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摘 要 跆拳道是一项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强身健体的作用,且注重礼仪文化和思想品德修养,使练习者学会尊重、礼让、守纪、忍耐等优秀品质。本文就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进行研究,为培养大学生优秀思想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跆拳道 礼仪文化 思想行为 一、前言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近代起风靡世界各地,是一项集竞技、健身、娱乐于一体,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跆,意为以脚踢;拳,以拳头打击;道,则是代表道行、礼仪修炼的艺术。跆拳道不仅要求练习者学习技术,更注重礼仪和道德修养。跆拳道可以培养人的热爱祖国、谦虚礼让、坚忍不拔、尊重他人、守时守纪等优秀品质。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全国各地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全国各高校中也广泛开展跆拳道运动,主要开展形式有跆拳道课、跆拳道训练队、跆拳道俱乐部,颇受大学生欢迎。在上课、训练中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结合进行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会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二、跆拳道礼仪与精神
跆拳道礼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在人的行为上,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外在表现形式为敬礼,表达尊重友好;内在表现人的自身修养。谦虚的语言、友好的态度、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的重要礼仪。练习跆拳道要做到“讲礼貌、重礼仪,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谦虚友好、遵纪守法”。练习者在学习技术之前,首先要学习跆拳道礼仪知识,只有懂得并严格遵循跆拳道礼仪,才能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更高层次。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以礼始”即练习者首先要向国旗敬礼,然后向教练致鞠躬礼,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师长的尊敬;训练比赛前,双方要互相敬礼,表达尊重。“以礼终”即训练比赛结束后,向对手、对方教练、本方教练致鞠躬礼,表示尊重、友好和感谢。跆拳道礼仪的作用在于提高练习者的道德修养,磨练其意志品质,使练习者能够始终在礼仪规范下学习跆拳道技能。
跆拳道精神主要体现在隐忍克己、百折不屈。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注重培养练习者坚忍不拔的精神,练习者必须克服自身的弱点,全力以赴积极进取,战胜自己才能达到更高的竞技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跆拳道的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广受推崇。“懂礼貌、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不仅是个人的事,它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一个人无论智力如何高,如果个人修养不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勇、信、忠”等一系列内容也积极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培养。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的实施情况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礼仪文化,跆拳道亦是如此,因此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具有一致性。一个人呈现在别人面前的最直观印象就是文明礼仪素养。有些人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礼仪教育,连最起码的尊重别人都做不到。跆拳道礼仪中的“尊师重道”有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将跆拳道礼仪教育加入教学和训练中,让学生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到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并重,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跆拳道礼仪得到传扬。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历年的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为例,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第一节课并非讲授跆拳道技术,而是向学生讲授跆拳道礼仪和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真正内涵。
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中,都有严格的礼节仪式。学生需穿着统一的跆拳道服装,按要求系好道带,每位学生在上课及训练前都需向国旗和老师敬跆拳道鞠躬礼,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老师的尊敬。两人配合练习时,要互相敬礼,练习结束后也要再次敬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练习过程中出现动作不到位、气势不够等情况,教师示意后要行礼以表示歉意,目的是让学生的练习动作到位,减少伤害。教师讲解时,不得随意打断讲话,如有问题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方可提问问题,得到回到后行礼并说“谢谢”。对抗比赛中,每局开始前双方要敬礼,以表示尊重;如果对判罚有异议,需先向裁判敬礼后再有礼貌的向裁判提出质疑;比赛结束,双方需敬礼,并向对方教练敬礼、握手。上课或训练结束后将跆拳道器材整理归位,所有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整理队形,行跆拳道鞠躬礼后离开跆拳道场地。大家一起发声、出招、用力,互相配合,互助友爱,从一定意义上说,跆拳道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四、跆拳道礼仪对大学思想行为的影响
通过在大学生跆拳道课和训练中实施礼仪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跆拳道礼仪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致,可以说跆拳道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一)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文明礼貌培养
跆拳道课或者训练中,要求跆拳道练习者举止端庄,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队友。训练中队友之间比赛前后都要行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往往大学教育中注重社会规范,而对日常礼仪教育缺失,跆拳道礼仪教育恰巧对此进行了有效补充。从实际效果来看,接受跆拳道礼仪文化教育前后学生的表现有较大变化,言谈举止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气质。 (二)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跆拳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必定不是轻松的,跆拳道练习是循序渐进的,只有练习到一定程度才能向更高级别晋升,每一级的锻炼都是需要付出百分百的汗水才能实现。在面对困难时,可能会有放弃和逃避的想法,此时练习者一定要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己心中的畏难情绪,迎难而上。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大学生无论在校学习期间,还是今后走向社会,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迅速、准确的做出反应。相反如果缺乏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时容易导致思维混乱,无法解决问题。练习跆拳道可以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因为在跆拳道对抗比赛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练习者处变不惊,放松自己,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合理运用正确的技战术以打败对手。 (三)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交际,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往往可以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一个具备较高修养的人更容易被别人认同,更能够在社会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一个人闷头练习是无法得到提高的,这就要求练习者学会与教练、队友交流,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进。沟通交流必须严格遵守跆拳道礼仪要求,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大学生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跆拳道礼仪的精髓,就可以为建立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古人曾经就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应把思想品德、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跆拳道教学、训练中要求必须遵守礼仪,因为跆拳道对抗是非常激烈的,故必须以礼为先,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进攻争取胜利。在这个过程中,练习者身心得到升华,从而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五、结束语
跆拳道既是一种格斗技术,更是锻炼个人修为的方法。跆拳道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相结合,对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大学跆拳道教学中将技术学习与礼仪教育并重,缺一不可。对于当代大学生,应该大力发展礼仪教育,让专业知识学习、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齐头并进,能够更迅速融入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燕.浅析跆拳道的礼仪与精神[J].体育世界.2012.4:102-103.
[2] 魏箐河.试论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耦合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2(26):243-244.
[3] 任晓凤.跆拳道礼仪内涵及其价值[J].中州体育.2012.2:13.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域问题;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影响,帮助青少年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道德标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传达有着决定性意义。针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是针对高校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不同思路,是基于民族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关系衍生出的内容,研究内容更加具体,拥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从论域、论域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教学实践结合,确保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了解传统茶文化,使我国传统茶文化焕发全新活力。在思想政治课中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元素,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量,有助于学生形成符合核心四项要求的“三观”。
1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史、传统茶文化传承与两者内在联系三大论域。
1.1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品茶作为文人雅士娱乐、社交的重要内容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内涵,其中茶道提倡的君子之道(例如:礼仪、谦让)等优秀品质,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大量交叉的。传统茶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古代名人的哲理小故事可以被引申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生活化场景阐释理论内涵,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血有肉。我国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对个体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要求,全面学习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1.2传统茶文化的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挑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过分教条和完全排斥都是片面的。在充分了解传统茶文化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传统茶文化中强调的和谐有礼,茶艺文化中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是与时代精神相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针对地从中汲取养分。
1.3两者内在联系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是以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为基础,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叉。茶叶的冲泡、饮用过程有的礼仪环节和操作技艺,蕴含着我国传统君子对生活的态度和与人相处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与教育,这和传统的中华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是相通的,先贤故事的引导侧面激励学生自发严格要求自己,知行合一、谦谦君子等传统观念对当代道德观念的塑造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都是教人向上。
2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没有明确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网络信息,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独立包装的快销饮品受到校园欢迎,品种多样的饮料选择使学生忽视茶叶,由于缺乏充分了解特色传统文化的环境,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认识普遍不足。青少年是发扬传承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预备力量,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影视作品,即使少数喜欢茶饮品学生也更愿意选择简便快捷的茶包。对传统饮茶风俗不够了解,是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工作开展的最大障碍,一些人认为两者结合就是单纯地把茶文化学习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这种错误的理解使一线教师不相信茶文化理论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面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问题大多老师持怀疑态度。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传统茶文化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长期以来采取相对刻板的理论教学和单一的应试考核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学生大多通过背诵方式记忆知识点获得好成绩,对测试之外的知识缺乏学习动力。授课教师对常规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工作主要依靠课本“照本宣科”,没有了解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片面采取“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学生对教学新元素的引入比较排斥。授课教师需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茶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集中如何应付考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3研究方法存在误区
由于研究时间较短,我国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存在着一些方法误区。首先,传统茶文化涉及范围广阔,单纯以学科建设角度分析会存在偏差,一些学者将传统茶文化割裂对应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无法触及传统茶文化的真正内涵。其次,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充分了解上,单纯强调理论的逻辑性忽视传统茶文化所处时代背景,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传达出的时代精神。受错误研究方法的影响,我国传统茶文化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口径不一的研究结果无法很好融入常规教学中,为研究理论的实践造成很大难度。
3解决论域研究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明确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法
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通过文化的碰撞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两者结合需要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内化,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现阶段,针对高校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关注度不够,应当在具有可操作性基础上,通过教研活动、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考虑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高校教学实践稳步展开,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充分参与到学科改革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传统意义上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发挥出最大效果,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3.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传统茶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加传统茶文化元素,以课后课题活动、著名典故分享等形式使学生具备基本茶文化常识,逐渐对茶文化产生兴趣,避免生硬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添加传统茶文化理论知识。教师应当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再学习,定期组织茶艺工作者在校展开讲座及实践教学,帮助在校师生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有所了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需要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实施开展教学实践必须的经费和活动场所,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传统茶文化的理解。
3.3针对研究方法误区不断修正
意识到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就要带着问题不断纠正调整方法,开拓学术事业全面看待传统茶文化。传统茶文化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对已有理论的支持和解释,其本身依然具有学习价值,需要我们不断通过研究发掘出有价值的部分。在研究中引入实证,避免单一逻辑推断可能带来的谬误,从实证入手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茶文化中更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4结束语
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及对策,可以在帮助高校进行特色学科建设的同时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丰富。这种结合利用传统茶文化涉及的多种知识,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加深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了解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为弘扬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教育结合提供全面的帮助和可行性平台。
参考文献
[1]康韻,刘毅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80-82.
[2]白莹,李永勤,喜超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7-81.
[3]刘晓乾,任淑红.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9(1):683.
[4]董盈盈,都晓琴.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9-12.
[5]王红.现状、不足与未来展望———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1-4+8.
[6]王红.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3):88-91+97.
[7]胡万年,伍小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46-51.
[8]赵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为例[J].华夏教师,2016(5):80-81.
中国传统文化它集合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修养方法,也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可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显得十分具有时效性与参考性。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可态度
(一)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分析
本研究通过编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问卷》,对在校350名大学生进行调研,内容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接受传统文化的途径及对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探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考与反思。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者中大约5%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其中中文相关专业的占了80%;大约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4%的人不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有肯定的态度,10%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45%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55%的认为帮助程度一般。
(二)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态度
首先,目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显得抽象化、肤浅化。由于他们平时接触的文化课程大多是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的授课模式大多是“概论+通史”,学生们也只是围绕这一模式学习,从而忽略了对经典原著的阅读与理解,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较为肤浅,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一些片面的思想与观点,更谈不上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其次,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显示出被动化、机械化的特点。大部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专业学习与考各类证书上,或者是花费在休闲娱乐方面,缺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这种过于被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模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障碍。
此外,有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显得有些实用化、功利化。虽然目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国学的热捧与宣扬如火如荼,但与其他的补习机构课程相比,他们两者的区别与对学生真正的修身作用体现在何处,就显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大学生对国学学习的心态产生了偏差,缺乏对自身内在修养的修炼与提升。
二、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播途径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采取给学生统一安排公共必修课的方式,教育方式显得单调。面对这一困境,我们需保持冷静,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开辟有效的渠道进行颂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与大学生形势政策课或政治学习相结合,利用各类讲座、活动、交流、展示等形式,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与活动中,让大学生们感性地接触传统文化并愿意参与探讨与践行。
(二)高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提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为核心,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起点和落点,而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与道理都蕴含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伦理型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其中提倡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将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德,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三)高校缺乏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薄弱,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对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要求。有调查表明,在北京地区,从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基本集中在少数文科学院。例如,清华大学的传统文化学习集中在人文社科学院下属的中国语言文学系,下设有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中国书法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在编教师26人,相比3133人的教师总量仅占0.8%;北京理工大学从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集中在中文系,也仅7人,占学校教师数量的0.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理工类院校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系所。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在传统文化的师资力量上还是有较大的缺口。
三、凝练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挖掘育人新途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重视校园环境,融入传统文化
高校要重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让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育人环境。在校园中可借助先进的媒介传播手段,如网上论坛、微博、网络视频、校园广播、报纸等载体,通过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文化作品、宣传海报、微电影、文献读物等,引导大学生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播为主流的氛围,让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育人环境。中国的大学就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使学生进入校园环境中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高校可根据自身学校文化特征挖掘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传统文化亮点,这也可在各高校中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无形中也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发掘经典内涵,注入大学生生活实际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以理论为核心内容,培养出一批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服务的大学生,强调的是奉献。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文化特点,且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影响其各方面的状态,对心性的修养与行为的修正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弟子规》这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经典恰恰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做人的基本道理与准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弟子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如从该书第一条“入则孝”内容中就可以看出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孩子从小要听父母的话,对长辈要悉心关怀,懂得如何照顾和体贴自己的父母及长辈,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顺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此外,强调诚实守信。书中要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指出了说出的话首先要讲求信用,不能欺骗蒙混和胡言乱语。书中还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当我们在说话时要恪守诚信原则,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都折射出做人的基本准则。面对浮躁的社会,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谨言慎行,信守承诺,那么我们的社会环境会变得十分和谐。另外,还有尊重教育,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要求我们对人不要有分别,对每个人都要友好相处,体谅他们的难处,懂得宽容与体谅。“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面对他人的流言蜚语,我们不能轻信与传播,保持他人的名声。可见,从一部《弟子规》中,我们就可以发掘许多适合当代大学生所需的思想教育素材,如果能融合他们的生活加以解读,就会使其更易于接受与内化,在无形中感化他们,影响他们。
(三)加强辅导员思想修养,学习传统文化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由于辅导员本身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的培训与学习,所以很少能够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开展工作。在入职后,也没有专门地进行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学习,没有经过自身研读经典和反思,很难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来引导教育学生。因此,辅导员这一队伍的自身修养与内涵建设也需要加强与提升。
(四)利用社会实践,体悟传统文化内涵
高校可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平台,把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大学生坚持知行合一,从而达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大学生践行的过程中,懂得用传统文化中的道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这些都提供了大学生很好的做人处事上的原则。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一项针对广东地区10所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学生群体中认为传统文化不可取代、伟大的占到总数的71.2%;而认为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占总数的85.4%,从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能够建立客观评价的。然而在统计传统文化是否可作为教育这一内容上,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7.1%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兴趣,这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
(二)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流行文化以及本土流行文化占据社会主流,这些主流文化往往具有现代新、时尚性、草根性等特点,并且这些流行文化借助手机媒体传播的便利,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也逐渐盛行[1]。而传统文化则往往内涵丰厚、影响深远,但是理解起来却往往比较困难,不如流行文化一般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快速的传递,因此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眼光倾向于“快餐式”的流行文化,以此消磨时光,比如大学生对“情人节”等外来节日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对传统的“七夕节”的关注度却并不高,此外,很多大学生一边啃着薯片谩骂外来文化的入侵,一边观赏着《速度与激情》、《敢死队》等好莱坞电影,而不愿将视线转向国产《大鱼海棠》、《孔子》等传统文化体裁的电影,这种文化倾向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困难。
二、手机媒体传播特性
相比传统媒体,手机媒体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媒体传播的辐射性更大[2]。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这使得信息的双向传播成为可能。手机媒体使人人在媒体中都扮演着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并且手机还具有便携性、隐蔽性、普及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需要空间、时间以及设备联合作用的传播限制,使得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信息内容,因此手机媒体也逐渐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认同[3]。从实际传播效果来看,手机媒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传播特性:第一,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属于一种开放性强的互动式传播媒体,传播者与接受者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传播及互动交流,打破传统媒体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满足人们对信息的碎片化、个性化需求;第二,即时性。作为一种移动化的数字传播模式,手机媒体中的传播者与接收者的身份对等,并且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受把关人的限制;第三,内容多样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媒体的传播功能越来越突出,传播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三、利用手机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一)手机媒体与大学生群体的高黏合性
移动互联网出现后,信息传播突破传统纸质报刊、电视、广播等限制,随着云计算及移动4G的出现,传统文化能够借助手机媒体中的微博、微信等互动交流软件,使文化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观念[4]。当前大学生逐渐成为“拇指一族”,手机媒体的便携性以及内容的多样性正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二)手机快餐式阅读及为内容社会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度提升
当代大学生将手机作为一种快速获取知识以及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辅助工具,在闲暇时间,手机媒体取代了学生书本阅读,成为学生喜爱并逐渐成为习惯的阅读方式[5]。借助手机媒体中的信息互动、电子图书、微电影以及国学经典,可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常生活中,大学生的大多数课外时间用在手机阅读上,如果高校借助手机媒体,开设专门用于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的微博以及微课,将传统文化分层次模块化的进行宣讲,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阅读,而且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四、借助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展现自我、接受信息以及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因此,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充分借助手机媒体进行教学构建。
(一)借助手机微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微信已经逐渐替代QQ成为大学生平常信息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软件,在微信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高校教师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实践:第一,学校领导、思政教师、历史教师以及辅导员应与学生建立微信好友关系,然后借助手机微信朋友圈来传播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而学生可以通过朋友圈的评论功能与相关教师建立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高校改革院系还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平台,要求特定的大学生群体关注制定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定期向学生推送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二)接受手机媒体其它功能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特定的节日中,通过手机微博、QQ群、飞信等给学生送去节日的同时,在信息中附加一段传统节日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大学生逐渐领略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历史底蕴及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频繁加大了国家与国家的联系。传统文化即是一个名族的血脉,同时也是人民精神的家园,本文通过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展开讨论,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内涵及措施。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政教育;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高校教育培养的大学生群体既是国家的希望,同时也是国家的栋梁。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让学生们了解继承传统文化,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加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当中,让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建设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1.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概述
随着新课标不断的深化改革,国家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也发生了改变,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要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为学生们创造传统文化思想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实际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环境中的重要性,加强传统文化现代精神的体现。
1.1传统文化及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前沿,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们接触到的都是比较潮流的思想,一部分是比较主流的思想,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好的主流思想学生接触了会使得学生发展人格不健全,人生的价值观发生歪曲。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道德规范,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刻体会传统文化为学生带来的独特意义。
1.2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优势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会陶冶学生的心境,增加学生社会的责任感,学生不仅从传统文化中体会到了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学生们接触到的文化是多元化、信息化的。在网络上接触到的一些理念会与实际有偏差,这就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入传统文化的介绍,将文化生活化,贴近学生情感思想和实际生活,让他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措施
上文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及优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接受良好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重视,注重对名族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的目标,在思想品德方面和情感理想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比较成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在人生的价值观念上有了自己对事物认知的能力。但多数的大学生还依然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缺乏社会实践的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过于片面,再加上年轻人容易被诱惑,使得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存在一些偏差。而加入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的改善了大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不仅提升了道德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发扬传统文化宽广博爱的精神,学生从中明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要会利用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深化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鼓励学生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许多生动鲜明的案例,教师可以灵活的利用教学资源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
2.2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措施
在教师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改变传统思政教学的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学生们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教师一味着讲解书本上枯燥的内容知识,学生们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厌学的情形。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多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端正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经典的案例,一方面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创造传统文化教学的环境,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传统文化的环境当中,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达到锻炼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要把握时代的特性,将传统的精神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不仅对大学生品格和人生价值观有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总结
随着社会人才的需求,我国加大了教育事业建设的力度,在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建设,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高校也是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阵地,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建设,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身价值观念,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苏冰玉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靖,陶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仪式活动的价值及其作用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