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院发展战略范文

医院发展战略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院发展战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院发展战略

篇1

[关键词] 民营医院;市场竞争;发展战略

民营医院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出现的打破公立医院一统天下,促进竞争,改善服务的营利性医疗机构。纵观近20年的发展历程,民营医院已得到较快的发展,经统计全国各级民营医疗机构在数量上已占半壁江山。实践证明,民营医疗机构的崛起,为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服务竞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随着卫生改革的逐渐深入,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国家在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推动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如平抑药价、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提出门诊、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零增长的年度管理目标。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服务、运行产生了巨大压力,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大多数民营医院尚处在初创时期,在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普遍缺乏整体长期发展规划,管理系统不完整,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医疗特色和社会影响力。面临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和内部困惑,民营医院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如何拓展思路,创新思维,根据自身的特点,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积极制定适合医院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是民营医院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2]。

1 民营医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民营医院的创建和发展走的是市场经济的道路,他们既没有国家财政补贴,又没有其他特殊优惠政策,其内在管理也缺乏应有的监管和指导,因而往往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被普遍反映的自律意识较差,医疗质量不稳定,广告宣传不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医院外部社会环境所带来的生存压力之外,民营医院自身普遍在决策、管理、创新、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后天不足。相对于传统公立医院,虽然民营医院更具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为自己赢得了一定生存空间,但这些尚处于较浅的层次,由于普遍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系统的科学的发展观,所以在战略上缺乏整体性、长远性规划,不注重整体医院实力的培养。在具体运营和管理上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自然就表现为急功近利,不讲诚信,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综合分析,民营医院在生存和发展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

场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目前民营医院大多数是家族式和经验式管理,所谓战略也只是一个仅存在于最高决策人脑子里的很模糊的概念,没有经过管理层的系统分析和集体决策,往往是见机行事,说变就变。医院管理者从整体上讲还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明显不足。组织形式过于简化,责权不明,一人多职,职权交叉现象较普遍,缺乏相关管理制度来保证。因此民营医院虽然机制灵活,在医院发展初期可能效益较高,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和规模后,管理滞后必然会成为医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束缚。

1.2 科技力量薄弱 大多数民营医院规模小,设备简单,技术力量薄弱,虽然其中也有拥有先进检测治疗设备和高技术水平医疗人才的,但事实上大多数民营医院未把科技先进放到医院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只有提高科研水平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才是民营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长久立身之本。

1.3 难以形成人才队伍 民营医院往往只注重拿来主义,依赖外聘专业技术人员,而忽视自身人才队伍的培养,往往是从公立医院退下来的医护人员中聘请到一位专业主任就开设一个诊疗科目,红火一阵,主任一走,科室就关门。骨干层的交接总是在一拨又一拨的退休人员中进行,形成不了人才梯队,这些都限制了医院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另外民营医院往往不重视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临时凑合人员,应付一般事务工作,谈不上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2 民营医院的发展战略[4]

处在一个与公立医院不完全平等地竞争环境中,民营医院要生存要发展,除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关注自身,放眼于未来,培养自己做大做强的本领,才能真正经受各种内外环境变化的考验,开拓出适合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一片空间。

2.1 树立系统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越是弱小的资本,越容易急功近利,这一点在民营医院身上表现的最突出。许多医院不愿意在不能马上见效益的项目上投入,如医院文化和品牌的建立、科学管理、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的全面提升,总觉得这和自己当前最要紧的问题——资本积累与生存是矛盾的。只顾及眼前利益,没有确立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没有认真调研市场,做好功能定位,潜心打造服务品牌,培养专业队伍,培植医院发展后劲。这里的关键是医院管理者要有这种科学的发展观念和意识。

2.2 明确医院的目标和定位 民营医院的目标定位应当抓住三个要素:服务范围、市场地位、集中优势。一个明确的目标不仅是医院创新和成长的动力所在,也是指明医院的发展方向。正确的目标应该是根据医疗市场环境,卫生行业特点和医院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采用差异化战略,确立医院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赚多少钱或拥有多大规模资产,否则往往导致医院的短期行为。目标的制定不要太窄或太宽,既要符合现实条件,又要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空间,既要有总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有了发展目标还必须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步骤和期限,并将战略目标分解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形成可执行的计划,而不能挡在高层管理者的意识层面。要让医院发展目标成为每一位医务员工的具体目标去共享、去实现。

2.3 建立可持续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医院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更谈不上竞争,对病人就没有吸引力,在一些民营医院,专业人员队伍往往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人才结构,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只注重外面挖人,自身人才的培养就无从谈起。所以,应该注重对高素质年轻专业人员进行培养,作为后备医疗骨干力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训、培养激励机制,以保持医疗业务人才梯队的稳定和素质提高,从而确保医院的稳健发展。

2.4 创建医院品牌,提升医院形象 医疗品牌是指医院的整体识别系统和医疗特色、服务满足方式和医院人文环境,医院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通过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业务流程、技术水平、服务活动、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主体的名称、标志、符合医院信念等综合表现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和患者对该医院的印象、认同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评价。现代医院的竞争,已不单单地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竞争,单纯地说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或者是服务的竞争都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因为医院的品牌不仅向就医患者长期提供一组特定医疗产品、利益和服务。而且还体现了承诺、优质、文化等内涵。因此,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必须具有创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握其核心精神和核心价值,这样才能使民营医院在患者的心目中保持持久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总之,民营医院是一个新生事物,一方面自身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亟待解决好如何从求生存阶段顺利过渡到可持续发展阶段,这是民营医院面临的战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树立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和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显得非常重要。从战略上要做好目标定位和实施差异化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的医疗服务,并为之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重视医院的品牌培育和文化建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逐步加大人才、科研、管理的可持续化发展方面的投入,以获得不断创新持久发展的动力。同时,追求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确保民营医院在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不断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东方智.领导者必备全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2 曹荣桂.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 医院品牌;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7-0151-02

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导源于决策层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意图,医院的发展战略要以具体的目标形态,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执导理念、动力机制等进行描绘与传达,其中医院品牌营销战略作为总体战略目标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医院总体战略目标的实施与实现,能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1 医院品牌营销战 略能够对医院战略目标进行形象展示

医院发展战略目标形成后的表现方式,要以战略目标构成体系、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实施策略、管理行动指南等文案进行理性概括,在转化为品牌营销战略时,要以符合传媒整合的方式,将医院的战略目标体系加以形象传播与展示。

品牌营销战略主要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体的力量展开[1]。医院的品牌形象与一般商品品牌形象的显著区别体现在医院的行业特征与服务方式上。医院说到底是救死扶伤的专业技术服务场所,因此医院的品牌形象主要应以医院实体存在与特色服务进行塑造与传播。如笔者所在医院名称为“巴彦淖尔市医院”,在本地区属于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医院。医院的名称往往集合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医院名称涵盖了医院的等级、专业性质、所有制性质等特征,因此医院品牌形象的核心要素往往就是医院的名称。如南有湘雅北有协和,国内的名牌医院以院名著称。名牌医院能让公众熟知的首先是医院的名称,名牌医院的发展战略最终形成的品牌增值效应依然是医院的名称及整体美誉度。

医院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对内对外都需要有形展示。医院对职工进行愿景激励时,应将医院的发展蓝图与美好未来,转化为品牌形象,植入职工的发展意识中,才能焕发出持久的动能与潜力。事实上,医院的品牌营销战略与医院文化建设应融合为一体,使职工的职业精神在理念文化上有可靠归属感,才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医院品牌形象在对外展示中,应适时导入CI形象管理工程,按照CI的塑形模式和方法,对医院实施整体形象塑造与展示。德国哲学家、符号文化哲学创立者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是人类能够创造出符号文化,人类生存过程始终伴随着文化符号的创立与应用。医院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说到底也是对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符号的应用与传播,并服务于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医院品牌形象展示与传播的内容,印证着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

2 医院品牌营销战略能够对医院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揭示与提升

医院的战略目标凝聚着决策层及全体职工的核心价值观,或者说决策层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医院就会出台什么类型的战略目标。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是医院品牌形象战略应着力塑造与揭示的核心要素之一。如医院的发展战略要贯彻“以患者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与价值观,那么医院在品牌营销战略及实施过程中,就应将患者的需求与满意度作为品牌营销目标的实现度进行考量,使医院的特色技术品牌和服务品牌能持久地赢得患者的信赖,患者的满意度可以转化为工作效率目标和绩效目标进行考评。医院若能切实达到以患者为中心,表明职工在体现价值观时能将自己作为医疗服务者的位势感放平或放低一些,能够将自己的服务对象置于利益关系层级的上一层次,即医务工作者不能以自己为中心。笔者认为,当医患关系与沟通能够真正建立在价值目标相对一致、互利互惠的协调机制上时,医患关系和谐共处的几率将远大于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的状态。笔者所在医院在品牌宣传中提出了“患者是衣食父母”的价值观及服务理念,这种遵循市场规则,体现顾客至上的竞争策略,在为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影响着职工的行医实践,即应该从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 医院品牌营销战略可为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目标市场体系

处于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医院经营管理、寻找目标市场、构建基层双向转诊网络、扩增市场份额、巩固病源流量,这些管理项目都与医院实施的品牌营销战略密切相关[2]。换句话说,医院战略目标如何实现,与医院所处的医疗市场环境和医院所采取的市场营销策略及手段密切相关。

医院实施的品牌营销战略,侧重于通过品牌形象的传播与渗透,以便占领更多的目标市场。如在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办名院”品牌营销中,首先根据市场细分原则,为名医名科寻找到对应的目标市场。如我院在心血管病专业、骨科脊柱病专业、中医等领域拥有资质深厚的知名专家,市场细分时则侧重于对心血管疾病群体,脊柱和关节置换群体,中医治疗、中医养生、中医推拿按摩等适应证需求群体,进行区划与营销服务,即通过医疗供需双方的资源优化配置,使名医名科的效应更好实现;同样,笔者所在医院拥有的优势医疗资源多数属于地区领先高新技术,市场细分时笔者所在医院以占领医疗需求的高端市场为目标,针对疑难重症群体展开营销服务,在医院技术优势发挥的同时,也使医院的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医院作为医疗市场的供方,构建目标市场的实质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而进行的资源优化配置。医疗市场细分没有上下限,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区分出不同类型的患者群体与潜在需求,如果医院拥有更多的稀缺资源,由稀缺资源上升为品牌资源,营销战略只是辅助手段而已。

4 医院品牌营销战略能为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推进提供传媒支持

医院品牌营销过程中需要持续传播的主要信息是医院品牌的个性化、差异化构成要素,传播方式需要借助各种有效的传播媒体。置身于现代信息化时代,媒体与传播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方式[3]。医院的品牌形象主要以高品质医疗服务为内涵,传播范围往往与医院服务的辐射半径及区域性规划相关联,跨地区跨国界的品牌医院毕竟属于少数佼佼者,因此医院品牌营销的定位与传媒选择,应取决于医院战略目标中的医疗服务辐射区域,即应在医院有效的服务区域内选择有效的传媒方式进行持续传播。如笔者所在医院地处北部边疆地区,划定的品牌辐射区域为半径100公里范围,覆盖人口约100万这样的传播范围与医院功能基本匹配。按照现代整合营销传播的观点,选择媒体即是选择传播,媒体的力量取决于传播的方式与效率。在笔者看来,媒体的多元化时代,并不能完全消解了医疗信息不对称现象,当医疗按公众信息的方式传播时,往往采取通俗易懂的简要格式进行,但医生或护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普通患者来讲,依然存在知识层面不对称差异,医患沟通在诊疗知识领域很难达到完全通释的地步。因此“明明白白看病”尽管是患者的合理诉求,但医院选择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时,往往以公众信息渠道为主。医院的品牌宣传信息更应该是广而告之的内容,如精美的广告形象宣传设计、公益性医学科技知识展播、名医及专家访谈、健康知识宣教、医德标兵树立、医院文化氛围营造等等,通过多媒体传播方式,将现代医院的科技之光与医道崇尚的仁爱和谐文化融合为一体,外树医院的品牌形象,内塑职工的团队精神,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运行管理,即能对医院的战略目标实现产生持久的推进力。

综上所述,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医院品牌营销在管理实践中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医院品牌营销如果没有医院战略目标的导引,会因缺少目标激励而失去方向与动力,同样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若没有医院品牌营销的协力支持,医院不仅缺乏市场号召力,职工团队精神的凝聚也将缺少核心文化要素。医院的品牌营销战略及管理实践,植根于医院文化沃土,越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医院,其品牌形象的美誉度和价值越高。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医院以医疗服务与人本身,医疗服务对于患者来说具有终极目的,因此医院的品牌营销管理应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仰东萍,宋纯理,金昌晓.全媒体时代塑造医院品牌形象的路径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2):23-25.

[2]高国兰.医院市场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0):67-68.

篇3

关键词:医院 微博营销 SWOT 发展策略

一、引言

自2010年以来,微博在国内发展迅速,成为继博客、社交网站之后又一重要的交流平台。新浪、搜狐、腾讯等各大门户网站也都大力布局微博,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2013年5月26日通过新浪V认证的医院官方帐户数量已达98家。随着各微博网站的迅猛发展,微博在医院领域的营销威力正日益彰显,为医院信息服务进行更快捷的沟通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平台,目前已促使一种全新的新媒体营销方式出现,那就是微博营销。对于医院而言,微博营销则是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医院可以在新浪,网易等注册一个或多个微博帐户,然后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博向粉丝传播医院信息服务内容,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由于目前医院微博信息营销服务模式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随着医院微博及其营销的不断发展,必然将面临更多的问题,本文尝试借鉴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及面临的威胁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当前环境下医院微博营销的发展战略。

二、Web环境下医院微博营销的SWOT分析

对于Web环境下医院的信息营销而言,微博营销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其具有强大生命力,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外部威胁。而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最早由哈佛商学院的K. J.安德鲁斯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通过SWOT分析,把内外环境的各种关键成功因素进行梳理与归纳,从而得出四个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并依据这些战略,结合自身情况确定适合组织的发展战略。

对于医院微博营销的SWOT分析来说,我们首先建立医院微博营销目标体系,然后运用SWOT分析的指导思想分别对医院微博营销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要素分析,并结合系统分析的思想,将以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SWOT交叉分析。最后,在全面把握医院微博营销内部与外部环境优劣势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策划医院微博营销未来发展的战略体系,并对原微博营销目标体系进行校验。在这里,笔者构建医院微博营销的SWOT分析步骤图,如图1所示。

三、医院微博营销的SWOT分析

(一)医院微博营销优势分析

1、加快医疗信息服务产品传播力度

微博与生俱来的优势之一就是传播速度快,对于医院来说,可将自己的新鲜事第一时间与粉丝分享,形成类似于病毒式营销的模式,其快捷性、实时性将超过其他任何媒体,每当医院一条信息服务内容,所有粉丝都可以同步看到,只需要轻轻一点,便可转发给粉丝的粉丝,从而达到多对多营销,有效的帮助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最新的信息服务内容或活动信息,使营销效率大大提高。

2、实现医疗信息服务立体化传播

由于微博营销具有传播立体化的特点,医院在微博时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尤其在医患互动、提升医院品牌影响力和价值观方面,从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手段来展现信息服务产品,通过对信息服务相关内容进行立体化描述,使潜在粉丝更形象直接地接受信息。

3、充分发挥医疗信息资源效能

众所周知,现代医院正从印刷型文献转为载体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建设, 其信息内容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但由于医院长期以来缺乏信息营销意识,致使其拥有的海量信息资源以及相关信息服务难以让所有的粉丝知晓。在这里,医院可以充分利用本身的医疗信息资源优势,通过微博平台,对粉丝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利用微博开展医院信息服务营销。

4、减少医院信息营销开支

医院微博营销是与粉丝的直接接触,免除了其他中间上环节,减少了医院的营销开支,使粉丝取得了最大价值的服务。同时,结合粉丝的关注对象,掌握粉丝包括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个体特征数据,并通过与粉丝的沟通及时了解粉丝的需求,结合医疗信息服务推广计划,制定不同的信息服务内容形式,满足不同粉丝的需求,从而达成微博营销的目的。

5、增强医院与粉丝互动

微博营销运用医院与粉丝即时交流的亲和式传播模式,互动性极强。由于微博规定用户信息每条不能超过200个字符,这种特性决定了医院可以随性的记录信息服务的点滴。与此同时,通过医院微博门户,粉丝可以了解医院最新信息推荐及相关热点事件, 使得医院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化、公开化,从而建立医院正面的口碑,为医院开展微博营销、危机公关奠定了基础。

(二)医院微博营销的劣势分析

1、医院对微博营销不够重视

目前,大多数医院并没有把微博营销作为主要营销手段,思想上并没有完全重视。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媒体,在短时间被部分医院接受,并纷纷开设自己医院的官方微博,但大多数医院只是把自己的微博当成是第二个官方网站,微博的作用还仅仅停留在医院信息的推广上,缺乏与粉丝的互动和交流,没有对微博用户进行细分以及挖掘潜在粉丝,更没有将微博营销纳入到医院的信息营销战略体系中。

2、医院微博人气不足势必影响微博营销效果

由于微博的信息基于个体,而微博的粉丝量决定微博信息营销的辐射面、浏览率和关注度。对于医院微博营销来说,需要有足够的粉丝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因而人气是医院微博营销的基础。应该说,在没有任何知名度和人气的情况下开展医院微博信息营销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因此,如何提高微博粉丝关注度目前已成为医院微博营销迫在眉急的问题之一。

3、医院微博营销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医院运用微博平台开展信息营销过程中,需要时时关注微博上的信息动向,以便引导粉丝更好的利用微博来与医院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但目前,国内医院较少设立专业的微博营销维护队伍,多数医院微博营销管理人员均是从各部门临时抽调,尚未形成微博营销管理的专业团队,距实现微博营销系统稳定、优化流程、提升管理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使得医院微博的信息往往不能做到实时更新,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将产生滞后现象。

4、医院微博信息内容易被埋没

由于微博产生新内容的速度太快,一旦新的信息没有被粉丝们及时关注到,那就很可能被埋没在海量的消息中,从而失去了微博营销的目的。同时,由于一条微博文章只有不到200字符,信息含量较少,且其信息内容仅限于在医院微博所在的平台传播,很难产生大量转帖。如何让更多的微博粉丝接受到医院的营销信息,医院就必须要精确选择微博平台和控制微博发文频率,这无疑是增加了医院微博营销的难度。

(三)医院微博营销的机会分析

1、多元化需求促进医院微博营销发展空间

由于粉丝群体的广泛性、知识载体和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必然导致粉丝信息需求的多元化。而面对Web环境下繁多而混沌的信息资源,如何以较低的代价和较高的效率筛选信息以及甄别医疗信息的真伪,成为广大医院粉丝日益关心的问题,这为医院开展微博信息营销服务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医院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将医院的医疗信息资源推送出去以满足粉丝的多元化需求,无形中也为医院开展医疗信息营销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多平台提升医院微博营销网络影响因子

医院微博营销平台一般都基于高影响性网站,例如:新浪、搜狐等。目前,这些网站多数已经发展成熟,其浏览量大,网络占有率高,影响力较强。很多粉丝会在有意无意间利用这些网站寻找医院的官方微博,随时查询医疗信息服务内容。网络影响因子的增加为整个医院微博营销构建了一个可信度高的营销环境,这也直接影响着粉丝使用信息内容的决策。

3、多级传播形成医院微博营销特定粉丝群

目前,微博的信息碎片化和及时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在Web时代粉丝对医院信息服务的渴求度,医院微博上丰富的推广活动使粉丝有完全的参与度和被关注度。由于在微博上有标签和关键字功能,这也增加了粉丝在搜索信息内容时的主动权,加速了粉丝群的形成和发展,当一个话题或信息被多人关注并转发时,这个话题的受众面就是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而且是一个具有特定偏好的细分群体,这无形中也增强了医院微博营销的精准程度。

4、多终端平台拓展医院微博营销传播空间

因为微博能够自由运行于个人、PC与手机终端平台,可以通过各种即时通信工具与粉丝实现不受时间或地点限制的即时沟通,能够及时地获得粉丝反馈,促使微博成为目前医院最炙手可热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医院应借助多终端平台互通的优势,拓展微博与其它技术的组合与创新,打造医院信息营销服务的新平台。

(四)医院微博营销的威胁分析

1、医院微博营销面临技术性屏障

因为国内微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多数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都不公开自己的API,不支持RSS,无第三方客户端和应用,这使得医院一旦选择了微博平台,其营销模式也就固定下来了。因而,针对微博信息营销,国内部分医院还处于观望阶段,即使有些医院注册了微博账户,也对微博营销的方法和技巧缺乏相应的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微博营销的发展。

2、医院微博营销面临安全监控难题

微博对于医院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由于不同微博粉丝个人喜好偏向等存在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的信息营销服务反馈意见甚至是不和谐的言论表达,这可能使医院在利用微博进行信息营销时面临诸多不可控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微博营销的公信度产生冲击,不利于医院微博的良性发展。同时,由于部分医院微博缺乏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进行必要的不良信息监管和维护。因此,解决安全监管问题也是医院开展微博营销面临的问题之一。

3、医院微博营销面临其他信息服务机构营销竞争

随着卫生科研与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导致社会上为高校粉丝提供医疗信息服务的机构越来越多,为获取更大经济效益,众多盈利型信息服务机构更乐于为高校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抢占信息营销市场。面对竞争激烈的信息产业大环境,医院已不再是唯一的医疗信息服务机构,而医院微博信息营销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尚处于幼小阶段,没有形成整体优势,面对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激烈竞争,医院缺乏有效的微博营销实施过程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

四、基于SWOT框架的医院微博营销战略构建

通过对医院微博营销的SWOT分析,我们结合发挥优势、消除劣势、抓住机会、避免威胁的原则,将医院微博营销管理的发展战略分列为优势―机会(SO)、优势―威胁(ST)、劣势―机会(WO)和劣势―威胁(WT)组合战略。即:医院在发挥自身微博营销优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把握和利用好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机会谋求大发展,同时尽量改进自身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医院微博营销战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挑战。在这里,笔者建立了医院微博营销战略的SWOT矩阵模型,如表1所示。

五、结束语

随着国内医院微博用户的逐渐增多和微博信息服务相关产品的诞生,医院微博营销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与研究。对于微博营销刚刚起步的医院来说,要想做好微博营销,必须要全面把握医院微博营销内部与外部环境优劣势,制定符合自身医院微博营销的发展战略。由于医院微博营销的各因素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总在动态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如何利用好微博这把“双刃剑”进行信息营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而充分利用SWOT 分析法是医院微博信息营销中优化自身战略目标的一条捷径。就目前国内医院微博营销状况,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讨论了医院微博营销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期让微博成为医院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静.Web2.0环境下图书馆微博客信息服务推广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医院, 2012,8:91-93

[2]胡博,周宝忠,王浩淼等.基于SWOT分析方法的营销系统运维管理策略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1):165-167+198

[3]赵鹏图,李耀.微博营销在医院营销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2,(1):37-39

篇4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规划

县级医院是面向农村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龙头,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处于核心和枢纽地位[1]。目前卫生部把县级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2],在改革中明确其发展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是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以某县级医院为试点,对其发展战略、人员配置情况、岗位设置情况、绩效管理体系和薪酬分配机制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日常管理和运营中的问题、发展方向,为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单独访谈

对管理人员采取单独访谈的方式,共计访谈56人,其中中层管理人员52人,高层管理人员4人,并随机访谈了部分基层员工。

1.2 问卷调查

对管理人员和员工代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218份,回收198份,回收率91%,其中高层和中层66份,基层132份。

2 结果和分析

2.1 医院发展战略

据医院提供的资料,项目组收集到医院年度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而没有看到医院的战略规划内容。调查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只有43%的中高层领导和10%的普通员工能了解医院的远景规划,有 33%的中高层领导和13%的普通员工清楚医院今年的总体目标。这说明医院员工对医院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的了解程度还较低,尤其是基层员工,90%的员工对医院远景规划不了解,87%的员工对年度目标不清楚。这一方面说明医院规划的缺失,对规划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规划和目标的宣贯不彻底,未能实现以远景规划凝聚人心、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增强整体合力的作用。医院远景规划的缺失,会造成医院的发展缺失目标和方向,可能会导致经营决策的短视和随意;年度目标知晓率偏低,指标关注程度较低,往往会导致“走一步算一步,秋后算账”的事后管理的被动局面。医院应在SWOT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清晰的梳理,并将明确的规划与步骤采取宣贯沟通等方式传达给全体员工,以达到全员共识、上下共鸣和互动,以便最大程度地鼓舞员工,增强医院的向心力[3]。

2.2 人员配置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该医院规模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新进了一部分人员,目前人员数量相对编制标准超标,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并且由于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医院难于自主选人,部分在岗人员难于满足岗位要求,不能做到人适其岗;有个别特殊情况的存在,个别技术人员没有执业资格,无证上岗,存在较多隐患;人员结构不合理,临床业务人员偏少,部分职能服务部门冗员,工作量不饱和;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内部调整不对口,脱离专业岗位,造成技术人员流失;基础学历和专业技能偏低,综合素质一般,技术人才业务能力提升较慢,出现了人才断层现象。近年来,医院基本没有新进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梯队建设不合理,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而且,由于医院受目前的医疗条件和薪酬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在优秀人才的引进,现有人员的技术提升等方面还有欠缺,技术脱节,技术水平提升慢,影响着医院的发展。这也提醒医院应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员配置。

2.3 岗位设置情况

医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发展战略和任务不同,对医院管理的重心也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要求医院根据不同时期的阶段性任务合理设置岗位并对岗位进行动态管理。岗位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层级,也是医院管理的落脚点,其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4]。

调查数据显示,医院还存在着很多管理欠缺,一些管理工作急需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内部运营保障水平,外部市场业务的开发等需要尽快提升,但从目前实际履职状况来看,大量的工作还未能充分展开,岗位设置不够完善,岗位的设置难以满足这种奋斗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院在人岗匹配方面存在一定的人情观念和历史遗留问题,人员配备不均衡,部门忙闲不均,部分岗位呈现冗员;在岗位设置上则表现为因人设岗;职责履行中出现人岗不匹配,能力与岗位不对等;而且责任心差,效率低下,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医院应根据科室管理和业务开展的需求,对各部门的岗位设置进一步完善,对各岗位人员数量科学核定,对人员进行考核和调配,做到人适其岗、岗尽其才。在岗位管理中,岗位职责的履行应该是以对岗位的合理授权为前提。如果有责无权,必难尽其责,而有权无责,又会导致。明确岗位对等的权责关系,是发挥组织中各岗位人员能力的必要条件。由于责任不明确、授权不足、责权利不统一,造成有的事无人管或不愿决策,有些人不肯承担责任,处理事务的有序性差,影响了工作效率。统计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岗位权责关系的对等情况,说明医院在岗位的责权关系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领导层对员工参与医院管理的重视程度要加强。

2.4 绩效管理体系

医院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制度化的结果反馈机制。只有通过反馈,才能解除被考核者对结果的疑惑,提高考核工作的认可度,员工也才能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改正和提升。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只有20%的中高层领导和9%的基层员工反映上级领导经常就考核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可见目前的考核结果反馈方面还没有形成制度化,检查工作多采取非定期或口头随意的方式,考核流程还不完善。

若只是根据领导意图制定考核目标并下发给各科室执行,容易造成科室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性不高,认同感不强,甚至容易形成攀比、抵触等负面情绪。目前医院的科室经济核算方案主要在于科室的收支结余,在于科室的经济效益,比较粗放,综合的考核还未实行。只关注于经济利益,忽视了质量、服务等综合考核不利于医院的综合发展,考核的导向作用就会发生偏离。调研结果显示,医院员工对科室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了解度还不高,这也客观反映出医院目标管理方面的不到位。医院在制定总体目标时,应该结合各部门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沟通,在协商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目标,并通过与薪酬分配的关联,来引导和激励员工完成制定的绩效目标[5]。

2.5 薪酬分配机制

目前医院工资薪酬状况主要分为三类:人事编工资、局编工资和合同制工资。人事编工资按照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局编工资参照事业编,执行标准的85%,合同制工资是医院按照不同学历和职称制定的基本工资体系。三种工资标准主要是根据职务类别、职称和学历来确定的,没有体现出不同医疗专业间的差别,与贡献和工作强度关联不大。工资制度的不一致,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酬,差距较大,尤其是部分基层合同制员工,薪酬水平又较低,严重挫伤了部分员工的积极性。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员工对目前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意见较大。

目前的绩效工资主要以科室为单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同类别岗位人员在不同的科室绩效工资有一定的差别,绩效工资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在哪个科室,科室的效益决定了绩效工资水平的高低,而与个人的努力程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风险程度、技术水平相关性弱。而且由于整体效益的不佳,绩效奖金额度较少,临床一线收入与职能后勤科室差距不大,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失去效果,这也是形成部分人员不愿承担临床风险,脱离临床岗位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证明,员工薪酬与绩效关联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也关系到激发员工动力的大小,薪酬与绩效的关联程度是整个薪酬激励制度设计的关键。

3 结语

医院今后的发展和面临的市场挑战会对医院的人力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需要在人才的获取、员工的教育培训以及人才的调配、使用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对医院最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中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学术带头人、医疗人才和管理人才等。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员配置,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用好现有人才,发挥现有人才的专业带头人和科研带教作用。

医院发展战略是医院发展的航标,医院的经营管理活动应紧紧围绕医院发展战略来开展,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医院应以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及时完善医院的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医院人力资源规划体系,首先应以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结合医院当前经营管理现状,梳理和完善组织结构,理顺组织关系,明确部门职责。通过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梳理调整,构建高效的医院运转模式。其次,医院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应根据医院战略实施的需求,进一步做好人才的供求分析,及时制定和调整配套人才吸引政策,实现医院人员需求与供给平衡。再者,还应对员工培育、绩效与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等方面做出规划,确保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功能的健全。

参考文献:

[1]吴维民,左延莉,胡振,等.广西县级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3,1:28-30.

[2]鞠永和,王静成,陶立坚.我国县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3,27(6):351-354.

[3]梁元芬,胡永光.态势分析法在西部县级医院发展战略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3,28(8):1290-1292.

篇5

【关键词】研究型医院 建设发展

【摘 要】论述了研究型医院发展的战略、发展途径、建设重点等问题。要坚持名院战略,分层次建设好研究型医院;坚持重点战略,分步骤建设好研究型医院;与此同时,建设研究型医院要要适应从“传授技术”向“产生技术”的转变;适应临床诊治重点从“一般疾病”向“疑难病症”的转变;适应临床诊治模式从“多元诊治”向“综合诊治”的转变;适应科研完成路径从“个体研究”向“团队攻关”的转变;适应科技创新方向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适应科研发展方式从“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正确处理和把握“首位”与中心的关系、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关系、规模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自我发展和借力发展的关系。注意把握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治、前沿新技术的研发、以国际救援为突出优势的复杂战创伤的救治、医疗保健服务的品质、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培养和数据化网络化的建设六个重点。

1 坚持名院战略,分层次建设好研究型医院

1.1 把创建研究型医院作为发展引领

建设研究型医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依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医院具体实际,制定完整可行的发展战略[ 1 ],搞好顶层设计;就是要注重把医院建设的基础和现状、影响和制约医院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医院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等搞清楚,科学确立发展规划、目标、步骤和措施,切实理清医院的发展思路。集中全院人员的智慧和力量,深入研究医院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性质任务、发展方式、动力途径、模式机制和内外环境等带全局性、普遍性、长远性的重大理论课题,深刻理解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内涵要求、时代背景和使命任务,努力探索创建研究型医院的目标标准、规划思路、发展步骤和建设途径,科学制定研究型医院的医疗数质量指标、教学科研指标、学科人才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全面审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体制机制和奖励政策,从医疗能力、服务水平、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后勤保障、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进行科学调整和改革。医院的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科室要从微观和局部的角度,把握好切入点、着力点,不断梳理学科所处的学术地位、优势特色、存在差距,探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这篇大文章中,如何更好的书写好自己所分管的每一章、每一节,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研究型医院的全面发展。

1.2 把建设研究型科室作为发展途径

建设研究型医院, 必须要以一定数量的研究型科室作支撑,所谓研究型科室,简单的说,就是具有高水平的临床诊治能力、高层次的科研成果、高素质的人才梯队的科室。研究型科室不仅是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本专业疑难疾病的诊治中心、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中心,始终引领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一流的研究型科室,研究型医院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武警总医院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一是大力开展研究型科室评选活动。医院制定了研究型科室的标准条件,从政治思想、科学管理、人才梯队、医疗保健、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方面对研究型科室的条件标准做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突出医疗特色和科技成果。并对研究型科室在经费、人员、科研平台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通过研究型科室的评选,有力地带动了研究型医院整体推进。二是全面推行亚专科发展模式。根据实际,科学确定专科方向,合理调整人员编组,将主诊医师负责制与亚专科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做到重点学科有4-6个亚专科,其他学科有1-3个亚专科。坚持做到正高职人员定向发展,副高职人员相对定向,中初职人员全面发展。使学科既在更高的层次综合发展,也在更深的层次上专业发展。三是提升优势学科群的建设质量。以重点学科为龙头,整合辐射相关学科建设;以同类学科为纽带,组合优化相关学科建设;以疾病诊治为链条,联合带动相关学科建设[2];以重大课题攻关为牵引,凝聚提升相关学科建设。通过研究型科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医院学科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1.3 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发展重点

创建研究型医院, 必须把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置于优先发展地位。所谓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临床诊治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兼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大批研究型人才,既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主要目标,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质要求。一是完善研究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围绕复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年轻拔尖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医学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等建立选拔、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一整套评价体系, 形成德、能、勤、绩、体考核信息系统,为研究型人才选拔培养提供依据。二是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通过建立研究型人才库,对入库人员逐一分析评估,分清优势劣势,找准差距,在个人提出发展计划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点评,明确目标要求及培养措施。对临床优势明显、科研偏弱的,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科研能力突出、临床技能偏弱的,通过指定院内老专家帮带、选送国外知名专科医院进修等方式,提高临床水平。从而加快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步伐。三是打造研究型人才团队,造就新型的优秀医学人才、杰出的医学专家和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团队,创新人才团队既有基础研究人才,又有临床诊疗人才,还有成果转化人才;既有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 又有中青年骨干人才,还有科研辅助人才。

2 坚持重点战略,分步骤建设好研究型医院

2.1 把科技力量聚焦到自主创新上来

创建研究型医院的途径方法很多,但关键点在自主创新。通过创新科研协作机制,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科研作风建设机制,推动研究型医院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制定引导科学研究面向临床的科研政策。对以往的课题、文章和研究成果,对各学科的研究方向、人员配置和经费投入,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掌握全院科研资源的投向、投量情况。制定有效政策,在经费投入、平台建设、人员配备、出国留学等方面,大力扶持那些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保证医院的科学研究都服务于临床的技术进步,引导科研资源向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自主创新聚焦,注重研发新业务新技术,出技术,出标准、出规范,不断提高课题成果转化率和临床利用率。二是理顺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科室工作合作机制。鼓励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基础研究确定攻关方向,应面向临床诊治一线;临床科室应为基础研究提供病例资源,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实施。三是理顺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大科研质量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注重科研论文的引用率、影响因子,获得课题的层次和成果的等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及在临床治愈中的贡献率,特别要注重自主创新方面的贡献率。四是理顺和整合科技创新的力量。组织好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临床学科与辅诊学科的科研协作,努力开展院际间、国内外的强强联合,形成医药结合、医工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研究与转化相配套的科技创新模式。

2.2 把内涵建设聚焦到质量发展上来

必须把提升质量作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核心。构建一整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既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前提保证, 也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重要内容。一是通过抓制度落实提升质量,严格落实三级检诊、三查七对、术前讨论等基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疑难危重会诊、临床病理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出院病例讨论等核心医护质量管理制度;推行手术分级管理,落实技术操作规范,培养一批“一看准,一听准,一查准,一摸准,一针准,一刀准”的岗位尖兵和能手,使各项检查、诊断、治疗更加严谨科学。二是通过抓科学管理提升质量, 严格落实资质准入、技术准入、手术准入制度,推行主诊医师、主刀医师、主检技师负责制,强化首诊医师负责制,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提高。三是通过抓技术创新提升质量,大力开展以基因诊疗、微创技术、再生医学为代表的新业务新技术,增强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在高层次上提高医疗质量水平[3]。四是通过抓监督提升质量,围绕初确诊符合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病历处方合格率、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术前待床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指标建立质量评价指标,创新质量考核方法。把医疗服务质量的标准要求落实到每个人员、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项操作。通过科学管理、从严管理、依法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控的水平。

2.3 把软实力提升聚焦到文化建设上来

研究型医院要充分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的医院文化,创新文化孕育造就创新事业。一是构筑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医院文化,形成医院的核心价值观,以院歌、院徽、院风、医院精神,形成医院的特色文化。其中,核心价值观,是医院文化的精髓, 统领着医院文化的各个方面。院风、院歌、院徽等都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生动展开,是形象化载体和多样化的展示。二是丰富创新医院文化的载体,注重创作体现医院文化精神实质的院歌、院徽,建好院报、橱窗、闭路电视、网络等各种文化的平台,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反映身边人身边事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优秀文艺作品, 不断拓展医院文化建设的阵地;三是营造文化兴院的氛围。大力开展重要节庆纪念、歌咏比赛、文艺晚会、体育竞技等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主题活动,打造具有医院特色的品牌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熏陶功能,使大家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素质,以文化的大繁荣推动医院的大发展。真正使医院文化成为研究型医院建设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3 坚持统筹战略,分阶段建设好研究型医院

3.1 适应好六种转变

要确保研究型医院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推进,必须适应以下六种转变;一要适应研究型医院从“传授技术” 向“ 产生技术” 的转变。研究型医院不仅要成为医学知识流动和传播的枢纽,而且更应在促进医学知识和临床技术的产生、医学新理念和新模式的探索等方面做出贡献,成为医学知识和技术产生的摇篮。二要适应临床诊治重点从“一般疾病”向“疑难病症”的转变。在完成常规医疗基础上,研究型医院要通过制定规范化的疾病诊疗流程,探索优化的治疗技术方案,力争在临床诊治高危疑难病症上有重大突破。三要适应临床诊治模式从“多元诊治”向“综合诊治”的转变。研究型医院就是要不断研究探索疾病综合治疗模式, 形成批量的、有特色的和标准化的多个学科综合化治疗规范。四要适应科研完成路径从“个体研究”向“团队攻关”的转变。研究型医院就是要打破“小作坊”式单兵作战的科研模式,有计划的组成具有活力的创新人才团队进行联合攻关,实现由“小科研”向“大科研”的过渡。五要适应科技创新方向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研究型医院就是要尽快适应围绕一个重大研究方向、凝练科学问题开展自主创新研究,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六要适应科研发展方式从“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创建研究型医院,不能靠人海战术、拼消耗方式进行,要在保持数量优势的同时,积极引导科研成果向质量型转变。

3.2 协调好六种关系

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以下六种关系。一是“首位”与中心的关系。既要确保医院建设的正确方向, 又要保证医疗保健中心任务圆满完成,使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医疗服务中心,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是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临床为科研提供需要和基础,科研又为临床提供动力和保证,两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关系[ 4 ]。基础研究重点解决临床实践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指导;临床研究重点解决临床实践中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问题,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新业务新技术。四是规模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各个发展要素的质量,科学整合发展资源,协调理顺发展关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五是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在谋划当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长远规划;在筹划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时,一定要顾及当前的现实与可能,把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六是自我发展和借力发展的关系。既要立足于自我发展,挖掘和发挥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品牌优势; 又要坚持开放办院,充分利用外部的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尽可能多的外来资金、技术、人才来借力发展。

3.3 把握好六个重点

创建研究型医院必须制定明确具体的建设内容,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特别是要注意把握好六个重点。一是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治: 在大器官联合移植、肿瘤综合治疗、组织工程、干细胞移植、微创外科与外科微创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临床诊治疑难疾病做出贡献。二是前沿新技术的研发: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分子治疗、免疫治疗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为临床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三是以国际救援为突出优势的复杂战创伤的救治:建成颅脑、四肢、胸腹脏器战伤及其并发症的救治中心,野战条件下血液的保存与快速供应的保障中心,战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中心。四是医疗保健服务的品质:打造具有一流基础设施、一流仪器设备、一流学科人才、一流技术水平、一流综合服务的极致化医疗保健服务品牌。五是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培养: 成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团队的基地,培育临床医学科学家的摇篮。六是数据化网络化的建设:形成完整、健全、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5],使医院成为实现数据采集实时化、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交换兼容化、信息管理规范化的一流数字化医院。

参考文献

[1] 王发强,陈璐,陈金宏.对新形势下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几点看法[J].中国医院,2013,17(10):1-3.

[2] 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姚军,郭渝成,刘广东.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1,1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