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金融行业发展趋势范文

农村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49

农村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农村商业银行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信社改制的产物,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随着许多其他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以及大量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尚未完全形成一个系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本文拟通过量化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做出探讨。

二、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机构性缺陷等问题。同时,农村地区“弱质性”的特质,导致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低、盈利能力差。笔者通过对大量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选取了14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评价指标作为分析对象,用来构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商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构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层次结构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邀请多位农村金融方面的专家,运用Saatty提出的1~9标度法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各层次判断矩阵C,采用yaahp7.5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权向量、各指标的权重Wj。同时得到各判断矩阵的CR值分别为:A-B为0.0001,B1-C为0.0423,B2-3为0.0748,B3-C为0.0399,由于各判断矩阵CR值均小于0.10,说明各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检验。

(二)数据的选取

我国东部地区较早完成农信社改革,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市场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程度更高。因此,研究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东部沿海省份10家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的数据,对大都市与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农商行作为大都市农商行样本,张家港、江阴、常熟等7家农商行作为地县级农商行样本。结合所得各指标权重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各银行的评价值:

根据上式,得到各银行的AHP模型评价值,各银行得分与排序情况(见表2)。

表2 10家样本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AHP评价值及其排序

(三)各指标评分分析

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远高于地县级的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地县级农商行中,广东省的顺德、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江苏省吴江、张家港等5家农商行。我们发现,农商行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当地经济发展越好,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地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优于大都市农村商业银行,其中吴江、张家港、江南、常熟、顺德农商行都保持上升趋势,江阴和东莞农商行基本维持,大都市农商行除广州保持较好发展趋势外,北京和上海状况不佳,特别是北京农商行呈现负增长。可见地县级农商行成长性要优于大都市农商行。规模小、起点低,能更好与当地农户与小微企业实现金融供需对接,在满足当地农村金融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都市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及地县级农商行。现阶段,大都市农村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的绝对值,远高于地县级农商行,但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趋势更优。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地县级农商行经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表现更突出,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而地县级农商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主要依托于当地特色中小企业的支持。

四、政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以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坚持以农村市场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农村商业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以服务“三农”的目标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第三,充分发挥小银行决策高效性和运营灵活性的优势,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与抗风险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单位为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1998(5).

篇2

一、基本情况

(一)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自2010年到2012年一季度,样本县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243718万元、243607万元、217133万元,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农村信用社和情况来看,2010年的农户贷款余额为197292万元,2011年的余额为193053万元,当年下降4239万元,到2012年一季度,正值春季农业生产启动,农户信贷需求旺盛时节,农村信用社的农户贷款余额下降为185394万元,两个月负增长7659万元。农户贷款有加速下滑的趋势。

(二)农户贷款支农作用不明显

调查显示,农户小额贷款投向主要用于低收入农户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简单再生产和小规模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供给,以及他们小额的生活费资金,为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额贷款呈逐年弱化趋势,势必造成支农作用滞后,给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逐利因素诱发涉农金融机构“去农化”倾向

涉农金融机构出于追逐商业“三性”的考虑,优先选择支持公司客户、集团客户和顶端产业客户,加上近年来受资金来源不足和存贷比调控的影响,涉农金融机构把有限地资金“去农化”成为其自然的战略,特别是收益小、额度低的农户贷款被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显现。从农信社来看,其农村合作金融的“自愿、互助、互利、民主和低盈利性”的金融服务性质体现并不充分,农村合作金融履行普惠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的社会责任并不突出。

二、制约农户贷款发展的因素

(一)授信额度与资金需求不匹配

调查发现,由于现行小额农贷因其授信额度较小,使众多有偿还能力的养殖户和经济作物种植大户无法得到充足的信贷支持,而要申请其它种类的贷款,其手续又非常严格,很难达到信贷管理要求。样本县一家牧业有限公司下辖养猪户专业合作社200多人,因扩大其养殖规模,去年的全部资金缺口为2000万元,农村信用社实际发放150万元,仍有很大资金缺口,致使该农户只能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

(二)执行利率“趋高避低”影响需求

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凡是农户小额贷款在执行国家法定利率上并有所上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信社发放此类贷款时,利率执行却上浮太高,个别甚至一浮到顶。利率执行的“趋高避低”,极大地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户贷款的需求。

(三)贷款效益低、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惜贷心理

农户贷款的对象主要针对农民,面对的是天生弱质的农业,缺乏相应贷款保护措施。现实操作中产生的效益较低,造成农户贷款的损失率较高。如:农户因种植、养殖自身管理不善,出现意外事故,没有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容易造成小额贷款不能按期归还。再加上对信贷人员的责任追究较重。因此,造成贷款效益低下,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发放农户贷款的积极性,惜贷心理加剧。从调查来看,样本县农村信用社2011年全年共核消农户不良贷款4000多万元,极大地影响了进一步放贷的积极性。

(四)农村信用环境欠佳,农村信贷资信不足

近年来,随着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对征信的认识逐步提高,信用意识有所增强。但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普及不广,农村的信用环境尚不完善,农户对信用的认识仅处于初级阶段。该县农村少数地方借款人不守信用,想方设法逃废债务现象时有发生。信用社在催收无果的情况下,只得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催收。加上在实践中出现法院的执行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赖债行为,给农村金融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扭曲的信用环境使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更加谨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涉农信贷投放的财政税收及金融支持政策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涉农贷款按照一定比例适当减免营业税,对一些重点农业项目贷款贴息,对农业基础设施贷款损失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同时,要加大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的政策执行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既能调动金融部门信贷支农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银农“双赢”。参照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负的政策,建议金融部门充分兼顾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适度降低对“三农”的贷款利率浮动水平,切实减轻农民的贷款利率成本,同时人民银行要继续加大对县域“三农”的再贷款支持,实施诸如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政策等优惠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支农信贷政策上体现“农不养政”的趋向,加大对县域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户发展的资金支持。

(二)积极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从信贷品种和服务方式方面加快金融创新,切实为农民提供便捷化、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农村金融机构要研究市场定位,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农村信贷产品。例如增加消费信贷,研发对路的消费贷款品种。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户用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办理土地抵押贷款等。根据农户融资“规模小、频率高、随意性大、时间紧”的特点,在合理授信的基础上,推出简式快速的信贷新产品。同时,农信社要依托其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运用农户居民闲散资金,开展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业务的多元化需求。

(三)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防范自然风险

建立由政府和农信社共同出资的担保机构,专门用于对农信用社发放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担保。也可由农村信用社按一定比例集中一部分风险基金,对由于自然灾害而形成的小额信用贷款损失进行补偿。同时,充分认识农民生产、农村经济的弱质化属性,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四)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篇3

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 安徽

一、文献综述关于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国内外都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认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正相关,二是认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负相关,三是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是遵循倒“U”型的,四是认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其中,认同度较大的比较经典的应该是倒“U”型的关系论。它是由Greenwood和Jovanovic 最早创立的G-J模型来阐明的,这种模型揭示的收入分配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开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的增长和金融发展逐渐扩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差距又会随着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呈现缩小的趋势,即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几何关系是呈倒“U”型的。另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也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建立了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都验证了这种“倒U”型的关系理论。例如,Aghion和Bolton(1997)在信贷市场是不完善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模型。假设资本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资本积累率不断增长,收入分配的状态会收敛成唯一的状态。在初期,资本积累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后期随着资本积累又会缩小这种差距。Matsuyama也从金融市场角度出发建立了内生模型,也说明了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在已有的理论框架下,吸收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了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例如章奇、刘明兴和陶然以各省1978年-1998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得出金融发展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结论。万文全(2006)建立了实证模型证明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总的来说,无论国内外学者建立的模型有多大差距,都说明了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相关关系显著。

二、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农村金融发展表现为农村金融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张、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体系不断健全与优化。从上述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例举和总结来看,已有的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大多是比较宏观的。安徽省农业人口比重大,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意义深远。总结相关文献中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差距的机制主要是通过金融发展的三种影响效应。分别是门槛效应、降低贫困效应及非均衡效应。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指的是在金融行业存在抑制的条件下,穷人资本积累有限没有足够的财力享有金融服务,只有那些高收入者凭借自身在资本积累上的先天优势有支付金融服务的成本,能够获得高投资收益,由于财富门槛的限制导致他们的获得收益金融资源的机会不同,投资收益回报也不相同,进一步拉大了他们的收入差距。这种门槛涉及人力资本、收入、规模等各方面。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有两条途径。一是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贫困水平效应。另一种是通过发展小额信贷,直接提供贫困者金融服务的方式即微型金融来降低贫困水平。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是指一国金融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均衡配置从而导致的收入差距。这种不均衡既有部门间的不均衡也有城乡间的不均衡,而城乡间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就会影响收入差距。金融资源配置总是偏向于城镇,农村的金融资源明显偏低。

三、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依次经历了1979-1993年的农村金融恢复阶段、1994-2003年农村金融体系的调整和重构阶段、2004年至今的农村金融发展改革深化阶段。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和改革较快,安徽省农村金融逐步形成了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在内的的一套相对完整的农村信用联合社系统。随着对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的降低,大量的新型金融机构涌入安徽省农村金融市场。但同时,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依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表现在:(1)农村金融缺口依然很大,资金外流到城市的现象严重。根据周世军、岳朝龙2009年利用戈德史密斯理论中的相关金融比率指标测算出了安徽省农村金融缺口可以看出安徽农村金融缺口一直维持这较高水平且有放大的趋势,金融金钩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对资金的需求。(2)农村金融机构区位分配不够合理,硬件设施等有待完善。(3)安徽农村金融发展创新能力不足。安徽省的金融业起步较晚,金融人才缺口较大,缺乏先进的科技技术和系统,金融产品及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都不是很强。农村金融活动多以存贷业务为主,金融效益较低。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改革开放改革第一村凤阳小岗村的故乡-安徽的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大大提高。2012年安徽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21024.2元,相比1981年的424.56元增加了49.52倍。2012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为7161元。相比1981年的246.51元增长了29倍。但与此同时,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不能被忽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配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金融发展与城乡差距的描述性分析这里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的实用性可以选择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三个指标来衡量安徽省金融发展状况,引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记为IG。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是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农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比值来表示的,金融发展结构是用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的比值来表示的。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做出下面趋势图:

根据表中的数据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收入差距和金融发展指标的趋势对比中可以看出,安徽省从1991年到2011年这20年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与选取的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联系。(一)从图中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金融发展规模与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同向性,虽然 1990年到1997年间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太大波动,而在此期间,安徽城乡收入差距却发展的很大的波动,先逐渐增大,到1994年之后又开始减小。但1997年之后,金融发展规模以很小的幅度缓慢上涨,同时,收入差距变动的总趋势也是上涨的。这意味着,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收入差距是有影响的,且在特定时期存在着正向关系,即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拉大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安徽农村金融就有非农化的性质,某些农村地区凭借其较强的储蓄能力,将吸纳的资金投资到具有高回报率的城市从而导致资本外流现象,也可以理解是与城乡经济二元性相似的金融的二元性。另外,金融具有的门槛效应要阻止了那些相对贫困地区享受农村金融发展成果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优质服务,正因为如此,所以金融规模的发展拉大了城乡间的差距。(二)从图中的变动趋势也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即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说明金融发展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对缩小差距有着很大的作用,安徽省在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有很大进步,但从图中可以看出从998年开始,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呈下降趋势,表明安徽省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尚有待提高,高效的金融资源利用率不仅对提高安徽省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对整合经济资源,缩小城乡差距也有很大意义。(三)金融发展结构也对城乡收入有一定影响,其效果与金融发展规模相似,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的比值越大,城乡收入差距也越大。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在金融发展结构上也不够合理,1995年开始,金融贷款中乡镇企业的比例相对于农村贷款逐渐增长。这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五、结论及建议从上述描述和分析中可知,安徽省收入分配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可能符合倒“U”型,目前,安徽省的金融发展依然处于会拉大城乡差距的阶段。但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从多方面进行的,安徽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才能让经济更持续健康发展。要建立更高效的金融机制减少农村资本外流,不断完善金融体制,拓展融资渠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使金融发展更多的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同时完善农村保障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1]Jeremy Greenwood and Boy an Jovanovic, 1990.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 No.5, 1076-1107.

[2]Aghion, Philippe and Patrick Bolton, 1997.A Trickle - Down Theory of Growth andDevelopment with Debt Overha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4,151- 72.

[3]Kiminori Matsuyama, 2000.Endogenous Inequality,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67, No. 4, 743- 759.

[4]章奇,刘明兴,陶然.中国的金融中介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

[R].北京人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工作论文,2003.

[5]万文全.中国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J].江淮论坛,2006,(1):30-35.

篇4

【关键词】金融 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 未来发展趋势

一、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攻坚政策的实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实行了新的金融政策,据有效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农村用户的贷款金额都在同比上升。这说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稳定的业务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数占据总人数的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将会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健发展。因而,农村金融能够有着好的发展趋势,必将会引领我国实体经济走向更加广阔、充满希望的未来。下面笔者将会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农村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农业贷款余额也正在逐年提升,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与完善总体向好,但是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的农业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地域性问题,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例如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与本土金融组织之间的资金流动量小,信贷资金追逐利润客观存在单方向流入城市的现象,不能够满足当地农村人们的实际应用。除此之外,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内部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也不够突出,这些都是我国农业金融现阶段所存在着的主要问题[1]。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建立核准相应的风险补偿计划

由政府财务部门尽快偿还拖欠农村信用社的贴息,同时剥离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当地有关政府应该尽快的完善现有农业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这样才会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机构的改革和深度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会更好的实现创新式的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调整与改革持续深化,区域性的农村金融机构会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风险补偿计划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稳步转型,从而为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完善现有的信贷工作流程给予有利的保障。由此可见,在实际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建立核准相应的风险补偿是非常重要的。相关探索:天津市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放大作用,于2015年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和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贴资金,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客观上促进了信贷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在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时候,还应该对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进行发展与完善,避免出现农村信用贷款资金跨区域外流的情况,让农村资金回归当地建设,支持农民创业。所以,在实际的农村资金管理中,有关部门一定要对农村建设、创业进行引导投资,这样既能够保证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还能够协同实现新农村建设。保障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在农村范围内投资建设小额创业保险组织也是可行的,积极鼓励贷款客户为贷款资金买保险。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来源,就应该从根本上保障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完善性[2]。

(三)畅通资金双向流动渠道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面临资金不足的现实困境,可考虑由大型商业银行参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由大型商业银行向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批发贷款或委托贷款等共同开展业务的方式让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农村金融机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也可将闲置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双向资金流通渠道,既降低了大型商业银行资金空闲的成本,也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

(四)制定农村金融投资的相关法律

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有着明确的规定,首先规定农村金融投资在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增加一些比例的信贷产品,这样对于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建议在实际的农村金融发展中,应该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机构,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措施,对于贫困县和非贫困县都应该对其进行适当额度的减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金融机构建立不健全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关部门一定要给予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完善现有的法律机制,才会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3]。

(五)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的金融体系相比,我国农村金融环境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如何能够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对其进行改善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些地区的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农村金融网络支付体系没有完全得到百姓的认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传统“存贷”金融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经营风险,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销量滞后等,这些都是需要有关部门改善的主要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运作、协同方式,才会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六)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审查制度

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审查制度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从宏观上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金融市场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性,无论在制度方面还是在竞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农业金融必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在制定农村金融市场审查制度的时候,对于民间借贷不要有着太多的干涉,但应该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机制,在保护正当经营的同时,应该最大限度的鼓励金融产业的发展和建设[4]。

(七)依据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特征进行变革

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应该根据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变革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处理,尤其是对于一些金融机构和资源进行变革和重组,自从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之后,我国农村金融行业已经开始准入新的金融机构,这对于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国有一些农村机构的金融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均匀的情况,或者是建立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这些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只有加强金融服务机构自身的竞争化建设,才会更好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为发挥出金融机构的作用奠定基础。

四、西方国家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实现创新性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国而言,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将会关系到我国整体的经济建设。所以,在实际的规划中,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农村、农业、农民的现实情况对农村金融企业进行建设和发展,并且根据有关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信贷等产品的长期创新,这些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整合

我国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在金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面,改制后的农商银行核心竞争力不足,缺乏很多智能化的业务,产品创新还相对滞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提升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机构发展情况,就应该从根本上对其进行创新式的整合发展,将核心竞争力构建和体制转型提升到新高度。加强地方农村的金融建设和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引导我国农村信用社资金、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本土,实现“三农”的可持续性发展[5]。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征信制度,建立本地农民信用档案

西方国家的信用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时间长,分工明确,信用管理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信用服务公司对信用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处理,建立起庞大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使数据贯穿银行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例如:工商注册、税收、统计、法院、商务活动等方面的数据资料。目前,中国农村人口信用意识还相对较低,农村的信用环境比较差,经营者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征信制度是提振农村金融市场的关键。在全社会征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可以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收集信用信息,也可利用金融往来数据获得,并为每位本地农民建立信用档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农业金融与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业经济在实际的发展中存在着区域发展合力不足、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滞后、信贷资金外逃等具体问题,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经济、金融创新显得较为落后,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有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农业金融建设的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大众创新、产业创新。在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实现农村金融经济的创新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金融领域,2013(09):134―145.

[2]王军.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金融视线,2014(07):109―116.

[3]马守义,沈国庆.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07):165―168.

[4]李建伟,余斌.未来两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J].经济学动态,2013(04):117―127.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 农村 金融结构 时代背景 演化

当前农村金融结构演化的时代背景

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结构更多地体现在对整个市场活动的适应上。具体到农村而言,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经济的活力被彻底激发起来了,大量的乡镇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这种背景之下,农村的金融结构就较之以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更是蓬勃发展起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结构也就进一步发生了演变。

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了农村金融结构的变化和演进。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9月17日的报告显示,我国城市数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7.3%提高到45.68%,,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变化和演进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农村的经济结构、金融结构等越来越多地与城市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城乡统筹的历史大背景也是推动农村金融结构演进的重要时代背景之一。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所存在城乡二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所提出的,在城乡统筹的具体实施中,主要是要实现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乡统筹的大背景对于农村整体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等方面都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农村金融结构演进的理论阐释

农村的金融结构理论是对金融结构理论的进一步细化和提升,经济学的许多学者都对金融结构做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

从理论上讲,农村金融结构涵盖的是一个包括整个金融体系在内的完整金融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包括银行业的相关业务(信贷、结算等)、资金风险类的业务、保险、证券以及信用托福理财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除此而外,农村的金融结构还包括农村中的各类大大小小的金融市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在整个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地域层面上,我国的农村金融系统主要是指为县级以及县级以下(乡镇、街道等)的农户和各类的企业提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各类金融服务。农村金融系统以及整个金融结构的建立和优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既可以为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又可以实现对农村各类企业所需的金融服务提供有效资助的目的。

农村金融结构演化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农村金融结构演化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是经济、科技、制度、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力量在推动的结果。

经济因素。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会直接导致金融的发展,而金融的发展又会直接导致金融结构的调整。当商品经济处于初级阶段时,金融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需求在不断地扩大,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也在不断膨胀,这一切都刺激了农村金融结构的演化。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刺激了这种演进。在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经济,这种统一带动了金融机构的稳定,金融机构间的差距在明显地缩小。

技术因素。实践反复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从农村金融结构变革的角度讲,现如今,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现代化的交易手段和工具也是层出不穷。在这种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下,我国的农村金融结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传统的金融结构已逐渐被打破,金融需求在不断增加,金融市场也出现日益繁荣的新局面。

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对农村金融结构的演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制度需要不同的金融结构与其相适应。

首先,在经济体制的变化方面,不同的经济体制或同一经济体制的不同阶段都会引起金融结构的变化。例如,当我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国家的金融结构趋于简单,而当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时,这种金融结构逐渐变得复杂起来。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这种结构变化还会愈演愈烈,这就是农村金融结构不断演变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不同监管方式和不同区域下的金融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分业经营模式和混业经营模式所需求的金融结构是不同的,而城市金融监管和农村金融监管下的金融结构也是不同的,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的金融结构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

最后,在信用制度方面,不同的信用制度和不同的信用发展水平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结构的变革。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的信用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信用的形式比较完备,信用体系也比较健全,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复杂性和优化性。

环境因素。影响农村金融结构演进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各种复杂的环境变换交织,共同影响着我国农村金融结构演进。例如,人们不同的观念和喜好会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决策通过一定的行为会直接影响着金融结构的变化。同时,由于城乡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金融需求的过程中也会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对农村的金融结构而言,这种结构呈现出层次多、表现复杂的特征。

经济发展中的农村金融结构演化的趋势分析

关于农村金融结构演化的趋势问题,基于目前的现状,我们还很难做出一个准确的预测。因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以及影响因素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且各地农村的发展现状也是风格迥异的,我们不可能详细地描述其演进路径。但是,基于上文所述的影响因素以及当前世界金融结构的变迁趋势,我们还是能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种演进趋势的。

非正规金融的规模在扩大但比重呈下降趋势。一般而言,农村的金融市场分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部分,这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非正规金融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和多变性,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因此,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但是,我们这样说并不等于我们能乐观地认为,非正规金融将成为未来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非正规金融在发展,而正规金融同样也在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当前世界金融结构的变迁状况,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仍然是正规金融,而非正规金融也充当了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非正规金融正逐步向正规金融融合,虽然其规模也在急剧放大但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小。

农村合作性金融商业化倾向增强。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结构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纵览我国合作性金融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其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地扩大,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它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农村合作性金融商业化倾向不断增强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合作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不断交融,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越来越倾向于追求盈利,它们秉持“对内注重服务、对外注重盈利”的原则,在向群众提高服务的同时,在不断追求盈利的最大化。而且,当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它们更倾向于选择盈利来代替服务。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村合作性金融的商业化倾向在不断地增强,这也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农村政策性金融依附于农村商业性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专门从事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政策性融资,它有效地弥补了市场缺陷和政府过多干预带来的弊端,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践经验证明,过多的依赖农村政策性金融有着诸多的弊端,它会破坏市场的公信力,降低市场效率,对金融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篇6

内容摘要:农村金融结构的演进有其特有的时代背景,并伴着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若干有关农村金融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本文对当前仍存在许多制约和影响农村金融结构演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金融结构新的发展趋势和动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经济发展 农村 金融结构 演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席卷了整个社会。市场经济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以及财政、税收等诸多方面。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农村的金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农村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农村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农村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以及农村特有的文化风俗、传统习惯与志趣偏好等。农村金融结构的演进有其特有的时代背景,并伴着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若干有关农村金融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当前仍存在许多制约和影响农村金融结构演变的因素,同时农村金融结构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动向。

当前农村金融结构演化的时代背景

(一)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种转变极大推进了我国整个经济结构、金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市场经济更多强调的是以市场为主体来进行资源的配置,而不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的配置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结构更多的体现在对整个市场活动的适应上。具体到农村而言,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经济的活力被彻底激发起来,大量的乡镇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这种背景之下,农村的金融结构就较之以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更是蓬勃发展起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结构也就进一步发生了演变。

(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了农村金融结构的变化和演进

改革开放的30多年,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30多年。在这一时期内,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9月的报告显示,我国城市数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7.3%提高到45.68%。 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变化和演进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农村的经济结构、金融结构等越来越多的与城市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已经表现出越来越紧密的趋势。

(三)城乡统筹历史背景也是推动农村金融结构演进的时代背景之一

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所存在城乡二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所提出的,在城乡统筹的具体实施中,主要是要实现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乡统筹的大背景对于农村整体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等方面都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有关农村金融结构演进的理论综述

上面已经提到,农村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农村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农村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以及农村特有的文化风俗、传统习惯与志趣偏好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更近一步讲,农村的金融结构理论是对金融结构理论的进一步细化和提升。经济学的许多学者都对金融结构做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

就具体的农村金融结构而言,从理论上讲农村金融结构涵盖的是一个包括整个金融体系在内的完整金融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包括银行业的相关业务(信贷、结算等)、资金风险类的业务、保险、证券以及信用托福理财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除此,农村的金融结构还包括农村中的各类大大小小的金融市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在整个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地域层面上,我国的农村的金融系统主要是指为县级以及县级以下(乡镇、街道等)的农户和各类的企业提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各类金融服务。农村金融系统以及整个金融结构的建立和优化,可以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既可以为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又可以实现对农村各类企业所需的金融服务提供有效资助的目的。

农村金融结构演化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金融结构演化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为,在农村金融结构的内部和外部,都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它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力量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在经济、科技、制度、外部环境四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

对于农村金融结构演化而言,它的经济因素主要体现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两个方面。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会直接导致金融的发展,而金融的发展又会直接导致金融结构的调整。当商品经济处于初级阶段时,金融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这种缓慢主要体现在:金融需求局限在媒介商品的流通,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偏小,金融市场还处于分散凌乱的状态。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需求在不断地扩大,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也在不断的膨胀,这一切都刺激了农村金融结构的演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刺激了这种演进。在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经济,这种统一带动了金融机构的稳定,金融机构间的差距在明显地缩小。

(二)技术因素

实践反复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从农村金融结构变革的角度讲,现如今,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现代化的交易手段和工具也是层出不穷。在这种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下,我国的农村金融结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传统的金融结构已逐渐被打破,金融需求在不断增加,金融市场也出现日益繁荣的新局面。

(三)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对农村金融结构的演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制度需要不同的金融结构与其相适应。因此,制度的变化会直接引起金融结构的变化。纵览我国的社会制度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活跃期,各种制度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农村金融结构演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体制的变化方面,不同的经济体制或同一经济体制的不同阶段都会引起金融结构的变化。例如,当我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国家的金融结构趋于简单,而当处在市场经济体制时,这种金融结构逐渐变得复杂起来。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这种结构变化还会愈演愈烈,这就是农村金融结构不断演变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不同监管方式和不同区域下的金融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分业经营模式和混业经营模式所需求的金融结构是不同的,而城市金融监管和农村金融监管下的金融结构也是不同的,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的金融结构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

最后,在信用制度方面,不同的信用制度和不同的信用发展水平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结构的变革。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的信用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信用的形式比较完备,信用体系也比较健全,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复杂性和优化性。

(四)环境因素

影响农村金融结构演进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各种复杂的环境变换交织,共同影响着我国农村金融结构演进。例如,人们不同的观念和喜好会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决策通过一定的行为会直接影响着金融结构的变化。同时,由于城乡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金融需求的过程中也会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对农村的金融结构而言,这种结构呈现出层次多、表现复杂的特征。

经济发展中的农村金融结构演化的趋势分析

关于农村金融结构演化的趋势,基于目前的现状,我们还很难做出一个准确的预测。因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以及影响因素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且各地农村的发展现状也是风格迥异的,我们不可能详细地描述其演进的路径。但是,基于上文所述的影响因素以及当前世界金融结构的变迁趋势,我们还是能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演进趋势的。

(一)非正规金融的规模在扩大但比重呈下降趋势

一般而言,农村的金融市场分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部分,这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非正规金融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和多变性,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因此,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但是,我们这样说,并不等于我们能乐观地认为,非正规金融将成为未来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非正规金融在发展,而正规金融同样也在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当前世界金融结构的变迁的状况,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仍然是正规金融,而非正规金融也充当了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非正规金融正逐步向正规金融融合,虽然其规模也在急剧放大但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小。

(二) 农村合作性金融商业化倾向增强

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结构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来说,其重要性不是不言而喻的。纵览我国合作性金融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其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地扩大,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它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农村合作性金融商业化倾向不断增强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合作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不断交融,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越来越倾向于追求盈利,它们秉着“对内注重服务、对外注重盈利”的原则,在向群众提高服务的同时,在不断追求盈利的最大化。而且,当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它们更倾向于选择盈利来代替服务。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村合作性金融的商业化倾向在不断地增强,这也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三)农村政策性金融依附于农村商业性金融

农村政策性金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专门从事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政策性融资,它有效地弥补了市场缺陷和政府过多干预带来的弊端,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践经验证明,过多的依赖农村政策性金融有着诸多的弊端,它会破坏市场的公信力,降低市场效率,对金融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由此可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度,把它与农村商业性金融有机地结合起来。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运营也是需要成本的,它在实际中主要发挥补充、纠正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在农村信贷领域的不足和偏差,以及诱导其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的作用。反过来,合作性金融也会以发放贷款方式来促进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所以,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是互利互惠的,未来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得依赖商业性金融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结构。农村金融结构的演化是商业性金融与非商业性金融相互影响的结果,也即市场自我调节和政府等适当干预的“叠加”。稳定和高效的农村金融结构将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王兆星.中国金融结构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3.李健.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金融业 现状 农村金融 改革探索 发展趋势

金融是国民经济重要枢纽,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金融系统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金融稳定是整个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那么,在今天的局势下,我国的金融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

1.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健全、环境良好,前景广阔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租赁等功能比较齐全、分工合作、多层次的、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无论从宏观还是金融行业内部,都形成了比较优良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自从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之后,监管也逐步开放,形成良好态势,逐步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经济保持着年均9%以上的持续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从26万亿元增加到约52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使得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中国市场。

2.金融调控机制不断完善,机制日趋成熟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领我国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2011年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和活跃度稳定增长,金融市场产品和交易方式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预期,在2014年,我国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提高金融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3.金融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农村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新形势下,为了做好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银行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都有了提高和创新,促进了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使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投资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护。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融资需求规模扩大、需求多样以及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使农村金融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首先,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其次,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再次,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经济活动中作用有限;最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资金上的瓶颈,但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经过了重大改革,但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

二、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1.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是金融业发展趋势

金融行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计算机应用的首选,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应用信息系统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的金融信息化程度已经显著提高,柜台业务、外汇业务以及清算业务基本实现了电子自动化,信息化营业网点迅速发展,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取得明显效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也取得重大进展,金融电子服务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和系统的不断升级,更加庞大、冗杂、分散的客户信息和业务往来更需要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所以中国金融企业必须实现多渠道和联合经营的知识管理平台,才能防范金融风险。

2.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是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金融全球化的程度还不够深入,以及金融行业的规模和比例还较小,但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却是我国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依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程度,但还不能急于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的快速过渡,要逐步提高银行、保险、证券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强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对违规机构的查处力度,规范各监管机构的定期会晤制度,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加强国际间金融监管的分工和合作,定期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和交流,进而有效遏制金融犯罪。

3.我国金融业要走并购合作、低成本扩张之路

国际金融业出现的大规模并购新浪潮,大大推进了国际金融业的一体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的进程,优化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竞争能力,改进了金融服务,降低了经营成本,增加了盈利,对发展中国家幼稚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威胁。我国金融业在与国际接轨之后,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赢的发展空间,必须紧跟国际金融业并购的潮流,以打造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实力。

总之,在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向全球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形势下,我国金融业的结构格局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参考文献:

[1]苑德军.建设新农村需要重构农村金融体系[N].新京报,2006-02-28(4)

[2]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篇8

一、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经济的“二元化”导致金融的“二元化”,削弱了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尽管农村弱势群体可以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但是由于积累很少,其收入普遍落后于平均增长水平,结果是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属于典型的弱质产业,“三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包括金融在内的资金支撑。但从现实情况看,经济的“二元化”导致金融的“二元化”,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尤其是对农村弱势社会群体的金融服务不足,使农村居民享受的金融服务机构萎缩、金融产品单一,且支农资金非农化现象严重。据人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目前每个乡镇仅有2.13个金融服务网点,每50多个行政村仅有1个网点,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相当低下;从服务品种看,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贷款和人寿保险业务,以及农民工信用卡、代收电费等少量中间业务;信贷资金支农方面,近年来我国农业贷款额趋于下降,有关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农业贷款还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的20.13%,到2005年只占5.92%。

(二)农村金融改革的“完全市场化陷阱”给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带来“短缺”效应

我国从1994年开始的金融改革,对原国家专业银行以市场化为原则,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改革取向,向商业银行转轨。但改革没有充分考虑到“三农”经济金融服务问题,县域各金融机构在风险防范和利益驱使下,一方面将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作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又大幅度上收信贷权限。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乡镇一级的网点几乎全部撤并,农业银行也大规模收缩在乡镇的营业网点。金融机构的趋利性使其改革陷入所谓的“完全市场化陷阱”,使广大农村金融服务趋于弱化,特别是对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带来“短缺”效应。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农村弱势金融方面也不是实行完全市场化,政府通过采取的有税收优惠、利差补贴、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资金、债务担保和差别准备金等方式对农村金融提供支持。1980-1999年,美国联邦政府给农作物保险的财政补贴总额合计约150亿美元。法国对农业的补贴主要通过向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提供贴息贷款,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直接向农业经营者发放贴息贷款的方式实现。德国由国家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农业贷款的贴息,农民可以获得低息贷款或直接的利息补贴,其中布兰登堡州1997年支农支出中利息补贴为1.94亿马克,约占总支出的15%。

(三)现行单一化的农村融资渠道限制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

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呈现“单一化”和“短缺化”趋势。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的贷款机构基本上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贷款几乎成为获取融资服务(从正规金融机构)的唯一方式。而发达国家在完备的农村金融法律规范下,实现农村融资渠道多元化。如美国除《农业信贷法》、《农产品信贷公司特许法》等政策性金融法律外,还于1977年10月颁布了《社区再投资法案》,明确规定参加保险的联邦银行和存款机构有义务帮助支持其吸存业务所在社区的信贷和服务便利。2000年,受《社区再投资法》管辖的银行将其全部贷款的36%投放所属社区中低收入水平的家庭和借款人,而同期不受《社区再投资法》管辖的银行这一比例仅为29%。除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外,美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包括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和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服务对象明确,各自有明确的融资渠道,在资金运用方面趋向专业化。为防止运营上的道德风险,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在采取商业化运作的方式的同时,实行完备的监督制约,而且一些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相当大的独立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政府承担不良债券或独立风险,如德国的复兴银行不同意贷款的项目,若政府坚持发放,则贷款风险由德国政府承担。

(四)现有农村金融审慎监管一定程度上形成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瓶颈”

在现有农村金融审慎监管框架下,一方面形成农村金融市场上各银行机构纷纷撤离,另一方面,一些机构欲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如民营银行等)的冲动被严重约束。当前虽然在小额农贷、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助学贷款、扶贫贷款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但覆盖面仍然狭窄。政策准入上,虽然银监会在2007年初已经颁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等六项针对农村金融的制度规定,并且在村镇银行的设立上已经“破冰”,但离农村金融市场的真正开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仍然较为严格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使一些农民只有通过民间借贷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4倍。

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问题的策略

(一)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提供市场主体

要在加强和完善农村弱势群体法律规范的前提下,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合力。一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要走出目前市场定位始终不清晰的状态,解决其“商业性”和“政策性”多元目标冲突的问题,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金融企业。可考虑将经济较发达县市的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其性质也采取股份合作制,从体制上为农村金融机构更广泛地吸收社会资本金、增强服务功能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其支持农村弱势群体的主力军作用。二是农业银行改革要明确恢复“以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为己任”的市场定位,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进行股份制改造,县支行及以下机构网点,要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利化、社会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三是农业发展银行要调整其县支行的业务范围,从目前的单纯的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扩大到全方位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并注重发挥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金融支持的领头作用和示范效应。四是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县级机构吸收的存款也要全额用于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五是扩大小额贷款组织和村镇银行的试点范围,激活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吸引民间资金,使其从“地下”转向阳光运作。

(二)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投入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实现农村金融与弱势群体持续共同成长

一是在坚持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商业化运作的前提下,明确政府公共财政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定位,承担起金融支农的支撑者和推动者的责任,通过财税政策建立合理的金融机构支持弱势群体的利益补偿机制,使投向农业项目的资金回报率能够基本达到全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通过财政杠杆撬动金融机构的持续投入。二是有政府财政主导、带动社会各界出资兴办“农村弱势群体担保基金”,对投向农村弱势群体的信贷资金给予风险担保,合理分担信贷资金风险。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一方面,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业商业性保险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对“三农”经济的损害进行政策性保险理赔,各级财政对其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另外,对农村保险机构和农业保险业务进行再保险,其中对于涉农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及合作互助保险实行有区别的再保险政策,完善农业巨大灾害损失分担机制。通过公共财政对弱势金融的风险分担与损失补偿,实现农村金融与弱势群体持续共同成长。

(三)鼓励和引导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拓展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功能

一是实施农村金融创新鼓励政策。要从创新监管理念上形成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在不违反现有法律的前提下大胆创新,给整个农村金融市场持续创新以持之以恒的推动力。二是实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创新。在加强和完善农村银行类机构服务的同时,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农产品期货市场,改变目前农业融资结构的过度单一性,以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提高投资价值和收益期望,支持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以“高积累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村弱势群体向非弱势转化。三是实施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结合“农村弱势群体担保基金”的运作,积极探索和完善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如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四是实施金融工具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大力推广信用卡的使用,并不断推出网上交易、“一柜通”等新的金融服务。五是实施金融支持手段创新。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灵活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对农村弱势金融进行扶持,增强其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的实力和后劲。还要帮助农村信用社系统尽快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使广大农村居民得到多层次、低成本的现代化支付清算服务。

(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篇9

关键词:农村经济;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析;农村金融机构

一、吉林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缺口。从利益角度看来,向面向农村的贷款几乎不会有太大的收益,同时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有关金融机构变相减少对农村提供的服务设施和信贷业务。

(2)农民抵押担保受约。一方面,抵押担保的费用较高;另一方面,如果农民使用了集体土地抵押,享受不到法律的保护与支持,一旦资金出现风险问题,则相关金融机构处置抵押资产将变得异常困难。

(3)吉林省支持“三农”政策的实施受到阻碍。由于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存在较低的重视程度,且农民相对薄弱的保险意识,较低的保险承受能力,导致出现增长较缓慢业务发展规模,不足以发挥其保险的作用。极度缺位的保险,使涉农企业的风险评估成本提高,从使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民形成“信贷紧缩”现象。

(4)农村的信贷业务发展受到束缚。为了控制银行的金融风险,银监会颁布的《村镇地区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禁止各村镇银行跨县区(境)开展业务并且限制各种信贷业务拓展,各种经营限制约束了农村地区村镇银行对于整个农村市场的营销竞争,也制约了支农业务拓展与发展,从而限制了农业信贷业务。

二、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搜集

1.农村经济增长指标

人口因素与GDP的增长存在较强的关系,而对于某些影响GDP水平的估计错误也同样影响人口的估计,因此采用人均GDP可以将此估计错误抵消。所以本文采用吉林省农村人均GDP的自然对数Y=Ln(R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2.农村金融发展指标

(1)金融发展规模指标Scale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X1)。X1=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吉林省农村人均GDP[3]。(2)金融发展效率指标Efficiency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X2),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之间的比值,两者之间的比值与农村金融支农效率成正比,即转换率比值越大,农村金融支农效率越高。(3)金融发展结构指标 Structure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X3),吉林省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吉林省农村贷款余额的比值。

4.脉冲响应函数图象与方差分解图像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respones function)表示的是在随机扰动项上加上1个单位标准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的轨迹。描述了其它变量在t期以及以前各期保持不变的前提下,yi,t+s对uj,t的一次冲击的响应过程。

Yt+s=Ut+s+θ1Ut+s-1+θ2Ut+s-2+…+θsUt+…

θs=Yt+sUt

把θs中第i行第j列元素看作是滞后期s的函数

yi,t+sμjt, s=1,2,3,…

脉冲响应函数图象(见图1)和方差分解图象(见图2)。

(横轴代表滞后阶数,纵轴代表内生变量对冲击的响应程度)

三、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结果及政策建议

1.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脉冲结果。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在初期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如图1所示,效应呈现递增的趋势,在第八期后逐渐由负效应转变为正效应,并逐渐保持平稳;并且具有显著影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经济增长也呈现出负向效应,冲击作用逐渐增强,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增长的效应由负逐渐转变成正,然后在第四期后又变为负效应。脉冲波动较小,所以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相对较小。

2.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方差分析结果。农村人均GDP受自身扰动项的影响较大,其冲击作用以逐步递减的趋势移动,并在第二期后逐渐保持平稳,由最初的100%逐步递减至60%;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指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冲击很微弱,几乎没有较大的影响;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前两期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第二期达到最大值38%,第二期后成缓慢的递减趋势,但波动幅度不大;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短期内并没有显著影响,在第五期后才逐渐由增强的趋势。可见,在吉林省农村金融的三个变量中,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较高。首先,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最大;其次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相对微弱;最后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低。这说明吉林省农村金融效率相对低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吉林省必须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政府对现有农村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充分调动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因素,并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3.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与金融合理发展的建议。实证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图像显示吉林省农村金融结构对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存明显的正效应,甚至存在负向效应。说明我省农村金融机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调整。所以要想使现代金融更为持久、有效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强和改善农村多元化金融体系建设,调整金融结构,使其合理化,并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第一,信用机制的改革,建立一套信贷支持机制和服务机制,使其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二,加强资本结构管理和对流动变化的情况分析,对存在问题加大纠改力度,确保存款市场的合理有序发展。同时有必要对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进行一定的存贷比例管理或是放宽贫困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景武,王辰华.金融与经济增长百年关系论争[N].2005-08-27(7).

[2]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3):52-70.

[3]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30-40.

[4] 田力,胡改导,王东方.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4:30-50.

[5] 陈守东,王妍,王淼.农村金融服务问题与对策――吉林农村金融服务调查[J].关注中国,吉林大学商学院:20-40.

[6] 禹跃军,王菁华,基于VAR模型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1(12):10-32.

篇10

一、农村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金融总量不断扩大。一是涉农金融机构种类不断增加,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数量由传统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3家发展到目前除光大银行和广发银行以外的13家金融机构。二是涉农金融机构网点布局不断优化,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达142个,农村信用社126个基层网点遍布各乡镇。三是农业贷款规模扩大,至去年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66.6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5.4%,存量贷款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涉农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龙江银行,上述3家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贷款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量的70%以上,贷款占比分别为31%、27%和13%。

(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涉农金融机构不断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及时满足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了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发放以信用为基础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不断扩大农户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的覆盖面。通过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信用增进方式,发展了满足种养大户信用共同体成员资金需求的联合信用贷款。2009年以来,由我行牵头推动、各涉农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公司+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新型信贷模式,较好地满足了特色农业、订单农业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需求,至9月末,创新农贷余额2亿元,无一笔不良。

(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多元。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投放,提高了农村金融需求满足率,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在保持粮棉油购销与储备贷款业务支持力度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政策J胜信贷业务,政策性金融支农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宽。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县域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尤其是发展棚室经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涉农金融管理模式,积极为农业龙头企业、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高端集约化金融服务和批发贷款业务。农业银行以“惠农卡”为载体,不断扩大对农户的信贷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地缘和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支农业务的覆盖面,推动了信贷支农由县向乡(镇)以及村的延伸,积极为农户开办小额贷款、消费信贷等业务,实现了邮储资金回流农村;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继涌现,促进了农村金融业良性竞争,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多元化格局。

二、农村金融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一)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脱节。在市政府“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规划下,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我市的特色种植、棚室经济、养殖业等现代农业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增长迅速,并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由于农业经济本身存在高风险、低回报的特点,金融机构发展农业信贷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农村信贷供需脱节现象日趋显现。从总量上看,金融供给增长落后于需求增长。2009年、2010年和20H年上半年,大庆市第一产业贷款占当期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3.4%、3.4%和3.5%,呈下降趋势,远远满足不了大庆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从结构上看,信贷资源大量流向规模较大、盈利水平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而对需求程度更高、但相对风险较大的农户和农民合作组织则供给不足。农村信贷供需脱节现象直接导致农业贷款议价能力不强,利率负担较重,农户不得不被动接受涉农金融机构单方面制定的利率水平,目前农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0%左右,高于其他贷款2一3个百分点。如何满足市场的普遍性需求仍将是未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农村金融服务缺位。受经营范围、业务发展、自身实力等方面的限制,各家金融机构在信贷支农惠农方面都相对薄弱。商业银行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将战略重心向城市倾斜,支持农村经济明显不足。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全市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骨干和支柱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业务范围相对狭窄,无法触及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支持,在改善农户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人等方面的信贷支农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大庆市农村经营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承担了金融支农的主力,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历史包袱较重,信贷资金存在不足,加之农村信用社本身信贷产品种类少,额度小,难以满足农民种植、经商、消费等日趋多样化的信贷需求。

(三)农村金融领域配套政策和机制有待完善。一是担保机制不健全。一方面,一些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针对农业贷款制定比较苛刻的贷款担保条件,而商业担保机构出于自身经营利益考虑,不愿为农户提供担保;另一方面,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农村宅基地、自建房大多没有产权证、且非框架结构的房屋变现能力低,难以达到金融机构抵押品的标准。这些因素都导致广大农户在贷款过程中阻力重重,抑制了农民的信贷需求。二是农业保险缺失。目前,我市的保险公司在农村开展的业务十分有限,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即使是针对农户和农村企业开展的保险,也主要集中在非生产性领域,如财产保险、住房火灾保险、疾病保险等,而农户最需要的农作物保险、养殖业保险则极其缺乏。三是农村信用环境尚需改善。目前,信贷征信系统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信用的不确定性,造成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抑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同时,由于农民普遍金融知识缺乏,信用意识淡薄,在信贷活动中,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时有发生,金融机构的债权难以落实,极大地影响金融支农的积极性。如何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是发展农村金融的过程中巫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大庆农村金融业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和发展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筑渠引水,建立多层次、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要完善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服务功能,引导商业银行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前提下,到农村金融市场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发挥其在业务范围、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发挥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农村的地缘和人缘优势,转变经营和管理理念,在信贷产品、服务方式、贷款条件、风险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二是要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具备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所缺乏的灵活、及时、利率机动三大特点,能够很好的发挥为大银行拾遗补缺、分散风险,与大银行共同繁荣的作用。

篇11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成为当下经济建设的重点问题,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商品化经济发展,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是重要支柱,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随着经济发展,靠国家“输血式”的方式进行农村经济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发展需要,并且国家财政投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毕竟有限,如何以多元化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对城镇化趋势下的农村金融研究,主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农民收入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注重探索适合农业生产特点和搞活农村经济的金融发展模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农村金融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2 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

 

当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主要以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约束为主要表现方式,其具体特点即是对农村信贷进行相应补贴,注重农村金融发展以农村经济发展实践情况为依据,并且根据农业市场发展状况进行金融补贴。这种发展模式,是由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决定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因素在里面。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商品化程度较低,以“农业信贷补贴论”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模式,其金融经济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补贴。在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国家以“输血式”的方式支持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巨大作用,市场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成为当下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滞后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显得十分不利,这样一来,农村金融发展模式迫切需要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方法,成为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

 

3 城镇化趋势下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金融边缘化和资金缺口大

 

农村金融边缘化和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了供需发展不平衡这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农村金融资金缺口较大,国家政策以及社会金融机构并未将农业发展作为金融投资的首选,甚至对其进行了边缘化政策选择。我国农村金融边缘化和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金融机构获得社会投资较少,资金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农村信用社为主,只能够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经济,十分困难;第二,人情贷款现象较为严重,并且金融机构管理制度较为落后,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较差,进而影响到了金融机构整体实力,使其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第三,农村金融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在进行农业贷款过程中,将农业贷款挪用,用作于非农业发展。这一做法,导致了专项资金被挪用,农业发展得不到资金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四,农村金融的发展模式具有地域化特征,通常有着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发展模式,而且金融边缘化导致大型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不足,农民想要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几率较低。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额度较小,除了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之外,很难进行商品化经济发展。

 

3.2 信贷支持力度低

 

“三农”问题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它关系到了国民经济建设是否能够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但我国金融机构对“三农”信贷支持力度角度,信贷需求受到很大抑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业自身的自给自足发展模式是主要因素。在我国,农业发展并没有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商品化程度极低,与发达国家比差距极大。正因如此,农业对于金融需求较低,小农生产模式依然是当下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支持力度较低,导致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只局限于小额度的信用贷款。同时,农民自身的观念也有较大影响,农民对金融信贷的认识不足,不愿意进行信贷,因为信贷意味着要付出高昂的利息。小农生产模式下,缺乏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的发展特点,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让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严重阻碍了农业商品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市场开发能力较弱,对农村市场的发现功能存在较大缺陷,从而导致关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产品类型较少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状态,商品化经济发展目标迟迟难以实现。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济的支持,多以国家政策性农业项目为主。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金融产品类型较少,并且一些金融产品与农村经济实际情况不符,大多数沿袭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发展模式,导致金融产品无人问津,金融产品的开发,很难实现经济效益。农业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对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进行有效把握,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等问题意识不足,使金融产品在发售过程中,难以实现经济效益。

 

3.3 金融产品的信用度不高

 

农村金融产品信用度不高的问题,主要是受到农村金融发展实际情况影响,由于其自身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供给不足,导致金融服务层次较低,金融产品很难得到推广和发展。关于这一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金融的信用制度存在较大缺陷,相应的风险评估意识不足,导致农村金融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容易遇到较大的风险问题,导致金融机构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第二,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过程中,回款主要是依靠农民年末的卖粮收入,农业产业性投入资金较少,这样一来,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一旦农民粮食欠收,农村金融机构想要收回信贷款项,将变得十分困难;第三,农村金融在进行放贷过程中,容易遇到恶意逃贷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已经屡见不鲜,这对于农民获得贷款来说,十分不利。所以,在农村金融进行借贷过程中,农民想要获得大额贷款的几率较低,并且审核较为繁琐,导致信贷规模缩小,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实现;第四,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自身限制条件较多,加之农民商品化经济意识较弱,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采取边缘化发展策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很多农村金融的资金流入非农行业发展当中;第五,信用评估制度和体系存在很大的缺陷,对于农民的信用评价,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多以“经验”为主,并且在实际借贷过程中,只要有担保人,就可以获得小额的信用贷款。

 

4 城镇化趋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4.1 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

 

现有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很难满足当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使之适应我国农村商品化经济发展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要对传统的发展模式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改善,并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实现改革目标。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要从金融服务体系、资本市场体系、配套补充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注重金融机构的服务目的,要坚持以服务农业发展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旨,注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使资金真正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上面,促进农业商品化目标实现,使我国农业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注重农业基础地位;第二,完善现行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改善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注重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支持,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同时,注重融资问题,拓展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股票、债券等融资手段,向社会进行资金募集,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实现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更好发展目标;第三,在配套补充体系建设方面,要注重行业间的合作,使农村金融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加大金融发展覆盖面积,以多样化发展模式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进步。

 

4.2 规范民间借贷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民间借贷这一行为的规范,即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对借贷用户进行有效的信用评级,使金融机构在借贷过程中,能够收回贷款和利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实现,是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规范民间借贷工作当中,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机制,注重相关法规、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使民间借贷问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切实维护农村金融机构的利益。进行规范民间借贷工作时,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明确借贷用户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用户的经济条件,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对符合借贷资格的用户,予以发放贷款;第二,注重贷款用途,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追踪贷款的实际用途,对于违约的用户、将农业专项款挪用的用户予以法律责任追查,确保借贷环境良好,使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以多元化监管方式规范民间借贷,以政府为主导,各个农村商业银行为主体,注重统筹兼顾的监管格局发展,能够切实推进监管工作顺利进行,发挥监管作用。监管体制的形成,可以对那些违规借贷、恶意逃贷的用户进行有效的威慑,让他们遵循相关规定,保证银行贷款能够顺利收回。这样一来,银行资金得到回收,可以更好地进行资金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更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4.3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产品类型

 

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与当下农村金融的实际发展情况有些背道而驰,传统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进行有效调整,通过改革对传统模式进行变革,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就当下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人们对商品经济的意识越来越强,农民更加注重蔬菜、瓜果这种高收入农产品的种植,期待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蔬菜大棚、换季种植、生产养殖等农业商品化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随着经济意识的增强,我国农村涌现出了很多的农民企业家,这些农民企业家成为农民纷纷学习和效仿的对象。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创业意识的增强,农村金融产品类型也待开发,这是农村金融机构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在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产品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积极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商品化经济发展;第二,对现有的金融服务进行改善,使金融服务更加贴近于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大对农业发展投入,鼓励农民养殖、蔬菜种植,提升农业发展的商品化;第三,加强对农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做好风险评估后,以最大的能力帮助农业中小企业发展,以期更好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

 

4.4 建立健全协调和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协调和监督体系,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政府与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合作,将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首先,政府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增加财政支出,更好地支出地方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同时,要注重政府的监督职能,对农村金融机构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使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使资金开放性地投入到农业发展当中;其次,注重区域化经济发展差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我国经济呈现着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同样的,我国农业地区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有着较大的关系。在协调和监督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注重区别对待,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最后,要注重信用评估体系的构建,这也是规范信贷的一个重要举措。传统的信用评价模式风险性较大,而且农村信用社、地方银行对借贷用户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在进行借贷过程中,也很难进行实际分析和评估,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实现经济效益。新的信用评估体系,将更加注重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在借贷过程中,会让信贷专员充分了解用户的情况,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进行借贷分析。同时,协调和监督体系的构建,将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注重对借贷用户的信息了解,使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更强的风险防范意识。

 

5 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未来发展趋势,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使现代化农业获得充足发展资金,是当下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针对于当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切实推进相关政策落实,以期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篇12

关键词:民间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一、引言

在中国,民间金融理论研究比其实践的产生要晚得多,原因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计划金融时期,民间金融没有生存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在经济转轨时期,民间金融只能在正规金融发展的夹缝里生存。当国有金融不能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时,民间金融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市场特征和比较优势。于是研究民间金融问题的文献才逐渐多起来。近年来学术界对“民间金融该不该存在”、“该如何发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作了大量而深刻的讨论。尽管部分民间金融在目前已经自发或被迫地表现出融入正规金融的态势,并不意味着民间金融已经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二、民间金融的未来

在预见未来中国金融业的激励传导机制可以得到有效强化的前提下,关注民间金融发展的学者们对它的走势作出了自己的设想。

(一)保持原有的互,升级发展形态

在以混合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都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者自然经济,而是二者的混合体。这就决定了我国民间金融中的带有明显互助合作性质的那部分会被继续保留下来,并以更加高级的形态发展下去。姜旭朝教授(1996)通过对民间金融的系统性研究认为:未来中国的金融格局是国有金融为主,民间金融为辅,民间金融仍应该处于查缺补漏的地位。林毅夫(2003)基于对我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考察,指出我国金融结构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大力培育为广大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民间金融。程昆等(2005)在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生成逻辑及其发展趋势时提出:在主流市场经济形态的背后长期会存在较为落后的自然经济形态,正规金融较难到达这些地区,因此传统、互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会长期存在。此外,程蕾(2004)在中国民间金融走势分析中提到:民间金融产生发展的原因不尽相同,缘于地下经济发展起来的民间金融,只要地下经济存在,民间金融必将存在;缘于金融浅化的民间金融,只要金融制度没有大的变革,民间金融同样有其生长、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体制的内在要求,还是市场经济的外在需求,民间金融尤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论商品经济如何发展,主流的现代金融形式不可能覆盖全社会,而且银行金融又往往不尽完善,传统的互民间金融仍然将继续存在,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其发展形式的优化。

发展形式:

(1)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中国的小额贷款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可以合理地将一些民间资金集中了起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田婕等(2011)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文中提出:小额贷款公司是未来民间金融发展的一条可行之道,作为商业性的民间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应该主要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贷款难的问题,其贷款对象应该以“三农”为主,以及为“三农”服务的其它经济实体。

(2)适度发展典当行

由于正规金融的融资信用要求较高,近年来古老的典当行业已以崭新的面貌和方便、灵活、快捷的服务在金融市场环境下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陶小平等(2011)提出:在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农村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正规金融贷款满足率下降的前提下,典当行已然成为部分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短期应急性快速融资的“银行”。我国农村低收入人群多,中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较少,典当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具有方式灵活、对典当物提供者信用要求很低、配套服务周全等明显优势,对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起到了补充作用。

(3)发展成农村社会性投融资机构

社会性投融资机构是指在严密的财产契约关系约束下,通过对居民融资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积聚,从而进行各类专业性投资活动的金融企业。田婕等(2011)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文中提出:可成立服务于三农的民营投资公司、投资基金和其他各类投资机构,其功能是将民间资本引向实体产业。通过民间资本在社会性投融资中比重的增加,使分散的、小额的民间投资资金规模化,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既规范了民间金融,也为投融资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融入正规的金融体系,改变发展方式

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往往正是融入正规金融系统(姜旭朝等,2004)。Kohn(1999)在研究英国工业革命前的金融制度时发现,正规金融都是从非正规金融的行列中逐渐演化形成的,因而非正规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安排,如果没有行政干预,它的发展方向将是由小到大,由非正式到正式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等(2001)根据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的研究,强调非正规金融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导向作用,提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从非正规金融到正规金融“两阶段”的理论观点。熊继洲(2003)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研究后,发现民营银行最基本的经营领域正是原来地下金融的服务领域,合会组织变革为民营银行是台湾银行制度变迁的关键内容。

民间金融的演变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从短期金融组织转变成为永久性金融机构;从只存不贷转变为存贷结合;从定期运营转变为每日运营。所有这些特点代表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方向――逐渐演变成正规金融机构(李晶,2009)。从短期来看,民间金融机构通过自身积累或兼并不断壮大,分散、零星的资金将变的更集中,使未来民间资金流更加巨额化。规范化后民间融资渠道拓宽,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将逐步走低。从长远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主体多元化将是大势所趋,民间金融机构与正规金融机构通过资本纽带,最终将融合成一体(姜旭朝,1996)。

此外,非正规金融的内在缺陷(如其相对落后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相对较小的借贷额度)致使其难以胜任市场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需要,无法在经济中永久立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逐渐融入正规金融体系。同时,随着金融监管机构对于民营资本参与金融领域的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到民营银行的组建中,也推动了民间金融同正规金融的接轨(王曙光,2007)。

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界对民间金融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多的认为民间金融很可能会演变为正规民间金融机构如风险投资基金、信托公司、或者入股农村信用社或地方商业银行,甚至成立新的民间资本控股的股份制民营银行。

发展形式:

(1)民营银行

由于现有民间金融组织与民营银行在资本性质方面的相似性,依据市场化原则对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改造、使其演化为民营银行,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同时,民间金融总体规模的不断加大和民间资本强烈的逐利性,成为创建民营银行的内在动因。市场经济要求金融机构按市场规则运行,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演化为民营银行顺理成章。因而,民营银行的组建要求将会使一部分民间金融发展较为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率先融入正规金融体系(王曙光,2007)。

(2)社区银行(村镇银行)

社区银行的概念来自于美国等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其资产规模较小,是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田婕等(2011)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中提出:要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发展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可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并为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这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提供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通道。

(3)发展为合作金融机构

合作金融是指由个人集资联合成立,以相互合作为主要宗旨的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由此建立的金融机构称为合作金融机构。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达成共识,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来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事业,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改进来形成合作金融机构。厉以宁(2002)针对我国农村面临的金融困境,提出应对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史晋川等(2003)在考察了温州、台州的民间金融形式后提出,对商业化倾向明显、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应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其真正成为产权明晰、严格按市场规范运作并摒弃行政干预的民间金融机构。可以看到全国首批组建和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在苏南地区成立,而且今后农信社改革的试点范围还将扩大。

(三)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

对于部分规模小、管理不善的民间金融将会演化为或已经是非法的地下金融,如非法的标会、应会、老鼠会以及以诈骗为目的的各种集资性的合会等,这类非法的地下金融将会在经济发展较快而政府金融监管缺乏效率的地区存在,为某些利益主体的非法活动提供融资。严格的讲,这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已经脱离了原来意义上的民间金融,而实属非法范畴。对于这些非法的地下金融,政府应该严厉打击并坚决取缔(程昆,2005)。

三、结论

从各种文献研究总结学者们对民间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种:一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互助合作性质;二是将演变成正规金融;三是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目前,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同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使民间金融在较短时间内完全融入正规金融体系是不现实的。民间金融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虽然政府曾多次强行禁止,民间金融也一度从地上转入地下,但其并未从此消失。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存在合作和竞争关系,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民间金融还将同正规金融并存,并为民间经济主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中国民间金融的未来如何,应该从整体经济和整体金融的发展来考虑,不应把现有民间金融的所有形式都强制性地迅速转化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应着重考虑建立真正的民营金融体系。(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诸葛隽. 民间金融、渐进转轨中的金融支持与区域资本市场. 上海经济研究[J],2006(3) .

[2]林毅夫,李永军.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 经济研究,2001 (1) .

[3]李迟. 浙江温州民间金融现状、问题与研究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2011(3) .

[4]王曙光,邓一婷民间金融扩张的内在机理、演进路径与未来趋势研究[J]金融研究2007(6).

[5]姜旭朝,丁昌株.民间金融理论分析: 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2004(8).

[6]蔡四平.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J]. 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2011,02.

[7]林毅夫,孙希芳.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J]. 经济研究,2005( 07) .

[8]柳松,程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生成逻辑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05(8)

篇13

一、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

党的“十七大”中明确提出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这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竞争可以有效提升农村金融企业的服务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支持和促进“三农”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也会持续发生改变:

(一)金融监管力度与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化程度同步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激烈竞争形势,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间的相互监督。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和同业监督,竞争将逐渐步入良性规范的轨道,尤其是对新兴金融主体的监管将得到明显加强,农村信用社接受银监部门全方位的监管多年,在风险防范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内控制度建设也较为完善有序。

(二)农村金融机构将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在日渐激烈地竞争形势下,各金融机构必然将机构、资金、人才向自身优势业务区域倾斜集聚,以寻求资源配置最优化、经营利润最大化。通过市场调节,各农村金融机构分工将日趋合理,优势将得到更加充分发挥。各家银行的基层机构如: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以及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都在“农”字口上大做文章,纷纷推出面向“三农”的新业务,而且与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多有交叉或相似,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三)农村信用社在竞争中成长,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将受到挑战。竞争中,农村信用社可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业务熟”的先天优势,通过组织形式改革、治理结构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管理水平提高、金融产品创新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竞争能力明显提升,不断发挥农村金融市场主导作用。尤其是在业务交叉领域和收益高回报品种上的竞争过程中,牢固抓住原有的资源,扩大资本供给,步步为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农村信用社竞争现状分析

所谓金融竞争,不仅包括资金实力、技术手段、市场网络、服务设施等硬件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客户群体、经营机制、专业人才等多种综合的竞争能力,在金融竞争的竞技场上,农村信用社既存在着优势,也有不可回避的劣势。

(一)优势方面:一是地缘定位优势。农村信用社是带有鲜明的机构地方性、经过多年的拆分、聚合,营业网点己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与所在地域的联系最多、最广、最深,农户、企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二是客户基础优势。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网点遍布乡村,与广大农户、中小企业接触贴近频繁,长期以来培植了一大批优质客户,与农村客户的情感联系紧密。许多客户在业务选择上倾向于支持其成长壮大的信用社。三是信息充分优势。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农村金融市场最前沿,对“三农”情况非常熟悉,对农村经济特点和产业特色比较了解,尤其是对农户、企业的信用品质、资金实力、生产经营状况等客户信息掌握比较充分。四是机制灵活优势。农村信用社具有县(市)级法人地位,具有决策快捷、传递迅速、经营灵活的优势,这是国有银行所不具备的。

(二)劣势方面:一是从经营方式方面来说,创新产品发展和应用能力不足,仍然以传统的金融业务为主,在结算、联行、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的开拓和广泛的应用占比较小,利润收入单一,主要是依靠传统的利息收入;二是营销能力不强,不能进行目标客户与市场细分的准确定位,也不能锁定高质量的自然人和法人与合作组织等主体客户,难以充分利用和发挥与“三农”贴近、信息源充分的优势条件;三是人才相对匮乏,科技手段不强。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中高素质人才缺乏,科技、专业人才更是缺乏,员工对新设备、新技术掌握能力不足,致使科技运用不够充分;四是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农村信用社多数没有真正建立信息搜集、调查研究、产品研发中心,对创新重视不够,导致业务创新步伐落后,直接制约了业务竞争能力的提高。五是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对现有的管理者培训力度和层次不够,导致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管理者水平不高,经营理念陈旧,对宏观形势把握能力比较薄弱等。

三、金融市场竞争的应对策略

农村信用社面临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首先要紧紧抓住服务“三农”的立社宗旨,深化体制改革,增强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水平,不骄不躁,树立自信,沉着应对,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把自身的优势做大、做强。

(一)抓住“特”字,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

一是要围绕发挥农村金融特色,针对农户、社区居民、企业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开设特色业务网点、服务专柜,把业务触角延伸到需求与效益结合处,在机构网点设置上充分体现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充分发挥信用社独有的网点优势;二是在保障农户、社区居民、企业基本金融服务的前提下,将机构、网点和人员向金融需求旺盛、区域信用优良、网点效益明显的地区或地带集聚,打造一批人气型、安全型、效益型的“精品网点”,不断提高网点资源的配置效益;三是建立稳固的客户群体网络,畅通联系合作渠道,增强客户的情感和利益联系,巩固和发展坚实的客户基础;四是借助他行的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对业务增长模式和盈利模式进行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培育业务与经营特色,走出与商业银行同质化的格局。

(二)紧扣“新”字,不断提升业务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农村信用社的创新要贴近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巨大要求,围绕着“农民想什么,信用社就提供什么”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功能,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农村信用社服务品质;二是拓展农户贷款领域,突破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贷款,转向以支持农业产业化调整的主线,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农民回乡创业贷款,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资产类业务;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开发出以贴近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四是细分客户市场,包括生产型客户、消费型客户、理财型客户等,在此基础上,创立为各型客户一揽子服务的模式,锁定一批忠实客户。

(三)重视“技”字,挖掘运用现代金融技术成果

一是积极地招引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对现有人才加强科技培训,出台激励措施推进科技创新,让科技成为业务拓展的动力,员工智慧化作事业发展的资本;二是注意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加大科技装备投入力度,以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文明成果服务业务发展;三是加快业务网络建设和电子化业务开发,增强异地结算、银行汇票等结算功能,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以此拉长业务短腿,更加全面地参与金融市场竞争。

(四)强化“管”字,健全完善内部科学运行机制

一是要及时转换经营策略,确立“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把业务重心对准“三农”,坚决摒弃“去农化”倾向;二是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职能,达到相互制衡、相互协作、相互监督、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效果,防止“一言堂”现象发生;三是建立劳资改革等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全员参与营销存、贷款的积极性,确保信用社在农村竞争性市场中的存贷业务份额同步增长;四是在“增收”的同时注重“节支”,通过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和非盈利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资产盈利能力;五是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把风险管理融入每个环节,实行“前中后台分离,中后集中管理”的办法,落实检查监督、监察审计、按章处置等约束措施,切实加强内部控制,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建立统一标准,切实防止各类风险的发生。

(五)坚持“人”字,建立“人尽其才”的用人文化

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握得“人脉”,谁就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把握住市场的脉搏,争得主动权。农村信用社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加快用人机制的改革,建立一套“唯才是举,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观,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人才的发展和创造性提供广阔的平台。在具体工作中,要搞好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特别要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岗位轮换作用,加强学习交流,锻炼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热爱信合事业、专业知识全面、会经营、懂管理的各层次专业人才,让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尽快充实到管理人员队伍中。进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制定灵活性、流动性用人新机制,努力营造“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局面,做到“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对新业务发展需要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要保证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对那些因循守旧、不干实事、忠诚度低、业绩差、常违规违纪的人员要给予经济、行政处罚,影响恶劣的,要坚决清理出信合队伍。

篇14

关键词: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金融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工作,始终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加快农村金融行业服务“三农”,并取得一系列显著的成效。通过农村金融行业多年的发展壮大,我们已经积累出一定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金融发展模式。但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仍然面临着政策支持不足、金融发展体系不健全等重要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探求对策建议。

1农村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坚持保护农民权益的战略举措

“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金融行业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也必须始终围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这一重要任务,促进农民金融领域各项权益的充分实现。农民享受的经济方面的权益包括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优质服务,充分享有该项权益能够有效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农村金融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高金融服务,特别是小额信贷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周转资金困难的问题,为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要始终坚持服务农民发展的原则,在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坚持一手抓“输血”,一手抓“造血”,给予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局限于促进农业生产方面,对于有自主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农民也要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谋求农业、农村和农民更大的发展。农村金融行业要更多增加公益性的因素,充分让利于民,以实际行动支持“三农”发展壮大。

2农村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坚持认清发展形势的战略举措

我国现代农村金融行业发展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虽然发展的历程相比较而言相对短暂,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金融模式,小额贷款、互助资金、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层出不穷,农村金融行业整体发展的势头比较迅猛。总的来说,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领域逐渐扩展、服务范围逐渐扩大、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但是,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进程当中发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深入研究,力求采取切实的工作举措加以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重点为广大农民提供信贷方面的服务,应该面向普通农户或者农民个人,但是有的金融机构在服务对象上有所偏离,对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经营大户放贷手续简便、放贷规模较大,但是对于农民的小额贷款放贷的额度、时间、优惠政策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农民金融发展还面临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农村金融的整体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提升。对于广大农户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仍然存在提升的较大空间,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降低市场波动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信用风险。农村金融机构本身需要加强自身建设,重点在扩大规模、提升授信额度、增加网点数量等方面加以改进,确保方便周边群众。

3农村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坚持服务“三农”发展的战略举措

农村金融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金融也呈现出和城市金融发展类似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金融工具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多样化,农村金融主体机构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同步的,也是相适应的,符合农村金融行业发展的规律,在服务农民、保护权益、促进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较大。农村金融行业发展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根据农业、农村的发展形势,动态调整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和布局规划,确保农村金融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符合农村发展需要。在农村金融行业发展理念上,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能固守以往的传统经验和思维方式,要做到动态调整、及时适应。要进一步规范自身的金融服务行为,积极响应国家和当地群众的金融需要,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将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创服务“三农”的新型金融模式和产品。在坚持公益性倾向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关注金融机构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保持金融机构市场化、商业性等特性,寻找到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利润空间,努力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农村金融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加快农村金融行业改革创新的步伐,更新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理念,坚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特性不动摇,努力实现促进“三农”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

[2]郑良芳.从国外农村金融体制看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短板[J].银行家,2009.

[3]相重扬.有序发展农村(民)资金互助社开展信用合作[J].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