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与智能化范文

建筑工程与智能化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建筑工程与智能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电气技术;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需要不同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除了业主之外,设计师、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造智能技术及电气技术众多专家一起密切合作才能得以实现。

“弱电较弱”正是指在智能建筑中,整体弱电系统工程是建筑电气工程中较薄弱环节,无论是技术力量、人员素质、设计与施工、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对较弱。这对我国的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是很不利的。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有一部分的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是不健全的,其原因一是在众多的总线标准中Lon Work协议是非常完善的控制面层的总线协议,它有完善的七层协议,BACnet协议则是系统集成层面的协议标准,但没有在我国得到很好运用;二是多种现场总线并存,系统集成当然很困难;三是中国的物业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厂家在还能运行,一旦厂家支持不在时,系统很可能瘫痪。

针对目前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存在的问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首先是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评估标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等。这些国家、行业标准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安全防范、计算机房等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现行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还有些欠缺。这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难点。

第二是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由具有智能化设计资质总承包单位的设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设计院熟悉和掌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

设计院掌握设计程序和全过程,与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业主沟通较容易,与各专业配合也密切。设计院能给集成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反之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并与相关专业配合十分困难。集成商也不熟悉土建施工图绘制规定和表达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施工图设计纸质量就较差,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由于建设单位并不完全了解智能建筑的内涵,如系统众多、复杂、施工周期长、设备和线缆的性能等等。也不了解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性、综合性和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所以,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大多数是单独招标、独立签约,中标后集成商自行采购、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自行约束,这种没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智能建筑,将给今后的弱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带来无穷的后患。当前由土建监理公司代替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现象还很普遍,它将会给智能化系统工程带来设计方案失控、采购产品失控、施工进度失控、工程质量失控等等弊端。

由于有关智能建筑的系统描述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成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创造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或生产环境。智能化建筑应当具有四大主要特征,既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布线综合化。智能建筑的核心是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系统集成。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可划分为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人员出入监视系统、保安巡更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采暖通风与空调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变配电与自备电源监控系统、电力供应与照明控制、其他一切需要监控的系统(如广播、电梯、电缆电视、地震监控,煤气泄漏报警等)。从技术的角度看,这些子系统可以实现硬件设备资源共享,使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一体化,便于整体的控制、管理和维护,可以统筹规划和设计正常或异常情况下各设备控制方案,从而达到全面集中、智能监控的目的。

智能建筑中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执行部件,消防控制室接到火警信息后应能够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并对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智能建筑防火灭火要求,智能建筑中应当具备以下全部或部分的消防联动设备:火灾报警装置与应急广播,火灾发生时警示或通知人员安全疏散;消防专用电话,火灾报警、查询情况,应急指挥,能与119直通; 非消防电源控制,备用电源控制,火灾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指控制; 室内消火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控制; 消防电梯运行控制,燃气泄漏报警监控;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干粉灭火系统控制;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的控制,火灾时实施防火分隔,防止火灾蔓延。防、排烟设施、空调通风设备、排烟防火阀,防止烟气蔓延提供安全救生保障。消防疏散通道控制,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火灾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息,消防联动控制根据火灾信息联动逻辑关系,输出联动信号,启动有关消防设备实施防火灭火。消防联动必须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均能实现。在自动情况下,智能建筑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照预先编制的联动逻辑关系,在火灾报警确认后,输出自动控制指令,启动相关设备动作,同时向BA系统及时传输、显示火灾报警信息,且能接收必要的其它信息,这样也能更好地监控火灾现场情况、消防联动设备的运行状态、消防疏散通道情况等等。

最后,智能建筑要加强防雷措施。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就防直击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安装时要注意屋面突出的金属部件与避雷针、带、网应全部可靠连接。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这是较为实用经济的作法。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下图系笔者参与完成的智能化建筑工程案例)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低压电器、住宅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的规模急剧扩大,住宅建设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一个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局面已在中国大地上初步建成。新建住宅的功能已不再仅仅是提供吃住的场所,而是向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社交联系等更高层次发展: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兴起一个住宅智能化的浪潮。近年来,中国发达地区的小康住宅建筑也已初步接近智能化住宅的概念。而随着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善,使人们对住宅的要求,由传统的面积、结构需要,开始转变为对使用功能的越来越重视。各种公用设施安装的合理程度及功能的有效配置,在新住宅区的建设中成为各方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

1、合理设计安装避免引发电气火灾

从近年来所发生的火灾看,由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居各类火灾原因首位。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有电弧接地短路故障造成的火灾事故,有电气设备年久失修仍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短路、断路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其中大多数原因是在建筑物内部装修施工时,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造成的。大量敷设不符合消防要求的电气线路和配电装置,有的将电气线路直接敷设在可燃、易燃材料内不进行穿管保护、有的采用易燃塑料或穿管保护不到位而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还有的则是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电气火灾,这些都是引发电气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综观这些电气火灾事故起因,大量的是由于施工不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但有些也可能是由于设计安装不完善或有缺陷造成的,这就要求在探讨这些起火原因的同时,在安装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2、住宅建筑的智能化构成

住宅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主要由通信网络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小区安防系统、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组成,下面将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2.1、通信网络系统

智能化小区内的通信网络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小区综合布线系统小区综合布线系统是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支撑平台。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实现智能小区各智能子系统的互联,为语音、视频、数据、监控信号的传输提供统一的通道。

2)小区电话系统通过用户程控交换机,向小区提供各种电话业务和基于电话线的接人服务(Modem、N-ISDN、ADSL等)。

3)小区电视系统利用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CATV系统,向小区提供电视节目服务。

4)小区计算机网络在物业管理公司内部,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与住户之间,实现计算机联网,便于各种信息的沟通。

5)小区接入网住宅小区接入网是小区信息网络与社会公众通信网网、因特网等)联系的纽带。小区网络的接人方式可以选择LAN、ADSL、HFC、FTTC、FTTB及DDN等。

2.2、家居与小区智能化系统

2.2.1、家居布线系统

在每个家庭中使用预埋的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统一布线,利用分布在家庭内各房间中的信息插座,可方便地实现电话、电视、数据、监控信号的传输和使用。

2.2.2、家庭控制器

(1)家庭控制器的功能:家庭控制器既是家居智能化系统的中心,又是小区综合管理系统中的智能节点。家庭控制器应具有如下功能:①自动抄表功能(水表、电表、煤气表);②安全防范功能(燃气泄漏、防盗报警);③联动控制功能;④电话通信功能;⑤CATV电视;⑥计算机网络接人。

(2)家庭控制器的组成:家庭控制器由一系列功能模块组成,大致可分成如下几个部分:①由中央处理器CPU、通信模块组成的家庭控制器主机;②由电话通信模块、计算机互联网模块、CATV模块组成的家庭通信网络单元;③由照明监控模块、空调监控模块、电器设备监控模块等组成的家庭设备自动化单元;④可实现水、电、气用量的自动测量,避免人户验表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实现住宅能耗的自动检测、计算、收费等的三表远传功能模块;⑤由火灾报警模块、燃气泄漏报警模块、防盗报警模块和安全对讲及紧急呼救模块等组成的家庭安全防范单元。

2.3、小区安防系统

(1)出人口监控系统(小区和楼宇出入控制):在建筑物人口处,安装配有电控门锁的安全防盗门和访客对讲主机,各户住宅内设置访客对讲用户分机,在住宅小区管理中心(或住宅小区保安值班室)配置楼宇访客对讲管理分机。根据需要,也可在住宅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可视对讲门口机。

(2)周界防范系统:在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小区周边设置主动红外线报警探测器等报警探测装置,与小区管理中心的主机相连,可以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小区管理中心能实时显示报警路段和报警时间,能自动记录与保存报警信息。

(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住宅小区出人口、小区主要通道、停车场、电梯轿厢等重点部位设置摄像机。住宅小区管理中心对上述现场情况进行24h监视,并将监视的图像和信息进行记录和存储。

(4)巡更系统:在住宅小区相应位置设置巡更信息点,巡逻人员装备电子巡更器,管理中心设置巡更管理机,巡更人员的巡逻时间、位置能通过管理机实时记录与显示。

(5)住宅报警系统:住户室内设置燃气泄露报警、火灾自动报警、紧急求助按钮报警等功能。紧急求助按钮应分别安装在客厅、卧室和卫生间。报警时住户室内除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外,还可将报警信息传送至住宅小区管理中心,以便进行实时记录、处理与存储。设置门及阳台门窗磁控开关、室内红外线防盗探测器以及电话报警自动拨出装置。当家庭报警信息反映到管理中心的同时,该系统能够自动拨通事先设置的电话,通知有关部门与住户本人。小区安防管理系统通过联网,实现了对上述各安防子系统的统一监控和管理。此外,小区中的高层住宅及停车库应配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4、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小区内的公共设施、建筑设备(如停车库、电梯、供配电、给水排水、空调、公共照明、安防、消防等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并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2)停车场/库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停车场/库管理系统,对出入住宅小区的机动车辆或小区停车场/库内的机动车辆进行管理,确保车辆安全。

(3)自动抄表系统:自动抄表系统采用具有信号输出功能的水表、电表、燃气表、热能表,实现远程抄表、自动计算、汇总、打单等收费管理功能,并能实现远程开关控制功能。

(4)小区一卡通系统:用汇卡取代小区管埋和生活中的各种证件及现金支付,方便住户和小区的管理。

(5)办公自动化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对各种物业管理办公信息(人、财、物等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

3.电力供应及家用电器件选择

电力供应是多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都很重视这个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提高用电标准,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住宅电气设计用电标准,近几年由2.0kW/户提高到了5.0kW/户,此标准大大改善了家庭用电状况。一般家电、空调及电采暖等负荷目前已基本得到了满足,保证了电源供给,拉闸限电已成历史。住宅小区的建筑,用电标准以4.0kW/户进行设计。由于用电标准的提高,小区供电设施的基础建设也随之配套,随着人们生活当中使用的低压电器的增多,用户对低压电器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每套住宅要配置5个双小型断路器与2个漏电开关。漏电保护器安装在浴室热水器;各种民用建筑物内的插座回路。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回路,不宜超过16A,灯具为单独回路时数量不易超过25个,为了有效预防电气线路火灾的发生,应广泛使用新型的能阻止火焰蔓延,而且能离火自熄的阻燃、耐火电线电缆,尤其是装饰装修工程内的线路部分,应采用ZR阻燃电线和NH耐火电缆。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观念不断更新,对于住宅建筑的智能化需求也会与日俱增。而各种公用设施电器安装的合理程度及功能的有效配置,在新住宅区的建设中已成为各方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因而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低压电器与住宅智能化问题的探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涛,智能建筑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7.

[2]刘军,智能建筑,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05.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弱电智能化的定义

一般而言,在建筑工程中的电气技术分强电和弱电两种:强电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用电,通常在220V50Hz标准及以上,以提供建筑以及日常生活的动力能源;而弱电主要是指可以传播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以及信息交换的用电,以信息传递为主,它的出现使传统的建筑工程智能化发生了跨越性的改革,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弱电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A+4C技术的在现代建筑中的快速发展,弱电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从电话通信系统、空调能源管理、电视监控、停车管理系统以及背景音乐等等,这种弱电智能化的设计与应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弱电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对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的最大优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合理高效、节能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人们习惯性地把具有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系统的建筑简称3A智能建筑,如再加上消防自动化系统和安保自动化系统,将其称为5A智能建筑。常见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包含如下若干个子系统:

通信系统包括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

电话通信设施按传输媒介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弱电主要采用有线传输方式。有线传输按信息工作方式分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两种,模拟传输是将信息转换成电流模拟量进行传输;数字传输则是将信息按数字编~2aj(PCM)方式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建筑弱电工程中的通信系统的安装施工必须按规定预埋地下通信配线管道欺设配线电缆,并在楼内预留电话交接间、暗管和暗管配线系统。电话线路配线方式采用单独式,其特点是故障范围小。检修、扩建改造简单,在各楼层电话布线采用放射式。这样不仅通话质量高,又能满足用户上网的需要。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通信线路、网络交换及路由器、安全与审计等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综合布线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楼字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布线系统用以服务建筑物中所有通信和计算机设备,以智能建筑的现时和计划需求为依据。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US)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社会信息化为克服传统布线的不足而提出来的。也是办公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采用组合压接方法,星形布线拓补结构,遵循EIA/TIA标准模块化设计思想,使综合布线系统办有高度可靠、体系完整、维护方便、节省投资等多项优点。

广播系统属于有线广播系统,包括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功能。合理设置这些系统是实现大厦或智能小区“安全、健康、舒适”必不可少的条件。公共广播通常特定的功能,诸如背景音乐的连续播放、业务广播的定时播放、事故紧急广播的自动播放等。这螳特点决定了广播系统要特别考虑它的传输方式、功能要求和可靠性。广播系统根据实际要求应由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其现智能化。

电视接收系统和P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应用和推广、解决了城市高层建筑或电视信号覆盖区外的边远地区因电视信号反射和屏蔽严重影响电视信号的接收问题。有线电视网可分为大、中、小型。中、小型存线电视网通常采用电缆传输方式,而大型有线电视网已从电缆向光缆干线与电缆网络相结合的形式过渡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要使用同步卫星。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人口控制系统、搂字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

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安全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来监视被控场所,并把监控图像、声音内容传到监控中心。并进行全方位.全天侯实时中央监控,实时录像及事后查询。

防盗报警系统。智能小区的防盗报警系统通常由周界联动防越报警系统和室内红外报警系统,当有非法入侵,管理处的管理机和计算机就会发出报繁声,指出报警区域、时间、显示电子地图等方式提醒管理人员。

出入口控制系统。出人口控制系统的功能是榨制人员、车辆的出入,还能控制人员及车辆在小区内的行动。出人口控制系统由三个层次的设备组成。第一层是人机接口设备(读卡器、出门按钮、地感线圈、栏杆机、电控门、门传感器等)用来接收进出人员、车辆输入信息,第二层是门禁控制主机,它将输入进的信息与存储信息比对,比对后向第层设备发出操作指令。第三层是个局网络,由各个控制器组成,可以管理整个小区的各个出入口及楼字的单元门出入,出人口控制系统的特点是每个用户持有一个独移的卡.这些卡可以是ID卡、也可以是IC卡、手机卡等,可以受予不同的权限,用来出入不同区城的出人口。这些卡的权限随时可以删除保证了因卡片丢掉再来的安令隐患。减少的人员操控,也提高了实际效率。

楼字对讲系统。楼字对对讲系统的作用是为来访客人与住户之问提供双向通话或可视电话,并由住户遥控防盗门的开头及向保安中心进行紧急报警的一种安全防范系统。对讲系统是智能小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之一从早期的简单的对讲。发展到今天的直按式对讲系统、小户型套装对讲系统、普通数码是对讲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联网可视对讲系统等。

电子巡更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是在规定的巡逻路线上设置若干个地点信息钮,保安人员在规定时间,按路线用巡更棒逐个依次读取地点信息钮.并产生巡更记录。通过计算机中的管理软件可读取巡更棒中信息通过计算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巡更人员的巡更情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主要包括空调与通风、变配电、公共照明、给排水、热源与热交换、冷冻与冷却、电梯等设备或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通常冷热源的控制和空调系统的控制占到整个BAS系统一半的比例,下图为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各子系统所占的造价比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管理控制,节约能源,降低机电设备维修、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方便物业管理的目的。

据资料可查,通常大楼安装一套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空调器的节能率6%,冷冻机的节能率9%,照明系统的节能率1.5%,控制设备高峰期用电量节省2.2%-7.2%。一栋智能建筑一年可节约的费用 = 建筑面积 x 单位面积年耗能量 x 能量单价 x 节能率,一栋3万平米建筑,正常情况下3-5年可以收回楼宇设备监控系统投资。

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管理措施

弱电工程中管理的重点或者难点之一是弱电工程界面的确定,也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工程界面的确定通常包括:设备材料供应界面的确定,系统技术界面的确定,设计界面的确定及施工界面的确定。弱电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给排水、暖通、消防、供电、照明、电梯、柴油发电机等专业,就起本质来说弱电工程是配合工种,因此在工程现场必须与上述专业密切配合与协调,尤其在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传感信号与相应执行机构的联动保护等,均须与相关工种的设计和施工相互协调配合。因此弱点智能化施工要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且该方案应与总施工方案相协调。

弱电工程中技术的重点或者难点就是智能化系统集成(或叫BMS)一般指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管理系统(SMS)的集成,以满足建筑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技术工作人员需了解和确认各个子系统的协议及接口,应尽量采用主流国际标准或欧美标准,避免采用私有协议的系统设备给集成带来阻碍。常用的标准协议有:BAC NET、LONWORKS、MODBUS、ODBC、OPC、API等。一个设计良好的集成管理系统系统可全面有效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使智能建筑的所有设备处于一个高效、节能、最佳的运行状态。

弱电系统的技术管理工作应贯穿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良好的技术支持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应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弱电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土建、装饰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以及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职责界面的确定,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工程界面的修改调整和再确认工作。

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验收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应依据可以参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弱电工程的施工进行验收。做好系统调试,包括系统调试前文档检查;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记录、检查、确认按上述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提出措施,并经相关部分确认;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严肃验收程序是确保工程质量及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应重视调试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智能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针对具体的大楼,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智能化子系统,还得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大楼的功能用途和投资规模来决定,总体上把握一个先进、可靠、实用的原则。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组织设计;质量控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智能建筑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在美国,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正式建成,从此,建筑方面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衍生了智能建筑,它能够将建筑与科技相互融合。同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要依赖于工程质量控制,从而实现施工工程的设计目标。

一、建筑智能化

(一)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一定意义上是指以建筑为依托,同时借助通信、办公、楼宇等自动化系统,实现并逐步优化了系统、服务以及管理,此外,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都被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建设中,其还为人们构筑了一个经济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管理的科学性、服务的时效性以及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目标。智能建筑源自于建筑、计算机科学等的有机结合,建筑智能化是其必要条件。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

在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系统主要依靠的通讯及控制措施就是涵盖硬件与软件在内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基本的传输媒介为综合布线,将建筑内的自动化系统进行集成控制和管理,为人们营造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建筑环境。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以施工组织的总设计为指导,对象是一个单位工程,依据施工草图而进行编制。

(一)总体施工工序

在建筑施工中,其总体工序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首先,施工前需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安装准备事宜,准备进行材料的采购以及施工设备。

其次,对各个楼层进行配管、穿线作业。

再次,准备系统相关设备的安装。

最后,智能化系统安装后,及时进行调试工作。

(二)详细的施工方案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系统安装的工序相对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了配管、穿线、系统调试等。施工工程的承包方式多种多样,在施工前应尽量明确分配施工以及指导工序作业的相关负责部门或个人。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项目管理

1、施工进度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组织设计以及施工设备的供应与各个施工部门之间的进度配合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通常情况下,检查与管理的办法可以是建立合理、科学的工程进度表。工程施工顺序是施工进度表建立的依据。其中,安装图设计、配管铺线、施工设备的验收以及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的主要工序。

2、施工界面

协调以及划分建筑工程的不同的施工内容界面是施工界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建筑智能化的各个系统中存在很多的接口界面,例如,空调设备的接口界面、消防报警系统的接口界面以及电梯监控系统的借口界面等,在工程施工时,经常也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问题的出现的任务迫在眉睫。所以,在施工中,对于一些相对薄弱的施工环节需及时进行管理控制,及时防范问题的出现。例如,l利用定期的工程调度会这一办法就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文件汇报机制。

3、施工组织管理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设备安装人员等的进入现场的时间以及分配人数要有合理、科学的组织安排,保证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并有到位的质量控制。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控制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加强全方位的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其中,还应说明的是,工程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各个环节更应加强质量控制。

(一)施工设计质量控制

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对于智能化工程的各个系统的设计、功能、设备采购都需进行仔细的检查无误后确认,同时还应满足合同、用户等的规定和需求。此外,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仔细核查交底资料是否达到相关的规范要求,例如,工程施工的各个专业以及系统之间的资料交接;详细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力求施工设备清单、施工图以及监控点表三部分吻合一致。

(二)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分阶段进行的,包括施工工艺控制、施工验收规范控制等两个阶段;依据相关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详细记录以及认真验收电线、电缆以及一些隐蔽工程的施工作业情况;单体设备的安装工程应按照施工工艺的关键点来完成质量检查表;记录单体设备的测调工作要以施工设计以及产品说明书为依据。

(三)系统检查及调试

系统检查及调试主要包括:文档的检查;审核及实施调试大纲,该纲要需以相关的设计,法律法规规范以及合同的要求为依据进行编制;对于施工过程中要求测试的各项数据进行仔细确认,一旦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同时还要经由相关建设部门的审核。最后,依照相关的规范要求以及调试纲要,合理地进行检查。

(四)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工程质量就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对施工工程的质量监管要既抓全面又抓重点,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得到高效提高。企业应认识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抓好每个施工环节,提高施工各方的质量管理意识。

2、严格审核设计与施工单位的承建资格

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施工设计,要严格审核设计与施工单位的承建资格,保证设计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严格遵循审核程序。

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

4、做好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总结: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首要目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建筑智能化的功用以及水平;建筑智能化工程能否顺利投入使用要取决于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科学的竣工验收工序等。

建筑方面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衍生了智能建筑,它能够将建筑与科技相互融合。同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要依赖于工程质量控制,从而实现施工工程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志军. 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管理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3) .

[2] 黄鸣. 浅论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的项目管理[J]. 广西城镇建设, 2006,(09) .

[3] 程敏珍.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4,(04) .

[4] 刘宜梅.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J]. 建设监理, 2007,(03) .

篇5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电气自动化 智能建筑 接地

随着进步的日新月异,信息资讯已大量充斥到各个领域,智能建筑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且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经过了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

一、TN-S系统

TN-S系统是把中性线N和保护接地线PE严格分开的低压配电系统,是一个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性线N带电,而PE线不带电。该接地系统具备安全可靠的基准电位,PE线不允许断线,对地没有电压,故设备金属外壳接在PE线上安全、可靠。因此,TN-S系统可作为智能建筑的电气接线系统。在智能建筑里,单相用电设备较多,单相负荷比重较大,三相负荷通常是不平衡的,因此在中性线N中带有随机电流。另外,由于大量采用荧光灯照明,其所产生的三次谐波叠加在N线上,加大了N线上的电流量,如果将N线接到设备外壳上,会造成电击或火灾事故;如果在TN-S系统中将N线与PE线连在一起再接到设备外壳上,那么危险更大,凡是接到PE线上的设备,外壳均带电;会增加电击事故的范围;如果将N线、PE线、直流接地线均接在一起除会发生上述的危险外,电子设备将会受到干扰而无法工作。因此智能建筑应设置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及普通建筑也应具备的防雷保护接地。此外,由于智能建筑内多设有具有防静电要求的程控交换机房、计算机房、消防及火灾报警监控室以及大量易受电磁波干扰的精密电子仪器设备,所以在智能楼宇的设计和施工中,还应考虑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的要求。

二、TN-C-S系统

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采用TN-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进户后变成TN-S系统。TN-S接地系统明显提高了人及物的安全性。同时只要我们采取接地引线,各自都从接地体一点引出,及选择正确的接地电阻值使电子设备共同获得一个等电位基准点等措施,因此TN-C-S系统可以作为智能型建筑物的一种接地系统。

三、交流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在高压系统里,采用中

四、安全保护接地

性点接地方式可使接地继电保护准确动作并消除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中性点接地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保持三相电压基本平衡,这对于低压系统很有意义,可以方便使用单相电源。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用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线与N线连接。

在现代建筑内,要求安全保护接地的设备非常多,有强电设备,弱电设备,以及一些非带电导电设备与构件,均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接地措施。当没有做安全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其外壳有可能带电。如果人体触及此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可能被电击伤或造成生命危险。我们知道:在一个并联电路中,通过每条支路的电流值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即,接地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越小,通常人体电阻要比接地电阻大数百倍,经过人体的电流也比流过接地体的电流小数百倍。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实际上,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降很小,所以设备外壳对大地的电压是不高的。人站在大地上去碰触设备的外壳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不会有危险。加装保护接地装置并且降低它的接地电阻,不仅是保障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有效措施,也是保障非智能建筑内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必要手段。

五、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

在现代建筑中,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防静电干扰也很重要。在洁净、干燥的房间内,人的走步、移动设备,各自磨擦均会产生大量静电。例如在相对湿度10~20%的环境中人的走步可以积聚3.5万伏的静电电压,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不仅仅会产生对电子设备的干扰,甚至会将设备芯片击坏。将带静电物体或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通过导静电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的接地叫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要求在洁静干燥环境中,所有设备外壳及室内(包括地坪)设施必须均与PE线多点可靠连接。智能建筑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10Ω;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4Ω;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100Ω。

六、直流接地

在一幢智能化楼宇内,包含有大量的计算机、通讯设备和带有电脑的大楼自动化设备。在这些电子设备在进行输入信息、传输信息、转换能量、放大信号、逻辑动作及输出信息等一系列过程中都是通过微电位或微电流快速进行,且设备之间常要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工作。因此为了使其准确性高,稳定性好,除了需有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可采用较大截面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该引线不宜与PE线连接,严禁与N线连接。

七、防雷接地

智能化楼宇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如通信自动化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以及他们相应的布线系统。这些电子设备及布线系统一般均属于耐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最怕受到雷击的部分。不管是直击、串击、反击都会使电子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严重干扰。因此,智能化楼宇的所有功能接地,必须以防雷接地系统为基础,并建立严密、完整的防雷结构。

智能建筑多属于一级负荷,应按一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设计,接闪器采用针带组合接闪器,避雷带采用25×4(mm)镀锌扁钢在屋顶组成≤10×10(m)的网格,该网格与屋面金属构件作电气连接,与大楼柱头钢筋作电气连接,引下线利用柱头中钢筋、圈梁钢筋、楼层钢筋与防雷系统连接,外墙面所有金属构件也应与防雷系统连接,柱头钢筋与接地体连接,组成具有多层屏蔽的笼形防雷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雷击损坏楼内设备,而且还能防止外来的电磁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