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考命题的趋势在于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探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自然因素分析:要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因素,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确定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最终确定比较合适的农业区位。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农业发展的对比(表1)。
■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如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二、不同区域气候、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华北平原广阔平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但因涝洼地和盐碱地面积广大,旱涝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中低产田广布。加上人口密度大,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而水资源紧缺,从而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秋末到次年的春初,华北平原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寒潮造成低温冷冻天气,秋末常使庄稼减产乃至失收;春初则使返青作物遭受严重的冻害。
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贫瘠的酸性红壤广布;地势高低起伏,耕地面积狭小。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但广大的丘陵、低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由于夏季风不稳定,该地区经常遭受洪涝、伏旱的危害;东南沿海省区还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往往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成为该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种植业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地面增温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上升,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和牧草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豌豆、牧草等品质优良且高产。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单纯谋求短时间内农业的高产出,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多种问题(图1)。
1农业旅游经济
农业旅游经济是以乡村原始的生态环境为平台,以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民俗文化和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资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观光开发和布局进行营销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为目的,集合了生态农业生产和农村旅游,展现了生态农业建设、农事劳作、体验农村风土人情,是获取农业知识和地域文化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项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体制变革和技术的运用,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保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满足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要的不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涵盖了农村、农民、农业以及生态环境领域,强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1]
3创意农业旅游
3.1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提出
创意农业旅游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的不足,找出一条创意+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笔者认为: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创意环境为背景、以创意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创意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乡村文化的整合,将创意元素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以创意农业生产和创意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创意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创意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参与创意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乡村情趣、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创意旅游活动。[2]
3.2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
由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到农业创意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创意元素为核心;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创意农业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实际上包含了上述创意旅游、创意农业和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从农业旅游的角度对三者的优化结合。从创意旅游的角度,它强调在旅游者参与互动、以创意元素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从创意农业的角度讲,它把旅游产品贯穿于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益、高价值含量的“三高”创意农业生产中。从农业旅游的角度讲,它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它把创意农业观光、农事劳作、农业研修、乡村度假、农家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和购物等旅游活动建立在创意农业的基础上,是创意农业生产、创意旅游活动、创意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创意型”旅游方式。
作为农业旅游的一种形式,创意农业旅游与传统农业旅游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建立的资源基础已由一般农业转变为创意农业,它以创意学、旅游学、农业景观学、美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具有旅游价值的创意农业资源和创意农业产品的开发和布局。
4创意农业旅游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关系--以海南为例
海南省1988年建省以来。一直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以此带动省内经济发展1988―2009年海南 省旅游产业总收入连年均以两位数字递增 (其中2008―2003年为17.03%,2003-2009年为13.41%)。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旅游以形式多样、功能齐全、服务范围广泛不断地将农业与旅游联系起来。特别是2009年12月31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推动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成,各种创意农业旅游应运而生。目前,海南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有农家乐、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等几个模式。
创意农业旅游形式即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同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创意的构思活动、新颖的主题,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购、娱的旅游区形式或者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在示范同的展示与示范,游客观摩、农民学习模仿,使农业技术推广由行政命令型转变为示范带动型,为农业科技 成果辐射推广做贡献。海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1年就有33家,其中著名的有: 海口绿枫农庄、文昌龙泉乡园、香世界庄园等这些示范点每年接待客流量达上万人次。使当地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千多元以上。 创意农业旅游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作用有以下几个共点:
首先,为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参与现代产业分工和分享现代产业利益找到了有效途径。据海南省旅游局统计,2008年底海南现有农家乐近50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7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l500多万元。在农家乐工作的农民每年净收入在1.0―1.5万元之间。
其次,提升产业层次。创新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互促进发展。在创新农业旅游中,既要做到发展生产,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由单纯提供农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文化产品、休闲产品的转化升级,从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最后,实现协调发展。创新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旅游业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顺应了城乡社会融合的要求,促进了城乡互动、市民与农民的交流。[3]
5创意农业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带动着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旅游如果缺少统一规划、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的出现,必将导致当地农业经济陷入困境,因此如何使创意农业旅游得以循环发展至关重要。
5.1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是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要改变农业旅游园区职能不清、角色不明的命运,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人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合作,优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宏观调控机制。依托市场,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依法管理,经济激励,科技发展和教育宣传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保障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5.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有序进行是发展农业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规范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的政策法规,颁布《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草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
5.3依托高新技术,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在农业旅游中的应用,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从农业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始就要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修复技术,及时对农业旅游开发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修复。因此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变先污染后治理为“源头削减和事后修复并重”的模式,建立环境保护协调机构,优化环保旅游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农业环保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旅游环保产业体系的建设,最终达到农业旅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SD);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
[DOI]10.13939/ki.zgsc.2015.40.060
1 引 言
我国农业税的取消,有着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其收入,恢复其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积极意义。然而,这种变革也给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方财税体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大萎缩,特别是一些农业税集中的地区,尤为明显。即使上级财政预算和国家财力性转移支付给予当地一定的补助,但这些措施都不能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地区产业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结合高新技术及互联网平台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规模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地促进个体经济与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地方税收。这对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实质地解决地方财政困难,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农产品加工业的SD模型的构建
2.1 农产品加工业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根据SD的建模思想,确定农产品加工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因果关系,划分为4个子系统,对其进行因果关系分析。
人口子系统:当出生人口增加,就业人口也增加,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随之增多,进而整个区域GDP提高了,反之亦然。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的增加会促使人均消费下降。
资源子系统:这里的资源主要指劳动力资源、可再生的农产品资源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和区域GDP增长过快,都可能导致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迅速减少。因此,合理利用资源,能够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区域GDP的质量。
消费子系统:消费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区域GDP的增长,有效地刺激了地区的整体消费,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区域GDP。
需求与投入子系统:区域GDP增加,人均消费增加,对深加工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促使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随之增加,相应的农产品贸易量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也随之增加,最终促使整个区域经济的大力发展。
2.2 农产品加工业系统流图的构造
根据前面的4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对农产品加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进行SD模型的构建。SD建模的核心在于整个系统的状态变量、速率变量以及辅助变量的构造选择。[1]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系统选择的状态变量包括区域GDP、农产品贸易量、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资源总量、从业人口、消费总量;速率变量包括GDP、贸易量、产值、人口、消费的增长率及资源消耗率;辅助变量包括贸易、人口、资源函数。本文运用Vensim软件对农产品加工业与区域经济系统进行流图的构造,得到整个SD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农产品加工业与区域经济的系统流图
3 以广西桂林市为例的仿真分析
3.1 桂林市经济发展现状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其有6个市辖区、11个县,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2013年年末户籍总人口521.7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9.4万人,人口出生率13.02‰,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3.41万公顷。2013年桂林全市生产总值为1657.90亿元,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8.1%、47.8%和34.1%,地方财政收入和全年出口创汇分别是180.37亿元、7.59亿美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232.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4552元,8361元。
桂林市有葡萄、辣椒、红薯、油菜、柿子、柑橘、甘蔗等主要经济农作物。桂林市十分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开展科技兴农,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开发,促进规模产业链,开创了一系列的名优土特农产品品牌,如荔浦芋、恭城柿子、罗汉果等。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相继建立了高附加值水产品、无公害蔬菜、竹林等生产基地。近年来,桂林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截至2013年全市已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27家,从业人员76546人,年产值6167995万元,利税721473万元,形成了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和木制品生产等四大支柱行业。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农产品加工业在桂林市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其在桂林市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表1 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指标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以上)[]数量[]在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中所占的百分比(%)
企业单位数(个)227[]35.52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76546[]42.64
工业总产值(万元)[]6167995[]32.17
工业销售产值(万元)[]5868543[]31.94
出货值(万元)[]489812[]52.58
利税总额(万元)[]721473[]30.39[BG)F] [HT6”SS]
数据来源:由2014年《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整理及计算而得。
3.2 仿真及结果分析
这里选取2013年广西桂林市的相关数据作为农产品加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的状态变量和辅助变量的初始值,仿真步长为1年,在充分考虑了人口、资源函数将会发生变动的情况下进行仿真分析,选择性对农产品加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的区域GDP、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消费这3项指标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图2~图4可看出,曲线1-4分别表示4种不同情况:①当前人口增长率、高资源消耗;②当前人口增长率、低资源消耗;③高于当前人口增长率、低资源消耗;④高于当前人口增长率、高资源消耗。
图2 区域GDP发展趋势图
图3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发展趋势图
图4 消费发展趋势图
由图2可看出:在当前的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可采用农业生态化或产业科技创新等手段,适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既符合当前倡导的低碳经济,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一致。[2]然而,当在高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将出现两种极端的发展趋势,资源消耗较低时,区域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反之,区域经济则是负增长。
由图3可看出,在当前的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无论资源消耗高低与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变动都不大。而在高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变动显著,这主要与桂林市从业人口在农产品加工业所占比例较大有着密切关系。
由图4可看出,在当前的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区域GDP即使增长了,消费变动也不太大。在高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消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区域GDP的增长而增加,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一个地区的消费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变动。
4 结 论
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建立动态系统的SD模型,对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有效拉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适度的人口增长可使从业人口增加,进而提高地区消费总额,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人口的增长不能过快,否则该地区将会出现资源消耗过度,失业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最终也会导致地区经济衰退。
对于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地区来说,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系统要素本身的结构上,而且体现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上。基于此,本文从系统和多因素相互影响的角度来预测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并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因此,桂林市可通过合理的发展规划,结合高新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产业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贸易量,提高农民就业质量,更好地引导农民致富,从而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旭.社会系统动力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三结论
[关键词]农业经济;区域循环;可持续;发展提高
[DOI]10.13939/ki.zgsc.2015.16.124
1 构设生态文明式农业发展方式
1.1 有效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的全面认识
在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其既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又属于生态文明领域范畴。特别是对于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来说,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做到人和自然的友好相处,做到绿色生产与消费。而在实际工作上,政府要加强指导作用,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与经营者提升对节能环保型生产、消费以及发展等环节的认识,不断强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1.2 强化农业资源有效节约
从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走高资源投入来提升产量已经不再符合实际要求。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生产与生活方式,加强污染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现阶段,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机械化方向发展,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对于资源的有效保护力度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在生产中往往出现牺牲资源获取短时间的收成,因此节能减排工作的重担更加艰巨。另外,还要积极引导农业副产品与相关废弃物的二次资源利用。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构建以个别村庄农户为区域的循环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例如,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部分乡镇通过秸秆制沼的办法,大力发展县区域循环农业,开发栽培食用菌、草莓以及猕猴桃等有机农作物,其对整个县乡农业经济具有质的改变,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该县已建立户用沼气3.3万余座,大中小型沼气工程32处。
1.3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3.1 不断优化生产方式,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在生产方式上要尽量摒除传统耕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农药与化肥施用的减量化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在符合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秸秆沼气化工程与太阳能工程等。从而实现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低投入、低能耗、有机化、生态化以及高效益,创新农业生产新方式。
1.3.2 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配套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式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才能让相关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上,要相应配套相关管理机构,强化区域内执法力度,从而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督,保证相关工作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电视网络、下乡宣传以及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不断引导涉农企业、农业经营者以及农村居民对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观念与法制认识,让每一个农村居民积极投身到农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引导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
2.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2.1.1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2.1.2 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
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
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3.1 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3.1.1 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 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3 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