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木工程市场前景范文

土木工程市场前景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土木工程市场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应用型;土木工程;可行性研究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的建设规模出现连续扩张的。土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行业对各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亦有较快的增长。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知识的全面性和理论性,轻视专业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重实践、轻理论,本科层次和高职高专层次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均不能很好地满足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在三门峡地区开设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一、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特点

应用型本科专业定位于大众化高等教育层次,基本上属于技能培养型的地方性专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未来的土木建筑工程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狭窄的专业教育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土木工程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克服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两个弊端:一是工程科学教育偏多而工程实践训练不足,二是工程训练偏多而工程科学教育不足。这两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土建类工程人才都不具备现代工程师的全面素质。现代工程师的培养必须坚持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运用并行工程的概念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求毕业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实践应用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等。

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与高职高专土木工程学科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从培养层次上看,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产业或知识含量高的行业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者,而高职高专培养的是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应用人才或高技能人才。从知识结构上看,应用型本科的知识基础必须达到本科层次,而高职专科只须达到专科层次。从理论教学体系上看,应用型本科的理论课程体系虽然强调应用性,但应达到一定的理论广度与深度,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有足够的理论支撑,而高职高专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从能力培养上看,应用型本科在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上,侧重于技术操作层面,使学生不但能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能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而高职高专学生只要能掌握一线的操作技能就可以。从学制上看,应用型本科的学制是四年,其掌握知识、信息与专业能力的程度都要高于学制为两年或三年的高职高专。

二、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近年,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仍将持续增长,建筑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地位将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呈现新局面。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9.5%,比“十五”末提高近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把“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此任务的要求下,河南省将“发展壮大建筑业”。“十二五”期间,三门峡将紧紧围绕把三门峡打造成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大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一高”战略。三门峡市将以交通、商贸、高新技术等带动全市的经济发展,建筑业将为“四大一高”战略实施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大型工业设施设计建造与安装、大体积混凝土筑坝等高技术含量工程需求不断出现,对建筑业专业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加之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业正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需要大量既受过高等教育又能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在生产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所以,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分析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城镇化率将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将达到48%;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完成投资187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600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达到21000万平方米;建筑业力争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达到30000亿元、9000亿元和2000亿元左右,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保持年均增长13%以上。

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 信息化管理 低碳 环保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然而,土木工程作为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的任务十分艰巨。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土木工程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也是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力、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土木工程面临信息时代的挑战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土木工程伴随着人类文明走过了几千年,每一次技术革命都给土木工程带来巨大变革,从手提肩挑到机械化,直至现代的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的管理、设计、施工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2 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的关键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领导先要构建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框架,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只要观念有了变化,思想方式的转变,就能带动整个行业的突破性改变。土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土木工程信息网络的发展,整个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一是土木工程信息网,另一方面也是土木信息的传播媒介;二是土木工程信息接收终端,其基本功能是工程人员可通过它随时与土木工程信息网进行信息交换,获取技术支持;三是土木工程信息的网络传输标准,一方面是保证不同土木工程信息网之间、信息网与接收终端之间能够顺畅地进行信息交换,另一方面保证土木工程信息可与中国电讯移动通讯网络相兼容;四是信息土木集成与交互系统,信息土木集成与交互系统由一系列大型程序组成,不同的土木信息制造商通过该平台可以准确、方便地向工程界提供合乎标准的各类信息,同时使信息通过该平台进行传输是按照土木工程信息的网络传输标准开发的能进行土木工程信息整合、传播的软件平台。

3 发展土木工程信息化途径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

4 土木工程信息化面临的实际问题

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建设信息化的土木工程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土木工程的实际设计施工中必须与一个人的经历、专业、悟性等均有关系,流动性大又要求土木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场分析、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能力指导工程建设,但由于信息无法共享,这些经验数据往往难以对其他类似工程发挥有效的借鉴作用;土木工程量大面广的特点则说明上述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直接推动土木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土木工程的建设科技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有效地使先进地区的建设科技水平迅速传播,带动落后地区建设水平的提高,必将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③从工程质量的角度分析就土木工程行业而言,其本身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我国现如今的土木工程建设,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就土木工程行业而言,其整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处于粗放型的工作模式,由此所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而出问题的工程面又很广,且以中小工程居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一类的报道,几层高的房子建好没几天就出现裂缝,新铺的路面过不了多久就出现凹陷,如此等等。从技术的层面讲,产生这种问题与从业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低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有效地整体提高土木工程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5 土木工程信息化实施构架

关于土木工程信息化的整体实施,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搭建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即土木工程信息网的构建和土木信息移动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二是进行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研究,即进行信息土木集成与交互系统的研究;三是进行土木工程信息化的示范工程建设,由点到面,总结经验,推动土木工程信息化的整体实现。

6 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安全控制

在施工的全过程,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缺陷,确保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要确保不会出现安全隐患,消除施工中的人为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项目的安全控制目标应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体系内进行分解,然后制定责任制度,实现责任安全目标。最后还要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建项目工地各项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性等因素,开发出具备工程拍照摄影、现场办公、资料记录、储存、CAD图纸绘制、技术信息查询、即时通讯、交流等功能的、完全适合现场施工各项工作的手持信息终端。信息化管理不仅满足了施工现场工作的特殊需要,而且对促进各项新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和技术要素的实施,方便工程监督与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土木工程信息化无论是对工程管理还是工程施工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我国土木工程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土木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扩散提高了企业的装备水平,改进了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降低了传统土木工程对资源的消耗,进而促进了传统土木工程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传统土木工程产业结构调整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土木工程信息化使得我国比以前更容易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开发成果,采用新的生产工艺,从而实现跨越式的技术进步;在企业管理上,土木工程信息化加速了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在宏观及微观上管理模式的创新,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扩散改变了传统的管理及组织模式,推动了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了管理上的跨越式发展。②对土木工程的每一位从业人员来说,土木工程信息化通过及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极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等不仅仅是工作手段的变化,它必将深刻影响土木工程从业人员的工作形式和思维方式,使土木工程管理与技术人员与时俱进,在信息时代更好的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③土木信息化对信息时代土木工程应该怎么做指出了一个方向,也将形成土木信息化这样一个新产业。土木工程信息化将彻底解决土木工程中长期以来生产效率低下,信息散乱不系统,知识资源不能共享等影响土木工程建设水平的瓶颈问题,大大提高土木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而这一新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势必吸引土木工程界和信息产业界等各界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潘猛主编.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08-01.

[2]徐伟,吴加云,邹建文主编.土木工程项目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06-01.

篇3

关键词:钢结构;土木工程;特点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钢结构由于其轻质高强等多重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土木工程,如建筑住宅和桥梁建造,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普遍的用于建设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及大悬挑结构、工业厂房等,充分显示了钢结构的优越性。

一、钢结构在土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和特点

1、钢结构建材自身性能好

通常来说,钢材是用铁、硅、锰、钛等多种元素以及其他材料所组成的合金。由于合成元素的多样化,钢材具备一般混凝土、水泥以及元素较纯的铁不具备的多种优点。首先,钢材拥有很高的强度与刚度,即很强的承受或容纳作用效应的能力及优秀的抗震动性能。其次,钢材抗震抗压的韧性和延展性也是一般混凝土和水泥所不具备的。尤其重要的是,由于炼制钢材的材料以及元素的多样性,比较先进的炼钢技术还能够根据需要炼制出抗冲击、抗疲劳和韧性好的桥梁专用钢,具有抗高温和氧化特性的耐热钢,以及不锈钢等多种不同用途的建筑专用钢材。

2、环保节能

将钢结构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时具有污染少、噪声少以及作业量较小等特点,并且钢结构应用时投入少、收益大、方便拆迁,回收利用率比较高,这些优点使钢结构在建材市场上比较受欢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钢材的生产率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好,成本也越来越低,所占空间比较小,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大大节约了建筑成本,增大了建筑物内部空间,减少了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也因此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3、用途广,可塑性强

由于具有轻便、韧性和耐压等特点,钢结构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施工,特别是一些传统建筑工程很难完成的大空间跨度建筑。比如在剧院、机场以及体育场等比较大的空间建筑内,空间内柱子比较多的话不利于人们在建筑物内的娱乐和工作,而使用钢结构就可以建造没有柱子支撑的大空间建筑。其次,钢材具有可焊接和耐挤压的特点,这使得钢结构能够用于建造一些新型的钢铁建筑。比如著名的法国埃菲尔铁塔,以钢板焊接、连接而成的高层重钢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新潮流。

4、施工速度快、安全、质量易保证

在通常情况下,以沙石为基本建材的传统建筑工程会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雨雪天气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而钢结构建材是在建材工厂专门合成之后再运往建筑工地投入使用的,因此不受天气原因的影响。其次,钢结构安装还能够与混凝土楼板的施工作业交叉进行,也能够在建筑物外部装修的同时,实行内部钢结构安装。在施工建材短缺的时候,钢材的生产还能够与建筑施工同时进行,钢结构的施工速度要比钢筋混凝土快25%左右。此外,钢材具有韧性、可延性以及抗压性能,这些特性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

二、钢结构的缺点

当然,每种材料都不是完美的,所以钢结构的应用和施工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而:

材料缺点

尽管钢结构的刚度要远远大于混凝土,但是对于一个给定的负载,钢结构的构件截面刚度则要小于与其对比的混凝土结构,这主要是因为钢的强度优势导致其构件的尺寸相对较小。因此要提高这些构件的稳定性,就要增加型钢的尺寸或者采取填充混凝土以及外包混凝土的措施,以提高截面的刚度。并且钢材的耐火性和耐腐蚀性都相对有欠缺。钢材长期受到100度的辐射热时强度的变化不大,表现出一定的耐热性能,但当温度达到150度时,就要采用隔热层进行保护,并且重要部位的钢结构一定要涂刷防火涂料。

设计力量较薄弱

(1)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要注意结构的功能要求是不是属于钢结构合理的应用范围。通常在设计较高承载力需要使用钢结构时,要考虑用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巨大变形为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为准则。钢结构有很多节点,要对每个螺丝、垫板以及焊缝进行精确的计算,而且每个专业要一次性到位,所以钢结构的设计要比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更复杂,并且图纸也远远多于混凝土结构。

(2)钢结构生产未形成体系。只有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才可以体现出钢结构的优越性。并且目前钢结构的生产标准、价格标准以及质量标准都没有统一,国家标准以及监管机制方面也都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很多设计师以及开发商都相对比较茫然。

(3)价格问题。由于钢结构的生产未形成体系,因此钢结构的价格比较高。虽然钢产量近年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人均产量仍然相对较低,钢材仍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比较贵重的材料,而混凝土的价格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三、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要点

1、注重选材与连接

通常将钢材分为板材、型材、金属制品以及管材四大类。土木工程中的建筑钢材通常采用普通的低合金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以及普通碳素钢等,这主要是由于钢的硬度所决定的。梁多数是焊接或者轧制的“H”型钢梁,在安装前要对主要的焊接接头做焊接工艺的试验,定出焊接的格料和各项参数。梁与梁之间、梁与柱之间的连接,可以采取焊接连接或者高强螺栓连接,要注意高强螺栓的连接孔位的精度。制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精度较高的数控钻孔,另外一种则是精度相对较低的模板制孔。在技术条件允许时比较适合采用多轴数控钻孔。在运到工地以后要对螺栓参数进行检验,安装时不能用扳手强行拧入或者用榔头强行打入,拧入的步骤要经过初拧、复拧以及终拧。

钢结构的储存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普遍执行的安装结构的用地面积是按照结构的占地面积的1.5倍来执行的,按照安装的流程进行堆放,从中转堆场配套运送至现场的钢构件要采用装卸机械把其安置于安装机械的回转半径内。

3、油漆涂抹的技术进行油漆涂抹是钢结构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施工:

(1)进行基层处理

进行油漆涂抹的工序之前,要将金属表面清理干净,做好除锈工作。如果面积相对不大,可以采用人工除锈的方式进行清理,但是出现腐蚀现象严重则可以使用钢丝刷和铲刀进行处理,而一旦出现大面积的锈蚀则可以用砂轮机来配合清理。

(2)防锈漆的涂抹

在对基层进行处理完毕后,保证表面的干燥后可以进行防锈漆的涂抹,在涂抹的时要仔细、认真、涂刷到位、均匀,尤其要注意铆孔内不能有涂料涂入。待到防锈漆干燥后,采用和油漆配套的腻子把构件的表面缺陷刮平。要想提高其干硬性,则可以在涂抹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红丹粉或者厚漆。

(3)磷化底漆的涂抹

磷化底漆是油漆涂抹的关键,在涂抹磷化底漆后的两个小时候才可以进行底漆的涂抹,在涂抹完成底漆后的24小时之后要对其表面残留的磷化物进行清理,其涂抹完成的标准是在其干燥后的表面形成了均匀的灰褐色的磷化膜。

(4)涂面漆的涂抹

最后一个步骤是刷涂面漆,刷涂面漆的标准是多理多刷,而且要保证油漆不流不坠,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而且在涂抹的过程中要保证色泽光亮一致,在涂刷的过程中及时检查,避免遗漏。一般情况下,钢结构的面漆都要刷两遍以上,厚度要超过70微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钢结构本身具有十分优良的性能,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物的施工成本,提升了建筑物的质量水平,也因此被各种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所欢迎,不但出现在桥梁、机场等大型建筑中,在小型住宅中也经常使用。因此,钢结构在我国建筑业中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钢结构的工程应用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应该不断加大对钢结构土木工程应用技术的研发,不断培养有效的钢结构技术人才,使我国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忆辉.论大型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问题和对策[J].华章,2011,(7).

篇4

1建筑结构及技术的调整

建筑上的多层建筑框架结构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的祖先在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加固上就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在我国古代,有大量的木质建筑结构,每一个部件之间是靠木质部件之间的咬合来完成的,几乎不用一颗钉子,大师们就可以造塔,造楼,造宫殿,这样的精品令现代人望尘莫及,叹为观止。现代的建筑基本上是钢筋水泥的组合,多层建筑框架结构最一开始是用砖直接垒,垒完一层,再垒下一层。砖与砖之间的粘合用沙灰等建筑材料。最初钢筋用量并不多,这样的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由于其造价低廉,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后来,出现了新的技巧,那就是在打地基的时候,建立防震柱,即挖深坑,用钢筋水泥组成浇筑结合体,给多层建筑框架以稳固的保障。为了更加稳固,楼层越高,地基也就需要挖得更加深,几乎需要和地上部分持平。否则就会影响到所建建筑物的稳固性。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浇筑技术开始普遍应用。这项技术改善了多层建筑结构的加固问题。浇筑技术,即先筑底梁,接着把四面的柱子全用水泥钢筋浇筑,在此基础上再垒砖,浇筑一层,再浇筑第二层,这样,钢筋水泥框架比较稳固,这项技术是目前运用最多的。如果在湿润土地上施工,一般需要采用排水加固法进行处理,这些土地的含水量较高,稳定性和硬度都会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工程稳定性。采用排水加固法可以排除其中多余水分,让土地变得更加坚硬,保障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一般情况下,排水加固法有两种类型,即真空预压法与堆在预压法,具体采用何种方法,需要根据施工情况来进行决定。要保证土层不会轻易移动,保持工程土地土质的稳定,一般使用的是加筋法,这也是土木工程地基加固中的基本方法之一。

2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加固工作的常用材料

多层建筑框架的结构加固,除了技术问题,还需要关注所用材料。钢筋、水泥、砖等是主要的建材,但在实际建筑工地,建材的使用是要经过建筑商来决定的。国家在建材这一块有着统一的标准,高标准的建材价格是比较高的。如果建筑商在建材上做手脚,偷工减料,那么建筑的稳固性一样得不到保障。例如,在楼盘市场开发的初级阶段,一些建筑商为了减少造价,牟取暴利,使用不达标的水泥或不达标的钢筋,这导致所建多层建筑框架就够的稳固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当楼盘建成,国家质检部门开始验收,部分开发商采取非法手段,让自己的楼盘过关。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但随着法律的完善和质监部门的约束机制的健全,国家督查力度越来越大,这样的情况被逐渐杜绝了,在开发商开工之前,国家首先对其建材质量进行把关,验收合格后才能允许其开工,否则严禁开工。这就从建材上保证了多层建筑结构框架的稳固性。

3地质情况的探查

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加固措施,离不开地质情况的参照。准确科学地掌握地质情况是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加固的前提。工程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地质因素,只有其中的稳定因素或工程建设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对工程建设运行构成或可能构成有害影响时才成为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的因素有: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等等,其中最重要参考因素是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的优势断裂,这对地震等灾害具有可控性作用,以上因素都会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产生影响。在工程确立之初,相关技术人员首先要先考察地质情况,看所处地质情况是否能够满足修建建筑物的条件。尤其是建筑区的地形,必须考虑到是否会对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当建筑区离山体较近,而山体又是容易滑坡的山体,这样的隐含因素如果考虑不到,就会造成多层建筑的稳固隐患,甚至酿成灾害。此外,还要注重工程测量,针对不同的抗震等级,采取的抗震措施以及进行的抗震计算也会不一样,这要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抗震土木工程设计。对于工程的施工测量管理方法以及技术,为了便于工程施工做好标记和记录,施工测量人员都会依照土木工程设计规划进行施工测量。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实现以及设计思想的切实贯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要进行施工测量,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要避免错误的发生,逐步对工程进行测量,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程测量准确把握工程的全局以及进度,保证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

4结语

总之,每种类型的建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年代久远建筑物的稳固性就会减弱。地质情况如果不适宜,稳固性也会存在隐患,建筑功能如果不同,也影响建筑物的稳固性。另外,加固方案的选择也会受到多层建筑结构和施工方式的制约。但是,笔者相信,随着法律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以及建筑技术和稳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方面也会取得质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魏霖静,刘军生,曹晓辉.基础摩擦滑移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分析[J].价值工程.2016(22)

[2]殷许鹏,潘文,宋廷苏,管庆松,张龙飞.建筑隔震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研究[J].施工技术.2013(09)

[3]李敏锋,金国芳,阳洋,吴毅彬.某钢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及动力时程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1(04)

篇5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专业方向;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沈艳丽(1969-),女,沈阳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工程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2.2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2-63-02

一、问题的提出

工程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设不足 15 年,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故国内大部分工科院校都设有工管专业。分为工程技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房地产经营及物业管理 5 个专业方向。相关高校都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战略的需要,在上述 5 个方向中选择一至两个方向,并依此确定该专业的主学科归属与办学设置,或偏重于管理或偏重于技术,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方向。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工管专业是以管理学研究而誉满全国的品牌专业;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工管专业都是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型管理专业;而东北财经大学的“投资工程建设管理学院”则是培养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的高端人才基地。

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市场服务的宗旨,着眼于弥补电力工程建设中估价、施工及管理人才缺口,结合沈阳工程学院在经济学、管理学、电力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工程管理专业设电力工程建设方向。

二、电力工程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沈阳工程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工程教育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和未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根据市场调研以及沈阳工程学院的定位,学院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面向电力工程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相关领域,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突出工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过程;突出“产、学、研”结合的育人特色;突出具有创业和创新人才潜质的能力培养。也就是说,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充分考虑行业和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适时地根据区域经济和电力建设行业发展调整专业方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

三、电力工程建设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

1、根据人才市场对同时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突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方向专业特色,在开设电力工程基础、动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技术类课程。开设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主要有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生产实习、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电力工程实训等课程。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增设了造价师方向,并结合注册造价师的考试科目,合理地安排了课程,增加岗位适应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中至关重要。其中专业课基础实训课设置了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结构实训、工程估价实训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并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训、工程概预算软件实训、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利用学院的优势学科的基础实验室优势,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力度。如: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增加电力工程实训、发电厂动力设备实训等实训环节。实践环节中的毕业设计:安排学生到沈阳工程学院基建项目、校外实习基地的电建施工项目等建设单位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等实际工作,并结合所参与的实习项目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设置采用“教学阶段—课程平台—能力训练”模式。我们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参考了同类学校的培养计划,本着优化结构、保障重点和突出人才特色的原则,经过科学分析制定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分为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这3个阶段。各个阶段根据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规律,按公共基础课管理基础系列课土木工程系列课专业课电力建设专业方向课的顺序,设置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系列课程平台。每个课程平台又与一个或若干个能力训练模块相对应,着重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程技术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执业技能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按照相互衔接、相互渗透、顺序进行、整体推进的态势组织教学,全过程地培养学生能力。

通过以上多层次的课程体系达到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程技术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执业技能训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