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交媒体的舆情形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善待网络舆论,及时回馈信息
伴随着中国社会复杂而艰巨的转型,随着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存在于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的网民群体和网络意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股强大的力量。[1]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各地政府能够善待并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处置各种网络热点事件,必将有效维护政府形象、提升对外信息的能力,而一旦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措施失当,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和破坏就会很大。
因此,作为新闻机构,首先要转变观念,善待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政府官员的言行举止,往往要接受最广泛的监督,对于网络这样一种全新的公众民主表达方式,各级政府官员不仅要敢于面对,勇于并善于倾听网络声音,正确看待网络上的被监管和网络批评,更要能以更宽容平和的心态、更机敏的舆情反应程度,逐渐适应网络时代新的舆情和信息挑战。
从近几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网络舆论的公共话题来看,虽然内容五花八门,但受年轻网民追逐个性、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多的话题往往会聚焦在一些危机事件的负面效应和负面信息上。
这是因为,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震撼性会引发公众多疑、焦虑等不稳定情绪的扩散,增加负面信息发生的源头。倘若此时网民意见和网络留言不被相关部门重视、正面反馈,而是敷衍塞责,那么危机事件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只能使信息传递的次数更为频繁,从而为负面信息的流动提供更为多样的载体。
其次,要想使网络真正成为新时期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部门更要发挥网络优势,真诚回答,及时反馈,要能使官方的信息和网络舆论的关注迅速对接,进而消除疑虑,建立诚信。
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不仅为网民提供了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发言机会,从最根本的意义来看,它也体现在媒介形态与社会结构变迁和政治参与方式变化的对应关系上。各新闻机构不仅要认识到这种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更要多方开拓完善网络沟通及反馈形式,“问计于网”,“问政于民”,真正实现与媒体公众的网络沟通。
一些部门虽然已经搭建了“网络问政”平台,但由于对于网络意见和网民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不及时不认真,不仅造成网民的不信任,而且更容易造成信息误读和错解现象的蔓延滋长,强化了负面信息带来的社会效应,或是因处置失当造成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
因此,面对网络舆论,无论是网络批评还是网络监督,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正确对待网络民意,都应持欢迎和提倡的心态。正如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所说:“在网民的骂声中听取诤言,在咒语中体察民情,在板砖中提高公信力,在网民监督下做好工作。”
做好舆情分析,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的新闻如果要符合受众需要,有针对性和新意,那么预先充分的国内外舆情调研必不可少,而网络舆情分析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更新,中国的网络舆论空间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各种价值观的网络群落和社交网站相安并存,这也使得网络舆情分析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就新闻的工作流程来看,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主要分两个步骤:
新闻会前。收集各网站、主要社交媒体,网群、论坛及微博相关方面的言论、评论,有针对性地获悉网络舆论对所在部门的看法,对即将信息的关注度和关注点,正面舆论和评论有哪些,负面的有哪些,网民关注的信息集中在哪些方面。其中,哪些信息需要澄清、哪些有利的信息被忽视了。
新闻会后。跟踪了解各网站对于新闻会的报道;收集网民反映,分析舆论走向;从中对新闻议题作出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比如反响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这样的舆情分析,新闻部门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及时确立新闻的主题和重点,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舆情跟踪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不足和问题,促使下次的信息在确保职能部门的政策立场传播出去的同时,更能针对一些网民问题以及敏感话题作出呼应。
要想有针对性地做好新闻,新闻前的预先策划会也是舆情分析的重要一环。
这需要新闻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对新闻主题明确的过程中,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整理分析,从“民情需要”入手,从“民情利益”考虑,清楚公众和媒体最可能关心的问题会是什么,哪些话题最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哪些因素可以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把既有的损失降到最低,并结合预先掌握的政府相关政策,达到信息有的放矢。由此看来,新闻前的网络舆情分析不仅能协助新闻人员尽早明确新闻的主题和目的,而且还会使之有备而来,进而从容应对。
从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来看,尽管网络所提供的匿名可能性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但这种言论自由、开放和匿名的传播特质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网络信息的监管难题,尤其是危机事件爆发时,处于危机情境下的公众由于各种好奇、焦虑、恐惧心理便会在网上传播各类小道消息。这类非正式信息对于公众舆论的影响力会更大也会更迅速。
因此,在对网络舆情整理分析进而确立主题的同时,确保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监管也要加强。
事实上,关于媒体融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升,数字化浪潮开始冲击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物理边界,欧美国家兴起的对媒体融合的研究、尝试、国家层面的推进,便不断以引领者的姿态对中国的媒体研究者和从业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的媒体从业者大体是从新世纪开始进行自觉的媒体融合探索,十几年来,各类媒体探索不断,有局部成功者,有短期成功随后落伍者。总之,如同世界媒体行业的同行们一样,还没有谁敢说自己在媒体融合上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倒是那些以网络平台开发起家的人,在不断销蚀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同时,在人们不经意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做大做强为某一领域的诸侯,笑傲媒体江湖。
在中央高层提出媒体融合的时候,不同类型的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充满期待,并且从公开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各类谋篇布局的策略。然而,在谈论媒体融合的时候,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管理者之间,说的是同一件事吗?
传统媒体:将传统优势嵌入新媒体平台
传统媒体人的心目中,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平台虽然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但是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长期积累的社会影响力和媒体公信力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人们常说的“内容为王”在新媒体传播条件下依然没有过时。10年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部门曾经主导过一次在传统报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其目标指向正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拓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只是后来的效果并不如预期那样好,于是,抱团进军新媒体的实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不同媒体机构调动可以掌控的资源向新媒体转型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
广播电视机构的新媒体转型压力虽然比报业来得晚了一些,而且压力的呈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深深的危机感在撼动着这些曾经满怀责任和情怀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自信。人们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证据,诸如互联网平台上传播的最有影响力的视频内容,都是传统电视机构生产的,重大社会话题多是经过电视媒体的扩散后才成为公共话题的,甚至一些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内容平台的掌门人也是从传统媒体移师过去的……然而,说归说,有前瞻眼光和自我发展动力的电视机构在与新媒体融合方面,脚步虽然有时显得犹疑,但总是在向前走。
现在的问题是,传统媒体人,不管是平面的还是音视频的,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内容生产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优势究竟有没有可能平移到新媒体平台上,并获得新的生机?如果可以,做这样大动干戈的变革背后,我们追求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
新媒体:利用传统媒体打造自身优势
对于新媒体的原创者而言,所谓媒体融合就是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逐渐消解传统媒体的过程。10年以前,传统媒体阵营中的报业机构率先在中国传媒产业界慨叹“报业的冬天”降临了,而且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寒冬。那个时候,中国的互联网正在Web1.0时代高歌猛进。面对报人的感慨和叹息,门户网站无往而不利,不断消解报纸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不断降低报纸作为一种媒体的优势存在的物质基础,其中包括对报业人才的强势分流。
接下来,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持之以恒的升级改造,带宽不断增加,网民的消费体验不断改善,从简单的文本信息消费到音频再到视频内容的分享,广播电视媒体所具有的那些独具个性的优势也逐渐消解。看电视并不是人们获得视听享受的唯一有效渠道,视频内容的生产方式也因为网民的介入而使互联网环境下的内容无论是在生动性、及时性,还是亲切感方面都远远超越电视媒体。
互联网具有清晰的媒体功能,它能够传递信息、愉悦身心、动员社会、提供预警、传承文化,似乎传统意义上大众媒体的社会功能它都具有,同时还具有技术手段的天然优势。似乎可以说,从大时段的历史眼光看,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最后的胜利者必定是新媒体群体。但是,如果纯粹从第三方的角度看,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更多地并不是来源于其在公共议题上的设置能力,也并非来源于其对公共舆论的引导能力,甚至也不完全来源于其对受众精神产品消费的黏着能力。更多地,来源于其不断创新着的消解并重构社会网络的能力。换言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不是通过其媒体功能实现的,而是通过其社交属性获取的。从这个角度看,新媒体要有相对于传统媒体的融合优势,就必须在保持社交功能强势的同时,不断强化其作为媒体的功能。
管理者:媒体的中心功能在于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
不管是什么环境下以何种形态存在的媒体,一旦具有大众传播的属性,就必然同时负载着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的功能。这样的功能,对于管理者,特别是国家发展的最高决策者而言,如何善用、善待、善管就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因为,一方面,社会形态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着改变;另一方面,媒体的形态也在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形态向丰富多元转变。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社会发展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社会的长期平稳和平发展,将是国家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心议题;媒体发展则在席卷全球的数字化互联网时生巨大变化,传统媒体在自身成长模式还未完善的情形下,遭遇新媒体毫不留情的冲击和渗透。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使命就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别。西方国家是在社会整体结构稳定的情形下,在媒介生态的转换过程中实现媒体格局的变化的。而中国,是要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期待传播生态改变的情况下,媒体的社会动员能力不被消解也不被误用甚至盗用。
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媒体融合并没有谁是主体的天然预设,而是要看融合后的机构是不是真的具备了强大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从而能够为国家的平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统一指向:塑造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显然,在讨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时候,不同的讨论主体内心都有各自的关键词,传统媒体的关键词是革命与涅:主动革命是为了避免被动的替代,主动革命的目标是通过涅实现浴火重生。互联网机构的关键词是渗透与颠覆:渗透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改变,颠覆是沧海变桑田式的断裂。也许,在传统媒体长期不作为的情形下,影响力不断渗透的新媒体有一天会颠覆整个传播格局,虽然还有一些传统媒体以近乎文物的方式存在着,但人们在提及它们的时候,也只有“宫女闲坐说玄宗”般的感慨了。对于管理者而言,关键词永远是主流价值与舆论引导。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社会凝聚力和集体动员能力是两个关键性变量,肩负国家治理重任的管理者当然不能小觑媒体在其中所能起到的构建作用。
因此,从国家发展的整体进程来看,管理者有期待,传统媒体有压力转化成的动力,新媒体有成长的需求,媒体融合几乎将成为媒体行业今后几年毫无悬念的讨论热词和行动目标。现在的关键是,媒体机构,究竟该走怎样的媒体融合路径?
笔者认为,这一选择的前提条件需要国家层面的管理者给予设定,那就是互联网时代的舆论生态下媒体管理的顶层规制设计。毋庸讳言,从国家层面上,在媒介产业规制方面,不能不考虑互联边界与信息、多元传播与主流价值、技术创新与舆论引导等多方面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但是,对于媒体机构和从业者而言,对于那些愿意向传媒产业投资的业外资本而言,规制的顶层设计最重要的价值是给予这些利益相关方清晰的制度边界和稳定的市场预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些短期的、投机性的、怀有非常目的的投资和玩家的介入,保证媒体产业和传播事业都能在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下运行。
在此基础上,传统媒体必须认清这样的形势,如果从意识形态角度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传播与话语权争夺的主要空间,直接关系国家文化安全和政权安全。在这个意义上,传统媒体已经到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曾经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如果没有有效的维护和张扬,受众的期待总是不能满足,那么,再高调的社会责任都只是一句空话。
对于新媒体而言,通过社交功能和互动黏性建立起来的用户忠诚,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原创内容作支撑,也很难想象这样的忠诚可以转化为有效的社会影响力。而没有社会影响力的信息通道,最多只能算是通信平台而不是传播媒体。新媒体人可能遭遇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能否生产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内容,这一点随着管理部门对网络媒体在新闻采访报道方面的开放,已经有所改善。因为一些传统媒体人的加入,这方面的能力提升应该是可以预期的;另一方面,能否对网民以及自媒体内容生产进行有效管理。这方面没有可以借鉴的方法,一些机构运用传统媒体的内容把关方式管控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已经被证明效果有限。因此,应尽快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结合新媒体生态下的舆论变动规律,有效地生产有影响力的内容。同时,管理好网民以及自媒体的内容生产,将成为新媒体机构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关键。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新媒体技术;形势;机遇与挑战;政教新观念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新闻网站、论坛社区、社交网站、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对于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言,新媒体是由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卫星、互联网络作为平台,随着数字和宽带技术的成熟而出现的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新的传播媒体形态。新媒体可以与大众受众真正建立联系,以其交互性、跨时空、直接面众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同时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在新媒体环境中,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路径、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政教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信息的面众性,为大学生政教提供了新的平台
新媒体信息转播,依托数字网络技术和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形成了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传输实时、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优势,较之传统四大媒体而言,有根本性的跨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新媒体信息量巨大,内容包罗万象等特性,进行所需内容甄别、挖掘,吸纳新的优秀成果,不断学习和创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新的理论基础;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规模性、面众性,主动快速地传播新的思想、理论与政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无须受各种机制、体制的繁琐程序制约。无论是工作场所、对象、教育方式与手段,还是信息获取与传播,都获得了跨越性的突破,从而为大学生政教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新媒体的灵活性和快捷性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座谈、谈心、社会实践等基本手段。而在新媒体时代,以灵活、快捷、实时等特点的手机短信、各种实时聊天工具、互联网信息、微信等,日渐成为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对比传统的黑板报、宣讲会和宣传栏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新媒体能够实时快捷地更具个性化的信息进行双向交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同时接受受教者的反馈,从而使思想教育更直接、更深入。以此同时,大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可以通过短信、实时聊天工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转播介质,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固定、覆盖面窄这种传统模式的局限,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
3、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
新媒体上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各种信息,大学生可以自主查看自己喜欢的各种新闻信息。而大学生作为求知欲和想象力极强的群体,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繁,对网络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追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大学生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里筛选自己所需的信息,可以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阅读信息,在这种积极主动获取新的知识源过程中,使大学生不断参与在其中交流,新媒体这种双向性的信息传播,在主动的探索和寻求新的视觉听觉内容过程中潜移默化,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种信息传播双向互动,大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提高了教育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呈现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大众化自由传播方式,造成了不良信息的泛滥,再加上信息本身的虚拟化,严重扰乱了新媒体信息环境。而大学生又是这些新媒体信息的常接触者,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1、新媒体空间里容易引发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在新媒体空间里,普众人群多以匿名或虚拟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所以造成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言行无法规范。新媒体空间里这种互不信任的危机会直接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在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失,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同时,新媒体的虚拟性也会使大学生在信息交流中表现十分真诚和坦率,而在现实实际交往中却与此不符,因此在长期的真实虚假中,会出现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如果频繁转换必然产生心理危机,导致人格障碍。这种人格障碍又往往会形成冷漠和自私,进而产生紧张、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缺乏与人和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缺乏的责任感和各种欺诈的心理,形成人格畸变。
2、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阻碍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汇中心,各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此产生激烈的碰撞,大学生面对这种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一时间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当,必将对他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的这种负面影响极大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3、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高校传统教育模式遭遇挑战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它消解力量的特点,模糊了真实世界与虚假世界的界限,根本性的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这种直面性的认知方式会在不知觉的情形下剥夺大学生的独立知觉,在某程度上造成了虚假时空的存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形式的影响,失去理性。面对这种挑战和认知方式,高校现有的思政改革速度、原有教育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观念都远远跟不上新媒体技术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环境,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积极摸索教学新内容、新方式,切实有效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转变思政教育观念。当代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普遍提高。面对学生不成熟或者不正确的思想时,不能忽视新媒体形势下的路径规律,否则事倍功半。针对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取信息、进行思考的习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实行以引为主导,以堵为辅助,引导疏通堵源头相结合的原则,以德育人,以理服人,在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经验,发现规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新局面。
2、培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新媒体的迅速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要求高校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新媒体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包括政治理论水平,实际传导经验等,促进改变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运用能力。这样,才能在高校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媒体环境下才能有效的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监督机制,增强新媒体信息监控的实效性。由于高校对互联网信息、数字报纸、微博、微信等形式的新媒体不具备监督条件和管理条件,无法对来自新媒体不良信息进行监控。这就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信息监督机制,完善加强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监管和舆情引导工作,及时对不良信息进行排毒,防范新媒体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切实建立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监督机制,形成和谐的新媒体教育环境。
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不仅要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事物,更要利用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教育,在新媒体新的价值影响下实施有效的指引,在校园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赖勇;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网络财富》-2010-09-08
[2]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2-20
[3]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