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基本原理范文

高中地理基本原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地理基本原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校本课程的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 “爱尔兰国际课程研讨会”上由菲吕马克(Furumark)和麦克米伦(Macmillan)等人提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同时兼顾社会发展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学校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本土化的加工与改造。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以下两点含义: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本土化,是在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之上的改造与加工。第二,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设计与开发的课程,其主体是学校和本校的教师,是在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个人发展需求高度了解之下开发出来,由学生进行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实际上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延伸与补充,甚至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本土化的应用。

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既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本土化应用,那么就应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就近取材,从一个典型的知识点入手逐步扩大和联想,并且要在了解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将所学到的抽象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因此,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就近取材。教材的编写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内容的选择,既然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延伸和本土化,校本教材就更应该突出当地的特色,从实际生活入手。我们在编写《陕西风俗与陕西旅游》这本教材时,就是从学生们生活的家乡――陕西省出发,通过介绍陕西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传统习俗与旅游景区,引领学生去了解自己家乡的美景,亲近自然,亲近传统文化。

2.精选精编。地理知识是庞杂广博、包罗万象的,一本小小的校本教材不可能将本学科所有的问题和知识点包括进去。所以校本教材在编写时应该选择本学科典型的知识或案例,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编排,让学生有兴趣学,老师有兴趣教。在编写《陕西风俗与陕西旅游》教材时,针对陕西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在植被自然带的变化方面,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理解,选择从北向南对其变化进行介绍。

3.兴趣优先。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热情。课程内容能否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成为衡量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此次校本教材的编排中,首先教材的标题《陕西风俗与陕西旅游》在这个人人晒旅途的时代可以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同时还选择了对陕西饮食习俗进行介绍,目的是想通过饮食习俗来了解陕北、关中、陕南的气候特点以及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气候是影响农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四)突出活动,学以致用。

地理知识繁杂抽象,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因此,校本教材在编排时,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引入事件分析和应用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同时,校本教材在编排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突出设计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伴随着高效课堂的开展,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以教师讲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最高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生的兴趣为先,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2.带动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和专业的发展。

“课程变革,不仅仅是变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在课改的时代下,教师不仅是教书匠,更是教育家。既然是专家,那么就要有所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的创新。不仅如此,还要建立在对学生兴趣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之下,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种提升,也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拔高,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和锻炼。

3.有利于形成与弘扬学校的办学特色。

篇2

关键词:地理;必修三;高效;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3”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地理必修三的课堂效率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清课标与教材的思路

1.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思路体现在教材每章开头

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首“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以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利用为案例为案例,探讨以下问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根据教材的提示设计以下教学思路:

2.教材还思路体现在每一节的前面

如第一节“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第一自然段:

“土地……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土地退化”——分布

“它是……的产物”——因素

“荒漠化……环境问题之一”——危害与治理

二、着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

地理必修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如:荒漠化概念的获取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过程图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得出。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①地理数据、概念、特征、分布、原理、规律。②自主学习获得的相关地理知识。③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④地理基本技能:如坐标、数据转换、图表填绘、图文转换、地理观测和实验等。

(3)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①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地理概念、特征、分布、发展变化、原理规律等的描述。②运用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表达的问题。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①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②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③用科学语言、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④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荒漠化吗?为什么?

三、问题探究做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问题探究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①从学生角度而言,预习提问——自学思考——小组讨论——听课获启发——小组讨论——获得认识,提高能力;②从教师角度而言,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自学思考——思考结果反馈——讲课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小组讨论,用旧知寻答——完善认识。即提出质疑探讨释疑归纳总结应用创新。如: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荒漠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这个大问题上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探究:①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是什么?②有哪些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③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④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⑤我国西北地区潜在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是什么?⑥我国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是什么?⑦防治荒漠化的原则是什么?⑧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是什么?⑨这些具体措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能力要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落实一个个的问题探究。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四、案例迁移教学

其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将案例中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迁移到其他案例或身边的地理环境中是必修三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案例迁移教学就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课堂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节课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就是案例迁移。

通过必修三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同时通过必修三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迁移教学时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区域范围,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资料: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必修Ⅲ;教学方法;地理分析;学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111-02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由“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一、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设计特点

必修课程的设计特点在结构上显得更加的完整,在教学内容上更加的新颖和充实,使得高中地理课程基础性和时代性更强。

通过对高中地理必修1、2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地理Ⅰ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Ⅱ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Ⅲ核心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正确的把握教材,合理地处理教材提供的案例,在课堂中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主要困惑。本文主要就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学生实际粗略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理念。

学生在前两个模块的地理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一定区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践在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之中。对必修Ⅲ的总体把握,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依据已有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剖,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够确实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

二、在高中地理必修Ⅲ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1.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编排上的减省,学生具备的地理知识的匮乏。“必修Ⅲ”教材编排,主要是依托前两大板块中的“自然地理原理”“人文地理原理”,结合通过具体的区域的案例,分析说明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如在人教版“必修Ⅲ”教材对相关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介绍很少。第一部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第二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第三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用,数字地球的含义)。拿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来说,通过某区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为例,分析该区域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上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避免相应的危害来实现综合治理的保护。

2.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案例选择上过于单调。新课程的实施,教材在编排上各地存在较大差异。人教版地理教材的案例,是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区域,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来分别阐述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来阐述的。这样就显得有些单调,与我国的地大物博的状况不符,那么做为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需要进行调整。

3.以案例为主线的教材,给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准确度提出挑战。人教版地理必修Ⅲ,教材以案例为主。教过程中需要分析案例,这就给对学生的评价造成困难,就某一具体案例来说,学生掌握到的程度,对于问题分析所运用的规律和方法掌握的如何,教师究竟怎么通过案例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具体角度不一。

三、高中地理必修Ⅲ课堂教学方法

就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Ⅲ在现实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对于教学实施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实际,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结合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2.对于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建议从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合理表达、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应首先学会用教材教,而不能单纯的教教材,要开发教材或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的信息和资源,能够结合知识设计新案例、新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和问题研究》。

3.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地理教师需要合作探究,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使学校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

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旅游业的基础,方便的水运为工业提供了廉价的运输。①农业:梯级开发为其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提供了水源、消除了洪涝灾害;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场所。②工业:水电为其提供了动力资源,使工业成本降低、污染下降。③第三产业:梯级开发提供了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④三大产业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森林得到恢复,为木材加工、造纸工业提供原料。

总之,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必修Ⅲ的教法,还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一步步地摸索,以便能够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例题: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安徽卷34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候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综合开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解析:地理环境整体性是高中地理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是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和方法。本题以人地关系复杂而敏感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为背景,以初中地理中的黄河三角洲区域图为载体,以“黄河三角洲的发育”为案例,整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自然灾害以及相关的地图知识,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原理出发,强化联系特定区域的应用,关注社会现实和科学发展。通过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的成因以及对黄土高原及黄河三角洲地表形态的影响,进而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题中虽然只给出黄河三角洲的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变化信息,其实是要考生在空间上由河口联系到整个流域,在时间上由现在联系到过去、未来。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以及华北平原(包括的黄河三角洲)形成在初中地理中是有的,学生应该是学过的。以初中区域地理为案例和载体来阐释高中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对这些原理、规律的运用,在高中必修三本教材中很多,几乎节节都有,尤其是必修二和必修三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人教版为例,如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鲁尔的传统工业区、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与开发、东亚的产业转移等等。

二、初中地理“摆事实、讲现象”、高中地理“阐道理、释原因”

例题:下图 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读图完成下题(2012年福建卷10题)

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中“落叶遍地、樱花烂漫、牧草枯黄、雪飞冰封”是地理事实和现象,这些事实和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什么时候出现?初中地理没有讲,是高中地理的内容。根据题中“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和“若AM为昏线”以及图示信息,可知A、M、B是晨昏线且与670 N纬线相切,670 N以北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由此可判定“此时节”应该是北半球的冬季,大约是1月。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遍地 ”应该是在秋季,现在是冬季,叶早已落完,不可能是“落叶遍地 ”。 日本富士山的樱花是春季盛开、烂漫。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位于南半球,草原气候,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降水较多,应该是牧草葱绿,而不是枯黄。此时北京正值隆冬,故可能“颐和园雪飞冰封”。初中地理“摆事实、讲现象”,要求学生知道某地有什么、是什么,一般不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为什么会是这个,很多地理知识都是从课本文字中直接获得的,只要求学生了解和记忆,重“地”轻“理”,教材内容也以感性知识为主,具体的地理事实和地理材料较多。像本题中的巴黎落叶、日本樱花、阿根廷草原、北京颐和园在初中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介绍过,但为什么到某个季节就会出现某些现象,教材不介绍。再如天气变化、气候变化、昼夜交替、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初中地理“摆事实、讲现象”,高中地理“阐道理、释原因”,高中地理是解释初中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原因的依据。

三、初中地理是学习高中地理必备的基础和技能

例题: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09年安徽卷34题)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参考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3.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解析:完成本题关键有两点:首先要准确定位,可从图文中三方面获取定位信息,一是“我国某地区略图”。二是“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雨热同期,且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是温带季风气候,应位于我国秦淮线以北。三是图中的经纬网。410N、420N,1230E、1240E,可进一步确定该地区应该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其次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从图中等高线数值看,有200米以下的、200-500米的,还有500米以上的地区。再根据等高线分布的密度和延伸状态可知,该地区的地形种类有平原、低山和丘陵。其中,图示地区的西北部是平原,东南部是低山丘陵。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涉及的都是初中地理的知识,尤其是经纬网定位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初中地理的开篇内容,是学习地理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而高中地理是不讲经线、纬线、经纬网的,也没有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内容。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能力,但所有这一切,只有定位清楚了,才能“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也只有定位清楚了、地形判读正确了,才能“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才能“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所以初中地理是学习高中地理必备的基础和技能。

篇5

1.带领学生按顺序回顾各章节具体内容,补充并归纳各章知识体系结构表。

应帮助和引导学生搞清楚各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列出整个高中地理知识结构简表,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以宇宙环境为开端,因为地球是宇宙中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都离不开宇宙环境。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要素的特点、性质、分布、运动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构成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发展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构成地理科学的一对矛盾——人地关系,正是人地关系这一对矛盾体,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组成了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整体系统,它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活动这两个高级子系统组成的,这两个高级子系统又由组成它们的要素次一级子系统构成等。然后,教师顺着系统层次再进一步讲解说明。这样,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在复习过程中也就能很自然地沿着系统层次去思维和记忆,不至于无章可循,无从下手,也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地理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

2.精选专题,注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读图和识图能力,学会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高考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提取题干文字、图像图表和设问文字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筛选有效信息;明确试题的测试目标信息;对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在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理性认识和合理的发挥;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进行表达。

复习时一定要多用图,多做各种图的题:等值线图、剖面图、曲线图、折线图、饼图,尤其是经纬网定位图,只有确定位置才能做题,不确定位置就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一切都等于零,题就没法做。要做到:有图看图,没图自己画辅助图,进行图图互换,多在图上下工夫。

3.对重点内容加强指导。

3.1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射有关外,还受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受大气状况不同的影响。又如自然资源与能源,它们的外延相交但内涵不同,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和能源,它们相交而不重合,这样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3.2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这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这一部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

3.3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方面:“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这是高考十大能力要求的两个方面,而这种能力要求在考试中难度最大。这种能力要求,如果按照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以及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比如:诺曼底登陆为什么选择在六月?不妨这样分析:有利渡海作战风浪小风力小温差小北半球夏季南北温差小。这样从大气运动到风浪,从地表受热不均匀到大气运动进行反推,建立逻辑推理的链条,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4.学会识图。

要想学好地理,不会看图是大忌,地图能够反映出每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在学习和复习区域地理时,若不识图就相当于是地理“盲”。想办法认识图,会看图、能懂图,是学好地理的有利手段。在平时多看图,多记图,多识图,做题时才能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地理阅图能力,为能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建议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图,随时随地翻阅图册,随时记忆图中的内容。

5.初高中地理知识要有机结合。

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就绝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

6.激发潜能,调整心态,提高实战素质。

从心理准备、复习过程中的方法和策略、心理调适三个方面提高高三复习效率很重要。其中,心理是基础,方法是保障。只有在全面的、系统的、有效的复习基础上,再加上有一个稳定而健康的学习心态和必要的解题技巧才能考出优良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