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交通工程的理解范文

对交通工程的理解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对交通工程的理解,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交通工程的理解

篇1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重要性;问题;改革;对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economy,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developed,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position also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s the ke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traffic. But,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in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from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econom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resent China's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has many defects, and points out how to solve in the future the difficulty of the current through reform and routes.

Key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mportance; Problem; Refor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交通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交通工程管理,是公路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公路建设过程中有关施工和养护方面的组织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环节。

交通工程管理中,交通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时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交通工程的质量。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技术管理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交通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必须具备一很强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要想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地完成交通工程建设,就必须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做好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

我国交通也日益发达,公路的里程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公路的养护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涵盖了体制机制、养护工程、规费征收、路产保护、队伍建设、行业稳定等众多领域。如果说公路建设是前提,养护管理就是保障,建设成就越大,养护管理任务责越重,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而养护管理则是永续的发展。目前我国公路的修建只是解决交通问题的第一步,公路建成后为了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保证国家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必须对其采取非常完善的养护措施。如果只靠新建工程和规模扩张来发展交通事业,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也是无法做到的。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通过养护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公路的使用寿命,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

2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公路工程管理模式的不同和管理层次的多元化,在施工管理中存在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浪费严重,施工质量监管不严格,偷工减料的现象突出,延期完工的现象时有发生等很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公路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目前我国的交通养护管理上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养护管理体制落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养护经费来源主要采用拨款形式,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些方面己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其次,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有些地方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重复配置,浪费了人力、物力。还有,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管理者对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人才的投入不足,造成养护人才短缺。另外,公路养护缺少养护定额的规范。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养护定额和技术规范,养护工程费支出没有考量标准、随意性比较大,引发并引发了许多管理问题。

我国交通工程管里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管理模式陈旧,由于体制原因,管理者实施项目中不能承担任何投资风险,导致管理者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管理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管理班子往往是临时搭建,导致项社会资源的重复配置,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引发了许多管理问题。还有,政府监控不力,项目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组织实施管理和建设监管同位一体,不能保证规则制定的公正性、执行的透明性,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另外,由于政府投资无偿使用,项目实施能体现政府和职能部门政绩,容易诱发申请工程项目资源的争夺。政府部门面对相对有限的资源在外界干扰下较难做出科学的决策,不能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来安排项目,容易导致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

3我国交通工程管理的改革手段

3.1交通工程管理中施工管理的改革手段

(1)首先要要抓好各施工阶段的管理,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定期检查评,制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小目标,具体细化每项工作。采取的措施首先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信服,对存在的问题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以提高工程质量。另外,根据公路项目招投标工作存在问题,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公开、公平、的招投标工作机制,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

(2)完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高度重视基层的施工质量,从质量教育入手,把“质量第一”的观点溶化到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中,要分层次,一级一级的落实下去,尽量将复杂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符合大众的口味,使职工们认识到质量问题不仅是经济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公司和国家的前途和发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

(3)做好工序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工序顺序。坚持开工前进行技术交流,在工程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工长及施工人员、机械人员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加强现场工序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按顺序完成每一项工作。

3.2交通工程管理中养护管理的改革手段

(1)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首先,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其次,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另外,学习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要建立竞争机制,要求养护人员要有竞争意识,具备全方位养护能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政府要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3)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公路建设与养护质量要求日趋严格。交通工程中新技术的运用,加速了建筑产品革新,对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工程任务顺利完成。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养护机械化,需要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务。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

3.3建立完善的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不断的更新交通工程管理的理念。要使新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其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改变,增强各个环节的连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经验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将交通工程市场监督好,提高其管理水平。

篇2

【关键词】交通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创新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交通工程专业都为本专业高年级大学生开设了《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让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在大学英语、科技英语等课程学习后,能够将所学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相结合,提高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能力。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土建行业对外交流增多,对本科毕业生专业英语的实际要求已不再停留在阅读层面,而是提高到了掌握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上。特别是现在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听和说的场合也越来越多了,故应该特别鼓励进行听、说方面的练习,从而使交通土建工程本科生较全面地掌握专业英语知识和应用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故在现今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讲授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对交通工程专业相关内容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能力的综合提升,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课程授课过程中,注意安排好课程进度与知识板块的合理布局,各种需要培养的能力结合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知识的综合锻炼和提高。

一、“听、说”能力培养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创新

现今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授课过程中,一般都仅仅是强调学生对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听、说”的能力培养,但实际而言,听和说对于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输入输出,对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的交通工程行业在国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但既懂外语又懂专业技术的人才极度匮乏,我们迫切需要专业能力强、英语听说又好的交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直接与外方人员进行沟通和交通工程专业问题的直接交流。

另一方面,作为世界交通工程专业发展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交通土建工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了解交通工程世界发展的最新前沿,而这迫切需要培养出来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能够听懂在交通工程相关的国际论坛、国际会议中的专家、学者的讲座发言,不但能够听懂所讲的相关问题,更要能够用流利的英文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并消化吸收,这样我们才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交通工程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实际予以转化吸收。

综上所述,在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讲授中,每次课都要用15到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学生听说的能力培养,就每次课所讲的主题,选择一些交通工程专业有关的国际会议或新闻纪录片等的影音资料,通过播放以及提问回答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比如交通工程的隧道或桥梁建设的相关主题,可选择BBC或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y)中有关交通土建的纪录片影音资料,精听和泛听相结合,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不通,提出不同的问题,由学生来作答。除此之外,要经常组织情景模拟实战演练,把学生分组,分别扮演交通工程生产实践一线的不同角色,设计场景,进行对话,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交通工程专业外语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团队协作,实战演练,在扮演角色中W习,在学习中体验掌握到知识后成功的快乐。同时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掌握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和态度,故使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具有能够流畅地与交通工程相关技术人员的沟通、合作的能力,由此锻炼和提高学生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实际工作或进行更深层次的深入研究。

二、“读、译”能力培养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创新

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读、译”的能力培养,同其他专业英语的传统教学方法相同,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对于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而言,需要强调以下几点内容:

1.注意具有精确和较窄含义的高技术化词汇。在一般通用的非专业英语中,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现象屡见不鲜,但是交通工程专业英语中的关键专业英语词汇必须选用精确严谨的形式表达其专业的要求,尽力避免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其专业英语词汇一般含义较专一,用以表达专业方面确切的含义。例如:stress,strain,simple beam,surrounding rock,ground pressure 等。

2.词汇含义专业化。在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中均有半专业性词汇,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词汇来自通用英语词汇,但是在交通工程领域词义有所变化,用以表达专业技术含义。英语单词一词多义,学生习惯于用基础英语中了解的意义来理解专业英语,往往造成误解。例如:stress在基础英语中常翻译为“重压、强调”,而在交通工程专业英语中常以“应力”出现;boring不是“令人厌烦的”,而是“钻孔”;weather不是“天气”,而是“风化、侵蚀”;moment不是“片刻”,而是“力矩”。

3.专业英语词性中性化。同一般通用英语词汇相比较,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英语词汇严谨周密,注重全面、客观地描述事物,可以表示肯定和否定,同时又由于其词义专一,没有“转义、喻义”的文学修辞功能,故无褒贬意义,不像通用英语词汇那样具有丰富的主观感彩。

4.使用生僻的非专业词汇。有时,为了避免某些常用的、具有明显相同意义的模糊或不精确,专业英语中常常倾向于使用一些公共英语中较少使用的非专词汇。

5.复合词及缩略词较多。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词汇的词义和构词与一般通用英语词汇基本相同,但是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词汇词义较专一、构词方式采用大量派生、复合、缩略等方法。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词汇中包含着大量的缩略词、复合词、派生词。例如:复合词:feed-back,same-sex,on-and-off-the-road,GIS-Based,biotechnology,biochemical。缩略词:maths = mathematics lab = laboratory,ASCE =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

通过区别、举例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讲授过程中,尽量用英语来解释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学生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例如建筑材料(Building Material)相关问题的讲解,涉及到的专业词汇有:(1)各种主体材料的名称:masonry unit(砌体)、timber(木材)、steel(钢材)、aluminum (铝材)、reinforced concrete(钢筋混凝土)、prestressing concrete(预应力混凝土)和plastic(塑料);(2)主体材料的组成成分的名称:brick(砖)、cement mortar(水泥砂浆)、clay(粘土)、conifer(针叶树)、silicon(硅元素)、manganese(锰元素)、resin(树脂);(3)材料的各种性能:elasticity(弹性)、stiffness(刚性) thermoset(热固性);(4)描述各种性能的指标:elastic modulus(弹性模量)、yield strength(屈服强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极限抗拉强度);(5)各种材料所能建成的构件名称:beam(梁)、column(柱)、slab(板)、arch(拱)、curtain wall(幕墙)等等。这样在以后的使用中,才能更加贴近专业外语习惯和语境,更好地理解相关专业外文知识。

同时,也要注意介绍如何去通过交通工程专业词汇的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或相关外文数据库查找最新的交通工程专业文献,如Science Direct(http:///),Google学术版等等以交通工程关键词举例,介绍其具体的查找办法,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用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知识去查找文献、筛选文献、阅读文献甚至翻译文献。

在阅读和翻译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文献时,可以把比较难理解的段落以书面作业或分组讨论的形式布置在课外,课堂上进行讨论,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认识,带着问题听课并加入互动讨论,有助于授课效果的提高,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很多翻译的技巧,比如直译、意译等方法,在学生学学英语阶段已经了然于胸,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仅仅侧重于这些方法的使用。但需要强调的是,因为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相比较于公共英语有其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严格把握理解、重构、表达、校核等几个阶段,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尤其是要注意那些特别强调的约定俗成的词组短语的翻译。

通过对学生的交通工程R涤⒂镂南鬃柿系牟檎摇⒃亩梁头译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需要解决某些专业问题或了解学科前沿的时候知道如何获取外文资料,如何更有效地阅读了解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自己的专业英语能力把先进的理论和交通工程实践技巧翻译过来,让更多的国内人士学习和掌握国际先进的交通工程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提升交通工程的实践水平。丰富的交通工程专业外语的读和译的能力培养所需要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积累起来,而翻译技巧更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掌握。在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专业英语阅读阶段的任务,并使其认识到自觉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工作中仍需坚持不懈地学习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知识。

三、“写”能力培养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交通工程专业亦是如此,如今每年都有不通主题的交通工程专业方面的国际会议或国际论坛,需要撰写英文发言稿或是提交英文专业论文,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除了具有“听、说、读、译”的能力提升自己理解和掌握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要把我们的一些先进做法和在实际交通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交流探讨,集思广益,既交流了经验,也获得了解决办法。

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写作要求用词准确,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法,而且其造句符合逻辑及英语语法规则,同时格式也要符合各专业的英文要求,所以说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写作是在学生掌握了“听、说、读、译”的能力之后,具备了夯实的交通工程专业基础背景同时又具有了坚实的专业英语能力的基础,这样在培养学生方面就要更进一步地朝着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而提出一个迫切要求――加强学生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写作能力提升。通过大量的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英译汉的训练,掌握了交通工程专业英文的写作方法、技巧,并具有了专业词汇和短语的积累,这样在进行专业文章写作时就可以得心应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交通工程专业文章写作时,要教会学生其相比较于一般英文写作的区别以及其自身特有的基本写作套路,比如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行文主体部分等等,而且语法句法上一般用第三人称客观地描述交通工程相关问题、多用严格单一的语法结构、多用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等等;同时行文遣词造句一定要注意客观(Objectivity)、精炼(Conciseness)、准确(Accuracy),不仅提出问题,还要把问题解决好。

四、结语

在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授课时,注意讲授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的衔接关系、专业英语的特点( 语法特点、词汇特点、语言特点、结构特点等)、专业文献的翻译(专业文献翻译的方法、特殊句型的翻译、有关数量的翻译等) 等内容,做到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可以解除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畏难情绪,同时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交通工程是一门综合叉专业,该领域的研究涉及土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法律、社会学等专业学科,由此而带来的就是必须首先具备夯实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之上来学习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合理地安排好课时,从听、说、读、译、写五个方面入手,准备丰富多彩的视听资料、搭建互动交流平台、精选专业外文文献,帮助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通过学习掌握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成为符合行业和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交通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贾冬云.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02):96-97.

[2]王清标,李庆学,初明祥,刘婵娟,胡永强.国际化视域下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4(05):101-104.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建设项目(A306011601180)。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CAD技术;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实践教学

1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现状

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动态性的专业,涉及交通管理及交通工程两个方面。交通系统是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的复杂巨系统,其自身又是一个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开放性的大系统。[1]而交通管理工程就是利用工程、教育、执法等手段,正确处理道路中的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交通尽可能安全、畅通、和谐发展。因此,交通管理工程是一个集工程技术与社会管理为一体,兼顾“硬”科学与“软”科学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

2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思想和理念是实际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国高等教育虽有百年历史,但在思想理念上始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创新、重条件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的观念。[2]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也普遍存在重视训练学生的警务执法技能,而忽略对决策性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一名卓越的警务人才,不仅需要灵活掌握警务执法技能,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决策性创新实践能力。(2)资源配置不佳,教学条件有待提高。随着公安院校办学规模、专业数量、招生人数的扩大以及交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日益突出,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要求也必须随之不断提升。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新兴特色专业,由原来的大专变为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配套条件等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公安院校实习基地资源较为丰富,多为地市级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但是校内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不佳,实验室建设、实验器材配备还处于初级阶段。(3)课程设计单一,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由于教学理念偏差、教学条件不足,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虽然也开设了相关交通工程设计类课程,例如交通工程学、道路交通控制学、交通组织与规划、交通建模与仿真等,但存在单个课程各自为政、课程间交叉融合不足,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对学生决策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停留于理论认识层面等问题。交通管理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目前的课程培养体系偏重理论讲授,学生缺乏对理论的综合应用及实践能力。同时,由于交通具有不可实验性和不可再现性,很难在实际中对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进行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计算机辅助以及虚拟再现的手段,可以为交通管理工程相关课程的实践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3CAD技术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CAD(ComputerAidedDesign)技术,又称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持,进行产品和工程的方案设计、解析计算、判断优化、分析评估和详细设计的一门技术。[3]CAD技术由于其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优化评估能力以及虚拟仿真能力等特点,非常适合在交通管理工程这类综合实践性专业中进行应用,对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加深学生对专业基本概念及理论的理解。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包括交通工程及交通管理两大方面,课程涉及数学、物理、运筹、管理、工程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可以基本掌握专业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但是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创新能力。通过采用CAD技术进行实践操作应用,可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交通规划与管理”课程时,学生可通过对TransCAD软件的学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交通规划“四阶段”模型。(2)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基于自身专业特点,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交通管理的卓越警务人才。学生在进入本专业学习时,对专业的认同感较低,认为交警的主要职责就是路面执勤,忽略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对于CAD技术的引入及学习,可引导学生开展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例如交通设计、道路工程基础、交通事故勘测、交通仿真等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3)提升学生的专业培养效果。交通管理工程内在机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这导致了解决方式的复杂与多样。[4]比如在交叉口设计或交通事故勘测中,一般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绘制图纸。这些设计任务的完成,若用手算笔绘,工作量很大,花费太多时间,局限学生的创新思维。若在这些设计中增加CAD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理念与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增强学生的公安实战技能。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基本都输送到公安实战部门,学生所需具备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在这样的大背景条件下,在专业培养中增加CAD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公安实战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复合型”的交通警察人才。

4CAD技术在交通管理工程实践教学中应用

4.1交通事故处理

AutoCAD软件是美国Autodesk企业开发的一个交互式绘图软件,主要用于二维及三维的绘图设计,[5]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6]由于AutoCAD软件操作简单、绘图精确,且提供二次开发环境,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仿真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兼容,在交通行业有着非常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交通事故处理流程中,需要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现场勘测,绘制精确的事故现场图作为事故处理的依据。目前,交通实战部门人员主要通过现场手绘《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进行存档,绘图过程繁琐且不精确,绘制的图纸不易存档保存。因此,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可以借助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现场勘测图,如图1所示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测图,图中可清楚详细记录事故现场情况,对事故发生时的地点、车辆运行轨迹、碰撞类型等信息一目了然。

4.2交通系统仿真

交通系统仿真可以动态地、逼真地模仿交通流和交通事故等各种交通现象,在研究出行者出行行为和各种类型道路交通流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复现交通流的时空变化态势,深入地分析车辆、驾驶员和行人、道路交通要素的特征,有效地进行交通系统的规划、组织与管理、交通能源节约与物资运输合理化等方面的研究。[7]交通警察作为城市交通的管理者,需要借助交通系统仿真对所提出的管控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因此,对于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也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增加交通系统仿真技术的学习及应用。如图2所示为行人过街行为仿真,通过VISSIM软件对设计的行人过街信号配时方案进行模拟仿真,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图3所示为道路交叉通仿真,模拟交叉口的实际运行状态,从而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

4.3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

交叉通信号配时优化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缓解道路拥堵提升路网运行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交通辅助技术进行交叉口信号配时的优化与评估,能够有效提升交叉口信号配时的效率与科学性,并能够进行事前评估与对比分析,更好地为交叉通管理提供有效依据。Syn-chro软件是一款交通信号辅助配时设计工具,并具备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仿真、区域协调控制、交叉口自适应控制等核心功能。同时,该信号辅助配时软件还具有与主流的交通仿真软件CORSIM、TRANSYT-7F、HCS等的接口,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价值。Synchro交通信号协调及辅助配时设计软件包含Syn-chro、SimTraffic、SimTrafficCI、3DViewer、Warrants等的组件,能够实现交通仿真、三维场景生成、独立交叉口评估等功能。Synchro兼容HCM2010、MUTCD2009等重要的国际重要规范标准,为交叉口的评估与信号优化提供了标准化的辅助决策流程。

5总结与展望

将CAD技术引入到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加强学生的公安技能培养,为交通警察队伍输送综合型、应用型的警务人才。作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教育者,应该努力探索新的领域,挖掘新的技能。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软硬件设计条件,将应用和开发结合起来,将CAD技术广泛并巧妙地应用于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2]康君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7-9.

[3]陈明辉.CAD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进展[J].广东科技,2002(5):22-23.

[4]邓明君,秦鸣.谈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交通职业教育,2009.4:16-21.

[5]戴学臻.交通工程CAD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3.

[6]尚守平,吴炜煜.土木工程CAD[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

篇4

【关键词】交通工程系统科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一、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学概述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要素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科学指的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通过描述“一般系统”的特征、类型及演化规律等,试图揭示系统的对应或相似性以及同构性等共性问题。[1]该学科从系统的角度,运用系统的方法去考察认识整个世界,是具有横断学科性质的新科学,[2][4]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应用。系统科学包含的内容较多,如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和突变论、非线性科学等。[2]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系统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协同学说的创立、钱学森的系统科学体系和复杂性研究以及混沌理论的新发展。[2]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具体的应用领域给我们带来重要影响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的改进。它利用数学工具,使人类的思维方式从定性概括开始向定量描述发展,从而更能精确揭示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一般规律。

交通工程学是随着交通科技的发展,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而兴起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的目的是揭示交通运输这一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律,从而能够提高交通的效率,节约资源和社会成本。它所研究的内容对提高公路和道路的交通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5]揭示了交通工程的研究内容,它是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交通现象基本规律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以人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三方面的有关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的环境中进行研究,通过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法,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与运输费用,从而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

从上面对于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的研究内容来看,两个学科都是力图揭示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从而能够进一步利用这一规律,为人们的决策服务,因此两个学科从总体目标上来说是一致的。由于交通系统是一复杂系统,研究交通系统的非线性现象和复杂性特征一直是交通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系统科学的发展为现代交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为交通工程的研究提供了诸多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力的推动了交通工程的发展。因此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交通科学的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交通工程教学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系统科学与交通工程间的关系理解不深,往往忽视了交通工程教学过程中系统科学方法的介绍,使学生仅仅学到了书本上的内容,知识面不能合理的拓宽,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鉴于此,在讲授交通工程课程过程中,引入系统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是非常必要的。

二、浅谈交通工程课堂教学中纳入系统科学的必要性

现代交通工程的发展是建立在交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通科学不断和其它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方法。同时,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实际的交通工程应用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为了培养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需在交通工程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交通科学的发展。系统科学作为现代交通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将其纳入交通工程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将系统科学的现展融入交通工程的课堂教学,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例如,在讲授交通安全评价方法时,常规的方式是介绍课本上的方法,如绝对评价法、事故率评价法、模型评价法等。事实上系统科学中的评价方法有多种,并不仅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介绍一些评价方法的发展,如层次分析法、属性综合评价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针对不同的评价方法,介绍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比较其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比较和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将系统科学的方法融入交通工程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教与学的目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书本,逐步说明学习内容。这种导入,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一些重要的科学进展或是重大的实际应用,可消除这种十分沉闷的教学氛围。

另外,在交通工程的课堂教学中,引进系统科学的现展,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是不断发展的,教材上的知识只是对过去研究的总结,教师在课上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将学生直接带到学科的前沿,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交通工程课堂教学与系统科学发展有机整合的尝试和建议

1.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这种需要,实验教学显得尤更为重要。目前,“交通工程”实验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更新很慢,已不适应现代交通科学的发展。授课教师可以根据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中的相关内容,补充一些先进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并有效的利用学校交通工程实验室的平台,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交通现象形成的机理及解决的过程。这样可以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重点、难点内容。

结合交通工程的专业特点,介绍现代系统科学在交通工程的应用。这样,可以大大丰富传统教学的内容,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毕业后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现代化交通工程的实验室,或是参观一些工程应用的现场。例如,教师在讲授交通流理论中关于交通模拟模型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交通工程的实验室,重点介绍一些应用系统科学中的交叉方法建立的交通模型。通过平台演示,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系统科学在交通工程中的重要地位。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结合书本内容,遵循系统原则介绍一些系统科学的新进展及一些重大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此,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但会使学生对教学目的有个清晰的认识,也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例如,我们在讲授交通预测时,通常的方式是首先提出问题,如交通预测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之后分析问题的本质,包括问题涉及的相关要素,不确定因素等,如汽车的保有量,出行频率,出行时间等。最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介绍出行预测模型。实际上,系统科学中预测模型具有多样性,而课本上介绍的不会很全面。因此,可以进一步介绍系统科学中新的方法在交通预测中的应用,如基于混沌和神经网络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把问题讲解的很清晰,对学生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宽都是有帮助的。

3.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查询、课堂讨论等活动。课外查询一些有关系统科学和交通工程的相关内容,课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例如,教师在教授交通流特性分析时,可以先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掌握和了解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研究交通流特性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这样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需做一些必要的课外辅导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传统的“交通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对系统科学方法的创造性传授。这样的教学不仅反映了系统科学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又能与交通工程的实际结合,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磊磊.论“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之异同.系统科学学报,2008.16(4):31~34

2周树杰.系统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初探.哲学百家,2006:155~157

3罗发奋、隋春玲.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8(2):105~107

篇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城市道路 规划与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9-02

一、概述

城市道路指连接城市内部各地区且与公路连接,主要供城市内交通运输运行的道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道路的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是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共计48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训练16学时,授课时间为3年级第1学期。

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措施,以达到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课程存在问题

教学改革之前,本课程课堂授课过程枯燥,实践环节效果不佳,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存在脱节现象。

(一)课程关系不清

根据本院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本课程与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交通工程学、道理勘测设计、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之间关系紧密。由于专业课程分由多位教师承担,故本课程授课内容存在空白,又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重点不突出。

(二)授课内容针对性不强

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先后包括: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设计、城市快速路、道路平面交叉、道路立体交叉、道路通行能力、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道路交通设施等。授课内容多,深度不足且与缺乏工程实践知识介绍,授课顺序和学时安排不尽合理。

(三)实践环节效果不佳

本课程原有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城市道路平面图、横断面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结构图,但考试中的绘图题特别是涉及道路改造的绘图题学生并不能很好绘制且标注错误较多。说明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难以匹配,绘图内容陈旧且与实际工程设计、改造衔接效果不佳,尤其缺乏教师示范讲解。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工程实际脱节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理论知识基础扎实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但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存在脱节;教材中的图示与实际道路标线不符,教学资源特别是图片、视频等非常有限,某些实际工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教材没有涉及且教材没有附带课后练习。

三、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教学与实践改革

根据本课程在教学及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加以解决。宏观上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之间互补;中观上优化教学大纲,调整授课次序及内容;微观上优化课堂授课和实践环节。

(一)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课程关系分析,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关键课程,从整个课程体系出发实施改革的原则如下:①先修课程道路勘测设计以讲授公路线形设计为主,与城市道路相关内容仅作一般介绍;②本课程重点介绍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改造以及公交设施设计;③交通工程学重点介绍交通特性,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重点介绍交通设施,与本课程实现互补;④本课程适当介绍与后修课程相关的道路规划及交通管理的内容。通过上述调整明确了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授课的难重点。

(二)教学大纲修订

基于学生知识背景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将教学大纲内对知识点的要求分为(一般)了解、(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调整如下:①理论教学学时由32调整为36,实践学时由16缩短为12,目的是强化课堂授课效果,提高实践教学效率;②将原有城市快速路及高架道路设计、立体交叉设计、道路景观绿化设计、道路交通设施设计部分的知识点由理解调整为了解并缩短学时;③本课程为后修的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提供知识基础,故要求学生理解补充的交通管理知识;④将道路通行能力知识由理解调整为深刻理解;⑤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为道路主、次、支路设计以及平面交叉口设计,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或熟练掌握;⑥对新增的道路横断面改造设计、交叉口改造设计以及公交专用道设计等均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或熟练掌握;⑦由于道路的排水功能对建设海绵城市非常重要,故将原有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由了解调整为理解;⑧对要求理解或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大纲适当延长学时以确保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优化

在培养方案和大纲改革指导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以强化和补充本课程独有的重点内容,精简繁琐重复内容为主。教学内容改革如下:

1.调整教学顺序

①本课程前期介绍交通运输基础、道路交通管理以及道路通行能力知识;同一时期,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讲授道路管理设施设计;②本课程中、后期重点讲解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道路及交叉口的设计和改造方法、公共交通设计;③本课程末期讲授道路排水、绿化及照明设计。通过上述改革理顺了课内和课程间的授课顺序,实现了课程互补。

2.填补教学空白

①本课程在介绍完概述内容后补充部分交通管理知识,既夯实基础知识也起到了启下作用;②课堂授课除介绍道路网规划的基本指标定义外,补充各指标在工程中的实际评价方法和使用限制;③由于学生未来就业后将面对大量道路、平面交叉口拓宽和改造的难题,这部分内容恰恰教材涉及较少,故在城市道路主次支路设计和交叉口设计授课完毕后分别补充城市道路及平面交叉口拓宽和改造知识;④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相关专业课程中没有涉及公交专用道设计,由于公交专用道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程重点补充公交专用道设计及评价方法。

3.精简超出培养方案要求的内容

①高架道路设计、立体交叉设计部分,以重点介绍交通组织形式、匝道及出入口设计等内容为主,其他内容仅做一般介绍;②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和景观绿化设计部分内容与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相关内容重复,故该部分由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重点介绍。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

(四)授课手段与实践训练改革

1.授课手段改革

由于国家规范有所调整且教材内容比较枯燥,课堂授课与道路交通现场之间存在脱节致使授课效果不佳,故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改革:

①收集国家最新的相关规范,修订多媒体课件确保多媒体课件规范性和时效性;②收集国内最新权威期刊杂志的相关信息、图纸并在筛选后编入多媒体课件;③收集城市道路实物照片,确保授课内容能够理论结合实际;④收集车辆行车记录仪视频、新闻视频、道路监控视频等资料,经筛选后有针对性的在授课中播放;⑤编制《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学习手册,手册中按章节编制教学重点、课后思考题及习题,收录了本课程额外补充的重点内容和图纸,能够配合教材对学生学习和工作起到辅助作用。

2.实践环节改革

鉴于绘图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脱节且效果不佳,改革如下:

①绘图时间安排调整为:3学时每次,共4次,共计12学时,目的是让不同难度的绘图可以根据课时灵活调整;②每次授课均由指导教师示范绘图过程,而后再由学生绘制;③绘图实践内容依据课堂授课内容安排,包括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图、横断面设计图、交叉口设计图、道路及交叉口拓宽改造设计图以及公交专用道设计图等,确保内容调整后更贴近于工程实际。

(五)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为全面评价学生,本课程总成绩由期末成绩、作业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成绩组成。其中实践环节成绩由绘图成果成绩和实践环节平时成绩组成。目前本课程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试题库,试题类型包括:问答题、绘图题、论述题等,能够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四、改革成果

通过对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的改革,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教师能够在多门课的授课中灵活控制难度和深度,有效的提高了授课效率;其次,通过完善多媒体资料库和学习手册,为学生建立了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通过优化绘图实践内容,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绘图结合,真正体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最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被充分调动,授课和实践在评教活动中获得了多方面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吴瑞麟.城市道路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杨华.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大众科技》,2011(4):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