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主要方法范文

科研主要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主要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研主要方法

篇1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8、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

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9、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10、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

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11、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12、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13、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14、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

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15、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16、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17、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18、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篇2

关键词:头顶一颗珠;病虫害;发生;防治

头顶一颗珠别名芋儿七、头顶珠、狮儿七等,以干燥根状茎及根、果实入药,主产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陕西等省区。湖北省主产于神农架林区和恩施州,十堰市、宜昌市也有少量分布,属于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进行了野生变家植技术研究,目前在恩施、宣恩、巴东、建始、鹤峰等县市高山地区有少量人工种植[2,3]。近年来,头顶一颗珠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现将其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锈病

病原危害叶片,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在叶片背面,裸露,褐色。冬孢子堆叶两面生,裸露,黑色,可多次重复侵染。在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蔓延迅速。防治上,收获后将残株病叶收拾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发病初期用0.2°bé石硫合剂、97%敌锈钠400倍液喷雾,每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

2褐斑病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边缘红褐色,中心灰白色。后期病斑内出现小黑点,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部分成红褐色,最后逐渐枯萎死亡。5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较重,一直延续至10月。防治上,冬季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彻底烧毁病残组织,减少病菌来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0倍65%的代森锌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d喷1次,连续喷3~4次。

3根腐病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发病植株根部组织初呈褐色,进而腐烂变成黑色水浸状,只剩下纤维状物。地上部叶片变褐至枯黄,变嵌下垂,最终整株死亡。5月初开始发病,6月危害严重,直至收获。防治上,选择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作栽培地。高畦栽种,忌连作;移栽前,用50%利克菌19.5kg/hm2拌土撒匀,或65%代森锌200倍液均匀喷洒进行土壤消毒;选用健壮无病种苗移栽,移栽前用1∶1∶150的波尔多液浸泡10~15min,晾干栽植[4]。或育苗时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病穴中施一撮石灰粉,并用50%退菌特600~1 000倍液全面喷洒病区,以防蔓延。

4菌核病

菌核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早春低温期开始产生菌丝侵入根部。菌核病从土壤解冻到出苗时为发病盛期,土壤湿度大,温度低,透气性差或氮肥过多时易发病。出苗前如土壤温度低,湿度大,往往造成菌核病的流行,蔓延后可导致成片死亡。防治上,选用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早春注意排水,早松土,勤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水分,防止珠床过湿。移栽前,结合施肥,用菌核和多菌灵各10~15g/m2处理土壤。早春头顶一颗珠出苗前浇灌1%硫酸铜溶液或波尔多液120~160倍液。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或1%~5%石灰乳液对病穴、病区进行土壤消毒。病害发生期可喷洒代森锰锌800倍液、波尔多液120~160倍液、30%菌核利500~800倍液防治。

5黄凤蝶

又名蛔香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以幼虫为害,幼虫于夜间咬食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剩叶柄和叶脉。5~6月开始为害,7月下旬至8月为害较重。防治上,人工捕杀,幼虫发病初期和3龄期以前,抓紧人工捕捉;或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杀,每周喷1次,连续喷2次。

6金针虫

属鞘翅目,叩头虫科。种类较多,主要有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以细胸金针虫危害最甚。土壤解冻后,金针虫开始活动危害。越冬幼虫在4月至5月上旬移动到表土层,吞食根部,使幼苗和植株萎黄枯死,造成缺苗、断畦,是金针虫发生最盛时期。随着植株的生长,危害逐渐减轻。金针虫将茎或根部咬成缺口,或钻孔进入内部。受害植株由于水分、养分的输送受影响,呈现黄萎状态。有的植株因茎部被咬断而死亡,或因伤口感染其他病害而腐烂。该虫以成虫和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5月中旬开始出现,6~7月下旬为产卵期,卵大多产在3~9cm深的土表层。卵期15~18d,孵化出幼虫,对头顶一颗珠进行危害。幼虫老熟后,8~9月间在土中化蛹,蛹经过16~20d羽化为成虫。此虫对干燥的抵抗力弱,对湿润的抵抗强,所以在湿度大和较黏重的土壤中最多。防治上,每50kg种子用40%的敌百虫、敌敌畏乳剂150g拌种,可有效杀

灭虫卵。

7参考文献

[1] 陈绍成.头顶一颗珠的生药学研究[j].中国药业,2008,17(10):65-66.

[2] 许沛虎.头顶一颗珠内科临证举隅[j].时珍国药研究,1994,5(4):9.

篇3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农村基层

1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要求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农村基层定向)培养具备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工作能力,能在农村基层从事预防保健、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检验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实用型公共卫生专门人才。达到这个培养目标各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要适应农村基层疾病谱特点及农村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实际,扎实掌握方法学和卫生学等知识并具备相应技能,使培养的学生既有丰富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又具备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城乡生活饮用水监测与干预、食源性疾病监测与干预、城乡居民营养和健康监测与干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因素监测与干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与常见病的监测与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等能力。

2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属于方法学。《流行病学》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主干学科和主要技术支撑,教学中侧重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实际结合起来,加强现场流行病学内容的讲解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课程以流行病方法案例讨论为主,辅以方法学的综合性应用;《卫生统计学》主要任务是健康相关因素的信息管理与统计分析及评价,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基层公共卫生数据的特点,安排SPSS统计学软件教学和案例讨论内容,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应当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牢固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尤其在食品营养与食品检测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技术训练并重的原则。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倡导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环境卫生学》教学内容要和农村基层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加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内容的教学,如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土壤卫生、环境污染性疾病、家化产品卫生、环境质量评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应急处理等内容。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内容上注意理论知识与农村基层职业卫生相关实践应用的融合,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案例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内容安排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辅以少量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根据国家学科调整,将儿童少年卫生、儿童保健及妇女保健三个学科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阐述的新的学科体系。《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保健要求,以及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的新型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幼保健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的保健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贵良,梁维君,刘爱忠,等.新的公共卫生形势下深化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3):52-53.

[2]叶运莉,杨超,张俊辉,等.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思考与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2084-85.

[3]王丽娜,付华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下谈《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3,40(8):170,178.

篇4

所谓价值取向,即价值标准所取的方向。校长的教育科研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他们的价值观对教育科研认知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本文根据校长在教育科研目的、领域、方法和结果等方面所具有的认知与行为表现设计出16个基本问题,编制成问卷。主要采用调查法、统计法及非概率抽样(质量抽样)等方法,对笔者所在学校近四届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学员展开调查,调查样本数240人。

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校长科研价值取向的调查包括教育科研的目的、领域、方法和成果四个方面。

1.目的取向:重功利而轻问题

教育科研目的是指研究者开展教育科研希望得到的结果。为了解校长的科研目的,研究设计两个调查问题,调查与统计结果详见图1。

从统计数据看,大多数校长(66.0%)开展教育科研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自己的工作业绩和评职称等需要;少数校长(34.0%)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深入到校长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目的看:大多数校长(72.0%)主要是为了评职称需要,少数校长(27.0%、32.0%)分别是为了形成教育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和经验的需要,其他目的为11.0%。进一步的访谈调查也印证了大多数校长搞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一是为了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二是为学校“贴金”,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三是为了个人的某种需要,如评职称需要等。只有少数校长把教育科研作为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由此可见,多数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科研目的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思想和功利行为,而弱化了问题研究。

2.领域取向:重个体而轻校本

教育科研领域特指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范围。为了解校长在这方面的价值取向,研究设计了七个多重选项,调查与统计结果详见图2。

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校长(71.0%)科研内容的方向和范围主要集中在学科教学研究,部分校长(46.0%)进行德育研究,而对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等进行研究的校长较少。在进一步的访谈调查中发现:他们研究内容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学科教学的基础研究,而对本校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少,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比较差。

可见,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长重视教师个体发展研究,轻视学校整体发展研究,很少从管理者的视角去系统研究学校问题,忽视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的专题研究。

3.方法取向:重量化而轻质性

教育科研方法是研究者从事科研活动采用的手段、方式、工具和程序。校长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的调查与统计结果详见图3。

从统计结果看,运用经验总结法开展科研的校长最多(59.0%),依次减少的是:调查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和文献法及其他方法。进一步的访谈调查表明,校长对科研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如对教育实验法的认识只停留在具体操作上,而对如何控制变量却一无所知。他们还反映自己从事科研活动采用的手段、方式、工具,一是比较传统,二是操作和运用困难,三是效果不理想。

总之,农村中小学校长量化研究范式用得比较多,而且大多比较单一、肤浅,而质性研究范式用得比较少,实质是研究方法“重量化而轻质性”的取向。其原因:农村中小学校长缺少对科研基本原理的整体认识,缺乏对教育科研方法、技术的深层理解和全面把握。

4.成果取向:重数量而轻质量

教育科研成果是通过研究揭示出来的规律和原理,或者是科学结论。校长形成科研成果的调查与统计详见表1。

论文数量的分布:校长在国家级和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的人数占22.0%,一般正式刊物的人数占58.3%,非正式刊物(无刊号)的人数占61.7%;多数校长只发表过1~2篇论文,只有极少数为5篇论文以上;有近三分之一的校长没有发表过论文。

论文质量的状况:少数校长(22.0%)能在国家级和省级核心期刊,多数校长只能在一般正式刊物或者非正式刊物(无刊号);进一步的访谈调查了解到:多数校长更关心是否有正式发表的论文,追求的是论文数量,而对论文质量关注较少,并认同自己研究的问题不深入,论文质量不高。

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虽然大多数校长都发表过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但论文的认可程度普遍较低,其质量水平普遍不高。由此说明大多数校长对研究成果有“重数量轻质量”的价值倾向。其原因:功利思想太重,无研究过程,导致研究结果拼凑,缺乏创新成分,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都不大,形成“泡沫成果”。

以上统计与分析反映了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科研目的功利性色彩浓,科研内容的方向和范围还局限于教师个体的需要,科研方法是“多量化少质性”,科研成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实质是校长科研价值取向的一种偏离。

建议

针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科研价值取向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笔者认为,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研目的要基于问题与发展

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教育科研的核心价值取向。因此,校长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强化主要目的。校长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基于解决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要,因此要有问题意识,要有发展意识,需要强化其主要目的;“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等是教育科研的次要目的和附加功能,需要弱化。第二,消除影响因素。功利思想和行为是制约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之一。校长要逐步消图除这种影响因素,要树立正确的科研目的观,要不为名不为利,明确科研动机,端正科研态度。

2.科研视角要立足人本和校本

一个研究者需要从总体上把握自己从事的研究领域和可能涉及到的范围,同时又要了解各领域现有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课题的分布情况。这样,研究者才容易找到研究的突破口,有利于对研究方向作出抉择。因此,中小学校长选择研究方向和范围的价值标准,既要重视学生和教师个体发展研究,还要重视学校整体发展研究。

首先,校长要把人本研究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即把学生和教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着力研究当前教育教学中有关学生的基本问题、疑难问题、热点问题以及有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其次,在选择研究对象和范围时,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教育科研,尤其要站在管理者的高度,研究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和学校整体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校本研究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本校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科研方法要统整量化与质性

针对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单一的方法难以解释说明教育中的疑难问题。单一的方法在突出自身优势的同时,也总是凸显其蕴含的缺陷,因此需要校长有多元的视角,实现多种方法在不同层面上的整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是两类基本范式,将二者整合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量化研究是采用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的一类范式,它包括教育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教育测量法等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则强调在自然的情境下采用无结构访谈、参与性观察等方式开展研究,它崇尚的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其主要方法有: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反思性研究和追踪研究等。这两种研究范式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各有侧重,各具优点和不足,而且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正好相互弥补。

因此,校长的研究视野不能单一地集中到“量化”或“质性”上去,而应主动打破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界限,从解决问题的实际出发,强调教育研究过程中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结合。只有这样,教育科研才有效力。

4.科研成果要注重实用与创新

农村中小学校长形成的科研成果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更需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准。

第一,自定数量指标。校长应该具有成果意识,每个校长可以为自己设计一定的成果周期和数量指标,还可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提出成果要求。

篇5

上传:张秀颀 时间:2011年12月8日 点击:2214

序号 题型 题目 备注 答案

1、 单选题()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

资助。 C

2、 单选题 ()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 A

3、 单选题 ()的重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B

4、 单选题 ()是测量的正确程度,即测量结果所能显示测量对象所需测量特质的程度。A

5、 单选题 ()是对科学问题的提炼、分解及解决的过程。D

6、 单选题()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

论著之分。 B

7、 单选题()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

述、文章、简讯(简报)等。 B

8、 单选题 ()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对研究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 A

9、 单选题 ()是反映论文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评价科研成效的公开尺度。 B

10、 单选题 ()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 A

11、 单选题 ()是科研选题的使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 A

12、 单选题 ()是科研意义中最基本的意义。A

13、 单选题 ()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C

14、 单选题()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

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B

15、 单选题 ()是为了申请相应的学位或某种学术职称资格而撰写的研究论文。 D

16、 单选题()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也是追踪国内外科研前沿最

直接的科研信息来源。 B

17、 单选题()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属于弹性思维基本类

型之一,与收敛思维相对。 A

18、 单选题()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

使用的研究方法。 B

19、 单选题()是指在某一领域中,针对某些热点问题而举办的学术会议。规模较小,但

议题较为重要。 C

20、 单选题()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学术代表而举

行的学术会议。此类会议规模相对较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较多,影响面广。A

21、 单选题()是追求事物的原本,以探索事物的本质为目的,以发现事物的内在的、特

定的规律为目标。 C 选项一 A.课题规划 A.理论性 A.理论性科研论文 A.效度 A.课题规划 A.学术著作 A.网络论文 A.判断 A.论文撰写 A.论文撰写 A.提出问题 A.创造学术价值 A.判断思维 A.指标评价法 A.科学论著 A.综述性文章 A.发散思维 A.科学方法 A.团体固定会 A.代表会议 A.常规认识

()是最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研究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一切科

22、 单选题 C

学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 23、 单选题 ()一般有独著、合著、编著、主编、编写等类型。

C

A.科学方法 A.科学论著 A.判断思维 A.物理模拟 A.学术腐败 A.推理思维 A.科学方法 A.跳跃性 A.科研方法

A.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 A.科学方法

()一般指对研究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亦指突然跃入脑际的,

24、 单选题 D

能阐明问题的思想。 25、 单选题 ()指以模型和原型之间在物理过程相似或几何相似为基础的一种模拟方法。A()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参与,并需要职能部门干26、 单选题 A

预。 27、 单选题 ()属于弹性思维范畴,通过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开拓研究者的思路。

B

()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即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进行观察、测量、计算、存

28、 单选题 B

储信息的各种物质手段。 创新思维的()是指研究者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局限,并且

29、 单选题 D

能够根据具体的科研对象自由、灵活地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 30、 单选题 对缺乏科研实际经验的初学者,()的选取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31、 单选题 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B D

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形成的基础,而新的科研方法的发现和创立,又使

32、 单选题 A

科研工作得以有效的进行,从而促进科学和技术的新飞跃。

科研的()阶段是把以确证的假说同原有的理论协调起来,统一纳入到一个自

33、 单选题 治的理论体系或技术体系中,使其形成结构严谨、内在逻辑关系严密的新理论体C

系。

34、 单选题 科研的()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35、 单选题 科研方法中,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其中不包括()

A B

A.提出假设设计

A.确立科研课题 A.大前提 A.科研方向 A.针对性 A.文字 A.功能抽象 A.工具法 A.夺取式

36、 单选题 科研规划中,()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B37、 单选题 科研课题收集的标准不包括()

D

科研论文是以()形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记录,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种直接体现,38、 单选题 A

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39、 单选题 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C

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

40、 单选题 A

于论文检索的哪种方法() 抄袭剽窃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学术腐败现象,是对科研规范破坏力极大的一种学术

1、 多选题 BCD

腐败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有() 2、 多选题 成果查新时,关键词的选择应注意些什么() 3、 多选题 创新思维的特征有()

ABCD A.检索词是否覆盖查新点 BCD

A.突发性

4、 多选题 从科研领域考虑,科研论文一般分为()等基本类型。 5、 多选题 从期刊论文性质及作用的角度出发,期刊论文的特点有() 6、 多选题 代表性的弹性思维有()

7、 多选题 对光纤光栅的作用方式而言,包括()

8、 多选题 对某一科研部门或课题组而言,科研规划主要包括() 9、 多选题 发散思维中,基于光栅性质的研究方法有()10、 多选题 根据会议延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等差异。11、 多选题 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科研课题的来源有()12、 多选题 就认识层面而言,认识活动可分为()13、 多选题 科学观察的原则有()

14、 多选题 科学实验缺陷的产生主要有()等原因。15、 多选题 科研的特点包括:()

16、 多选题 科研方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17、 多选题 科研工作者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初学者应该做到() 18、 多选题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的原则有()

19、 多选题 科研课题立项后,需注意处理好()相关事宜。20、 多选题 科研论文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21、 多选题 科研论文的质量把关有()等方式。22、 多选题 科研论文评价的原则()

23、 多选题 科研论文文献检索具有如下重要作用()24、 多选题 科研思维具有哪些特点()25、 多选题 科研选题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有()26、 多选题 科研中,现代方法包括()

27、 多选题 课题设计书是课题方案设计的实现形式,一般可分为() 28、 多选题 论文编辑加工设计的范围较广,一般分为()29、 多选题 论文检索的方法有()

ABC A.理论性

ABCD A.原始报道 ABCD A.发散思维 ABCD A.机械传感方法 ABC A.科研方向 BC

A.震动传感方法

ABCD A.长期会议 ABCD A.指令性课题 ACD A.常规认识 ACD

A.客观性原则

ABCD A.实验假象 AB A.科研继承性

A.正确的科研方法对科研工ABC

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BCD

A.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

ABCD A.科学性原则 ABCD A.确认立项,填报计划 ABC

A.研究的科学性

ABCD A.健全的监控规程 ABCD A.公正性原则 ABCD A.资源开发 ABCD A.客观性 ABCD A.提出问题 BCD A.客观方法 AB A.研究性课题设计书 BCD A.文摘加工 AB

A.工具法

30、 多选题 论文投稿成功的原因有()ABCD A.专业论文为重点

捕捉信息,是思维探索和理论抽象的事实基础,也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

1、 判断题 √

手段。() 参会者在会议上的口头报告或张贴报告不论是否通过大会论文评审组的评审,都

2、 判断题 ×

会由大会统一印刷成论文集并公开出版。() 3、 判断题 查新机构保证对本合同及所附材料的技术内容在查新工作期内保密。() 成果创新查新是科研论文投稿前应当首先进行的工作,此项工作不可轻视。

5、 判断题

()

4、 判断题 查新完成后,查新机构对有关电子、纸介材料应予以存档,永久不得销毁。()×

是实现科研成果退出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科研人6、 判断题 √

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 根据科研论文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大小,可以设计出高级科研论

7、 判断题 ×

文、中级科研论文、和低级科研论文三种评价等级。() 科技文献稿件可以一稿两投或者将本来属于篇文章的内容拆成两部分,作为两篇

8、 判断题 ×

文章投稿。() 9、 判断题 科学方法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

×

科学工作者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必然希望尽快公诸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承

10、 判断题 ×

认,期刊论文是唯一的有效途径。() 11、 判断题 科学论文的学术性是指科研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科学认识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高度抽象,是对事物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

12、 判断题 √

握,属于高级认识层面。() 科学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起到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变化的作用。

13、 判断题 √

() 14、 判断题 科学研究对象从广义上讲,是指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方法问题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15、 判断题 √

题,事关科研工作的成效。() 16、 判断题 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创新,科研过程绝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步骤。() √ 科研抽象侧重事物的统一性而往往忽略其差异,若使用不当则很容易以偏概全,

17、 判断题 ×

得出错误的结论。() 科研的目的是发现别人未发现的真理,而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则是确认

18、 判断题 √

这种科研成果的正式而有效的主渠道。() 19、 判断题 科研方向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

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

20、 判断题 ×

类。() 21、 判断题 科研课题的可行性原则包括研究基础、试验设备和智慧技能。()

科研课题方案中,实验型方案设计一般指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造作的手

22、 判断题 ×

段,对科研课题的具体内容与方法进行设想和计划安排。() 23、 判断题 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科研论文,就发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会议论文3种基本

24、 判断题 √

类型。() 25、 判断题 科研思维的过程是:科研问题科学思维方式认识成果。() 26、 判断题 科研思维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科学思维方式。()

√ √

27、 判断题 科研思维属于抽象思维,而逻辑性是抽象思维的一种基本特性。() √

科研选题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查阅文献构建方案确立课题。

28、 判断题 ×

() 29、 判断题 科研中,模拟方法可以作为最初的实验研究之用,也可以代替真是的实验。()×科研中期是问题的研究与阶段成果的积累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资料30、 判断题 ×

收集,文献阅读,研究思路整理,以及科研选题方略设计。() 31、 判断题 克隆干细胞造假事件属于学术腐败急功近利经典案例。() 32、 判断题 课题调研,收集科研信息,是科研工作初始阶段的必要过程。()

√ √

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仔细填写,初稿讨论,意见综合,修改报送"。

33、 判断题 √

() 理论性科研论文的镇南关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

34、 判断题 ×

分析。()

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引文检索法。()

35、 判断题

×

篇6

【关键词】高校 科研评价 指标体系

一、高校科研评价方法

高校科研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具体来说,同行评议法是最常用的定性评价法、经济计量法等是定量评价法中使用最广泛的,综合评价法则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多指标综合法等。

(一)定性评价法

英国科研评估(RAE)的评估方式就是以同行评议为主。评估组成员由来自不同机构的资深评价人员组成,他们不代表某一特定团体和某些可能的受益者,仅代表个人进行客观的评估。此外学科组还和海外专家进行商讨,以确保评价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德国科研机构评价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同行专家评议形成评估报告,专家先阅读以定量数据为主的状态报告,然后实地考察了解情况,最后通过集体讨论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

(二)定量评价法

文献计量法是目前定量评价法中被常用的一种方法,早在70年代,发达国家就相继展开了通过统计分析专利文献以达到科研评估目的的活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探索基础研究及其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方法,支持研究科学出版物指标的文献计量学的早期工作。目前,欧洲的一些科研机构走在了文献计量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前沿,如英国的苏塞克大学、荷兰的莱顿大学等。而经济计量方法主要用于评价科研院所科研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该方法比较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分析。

(三)综合评价法

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层次分析法,它是一种将与决策有关的要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上体现出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运用。此外,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及E.Rhodes于1978年提出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采用数学规划的方法,从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去评价决策单元的有效性。20世纪90年代,科研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迅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法、灰色系统方法、物元分析等方法也纷纷被引进到科研评价方法的研究领域中来。

二、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

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英国的RAE要求每一所高校都必须提交有关科研情况的质化材料和量化材料,侧重于对科研产出进行评价,评价指标除论文、书籍、杂志文章和科研获奖之外还包括与科研机构、环境、科研发展战略相关的资料,此外还包括科研基金与科研奖金的来源和数量、研究生的数量、赢得同行尊重等指标。法国通过将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相结合,利用资源指标、竞争力指标、战略指标对科研管理进行评价;用投入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关系指标对科研水平进行评价。澳大利亚将大学评价指标分为文献计量指标和非文献计量指标。文献计量指标以发表的文献著为基础,包括专利、书中的章节、定期刊物文章专论、会议文献等,以及这些文献著作中引用的参考文献;非文献计量指标则包括科研人员数量、外部科研基金额、荣誉和奖励等。2000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美国最佳研究型大学”年度评价报告中采用国家院士人数、博士学位授予数、科研经费总量、教师获奖情况、联邦科技经费数等九项评价指标。

我国第一个高校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于1988年设计完成,包含有研究方向和任务、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研究队伍和条件3个层次共25个指标,并对每个指标赋予了相应的的权重和数值。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每年《中国大学评价》,其中对于高校“科学研究”状况的评价,分别以高校SCI、EI、A&HCI等论文收录数指标,以及高校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授权的专利、获得的国家级奖励、争取到的科研项目与经费等指标对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进行排序。唐慧君(2006)从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两个方面考察大学的科研成果,选取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作为一级指标;将人力、项目、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建设为科研投入下的二级指标,将成果转化、论文、著作、专利及获奖作为科研产出的二级指标。王雪珍(2007)从科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设计了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王瑞文提出通过建立固化指标和浮动指标对高校中的科研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固化指标包括仪器设备、硕博点数、研究人员数等;浮动指标则包含论文及著作的发表、科研立项完成情况、文献引用的数量、成果奖励以及专利申请、授权的数量等。高宏利、李作学、王前(2011)提出了从科研队伍、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科研收入和学术声誉5个维度来评估高校科研水平,并对5个维度中的19个反映高校科研水平的具体相关要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总结体会

可以说,高校科研评价在评价方法的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都向前发展了,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但高校科研评价仍存在不足的地方,如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全面,指标的选取、权重的确定都还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评判,使得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此外有些高校科研评价的研究主要围绕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数量,有的甚至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结果仅仅和一些激励和惩罚相挂钩,并没有紧紧围绕高校的使命和战略目标,使得评价仅仅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导向作用。

今后在高校科研评价中,笔者认为有待进一步探索的是:①科研评价的分类研究。探索出适合不同学科类型的高校评价体系,如分别构建文科类、理科类和工、农、林、医科类科研评价体系;②将高校的战略引入到科研评价中来,使得科研评价和高校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建起适合高校科研发展的战略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使得评价更具有前瞻性、导向性。

【参考资料】

[1]唐慧君. 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及应用[D]. 湖南大学,2006(5).

篇7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质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带动了全国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也对各中小学的校长和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已渐渐为广大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所接受,而且有的教师也尝试着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科研活动。但是,对所有的教师来说,“怎样做科研”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且中小学教师在做科研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教学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做科研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把科研和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更是让他们措手不及。所以,中小学教师在做科研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一,很多教师不知道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做科研就是像一些理论型专家一样研究一些教育理论问题,所以就把做科研和自己的教学割裂开来了。

第二,很多教师不会运用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尤其是不知怎样运用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质的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方法介绍比较多,所以许多中小学教师也开始运用一些这样的方法,如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但他们对到底什么是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还不能真正理解,只是一味追求形式。相反,对量的研究(quanfitafiveresearch)方法的介绍却不如20世纪80、90年代那样多了,而且出现了反对量化的趋势。这也促成了许多中小学教师不知该怎样做,“到底要不要量化?”“哪些需要量化?”等问题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不少烦恼。

第三,很多教师不会写论文,往往把学术论文写成普通的作文,很难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现给大家,等等。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小学教师怎样运用研究方法的问题。因为这一过程是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步,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对教育科研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本文主要从如何运用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谈中小学教师怎样做科研。

当然,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理解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恰当选择和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来做科研。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

中小学教育科研指的是在中小学校里进行的,以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探索学校里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同外部相关现象的关系的认识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不同于一般的科研,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因为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的。

第二,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微观研究为主,因为中小学教育科研通常都是校长和教师围绕某个具体实际问题展开的,如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校本课程、教育方法、研究性学习课程等研究,多是范围比较小而且具体灵活的研究。

第三,中小学教育科研以行动研究为主。因为行动研究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强调理论为实践服务,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合作研究,为解决实际问题寻找答案。中小学教育科研就是根据实际教育教学I.口]题展开的,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应是同一个人或一个共同体,这正是行动研究所要求的。

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因为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而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教师。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必须了解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选择和运用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来进行教育科研。

三、中小学教师怎样做科研——如何运用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师做科研是离不开选择和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的,而现在最普遍的教育研究方法就是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对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文不再赘述,只从二者适用的范围及结合的角度,谈谈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怎样选择和运用它们。

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做科研时,要恰当运用这两种研究方法,首先就要根据两者的适用范围来选择和运用。

(一)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文所采用的“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定义主要是参考了陈向明教授的观点,即“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Ⅵu“量的研究(又称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对一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不同著作和期刊关于这两种研究方法的论述的学习,笔者认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正因为二者的研究目的、研究过程是不同的,所以二者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首先,从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内在含义来看,它们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

量的研究主要是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所以它比较适合对一些数量关系比较明显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如对“教育结构与教育投资、学生的身体状况”等的研究。

质的研究则是对事物全面整体的理解,不限于量化的部分,所以它比较适合运用到一些很难量化或者不能量化的教育现象中,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同学科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信念、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焦虑心理”等的研究。

其次,从这两种研究方法操作过程的具体要求来看,它们也适用于不同的范围。

量的研究不强调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只重视操作工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它比较适合对研究者不太熟悉的或较大样本的对象进行研免在教育科研中的典型例子就是对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如对“学生成绩及其影响因素、学生性别与自我评价的关系、师资学历与职称的关系”等的研究。

质的研究则强调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研究者在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中,通过归纳分析各方面的资料,对被研究者的行为进行解释和意义建构,探讨的核心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它比较适合对研究者比较熟悉或者比较小样本的、具体的对象进行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典型例子有对“学生个案分析、学生档案袋评价、教学案例分析”等的研究。

以上是根据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含义和操作过程的要求,来分析它们的适用范围的,教师在做科研时应据此选择和运用质的或量的研究方法,但并不意味着将这两种研究方法完全对立、相互分离,教师可以结合使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因为在具体的教育科研中,教师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描述,只用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是不能对这个问题获得全面细致的了解和认识的,所以中小学教师做科研时,要恰当地运用这两种研究方法,此外,还可将二者结合使用。

(二)教师如何结合使用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

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教师应如何结合使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而且困难的问题。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比较少的。笔者认为,司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的特点来决定怎样选择研究方法。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看待所研究的问题,从而根据问题不同侧面的性质来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例如,“教师评价的研究”,就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进行量的研究,而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则进行质的研究。

教师也可以对同一问题的同一侧面混合使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设计上把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完整地结合在一起,采用马克斯威尔(MaXwell,J.1995)提出的结合方式:

(1)顺序设计,指的是两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存在先后顺序,先用量的研究或质的研究,再用质的研究或量的研究。例如,“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就可以先对较大样本的学生做一个统计调查,然后根据研究问题的重点选择一部分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座谈、访谈,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分析他们在问卷中的回答。

(2)平行设计,指在同一项研究中同时使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并进行相互验证与补充。例如,“小学生辍学的研究”,就可以一边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抽样调查,一边对学校、家庭的环境和学生的活动进行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然后对从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相关检验和相互补充。

(3)交叉设计,指在研究开始的时候使用一种研究方法,然后随着研究的进行,在继续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结合使用另一种方法。这种结合方式实际上就是前两种方式的混合,可以使两种方法相互补充。例如,“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可以先对学生做一下观察,然后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的深度访谈,最后对将各种研究结果加以综合。

其次,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点来选择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研究时,要对研究对象的特点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研究方法。例如,“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研究”,教师就不能只用调查的方式来进行,而应根据其年龄、身体、心理发展等特点,通过访谈等方式加深对小学生的理解,然后采用上面的任何一种结合方式来进行研究都可以。

第三,教师还要根据研究的环境特点来决定怎样运用研究方法。

教师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外部或内部的环境的限制,教师应对这些环境进行分析,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自己的研究。例如,“学生评价的研究”,一定会受到外部环境如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同伴和内部环境如学生的影响。这样,教师就应该根据这些环境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查或访谈,结合使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方法对如何评价学生进行分析,当然也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任何一种结合方式。

篇8

 

《医学科研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基本科研方法的讲解、医学文献的阅读、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等,可以使医药专业的学生了解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对专业的热爱。为今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做好铺垫。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原来的培养临床医生转变到了培养全面的医学创新人才。医学创新型人才应有浓厚的创新意识、高尚的创新人格、丰富的创新知识、饱满的创新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高超的创新能力、科学的创新实践[2-3]。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很多医学类院校都在研究生中开设了《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这两门课程,以达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的。近年来,逐渐在本科学生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程。

 

在医学科研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门课程[4-6],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我校的医学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有的专业两门课程都学习了,有的专业只学习了一门课程,两门课程都学习的专业中,有的设置在同一学期,有的设置在不同的学期。为了探讨课程设置的最佳效果,我对这几类班级做了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2级医学本科本学期开设了《医学统计学》的班级为研究对象,分成三大类,分别是在学习《医学统计学》之前没有学习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在学习《医学统计学》之前的某学期学习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以及在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同时正在学习《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在这三类中分别随机选择一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甲班、乙班和丙班,共208人。这三个班级所使用的《医学统计学》和《医学科研方法》的教材一致,授课学时、内容相同。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给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录入和分析均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2.1 调查问卷结果

 

在整个学期的教学结束以后,对所选三个班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表2。

 

三、讨论

 

《医学科研方法》这门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为:科研设计的基本概念、科研设计的三要素、科研设计的原则、科研设计的类型、动物实验、医学文献的阅读、医学论文的写作等。《医学统计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的分类、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等。

 

在本次调查中,上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对科研的兴趣和了解比未上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要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医学科研方法确实有开设的必要,能让学生们在本科的学习阶段对科研有所了解,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

 

在内容上,医学统计学中学生们会学习到的统计学方法,都是与医学科研方法中学习到的科研设计类型相对应的,在没有上过医学科研方法课程的班级中,就需要教师额外给学生讲解相对应的科研设计类型,并且还要给学生解释统计在医学中的应用,这就耗费了上课的时间,且很多学生在上课时简单的讲解中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各种科研设计类型。如果两门课程分开两个学期进行教学,学生们对之前的内容就会有所遗忘,因此乙班和丙班两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将两门课程放在同一个学期教学能促进相互的理解,内容上显得更加的连贯。

 

本次研究只是对《医学统计学》和《医学科研方法》这两门课程在内容理解上的相互促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为以后的学生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效果不仅仅是由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开课顺序决定的,对教学效果有影响的还有教学模式,要将好的教学模式与合理的培养方案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实际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篇9

随着公共管理和公共财政的推行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课题制的推广。使科研机构的财务活动及其面临的财务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迫切需要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科研机构的财务分析一直是一个弱项。在现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仅设计了一些财务指标,缺乏系统的财务分析体系。有些人对科研单位的财务分析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主要是针对如何执行现有财务制度的对策建议,尚未突破现有制度的约束,研究的思路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缺乏对科研机构财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财务分析指标、财务分析程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有些科研院所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为导向,设计了一套绩效评价体系,相比相之下,有很大进步,但缺乏通用性。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健全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从而限制了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①财务管理的监控作用难以发挥。财务指标不完善,财务分析工作滞后,使管理者、出资者等利益主体难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科研机构的财务资源状况、资产管理状况等财务信息。②限制了财务管理对单位内部收益分配的监控作用。在单位内部的收益分配上,由于缺乏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导致有些单位以账面收入为增发工资福利的考核指标,在收入尚未变现的情况下,实际上是以负债兑现。③财务管理对单位绩效的监控作用,制约了激励和约束作用的发挥。财务分析指标不完善,不利于考核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不利于考核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2.建立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必要性

从本质上讲,财务分析是对经济组织的财务信息的加工、创造和再利用,它具有预测、评价、决策、查明问题原因的功能,其目的在于评价过去、掌握现实和预测未来。对于科研机构来说,探索和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分析体系,是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强化主管部门财务监管的需要。

1)财务分析是财务报表的扩展和深化

财务分析不同于财务报表分析,二者在分析对象、分析范围和分析广泛上有显著不同。财务分析的对象是经济组织的财务活动(包括财务报表),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依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就范围看,财务分析涉及经济组织的一切财务活动,包括财务报表内外的信息,报表分析限于表内及相关信息,就分析方法看,报表分析的方法比较简单,多采用初级数学,而财务分析采用的方法比较复杂,包括数学、经济学、统计学等。

2)财务分析是单位绩效评价的基础。

绩效评价是对管理当局绩效的“标识”,但不能发现问题和成绩的原因,而财务分析是绩效的基础和深化,可以挖掘问题的成因,可以使绩效得以量化。依据财务分析进行的绩效评价不同于考核,考核的主观因素较多,而基于财务分析的绩效评价依据主要是客观性指标。

3)有利于完善科研机构的委托关系契约。

对于科研机构相关利益者来说,由于委托——关系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利益者如主管部门、单位出资者和债权人所掌握的信息少于人,需要对人披露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判断人即科研机构管理当局履行契约的程度。

4)有利于掌握科研机构资源使用情况和评价服务能力。

科研机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事公益事业的能力离不开财务支持,单位运行中的问题最终可集中反映到财务上,财务分析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功能,通过财务分析,可使科研机构管理者和相关利益者及时掌握单位财务资源状况及持续从事公益事业的能力,发现单位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及时采取得力措施。

5)有利于加强主管部门对机构的财务监管。

通过对科研机构的财务分析,可及时、客观地向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财务信息,使决策者及时了解和掌握各个科研机构的经济运行秩序、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从而可及时、真实地考核科研机构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

3.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原则

1)  区分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及其分析目的。

财务分析的基本目的是对科研机构一定期间的运营、财务效益、持续从事公益事业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以查明其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财务分析主体是指对经济组织进行财务分析的个人、组织等。不同的主体在同一经济组织中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因而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不同,如投资者关注投入资源的使用,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债权人关注还本付息能力等。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取决于自身的利益需求。不同的分析目的需要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信息需要不同的分析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

对于科研机构而言,财务分析的主体可分为主管部门、科研机构管理者和社会相关利益者。主管部门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财务监管,关注投入资源的使用,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社会相关利益者主要关注的是单位的运行是否符合其宗旨。因此,在建立财务分析体系时,应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2)科学设置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按照“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操作简便、信息客观”的原则制定,依据科研机构的业务性质,合理确定核心指标及各影响因素指标,根据不同分析目的,设置多层次指标体系,依据综合全面分析的要求,同时设置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2)  合理选择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体系包括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不同类型的方法所用的耗费不同,所获得的财务指标评价也不同,为此,应以成本效益原则和指标重要性为依据,合理选择适用的财务方法,例如,对于单位整体业绩的评价,宜选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于单位某一方面的分析,宜选择比较分析法成比率分析法等。

4.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设想

经过改革,科研机构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企业性科研机构,非营利性机构和公立事业单位并存的格局,在公立事业单位中,既有准政府部门(执行部门政府职能),又有以从事商务活动并获取收入为营利组织,也有半企业性质的单位。更为重要的是,科研机构自身业务活动以科研为主,科研活动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非直接营利性的特点,因此,财务分析体系的设计必须考虑这些特点。综上所述,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设想如下:

1)确立合理的财务分析程序和分析步骤。

财务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在理论上尚

有争议,但通常认为,财务分析的一般程序应包括准备、实施、评价和报告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匀有相应的步骤。科研机构的财务分析程序和步骤包括确定分析对象、财务分析准备,实施财务分析、财务评价和财务分析报告等。

2)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框架。

篇10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绩效;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中医外科学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19

Study on the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s an Example

Yang Qin, Li Wenlin*, Fang Yuling, Xu Chenche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Jiangsu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disciplinar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laborates its purposes, content and methods. Then, 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s of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discipline build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学科建设作为推动高校发展的重头戏,是高校各项建设的核心,其中科研能力则是考察学科实力的一项重要的标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作为高校绩效管理的核心构成,是衡量科研人员是否胜任的基础及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同时它也能够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培训计划和发展方向,为高校的人才流动与储备、激励制度、薪酬福利等方案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1]。如何客观、准确、高效地认定学科的科研业绩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本文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结合学科特色,以中医外科学为例,对单一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概念

1.1 绩效与评价

“绩效”是从管理学中引出的概念,指的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绩效

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XSK12)

第一作者:杨秦,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中医药文献分析,中医药学科评价。E-mail:

*通讯作者:李文林,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利用。E-mail:

被视为成绩与成效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评价”是指评定的事物或人物的作用或价值,是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这一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可能后果的反映。“绩效评价”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考评方法,评定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成员的发展情况,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的过程[2]。

1.2 学科绩效评价与科研绩效评价

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知识的分类形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是学术活动的平台。学科绩效评价是指某一研究主体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一定的学科对象,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衡量和考核该学科建设的业绩和成效[3]。科研绩效评价是在一定科研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以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预测和调控,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认知活动[4]。

同是绩效评价,学科绩效评价与科研绩效评价都是基于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领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评价。但是“学科绩效评价”,重点在于框定了绩效评价的对象是“学科”,但凡与学科相关的投入产出情况都可以被计入其中。跟“学科”这个名词框定的范畴不同,“科研”是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科研绩效评价”考量的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主体,需要更多地从动态发展的视角来进行评价。

1.3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

跟学科绩效以及科研绩效相比,“学科科研绩效”是一个内涵较小的概念,它把研究对象集中在学科专属的科研活动上面,强调的是学科科研的个体化特征,而非科研在众多学科之中的普遍特征。“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主要是根据高校自身的学科定位与发展,选取跟学科相匹配的评价方法对某一学科特定时间内的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其目的更多地是对某一学科的科研情况进行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对比。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兼具“学科”与“科研”双重属性,究其本质还是对科研活动的绩效评价。只不过在圈定了学科范畴以后,这一活动变得更加具体化。当绩效评价的对象被界定在某学科内部时,因为范畴较小,所以学科内部科研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比较容易把握,绩效评价的实施亦可以根据学科自身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2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要义

2.1 评价目的的导向性

实施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其目的主要是优化学科的科研产出,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通过学科科研的带动,来发展整个学科,提高学校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何谓评价目的的导向性呢?即根据学科在学校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科自身发展的状况,针对单学科的特点,从学科特性出发,有侧重有选择地实施科研绩效评价。具体来说,目的的导向性就是结合国家当前的科技政策和学校发展目标,有目的地引导教师紧紧围绕国家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科研活动,通过一些指标量化过程中的权重变化,引导科技工作向纵深发展。导向性原则是选定考核指标、确定有关权重大小的依据[5]。

从目的的导向来看,学科科研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科研水平的评价,针对被评价时间内的科研实力强弱以及所达到的程度,通过历史既往水平对现期做出认知上的定位;二是学科科研发展的评价,根据现有的学科科研基础、发展状况和态势,预测将来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其着眼点定位在未来,以提高未来某一时间段内的学科科研水平为目的。相应地,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目的也不外乎上述这两个层面。

2.2 评价内容的学科性

学科是通过持续地对某一科学领域或某一问题的研究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领域,经科学分类而形成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每一具体学科都有其明确、长远的学术发展方向、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学科特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再兼顾到学科科研绩效的导向不同等因素,这一系列的差异注定了科研绩效评价内容的不同。诸多由学科特性导致的差异,被称之为“评价内容的学科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分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5个门类,包括62个一级学科或学科群,676个二级学科或学科群,2 382个三级学科。学科分类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基础。不同的学科类别之间用以评价其科研绩效情况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探索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其研究产出除了量化成果外,较少考虑成果转化的问题。而医、工、经、管等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强,其科研产出还需要借助成果转化的情况来进行衡量。“评价内容的学科性”揭示的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在针对不同学科之间绩效评价的复杂程度以及同一学科内部科研绩效评价的独特性。

2.3 评价方法的匹配性

评价方法的科学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科研激励政策的公正性,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科研导向的正确与否。目前应用在评价领域的方法很多,如同行评议法、德尔菲(Delphi)法、360度考核法、文献计量法、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灰色关联度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集对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条件价值评价法等等。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及适用范畴。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性以及评价的导向具体确定。换言之,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具有学科适应性。评价方法的匹配性,指的是进行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中,能够根据学科绩效的特点,以及学科绩效实施的目的与导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或者几种评价方法。

3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思路

3.1 中医外科学及其科研现状

从学科领域来讲外科学可以被划分为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临床主干学科。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下属的重要的临床分支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再加上现代外科学的崛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已相对滞后,其现状堪忧。就当今外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模式来说,其专业分化日益细致,依据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基本上形成了庞大而又系统化的现代外科手术体系。而且,外科学基本上被西医外科学的概念所同化,形成了西医外科统领外科技术的局面。加上中医学方法论本身存在缺陷,过分强调继承而导致理论发展停滞,因而不能及时吸收并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导致对疾病的定义命名、病因病理、诊断方法、辨证分型仍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局限性,难以深入了解疾病本质。由于收治疾病的范围和危重程度的局限,加之缺乏或未能突出专业特长,中医外科临床诊疗的覆盖面越来越窄。中医外科研究已经从广泛的外科领域逐渐缩小到了皮肤、乳腺、肛肠、周围血管、骨伤等几个比较有特色的传统领域。

科研工作是中医外科建设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中医外科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是中医外科学建设中一项根本性的任务。目前,整个中医学方面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抛开中医药理论,用西医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中药、用西医理化统计指标衡量中医临床效果的现象。中医外科的现论研究薄弱,学术水平不高。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研究,阐明中医外科学理、法、方、药的内涵,揭示其科学、合理、规律性的东西,是中医外科学科研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目的

外科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其科研要与临床医疗实践挂钩,从而能够以科研为重点、拉动中医外科发展,大力开展中医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科研创新,是中医外科专业发展的动力。在西医外科占主导的今天,要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研究和解决西医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科研创造新理论、新方法,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解决中医外科临床医疗中关键性问题,促进中医外科临床医疗形成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6]。

在目前学科整体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实施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中医外科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科研水平现状,表明其无法与西医外科抗衡。其科研实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科研绩效不仅是为了对现有科研实力进行评价,更是为了对学科科研潜力进行挖掘。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旨在优化学科科研环境,加强学科科研意识,带动学科科研人员课题申报的积极性,培养学科科研后备实力,提高学科研究潜力,保持并发展学科在以往研究方向上的优势,深化研究内容,完善科研制度。科研产出的由量到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中医外科学自身的特点,其科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应更主要的着眼于学科科研的中长期发展,而非片面地追求课题与论文的数量。

3.3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方法

鉴于中医外科学科范畴不大,学科的复杂性较低,学科绩效的评价在兼顾准确性的同时,需要能够方便地使用,故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德尔菲法为辅,二者结合起来运用。

层次分析法又称为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T.L.Saaty教授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与决策有关的因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体现了求解复杂问题的分解-判断-综合的整个过程,使人们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决策过程得以系统化、数量化[7]。具有简洁、适用的特点。

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定方法,是将指标体系提供给专家,依据若干专家的知识、智慧、经验、信息和价值观,对已拟出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判断、权衡,赋予相应权值并经过多轮匿名调查的一种调查法。德尔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较为成熟的咨询法,在专家意见比较一致的基础上,经组织者对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和协调程度达到要求之后,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向量,再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获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3.4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

基于对影响中医外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价因素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去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确定“中医外科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目标,将一级评价指标分为科研项目、科研队伍、科研成果、科研交流、科研制度等几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二级及三级指标,搭建了一个关于中医外科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在实际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其重点在于根据学校、学科的导向以及专家意见来对三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评定。与相对容易量化、客观性较强的显性指标相比,诸如“研究内容深度”“执行力度”“团队凝聚力”等一些包含主观因素的指标不太容易进行有效的评定与处理。如何准确地评价这些主观因素是构建学科科研绩效指标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见表1)。

4 小结

科研作为学科创新与学科发展的先决条件,其绩效评价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科科研实力的提升。随着学科体系的日渐庞大,学科分支的延伸,学科间的相互交融,科研绩效评价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本文尝试着对高校学科科研绩效评价这一领域进行初步的探究,并以中医外科学为例,阐述了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的大体思路。鉴于学科的专业特性,如何在技术层面构建相对完备的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各学科的科研人才以及科研管理

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依.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新方法之综述[J].学理论, 2011(4):261-262.

[2]李维安.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26.

[3]牛艳梅,吴文清,贾锁堂.新学科目录下学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8(1):52-56.

[4]杨丽霞,简毓峰.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甘肃高师学报,2007,12(5):122-124.

[5]卢秉福,霍丽华,陈长喜.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12(4):133-136.

[6]裴晓华,李曰庆.建设科研型中医外科的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86-88.

篇11

关键词:教育科研能力;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一、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迈入21 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教师这一职业,已经逐渐告别了“只要有知识就能当教师”的历史,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全球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为了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成为研究者。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著的奉献精神等。

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而且是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要求。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长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可以纠正教师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教育教学新观念,三是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①

二、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条件

(一)教师要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能否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笔者曾就“教师教育科研观念”做过调查,调查对象是山西省大同市(包括市区、城区及部分县区)的部分初中和高中教师,共发放问卷456份,收回422份,有效问卷422份。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头脑中存在以下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这一比例占被调查总数的68.4%;“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额外负担,这一比例占被调查总数的35.6%;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这一比例占被调查总数的86.6%。这些错误的不正确的科研观念会进一步削弱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使教师来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分内的工作,而且是必须要做好的工作,那种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代的教师,也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教师要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常有老师说,搞教育科研很枯燥,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法,你就会感到研究过程本身是充满乐趣的。下面主要介绍教育科研的步骤及常用的几种方法。

教育科研的第一阶段是选课题,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对教师而言,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题指南和信息指南,二是本校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后者是主要来源,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教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缺,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现实的需要。当前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新课程与各科教学、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反思、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等。

教育科研的第二个阶段是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我们一线的教师可以说专业知识的功底很扎实深厚,但普遍是教育理论知识欠缺,而平时在这方面的学习又不够,仅靠在师范院校学习的公共教育学、心理学及教材教法是远远解决不了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加之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本身就不重视,为此,利用搞科研的机会及时而大量的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于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要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它包括以下内容:(1)主题目的: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通过这项研究达到什么目的?(2)课题的价值:所选课题的意义、作用、理论依据,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等。(3)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自己的优势及经费的预算等。(4)研究的主要内容、步骤的设计、采用的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等。②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变动。

第四个阶段是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科研报告或科研论文就是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科研报告或论文的撰写一定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1)研究目的;(2)研究的对象或抽样;(3)采用的方法;(4)研究的经过;(5)材料的归类,整理;(6)结论;(7)建议、设想或体会等。

在具体实施的阶段,主要采用的科研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限于篇幅,在这里主要说说调查法与行动研究法,这两种方法是教育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调查法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1)研究目的、背景、意义;(2)研究方式(是问卷、访谈还是成品分析);(3)研究对象或抽样情况;(4)设计指标体系(这是中心环节,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科学的、有教育理论依据的);(5)设计问卷的访谈提纲。这一工作也有很强的科学性,具体参考教育科研书籍;(6)结果的整理、分析,即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法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教师欢迎。另一种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它是一种由科研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和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计划――开始行动――进行评价,即对行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可行有效即可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如果计划方案有不妥,应立即修正计划,改正行动,直到可行有效。就目前而言,我们广大的教师参与的教育教学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说,都是行动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法已成为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式。

(三)学校领导要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自由宽松的氛围。这里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在全校形成教育科研的风气。为此学校应当做好如下工作:向教师介绍科研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定期不定期请专家搞讲座和指导教师科研,创办学术刊物等,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有声有色,持之以恒。同时对于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奖励。对于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奖励。同时要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这样使教师尝到科研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其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③

最后还应指出,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动力,是教师自己发自内心地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察、分析、了解、反思和改进,而不是外在的压力或功利倾向。那种为评职称,为争取课题经费而进行的所谓研究是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亵渎,应当坚决制止。

注释:

①张贵新.对教师专业化的理念、现实与未来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2002,(2)54.

篇12

关键词:航空项目;风险管理;模糊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由于航空项目技术复杂,产品系统庞大且结构较为紧密,这就造成了对航空项目进行分析时无法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众多且风险因素较为严重,这就增加了对航空项目风险分析的难度。因此,需要做好航空项目的风险管理,确保航空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在航空项目的风险管理中需要解决好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风险对策的制定这两大难题,由于其牵涉到众多的变量和计算。使用原有的风险统计分析方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而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对航空科研项目科研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下文将就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相应的介绍。

1 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分类与分析

航空科研项目的潜在风险种类繁多,而且各部分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复杂,一般的科研工程项目无法与之相媲美,同时需要根据航空科研项目风险多样性和多层性的特点,对航空科研项目进行风险的识别,同时需要根据航空科研项目所研究的项目建议书、项目的设计或者是工艺等文件,将航空科研项目中所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全部罗列出来。同时,在航空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其所遇到的风险可以从经济、技术以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风险。而航空科研项目风险管理则主要是对以上所列举的各种风险进行总结、归纳以及分类,并以及其对航空项目的风险的影响不同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2 航空项目风险管理中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简介

航空项目风险管理中应当主要解决风险因素的识别与风险对策方案的制定这两大难题,其中,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通过明确问题、通过建立起结构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构造相应的矩阵以及进行层次的排序等几个步骤来对各个层次的构成要素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并计算出其在于航空科研项目研究中所占据的风险比重,并以此为依据计算不不同的应对方案所具有的综合评价,从而为后续的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2.1 层次分析法中的航空科研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对于航空科研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识别主要是指需要辨别出那些风险因素会对所需研究的航空项目造成一定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根据一定的特征进行整理分类。现今,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检查表、流程图和访谈等。以上这些方法都各有特点和其所适用的范围,其中使用检查表法能够较为方便的对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进行分类和归档,而使用流程图法则能够更好对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访谈法则能够更好的找出航空科研项目中所具有的风险。同时,由于航空科研项目中的风险不是单一的,而是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这就造成单一的使用以上分析法无法对影响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良好的整理分类,而是需要将以上方法结合使用。

2.2 对于航空项目风险层次的分析与建模

航空科研项目风险层次的分析与建模主要是指在完成了对于影响航空科研项目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对于风险因素的整理分类,依据不同的特性将其整理分类成若干个组,从而形成不同的层次。依据其重要性,上一层次的风险因素对于下一层次的风险因素有着一定的制约支配作用,而其最高的层次被成为目标层,中间的影响因素被称为准则层,而最底层的风险因素被称为决策层。依据其不同的风险特性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分别建立起相应的层次分析结构。

2.3 对于风险层次分析结构的建模

通过以上对影响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以及其特性可以通过层次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其中目标层表示的是对于影响航空科研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识别的目标,而准则层则表示的是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所会对航空科研项目所造成的损失这两方面的准则,从而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而因素层则指的是项目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由于影响因素众多,需要将具有同一属性的风险因素归结为一类风险因素。方便后续的分析计算。

2.4 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整理排序

2.4.1 对于风险因素的层次单排序

为了得到相邻层次相关元素之间的相对权重,还必须对得到的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进行排序。

2.4.2 航空科研项目风险的层次总排序

完成了上部的层次单排序后,为了得到同一层次的所有的元素相对于最高层的重要性的比较,需要在层次单排序的基础上做出层次风险的总排序。通过层次总排序可以较为方便直观的分析出相应的影响因素。

完成了以上步骤后,需要多次重复层次单排序与层次总排序这一工序,直至将所有的影响航空科研项目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排序权重一一列出,从而实现了所有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

结语

航空科研项目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通过对航空科研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对航空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一定的分析、归纳,并根据其在风险中所占据的比重进行一定的排序。航空科研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对风险分析法中所列举的相关因素进行一定的参考,从而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规避或者是解决风险,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处理风险分析中所遇到的定量或者是变量问题时具有较为独特的优势,能够顺利的完成好航空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范玉青.现代飞机制造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篇13

关键字:研究生教学;研究生培养;知识拓展;分析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46-02

当前我国已步入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从1999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快速增长,2006年以前增幅均达到10%以上,至2013年招生计划人数已达到53.9万人,比2012年增加2万多人。作为科学研究与学术培养的主要后备力量,其如此庞大的学习群体,复杂的学术背景势必会造就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按照学校规定先完成研究生课程的学习,然后依照导师的安排进行与课题相关的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但是,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研究生在修完课程后往往会发现所学非所用,至后期开展与课题相关的学术研究时期,他们发现课本知识无法满足科研或学术研究的需求,大量的科研知识需要重新学习,而且尚未掌握一定的学术分析与科研的具体方法,从而导致课程学习后步入一段迷惘与困惑的过渡时期。事实上,大部分研究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这段时期内学习并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学术钻研方法,从而顺利度过迷惘期,但是仍有少部分学生却始终无法走出困惑的阴影,其中有些怨天尤人,就此放弃,有些甚至做出更加过激的举动。因此,为缩短甚至消除迷惘与困惑期,本文从课程教学阶段出发,提出一种在课程教学中通过知识扩展与分析技巧相结合的培养方法,用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水平,拓宽知识面,从学术兴趣出发,学习学术研究中的分析技巧,培养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提炼科研成果(简称自学―自研―自提)的科研综合能力,从而为后期的课题学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减轻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心理负担,提高科研与学术的研究效率,最终为我国提供迫切需要的大量科技人才。

一、知识面拓展

现有的研究生课程教学通常是由教师在讲台上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内容,通过讲解学习要点、考点以及习题使学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模式往往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整个课程修完后脑海中只能记住部分考试内容,还会快速遗忘。而对于整个课程的知识框架体系学生们却认识不足,自学能力培养缺失,进一步导致在后期遇到课题实际问题时因为无法应用所学知识而产生困惑,甚至部分研究生出现精神涣散或高度紧张,学习和科研效率低下。因此,为了引导研究生对所学课程及相应的课题研究产生兴趣,教师应该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拓展所授知识的宽度与广度,引入最前沿的学术思想与科研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以《现代驱动技术》的研究生课程为例,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控制与驱动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等控制方法、常规驱动器与方法(如电机)和特殊型驱动器(如形状记忆合金与超声电机)。其中前面大部分内容属于经典的驱动技术,而特殊型驱动器是代表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科技前沿领域,例如受热快速变形的形状记忆合金、纳米级定位的压电电机、超声捕捉微纳颗粒的换能器、微颗粒激光捕捉等最前沿的高技术含量的新颖方法。上述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往往可以吸引研究生的眼球,开拓他们的视野并提升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学术兴趣。因此,这就要求课程教师不断跟踪世界前沿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利用多媒体技术给研究生展现最生动最前沿的课程知识。在读研究生通过课堂上的知识面拓展,就有可能对某一特定科研领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此时课程教师或导师再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阶段。通过网上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与知名学者和专家讨论,参与课题进展报告,从而了解某项学术研究的来龙去脉、目前的发展现状,探寻潜在的研究意义。此时,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课题研究,研究生往往都能够事半而功倍,相关知识领域的眼界被迅速开拓,自学能力快速增长,学生的自信心也迅速增加,从而为今后课题中的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4

专业科研竞争力是指一个专业所具备的科研基础、人才、资源等实力对单位战略目标的满足程度。本文围绕航空专业科研竞争力评价,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综合利用“投入-过程-产出”模型和能力模型等方法论,在专业科研活动要素梳理和专业科研能力构成分解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的方式,构建了适用于航空专业科研活动模型评价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适用于航空专业科研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科研竞争力;系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1引言

航空科研活动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复杂性等特点,涉及的专业领域非常广,数量也很多。对航空科研院所而言,在各专业的管理、专业间的配合与协调等方面的难度非常之大,但这些科研单元正是完成具体科研任务的执行单元,其科研水平的高低、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科研院所的整体科研实力,决定着航空型号研制的成功与否。航空科研通常采用是Vee模型来实现系统工程管理,运用技术状态管理、技术接口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风险管理和技术评估管理等手段,对系统工程的技术过程、活动及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系统工程目标实现的过程,包括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系统工程流程和目标导向的知识集合三部分。

目前专业科研竞争力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类[1,2]:一是“学科”,学科与专业有较大相似性,基本原理和性质相同,但研究主体(主要指高校)和研究范围存在较大差异;二是“竞争力评价”、“科研竞争力评价”、“创新能力评价”等主题的研究,都是着重在某些方面开展评价,系统性不强,行业特点不明显。竞争力评价方面[3],国内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始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从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而逐渐开始对企业竞争力评价及评价方法开展研究,多数评价研究侧重于企业竞争力的定性分析,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科研竞争力评价方面主要侧重于学术研究竞争力,主要从争夺资源的角度入手,主要针对多个不同的高校进行排名完成评价。创新能力评价[4,5]则是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多种方法论综合利用的方式,并且在地域性、行业性等领域得到了示范性应用。然而,针对以大型航空系统工程为主要任务的航空科研院所的专业科研竞争力评价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评价领域,直接相关的研究案例尚未发展。专业科研竞争力的概念属于能力的范畴,它是指一个专业所具备的科研基础、人才、资源等实力对单位战略目标的满足程度。它是专业现有技术水平/能力和未来技术发展前景的综合体现,它以科研任务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发展驱动,其内容涉及投入、管理、产出、环境建设等多个环节的要素。科技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设计思路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常用的指标模型包括“投入-产出”、“投入-过程-产出”、能力模型等。本文拟从航空专业科研活动的逻辑模型出发,基于不同的方法论体系,运用系统工程思想与方法,探索、构建出适用的专业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航空专业科研活动逻辑架构模型

航空科研是一项不断追求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先进的系统工程,具有项目周期长、系统性强、集成度高、技术风险大的特点。整体上看,航空科研的逻辑模型包括需求牵引、投入、专业科研活动、科研环境、产出与成果等方面,围绕着未来航空装备研制的技术能力需求开展工作,主要科研活动分为预先研究和型号研制两类活动。从构成上看,投入包括人员、经费和基础设施投入;科研过程包括专业科研活动、科研管理活动和科研辅助活动;产出与成果包括软、硬件产品等硬实力,以及专利成果、学术论文等软实力。

3专业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设计原则根据专业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目的和要求,指标设计应该遵循如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专业科研竞争力无论是概念还是评价工作都是首次开展,指标体系应尽可能覆盖专业科研活动的全部要素,在设计指标内容时,应重点考虑指标的完备性,力求指标内容不会出现遗漏和缺失。(2)前瞻性原则:专业科研活动服务于未来航空武器产品的研制,既要反映专业科研竞争力当前状态的“状态量”指标,又要反映专业科研竞争力未来发展趋势的“趋势量”指标。(3)多样性原则:专业科研活动要素较多,很难利用同一种类型的指标去考虑,因此,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设计各个评价指标。

3.2设计思路本研究中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借鉴“Vee”模型,通过采用多套理论模型相结合的思路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1)采用“投入-过程-产出”模型,“自上而下”梳理专业科研要素的完备集合。2)采用能力分解模型,“自下而上”聚类专业科研要素形成专业科研竞争力。

3.3基于“投入-过程-产出”模型的专业科研要素分解(Vee模型分解过程)首先,构建专业科研活动的“投入-过程-产出”模型。专业科研投入分为动态投入和专业基础,专业科研活动分为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专业科研产出分为学术/技术产出和经济/社会影响。其次,根据理论模型,对现有的各类科研要素进行整理,并进行适用性分析。然后,结合航空专业科研活动的特点进行补充,主要考虑增加对现有技术知识、专业情报获取渠道、型号研制手段、预先研究手段的考核。最后,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专业科研活动所涉及的基本科研要素分类,再经过进一步整理,建立专业科研要素分类,共分科研软硬件条件、科研人才队伍等11大类共31项,经过专家调研,确定最终的科研要素体系,见表1。

3.4基于能力分解模型的专业科研竞争力构成聚类分析(Vee模型集成过程)专业科研竞争力是专业现有技术水平/能力和未来技术发展前景的综合体现,它以科研任务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发展驱动,其内容涉及投入、管理、产出、环境建设等多个环节的要素。根据能力分解模型,本文从“内部-外部”和“技术-管理”两个维度,对专业科研竞争力进行分解,将专业科研竞争力分解为重大关键技术突破能力、自主成果转化能力、领导科技创新能力和外部品牌影响力等。如图3所示。在该模型中,领导科技创新能力是驱动力,关键技术突破是核心,自主成果转化是关键,对外品牌影响力是推进器。根据专业科研竞争力的能力体系,结合科研要素完备集合,建立科研要素体系与专业科研竞争力的能力体系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归类整理,形成三级共54项的专业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5指标权重设计评价指标权重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相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系统化、层次化。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出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后,选择若干名专家进行综合打分后,确定各个指标的最终权重。

4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综合利用“投入-过程-产出”模型和能力模型等不同方法论,在专业科研活动要素梳理和专业科研能力构成分解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的方式,构建了适用于航空专业科研活动模型评价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共54个评价指标。通过研究得出如下

5结论:

(1)航空科研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科研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备系统性和完备性特征,必须覆盖专业科研活动的所有内容。

(2)航空科研活动是高新技术研究,代表着最先进的科技,专业科研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需注重创新力,并且能够引导专业向着更好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