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政治哲学思维导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政治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3-0063-02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图示技术把抽象思维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如果将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可以实现零散知识系统化、隐形思维显性化、解题规律模型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思维导图是思维视觉化的一种呈现方式,主要通过使用颜色、符号、词汇、线条和图像等方式来连接、创建、记录、思考和创作学科知识点,连点成线,扩线成面,从而将知识系统化、逻辑化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以来,思维导图策略被逐渐引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过多采用讲解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忽视了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政治课堂显得枯燥无味。那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政治课堂“活”起来?我们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一、创编构课时思维导图,让零散知识系统化
运用思维导图反映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线条、符号、关键词等对重要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系统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整体了解、把握章节知识与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例如,学习高中政治模块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可以做如下导图:
又如,学习模块三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可做如下知识整合(如下图示)
二、思维导图设计要突出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知识结构体系
通过教学板书呈现思维导图,能将教学中的零散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全景式知识体系。传统的教学板书,通常的呈现方式是线性观,各知识点间缺乏横向联系,教师展示思维也比较零散,没有整体性,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控能力薄弱。而通过用简单线条联结关键字词的导图能使学生清晰把握知识脉络,保持思维发展的连续性,不断强化所学的认识。
如在学习模块四生活与哲学第一课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可做设计如下板书导图: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实践的实例
在教学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章节复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系统归纳知识,整体掌握和运用知识,争取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
例如,复习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及价值规律知识时,可设计如下导图:
在试题分析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简洁清晰地列出考点涉及的知识、原理,帮助学生有效地捕捉试题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更加准确地解答问题。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之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 )
A.开放性 B.竞争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用思维导图解释思路:
另外,通过思维导图向学生展示做题的方法与策略,步骤要求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解题方法策略:
四、绘制课堂笔记思维导图,把握知识脉络,促进知识理解与记忆
一、必须走出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复习的几个误区
在思想政治备考中要做到研究教材和考纲,把握要求;关注重大时事,把握课本与时事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走出复习的几个误区进行模拟训练,以此提高应试能力,从而赢得考试。(1)思想政治高考重点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否定记忆要求。记忆是思想政治高考重点考查能力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2)不要以为思想政治考题考的大多是死知识,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即可,要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不要以为高三教学与复习的进度越快越好。高三思想政治教学与复习工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潜心研究教材,透彻地把握教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需要进度,但教学进度必须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结合起来。
要实实在在地训练主观题解题的三个环节,在知识的运用过程
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有的思想政治高考题都可以转化为主观题,而解好主观题的关键又在于对三个环节的把握。(1)角度:角度把握正确,答题成功了一半。角度把握错误,答题彻底失败。所以解题前首先必须明确答题角度,是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是哲学,哲学的什么角度,辩证唯物论?唯心辩证法?辩证唯心史观物主义的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唯心史唯物主义?(2)思维点:题目要求分析哪几个层次?有设问,再在材料背景中审视设问,最后宏观把握,找出全部的思维点。(3)组织:政治主观题一般是渗透思想观念的完整短文,答题时必须有概括、有说明。思想政治高考题常常是选择一段材料来创设问题情景,然后再根据问题情景设
置问题。这类材料来源广泛,无法推测。应使用思维导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这个学科自有特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营造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首先使用思维导图,发展互动学习,画思维导图,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创造天赋会随之产生,这样,学生就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只有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够绘制出个性鲜明的思维导图,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才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的快乐,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的意义。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充分在正面给予引导,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师生之间就思维导图能够进行及时交流,感受思维导图带来的便利,体会绘制思维导图的兴奋,达到教学相长。
另外,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张扬个性、挖掘潜能,也益于因材施教。在展示思维导图时,学生的知识构建方式、对课程的理解、认识的深浅、分析的正误、个人的喜恶、对问题的看法、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在教师的眼中一目了然。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升学习的速度,关注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扬长避短,去粗取精。
关 键 词:伊本?图斐利;哈义?本?叶格赞;政治哲学;伊斯兰思想;思想史
《哈义?本?叶格赞》是阿拉伯哲学家伊本?图斐利的着作。根据其生前记载,他的后半生几乎是在宫廷中度过的。他着书数卷,但能够流传下来的只有该着作,“其原因可能要归于他崇尚的思想。过去的年代里,持门户之见,暴虐迫害的群小们总是不遗余力地扼杀阿拉伯思想中追求光明,提倡科学研究和解放桎梏的一切精神产品(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尤甚)。伊本?图斐利的思想必属被消灭之列。因此我们仅耳闻许多早期阿拉伯优秀进步着作的书目,却无缘目睹。” [1]2图斐利的着作也许就是遭到了这样的厄运。
图斐利生活在宫廷的政治旋涡之中,根据他的政治经验,他已经洞察到政治的有限性,并试图以哲学的沉思活动来超越和克服政治的有限性,《哈义?本?叶格赞》这部着作恰恰表现了这一点。他在《哈义?本?叶格赞》中以隐微的方式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他的最高成就是什么?——哲学。这不能不让人联想起18世纪另一部着作——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它倒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展现了现代人如何征服自然的图景。《哈义?本?叶格赞》的创作早于《鲁宾逊漂流记》。有专家认为,笛福在创作《鲁宾逊漂流记》时,曾受《哈义?本?叶格赞》的启发。[2]391若如此,那么笛福的着作仅仅是对《哈义?本?叶格赞》着作的摹仿,这种摹仿是以启蒙式的主体性原则颠覆了古典的自然理性原则。这同时也是一次大的哲学反叛行动,即科学对古典哲学、现代对古代的反叛行动。这次行动提出一个尖锐而深刻的问题,即古典哲学在面对现代科学生活世界时如何生存。科学对古典哲学的挑战,使古典哲学面临合法性与正当性危机。于是,当我们再回到《哈义?本?叶格赞》的文本,对其进行解读时会发现,尽管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是对《哈义?本?叶格赞》的形式摹仿,但从前者对后者的思想观念或者精神实质的颠覆来看,恰恰表明了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古今之争。
一
图斐利在《哈义?本?叶格赞》开篇为叶格赞的出身设立了谜局,没有直接说叶格赞是由谁所生,“赤道线有一个印度岛屿,那里的人是自生的,既不要父亲,也不要母亲。”[1]29这为“先知穆罕默德提到过真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亚当”[1]36的话题做了铺垫。于是,就有人以此为依据,认定叶格赞就是那样出生的,这就形成对叶格赞出生的第一种说法。接下来图斐利笔锋一转,使用古典政治哲学家柏拉图惯用的讲故事的修辞手法,开始叙述叶格赞出生的第二种说法。一个大岛国的国王的妹妹与国王的亲戚两人相爱,却遭到国王的干涉而不能结婚,于是,两人按照当时惯例偷偷成亲,不久产下男婴,后来怕被别人发觉此事,他们就把孩子放在钉好的木箱,放进大海,海浪把木箱推向一个荒岛,箱子开裂,一只母羚羊发现了箱子内的婴儿,把他抚养长大。这形成了叶格赞出生的第二种说法。这两种说法构成了叶格赞的诞生论:第一种即叶格赞无父无母,诞生于自然,这种说法是依据自然法则的,这恰恰说明“自然是万祖之祖,万母之母”[3]92,图斐利阐明自然,是想阐明哲学的出现。沿着古典政治哲学的思想路径,“哲学由对祖传之物的诉求转向了对于某种比之祖传的更加古老的事物的诉求。……自然比之任何传统都更古久,因而它比任何传统都令人心生敬意。” [3]92因而哲学在根除权威之后,自然就是标准,自然意味着正确和正当的。第二种为约定说,认为依据约定法则,约定、祖传、权威是正当的,与此相反的是不合法的。因此,对万物最初事物(自然)追求的哲学,在政教合一的生活世界里的处境十分艰难。如果我们把叶格赞看成是哲学的意象,他的诞生就是对现有权威的挑战,同时政治与宗教却又成就了他,使他的哲学生活成为可能。如果没有政治与宗教的冲突,就不可能有叶格赞被放进钉好的木箱,放入大海,让海浪把木箱推向岛屿的情况,也不可能让叶格赞“从一种时代进入新的境况,最后达到‘完人’的境界”[1]34。图斐利之所以提到“完人的境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阿拉伯政治哲学家法拉比的政治哲学观点。法拉比“取消了在德性城邦实施公开统治的哲学王,取而代之的是哲学家的一种隐秘的王者身份。这个哲学家,正是因其是一个‘探究者’,才成为一个‘完满之人’。他的私人身份乃是一个不完满社会的成员,对这个社会,他尝试着在可能的范围内加以人性化”[4]207。法拉比通过变通的修辞方式,为他同时代与以后的阿拉伯哲学家从事哲学活动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图斐利的完人恰恰是对法拉比“完满之人”的另一种政治哲学理念的表达。
政治哲学之所以在伊斯兰世界能够扎根,除了法拉比对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修正之外,也有其生存的肥沃的土壤资源。如果我们考量伊斯兰教的启示就会发现,首先伊斯兰教所关注的不是一个信条,也不是一条教义,而是一种社会秩序,使《古兰经》构成终极政治社会秩序的解释依据。然而,终极秩序的建立者则是先知立法者,它不仅是最高秩序的政治家,而是最高秩序的哲学家,这样,先知立法者被构想成为哲学王。哲学王不仅是亚里士多德统绪中的主题,而且是柏拉图政治学的主题。而“先知学因此是一种地道的政治哲学,且是柏拉图政治哲学。与此同时,正是得益于其先知学的视野,这些伊斯兰哲学家才能回头并看穿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其实就是先知学(Prophetology)”[5]248。当然,我们深知,伊斯兰语境中的先知哲学王是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难理解图斐利为何对叶格赞的出生要做两种处理。
如果说哲学活动在古希腊雅典是一种公开的活动,这就意味着哲学就是政治哲学,那么,哲学在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就是一种隐秘的私人活动,这使图斐利在处理哲学与宗教政治生活的关系时并未采取古希腊方式,而是以一种温和而保守的方式来解决。在古希腊的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中,哲人苏格拉底站在自然说立场上反驳普罗泰戈那等智者学派的约定说,从而为哲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进行辩护。这个棘手的问题在图斐利这里就转化为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他既不能用哲学驳斥宗教,也不能用宗教驳斥哲学,因为在政治哲人施特劳斯看来,哲学与宗教谁也无法驳倒对方。图斐利深知这一点,为了能够继续维持伊斯兰教带给阿拉伯人的社会秩序,又能在不危害社会秩序的情况下,使人们通过智性活动获得更大幸福。他于是就提出双重真理观,“这是西部阿拉伯世界调合宗教和哲学倾向之端倪。” [6]373当图斐利在描写叶格赞一出生就被装入木箱,让海浪送到一个岛屿时,就已经暗示哲学应该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自由活动,而不应该变成“实践哲学”,哲学家也不该是革命的实践者和急先锋。因为哲学就其本性而言,它具有“癫狂性”,它是一种用真理取代意见的知性活动。同时,任何政治社会的存在都离不开道德与宗教信念,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制定的法律的维系,如果这些意见和信念被哲学所颠覆,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甚至社会的崩溃。身处政治活动中心的图斐利对此颇为熟知,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哲学家,他能够比任何人更深刻地体验到哲学与宗教之间的激烈冲突。在伊斯兰世界,“哲学的合法性没有得到承认”,必须采用显白的教诲,它就像一层铠甲,哲学穿着铠甲出场既不伤害别人,也保存了自己,这是一种政治的考虑。图斐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给《哈义?本?叶格赞》穿上铠甲,使这部着作广泛流传,并被译成德、法、英、俄等多国语言。可以说,这部着作不是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可以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相媲美的政治哲学作品。
二
[关键词] 政治课 新方法 导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一种“开头究竟是什么”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正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也就不会相同。在进行哲学常识《矛盾》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新课导入进行精心策划,共设计选择了以下五种导入方案。举例如下:
方案一,温故知新导入。
在我们高一经济常识和高二哲学前两课的学习中,有很多涉及到关系的知识点,而对于这些关系的讲解往往是归结为“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等等。其实这些关系最终都可以从哲学上归结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关系。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哲学的矛盾概念。如我们可以选取比较典型,学生记忆比较深刻的知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与消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使用价值与价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整体与部分等。
这种导入法的好处是,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旧知识,温故知新,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渗透。但可能碍于政治课呆板沉闷的特点,趣味性不足。
方案二:利用教材的导语导入。
教材导语引用两位古代著名哲学家的论述,极富思想性和启发性,对于学生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一位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他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即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另一位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认为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列宁对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导课时简要介绍这两位哲学家,并分析他们的两段论述,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矛盾概念,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按照书中所述的“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用其他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的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对立统一(这里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来突破)。在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里选择一个,比如:高山和平原,两者既不同,又紧密联系,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方案三:利用诗词古语等导入。
用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来导入新课。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说明客观事物难求其十全十美,自古而然。悲与欢、离与合、阴与晴、圆与缺,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于这节课所要了解的知识就有了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来导入新课,对学生不仅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思维价值和艺术魅力。
同时我们在做课后练习题或考试题中,常常见到以诗词、俗语、古语等作为题干的命题方式,所以,在讲课中多渗透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使课堂熠熠生辉
而且也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打下基础。
方案四:逻辑导入。
第二课我们学习了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但这两
个观点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辩证法体系。辩证法包含三个基本观点——联系、发展和全面。所谓全面观点就是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在辩证法中的地位最重要,它是辩证法的核心。因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那么什么是哲学上讲的矛盾呢?这样就导入到本课时的学习中。
这种导入方式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整体构架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从逻辑体系上对知识进行深化和升华。但是这种导入方式也存在其不足之处,就是过于抽象,理论性太强,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觉得哲学太深奥难懂了。
方案五:时政热点导入。
热点之所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是大是大非、鱼龙混杂、令社会关注的必须澄清的一些问题,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学生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
一、问题导学的一般程序
所谓问题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有选择地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起来,选取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创造性地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教师主动引导。这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它是教师知识经验与学生认知结构、教材知识体系相结合的创新过程,其创新体现在“死”教材和“活”生活的结合,体现在注重师生互动来改革课堂教学内容上;这一过程又是学生获取知识同化教材观点的过程,还是学生增强对现实生活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问题导学一般有五个程序:1.准备教学:(1)分析教材,找出待授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逻辑结构;(2)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思维潜力;(3)找出这两者的结合点。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这是问题导学的关键。教师把已知与待知之间的知识过渡分成若干个逻辑中介,从而产生若干教学小目标,然后精选事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出已知与最近待知点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兴趣。3.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在分析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改组,或把各个片断知识加以系统化,逐步形成明确的概念。(4)验证假设。教师提供具体材料供学生分析辨认,或者由学生自己提出若干事实证明所得的知识。(5)总结提高。让学生以简练的语言表述分析思维的过程。
二、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设计是问题导学的关键。设计的问题能否吸引学生,是否层次分明,是否符合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直接影响着问题导学的教学效果。
1.变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
皮亚杰明确指出,学习是主体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达到对新事物的理解,从而改造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的过程。任何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生原有图式为基础,沟通学生原有图式和教学内容的联系。就中学生来看,其原有图式以直观性、感性形式为特征;就政治理论来讲,它以间接性、抽象性为特征,所以问题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精心筛选学生身边的事例,层层设问。如货币流通规律如果仅仅让学生记住结论,学生因不理解而不会用,所以历来是许多教师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我把这一难点设计为以下几个问题:(1)假设全社会只有一家工厂,每天生产1万件商品且全部卖出去,每件10元,则市场中需要多少元的纸币来媒介完成?(2)假设该厂按原产量生产,第一天卖出产品后得到的纸币从最终用途上看,是留在厂家还是回到市场中?你能从这一事例总结描述货币流通速度的含义吗?(3)这样,一个月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是多少?它需要用多少纸币才能媒介完成交换?这一数值与商品的价值量、纸币流通速度有什么关系?(4)如何理解纸币的贬值和升值?在纸币贬值或升值时,商品的价值量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这四问层层递进,既有效地解决了难点,又增强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科学性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变深奥为生动的精确性
作为人类文明硕果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容上博大精深,如果仅从学生出发必将降低这些课程的理论高度,如果完全按照这些课程的理论标准进行教学,则学生如听天书。其实这些课程既是科学教育,又是信仰教育。科学教育决定政治课不能仅仅以举例来代替或冲淡,信仰教育决定了政治课教学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问题导学一方面把渗透在这些课程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抽取出来,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原有图式出发,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并转化成逻辑鲜明的问题,因而实现了变深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又没有降低理论要求,因而具有精确性。如价值规律历来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从学生生活出发,以下面六个问题层层引导,则难点迎刃而解:(1)在市场上,当某一商品供给增加或减少,其他条件不变,其价格会怎样变化?这一变化用函数图像怎样表示?(2)若其他条件不变,当某一商品的市场需求增加或减少,这时的价格变化用函数图像又该怎样表示?(3)把这两个图像组合在一个坐标中二者的交点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此时商品的价格和价值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4)如果从宏观角度看,高于交点或低于交点的交换都有一个向交点趋近的趋势,这一趋势为什么产生?(5)等价交换原则是指一次次的具体交换都是等价的即价格和价值相符合的吗?它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6)你能总结一下上述问题的探讨结论吗?
3.多向思维的创造性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惠特海默认为,最根本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问题的基本特性,使学生知道怎样解决问题和为什么这样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记住问题的规则和事实。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的创造性处理不仅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范例,而且会培养其自觉创造的习惯。因而问题导学要求教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的思维,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如实践的概念为“人们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如果仅仅以举例或分层释义法来讲,很难体现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也很难真正领会这一概念在认识论中的基石作用。如果另辟蹊径,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即根据下图来设计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则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了。
(1)世界划分为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这两个世界是否存在联系?(2)这种联系是怎样产生的?图中的两种作用力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3)这种联系物质和意识的桥梁在哲学上叫实践,你能从上述分析中总结出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吗?(4)连接物质和意识的桥梁除了实践外,还有其他东西吗?离开了实践,人能否改造客观世界,能否认识物质世界,能否认识意识世界?
4.从细微入手的科学性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对政治课教学来讲,这种方法同样适用。就教学内容来看,有的看似简单明了,微不足道,但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导学注意从细微出发,形象地说就是注意发掘“微言大义”。如关于静止,教材上有一句是“运动的特殊形式,一定条件下的运动”。对此,如果教师只是罗列大量例子加以说明,学生依然糊里糊涂,并未搞懂“运动的特殊形式”和“运动的形式”的区别,也没有搞懂“一定条件”的含义,因而就难以真正搞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果以力的分析为例,向学生指出静止实质上是合力为零条件下的运动状态,效果就十分理想了。(1)水中的潜艇为什么不会下沉也不会上浮?(2)人体内的压强和体外的大气压有什么关系时人体才会存在?如果改变这一关系,会发生什么结果?(3)可见静止是有条件的,从上述例子你能总结出这一条件是什么?(4)运动有哪些形式?静止是其中的一种吗?“静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哲学含义是什么?再如讲唯心主义时,有许多教师总是用“我闭上眼睛,天下就太平了”来比喻,尽管这一比喻抓住了唯心主义的本质和核心,但易给学生留下“唯心主义很简单、很错误,唯心主义就是梦呓”的印象。其实唯心主义不是任何时候都错,也不是毫无用处,更不是像闭上眼睛瞎想那么简单。为说明这一问题,我以颜色为例,设计了三个问题:(1)眼前有一张桔黄色的桌子,唯物主义者说这书桌是黄色的,唯心主义者说这张书桌是黑色的,这两个判断哪一个为真?(2)物理学告诉我们物体的颜色是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反射到人眼的结果。如果反射光线的波长在黄色光波长的范围内,则在人眼看来物体表面是黄色的,反之则是黑色的。那么同一反射光线在动物眼中又呈现什么颜色呢?如果没有光线照射到桌子表面,桌子又是什么颜色呢?第一个问题学生迅速作出了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则使学生沉默片刻后立即热烈讨论起来,而且越讨论越迷惘、越莫衷一是。此时再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便有了崭新的体会和认识,这时再让学生探讨第三个问题;(3)为什么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总之,问题导学既直观形象,又生动活泼,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科学性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文理结合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读导思练;自主学习;学习习惯;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41-0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课堂教学逐渐由“师本”向“生本”转变,由“讲堂”向“学堂”转变,“生本”逐渐成为教育之本。“生本教育”的创立者郭思乐教授,提出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要使学习者的生命潜能、本能和天性得到激扬,提升教育生产力”。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本能和天性,就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成为学生提升自身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呢?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尝试使用“读导思练”自主学习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本文将结合《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教学,展示“读导思练”自主学习单的设计理念与实施过程。
一、读:阅读标记,知条理
“读”指依据自主学习单的要求,阅读教材。本环节的设计理念是:用教材学,提升阅读力,注重整体性。教材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资源,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引领阅读,才能帮孩子变聪明。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学会“泛读”和“精读”,通过“泛读”提纲契领,把握整体;通过“精读”对号入座,突出重点。
在自主学习单中,对“读”的要求是:阅读本框知识,依据要求,在书本中做好标记,时间3~5分钟。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 和 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
(2)哲学源于人们在 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门给人 ,使人 的学问。在汉语中,哲学就是 。
(2)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 和 。
学生通过阅读,依据以上要求,在书本上进行标记,标记有助于学生理清条理,空格有助于学生突出重点,时间的要求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阅读,基本能够准确地把握本框学习的两个问题:哲学的起源及哲学的任务。阅读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做好课前储备;标记能让学生识记知识,理清条理。在阅读过程中,要养成“眼到、手到、心到”的习惯,用眼阅读,用手标记,最终了然于心。
二、导:学法指导,抓重点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基础知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预测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疑难问题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这就是“导”。本环节的设计理念是:教师导学,以导促学,注重学法指导。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要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在自主学习单中,教师要导的内容是教材重点知识中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地方,在导的方式上,应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及对相关误区的点拨。
在自主学习单中,对“导”的要求是:分析以下角度,全面理解,进行重点记忆,时间5分钟。
准确地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哲学的起源:(生活对哲学的角度)
(2)哲学的任务:(哲学对生活的角度)
(3)反对:(割裂哲学与生活、哲学与实践的关系)
(4)克服有关哲学本义理解上的误区: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因此学了哲学就聪明。”你赞成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教师的“导”,着重在于给学生一个“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全面地理解知识,而不是直接给学生一个答案,也就是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搭建一个知识体系与框架结构,明确学习的方法。在学习本框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依据全面观,从起源、作用、反对、误区等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从正反两个角度对知识进行分析。其中对误区的设计,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现象或观点等进行分析解读。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哲学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错误的、非科学的哲学,不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会把人引入歧途。
三、思:反思质疑,知得失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是通过“读”和“导”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的过程,即不断自我反思、总结、提升的过程。本环节的设计理念是:在思中学,自思得疑,注重培养问题意识。孟子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构建知识体系,总结自主学习成果,在梳理已获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还存在的困惑与疑问。在反思中总结,在反思中质疑,通过“思”,明确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在自主学习单中,对“思”的要求是: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归纳,静默已得,写出疑惑,时间3分钟。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学生课堂自述及检查自主学习单“问题记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反思过程。因本框是学习哲学的第一框,学生对哲学是陌生的,对学习哲学有畏难情绪,学生总认为哲学是高高在上的,对“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这种提法无法理解,在生活中也举不出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因此,在自主学习单“问题记录”中主要有以下问题:(1)哲学的起源是生活实践还是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就是哲学吗?(或者说对“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这句话不理解。)(3)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为什么说是“活的”?(4)哲学的任务就是哲学的作用吗?如不是,两者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疑惑,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和重点讲解的问题。
四、练:自主检测,需反馈
经过了“读、导、思”三个环节的学习,最终要对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这就是“练”的环节。本环节的设计理念是:课前自测,自察自纠,注重问题反馈。通过“练”,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反馈平台,让教师了解学生自测情况,针对问题进行备课教学。自主检测题一般为5道选择题,题目要精选,要尽量能涵盖本课教学的知识点,对于重点知识可以选择多道,从不同角度进行检测。
在自主学习单中,对“练”的要求是:合上课本,独立完成,时间3分钟。练要精练,这就要求题要精选。选题要有目的性,教师应在每道题旁注明所要考核的知识点,一旦学生出错,马上就会知道问题出在哪儿。选题还要有创造性,教师可以对一些原题进行改造,一是材料的更新,用最新的素材,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题肢的变化,增加或减少陷阱,以改变试题难度。在本课的训练中,我选择了《阳光课堂》基础题中的5道题,加以适当改造,考核了哲学的本义、起源、任务及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等,通过“练”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对哲学任务的理解,对其中的“正确指导”有一定的认识误区,这就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真正体现了“以学定教”。
新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习惯。设计“读导思练”自主学习单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依据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单坚持任务驱动,以“读”为基础,以“导”为桥梁,以“思”为关键,以“练”为手段,将读、导、思、练四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政治;考前复习;教学策略
虽然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学生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高考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也要适应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为学生顺利通过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础。复习是内容整体化、知识系统化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复习课为学生建构整体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集中系统的讲解训练,学生通过复习课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查缺补漏,是学生应对考试的关键。高效的复习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政治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从教学内容来说,基础知识是其他延伸拓展知识的基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对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授,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其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延伸。同时,就现阶段的升学考试来说,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制定考前复习策略时,要以基础知识为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延伸应用能力。这种有针对性、有层次的复习策略能够让学生在复习政治知识时有明确的目标,使得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得到合理的分配。学生熟练掌握政治基础知识是复习最基本的目标,基础知识的应用还有很多变体,这些演变与拓展才是考试普遍存在的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正确读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题目表象下发现其考查的重点,将题目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到答题的方向与思路。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考试形式,最终都离不开政治教材与政治的基本内容,因此,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决定学生政治考试成绩的根本,需要学生在进行政治复习时给予充分的重视。
考前复习是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系统的学习,是学生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不同于政治新课的分节学习、分章记忆,复习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政治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政治考试的考点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这种整合能力是复习课程的重要环节,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指导组织作用,在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政治体系,使学生在脑海中能够对政治考点有清晰的认识。清晰的政治知识网不仅能帮助学生将零散单一的政治概念进行整理分类,在整体的政治框架的背景下,学生对于政治概念与原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更能将相关、相似的政治内容集中起来,便于记忆与运用。政治考试题目往往是内容的整合杂糅,需要学生在分析题目时找到不同角度的知识对应点,并将教材中的知识与材料结合起来,这才是教师为学生构建政治知识框架的价值所在。
二、在政治复习中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相比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优势,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考前复习的关键方式。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大量抽象难懂的政治概念与原理,尤其是哲学方面,是学生复习政治内容的难点的所在,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考前复习时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复习的效果。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的政治概念以线条与图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清晰地表现政治概念,更能将其中的关系展现得清晰直观,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概念与原理关系。例如在复习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辩证唯物主义所包含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用树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有整体的认识与把握,提高学生的政治知识记忆效率,更能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政治概念关系,使学生在答题时不至于混淆概念或者范围,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
思维导图由于文字简练,需要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抓住政治内容的关键字词,这种简练直观的笔记形式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记忆形式。比起大段的笔记内容,这种清晰直观简练的形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复习欲望,使学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中记住关键主要的政治知识,应对政治考试。这种简洁的笔记形式还能够减轻学生的政治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知识的记忆效率。
三、重视政治答题技巧的训练
高中政治考试的最终目标是落实在试卷中,反映在成绩上,无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也只能在试题上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政治考前复习时,要重视学生政治答题技巧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够熟练记忆教材中的内容,但政治考试成绩却不甚理想,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缺乏正确的答题技巧,找不到政治的踩分点,无法将记忆的政治知识与题目结合起来,导致理论与答题实践相脱离,由此可见,好的成绩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技巧进行讲解和训练,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应于学生的应试技巧,这在学生应试时是非常关键的。考前复习不仅包括对教材知识的重新梳理与记忆,更重要的是对过去错题进行有效地反思与总结。
【关键词】提高 政治课 课堂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57-01
课堂效益,是教学的生命之所在。但中学政治学科的课堂效益的提高,却似乎总是比其他学科来的困难,尽管政治老师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尽管新的教材更具有可读性。症结在哪里呢?前阶段,我对本校的高一高二高三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政治课”问卷调查,让我感受颇深的是,学生普遍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增长能力。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政治教师,我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贵情深 情中施教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是学生的桥梁和剂。教师要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注意感情投入,把自己真挚的、炙热的爱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不怕出错,敢于求异,敢于发言的良好学习心理。
二、事理交融 授业解惑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相对见长于“理”的学科。“理”,不仅指论理、哲理,还包括事理、道理等。所以,政治教师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析理,力求做到“言之有物,信之有据,学之有益”。对理念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一定要讲清、讲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去分析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创造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是什么”引发学生学习知识、了解事物的动机,进行有关记忆、认识等方面的思维活动;“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事物的原理,进行发散、分析等方面的思维活动;“怎么样”引发学生的创造动力,进行想像、分析、推理等综合性的创造思维活动。
三、教中求趣 寓学于乐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若强调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趣就是要让学生兴味盎然,时刻保持主动求知的欲望,“乐学”、“好学”、“会学”,最后达到学的好又学的轻松。学习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因,是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中情绪性的意向活动,是学生在追求知识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那么,如何刺激学生的兴趣呢?长期的教学给我的体会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总结、研究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分析哲学“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时,一上课我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有三种消费方案:⑴坚持一天吃一个鸡蛋(收支平衡);⑵把鸡杀了吃掉(透支);⑶ 坚持在一段时间内少吃鸡蛋,省出12个鸡蛋,孵成小鸡,如果成活10只,有5只母鸡5只公鸡,过了一段时间,一天可以吃5个鸡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善生活……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就会越来越高,积累也会越来越多。此例子提出后,整个课堂活跃了。这时,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这个例子反应了哲学的什么道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可持续发展)接着教师又问反映了经济学的什么道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可见,政治课本不枯燥,也不应该枯燥,只要我们的老师做有心人,政治课同样有情、有趣、有味。
四、教之以导 导之以行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为主线,以“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其源于“启发式”教学模式,但与“启发式”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思考、求知、探究、应用、创新,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的课程基本理念一致,都是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师独霸课堂的陈旧教学模式,创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型课堂,探索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本是学习的脚本,教师充当课堂学习活动的“导演”,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真正“演员”,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由学生的表现来决定,当然与教师的“导” 也有密切的关系。高中政治课程旨在从政治、经济、文化与哲学几方面加深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高中政治课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文化、思想体系的高度概括,程具有抽象性、观念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就课本内容本身既有枯燥性的特点,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容易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导学式教学模式为激活一潭死水似的政治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
一、导学式教学的课堂基本模式
任何一种课堂模式,都有其课堂结构框架,有明确的教学程序、步骤。导学式教学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堂检测三个环节。预习阶段,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并学会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在初步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本知识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并初步整理出解答思路,并标出自学过程中的疑惑或不解之处,作为课堂研讨的基础。
在课堂探究阶段,教师要以“导演”也就是引导者的身份去组织课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去学习,以何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如何发展政治思维能力,如何做到纵横联系,等等。但是,教师不可以代替学生学习、思考、解决问题,更不能因为学生的合作探究看起来浪费时间,或者教师认为学习效率较低,就迫不及待地将结果和答案告诉学生,导致学生的探究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教师在学生的思维出现滞涩、卡壳的关键时刻,教师可以给予点拨和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顺畅。教师还要注意课堂的组织形式,尽可能保证人人参与、人人提问、人人发言,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切实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检测内容要与课堂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且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联系实际的分析利用,还要有拓展性的开放题目,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检测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程度实施分层检测,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分层教学理念,防止一种教学模式掩盖另一种教学理念的弊端。
二、导学式教学科学定位师生关系
导学式教学模式注重处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将教师定位于主导地位,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定位于主体地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加深理解,并培养学生讲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课堂知识来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生产与经济制度》中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结合课本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理论,来分析我国各种经济所占的比重,以及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位置,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会对身边的各种企业的经济性质表现出一定的疑惑或不解。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引导学生的讨论不要脱离教材涉及的政治知识、政治原理;另一方面,有要引导学生的讨论,从课本知识出发又高于课本知识,并能结合对社会实际的分析。教师的“导”是解决课堂问题的关键环节,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有学生提出中石油、中石化控制着全国的燃油价格,油价不断上升导致运费增加,它的“主导作用”是否表现在对通货膨胀的拉高上?国有经济控制“稀缺资源”是否是国家垄断的一种表现呢?学生的问题尖锐而有普遍性,教师要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知识来解疑释难,让学生站在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来思考问题,防止被社会上不正确的思想影响,曲解了政治概念的含义,误解了政治理论的方向性。
三、导学式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
一、巧用成语典故,激趣促思导之以行
我国古代成语典故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在教学中巧用成语典故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促使学生思维方法、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意识的作用》一框时,引用了“画饼充饥”“掩耳盗铃”“望梅止渴”来说明意识虽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但是不能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引用“按图索骥”“郑人买履”来说明一个人做事情、想问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道理,而不能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谈兵”“胸有成竹”等成语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道理。通过在教学中引用成语典故,既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结论,从而使教材中的哲学原理进入自己的思想深处,内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二、引用名言警句,明理释疑深化主题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军事家等,他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留下了不少真知灼见、富含智慧、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名言警句,能说明和揭示哲学概念和原理,既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又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又能深化主题。如在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引用范缜的名言“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导入课题,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关系如何?“形”和“神”关系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范缜的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形”指的是“肉体”,“神”指的是“精神”;先有“形”后有“神”;肉体存在则精神存在,肉体毁灭(不存在)则精神毁灭(不存在);“形”和“神”关系问题的实质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范缜的这句名言说明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先有存在(物质)后有思维(意识),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哲学观点和原理的理解。
三、引用古典诗词,立疑激趣达成目标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教学中引用古典诗词,不仅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立疑激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首先,新课导入时引用,能点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他们带入情境,使他们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探求新知。如学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时,我用多媒体播放自制的幻灯片“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些诗句分别体现了什么哲理?通过这样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引用古典诗词,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和实现。(1)在讲授新课中引用古典诗词,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哲学原理比较抽象,而诗词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用这些古典诗词,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如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引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向学生发问,这些诗句体现了什么哲理?通过分析学生明白这些诗句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新课中引用古典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自主探究能力。如学习《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时引用“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影响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等哲学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3)在新授课中引用古典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古典诗词是文人情感的抒发和价值观的体现,从我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不难搜寻出给予我们正能量的经典诗词。如在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引用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句来说明一个人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爱国精神,从诗中体味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社会政治的理性追寻
1.政治哲学是对社会政治的理性之思政治哲学通过反思、批判社会政治而求真,具有一种追求普遍性理想社会之原型的形而上学冲动,并以此改铸现存社会政治。这种理论探索可以是传统与现代政治哲学的宏大叙事,也可以是后现代政治哲学的微观分析,即旨在通过对政治诸范畴如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正义、政治合法性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论证,追寻政治真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哲学与政治学是不同的,它有很高的抽象思辨性,可以称之为政治“形而上学”或政治“形而中学”。政治哲学探讨抽象的概念和范畴,为现存的社会政治寻找理性,让政治本身产生一种说理的力量。黑格尔在政治哲学论着《法哲学原理》中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抛开这个论断保守性的一面,我们既可以说它是政治哲学为社会政治寻找理性的一个典范,又可以说它是政治哲学在为自身寻求合法性。进而可以说,规范的政治哲学研究应是在书写政治“形而上学”。在古希腊哲学到近代西方哲学的演进过程中,哲学家们对理性原则在政治思考中的地位的认识可谓一波三折。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所处的“轴心时代”,是理性原则在政治思考中居于最高峰的时期。他们遵循理性原则,在各自心中构想着理想的国家、城邦政体及其运转规则。
这一点在柏拉图哲学的坚决批判者、非理性主义者尼采的作品中也得到佐证:“柏拉图的国家是超希腊的和不可能的。作为一种按形而上学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的创设者的哲学在此达到了顶点。”中世纪时期,安瑟伦和阿奎那等经院哲学家们抬高信仰而贬斥理性,理性只在于加强信仰。这是理性原则在政治思考中居于最低谷的时期。经院哲学家们政治思考的实质是,信仰上帝第一,人的理性第二,并以全知的“神性”代替人的理性,以虚幻的上帝之城来范导封建的世俗王国,旨在为教皇统治和封建君主统治服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发展与思想启蒙运动使人的主体性觉醒,信仰的权威让位于理性的权威,理性原则在政治思考中再一次进入高峰时期。一方面,近代西方启蒙理性为现当代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决定了现当代西方所谓普适性自由民主制度的运作逻辑和模式,深刻影响着当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精神。另一方面,近代西方启蒙理性的过度张扬也导致了对理性的误解与片面使用,使理性成了片面的科技理性的代名词,“技术知识似乎是唯一满足理性主义者选择的确定性标准的那种知识”由此导致了实证主义政治哲学的困境,实证的科技的政治理性把政治简单化地视为书本政治、政治技术与功利政治。对政治问题的探究,除依靠人的理性外,还要依靠感性经验与直观。对政治的形而上学分析,借用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的话说:“不单纯依据概念,同时也根据直观。”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也说:“哲学不仅需要哲学的理解,即通过概念进行理解,也需要非哲学的理解,即通过感知和情感进行理解。”“在哲学上,文体向这三个极伸张:概念或新的思维方式,感知或新的视听方式,情感或新的体验方式。这是哲学的三位一体,哲学犹如歌剧,需要这三者‘产生运动’。”深入探究发现,思考政治问题很难精确区分理性与非理性这一属人的二重性。
近代英国政治学家沃拉斯曾说,在政治中,人往往在感情和本能的刺激下行事。因此,政治哲学不是纯粹的理性思辨,不排斥感觉经验与直观。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哲学除了主要依靠理性演绎和经验归纳的逻辑外,还要依靠意志、直觉、直观、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因素。进一步说,怎样平衡好政治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适当地把对政治原则的理性分析同对政治过程的经验性认识结合起来,这也可以说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政治哲学的理性,既是一种理论理性,又是一种实践理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分类法,政治哲学属于实践性科学,是目的论和实践性品格的统一。今天,我们把政治哲学视为实践哲学。按照哲学的理解范式,实践哲学的理论旨趣是要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仅要解释世界(像以往的哲学家们那样),还要积极变革世界,使理论不仅在“阿门塞斯冥国”自恰(借喻理论内部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还要在定在即现实政治中发亮(借喻理论外部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们现时代的社会政治发展迫切需要这种实践的政治哲学,而那种单纯追求理论内部的理论与实践自恰的政治哲学,大有可能走充满纯粹思辨形而上学的理论危机、精神危机的道路。
2.政治哲学是对社会政治的价值之思
关键词:高考;试题;教学;走心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力明显增强,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功底得到了强化。但反观教学效果确实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只“走面儿”而不“走心”的情况时有发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教师为此而心有不爽。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试题的要求也是对教学的要求,从2015年北京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的特点来看,彰显人文性,突出逻辑性,具有时代感,追求意境美。与此相适应,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止是想法,尤其需要践行,以高考题的导向为教学引领,克服教学中的“走面儿”现象,践行“走心”课堂。
一、以情激情,实现人文与情感共振
2015年北京文综政治卷的27题,以赵一曼烈士的家书为题材,充满英雄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传递给学生的是,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其人文特点十分突出;28题以小明爸爸参加社区居委会的选举为素材,这就是有可能发生在学生家中的真实场景,这些充满人文情怀的选题素材足以吸引考生,迅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集中精力作答。
我们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出现学生听不进去的“不走心”现象,既有远离学生生活的原因,也有缺乏人文情愫的成分,学生“听不进去”在所难免。课堂教学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教师真实、由衷的表达,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自然流露,抑扬顿挫的讲解节奏,加之教学内容鲜活,贴近生活,定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促使其做出“用心听”的不二选择。如《政治生活》中的“政府”部分的教学,就“政府的基本职能”教学来说,我在教学中选取了学生能够耳闻目睹的素材,学校门口马路边崭新的公用自行车、绿色隔离带、自家附近的小公园、车站路牌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栏、为严打分子街上荷枪实弹巡逻的警察,这些看上去不经意的现象,却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这些现象就在身边,与此同时教师运用有效的设问进行引导,身临其境的讲述方式,适当配以图片、视频等,使课堂呈现出一定的起伏、张弛等变化,学生入耳入脑也就顺理成章了。以情激情,实现人文与情感的共振是践行“走心”课堂的首要前提。
二、以智启智,诱发感性与理性的碰撞
2014年北京文综政治卷的30题和38题第(2)问中,在注重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30题的设问与选项之间隐藏着一层细化的知识要点,即“‘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观点”,其实是包括两个“依靠”的,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只有熟知这层递进关系,才能准确地从四个选项中选出C的正确答案,而C项答案体现的正是依靠法制手段。如果忽略了两个“依靠”,势必会浮想联翩,就很难从中取舍了,由此看出,简单思维不能取胜。38题第(2)问,“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从设问的“你认为”不难看出需要发散思维,不拘泥于一个方案,但从答案的组织来看又需要综合所学知识作答,既要考虑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又要考虑群众的诉求,需要综合思维。
对照高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僵化固守的线性思维、满堂问的照书回答的问题,造成学生在课上走神、或做其他学科作业等现象并不鲜见,学生显然是不可能“走心”的。如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第十二课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本身内容不多,但比较抽象,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曾巧妙地利用了当时正值“世界末日说”甚嚣尘上的话题,课堂导入采取了提问的方式:“如果世界末日到来之前你最想做点什么(只能做一件事)?请说出三个理由。”学生异常活跃,回答最想做的事多种多样,理由也各不相同,但其中有个学生说道:“我根本不相信有这一说。”一石激起千层浪,相信有世界末日和不相信世界末日两种观点激辩开来。其实在教师所提的问题中,学生无论怎样回答,都包含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只不过没有从知识角度进行分析提炼,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通过教师巧妙设计问题,使学生在激辩中进行感性与理性的碰撞,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这种以智启智的教学进程,诱发学生感性与理性的碰撞,是践行“走心”课堂的关键。
三、以德育德,唤发思想与道德的一致
2014年北京文综政治卷第39题第(1)问,在背景材料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再以一则故事为切入点,要求回答故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很明显两题都以思想道德为主题,且富含强烈的时代感,着重考查学生对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情况,突显学科的本质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北京高考题已经清晰地展现了这个思路,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必须贯彻立德树人的要求,紧扣三维目标。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上课不“走心”。如《经济生活》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首要的教学目标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的现身说法是理想的教学资源选择,因为教师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教师的穿着、用品等是学生的直观消费感受,而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环保意识是现代公民素养,教师适度得体的外在消费行为,连同平等真诚基础上表达出的正确消费理念,会使德育渗透水到渠成,这种建立在真实、真诚基础上的以德育德,进而唤发出思想和道德的一致,是践行“走心”课堂的根本。
四、以行导行,追求认知与实践的统一
2015北京文综政治卷的39题,“‘漫游北京’文化实践活动,围绕‘灿烂文明’‘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知行统一问题,知行统一也是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学科价值和功能定位。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无论是道还是德都不能空谈,是要践行的,知行统一是认识论的一条重要原理,是讲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教学中有的教师要么单纯说教,要么设计过于华丽,缺少给学生思考体会的空间,搞活动过于走形式,造成说归说、做归做等知行不一的状况,学生同样会不“走心”。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放在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以行导行,追求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如在《文化生活》第六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时,我在课前特意换了一件唐装,这一中华文化的元素呈现在学生眼前引起了窃窃私语,意图在于衬托整个中华文化的主题,“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佐证之一采用了唱民歌的做法,“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的学习,请本班少数民族同学介绍本民族的服饰、歌、舞、乐器、体育项目等,在最后拓展延伸环节,由学生动手设计一个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我当导演我策划”的学校艺术节活动方案。整节课以行导知,继而以行导行,然后督导力行,达到认知与实践的统一。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破解了知行合一的秘密,以行导行,追求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是践行“走心”课堂的目的。
高考题是教学的风向标,其命题理念、题目的内容和呈现形式对课堂教学起着独特的引领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设法避免课堂有行动而学生没有心动的现象,在情、智、德、行等方面下功夫,以情激情是践行“走心”课堂的前提;以智启智是践行“走心”课堂的关键;以德育德是践行“走心”课堂的根本;以行导行是践行“走心“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4.3
[2]《2014年北京文综政治高考题》腾讯网 2014.6.10
[3]《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6
关键词:课堂 时间 空间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95-01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少教师往往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课堂热闹非凡却失去应有的思考时间。教学的价值在于教师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新知,而不是简单应答。我认为一节优秀的政治课,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思考和顿悟,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怎么合理布局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巧妙设疑,善于解难释疑。巧妙地设疑,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真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知识点,精心设计和编排提问,使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系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一环扣一环,一问接一问,使学生的思维处在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处于矛盾运动之中。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哲学家感兴趣的哲学问题,相信其中有些问题一定也会让学生感兴趣,如被称为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 我们在看柏拉图记录苏格拉底的一些言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精彩的苏格拉底和学生的对话,在《理想国》当中也有一段关于苏格拉底和别人讨论“什么是正义的”这么一段:
一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皆是苏格拉底问,青年答)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青年: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就像梁侠老师说的“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像苏格拉底一样引导学生自己反思自己,不断深入得出哲学结论的一个过程。”
其次,结合热点,密切联系实际。多提一些应用型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应用能力。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是从感官开始的”。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需要生活化的哲学课,需要让学生用感官感触社会生活,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最终习得政治课的观点、技能、方法、态度、价值观。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的实境中感悟。如;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也可选用进行案例教学。导课可播放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轻柔哀伤的音乐节奏中,课堂也成了情感场。教师设问:两岸为什么会有这个愁?如何来解决这个愁?学生们谈古论今,得出了“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解决的政策也不同”。面对当前日益猖獗的活动,让学生献计献策,提出创造性的思想。课堂教学在情境、师生的互动中展开,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抽象的哲学理论在这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中渐渐明朗。 要让学生参与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理论元素,在不断反复诠释生活现象、尝试运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理论价值,体味哲学的思辨之美。
第三,留有余地,巧设课堂“空白”。中国的绘画、书法很讲究“布白”艺术。其做法是:在画面的某些地方留下空白,不去着墨。其目的是:给欣赏者遐想的空间和凸显着墨处的美妙。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中的“空白”艺术,要求教学中要留有余地。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巧妙设置“空白”,如提出问题后或者讲完一个观点、一个原理后,要留下空白给学生以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有时间可思考,有机会去思考,相对地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教师的讲授,多一点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正确、更充分。
如教师呈现一个案例: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牛栏,无论是他在前面使劲地拉,还是在后面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进栏。一位路过的农夫见了,笑着从地上扯了一把青草,放在牛的嘴前。想不到,牛跟着农夫乖乖地走进了牛栏。
学生们经过反复思考,从这件事上,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哲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生活区域,在如何对待牛这个问题上,一个哲学家不如一位农夫; 要别人做一件事,光强逼是不行的,哪怕你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奏效。其实,我们要做的,仅是举手之劳,拿出一点生活的“青草”,给别人一点甜头和希望; 世事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应该站在别人的角度,多为别人想想,这样,人生的路反而会走得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赵玉颖. 课堂,应留给学生些什么[J]. 小学语文教学,2013,11:57-58.
关键词:教育教学沙盘;持续式发展;思维创新
Analysis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able
――Constant Development on Thought innovation
Li Xianghe,Wang Xuemei
(Gaochengshan Primary School,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116600)
Abstract: Based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able theory, we conduct a systemic research on the major factor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m buildinghing, teaching ecology. Thereby a constant development on thought innovation emerges, which will guid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able; Constant development; Thought innovation
一、研究绪论
目前,运用思维导图、swot分析方法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较为广泛,但对于某一事物如何能持续发展的思维导图却不曾发现。而把中国经典哲学思想、swot分析方法和工作要素三者有机结合所创新出的持续发展思维导图――教育教学沙盘,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研究所采用的原理
教育教学沙盘原理:首先,我们把教育教学要素物化为一种具象符号。依据《易经》“不易、简易和变易”的哲学思维,布局具象符号。再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教育教学生态系统中动态要素进行客观认知。使复杂的教育教学信息符号化、清晰化、条理化。通过易经哲学分析,开悟思维,启迪思路。
第二,针对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要素没有进行归类研究,往往看到什么就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见招拆招;不能系统的对教育教学各要素内部联系进行深入性、条理性分析,不能很好地体现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的这种现状,我们通过教育教学沙盘对教育教学各要素做动态分析研究,便能找出教育教学的优势、劣势,提前抓住机会,分析、制定进一步发展策略,使教育教学工作能持续、稳步、高效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沙盘原理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实效性动态研究、队伍建设动态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进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研究价值
关于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的研究,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课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一些关于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研究的空白。目前我们所能搜集到的有关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研究的理论和著作甚少,本课题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填补了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研究的空白。通过对课堂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生态三大方面中各大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发展规律的整合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改善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情况,更好地促进家校联动,更好地把握教育教学工作中各项优势与劣势,更好地抓住机会、化解威胁、实现教育教学各级目标、高效状态。本课题巧妙地将《易经》的哲学理论精髓与swot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借助沙盘的直观呈现模式表现出来,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我们能更好地分析现状、预知未来,同时又使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可行、有效的策略应对各种情况、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总的来说,本课题的研究空间大,应用范围广,研究出的理论成果可以促进其他很多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层级的稳步、持续提升。
创新之处
通过经典哲学《易经》与swot分析方法及教育教学各具体要素相结合的动态式实践研究,我们将研究所得理论物化为实物,可以一目了然、直观有效地指导实践。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借助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轻易掌握课堂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可以明确课堂教学问题的根源,找出相对应的策略。团队建设方面,管理人员和团队成员都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明确看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管理团队、管理自我,整个团队会始终呈现向上发展的积极态势。教育生态形成方面,家长、教师、学生都将成为最大受益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家长、教师、学生会明确自身的机会与潜在的威胁,并有效将教育纲要与教育法规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创新、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总之,我们可以形成一套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研究体系,且将这套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研究体系拓展到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指导,牵动其他相关的项目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过程
首先,通过资料文献法寻找相关资料、查阅有关文献。接着,通过行动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反思,提炼经验。然后,运用实践研究法总结与讨论对教学过程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团队建设过程中管理艺术、政治观点、组织协调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运用合作探究法对教育生态形成中家长、教师、学生、社会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
1、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通过实践研究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学法、教法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课堂教学核心问题、师生生命现状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方法、途径、和评价,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具针对性、系统性。
2、团队建设过程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通过经验总结法,对团队建设过程中管理艺术、政治观点、组织协调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寻找、归纳团队管理和班子管理的具体可行性方法和措施,探讨椭圆式管理方式,提高团队建设水平,使团队建设的持续发展更具科学性,更具发展的领导力。
3、教育生态形成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通过合作探究法,对教育生态形成中家长、教师、学生、社会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促进教育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使教育生态的持续发展更具系统性、和谐性。
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通过运用“教育教学沙盘”对课堂教学、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后,我们明确了不同研究对象所包含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模式。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应用,将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效应。通过“教育教学沙盘”来提出假设和解决问题,加速了工作中问题和困难的查找与解决。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我们不仅仅可以运用这种思维创新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也可以将其运用到其它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只要找到影响研究对象或领域的要素,就可利用沙盘、swot分析法和易经的哲学精髓对影响本研究对象或领域的要素进行整合和归纳,便能一目了然地看清研究对象或领域的优势和劣势、问题和策略,促进其可持续性地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1、提升教师教学视野的前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学法、教法等各大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发展规律,使得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习方法偏差、教学方法偏差、教学环境偏差以及教学目标偏差等背离新课程标准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实现这些目标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提升教师教学视野的前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2、提升学校团队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水平的必然发展。
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都是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只有团队建设搞好了,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才会提高,学生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可以将团队建设分为团队管理和班子管理两个方面,从教师队伍和领导班子队伍的整体建设出发,充分考虑团队建设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明确管理艺术、品德修养、政治观点、组织协调、教育理念、制度环境等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发展规律。使团队建设更科学、更高效、更有的放矢。从而提升团队中每一名成员的业务水平,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全校师生整体的情感态度与综合能力,为学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铺路搭桥,使学生成为最终受益者。因此,提升学校团队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水平的必然发展。
3、教学生态形成的高效和实效是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全民素质的时代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的教育大环境是全民重视教育,但是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子女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我们要将教学生态形成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探讨其中的有机关系和发展方向,明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明确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方向、各个情境中的教育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真正把家长、社会的力量引导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真正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梳理通畅,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路,最终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全民素质内涵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