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生态经济范文

农村生态经济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生态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生态经济

篇1

生态农业经济是指农业再生产中生态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及相互结合的统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经摆脱了过去旧的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努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的支持,但在现实中,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和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影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不仅是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们食物的来源之地,是保证国家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来源保障。但与此同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却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森林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生态农业经济,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经济学原理,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建设,将传统农业、现代科技和绿色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将农业向合理生态转化,农业回归自然,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兼顾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而生态农业经济就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村经济、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为基本原则,以不超出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为基本方向,在确保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确保开发产品优质化、无公害化,促使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由生态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协调性,生态农业经济讲求的是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适宜性,生态农业经济是通过多种技术装备,使农业发展适应区域环境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当地发展实际情况,从而使区域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扬长避短,优势尽显;持续性,生态农业经济重视的是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讲求的是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长期整体效益,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技术装备和发展策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因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持续性。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

1.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资源,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对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产生各种影响,如果耕地和水土资源等被破坏、被污染,必定会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同样,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因此,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农业生态资源有限和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内,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存在矛盾的,但从长期来看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从而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农业在发展的同时,又会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促使农村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因此两者是互为支持,互为促进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才能使农村与农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耕地资源紧张,耕地质量不断恶化。

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护耕地也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当前却面临着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恶化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属于坡耕地,耕地资源较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粗放的开发、过度地侵占滥用和各种污染问题,使得可用的高质量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仍然在不断地减少。

2.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两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垃圾倾倒区域和专门的垃圾处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随意乱扔,生活废水不经处理就随意进行排放;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也通过各种流通渠道对农村水体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污染,这些都属于外部污染的范畴。而自身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身污染的情况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滥用农药、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二是农业生产残留,如秸秆、畜禽类粪便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我国本身农业用水就非常紧张,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农村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牲畜面临着饮水不足的威胁,受旱农田达到了3亿亩,而各种污染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

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

1.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坏式的开发,使农业生产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治标不治本,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因此,必须设法从提高环保意识入手,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陆续颁布了一些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整体而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主要体现在监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难以及时跟进,使得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才能从法律制度上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相关投入。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兴修农业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垃圾回收处理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以及相关的资金和技术装备投入,促进环保技术装备升级改造,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五、结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制约条件多。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各种有利条件共同发挥作用,牢固树立起“既要农业经济发展,又要农村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张彩霞 冯俊霞 王尚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邯郸站

参考文献:

[1]张忠根,应风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经济;重要性;形势;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压力巨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扩张不仅使得城市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也遭到极大破坏,极不利于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情况来看,工农业污染严重,导致农村人口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因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正确。采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经济的生态化、高效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

1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的当前生活质量,还将决定其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农村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情况来看,不仅耕地面积减少,且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生活生产污染加剧。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改变传统的粗放式、污染式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污染形式,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还能逐渐走出一条可持续化发展道路,极大改善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和生存环境[1-2]。

2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2.1耕地面积下降,能源水源不足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首先表现在耕地面积下降和能源、水源的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耕地面积原本较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急剧扩张和农村建筑占用耕地现象频发,使得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的水资源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巨大需求。这就导致农村的农业生产受阻,经济发展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3-4]。

2.2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

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由于国家和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且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不足,导致无论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还是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电子废弃品、电池等均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到环境当中。土壤和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3工农业生产加剧生态环境污染

为降低生产投入成本,避免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化工业企业往往将企业建在农村地区,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野三废冶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污染不仅造成粮食减产,一些耕地甚至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同样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化肥、农药等药物的使用不仅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还造成对农村土壤和水质、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

3改进生态环境基础上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

为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首先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大对农村人口的农村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当前农业生产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并使其认识到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消除传统落后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人们过分关注眼前利益,消除乱砍乱伐和盲目发展行为。同时,加强学校教育,从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3.2强化立法监督,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

强化立法监督,一方面落实生育政策,避免人口数量激增造成人均耕地数量的持续减少;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在强化普法力度的同时,对于恶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监管和打击。如明确工业生产中废弃物处理细则,避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

3.3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

由各级政府牵头,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宽松的政策制度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同时,通过政策手段,推动环境产业的发展。如一方面让企业享有环境治理收益权,并享有环境治理的资源再利用权,以有效激发企业的环境治理热情,并极大推动环境产业的发展。此外,通过生态农业试点县和村的建设,发挥其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县和村的农村人口投身到生态农业建设当中。

3.4加大科研力度,开发绿色农业与生态旅游

当前农村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水平仍较低,其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上缺乏明确方向和技术指导,为此,政府应通过资金投入以加大科研力度,有效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加强生态农业应用型技术研究的同时,加大其在农村的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能够认识并懂得如何利用先进技术从事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生产。此外,不断优化农村环境,抓住当前的生态旅游热点,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既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能扩大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范围。

4结语

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是当前和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政府在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的同时,强化立法监督,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此外,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开发绿色农业与生态旅游,并有效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激发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热情和积极性,引领农民走上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5]。

5参考文献

[1]王春萍.论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促进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44.

[2]范稚莲,莫良玉,冯礼就,等.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286-289.

[3]王树峰.发展生态农业与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4(27):266-267.

[4]于家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解析[J].吉林农业,2014(2):6.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物流经济

我国物流业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这对农村物流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如何发展好物流业,使物流业在农村打下一片天地,并将现有的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体系进行转变与完善,是物流也是经济界的一大话题。中央文件2014年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村物流产业的重要意义

农村物流为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其它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和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服务环节。农村当前物流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农业产品的物流、农业原料的物流、生产工具的物流,以及农村一般性生活品的物流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目前我国农村物流业的现状,也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农村物流经济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物流的运输环节造成大气、水体等污染,噪声振动干扰,物种的异地引入,大量能源的消耗;物流的保管环节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等污染,产生固体废弃物;物流的装卸搬运环节造成噪声、大气污染等;包装环节造成资源消耗,产生固体废弃物;大型物流设施的不断发展造成空间资源的占用;还存在相关加工产业的环境污染。在生态文明建设下,发展物流经济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既要满足人类对高质量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促进社会、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物流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以绿色经济为导向来进行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循环型物流。生态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仅重视正向物流,而且还采用逆向物流。正向物流,顾名思义很容易理解就是正向的物流,是从上游到下游,从资源开发到运输到市场的物流;而逆向物流则刚好与正向物流相反,它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是从下游返回到上游,从市场到产品返回再利用的物流。逆向物流可以有效拓宽物流业的服务体系,改善物流业的服务现状,拓宽了物流产业的产业面。更加具有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促进了物流业本身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共生型物流。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的农村物流是生态的绿色的物流。它完全遵循了我国所大力倡导地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绿色中国。是一种平衡了生态效益与物流业经济效益的科学合理的新型物流。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局面,使生态环境与物流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共生,是一个共生的物流。

3.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资源节约型物流。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共赢和共生还远远不够,新型的生态物流还注重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好钢用在刀刃上,利用过程中杜绝浪费,减少低效率使用,尽可能地减少了甚至是避免了一部分资源的浪费问题。

三、我国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物流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和城市物流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村地区农产品市场数量不足,城乡之间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和数量差距大,城乡农产品市场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不利于健康、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农村物流企业的规模小,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因此在市场中综合实力较弱;农村地区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对市场物流信息的获取渠道少,影响了农村地区物流经济发展的效益;农村物流产业的相关技术水平低,缺乏先进的配套设施,例如运送农产品的保鲜保湿设备等,影响了运送产品的质量,造成经济损失;物流产业的发展成本高,而农村地区收入低,经济水平有限,资金的缺乏限制了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面对这些现状,需要不断转变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下,农村物流经济发展转变的策略

1.构建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物流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农村当前物流业主要由农业产品的物流、农业原料的物流、生产工具的物流,以及农村一般性生活品的物流等组成。其中农产品的物流可以说是农村物流业的第一大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产品的整个商贸环节,及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农业物流包含了整个农产品在生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后的所有物流活动,既包括农村第一产业的物流,也包括第二、三产业的物流活动。转变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为指导,发展科学的、绿色的农村物流经济。要从农村经济的全局出发,构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体系,使农村各地方的物流产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还需要从农村农业和物流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出发,合理规划农村物流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断构建农村、农业、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发展的体系,将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相结合,实现城乡两个区域农村物流经济的共同发展。

2.统筹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转变离不开城市物流的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之间的关系,农村物流发展的重点就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在物流行业的规划、资源配置、生产流程等环节上的一体化。其次,要实现城乡物流行业的共同发展,必须了解城乡物流发展之间的差距,了解农村物流发展中的问题。我国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部分地区的基础设备情况严重发展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农村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缓慢且效率低下。因此,要实现我国城乡物流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的资金、信息、技术的投入,实现我国城乡在物流技术、信息以及管理等资源的共享。

3.加强农村物流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物流产业在分类上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但是物流产业的生产、包装、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又与其他产业紧密相连。因此,加强农村物流产业和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联系,是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此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农村物流行业要根据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进行调整,促进农村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农村物流产业转变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物流。其次,农村物流的主要客户来自第三产业,因此要做好对第三产业的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对物流业的需求,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完善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物流消费。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消费市场广阔,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不断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刺激消费。农村物流产业要不断优化整合农村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完善农村消费市场的物流服务网点,不断建立起遍布整个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农村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用生态建设的思想不断探索转变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构建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物流链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搭载物流的一体化平台发展城乡经济缩短城乡差距,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物流消费,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王金田.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篇4

关键词: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策略

1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但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了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现状,发现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资源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甚至产生了一定污染。所以必须要坚持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摒弃过去的粗放式、污染式发展模式,减少对农村的环境污染[1],也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维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耕地面积减少,能源及水源不充足

如今国内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耕地面积也逐渐减少,水源和能源更是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农村建筑占用耕地现象非常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此外,一些偏远农村的水资源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农村的生产受到阻碍,甚至无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

2.2生活废弃物造成了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废弃物也逐渐增多。因为我国并未对废弃物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而且也没有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所以很多不能降解的塑料包装,以及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电池、电子废弃物,没有经过处理便随便乱扔,污染了土壤与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及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3工农业生产加剧了污染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城市造成污染,会将生产地设在偏远的农村。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大量污染物会对农村的水源、粮食、土地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会提高污染的程度[2]。而且农药、化肥等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甚至污染农村的水源和土地。

3基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为了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强环保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此外,也要对农村居民普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促使他们意识到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且也要减少传统落后的观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遏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及农业生产模式。还要在学校开展生态农业知识讲座,促使学生们了解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

3.2加强监督管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强化法律监督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会对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也明确了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处理细则,防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3.3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由政府部门牵头,企业参与,加强生态农业产业的建设。而且要制定出宽松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型农业。也可以促使企业享有环境治理权,使企业能够行使环境治理的资源再利用权,从而激发企业对治理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要在各个地区建立生态农业试点区域,并使这些试点区域能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促使更多的地区都开始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3]。

3.4增强对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很多农村都缺乏对生态农业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也缺乏正确的指导方向,技术落后。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建设[4]。不但要研究生态农业应用型技术,也要在农村推广这些先进技术,使农民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紧迫性。同时也要不断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以及绿色农业种植方式,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扩大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

篇5

―、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基础

1. 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1) 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系统工程的方法来指导、组织和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和建设,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绝不是回到传统农业或者回归自然,它使农业发展向生态合理的方向转化,是一种农业发展新模式。

(2) 狭义的生态农业经济是指遵循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自然资源开发及其增值和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利用相协调的原则,以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前提,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营养、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实现高经济环境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2、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决定于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环境的每一个变化也会影响农业经济系统的运行。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短期内存在矛盾,但从长期来看,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则可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实行的是粗放型和非可持续发展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农村环境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影响了生态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无论何时发展农业,解决吃饭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发展农业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农业要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它也是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前提。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尤其严重

1、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森林遭受严重破坏,能源和水资源短缺

(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实行了计划生育,但仍以平均每年170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却以每年30km2的速度在递减。1997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8hm2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4。其中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的人均耕地在0.04hm2以下,低于联合国的人类最低生存需要0.053hm2的标准。

(2) 森林破坏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乱砍滥伐现象仍旧存在,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保护功能衰竭,有些物种数量在急剧减少,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

(3) 农村能源的短缺和水资源的不足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有5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不足,受旱农田达3亿亩。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全年缺少能源1/3。

2、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及城市的生活废弃物在大量增加,但限于资金、技术及其它原因,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相当多的村镇废弃物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入环境,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3、工农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1) 城市工业“三废”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据统计,目前“三废”污染农田已达0. 1亿公顷,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13.3万公顷以上,533.3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比80年代增加了1.6倍。因为环境污染,粮食每年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

(2)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70年代末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另外,由于乡镇企业往往和农田镶嵌在一起,农田被迫做为消纳污染物的场地,各种“三废”直接外排,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3) 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也会带来污染。一是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化肥、农药引起的亚硝酸盐、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污染,已经对农田土壤、水体、农产品品质,进而对动物和人体造成了严重危害。二是集约化畜禽业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近几年来,农村的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但其产生的废弃物,因多种原因不能及时还田,有的养殖场直接把废弃物堆放在外面,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污染了农村环境,影响了农民生活。

三、改进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 正确处理功利问题。农业生产的出发点就是人类社会的需求,就其本质而言是功利问题,现时世界性的生态危机,无不都是人类急功近利的结果。但是,要想真正做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兼顾并非易事。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生态建设上曾花费了不少精力,比如植树造林、治沙治水、兴修水利等等,但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正确的方针应该是从长远着眼,从眼前着手,寓生态效益于经济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奠定整体原则、和谐原则、高效原则,加强人工调控原则。

(2)消除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某些负面影响。如历来认为“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使得农村人口持续急剧膨胀,素质低下;饮食文化中又崇尚鲜活珍稀,这使得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趋之若鹜。野生动植物需求量增大,利润丰厚,又使得捕杀滥采野生动植物的现象愈演愈烈。还有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使得乱砍乱伐屡禁不止,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乱捕乱搜,“网箱养殖”等争相效仿,造成水生动植物资源锐减,水体污染严重等等。这就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同时要加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科普教育;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从小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将环保意识纳入素质教育中,切实树立环境保护百年大计的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执法及监督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目前我国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及地方法规。但就整体而言,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出来的,其中的不少条文和规定已不再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另外,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不少领域,我国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因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工作严格执法,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此外,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相对薄弱,人口素质不高等状况,要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做好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其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加大生态农业的建设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发挥生态县、村、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1) 各级政府应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制定相应的政策,让农民通过搞生态农业,不断增加收入,确保农民持久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2) 政府应以采取更有创意的方式鼓励私人对环境产业进行投资,其中之一就是将企业对环境治理的收益权,扩展到企业对其治理后的环境资源的再使用权方面,这将会大大有利于私人对环境产业的投资。

(3) 多方面筹集资金,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

(4) 充分发挥生态县、村、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已确定的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国10个地区和100多个县的生态农业建设。据统计,生态农业试点县粮食总产量较以前增长15%,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12%。此外,在生态保护,环境恢复,社会发展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使山、水、田、林、路得到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得到协调发展。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一定的技术,可通过科技示范户,以一户带动一村,一村带动一县,推动生态农业建设,使广大群众富裕起来。

4、采取严格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遏制生态恶化趋势

(1) 搞好水土保持。采取生物措施,在生态环境较脆弱地区,以小流域为单元,抓好荒山、荒坡、荒地、沙地的治理绿化,植树种草、封山封荒、育林育草,对25度以上陡坡地实行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排、蓄、拦、固”等沟道综合治理工程,防止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旱作农业和生态型农业。

(2) 实施天然林保护。要实施全国统一的保护政策措施,严禁乱砍滥伐,逐步恢复林地植被。

(3)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建立生物相克避害的生态农业系统,减少农药施用和农作物的经济损失。

(4) 根据各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进行合理组合,建立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如农作物的间作、套作和轮作模式,水体立体养殖模式。

(5) 重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一方面加强农田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农药、化肥的滥施乱用和农膜残留;另一方面注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强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实行污染集中控制,促使其达到排放治理标准。重视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采取措施逐步进行治理。

5、加大科研力度,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产品结构的绿化,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1) 要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大力开发应用型农业生态科学技术。

(2) 要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先进技术与农民致富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六站是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基本组织机构,直接服务于农民,应当选配技术骨干充当站的领导,增加水产、畜牧、植保、园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做好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应做好经营服务,从方便群众出发,经营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综合绿色服务。

(3) 坚持产品结构的绿化。通过控制与改善生态环境,严格生产工艺,开发绿色食品,实现对环境及人类健康无害化,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带动一系列生产无污染农副产品的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的生产。

篇6

关键词:农村经济;高效农业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15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迟缓,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对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难以调动。所以,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转变,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发展经济的主要问题,这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以及构建的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1 高效农业

1.1 高效农业

“农业”一词在经济学里是一个大概念,主要包括2大方面:种植业和养殖业,这其中包括为土地产业服务的其它行业。如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这些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不一定都做为高效农业,但它能成为高效农业的辅助措施。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辅之“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生产更多品种、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是真正的高效农业。

1.2 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化

现代社会呈现的高新农业生产理念,它的发展方向分几种情况,有企业投入建设、城市和农村结合以及多元化等方式。企业投入建设发展模式为农产品公司在农村租赁土地使用权,进行农产品加工,雇佣村民管理,提高并带动原来经济发展状况,加大农村经济大幅度提升。城市和农村联合经营发展模式是指农闲时期,农民可自行生产的特色的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并向市场推广,利用原有资源提高生活水平。丰富城市生活结构,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转型议程,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对村民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2 农村经济与高效农业产生的影响

2.1 增强粮食生产

农业是我国始终坚持最为基础的基本方针,使农业得到很大发展。但在耕作制度、经营方式等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做法,造成土地等资源利用不尽合理,有限的投入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仍然没有摆脱比较效益低的局面。21世纪初我国的综合国力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农业的稳步发展是关键。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工作要尽快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向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把工作重点转到为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小城镇建设提供先进适用技术上来。有关部门、地方应根据各地实际条件,采用“公司+农户”或企业集团等实体办试区的方式,切实为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卓有成效示范。在贫困和落后地区要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当地优势资源,依靠科技脱贫,为“扶贫攻坚计划”做出示范。

2.2 提高生产力水平

发展高新技术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国际上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以及高新产业的形成正是起步初级,高新技术成为高效农业的发展和研究的主功策略,国家和地方要在有条件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一批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同时注重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结合,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示范点、试验区,引导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成果转化,努力攀登新高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继续重视和支持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等品种资源的引进及新品种选育、土壤环境监测、病虫害情况监测预报、节水农业,防治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渍化、草原退化,资源再生等农业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在抓好P键技术的同时,要重视农业科技宏观发展的规则、政策等研究,努力提高水平,不断充实科技储备,增强我国农业发展后劲。

2.3 农民的综合国力素质有待提升

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农民,鼓励农民采取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机械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拓展全民视野,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开展有关法律宣传教育,号召、鼓励农民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和培养,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和开发农村科技人才。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培训支撑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采用重点培养、分层次培训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要实行农科教统筹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做出努力。

2.4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

我国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动物疫苗、饲料添加剂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农业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水平,在某些领域始终保持国际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科技工作应在继续保持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同时,努力发展农业科技型产业。有条件形成产业的技术成果,都要不失时机地向产品开发处延,向产业化方面发展,要组织科技人员对产业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使期获得高经济效益。国家、地方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尽快形成一批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

篇7

 

农村公路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矛盾共同体,公路的建设对其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困扰。如果我们在修建农村公路之后,给当地的农民带来新的生态破坏,或者是修建好公路之后,再来修复环境,经济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建设生态农村公路,把建设和生态环境相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对生态农村公路界定的哲学思想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态农村公路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于生态农村公路建设全过程的思想。农村公路建设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初期就需要从全局出发,把握农村公路建设的生态目标。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需要我们秉持着既满足自身的利益又不会影响后人发展的利益的思想理念。生态伦理讲求的是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物种公平。我们在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应该着眼未来,既能满足当下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又使公路与经济、环境和社会各系统长期动态协调发展。最后能保障农村公路的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满足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需要。

 

我国农村公路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十报告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相吻合的,农村公路生态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关系相当重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修建农村公路的过程中,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的力度,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农村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在一起。二生态农村公路建设的价值分析生态农村公路的建设能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

 

1.经济价值分析

 

在“十二五”规划中,交通运输部给出的公路建设总里程目标是450万公里,而涉及的农村公里数就多达390万公里,可见修建农村公路的重要性。结合生态建设的需要,农村公路的修建应该摆脱传统的粗旷式建设,转向生态农村公路建设,强调农村公路的生态性,才能说明农村的公路建设是健康的,建设生态农村公路才能够提高农村区域的竞争力,才能使该区域的经济稳步发展起来,从而真正改变农民的生活,增加农村产业发展的机会。例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的摆忙乡,地处高寒地区,海拔高,地势险峻,最高海拔1768米,平均海拔1400米,这里常年大雾弥漫,气候凉爽,此外,摆忙乡出产的毛尖茶外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勻整,色泽绿润,叶底嫩匀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汤色绿中透黄,滋味鲜浓回甘,为都匀毛尖中的上品,2010年入选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摆忙乡是一个集茶叶生产和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乡镇,但由于早期受制于道路交通,该地鲜有发展。近几年,都匀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茶山游旅游线路,以生态文明发展为指导思想,修建了一条单线长25公里的生态农村公路,该路段的路面全程均为混凝土,线路所经之地全是茶园、茶场、茶庄,让游客最大限度地感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毛尖茶故乡旖旎秀美的风光和浓浓的茶叶文化。该乡生态公路修建至今茶叶经济收人4200万元,惠及茶农7500人。可见,生态农村公路的建设能提高农村区域的竞争力,能使区域的经济稳步发展起来,.从而真正改变农民的生活,增加农村产业发展的机会。

 

2.社会价值

 

生态农村公路的建设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远远髙于其交通价值。一方面,农村公路不仅是为农民提供出行的便利,也为农村孩子的就学、就医,甚至是就业等多个层面都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实现了增加农民收人的奋斗目标,比如贵州省龄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有一个镇叫毛尖镇,该镇总面积212.3平方公里,位于都匀市以西33公里,都匀市甘塘镇位于其东,贵定县猴场堡镇位于其西,都匀市平浪镇位于其南,毛尖镇内贯穿了一条25公里的922县道,毛尖镇山脚处有一条髙速公路和一条髙速铁路穿过,其中都匀北闸道口(厦蓉髙速公路)距毛尖镇仅22公里,贵广髙速铁路贵定站距毛尖镇24公里。毛尖镇的优势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它位于都匀市螺丝壳山顶处,以髙山丘陵地貌为主,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海拔在980~1720米之间,平均海拔1480米。毛尖镇南面还紧靠国家级自然风景区斗篷山山脉,东面是都匀石门坎水库的水源地,整个镇恰似一个硕大无比的螺丝。该镇盛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毛尖茶,从前由于该镇位于都勻市螺丝壳山顶处,道路蜿蜒崎岖,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很多人都望而却步,毛尖镇的旅游和茶叶销路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如今,贯穿毛尖镇25公里的922县道给这个镇带来了生机,同时农村公路的修建把道路修到了韦尖镇农民的家门口,该镇农民抓紧发展机遇,开发了一条茶山生态旅游线路,线路所经之地全是茶园、茶场、茶庄,到毛尖镇参观游览的中外游客呈成倍增长的态势,都匀毛尖不仅在国内开辟了市场,也远销国外,真正实现了生态农村公路,发挥了它的社会价值。

 

3.生态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价值就是建立生态价值观,这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对于农村公路的建设要追求生态建设,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思想上要树立生态价值观,也就是说,修建农村公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农村公路的生态价值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系统功能。其次,农村公路的生态价值会影响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比如贵州省锏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该村坐落在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内被誉为“天堂河谷”的太平河畔,从云舍村寨到江口县县城的路程jfi7公里,到梵净山南山门路程近23公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439户1717三生态农村公路养护对策的价值分析。

 

对农村公路养护提出的对策是五花八门的,由于农路公路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还比较低,因此有必要从法律的层面对这些对策的价值进行分析。

 

1.抓源头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公路处于开放式的状态,造成路面损坏的原因有很多,如超限运输的汽车、自然灾害等。路面一旦被破坏,事后的修复工作是比较困难而且投入很大的,很多乡政府或是其他有关部门由于资金的短缺导致生态农村公路修复不及时也是常有的事。在这些导致农村公路被破坏的原因当中,比较严重的是超限汽车的运输问题。笔者认为源头管理十分重要,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应联合执法,对超限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把控。从源头上'消灭超限的问题,减轻农村公路路面的损坏程度,这样做的经济价值是很可观的。

 

2.加大处罚力度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对于超限、超载运输的处罚没有严格的标准,超限运输行为一直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如果加大处罚力度大,以身试法的人就会少很多,因此,对运输主体的处罚应该多样化并呈递增式,应该根据非法从事超限运输的重量、次数规定罚款的额度,甚至吊销资质证、责令停业整顿等,加大法律威慑力,减少超限、超载的发生。

 

总结

篇8

【关键词】 农村公路 管养机制 发展 养护

本世纪初以来,大量农村公路的兴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也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生态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围绕着农村公路,各地着力发展粮食产业带、茶叶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水产养殖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花卉苗木产业带和水干果产业圈、蔬菜产业圈、畜禽产业圈等各种生态经济,农村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已滞后于实际需要。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公路管养机制,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一、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67.8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44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55%;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7.43%,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6.46%,比上年末分别提高0.25个和2.42个百分点。经有关经济学家测算,农村公路每投入1元,就在当地产生10元的经济效益。通村公路改变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分割,为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使农民从家到县城路上时间减少30%,到镇集贸市场路上时间减少25%,使学生到学校时间减少20%,使农用班线车往返时间减少5%,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40%。同时,也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居民点和示范点的发展,新农村新生活的美好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分析

“三分建,七分养”。公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学的管理与及时、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农村公路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养护,路况必然会下降,进而妨碍到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公路的管养突出表现为“两低两难”。

一是公路等级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不强的缺陷。目前,农村公路中准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占了总里程的60%以上。特别是山岭重丘区的农村公路,因为边坡、挡墙不够完善,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

二是安全通行能力低,交通安全设施普遍不完善。山区公路普遍存在线型差、急弯多、陡坡多、临水临崖路段多,安全隐患先天存在,同样受建设资金不足的限制,大部分农村公路只能注重主体工程建设,在安保工程建设上投入少,造成一些安全隐患的产生,影响着群众的安全出行。

三是管养资金筹措难。农村公路管养的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地方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对农村公路管养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同时,由于在康庄工程建设中,受益乡村已经进行了筹集,再次筹集资金用于公路的日常管养显得后继乏力。通过各种渠道募集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制约着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地方由于路面失修路况大幅降低,水果蔬菜等生态农作物颠簸着运到山下已经开始腐烂。

四是生态养护实施难。目前在农村公路的大修中修和日常保养中,受资金、机械、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养护还不够生态,甚至一些养护工作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废渣弃土到处散落,严重破坏了周边生态。

三、创新农村公路管养机制

1、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农村公路的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但对于后建设时期的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方方面面普遍重视不够。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必须突出“三个结合”:一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积极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沿线乡、镇、村的支持,力争将农村公路管养与文明村镇创建、“千村示范、百村整治”等新农村建设有效载体相结合;二是与建设平安县(市)、平安乡镇结合,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后通行条件改观但安全设施设置不够健全的实际,将农村公路的管理纳入到平安县市、平安乡镇的建设中去,摆上党委政府议事日程;三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的中心工作,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公路的支撑,加强农村公路的管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力推广生态养护和预防性养护

在专业养护方面,注重生态养护。通过修筑拦水埂、跌水坎等措施,预防和治理路基冲缺和水沟及边坡的冲刷问题,同时绿化、美化路基和边坡;通过加强对桥涵、构造物的检查、防护,确保桥涵及沿河路堤挡墙驳岸等构造物完好;通过经常清理边沟、清理涵洞,保证排水通畅,杜绝水漫路面;通过做好路肩培筑工作,有效处理好路肩积水问题,充分发挥小挖机及多功能机械的优势,清挖“假水沟死水沟及断头沟”,培筑土路肩,并用冲击夯和平板夯夯实,切实做到全面养护,提升路容路貌。

3、建立专业和协管结合的路政管理机制

针对山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特点,一方面合理设置基层路政中队、增加一线管理力量,另一方面依托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把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制和日常养护运行机制有机整合起来,资源共享,发挥规模效应。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动公路沿线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着力创建共管共建的路政管理局面。比如,对各乡村公路的受益村进行引导,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村民爱路护路公约》,并以公约牌的形式设置在村里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着每一名村民爱路、护路;根据农村公路分布的特点,聘请工作能力强、热心于公路管理的农村老干部担任公路管理的信息员,在遇到违反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形时,在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和制止,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在农村公路上设置了大量宣传牌,使公路沿线群众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来发现和举报各类公路违法行为。通过这些措施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沿线群众的农村公路主人翁意识增强,真正把农村公路当成自家的路去爱护、保护。

4、打造标准化的农村公路养护站所

推行公路管理站规范化建设。一般应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养护管理站的站长,对建设规范化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工作非常支持,积极提供场所,配备电脑、空调、桌椅、资料柜等设备,并按统一要求实施“两制度”、“三职责”、“七图表”上墙和养护内业资料的规范化,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成为了农村公路养护的牢固阵地。

5、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

要着手组建一支相对稳定和素质较好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根据农村公路基本上都是采取分段承包的方式进行养护的实际,在选择养护承包人时,一般首先由公路所在地村两委集体讨论推荐,由公路部门和相关乡镇共同确定。这些被推荐人员,本身就是公路的受益者,责任心强、热心于公益事业,因此能够较好的完成公路的日常养护任务。为了提升养护人员(养护承包人)的养护水平,公路部门和乡镇联合开展了养护道工(养护承包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乡镇提供培训场所,负责组织召集人员,公路部门则提供师资和教材。除了专门培训之外,平时,各公路段下属的专业养护公路站的技术人员定期对村道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建立健全公路技术档案,拟订保养工作计划。通过这些措施,乡村道养护人员的养护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6、规范实施养护考核

为保证养护工作的及时到位,在明确养护管理主体的基础上,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部门―乡镇―养护承包人层层考核的工作机制。县级政府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到对乡镇和交通部门的考核之中,交通公路部门按季对乡镇养护管理工作和养护质量进行考核,两项考核均与经费补助进行挂钩,乡镇则按月对养护工的养护情况进行考核,抽查养护工的出勤天数,将养护质量与承包款挂钩,并公开考核结果。在乡村公路上,要设置了《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牌》,标明责任部门、督察部门、养护承包人和监督电话,公路养护如果有没有达到技术要求,责任在谁一目了然,同时社会群众也能够参与到养护工作的监督中来。

四、稳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渠道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重中之重是资金渠道问题。当前,地方各级财政均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上级部门补一点、地方财政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沿线群众集一点”,逐步形成政府为主、农村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模式。根据当前的物价水平,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渠道一般应从以下方面予以保障。

第一,省、市、县三级财政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需要,按照县级财政为主,省、市财政补助拨款为辅的方式,筹集和安排专项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省级养护专项资金由一定比例的燃油税返还、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和其他省级财政安排的资金构成,其中从燃油税返还中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返还总额的15%。经过测算,一般说来,省级财政应当按照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安排养护资金补助,县级财政应当按照每年每公里分别不低于4000元、2000元、500元的标准安排县道、乡道、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资金,才能够基本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需求。省、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均应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二,乡道、村道管理养护资金可以通过公路沿线受益单位、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款,村委会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限用于村道)等方式筹集。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单位利用上述资金直接从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免征营业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过程中,行政性事业收费予以减免。乡道、村道路面大中修、水毁路段的抢修恢复等投资额较大的工程项目,一般应由省财政、县财政、镇和村分别按20%、50%、30%比例负担维修费用。

第三,建立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拨付渠道,严格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预算拨付资金,保证养护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乡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养的责任主体,交通部门承担行业监管职能。据此,省级统筹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应拨付至交通部门,由交通部门根据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考核情况和实际,会同财政部门进行拨付。县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由县交通部门会同乡镇政府申报,列入年度部门预算,按照县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要严格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年度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未完工的养护工程项目资金以及当年的管理养护资金,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丽、刘艳娜、徐星: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式[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1).

篇9

关键词: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07

1 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党加强对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的人力、财力多方面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做好现代农业的引导,提高农村经济收益。将现代先进农业耕种技术,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增加r业经济收益比重,实现农民经济增收;农村农业种植中结合可持续发挥的生态农业种植理论,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种植规划,并逐步引导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形成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循环式发展。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地势资源优越,充分结合我国当地的地理优势,促进当地农村经济收益增长,实施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洮南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为例,洮南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四季分明,在农业经济发展上具有地域优势。随着我国对农业种植经济的投入比重不断增加,洮南市的农业基本特征,实现农业种植逐步实现科技化、专业化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对当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主要归结为:当地农民的可持续农业意识较低,农村农业种植循环性低;农业种植绘画缺乏科学性,农业种植总综合利用率;当地农业发展的产销水平结构体系不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循环性较差。从洮南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持续可循环发展依旧任重道远[1]。

3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3.1 提高农民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现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农民农业种植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当政府做好农业种植科学规划,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农业发展规划,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提高农民可持续农业经济意识的引导。例如: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干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宣传,将大面积秸秆焚烧转变为秸秆能源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气体作为农民生活能量供给来源,结合农业生活实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利用意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洮南市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循环综合发展。

3.2 加强农业种植生产的现代技术措施的应用

现代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加强农业种植生产的现代技术措施的应用,结合农业种植科学规划,将现代农业种植发展技术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质量和种植速率,降低农村农业种植中的人力应用,缩小农民农业种植的经济成本。例如:洮南市政府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实现科学种植,大量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生产设备,当地农民种植中,做好对农村农业发展种植监督管理,聘请农业设备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设别指导,不仅大大提高了洮南市农业种植的速率,同时也促进当地把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促进洮南市农村进行增长。

3.3 合理应用当地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综合发展

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合理应用当地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综合发展。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为例,洮南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地势辽阔,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结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应用平原地势开展农业规划种植,科学规划农业种植次数,提高农业产量;总额应用吉林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林下经济,实现农业种植综合开发应用,东北地区资源综合应用,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

3.4 逐步形成完善的农业发展产业链

现代农业发展也应当充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提高农村信息畅通度。形成农村农业种植产销平衡的生产模式。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为例,当地农民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销售市场探索,做好市场产销信息调查,农业资源综合应用,逐步形成产销配合一条龙的销售模式,实现当地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

4 结论

加强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农业开发综合应用,促进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措施,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严力蛟.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

篇10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 对策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全国一流,世界闻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具价值的物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建省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形成、深化。从建省之初提出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举措,到上世纪末相继出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再到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海南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生态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然而,由于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断蚀食和淡化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甚至冲昏人们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严重。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法规措施,但海南的生态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严重威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存在,保护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海南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海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工业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显著。不过,农业(农村、农垦)生产、旅游开发和房地产扩张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范围广,危害大,不容忽视。就破坏范围而言,农村散布全岛各个角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及,既包括农村周边生态环境,也包括生态保持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就破坏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国一样,所面临的一共性问题,如生态林地损毁、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污染等,一个都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呈缓慢退化之势。对于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态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已遭受摧毁的生态环境,促进其恢复的力度不够。

(一)农作物违规和无序种植对生态的损毁极其严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调研,亲眼所见,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生态区都已被或正被农业种植所蚕食、分割、截断孤立,完好无损、绵延完整的生态在海南已极为罕见。几乎所有农村周边小山丘上的原生态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农作物。高大一点的山岭,也多数逃不过被围剔的命运,只剩下顶峰、沟壑里一小块所谓的生态林,如琼海市官塘区的白石岭、万宁市礼纪镇的西岭等,在这些地方,山上山下,处处是槟榔,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哒热带雨林景区,实际上除山壑里还保留着原生态植物外,整个景区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园、龙眼园等果园团团包围。即使是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也被农业种植片片蚕食,层层分割,面积委缩、功能退化,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一些以往常见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种。

海南农作物违规、无序种植在上世纪末达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态推向灭绝的边缘。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橡胶、槟榔、橙桔、菠萝等,当时尤以槟榔种植最为疯狂。由于农民认为槟榔的经济前景较好,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曾一度出现家家户户种槟榔,到处垦荒种槟榔的景象。本世纪初,违规、无序种植的势头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业局提出“25°坡度以上种黄金都不行”的口号,下决心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但整体破坏格局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续破坏行为仍然发生,恢复措施乏力。

(二)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

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产养殖、陆地养殖、山区养殖等各种农业养殖并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品,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农村养殖几乎均无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户,生产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沟溪流,流进江河湖海。小户小排,大户大排,污染日积月累。农业养殖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导致毁林损地的一大要素。养殖所到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完全被毁。万宁市神州半岛风豪港湾原有的一大片葱翠美丽的红树林,就因水产养殖扩增而渐被砍光。

农药化肥是生态环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如今海南农业生产几乎是无作物不施化肥,无瓜菜不撒农药。由于农药化肥用量极大,残留物多,时间持续,加之用法不够科学,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非常惊人。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在海南各地乡村的田间地头,土质变差,水变浊变臭。昔日田沟小溪清澈见底、鱼儿穿梭的景象已难觅踪影。

(三)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围内,不论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更难应付。城市有专门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农村却没有,且农村范围广,地区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约占全省农村总数的一半,乡村公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进展极为缓慢。在农村,生活污水横溢现象依然普遍,日用废旧物品、塑料袋、建筑废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随意抛扔,随处可见,阻塞河沟,污染田地,妨碍观瞻,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数乡镇企业高耗低效治污无力直接危害环境

海南是工业落后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现象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乡镇企业经济单位已愈5万多户,其生产活动无疑与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高耗低效,对治污往往有心无力。其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气废烟、污水毒物甚至没有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成为生态杀手。在调查中容易发现,乡镇企业多的地方,环境污染总是相对较为严重。

二、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耕种土地供给,更多的化肥农药和扶助设施,从而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构成新的威胁。与此同时,热带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优质高效的农业,讲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节能环保,因而也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战胜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透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行和保障措施。

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割断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等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的环保标准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控,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海陆空立体监控体系,采用卫星传感、水质测验等科技监测与人工实地察看相结合,职能部门专业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临近地区和敏感地区的监控,也不疏漏边远偏僻地区的监控,实现环境监控全省实时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生态环境监控问责制。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监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查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科学果断措施尽快恢复被毁自然生态。对保护区内种植的农作物,采取政府补偿、奖励和农村自愿的办法,坚决予以推毁。恢复生态,切不可用人工种植公益林的方法,人为干预生态区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的多样性。海南雨水阳光充足,空气滋润,只要不人为破坏,生态恢复相对较快。

(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切实将绿色发展成绩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节能增效,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绩,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力,甚至放纵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分类处置垃圾、减少排污、节约能源资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培养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沟、污水处理厂、净化沼气池、垃圾处理场等。有条件的修建乡村公园,绿化美化乡村内外环境。

(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研究》的成果。

篇11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农业经济;农村金融生态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8-0029-03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后危机时代,如何从农业经济视角认识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及其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采取相关金融政策措施,支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打造良好农村金融生态,实现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金融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农业经济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凸显脆弱性

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从农业经济视角看,后危机时期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发展成长中所需要依赖的农业经济基础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凸显。

(一)农村产业的自生能力不足在危机中凸显

农村产业自生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能力和转化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科技成果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不尽如人意,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不足,农业资源的生态保护由于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农业内部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力和抵御外源性生态侵害的能力下降:农业生产要素(资金、物资)的运筹能力不足,资金在农业经济部门的资源稀缺性尤为突出,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资金往往从农业流向农外、从农村流向城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物流服务、资金流和信息流服务不相匹配,农产品的交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农田设施保障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农业劳动力素质能力不足,包括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现代意识等还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二)农村经济外部依赖性在危机中凸显

农村社区的解体与农民社会身份的缺失导致农业对工商业的依附地位进一步加强,由于出口需求的缩减,城市相关产业经营不景气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回流,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危机之初的农民工返乡潮,一方面暴露出农村产业结构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农村社会由于缺乏自立对外部所产生的依赖关系。长期以来,农民工处于“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候鸟式”流动状态,其返乡行为始终与其外出行为,从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农民工大量迁徙流动,预示着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的主业和主要收入来源,而农村经济中的农业极有可能演变成为粗放式的“业余农业”。

(三)农民增收的难度在危机中凸显

金融危机导致对农产品的需求疲软,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十分明显,这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行与销售行情的下行更是严重伤害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仅妨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并且对稳定中国的农村与农业生产也是极为不利的。金融危机还使得许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对进口的农产品设置各种新型贸易壁垒,人民币的升值也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四)农业结构失衡在危机中凸显

首先是农业市场结构失衡。由于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农产品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影响市场的主体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产品的竞争由数量竞争转变为质量竞争,市场范围由本地市场扩展到外地市场,由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然而农业结构调整并没有跟上市场的需求,市场目标导向不清,产品缺乏竞争能力,产销策略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

其次是农业产业结构失衡。农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已成为许多农产品“卖出难”、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盲目跟进等原因造成新的趋同,又加剧了农产品市场的恶性降价竞争,隐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是以牺牲当地资源优势和经济效益为代价的,这种规模不经济的发展业态是导致数量型农业增长模式的根源。

三是农业区域结构失衡。在市场条件下,产品的质量需求使资源优势显得特别重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就是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收益。目前还不能做到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地域分工,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集中度高的、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础,区域比较效益不突出,获取交换价值空间极其有限。

二、农村金融生态的脆弱性影响农村金融发展

(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影响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改革强调的是市场化的道路,农村金融供给的利益调节机制必然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面对比较效益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村产业,金融部门优先把资金配置在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金融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名为“支农”的机构或资金,往往倾向于离开农村,而农村信贷资金强烈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农村金融供给的利益调节机制与农村比较效益的错位带来了明显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成为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伴随农村经济比较效益低下的是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以及成本与风险、非生产性借贷为主这四个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问题。所以,如果金融机构自然选择,它们会纷纷离农而去;而如果政府强令金融机构支农,农村金融机构又别无选择的话,则因无法克服上述四大问题带来的成本和风险问题,会累积损失,最终变成“问题金融机构”。

(二)市场需求不可持续影响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化解经济危机,一般认为以农村市场为突破口,国家出台了汽车下乡补贴、农机具下乡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一系列措施,目的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这一政策效应虽然明显显现,但对于启动庞大的农村市场确是杯水车薪。属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其边际消费倾向应该大于城镇居民,然而由于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导致农村家庭的高储蓄倾向,因此,启动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要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前提。在农村市场的消费基础不巩固甚至还十分脆弱的情况下,很难想像会给农村金融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作为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而利益受损的农村和农民,应该得到必要的相对利益补偿,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目前看来,实现这一过程主要有两种可行的途径:一是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增加农村收入、提高农业补贴,或者通过政策性金融弥补市场失灵。二是推进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吸引资金回流农村,通过资本输血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前一种途径属于一次性外部补偿,后一种途径则内生于制度变迁产生的市场扩容,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支持。因此,必须尽快调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价值取向,出台可行的替代性调整方案与政策,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中对农村市场给予更多的补偿和资助。

(三)农业保障机制不配套影响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保障救助体系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配套。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障救助机制。在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遭受天灾人祸,农户就束手无策,难以规避风险。农村金融机构从资金出路和经营效益角度出发,有着强烈的贷款愿望,但考虑到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和农户偿贷能力有限,又存在“畏贷”心理,对支持现代农业信心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配套。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各级地方财政有限无力投入,而农村金融机构担心风险不愿投入,这些项目基本上靠农民自己投入,且投入严重不足,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落后,与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不相适应。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金融策略

(一)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1.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适应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要鼓励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增加在县域地区的网点设置。对新设立的机构网点应缴纳的税收予以适当减免,对开办初期经营亏损的,财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充分肯定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加大对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2.通过财政引导,激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由中央财政和各地省级财政共同出资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降低金融机构支农风险,使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得到回报。合理运用财政杠杆,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激励县域资金主要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对县域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较多的给予一定比例奖励。积极发展以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出资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机制。

3.逐步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降低金融支农风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满足农业多元化发展需求。创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对农业巨灾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分摊和转移,提高保险经营者的积极性。通过农业保险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合理分散信贷风险,调动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4.多措并举畅通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方式,引导国家保险机构、社会保险机构为中小企业经营者和融资机构提供信贷保险,分担担保风险。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完善和壮大创业板市场的同时,规划建设场外交易市场,尽快完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和产权交易市场,以满足大量无法上市的企业的需求,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

5.研究终端需求,开发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涉农机构应密切关注“三农”需求,要根据农民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发设计适合农户各类经营方式的生产贷款和农民助学、住房、耐用品消费等消费信贷产品,并要根据产品风险状况确定合适的利率水平以有效覆盖风险,实现商业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重点加强银行卡类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广具有存、贷、转账结算等多种功能的卡类产品,实现一卡多能,推广一站式的服务方式。

6.完善担保体系,切实解决抵押担保难问题。涉农机构要创新担保方式,积极探索多户联保、公司+农户担保、林权抵押、农机具抵押等新的担保方式。研究农村土地、房屋、承包经营权、农业收益权等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的可行性,缓解农村担保资源紧张状况。逐步引入担保、资信等服务中介机构,通过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开展农村信贷担保业务,从根本上解决“三农”贷款担保难问题。

(二)拓展农村信贷市场,支持现代农村经济发展

1.将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后危机时代巩固农业基础,拉动内需的重点。重点支持列入发展规划、政府主导、社会关注、具有显著民生效应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和农村能源与环境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农业生产基地开发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篇12

关键词:经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7X(2014)01-0007-02

On the economic rol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Zhang Kun1,Lijing Zhen2

(1.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Unit Dingzhou City, Hebei 073000;2.Di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Hebei 073000)

Abstract:The econom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t can break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risoner's dilemma." Currently, due to the acceleration and the market, the government forces of urbanization, such as the penetration of the community, the economy of rural communities are in danger of loss,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loss is only a temporary phenomenon, it can be reconstructed in modern rural communities and regeneration, this reconstruction and regeneration, has followed the path of a value rationality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combine.

Key words:Eeconomic; Rural communitie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中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甚至出现整村“公害病”的现象。农村社区(村民利益共同体)应以经济为纽带,充分利用经济,“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保护好自己的碧水蓝天。经济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意义重大,下文就经济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加以缕析。

1 经济是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

1.1 经济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最大难题主要在“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拓扑论中的范例,用来说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放弃通过合作实现最优目标的现象。“囚徒困境”常用来解释公共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个体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而经济是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们合作的有效工具。

1.2 经济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经济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相关规则。市场机制在这方面就存在缺陷。在农村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互动频繁本身就是一种监督。

1.3 经济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经济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在资源环境利用中的利益冲突,降低摩擦成本。与政府管理相比,经济体现为身份承诺、信任、关系等非正式调控手段,依赖情感、默契、理解等维系关系。在小规模群体中,依赖经济调节,要比依赖正式手段的政府管理更有效率、更人性化与更有灵活性,同时能够减少摩擦成本,协调冲突。

1.4 经济可以抵御外来污染转嫁当前在我国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是外界社会诱发与转嫁的。我国不少农村社区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仍然保护好了自身的生态环境,机理正源于此,反之则亦然。

2 经济流失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经济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经济能否恒久甚至增值,取决于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太大,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匿名性,匿名性使信任丧失,使规范失效,同时也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网络,经济也就难以形成与维持。反之,群体规模适中,人们之间保持很强的互动性,有利于经济恒久甚至增值。经济与社会结构状况是息息相关的。传统农村社区中人口相对同质,导致经济雄厚。

从以上可以看出,经济的形成与增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传统农村社区存在着良好的经济与以上条件关系很大。但是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渗透,农村社区中经济正面临流失的危险。社会结构的复杂,带来了利益需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削弱了人们对社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另外一种情况是外来污染摧毁了社区的生态环境。一些案例中,在面临着外来污染威胁之时,社区没有运用经济,进行抗争。尽管抗争不总是有效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3 经济的重构与再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传统农村社区拥有良好的经济,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许多农村社区利用经济进行“自组织”,较好地保护了社区的生态环境。经济的运用,是农村生态环境得以合理保护的关键。但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经济在农村社区中有日益流失的危险。

现代农村社区经济重构的起点是工具理性,即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理性选择的,也就是自私的理性人,为了私利得以实现,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选择了合作,因为合作要比不合作有利,这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工具理性的合作是有可能的,即使在“囚徒困境”模式中,人们之间的合作也要比不合作有利。自私的理性人之间,只要满足一些条件,也完全可以打破“囚徒困境”。

当然,以上过程并不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还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如制度设计、组织建设等。良好的制度设计是生成与积累规范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为社会网络的扩大提供了保障。组织建设是现代社区经济重构的土壤与基石。社区中各种组织(尤其是基于共同利益建构起来的组织),为社区居民交流提供了平台,大量的互动与情感付出,孕育了信任、强化了规范以及丰富扩大了人际网络,使经济得以积累与增值。

参考文献

篇13

1、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建.设体系

第一,要加大现代生态农业宣传,使山东省群众尤其是农民能够更好地认识生态农业。为此,要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综合使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在山东省普及生态农业技术和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知识与法律法规,以便当地农民能够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意识,培养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等习惯[1]。第二,要建立科学发展观念,加强理论整合与创新。例如,可以对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农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整合、创新,并综合山东省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现状进行优化、完善,以便构建的农业理论体系既顺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形势,又符合山东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从而确保山东省能够有序开展现代生态农业活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要积极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尤其要合理借鉴关于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学习借鉴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山东省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免因理论脱离实际情况,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妨碍生态农业建设。第四,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核算体系,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并努力将我国制定的绿色GDP统计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建立系统、全面的经济评价体系,促使生态农业朝着健康、可量化的方向发展。

2、重视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进程

第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匹配的政策体系。现代生态农业对物力、人力、财力以及科技力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进程,必须重视前期投入。山东省生态农业具有起点低、经济效益薄弱、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发展层次低等特点,这都要求山东各级政府重视制约因素,通过学习优秀经验结合当地情况,增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以及相关工程建设等。第二,要重视机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并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激励机制,促进当地企业、单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来,通过水土保护、植树绿化等一系列的农业综合开发行动,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第三,要加强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控制,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使用有机肥与无毒副作用的生物肥料,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相关化学物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控制减少污染,加强生态防护林等体系的建设,控制山东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并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另外,要实现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从而有效发挥标准化的积极作用,指导山东省生态农业朝着有序方向发展。

3、深化技术创新,夯实技术基础

第一,要增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深化技术创新,不断夯实生态农业技术基础,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建立多种生态农业科技投资体系,为当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收益机制,实现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第二,传统农业的优秀技术要加以改进与创新,促进传统技术的有效利用与发展。山东省传统农业发展基础浓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有效的继承发展。第三,要对生态农业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丰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建立全面的推广体系,培养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从而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技术成果利用率的提升[2]。

4、增强农民素质,构建多重模式

第一,要重视农民素质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农民文化技术修养的积累,促进山东省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的全面有效提升。第二,要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指导农民进行科学饲养、科学施肥施药,从而实现科学耕作,生态种植,促进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升生态农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第三,要有效发挥山东省优秀的农业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的多重模式。首先,要不断优化生态农业发展结构,调整山东省农业种植业结构,促进优质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多种方式经营。其次,要将水土保持与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山东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发展。

篇14

关键词:金融生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新制度经济学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2-0013-03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Rural financial ecology is the focus topic in financi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 and i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it’s a blind spot how to explain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principal and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oreticall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from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o explai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iming at offer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financial ecology;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一、引言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三农”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潜藏较大的金融风险,与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0%的金融不良资产是由银行体系外部环境造成的。在此背景下,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资产质量,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金融生态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综合金融生态的最新研究成果(周小川,2004;徐诺金,2005等),本文将农村金融生态定义为:农村金融生态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两者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是指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供应者或生产者,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从中国目前农村实际情况来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制、信用、地方政府服务等因素综合构成的环境,其中既包含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消费者的行为,也包括农村金融决策机构和农村金融监管机构行为。这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主要是指农户、农村企业和县乡政府等。

构建一个良性发展和动态平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提高农村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提供理论借鉴。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

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标准假设是将制度设为外生变量,各类主体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制度,并且无摩擦、无成本地从事经济金融活动。然而将制度排除在模型之外的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和预测实际经济问题时一再失败。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政府干预经济的成效和经济日益全球化使得制度的作用日益凸现。而从已有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来看,制度无疑是农村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关键变量,农村金融生态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可以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一)制度与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制度是众所周知的、由人创立的规则,其目的在于抑制人们可能有的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制度的实施机制。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政治及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合约;非正式制度指社会规范、惯例、道德准则等非强制性的约束(皮天雷,2006)。实施机制则是“产权流转过程中的运行机理”(R・科斯D・C诺思,1994)。制度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的学科,它关心的是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以及这些规则和规则集的实施对经济后果的影响(柯武刚、史漫飞,2003)。而以科斯为代表新制度经济学则将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包括法律、企业组织和社会政治文化等制度在内的“生产的制度结构”。新制度经济学派一般以产权、交易费用、经济组织等作为关键性的解释变量,沿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方法和工具,并在有限理性、效用最大化、机会主义等假设基础上,重新研究和估价市场配置资源所必须依赖的制度条件,侧重从微观和个人主义角度分析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周小亮,2004)。纵观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为完成交易所必需的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寻找交易伙伴和进行交易价格谈判、订立交易合约、执行交易和监督违约并对之制裁、维护交易秩序的各种费用的总和(Coase,1937)。二是产权理论。它主要研究产权的性质与结构、产权的起源与功能以及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和产权制度的]变,其中心旨意是说明如何通过明晰、调整产权安排,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制度变迁理论。其内容主要是探讨制度的起源、构成和功能,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力、方式、过程和类型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等,旨在说明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四是契约理论。科斯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的契约组合,导致不完全契约的原因是有限理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费用的存在。在科斯传统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上,学者们又扩展出新经济学史、公共选择理论和法经济学等分支理论。在张五常看来,新制度经济学观点或理论并非一个晚上冒出来的,而是与Knight(1924)、Coase(1937)、Hayek(1945)等人的开创性贡献分不开的。

(二)农村金融生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在本文看来,新制度经济学的诸多基础理论分支中,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和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在传统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法经济学,是对农村金融生态运行最具解释力的理论。

1.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交易费用

理性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然而现实的农村金融生态中,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农户、农村企业和县乡政府,以下均以农户统称)都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因为有限理性的存在导致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金融交易费用大幅增加。当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发现进行金融交易的费用太高或超过收益时,就会选择停止交易。在放贷之前,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调查农户的信用状况和经济状况、借款用途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贷款进行时,要发生谈判、签约费用;贷款发生后,放贷者要跟踪借款项目的实施情况和监督借款投向等。而且农户以小额信贷居多,金融机构要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庞大的信息费用构成了金融交易中的巨大成本。当这种费用成本过高时,交易将无法进行。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大规模撤并、农村储蓄资金大量外流就是对农村金融生态中高昂的交易费用的最好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制度的作用旨在节约交易费用,人们对制度进行选择与改革的动因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在农村金融生态中,作为金融生态主体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在特定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下进行的。不同的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金融主体行为。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的相对落后使得与农业金融支持相关的制度安排无法实施,或者说推广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成本极高,导致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资金供给缺乏。而由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一旦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资金供给缺失,农村金融环境发展就会无所适从,反过来也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整个农村金融生态恶化也就在所难免。

信用缺失的背后是信用制度的缺失,由此引致农村资金来源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制度缺失,也是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和制度需求出现失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对制度的需求源于经济主体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制度供给则是经济体系出现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在目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并不存在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均衡。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制度供给不足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需求过剩。这种制度供需的失衡是制度变迁的强大动力,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路径。

2.农村金融生态中的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理论是科斯传统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核心部分。我国学者林毅夫首先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概念,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及实行。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史来看,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直居主导地位。上世纪50年代,信用合作社在政府推动下开始兴起;60年代,国家指定当时的接管信用社;80年代,信用社划归中国农业银行管理;90年代,又实行行社脱钩,实行在国家管理下的自主发展的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然而,合作金融的框架虽已确立,但远未达到农民广泛参与的合作金融宗旨。从表象来看,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是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和降低金融交易风险的一些必需的制度安排。事实上这种强制性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广大农户的投资冲动,大大减少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交易数量,导致了农业金融支持的弱化。政府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行为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股独特而重要的力量,对金融生态主体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

制度因素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变迁受诸多因素影响,也直接决定了农村金融生态运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金融领域一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单一的局面,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逐渐多样化,如四大国有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开始在农村开展商业化经营,国家建立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等,农村逐步建立起一个基本上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落后的小农经济、典型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分割使得农村金融制度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大规模机构撤并,政策性银行也对经营范围进行调整。显然这种正规金融的制度变迁并没有为农村经济金融发展锦上添花,而是)上加霜。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政府从非正规金融生态主体中寻求金融产品和服务实为无奈的选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勃兴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农村经济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农村非正规金融或者民间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但带来的新问题是民间金融缺乏制度的规范而可能隐藏金融风险。

3.农村金融生态中的法经济学

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来看,法律是最基本的制度,而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扩展出来的法经济学则将法律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突出法律对经济金融领域的保护。法经济学围绕财产、合同和侵权等普通法的中心内容,以经济学的“效率”为核心衡量标准,采用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特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以及不同规则的效率(波斯纳,1997)。法经济学的进一步延伸则是法金融学。对转轨时期的金融发展来说,金融发展与改革中的结构性难题往往涉及法律和金融两个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整和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从生态的自组织性得到的启发是,农村的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按照秩序和规则进行。延伸到金融法制环境的秩序性,就是要求金融法制能提供农村金融生态运行的秩序保障,各经济主体在金融法制的框架内从事合法的金融活动。在法金融学这一领域最为突出的理论成果是美国学者创立LLSV模型(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Vishny,1997)。LLSV通过研究世界上49个有代表性国家的投资者保护与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国家其资本市场在规模和广度方面也较为领先,经济增长也较为迅速(郑长德、卞娜,2004)。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但我国农村金融法制保障相对缺乏。主要体现在:一是现行法律体系中缺乏《农村金融法》或《合作金融法》等专门法律规范,以保护农村金融这一相对弱势领域,以及为更好维护金融债权和信用秩序的法律条文有待补充与完善;二是司法环境欠佳,法律结构的适用性有待提高。如《破产法》规定清算程序上把银行排在最后,且未明确金融机构对欠债不还的债务人享有无条件的破产权,客观上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就农村而言,法律结构的适用性体现在为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活动提供法律的根据和保障,这些法律在实施保障时是有效的、及时的、可用的和能执行的。农村金融司法,除行政干预外,农村执行费用高、抵:担保物品处置难等,导致农村金融债权案件执行率低。虽然LLSV不是来自于对农村金融研究,但它提倡对投资者保护和关注司法效率的提高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结语

中国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或法律体系才能解决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才能有效规范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行为?本文认为不能仅仅靠抓几起金融大案和出台几部法规来解决,但完善立法和有效执法是基础。因为制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生性变量,已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完善的制度可以有效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增强农村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有利于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提高金融交易效率;有利于缩小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信息差距,促进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信息交换和资金循环;有利于改善农村司法环境,保障农村债权人利益。但如果制度功能紊乱、低效率或不公平,经济主体的预期就会扭曲,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因而,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制度环境是促使金融资本流向农村的合理的路径选择,也是使已经撤离的金融生态主体重新回到农村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徐诺金.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问题[J].金融研究,2005,(11):31-37.

[3]皮天雷.金融生态的法律制度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7-11.

[4]R・科斯 D・C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5]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35.

[6]周小亮.当代制度经济学发展中的两条主线与其新自由主义本质之剖析[J].学术月刊,2004,(2).

[7]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法律思想网,2004-12-17.

[8]Knight, H. Some fallaci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cost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24,38(7), 582-606

[9]Coase, R.H.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1937,4(3):38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