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考命题的趋势在于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探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自然因素分析:要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因素,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确定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最终确定比较合适的农业区位。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农业发展的对比(表1)。
■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如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二、不同区域气候、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华北平原广阔平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但因涝洼地和盐碱地面积广大,旱涝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中低产田广布。加上人口密度大,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而水资源紧缺,从而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秋末到次年的春初,华北平原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寒潮造成低温冷冻天气,秋末常使庄稼减产乃至失收;春初则使返青作物遭受严重的冻害。
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贫瘠的酸性红壤广布;地势高低起伏,耕地面积狭小。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但广大的丘陵、低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由于夏季风不稳定,该地区经常遭受洪涝、伏旱的危害;东南沿海省区还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往往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成为该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种植业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地面增温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上升,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和牧草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豌豆、牧草等品质优良且高产。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单纯谋求短时间内农业的高产出,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多种问题(图1)。
1农业旅游经济
农业旅游经济是以乡村原始的生态环境为平台,以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民俗文化和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资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观光开发和布局进行营销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为目的,集合了生态农业生产和农村旅游,展现了生态农业建设、农事劳作、体验农村风土人情,是获取农业知识和地域文化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项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体制变革和技术的运用,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保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满足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要的不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涵盖了农村、农民、农业以及生态环境领域,强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1]
3创意农业旅游
3.1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提出
创意农业旅游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的不足,找出一条创意+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笔者认为: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创意环境为背景、以创意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创意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乡村文化的整合,将创意元素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以创意农业生产和创意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创意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创意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参与创意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乡村情趣、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创意旅游活动。[2]
3.2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
由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到农业创意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创意元素为核心;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创意农业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实际上包含了上述创意旅游、创意农业和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从农业旅游的角度对三者的优化结合。从创意旅游的角度,它强调在旅游者参与互动、以创意元素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从创意农业的角度讲,它把旅游产品贯穿于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益、高价值含量的“三高”创意农业生产中。从农业旅游的角度讲,它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它把创意农业观光、农事劳作、农业研修、乡村度假、农家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和购物等旅游活动建立在创意农业的基础上,是创意农业生产、创意旅游活动、创意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创意型”旅游方式。
作为农业旅游的一种形式,创意农业旅游与传统农业旅游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建立的资源基础已由一般农业转变为创意农业,它以创意学、旅游学、农业景观学、美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具有旅游价值的创意农业资源和创意农业产品的开发和布局。
4创意农业旅游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关系--以海南为例
海南省1988年建省以来。一直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以此带动省内经济发展1988―2009年海南 省旅游产业总收入连年均以两位数字递增 (其中2008―2003年为17.03%,2003-2009年为13.41%)。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旅游以形式多样、功能齐全、服务范围广泛不断地将农业与旅游联系起来。特别是2009年12月31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推动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成,各种创意农业旅游应运而生。目前,海南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有农家乐、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等几个模式。
创意农业旅游形式即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同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创意的构思活动、新颖的主题,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购、娱的旅游区形式或者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在示范同的展示与示范,游客观摩、农民学习模仿,使农业技术推广由行政命令型转变为示范带动型,为农业科技 成果辐射推广做贡献。海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1年就有33家,其中著名的有: 海口绿枫农庄、文昌龙泉乡园、香世界庄园等这些示范点每年接待客流量达上万人次。使当地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千多元以上。 创意农业旅游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作用有以下几个共点:
首先,为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参与现代产业分工和分享现代产业利益找到了有效途径。据海南省旅游局统计,2008年底海南现有农家乐近50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7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l500多万元。在农家乐工作的农民每年净收入在1.0―1.5万元之间。
其次,提升产业层次。创新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互促进发展。在创新农业旅游中,既要做到发展生产,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由单纯提供农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文化产品、休闲产品的转化升级,从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最后,实现协调发展。创新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旅游业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顺应了城乡社会融合的要求,促进了城乡互动、市民与农民的交流。[3]
5创意农业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带动着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旅游如果缺少统一规划、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的出现,必将导致当地农业经济陷入困境,因此如何使创意农业旅游得以循环发展至关重要。
5.1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是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要改变农业旅游园区职能不清、角色不明的命运,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人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合作,优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宏观调控机制。依托市场,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依法管理,经济激励,科技发展和教育宣传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保障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5.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有序进行是发展农业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规范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的政策法规,颁布《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草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
5.3依托高新技术,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在农业旅游中的应用,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从农业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始就要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修复技术,及时对农业旅游开发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修复。因此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变先污染后治理为“源头削减和事后修复并重”的模式,建立环境保护协调机构,优化环保旅游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农业环保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旅游环保产业体系的建设,最终达到农业旅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SD);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
[DOI]10.13939/ki.zgsc.2015.40.060
1 引 言
我国农业税的取消,有着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其收入,恢复其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积极意义。然而,这种变革也给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方财税体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大萎缩,特别是一些农业税集中的地区,尤为明显。即使上级财政预算和国家财力性转移支付给予当地一定的补助,但这些措施都不能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地区产业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结合高新技术及互联网平台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规模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地促进个体经济与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地方税收。这对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实质地解决地方财政困难,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农产品加工业的SD模型的构建
2.1 农产品加工业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根据SD的建模思想,确定农产品加工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因果关系,划分为4个子系统,对其进行因果关系分析。
人口子系统:当出生人口增加,就业人口也增加,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随之增多,进而整个区域GDP提高了,反之亦然。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的增加会促使人均消费下降。
资源子系统:这里的资源主要指劳动力资源、可再生的农产品资源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和区域GDP增长过快,都可能导致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迅速减少。因此,合理利用资源,能够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区域GDP的质量。
消费子系统:消费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区域GDP的增长,有效地刺激了地区的整体消费,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区域GDP。
需求与投入子系统:区域GDP增加,人均消费增加,对深加工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促使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随之增加,相应的农产品贸易量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也随之增加,最终促使整个区域经济的大力发展。
2.2 农产品加工业系统流图的构造
根据前面的4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对农产品加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进行SD模型的构建。SD建模的核心在于整个系统的状态变量、速率变量以及辅助变量的构造选择。[1]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系统选择的状态变量包括区域GDP、农产品贸易量、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资源总量、从业人口、消费总量;速率变量包括GDP、贸易量、产值、人口、消费的增长率及资源消耗率;辅助变量包括贸易、人口、资源函数。本文运用Vensim软件对农产品加工业与区域经济系统进行流图的构造,得到整个SD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农产品加工业与区域经济的系统流图
3 以广西桂林市为例的仿真分析
3.1 桂林市经济发展现状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其有6个市辖区、11个县,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2013年年末户籍总人口521.7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9.4万人,人口出生率13.02‰,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3.41万公顷。2013年桂林全市生产总值为1657.90亿元,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8.1%、47.8%和34.1%,地方财政收入和全年出口创汇分别是180.37亿元、7.59亿美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232.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4552元,8361元。
桂林市有葡萄、辣椒、红薯、油菜、柿子、柑橘、甘蔗等主要经济农作物。桂林市十分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开展科技兴农,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开发,促进规模产业链,开创了一系列的名优土特农产品品牌,如荔浦芋、恭城柿子、罗汉果等。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相继建立了高附加值水产品、无公害蔬菜、竹林等生产基地。近年来,桂林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截至2013年全市已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27家,从业人员76546人,年产值6167995万元,利税721473万元,形成了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和木制品生产等四大支柱行业。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农产品加工业在桂林市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其在桂林市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表1 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指标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以上)[]数量[]在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中所占的百分比(%)
企业单位数(个)227[]35.52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76546[]42.64
工业总产值(万元)[]6167995[]32.17
工业销售产值(万元)[]5868543[]31.94
出货值(万元)[]489812[]52.58
利税总额(万元)[]721473[]30.39[BG)F] [HT6”SS]
数据来源:由2014年《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整理及计算而得。
3.2 仿真及结果分析
这里选取2013年广西桂林市的相关数据作为农产品加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的状态变量和辅助变量的初始值,仿真步长为1年,在充分考虑了人口、资源函数将会发生变动的情况下进行仿真分析,选择性对农产品加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的区域GDP、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消费这3项指标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图2~图4可看出,曲线1-4分别表示4种不同情况:①当前人口增长率、高资源消耗;②当前人口增长率、低资源消耗;③高于当前人口增长率、低资源消耗;④高于当前人口增长率、高资源消耗。
图2 区域GDP发展趋势图
图3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发展趋势图
图4 消费发展趋势图
由图2可看出:在当前的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可采用农业生态化或产业科技创新等手段,适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既符合当前倡导的低碳经济,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一致。[2]然而,当在高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将出现两种极端的发展趋势,资源消耗较低时,区域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反之,区域经济则是负增长。
由图3可看出,在当前的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无论资源消耗高低与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变动都不大。而在高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变动显著,这主要与桂林市从业人口在农产品加工业所占比例较大有着密切关系。
由图4可看出,在当前的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区域GDP即使增长了,消费变动也不太大。在高人口增长率的情况下,消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区域GDP的增长而增加,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一个地区的消费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变动。
4 结 论
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建立动态系统的SD模型,对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有效拉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适度的人口增长可使从业人口增加,进而提高地区消费总额,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人口的增长不能过快,否则该地区将会出现资源消耗过度,失业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最终也会导致地区经济衰退。
对于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地区来说,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系统要素本身的结构上,而且体现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上。基于此,本文从系统和多因素相互影响的角度来预测桂林市农产品加工业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并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因此,桂林市可通过合理的发展规划,结合高新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产业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贸易量,提高农民就业质量,更好地引导农民致富,从而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旭.社会系统动力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三结论
[关键词]农业经济;区域循环;可持续;发展提高
[DOI]10.13939/ki.zgsc.2015.16.124
1 构设生态文明式农业发展方式
1.1 有效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的全面认识
在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其既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又属于生态文明领域范畴。特别是对于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来说,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做到人和自然的友好相处,做到绿色生产与消费。而在实际工作上,政府要加强指导作用,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与经营者提升对节能环保型生产、消费以及发展等环节的认识,不断强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1.2 强化农业资源有效节约
从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走高资源投入来提升产量已经不再符合实际要求。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生产与生活方式,加强污染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现阶段,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机械化方向发展,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对于资源的有效保护力度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在生产中往往出现牺牲资源获取短时间的收成,因此节能减排工作的重担更加艰巨。另外,还要积极引导农业副产品与相关废弃物的二次资源利用。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构建以个别村庄农户为区域的循环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例如,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部分乡镇通过秸秆制沼的办法,大力发展县区域循环农业,开发栽培食用菌、草莓以及猕猴桃等有机农作物,其对整个县乡农业经济具有质的改变,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该县已建立户用沼气3.3万余座,大中小型沼气工程32处。
1.3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3.1 不断优化生产方式,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在生产方式上要尽量摒除传统耕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农药与化肥施用的减量化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在符合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秸秆沼气化工程与太阳能工程等。从而实现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低投入、低能耗、有机化、生态化以及高效益,创新农业生产新方式。
1.3.2 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配套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式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才能让相关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上,要相应配套相关管理机构,强化区域内执法力度,从而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督,保证相关工作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电视网络、下乡宣传以及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不断引导涉农企业、农业经营者以及农村居民对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观念与法制认识,让每一个农村居民积极投身到农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引导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
2.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2.1.1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2.1.2 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
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
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3.1 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3.1.1 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 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3 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关键词:宝泉岭;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黑龙江垦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性地区之一。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持续增长的人口数量,日益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还是会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中出现,尤其是随着黑土层的进一步破坏,垦区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优势明显减弱,如何积极有效地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未来垦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国外对于如何进行农业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有以下几个:(1)美国的“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2)日本的“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3)德国的“生物农业”模式。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较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才真正开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其中,制定符合我国及区域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以宝泉岭分局为例,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研究区乃至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2 研究区概况
宝泉岭分局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九个分局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和松花江汇合的三角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39°35'至130°36',北纬46°33至47°54'之间。土地总面积575667公顷,下辖13个国有农场,宝泉岭分局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耕地面积31.75万公顷,占整个垦区耕地面积的13.53%,占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3.68%。
3 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3.1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方面,由于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整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实现粮食产量252.7万吨,种植业增加值27.6亿元,同比增长9%。粮食单产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7856kg/hm2,增长到2016年的9986kg/hm2,处于黑龙江垦区9个分局中较领先水平。畜牧业增加值36.3亿元,同比增长21%。
3.2 机械化程度
2015年,机械耕整地面积为415350公顷,在整个黑龙江垦区而言机械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有利于整个分局粮食产量的提高。但是,从各个农场来看,区域差异还是比较明显。其中,290农场机械耕整地面积最广,达到51820公顷;依兰农场机械耕整地面积最小,仅为4536公顷,差距达到10.8倍之多,可见宝泉岭分局机械化发展程度极为不平衡。
3.3 水利化程度
2015年,宝泉岭局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248711公顷,其中,绥滨农场有效灌溉面积最大,为40102公顷,汤原农场有效灌溉面积仅为323公顷,处于最低水平。可以看出,宝泉岭分局水利化灌溉程度区域差异比机械化区域差异更加显著。
3.4 生产资料消耗程度
从农药施用量来看,2015年,宝泉岭分局农药施用量为1230吨,相对于2014年有所下降。从各农场使用情况来看,290、军川和绥滨农场农药施用量较大,而江滨、名山、延军、汤原、依兰、梧桐河六个农场的农药施用量均小于100吨。从化肥施用量来看,2015年,宝泉岭分局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63431吨。可以看出,整个分局13个农场的化肥施用量还是比较高的。
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部分农场规模过小,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依兰、汤原等部分农场由于规模小,无论从土地面积、生产规模、人口总数、农垦生产总值,还是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等,都与其他农场或者垦区其他地区无法抗衡)。因此,造成了许多单一农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环节都要受到农垦外部的制约,农垦抵抗不确定因素影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农垦企业内部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实施难度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宝泉岭分局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
4.2 农垦单位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
宝泉岭分局土地总面积575667公顷,下辖13个国有农场,这对于农垦系统的统一经营管理非常不利,这也是制约该分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天性因素。最近实施的农垦农场体制改革过程中,还暴露出有些农场不能真正融入到地方经济、省级管理部门与地市管理部门相互推委、农场管理力度趋弱、农场与地方纠纷加剧等问题。
4.3 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近年来,为了追求产量和生产效率,农药,化肥,大量的除草剂应用程序,不仅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化肥施用量,农药,除草剂损失中的水,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同时,化肥在土壤中的硝化反应,转化成亚硝酸盐积累在土壤,蔬菜,饮用水,食品,饲料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农药在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农药(如六个六,DDT),通过植物,动物或人体对人类产生致癌作用,其毒性可能进入食物链。尤其是长期使用农药,使一些抗虫,使用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大,而且减少的影响,害虫猖獗发生,加剧了环境和食品的污染,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5 结论
宝泉岭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由于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整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机械化发展程度极为不平衡。水利化灌溉程度区域差异比机械化区域差异更加显著,整个分局13个农场的化肥施用量还是比较高的。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农场规模过小,产业化水平低;(2)农垦单位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3)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参考文献
[1]黄小黎.珠江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4,24(1):23-27.
[2]张久铭,王孟洲.平顶山市城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3):17-20.
[3]周玉翠,周竟成.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03(10):156-158.
关键词: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路径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既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生产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总而言之,只有站在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1精确农业
精确农业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农业学者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概念,精确农业自提出之后,便迅速得到关注与重视,目前各发达国家已经对精确农业进行了具体的实施[2]。精确农业是一种相对于牺牲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但产出较低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而提出的新型农业,其综合利用一系列现代化高新技术手段,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变率处理设备等,通过获取影响作物生长的所有环境因素与农田区域作物产量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作物产量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按需进行定位调控,因此精确农业也被成为处方农业。
2.2三色农业
三色农业中的“三色”指的是“白”“绿”“蓝”,也就是白色农业、绿色农业以及蓝色农业。首先,白色农业是一种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微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工业型新农业,其实质在于实现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白色农业主要有高科技生物工程中的“酶工程”以及“发酵工程”[3]。其次,绿色农业指的是以土水光气为基础的、传统意义上的绿色植物种植业以及依赖种植业生存的传统畜牧养殖业。最后,蓝色农业指的是水域农业,其主要内容便是开发与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旨在实现从开发利用陆地生物资源到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转变。
2.3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指的是,合理利用农业自身所具有的生态平衡系统、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取得的成果,并对区域资源优势进行充分、有效的运用,切实遵循循环再生理念以及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合理运用,对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的生产进行合理调控,最终实现农业优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构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推动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2.4集约型农业
集约型农业是我国的研究学者所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集约型农业与我国实际国情充分结合,适用于资源匮乏、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集约型农业的目标在于,首先,实现土地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的持续提高以及农产品自给率的持续提高;其次,实现农业从业人员经济收入的持续提高以及农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再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基础进行进一步完善;然后,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知识水平,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改进与优化;最后,实现农业政策环境的优化调整,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并确保该体系的顺利运行。
结束语
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当今时代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申俊玲.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02):32-33.
[2]施自海.县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459.
1.1不断优化生产方式,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在生产方式上要尽量摒除传统耕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农药与化肥施用的减量化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在符合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秸秆沼气化工程与太阳能工程等。从而实现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低投入、低能耗、有机化、生态化以及高效益,创新农业生产新方式。
1.2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配套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式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才能让相关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上,要相应配套相关管理机构,强化区域内执法力度,从而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督,保证相关工作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电视网络、下乡宣传以及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不断引导涉农企业、农业经营者以及农村居民对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观念与法制认识,让每一个农村居民积极投身到农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引导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
2.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2.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2.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3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3.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3.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4结论
关键词:中学地理;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教学是综合性、地域性的一门学科。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之后,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对立、对抗”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理学就是研究这个物质系统的全部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功能也是综合的。例如,一个资源丰富的流域,对人们生产、生活来说,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旅游、水利、矿产、气候、水产养殖等等)。这一流域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进行综合研究,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全球的地理环境虽是一个整体,但因各个地区位置的不同,又存在着地域分异。同时还应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任一区域内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在区域演变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区域的开发利用应当是综合的,相关区域的发展也是彼此影响的。
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加速改变着各地区的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与此同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愈益强烈,导致了区域性甚至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国土、经济、社会关系的严重失调。当今社会人地关系处于激烈的对抗之中。所以人地关系成为联系高中地理教材各章的主线索,也就理所当然了。可是,解决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呢?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由于高中地理上册教材编排体系是按照地球的圈层构造体系编排的,每个圈层又都顺理成章地由内部结构、特点、物质与能量的运动与转换、现象与规律、形成与发展,成为一个个“小而全”的完整系统。每一圈层又包容了相关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反客为主地排斥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内容。这些特点,使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可以根据“各层圈”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物质与能量在系统内的持续运动与转换的过程,首先树立学生的“持续”意识,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选择合理的方式,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社会和经济的效益。不能“竭泽而渔”,损害自然资源的发展基础。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要研究利用新的替代品;要研究这些资源利用的闭合循环系统;要有利于使其向持续利用方式的方向转变。对于可再生资源,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各种可再生资源能够循环再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能源。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选择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材中提到的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北方半干旱地区的退耕还牧、南方丘陵山地的林业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森林法的制订实施;牧区的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规定载畜量、建人工草场等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在教学中要深入浅出,润物无声。
对环境的需求、消耗也很多,对资源的开采是掠夺式的。为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日等国对世界上的贫困国家应持何种态度?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会影响到第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教学中要突出讲授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途径,例如要遵循生物再生产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对农业的持续要重视气候条件中的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此外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还与科技投入和社会制度有关,与农业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有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影响更大,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坚持两个原则:“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应结合本乡本土,看到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成就,师生共同探讨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保障机制;新农村
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基于不同资源禀赋形成的不同农业区域分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各区域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活动,由此也体现了农村地区的不同区域分工与不同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的目的在于达成整体效益的最优,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分工也在逐步调整,如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或产品等的流动加速,原有的区域分工和优势发生了改变,且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指导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从合作的角度来讲,区域之间的合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符合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以利益为基础,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要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趋势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内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目标,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三是整体筹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整体考虑,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注重分工与合作,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各自利益。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农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等。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应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立足于当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求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细化农业分工,构建完善的区域协作体系。区域农业协调的目标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新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空间秩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也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盲目跟风。
区域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和层次,为了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分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过大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且区域间的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其二,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低层次的占比不宜过大,这样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明显。现阶段,我国从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也面临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从政策方面来看,当前还缺乏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二)区域之间竞争关系显著,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以竞争导向为主,不同区域多呈现经济竞争关系,因此在行政区划之内,主要领导考虑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仍然以本区域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及时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利益也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来研究的,并没有从未来发展角度制定共同的目标,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学术机制,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差,区域之间缺少有效联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客观的事实,且不同区域均或多或少存在对环境保护关注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实际上也纵容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农村的污染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政府对引进来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周边群众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足,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四)低碳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受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农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以低碳农产品为例,低碳农产品市场作为新鲜事物,在我国东中西部都均有分布,但由于低碳市场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能够提供低碳农产品种类也不多,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有限,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低碳农产品都以本地为主,很少有出省或出口的地产农产品。我国地产农产品市场多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在市场管理层面一般以区域管理为主,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破坏了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这种带有半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低碳农产品市场向外拓展。同时,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般都是以农户为主,广大农村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低碳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有限,加之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区域生产的低碳农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数据监测盲区,即使是多年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农户,也无法掌握市场数据,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缺乏可持续的规划,常常导致低碳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一)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第一,投入减量化。由于农业发展农药化肥使用超标,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应对农药化肥进行减量,大力推动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使用农药,通过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农业废弃物只要通过合理开发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可以通过沼气利用方式将农业废弃物放到沼气池,既能够为家庭生活提供沼气,同时也能够将废弃物发酵之后用于土壤肥力改善等;对于可利用秸秆可以实施秸秆还田,也可以用于生物发电,造纸等;对于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农业作为支撑,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系统整体谋划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例如,打造立体农业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内进行混合耕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产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环境;再如,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路径。
(二)跨越地理范畴构建区域经济分工体系第一,构建更为开放的区域经济分工体系。以开放性的思维来推进区域分工体系建设,在分工体系建设过程中,敢于打破行政规划限制,按照比较利益,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大的经济发展主体,在大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条中进行合理定位,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区域经济之间能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第二,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分层实施梯度开发。可以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几个方阵,按照方阵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区域内的核心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不同区域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在考评过程中也应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更好的激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形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第三,优化区域经济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和差异情况,对区域内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安排,推进区内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农村规划多规合一,实现更为立体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第四,打破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区域内的产业形态、空间布局、体制机制等多方因素,敢于打破行政区划的诸多限制,根据区域内的不同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同时在对行政区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避免因为利益冲突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丘陵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6.05.236
1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针对丘陵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化程度低,水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丘陵地区必须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丘陵地区工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理念,突出把握好“稳政策、增投资、夯基础、促改革、强管理、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全面做好水利改革、发展和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2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观对策
由于丘陵地区服务、娱乐等第三产业,城市化进程较低,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大,该区域主要以农村为主,故基本不涉及城市发展用水战略。同时工业以传统行业为主,耗水量较大,在今后的规划发展中应当逐渐减少,因此,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宏观对策的重点是农业,农业用水战略:建设高效节水的现代化灌溉农业。
2.1丘陵区水资源开源战略对策
丘陵地区水资源供需实践表明,地区工农业、生活的发展过分依赖降水资源,使得用水保证程度低,难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由于地表水年际、年内变化大,供水没有保证,影响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这种情况在没有供水调蓄能力的丘陵地区影响更大。单一的依赖降水资源,使丘陵种植业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该区域的种植业以抗旱树木业和旱作粮食作物为主,作物产量均不是很高,农民收入相对平原区较低。为巩固和提高区域内水资源承载能力,必须构建多元化的供水体系和高效用水体系。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修建集雨蓄水池等供水工程,进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山地供水保证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措施:①加大雨水资源的开发力度。面对丘陵地区径流流量日益减少的实际情况,在丘陵地区应大力发展集雨蓄水工程,修建大型蓄水池,以解决当地人畜饮用水和生产发展用水。②开发利用地下水,提高地下水资源可利用率。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釆利用是解决当地可利用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由于丘陵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还具有较大开釆潜力,但是丘陵区域地下水资源埋藏深度远大于平原区,受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只有部分地下水源被开发利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条件进一步开采地下水资源,增加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量,改善丘陵地区有效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将成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开源战略的主要措施和重要对策。③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梯田蓄水农业。丘陵地区的缓坡地带(坡度小于15°地区)能够开发形成梯田,在北方地区基本种植树木,它们根系发达能够阻止水分流失,减少水土流失;而南方地区多种植水稻,这种作物根系可以集蓄、吸收降水为自身生长、发展和储备营养物质所用。总之,优化种植结构,发展梯田农业,可以减少水资源流失,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量,最终达到开源的目的。
2.2丘陵区水资源利用节流战略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主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①农业种植结构: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严格限制种植高耗水农作物,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适当减少小麦种植面积。②工业结构:合理调整丘陵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和低耗水行业,禁止高耗水产业的新建和扩建,努力减少区域内传统煤炭、机械、炼钢等局耗水行业。2)优化配置农业用水,以期达到节水目的。丘陵范围内建设骨干集雨蓄水工程、拦截地表径流和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缓解重点丘陵区域农业生产区的用水压力和牲畜用水。3)完善节水工程性措施。优先推进粮食主产区和严重缺水地区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微灌、地膜覆盖和膜下滴灌),同时考虑耕作地的栽培情况,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4)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经营模式。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2.3丘陵区水资源利用旳管理对策
1)完善和制定政策体系。丘陵地区应积极推进水利立法工作,各地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2)实行用水的宏观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宏观总量控制就是要根据水权分配的指导原则,从水源上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其分配要求是要低于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明确各用水单位能够利用的水量。3)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丘陵地区地块分散,无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人们都是沿河谷取水、用水,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故丘陵地区需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明确农业节水工程设施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强水费计收与使用管理。4)强化全民的节水意识。丘陵地区经济条件较差,通信较不发达,农民思想相对落后,没有节水灌概的意识和自觉性,故应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广泛利用各种形式,让全民了解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水质供需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以上众多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保障其他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的顺利执行,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体系发挥其应有作用,可见管理对策是所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精神支柱。
3丘陵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
3.1因地制宜地实施丘陵地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也是用水浪费大户,必须釆取各种措施加快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建设进程,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耗,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根据大部分丘陵地区实际情况,以节水、高效为目标,提出丘陵地区的高效用水模式。丘陵地区产业和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种植经济林、粮食作物、少量蔬菜,耕地面积规模均较小,仅稍大于山地地区,针对不同的作物考虑实施不同用水模式,使其适用于所有丘陵地区该种作物以后的种植发展。模式1:经济林+局部灌溉(涌泉灌、滴灌、地下滲灌)+梯田蓄水措施。模式2:粮食作物+长短畦结合,高低埂结合的田间工程+深耕蓄水+节水品种。
3.2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区域内人员素质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水利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问题更加凸显,特别是区域范围内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日益突出。要以乡镇水利站为主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基础、专业化服务队伍为支撑,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区域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推进防汛抢险、抗旱服务、水文水资源监测、水利科技推广、灌溉实验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大规模开展岗位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区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服务水平。
4结语
本文以丘陵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了研究我国丘陵区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和对策,对丘陵区域进行系统分析,指出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涉及水资源持久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宏观对策、开源战略、节流对策、管理对策、综合技术体系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普遍性意义,适用于大部分同类型的地貌地区,方便了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贯彻执行,可以加快推进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可持续思想的实施,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并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推广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文喜.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
[2]姜蓓蕾,耿雷华,徐彭波,等.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发展及管理模式演变趋势浅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0):66-69.
[3]贾竑骥,樊贵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与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纷纷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具体落实措施。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尽管辽宁是全国的一个科技大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辽宁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1999年科技资源指数为46.68,居全国第5位,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同年辽宁科技产业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分别为26.55和46.34,均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的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成比例,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辽宁有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科技潜在能力,提高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4.058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inzhi of Tibet
LI Ping, SUN Zi-bao, FANG Jiang-pi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Department of Tibet University, Lin zhi 860000, Tibet,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nzhi area of Tibe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societ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and the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Linzhi area was evaluat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nzhi of Tibet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林芝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是西藏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关系到本地区及西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全国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探讨其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为林芝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在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1-5],结合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和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林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分成3个子系统即3个目标层,分别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每个子系统选取若干典型指标,共计17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A):农业总产值(A1)、人均粮食产量(A2)、人均肉产量(A3)、人均生产总值(A4)、财政支农(A5)。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粮食作物单产(B1)、人均耕地面积(B2)、粮食播种面积(B3)、农机动力(B4)、化肥使用强度(B5)、农药使用强度(B6)、农村用电强度(B7)。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C1)、农业人口比重(C2)、人口密度(C3)、第一产从业人员比重(C4)、人口自然增长率(C5)。根据17个指标的特性,将它们分为正向作用指标和逆向作用指标两类。其中,正向作用指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指标值越大越好,如农业总产值、人均粮食产量等;逆向作用指标值若超过一定限度会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值越小越好,如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等。数据来源于林芝统计年鉴1996―2000、2001―2003、2004―2007[6-8]。
1.2 确定各指标权重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直接反映该指标在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并且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因此,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是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9-11],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AHP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3个目标层的权重及17个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1。
1.3 评价步骤
1)指标数据的标准化。为便于比较,以1996年为基期,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值,见表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用极值法,即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Xit=Cit/Ci0(1);当指标为逆向指标时,Xit=Ci0/Cit(2),式中:Xit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的标准化值;Cit和Ci0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和基年(1996年)的统计值,对于任意项指标,只要标准化值增大,便意味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用y表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y=∑Wi.Xit(3),式中,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Xit为标准化值。综合评估值Y=y1+y2+y3。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指标标准化后的结果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和综合水平进行评价,1996-2007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值由1996年的1逐步增加到2007年的1.888 5,增加了0.888 5,增幅88.9%,年均增幅达7.4%,表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趋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2.1 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
如图1所示,1996-2007年间,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先呈逐年递增趋势, 2004年突降后又呈上升趋势,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其持续发展能力由最初的0.528 0波动增加到2007年的1.278 0,增幅58.7%,年均增长率为4.8%。从该子系统各指标的表现来看,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基本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18 388.20和0.37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 29 939.00和2.05万元,分别上升 11 550.80与1.68万元,增幅达 62.8%、448.9%,这两项指标的大幅增加,使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另外,财政支农指标的变化也明显影响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2004年财政支农力度的大幅下降导致了该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幅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芝地区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性强的特点。
2.2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
图1、表3,表明林芝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研究时段内呈慢速增长态势,其可持续发展指数值由1996年的0.322 8缓慢增加到2001年的0.403 8,增幅25.1%,在2002年突降到 0.352 8后又持续增加至2007年的0.406 9。纵观不同年份之间的指标数据发现,1996-2007年间,虽然粮食作物单产、农机动力、农村用电量三项指标的较大幅度增长,使得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有所提升,但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逐年增强,造成了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该区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导致该子系统在研究时段内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因此,农业现代化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但林芝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警示我们对通过农业现代化手段来提高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做法要慎重,特别是在本区化肥和农药施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非农建设占用大面积耕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导致的人均耕地面积的持续下降也是致使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现今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态势,是促使林芝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必要措施之一。
2.3 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
表3所示,1996年至2007年,该子系统农业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值基本为持续缓慢上升态势,1996年其指数值为0.149 2,2007年为0.203 6,增加了0.054 4,增幅36.5%。对照指标数据(表1)可以发现,1996-2007年,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外,其余指标包括农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一产从业人员比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农业人口比重指数值由1996年的0.751 2降低到2007年的0.749 7;而一产从业人员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0.449 0降低到了2007年的0.395 3,降幅为13.6%。上述分析说明,人口密度的增加、农业人口比重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上升,不仅不利于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比较明显的副影响。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有利于本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说来,1996-2007年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态势,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不断加强。但不容忽略的是,林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加大、人口密度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对其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 结论及建议
研究时段内,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较快,而农业资源与环境及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但三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林芝地区农业初步表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强度的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对林芝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副作用,说明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日益减少和环境逐步恶化的双重威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尽管辽宁是全国的一个科技大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辽宁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1999年科技资源指数为46.68,居全国第5位,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同年辽宁科技产业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分别为26.55和46.34,均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的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成比例,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辽宁有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科技潜在能力,提高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