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范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开发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的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才能保证毕业学生顺利择业并在就业后顺利适应岗位和社会,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据统计,2007~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95、559、600、631、660和680万。毕业生数量年年剧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在思想认识领域、学习认知领域、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也使社会各界产生了一些质疑。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以满足当代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高标准高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是指个人从事具有市场和社会价值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一个人想成功求职,并能胜任工作职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通常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

(一)一般就业能力

一般就业能力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态度等,也包含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人际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如怎样适应工作环境,如何协调人际关系等;一般就业能力还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理解能力、把握资源的能力,以及自我认知方面的能力、对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能力等。

(二)特殊就业能力

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如一个医生需要具备特殊的临床和药理知识,一个平面设计人员需要级别一定的图形想象、色彩等知识,一个建筑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学、美学知识等。正是这些特殊技能使得一名专业工作者对某一职位具有独特的适应性。

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在求职和就职后中都非常重要。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的有机配合,才能使得就业或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游刃有余。 然而,在现实的职业活动中,一般就业能力可能更为重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一般就业能力强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在掌握新知、更新技术方面更具有创新和主动的意识;用人单位也越加看中求职者的一般就业能力,一些对未录用者和失业者的研究表明,很多情况是因为缺乏一般就业能力。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就业能力通常指一般就业能力。

二、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个具有良好的就业能力的毕业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进而提高就业效率,提升就业质量。因此,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教育之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把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中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十几年前已引起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教育部长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我国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还认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对此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缺少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对市场就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差异。

在对中关村的部分企业和它们所招聘的大学生的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中,结论反映如下:教学内容和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差距很大,大学生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应用能力不强,教学活动以讲授性课程为主,实践应用开发性课程较少,更新缓慢,导致大学毕业生进入了职业环境之后眼高手低,专业知识陈旧落后。另外,高校对专业的设置更新滞后,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师资也缺乏实践经验,在任用教师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轻视应用和实践能力。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型大学中,教师的来源应广泛多元化,要重视教师实际工作经历。对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的改革也是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任务。

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体系,使得就业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处于同等地位,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就业工作不仅作为学生工作部门的任务,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业能力是多维渐进的渗透性的过程,不是在临近毕业的年级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一蹴而就的。

(二)创设立体平台和教育情境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和实践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也实现大学生高效高质的就业。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如:(1)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制定有利于高校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并把这些就业能力和技能嵌入到课程设置当中,从而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2)聘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师从事教学。此举有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树立职业意识和责任感。(3)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发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使学生在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获得社会体验和实践。借助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等。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收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社会经验和内心体会,促进学生自省自察,不断扬长避短见贤思齐,完善自己的就业能力。(4)开发职业课程,模拟职业环境,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进行训练,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能力。如通过社团活动、模拟训练、职场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鼓励开展提高就业能力技能竞赛:如师范生的三字技能比赛、说课比赛、主持比赛、理工类的各种建模比赛等。此外,要积极宣传就业形势和政策,有利于大学毕业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从而对自己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理想预先形成定位和目标。

(三)课堂渗透和辅导强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在就业指导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及时调整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低年级开始,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大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羊肠的过程,仅仅依赖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临近毕业班的年级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深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前景预设和积极探索。同时,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对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职业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建立自信、积极的心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予以适当定位,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湘泉.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马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刍议[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

[3]胡永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J].西安社会科学,2009(2).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厘定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是从就业过程中逐步提炼出来的,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通常是指大学毕业生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自身的就业理想,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顺利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就业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在校学习或从部分社会实践中得到,它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一个大学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首先他的就业动机必须正确,其次,他应具备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基础能力包含人际交往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指满足岗位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差异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就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来看,具备基础能力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只有基础能力足够,才可能顺利就业。专业能力是实现就业的关键,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只有具有了差异性能力才能从顺利就业最终走向自我创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正处在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工厂都面临着倒闭破产,“隐量”“存量”待就业人口巨大,加之大学生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另外,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十分明显,导致大学生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就业难。据有关部门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专业能力不足。目前,由于很多大学在考量大学生时,采用的是学分制,导致很多大学生只注重学分积累,而忽略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自身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不够,而通常学校也不会及时正确引导学生,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不足。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岗位对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很多高校都不能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自身专业,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其实是一种接受能力,它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大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去学,而不是仅停留在让学生学到了什么上面。若一个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很难快速熟知新岗位所需的知识与业务,造成上手慢的局面,而单位看重的则是员工每天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由此可见,学习能力不强将严重阻碍学生就业。

3.实践能力低。实践能力不仅包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包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大学只注重让在校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当这些大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很难满足岗位需求,还得从新学习,而很多企业又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培养这些大学生,这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部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眼高手低”,这也会影响其实际就业。当然,创业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后期就业。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1.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要想把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必须从学校这个源头上着手。对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要逐步改革、不断完善。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来设置专业,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当前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

2.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要引导学生逐步转变思想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最终就业的主体,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引导学生就业的内容要全面,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多个方面,并且引导时要分层辅导,根据学生年级和学习层次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在分析引导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以及发展意向等,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不仅要内容充实,而且要有个性。要经常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要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而且还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把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使更多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石铮.人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能力 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和国家教育模式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这影响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影响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以女大学生就业力为研究视角,探讨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

一、女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析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就业力不仅是在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含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就业力也不等同于职业技能,就业力是把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进而为个人创造有尊严的、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能力,并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学习力与创新力。

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在笔者所在学院2006级和2007级毕业生中做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850份,回收率为85%。在本次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女生70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0%。

本次调查结合女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实际,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力水平的评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力水平的要求;高等教育与就业力的关系;社会兼职与就业力。

1.对自身就业力水平的评定

参与调查的女生中有38%人认为自身具备了学历、计算机技能、外语水平、各种奖励证书等这些进企业的“敲门砖”;58%的人认为人际技能和个人素质很重要,包括责任心、忠诚度、团队协作、口头表达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等。40%的女生对自身就业能力信心不足。这一结果显现出高校女大学毕业生在迈过了最初的就业门槛之后,职业生涯逐步展开,其中与人际沟通和个人素质相关的核心就业力对就业成功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而在学校期间,很多人忽视了这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力水平的要求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回访发现,45%的企业认为能力比专业重要。女大学生具备的就业力总体水平低于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要求,许多人存在眼高手低,自卑依赖、实际操作能力差的弱点。而企业最看重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冲突能力。上述能力要求基本属于承担较高层次工作所需要的具备的,而这正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的关键环节。

3. 高等教育与就业力的关系

本项调查要求,毕业生根据其大学经历、求职经历和工作经历来评价本校教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及模式的重视程度,以及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及模式对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和就业成功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较重要而高等学校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的缺失性项目包括:培育良好心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应用性知识、以学生操作为主的课堂教学、师生课外交流、就业指导与培训、有竞争性和压力的学习气氛、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的自。高校重视程度超过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实际所需的项目包括概念理论性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等项目。上述分析揭示了高等学校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着力方向和重点,即一方面要控制和缩减冗余性教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弥补和强化缺失性教育教学模式。

4. 社会兼职与就业力

调查显示,在校期间,58%的女大学生都有社会兼职的经历,但其兼职工作经历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的仅占20%,主要是师范类毕业生从事家教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一般的占15%,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低的占35%。只有在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的条件下,兼职工作经历才能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产生积极影响。这项调查让我们认识到兼职工作和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但是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一般的兼职不仅起不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还可能挤占正常教学时间,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女大学生外出兼职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学校必须强化对大学生实习实践的统筹规划和制度安排,加强实习实践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实现常规教学活动与实习实践活动的整体对接,促使这项工作向更具有实质意义的层面发展。

二、高校要建立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所培养出的具备核心就业技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毕业生,就是将来为社会创造新就业机会的源泉。高校的招生、教学、管理和就业是一整套环节,毕业生的就业是教育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校多年教育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同时关系到学生的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和家长最初愿望的实现。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女大学生采取差别教育,加快学科专业调整,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培养人才的定位和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入手,不断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坚持体现课程的复合性、实践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综合素质获得提高。高校可以开设有弹性和选择性的科目,方便女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高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女生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为她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能力为重,并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1] 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教学实践环节,尤其是顶岗实习,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事业单位,角色从在校大学生转换为单位员工,内容从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到执行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女生占95%以上,通过在酒店5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已经从在校期间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在参与团队工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锻炼了她们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

3.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业知识教育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创建创业型社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本次调查显示,40%以上的女生都认可尝试自主创业,这表明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当代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觉醒,对国家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作出了积极回应。高校要增设创业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大学生的创业学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高校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在课外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从日趋合理的创业课程设置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

4.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引导解惑的作用。针对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要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将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理念灌输到高校教学中,提高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之在竞争中更好地发挥潜力。高校要结合女大学毕业生的特点,为其有针对性的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还可以通过聘请社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开展就业方面的教育活动,帮助女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就业政策。

三、女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第一应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就业的含义,转变“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观在就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大学生就业行为有导向功能。这就要求女大学生们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把握机会,展示自己,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第二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生涯规划目标是大学四年乃至一生前行的动力。女大学生可以利用现在熟知的理论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确立目标,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从德智体美劳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最佳生涯规划,科学择业,理性就业。第三要树立自我创业意识。国家也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各项政策。所以女大学生们认真衡量自身条件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之路。

2.女大学生要不断完善自我,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随着社会发展,素质的内涵和外延也在扩展,它指“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是人们生理及心理的人格发育健全程度、知识结构程度、为人处世通达程度等方面特点的综合。”用人单位最看重那些身体素质好,思想政治素质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有责任意识,会管理善交际,有合作精神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应该看到社会需求,在理论扎实、成绩优秀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自己,不仅要学习好,更要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完善能力结构,同时具备社交、组织、表达、文娱、文字、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女大学生们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技能,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增强就业取胜的信心。

3.女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摆正心态,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首先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知识、价值和人格,不容他人歧视和侮辱。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女大学生要准确把握自身价值,不为金钱和权力所诱惑。

其次要做到自信。有些女同学,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认为一两个就业单位对自己的否定就是所有单位对自己的否定,从而变得悲观不主动,在犹豫徘徊中贻误机会。要克服自卑依赖心理,发挥优势,勇往直前,要坚信自身的力量、潜能和优势,迈好人生每一步。

再次要做到自立。部分大学生由于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尤其是女大学生更加娇生惯养,没有独立意识,责任性差,出现了“啃老族”现象。女大学生应该有自立精神,拥有自己的事业、专业和专长,在社会有立足之地。

最后要做到自强。在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应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业中遇到挫折要做到在困难中崛起,奋斗不止,自强不息。要改变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敢于应对各种挑战。

篇4

论文摘要: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生需要有“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

一、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项迫切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首先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它不是单个的素质,而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的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是一种可以塑造和培养的能力。再次,它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能力,能否适应职业和就业的竞争是这种能力的衡量标准。

随着“候单位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稀缺品,社会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原则下对大学毕业生精挑细选,因此,一个大学生要想能够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冒出来,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能力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基本条件。就业能力弱者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就业能力强者会处于优势。高校、社会、大学生三者之间的其一个最为重要的交汇点是“就业”,就业能力直接反映了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评价参数。因此,提高就业能力是高校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到底有那些元素构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的因素很多,而且理论界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人力资源理论ASTD将它分为16项能力,SCANS将它分为36项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具有以下五个特征,或称五个维度。

1.面向“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素质。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能注重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的提高,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丰富文化生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他就是一个素质型的、发展较全面的人才。大学本科教育是素质教育、通才教育,一个身心健康、奋发向上的毕业生是能够被精雕细凿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易于被用人单位所发现和喜爱,这样的毕业生也能经受住求职过程中的曲折,从而最终找到满意的单位。

2.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大学生所处的以及择业时所面对的首先是一个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信息高速公路、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取得了革命化的进展,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世界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更为迅速、更加剧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持久就业能力将更能满足并适应社会的需要。所谓持久就业能力,是指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身体状况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的就业状态所具备的就业智能条件。培养持久性就业能力可以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迅速变化,减缓甚至摆脱由此产生的不适应和危机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其自身的成长与潜能开发,通过对自己的有效的持久的人力资本投入,使其能力更为健全,专业技能得以增进,从而更加有利于其个人发展。

持久性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适应性。因为拥有知识和技能还不代表成功,还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适应各种各样的突况,培养处理这些突况的能力。大学生完成学业择业时,有些知识用不上,有些知识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需要他们根据工作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行为方式。

3.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决定就业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技能。所以,一个大学生要想能被社会所欢迎,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要求。首先是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大学生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其次,知识不等于技能。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社会、突出理论、轻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4.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社会对人才的定位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一个人想要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具有竞争型的求职能力。具有竞争能力的竞争型人才既需要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超越能力,又需要具备懂得人才市场运作规律并能善于竞争的良好素质。竞争型人才这一概念可以更贴切、鲜明地体现、表达、凸显当代竞争型社会所需人才的特征和品质。因此,大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始终保持自信的心理,需要有在竞争对手面前显示自己优势的能力,需要有在就业过程中推销自己、表现自己的能力。

5.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学分制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学习主体能正确认识自己、主宰自己;明了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潜力有多大,能给自己以正确定位。但自主性也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能根据这一目标来组织自己的学习和提高相应的素质、技能。

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将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之间广泛认可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全新的教育观念。面对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我们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体制,改变教育方法,调整课程设置,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三、从现实的许多实例来看,现在许多高校的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笔者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着力加强:

1.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学分制所代表的不仅是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更是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现在,学分制已经与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紧密相结,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如果从素质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视角出发,我们会发现,学分制应是一个建立在学生这一主体上,围绕着主体性学习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制度,因此,学分制的精髓是使学生增加了学习时间和专业空间上的自由度,并加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权,激发了其主动性和自主性。因此,一个良好的学分制制度,是不断满足和实现学习的基本特征的制度。学分制下学习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自主性,交叉性,多维性,前沿性,高效性。自主性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巨大动力。因为只有把兴趣和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自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他们的独立精神、创造精神,使之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自主性表现为:在学分制的环境中,学习主体拥有一定的自,他们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特点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并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学习进度,能自由独立地支配时间。交叉性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培养人才模式提出的挑战。只有学分制才能打破专业的传统观念,把本科培养的纵向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文、理、工、农、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如果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修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生活的社会组织的演变以及科学和工程对它的发展所起的影响;更好地识别和精确分析社会与经济之间的问题,并对这类问题提出深刻见解,能够对这些因素的结果作出有鉴别和有目的的解释;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并用口头或书面有说服力地予以表达,培养社会交往与社会管理能力;更好地形成道德、伦理和社会的基本观念,树立良好的个人哲理、公益观念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和探索的态度进行学习的方法,而交叉、多维、前沿是这一学习的基本形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必须体现当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倡导最先进的思想、科学,采用最先进的方式、手段,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在完善的学分制条件下,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2.高等教育应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综合型人才。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提高教材和教学的适时性和适用性,努力做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市场,贴近社会,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了管用,以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

3.强化心理素质的养成、完善心理咨询体系。不可否认,许多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如由于心理问题导致学习成绩差,由于成绩一直上不去,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从而对就业失去信心。同时,由于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平竞争机制的缺乏,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考研、就业压力,这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据最近统计,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患者比例占学生总数的20%多,毕业生中可能还超过这一比例。学校应通过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一定要形成质量良好、信誉度高的心理咨询体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数量。

4.改革以往的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过去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短期就业技巧培训。而职业规划是指对个体未来职业发展进行策划和准备,包括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确定适合个体的发展道路,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难以就业,是因为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在迷茫和不知所措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充分做好求职准备,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进行职业规划可以在大学生中起到释疑解惑和引导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稀释大学生面对社会而产生的诸多焦虑和不安,有效提高其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不容乐观,在前段时间,我们向浙江省几所高校的1205名本科生发放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调查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存在着渴望却又陌生的问题,对自己的生涯设计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低年级同学在选择课程学分时往往夹杂着很多的盲从因素,未能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选课。同时,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清晰导致了很复杂的心理矛盾,甚至因焦虑引发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认为,在大学生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如果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深化和提升就业指导的内容,将职业规划和咨询作为其工作重点内容之一,形成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职业规划网络体系,同时强化提供就业信息的职能,在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那么,就业困难的同学便能尽快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专家、老师的帮助找到并克服在自己身上存在的就业障碍问题,尽快地去适应社会实际。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C9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8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压力增大。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职业目标不明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良好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学生就业能力到底是什么?高校又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呢?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过剩,所以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据统计,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增至631万,2011年甚至多达660万人。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就职岗位十分有限,形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了。

(一)就业心态不端正

1.追求面子和高收入:这种心态在大学生中尤为突出,他们不再是想着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而是想要获取高额的收入或地位,对企业仅仅几千元的实习工资不屑一顾,更不愿从基层做起。他们没有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于是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过分追求专业对口:部分毕业生执意认为就业就得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样才能物尽其用,实现自身价值。这样使得就业渠道变窄,就业难度增加。

3.对职业认识有偏差:毕业生对某些职业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盲目听从社会舆论,盲目从众,选择大众口中的“热门职业”,缺乏对该职业规章制度、职业素质、就业意识等的了解,导致就职时发现现实与传言差距很大;或者职位供不应求,导致求职失败。

4.对社会认识不足: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成熟,带着较多的想象成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大学生没有过多的社会体验,往往把社会想象得过于美好,因此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现实,导致求职失败。[1]

(二)专业技能不扎实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现阶段大学生专业能力普遍不强,由于大学生学习态度普遍不端正,学习散漫,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其次,部分学校考试要求较低,达不到企业应用标准,学生拿到文凭却缺少相应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比如,学校考试只需达到60分便可通过,大部分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仅仅学习60分的内容,考试之后很快便忘记了。长此以往,毕业生上完大学发现什么也没学到。

此外,有的学校知识更新慢,课程内容陈旧,专业设置滞后,难以满足时代需要,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内容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因此被企业淘汰。比如,机械专业的小王,在学校将学校所教的手工画图和CAD二维画图软件学得很好,却发现手工绘图已经基本被社会淘汰了,就连二维画图的应用也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三维的Pro/E、Inventor等画图软件,学校所教的内容早已过时。

(三)缺乏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低。由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是理论课,小部分的实习课和金工实习难以满足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的需求。再加上有的学校不认真对待金工实习,将本就稀少的操作课给去掉,换为观摩学习;以及学生对待实习和金工实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更和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于是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往往还要对其进行几个月的上岗培训才可将其入职,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不愿雇佣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原因了。[2]

(四)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指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将其实现的过程。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处在职业生涯中的探索期,对职业选择还未确定,因此,进行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对他们未来的就职和发展很有必要。

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想做职业规划,却不知如何进行;2.怀疑职业规划能否实现;3.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规划的必要。对于这些现象,学校有必要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相关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者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三、缺乏职业素养和创业意识

职业素养是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素养包括诚信、团队精神、责任心、沟通交流能力、职业道德等。由于功利主义不断滋生,已经渗透大学这个神圣的学府。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很成问题,在工作岗位上也受其影响,他们往往以个人利益为重,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得很不成熟。

创业意识的缺乏也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创业意识就是指使创业者有创业欲望的个性意识,包括创业的需要、兴趣、动力、理想等。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当今社会岗位有限,大学生创业不仅使自己就业,还为他人提供了岗位,更实现了人生价值,是值得鼓励的事。但是,当前的许多高校还没有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意识,没有创业精神。[2]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求职时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找到工作。要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从课程入手,课程设置不仅要保证其科学功能,还应重视其社会功能,要锻炼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同时,大学生还应了解社会和专业的发展,并学习紧跟时代潮流的前沿知识,与时俱进。

(二)加强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缺乏,一直是大学生求职的硬伤。要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就应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开展实习课程,落实加强工科的金工实习课程。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并适应社会。比如,可以建立培训基地,让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实战演练;还可以和有关单位合作,组织学生进入单位实习。注意进入单位实习并不只是看看,还应加入岗位工作,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需重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开展相关课程和互动。如:邀请创业精英进行学术演讲;开展大学生创业论坛,邀请专家传授创业经验;开设创业精神选修课;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等。老师还要注意为创业中受挫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延续其创业热情。通过培养创业精神,让大学生毕业后择业渠道加宽加大,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3]

创业门槛过高,也是大学生难以创业的原因之一。普通家庭的孩子,难以拿出巨额的注册资金,更别说日后的维护和运营的费用了。就算能拿得出,一旦出现小额亏损,以应届毕业生的资产背景,也难以承受。因此,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还应该落实具体措施和政策。比如,成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提供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举办大学生创业交流会等。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帮助刚创业的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完善职业规划指导

高校应重视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开展落实职业规划辅导工作。学校可以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制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鼓励贯彻落实该计划。可以开展模拟就业等活动,并引进相关教师教授,进行就业指导培训。还可以开展职业规划大赛,评选出优秀作品供学生们借鉴。最后还可以引进科学的职业评测系统,通过点对点指导评测,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和针对化。[4]

(五)提高受挫能力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企业对求职者的受挫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如果受挫能力弱,在遇到挫折时便会消沉、抑郁、迷茫,甚至走向极端的道路。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受挫能力也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要培养受挫能力,可以在大学生受挫折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开展挫折承受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训练处理社会矛盾的技巧。同时,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失败,只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才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挫折应变能力,增强应对挫折的信心。

三、结语

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大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每一所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去做的事,也是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贡献。通过以上的讨论,希望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所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2] 杜德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考量与培养策略[J].山西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篇6

李庆中(1980-),男,河南辉县人,现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是国内,国际政治。

摘要:大学生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毕业后的就业关系重大,涉及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建设。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笔者认为应以培养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为核心,为此应全面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同时在国家,社会和高校层面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外部环境,内外合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心理;就业歧视;职业教育一、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学生就业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不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是重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加快发展速度以来,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不过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一问题有复杂的原因,造成了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

据去年我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根据测算,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今年增加到699万人。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①而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27万,为历年来最多,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1、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

一是我国政府逐年加大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政策力度。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西部大开发,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考试,特岗教师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在诸如城市落户,创业扶持,税收等都采取了政策倾斜,2013年起我国将推毕业生担任特岗人员试点,开始打破跨区域求职登记限制。

二是我国各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目前高校都已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服务中心,专职负责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服务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各个院系也在教学设计,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采取了很多实际的措施。总之,我国的高校已经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完整服务体系,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是我国今年首次明确将从战略上转向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层面的变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②这一变革之所以利好大学生就业,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急需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但高校无法满足供应,造成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走高,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四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逐步适应复杂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之所以产生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或者说就业理念不够成熟和务实。很多高校毕业生一直以“高级人才”自居,不肯从基层做起,不肯去自以为“不体面”的领域就业,这种自恃清高,眼高手低的普遍现象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就业。而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也逐渐成熟和务实起来,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养猪,大学生扫大街等现象已不新鲜,反映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积极的变化。

2、就业形势中的消极因素

一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客观供大于求。这是最大的消极因素。特别是今年我国经济出现下行态势,又面临艰难的转型升级任务,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直接影响到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

二是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明显。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如市场上有些经济发达地区急需大量服务型,技能型人才,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不能满足;西部地区长期面临“人才饥渴”,东部,特别是东南部和北上广地区长期处于人才超饱和状态,这一问题仍处于胶着状态;大学毕业生不切合实际的就业理念,浮躁的心态也是影响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三是就业歧视普遍存在。就业歧视主要是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性别歧视主要是用人单位歧视女性的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都明确不要女生,是典型的性别歧视。另外有学历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片面强调学生高校的知名度,有些用人单位甚至要求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都必须是“211院校”,这些都是典型的学历歧视。以上就业歧视均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拦路虎。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能力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分析及应对办法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的是以就业为中心产生的复杂心理现象。根据笔者观察归纳,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有以下特点:

一是大学生就业功利性心理和浮躁心态并存。大学生功利性的就业心理集中表现在公务员考试的连年升温,企事业单位也热度不减;据智联招聘2014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客服、销售和生产加工类职业入选为应届毕业生最不愿从事的三类岗位,这些岗位从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基层岗位,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干起集中反映了就业的浮躁心理。

二是部分大学生“啃老”的现象反映了不思进取的心理。“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③今年我国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可以想象大学生啃老现象只会进一步加重。部分反映了大学生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思进取的心理。

三是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开始体现积极和务实的心理。从大学生最新的就业现实来看,大学生务实的就业心理越来越明显。“2014年各省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截至昨日,已招录公告的23个省区市中,16省份报名人数集体下降,其中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如浙江去年报名者高达36万,今年最终缴费确认的为22.7万人,剧减37%。其他省份亦出现10%-30%不等降幅。”④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从就业的地区也可看出一二。如与往年相比,今年应届毕业生投身“北上广”的热情开始降温。

2、培养积极正确就业心理的对策

各种心理现象,包括就业心理都是复杂的,但是可以通过耐心的疏导教育加以引导的。解决这一问题,可行的对策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导。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功利性,浮躁和不思进取的就业心理,归根到底是欠缺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的树立在大学阶段主要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以我们党的理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反复的引导教育,使学生早日形成艰苦奋斗,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应的就业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来说较弱,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和素质总和,笔者认为主要包括适应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

大学生适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优秀的学生,利用各种条件参加实习和各种实践活动,适应能力自然较高,而更多的学生缺乏关键的实践锻炼,自然适应能力较弱。

吃苦耐劳的能力,笔者根据亲身接触众多的学生以及观察,目前大学生比较缺乏这一能力,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学生在主观上就缺乏吃苦的思想准备,在实践中更是出现刻意逃避困难,避重就轻的心理。

大学生动手能力偏弱这个基本是社会的共识,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会特别强调实践经验或相关工作经验的重要原因。另外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动手能力锻炼有关。

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也是参差不齐的状态。不过总体来说是偏弱的,特别是专业技能,因为我国大学生在专业技能锻炼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我国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而实际情况是医学生的实习教学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偏弱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单独提出人文素养?因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不会做人,何谈做事?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我国高校还需进一步提升认识,努力推进这一工作。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能力弱的新思路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靠大学生自己,所以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转变,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主,而在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外部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主要的外部因素笔者认为包括学校,社会和国家政策层面。这些外部因素应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补充。内外因素都很重要,应协调推进,不可偏废。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着力点

首先调整自身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做好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灵活应变的心理准备。“近日,在北京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湖南常德“90后”男孩、北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天一开了一家叫作“伏牛堂”的小店,专卖常德米粉。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抛开传统的就业路径,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⑤这一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积极变化,正应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话。

其次是打牢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底子。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的看家本领,必须熟练掌握,才具备顺利就业的前提。强调这一点,也是因为目前很多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尤其是动手能力,专业操作技能较差,缺乏相关锻炼,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仅就大学生个人因素来说,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一点。

再次是需要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大自然的规则是“优胜劣汰”,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大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生存压力,没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不行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最终依靠社会实践的锻炼,所以大学生应自己主动创造条件参加各种教学实习,利用寒暑假积极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各种形式的锻炼,经过时间的积累,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自然稳步提高,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注重个人德行的培养。人活着需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追逐物质财富和个人享受。我国在选拔人才方面向来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之所以强调德行的培养,在于德行关乎个人一生的发展,关乎人生的成败。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理应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德行,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德行稳固则人生稳固。在培养良好德行的过程中,做人做事的能力必然随之提高,哪里还愁有一个工作呢?

2、大学生就业外部因素的着力点

(1)首先是国家政策层面

关于大学生就业国家在政策层面采取了众多举措,以后也必将采取更多新的举措,这是可以预见的。介于篇幅,笔者认为以下政策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关系重大:

第一是我国应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文化,旅游,交通运输,中高端服务业,这些行业需要吸收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时还能够使大学生的专长得以发挥,一举两得。

第二是改革户籍及用人指标制度。“取消大学生留在省会以上城市的指标限制及户口限制,代之以人才标准和专业标准限制,促进人才流动,解除大学生就业的“户籍限制”之忧,以利于大学生就业。”⑥

第三是在高等教育培养方向上进一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政策关键在于扭转我国教育长期的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弊端,真正转向素质教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就具备比较扎实的能力基础,为以后走向社会顺利就业铺路。

第四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予以更多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公有制经济外的经济成分,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一般也可称为民营经济,仅就促进就业和民生的角度看,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其次是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笔者认为首要的也是主要的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影响,国家相关的政策完善,推进顺利,社会层面则在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也会卓有效果。

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招聘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企业招聘层面笔者认为应主要落实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招聘中努力秉持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原则,消除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现象,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

社会大环境层面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等因素,社会大环境应为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客观地讲,这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涉及方共同的努力。而努力的大方向则是为了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服务。

(3)最后是高校层面

高校层面是落实我国政府各项就业政策的落脚点,是将一名学生送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因而对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是应配合好国家的职业教育转变战略,努力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如上文所述,我国自今年开始将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这对于向社会提供足够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意义重大,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因而广大高校应积极配合。

第二是应适应市场需要,积极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和进行课程改革。高校应设置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这类专业,同时适当削减社会需求萎缩的专业,避免浪费教育资源;“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所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强化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⑦课程设置必须转向实践方向,转向社会实际需求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三是强化学习就业指导部门的力量。目前各高校已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对于指导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能加强就业部门的力量,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形成完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思路。同时加强高校就业的理论研究,高校就业部门工作机制研究,以更好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培养为主要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就业市场游刃有余;同时必须在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高校层面积极建设,完善,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最终尽早,尽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0.

[2]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

[5]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公共管理系,2012.

注解:

①参见《人社部:史上最难就业季或再持续五年》,载《京华时报》,2013年6月18日。

②参见《高教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向职业教育》,载《经济观察报》,2014年5月10日。

③参见《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载《人民网-生命时报》,2012年11月1日。

④参见《16省份公务员报名人数下降浙江减少近1/3》,载《新京报》,2014年3月27日。

⑤参见《大学生另类就业盘点:卖米粉卖猪肉当保安》,载《中国新闻网》,2014年5月4日。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与素质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204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但就业率却相对较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既有来自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还有来自社会指导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就业能力与素质的不足。如何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是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大课题。

1 就业能力与素质的定义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在构成要素上包括诸多方面,但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为:基础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根据已有资料表明,不管是国有、民营还是外资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的评价,都把“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和表达能力”排在最前面,其次是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变和创新力等等。

2 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与素质上的缺失

对大学生而言,自我的职业探索与定位是当今大学生群体最为欠缺的素质。在大学生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对一件事情或一个行业失去兴趣是不可能做好的;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能够主动地联系用人单位,只等用人单位来招人,而有的同学对待遇要求比较高,不能摆正心态;再次,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不高等问题。

3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方式、方法

3.1 奠定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石

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自学生进校之始便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一旦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学生便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阶段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

学院把大学四年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一年级,着重让学生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二三年级,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并能够根据职业的需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出路有清醒的认识,本阶段主要从事信息的搜集工作,对自己打算从事的职业进行评估,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素养查漏补缺。学院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辅导员为抓手对班级同学进行追踪,以笔者自己所带两个年级10个班为例,进校之初便召开职业规划指导课主题班会,让新生迅速摆脱高中时期的思维习惯,明确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指导下要求学生编写自己的职业生涯指导书,每学期都会让学生修改自己的职业生涯指导书,同时设立谈话记录本,不定期地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另外,学院有自己的专门指导老师,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向指导老师咨询。

3.2 设立专门就业指导课程

在教学计划编排上,学校设置了独立的就业课程―就业导论,在内容上除了介绍基本的就业知识外,以市场化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场反应信息并根据各专业特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此外,课程设置上也都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实例培养同学们的就业能力和素质。其次,在就业实训课上,针对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沟通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现象,模拟案例多采用团队组合,不同专业年级交叉组合的模式来锻炼学生。

3.3 立足本院特色,开辟多条途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

生化学院立足本学院特色,目前已与200余家企业签约,并在其中建立40余家实训基地,让同学们实地感受就业环境。其中,笔者利用高校团干部到区(县)级挂职任团区委副书记的机会,成功结对数家企业并与之签约。首先,学院从一年级开始就把学生的就业实习安排进教学计划里(一周或数周不等)。其次,学院利用暑期安排专门老师带队进企业参加生产实习,企业也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学生以备将来能够充实到自己的企业中。在四年级时,专门安排半年的实习期进企业实习,在锻炼就业能力与素质的同时,企业也可以甄选自己需要的人才。第三,与企业联合定向培养专门人才。生化学院与多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合作协议,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第四,学院经常性地邀请企业资深专家来校做讲座。此外,每年学校还为这些企业开办单独的专场招聘会,将学院的优质生源优先供给这些企业。

3.4 教师队伍的打造

学院倾力于打造专业的富有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对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增加进修培训的强度,参加各种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等来专业化原有的教师队伍。另外,广泛与企业合作,聘请更具实际经验的校外导师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生化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一宗旨下,学院从课程到实训,从学生思想教育到教师队伍的精心打造,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生化学院毕业生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认可和赞同,完成了从学院邀请企业来校招聘到企业主动联系学院要人的喜人转变。

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只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基础条件,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着重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与素质,为顺利走入社会进入职场,走向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将自己的才干反馈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黄静.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析[J].学园(教育科研),2013,(2).

[2]吴影.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

[3]刘晴.目标管理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大学,2012.

[4]孙志凤.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基于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报,2013,(12).

[5]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7,(6).

[6]李波.普通高等院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中国市场,2010,(31):155-156.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关系教学;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1-0121-01

一、公共关系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公共关系学科的不断发展,高校研究者和教学者进行了公共关系学科的探索,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预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是停留在理论探索上,并没有发挥公共关系学科的实际指导作用,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将公共关系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详细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融入公共关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只是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局部融入了公共关系,但是应用并没有收到太多成效。虽然公共关系教学者从教学方面对公共关系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是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只是局部融入,并没有将公共关系教学应用于整个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获得的成效也比较低,没有将人际交流常识和技巧与自己走上社会相结合。

(2)高校并没有对公共关系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给予足够重视。首先是公共关系理论教学方法重视不够,从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方面来看,公共关系学的课程很难在专业课程中出现,公共关系学科的普及率比较低。其次从公共关系教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二者的结合方面来分析,很多院校还是将二者分开,前者属于纯理论教学,而后者属于技能实践,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成效比较低。

二、提升公共关系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应该赋予公共关系课程新的理念,然后在教学方法上给予补充,从而使公共关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1.破冰阶段。公共关系课程一般作为大学通识课,所以开课时应该突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安排破冰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可以进行案例讨论,让学生针对企业面临的各种危机公关事件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能力;还可以举办课堂辩论,如,企业发展和个人工作中遇到的争议性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内在气质,对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非常大的作用。

2.课后实践阶段。公共关系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而公共关系教学要想更好地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就必须加强课后实践,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知识进行实际锻炼。比如,可以进行公众调查和公关活动调研,针对某个企业的公共活动进行分析,了解活动的背景、内容和效果,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到合理的方法给予解决。其次,还可以举办公关礼仪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社团举办的类似活动,公共礼仪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可以说是外在形象的主要途径,从而让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其中得到提升。

(二)具体对策分析

本文认为除了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发挥公共关系学科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

1.加强公共关系学科对大学生形象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是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而公共关系学科应该教会学会如何注重个人的穿着打扮,从而塑造完美形象。公共的核心就是形象,很多细小的方面都会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录取,而公共关系教学应该教会学生改变自己的形象,用恰当的方法来展现自己。

2.公共关系教学应该提升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现代社会并不是孤立的,大学生走上职场后也不是单打独斗的,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因此,公共关系学科在教学中也要以集体主义为主旨。另外,公共关系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与他人合作,让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和精神,能够进行组织内部的协调与沟通,营造和谐的团队关系,加强与他人的真诚合作,实现互相帮助,为集体的提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3.公共关系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处理危机的能力。大学生走上职场后必然会遇到各种危机事件,而如何将危机转换为组织发展的机遇成为公共关系教学的重点。本文认为公共关系教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积极预防危机事件的重要性,并且在面对危机事件时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争取主动去解决。公共关系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公共决策应该以向公众负责为基本原则,采用最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危机事件。参考文献:

[1]李倩.浅谈《公共关系学》课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87-188.

篇9

关键词:就业能力;培养;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127-02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目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逐渐把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工作放到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当中。就业能力的培养就是指导大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既要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切实的指导与服务。

一、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现状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当中,有自学的,有被动学习的,但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职业能力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没能做到一专多能等方面。所以在当前社会因素造成的就业难的情况下,学生自身也为自己的择业能力水平打了折扣。[1]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民办高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已成为检验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试金石,所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也将成为民办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方向。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调整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1)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避免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如:学会全面考虑问题,把工作区域、期望值、待遇、交通、住房等问题作为参考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2)加强自我信心的培养,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能够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3)加强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避免因虚荣心和侥幸心理的存在改变原有的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

(4)加强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所学内容对自己进行详细的探查,明确自己的素质、实力、个人特点、能力、兴趣和学习、工作方式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并依此做出决定和计划。

(5)避免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存在,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盲从和依赖心理等。

2.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

面对就业压力,民办高校毕业生要充满自信,注重自身素质的完善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因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因此做为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基本能力素质:[2]适应社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适应本岗位工作的特殊能力。

3.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第三产业越来越热,民办高校毕业生也越来越热衷于自主创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所以加强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势在必行。[3]而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同时创业教育比较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在此过程中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在此基础之上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创业指导中心给那些拥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和创业指导,有力地推动毕业生成功创业。

4.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缺陷,应该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来进行改革。另外民办高校一般属于地方高校,要围绕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首先,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4]其次,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在校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最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使其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同时在民办高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5.增强实践能力培养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就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6-0829-03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ing Ability in P.E. Teaching

YANG Jiong

(P.E. Teaching Department, Hangzhou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8, Zhejiang, China)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there are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 graduates. Besid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ir overall working ability should be also cultivated, in order to benefit them in social competitions.

Key words: P.E. teaching; working ability; cultivation

21世纪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就业制度。笔者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随机抽取1 200名浙江省2004-2005年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毕业生面对就业择业,表现出紧张、焦虑和不安,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害怕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对出现的这些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笔者利用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特殊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进行成功的探索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承受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文献资料法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对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研究与评估,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跟踪与分析,并结合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综合分析、应用。

1.2 问卷调查法 设计“体育教育需求”和“体育教育与就业关系”二份调查问卷,随机抽取高校毕业生1 200名(男700名,女500名)以本科大四年级学生为主,研究生三年级为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注(本次抽样调查以2004、2005年为主2006年兼顾)将统计对象进行分组比较分析,把样本空间中的1200名学生分成优、良、中、差等多个群体在就业率方面进行对比。

1.3 调查访问法 通过人才招聘会、个人专访、电话了解省内部份人事部门负责人10名,获取相关信息30余条。

1.4 数理分析法 运用了Exce120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从调查统计表1中可看出,有18.05%的大学生自身缺乏信心,没有勇气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的不安,出现焦虑恐俱心理;有15%的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过低估价自己,缺乏自信,缺乏竞争意识,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和去面对,而是悲观地认为己不如人,出现自卑失望心理,以消极的态度参与竟争;有29.96%的大学生存在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不能给自己做出合理的定位,产生好高鹜远的自负自大心理;有16.44%的大学生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无奈心理;有20.33%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就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表现出意志薄弱,逃避现实、缺乏斗志,在工作岗位上,缺乏对困难、对挫折的承受力,在工作中缺少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不易与人相处,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竟争。

3 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分析

高校大学生在即将毕业之时所面临最直接的考验就是就业,高校体育教育也应该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表2)高校体育教师应对学生实际情况跟踪分析,明确掌握学生实际需求,对症下药,才能在创新与描绘学校体育教育新蓝图时,抓住学生这个实践主体获得新世纪体育教育前进的启示和动力。

3.1 体育教育能调适就业压力,改善大学生的生理机能与心理状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多种压力,其中因毕业生骤增所造成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压力,使不少大学生陷入了心理误区,产生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急躁心理、嫉妒心理、盲目从众心理、自负心理、自责心理等,(见表1) 心理上的障碍也导致了大学生在生理上的疾病,如有的学生头发变白,面黄肌瘦,神经衰弱,有的学生不堪重负放弃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绝路。因此,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体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健康,体育使人的身心得到了合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主要领域之一。事实证明,体育活动对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嫉妒等不良情绪下就会产生各种神经官能症;不良的情绪容易导致身体方面的疾病。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可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从而维持人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说:“把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因此,体育能够做到在“笑声与汗水”中让大学生体验快乐的情绪,使不良的心理得到调适。

3.2 体育教育能影响大学生的个性与意志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信与抗挫折能力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个性与意志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作用,体育教育与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深刻的寓意与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能满足大学生的体验,甚至“冒险”的心理,体育作为室外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受烈日、寒冷、风雨等艰苦环境的“洗礼”,还得承受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训练的考验,更要去学会和处理在活动、比赛中因失败而造成的心理挫折。研究表明,在有氧代谢运动中由脑垂体腺分泌释放一种强大的吗啡类激素――内啡呔,能缓解精神疾病患的某些症状,是最好的生理镇静剂。这种效果体现在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上,能使人对精神紧张和来自各方面有害刺激的忍受力大为加强。可见,通过体育能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正视困难的勇气,去冷静而理智地面对就业市场,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

3.3 体育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体育除了有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以外,还具有教育性、实践性、文化性、社会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体育因为其开放性,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挖掘学生的潜力,可以说为当代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与其它学科的教育相比,体育教育的形式又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展示的是“快乐体育”、“健康体育”,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大学生也通过参与或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才干:如编制比赛规程、规则,担任裁判,做好宣传工作,统计比赛成绩等;也能在竞技项目中展示运动才干,成为用人单位受欢迎的多面手大学生;还可以走出校门与其他院校进行各项活动的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加深彼此的情感,为今后成为“社会人”打好扎实的基础。我国近代著名的体育家方万邦先生坚持体育的教育化作用,他始终认为:“体育本身不是一种目的,而只是一种方法,或是一种工具,尤其可用为达到教育目的的工具”。因此,通过体育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也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 体育特长生与普通毕业生就业对比情况

我们对毕业生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普遍认为要得到招聘人员的青睐,除了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独树一帜的方面,简单的说就是要有特长,特长包括很多方面,但艺体特长尤为重要。

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就业形式严峻,有相当部分学生毕业后不能就业,但同等条件下具有体育专长的学生还是比较有竞争实力的。从对来校招聘企业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我国企业在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都在大力宣扬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精神培养。为了促使这些方案顺利落实,就需要开展大量的体育竞技活动来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招聘一些具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去参加这些活动,激活沉闷的工作环境,融洽工作氛围,这就决定了体育特长生在同等条件或者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就具有优势。因此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由此可见,大学体育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所在。

5 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对大学体育教育改进的几点设想

5.1 体育教育要与就业思想教育相结合 体育课要跳出单纯传授体育技能与技巧的误区,而要做到融知识性、技能性、趣味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目前大学生就业不是没有岗位,而是定位偏高,在第一次就业时考虑过多、过全,求职过于理想化往往造成大学生在择业中的碰壁。而对用人单位来说,被录用人员的健康状态、职业操守、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工作的稳定性及其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育课是受大学生普遍欢迎的课,且涉及的学生最广,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课既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的课堂特点,融就业思想于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他们走向基层,到一线岗位就业,支持西部建设。体育教师更要根据体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吃苦耐劳精神,为大学生的就业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

5.2 体育教育要把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二个项目有机结合 大众体育有利于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大学生体质,丰富校园生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性体育项目,能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精彩的高水平竞技表演,既是一种视觉享受,又是一种敢于拼搏的精神激励,同时也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舞台,一旦学生就业后往往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这些体育特长生常成为优先录用的人。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普遍是:既缺少大众化教育的诱导力,呈现出上课内容单一,形式拘泥,又过于担心学生安全问题,有意回避竞技项目,平时也少有运动队训练和组织的各项活动,失去了昔日体育应有的光彩与魅力。目前,高校体育必须完善场馆建设,加大设施器材的投入,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显示高校体育的本色,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5.3 学校体育要与社区体育相结合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迹象还是十分浓厚的,尤其是田径的内容过多,而与社区体育的特色相比,还缺少实用性。据统计,不同年龄的人最喜欢的六个体育项目依次是:跑步、游泳、羽毛球、健身操、散步、篮球。因此,学校体育也要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在有限的课时中科学合理地选材,切实为学生练就“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服务,便于他(她)们走上就业岗位后,快乐地工作和生活,为单位争光也能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作贡献。

6 结 语

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迎接今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生活中的一切挑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将来潜力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在承担起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智力开发、个性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更要明确体育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新时代所赋予的体育功能,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焕禹.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及21世纪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院,2001(3):111.

[2] 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86:921.

[3] 宋继新.论未来高校体育思想的转变[J].现代情报,1998,(12),1)61.

[4] 张学岩.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15(6):181

[5] 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01-108.

篇11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9-02

一、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和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提出“知识社会”观点,认为工业社会终会结束,而在后工业时代,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同时工业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是工人,而知识社会的主要劳动者便是知识工作者。随着知识社会的不断延伸,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已成为培养知识工作者达到社会要求素质的基本途径,大幅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知识社会的劳动主体,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其问题根本在于:逐渐成为知识社会劳动主体的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并未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

早在1998年欧盟《就业指导方针》就指出,欧洲就业策略的第一要素就是“提高就业能力”,以改善劳动力的供给状态。就业能力不仅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更主要的是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在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上侧重于制定和落实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等,但存在着研究对象过于宽泛、与高校教育模式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二、高校关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第一,艺术类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加大了高校就业能力培养的难度。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大学、师范类高校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甚至理工科院校、独立学院也纷纷上马艺术专业,造成毕业生源过剩,而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和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很多学校不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不具备应有的教学条件,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1]。同样,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跟不上艺术类大学生人数的增长,甚至有的高校并未将就业能力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

第二,就业问题并未得到艺术类大学生本身的充分认识,使得就业能力培养在艺术类专业中未受重视。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重要的教育环境中,艺术类专业之所以异于其他专业领域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艺术类专业学费高于其他专业,倾向于选择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家庭环境相对较为优越,其中不乏有充分条件无需顾虑就业问题者,也普遍造就对于就业等相关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的心态;其次,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方式活跃,常忽视现实基础,有一定浪漫色彩,因此缺少独立规划意识,常常不屑于与未来就业能力培养相关。

综上所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其他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有难度,更需建立适合艺术类大学生具体的、非程序化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三、高校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1.高校教育。从2005年1月在伯明翰举行的主题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培养”的第九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研讨会上交流的内容来看,现阶段就业能力培养主要集中在如何与相关课程或领域结合提高就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和评估策略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培养就业能力等[2]。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高校教育更具指导意义。高校教育不仅可以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就业能力培养,完善大学生能力培养结构,更能联结社会,使艺术类大学生及早适应,从而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心理。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已成为就业能力研究中的重要目的和研究趋势。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实践性,更应将社会实践纳入为高校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部分。美国在就业能力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中小学就开始进行相应的通用能力或基本能力的就业能力培养,在大学期间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关键能力的就业能力培养[3]。对比美国长期系统的就业能力培养,我国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实践训练出发,从而弥补之前缺少的基础性就业能力教育。

3.自我认知。在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不容忽视。在就业期望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存在过高的心理预期,常忽略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等现实基础,追求不切实际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在就业胜任方面,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盲目的自信与自卑:自信主要表现在其相较于其他专业大学生所特有的艺术专长,自卑主要表现在其文化课程及基础技能的不尽人意;在就业取向方面,随着艺术类专业扩招,选择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很多并非热衷于该艺术专业,而是通过此途径得到大学学习的机会,对于未来就业无所适从,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与方法。

四、高校关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教学(专业)策略。高校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以及选择教学方案等方式,创建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高度相关的教育模式,主动高效提升其就业能力。英国高校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例如,Luton大学将就业技能的培养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针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其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基本技能。第二级和三级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在毕业后的工作及生活中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对其建立评估方案[4]。因此,应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建立逐层深入的教学(专业)策略:第一阶段帮助其了解专业、探索自我;第二阶段培养艺术专业基础能力;第三阶段培养其相关就业技能。

2.实训策略。应改善艺术类大学生培养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定期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可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大力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以专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市场信息出发,为艺术类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或通过开设工作室进行实践研究,让艺术类大学生尽早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更准确更客观地自我定位,规划职业生涯以及未来发展;或通过组织实践训练团队,让艺术类大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建立关键的就业能力,为适应艺术专业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3.心理策略。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过高的心理预期,可通过帮助其了解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等现实基础等方式,克服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盲目的自信与自卑,帮助其学会审视自我,通过指导其了解自我的职业兴趣,对自我进行客观定位,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主观评价,从而建立健康自信的就业心理。另一方面,有规划、系统地在艺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其他基础课程,不仅可以使艺术类大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为不擅长艺术专业的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其他专业培训的机会,并予以指导选择其他的就业途径,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吕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60-61.

[2]徐中意.澳大利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报告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6):155-158.

[3]陈均上.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4]叶晓倩.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1,(2):90-95.

篇12

一、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大学生融入社会新环境,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角色转换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忍耐承受能力等。

1.大学生适应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校园进入关系错综复杂的职场,一时难以适应。环境变换,观念、思维也应随之转变。有的大学生面临新环境中的种种问题,表现出对学生角色的依恋,由此引发种种不适应,如:理想与现实矛盾引起的迷惘;期望与实际违逆导致的失望;所学与所用脱节造成的动摇;打击和挫折造成的悲观;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引起的烦恼;竞争压力导致的焦虑等。

2.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角色转变中可能一时“水土不服”,但不能始终不“入乡随俗”。要么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要么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但改变社会既定的“游戏规则”或要别人为你而改变,几乎不可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适应环境要做到:①调身先调心。环境对人的影响首先是心理,然后延伸到意志和行为。良好的心态及心理调控能力是适应环境的前提。②寻求精神援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如儒家的“安贫乐道”,道家的“知足不辱”,佛家的“恕、忍”等,都能给人以精神扶持。③提高认知能力。认知是对人性和社会本质的领悟。在遭遇不平不顺时,不恼恨社会,不抱怨生活,不怪罪他人,而是正确评估自己,总结人生经验。提升认知能力须向书本和生活学习,向生活的贤者学习。④加强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职场竞争的重要能力。在本行业领域要敢为人先,勇于动手,善于创新。⑤培养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淘汰更新快,不学习就要落伍。职场靠自学,学习途径与方法要考虑单位实际,因地制宜。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不规律的生活会给工作造成困扰。要学会过日子,让生活规律有序。⑦提高忍耐承受能力。对待工作中的艰难困苦靠的是忍耐和坚持。抗挫折能力只能在磨练中逐步加强。

二、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用人单位最重视的职场能力。它是能在单位内、外建立起广泛人脉关系并能妥善处理好的能力。人在职场,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立足职场的根基。

1.人际交往能力的内涵

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需要多种能力支持的复合能力,主要有人格力、理解力、注意力、观察力、洞悉力、感受力、想象力、表达力、表现力、合作力、记忆力等。理解是对他人思想行为的理解体谅。注意和观察是对他人表情行为的留意和细心。洞悉和感受是对他人内心活动的洞察和感知,能做到换位思考。表达是说话的准确得体。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风度举止。合作是在团队中的与人配合。记忆是记住交往对象的相关信息。

2.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①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对1万名成功者的分析证实:15%是由于专业熟和能力强,85%是凭借良好交际能力。

②身心健康的基本标准。世卫组织公布的21世纪健康新标准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三良”: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良好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心理疾病与人际交往有关,引起心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能带来好心境、好心情。

③个体完善的最好手段。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长期生活在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人,人格个性会得到健康发展。个体成长的基本心理需要有:有人支持的安全感、有人共商的归属感、有人关心的幸福感等。

④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人际交往是获取信息最直接及时的途径。通过交往可以可获取工作、思想、经验多方面的信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萧伯纳说过,你我彼此交换思想,你我就有了两种甚至多种思想。所谓“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

3.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现代人格品质中的主要方面有:①真诚。真诚的魅力在于它让人获得安全感、被接纳感、被信任感。②尊重。获得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人格尊重最重要。要自觉维护他人尊严。态度傲、语言冲、探人密、揭人短等是尊重的大敌。③诚信。诚信在国人心中有崇高的道德地位。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现代社会,诚信是企业和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些企业如三鹿、博士伦等的教训昭示世人:践踏诚信可能得利一时,但终将自食恶果。④热情。热情是一种高素质情感,是个体对他人友好而发自内心的激情。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一位教育家把热情称为“内心的神”。⑤大度。人各有志,人各有好,人各有癖,人无完人。要能容忍别人的缺点毛病,原谅别人的失误失礼。

现代结交艺术的要素有:①以对方为中心。与人相识,先要了解对方,谈对方擅长的内容、感兴趣的话题、想知道的东西。②安心做听众。善结交不仅靠会说,更要善于倾听。表现自己是人的欲望,要把机会让给别人。一位哲人说,上帝给人两只耳朵,一张嘴,显然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③用心去赞美。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生命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听到称赞,这是人的信心与希望所在。赞与被赞是双赢,最大的赢家是赞者。④关照心灵需求。交往中了解重于评价,即重视了解对方心理需求、情绪变化和行为背后的隐衷;少评价他人人品、性格和行为好坏。过分考察对方容易对人产生误解和偏见。⑤培养亲和力。亲和力是一种让人感觉到亲切温和的吸引力。那种“见面熟”很让人温馨愉快。“见面熟”需要“主动亲”:主动微笑,微笑是无需说明的善意;主动打第一声招呼;主动自我介绍……良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会影响到日后别人对你的看法。表示诚善比展示才华更重要。

三、自我表达能力

自我表达能力是个体通过自我展示而获得他人接纳、支持的能力。张仪、苏秦凭借超强的自我表达能力“合纵连横”,左右了春秋的天下局势;魏征因说了那番巧妙的自我辩解而活命。现代社会交往频繁,无论单位内的与人沟通、工作建议,还是单位外的业务联系、商务谈判,无不需要良好口才。自我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

1.自我表达能力的构成要素

自我表达能力的必备条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展示自我的勇气、丰富的知识贮备、灵活机变的技巧、流畅说话的基本功、应付突变的机智、改善气氛的幽默等。核心是勇气、知识和技巧。①美国某大学的一项统计表明:97%的学生认为公开演说与核武器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件事。而我国大学生与陌生人交谈时紧张者超过50%。勇气不立将丧失自我表达机会。②交谈中吸引对方要靠知识。知识丰富,厚积薄发,显示的是气质和修为;知识贫乏,口若悬河,暴露的是无知和浅薄。③技巧对交谈成功有重要影响。看似不可能的事居然办成,探囊取物的事也会搞砸,都在于说话的技巧。话得体,赢得好感,博得同情,获得谅解;话失言,引起反感,激起恼怒。

2.自我表达基本功与基本原则

(1)基本功

口头语言。①朗读。锻炼语调、语速的自然合度和口齿伶俐。②背诵。锻炼口才和记忆力。③描述。描述所见,锻炼组织驾御语言能力。④辩论。锻炼洞察、说服、表述、快速反应能力。⑤演讲。命题演讲锻炼对外来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即兴演讲锻炼对内存知识的迅速调集能力。

肢体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肢体语言比口头语言更真实反映人的心态。①眼睛。交谈中50%~60%的时间注视对方眼睛,这是表示尊重。②头。交谈中不要东张西望。要时常颔首,表示会意、理解、赞同、欣赏。③脸。面部要多微笑,不良情绪别挂到脸上。④手。不要抓耳挠腮,更不能指点对方身体。

(2)基本原则

谈话的基本要求有:姿势自然合度;表情真诚友善;语气亲切温和,敬语对人、谦言对己。①听大于说。静心聆听他人说法或倾诉。倾听能使自己了解别人,主动和从容思考,能聪明地提问和明智地回答。交谈中不能打断别人;自己被打断时不宜争抢,等人说完后再接着说。②平等重于尊卑。人的职位、学识等可能不同,但人格必须平等。讲话不能居高临下、教诲指点甚至发号施令。别让自己“无所不知”,别当对方“一无所知”。③肯定多于否定。对别人的看法见解,要专注于可取处,留心“闪光点”,及时表示同意、肯定、赞美、钦佩。为显示己能,寻找对方漏洞瑕疵,予以批驳,其实适得其反。④说服别人不如说服自己。交谈可能话不投机,结症在于人的观念、性格、习惯、作风很难相融,这也是人际矛盾的根源。观念、个性是难以改变的。看法可以不苟同,但必须尊重别人的选择。

四、三种能力之间的关系

篇13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困境;就业能力

1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困境

1.1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

地方高校大多是二本、三本或高职高专类学校,首先,这类学校学生和重点高校相比,其入校时自身素质整体偏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从而对其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对其未来就业的前瞻性认识。再次,由于地方高校受自身条件和师资力量影响,过于强调专业课学习,而对毕业生应该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重视度不够,不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从而造成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和规划上缺乏长效性[1]。

1.2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从学校层面上,对在校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缺乏综合考虑,入学教育结束后,学生往往有些茫然,对本专业的整体认识和就业前景依然不清晰。从学生自身来说,少有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前景有明确的认识,自身定位不清,方向不明,人云亦云,过于盲从。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不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特点,期望值偏高,向重点高校学生看齐,地域上向往北上广等大都市或省会城市,待遇上追求高工资,而看不上身边的就业岗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在就业时就会盲目,反复跳槽换岗,错失那些虽然暂时待遇不高但很能提高自身能力、很有发展潜力的职业机会,在摇摆不定中浪费青春和机遇。

1.3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

首先是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就业指导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以及职业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特点,更要融合心里培养、道德法律意识教育、经济管理和运作形式等各学科门类。其次是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形式。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要么全校统购教材,内容陈旧,要么根本没有,上课完全凭任课教师的随意发挥。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方向上的职业指导课程,从而对学生的职业取向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课程流于形式,效果不佳[2]。再次是就业指导的方向。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过于强调迅速就业、一次性就业,轻视长远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能力培养,从而平时过于注重就业信息的搜集和推荐学生直接结业,忽视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1.4就业渠道较窄

多渠道、多途径获得社会资源和就业信息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的必要手段[3]。在通过对这些资源和信息的甄别、筛选和实地验证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获得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且对本地域的经济态势、人才应聘理念有基本了解,对在校生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对毕业生提高应聘能力大有裨益。通过对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途径和方式进行调查,依赖“亲戚朋友推荐或提供就业信息”就业的占35%~45%,通过“校园招聘会”形式就职的占20%~25%,通过“社会应聘机制(包括社会上的招聘会和企业自己组织的招聘)”招聘的占22%~31%,而通过网络求职并被招录的占6%~10%,说明通过网络、媒体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引导相当缺乏,还没有建立起具有一定权威性且功能齐全的就业服务网站。

2地方高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地方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与其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环境有关,更与毕业生本身的就业能力有关,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专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也与高校是否有健全的培训机制、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息息相关。经济的高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人才的输出和能力的发挥需要社会提供合适的平台,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本地经济的人才需求必须有机契合。

2.1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必须和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规律相适应,摒弃“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惯性思维,积极探索突出地方特色、契合本地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同时,课程设置上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前提下,注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多元化的视角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不仅重点高校,地方高校更要注意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元化,把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和创业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紧密结合[4]。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定位明确,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2建立健全就业培训和激励机制

地方高校根据本专业特点做好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是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培训不仅包括专业技能,更要包括心理素质以及对职业选择的理性和职业发展方向的研判,使走向就业岗位的学生对所选择职业有足够的掌控能力,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不仅建立成熟的培训机制,同时又要有健全的激励政策。

2.3建立校企合作的共赢模式

近年来,面对就业困境及结构性失业,地方高校积极走出去拓宽各种就业渠道,探索和用人单位的合作模式。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条件和人才优势融入企业的生产和科研项目中,在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使高校的科研和社会需要真正契合,解决社会中的问题;其次,为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科研项目中尽量加大用人单位科研人员的参与力度,对毕业生实行“双导师制”,毕业课题的拟定、实施、撰写由学校教师和用人单位科技人员共同辅导完成,从而毕业后的学生能很好地融入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中。在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交流互动以及往届就业学生的反馈中,高校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和职业能力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5]。

2.4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

就业指导必须是思想上的重视、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严谨和效果评价体系的完善的有机统一,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日常教育活动中,最终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长效机制。

3结语

和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更加突出,这有学生自身原因,主要是毕业生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就业有一定盲目性,缺乏职业规划;从地方高校来说,就业指导系统不完善,针对性不强;而高校和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渠道较窄也是不利的方面。要克服就业困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关键环节,地方高校首先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及未来人才需求;建立健全的就业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共赢模式;克服就业指导的即时性、短期性,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使整个就业指导工作运转高效、指导方式多样,就业指导效果的启发性强,对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好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华.二线城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篇14

关键词 就业指导 模式改革 就业能力 培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加之部分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导致大学生无法实现良好就业。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1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1.1 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来自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4年,十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大学生的就业总量大,选择方向窄,这无疑增添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因此,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模式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和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1.2 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目前,在大多用人单位看来,认为大学生在求职期间存在盲目性,对于职业还没有构建起合理规划,同时综合就业能力欠缺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实现良好就业。这造成对于大学生求职者和社会用人单位而言“双输”的局面。因此,高校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1.3 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目前,就业率成为高校间竞争生源的重要标准之一。优质的就业率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给高校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金支持,有利于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因此,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模式改革,改变单一的就业指导模式,优化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1.4 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提高,生源质量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有下降趋势,根据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周忠科指出:“我国大学阶段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现在能够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的学校较少,导致了大学毕业生总体上缺乏经验、技能,知识空泛、且缺少针对性。”①因此,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模式改革,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就业能力。

2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就业指导机构不完善

(1)缺乏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就业指导失效性不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机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就业服务水平,但由于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性不强,资金的不足,就业指导工作仅局限于开办就业讲座,接见用人单位,有限的提供一些就业信息,这对大学生实际的需求和社会对与大学生这一实际“产品”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2)缺乏专职专业的指导人员,针对性不强。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虽然不低于1:500,但整体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熟悉学生情况,拥有一定的用人单位资源,但他们整体学历层次不高,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社会工作的经历,对于不同工种的选择,难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3)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整体性不强。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社会上“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②同时,许多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重点放在方法和技巧上,忽视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功利心强的现象较为普遍。

2.2 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1)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和不及时。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信息制度不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落后。表现在网络链接打不开、内容更新慢、时效性不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至于学生方面,缺乏关注学校就业信息的主动性,错失了一些很好的就业机会。而且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向学校反馈意见的习惯,以至于学校无法切合实际的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2)就业指导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大多停留在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举办讲座、组织大学生现场招聘和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调查:“高等学校中大约有一半课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满意。最主要的弊病是呆板、单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言堂,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单向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问学生接受如何,如同‘填鸭’。”③因此,高校的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3 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3.1 实施就业指导“综合模式”,抓好就业指导课和“三实”教学

就业指导“综合模式”,是指第一课堂的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课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第二课堂,在校内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第三课堂是指校外的社会实习、实践、实训(三实),如创业就业实习、实训基地等。

(1)构建课程设置体系,抓好第一课堂教学。首先,高校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变革。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要考虑自身的特点,重视学科的内涵调整与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其次,高校应该创新创业教育,深入钻研专业教学内容,规划出几门优秀的创业教育课程,打好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再次,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努力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质来制定职业规划,有的放矢。

(2)构建素质提升体系,重视第二课堂作用。首先,高校以校园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的主题活动:第一,举办关于人际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讲座或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二,举办科技文化节,提高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第三,开展演讲、辩论比赛以及征文比赛,以锻炼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第四,开展各种素质拓展训练,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其次,高校开展积极的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增强自我调节功能。同时,大学生应摒弃传统的择业观,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以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应该多去基层锻炼,以退促进,逐步积累自己的工作能力。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这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解决了基层、社区急需人才的问题,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构建社会实践体系,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作用。对于校内实践活动,高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比如教授助教、调查人员等,适当增加“三实”教学比重,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实”教学是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寓于实习、实训、实践的教学活动课程之中,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对于校外实践活动,首先,高校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指导老师可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和能力倾向,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技巧。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假期兼职,比如家教、做暑假工等。再次,高校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构建大学生创业资助体系。

3.2 实施就业指导“参与模式”,重视优化学校资源

就业指导“参与模式”是指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主动参与高校就业指导和培训,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或其他中介结构的联系,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市场需求,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强化就业指导中心与社会培训机构、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邀请相关组织参与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切实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

(1)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首先,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其次,高校应把当地企业作为良好的社会资源,邀请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专家到校参观、考察,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高校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利用合作项目的机会,到企业实习和工作,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使高校大学生及早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2)高校应整合本校优秀毕业生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本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优势,邀请他们回母校进行就业指导,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利用往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优势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3 实施就业指导“介入模式”,政府经济介入

就业指导“介入模式”是指政府就业政策引导,介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政府划拨专项费用,用于政府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培训服务等,且形成鼓励投入和重点扶持的机制。同时根据就业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对就业政策加以调整,为毕业生营造公平、合理、鼓励竞争的就业环境。并加强对政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使其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政府就业指导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之更好地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2)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消除政策壁垒和体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加大人才使用和储备力度,积极吸纳高校大学生就业。

注释

① 王阳.企业谈大学生就业及能力开发.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