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篇1

摘 要 跆拳道是一项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强身健体的作用,且注重礼仪文化和思想品德修养,使练习者学会尊重、礼让、守纪、忍耐等优秀品质。本文就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进行研究,为培养大学生优秀思想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跆拳道 礼仪文化 思想行为 一、前言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近代起风靡世界各地,是一项集竞技、健身、娱乐于一体,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跆,意为以脚踢;拳,以拳头打击;道,则是代表道行、礼仪修炼的艺术。跆拳道不仅要求练习者学习技术,更注重礼仪和道德修养。跆拳道可以培养人的热爱祖国、谦虚礼让、坚忍不拔、尊重他人、守时守纪等优秀品质。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全国各地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全国各高校中也广泛开展跆拳道运动,主要开展形式有跆拳道课、跆拳道训练队、跆拳道俱乐部,颇受大学生欢迎。在上课、训练中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结合进行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会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二、跆拳道礼仪与精神

跆拳道礼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在人的行为上,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外在表现形式为敬礼,表达尊重友好;内在表现人的自身修养。谦虚的语言、友好的态度、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的重要礼仪。练习跆拳道要做到“讲礼貌、重礼仪,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谦虚友好、遵纪守法”。练习者在学习技术之前,首先要学习跆拳道礼仪知识,只有懂得并严格遵循跆拳道礼仪,才能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更高层次。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以礼始”即练习者首先要向国旗敬礼,然后向教练致鞠躬礼,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师长的尊敬;训练比赛前,双方要互相敬礼,表达尊重。“以礼终”即训练比赛结束后,向对手、对方教练、本方教练致鞠躬礼,表示尊重、友好和感谢。跆拳道礼仪的作用在于提高练习者的道德修养,磨练其意志品质,使练习者能够始终在礼仪规范下学习跆拳道技能。

跆拳道精神主要体现在隐忍克己、百折不屈。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注重培养练习者坚忍不拔的精神,练习者必须克服自身的弱点,全力以赴积极进取,战胜自己才能达到更高的竞技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跆拳道的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广受推崇。“懂礼貌、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不仅是个人的事,它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一个人无论智力如何高,如果个人修养不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勇、信、忠”等一系列内容也积极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培养。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的实施情况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礼仪文化,跆拳道亦是如此,因此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具有一致性。一个人呈现在别人面前的最直观印象就是文明礼仪素养。有些人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礼仪教育,连最起码的尊重别人都做不到。跆拳道礼仪中的“尊师重道”有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将跆拳道礼仪教育加入教学和训练中,让学生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到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并重,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跆拳道礼仪得到传扬。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历年的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为例,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第一节课并非讲授跆拳道技术,而是向学生讲授跆拳道礼仪和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真正内涵。

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中,都有严格的礼节仪式。学生需穿着统一的跆拳道服装,按要求系好道带,每位学生在上课及训练前都需向国旗和老师敬跆拳道鞠躬礼,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老师的尊敬。两人配合练习时,要互相敬礼,练习结束后也要再次敬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练习过程中出现动作不到位、气势不够等情况,教师示意后要行礼以表示歉意,目的是让学生的练习动作到位,减少伤害。教师讲解时,不得随意打断讲话,如有问题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方可提问问题,得到回到后行礼并说“谢谢”。对抗比赛中,每局开始前双方要敬礼,以表示尊重;如果对判罚有异议,需先向裁判敬礼后再有礼貌的向裁判提出质疑;比赛结束,双方需敬礼,并向对方教练敬礼、握手。上课或训练结束后将跆拳道器材整理归位,所有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整理队形,行跆拳道鞠躬礼后离开跆拳道场地。大家一起发声、出招、用力,互相配合,互助友爱,从一定意义上说,跆拳道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四、跆拳道礼仪对大学思想行为的影响

通过在大学生跆拳道课和训练中实施礼仪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跆拳道礼仪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致,可以说跆拳道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一)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文明礼貌培养

跆拳道课或者训练中,要求跆拳道练习者举止端庄,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队友。训练中队友之间比赛前后都要行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往往大学教育中注重社会规范,而对日常礼仪教育缺失,跆拳道礼仪教育恰巧对此进行了有效补充。从实际效果来看,接受跆拳道礼仪文化教育前后学生的表现有较大变化,言谈举止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气质。 (二)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跆拳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必定不是轻松的,跆拳道练习是循序渐进的,只有练习到一定程度才能向更高级别晋升,每一级的锻炼都是需要付出百分百的汗水才能实现。在面对困难时,可能会有放弃和逃避的想法,此时练习者一定要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己心中的畏难情绪,迎难而上。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大学生无论在校学习期间,还是今后走向社会,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迅速、准确的做出反应。相反如果缺乏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时容易导致思维混乱,无法解决问题。练习跆拳道可以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因为在跆拳道对抗比赛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练习者处变不惊,放松自己,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合理运用正确的技战术以打败对手。 (三)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交际,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往往可以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一个具备较高修养的人更容易被别人认同,更能够在社会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一个人闷头练习是无法得到提高的,这就要求练习者学会与教练、队友交流,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进。沟通交流必须严格遵守跆拳道礼仪要求,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大学生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跆拳道礼仪的精髓,就可以为建立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古人曾经就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应把思想品德、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跆拳道教学、训练中要求必须遵守礼仪,因为跆拳道对抗是非常激烈的,故必须以礼为先,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进攻争取胜利。在这个过程中,练习者身心得到升华,从而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五、结束语

跆拳道既是一种格斗技术,更是锻炼个人修为的方法。跆拳道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相结合,对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大学跆拳道教学中将技术学习与礼仪教育并重,缺一不可。对于当代大学生,应该大力发展礼仪教育,让专业知识学习、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齐头并进,能够更迅速融入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燕.浅析跆拳道的礼仪与精神[J].体育世界.2012.4:102-103.

[2] 魏箐河.试论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耦合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2(26):243-244.

[3] 任晓凤.跆拳道礼仪内涵及其价值[J].中州体育.2012.2:13.

篇2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域问题;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影响,帮助青少年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道德标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传达有着决定性意义。针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是针对高校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不同思路,是基于民族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关系衍生出的内容,研究内容更加具体,拥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从论域、论域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教学实践结合,确保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了解传统茶文化,使我国传统茶文化焕发全新活力。在思想政治课中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元素,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量,有助于学生形成符合核心四项要求的“三观”。

1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史、传统茶文化传承与两者内在联系三大论域。

1.1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品茶作为文人雅士娱乐、社交的重要内容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内涵,其中茶道提倡的君子之道(例如:礼仪、谦让)等优秀品质,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大量交叉的。传统茶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古代名人的哲理小故事可以被引申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生活化场景阐释理论内涵,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血有肉。我国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对个体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要求,全面学习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1.2传统茶文化的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挑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过分教条和完全排斥都是片面的。在充分了解传统茶文化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传统茶文化中强调的和谐有礼,茶艺文化中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是与时代精神相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针对地从中汲取养分。

1.3两者内在联系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是以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为基础,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叉。茶叶的冲泡、饮用过程有的礼仪环节和操作技艺,蕴含着我国传统君子对生活的态度和与人相处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与教育,这和传统的中华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是相通的,先贤故事的引导侧面激励学生自发严格要求自己,知行合一、谦谦君子等传统观念对当代道德观念的塑造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都是教人向上。

2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没有明确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网络信息,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独立包装的快销饮品受到校园欢迎,品种多样的饮料选择使学生忽视茶叶,由于缺乏充分了解特色传统文化的环境,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认识普遍不足。青少年是发扬传承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预备力量,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影视作品,即使少数喜欢茶饮品学生也更愿意选择简便快捷的茶包。对传统饮茶风俗不够了解,是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工作开展的最大障碍,一些人认为两者结合就是单纯地把茶文化学习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这种错误的理解使一线教师不相信茶文化理论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面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问题大多老师持怀疑态度。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传统茶文化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长期以来采取相对刻板的理论教学和单一的应试考核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学生大多通过背诵方式记忆知识点获得好成绩,对测试之外的知识缺乏学习动力。授课教师对常规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工作主要依靠课本“照本宣科”,没有了解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片面采取“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学生对教学新元素的引入比较排斥。授课教师需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茶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集中如何应付考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3研究方法存在误区

由于研究时间较短,我国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存在着一些方法误区。首先,传统茶文化涉及范围广阔,单纯以学科建设角度分析会存在偏差,一些学者将传统茶文化割裂对应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无法触及传统茶文化的真正内涵。其次,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充分了解上,单纯强调理论的逻辑性忽视传统茶文化所处时代背景,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传达出的时代精神。受错误研究方法的影响,我国传统茶文化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口径不一的研究结果无法很好融入常规教学中,为研究理论的实践造成很大难度。

3解决论域研究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明确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法

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通过文化的碰撞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两者结合需要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内化,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现阶段,针对高校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关注度不够,应当在具有可操作性基础上,通过教研活动、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考虑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高校教学实践稳步展开,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充分参与到学科改革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传统意义上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发挥出最大效果,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3.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传统茶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加传统茶文化元素,以课后课题活动、著名典故分享等形式使学生具备基本茶文化常识,逐渐对茶文化产生兴趣,避免生硬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添加传统茶文化理论知识。教师应当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再学习,定期组织茶艺工作者在校展开讲座及实践教学,帮助在校师生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有所了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需要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实施开展教学实践必须的经费和活动场所,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传统茶文化的理解。

3.3针对研究方法误区不断修正

意识到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就要带着问题不断纠正调整方法,开拓学术事业全面看待传统茶文化。传统茶文化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对已有理论的支持和解释,其本身依然具有学习价值,需要我们不断通过研究发掘出有价值的部分。在研究中引入实证,避免单一逻辑推断可能带来的谬误,从实证入手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茶文化中更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4结束语

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及对策,可以在帮助高校进行特色学科建设的同时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丰富。这种结合利用传统茶文化涉及的多种知识,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加深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了解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为弘扬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教育结合提供全面的帮助和可行性平台。

参考文献

[1]康韻,刘毅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80-82.

[2]白莹,李永勤,喜超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7-81.

[3]刘晓乾,任淑红.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9(1):683.

[4]董盈盈,都晓琴.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9-12.

[5]王红.现状、不足与未来展望———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1-4+8.

[6]王红.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3):88-91+97.

[7]胡万年,伍小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46-51.

[8]赵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为例[J].华夏教师,2016(5):80-81.

篇3

中国传统文化它集合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修养方法,也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可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显得十分具有时效性与参考性。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可态度

(一)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分析

本研究通过编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问卷》,对在校350名大学生进行调研,内容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接受传统文化的途径及对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探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考与反思。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者中大约5%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其中中文相关专业的占了80%;大约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4%的人不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有肯定的态度,10%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45%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55%的认为帮助程度一般。

(二)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态度

首先,目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显得抽象化、肤浅化。由于他们平时接触的文化课程大多是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的授课模式大多是“概论+通史”,学生们也只是围绕这一模式学习,从而忽略了对经典原著的阅读与理解,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较为肤浅,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一些片面的思想与观点,更谈不上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其次,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显示出被动化、机械化的特点。大部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专业学习与考各类证书上,或者是花费在休闲娱乐方面,缺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这种过于被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模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障碍。

此外,有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显得有些实用化、功利化。虽然目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国学的热捧与宣扬如火如荼,但与其他的补习机构课程相比,他们两者的区别与对学生真正的修身作用体现在何处,就显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大学生对国学学习的心态产生了偏差,缺乏对自身内在修养的修炼与提升。

二、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播途径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采取给学生统一安排公共必修课的方式,教育方式显得单调。面对这一困境,我们需保持冷静,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开辟有效的渠道进行颂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与大学生形势政策课或政治学习相结合,利用各类讲座、活动、交流、展示等形式,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与活动中,让大学生们感性地接触传统文化并愿意参与探讨与践行。

(二)高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提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为核心,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起点和落点,而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与道理都蕴含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伦理型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其中提倡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将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德,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三)高校缺乏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薄弱,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对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要求。有调查表明,在北京地区,从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基本集中在少数文科学院。例如,清华大学的传统文化学习集中在人文社科学院下属的中国语言文学系,下设有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中国书法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在编教师26人,相比3133人的教师总量仅占0.8%;北京理工大学从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集中在中文系,也仅7人,占学校教师数量的0.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理工类院校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系所。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在传统文化的师资力量上还是有较大的缺口。

三、凝练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挖掘育人新途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重视校园环境,融入传统文化

高校要重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让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育人环境。在校园中可借助先进的媒介传播手段,如网上论坛、微博、网络视频、校园广播、报纸等载体,通过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文化作品、宣传海报、微电影、文献读物等,引导大学生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播为主流的氛围,让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育人环境。中国的大学就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使学生进入校园环境中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高校可根据自身学校文化特征挖掘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传统文化亮点,这也可在各高校中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无形中也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发掘经典内涵,注入大学生生活实际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以理论为核心内容,培养出一批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服务的大学生,强调的是奉献。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文化特点,且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影响其各方面的状态,对心性的修养与行为的修正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弟子规》这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经典恰恰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做人的基本道理与准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弟子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如从该书第一条“入则孝”内容中就可以看出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孩子从小要听父母的话,对长辈要悉心关怀,懂得如何照顾和体贴自己的父母及长辈,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顺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此外,强调诚实守信。书中要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指出了说出的话首先要讲求信用,不能欺骗蒙混和胡言乱语。书中还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当我们在说话时要恪守诚信原则,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都折射出做人的基本准则。面对浮躁的社会,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谨言慎行,信守承诺,那么我们的社会环境会变得十分和谐。另外,还有尊重教育,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要求我们对人不要有分别,对每个人都要友好相处,体谅他们的难处,懂得宽容与体谅。“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面对他人的流言蜚语,我们不能轻信与传播,保持他人的名声。可见,从一部《弟子规》中,我们就可以发掘许多适合当代大学生所需的思想教育素材,如果能融合他们的生活加以解读,就会使其更易于接受与内化,在无形中感化他们,影响他们。

(三)加强辅导员思想修养,学习传统文化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由于辅导员本身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的培训与学习,所以很少能够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开展工作。在入职后,也没有专门地进行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学习,没有经过自身研读经典和反思,很难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来引导教育学生。因此,辅导员这一队伍的自身修养与内涵建设也需要加强与提升。

(四)利用社会实践,体悟传统文化内涵

高校可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平台,把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大学生坚持知行合一,从而达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大学生践行的过程中,懂得用传统文化中的道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这些都提供了大学生很好的做人处事上的原则。

篇4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一项针对广东地区10所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学生群体中认为传统文化不可取代、伟大的占到总数的71.2%;而认为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占总数的85.4%,从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能够建立客观评价的。然而在统计传统文化是否可作为教育这一内容上,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7.1%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兴趣,这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

(二)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流行文化以及本土流行文化占据社会主流,这些主流文化往往具有现代新、时尚性、草根性等特点,并且这些流行文化借助手机媒体传播的便利,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也逐渐盛行[1]。而传统文化则往往内涵丰厚、影响深远,但是理解起来却往往比较困难,不如流行文化一般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快速的传递,因此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眼光倾向于“快餐式”的流行文化,以此消磨时光,比如大学生对“情人节”等外来节日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对传统的“七夕节”的关注度却并不高,此外,很多大学生一边啃着薯片谩骂外来文化的入侵,一边观赏着《速度与激情》、《敢死队》等好莱坞电影,而不愿将视线转向国产《大鱼海棠》、《孔子》等传统文化体裁的电影,这种文化倾向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困难。

二、手机媒体传播特性

相比传统媒体,手机媒体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媒体传播的辐射性更大[2]。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这使得信息的双向传播成为可能。手机媒体使人人在媒体中都扮演着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并且手机还具有便携性、隐蔽性、普及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需要空间、时间以及设备联合作用的传播限制,使得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信息内容,因此手机媒体也逐渐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认同[3]。从实际传播效果来看,手机媒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传播特性:第一,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属于一种开放性强的互动式传播媒体,传播者与接受者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传播及互动交流,打破传统媒体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满足人们对信息的碎片化、个性化需求;第二,即时性。作为一种移动化的数字传播模式,手机媒体中的传播者与接收者的身份对等,并且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受把关人的限制;第三,内容多样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媒体的传播功能越来越突出,传播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三、利用手机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一)手机媒体与大学生群体的高黏合性

移动互联网出现后,信息传播突破传统纸质报刊、电视、广播等限制,随着云计算及移动4G的出现,传统文化能够借助手机媒体中的微博、微信等互动交流软件,使文化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观念[4]。当前大学生逐渐成为“拇指一族”,手机媒体的便携性以及内容的多样性正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二)手机快餐式阅读及为内容社会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度提升

当代大学生将手机作为一种快速获取知识以及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辅助工具,在闲暇时间,手机媒体取代了学生书本阅读,成为学生喜爱并逐渐成为习惯的阅读方式[5]。借助手机媒体中的信息互动、电子图书、微电影以及国学经典,可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常生活中,大学生的大多数课外时间用在手机阅读上,如果高校借助手机媒体,开设专门用于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的微博以及微课,将传统文化分层次模块化的进行宣讲,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阅读,而且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四、借助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展现自我、接受信息以及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因此,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充分借助手机媒体进行教学构建。

(一)借助手机微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微信已经逐渐替代QQ成为大学生平常信息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软件,在微信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高校教师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实践:第一,学校领导、思政教师、历史教师以及辅导员应与学生建立微信好友关系,然后借助手机微信朋友圈来传播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而学生可以通过朋友圈的评论功能与相关教师建立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高校改革院系还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平台,要求特定的大学生群体关注制定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定期向学生推送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二)接受手机媒体其它功能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特定的节日中,通过手机微博、QQ群、飞信等给学生送去节日的同时,在信息中附加一段传统节日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大学生逐渐领略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历史底蕴及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篇5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频繁加大了国家与国家的联系。传统文化即是一个名族的血脉,同时也是人民精神的家园,本文通过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展开讨论,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内涵及措施。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政教育;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高校教育培养的大学生群体既是国家的希望,同时也是国家的栋梁。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让学生们了解继承传统文化,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加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当中,让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建设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1.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概述

随着新课标不断的深化改革,国家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也发生了改变,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要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为学生们创造传统文化思想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实际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环境中的重要性,加强传统文化现代精神的体现。

1.1传统文化及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前沿,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们接触到的都是比较潮流的思想,一部分是比较主流的思想,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好的主流思想学生接触了会使得学生发展人格不健全,人生的价值观发生歪曲。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道德规范,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刻体会传统文化为学生带来的独特意义。

1.2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优势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会陶冶学生的心境,增加学生社会的责任感,学生不仅从传统文化中体会到了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学生们接触到的文化是多元化、信息化的。在网络上接触到的一些理念会与实际有偏差,这就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入传统文化的介绍,将文化生活化,贴近学生情感思想和实际生活,让他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措施

上文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及优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接受良好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重视,注重对名族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的目标,在思想品德方面和情感理想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比较成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在人生的价值观念上有了自己对事物认知的能力。但多数的大学生还依然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缺乏社会实践的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过于片面,再加上年轻人容易被诱惑,使得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存在一些偏差。而加入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的改善了大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不仅提升了道德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发扬传统文化宽广博爱的精神,学生从中明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要会利用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深化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鼓励学生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许多生动鲜明的案例,教师可以灵活的利用教学资源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

2.2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措施

在教师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改变传统思政教学的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学生们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教师一味着讲解书本上枯燥的内容知识,学生们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厌学的情形。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多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端正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经典的案例,一方面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创造传统文化教学的环境,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传统文化的环境当中,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达到锻炼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要把握时代的特性,将传统的精神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不仅对大学生品格和人生价值观有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总结

随着社会人才的需求,我国加大了教育事业建设的力度,在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建设,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高校也是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阵地,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建设,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身价值观念,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苏冰玉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靖,陶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仪式活动的价值及其作用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55-157.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文化 大学生涵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其融会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文化思想的精髓,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精神价值。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倡导重塑大学生人格、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今天,如果舍弃了体现中国特色的本民族文化传统,就相当于舍弃了大学生涵养养成教育所赖以扎根的土壤。然而,现今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情况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度不高。大学里经常可以看到有学生在图书馆大声喧哗,考试作弊等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涵养水平。

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产生距离的原因

(一)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带来资本、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与配置,伴随经济全球化,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来自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冲击着国人的眼球,也影响着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尤其是西方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习俗在大学生之间日益渗透。在此社会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也不足为奇。

(二)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较低。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是导致传统文化备受冷落的根源所在。”在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被放在第一位,社会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人们更关心经济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技术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上大热,反观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人才,则因被认为是不能给社会带来实时效益而受到冷落和忽视。这就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同时,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新兴途径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也不够,反而是国外媒体,凭借其技术和资本优势,在这些新兴媒体上大放异彩,既进行文化渗透,又获取实利。

(三)现行教育模式的影响。

大学担负着培养社会精英的责任,是教授知识的场所而不是只传授职业技能的学校。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有些高校片面以市场为指挥棒,以就业决定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一些高校学科设置、教学内容过分注重实用性,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取向和短期行为。在课程设置方面,英语、计算机等课程课时多,要求严,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和公共选修课较少,人文素质的课程一再缩减。另一方面,师资力量文化底蕴不够深厚。许多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选拔往往重视专业素质和学术成就,相对忽视文化素养方面的要求。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对象——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问题。

“90后”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中心,被父母呵护备至,甚至被娇惯、溺爱,这就造成了“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大,自理能力和自力更生意识欠缺,任性、自私缺乏同情心。部分大学生个人品质状况令人担忧,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高分低能”、品行不端的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目光短浅的大学生过于急功近利,选择的专业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是根据自己出来能否当大官、赚大钱,这都造成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程度以及掌握程度不高。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涵养塑造的启发

(一)对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种爱国思想以忧患意识为基础,寄托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礼记》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体现出古人强调国家、民族利益至上,表达了为国分忧、报效祖国的精神境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进一步抒发了有志之士为社会尽责,为天下人尽忠的献身精神。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资源,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托,特别是在今天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传统文化中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能促使大学生看清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危机,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真正有效地督促自身掌握好所学技能,胸怀大志,为国家效力。

(二)对他人——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周易》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人们要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兼容并蓄,以宽宏博怀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导。“仁者爱人”,孔子言“仁”以“爱人”为核心,“爱人”,就是尊重人,就是承认人的尊严和价值,这为人们确立了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在行为上,“温、良、恭、俭、让”,“ 恭、宽、信、敏、惠”;在具体方式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推己及人,表现出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和关心。古人这种人际关系准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彼此尊重、团结友善、善待他人的精神,能够教育大学生走出小我,宽以待人,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

(三)对自身—— 自律自强的人格境界。

中国人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刚健自强,律己修身,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曾子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此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即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养品行作为做人处事的根本。

同时,身心修养中又贯穿着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周易》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都切实反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自律自省、积极进取的道德修养方式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培养上,做到志存高远,确立自己的目标,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不断超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三、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深化我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在高校,课程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体现。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借助课程平台,提高其系统性和科学性。一是要重视传统文化载入“两课”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课”学科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现代因子,古为今用,进行新时期语境下的阐释,这既优化了教学结构,又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其次,多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选修课程,譬如“古代诗词鉴赏”、 “传统民俗风尚”等,从文化品格、历史、语言文字、审美情趣等多角度展现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大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批判、激浊扬清,弘扬传统美德。

(二)提高教师的整体人文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目前,部分高校过于重视教师的学术水平,而忽视了他们的人文素质。更有极个别教师,把学生当作接收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尊重学生,更不用提以自身人文情怀感染学生了。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从培训教师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与文化单位交流研讨、派出学习等形式,鼓励教师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学习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以教师职业道德和学生良师益友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提高治学、做事、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修养。

(三)加大传统文化的媒体宣传力度。

传统文化传播需要媒介,大众媒体作为新型途径,其作用日益凸显。高校中可以利用的传媒手段有很多,校园网、校广播台、校报、图书、学生社团刊物……这些媒介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并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对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高校应掌握舆论主动权,向学生宣传积极、正面的传统文化,尤其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教育,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组织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统筹规划、整体布局,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必要。一是举办中国文学与文化系列讲座,内容可以涉及历史知识、民俗风情、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这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二是扶植学生社团工作,鼓励有特长有爱好的学生积极加入相关社团,在社团活动中锻炼、成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三是举办民俗艺术节、文化沙龙、演出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校园活动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营造注重国学教育的浓厚校园氛围。

(五)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高校可以依托所在城市的丰厚人文资源和文化古迹,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教育渠道,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体验民间工艺,学习地方戏曲,考察风俗习惯等。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外课堂,以直观生动的亲身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和价值,增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文化认同,对普及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陈丽影.试论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舟山学刊,2004(4).

篇7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先贤们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自身修养的提高、爱国情感的培养以及科学价值观的确立就显得十分必要。但自从1919年的以后,整个传统文化都受到了强烈的历史冲击,我们已经与之脱节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如何把经典重拾,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需要作为时代思想前沿、最年轻有活力的当代高等教育群体——大学生去弘扬继承。为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全社会重新认识学习乃至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必要

在2015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文化力量。在会中指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高等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研究及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群体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颗璀璨明珠,即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它的内涵与精粹仍然向我们现代人发射出耀眼的光芒。但是,在这个日趋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业绩和指标往往更被人们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而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及道德修养常常被忽视。不仅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也有待提高。

(一)高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社会某些因素地制约,高等学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下,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应试教育更倾向于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学生人文品质的塑造,忽略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力。第二,教育传播工作者自身缺乏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高校教师由于自身因素,也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学习,从而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学科体系中。第三,高等教育的经济化趋势日益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了强烈的经济追求和功利性。传统文化教育被高校忽视。

(二)高等教育群体自身的因素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群体中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首先,大学生自我控制力薄弱、心理相对不成熟。由于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状态,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事物的影响,往往不能清晰地辨别是非、好坏,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不了兴趣。其次,缺乏正确的动机学习传统文化。应试教育是我国普遍的教育形式,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学生更加看重学业成绩。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多数只能纸上谈兵,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如何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荣誉证书等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显然不太重要。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家书》到《傅雷家书》,一直被人们奉为治家的经典之籍。父母是子女人生中的启蒙老师,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家庭对一个人思想的形成、价值观的树立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庭中如果对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出的子女也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乐意学习。然而,现实情况是家庭教育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出现了“断层”,至少三代人已经没有系统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他们培养出的子女又怎么会对传统文化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大多数家庭在教育理念上过分注重子女的成才培养,父母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让子女能受到最好的教育,生怕自己的子女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但他们忽视了子女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最后教育出的子女往往只会考试其它能力相当缺乏。还有部分家庭,把教育的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尤其在子女进入高等教育后,便对子女不管不问,使得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更无处所谈。

(四)社会环境的冲击

社会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在大学中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障碍。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清朝的再到的爆发,使得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疑惑一步步增加直至达到顶峰,特别是的“全盘西化”论,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至今仍然存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打压与冲撞,西方文化从饮食、文娱、节日等方面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人。大多数95后大学生们也更看重西方的节日,向往外国的文化,把本国的传统文化看成是落后、保守、封闭的思想,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加无从谈起。

二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价值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并具有价值和生命力的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华名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包括传统风俗、传统思想、传统文艺和传统建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民族性和发展继承性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传统文化植入高等教育体系中,不仅能让受教育群体重新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还可以让教育工作者重新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顺利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想。

(一)有利于高等教育者学习传统礼仪,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传统文化中的正常伦理道德,忠义理智信,尤为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借鉴学习。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的礼仪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引以为豪的。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礼仪,可以从实践中培养出我们的良好素质和品德,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个人修养得以提升了,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家庭治理好了才能治理国家,国家治理好了才可能为天下的发展尽一份力。可见,修身为本,因此学习传统文化礼仪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

(二)有利于高等教育者了解传统节日,促进爱国情感的培养

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少,大多数传统节日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故事。在体验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大部分传统节日体现出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真挚、淳朴的感情,很多传统节日也一直传承至今,有的则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春节和中秋节,全家人齐聚一堂或走亲访友增加感情;元宵节吃元宵,玩灯笼,大人小孩充满喜乐;清明节祭祖,缅怀先烈和亲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怀念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节登高,提醒我们要关心尊敬老人。重新在高等教育中宣传传统节日,将潜移默化地增加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和热爱,从而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有利于高等教育者认识传统文化精神,促进正确道德观的形成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国人道德观影响极为深远,尤其对大学生这个意识形态不稳定的群体来说起着重要的引导意义。传统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为大学生树立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个人道德水平不仅反映个人自身的文化素质,更折射出社会和国家的普遍道德水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对道德的定义与理解展现的淋漓尽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从这些古语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之高,并深刻意识到只有自身的素养得以提升才能受人尊重乃至获得成功。《大学》开篇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这更加可以看出大学教育对提高道德品质的要求和理想。从古人的道德理想到今天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无不一脉相承的延续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品质。社会主义荣辱观,也被提到国家层面去弘扬,正说明了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不好。国家在教育中也多次提到要立德树人,把学生的道德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正是由于在现在很多学生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道德素养不是很高的现实情况下,只有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让他们缺失的道德观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重新找回。

(四)有利于高等教育者了解传统文化历史,促进民族精神的养成

传统的历史文化记载了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当代大学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了解国家的发展史、兴衰史,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被人们传送至今的名人名言充分体现出古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把这些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去,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把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思想传播给我们的大学生,才能让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

三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中顺利开展的策略

传统文化对当代高等教育者来说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工作,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有着深远影响。目前,社会文化鱼龙混杂,在全面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也呈多样化发展状态。如何有效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是高校、社会和国家都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一)开设传统文化高等教育课程,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

只有增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课程,才能让高等教育者系统的学习传统文化内涵。可以把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让传统文化的地位在高校中得到明显提升。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多方面展现,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2]2010年成立的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是我国大学创建的第一所传统文化学院,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既符合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精神文明的需要。

(二)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提升传统文化道德影响力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想文化氛围对个人价值观有反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顺利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优秀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其接受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公共媒体和相关政策将传统文化纳入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二是,加强公民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正面道德教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也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表达了节俭的重要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现在95后的大学生一般生活都是比较优越的,没有节俭的习惯,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诚信也是一个人应该要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弟子规》中指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在校园和社会中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将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身道德的提高。三是,在校园中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的评选和在社会中继续开展“感动中国”人物的表彰活动。让大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上都能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灵魂。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3]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高校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把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内涵用生动、形象地教学方式呈现给同学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最终能引导他们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就更加有义务认识、学习并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社会赋予高校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只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善加利用,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只有在保持民族性的前提下,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才能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作者:林媛 单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雒树刚.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6,01:76-88.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应用;专业素养

当前,我国的学生大多没有进行过专业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国的文化的理解薄弱,具有片面性,不能正确科学地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旅游文化的内涵,让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传统文化,开展特定的教育,并将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好的教育。

一、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合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要运用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结合专业课和文化课,拓展课程的深度,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重新理解,深入认识传统文化,升华自己的知识,内化自己的知识。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了解,没有系统读过中国的《四书》《五经》等,对中国的文化停留在电影电视的认识层面上,缺少系统的接受教育。

1.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给学生提供优秀的典范,对旅游管理人员提供价值引导。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等思想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品德素养的积淀和形成。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态度提供了很好的培养作用,引导学生学会从学生时代就爱家乡,爱祖国,激发学生对未来工作的责任心,确立学生科学正确的三观。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知识能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传统文化还教会旅游管理学生学会推己及人等,保证旅游管理者和旅游者的融洽关系的形成,让旅游管理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积淀。

2.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管理学生的专业素养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审美的体验,获得对美的体验。导游要向游客讲解自然景观和人文知识,因此,人文中就包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是旅游管理者的内在素养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文化,学习中国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国家吸引外国友人的,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获得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产生积淀,精神上得到享受,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二、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加强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建设

教师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深入到基础课程体系中,尝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诗词鉴赏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师可以加强课程建设,让中国传统文化和诗词鉴赏为中国人保留丰富的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道德感和自信心。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能提高未来旅游管理从业者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让游客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游客们热爱中国传统诚信的行为。

2.加强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在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教师要对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的认知能力,重视传统文化内容和专业课程结合到一起,实现教学中融合旅游管理专业和传统文化的知识的目的。(1)我们应该丰富旅游管理专业课的教师的优秀的文化素质为了实现高素质的优秀的教师资源的获取和培养,教师要加强行业内的自我培训过程,注重继续教育弥补段提升自己的优秀的文化素质。教师要保证行业的诚信服务,在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中,重视管理学和导游业务等课程的教学,更要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输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的知识,重视内容的传输,重视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道德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不断通过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吸收传统文化知识,让融入了传统的文化课程充分活跃起来,发挥教师的魅力,实现感染学生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

现代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已经不再适合实行填鸭式的教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应该重视理论教育的基础,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激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不断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逐渐内化于学生的心灵中,最终形成顺应旅游管理行业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师要逐渐丰富大学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书法学习活动。大学教师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教育,加强书法教育,在学生练习中国书法的时候,要按照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体会书法的内涵。教师要引导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书法学习活动,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会和理解,提升将来旅游行业的人员的素质,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高质量的服务,挖掘传统文化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4.以点带面,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寻找切入点,引申学生来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想象。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时候,可以引进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孔子和老子等人对礼的认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礼仪要求,带动人们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再如,讲解饭店管理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知识的时候,可以引进《论语》中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进行讨论、总结,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抓好切入点,引进传统文化的知识,加以讨论和总结,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教师要让学生重新认识,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现实的旅游管理的联系,实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实际工作的关联,实现现代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教师要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此优秀,是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恰当引进传统文化的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多一条文化发展的道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收获学生好的学习效果。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76-02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梁漱溟先生说过:“文化是什么?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蕴含了这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沉淀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解读

1.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抵抗不良文化影响。在思想活跃的中国高校,正呈现出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现象,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些只求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声音,对于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形成非常不利。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置身于各类电子媒体中的大学生每天被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包围,其中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也不乏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众多负面消息。这些信息用骇人听闻的标题吸引人们的眼球,一帮缺少有效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网民,在自觉与不自觉、正常与非正常的状态下,传递着扭曲的价值观。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那些危险的无稽之谈成了我们公众话语的重要部分”[1],他指出,媒介会于无形之中影响我们的文化,带来一种娱乐至死的文化状态。尼尔波兹曼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正是电视逐步成为美国社会大众媒体主流的时代,而现在的网络媒体相比电视,对文化和价值观的扭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南京的“彭×案”,由于各类媒体的不断发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人来说,这些信息新颖,有冲击力,在浏览的过程中难免会失去自己的立场,受到感染和影响。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洋溢着智慧光彩的哲学思想,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等,这些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若可以深入青年人的思想,内化为他们自觉的“生活的样法”,则可以帮助他们抵抗这个浮躁的网络信息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研习有助于大学生端正思想,明辨是非。

2.构建健康、和谐、有底蕴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然而,没有中华文化,谈何校园文化,传统文化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儒释道等多家哲学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思想的重要来源。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下的校园文化,既体现青年的风采,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现状

1.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乐观。笔者做了个问卷调研,问卷中简单的三道有关传统文化的题目没有学生能够全部答对。其中有一条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选择题,更无一人全部答对。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除了对儒家思想稍有了解,对于中国古代众多璀璨的哲学思想知之甚少,甚至连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也少有学生能了然于心。而这种不乐观的认知状态是浮躁的社会和应试教育为我们的学生带来的硬伤。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并存。虽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容乐观,但可喜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还比较高。问卷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愿意了解,希望高校可以多开设国学课,邀请专家开设讲堂。

三、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可行性路径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应贯穿一生的学习,在教育部2014年3月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也就是说,大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然而通过前面的调查得知,大学之前的教育阶段,并没有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任务,因此,学生还需要补课。

2.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大学阶段的学生理解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着极大的提升,大学文化也更为开放,而且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学生在学习的重点和科目上具有一定的自。此时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力强,社会交往和社会经验也相对丰富起来,面对这样的学生,高校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丰富讲学的形式,一边给学生“补课”,一边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

3.培养一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文化教育不仅是停留在文化的表象教育上,更多的应该是文化的内涵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对文化具有认知度和认同感,教授时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比如现在著名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他的历史课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他录制的历史类节目在优酷上有着超高的点击率,这个现象不仅仅在于他本身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多的在于他灵活多变的授课语言,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依托相关学科专业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课,另一方面邀请知名教授来访讲学,为学生带来思想的饕餮盛宴。同r,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让辅导员教师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4.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凸显传统文化内涵。(1)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2]高校的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实验室、行政楼、心理工作站等,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场域,因此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营造温馨有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感染熏陶学生,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陶冶心性、正己修身的重要场所。(2)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应“传统”,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融入信息时代特征的传播平台,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流行文化传播知识。其次,构建传统文化实践体系,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多样的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学生活动。在校园内不断渲染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5.辩证地对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容地对待异种文化。中华文化深邃而博大,源远而流长,传承和发展是成长的两个方面。传承需要学生在历史中去了解文化的形成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是对历史的肯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的形成都有其时代背景,文化的发展则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开拓创新,拓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不断碰撞、渗透、相互吸收,面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我们要放平心态,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世界文化才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先生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职业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大学时期作为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时期,对学生形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把握这段关键时期,通过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更加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也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创造人生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传承,形成了具有稳定特色的文化体系,其深层内涵十分注重对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培养,在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将会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而形成健康的就业价值观。

2.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职场人生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扎根于国人心中的文化底蕴,对培养高校学生正确人生观的作用非常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对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以此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在职场以健康的人生观应对遇到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需要高校教师不断深入挖掘。

3.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职场世界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高校学生在就业时将会面对更加多元化、开放化的职业选择,这种开放化的工作范围在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的工作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对学生正确世界观的树立造成了威胁。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容易误导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特别是当涉及经济利益时,会极大干扰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需要在大学阶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学生熟知的文化体系,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做到有效融合,将会是未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工作。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作用方面存在不足分析

1.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重视不够

目前各高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仍是以学生的求职技巧为主,注重传授技术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手段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极其不利。因此,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培养职业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规划与引导有积极作用。

2.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的不明确

国内高校的职业规划课堂,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做到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更多情况下将繁杂的文化思维生硬地加到教学内容中,教师未能将传统文化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在该门课程中不能做到深刻理解相关内容,更加不能实现对自身素质的塑造,丧失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3.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未能实现对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性质较强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多是对社会实践的高度总结和升华,因此在课堂上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提供具体指导,而在思想教育课程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就可以有效规避这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可以有效连接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但目前高校教师在这方面的做法不尽如人意,虽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引入,但仍以理论讲解为主,忽视与学生就业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认为该课程与学生工作实际不相符,未能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传统节日 大学生 失落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可在当代大学生中反响并不怎么强烈,反而对“圣诞节”很感兴趣,学生过“圣诞节”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对于春节已经没有感情,甚至已经完全麻木,没感觉。文化在国家与民族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民族要生存,国家要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建设与弘扬。因此,不论是从国家、民族的发展还是从大学生的教育而言,都不能不谈文化,而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所以,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和认识问题,就集中反映了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许多方面,也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可以从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传统节日在大学生中缺失的原因

1. 文化的发展多元化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经济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文化交融也是越来越复杂。在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外国文化中的糟粕也趁机而入,并且在中国的文化领域扮演着一定得角色,中国的文化变得不那么单纯、那么单一,而是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糅合了多元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向现代文化转型,出现了“一边倒、一刀切”现象,“洋文化”以其新奇、多样的面孔正在占领着中国的文化市场,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年轻人追求“个性解放、标新立异、时代潮流”,“春节”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已不那么重要,而“圣诞节”正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对“春节”和“圣诞节”的节日内涵已经曲解,在节庆期间衣、食、住、行等生活观念、方式上的改变,直接反映了中国民众正经历一场世界观的巨大转变,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所致。

2. 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一些国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大冲击。外来节日如圣诞节等也随之进入我国现代都市生活,其新颖的物质形态,包括饮食、礼品、靓装等所形成的较传统节日更为特别的繁华世界,都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新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国内外大事,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网络上一些文化糟粕的影响。

3. 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不够

当代大学生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学阶段正处于思想转型期,是非分辨能力还不到位,以至于成为“洋文化”入侵的俘虏。“80后效应”再加上这个张扬的时代背景,他们选择圣诞节而不是春节就不难理解。从深层次来讲,还是由于当今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不够。在当今文化的多元碰撞中和全球化得过程中,多种文化的出现使大学生无所取舍,陷入了选择的误区。

4. 学校教育的缺失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育,家长、学校、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学校的课程中很少有关于传统教育的,缺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培育。

二、挽救大学生中传统节日失落的对策

1.对传统节日进行正确的引导

(1) 引导对文化多元以及过节多元化的正确认识。前提是必须保证本民族的文化不能丧失。文化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无论怎样多元化、无论怎样融合,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都必须保卫好,不能丢。在面对“洋节”问题上,应该是不提倡也不反对,发掘其优点,把其优点和我国的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使我国传统节日更具新颖性。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意义,并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2) 倡导文明健康的过节气氛和过节方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缺失与现在的时代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人们都在追求高科技、新事物,而对旧的东西没有多少留恋。大学生的思想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一切向前看,注重创新。目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物质资料极大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于是人们便把节日当作难得的休息时间,吃喝玩乐、外出旅游,抛弃了传统节日的原始意义,久而久之,过节的气氛也就淡化,过节的方式也有所改变。因此,在过节时应该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改变节日的表现方式,使之为广大人民所接受,能吸引广大人民,使之从中受益。

2. 加强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之所以会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太少。在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把语文课、历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大学生从思想上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内涵和精华所在。并注重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明的精华,珍爱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型期,在这一阶段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把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发掘其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篇12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 道德素质

当今在校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部分学生存在忽视传统文化的倾向。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这种状况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因此,探讨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影响及其解决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影响

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正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考验。传统文化观念的淡漠,文化发展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种情况反映在高校中,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弱化:

1.对传统文化中“立志”与“志向”认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精神空虚与颓废现象。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强调人要立志高远,如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多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的淡化,人文教育不被重视,一些大学生信仰迷失,理想淡化,缺乏应有的修养和情操,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心理浓厚,重“自我设计”,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欠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的自觉,缺乏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这样的大学生容易在现实中迷失方向,难以担当振兴中华之重任。

2.对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承受“挫折”能力低和心理脆弱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为主导的,它铸就了一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学生处于自我心理发展时期,他们中不少人存在着心理敏感、自卑或自大的情况,很难正确面对自己成长中的欠缺与不足。此外,一些大学生面对各种竞争压力时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结果导致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

3.对传统文化中“谦让”和“宽恕”知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以自我为中心”和人际紧张现象。谦让就是“谦虚、礼让”,我国传统文化素来就以谦让为美,以谦让为品德标准。宽恕有两层含义,一是宽大仁恕,二是饶恕、原谅。传统文化把宽恕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强调宽恕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文化转型时期,东西方文化交融带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日趋复杂,其人格特点与传统文化有许多不和谐的方面。加上当代大学生不断强化自我意识、私人空间等原因,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出现了交往偏执、社交恐惧等人际交往失调现象。此外,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温恭谦让、宽恕等做人准则被个人利益至上、自由主义等思想所侵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部分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不能把自己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去,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故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4.对传统文化中“礼仪”知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行为举止礼貌欠缺的现象。“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礼”能使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们相互尊重爱护,和谐相处。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大学生基本素质较差,如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动辄吵架与故意伤人、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目无师长、举止轻浮等,高校中不乏各种违法违纪的事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和青年教育的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

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正因为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大学生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出现内心迷茫和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反传统甚至反道德。因此,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关于人生理想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首先,传统文化强调立志对人生的作用,这一点可以启迪我们教育学生要胸怀天下,为造福人类而立志成才。立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2005年8月13日,总理在中南大学调研时勉励大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学习做人。学生们要懂得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作为天下的人,要想着天下的事”。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立志,还要立大志,要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立为人类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的大志。其次,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孟子说“大丈夫”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是孟子所宣传的理想人格的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意味着必将实现人的现代化。但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说,又不可避免地形成自发盲目的力量,这需要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以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充分利用和挖掘传统文化关于人生理想的宝贵资源,会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2.发扬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刚健自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自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始至终倡导的人格品质。“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千百年来激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积极进取。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等故事,其核心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精神。当代大学生生逢盛世,虽然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压力等像洪水一样,冲击着大学生们的心理。而且有好多同学已经倒在了它的强压之下,在自己心理的阴影里画圈圈,痛苦不堪。自强不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坚强的意志力,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3.承继传统文化中仁人君子的做人处事原则,教育学生首先学会做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一世必须交际。今天常常把一个人人际关系的状态称为人脉,人脉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人脉的形成应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不仅在漫长封建社会而且在激烈竞争的今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传统文化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提供了人际关系的准则,同时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方法论原则。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要关心他人,也就是要“爱人”。作为孔子伦理思想核心的“仁”,其核心要求是“仁者,爱人也”。而爱人不只是爱亲属,还要爱别人,要做到与人为善。当前部分大学生感到人际关系难处,存在着社交恐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人君子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找到克服恐惧的方法。

4.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关于礼仪礼节的宝贵资源,提升学校的人文风气。基于人有不同的德性,如果人人率性而为,随意行动,社会秩序就会难以保证有序化。于是传统文化注意用礼仪来统一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规范化。礼仪、礼节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有维护管理秩序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提倡赋予现代意义的礼仪观、礼治观,这些对学校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来制约学生的言行,如规定上课下课学生应该起立向授课教师致礼,学生见到老师应该问好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公共场所张贴一些有关礼仪礼节的知识和常识,开设关于礼仪礼节问题的讲座或论坛,使礼仪礼貌的知识和常识深入人心,形成人人讲礼貌、和谐有序的校园风气。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举措

利用和借鉴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因此,应该积极探索和切实落实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办法和途径。

1.让学生多读古典书籍。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著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身自由的品格操守,屈原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都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各高校可以从大学新生踏入校园伊始,统一向各新班班主任布置学生在大学四年应该读的古典文化书籍,并开设有关书籍和经典解读的选修课或讲座,还应该通过思政课、寝室文化、班集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来熏陶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与道德境界。

2.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当前高校相关课程设置普遍在通识课程中设有传统文化课程,但是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给予学生系统的讲解,还是处于泛泛而谈的阶段,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依托有关专家学者、出版部门联合编写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另一方面,必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相关课程的设置。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课程范围应包括古代哲学、道德、教育等领域的思想,以弘扬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发扬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为重要内容。

3.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必须运用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形式(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力。学校可以规定某一期黑板报或者校报的某一版必须是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并组织评比活动;可以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征文活动。通过这些举措,调动大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此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多开设一些选修课,这是高校应该做到的,也是有能力做到的。

4.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起表率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其形象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由此,要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首先必须在教师中组织学习,加强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重视“言教”与“身教”合一,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在传统文化中,孔子主张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孟子说“吾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强调领导者的示范形象作用。为此,要注意发挥高校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表率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篇13

作者:刘必春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委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学习和应付考级、考证上,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1.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客观需求。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出现“国学热”现象,但事实上传统文化教育已逐步显现出弱化、扭曲等趋势。一方面,很多高校所推行的专业化、精英化教育模式,极大地误导和限制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学生群体来看,大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容易将文艺汇演、主题教育、周末文化等校园活动片面地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并加以推广宣传,同时在活动中注重活动内容的即时效应、活动形式的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倡导的儒家思想,忽视了思想的渗透应该是逐步引导、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弱化”、“扭曲化”的现状下,高校只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广大青年学生,才能使他们在情感上和理性上自觉接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已处于一个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互相渗透的时代,传统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此时,只有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抵御各种错误的文化思潮,为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保证。在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等为人处事标准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P12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们是引领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而不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已经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激励他们进一步焕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广大学生珍惜和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导向,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基本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在的进一步指导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吸收借鉴一些西方优秀文化中的互补性内容,真正做到取长补短,熔铸出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先进性的新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文化发展的指明灯,指引我们既着眼于传统文化纵向生长与融合,不断推陈出新,又注重全球文化的横向杂糅,克服外来文化冲击,实现“传统、现代、外来”三者的有机融合,产生出真正的本民族的现代文化,服务我国乃至全世界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前提。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减少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二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实用性,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激励广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积极、主动去打造健康、健全的人格魅力。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首先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中要有机的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学中着重以引导、感染为主。其次要多开设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重要的举措是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多开设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2](P64)可以通过规定大学生必须阅读的人文科学书目,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发着民族文化教育的气息,让学生时时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着力以传统文化元素构造校园文化的环境氛围。如组织开展讲坛、报告会、学术探讨等第二课堂来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校园网络和教育功能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3](P6)4.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保证。高校可以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利用团日活动、周末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民族节日等适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课堂上枯燥的说教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还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溯源、发展、创新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定期举办学生宿舍文化节活动、文明公约践行评比、学习技能竞赛活动,大力推行“免检宿舍”、“党员示范宿舍”,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引入学生宿舍、融入学生生活、进入学生大脑,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篇14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源泉

我国存在的社会道德、社会意识,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括当代我们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体现着华夏民族热烈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品质。从其本质与内涵来看,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思想,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践范式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出具体的结果。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行为指导中,一直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从中我们也可以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践行,这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有着延续的赞叹和敬仰,在敬仰的基础之上,以传统美德为践行标准,一一去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属于当代的东西,但从其本质和内涵上来看,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升华与创新。它并不是毫无保留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吸取,也不盲目地继承封建社会中的腐朽产物,它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科学的态度,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式,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教育良好结合。所以,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他们获得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部分。它培育和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结论:中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汇贯通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沉淀,愈久弥香。要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梳理文化本身,掌握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明确什么方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滋养内容。无论是何种文化,其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主体需求而产生和创造的,满足不同的主体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所以,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衡量,从中进一步挖掘涵养的能效。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1.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可以有效地提升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践行。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也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是当时历史的现状意识材料。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的正式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后,呈现出的伴随性的社会意识状态。它既可以有历史线索,同时也是当代优秀文化、精神的产物,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传统中华文化,不仅是为了服务于世界,解释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以自信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甚是,从中挖掘具有当代的价值的东西,找到现实价值,用它来滋养和运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文明是改造人类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综合。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精神文明,主要指思想上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文明指的是狭义中的文明。这种文明对于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拥有则可以有良好的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都有待提升。校园中不乏出现插队、不说敬语、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包含民族精神的礼仪之地,中华文明的利益享誉海外。《周易》有云,“内文明而外柔顺”,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提升道德水平与行为操守。我们国家,讲究的是知耻、明礼。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应从文明、礼仪入手。不能让当下的大学生丧失基本的羞耻感,从而渐渐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线。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礼仪风范、改善其不文明的举止,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价值观的教育属于思想范畴,重要的是教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思想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有着内容空乏、形式单一的问题。教育本身讲究实践,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容易与实践脱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入人心,借助有效的工作手段来创新形式、丰富手段,不断提升果效。

所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入手,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不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果效。但是,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积极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相关工作的设计和规划上,要明确组织分工,提升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不断结合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讲解,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陆肖乐,颜筱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学理论,2014,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