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政治哲学思维导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政治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3-0063-02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图示技术把抽象思维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如果将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可以实现零散知识系统化、隐形思维显性化、解题规律模型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思维导图是思维视觉化的一种呈现方式,主要通过使用颜色、符号、词汇、线条和图像等方式来连接、创建、记录、思考和创作学科知识点,连点成线,扩线成面,从而将知识系统化、逻辑化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以来,思维导图策略被逐渐引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过多采用讲解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忽视了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政治课堂显得枯燥无味。那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政治课堂“活”起来?我们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一、创编构课时思维导图,让零散知识系统化
运用思维导图反映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线条、符号、关键词等对重要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系统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整体了解、把握章节知识与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例如,学习高中政治模块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可以做如下导图:
又如,学习模块三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可做如下知识整合(如下图示)
二、思维导图设计要突出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知识结构体系
通过教学板书呈现思维导图,能将教学中的零散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全景式知识体系。传统的教学板书,通常的呈现方式是线性观,各知识点间缺乏横向联系,教师展示思维也比较零散,没有整体性,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控能力薄弱。而通过用简单线条联结关键字词的导图能使学生清晰把握知识脉络,保持思维发展的连续性,不断强化所学的认识。
如在学习模块四生活与哲学第一课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可做设计如下板书导图: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实践的实例
在教学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章节复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系统归纳知识,整体掌握和运用知识,争取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
例如,复习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及价值规律知识时,可设计如下导图:
在试题分析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简洁清晰地列出考点涉及的知识、原理,帮助学生有效地捕捉试题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更加准确地解答问题。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之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 )
A.开放性 B.竞争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用思维导图解释思路:
另外,通过思维导图向学生展示做题的方法与策略,步骤要求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解题方法策略:
四、绘制课堂笔记思维导图,把握知识脉络,促进知识理解与记忆
一、必须走出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复习的几个误区
在思想政治备考中要做到研究教材和考纲,把握要求;关注重大时事,把握课本与时事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走出复习的几个误区进行模拟训练,以此提高应试能力,从而赢得考试。(1)思想政治高考重点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否定记忆要求。记忆是思想政治高考重点考查能力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2)不要以为思想政治考题考的大多是死知识,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即可,要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不要以为高三教学与复习的进度越快越好。高三思想政治教学与复习工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潜心研究教材,透彻地把握教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需要进度,但教学进度必须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结合起来。
要实实在在地训练主观题解题的三个环节,在知识的运用过程
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有的思想政治高考题都可以转化为主观题,而解好主观题的关键又在于对三个环节的把握。(1)角度:角度把握正确,答题成功了一半。角度把握错误,答题彻底失败。所以解题前首先必须明确答题角度,是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是哲学,哲学的什么角度,辩证唯物论?唯心辩证法?辩证唯心史观物主义的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唯心史唯物主义?(2)思维点:题目要求分析哪几个层次?有设问,再在材料背景中审视设问,最后宏观把握,找出全部的思维点。(3)组织:政治主观题一般是渗透思想观念的完整短文,答题时必须有概括、有说明。思想政治高考题常常是选择一段材料来创设问题情景,然后再根据问题情景设
置问题。这类材料来源广泛,无法推测。应使用思维导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这个学科自有特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营造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首先使用思维导图,发展互动学习,画思维导图,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创造天赋会随之产生,这样,学生就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只有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够绘制出个性鲜明的思维导图,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才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的快乐,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的意义。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充分在正面给予引导,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师生之间就思维导图能够进行及时交流,感受思维导图带来的便利,体会绘制思维导图的兴奋,达到教学相长。
另外,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张扬个性、挖掘潜能,也益于因材施教。在展示思维导图时,学生的知识构建方式、对课程的理解、认识的深浅、分析的正误、个人的喜恶、对问题的看法、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在教师的眼中一目了然。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升学习的速度,关注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扬长避短,去粗取精。
关 键 词:伊本?图斐利;哈义?本?叶格赞;政治哲学;伊斯兰思想;思想史
《哈义?本?叶格赞》是阿拉伯哲学家伊本?图斐利的着作。根据其生前记载,他的后半生几乎是在宫廷中度过的。他着书数卷,但能够流传下来的只有该着作,“其原因可能要归于他崇尚的思想。过去的年代里,持门户之见,暴虐迫害的群小们总是不遗余力地扼杀阿拉伯思想中追求光明,提倡科学研究和解放桎梏的一切精神产品(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尤甚)。伊本?图斐利的思想必属被消灭之列。因此我们仅耳闻许多早期阿拉伯优秀进步着作的书目,却无缘目睹。” [1]2图斐利的着作也许就是遭到了这样的厄运。
图斐利生活在宫廷的政治旋涡之中,根据他的政治经验,他已经洞察到政治的有限性,并试图以哲学的沉思活动来超越和克服政治的有限性,《哈义?本?叶格赞》这部着作恰恰表现了这一点。他在《哈义?本?叶格赞》中以隐微的方式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他的最高成就是什么?——哲学。这不能不让人联想起18世纪另一部着作——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它倒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展现了现代人如何征服自然的图景。《哈义?本?叶格赞》的创作早于《鲁宾逊漂流记》。有专家认为,笛福在创作《鲁宾逊漂流记》时,曾受《哈义?本?叶格赞》的启发。[2]391若如此,那么笛福的着作仅仅是对《哈义?本?叶格赞》着作的摹仿,这种摹仿是以启蒙式的主体性原则颠覆了古典的自然理性原则。这同时也是一次大的哲学反叛行动,即科学对古典哲学、现代对古代的反叛行动。这次行动提出一个尖锐而深刻的问题,即古典哲学在面对现代科学生活世界时如何生存。科学对古典哲学的挑战,使古典哲学面临合法性与正当性危机。于是,当我们再回到《哈义?本?叶格赞》的文本,对其进行解读时会发现,尽管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是对《哈义?本?叶格赞》的形式摹仿,但从前者对后者的思想观念或者精神实质的颠覆来看,恰恰表明了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古今之争。
一
图斐利在《哈义?本?叶格赞》开篇为叶格赞的出身设立了谜局,没有直接说叶格赞是由谁所生,“赤道线有一个印度岛屿,那里的人是自生的,既不要父亲,也不要母亲。”[1]29这为“先知穆罕默德提到过真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亚当”[1]36的话题做了铺垫。于是,就有人以此为依据,认定叶格赞就是那样出生的,这就形成对叶格赞出生的第一种说法。接下来图斐利笔锋一转,使用古典政治哲学家柏拉图惯用的讲故事的修辞手法,开始叙述叶格赞出生的第二种说法。一个大岛国的国王的妹妹与国王的亲戚两人相爱,却遭到国王的干涉而不能结婚,于是,两人按照当时惯例偷偷成亲,不久产下男婴,后来怕被别人发觉此事,他们就把孩子放在钉好的木箱,放进大海,海浪把木箱推向一个荒岛,箱子开裂,一只母羚羊发现了箱子内的婴儿,把他抚养长大。这形成了叶格赞出生的第二种说法。这两种说法构成了叶格赞的诞生论:第一种即叶格赞无父无母,诞生于自然,这种说法是依据自然法则的,这恰恰说明“自然是万祖之祖,万母之母”[3]92,图斐利阐明自然,是想阐明哲学的出现。沿着古典政治哲学的思想路径,“哲学由对祖传之物的诉求转向了对于某种比之祖传的更加古老的事物的诉求。……自然比之任何传统都更古久,因而它比任何传统都令人心生敬意。” [3]92因而哲学在根除权威之后,自然就是标准,自然意味着正确和正当的。第二种为约定说,认为依据约定法则,约定、祖传、权威是正当的,与此相反的是不合法的。因此,对万物最初事物(自然)追求的哲学,在政教合一的生活世界里的处境十分艰难。如果我们把叶格赞看成是哲学的意象,他的诞生就是对现有权威的挑战,同时政治与宗教却又成就了他,使他的哲学生活成为可能。如果没有政治与宗教的冲突,就不可能有叶格赞被放进钉好的木箱,放入大海,让海浪把木箱推向岛屿的情况,也不可能让叶格赞“从一种时代进入新的境况,最后达到‘完人’的境界”[1]34。图斐利之所以提到“完人的境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阿拉伯政治哲学家法拉比的政治哲学观点。法拉比“取消了在德性城邦实施公开统治的哲学王,取而代之的是哲学家的一种隐秘的王者身份。这个哲学家,正是因其是一个‘探究者’,才成为一个‘完满之人’。他的私人身份乃是一个不完满社会的成员,对这个社会,他尝试着在可能的范围内加以人性化”[4]207。法拉比通过变通的修辞方式,为他同时代与以后的阿拉伯哲学家从事哲学活动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图斐利的完人恰恰是对法拉比“完满之人”的另一种政治哲学理念的表达。
政治哲学之所以在伊斯兰世界能够扎根,除了法拉比对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修正之外,也有其生存的肥沃的土壤资源。如果我们考量伊斯兰教的启示就会发现,首先伊斯兰教所关注的不是一个信条,也不是一条教义,而是一种社会秩序,使《古兰经》构成终极政治社会秩序的解释依据。然而,终极秩序的建立者则是先知立法者,它不仅是最高秩序的政治家,而是最高秩序的哲学家,这样,先知立法者被构想成为哲学王。哲学王不仅是亚里士多德统绪中的主题,而且是柏拉图政治学的主题。而“先知学因此是一种地道的政治哲学,且是柏拉图政治哲学。与此同时,正是得益于其先知学的视野,这些伊斯兰哲学家才能回头并看穿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其实就是先知学(Prophetology)”[5]248。当然,我们深知,伊斯兰语境中的先知哲学王是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难理解图斐利为何对叶格赞的出生要做两种处理。
如果说哲学活动在古希腊雅典是一种公开的活动,这就意味着哲学就是政治哲学,那么,哲学在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就是一种隐秘的私人活动,这使图斐利在处理哲学与宗教政治生活的关系时并未采取古希腊方式,而是以一种温和而保守的方式来解决。在古希腊的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中,哲人苏格拉底站在自然说立场上反驳普罗泰戈那等智者学派的约定说,从而为哲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进行辩护。这个棘手的问题在图斐利这里就转化为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他既不能用哲学驳斥宗教,也不能用宗教驳斥哲学,因为在政治哲人施特劳斯看来,哲学与宗教谁也无法驳倒对方。图斐利深知这一点,为了能够继续维持伊斯兰教带给阿拉伯人的社会秩序,又能在不危害社会秩序的情况下,使人们通过智性活动获得更大幸福。他于是就提出双重真理观,“这是西部阿拉伯世界调合宗教和哲学倾向之端倪。” [6]373当图斐利在描写叶格赞一出生就被装入木箱,让海浪送到一个岛屿时,就已经暗示哲学应该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自由活动,而不应该变成“实践哲学”,哲学家也不该是革命的实践者和急先锋。因为哲学就其本性而言,它具有“癫狂性”,它是一种用真理取代意见的知性活动。同时,任何政治社会的存在都离不开道德与宗教信念,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制定的法律的维系,如果这些意见和信念被哲学所颠覆,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甚至社会的崩溃。身处政治活动中心的图斐利对此颇为熟知,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哲学家,他能够比任何人更深刻地体验到哲学与宗教之间的激烈冲突。在伊斯兰世界,“哲学的合法性没有得到承认”,必须采用显白的教诲,它就像一层铠甲,哲学穿着铠甲出场既不伤害别人,也保存了自己,这是一种政治的考虑。图斐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给《哈义?本?叶格赞》穿上铠甲,使这部着作广泛流传,并被译成德、法、英、俄等多国语言。可以说,这部着作不是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可以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相媲美的政治哲学作品。
二
[关键词] 政治课 新方法 导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一种“开头究竟是什么”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正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也就不会相同。在进行哲学常识《矛盾》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新课导入进行精心策划,共设计选择了以下五种导入方案。举例如下:
方案一,温故知新导入。
在我们高一经济常识和高二哲学前两课的学习中,有很多涉及到关系的知识点,而对于这些关系的讲解往往是归结为“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等等。其实这些关系最终都可以从哲学上归结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关系。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哲学的矛盾概念。如我们可以选取比较典型,学生记忆比较深刻的知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与消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使用价值与价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整体与部分等。
这种导入法的好处是,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旧知识,温故知新,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渗透。但可能碍于政治课呆板沉闷的特点,趣味性不足。
方案二:利用教材的导语导入。
教材导语引用两位古代著名哲学家的论述,极富思想性和启发性,对于学生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一位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他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即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另一位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认为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列宁对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导课时简要介绍这两位哲学家,并分析他们的两段论述,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矛盾概念,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按照书中所述的“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用其他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的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对立统一(这里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来突破)。在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里选择一个,比如:高山和平原,两者既不同,又紧密联系,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方案三:利用诗词古语等导入。
用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来导入新课。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说明客观事物难求其十全十美,自古而然。悲与欢、离与合、阴与晴、圆与缺,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于这节课所要了解的知识就有了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来导入新课,对学生不仅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思维价值和艺术魅力。
同时我们在做课后练习题或考试题中,常常见到以诗词、俗语、古语等作为题干的命题方式,所以,在讲课中多渗透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使课堂熠熠生辉
而且也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打下基础。
方案四:逻辑导入。
第二课我们学习了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但这两
个观点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辩证法体系。辩证法包含三个基本观点——联系、发展和全面。所谓全面观点就是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在辩证法中的地位最重要,它是辩证法的核心。因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那么什么是哲学上讲的矛盾呢?这样就导入到本课时的学习中。
这种导入方式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整体构架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从逻辑体系上对知识进行深化和升华。但是这种导入方式也存在其不足之处,就是过于抽象,理论性太强,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觉得哲学太深奥难懂了。
方案五:时政热点导入。
热点之所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是大是大非、鱼龙混杂、令社会关注的必须澄清的一些问题,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学生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
一、问题导学的一般程序
所谓问题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有选择地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起来,选取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创造性地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教师主动引导。这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它是教师知识经验与学生认知结构、教材知识体系相结合的创新过程,其创新体现在“死”教材和“活”生活的结合,体现在注重师生互动来改革课堂教学内容上;这一过程又是学生获取知识同化教材观点的过程,还是学生增强对现实生活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问题导学一般有五个程序:1.准备教学:(1)分析教材,找出待授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逻辑结构;(2)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思维潜力;(3)找出这两者的结合点。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这是问题导学的关键。教师把已知与待知之间的知识过渡分成若干个逻辑中介,从而产生若干教学小目标,然后精选事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出已知与最近待知点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兴趣。3.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在分析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改组,或把各个片断知识加以系统化,逐步形成明确的概念。(4)验证假设。教师提供具体材料供学生分析辨认,或者由学生自己提出若干事实证明所得的知识。(5)总结提高。让学生以简练的语言表述分析思维的过程。
二、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设计是问题导学的关键。设计的问题能否吸引学生,是否层次分明,是否符合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直接影响着问题导学的教学效果。
1.变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
皮亚杰明确指出,学习是主体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达到对新事物的理解,从而改造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的过程。任何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生原有图式为基础,沟通学生原有图式和教学内容的联系。就中学生来看,其原有图式以直观性、感性形式为特征;就政治理论来讲,它以间接性、抽象性为特征,所以问题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精心筛选学生身边的事例,层层设问。如货币流通规律如果仅仅让学生记住结论,学生因不理解而不会用,所以历来是许多教师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我把这一难点设计为以下几个问题:(1)假设全社会只有一家工厂,每天生产1万件商品且全部卖出去,每件10元,则市场中需要多少元的纸币来媒介完成?(2)假设该厂按原产量生产,第一天卖出产品后得到的纸币从最终用途上看,是留在厂家还是回到市场中?你能从这一事例总结描述货币流通速度的含义吗?(3)这样,一个月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是多少?它需要用多少纸币才能媒介完成交换?这一数值与商品的价值量、纸币流通速度有什么关系?(4)如何理解纸币的贬值和升值?在纸币贬值或升值时,商品的价值量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这四问层层递进,既有效地解决了难点,又增强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科学性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变深奥为生动的精确性
作为人类文明硕果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容上博大精深,如果仅从学生出发必将降低这些课程的理论高度,如果完全按照这些课程的理论标准进行教学,则学生如听天书。其实这些课程既是科学教育,又是信仰教育。科学教育决定政治课不能仅仅以举例来代替或冲淡,信仰教育决定了政治课教学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问题导学一方面把渗透在这些课程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抽取出来,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原有图式出发,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并转化成逻辑鲜明的问题,因而实现了变深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又没有降低理论要求,因而具有精确性。如价值规律历来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从学生生活出发,以下面六个问题层层引导,则难点迎刃而解:(1)在市场上,当某一商品供给增加或减少,其他条件不变,其价格会怎样变化?这一变化用函数图像怎样表示?(2)若其他条件不变,当某一商品的市场需求增加或减少,这时的价格变化用函数图像又该怎样表示?(3)把这两个图像组合在一个坐标中二者的交点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此时商品的价格和价值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4)如果从宏观角度看,高于交点或低于交点的交换都有一个向交点趋近的趋势,这一趋势为什么产生?(5)等价交换原则是指一次次的具体交换都是等价的即价格和价值相符合的吗?它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6)你能总结一下上述问题的探讨结论吗?
3.多向思维的创造性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惠特海默认为,最根本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问题的基本特性,使学生知道怎样解决问题和为什么这样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记住问题的规则和事实。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的创造性处理不仅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范例,而且会培养其自觉创造的习惯。因而问题导学要求教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的思维,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如实践的概念为“人们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如果仅仅以举例或分层释义法来讲,很难体现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也很难真正领会这一概念在认识论中的基石作用。如果另辟蹊径,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即根据下图来设计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则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了。
(1)世界划分为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这两个世界是否存在联系?(2)这种联系是怎样产生的?图中的两种作用力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3)这种联系物质和意识的桥梁在哲学上叫实践,你能从上述分析中总结出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吗?(4)连接物质和意识的桥梁除了实践外,还有其他东西吗?离开了实践,人能否改造客观世界,能否认识物质世界,能否认识意识世界?
4.从细微入手的科学性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对政治课教学来讲,这种方法同样适用。就教学内容来看,有的看似简单明了,微不足道,但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导学注意从细微出发,形象地说就是注意发掘“微言大义”。如关于静止,教材上有一句是“运动的特殊形式,一定条件下的运动”。对此,如果教师只是罗列大量例子加以说明,学生依然糊里糊涂,并未搞懂“运动的特殊形式”和“运动的形式”的区别,也没有搞懂“一定条件”的含义,因而就难以真正搞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果以力的分析为例,向学生指出静止实质上是合力为零条件下的运动状态,效果就十分理想了。(1)水中的潜艇为什么不会下沉也不会上浮?(2)人体内的压强和体外的大气压有什么关系时人体才会存在?如果改变这一关系,会发生什么结果?(3)可见静止是有条件的,从上述例子你能总结出这一条件是什么?(4)运动有哪些形式?静止是其中的一种吗?“静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哲学含义是什么?再如讲唯心主义时,有许多教师总是用“我闭上眼睛,天下就太平了”来比喻,尽管这一比喻抓住了唯心主义的本质和核心,但易给学生留下“唯心主义很简单、很错误,唯心主义就是梦呓”的印象。其实唯心主义不是任何时候都错,也不是毫无用处,更不是像闭上眼睛瞎想那么简单。为说明这一问题,我以颜色为例,设计了三个问题:(1)眼前有一张桔黄色的桌子,唯物主义者说这书桌是黄色的,唯心主义者说这张书桌是黑色的,这两个判断哪一个为真?(2)物理学告诉我们物体的颜色是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反射到人眼的结果。如果反射光线的波长在黄色光波长的范围内,则在人眼看来物体表面是黄色的,反之则是黑色的。那么同一反射光线在动物眼中又呈现什么颜色呢?如果没有光线照射到桌子表面,桌子又是什么颜色呢?第一个问题学生迅速作出了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则使学生沉默片刻后立即热烈讨论起来,而且越讨论越迷惘、越莫衷一是。此时再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便有了崭新的体会和认识,这时再让学生探讨第三个问题;(3)为什么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总之,问题导学既直观形象,又生动活泼,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科学性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文理结合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