为16886人,销售类职位毕业生总需求人数达到4312人,依旧以绝对优势位居毕业生需求人才榜的首位,占比达25.54%,其毕业生需求人数同比增加776人,涨幅达到21.95%,依旧是本季度需求增长量最大的职位类型。

(二)客服/技术支持类职位需求首次突破千人大关,排位上升至毕业生供应榜第二位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上的客服/技术支持类职位需求毕业生人数为105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45人,涨幅高达107.07%,成为本季度需求增长量第二大的职位类型首次突破1000人,跻身毕业生求职人数排名第二名。

(三)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类职位需求创历史新高

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上的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类职位需求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2016年第二季度达到105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2人,涨幅高达61.66%。

(四)证券/金融/投资类职位需求一路走高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上的证券/金融/投资类职位需求毕业生人数一路走高,达到64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89人,涨幅高达149.62%。

(五)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职位供应同比大幅增长,排位上升至毕业生供应榜首位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职位毕业生求职人数达到2724人,比2015年同期增加463人,涨幅达到20.48%,超越行政/文职/后勤类职位毕业生求职人才数,跻身毕业生求职人数排名首位。毕业生求职人才数前十名见图1。

(六)建筑/工程类职位供应增长量位居第二,稳居毕业生供应榜第二位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上的建筑/工程类职位需求毕业生人数为247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20人,同比大幅增长14.88%,成为本季度供应增长量第二大的职位类型,稳居毕业生求职人数排名第二名。

(七)毕业生需求大幅增长,就业压力有所缓和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毕业生供求比为1.41,在52个主要职位类别中,有35个职位类别毕业生供求比大于1,将近七成的职位竞争激烈,就业竞争压力同比稍有缓和。

其中,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毕业生供求比排名前10位职位类别的毕业生需求人数合计仅为491人,占比仅为2.91%,而毕业生求职人数达到4821人,占比达到20.31%,合计毕业生供求比高达9.82,即将近10人竞争1个岗位。其中计算机硬件开发类、电子/电器类及医院/医疗/护理类职位竞争激烈程度最高,由于这些类别对毕业生需求极少,特别是计算机硬件开发类,需求仅为个位数,其毕业生供求比高达29.00、17.31及13.87。

另外,传统管理类职位中,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人力资源/人事类及行政/文职/后勤类这三种职位类型合计毕业生求职人数达到5865人,需求人数仅1287人,供求比为4.56,将近5人竞争1个岗位,竞争程度同比稍有缓和。毕业生供求比前十位见图2。

(八)服务和业务等类型职位的毕业生人才缺口同比扩大

2016年第二季度,毕业生供求比后十位职位合计毕业生需求人数为8300人,占比为49.15%,而合计毕业生求职人数仅有2474人,占比仅为10.42%,其合计毕业生供求比仅为0.30。其中百货/连锁/超市/零售类、美容/保健类及餐饮/娱乐类等服务类职位毕业生供求比分别仅为0.15、0.68及1.41。销售类和房地产/中介类职位人才缺口扩大,其毕业生供求比分别为0.16和0.29,需求缺口达到3055人和890人,同比分别增长860人和400人。

此外,由于客服/技术支持类职位的毕业生人才需求突破性增长,本季度该职位供求比仅为0.29,达到历年最低点。

二、用人单位特征、产业和行业人才供需分布特点

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其中第三产业的用人单位占比达59.16%。企业是用人单位的主要来源,其占比达到96.51%,为5054家,用人单位性质分布见表2,具体企业数量分布见表3。

(一)毕业生供需在各行业分布情况

2016年第二季度,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是毕业生供需的主要支撑,其毕业生求职人数和毕业生需求人数分别达到16084人和12958人,占比分别为67.76%和76.74%。

其中,在毕业生求职方面,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教育业等6个行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分列前六位,合计占比达到71.70%。而在需求方面,毕业生需求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及建筑业等6个行业,其合计占比达到79.55%(见表4)。

(二)各行业竞争状况

2016年第二季度,第一产业毕业生供需水平依旧较低,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仅为324人,需求人数仅为249人,供求比仅为1.30。

第二产业的毕业生供求比为1.99,同比增长0.14,制造业和建筑业依旧是供需的主要军。

第三产业依旧是毕业生供需的主要来源,其集中了67.76%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和76.74%的需求人数,供求比为1.24。其中在供需总量超过2000人的行业共有6个,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供需总量稳居第一位,其供求比仅为0.80;房地产业求职人才数为731人,需求人才数为2338人,职位缺口为1607人,是本季度缺口最大的行业,其供求比仅为0.3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由于需求人数仅为25人,供求比达到16.12,是本季度第三产业竞争压力最大的行业。

三、学历分布情况

2016年第二季度,本科和大专学历依旧是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求职毕业生的主力军,其数量占总毕业生求职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1.41%和43.67%,合计占比达到95.08%。

与毕业生求职情况不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并不严苛,其中对学历未提出明确要求的毕业生需求数量占比为53.33%(见图3)。

四、专业分布情况

(一)求职毕业生专业分布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求职的毕业生专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和理学等5个类别,这5个类别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达到15200人,占比为64.04%,其中工学和管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均超过4000人,占比分别为19.73%和18.45%(见图4)。

1.工学专业分布情况

工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4682人,合计占比19.73%,其中土建类、机械类及电气信息类专业类别毕业生求职人数稳居前三位,分别为1750人、957人和689人。

2.管理学专业分布情况

管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4378人,合计占比达到18.45%,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才最多,达到3349人。

3.文学专业分布情况

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1921人,合计占比8.09%。

4.理学专业分布情况

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1714人,合计占比7.22%,其专业分布集中,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是主要的理学类毕业生来源,而天文学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为0人,力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大气科学类及系统理论类专业求职人数仅为个位数。

5.其他专业分布情况

在其他专业中,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较多,达到2505人,占比10.55%,但是哲学、历史学等专业依旧比较冷门,毕业生求职人数较少。

(二)毕业生需求专业分布

与毕业生求职分布不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求职者的专业并没有明确要求,其中将近八成的岗位对专业没有指定要求,而在有明确专业要求的岗位中,数量最多的是要求工学类专业的岗位,但毕业生需求人数仅为958人,占比5.67%。

五、地区分布情况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期望在广西区内工作的毕业生求职人数为22891人,占比达96.44%,毕业生需求人数为16436人,占比达97.34%。其中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的区内供需主力来源依旧是南宁市,其供需分别占比达到61.42%和70.55%,毕业生供求比为1.21。其他地市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是河池市,由于需求仅有31人,供求比达到5.55。

六、性别分布

2016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女性毕业生是求职人数的主力军,占比达到61.90%,而男性毕业生求职人数占比为38.10%。

而在需求方面,用人单位对性别要求很低,其提供的岗位中有90.33%的岗位对性别无要求。

七、薪酬分析

本报告薪酬数据来源于广西人才网联系统,经去除重复、不完整以及无效数据、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合理数据,限定单个职位样本量个数(行业惯例为7个)等数据处理方式。在统计指标上,同时采用平均薪酬和分位薪酬统计方式(平均薪酬指的是所属职位类别中薪酬样本的加权平均值,不代表单个职位的实际薪酬,例如行政/文职/后勤类职位平均薪酬为2579元,但有占比10%的职位薪酬在3883元/月以上;分位薪酬水平显示的是该职位中低于一定比例的薪酬水平,便于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对照和定位自身职位薪酬的竞争水平,例如某职位75分位的薪酬水平为5000元/月,即表示该职位中有占比75%的职位薪酬低于5000元/月,下同)。

(一)职位薪酬

本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应届毕业生职位提供薪酬水平稳步增长,其平均薪酬为3421元/月,比上季度上涨7.42%。各职位类别毕业生职位平均薪酬情况见表5。

(二)毕业生期望薪酬

本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应届毕业生期望的平均薪酬为3013元/月,比上季度小幅增长4.77%。部分职位类别毕业生期望平均薪酬情况见表6。

篇6

两年过去了,实际情况比当时的预想要好很多,咨询项目需求的数量在成倍增长,咨询服务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变化,从简单的物流中心规划上升到企业分销物流网络的战略优化、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物流中心运营诊断优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估、KPIs(关键绩效评估体系)、现有物流资源能力提升等更广泛的深度咨询。

企业类别的变化

咨询业属高端的服务类别,有物流方面咨询需求的企业一般都有三方面的特点:①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②企业管理层具有利用社会专业资源的理念,③企业物流运营负责人具备物流运营的专业水平,能够清晰界定需要咨询机构帮助的具体工作。目前,有咨询需求的企业在这三方面的特点没有变化,但企业类别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物流咨询项目大多来自大型民企和少部分国企和外企,近两年,大型国企物流咨询项目有明显增长,从2010年下半年起,大型国际企业的物流咨询项目也有大幅度增长,以欧麟为例,在华大型国际企业咨询项目占总项目数量的60%以上。

咨询项目类别的变化

近两年,物流咨询项目覆盖了战略、工程、评估、实施等不同层级的需求,具体类别包括:新物流园区规划、新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现有物流中心运营诊断优化、生产物流设施能力优化提升、分销物流网络战略优化设计、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物流服务商评估、物流运营KPIs评估优化设计、新的生产物流设施规划设计、B2C零售物流体系规划设计、物流项目建设实施项目管理咨询、物流运营提升管理咨询。

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需求的区别

从欧麟接触和开展的咨询项目来看,国内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提出的物流咨询项目需求内容有很大差异。国内本土企业的项目内容大多是新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以及少部分企业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国际企业的项目咨询内容更多在供应链物流体系的优化设计,包括分销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物流设施能力提升优化设计、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力评估、物流运营KPIs体系设计等。国内本土企业对已经存在的供应链物流运营体系很少请物流咨询机构帮助优化,而国际企业则不断对现有体系进行优化。

另外,相当一部分本土企业的咨询项目开展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国企的项目,其原因包括对咨询服务内容界定不够清晰、决策过程时间长等,项目很难按时结案。而国际企业的咨询项目任务界定清晰,重点明确,决策流程合理,容易实现既定目标。

趋势分析

从近两年的趋势看,物流咨询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供应链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物流也已成为企业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的核心运营体系,供应链物流经理人也更加专业、成熟。这些都是物流咨询需求的市场基础。

中国市场地理面积大,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每个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在产品线、区域市场、供应商分布等方面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每隔3~5年就应对供应链分销物流网络重新进行优化设计,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运营者会认识到这一点。

篇7

一、毕业生供需总体概况

2012年第三季度通过广西人才网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简称“用人单位”,下同)共计3483家,毕业生求职人数为25097人,毕业生需求人数为9712人,毕业生供求比达到2.58 (即毕业生需求人数为1时,毕业生求职人数为2.58,下同)。其中,用人单位数比2011年同期下降10.46%,毕业生需求人数比2011年同期下降35.55%,毕业生求职人数比2011年同期下降13.41%。由于需求减少,毕业生总体供求矛盾比去年同期相比更为突出,竞争压力增大。

二、毕业生供需分布情况

(一)地区供需分布

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大中专毕业生供需主要集中在广西区内,在广西区内毕业生求职人数为23681人,占比94.36%;毕业生需求人数为9497人,占比97.79%(如图1所示)。

由图2所示,广西区内需求来源主要集中在南宁市,其供需分别占比达到68.00%和80.99%,毕业生供求比为2.17。在其他地市中,桂林市竞争压力最大,由于需求较少,其毕业生供求比达到12.02,即12人竞争一个岗位。

(二)性别分布

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中女性毕业生求职人数占比达到54.81%,而男性毕业生求职人数占比仅为45.19%。而在需求方面,用人单位对性别要求很低,其提供的岗位中有83.93%的岗位对性别无要求。

三、毕业生供需分析

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中毕业生求职人数为25097人,而需求人数仅为9712人,总体供需压力较大,毕业生供求比达到2.58,即2.58人竞争1个岗位,并且结构性矛盾较明显,供需分布不平衡。

(一)专业供需情况

1.求职毕业生专业分布

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中求职的毕业生专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和理学等5个类别,这5各类别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达到19014人,占比为75.76%,其中管理学和工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均超过5000人,占比分别为22.00%和21.09%(如图3所示)。

(1)管理学专业分布情况。管理学专业是毕业生求职人数最多的专业类别,合计共有5521人,合计占比达到22.00%,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求职人数最多,达到4427人(如表1所示)。

(2)工学专业分布情况。工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5293人,合计占比21.09%,与管理学专业相比,其分布较为分散,土建类和机械类专业类别毕业生求职人数较多,分别为1832人和1279人(如表2所示)。

(3)文学专业分布情况。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3063人,合计占比12.20%,其中艺术类专业和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生较多(如表3所示)。

(4)理学专业分布情况。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2359人,合计占比9.40%,其专业分布集中,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是主要的理学类毕业生来源,而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和系统理论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为0人(如表4所示)。

(5)其他专业分布情况。在其他专业中,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较多,达到2778人,占比11.07%,但是哲学、历史学等专业则比较冷门,毕业生求职人数较少。另外,在医学类中,由于药学类和护理学类在市场的应用较广泛,也有不少毕业生上网进行求职。

2.毕业生需求专业分布

与毕业生求职分布不同,用人单位有明确专业要求的毕业生岗位数量不多,其中有77.05%的岗位不对专业进行明确要求,而在有专业要求的岗位中,数量最多的是要求工学类专业的岗位,但毕业生需求人数仅为582人,占比5.99%。另外,明确要求历史学和哲学等冷门专业的岗位极少,需求毕业生人数仅为1人和12人(如图4所示)。

(二)学历供需情况

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中求职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中,其数量占总毕业生求职人数的合计占比达到93.83%(如图5所示)。

与毕业生求职情况不同,用人单位针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不高,其中对学历未提供明确要求的毕业生需求数量占比达到44.09%,而且中专及以下作为学历要求的需求人数也达到1896人,占比19.52%,明确研究生及以上要求的毕业生需求人数仅为41人,占比为0.42%。因此在用人单位对学历门槛要求较低的情况下,高学历者可能会面临更多较低学历优秀毕业生的竞争。

(三)用人单位需求情况

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共有3483家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具体单位性质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具体企业类型如表6所示。

从产业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其中,第三产业的用人单位占比达68.56%。在第三产业中,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五个行业中,这五大行业用人单位数共计占比达到65.32%。

(四)行业供需情况

2012年第三季度,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仍是毕业生供需主要来源,其毕业生求职人数和毕业生需求人数占比分别为74.36%和75.77%。而在行业分布中,批发和零售业则独占鳌头,毕业生供需均排名第一位,毕业生求职人数和需求占比分别达到17.50%和28.73%,另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制造业、建筑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毕业生供需均排在前五位,其中用人单位较多的房地产行业,由于其毕业生求职人数较少,供需总量未能排进前五位。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毕业生供需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毕业生供需占比均超过七成,是主要毕业生供需来源。

1.行业分布情况

2012年第三季度,各行业中的毕业生供需较集中。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五个行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分列前五位,其合计占比达到61.33%,另外,金融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也较多,以8.10%的占比排名第六位,这些行业均是当前较热门的行业;而在需求方面,行业分布更为集中,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制造业等三个行业是毕业生需求的主要来源,其合计占比达到57.55%(如表7所示)。

2.行业供需对比

2012年第三季度,由于供需均较少,第一产业的毕业生供求比较低,其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仅为321人,需求人数为300人,供求比为1.07,即基本一人一个岗位,但是林业和渔业对毕业生没有需求,而畜牧业方面仅提供7个岗位,43个毕业生竞争,供求比达到6.14。

第二产业的毕业生供求比较高,总体竞争较激烈,供需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和制造业,其中建筑业竞争较为激烈,其供求比达到3.80,将近4人竞争一个岗位,同时由于供需不旺,采矿业的毕业生供需较低,而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供求比仅为0.55,即1人约可选择2个岗位。

第三产业是毕业生供需的主力军,其集中了7成的毕业生供需数量,供求比达到2.54,即超过2人竞争1个岗位,其中在毕业生求职人数超过2000人的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由于需求大,其供求比分别仅为1.40和1.57,竞争较为平和;而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由于需求较少,毕业生求职人数多,竞争激烈,供求比分别达到4.72和6.47。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需求很少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中,多数用人单位主要为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其提供的岗位稳定性强、福利好,因此受到不少毕业生青睐,其供求比达到23.53,即超过23人竞争1个岗位,竞争十分激烈。

(五)职位供需情况

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中毕业生供需总体较激烈,供求比达到2.58,但是各种职位中的供需分布很不平衡,例如法律/法务类、银行类职位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分别为231人和228人,但需求分别仅有2个和5个岗位,供求比高达115.50和45.60;而百货/连锁/超市/零售类职位的毕业生求职人数仅为190人,却有525个岗位虚位以待,供求比仅为0.36(如表8所示)。

毕业生供需在各类职位中分布极不平衡,供求比前十位的毕业生需求人数(如图6所示)合计仅为330人,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为5793人,合计人才供求比高达17.55,而供求比后十位的毕业生需求人数(如图7所示)合计达到3773人,毕业生求职人数为3935人,供求比仅为1.04。

(六)部分职位供求特点

1.毕业生需求总体较低迷,多数职位供求形势严峻

2012年第三季度,广西人才网上的毕业生需求人数不足万人,需求超过500人的职位只有销售类和百货/连锁/超市/零售类,其他多数职位需求都不高,而广西人才网中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达到2.5万人,总体供求比达到2.58,部分热门职位竞争十分激烈。例如法律/法务类、银行类、文字媒体/写作类、翻译类和化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制造类等类型的毕业生需求人数非常少,供求比均超过20。

2.人力资源/人事类、行政/文职/后勤类和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等三大职位类型仍旧比较热门,竞争较为激烈

作为传统的三大管理职位类别,人力资源/人事类、行政/文职/后勤类和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的职位仍受毕业生极力追捧,其求职人数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均超过千人,其中行政/文职/后勤类的毕业生求职人数达到3236人,排名各类别中第一位。同时人力资源/人事类、行政/文职/后勤类和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需求不高,竞争十分激烈,其供求比分别达到19.08、15.24和9.72。

3.销售类人才需求旺盛,供求形势较平和

销售类毕业生需求人数合计1880人,是广西人才网中毕业生需求最大的职位类别,其毕业生求职人数为2172人,供求比为1.16,竞争相对平和。

四、薪酬分析

(一)职位薪酬情况

广西人才网中应届毕业生职位提供的平均薪酬为2129元/月,比上季度上涨7.15%,其中通信类取代证券/投资/其他金融类,成为毕业生职位薪酬水平最高的职位类型,其平均薪酬达到3761元/月,较上季度增长47.13%。各职位类别毕业生职位平均薪酬情况(如表9所示)。

(二)毕业生期望平均薪酬

广西人才网中应届毕业生期望的平均薪酬为2417元/月,比上季度微跌0.53%,其中房地产/房地产中介类依旧是毕业生薪酬期望最高的职位类型,其期望平均薪酬达到3398元/月,较上季度增长10.72%。各职位类别毕业生期望平均薪酬情况(如表10所示)。

(三)职位薪酬与毕业生期望薪酬对比

多数职位类型中,毕业生期望大于用人单位提供薪酬水平,毕业生期望平均薪酬比用人单位提供平均薪酬高出288元/月,其中1500元/月至2999元/月是毕业生和岗位较集中的区间,其集中了76.47%的毕业生和71.16%的岗位。

篇8

按学科特点,我国高校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医药类、师范类、语言类、财经类、政法类、艺术类、体育类、民族类、军事类等类别。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要了解清楚所报院校的类别,看其是以理工为主还是以文史见长。有不少考生的就业目标非常明确,但为了有学上而不加考虑地填报一些专业性大学的偏门专业,殊不知这些专业因开办的时间较短、实力较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致使毕业生在就业、考研、出国等环节上遇到了麻烦。

二、考虑专业实力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是衡量一个学校专业实力的权威指标,根据这三个指标来判别院校的学科水平,是选专业的好方法。其中,对报考理工类专业的考生来说,选择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的专业是明智的选择。因为理工类专业对实验的要求很高,如果考生没有动手的机会,就很难学好这些专业。大学里的实验室建设大多耗资巨大,一般来说,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专业,就是在这个学校处于强势地位的专业。

此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四个层次: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一般来说,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比^好的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好专业。所以,我们要尽量选择大学里的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上的专业,这不仅是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分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三、分析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篇9

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要求其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其培养方案需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而展开;课程设计需要更多考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着重于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其培养过程需要立足于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更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短缺现象正日益严重,依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10-2020年)》,未来金融人才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数量转向质量,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占比、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人才占比将大幅提高,而那些同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功底和对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有深刻理解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市场追逐的焦点。金融专业硕士理应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但从现实看,金融发展创新步伐的加快正和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供应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错配,国内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硕士并不能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反映于实际教学内容往往与金融市场操作实践相脱节;也体现在无法更好映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性,无法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本地实际需求、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更体现在无法围绕金融市场创新加速和互联网化的新趋势,无法培养出涵盖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与理财、信托与资产管理等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技术人才。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并成为国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瓶颈。

相对于法律和会计等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面向的是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其创新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对学生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金融机构的融合与变迁,都会深刻影响其教学培养内容,也使得其培养过程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积极的互动,更由此使得相对于其他专业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在目标、原则和方法上存在着更加显著的区别。如何基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变化以及应用导向的内在需求,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既符合金融业创新趋势,又符合金融发展的现实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始于2011年,总体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现有的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王琦(2011)对中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曹伟(2011)对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进行了初步探讨;吴晓求(2012)对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思考;孙龙建和辛清(2014)发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无法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周春喜(2014)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对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李国义(2015)认为我国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未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清楚明确的区分。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研究体系和金融实践体系的相对隔离,使得当前国内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而因为金融学本身的应用性学科特征,上述缺陷在兼具较强专业性和较高变化性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造成当前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无法匹配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无法适应金融领域变化的新趋势,也由此无法满足现实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与教案更新滞后于实践变化,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虽然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要求,现有培养方案都进行了相对差异化的课程设置,但各培养单位在师资使用上基本都和学术型硕士存在明显重叠,由此导致相应的教案更多是基于较长时间前的通用教材,不仅无法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实践要求,也与金融市场最新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或滞后。

二是培养方案的体系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理应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外,重点突出以下实践性内容:第一,涵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介绍;第二,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第三,对ETF、REITS、场外期权、结构化产品等不同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第四,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效地学习了解资产配置和资产定价的方式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微观市场结构认知。但是,现有培养方案在这种整体性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介绍总结,也无法通过DD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等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了解金融运行的本质,进而掌握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是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制于师资力量的背景约束,现有的金融专业硕士教学更多聚焦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而针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和介绍存在明显不足,或者是引用的实际案例与金融市场最新实践存在明显的时间差,也缺乏组织学生形成有效课堂互动的形式和方法,而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拖累。

四是外部资源的整合流于形式,实际利用明显不够。虽然目前国内多数的培养单位均已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引入了外部导师制度,但现有的外部导师选聘更多只是考虑声誉因素,而没有考虑其对硕士生培养过程的实际投入能力;外部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多数限于面上的一对多交流或是偶尔的公开讲座,在教学环节的融入度明显不够,且缺乏明确稳定的机制保障;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与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的实际契合度并不高,更多是为了选聘的门面工程,由此影响到外部专家资源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利用效果。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部分培养单位已开始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比如在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我国金融体系的特色及金融实务的创新方向,通过开设更多的讲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同时也引入“双导师”制度,为学生同时安排校内导师和外部导师进行同步指导,并依据教学过程的互动需求设置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以此来满足个性化培养目标等等。但总体看,这些探索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的趋同性问题。完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仍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架构设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三、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目标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相对于其他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综合性,需同时考虑金融市场的现实变化以及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就时效性而言,金融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速度远快于其他领域,因此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应当有更高的更新频率,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尤为必要。就综合性而言,强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就必须在教案的及时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外部资源的导入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依据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变化,在时效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变革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重塑专业硕士的“应用型”内涵,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多地与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相对接,更多地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进而推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实践需求变化的真正互动,全面提升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具体而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致力于完成以下几项目标:一是依据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更加契合于现代金融市场实践变化的课程体系,使得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能够及时动态地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二是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对相关教案进行及时动态更新,完善实践性课程的教案内容,依据学生兴趣和课程教学实际寻找到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迅速提高;三是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外部导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防范金融专业硕士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的门面工程,使外部导师能够更多参与到培养的过程和实践当中,并对整个教学培养过程形成良性驱动。

四、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依据前述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立足于以下四点:第一,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变化完善现有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第二,让教案更充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满足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四,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避免外部导师更多充当门面工程而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出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并进行课程设置的补充

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金融机构业务类别的动态调整,对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对专业必修课和共同选修课进行相应的优化,同时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建议增设《金融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重点介绍金融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以及资产定价和资产配置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增设《微观市场结构》的必修课,了解微观市场结构变化以及交易制度设计对于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增设《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产品》三个专题课,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金融体系的现实变化,并由此提升实践能力。

(二)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点实践课程的教案进行及时更新

为满足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对当前培养环节中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重点实践课程进行相应的教案更新,使理论传授更符合现实变化。建议对金融市场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进行重点介绍;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类别及其角色差异、金融机构的混业分业模式、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模式进行重点讲解;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背后逻辑、基础方法论、现实变化趋势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

(三)推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寻找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方式方法

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性要求,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专家讲解等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提升课堂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机构路演、公司交流、投价分析等金融实践的日常情境,并能够基于课程教学的时间设置,适当安排对应实务界人士的对流,包括到对应金融机构的实地调研观摩等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现实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强化外部导师在培养环节的配置,优化其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度多流于形式,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外部导师的筛选环节过多注重岗位和职位,而缺乏对其覆盖领域的配置研究,使得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不尽合理;第二,外部导师更多只是挂名,而缺乏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具体参与。建议依据金融专业硕士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潜在岗位,对外部导师资源的配置进行系统研究,并由此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积极探索外部导师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路径,在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不仅关注岗位和职务,更多关注实际的参与程度。

五、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变化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现有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应用导向的实践需求,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显著区分;二是让教案更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三是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拓宽外部导师选聘的范围,而不限于面子工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外部导师的教学参与度。

篇10

一、IFRS 9与我国现行准则的主要差异

(一)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的变化 2009年11月,IASB公布IFRS 9第一阶段的内容,首先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提出新的要求。与我国现行准则相比,最本质的差异是简化了金融资产的分类。IFRS 9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根据是否满足业务模式测试和合同现金流量测试来判定,并根据这两个测试将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类。(1)业务模式测试:业务模式是IFRS 9提出的新概念,是指主体应评估持有金融资产的商业目的是为了收取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而不是在合同到期前通过处置以获取资本利得。金融资产是否符合这一测试取决于管理人员确定的业务模式目标。这一规定类似现行准则中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规定,但业务模式的规定适用性更广。该测试是整个金融资产组合或业务单位层次中所有金融资产的判定标准,并不以管理层对单个金融工具的持有意图为基础。(2)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测试:指合同条款规定主体持有的金融资产在特定日取得的现金流量仅仅是本金以及未付本金产生的利息。在此项测试中,利息被定义为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特定时期未付本金产生的相关信用风险的对价,若是存在未付本金以外的信用风险对价,则不能通过此项测试。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测试的金融资产采用摊余成本计量,未同时满足的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可计入损益或者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与现行的四分类法相比,两分类法不仅减少了金融资产的分类类别以及与此相关的规定,也简化了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同时较现行准则的“持有能力和管理层意图”的分类标准,也易于把握,降低了企业对于金融资产分类的主观性。

按照金融工具的特征,金融工具可分为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两类。对于权益工具,由于到期日不固定,不具有基本的贷款特征,未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标准,故权益工具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债务工具,如果同时满足业务模式测试和合同现金流量测试,并且放弃使用公允价值选择权,则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否则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债务工具同时满足两个测试的情况,IFRS 9赋予债务工具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选择权,前提是这可以消除或明显降低采用摊余成本计量造成的不匹配。对于上述金融资产的分类情况,可参照图1所示:

(二)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变化 IFRS 9规定只有主体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才可以在公允价值和以摊余成本之间进行重分类,且一旦改变业务模式须将所有相关的金融资产重分类。对于权益工具,由于规定只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故不能进行重分类。对于债务工具,若是初始确认时使用公允价值选择权,由于其不可撤销,故此类债务工具也不可进行重分类。若进行重分类的金融资产是没有采用公允价值选择权的债务工具,则当主体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应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类别和摊余成本类别之间进行重分类,但IFRS 9也指出业务模式发生改变的概率极低,这类变动须由主体的高级管理人员基于内外部变化来确定,必须对主体的经营而言是重大的且能够向其他方证明的。

在IAS 39中,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况,若出售或重分类金额较大,且是由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的独立事件引起的,企业应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规定在本会计年度和其后的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重新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但是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到权益中,且其分类标准不明确,对于公允价值的波动计入权益还是损益给了企业很大的自主性,这就给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机会,故不排除管理层利用重分类进行利润调节的可能。IFRS 9充分考虑到这种情况,取消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一类别以及上述的“感染条款”,并规定业务模式改变的当期不进行重分类,而在下一期进行重分类,对企业当期的利润也不会造成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层利用重分类进行利润调节的可能。

二、采用IFRS 9对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预期影响

(一)CAS 22下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现状 本文选取30家金融业上市公司,根据我国现行金融工具准则中金融资产的四分类标准,将样本中30家金融业上市公司2008至2012年财务报告中的金融资产项目进行分类和整理,具体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

从上表可看出,在金融资产类别中,贷款和应收款项所占比重最大。从2008至2012年的数据中,所占总资产比重均超过50%,这主要来自于规模巨大的银行贷款业务。其次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所占比重在10%左右,企业持有这类金融资产,主要是出于这类金融资产风险较低和稳健性考虑。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由于规定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波动将会对企业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持有的比例较小。在我国现行的金融工具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表1列示的数据可看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并不大,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我国对于公允价值应用还不太成熟,当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剧烈波动时,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较为谨慎。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由于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不会对当期利润造成影响。但当该资产终止确认时会以投资收益的形式释放出来,进而影响当期损益,这部分储备可以作为收益的蓄水池,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比,企业更倾向于持有这类金融资产。

(二)采用IFRS 9后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情况 根据IFRS 9中的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标准进行两分类后,将会改变现行的金融工具四分类情况。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计量模式变化较大的是应收款项类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为债务工具和权益工具两类。对于债务工具而言,我国银行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权性投资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这主要是基于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是为了获得债权投资带来的本金和利息,并非以择机出售获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目的,其满足业务模式测试和合同现金流量测试,故应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对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而言,IFRS 9要求所有权益工具都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该类工具按照是否为交易所持有,其后续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与现行准则的规定不同,其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转入损益表,也不需确认减值损失,但该类权益工具投资产生的股利收入可直接计入损益表。可见按照IFRS 9进行调整的话,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计量以及损益的确定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按照IFRS 9的规定,将不同金融资产可能的分类类别进行了整理,得到了表2:

下面将选取的样本数据,按照现行的四分类构成转化为IFRS 9的两分类构成,具体的金融资产结构变化情况如表3、4所示:

上表内容均是依据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的。从相对指标来看,采用IFRS 9后对于摊余成本计量项目影响较小,5年中的变动幅度均不超过5%。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贷款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比重较大,摊余成本计量模式没有改变,个别金融资产项目计量的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所占比重变动较大,主要来自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债务工具和应收款项类资产。这两类金融资产计量模式的改变,导致以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变动比率变化较大,其中2008年变动最大,达到了-47.82%。

对于应收款项类资产而言,计量模式由摊余成本改为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比重。由于应收款项类资产变现时间较短,一般可以忽略时间价值因素,该类资产计量模式的转变对损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有限。在金融行业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债权类投资所占比重较大,计量模式的转变造成了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波动。透过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按照IFRS 9的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比重是逐年增加的,主要来自于可供出售权益投资和应收款项类资产的增加,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波动较大,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这无疑将会对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造成较大的影响。

(三)采用IFRS 9后对利润的影响 与现行准则相比,采用IFRS 9的分类计量标准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范围扩大,从而公允价值的波动对利润的影响也将会加大。具体而言,对利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上。首先,IFRS 9规定所有的权益工具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权益类工具将会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两类。若归类为前者,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将直接计入损益,视此类利得和损失在处置之前就已经发生,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我国现行准则规定将此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资本公积,只有当终止确认时才将其转入投资收益。采用IFRS 9后,现行准则中可供出售权益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到所有者权益中的部分将直接计入到当期损益,以及该类资产终止确认产生的投资收益部分也将在公允价值变动的当期确认,从而影响当期利润。

IFRS 9允许将不满足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权益工具投资在初始确认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类别。对该类资产,不允许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累计在所有者权益中的金额重分类至损益。这意味着当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此类金额不会重分类,而且该类资产无需进行减值评估。对于股利而言,准则规定只有具有收取股利付款额的权利时计入损益,若是股利收入清楚地代表了部分投资成本的回收,股利就不应计入损益,对当期利润也就不会产生影响。

三、IFRS 9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我国实施IFRS 9存在的问题 IFRS 9对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提出的新要求,从总体上满足了简化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复杂性的目标,根据计量模式分类也满足金融工具内在规律的要求。但是该准则是在西方国家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制定的,而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和公允价值应用尚不成熟,所以IFRS 9在我国全面推行还存在许多问题。

IFRS 9提出了业务模式的概念,金融工具能否以摊余成本计量主要依赖于企业对业务模式的判断,但是准则对业务模式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只是给出了若干示例,实务应用中也没有具体的应用指南和解释。在实务操作中,业务模式的判定主要取决于关键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管理层对外部环境、经营目标、风险等因素判定,对业务模式的确定具有较大的影响。按照IFRS 9的规定,所有的权益工具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但是对所有的权益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并不适用。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殊的国情和经济环境使得许多金融工具不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这也就很难获得公允价值的合理估值。例如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核算,目前采用的是成本计量,而国内非上市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很难获得。若按照IFRS 9的要求,重大影响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不能全盘采用IFRS 9的规定,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吸收与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相符的规定。

自2007年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以来,金融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是较为谨慎,从本文的相关数据也可以看出在金融机构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重也是有限的,这也与我国资本市场现阶段的发展水平相匹配。IFRS 9实施后将使更多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较低,资本价格变动频繁,公允价值也将大幅波动,这也IFRS 9的制定初衷相悖。当出现资本市场大幅下挫,甚至出现金融危机时,金融机构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会大幅缩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我国的应对策略 我国在应用IFRS 9上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环境下,我国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实现自身的利益。针对上述应用IFRS 9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修订和完善金融工具准则。IFRS 9颁布后,我国也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2009年9月,财政部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根据路线图的部署,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持续全面的趋同,故我国金融工具准则的修订将是必然的选择。目前,IFRS 9的部分修订内容仍存在争议,生效日期也推迟到2015年,我国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对IFRS 9的理论研究,对IFRS 9中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加以改进,做好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准备。在引进新准则的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修订,同时研究和应对出现的新问题,并不断改进内外部环境,以完善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所需的条件。

(2)推进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仍未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尚不完善的各类市场也很难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允价值数据。另外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投机理念的盛行和估值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丧失其公允性。IFRS 9中扩大了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范围,所以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建设,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支撑。

(3)完善非活跃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规范。IFRS 9给我国带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获取公允价值数据的问题,尤其在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很难取得金融工具评估所需的信息。我国应以国际金融工具准则修订为契机,完善金融工具计量和披露规范制度,规范估值模型及其适用条件。另外,监管机构还应鼓励发展专业的估值机构,制定并规范公允价值评估标准,从而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系统、权威的估值信息,提高非活跃市场下的金融工具估值水平。

(4)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素质。 IFRS 9赋予会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例如对业务模式的判断和公允价值的估值都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所以我国应加大会计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及时了解国际新准则的变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另外,由于准则中涉及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内容越来越多,这也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所以对审计人员要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及时了解新准则的变化,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秀丽:《IFRS 9的实施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会计研究》2011年第2期。

篇11

一直以来,围绕资产配置的口水仗经久不息。

17世纪初,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忠告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300年后,当过淘金工人、颇具冒险精神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傻瓜威尔逊》中反驳:“愚蠢的人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聪明的人却说,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管好那个篮子。”几十年来,在金融学术圈和华尔街关于“资产配置重要性”的争辩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动不动就上升到诺贝尔奖的层次。

对于这个绝非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问题,投资者不应继续纠结于做还是不做,而是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执行。发挥国人中庸的优良传统,其实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与看管好篮子,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并没有太多的矛盾,人们只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用放在几十个篮子里。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既没有那么多鸡蛋,也没有那么大地方放太多的篮子。根据自身情况把每只鸡蛋放到适当的篮子里,才是考验投资者智慧的挑战。

资产配置有多重要?

获得稳定报酬、降低投资风险,是很多经历了证券市场起起伏伏的投资者的诉求。在中国目前较高成长性和波动性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着眼于未来5年、10年的投资规划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品种选择固然是第一要务,但配置的好坏可能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最后的投资结果。海外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影响投资报酬与风险最大的因素是“资产配置”,影响程度高达91.5%。

资产配置就是将资金分别投资到各种不同的资产类别,经由长期持有及持续投资来降低风险,以达到预设报酬的一种投资组合策略,亦即在“风险理财”与“无风险理财”之间求取平衡。资产配置以系统化分散投资来降低投资风险,借由不同金融工具的不一致性,也就是不会齐涨齐跌之特性,让各投资经过组合后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资产配置的优点。

我们不妨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直观了解资产配置的功效。投资者甲将10万元投资于某个单一资产,假设按每年5%投资回报率计算,其20年后的投资总值为26.5万元。投资者乙将10万元配置于不同的资产类别,有些造成亏损,但有些则给予正回报。由于可控制损失范围,总绩效反而比投资者甲好(表1)。两者初始投资额相同,20年后总值却相差1倍多。这即是“资产配置”的八字箴言:“控制风险、掌握获利。”也可充分论证资产配置对保护投资者资产的重要作用—在个人可忍受的风险范围内追求最大报酬。

进行资产配置的五步法则

既然资产配置如此重要,那它的具体细节或者说路线图是什么样的呢?为了更清楚地阐释这一问题,我们把资产配置的流程拆分成五个步骤:制定投资目标、选择资产类别、确定配置比例、选择投资方式、配置再平衡(附图)。

第一步,制定投资目标

说到目标就有点像一个哲学问题,跟“人活着为什么”一样不好回答。有人会觉得,投资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对于专业投资人士来说,这样的投资目标有点道理,因为赚钱多少就像他们职业的计分器,是衡量他们是否战胜同行的标尺;对于非投资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或企业家而言,金融投资是他们事业之外的另一个领域,罔顾风险,一味追求高收益,不仅不能证明他们成功,反而会分散精力和财力,甚至危及他们的事业。我们从这次金融危机以来,众多由于过度投资、资金链断裂的跑路老板们身上,应该可以了解一二。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投资目标应该是服务于我们的具体财富需求,虽然期限可长可短,但都应该跟个人生活、机构主业紧密相连,比如买房、子女留学、养老,甚至社保基金兑付老百姓的养老钱。只有在契合具体财富需求的前提下,平衡风险和收益,才是有意义的投资目标。

当投资目标确定以后,你的投资行为就不再是随机漫步,而是有既定方向和期限的理性投资行为。为了方便管理,我们还可以将投资目标量化为三个基本要素:预期收益率、预期波动幅度、资产流动性。

第二步,选择资产类别

资产主要可以分成几大类: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包括国债、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房地产、私人股权、贵金属、商品以及具有保障功能的保险、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等。传统金融理论常常参考相关系数来配置资产,也就是越不相关的资产类别,越应该组合在一起,这样风险可以相互抵消。但在当前,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产品之间的相关性出现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而且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研究产品之间的相关性实在是个太高深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资产类别的选择。

在整个投资组合里的每一类资产就像梦幻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一样,需要为团队作出特别的贡献,而且成员之间要互补,比如有的是负责进攻的前锋,有的是负责防守的后位,有的则是固守稳攻的自由人。而且我们对于不同的资产要有正确的认识。

篇12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 风险管理 风险规避

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到生产经营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方面进行管理,以保障和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金融衍生品发挥着关键性工具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操作者,对于金融市场的规则要深谙于心。总的来说,金融衍生品有看涨和看跌两种,而相应的风险管理操作则有做多和做空两类。由于基础类的金融衍生品可以通过操作手段进行不同的组合、分解以及剥离等,进而变化为交易规则更为繁复的金融衍生品。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对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是一项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的工作,而且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求专业操作人员有着对市场准确的预测能力与专业精准的操作手法。

一、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

现代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很大,融资是一项必要的措施。那么在融资的过程中,相关利率的变化与利率结构的调整对于融资所产生的作用与收益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当利率上升时,则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上涨,当企业设定了一个交付固定利率收到浮动利率的互换来提前锁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水平,即提前设置一个止损点,这一手段就可以在利率逼近这个利率点时马上进行交易,达到有效化解融资中利率风险的目的。另一个方面,风险管理也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整合后更高效的资金使用效率来达到降低融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而在风险度量的实际操作中,企业进行融资时可以通过预测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采用金融衍生品为操作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来规避经营风险。这样就可以在融资过程中有效转嫁利率风险,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二、金融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优势

金融市场上投资银行或者交易商所拥有的金融衍生品产品数量众多,可以为有风险管理需求的企业进行交易,开始相关的风险管理业务。这就减少了寻求交易对象的成本。而金融衍生品的合约是建立在标准化的制订规则下的,企业与交易商进行谈判时,省却相当部分的谈判成本。交易金融衍生品时,是以一个系列的解决体系作为产品方案的,企业在进行相关的交易时就省却了大量的签约成本。在进行风险管理融资时,金融衍生品自身的高杠杆性使得企业可以通过低成本来获取大量头寸,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可以用尽量少的资金对自身的资金进行风险规避保护,再结合金融衍生品的灵活操作特性,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时,有着广泛的选择范围和多种的操作手段,这也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的余地。

三、如何对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

目前来说,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品可以大致分成四个基础类别,分别是远期、期权、期货和互换。

1.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价格很敏感,其成本也受原材料价格的直接影响,而利率上涨也会直接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两方面构成了企业的价格风险。而金融衍生产品则刚好可以把企业在这两方面所面临的价格风险进行规避。因为金融衍生产品的这个特性,其对于企业所面临价格风险时产生的抵补头寸就是企业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资源。而实际操作中,不同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在风险管理上有着不同的操作差异。

目前的金融市场中,权利义务对称型的金融衍生品有远期、期货和互换三种。只有买方具有一定权力的则是期权产品,也就是说其损益与前三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权利义务对称不同,呈现的是完全不对称的价格损益表现。正是由于这些区别,企业在选择金融衍生产品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当企业的目标是完全化解风险时,就可以选择损益对称型的金融衍生品(远期、期货和互换)。这种对自称型的金融衍生品对于现货头寸上的损益是可以实现实时抵补的,也就达成了完全化解不确定风险的目标。但当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只是想部分消除对自身有损的影响时,可选择损益不对称型的金融衍生品,即期权产品。这类最基本的期权产品可以把企业资产控制在一定风险范围内进行管理。

以上所说的几种仅为最基本的金融衍生品,在实际金融市场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可以用作企业金融风险的规避工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

2.在基础类别上构建新的金融衍生品

在实际金融市场中,企业的风险管理有着不同的需求,这也就促进了基础类别的新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总的来说,有组合、重构与现有工具用到新标的市场三种方法可以进行新金融衍生品的创建。

组合是指把两种基础类别金融衍生品进行简单组合,即生成新的金融衍生品,目前市场上,远期互换即为远期与互换的组合。可撤销远期、范围远期与参与远期则都是由远期与期权进行组合后构成的不同产品。在组合中,期权间的相互组合可以形成跨式、勒式与蝶式组合。

重构则主要应用于对远期和期货两种基础类别。如互换重构可以通过重构现金流性质来形成迟设互换或者差异互换。期权重构则是通过对标的资产进行重构形成期货期权、互换期权与复合期权。

而现有工具用到新标的市场则有力地拓宽了金融衍生品的应用空间。它意味着把标的的范围从资产拓宽到了风险指数、电力衍生品、房地产互换、商品价格指数、新兴经济金融工具的期货和期权、灾难保险期货和期权、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和期权等。不仅提高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拓宽了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道路。

四、对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时的案例

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就是作为一种金融交易工具来进行风险管理。其设计的初衷就是进行尽可能的风险规避,所以,在制度上是相当严谨的。目前通过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时所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其自身的设计缺陷,而是操作人员对于其管理时的运用不当。

1.套期保值和投机行为的混淆

企业对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时,应理清自身的角色。一般而言,企业想套期保值,就要明白自身持有的现货与金融衍生品相反方向上的两种头寸是可以相互进行抵补的,所以在进行套期保值时,要对基差风险和套期保值比例进行精准控制,才能够保障套期保值者的价格目标得以达成。但如果企业是想进行投机行为,则要对自身持有的金融衍生品头寸的损益波动进行持续观察。这两种区分只在于企业自身的管理目标,所以这就对企业提出了严格界定企业角色的要求。在湖南株洲冶炼厂(简称株冶)1994年的过度套保行为中,其企业角色在实际操作中就产生了混淆。从为了保证其自身锌价不至于过低而进行的套期保值,到超出自身25万吨实际产量,过度套保达40多万吨的行为,已经使其变成了投机与套期保值的双重身份。这样就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人为放大。最终导致锌价持续走高时,保证金无法到位,短期内无法交仓,套期保值遭到挤兑,最终只能高位持续买入平仓,巨亏2亿美元。

2.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增大案例

2004年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体系下,由于CEO陈久霖的人为操作,从原来为降低集团公司航空用油成本的目的,期货市场多头与看涨期权的持有方,变成了看涨期权的空头。背离了原有的风险管理初衷,成为了一种投机行为。并且在初始损失超过止损点时,没有按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上报、斩仓、披露,反正不断进行移仓与加仓,最终造成5.5亿美元的亏损。

金融衍生品的保证金制度是为了进行风险防范,但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以小博大的杠杆。所以企业在这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权限设置、责任厘定、交易程序、汇报程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制度规定,并且在落实上,也要有相应的监督约束体制。从案例中的教训可知制度落实与贯彻的重要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对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就要对国际上的运用案例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当应用到自身企业时,不能抱着投机心理,而要循序渐进,按最初的风险管理目标开展关于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参考文献:

[1]刘晓宏,赵开笔.问风险要价值―运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6(6).

篇13

中国人力资源信息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信息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是劳动力市场中供求最为旺盛的两大职业门类,也是供不应求、存在较大需求缺口的两个职业。在这种环境背景下研究我国的职业结构现状,有助于把握当前就业矛盾的细微特征,也有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本文主要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我国的职业结构特征,具体包括我国就业人员的职业分布,各职业就业人员在地区、行业、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分布特征。

我国职业结构现状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职业数据是依据职业分类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T6565-2009)进行统计汇总,标准将整个职业分为八个大的职业类别,即①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②专业技术人员;③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④商业、服务业人员;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⑥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⑦军人;⑧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从人口普查的数据看,我国就业人员最集中的职业类别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48%,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所占比重为23%,排名第三位的职业类别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重为16%,上述三类职业类别占所有职业就业人口比重的87%,其余职业类别人口约占13%。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这一职业门类中,种植业生产人员占绝大多数比重,达到了94.63%,其次是畜牧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3.73%。这种职业分布是与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行业属性有关,更是由我国产业结构的传统农业性质以及我国就业结构过多地集中于农村地区所决定的。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共有就业人口3.46亿,其中农业就业人口就达到了3.26亿,所占比例为94.2%。

如果细致地考察中类职业的分布情况,可以更为细致地总结出现阶段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职业特征。

在单位负责人这一职业类别中,企业负责任人所占的比重最大,为78%,其次是国家机关及工作机构负责人,所占比重为9%,事业单位负责人、派和社会团体记起工作机构负责人所占比重均为6%。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构分布,这与我国的法人单位的分布性质密切相关。2010年,我国共有各类法人单位数量为875.46万家,其中企业法人单位651.77万家,所占比重为74.4%,其次是其他类型法人单位和事业法人单位,分别为105.8万家和72.6万家,所占比重分别为12.1%和8.3%。

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经纪业务人员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在整体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中的比重均超过了10%,教学人员所占比重最高,为29.6%,其次是工程技术人员,其比重也超过了20%。另外,金融业务人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达到了7.1%。

在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一职业类别中,行政办公人员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60%,其次是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所占比重为27%,而邮政和电信业务人员以及其他办事人员所占比重均不足10%。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主体部分是购销人员,所占比重为58.5%,其次是社会服务和居民服务人员以及餐饮服务人员,所占比重均超过了10%。其余职业人员所占比重总和仅为15.3%。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主要职业中类是工程施工人员,2010年其就业人员所占该职业大类就业人员的18%;其次是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裁剪缝纫和皮革加工人员,其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均超过了该职业大类就业人员的10%。

我国各类职业地区分布

按照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分布,可以将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七大行政区域。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职业就业人口的地区分布,汇总各区域的职业分布,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各职业经济活动人口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聚类特征。

我国的各类职业就业人口均集中于华东地区,比如华东地区的单位负责人所占比重为41.1%,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占全国比重的42.6%,即使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所占比重最低,也达到了22.6%。而各类职业人口所占比重均较低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各类职业人口所占比重均不高于1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分布以及经济人口的地区分布直接相关。2010年,我国华东地区的经济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最高,为30.5%,而西北地区拥有的经济人口仅占全国总量的7.2%。

职业的地区分布与经济人口的分布有直接的关系,也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主要聚集在江苏、上海、天津、浙江、北京、广东等经济发展地区,比如广东、江苏和上海的单位负责人数量占了全国比重分别为12%、9.5%和5.2%,单位负责人数量排名全国前9名的省市,其单位负责人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达到了51%(见图1)。除了人口因素外,经济因素也必不可少,上述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各种企事业法人单位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且上海、北京等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也是各大中型企业设立管理总部的首选地区。2010年,广东、江苏、上海等地所拥有的企业法人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0.5%,11.6%和5.8%,这与单位负责人数量占全国比重直接相关。而单位负责人最少的地区是、海南、青海和宁夏,其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均不足1%。

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域。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最少的地区是、青海、宁夏和海南,占全国比重均不足1%。办事人员则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办事人员最少的省区依旧是、青海、宁夏和海南,其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不足1%。

与办事人员的地区分布特征相似,我国的商业服务业人员也集中分布于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四川等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见图4所示。商业服务业人员数量最少的地区依然是、青海、宁夏和海南,所占全国比重不足1%。我国的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主要分布于人口密集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地理分布上看,则集中于中部和西南地区。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在全国地区的聚集特征更为明显,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此职业门类的行业特性,更确切地说是第二三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而拥有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最少的地区包括、青海、海南和宁夏,所占比重不足1%。

各职业性别结构

从各职业人员的性别结构看,2010年我国经济人口中男性占55.3%,女性占44.7%,男女性别比为124:100。而各职业大类的男女性别比则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男女性别比最大的是第一个职业门类,即单位负责人,2010年单位负责人中男性占74.9%,女性仅占25.1%,男女比例达到了近300:100;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以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两大职业门类的从业者的男女性别比也分别达到了216:100和203:100.而其他三个职业门类的男女性别比较为平衡,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以及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96:100、93:100和103:100。

从职业种类的角度考察,男女性别比差距最大的职业是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男女比例比重为1323:100,其次是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男女比例为904:100,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的男女性别比重也达到了388:100。从另一角度分析,女性与男性比例差距最大的职业种类是经济业务人员,男女性别比为42:100;其次是纺织针织印染人员,男女性别比达到44:100;教学人员和畜牧业生产人员的男女性别差异也较为悬殊,其就业人员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75:100和76:100。

各职业年龄结构

201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多集中于35~4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约为41%,其次是20~3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约为33%。5岁组别年龄组中,40~45岁年龄组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了14.7%,其次是35~3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为13.7%,45~49岁年龄组所占的比重也达到了12.2%。

各职业类别中,单位负责人集中于30~4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达到了66%;专业技术人员集中于25~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为6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集中于25~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接近58%;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年龄分布较为分散,但多集中于20~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约为73%;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集中于35~5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50%;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集中于20~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73%。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经济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9.8岁,各职业类别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最高的是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约为43.5岁;其次是单位负责人,为40.4岁;最年轻的职业类别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5.8岁。

各职业受教育结构

从各职业受教育结构看, 201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中,高中及以上的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为23.8%,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最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者所占比重达到了84%,比全国水平高出了近60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大学及以上的受教育者所占比重也达到了61%;其次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所占比重为73%,比全国水平高出了近50个百分点。各职业门类中,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最低,高中及以上受教育者所占比重仅为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者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所占比重为22.6%。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各职业类别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最高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约为13.4年;其次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为12.5年;受教育程度最低的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7年,还不到初中受教育水平。

行业分布

2010年我国经济人口的48.38%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其次是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6.8%。各大职业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呈现特征各异,其中单位负责人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之中,三大行业类别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5.52%、21.67%和16.09%,总和比重为63.27%,其余行业的单位负责人所占比重总和不超过27%。

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分布则较为集中于教育领域、制造业和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这三大行业所包含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9.91%、15.08%和13.33%,总比重达到了58.32%。另外金融业和建筑业也是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的行业,2010年分别拥有超过8%和近6%的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主要分布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所包含的办事人员占总量的36.41%,其次是制造业,拥有17.91%的办事人员,另外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也分别包含7%和5.08%的办事人员。

所有职业大类中,农林牧渔水利业是生产人员集中度最高的职业,有超过99%的此类职业人员集中于农林牧渔业。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行业分布也较为集中,超过一半的此类职业集中于制造业,所占比重为56.75%,其次是集中于建筑业,所占比重为21.29%。

篇14

新的加拿大经验类移民类别主要是在劳动力严重短缺,加国雇主、反对党对保守党政府移民政策强烈不满,并通过国会、公众舆论施以强大压力后的产物。该移民计划不同于以往的主要特点是绕过现有的移民打分制度,优先办理有工作签证已在加拿大境内工作生活的外国申请者以及在加拿大九十二所大专院校留学毕业的外国学生。让他们不需要回祖国办理,在加拿大境内即可申请移民。由于这两类人已有在加拿大工作和留学的经历,可以判定他们移民后在加拿大的生活没有问题,不像以往在国外办理的技术移民难以保证其日后在加拿大的移民生活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该计划充分保障加拿大经济发展对短缺劳动力的需求,进而也满足了雇主的愿望。看上去的确不错,可是对某些条款,甚至被公众认为是有欠公允。

按该类别移民计划内容,加拿大经验类移民针对两类外国申请人,其中一类,为在加拿大九十二所大专院校留学两年以上,包括研究生阶段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完成学业后,无需雇主证明,即可申请三年以内的工作签证,被雇用工作满一年后就可以在加拿大申请永久居民,对此类移民项目,这是留学生们的福音,来去自由,也不必像以前那样羡慕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留学生们不回原居住国就可以递交申请了。预计加拿大那九十二所大专院校更要赚个盆满钵满了,本来国际留学生们的学费就比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多出一倍有余,此举不知国际学生的学费是否还会涨价?经验类移民计划的另一类人是已经在加拿大工作的外国申请人,主要囊括了加拿大劳动力市场短缺的技术工人,像管道工、建筑工人、木匠、消防员、汽修工等:专业人士包括医生、牙医、工程师、教师等;还有一类是管理人员,比如行政管理和金融管理人士。这三类人员必须在加拿大生活三年以上,英语或法语达到要求的水平,并且要为同一个雇主工作满两年以上。满足这些条件后即可在加拿大境内递交移民申请。

应该说这一项新的移民政策总体上不赖,移民部对加拿大公众总算有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了。但是仔细推敲琢磨,其也有明显的不足,正像工会方面的人士所指出的,以前的移民项目一旦踏上加拿大国土的新移民即拥有和公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而此计划的外国工作人员在得到移民批准以前,在加拿大工作生活期间没有加拿大身份,社会保障和福利也无法保证,也不能申请家属团聚,同时有可能遭受雇主盘剥、欺诈,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人权问题,所以有人建议,持有工作签证被加拿大雇主雇用的外国人一踏上加拿大就可以申请移民。

可以说,这些工会人士的确看出了问题所在,但是所提议的方法未免太感情用事。试想,移民部新措施要旨之一就是要求加拿大的工作经验,以确保移民后成功地在加国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保证了雇主的需求,若一踏上枫叶国即可申请移民,那又何谈加拿大的工作经验?外国人申请移民加拿大,本身就是一种自愿置身于任人挑捡的地位,如果企图指望完全的平等和公平,显然是妄想,但是如果移民政策对加拿大雇主利益的保护到了一种绝对失衡的地步,那就有违公道了,也违背了加拿大的价值观和在国际上的形象。不是吗?看看这一个移民条件,外国人必须在同一雇主处工作满两年以上才有资格申请,同一雇主,两年,乖乖不得了,这不亚于两年的卖身契啊。试想,那个为了移民成功而委屈求全、可怜巴巴的外国人,怎么熬过这漫长而又辛酸的两年啊,这两年中雇主几乎可以肆无忌惮对其剥削,压榨,稍不如意就会以解雇相威胁,在这种八国联军式的不平等条约下,即使雇主违法乱纪,侵犯人权甚至犯罪,那个外国人都有可能逆来顺受。当然也有可能忍无可忍同归于尽或愤而回国。移民部这样的法规明显是为了确保雇主的利益,以免外国打工者来了加国后挑肥捡瘦,频繁跳槽,可是他们不想想即使是一个加拿大公民或移民,如果是打工者,与雇主都难以平等,此间找工作又不是那么容易,何况一个为了移民和生存的外国打工者呢,有什么必要置他们以如此卑微和奴工的地位,加拿大的人权理念何在?其实这一问题很好解决,兼顾到加拿大、雇主和外国申请人三方面的利益,只需要把在同一个雇主处工作满两年,改为在不同的雇主处工作累积满两年即可。这样,外国打工者如碰上黑心雇主,另谋高就,岂不是皆大欢喜了吗?加拿大也就又可以为其良好的人权保障而沾沾自喜了,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链接

加拿大工作经验移民类别已开始接受申请

“加拿大工作经验移民类别”(Canadian EXperienceClass)已于9月17日开始接受申请。在加拿大专上学院毕业兼有一年本地工作经验的外国学生,或于近三年内有两年本国工作经验的临时外国工人,可开始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同时最快于2009年初获批申请。她说,政府原本打算每年在上述移民类别中批准1.2万-1.8万个申请,其后扩大至每年批准2.5万人。

符合申请“加拿大工作经验移民类别”资格的职业类别很广,包括加拿大人力资源及社会发展部的加拿大国家职业大典(NOC)中的“技能类别0”,包括行政和金融服务经理等管理工作;“技能级数A”,包括医生、牙医、工程师和教师等通常需大学学历的专业工作;“技能级数B”,包括水喉匠、木匠、警察、消防员、建筑和修车技工等通常需要学院学历或学徒训练的技术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才符合“经验类别移民”的要求?移民专家指出,对于国际留学生申请人,移民部要求在申请前的24个月内,有连续12个月的合法工作经验(每周工作37.5个小时)或者相当于全日制工作时间的连续两年的兼职工作。最为重要的是,只要从事的工作属于O、A、B类别,“经验类别移民”允许申请人在12个月内从事同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职业。不过,自雇的工作,或者不持有工作签证(On Campus在校工作及Off Campus校外工作)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不被经验类别移民所接受。

对于持临时工作签证的申请人,移民部要求在申请前的36个月内,有连续24个月的合法工作经验(每周工作37.5个小时)或者相当于全日制工作时间的连续两年的兼职工作。

“加拿大工作经验移民类别”推出后,有大学表示有利于留学生申请移民加拿大,也有利于加拿大院校招揽留学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滑铁卢大学校长称,现在加拿大各大学正努力招收国际留学生,尤其是科技及商科的高材生。该大学打算于数年内将外国学士生比率由8%增至12%;,硕士及博士留学生打算增至30%。该移民类别能帮助雇主找到合适职员,现在选读工程高科技及数学的毕业生颇为抢手。

外国留学生申请的最低要求

1 在加拿大专上学院或各省府批准可发大学毕业证书的私家学院毕业同时至少要攻读两年。若读硕士课程只需1年,之前要再加读1年学士课程。

2 在加拿大至少有1年工作经验,职业种类在技能类别0、技能级数A或技能级数B之内。留学生可在加拿大申请长达3年的毕业后工作准证,该证不会限制工作类别或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