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后初中阶段学生职业学习的重要场所和时期,在学生人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继续发展者更是在其中储存了努力奋斗的轨迹。学籍档案就是其中宝贵的资源之一。为此,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并加强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健全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管理也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相关法规必然要求。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校必须“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建立学生学籍档案”
并要求各中职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对学生从入学之日到毕业之日的整个时期进行的质量考核管理。它涵盖了学生的注册入学、成绩考核、升级与留、降级,纪律考勤、转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与退学以及毕业资格与授予毕业证书资格的审核、发放等。可见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个人的命运,搞好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是我们每个中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缺失,亦不可轻视。
二、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误识
近年来,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误失,相当多的教职工对中职学校学籍管理缺乏正确的理解,他们普遍认为学生学籍管理只是教学管理部门管理者的事,与己毫不相干。一些教学管理人员责任心欠缺,对有关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及相关内容不了解、不学习、更不求掌握;学生学籍管理的缺失又反过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一些教师学籍管理知之甚少,对学生违纪现象不闻不问,甚至隐瞒实情;缺乏应对学生严重违纪问题的对策,处理无措,亦不愿上报;甚至被学生收买以助其弄虚作假、抬高成绩等。一些学生亦只把自己视为学籍管理中的被动者,毫无关注个人学籍管理意识,甚至在要毕业才发现自己尚有缺考科目。
如此混乱状况长期存在,致使中职学生管理等规章形同虚设,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产生如许问题根源很多。有管理机会的缺失。如因忙于新生入学军训、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入学教育,学籍管理者没有时间和机会对学生宣讲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因新生还处于变动之中,更是难于及时开展有效的学籍管理教育,入学半年后学生才可适应新的学籍管理习惯。
也有学籍管理体制的缺失。中职学校学籍管理因各部门分治,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各学校都是单独建立自己信息系统,无法共享信息,重复劳动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制约了其准确性,导致了管理的无序、反馈的滞后、责任的模糊,严重脱离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三、强化中职学校学籍管理意识
(一)强化服务管理理念
强化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搞好中职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关键,中职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学籍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自觉制定本校学籍管理细则。同时强化以应各教学部门为主的学籍管理责任制,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学校教务部门统一标准,强化监督检查,强化日常目标管理。强化学籍管理专职人员责任,相关人员必须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强化服务理念,在学校招生、毕业、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思想教育等过程中始终强化责任感,强化服务功能,开放学籍管理内容,提高学籍管理的管理效率和项目。
(二)强化数字化的管理机制
数字化管理手段是中职学校实现高效、低耗、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信息有效机制。随着中职学校招生专业和社会要求的不断发展,社会和校际间的合作日益加强,人工陈旧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已经无法保证学籍管理工作准确性和效率,必须在数字化模式下进行现代化的学籍管理,依托校园网、局域网建立中职学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科学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将学生在中职学校期间的所有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数字化档案库,可随时查看调用和定量定性统计分析,使各教学部门和各管理部门能有效的互换信息,也便于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随时掌握情况。同时,学生可通过数字化网络直接查询本人的学籍信息、考试成绩、考勤记录等内容,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个体间资源共享,实现中职学校学籍管理文件的自动化检索、查勘、提示,提高中职学校学籍管理水平,使中职学校学籍管理全面迈入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时代。
(三)强化考试考查管理方式
学生课程考试考查在中职学校学籍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检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它也是评定中职学校学生可否依照教学计划学习的有力依据,是实施中职学校学生学籍处理的重要依据。为此,必须强化中职学校学生考试考查管理方式,根据国家法规、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学生考试考查管理方式、职责及处理办法,严格、明确规定考试各个环节、各种人员工作责任。使考试考查始终有章可依,违责必究。从而确保中职学校学籍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学分制管理模式
学分制管理模式是中职学校教育全面实施数字化形势下完善学籍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和要求。其基本的原则是允许学生根据个体情况对所学知识和学习进度上进行自主选择,这是一种科学、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学籍管理也必须以充分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多样化为出发点,根据学校、个体及专业课程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逐步推行学分制。学分制管理模式必须依据“拓宽基础、强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学生只要修满了学校规定的基本学分,而且品德良好就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学业期限前毕业。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积极性,减少学生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同时亦可以改善考风考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效推动中职学校学籍管理,最终亦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健康的世界观。
关键词:中学;学生;学籍档案;管理
一、初高中生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档案内容逐步走向电子化,这也促进档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规范化,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也应该更加规范严谨。学生的学籍档案,作为每个人的第一本人事档案,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学籍档案记录着学生的重要学习经历
每个学生的学籍档案,都由经过多年管理经验提炼成的表格、文本等信息组成,记录学生由入学开始,在校期间的成绩、表现、奖惩情况等直到学生毕业。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证明,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2.学籍档案对学生的继续深造有着重要影响
在学生升学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籍档案的移交。尤其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会在这时起到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出国门,孩子在国内的学籍档案也是必要的递交材料之一。因此,规范严格的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3.学籍档案是学生社会档案中的第一页
学籍档案从建立之日起就一直跟随着学生的人迁。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只有大学的学籍档案才会作为人事档案的第一页,随着报到证被打入人才市场进行管理。其实,在这份档案中也包含着我们之前的学籍档案。
二、初高中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特点
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小学,学生的学籍档案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包含学生手册与学生每学期的身体健康表格。随着学生步入初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因此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也更为重要。
1.学生的学籍开始固定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籍管理还不是特别严格,学生一旦转学之后,学生的部分学籍档案是可以重新来填写编制的。从学生步入中学开始,学籍档案就开始固定,不会因为学生变更学校而发生改变。
2.学生档案内容开始丰富起来
前面我们提到小学时候的学籍档案主要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表格。从中学开始,学生参加比赛的奖励、参加校级以上的评优的奖励、校级以上的参赛成绩、校内校外的违纪行为等都会记录到学生的学籍档案中去。
3.学生的学籍档案不再保留在学生手中
从中学开始,学生基本只有两次接触自己学籍档案的机会。第一次是入学阶段,老师将空白的档案分发给学生,填写自己的基本个人信息。第二次就是在毕业阶段,老师将已经填完的档案分发给学生,对个别的信息内容进行补充和检查。不再像小学阶段一样每个学期都会看到自己的各种档案信息。也是从这时开始,学生对于档案的概念开始模糊化。
三、初高中生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方案
现在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着重注意,从而总结出较为完善、有效的管理方案。
1.管理人员要专业有责任心
学籍档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个人简史,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规范管理需要有专业知识和责任心的人才可以胜任。现在的学籍管理人员,大多缺乏档案管理学习背景,而且由于对于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我们要在管理人员上做出重要的变革。
2.档案管理内容透明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的档案信息已经基本完成电子化、透明化。对于学生的学籍管理,大多出于安全考虑采取统一管理的模式,但是对于档案的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公示。例如,我们在保存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将重要的奖罚内容录入到电子版本的学生学籍档案中供学生自由查阅,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综合表现,以便更好地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对自己有所突破。
最后,在个人档案的基础上,制定班级档案划分班级成员档案时间表。目前,我们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模式为一人为归类单位,然后再根据时间记录学生的个人档案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以班级为单位,针对班级成员以时间作为归类单位,将某个时间段内发生档案变动的学生编入表格中,与班级学生档案放在一起进行保存。这样可以丰富个人档案的查阅途径,也能更好地了解班级内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
学生的学籍档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记录,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管理和维护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老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灵动地对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有机管理,保证学生的学籍档案安全、完整、真实。
参考文献:
摘要:从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学生管理和学籍管理将有新的内涵。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特征,而高等院校的教育也具有特殊性,这也就使得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就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采取一些措施,如: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档案管理整理规范化、档案利用规范化、强化领导机制。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
高等院校学生在校的各方面情况一般都是记录在学籍档案,学生在校时,学校教务处负责整理和保管学籍档案,学生离校后,学籍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工作就交由学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也可以交由学生所在地人才中心负责,学籍档案既记录了学生在校时的成绩考核,又记录了学生参与各种涉外活动情况,除此以外,还有学生在校遵守的纪律表现以及综合相关老师的评价等都记录在案。根据高等院校学籍档案的内容,学校和各个用人单位不但能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社会能力。因此,管理好学生学籍档案,不仅有利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还有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教育质量的保障。
一、学籍管理的内涵
1.学籍,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对学生在校时期的整个过程的记录。而学籍管理的过程,是指建立学生学籍档案的过程。学籍档案管理可分为三大过程:第一,招生、学生报到、新生注册、发放学生证;第二,记录学生成绩和其补考情况,处理学生的休学、退学、转学以及复学等事宜;第三,奖励以及处分,进行毕业证书的办理以及发放。完成学籍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会耗费较长时间,但这个过程能够客观并整体反映出学生在校时的各方面表现,包括德、智、体等方面。
2.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特性
首先是应用性 。在高等院校里,就其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任务而言,它主要以一线中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方向,因此,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籍档案,不仅要把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成绩考核记录下来,还要记载学生的党、团材料。另外,在学生档案里,不仅仅只有学生专业技能档案和艺术素养档案具有应用性,还有综合素质考核档案等其它学生档案也具有应用性,综合来看,学生档案具有应用性这一特点,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
其次是多样性 高等院校的生源复杂,主要有三年制普高生、五年一贯制高等院校生以及“ 3+2”转入学生。另外,高等院校还有许多来自省外各个地区的优质生源,生源地区的文化以及其它各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高等院校的学生档案也具有多样性。
最后是周期性 在高等院校里,一批毕业离校学生带走学生档案的同时,又会有一批新生档案注入,因此,学生档案几乎每年更替一次。再加上高等院校教育具有学制短、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的特点,学生档案管理的周期性就尤为明显。
二、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重要性
1.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提供利用。学生在就业、参军、考级考证、入党、资助等时候往往需要用到学籍档案,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有效利用学籍档案也成了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某种程度来看, 高等院校教育也可以说是就业教育,对学生就业及创业而言,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2.高等院校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其学院教学与教育的整个过程都被记录在了学籍档案中,因此,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实现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保障教育质量与水平而言具有重大意义。把产学研相结合进行教育当高等院校教育的阳光大道,也是必走之路,把服务区域经济,凸显产业特色作为办学的方向,把工学结合作为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结合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学籍档案工作可以把凸显综合素质并凸显技能锻造的教育过程记载下来。可见,学籍档案管理对于教学评估有较大的作用,它能够直观地反映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3.学籍档案记载着一个学生在校时的各方面情况,几乎就如一张名片,一张好的名片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对于促进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这一程度而言,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也比较重要。再加上目前科技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个高度,用人单位对人才档案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渐转向于电子信息档案,用人单位考察毕业学生往往会参考学籍档案。而于学生而言,就应该不断完善自己,以通过重重考核。
三、高等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在校学生的增多,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问题也越显得重要。但是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态度不认真
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通通记录在了学籍档案中,学籍档案也因此成为了用人单位用人时的考虑因素。但在学籍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马虎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填写太随意,字迹潦草,内容不统一,评价不客观等方面,从而导致原始档案丧失真实性与完整性,实现不了学籍档案原本的作用。
2.学生对个人档案的意识性不强
学生没有意识到个人档案的重要性,对待个人档案不认真,在填写自己情况,字迹不公正,总结不认真,三言两语地应付完,典型的是在写思想与生活表现时,不仅内容太片面,而且表述都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错别字。另外,在毕业离校后,由于不大在意学籍档案的保管,可能会造成档案丢失。
3.电子档案管理不到位
目前,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学籍档案的管理逐渐倾向于信息化与系统化,因此,对于学籍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利用传统的纸质学籍档案显得比较落后。但是,目前的情形是,相对于电子档案而言,大多数高校更为倾向于纸质档案,导致学籍档案容易丢失。
四、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具体措施
学生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为此,可以采取传递档案制度化、管理逐步现代化、档案人员专业化、档案材料规范化、强化领导力量和责任意识管理这“五化”对策,从而促进高等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
1.深刻体会学籍档案的重要性。
学生学籍档案记载着学生的重要信息,全体师生都应该意识到其重要性。一方面,对于学生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并提供给他们专业培训的机会,实现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价值。另一方面,学校应带动其它各个部门参与管理工作,使得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加强学籍档案工作管理规范化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整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材料,提供学籍档案的利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这个过程标准、规范并科学,为了使得学籍管理工作达到这一水平,实现学籍档案的价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素质全面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来规范整个工作过程。
3.加强学籍档案信息化。
如今,网络与计算机几乎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的生活与工作,学籍档案管理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化。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也应与现代靠拢,对学姐档案信息化管理引起重视,强力支持管理信息化。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来创建一个信息平台,把学生的学籍档案整理好并存放在这一信息平台上,为个人或单位查询资料提供方便。
4.强化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学籍管理人员自身应该努力完善自己。在业务上,学籍管理人员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不仅要擅长实践操作,还应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牢牢掌握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思想政治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做到爱岗敬业,并认真学习工作相关法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另一方面,学校不仅要努力做好学籍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稳定情绪,多给予他们一些生活上与工作上的关心,以使他们能够专心、踏实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提高业务素养。
5.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提供满意服务
目前,学籍档案管理在毕业阶段进行得有些杂乱无章。学生在即将离校时,往往需要转走档案,新生入校时会转进档案,此时工作会显得比较繁重,因此有一套专门的程序来规范学籍档案的流动,并不能随意转进转出,尽量在毕业时就安排好档案的进出,以避免工作扎堆。一方面要服务于学校。学籍档案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学校办学离不开学籍档案管理,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学籍档案可以为学校提供查询服务,学校通过查询部分学籍档案,可以大致总结出某一阶段的教学水平,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档案,以期办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技师院校的学籍档案还能够起到招生宣传的效果,生源的数量以及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毕业生分配去向及社会对其给予的评价等在学籍档案里有所记载,学校在实施招生计划时,可以适当地借用这些内容,做好招生宣传,吸收优质生源。另一方面学籍档案要为学生服务在毕业离校后,学生会经常需要用到学籍档案,以下是需要利用学籍档案的几种主要情况:
一是办理继续深造时 如今,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因此,专科学生倾向于升本,本科学生忙着考研或留学。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申请报名时往往需要用到学籍档案,因为无论你申请的是哪所学校,它们都需要了解你的相关资料,如:原就读学校盖章的高考成绩和大学时期的成绩,毕业证明以及学位证明。而如果是出国留学,国外的一些学校除了需要以上的资料以外,通常还需要了解学生更为全面的信息,如:学生在原就读学校的思想政治表现、纪律表现以及学校推荐信,这些都离不开学籍档案。
二是办理免修课程 有些学生可能会出国深造,而在国外的学校学习的某些课程可能会与原就读学校的课程重复,也可能与某些学生自修或自考时的课程相同,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申请免修课程,而申请免修课程需要学生在原就读学校的该门课程的成绩证明,这就需要从学籍档案里面查询。
三是补办毕业证明书。
部分学生未保管好毕业证,导致毕业证丢失时,需要进行重新办理,而补办手续需要一些材料,如:录取证明、成绩单、毕业证号。
另外学籍档案要为社会服务。一方面,社会往往会从学生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来考察他们,而这些考察因素都要通过查询学籍档案来了解,而且学籍档案可以使造假文凭无所遁形,因此,通过学籍档案可以辨别人才,挑选真正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学籍档案也是学生人际交往与就业的一张名片,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向社会推荐自己。
五、结语
总之,学生学籍管理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为了提升此项工作的质量,确保学籍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从而充分实现其服务价值,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之与现代化接轨,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还应该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专心、热情地投入工作。(作者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籍档案;问题;对策
学生的学籍档案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它直观的反映出了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总体情况,同时也直接反映出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学习情况,更是学生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的凭证。总整体上讲,学生学籍档案可以涵盖以下内容:学籍记录表、入学登记册、成绩表、学生变动情况表(如退学、转学、留学、留级)等。
一套完整的学生学籍档案从形成到最终的保管通常要经过档案收集、档案归档、转递以及保存等过程。可是随着现如今各大高校的广泛扩招,再加上学生的流动性极强,在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在这方面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就业以及自身的发展。所以,每一所高校都应当切实提升自己院校学生学籍档案总体质量,做到认真仔细,档案管理者也应当对学生负责,这对从学校内部抓好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存有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学校从学生入学、注册以及到最后的颁发毕业证期间都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方法,这样很容易让重要的学籍档案出现混乱,同时也并没有把网络化管理充分纳入到真正的实际工作中。与此同时,学生的学籍档案也并没有实现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因此,怎样才可以让学生学籍档案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实现信息化管理成为了学籍档案管理者共同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对学生学籍档案缺乏系统性思考
若是要想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学籍档案,那么首先就应当对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基本情况进行收集、归纳和总结,其中的准确性、原始性是学籍档案建立的关键。对于学生的学籍档案而言,应当做到实事求是、真实可信。坚决杜绝学生对学籍档案随意涂改的现象;除此之外,当学生在填写学籍档案时,还应当保证字迹工整、颜色统一,确保档案今后方便永久保存,可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填写自己的学籍档案时并不重视,在填写过程中字迹潦草、龙飞凤舞,这对今后的学籍档案查找和利用造成了极大不便。在细节问题上也应当严加注意,尤其是很多学生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在不同的表格上使用的姓名不同,出生年月日和户口上面的资料产生了冲突等等。
(三)学籍档案管理者缺少责任心
为了确保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在对学籍档案资料进行了收集、分类之后,则应当进行归档工作。而在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是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并没有按照要求对学籍档案进行及时归档,甚至在归档过程中出现了严重错误;或者电子档案数据和纸质的学籍档案材料严重不符;除此之外,在对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使用的管理方法老旧,各种设备以及设施的老化也是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关键原因。
(四)学籍档案工作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
在对学籍档案进行传递过程中,因为环节复杂且人员较多,所以在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籍丢失或错投以及误投等情况。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学籍档案传递过程中,会经过很多环节,例如首先从学生本人,再到院校立卷、就业指导办直至最后的就业单位人事部等,在这些环节中,学生的学籍档案会经过多人之手,稍有不慎便很可能使档案造成遗失或者出现误投的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发展,其严重性不容忽视。
二、提高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学校应当从内部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库
当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建立各年级、各班级以及各种专业的数据系统。在这套学生系统里可以和国家教委的“学籍学历管理数据系统”相互联系。在满足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年级、专业以及班级进行排号,形成统一的编排流水号,当新生的基本信息建立之后,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新生的学籍表进行打印,改变传统的手工书写方法,从而确保新生的学籍档案资料可以和其他资源信息进行共享,这样便减少了教研室以及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
(二)注意学籍档案管理细节
学籍档案自身存在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其中的细节,在审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尤其是在学籍档案核实过程中要严加注意。
2、查看学生在填写学籍档案过程中,是否使用的是同一颜色、统一字体字号以及纸型大小。
3、对姓氏同音字要进行区分,在填写籍贯以及出生年月日时,必须要根据户口薄上提供的资料填写,确保学籍档案的重要信息和户口薄一致,严禁填写好之后在学籍档案上进行涂改修正。
(三)在学校内部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
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确定一套责任制,使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对学籍档案进行管理过程中应当明确工作程序以及步骤。对于学籍档案的管理应当制订出一套统一的管理标准,避免各行其责的局面出现。在日常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使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去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乐兰珍.对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问题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3,(10):123-125
[2]宿星卉.对规范高中学籍档案管理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28-132
[3]方丽真.浅谈党校在职研究生学籍档案管理问题[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4-11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档案管理
前言
国家加大对高职教育投人力度,大量涌现高等职业院校,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由一家或者是多家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升格以后的高职院校进行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大幅度提升了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为国家、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做出了有力的贡献,但是相应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因此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是件非常的重要事情,高职院校要深入分析学籍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的构成
学生在读书期间详细全面的记录即为学籍档案,其具体内容分为:学生读书院校记录、受到的处分、获得的表扬,可直接反映出学生在校时的个人思想道德及品质、生活状态、专业研究、学习状态、社会实践等等。由八个方面组成的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具体如下:
第一为学生考学的入学信息,包括每年到校报道生的花名册、学生入学登记表、考试档案、入学体检表等记录。第二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每学年所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学分,必修、选修课程的数量,是否存在重修课程。第三为在校期间学生受到的处分记录和所获得的奖励。第四为学生是否如期毕业、肄业、结业等信息,学历证书的发放记录、相关学位证书等。第五为在校期间学生的政治表现、思想品质记录。第六为学生是否就业,如果学生已就业,就要留存派遣证的存根联。第七关于变更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包括转学、复学、休学、退学专业变更等记录。第八为所有关于学生个人的存档信息,具有典型的存档价值信息。以上就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八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学籍档案的保存方式具体为: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其中纸质档案为:凡是打印的文本、手写纸质材料,电子档案主要保存在学生所读高职院校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
2 所存在的问题于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
2.1 不规范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有些高职院校是是由直接升格、中专合并而成,原本学校与晋升为高职院校相比的不一样的办学规模、管理方式等,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缺乏规范性,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与现存的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时代在发展进步,相应的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在摸索当中的校园工作,不够全面建立的部门,不完善的制定的职能规范,由于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模式易造成学籍档案的缺失、失真,缺乏独立性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这和教务处、档案馆、学生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部门间相互作用,管理中出现不少问题,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管理职能不清、管理漏洞等现象。
2.2 不规范的学生学籍档案的整理工作
学籍档案工作中主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学籍档案的整理工作,具体指进行收集后的分类、处理学生学籍档案等工作,根据档案分类法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原始资料信息进行处理,做好档案的分类、排列、组卷等工作。因为较大的学生学籍档案的整理工作量,其较高的工作的有序性、规范性,因此,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也成了高职院校相P的考评工作重点,建立的基本原则要以评促建,学籍档案工作的规范有序能够提高。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在现阶段学生学籍档案的整理工作中,比如:学籍档案分类编排不统一,档案作出不同的编排是按照学生入学年份、毕业年份,档案按照学生的学籍卡组卷缺乏一致的装订标准,作出不同的装订形式是根据根据一个班级 、多个班级,这样造成了薄厚不一的学籍卡组卷,不便于及时查找,也缺少了美观性。相关辅导员对学生在毕业前期的学籍档案进行保管与填写,不少辅导员缺乏一定的档案意识,分别使用铅笔、圆珠笔在填写档案时,不规范的部分栏目填写,造成了档案内容缺少标准性、正确性。
2.3 不到位对于电子档案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电子化程度不足,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管理模式的影响,按照以往手写的形式对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籍信息进行录入、查询,电子档案的功能性仅停留在查阅上,没有妥善的保存部分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信息丢失现象容易出现,学生学籍档案保存方式应该采用纸质与电子档案,或者是以电子档案、纸质档案为主。假如对学生学籍档案只以一种形式保存,当档案信息丢失或不全时,对学生和学校而言,将会造成难以补偿的重大损失。
3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提高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性
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对每位学生都是很重要的,对学生所有的读书生涯的信息进行记录,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学籍档案的重要性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来说,特别是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掌管的工作者,第一要在其投入工作岗位时,进行严格考核其档案思想与专业技能,定期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档案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学籍档案管理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要建立完善好,学校各个部门要配合和支持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确保顺利开展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学生学籍档案保存工作的通畅性要不断加强,不能出现掉以轻心、敷衍、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
3.2 制定学生学籍档案的基本规范
学生学籍档案使用表格要统一,规定建立不同表格的统一样式按照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进行,督促学校有关部门及人员要注重规范性在书写学生学籍档案时,具体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社会实践意见、考试考核成绩、表扬及处分内容、等信息的填写,都要求统一书写标准,并且信息要求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规范书写格式、字迹、用笔等,书写统一使用碳素墨水钢笔或黑色签字笔,不能使用圆珠笔或铅笔,使其工整的字迹,档案信息不得任意修改,这是对填写档案内容的统一标准,从而确保学籍档案内容的准确性、可用性、真实性。
3.3 电子档案建设力度要加大
科技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越来越得以重视,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这也是符合了未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要求。采用科学技术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以往的学籍档案录入、查阅方式得以转变,对学院各部门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认识,在实际电子档案建设中,档案管理系统和学院相关部门学籍管理系统交流工作要做好,电子档案平台要构建完善,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并且在加强加强建设电子化学籍档案管理期间,还要重视纸质档案予,使其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同存同用、相互补充,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得以大力发展。
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学校与学生都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高职院校受学院发展的影响,也就目前还仍存在不少问题于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够完善的管理相应的规范。再加上繁多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且要求比较细致的工作内容,所以对于存在不少问题于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为此提出可实性的解决措施。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学籍档案密切相关,不管是晋升还是工作的选择都是会涉及到学籍档案信息,因此为了负责好对每一位高职院校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档案管理人员以及院领导,都要充分重视应对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学籍档案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要不断提升,确保每位学生学籍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宋阳.中高职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
[2]蓝静红.试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建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5).
[3]刘雪梅.浅议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5(Z1).
[4]宋华.基于“企业预备队(役)”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J].山海经,2015,(12).
[5]王述刚.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J].价值工程.2010(10).
【关键词】学生;学籍档案;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学习成绩表;(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8)实结、毕业生论文;(9)学位申报审批表、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结业证书;(10)毕业生学员鉴定登记表、毕业生调配表、档案转递单、毕业生报到证存根及领取证书的印刷编号及毕业、结业情况等。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高校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最后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与户口产生冲突等。
2.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3.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从学生本人--学校立卷各院系--就业指导办(教务处)--机要邮寄部门--地市级教育局(人事局)--县级教育局(人事局)--就业单位人事部门等,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4.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二、完善学籍档案工作的管理建议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健全收集与补充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岗位职责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每项任务的工作程序,必要时做出工作流程图,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材料归案率、准确率符合标准,档案按存放分类清晰,案卷摆放系统有序。学籍管理制度统一标准,克服各行其是的局面。要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保管保密、转交与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否则,会给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不断强化高校专职档案员的职业道德。
4.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出国留学等提供有效信息。
总之,学籍档案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后就业、提拔干部、晋级、考评、转正和晋升工资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管理好学籍档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底红艳.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J].晋图学刊,2002,(3).
学生的学籍档案是一个学生连接学校和社会的纽带,它真实的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是每一个学生以后就业发展的一个保证,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目前,国内学校的学生档案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等等。下面本文简要分析几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1.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人员意识不到位。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甚至是上级领导都不够重视档案管理,有的学校还将档案管理工作从属于别的部门,只看重教学过程的管理,不看重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这就使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出现消极的工作态度,散漫的工作状态,产生上级领导都不重视自己又何必认真的思想,致使一些学生的学籍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出现严重的偏差,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就业等问题。
1.2 管理不够专业规范。前面说了,因为一些学校不够重视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就没有一套相对规范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不够专业规范,所以在收集、整理、保管等等这些过程中,管理人员也就随心所欲按自己的喜好管理,加之工作量大,过程又比较繁琐,时常出现混乱的局面,造成学生档案管理的丢失等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收集方面。目前,许多学校并不是单一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比如一些高校里面有研究生、本科、大专这些基本的教学形式,还有专升本、函授、培训、远程教育等等形式,比较多样,这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就给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收集工作大大的增加了复杂性,进而影响到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2.2 整理方面。整理工作是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整理,顾名思义就是将前期收集来的学生学籍档案的原始资料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分类和排列,然后组卷。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分类明确、编排要统一有序,如果有的按照年份编排、有的按照学生的专业编排、有的又按照系部编排,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就给以后的查找增加了难度。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规范学校档案管理方法的文件,但是具体针对学籍档案管理的还是比较少,正是由于这样,没有法规约束,没有一个统一的建档标准,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随意性就比较大,因此在整理方面就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
1.2.3 保管方面。由于一些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少专门的管理学生学籍档案的档案室和专业管理人员,只是像杂物一样简单的堆放在一起,不仅给以后的查找造成了不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档案资料的纸张发潮、泛黄、磨损。
2.应对措施研究
2.1 转变态度,增强认识。造成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出现问题,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领导和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所以,首先就是要转变态度、增强意识,让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必须认真的学习《档案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白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是学校领导要意识到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是关系着学生前途的,不能敷衍了事,必须从行动上支持,比如建设标准的档案室等。
2.2 制定学籍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
2.2.1 建立统一规范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标准。由于一个学校存在多种教学形式,每个档案管理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势必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混乱,所以,这就要求一个学校应该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各个学院系部都能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要求执行,这样在极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学籍档案管理的混乱。
2.2.2 从传统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绝大部分,学籍档案管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也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趋势,目前,部分学校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专业技术水平也还仅仅局限在简单的录入、查询、修改等,还不能很好的利用互联网对学籍档案管理进行一个信息化得改造,使得数字化管理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一、毕业生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
随着毕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突显档案利用价值的重要性、真实性。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有用性。毕业生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简要归纳如下:
首先,凭证价值。毕业生学籍档案从形成规律来看,它是毕业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的历史记载,是毕业生整体素质的客观反映。其次,参考价值。用人单位依据档案的全部原始记录材料,掌握毕业生全貌,评判毕业生优劣,选拔优秀人才,实现用好人才。再次,社会价值。从本校档案利用登记表看,毕业生学籍档案服务于学生就业、企业招聘、职务晋升、职称晋级、各类报考、出国留学、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各类公证等诸多社会活动,满足学校、师生、社会的利用需求。
二、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档案材料缺乏规范。以最近2013年归档的30个本科学院85个专业9198名学生的学籍档案资料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学籍档案不够重视,书写内容错误、不全,书写字迹不清、随意涂改,签字漏签,未粘贴照片,鉴定评语不实,奖惩没有记载,公章加盖错误,材料不齐全不完整等等。
2、方法与手段缺乏创新。如在办理出国(英文)成绩档案的过程中,利用者要求时间紧,同一时期内要求办理的人员较多,工作量较大,现有能力无法满足所有利用者意愿,因此努力提高档案开发利用手段和水平,是摆在档案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档案管理系统有待升级。目前我校南大之星档案网络管理系统的档案目录数据主要靠逐条手工录入,随着人数的急剧增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有待加强学习,普遍采用数据导入功能,可以将EXCEL等格式文件与管理系统相衔接,自由导入导出表格,避免手工录入信息的耗时和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三、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相应对策
1、培养档案意识,注重法规学习。首先,培养学生档案意识,使学生了解档案的重要性,知道哪些档案可以在档案馆查询利用;提高教师档案意识,提高归档质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其次,学习有关档案法规与文件。学习领会《档案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黑龙江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文件,明确档案工作流程,从档案收集归档到查询利用,做到依法治档,遵循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求,使档案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规范体系。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学籍档案专兼职管理队伍建设。选拔政治过硬,认真负责,熟悉档案业务和学生管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同志负责学籍档案工作。规范工作用语,熟悉专门术语,按章办事,遵守程序,求真务实,提高效率,促进工作的高效、快捷、准确、规范。学籍档案规范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籍管理人员和学籍档案人员难以有效组织实施,需要把所有的规范标准按其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学籍档案规范体系[3],就本校现状来看,专兼职队伍人员分布在档案馆、学工部(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科室老师以及各学院教务员、辅导员老师中。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实现专门术语的统一、规范和标准,便于相互交流,利于档案检索。推进部门二级档案员制度,提高业务素质,规范部门立卷,加强密切合作。档案馆随时了解、督促、检查学籍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高校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及各种社会实践的全面记录,能比较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反映出每名学生的成长历程,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学生档案,对于学生管理、学生就业、选拔人才以及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保障教学秩序都具有重要作用。
1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现状
(1)管理机构不统一。2008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首次明确将“学生类”档案与其他十类档案一同纳入高校档案实体管理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档案的产生部门多,内容复杂,高校专职档案人员数量较少,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尚不能由档案部门独立完成。目前,学生档案管理在实际运作中分属于学生管理部门、学校各院系、或是教务部门、档案部门,各高校由于实际情况不同,在学生档案的管理中,各部门所承担的任务,角色轻重各有不同。
(2)管理方式不规范。学生档案的流动性强,它不归高校档案部门长期或永久保存,因此不少高校并不重视学生档案工作。此外,上级档案行政部门的评估工作通常也不涉及学生档案,这就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缺少规范化、标准化指导。
①材料收集不齐全。学生类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包括高等学校培养的学历教育学生的高中档案、入学登记表、体检表、学籍档案、奖惩记录、党团组织档案、毕业生登记表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接收到的新生档案材料内容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新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各省市对学生档案的标准要求不同,导致新生档案内容多寡的地区差异。学生在校期间,学生档案虽然由学生部门或档案部门保存,但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由于一些高校尚未制定学生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造成学生材料的收集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反映学生能力的材料没有归入档案。
②“弃档”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毕业生回母校查询个人档案、补办学籍档案等情况非常多。究其原因,一些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时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往往会将档案留在毕业院校,按有关规定,学校可代为保管档案1年~2年,过期后会根据学生原户口所在地将其档案寄往当地人才市场,也有一些学校没有将档案寄出,将其存放在学校的某个部门。很多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的档案究竟在哪儿,因为没有及时转递档案或是找不到档案,造成工龄断档或是无法晋级等,给个人带来很大麻烦。
(3)管理手段落后。目前,各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已全面展开,而学生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则相对滞后,各高校还没有统一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大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学籍档案虽然是学生档案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发明专利等体现学生能力和个性的纸质档案却无法进行数字化检索和利用,只能通过人工查找,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档案的损坏和丢失。
2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制度规范不完善。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多数高校尚未制定学生档案的管理规范及制度、学生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等,制度规范的不完善造成学生档案材料内容不完整、不规范,常常会出现档案材料漏、乱、错、假的情况,为学生将来就业、职称晋升、考评等方面带来一定影响。
(2)学生档案意识薄弱。大学生档案知识匮乏、档案关注度低、档案意识淡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生对档案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大学生档案基本材料内容和大学生档案功能的认知相当有限,没有把档案同个人未来的工作、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这也是造成“弃档、丢档”现象的原因之一。
(3)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随着学生毕业,学生档案将转至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实际保留在学校的只是学籍部分的内容,因此很多档案人员不太重视对学生档案的管理。有些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将学生档案送至档案部门集中保存,待临近毕业时突击整理,很多档案材料没有及时归档,这势必影响学生档案的质量,对学生将来就业产生不利。
3 改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
(1)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学生类档案涉及的学生档案材料内容广泛、复杂,为保证学生档案的质量,各高校档案部门应在《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以及《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对学生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转递、利用等环节作出规范性的规定,增强档案管理的可操作性,逐步实现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确保学生档案归档材料规范、齐全、完整。
(2)提高师生的档案意识。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应采用各种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学生档案的重要性,一方面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档案意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档案机构可以通过讲座、培训、选修课等形式对学生宣讲档案的重要性,同时也可利用档案网站、校园广播、校报等校园媒介宣传学生档案的内容、价值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档案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档案是人事档案的前身,它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凭证作用,无论是考研、出国、工作调动、转正定级、工龄计算、职称申报等都离不开档案,档案是自己权益的最好保障。
(3)加快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主要是依托学校的网络共享平台,通过采集基础数据,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奖励、社会实践、特长、获得资格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同时对有关纸质档案数字化,以实现学生档案的网上查阅、毕业生电子档案的快捷转接等,学生本人可通过设定的名称和密码在校园局域网内查阅浏览自己的档案信息,学校也可利用电子档案与用人单位沟通、推荐,凭借一站式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最大程度地发挥毕业生档案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档案;班级管理;档案管理
1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班级管理工作信息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学生档案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所以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和方法刻不容缓。而学生电子档案则是先进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二者结合的重要教学产物,其可以显著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所以对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2转变管理思路,构建电子档案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持续增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其自身的学习信息资料也会持续积累,具体涵盖了学生个人教育经历、学习情况、社会实践情况、在学校受到的奖励以及处罚等情况,这些信息是学校全面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后续升学、就业的重要凭证,所以必须要确保其完整性。然而,在当前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档案信息采用纸质的档案统计和管理,实际的工作量比较大,加上相应的管理人员数目非常有限,所以档案管理的难度比较大,也使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合理问题。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档案管理的方式陈旧,效率低。部分学校对于学生档案的管理还停留于纸质化的阶段,并且相关信息的搜集主要采用卡片和表格等方法,这种信息收集方式严重增大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实际效率非常低下。2)管理办法不合理。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学生个人档案都是按照顺序来存档入柜,而随着学籍的变动,学生档案也会发生变化,这就给档案的查找增加了难度。3)现行的学生档案信息比较分散,调阅起来的难度比较大。部分学校在处理学生档案的时候,会将其分成学籍档案和个人档案两种,并由不同部门负责保管,这就增加了学生档案调阅的难度,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此时如果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学生电子档案,则可以极大地减少班级学生档案管理的工作量,降低其管理成本,同时可以便捷地对学生的档案资料进行灵活查询和应用,彻底打破传统只注重成绩的档案管理模式。自学生入学开始,班级管理人员需要以调查表格的方式来对班级中的各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以及缺点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为后续的课程教学提供因材施教的教学资料和信息。教师还需要将班级学生在平时学习和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录入学生的电子档案中,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这也可以为后续的课程教学提供更好的学情依据。此外,借助学生电子档案的构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以及相关教育活动中来,也可以借此来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授课教师全面评价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以及相关教学管理者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合理引入学生电子档案,以便借此来全面提升学生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明确工作机制,确保应用质量
学生电子档案在班级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但是为了确保其应用的质量,必须要明确电子档案工作机制,具体就是通过学生、教师以及档案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的收集、初审与整理、鉴定和利用等工作流程,确保班级管理的顺畅。收集收集是学生档案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必须要确保相关学生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提前明确学生档案的具体收集范围,也就是要全面搜集可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相关资料。此外,学生数据记录状态是学生档案的实体,以便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档案来源分散的问题,同时需要注意搜集学生个人在活动中的表现等相关档案信息,以便确保档案信息的全面性。初审与整理在学生档案信息整理过程中,需要本着方便快捷和编排有序的原则来对学生档案进行分类。鉴于学生的档案信息来源途径比较多,并且时刻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所以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整理机制。比如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具体就是借助软件将纸质的电子档案信息转化为电子文档,并本着科学分类的原则来确保档案信息整理的质量,以确保档案信息管理的效果。此外,档案管理部门仍需要依照全宗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而在全宗中,可以按照学生的入学时间、班级等来进行层层细化,以确保学生档案信息分类的条理性和科学性。鉴定鉴于学生电子档案的相关信息是处于动态变化状态的,所以必须要及时对相关档案进行鉴定,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进行,特别是要保持电子档案信息的现实性、广泛性、原始性和凭证性,切不可马虎大意,草草了事。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档案鉴定工作机制,以全面确保电子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学校管理部门需要和班主任进行有效配合,以便可以更好地核实和鉴别学生档案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利用学生电子档案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档案用户可以便捷地调用有关的学生档案信息资源。一方面,要形成综合性、系统性的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开通电子档案信息查询服务功能,以便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人状况,提升相关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以更好地发挥其信用档案作用;另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详细地记录学生个人信息的查询与公开情况,具体包括公开的时间、对象、目的和性质等,以及数据查询的有效期限,过期后不可再继续查询[1]。
4加强档案管理,避免信息泄露
在学生电子档案应用过程中,为了避免这些重要档案信息外露,就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力度。通常而言,电子档案管理过程涉及保存、保密、维护、隐私权保护和评价等几个方面,所以必须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档案管理工作。其一,针对档案的保存而言,可以存储在一台计算机上,这点就类似于文本的复制、编辑和修改。但是要注意计算机硬盘的保护,避免电子档案出现丢失,具体就是将其存储在有严格保护的硬盘分区中。也可以将学生电子档案信息保存在外存储设备中,比如可写光盘、移动硬盘和U盘等外存储设备,但是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档案防护工作,避免其被病毒感染而出现破坏的问题。其二,要确保学生电子档案信息的整体质量,尤其是要确保学生个人隐私,可以借助加密软件等手段来防范电子档案保存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泄露的问题。其三,要注意学生电子档案的维护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定期对学生的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同时要定期进行病毒查杀,以避免其遭受病毒的损害。其四,要做好隐私权的保护工作,切不可随意将学生的电子档案文档搁置在电脑桌面上,否则势必会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对他们的隐私权造成侵害。如此就可以全面防范学生电子档案信息的泄露问题。
5结语
总之,学生电子档案在班级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减少班主任管理的工作量,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等相关管理者需要合理引入学生电子档案,以便借此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 一) 学生档案归档内容简单化、程式化。学生档案中记载的许多内容已经失去应有的价值,同时许多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容却未被记载。如涉及高校招生录取材料、大学生入学登记表、学籍成绩总表、入党入团材料、毕业生登记表、学位授予通知书、报到证存根、体检表等比较多,而用人单位希望了解的个人素质、成绩、能力、特点、诚信等方面的材料比较少,学生鉴定材料空洞、政治术语多,呈公式化、口号化,没有全面真实体现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貌和个性发展特征,档案材料不完整,信息量不足,档案材料归档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因此,高校学生档案应有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 二) 管理效率低下,手段落后。当前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必然导致学生档案的管理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还是原始手工操作管理模式,没有一套完整的学生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流动数量加快,就业方式多元化,档案投递单位复杂化等,导致原来的学生档案管理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学生档案数据库,导致学生档案的核实、转递、查询等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
( 三) 档案管理不能联系实际。学生档案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学生档案是推荐就业的重要凭证,是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状况,决定录用与否的重要决策依据。尤其是对一些报考国家公务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来说,档案政审更是笔试、面试之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现行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严重脱离学生学习生活与就业。有很多学生直到毕业都不知道档案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利用和发挥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多年还不知道档案的去向。同时,学生档案是在校期间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学生档案记录了学生入学前以及在校期间思想政治、学生生活、知识技能、行为和规范、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息,是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考察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要求对学生档案工作进行创新,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使学生档案管理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为学生、为管理学生工作服务。
二、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
( 一) 强化学生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到学生档案管理的“三化”。即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规范化就是以统一的办法和标准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 精细化就是在规范化的前提下精益求精和创新,完善档案管理; 动态化就是对学生档案进行及时更新,随时能够体现学生现实的表现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设置专门存放学生档案的档案室。建立学生档案柜标签,按年级、专业、班级顺序存放学生档案,便于识别及统一管理。建立学生档案管理台帐。按照档案袋的目录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学号为顺序制作每一个班级的档案台帐。台帐最初是在新生入学时同新生档案一起建立。档案袋中含有的所有材料,在台帐中显示备注出来并标注分数。建立学生档案借阅登记表,在校期间若需查阅、复印、摘抄和拍摄学生档案,必须履行登记手续和批准手续。未经系部负责人签字批准不得私自查阅、借阅档案。学生档案一般不外借。如因用人单位政审、应征入伍等情况必须借出使用时,应在 “档案借阅登记表”上说明理由,并经借阅单位负责人批准,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后借出,并按期归还 ( 借阅期限不超过一周) 。借阅期间不得私自转借他人或由他人归还,不得擅自处理档案材料,如有丢失由借阅单位负责。建立毕业生档案转递交接表,使档案保管责任人明确,确保学生档案的安全。
( 二) 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档案管理模式。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具有超前性,考虑到档案材料在大学生就业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我们要改变过去毕业生离校后再集中整理归档的管理方法,从学生进校起就做好建档工作,杜绝因临时突击行为,造成错装、漏装和档案转递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其次,规范档案流转的整个程序,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档案管理体系,保持学生档案材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各高校从事学生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经常主动地与形成学生档案材料的部门和各院 ( 系) 主管学生档案的负责人联系、协商、沟通,及时收集各部门形成的档案材料。遇有学生入党、奖惩等涉及学生的信息,要及时归档,努力使学生档案全面、准确、科学、合理,并保持档案完整和最新状态,推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关键词 学生档案管理;WEB;模块功能;系统开发;安全性能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9-0016-01
学生档案管理是学校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纸质文档记录、单机学生档案管理方式已逐渐被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双层(C/S)构架和多层(B/S)构架的信息系统所取代。这类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系统内的开放、多用户管理及与互联网其他用户的链接,呈现出录入简单、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存储量大、可靠性高、保密性好等优势。因此,设计一种基于WEB的、以B/S结构架构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当前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1 系统框架分析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按照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分类管理、信息提取便捷、保密性可靠的要求,拟分为密钥管理、档案管理、学籍管理、查询管理、系统管理、查询统计、报表打印等7个模块(如图1)。系统的总体功能体现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功能。
1)密钥管理:系统管理员、各管理部门和直接用户都要通过登陆界面将注册信息提交到数据库,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后获得密钥,凭密钥登陆。
2)档案管理: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各管理部门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对学生电子档案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动态的维护。
3)学籍管理:建立学生电子学籍,教务处、学生处等管理部门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对学生电子学籍进行动态的维护管理。
4)查询管理:各类用户可以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登陆查询学生的各种信息。
5)系统管理:提供管理员对系统的设置、维护、数据加密保存、黑客甄别等功能。
6)查询统计:各管理部门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对学生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查询统计,为上级业务主管领导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7)报表打印:各管理部门和直接用户可以登陆系统,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管理信息转发上报或在客户终端打印。
2 系统的设计开发
1)开发技术:WEB方式是目前Internet上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信息与检索手段,可以在页面上显示图形和其他超媒体。而ASP作为一种服务器端的开发环境,可以支持建立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和交互式的WEB网页。因此,本系统采用ASP技术,当服务器接收到ASP文件请求时,能够自动处理文件中所包含的服务器端命令,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或通过超链接就把物理上分散的个体组合成为逻辑上的整体,生产WEB网页并传送至客户终端浏览器。
2)硬件条件:服务器两台(硬盘不小于500G,内存不小于4G,网络协议配置TCP/IP协议,两台服务器一为Web服务器,另一为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终端计算机、数据交换机、硬防火墙、MODEM 等网络通信设备。
3)系统平台:体系结构采用Browser/Server,以Microsoft Windows NT4.0作为服务器端网络操作系统,以IIS7.0作为Web服务器软件,客户端的单机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软件分别选用Windows xp和Internet Explorer,数据库系统采用SQL-ACCESS人文科学子系统,有利于方便操作。所以采用SQL-ACCESS,主要是看中了其使用数据表示图或自定义窗体收集信息的优点。因为数据表图能够给各户展示类似于EXCEL的电子表格,使数据库一目了然。还有就是用SQL-ACCESS能够创建用于打印或输出数据库中的信息的定义报表,随机将明文数据经过变序或替换变成密文数据,实现数据库自动加密存储。并利用网络安全可视化技术,帮助系统管理员直观、快速地观察到数据库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胁,
4)开发工具:基于Web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工具采用Dreamweaver9.0。Dreamweaver9.0支持ASP,是一个可视化的工具,便于开发者创建动态的Web应用程序。在数据驱动Web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中,运用JavaScript或VBScript脚本语言,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
5)系统调试需注意的问题:①各种数据写入数据库时的错位;②数据库连接时的错位;③调度中出现的数词不匹配。
3 系统的安全性
1)数据库安全:系统架构基于B/S结构,系统代码全部放在服务器上,客户必须运行服务器上的代码才能访问数据库,从而保证了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
2)访问控制机制:系统按管理员、各管理部门、个人客户分层设计,定义了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以防火墙技术屏蔽了其他非法链接,为系统运行和数据安全提供了机制和技术上的保障。
3)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考虑了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数据意外,设计了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在WEB端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也可以在服务器端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
本系统基于WEB方式,以Internet网络技术为核心,对系统的结构、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较好地利用了ASP动态网页技术和数据库开发技术,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实现了学生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查询方便、输入输出流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本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我校的学生档案管理,效果十分显著,为学校管理者、班主任、学生及社会用工单位在学生档案信息的管理、检索和利用方面的高效、合理、有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廖娟.基于Web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关键词:新升本的院校系级教学档案问题对策
随着专升本的成功标志着一所院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它的办学规模、硬件投入以及教师素质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从管理模式上仍需进一步转变和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本科院校的教育体制。系级教学档案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向本科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地位更加重要,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档案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良好的教学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进而加快学校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进程。反之,如果轻视教学档案、疏于对教学档案的管理,则极容易导致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使高校的转型流于形式。本文就升本后加强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新升本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1.1 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
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反映这一实践活动的教学档案的内容庞杂,且形式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七类:
(1)教学计划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自编教材或讲义、校历、课程表等。(2)教学状态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选修课开课汇总表、教研室听课表(或卡)、教学实训、毕业实习资料(实习计划、实习任务指导书、实习学生分组情况登记表、实结)、实验教学文件(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实验成绩等)、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等内容。(3)考务管理方面:主要包括系内和学校期末考试试卷、考场及监考教师安排等内容。(4)学籍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入学学籍登记表(或卡)、学生学籍变动、奖惩记录、考试成绩等内容。(5)教师工作量及业务考核方面:主要包括教师授课情况、工作量计算、承担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等内容。(6)教学工作年度总结和教研、教改总结等内容。(7)师资培养方面包括师资培养计划、教师业务进修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材料。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术梯队建设;科研和教改实践、学术研讨等。
教学档案是全院师生的劳动成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是系级教学历史真实面貌,体现了一所学院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
1.2 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系级教学档案是教师、学生从事教学管理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系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它既不同于文书档案,也不同于科研档案,其特点如下:
(1)档案来源的分散性。它来自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教与学两方面材料转化而来,一方面包括了教育改革、教学计划、教学总结、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文件,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本校教学主管部门的有关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数据统计、分析资料等,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学生工作的总结、学生的实习鉴定、见习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成绩和毕业论文等。
(2)档案的原始性。教学档案是系级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反映系级教学工作的全貌,记录着教学管理活动的真实过程。它主要包括系级有关教学工作会议的记录、简报,以及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等教学工作文件。
(3)档案的专业性。系级教学档案工作既要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的共性,也要根据系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的不同,遵循其专业性特点。
(4)档案资料的多样性。由于教学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教学的需要,必然会形成不同形式的材料。除了纸质的文件材料、教材、学生学籍外,还包括音像、电子、照片、光盘等类材料。
1.3系级教学档案的作用
(1)系级教学档案是真实的原始资料。系级是高校基层的教学部门,系级教学档案是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资料,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全面地反映了教学工作的进程和特点,是今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不可缺少的,是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和参考。对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系级教学档案是重要参考依据。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和开展教学活动,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必须切实掌握有关的档案信息。在熟悉教学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制定教学计划和处理存在问题时,不可能单纯地只凭个人记忆,而是往往需要去查阅档案记载。因此,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信息反馈都离不开教学档案,它可以为这些教学工作提供比较详尽的参考依据。
(3)系级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开展教育评估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国家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无论国家对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何确定,高校在进行教学评估时,必然要通过查阅相关档案,最终都要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才能对某一高校作出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在对教学条件、教学状态、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时系级教学档案可以提供比较完整、系统、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是高校搞好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
2、新升本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升本的院校一般是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本科层次办学时间短,由专科向本科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专科层次的档案管理发展到本科层次的档案管理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加之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在教学档案管理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立和健全教学档案的归档制度,是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由于新升本院校重点考虑的是学科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投入放在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对教学档案管理没有高度重视,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档案材料存在不全的现象,具体负责教学档案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业务体系指导和管理规章的约束。系级教学档案应如何保存?哪些文件材料由系里保存?哪些应交由教务处或院校档案部门保存?应如何整理文件材料? 没有统一管理要求。
(2)档案意识淡薄。系级档案管理是一种事后行为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系级档案涉及教学、科研、学生等多种资料,绝大部分来源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学生。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文件材料等是个人的心血,没有必要交给系级保存、归档;另一方面,学生的材料又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有的存放在学工处,有的存放在教务处,有的存放在招生就业处,有的分散在各系(学工大队部)中,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档案收集不够完整,归档质量不高,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丢失,难以发挥教学档案应有的作用。
(3)教学档案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随着新升本的院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档案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工作量增加了但教学秘书队伍的编制却没有增加,大多数还是一个人干。教学秘书往往兼职教学档案员,由于工作量大,工作繁琐,因而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无专人管理,无固定保管场所,大量的原始教学资料处于没有规范整理、零散而不成体系的自然状态。具体表现在该收集的材料没有收集,或者是只重视红头文件的收集,而不重视各部门、各系在运行过程中自己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的、真实的文件材料,致使教学档案杂乱而无体系性,残缺而无完整性,有些材料缺乏可靠性,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
(4)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不少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计算机管理的应用能力较弱,办公自动化、管理科学化水平较低,对教学档案的管理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级档案管理的效率。
3、加强新升本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提高档案意识,加强系级教学档案工作的管理
系级教学档案是院校教师及学生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材料,是院校教学工作方针、政策的真实写照,是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档案工作的范围已不仅是搜集、保管和利用档案,它的工作面已延伸到行政管理等方面,这些职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程度。
在院校中,档案工作是否得到重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评价一所院校管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在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应重视和关心系级档案管理工作,把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真正纳入系级教学工作计划中,配备有一定管理水平且责任心强的档案管理人员,切实提高系级教学档案管理水平。
3.2 严格系级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归档制度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种动态的存在方式,仅靠档案管理员的宣传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收集整理各类教学资料时,要做到完整、规范并及时进行编目统计,使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同计划管理相结合,保证能按时完成建档工作。鉴于院校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可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两个时间定期收集整理、归档。对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要明确责任和任务,规定时限要求,并进行相应的登记、考核和奖惩,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收到实效。
3.3 系统、完整、科学地收集档案材料,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
要提供一份科学完整的教学档案,必须从教学材料的收集开始。由于各院校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及内部管理模式的不同,教学档案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我院教学档案主要由下列部门形成:招就处形成招生、就业情况信息;教务处形成学生个人基本状况、学业成绩、毕业和学位情况信息;学工处和系学工大队形成学生在校表现状况和奖惩信息;各系形成学生学习考试原始记载和专业实习、实训状况记载信息等等。加强系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材料,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因此,以江西警察学院为例应建立以档案馆为主导,教务处、学工处和各学工大队、招就处、各系为主体的教学档案收集网络。在“分类法”与“工作规范”的指导下,明确各级管理内容、管理职责,实行分工合作,集中归类,信息共享,把静态的档案转换成动态的信息,为院校的教学和师生服务。
3.4 加强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教学档案是院校的宝贵财富,教学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如果档案工作仍停留在收集、整理、保管及被动提供利用的水平上,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要的。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院校的档案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档案管理的丰富性、教育性、综合性等优势,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数字化、网络化,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档案信息资料,使档案信息的产生、传递、存储与利用形成一个全面、合理的网络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总而言之,系级教学档案是学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把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使教学档案,在学院的教学管理、优化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个人简介:
[关键词]大学生、档案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41-01
前言
大学生档案作为大学生各项重要信息的事物载体,是用人单位聘任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高校毕业生落实、职称申请以及社保参保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从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多数大学的大学生档案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人员工作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都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了促进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档案管理的措施就应该必须得到改变。
一 大学校园人才服务中心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大学生档案对于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来说都非常的重要,从中可获取大学生的各项信息,以及各个信息之间的联系。因此,大学生档案根据大学生毕业与否可分为学籍档案和人事档案。相比于学籍档案,人事档案涵盖的内容更加的广泛,不仅包含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信息,也包含了大学生的就业证明书和就业协议信息等一下方面的重要内容。尽管大学生档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国内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却频繁出现漏洞,管理现状较差,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现阶段,我国法律对大学生档案管理还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多数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严谨的档案管理工作态度,往往采取随意的工作方式来进行管理,致使档案管理漏洞频繁出现。若大学生档案中存在这些漏洞或漏洞过度,将会拉低大学生档案的参考价值,使用人单位在查询档案时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对毕业生今后的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低下
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国内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均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和实践经验,这就导致大学生档案管理水平低下。特别是在我国一些经济不是非常发达的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档案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层次上,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便于档案的管理和档案的查询。此外,当毕业生在逐年逐年增多时,传统的管理方式自然满足不了相应的档案需求,信息不能及时的更新,从而导致管理质量较低。由于前期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很多人才服务中心的大学生档案资料都不齐全,多数档案仅仅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最基本的信息,信息内容的包含度较低。
(三)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不高
人才服务中心顾名思义,其工作方式就是以“服务”为主,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为大学生个人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档案服务。因此,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一定的经验,还应该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但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总是很大,在国内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高校人才服务中心就比较缺乏高素质、高能力和高觉悟的管理人才,不能清楚分清入档的材料,那种材料应该盖那种类型的章,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大学生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若不能做好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今后的发展。
二 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大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化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各项工作必将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大学生档案管理作为我国档案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对此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在现有的档案管理基础之上,针对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问题创建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并落实到管理人员的头上,督促他们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的各项规定。只有让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实际的约束范围,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此外,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也将得到增强,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从根本意义上促进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向着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素质化的方向发展,非常利于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现代化技术的融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高速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将出现在各行各业当中。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渐递增,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在的毕业需求了。因此,为了提高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在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化技术。目前,国内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已经开始运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技术了,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手抄式档案管理方式,档案管理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笔者根据现有的信息化普及速度,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高校都能够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毕业生的档案资料通过网络就能够查询。解决了传统档案查询过程中的各项难题,不仅提高了档案信息的使用率,还保障了大学生档案管理的效率性。
(三)管理人员专业化
为了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人才服务中心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批专业的档案管理型人才,并由这些人才组建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在政治思想和工作觉悟上,这些管理人才应该具备充分的责任心,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该具备热情的服务理念,能够在工作时积极热情,帮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解决一些分内的问题,此外, 由于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管理人员还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能随意泄露大学生的档案信息。在管理技能方面,这些管理人才还应该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熟练掌握和使用各项管理技能。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在国内经济逐渐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质量,及时掌握多方面的管理技术,并不断的实践让其提高。
参考文献
[1] 邓永红.浅谈大学生档案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17:99+101.
[2] 陈海鸿.学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林区教学,2010,10:124-125.
[3] 柏维.浅谈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网友世界,2014,0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