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6: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篇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在实践上应把握好几个着力点:

致力于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创业主体。一是尊重群众的创业权利。浙江的活力之源,就在于率先建立了能够调动千百万人积极性的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社会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二是拓展群众的创业空间。浙江抓住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配置资源,使更多的企业提升了发展层次,使更多的人获得了创业机会。三是营造有利于群众创业的环境。浙江尊重人民群众的劳动和财富,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编织“服务网”和“安全网”,不断改进完善自身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调动积极因素、调节利益关系、调整行为规范上来。

致力于保障人的合法权利,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一是在实现共同富裕中体现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保障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二是在关注民情民生中体现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切实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在推进民主法治中体现以人为本。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热情,为广大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提供规范化的机制和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需求和利益。四是在发展生态文明中体现以人为本。浙江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和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持保障体系。

致力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最大限度地凝聚人的思想和观念。浙江坚持围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各类思想教育活动,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各类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坚持正确导向,贴近群众需求,改进舆论引导,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二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使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浙江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努力使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新的提高。四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浙江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能力,重塑文化产业发展主体,充分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国有文化单位的活力和竞争力,壮大民营文化企业的力量,为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条件。

篇2

【关键词】生态观;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当前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观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观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1]在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

透过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一,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其二,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总结反思,体现了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论认识和对生态环境观念的理论变革。这些理论认识和变革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观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

首先,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1]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日渐完善、与时俱进的思想形态,是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是价值体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念,正是马克思调节与控制思想的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维度的应答,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包括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与大自然的情感。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要抓住网络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在校园网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校园,心中有生态。

总之,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为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关系

党的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单兵突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始终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态文明发展程度。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两者是统一于一体的。

一、生态文明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为此,我们要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改变过去对扩大城市规模、扩张空间的片面追求,坚持城镇化科学发展,以公共服务的完善、城市文化的提升为发展基点,使我们的城镇变得更加舒适,成为经济发展迅速、环境友好型城镇。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三、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体中新兴经济体。但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活动中对于短期经济利益的盲目、片面追求,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承载力,造成资源紧张,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亟待解决的众多难题。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

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是统一于一体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道路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在城镇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新型城镇化借助科技知识,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总而言之,科学实施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也会极大的提高城镇的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保持城镇发展的永续循环。一味的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资源过度开发、浪费,忽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总而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的永续发展离不开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1、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具有统一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衡量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 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快速实现的动力和保障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关乎人类的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新型城镇化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化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人民大众才能够更加积极的为城镇化建设做出努力,才能够珍惜美好的家园,而好的生态环境又给新型城镇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巨大动力,也是新型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同步推动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可以分两点分析,即: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是因为经济迅速发展,由于生产资料的不均匀分布和因此产生的不均匀经济活动,最终使得某些地理位置人口不断聚集,形成城镇;新型化则是目前针对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兼顾为原则,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只有同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共赢局面。如果只是加速城镇化建设,忽视生态文明建设,那么,最终我们的居住环境会变得很恶劣,资源紧缺、污染严重、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经济发展也会停滞不前,整个社会因此陷入困局;如果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经济发展,城镇化停滞不前,那么居民的生活质量依然得不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也会因为经济发展不足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兼顾,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齐步前进,才能够让社会发展越来越发达,居民环境更加舒适、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结语: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发展战略地位。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进程中,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加强全民建设生态文明城镇意识,走绿色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以先进的理论为先导,在实践中大胆开拓,积极创新,善于总结,统筹兼顾,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孙晓冰.山东省低碳生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2011(12)

[2]杨继学,杨磊.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3]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1)

篇4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他们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论断,显露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的经典著作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做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并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首先,唯物论的观点。这一哲学基本观点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以及由人构成的各种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界中进行的,人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唯一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

人的实践活动是利用自然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实践是不能创造物质本身的,“没有自然,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

其次,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关于自然界所有的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的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到处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及上面的人、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系。人、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

自然是人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的自然,是人的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所以,人们不管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进行实践活动,都不能只从人的视角或社会的视角来进行,还必须关注自然,把人、社会和自然有机的统一起来。现在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自然、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人类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过分注重物质文明,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人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自然界,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变化。“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这个生成和消逝的过程,可能是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但也可能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具体是向哪个方向转化还需要实践与时间来检验。“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只有利用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观察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第三,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死,共存亡。大自然作为无意识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人类肆无忌惮地过度开发,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生态问题的。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不仅如此,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

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危机;哲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40 — 02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共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己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从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三个维度对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生态世界观的形成及意义

(一)中西方古代哲学家的生态思想

1.古希腊朴素的生态观

西方最早对自然做哲学思考的精神活动始于古希腊。无论是古希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还是唯心主义自然观都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过对现实自然现象的观察,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思维方式。它把外部世界的自然事物,理解为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的变体存在,把变体存在的动变本性理解、把握为本体存在即本原物的变动本性的产物和表现,从而在归根到底上用本原物的变动本性,来理解、阐释变体存在—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2.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尤以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反思为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我国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耕仰仗于天,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哲学的生态观

马克思对生态文化的思考是在其实践哲学的框架中进行的。他的哲学立场已经超越了意识哲学和思辨哲学范式,开始转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的理解范式。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日益陷入的现代文明困境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现实背景。马克思的生态文化思想也正根植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意识到生态问题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问题,更关涉到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和精神也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一是人与自然相冲突,引发了自然生态危机;二是人与自我相冲突,引发了精神生态危机;三是人与他人相冲突,引发了社会生态危机。他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1〕从文化的角度而言,“生态文化”则可以分为外部生态文化既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和内部生态文化既人类的精神生态。“内部生态文化”与“外部生态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解决狭义的自然生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社会生态问题和精神生态问题。

二、 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一)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的变化,自然对人的价值也不断变化,人类的生态价值观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1.原始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原始时期的人类是依附于自然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2〕。可见原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只有依附在自然之下,并在其恩惠之下才能生存下去。

2.农业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终于告别了漫长的原始社会,走进了农业文明时期。这一时期人类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农业和畜牧业,相对于原始社会,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由本能变成了自觉,人类开始从顺应自然转变为干预自然。但是,这种干预行为的能力是有限的,基本上还是适应自然,或者是强化自然的某些特征,体现的还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关系。

篇6

[关键词] 生态城市,哲学思考,生态城市建设

[to] picked ecological city is the people in the long-term ideological progress,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ity evolution, are summ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a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form. Ecological city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t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view of the city. Thoughts origin of ecological city and it is rich in theoretical basis, such as the "nature and humanity" thought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idea of garden city,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o on, in urban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d by emphasis on combination of people, city and nature.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city, philosophical thinking,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剧增。人们享受着城市化过程中以及城市化后提供的现代科技、现代文明、现代生活等种种好处的同时,城市也给周边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改善和解决诸多的城市问题,如何缓解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考虑城市建设,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哲学命题。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最早源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再到赖特的广亩城市,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摸索,逐渐形成城市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生态城市强调的是城市发展要充分融合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实现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概念及特征

1、概念解析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 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2、生态城市的特征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即中国古代所说的“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人合一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最终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统一发展。

(2)高效性

其实就是人力、物力、财力等达到一个高效运转、循环利用的状态,在知识生产和基本物质生产中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源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整个城市呈现出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态势。

(3)整体性

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体现在环境、社会、人的利益上,并寻求协调统一的发展。生态城市强调合理配置资源不仅要求环境宜人,同时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

(4)持续性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兼顾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将保护生态作为发展的首要原则,最大程度的降低城市发展对生态造成的危害,保证发展的健康与可持续性。

(5)全球性

生态是无国界的,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都是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影响的。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球应该加速推进交流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的进程,共同研究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

生态城市体现的哲学内涵

1、以自然为本

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哲学,这种哲学把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在总体上的直接观察并加以抽象猜测,在自然界中寻求统一。从地域的选择来看,早期的城市大都是建立在一些自然生态良好,适宜人类聚居的大江大河流域。由于当时主要以农业为主,城市活动不仅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在很大程度上农业还要依赖与环境,从而城市活动与大自然形成了协调的局面。

“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在古代的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传承中也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与人居环境规划当中。特别是古代的都城,城市的选址大部分都要根据周边的地理位置来定,有的地势陡峭,易守难攻,有的地势平坦,靠近江河湖泊,适于建造大型城市。路网水网的规划,也是受到自然的影响,尤其水网一般沿用自然水系。在城市建筑方面,建筑的样式和材料应用都深深地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南方的吊脚楼形式就是受到地形气候的影响产生。中原地区由于古代的气候原因,建筑的材料多以木材为主,都是因地制宜,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2、以人为本

近代开始以来的世界观由笛卡尔——牛顿的机械论所支撑,而这种世界观却给现代社会带来种种危机,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哲学却是对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是人类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

从人类文明开始到现代,城市在人类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最重要的人工自然和聚居地,财富和文化的载体,城市首当其冲的受到现代生态哲学和自然观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城市是对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畸形发展理念的否定与改造,也是现代人类居住区的高级形式和阶段。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优化城市与周边环境的生态依存关系,减少城市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依靠现代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3、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共同发展为本

从城市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开始,城市规划与建设就一直直接或间接的以最适宜人类居住为条件。“田园城市”等一系列的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出都表现出了人类对城市空间“宜人化”的追求。因此,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迎合了当代社会对于可持续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诉求。

生态城市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也追求人文美,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且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生态城市的“自然”是指要保持城市的自然特色和景观,使城市的人工景观与城市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和谐”是指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且要实现城市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文化交流,思想的冲击以及城市的发展后的理性选择。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使人们能充分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生态城市的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的本质要求

生态城市最为理想的城市模式,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不仅强调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其本质要求蕴藏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个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而生态城市的生态,不再是单纯的大自然生态,而是包含了自然、社会、经济在内的城市生态系统。简单来说,生态城市是人们在长期的城市发展摸索中,提出的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系统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人居环境的理念。

总之,生态城市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人们在长期的思想进步,社会发展,城市演变历程中总结出来。生态城市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获取文化遗产中的宝贵经验。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与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观念不谋而合。当然,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生态城市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人们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对自然规律有深层的认知,使得人们正确把握生态城市规律与城市发展的契合。

因此,在生态哲学,生态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导下,让生态城市建设走向社会群众,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为城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人员基础,从而真正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肖玲. 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J]. 南京社会科学,1997

[2]杨爱华. 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J]. 东岳论丛, 2003

篇7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导游服务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在生态旅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新模式。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满足大众欣赏田园风情、认知自然和生态体验需求的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游客休闲的时尚之选。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如火如荼,占据了国内外旅游业的半壁江山,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而任何地方的乡村生态旅游业要想得到科学、全面的健康发展,除了自然资源、政府支持以及市场因素外,还必须对整个旅游景区的建设进行理性规划,尤其要加强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景区软件建设。对于游客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关心自己在景区的消费是否物有所值,而导游是负责旅游群体活动的主要人物,其服务质量更是直接代表了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准。本文对乡村生态旅游中涉及的导游服务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导游在乡村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及作用

毋庸置疑,导游作为游客与景区联系的纽带,其基本服务功能是向旅游者提供规范的导游讲解服务及旅游生活服务。在乡村生态旅游中,这些服务功能仍然是导游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乡村生态旅游中发挥更积极更有效的作用。因为乡村生态旅游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是有区别的,乡村生态旅游注重强调在享受自然中实现认识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目的,使旅游者除了单纯意义上的休闲观光之外,还能享受到情感、心灵等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如风景名胜区、瀑布及农家瓜果采摘基地等,导游既要负责游客的安全,又要负责为游客释疑,此外,导游还肩负着引导游客绿色消费,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的重任。比如:倡导游客文明旅游,不在景区乱扔垃圾,节约水资源,选择环保意识强的乡村绿色饭店就餐等。其次,导游在乡村生态旅游的解说中占有主导地位。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常会即兴咨询导游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某种植物种群的地域分布等,导游可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给游客一个满意的解答,也可借解说机会顺便宣传生态环保知识,使导游无论在知识层次还是服务技巧方面不断有所提高,为生态旅游地树立良好的声誉。有些旅游者缺乏自律性,不注意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导游就要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沟通才能及技巧,对游客进行宣传和引导,纠正游客的不良行为,让游客成为真正的生态旅游者。

二、乡村生态旅游业对导游的素质要求

1.应具备传统导游的基本素质

传统导游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敬业、渊博、技能及品质。实事求是地说,导游的工作非常辛苦,一天到晚在景区跑,而且重复的旅游路线,一成不变的讲解词,也会使人丧失职业热情。因此具备热情待客、任劳任怨的基本素质就算是一名合格的导游。显而易见,乡村生态旅游的地点特定在乡村,无论旅游资源还是旅游环境等都具有乡村的典型特征。从游客角度来说,乡村生态旅游不仅让游客在田园风光中融入自然、放松身心,还能学习生态知识;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乡村生态旅游所展现的景观综合了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景观特点。因此乡村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无论是旅游景区的类型还是旅游理念上均有明显差异,因此对从事乡村生态旅游的导游在尽职敬业、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亟需充实自然、地理及生态学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导游,仅具备传统导游的基本素质显然不能满足导游需要,还要大量补充生态旅游景区涉及的自然地理知识,尤其要掌握一定的林业学、环境保护学及生态学知识。纵观目前从事乡村生态旅游的导游,绝大部分导游都是景区内的导游,仅进行过简单培训即上岗,对导游的基本知识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少数取得国家导游资格证的导游素质相对较高,但也仅限于传统导游知识的培训及考核。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多生态旅游区虽然地处乡村,但富含文化积淀,流传下来不少传说和典故,为导游提供了丰富的解说题材,传统导游往往基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导游,忽视了对自然、地理及生态学等相关知识的掌握。面对乡村生态旅游这一新模式,许多导游服务水平停滞不前,未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使自然学科的相关知识未在导游服务中得到充分展现,游客也失去了进行生态旅游的意义。由此可见,目前从事乡村生态旅游的导游群体都缺乏系统的生态、自然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在生态旅游区导游时,仍然扮演着一个传统导游的角色,除了带路和为景点解说外,并未体现出乡村生态旅游所应具有的生态性、自然性、教育性以及科普性的特征,而旅游管理部门也未采取专业培训措施,致使整个导游群体的综合素质离生态旅游的内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提高导游的生态道德修养

篇8

一、关于“核心是以人为本”

*同志曾经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依据这个阐释来理解“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以为至少可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以人为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

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发展当中去。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核心目标、核心内容、核心价值三个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二、关于“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标准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换句话来说,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发展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篇9

一、蒙古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蒙古民族物质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游牧生产方式是蒙古族物质资料的基本生产方式,因而成为他们物质生活方式的基础。草原的生态环境特点,促使蒙古民族最终选择了以游牧为主的物质生产方式。从考古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来看,这种选择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抉择而最终确定下来的。

游牧生产方式外在的最基本特征是“随畜迁徙”,马的驯化和驭马术的发明,为游牧生产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畜群是逐水草而生,人是“逐水草而居”。这是草原游牧文化典型的生态文明特征。这种建立在人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乐于自然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在尊重了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的社会需求,因而创造了天人和谐的草原生态文化。在生产习惯上,蒙古民族始终遵循生态规律。直至今天,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依然保持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场,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进行游牧的习惯。

蒙古族保持游牧生产方式传统的原因,应当说是蒙古族牧民对人、牲畜和草原的三个层面生态适应性规律认识的结果。游牧的实质在于充分认清不同自然条件状况下的草原功能,按照人、畜、草的生态适应规律,实现有意识的划区轮牧。在一定条件下,它是最有效的利用草原的方式,也是人们适应草原生态平衡规律的最佳选择。

游牧民牧放的畜群主要是牛、马、羊、驼,物质生活资料也基本取自所牧放的牲畜。受此生产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物质生活显现出生态文化的特征。饮食上,游牧民的食品来自于牧放在天然生态环境中、顺其自然成长的各种动物,是在人们毫不干预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绿色产品。饮乳、食肉,完全处在一个整体的生态循环系统之中。

蒙古包也是适应草原生态环境和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活建筑,从建筑材料到结构以及形状,都不同于农耕地区的建筑,是蒙古民族处理人、畜、自然关系的产物。与农耕民族的建筑相比,蒙古包用最小的生态代价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就其耗费的资源之少和生活功能之完备来说,蒙古包是既环保又人道的建筑。

此外,蒙古民族的服饰、交通工具等,无不体现着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他们在实际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以“至诚”心理对待天――即自然生态,因而保证了草原千百年来的原生态面貌经久不衰。

(二)蒙古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蒙古民族的生态意识根源于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并由此形成的崇敬意识。这种崇敬意识表现在蒙古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从精神生活的陈述性活动方面来看,自然崇拜是蒙古民族精神哲学的典型特征。

中外学者的考古研究认为,蒙古族对天地的崇敬意识非常久远。许多民间传说都表达了对天――地――神――人――草木关系的整体认识,认为天地自然长成,天神创造了人类万物,天、地、神、人、草木构成了一个和谐共处的整体。这种观念成为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之一。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蒙古民族形成了天父地母的意识,人与天地成为一体。因此,蒙古民族自称为“天之骄子”。

蒙古民族对女始祖、生育和母权的崇敬是同火及日月相联系的。这种观念反映了蒙古民族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生态观。这种世界观也是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又一基础。

从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策略性活动来看,祖先神灵崇拜是他们神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萨满活动中。萨满活动的产生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部落的“萨满”被认为是天神的经纪人,可以自由地上天入地,太阳、月亮、山川、部落祖神是他们沟通的对象。他们常常主持战争、狩猎、大汗登基和国家祭祀等大型神事活动。台尔甘节――集体祭献活动,就是“萨满”主持的比较重要的祈祀活动,具有相当古老的意识成份,又是一种祈福和感恩活动。整个台尔甘节的中心环节是向神灵祷告和祭献酒、肉及其它食物,祈求神灵接受祭品并赐福于人们。

从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情感表达活动来看,英雄崇拜和伦理崇拜是蒙古民族文学艺术的核心特征。

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民表达崇敬、欢乐、喜悦情感的重要方式,其目的也是祈求神灵保佑生业兴旺和家人安康。

蒙古民族拥有体裁丰富的口传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祝赞词、英雄史诗、故事、民歌、诗歌、格言等等,成为其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尤以英雄史诗著称。长调、好来宝、安代舞、盅碗舞、嘎拉哈、射嘎拉哈、射布龙等民众形式,绘画(岩画、皮画、毡画、树皮画等)、雕刻(骨雕、石雕、木雕等)、雕塑(泥塑、羊油塑)、刺绣等艺术形式,都是蒙古民族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方式。

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情感表达活动的审美趣味,反映了蒙古民族在草原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选择。一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是对人伦关系的关怀,对先祖的崇敬,三是英雄崇拜,四是对纯洁爱情的歌颂。

(三)蒙古民族社会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社会生活方式是受制度习俗等规范的社会活动行为方式。蒙古民族的制度习俗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意识更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民族传统的日常习俗。他们没有那种狭隘的私属空间意识,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不是敌人,进入了他们的生活空间,他们都会给予热情周到的接待。

蒙古民族的礼仪要求,不但要对人以礼相待,而且要时刻礼待天地神灵、畜群等。这在日常生活中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例如饮酒时端起酒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着酒上下弹点三下,其意在:敬天、敬地、敬火神(祖先)。

接物待客的日常礼仪中,敬献哈达是接待正规客人时必须的见面礼俗、礼节;鼻烟壶也曾经是重要的礼宾媒介物;酒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重要的媒介。

敬老是蒙古民族日常礼节的核心,日常生活中以年长者为尊。

蒙古民族的婚丧嫁娶社会习俗从多个侧面反映了蒙古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蒙古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生态学特征。

节庆游艺社会习俗。蒙古民族节庆游艺文化丰富多彩,有与蒙古族崇拜天地的信仰观念相适应的“白节”; 一般在每年农历6月―8月举行的群众集会游艺活动“那达慕”;有以丰收和“马文化”为内容的“伊慕额”节;有招福求禄的“达拉勒嘎”节等。此外,蒙古象棋是深受欢迎、盛行民间的技艺性游艺,具有鲜明的草原生态特色。

蒙古民族在千百年的游猎、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禁忌祭祀风俗,其核心表达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观念。其中有火禁忌、门槛禁忌、水禁忌、行为禁忌等。

蒙古族的文化既是自然的,又是伦理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文明意识主导的文化。从上述的叙述中不难看出,蒙古民族把苍天绿地当作生身父母,把日月星辰、山川湖泊、水火草木看作具有灵性和生命的事物,把这种意识贯穿到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因而形成了要顺从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甚至于敬畏自然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蒙古民族对自然的人化、神化、灵化的解释,催生并强化了蒙古民族对大自然或自然物崇敬的情感态度和追求,形成了尊崇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念,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现实。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问题,因此也必然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尊崇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以人为本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科学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选择

蒙古民族“尊崇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有利于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是意识形态建设,更重要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

实践证明,到目前为止的农业产业和工业产业都不足以承载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实现生态文明价值目标的产业基础,即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放在以智力要素投入为动力,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满足最大化为目标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之上,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逻辑性前提。

目前,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表现为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文化化和文化发展的产业化。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就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生产创意性知识产品以及应用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经济形态。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创意性产品生产的产业化,就是说包括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不再是由单个人或单位的生产,而是在一个形成链条的产业上的生产;二是创意性知识产品实现财产化并成为可以进行投入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成为所有社会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亦即主要价值来源。

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以智力要素投入为动力,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满足最大化为目标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与以往的智力投入相比较,智慧产品更多地是围绕最大化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知识,并且具有财产属性。因而,是否有创意成为知识经济形态下生产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生产具有创意性知识产品的产业,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性产业,甚至核心性产业。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生产仅仅依靠原有体制的个体职业化选择是难以承受的,必须是由一个创意阶层来承担。因而,伴随着创意阶层的形成,一个大量生产创意性知识产品的产业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生产个体职业化走向社会产业化,是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必然。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体系;东莞

中图分类号:F290;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6-1192-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6.050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urban competitive power,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connotation, composit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to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calculated the sores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of Dongguan from 2000 to 2013 and other cities of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onggu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present an upward trend, and reach the medium level by 2013. However, compare with Shenzhen, Guangzhou, Suzhou and other cities, the gap was still relatively clear. And the major problem was t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g far behind, resulting in the in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f polic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of Donggua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 Dongguan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现正向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迈进。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资源能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逐步向生态文明阶段演进。文明形态的演进与转变对人类之间的竞争方式与内容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城市和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或区域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方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财富,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1-5]。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向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环境影响的方式转变,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也随之发生转变。

目前,关于生态文明和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均很多[6-12],但将生态文明与城市竞争力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13,14]。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也可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实现途径。

东莞作为中国快速工业化发展城市的典型代表,在经历了快发展、高消耗后也逐步呈现疲态,资源、环境、人口和土地趋近极限,持续高速发展难以为继,生态文明转型势在必行。本研究以东莞市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其生态文明竞争力及其演变趋势,并与“珠三角”及国内其他地区代表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其在生态文明竞争力的优劣势,提出提高生态文明竞争力的措施建议,以期为各地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为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1 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理论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1.1 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与组成界定

对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界定生态文明的内涵。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义众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研究视角: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15,16]。为了突出文明发展历史沿革性以及城市竞争力概念拓展性[17,18],本研究采用历时性研究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如下定义:生态文明是继承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的、更高阶段,这种文明总体上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循环经济和生态良好为标志,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为一体的高级社会文明形态。基于这种研究视角,本研究认为生态文明竞争力是对传统城市(区域)竞争力概念的继承与提升,是生态文明范式和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竞争力。即以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共生为基础,以实F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吸引集聚优质资源,创造优质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研究认为,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包括:①对城市优质资源的聚集能力。优质资源是城市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资源聚集能力主要体现在吸引和聚集优质企业、高素质人才、优质科技资源和对外开放的能力。一般而言,优质高端企业生产效率更高,消耗更少,环境影响更低;高素质人才更具生态环保意识,更自觉开发设计低环境影响的产品,管理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进步的主要方法与路径,而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发达国家开放,则是引进环保节能技术与绿色管理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②突出效益的财富创造力。经济高效益是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在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日益严格的环保制度体系下,高效益或高效率与生态化、绿色化的要求趋向一致。③居民全方面的生活质量提高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城市竞争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衡量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除了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外,还包括生态环境水平和社会和谐水平的指标。④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是指能够确保当前和未来持续有效地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世代居民提供更多福利的能力。

1.2 生态文明竞争力测度体系构建及分析方法

衡量生态文明竞争力须构建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很多[19-30],但是关于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和本质要求出发,以理论与实践性相统一、全面系统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指标代表性与可获得性相结合、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为原则,参照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构建了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表1)。本指标体系分四级,共65个指标项。

2 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分析评价东莞市的生态文明竞争力发展趋势,收集了东莞市2000-2013年间的数据资料。对这个时期进行研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阶段是东莞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二是因为这个期间的数据易获得。为分析评价东莞市与国内主要城市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差异,还收集了“珠三角”其他8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惠州、肇庆)及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城市(苏州、青岛和厦门),共11个城市2013年的四级指标数据。数据主要来自2000-2014年历年《东莞市统计年鉴》、《东莞市环境状况公报》、《广东省统计年鉴》及各相关城市2014年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

数据收集并按照上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初步计算整理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数据分析处理:①数据趋同化处理。主要解决不同性质数据问题,使得所有指标对测评方案的作用力同趋化,以得出正确结果。测度体系中的65项指标中有53项为正向指标,12项为逆向指标。对逆向指标,本研究通过取倒数方式转化为正向指标。②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本研究采用标准化公式Z-Score来处理。③二级指标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二级指标相关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二级指标评价结果。④一级综合指标评价函数。在本研究汇总中各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相同,没有偏重。故采用算术平均法来计算生态文明竞争力一级指标得分。⑤得分判定标准的确定。采用分级的方法,将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分三级,其中得分>1,为强竞争力城市;得分≥0.5而

2.2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式,计算2000-2013年间东莞市以及2013年各对比城市的二级指标得分与综合生态文明竞争力得分,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

2.2.1 东莞市2000-2013年生态文明竞争力演变

由表2可知,2000-2013年间东莞市资源聚集指标、财富创造指标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指标基本逐年增长,仅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生态文明竞争力综合(一级)指标得分则呈逐年提高的趋势,至2013年达到中等竞争力城市水平。以下对各二级指标下的四级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资源聚集力。其22个四级指标在2000-2013年间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对外开放方面的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2个指标呈现先升高中间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中间下降是因为受2008-2009年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不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2)财富创造竞争力。其7个四级指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东莞市经济效益良好,总体处在财富创造力持续增强阶段。

3)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其25个四级指标中,其中20个指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是有4个指标增幅不大,包括医生数、公共预算教育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和电影放映单位个数等。

4)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方面共有13个四级指标,在其中的7个正向指标中,森林覆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4个指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森林面积则呈现持续总体下降趋势;自然保护区面积自2005年起,一直维持在8 361.9 hm2。在6逆向指标中,单位面积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等3个指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单位面积工业废水和烟尘2个在指标在大幅度上升后趋于平稳,仅单位GDP能耗1项指标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东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虽有所提升,但依然还比较脆弱。

2.2.2 东莞市2013年生态文明竞争力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比较 评价结果发现,深圳、广州、苏州三市为强竞争力城市,而青岛、惠州、肇庆、东莞为中竞争力城市,其他为弱竞争力城市。按照表3量化结果,东莞市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仅排名第7,处于生态文明竞争力中等水平。四个二级指标进行比较,东莞在资源聚集、财富创造和居民生活质量水平3项二级指标均处于中上游水平,分别排名第5、第7和第4名,但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最弱,仅排名第10位。

1)资源聚集能力。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相比,东莞市上市公司总数目、各类法人企业总数、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R&D经费占GDP比重、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等指标低于深圳等城市,其中企业总数与深圳相差近3倍,上市公司总数与深圳相差近15倍,R&D经费占GDP比重与最高的深圳市相差2.23倍;东莞拥有高等教育机构数仅6家,与最高的广州市相差13.33倍。这说明,东莞市与广州、深圳等地在资源聚集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但是由于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东莞依然比“珠三角”其他城市具有相对优势。

2)财富创造竞争力。对比另外11个城市,东莞市财富创造能力竞争力各指标表现中等,其中GDP、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支出等3项指标排名靠后。其中,2013年东莞市GDP为5 490亿元,排名第6位,与排名最高的广州市相差2.81倍;人均GDP为66 109元,排名第9位,与排名最高的深圳市相差2.07倍;东莞市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为5 539.54元,排名第9位,与排名最高的深圳相差3.49倍。总的来说,与其他城市相比,东莞财富创造力规模中等,效益相对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3)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东莞居民生活质量属于中上水平。2013年东莞市的恩格尔系数为35.2%为相对富裕水平,仅次于广州、佛山、苏州和厦门。东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在12个城市中经排名第8位,拥有医生数排名和实有床位数均排名第6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低,排名第9位,与排名最高的肇庆相差约1.31倍。另外,东莞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还有待改善,排名第6位,

4)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在12个城市对比分析中,东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倒数第3。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东莞市生态环境条件较差,资源利用水平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且环境治理能力不够。东莞市2013森林覆盖率年仅63.6 m2/人,排名最后1位。自然保护区面积排名第9位;人均水资源量排名第8位;东莞市单位GDP能耗与排名最高的深圳相差甚远。东莞市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较高,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单位面积工业废气排放量单位面积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则逐年上升,排名均倒数第2位。尽管东莞市的生活废水和城市垃圾处理率逐年提高,2013年分别为90.9%和67.6%,但在12个城市中分别排名第8位和倒数第1。这说明东莞市环境压力仍然较大,环境治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3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

3.1 结论和讨论

依据生态文明、城市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和复合生态系统等基础理论,本研究提出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丰富和拓展生态文明理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可用来评价区域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为经济、生态和环境生态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途径。研究表明,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至2013年达到中等竞争力水平,但与深圳、广州、苏州等城市相比差距还非常明显,主要存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三者不协调和不同步的问题,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滞后,影响了东莞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

本研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组成与评价指标体系,但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因,本研究中四级指标项还偏少,各指标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还缺乏深入分析,社会、经济与环境生态的协同机制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3.2 提高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的建议

本研究认为提高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推进:

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编制《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建设,探索实施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项目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基于生态文明竞争力的政绩考核制度。

2)实施生态分区分级管理,强化环保管理制度。坚守生态底线,科学分级分区,实施差异化管理,生态控制线范围应达到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在国家和省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行更为严格环保制度,推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生态公平公正。

3)聚集质资源,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其措施包括修改完善产业准入目录,完善产业退出机制,利用先进技术管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企业规模结构,大力推动低碳与节能环保相关产业发展,引进高端制造和重大研发平台。加强城市配套,吸引优秀人才。

4)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生态体系功能修复。措施包括加快完成排污支次管道建设,升级污水处理能力,形成城乡水污染治理覆盖;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固废垃圾分类回收,完善垃圾处理体系,推动循环利用;加大推动水系流域治理,加快“小河小湖”的功能性修复,创新实施生态目标的水生态管养模式;持续推动植树造林工程,形成斑块与廊道相通生态体系。

5)大力推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推动清洁生产,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打造清洁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支撑体系;推动工业节能减碳,构建制造业低碳化体系;发展低碳交通,构建低碳交通体系;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设。

6)推动公平公正、绿色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手段提升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形成绿色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程玉鸿.城市竞争力概念界定及其模型构建[J].特区经济,2005(7):121-122.

[2] 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3):19-22.

[3] 李 娜,于涛方.论城市竞争力及评价方法和程序[J].人文地理,2005(3):44-48.

[4] 倪鹏飞,侯庆虎,江明清,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倪鹏飞,侯庆虎,江明清,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定位:让中国城市共盈[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 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2003(2):75-78.

[7] 白 杨,黄宇驰,王 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6295-6304.

[8]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概念框架[J].经济学动态,2001(6):14-18.

[9]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02(5):62-69.

[10] 何添锦.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5(5):21-24.

[11] 曾 慧.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10(4):166-170.

[12] 张继良,蒋华夏.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4):152-156.

[13] 黄茂兴,高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环境竞争力问题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6.

[14] 李美苓,王 慧,李俊莉.青岛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关系初探[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4,40(2):89-94.

[15] 宋言奇.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103-106.

[16] 曾 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探析――以上海崇明岛生态岛建设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48-54.

[17] 王如松,欧阳志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337-348.

[18] 赵景柱.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社会调控[J].生态学杂志,1991,10(3):53-57.

[19] 李广杰,李广杰,颜培霞,等.生态山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11):185-191.

[20] 曹 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建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1] 范小杉,韩永伟.中国国家生态文明指标建设探析[J].中国发展,2010(1):22-25.

[22] 杜 宇.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3] 毛显强,温源远,李 丹,等.生B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思路和框架[J].中国统计,2013(5):43-45.

[24] 何炎.安徽省各市生态竞争力理论研究与评价[D].合肥:安徽大学,2012.

[25] 张坤民,温宗国.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6] 周文华,王如松.基于熵权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2005(12):3244-3251.

[27] 侯 鹰,李 波,郝利霞,等.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436-440.

[28] 黄 娟,王惠中,孙兆海,等.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2):157-161.

篇11

Abstract:The article first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ecotype city should follow the essence requests, then has analyzed the challenge which take Changde as the example its construction ecotype city's advantage and faces, finally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ecotype city efficient path.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建设 常德

Key words:Ecotype urban construction Changde

作者简介:易丽昆(1976年―),女,土家族,石门人,常德市委党校基础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02-03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我们生活更美好,而生态型城市(Eco-city)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它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型城市建设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绿色生态是常德人的一直追求,“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已成为常德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并一直在为建设生态常德而不断努力。文章以常德为例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

生态型城市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过程,也是一种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条件下渴望实现的目标境界。建设生态型城市需遵循以下要求:

(一)人的活动要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自然规律是指自然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生态规律是指生态运动过程中所内含的必然性或本质联系。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把生态规律归纳为以下5个规律: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互生规律;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的共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的再生规律;相互适应与选择的协同进化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规律。道家的“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二)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容量为基础

环境容量属非实物态的自然资源,是指大气和水体等固有的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简言之,即允许排放量、最大纳污量、最适利用度等。自然界对外界侵入物具有某种能使之无害的净化能力,但这种净化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后,这种功能就会受到损害,甚至被彻底破坏。这里所说的限度,就是环境容量。

生态型城市建设必须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将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和资源环境的可承载力相统一,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

(三)社会发展要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型城市建设必然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我们把科学技术分为“绿色科技”和“非绿色科技”。“绿色科技”应符合以下标准:其一经济效益良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性大,产品竞争力强;其二环境负效应小,资源消耗率低;其三对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生态型城市建设必须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技术,开发替代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如,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等。

(四)城市建设要以生态文化为指导

人以文化的方式生存,环境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危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在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不能正确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会导致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必须确立新的价值观――生态文明价值观。而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在本质上表征“人与自然和谐”的完满追求。建设生态型城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

二、常德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现实分析

(一)常德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1、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常德是个文化厚重的城市。公元前7000―6000年前,澧县城头山就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和平繁荣的古城。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就已筑城设郡,是湘楚文化的摇篮之一。常德历来人文鼎盛,屈原、陶渊明、刘禹锡等先贤曾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常德也是德文化的发祥地,善德文化的积淀,培育了常德人追求世外桃源,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形成了常德人善德尚文、天人和谐的生态文化氛围。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常德市努力打造文化名城,历时10年,投资1亿多元修建了 “诗国长城”:“中国常德诗墙”,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这让常德具有了诗情画意的格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2、独有的生态环境资源

常德被称为“桃花源里的城市”。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相聚常德,写下了流芳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最有名的当属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人间仙境――桃花源。除了桃花源,还有白鹭故乡花岩溪、湖南屋脊壶瓶山等。常德是个水绕城,城包水的旅游城市。“三山三水”(太阳山、河伏山、德山和沅江、柳叶湖、穿紫河)组成了城市景观的中心。水给了常德以灵气,沅江和澧水在常德穿境而过注入洞庭,沅江是三湘四水中最长最清的河流。柳叶湖因辽阔的水域、柔美的风、葱郁的树而被称为“中国城市第一湖”。大自然造就了常德独有的生态环境,天人合一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留给常德的财产。

3、较好的环保意识

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向人们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和绿色生产与消费理念,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常德是产珍珠大市,为了减少水的富营养化,近一两年市委、市政府对珍珠养殖压缩了6万亩。2008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热情更加高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4、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5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常德融入了“3+5”城市圈,从而为生态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常德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绿化居湖南省之最,是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园林城市。获得多个荣誉称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等。同时我们要看到问题和差距。

(二)常德生态型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常德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仅占GDP比例的35.6%),工业结构以传统轻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体。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未根本建立。

2、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常德市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活动规划还不是特别合理,不太科学地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脆弱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人类生存可以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开发,这是符合生态规律的,但这种开发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

3、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及生活污水和废气的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城市空气质量、水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等环境保护指标低于生态市建设标准。

4、企业文化、市民消费理念相对落后,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关注如何降低成本,对如何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减少污染没有深刻认识,对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国际竞争力,减少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考虑不足。城市居民消费心理呈现节约型向享受型过度。

三、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文化创新:培育生态型城市的生态文化

1、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

“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人合一”,马克思说:“自然天生为人,人天生为自然”,这闪烁着跨越时空的人类智慧之光,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说到了极致。人类与自然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类与大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所以,工业文明时期,大自然被破坏得很不自然了。大自然与人是平等的,它是有价值的,我们必须尊重它的价值。现实生活中 “资源无限、资源无价、资源无主” 的“三无”思想,我们必须摒弃,应该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培养公民人类共同家园的责任意识,养成环境友好、热爱自然的道德取向和行为规范。

2、把握生态文化的四个要素

生态文化的四要素是心智文化,体制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心智文化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水平,转变价值取向,指导体制文化。体制文化为生态型城市运作建立指导性框架,约束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物化物态文化。物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载体,在生态意识的指引下,运用生态化的方法规划建设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物态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心智文化建设。各层次在循环往复中。

3、夯实建设生态文化的三个基础

一是城市文化。结合当地文化的特点,比如常德市可以德文化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多方面营造文化氛围。在文化内涵上容纳多种元素:让历史文化风韵和当代精神交融,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整合,使城市居民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和熏陶。二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社会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海尔,真诚到永远”是海尔集团独有的企业文化理念,海尔是我们的民族品牌,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它的成功与良好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三是校园文化。把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认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建立以学科课程渗透、环保专业课程、课内外活动实践三者相结合的环保教育体系。常德市积极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2007年,全市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1726所,开展环境教育的学校有1650所,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95.6%。同时生态环保的专题也要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中,把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的知识真正融入到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提高其环保意识,增强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调整结构:以循环经济优化产业行业

循环经济是将传统的单向性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变为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它致力于解决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如经济与环境),收到“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的效果。以循环经济理念优化产业行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

1、重视绿色技术

从三个层面来抓。在产品层面,从产品设计开始,把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思路贯彻到整个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之中。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要采取适当技术进行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形成清洁、节约、环保的新型企业形象。在产业层面,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

2、重视生产过程

任何企业在建设中必须执行“三同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规定。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做到持证排污。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加大火电、冶金、有色、化工、建材、造纸、酿造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努力把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

3、重视发展转型

建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以产业、科技创新等为重点,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促进机制,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发展工业,就必须发展生态环保工业,循环经济贯穿其中。如湖南省常德市盐化工产业从上游产品到精细化工,形成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产业链。德山生态工业园注重自主创新,现已经初步形成以金健米业,武陵酒业,恒安纸业,德海制药,云锦纺织等企业为代表的支柱体系。

建设生态型城市,要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产业建设的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谋求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安全节约:实现节约资源的绿色消费方式

绿色消费可概括为5R: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类,循环再生;Rescue Wildlife:保护自然,万物共生。由此可见,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和无污染消费。实现绿色消费方式应从以下着手:

1、政府:垂范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需要生态政府作保障,需要政府走在前列,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

第一,加强绿色消费制度建设。首先,在法律方面:建立一系列环境保护、文明生产和健康消费的法律政策。其次,在体制方面来,打破“地区和部门所有制”、“地区封锁”和 “地区保护”的格局,建立全国统一的有利于绿色健康产品流动的市场体系。

第二,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政府绿色采购就是通过政府庞大的采购力量,优先购买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及其具体措施的落实。政府绿色采购的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而且要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标准使产品从设计、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政府绿色采购对社会绿色消费起到巨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2、社会:普及推广绿色消费

第一,加强绿色消费教育。社会各相关机构、组织等应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普及绿色消费知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营造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良好氛围,使消费的各环节都体现绿色理念。

第二,提供绿色消费服务。社会提供的绿色服务范围主要有:绿色饭店、绿色商店、绿色旅游、绿色建筑、绿色音乐。如绿色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3、企业:推动促进绿色消费

第一,节约生产。减量化是绿色消费的首要环节,是企业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中,要引导企业树立“资源有限、节能无限”的观念。提高创新能力,减少企业生产对资源的需求,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益。

第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使企业生产的消费品本身没有污染,而且消费品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最佳方式之一。

4、公众:倡导践行绿色消费

公众是最大的环境利益主体,绿色消费与公众息息相关。公众是否采取绿色消费方式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

第一,健康消费。消费者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购买和消费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第二,节约消费。节约消费是量力而行、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节约是最重要的环保,也是最便宜的环保”、“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把节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自觉追求,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从请客点菜不浪费等做起。

常德市委、市政府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崇尚节俭和绿色消费,比如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办公室空调统一关闭,争创建设节约型机关单位;对私人小汽车,引导人们选用节油、环保型汽车,以减少废气和噪音污染。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让环保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里,我们要让绿色消费、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生态型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民的参与,让我们共同奋斗,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健康、文明、和谐。

参考文献:

[1] 姜春云.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根基[J].绿色中国,2008(1)

篇12

关键词:建设 节约型 园林

节地型园林绿化的建设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做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一、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意义

1.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一原则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节约是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2.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园林绿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一个城市绿地面积如果已经占到了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40%以上,那么它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文明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园林绿化自身必然要体现节约精神。

3.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正确选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园林绿化产生和存在的最本质要求,而生态理念的贯彻与节约理念的实现有着内在的、密切的和必然的联系。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决定了其自身必须是节约型的,只有体现了节约,才能使城市园林绿化实现本质功能,走健康发展道路。

4.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目标。节约型园林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绿地资源实现绿化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绿化建设各项要求,与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完全一致。

二、节约型城市园林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城市园林建设同时也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园林的建设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从规划到设计,从设计到施工,再从施工到管理,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对园林建设质量都非常重要。目前的状况却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就匆忙施工,甚至出现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在有限的建设施工期里面,很难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出现浪费的现象。现在有不少的城市园林设计盲目的追求视觉效果,违背生态规律,没有根据建设时需要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进行节制,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失去了原有设计的风采。在国外,有很多城市园林的建设实践为我们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例如:德国长期大力发展对雨水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通过在雨季收集雨水,从而解决了大部分城市园林景观用水。

三、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建议

1.使用耐旱植物。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要尽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耐旱植物的应用,既能满足景观营造的需求,又可节约大量水分,如圣柳属植物,从早春至深秋时节,开花时间各不相同,花色各异,是缺水型绿化的理想灌木。

2.坚持因地制宜,保护原有生态。因地制宜是节约之本,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保护原有的自然树木及原生树木、花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同时开辟新的绿化领域: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增加城市绿量。要多利用乡土植物,其不仅适宜当地的生长环境,而且管护成本少,也最能体现当地的绿化特色。

3.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强调以人为本。城市绿化是为了改善、美化环境,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营造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占主导地位,城市绿化是努力使城市生态系统接近自然生态系统[3]。

4.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节约型园林绿化应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园林绿化效益达到最大化。

5.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动力。要实现《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纲要》的总目标,就必需要改变一切不符合生态原则的政策,推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6.优化园林植物配置。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必须坚持以树木为主体,提倡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强调绿量和生态效益,草、灌、乔的比例以保持在1∶3∶6为宜。实践表明,草坪的耗水量远高于乔、灌木,而生态效益却比乔、灌木低得多。因此,能遮荫的树木要多栽于路旁及广场;居民小区等应适当增加简易的乔、灌木。

7.推广节力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就是应该以便于养护管理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管理运营中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三分种七分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费用已经成为我们地方政府的不小的开支甚至是负担。随着人力和资源成本的逐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费用也将越来越高,如果不重视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问题,园林绿化将成为我们地方政府的难以承受之重,我们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要把节约人力、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总之,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是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只有人人都树立节俭意识,并渗透到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养护等每一细处,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聂磊.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J].广东园林,2007,29(4):64-68

[2]侯先颖.树立科学园林观构建节约型园林[J].河北林业科技,2007(2):43-44

篇13

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赢得人民的支持、受到人民的拥护。“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确立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了鲜明的是非、善恶界限。它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展现了现代社会的特性,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确立了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在兵团党委的高度重视及全面引导下,兵团各级组织、部门、系统,各师、团场、厂矿正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兵团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发出通知,在全兵团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兵团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促进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各级党政机关要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机关、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实践者;以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为契机,利用“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生态小康连队、文明社区、“十星级文明户”和“共铸诚信”“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发挥创建活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篇14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深化和完善,赋予了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它突出了一个“核心思想”,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版权所有

一个“核心思想”,即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互动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同时,人既是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加快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的主体问题,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个特点”。一是全面性。它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要求。二是协调性。它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性。它强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发展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必然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才能保持先进性,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任务。

三、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镇现代化建设中

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工业强镇富民之路,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群众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加快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市“东接、南展、北扩”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北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港经济规划区,yz镇成为各种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集聚地,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也存在南北发展不平衡,北部山区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南部村庄等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双重压力。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jn城区的对接融合,突破“城镇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传统做法,突出以镇驻地为中心的工商业贸易区和以北高家庄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两大板块,实施组团式开发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重点要抓好“三个对接”、“两个保障”、“一个统筹”。

“三个对接”:一是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包含两个层面,即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工业发展上,突出产业集群建设、大企业培植、引进大项目、扩大外贸出口四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要以ta、zh、ht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做大做强手推车、橡胶轮胎两大产业集群,力争年时间,手推车市场份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以上;同时,加快发展生物制药、电子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培植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大企业培植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企业创新奖、帮助企业寻求贷款支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等措施,扶持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与配套协作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集聚要素,膨胀规模,实现“双赢”。全镇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达到家,分别为全市总量的和近;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均比上年增长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占全镇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左右。引进大项目要坚持在企业主体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项目推进上求突破,形成以项目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推动工业发展的新格局。扩大外贸出口要积极应对国家出口退税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狠抓出口大户培植,扩大外贸出口总量。在第三产业发展上,以××庄为龙头,以××生态苑和××生态公园为依托,发挥山、水、林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是城镇对接。主要指以建立与市区之间在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机制为目标,把城镇作为城市组团来建设、经营与管理,增强城镇承载力和竞争力。同时,大力实施“抓两头、带中间”战略,一手抓强村带动,一手抓弱村扶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促使强村率先发展、中间村快速发展、弱村跟进发展,加快推进小康村建设。版权所有

三是人的对接。坚持“建文明城镇”与“育文明人”结合,以创建文明村庄为抓手,按市民的要求引导教育农民,以市民的理念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