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司市场风险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中资寿险公司面临的利率困境
传统的寿险产品兼具储蓄性和保障性的特点,因此除了寻求保障的动机外,投保人在购买寿险产品时,往往会将其同对应的银行储蓄产品相比较。寿险产品的流动性比储蓄产品低,提前退保可能会造成损失;另外由于寿险产品定价的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相比往往存在利差,且具有刚性一旦确定以后不会轻易调整,特别是保单售出后在保障期内内涵的预定利率更是固定不变。
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国家,随着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而频繁进行调整,导致市场利率或银行利率的波动加剧时,就会直接影响寿险产品的相对价值,提高或降低投保人购买寿险产品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投保人的行为。
1、低预定利率和高市场利率
如果市场利率上升,超过产品预定利率幅度较大,形成高利差益,就会使寿险产品的相对价格过高,从而抑制潜在投保人的保险需求,造成寿险公司的承保业务萎缩。而且一旦市场利率的上升超过一定的极限,使得因选择退保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小于投资其他高利率金融产品可获得的机会收益,则现实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会选择暂停缴纳续期保费,甚至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贷款。如果退保或贷款量过大,导致寿险公司流动性不足,被迫出售长期资产套现或借入短期资金,会使得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和业务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倒退。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市场利率上升时期,大量保单持有人用人寿保单作抵押进行贷款,然后将贷款再投资于高利率的金融工具套利。从1965-1974年,美国保单贷款占寿险公司资产从4.8%一直上升到8.7%,造成现金流出现持续净流出的现象。
2、高预定利率和利差损
相对于低预定利率引起的退保风险和现金流风险,因市场利率大幅下调,寿险公司产品出现预定利率高于实际利率的利差倒挂风险,对寿险公司持续经营带来的负面冲击更为强烈。
一方面由于利率降低,使得按原预定利率所预计的未来应收保费的贴现值,将小于未来预定给付的贴现值,从而使寿险公司产生不良负债;另一方面,在现行的寿险监管体制下,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存在相当大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资金只能集中于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市场利率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下降会引起这部分资产收益率下调,资产价值缩水。
由于利率下降引发的利差损风险在世界各国的保险市场上曾经有过突出的表现。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银行利率和国债利率逐步上涨,日本许多寿险公司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而不计成本地推出高预定利率的储蓄型保单,包括储蓄性比较强的趸交养老保险和个人年金保险产品,这些利率敏感性产品的预定利率从1976年的5%左右一路攀升到1985年的6.25%。(见表1)
其后,日本经济陷入结构性的衰退之中,利率水平逐步回落,1999年起实行零利率政策,投资收益率迅速降低,此前寿险业积聚的巨额利差风险充分显现:一方面,市场利率的下跌使得高预定利率保单未来给付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为了兑现高预定利率的承诺,许多寿险公司不得不投资于有价证券和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以期提高投资收益和弥补利差亏损。1986年10月至1996年10月间的10年内,日本各寿险公司平均投资股票达33.87%。但是,伴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日经指数从1989年的38915点一路下跌,至2001年的10542点,寿险公司的投资标的大多形成不良资产。受到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压力,利差损随着时间推移越滚越大,最后以"日本生命"、"东京生命"为代表的七家寿险公司出现严重的偿付能力危机,相继倒闭破产。
3、我国寿险业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困境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寿险业开始起步发展,其规模扩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利率的促动而实现的。1993年至1999年底进入快速扩张阶段,终生寿险、定期寿险、两全寿险等传统产品悉数出现,并形成规模。而同一时期,我国利率市场化也逐步进入实践阶段,可以说我国寿险企业面临的利率定价风险也是在市场利率化进程不断深化中逐步形成的。
从1980年到1989年,市场利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5.4%上升到11.34%),而这一段时期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基本都在6%-9%之间,明显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见表2),从而导致寿险需求减少,退保增多。从1990年到1996年间,利率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仍高于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导致具有储蓄性质的养老保险、教育保险等产品需求下降。
从1996年5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下调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0.98%降至1.98%(见表3)。这期间,尽管保监会也对预定利率水平进行了相应地调整,但始终高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最高达到13%的水平。加之寿险公司之间不恰当的恶性竞争,使得储蓄型产品热卖,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一些寿险公司特别是中资寿险公司积累了大量的利差损。这一阶段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的利差损困境同日本当初的情况极为相似,而且由于我国寿险业资金运用渠道更窄,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金额占总资产的比例远大于任何一家日本破产公司的比例。 高预定利率时期发展的寿险保单留下的利差损,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都难以弥补。据统计,1999年以前的保单每年新增的利差损额约20亿元,到2004年末累计利差损总额超过720亿元,占行业总资产的9%左右。
这两个阶段我国寿险业面临的定价风险主要是如何化解产品预定利率相对于市场利率的调整明显滞后,以及长期储蓄型保单定价利率具有刚性等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巨额利差损可以逐渐通过死差益和费差益等途径弥补、化解。
然而自2004年10月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逐渐把调整存款利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作为一种基准利率来运用,发挥调控宏观经济,向市场传递政策信息的作用,而同时期我国保险监管部门确定的寿险定价预定利率(年复利2.5%)水平已近10年没有调整,面对上下波动的市场利率,寿险公司试图通过调整产品定价利率来规避利差风险的手段大大弱化,促使各寿险公司寻求新的对策。
例如从2004年10月开始的升息周期内,央行连续9次调高基准利率(其中存款基准利率8次),虽然升息后,之前积累的老保单利差损将得以降低,亏损减少,但却导致新的寿险产品实际价格升高,新单的投保需求萎缩。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出现投保人选择停缴续期保费甚至提前退保的现象。此外自2008年初以来,利率调整又开始进入降息的通道,寿险业又将面对利差损的局面。
可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基准利率的调节功能会越来越明显,其调节频率和调节幅度将逐步放开。相对而言大部分中资寿险公司的寿险产品由于条款固定化,并且受监管部门预定利率上限的约束,一方面对利率的敏感性很高,另一方面对利率波动的调整和适应又过于滞后,手段过于单一,只能被动地通过停售老产品、开发新产品,通过提高投资收益,降低费用水平等措施加以规避,效果往往欠佳。
我国寿险监管部门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决定采取一种长期内相对固定的预定利率政策,促使中资寿险公司从产品创新上寻求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二、利率风险下的产品创新机制
国外寿险产品的发展过程,是从单纯的保障型产品,发展到保障加储蓄型的产品,随后向保障和投资功能兼有的投资型寿险产品形态过渡,不断创新,以适应各种市场因素不断变化的需要。
所谓投资型寿险,是指在确保寿险所固有的保障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保险创新或嫁接组合使之具有投资功能的一种非传统型的寿险产品,具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的人寿保险。其主要特征是:预定利率较低,保险商品的价格较高;既有保障功能又有投资功能;投资回报不确定且波动;潜在风险大;具有投资选择权等。目前最主要产品形态是分红、万能和投资连接三大类创新投资型产品以及结合它们特点的混合型产品。
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分红、万能和投资连接型保险产品各有优势,又各有缺陷,必须进一步改造和创新分红、万能和投资连接型保险产品,结合他们的优势,提高保险公司抵御利率市场化波动的风险,增强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的功能。
首先,相对传统的寿险产品定价对利率波动的不敏感,导致保险公司产生较大利差损风险,新型的寿险产品对利率波动的敏感度较高,账户投资收益水平与市场利率的波动相挂钩,特别是投资连接型寿险产品,投资收益水平完全与市场投资行为挂钩,使得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其中分红型产品和万能型产品由于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其产品定价机制对市场利率波动的敏感程度相对较高;而投资连接型产品主要投资于资本市场,其产品定价间接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即资本市场收益状况同市场利率存在反向的关系。
其次,在新型产品的定价理论方面,新型的投资型寿险产品设计采用较为流行的资产份额定价理论进行产品初始价格的确定。其中万能型产品已经完全引入资产份额定价理论的单独账户概念,进行保费的厘定和精算现值的利润测算。投资连接型保险产品尽管继续采用单独账户的管理模式,但其投资单位价值的概念已经接近于共同基金的单位净值,采用更为先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期权定价模型(OPM)等理论进行产品定价。
再者,从定价策略上看,分红型保险产品采用的是低保证利率和低附加费用率的定价策略,净保费的厘定相对较高,毛保费则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万能型保险产品则由于采用了相对较高的保证利率和较高的附加管理费用率的定价策略,产品的定价相对于分红型产品处于较高的水平;投资连接型产品由于其特殊的产品特性,风险保费所占的比例很低,而附加费用率在新型寿险产品中是最高的。
尽管上述新型寿险产品在抵御市场利率波动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特性,但是都各有利弊。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结合这些产品的优势,运用资产份额定价方法,进行产品的混合创新,是广大中资寿险公司不错的选择。
三、应对市场利率风险的建议和对策
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不同产品,特别是保障性和投资性产品定价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了规避利率风险,应对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产品定价机制的冲击,从监管部门到行业主体特别是广大中资寿险公司必须采取有效的举措。
首先从外部监管层面看,需要尽快放松对寿险产品定价的价格管制,研究如何解决2.5%预定利率上限这个法定限制,采用更加灵活的固定上限加一定浮动比例的浮动预定利率制,使得保险公司能够根据市场的利率水平和自身的投资收益水平确定合理的预定利率,并且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增强保险公司抵御利率波动风险的能力。
其次,在现有产品定价策略上,大力发展保障型险种、降低储蓄型险种比例。对储蓄型产品而言,费差和死差基本不产生盈利,而利差因素对资金运用收益依赖比较大,其风险主要来自市场利率;而保障型产品由于只支付死亡或意外伤害的赔款给付,盈亏来自死差,同利差关系不大则可以缓解利率风险的困扰。
最后,结合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产品定价理论和方法,大力创新开发各种利率敏感型的新型寿险产品(例如累计式分红保险产品、新型的资产连接型保险产品等),探索在现有固定预定利率的监管体系下,将传统的固定预定利率的寿险产品转化为新型利率弹性类的产品。这不仅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现有的分红、万能、投资连接等新型利率敏感型产品,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这类产品的预定利率弹性,进行产品创新,使不同期限的寿险产品能够以金融市场上相应期限的长期市场利率作为参照,实现预定定价利率的真正市场化。
参考文献:
[1]小藤康夫:《寿险危机的本质》日本东洋经济出版,2001年版。
[2]魏迎宁主编:《人身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3] 魏迎宁主编:《人寿保险费率市场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编:《保险规章制度汇编(2003)》,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5]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编:《保险规章制度汇编(2005)》,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6] 王:《论寿险产品的利率风险管理》,保险研究,2002年第2期。
[7] 杨晓灵:《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发展研究》,保险研究,2002年第10期。
[8] 张佳楠:《中资寿险公司利率风险分析与防范》,保险研究,2005年第4期。
[9] 魏华林、冯占军:《中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选择》,经济评论,2005年。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分析及管理现状
尽管目前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已基本建立了信用评级系统,在评级对象、评级方法和评级程序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将其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由于至今没有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评估、预警、监测、消化、防范机制和分析方法,商业银行的风险衡量、风险评级、技术手段、分析方法和监测预警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一)定量分析少,难以准确地反映评级对象的信用风险。目前贷款客户信用分析以信用等级分析为主,这种信用等级偏重于对受评对象过去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基础,而对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估却明显滞后,同时,对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的依据,对影响信用的定量和定性的各种因素很难客观地确定每一个因素合理的权重,而且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的运作过程。
(二)指标设置不尽科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企业信用风险分析指标衡量体系中,主要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而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还不够广泛,难以反映评级对象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难以从整体上做出准确判断,影响了评级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基础数据归集难,还没有形成长期的评级数据库。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为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但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征信制度,或者信息数据元素标准不统一,数据库标准不一致,在充分利用交易数据融合风险控制的度量、数学建模的现代统计方法时,还显得相当困难。
(四)风险分析体系不健全,市场风险分析明显滞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轨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相当大。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基础利率,银行内部的评级体制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分析又很缺乏,难以准确揭示经营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五)操作风险分析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制度建设上。操作风险的防范制度散落于各个专业,并未真正形成操作风险分析系统。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间断,监督检查环节不到位,缺乏对内部控制持续改进的驱动力等。
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特点
近20年来,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对各类风险量化日益受到重视,并通常使用指标衡量和数学模型来分析评估风险。尤其是在信用风险分析方面,目前有影响力的就有信用度量术模型、KMV模型、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和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并具有如下特点。
(一)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在对信用风险分析的定量研究方面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对信用风险的等级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为基调。西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规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选取最适合的定量分析工具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对各种交易、投资等业务组合及其限额进行量化控制,运用经济资本金分配法控制非预期风险。
(三)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密切。如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将违约以及信用等级转移概率与利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在一起。它假设在经济衰退时期,违约和降级概率要高于相应的历史平均水平,而在繁荣期的结果正好相反。该模型基于经济状况和风险期的组合损失分布来生成违约(转移)概率分布。而信用度量术模型则严格依赖于由评级公司提供的信用评级、国家和特殊行业指数以及股票交易数据。
(四)风险预测敏感性较强。如KMV模型将违约与公司特征而不是公司的初始信用等级联系在一起,使其对债务人质量的变化更加敏感。它还通过股票价格来测算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概率,因而市场信息也能被反映在模型当中,使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并且,由于该模型使用的变量都是市场驱动的,表现出更大的时变性。
(五)实施定期监测。银行最高层规定市场风险的承受度,并定期检测它与银行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及市场条件的匹配情况,使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也使风险管理决策成为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决策行为。
三、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我国20多年的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要达到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之目的,就需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先进经验,借助风险量化模型结合定量分析对所面临的风险在量上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度量和判断,当风险指标发生较大变动时,能够自行报警并予以提示。
(一)风险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虽然研究风险的角度不相同,也具有各自衡量、监测、分析的方法,但总体而言,其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以笔者之浅见,三类风险均可按以下五个基本步骤进行建模。
1、设定风险分析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的设立根据不同的风险而确定,总体原则是选择一组或多组具有关键性、稳定性、敏感性和可测性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区间和临界值,通过观察指标的变动情况判断即时风
险程度和未来风险的变动趋势,在设立评价指标时应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分别考虑。在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的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相关数据和基本信息,经不断检验其有效性,筛选出若干个预测能力最强的变量信息来建立最终的评价模型。
2、分配指标体系各指标值的权重。风险评价指标确定后,对指标应在全面细致分析每一个指标性质、类型基础上,确认风险评估的重点方向和指标评分权重。然后根据相关模型对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展示模型的适用对象、获得数据的难易程度、工作步骤的繁简程度,并对某类风险进行风险度分析,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
3、划分风险等级。在各项指标设立和划分权重后,对各类型风险分别进行评分,按总分的高低设立不同的等级标准和区间,一般设定7到10个等级。
4、导入计算机系统。为保证风险评价广泛地得到应用,使风险评价做到全面、精确、便捷、客观,需要利用计算机系统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详细的、机械化、程式化来进行评价和描述,并连续跟踪风险变化趋势。对载入“系统”的客户信息做到认真核实、客观使用,把“系统”信息作为风险控制的主要参考。
5、制订规避风险措施。风险控制既要考察、识别、度量这种个别项目的风险,同时也最好有一体化的整体风险的考察、识别与度量。如当信用风险出现风险征兆或迹象后,应当积极采取包括调整偿还进度、签订追加抵押品的协议等措施加以纠正。
(二)风险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而信用风险分析也主要是对引起信贷风险的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计算,目的在于说明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从而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信用风险分析应建立适应不同客户特点的评级体系,包括公司客户、个人客户等类型。如对公司客户可按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来设置评分指标,现实竞争力指标可包括:客户经营及财务等基本状况、贷款信用情况、客户关联关系等。
(2)信用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加大信贷监测分析的范围和深度。充分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建立全面监测与重点监测、具体监测与系统分析、事中事后监测与事前控制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全面监测信贷投向、资产质量以及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二是建立贷款大户信贷分析制度,强化对贷款大户的风险评价分析。及时掌握大户风险状况和变化态势,发现风险疑点及时跟踪检查。三是高度关注客户诚实守信情况、遵纪守法等其它信息的搜集。四是实施分层次管理。根据资产风险的分布情况,指定专人对重点分支机构实施重点监控,并实施预警、整改、停牌、责令组织力量集中清收等风险处罚。
2、市场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市场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通过选定一组影响交易组合价值的市场因素变量,从而得到交易组合市场价值的风险值。
(2)市场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二是采取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运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不同的方法或模型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三是深入研究利率风险。按照造成利率风险来源的不同,进行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的分析和监测。四是强化汇率风险监测。充分了解并在业务决策中充分考虑所从事业务中包含的汇率风险,以实现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最大化。
3、操作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操作风险指标体系。目标是将现行操作风险管理从零散的、静态的、被动的内部控制规章向建立系统的、动态的、主动的、量化的内部控制体系转变,使内部控制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和有序。
(2)操作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风险大部分是可以从技术上控制的。一是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制度和程序,保证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进一步提高技术保障,将技术手段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在技术手段相对薄弱的地方加大突击检查力度。三是通过“打分法”评价风险程度后,结合实际建立规章制度的后评价制度,并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切实防范操作风险。本文出自:
(三)确保风险分析评价监测控制的保障性措施
1、建立完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一是实现风险管理的核心功能,建立相互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框架。二是逐步建立市场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和监督系统,确保控制机制涵盖包括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等所有的风险。三是以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识别、测量、监控、报告制度,确保各类风险能得到实时监控。
2、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既表现在风险控制既要独立于市场开拓,又要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从程序控制上看,应包括采用合适的会计政策,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等;从内部审计上看,应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确立,控制程序完备性的测试等;从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银行活动符合法律要求,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为业务活动提供警告违约风险等。
3、动态设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般应以年度为周期,调整测评指标,降低和提高不同指标权重。并建立和实施
引进新模型、调整现有模型以及检验模型准确性的内部政策和程序。
4、建立健全各项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类型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在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技术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能达到的最终效果等领域存在的不确定性。主要涵盖技术创新项目本身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和创新项目产业化生产能否成功等不确定性。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
任何技术创新的最终成果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由于许多中小企业主要是在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变化中寻求发展机会的,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产业化的市场实现环节,会遭遇更大的市场不确定性。这种风险主要是由创新技术的市场潜在性、市场成长性引起的。对于技术创新项目和产品而言,市场能否接受以及接受程度的多少,中小企业很难做出准确估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很难把握市场成长的速度与容纳能力的大小,因此难以确定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使得企业蒙受损失。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在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资金预期回报、资金的投入及其持续性和技术创新收益分配等领域均存在较大风险。
(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风险主要是指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创新失败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组织风险、意识风险、决策风险等。
(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风险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跨越了企业的界限和控制范围。因此对企业来说,不仅存在着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而且还存在大量的企业不可控制因素所导致的风险。
研究对象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测评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伟星公司”)是一家以中高档纽扣、拉链、金属制品、衣架和塑料制品为核心主营业务的股份公司,是服装辅料行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中国服装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世界最大的纽扣生产企业之一。
针对伟星公司进行的技术创新项目,本文从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三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技术风险主要指伟星公司初始设计的技术方案能否成功;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伟星公司的财政状况能否支持创新资金的持续投入;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市场能否接受伟星公司的创新项目。
以下将针对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构建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技术创新的系统风险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中的数字含义如下:1代表同等重要,3代表较重要,5代表重要,7代表很重要,9代表非常重要。数字2,4,6,8的意义介于上面数字的含义之间。
根据3位专家的意见分别以市场风险为主导、技术风险为主导、财务风险为主导设计了3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三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可以得到三套风险处理的候选方案。根据不同的候选方案,伟星公司能够及时的调整企业的经营、生产、销售、技术创新、资金使用等,对伟星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规避风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作用。
在此,采用市场风险为主导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作专家赋值表,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伟星公司目前的状况进行风险分析。该分析方法包括:B层对A层的风险、C层对B层的风险以及C层对A层的风险。
下面以A-B层为例,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 采用专家赋值法,对技术风险(B1)、财务风险(B2)、市场风险(B3)三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r。
第二, 将向量标准化,得到:
其中WA-B1=0.1507,WA-B2=0.274和WA-B3
=0.5753分别表示B1,B2和B3对A的影响。
第三,进行一致性检验:
,
λmax=3.0655,,RI
=0.58,
通过一致性检验。
同理可以得到:
B1-C1,C2,C3层的
其中WB1-C1=0.279,WB1-C2=0.6491和WB1-C3=0.0719分别表示C1,C2和C3对B1的影响。
B2-C4,C5,C6层的
其中WB2-C4=0.1884,WB2-C5=0.7306和WB2-C6=0.081分别表示C4,C5和C6对B2的影响。
B3-C7,C8,C9层的
其中WB3-C7=0.1047,WB3-C8=0.2583和WB3-C9=0.6370分别表示C7,C8和C9对B3的影响。
根据上述不同层次间相互作用的W值,可以计算出C层各因素对A层的影响。如C1对A层的影响可以通过公式WB1-C1×WA-B1=0.0421计算得到,详细的结果见表2。
表2中B1、B2、B3下方的数字分别为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技术创新风险中的比重,依次为:15.07%,27.4%,57.53%。层次C的总排序一列中的系数即为各单因素的权重。从表2可以看出,新产品的市场需求(C9)对技术创新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为36.65%,其次是资金投入的连续性 (C5)为20.02%,再次是新产品的生命周期(C8)和技术的难度及企业技术力量(C2),其影响程度分别为14.86%和9.78%。
从上面的定量分析中可以看到,市场风险在技术创新风险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主要是由于市场风险的累积性。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先进的技术必须与其他环节有效的衔接,转换为新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其商业价值,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盲目的技术创新往往会导致失败,企业在技术创新前首先应对各种市场因素做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基础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这会大大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研究对象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策略
图1至图5是对上述定量分析的图形显示,根据图形中的显示结果,结合伟星公司的实际情况,本节设计了伟星公司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走技术相关多元化道路,分散市场风险
由图1、图4和图5可知,市场风险B3对伟星公司技术创新风险的影响最大,因此公司应该针对当前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技术创新路线,走技术相关的多元化道路,分散市场风险。
公司面临的主要竞争劣势是产品较为单一及应用领域相对集中。因此,为分散市场风险,公司应实行技术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在研发和经营销售上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同时利用公司完善的销售网络,避免单一和应用领域相对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研发投入与对外技术合作力度,分摊风险
由图1和图3可知,财务风险B2对技术创新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公司需要重视对技术研发经费的投入,这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项目优先投入,使公司掌握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技术。公司需要在发达地区创建技术开发中心,利用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才优势,吸引一批行业专家和技术研发人才到该中心工作,把伟星技术中心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服装辅料专业技术中心。同时公司应该主攻拉链生产的关键技术,使拉链的主要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在最短时间内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出中国著名的拉链品牌。
为保持技术不断创新,公司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技术开发合作方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造厂商合作,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比如公司将筹划与国内著名服装设计公司合作,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设计水平和层次,使公司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借助国外服装设计公司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使“伟星”、“翠珠”品牌能更快地成为国际著名品牌。
(三)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由图2可知,评价指标中的技术的难度及企业技术力量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公司除了与员工依法签订用工合同、提供合法的福利条件以外,还需要充分调动和鼓励员工对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公司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保证公司继续在同类企业中保持领先优势。公司应充分调动各层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形成一种努力工作,锐意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蔡根女,鲁德银.中小企业发展与政府扶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张俊喜,黄荣华,梁立邦主编.中国中小企业成长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张瑶.技术创新风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科技与管理,2005(4)
关键词:火电BOT项目;投资;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15-02
从世界第一个BOT项目——土耳其电厂诞生至今,BOT方式作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和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随着国际化合作的进程,除了继续引进国外资金及先进技术项目的同时,我国“走出去”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火电BOT项目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此情况下,投资火电BOT项目将要面临怎样的风险,以及在项目的各阶段如何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以提高投资的效率,成为投资方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对火电BOT项目投资的风险应对进行阐述。
一、火电BOT项目的风险特征
火电BOT项目经过项目的前期开发、施工建设、系统调试、商业运行、项目移交、移交后的质保期阶段,期限很长,多涉及公共利益,建设管理过程复杂,投资方在建设、运营和移交过程中涉及的风险点多面广。项目的按期完工和安全稳定经营是保证投资方成本和收益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存在相当多的投资风险环节。火电BOT项目的风险特征有以下五点:
(一)金融风险
电力BOT项目的特点是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融资成本较高。而项目投资商回收项目投资和保证利润的唯一途径是项目建成后运营所产生的收益。因投资周期长,要面临汇率风险、通货膨胀、利率风险、项目设备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方因素。且因涉及方包括政府、投资方、项目公司、融资机构、总承包商、分包商、经营管理公司、原料供应商、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商、保险公司、专业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多,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
(二)市场风险
为了吸引投资,项目东道国政府或地方政府会给予项目诸多优惠条件,特别是在当地急需电力却又缺乏资金时期,项目所在国或地方政府甚至会接受高电价。但随着电力供需的逐渐平衡,各电厂间的竞争将逐渐激烈,给予的优惠条件将随之逐渐减少,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大。更有甚者会要求电厂竞价上网,甚至不惜违约对项目公司少购电或不购电。
(三)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可分为建设期技术风险及运营期技术风险。建设期涉及到项目是否能按规定的时间和预算完工,完工后能否达到运行标准。运营期涉及到项目是否能按设计能力和预计成本安全稳定运行。通常BOT合同中都将建设期及电厂技术标准保证作为项目公司的责任,一旦因项目公司原因造成工期延误或电厂性能不能达到合同要求的,项目公司将要面临承担巨额的罚款,严重者甚至提前终止项目。因此设计、建设、设备质量、安装、运行中的任何环节上的薄弱都会对给项目造成损失。有的项目就是因为设计与施工方案缺陷,或设备质量问题而造成项目经营收益减少,甚至造成不能收回贷款和资本金的严重后果。
(四)政治风险
投资者在国外投资项目都有面临项目所在国由于战争或国际关系变化而对项目实行征用、没收,不购买所生产产品,或拒绝支付等方面的国际风险。也有项目所在国因国内动乱或法律和政策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项目的利益分配结构的国内
风险。
(五)不可抗力风险
不可抗力可能导致项目完工的延期,或对项目的运营能力造成干扰,严重时甚至造成项目提前终止。
二、应对措施
上述风险存在于每个BOT火电项目中,但每个项目又有着自身不同的风险,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准确地鉴别项目风险,有效地规避和分摊各种风险,降低项目成本,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使项目各方取得比较满意效益
(一)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与评估是BOT项目的核心问题,在研究项目可行性阶段,就必须对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政策的稳定性、项目环境、市场范围及竞争程度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二)风险规避
即以一定的措施将发生不利情况的概率降到最低。
1.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地质、水文、厂址条件,项目东道国的信用度、履约能力及政府支持程度,项目各相关方是否能按合同履行各自的义务等因素都将对项目的实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所以在选择项目的初期就必须对项目可行性及投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2.项目合同设置。项目合同作为约定各相关方权、责、利的文件,严格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是界定风险责任范围的依据。必须做好项目风险的合同设置,通过政府特许权协议(BOT合同)、政府担保协议中的国有化、法律变更、外汇担保、税务制度等条款设置,尽可能地规避政治风险、劳工风险及部分金融和市场风险。通过融资协议及选择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通过签订长期的电力销售/包销协议降低市场风险。通过签订设备供应及服务合同,将价格锁定在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内,规避通货膨胀及设备、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3.选择合作方。项目的成功实施必须以项目各相关方的严格履约和密切配合为基础。选择资信状况、信誉良好,技术、财务和履约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供应商、承包
商,保证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的可靠性,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4.项目工程质量管理。项目工程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与否,并对项目收益起着决定性作用。将作为项目工程质量保证的主体,投资方及项目公司要选择技术成熟的设备,加强项目建设及运维管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风险发生
概率。
(三)风险分摊
即事先约定不利情况发生时损失的分配方案。
国际上对各参与者的风险分摊原则是谁最能控制的风险,其风险就由谁来承担。对不属于任何一方,或任何一方都不能控制的风险就由各方共同承担。
通过签订政府特许权协议将部分市场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分摊给项目所在国政府或地方政府;签订EPC总承包合同,将建设期的技术风险分摊给承包商;签订运行维护合同(O&M合同)将运行期风险分摊给运维商;签订长期的购售电协议,将市场风险分摊给电力购买方;签订长期的燃煤供应协议,将燃料的风险分摊给燃煤供应商;购买保险,将不可抗力风险分摊给保险公司。
(四)国家保护
项目东道国的经济和政策稳定性主要国内外局势的影响,投资者很难掌握,如何掌握和分析项目所在国的政策、经济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投资者所在国与项目所在国国家之间签订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议,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增强投资信心的重要保障。
三、结论
由于BOT项目对于投资者而言将会获得较独立电厂更过的优惠条件和收益保障。对于项目东道国而言将能较快解决亟待投资而又受到资金短缺约束的资金密集型项目投资的困难。因此,BOT投资方式将继续成为大型项目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在但是以BOT项目是复杂而特殊的项目融资,需要符合国际规范的运作程序和多方面的专业支撑,并且需对项目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并制定相关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所谓风险,就是损失的不确定性(Fishchhof (1985》。而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如何控制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采用2010年至2013年《中国保险年鉴》的最新统计数据和保险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报表相关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财产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保险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通过实证数据进行数理分析,确定风险因素与整体风险及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二、保险公司风险分类及财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财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分析
1.保险风险
保险风险是指尚未发生的、能使保险对象遭受损害的危险或事故。保险风险的主要来源为承保风险,承保风险是在展业过程中缺乏健全的核保制度,对标的风险缺乏有效评估和风险选择引致的风险。诸多保险公司没有把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来作为提升公司声誉进而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而是以保费收入作为考核指标,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优化,存在降低放宽投保条件,擅自扩大自留额,超权限承保等无序与恶意竞争现象。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如利率变动、股价变化、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率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引起资产价格波动从而导致金融商品发生损失的风险,兼具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的双重特征。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波动、通胀压力和房地产市场泡沫隐忧等因素推高了保险公司的市场风险。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受信方)拒绝履约或无法按时全额履约给贷款人(供信方)带来的损失,它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且存在间歇性,不过一旦发生会产生较大损失和持续恶劣影响甚至引发连锁效应事件,因而信用风险具有离散化、发生频率低、破坏性强的特点。但信用风险具有非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可以通过风险分散化方式进行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变量选择
1.数据选取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0年至2013年《中国保险年鉴》和各保险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财务会计报表相关数据。选择了25家财产保险公司的相关数据,这些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重占据全国总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95%以上,此外财务信息的全面性、有效性更高。
2.变量选择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根据相关监管准则、统计数据与参考文献,将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主要划分为四大类,即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这四类风险即为潜在变量,为衡量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四类风险,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11个指标作为显变量。
潜变量为保险风险n1、市场风险n2、信用风险n3;显变量为y1保险暴露、y2保险杠杆、y3准备金/权益逆差、y4认可资产负债率、y5偿付能力充足率、y6赔付率、y7权益资产占比、y8融资缺口增长率、y9利率敏感性资产比率、y10债权资产比率、y11债权资产增长率。
(二)参数估计
由结构方程模型输出结果,模型参数估计值分别为:保险风险n1中,保险暴露y1的估计值为0.893(17.4591)、保险杠杆y2估计值为0.916(15.738)、准备金/权益逆差y3估计值为0.427 (6.214、)、认可资产负债率y4估计值为0.414(3.843)、偿付能力充足率y5估计值为0.397(1.275)、赔付率y6估计值为0.114(2.703);市场风险n2中,权益资产占比y7估计值为0.672 (5.794)、融资缺口增长率y8估计值为0.425(4.137)、利率敏感性资产比率y9估计值为0.551(6.371);信用风险n3中,债权资产比率y10估计值为0.392(3.592)、债权资产增长率y11估计值为0.424(4.017)。
保险暴露y1=0.893,保险杠杆y2=0.916,这两个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与保险风险正相关。准备金/权益逆差y3=0.427,认可资产负债率y4=0.414,偿付能力充足率y5=0.397,这三个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
权益资本占比y7=0.672,该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权益资产占比越大,说明保险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的比例越大。融资缺口增长率y8=0.425,利率敏感性资产比率y9=0.551,这两个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利率风险,融资缺口增长速度越快,利率敏感性资产比率越大。
债权资产比率y10=0.392,债权资产增长率y11=0.424,这两个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债权资产风险,债权资产比率越大,财产保险公司债权资产比重越大,信用风险暴露增多。
在衡量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时,r12=-0.021、r13=-0.047、r23=-0.039,数据输出结果没有充分把握表明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间线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