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生态环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内容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涉及内容能够非常多,包括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下面介绍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投入的组成部分如图1。(2)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加大投资规模,它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为了城市发展,不是单纯的谋利益行为,而且投资回报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要发展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开展活动,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工业发展、城市规模等采取有效措施。政府投资建设生态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然后评价各项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判断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的合理性。下面介绍生态、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建设该项目所获得的效益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如图2。(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多动态因素,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建设时间进行调整,计算出投资与效益情况,可以采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合理方案。
1.2指标结构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它分析沿海城市的特点,然后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如图3。
2对策建议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①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不是无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建设同样非常重要。②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伤害,环境污染一般都是人为行动造成。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让资源发挥其价值,杜绝浪费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掌握方法。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体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2.1.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使用可以把法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就是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现状。有了法律保障,可以监督建设工作的情况,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或工厂,可以加大管理力度,让他们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等。同时可以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污染,可以通过给居民讲解污染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各大企业重视污染问题,发现不良情况,加大惩罚力度。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研发绿色环保产品或者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消费品,这样也可以在一点程度上降低污染情况。2.1.2规划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到经济和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计划,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制定计划。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目标,什么阶段做什么,目标是用来指导和监督计划实现情况的。在发展福建省经济的同时要对生态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做到发展、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福建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土地、水的规划,资源、能源合理使用,工业造成的污染处理,绿化建设等。2.1.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和气体,经过国家检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家鼓励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可是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现象,最终也会使得资源供不应求,这要求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根据福建省各企业的特点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有的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循环利用。自身企业不能使用,可以给其他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采取设备处理污水,然后再循环使用,生活中可以鼓励城市居民注意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还可以把城市与郊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应用。
2.2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
2.2.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绿化建设是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美化城市。(1)公路交通两旁和郊区绿化;(2)城市住宅区加大绿化;(3)在河流等地区进行植树造林;(4)主要基础设施场所绿化工作。福建省大面积发展林业,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的风竹林面积就达到50万hm2,工业材料基地达到70万hm2,森林公园80多处,还重点保护自然景区、滨海湿地等,福建省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生态环境发展良好,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水产养殖、生物公园。2.2.2转变福建当前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需要立足具体情况,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根据现状进行调整。(1)鼓励农业发展,福建省的农业发展迅速,而且种类很多,由林业、畜牧业、水果、水产品等,加强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2)福建省的传统工业存在污染严重情况,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改善。主要的工业有火电、石化、建材等工业,而且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把福建省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一起发展,形成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用先进技术为各行业服务,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2.3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1)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城市生态环境投资建设的主要项目。(2)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各项目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项目建设,例如有的项目时间比较长、效益不高,有的项目投入超过实际预算投入等,都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建设。(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需要分出建设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项目的回报率、贡献率和项目具体情况。(4)根据投入和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把效益和贡献率最佳的项目优先进行建设,其他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和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建设。
3结束语
一、从金昌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
金融生态组织结构中国有银行一家独大,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很少介入。按照金融学理论,通常一个地区的存款余额可以作为地区金融可利用存量的重要指标,同样货款余额也可以反映该地资金的利用能力。最新的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显示金昌市外银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增幅达48.94%。在金昌市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市外银行贷款已经超越本地金融机构贷款规模,成为金昌社会融资的最大来源。整体上看,2011年,金昌市社会融资总量422.08亿元,同比增长28.73%,呈现较好的增长势头。根据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及广泛性,中长期贷款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昌金融机构信贷供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程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07—2009年,金昌市中长期贷款供给增长明显,但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国家整体稳健货币政策出台的影响,自2010年以来中长期贷款整体增速下降非常厉害。金昌市金融机构信贷显然无法实现有效地供给,以金川集团为首的大型企业只能通过不断增加外部地区的银行信贷申请及时补充资金缺口。2011年以来,以循环经济产业为主体发展的金川公司由于处于循环经济项目密集建设期初期,继续大量建设资金,为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只能通过债券融资来决解燃眉之急。通过对市内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该市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供给不足。在产业项目规划中,该市共需要建设和科研资金900多亿元,而通过现有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金融供给渠道仍有较大的资金缺口,这就需要加强金融生态外部调节作用,尤其是社会信用环境和地方行政环境的鼎力支持。
二、金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金融生态问题
首先,通过对近五年来各项贷款余额的统计,金昌市用于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贷款80%以上的主要是工、农、建、中这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其它金融机构比例很小,这不管是对产业的长远规划还是对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来说,都不是好现象;其次,上述四家商业银行都有其相对固定的经营对象和稳健的信贷政策,如果他们将资金大量投入到利润相对较高但回收期限较长的循环经济项目,那么,借贷成本和管理费用较高的其他项目就会很少得到资金的支持;最后,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自成立之初就已经确立了实行总分行制,这样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大规模的资金调动只有总行、省级分行才有权利,而市级分行则没有调配、使用的能力,这就使得地方产业资金投入极其不稳定,相对来说,金融支持的路径模式也比较单一。相对东部沿海地区,甘肃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除金融机构通过大量授信、放贷来支持金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以外,就是当地省市级政府及小部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目前,在国外市场已经运用的非常广泛的债券、股票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在金昌市出现,也只是处于摸索阶段,这种主流的国际市场融资方式,并没有像吸引外资和技术一样得到相关政策支持;与此同时,金昌市目前还存在缺少如信托、租赁、风投、P2P、基金等各种各样的现代金融工具。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资金则以地方省、市级政府财政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这样就算是满足基础的土建等工作,后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从何而来?应该引入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Build-Own-Operate(建设-拥有-经营)等新的融资模式。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特征与金融生态自我调节矛盾突出。循环经济产业其根本与其他产业一样,通过将传统的工业、农业等产业整体升级为新型的产业模式,要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就必须贯穿其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该环节应该包含了所有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首先,在资金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商业银行出于盈利性原则,对管理成本较高和相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明显区别对待;其次,资金供给者面对循环经济产业相对较高的流动性风险和科技转化成果风险,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要求,更偏向于提供中、短期流动性贷款,长期贷款的积极性严重缺乏。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体系是金融生态环境优良标准评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金融支持体系建立的基础保证。金昌循环经济产业金融支持的方向应更多有的放矢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已经暴露,并逐步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近年来,虽然人行金昌市中心支行实施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建设工程———针对金昌经济开发区,利用企业征信平台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建设和信息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中小企业其他信用信息采集难度较大,应该由当地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促进信用体系进一步深化。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务机构无法满足本地发展。租赁公司、投资咨询、信托基金、会计事务所、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及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效率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拿到“全牌照”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但金昌市目前的金融中介机构和组织不仅数量少、规模小、服务体系也相对滞后、这就造成了风险识别能力较低的现象。
三、金融生态发展支持金昌市金融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今天,生态环境的恶劣是全球高速经济发展的结果,自由经济制度促使各国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其高额利润创造财富的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已造成全球物种急速减少消亡的趋势,为阻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蔓延,为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以新计划经济拯救生态环境设想”的论调。
1.“新计划经济”的概述
“新计划经济”是在我国60、70年代已经经历过的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个人理念设想,有区别于我国60、70年代的计划经济的。
原则上“新计划经济” 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取缔不必要的物品生产(塑料袋一类的),减少对衣、食、住、行、用的产品总数量的生产,但这些产品的品种、科技含量、价格、经济增长速度等等均由市场来决定。未来的经济绝对不应该是以数量取胜的,应该是以质量和科技立足的。
假设我们已经进入了“新计划经济”时代,那么我们的资源消耗速度将会慢下来,我们不在那么过分追求手机、电脑的更换速度,不在快速的换衣、换车、换房,我们的精力将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向农业、军事、教育、医疗、计算机、软件、硬件、机械、智能、宇宙等尖端科技、高端领域进发。
“新计划经济”的宗旨是:能创造但不轻易制造。
这样我们既能保持在强敌环饲的列国有立足之地,也能在各国角逐中有一抗之力,打消了放缓步伐进人“新计划经济” 时代的种种顾虑,可以相对放心的以“新计划经济”拯救生态环境的历程迈进。
2.“新计划经济”拯救生态环境的步棸
2.1国家指令性干预
国家以保护整体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为目地指令性干预市场,通过限制部分产品总数量,规定其标准、质量、投资方向、竞争等政策矫正如今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克服市场缺陷,促进经济环保健康发展。
(1)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2)细化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使触犯生态环境法的企业、集体和个人有法量刑。
(3)法律规划生态环保监测机构的执法力度,不作为者依法追究其法律刑事责任。
(4)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衣、食、住、行、用的产品总数,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减少资源原材料的总体消耗,全民进人节俭型生活模式。
(5)取缔制造塑料袋和一次性碗筷、牙刷等用品,取缔不必要的产业链。
(6)禁止市场投放过度包装的商品,应把包装规定在方便物品运输就行。
(7)禁止企业过快的向市场投放新型的手机、电脑、衣物、饰品,特别是以塑料、铜、铁、铝等材料制成的装饰品。
(8)精细化回收垃圾废弃物,实行建筑等其它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治理制度.
(9)致力探索废弃垃圾再利用,再还原原材料技术。
(10)政府不以房地产和过多开发矿产资源为经济增长点,官员不以破坏生态环境而创造的财富为任期内的政绩,国家更不该以此为考核标准,节省土地、矿产资源。
(11)禁止人为巨资打造各种观光旅游景观,违反规定者依法追究法律刑事责任。
(12)有计划的开采国内现有资源,有计划的进行伐木、养殖、捕捞、采摘、猎杀。
(13)对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资源分阶段、量化高效重复利用,并进行定期质检,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消灭,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刑事责任。
(14)充分利用我国地理环境,按我国原有动植物种类和生长区域特性培育繁殖生态环境循环圈,逐步养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2企业承担
企业是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阻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也理应由企业来主动承担.
(1)企业一切活动理应考虑环保法实行。
(2)企业应树立节能、环保、高效、可循环使用的发展理念。
(3)企业应积极组织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
(4)企业应积极参与国家的环保项目开发。
(5)企业应主动放缓短期财富指标,以发展兼顾生态环保为己任,生产制造节能、高效、环保、可循环利用型产品。
(6)企业应在产品创造和制造期初就想好产品废旧了怎么回收处理,做在实处。
(7)企业要积极自助开创、探索节能、环保、高效、可循环利用的新产业新链条模式。
(8)企业要致力于环保产品的上市和售后服务问题。对自己的产品负责,要质量稳健
(9)企业要以生产实用耐用型产品为己任。
2.3规范民众行为
民众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承受着,为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更应该积极生态保护环境,始终把节约、节能、保护环境,做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把这种生存理念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1)民众要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不乱砍乱伐,随意捕捞、浪费自然资源。
(2)社会、企业、学校要主动承担教化、灌输节能环保理念和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
(3)从娘胎开始灌输节能环保理念。
(4)从小树立孩子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
(5)从小开始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6)从小教育孩子垃圾分类投放。
(7)从小带孩子一起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8)全民进人无纸化办公。
3.结语
尝试通过“新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方法,探索发现一条可以节约资源,阻止破坏,又不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道路,借助国法、企业、民众的共同力量,建立完善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健康消费生活模式,真正起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发展 经济发展
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
(1)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关于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过程,经济生产和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2)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给生态带来影响。如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而要保持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如把经济建设投资用于环境保护等。
(3)实际上,无非是这样4种可能:既未取得经济效益,又未取得生态效益;获得或多或少的经济效益,同时却给生态带来不得已的影响;获得生态效益,同时却使经济效益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既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又获得好的生态效益。
二、我们要既讲究生态效益,又讲究经济效益
(1)马克思曾经还指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提供劳动的材料,而劳动则是使材料变为财富。”这说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由两个侧面形成的: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马克思的上述观点不仅说明物质生产和自然界有着内在联系,而且物质生产本身归根结底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同自然界进行的物质变换。
(2)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在现有条件下想出更多好办法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取得生态效益;在力求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注意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改善生态效益的力量,通过建立对我们的建设更加有利的生态条件,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什么是真正的发展
(1)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生态效益。仅仅看到经济效益的一面,看不到生态效益的一面,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观点。
(2)正确认识和运用生态规律,处理好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辩证关系,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收到较好的生态效果,这才是人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而只有经济增长,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不能算是真正的发展。
(3)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全面、持久、协调的发展。它包括:第一,发展不仅指社会总产品的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应该包括有关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真正的发展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第二,发展应该是持久的发展。发展必须有利于保持基本生态过程和保护生命维持系统,保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这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要在发展的每一步都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发展过程中从自然界取出的资源不超过环境容许的限度,决不能以破坏资源的污染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发展。否则,这种发展是不能持久的。第三,发展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又不危害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综上所述,真正发展的指标应该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合理化,科学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过程。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势在必然。
(1)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全球化改革刻不容缓。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培育正确的政绩观、消费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建设文明生态。
(2)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赖以生存先决条件,发展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一致的,而且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体现满足人类需要的全面性。也就是说,要满足人们的需要,不仅仅在于增加物质、文化的享受,而且还必须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要树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观念。
(3)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地位十分重要。要努力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纽带作用,打造品牌加工基地,做强主导产业,实现提档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产业结构。我们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结合产业结构的特点,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区域内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开展废弃资源、能源重复利用,延伸产业链,实现循环发展。重点要加强电力主导型和建材主导型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建设。
(5)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偏远地区经济建设。要支援偏远地区,改变经济落后,重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教育。当前要以产业生态化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变,以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发展,逐步摆脱贫困,建设小康社会。
(6)保护生态环境,打破原有废旧模式,实现经济和谐发展。原有的废旧经济体系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滞后。只有建设好的生态环境,我们才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做到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双丰收。
(7)利用客观优势,开拓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化工业布局,发展旅游和观光。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避免盲目开发;要科学合理规划,防止滥用资金;要提高环保意识,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弘扬生态经济发展。
五、生态环境战略探索
人类由于自己活动的不“慎重”,而使大自然遭到了破坏和污染,发生了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类是自然界有意识的存在物,不仅能正视现实,而且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改变现实。
(1)我们的生态环境战略是:既建设富裕的经济,又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真正的发展,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实现上述发展战略,要有以下几项措施:①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的环境管理,就是按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办事,用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和教育的手段,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保护环境的目的;②对工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这种设计指的是,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以解决资源保护和工业污染问题。生态工艺,既无废料生产工艺,是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当然,这里所说的无废料是指不排放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把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③对农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农业生产生态设计就是自觉地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设计和安排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生物种类比较多、食物链结构比较合理和健全的人工生态系统,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快、效率高,输出的产品品种多、质量好、数量大,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④控制人口。由于人口的增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施加了沉重的压力,因此必须管制人口增长,制定正确的人口政策。现在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人口政策:一是少数人口出生率低国家,实行鼓励生育,扩大家庭人口的政策;二是多数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缩小家庭规模的政策。后一种是当前人口政策的主流。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的要求。
(一)促进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三)加快地区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地方政府应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对自己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服务收费,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进一步简化抵押、评估费用和手续,降低企业经营和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亚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6).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越来越受到本国及全球的生态环境状况,产品与服务的环境标准,以及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协议的限制。以调节国家之间经济关系为己任的国际经济组织,开始频繁地将环境问题排进了议事日程。在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动态时,不能忽视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经济关系带来的冲击。
一、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困境
第一,责任问题。现在发达国家保护自身环境的手段之一就是以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并且不破坏自身的自然资源。联合国开发署指出,富裕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5%,但是消耗的能源却占了70-75%,消耗的粮食占60%,消耗的木材占85%。在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多数专家认为,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在碳排放方面,过去20年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是中国的9倍。
第二,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问题。既然发达国家被证明应对当今世界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它们在受益的同时理应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且,发达国家有比发展中国家强得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应该能够承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的义务。但事与愿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拒绝承担这一义务。发达国家提供的环境基金杯水车薪,且通常不兑现承诺,还往往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理由拒绝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
第三,绿色贸易壁垒问题。随着乌拉圭回合的结束,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变小,国际贸易壁垒逐渐转向苛刻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形成新的主要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它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实则是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限制其进口,以防止和抑制他国产品对本国的冲击,从而实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实力低下,其产品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受害者。
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状况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占主导,传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尖锐,目前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导致酸雨问题严重。酸雨的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处于严重污染状况。中国水环境面临的三个严重问题是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中国城市垃圾围城现象严重,白色污染问题突出。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大量产生。中国多数城市声环境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和施工噪声最严重。1/5的耕地受到污染,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严重退化。林业用地面积为2•6亿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3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1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第119位;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8•6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2%,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最低的国家之一。近来国际上要求我国加强环境保护的呼声很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断用环境问题责难中国,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制造阻碍。我国环境资源问题所面临的国际压力逐步增加。
三、基于国际环境经济关系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途径
鉴于以上分析,中国要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处理好国际环境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环保产业,树立国际绿色形象
1.产业倾斜政策
环保产业是一个政策引导型的产业,对国家政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环保产业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急需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目前,为了加强国家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国家除了要严格执法,对排污不治污的责任单位进行严厉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制裁以外,还应在国家税收、信贷、建立融资渠道等方面,对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一切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为了扶持环保产品的生产,保护和促进环保产品的出口,国家可以对环保产业提供专项补贴、低息贷款。1994年,美国政府把环保产业列为重点产业,决定让环保产品享受出口免税。其后,欧盟实行“绿色进口政策”,在税收、贷款、出口等方面对环保产业实行政策性倾斜。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定,环保产品的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范围。因此,政府可以有重点地对环保产品实施扶持政策,有效地对环保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施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2.完善环保市场体系
一个完整的环保产业市场应该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传统的环保产品生产市场,主要是从事环保技术的开发和环境保护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这是环保产业的初级市场;二是环保技术服务市场,主要是从事环保咨询、环保设施运营、提供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等活动,这个市场是环保产业的中级市场;三是环保资本和投资市场,这个市场主要是以资本为资源,进行环境保护各种活动的企业性投资,这是环保产业的高级市场。只有当以生产、服务和资本为基本形态的初、中、高三个级别的市场领域形成,环保产业市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市场,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合于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的市场。
3.在国际市场上树立绿色形象
在国际环境贸易中,发达国家已通过一系列法规、环境标志、绿色标准等,为其产品树立了良好形象。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环保问题较突出,一些出口产品已受到绿色壁垒阻挡。比如,中国的陶瓷制品曾经誉满全球,但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是日本同类产品的1/10。中国瓷制品的靓丽外观远远超过日本,据说因为含铅量超过一定标准,就使销售大打折扣。很显然,美国消费者对日本瓷器的偏爱,主要来自他们对日本人重视环保的形象的信任。产品的环境标志,是各国有关部门根据自愿申请者的要求按一定标准颁发的,标志的名称不尽相同,如:美国的“EPA”、欧盟的EV制度”、日本的“生态标准制度”等等,这些标志都是形象标准。2001年,中国环境标志与ISO14024对接,成为国际认证,但认证过程和环保标志管理还需加强。
4.在外经贸中建立‘绿色通道”
在外经贸中为环保产品进出口和技术贸易提供专项服务。例如,对出口的环保产品和设备实行免税、提供出口信贷,对进出口的环保产品给予优先安排,等等。通过这项独特的外经贸服务来增强环保形象,以此推进环境贸易。由绿色通道出口的商品,在收购时就应考虑它在生产、采伐、捕捞、加工、制造等过程中,有没有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等问题,以确保产品和通道的绿色形象。进口业务除杜绝洋垃圾和危害环境的物品进口之外,还要利用绿色通道,优先安排环保技术装备和绿色消费品进口。在招商引资中坚持环境审批制度和程序,对于经权威机关严格鉴定符合有关技术水平和环境标准的项目,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p#分页标题#e#
(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展环境外交
1.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争取国际资金投入已是中国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重要内容。国际资金投入的方式,可以是援助型,如外国政府赠款;可以是合作型,如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软贷款项目、GEF的生物多样性项目等;也可以是投资型,如商业银行的融资。中国利用的外国政府贷款中,日本政府贷款是最大来源,约占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2/3,环保项目是资金使用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合作型贷款中,《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是合作型贷款的重要来源。中国可以帮助发达国家完成减排温室气体的份额从而获得资金。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方面,今后几年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贷款中,环境相关领域将占到2/3。中国目前是亚洲开发银行最大的借贷国。至于其他形式的国际融资,比较新颖的有BOT和风险投资等。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i”,指政府把由政府支配、拥有或控制的基础设施或公益项目,以招标形式选择国际资本为发展商,政府与之签订协议,授权其为此项目筹资、设计、建设,并授予发展商在项目建成后的一定期限内通过经营收回投资、运营、维修费和一些合理的服务费、租金等其他费用,以及取得利润等投资回报的特许权。在授权期结束后,发展商将项目无偿无条件转让给政府。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是另一种新型的直接融资方式,一般指专业投资机构募集资金,投资在处于创业阶段或发展阶段的企业、技术、产品或市场,以期望在未来实现高额回报。把风险资本引向中国,促进环境技术的产业化,其意义是重大的。
自以来,东村就一直处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之中。由于邻近昆明,除了农业方面,乡镇企业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东村相继发展了采石、建筑、运输、制鞋、印刷、粮食加工、个体商业等行业,全村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就农业方面而言,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东村经济发展也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效益型农业”的方向转变。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东村就有农户开始经营农家乐,整个90年代,东村的农家乐数量在不断增加。时至今日,东村有近10家农家乐,此外,还有几个由外地企业投资兴建的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旅游度假村也在东村境内。在目前包括东村在内的沙朗坝子种植无公害蔬菜、鲜花、水果等的大棚已经成为最为显眼的景观,据沙朗东村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东村实有土地在册面积93.33hm2,目前已经转让72.93hm2,也就是说在东村的土地中,有78%的已经出租或转让,这些出租或转让的土地都作为农家乐,水果或蔬菜种植、苗圃等经营性用地。东村的经济转型,与整个沙朗的总体变化情况是一致的。几年前,有人对沙朗的整体发展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其中对处于沙朗坝子的大村和东村的未来发展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大村、东村沙朗坝子,要充分利用大村白族一条街这一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农舍及地下温泉的自然优势,合理开发和整理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兴建体现旅游农业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从规模、档次、特色、环境、卫生、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现有农家乐,发展壮大农家乐。同时结合白族的民风民俗举办一些如唱山歌、对调子、火把节等民族风情浓厚的活动,吸引市民参与、观看、消费,从而带动沙朗坝子内的观光农业的同步发展。在近30多年来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无论是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还是发展以水果、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的“效益型农业”,甚至是即将开始的包括沙朗厂口在内的“生态旅游区”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均是产业结构调整之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保障。在本世纪初期沙朗乡的产业发展规划中,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辩证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生态兴乡”,这早已成为沙朗乡(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战略重点。然而,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在东村近30多年的农业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来自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方面的压力并未减小,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则是在最近几十年中出现的新问题,有些甚至是在最近一二年中才出现的新问题,这些来自于生态环境方面的现实问题,必将严重制约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生态环境对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
山林面积萎缩据村里的老人说,以前东村山林茂密,历代的村规民约都有对山林严加保护的规定。但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由于人口的增加,昆明城市的发展等因素,山林面积急剧缩减,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东村周边山林破坏严重。自古以来,包括沙朗东村在内的昆明周边的农村地区一直是昆明城市居民炭薪的主要来源地。据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讲,一直到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挑柴、背炭到昆明城里去卖,仍然是当地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山林急剧减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西郊垃圾处理场的污染位于东村境内红水塘的昆明西郊垃圾处理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占地面积近千亩,设计总库容为914万m3,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垃圾填埋场。1999年底投入使用后,平均日处理垃圾1400t以上,高峰时达1500t,200多车次,远远超过当初设计的日处理800t的承受力。西郊垃圾处理场预计使用年限为21年,负担过盘龙、五华、西山等地的垃圾处置填埋工作,截至2010年12月底,共填埋垃圾3751430.6t。据家住龙箐山庄的张某介绍,每年雨季,均会有大量的污水从垃圾场的山坡上流下来,经过他们家门前的水沟里的水也变成了黑色,以前他们是直接饮用水沟里的水,但是近年来,沟里的水已经无法饮用,不得不在水沟的另一边打了一个水井作为饮用水的水源。这里所说的这条从龙箐山庄出来的水沟,也是沙朗河的重要水源,沙朗河流经东村位于坝区的大部分田地,直接影响到这些田地里的农作物。随着位于普吉境内的垃圾焚烧场的建成,位于东村境内的昆明西郊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量已有所减少,但是已经填埋的近400万t的垃圾,其后患,可能是无穷的。渣土填埋场对东村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在垃圾处理场日填埋垃圾减少的同时,在东村的东南面又兴建起了一些渣土填埋场,目前这些渣土填埋场虽然不在东村的地盘上(属于沙朗大村),但是这些渣土填埋场就在东村东南面的山坡上,这或许又是东村未来生态环境的一个重大隐患。曾经的采石场如果说上面说到的垃圾场、渣土场是现在还影响着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曾在东村境内存在数量不少的采石场。据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一个统计资料,东村境内当时有采石场8个,扎石机3台。这些采石场,大多位于东村东南面,虽然这些采石场在本世纪初期逐步关闭,但是由于过度开采,山体破碎,生态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日益污染的没底坑水库在东村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中,还有一个方面是来自东村东面的沙朗街道办事处桃源居委会。位于东村和桃源交界的没底坑水库,是东村人畜饮水、农作物灌溉的一个重要水源。该水库是在1976~1982年历时六年,投资60多万元建成的,蓄水120余万m3,有14km长的东西干渠,涉及东村、西村、大村等近133.33hm2农田的灌溉。前些年,由于桃源大量工业废水以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没底坑水库,已经使该水库的水质恶化。
1.1区域市县经济结构演变与分析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也就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也不例外,其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代表了区域经济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在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中实现的。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主要涉及的25个县(县级市)产业结构,按照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区域各县(县级市)三次产业结构自2005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见表1)。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统计显示,大部分县(县级市)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三一”的转变,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个别县(县级市)产业结构完成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进入了发达经济阶段,如文成、洞头、泰顺、天台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55.26%、52.33%、51.97%、46.91%;但是,仍有一些区县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比较低度化状态,如松阳县、淳安县、景宁自治县、庆元县、磐安县等第一产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分别为19.55%、18.59%、16.44%、16.03%、15.67%;第三产业的比重徘徊不前,大大低于浙江省产业4.9:51.6:43.5的水平,基本上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从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及结果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演进规律,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即第一产业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发展有加快的趋势。综合起来看,现阶段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主要处在中期阶段,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依然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增长成为县(县级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第二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其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发展低级状态与膨胀状态同时存在,导致其发展潜力逐渐丧失;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使得自然环境为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就意味着浙江省欠发达县(县级市)的环境压力在短期不仅不会由于产业经济发展得到缓解,相反环境压力还将持续增强。
总体来看,区域经过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已基本完成从农业区域向工业区域的演变过程。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是区域未来实现经济与环境较快地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1.2工业化对环境威胁是不可避免的工业化过程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也必须以一定的环境为基础;同时,工业化过程也会改变环境,即污染破坏环境,所以,环境也是工业生产必须“消耗”的一种资源,在一些情况下,或者超过一定的限度,环境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在一定的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宁可承受较大的环境污染代价来换取工业成就;而到了工业发展的较高阶段,环境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资源消耗的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需要很大的努力从在第一发展阶段主要行业发展到在第二阶段(污染)行业。作为欠发达地区现在正进入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许多环境学家也指出工业化过程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矛盾。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势必加快工业化进程,这就造成一场环境噩梦。
2区域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功能退化;水、大气、土壤环境污染。
2.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一是自然因素: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位于绍兴—江山大断裂带东南侧,属华南地槽褶皱系,浙东南华夏褶皱,断层密布,岩体破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区域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容易出现集中降雨,这就造成区域地表流水侵蚀,并给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导致区域土地肥分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区域水资源丰富,但山区性河流特征突出,枯水期水量较少,地面水环境容量也小;城市(镇)均建于几至几十平方公里的河谷、小盆地,相对封闭的地形,气流运行不畅,扩散条件差,大气环境容量小,人口及生产要素集聚,极易造成局部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空气环境的污染。二是人为因素:由于历史上人们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发展经济,森林砍伐过度,毁林垦荒种粮情况严重,致使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各种自然灾害加剧,导致自然生态恶化;随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工生态系统逐渐代替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农村村落和农田等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比例相应减少。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区,林区发展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发展经济首先考虑的是木材加工业,其技术含量低、产品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粗放型经营是这类企业的特点。因此,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过大,森林蓄积量下降,林分质量明显降低,致使生态环境退化。总之,区域的经济发展或多或少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性。
3结论
所谓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为指导,通过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及技术创新等途径,以达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低碳经济”是一个先进的概念,有助于减缓和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农业金融生态环境是为农村经济生存和发展提供包括资金融通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服务的所有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有关联的诸多因素彼此作用和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动态特点及一定均衡性的综合系统。
二、低碳经济时期河南省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1.农村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现阶段,河南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等),另一类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各种农村资金互助社等)。2013年,河南省农村金融机构无论在资产规模方面,还是在利润方面,均呈持续上升趋势,银行业机构体系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机构个数明显增多,从业人员也稳中有升。2013年,河南省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为8078亿元,较2009年上升3730亿元;河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411亿元,较2009年上升253亿元。
2.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以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争创为代表的诸多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地方政府投身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不仅打开了创新思路,而且改善了县域范围内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得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不断上升,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本省“三化”协同发展中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农村金融领域的8大类产品等获得了全方位的推广,在省内的1874家和农业金融有关的网点中得以尝试,不仅实现了金融产品多样化,而且实现了服务对象层次化,同时还实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等基本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涉农贷款余额稳步增长,为2008年的2倍。
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11年,河南省颁布和实施了《河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办法》,选取以行政服务环境为代表的诸多视角对辖区内的109个县(市)所取得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予以全面且客观的评价。2012年,河南省初步建立了省辖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县域评价制度予以进一步完善,使得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前进了一大步。截至2013年末,河南省的征信系统初见规模,已经为本省4554万自然人建立了与之对应的信用档案。
三、低碳经济时期河南省农业金融面临的低碳困境
1.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河南省属于传统农业大省,在推进现代农业的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旧以家庭式自给性生产模式为主,因而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就农业生产条件而言,缺乏和现代化农业有机匹配的基础以及保障性设施,所以,农业生产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弱质产业特征,甚至可以认为农业风险无处不在,上述问题将会给农民贷款带来直接且严重的阻碍。最近几年,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支农工作中,将支持重心放在了“大户”(如种养业大户等)身上,然而相当一部分地区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较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大部分农民仍旧从事着分散形式的农业生产活动。这种家庭式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很难获得当地金融机构的资金和政策的倾斜。
2.法律环境有待完善
对于农业金融生态环境而言,法律制度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农村金融法制环境尚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基础薄弱问题尤为严重,给农村金融生态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农村法制建设起步较晚,以农户这一群体为主的债务人由于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法律观念较为淡薄,因而人为逃废债等不良状况屡见报端,如此一来,给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债权保障问题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次,与农村金融组织相关的立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
3.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
对于农业金融环境建设而言,“诚信”是其基本内容与核心内容。而在河南,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速度上还无法跟得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伪劣产品、虚假广告以及价格欺诈等诸多不讲信用现象层出不穷,给市场的正常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干扰,一方面有损河南的健康形象,另一方面对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究其根本在于信用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信用评估程序不严,社会整体缺乏足够的信用意识。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在很大程度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运作风险,使其有钱不敢贷,与此同时,企业和农户缺钱借不着,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全省农业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
4.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单调
农村金融产品相对偏少,金融服务种类仅有少数的几种,部分地区甚至只有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少之又少;农民贷款难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最近几年,农村信用社虽然在积极尝试诸如小额农贷发放办法,然而受当前管理体制的制约,贷款程序仍旧十分复杂和繁琐。与此同时,受农村融资渠道狭窄的制约,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甚至处于垄断经营地位,因而在审批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处理农户贷款业务时经常采取利率上浮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获取贷款的成本;农户很难获得大额贷款。农村资金需求规模不断增大,现阶段的小额度贷款越来越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如此将会对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产生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
5.业务和管理人才缺乏
对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诸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言,由于起步相对较晚,仍旧属于新兴事物的范畴,因而人们对其了解还不够全面与深入,所以,这一类金融机构在引入人才方面仍旧面临一定的困难,如目前急需的业务以及管理人才很难引进,因而更多的情况下,仅能通过内部培训或者以老带新等方式来暂时缓解和应对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由此可见,业务以及管理人才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此类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诸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业务的处理中,没有人手和时间对本机构的长远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导致其发展之路堪忧。
四、基于低碳经济时期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措施
1.推动农村经济体发展,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奠定基础
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农业本身的弱质性问题,而最根本的措施便是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核心在于不断提升农民的经济实力,一方面要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现阶段,国家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且有效的措施,包括降低税费负担,提高种粮补贴以及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向城市的输入等,明显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在不断强化支农力度的同时,国家还积极强化农民抵御各种农业风险的能力。首先,改变农民生产长期存在的分散性问题,从而规避传统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弱势弊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和模式为农民生产模式的转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政府有必要在法律、政策以及资金等诸多方面提供帮助,大力推动不同形式的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建立、发展和创新。其次,为农民生产提供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最新的市场动向,从而强化农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再次,应建立健全以农业保险制度为代表的相关保障制度,从而为农民的生产活动保驾护航,有效抵御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类风险。
2.加快法制建设进程,为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工作保驾护航
在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工作中,法律制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应重视并推动与农村经济金融建设有关的立法工作,对以《物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修订与完善。以《商业银行法》为基础,结合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尽快制定和实施《合作金融法》一类的法律法规。第二,应积极宣扬依法行政的理念,并真正落实到位。在开展农业金融事务的工作中,应认真履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作为地方政府应积极扭转自身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第三,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进一步加大违约成本,从而严厉打击以逃债、赖债以及废债为代表的各种失信行为,从而有效维护守信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彰显法律的严肃性和威胁力。最后,应大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进一完善,通过市场机制来惩处那些失信者,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其自觉遵守相关原则。
3.做好社会信用环境整治工作,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信用体系
首先,应重视并加快地方金融立法。不断强化执法部门执行能力,有效落实各类金融案件的侦破等工作,从而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不受非法侵害,进而起到维护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稳定的目的。其次,应重视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氛围。大力支持企业以及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和完善,采集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加以整理,从而有目的且有计划地将质量检验信息、缴税信息以及案件判决信息等详细统统纳入企业以及个人征信系统,为金融机构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支持。再次,应建立健全守信激励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对信用表现良好的市场主体,政府有关部门在诸如项目审批等一系列工作中予以优先考虑,金融机构在授信额度、期限以及利率方面予以一定幅度的优惠;对于那些信用较差的市场主体,一方面应借助新闻媒体等方式进行曝光,同时联合各金融机构对其进行相应的信用制裁,另若其不讲信用给社会带了损失,司法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
4.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积极推出符合农村市场需要的中间业务
首先,创新支持土地流转信贷产品。大力推行国家颁布的惠农政策,选取那些实力雄厚、影响力大、思路开阔的农村土地流转大户为主要的扶持对象。其次,创新大额支农贷款产品。立足于本省粮油生产等支柱产业,对农村信贷投向进行优化调整,大力扶持粮食生产大户等的发展,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再次,创新小额支农贷款品种以及贷款方式。除去常规的农户联保贷款之外,还可以适当推出一些新型贷款,如大学生返乡创业贷款等,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贷款方式上,建议采用农户小额贷款“一卡通”的做法,将农户贷款和银行卡有机地捆绑在一起,在授信额度方面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的管理办法,如此一来,能够最大程度保障随用随贷,使得贷款更加效率和方便。立足于“三农”经济中“生产供应销售”不同环节的金融需求,提供结算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以及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群体的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人力支持
1.公共物品城市环境是一种资源,然而与其他资源不同的是,它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和非竞争的双重特性,这就使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人可以以零代价获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造成城市环境的过度使用却无人管理,“免费搭便车”现象普遍,这就要求城市环境的维护与发展必须依靠政府来承担提供、管理的责任。典型的就是城市道路上的绿化带。由于其所有权归属于国家而并非个人,因此,人们在享受大面积绿化带所带来的多重享受外,并不会自行管理,更不会在没有任何报酬的基础上主动提供公共绿化的服务,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
2.外部性理论外部性影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十分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与城市环境相关的生产生活,外部性影响的表现则更加突出。在无政府干预的条件下,一方面,外部经济使得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对城市环境作出贡献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另一方面,外部不经济导致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破坏城市环境者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很少有外部经济的行为产生,而外部不经济的行为却愈发严重,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愈演愈烈,最终,阻碍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近年来,外部不经济的行为络绎不绝,尽管国家针对已经发生的污染事件已经进行了处罚,但是,外部不经济的行为并没有减少,如2012年2月江苏镇江市自来水过量投放氯气致自来水污染事件;再如,云南曲靖铬渣污染南盘江事件等,这些因企业生产而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行为仍在发生。
二、城市环境问题治理的经济对策
显然,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直接结果,而政府相关政策的缺失则是其深层原因。由于城市环境问题的特殊性,除了要加强政府城市环保投入及相关基础建设投入、健全完善环保法律、加强国民教育等基本措施外,更要注重从其公共性和外部性着手解决。
1.外部成本内部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大于收益、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是外部不经济行为的产生根本动力。因此,可以以转移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差额为切入点,实现在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从而减少外部不经济行为的产生。企业合并是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企业合并条件下,污染生产者与污染受害者合二为一,其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将被内部化,成为合并后企业的内在生产成本,进而使得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一致,减小污染的产生。
2.综合运用税、费和补贴等经济措施税、费和财政补贴是解决外部性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对于外部不经济行为,税收的征收、相关费用的收缴不仅可以提高污染生产者的私人成本,使得外部不经济行为下私人成本提升,削减污染动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转而增加环保投入,实现财政预算的有效转移。另一方面,对于外部经济行为,通过发放补贴可以对行为者进行补偿,提高其实施外部经济行为所获得的收益,从而激励行为的继续进行。
3.明确财产权,适度下放“免费搭便车”与外部不经济行为之所以产生,与产权的国有性和不确定性有很大关联。以城市绿化带为例,“免费搭便车”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绿化带的产权属于国家,个人进行绿化并没有获得奖励,相反,对其进行破坏也不会遭受惩罚。产权下移,分配至个人或企业名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产权的明确使得惩罚与奖励有所针对,产权获得者也会将其作为自己资产的一部分管理,降低成本,包括环境成本,实现公共物品“私有化”,以解决公共物品“搭便车”的问题。再如,以企业排放污水为例,如果明确产权,如企业有权利排放污水,那么为了不遭受污染,居民就需要联合承担一部分费用作为企业不污染的补偿。相反,居民有权利不受污染,那么企业要排放污水就需要支付一部分费用对居民进行补偿或对废水进行进一步无污染处理。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回归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但是在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这一块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金融生态系统也出现了失衡。在国内,周小川(2004)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金融生态”这个概念,他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随后在2005年李扬等发表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是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该报告主要从经济基础、法治环境、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诚信文化、金融部门独立性等方面,将金融生态环境分为5个等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一个地区金融生态良好,当地的经济就会获得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这个地区的经济也就越有发展潜力。
虽然从之前学者的研究来看,他们积极的探索了对金融生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主要是在理论上研究二者的关系,较少的运用计量经济学对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基于四川省的相关数据,进行二者的实证分析,如果能更好的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对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和经济增长都会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是以金融生态环境理论为指导,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分析金融生态环境,揭示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针对它的不足之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通过这一分析研究,可以对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优化起到借鉴作用,从而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概况
2011年6月出版的《金融蓝皮书》(即《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1)》)对2010年度全国各省份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上海综合评分最高,为0.743,浙江第二,为0.724,北京第三,为0.715。在评分最高的前十个地区中,除了排在第七位的重庆之外,其余全都为东部沿海省份。与之对应,综合得分最低的十个省份中,西部占了七席,东北、东部和中部各一席。其中,综合得分最低的山西、青海、贵州、甘肃,低于0.350。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东部沿海地区金融生态综合评分最高(0.602),显著高于内陆地区。中部(0.424)、东北(0.423)和西部(0.402)综合评分相差并不大,然而西部各省份综合评分最低,经济总量小,经济较为落后。
因此金融生态环境在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显然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已经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不断完善。
三、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判断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对金融生态环境形成反作用,来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第十一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根据《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成都4250.889分排行16名。根据《GN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成都6.643903分排行20名。根据《GN中国国际化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成都79.79分排行14名。根据《GN国际友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成都80.28分排行21名等等。由此可见,四川省成都市的城市竞争力在全国来看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从全国来看(见表1),四川省综合发展指数和全面小康指数在34个省中处于中间位置,而人均GDP、HDI指数则处于中下水平位置,因此要是四川经济走向一个新的台阶则需要不断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采取相关措施统筹规划好四川经济的发展。
基于差距的存在,我们可以对四川省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出一个基本判断:四川省金融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区域经济增长的需要,从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促进的角度而言,四川省金融生态环境还没有很好地将其优势发挥出来。
四、四川省金融生态环境对其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一)指标选取、数据来源
对金融生态的评价则要全面、系统、有效地反映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两大方面。因此在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中国西部金融发展报告》和《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等现有文献选取了金融生态环境中贡献弹性较大的三个要素——政府治理、信用环境、法治环境来分析验证四川省金融生态状况的指标,同时由于数据的可取性政府治理则选取政府财政支出(GOV)作为参考指标,信用环境则选取金融机构贷款额(CRE)为参数指标,法治环境则选取法律案件结案数(LAW)为参考指标。另一方面,选取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各指标数据均由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支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二)检验方法与检验模型
结合四川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对四川省2005年到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验证金融生态环境是否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增长。
因此以四川省GDP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金融生态环境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将模型设定如下:
关键词: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策略
1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但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了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现状,发现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资源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甚至产生了一定污染。所以必须要坚持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摒弃过去的粗放式、污染式发展模式,减少对农村的环境污染[1],也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维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耕地面积减少,能源及水源不充足
如今国内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耕地面积也逐渐减少,水源和能源更是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农村建筑占用耕地现象非常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此外,一些偏远农村的水资源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农村的生产受到阻碍,甚至无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
2.2生活废弃物造成了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废弃物也逐渐增多。因为我国并未对废弃物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而且也没有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所以很多不能降解的塑料包装,以及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电池、电子废弃物,没有经过处理便随便乱扔,污染了土壤与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及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3工农业生产加剧了污染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城市造成污染,会将生产地设在偏远的农村。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大量污染物会对农村的水源、粮食、土地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会提高污染的程度[2]。而且农药、化肥等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甚至污染农村的水源和土地。
3基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为了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强环保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此外,也要对农村居民普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促使他们意识到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且也要减少传统落后的观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遏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及农业生产模式。还要在学校开展生态农业知识讲座,促使学生们了解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
3.2加强监督管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强化法律监督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会对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也明确了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处理细则,防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3.3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由政府部门牵头,企业参与,加强生态农业产业的建设。而且要制定出宽松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型农业。也可以促使企业享有环境治理权,使企业能够行使环境治理的资源再利用权,从而激发企业对治理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要在各个地区建立生态农业试点区域,并使这些试点区域能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促使更多的地区都开始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3]。
3.4增强对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很多农村都缺乏对生态农业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也缺乏正确的指导方向,技术落后。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建设[4]。不但要研究生态农业应用型技术,也要在农村推广这些先进技术,使农民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紧迫性。同时也要不断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以及绿色农业种植方式,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扩大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区域金融;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发现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其金融核心作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概念有别于自然环境。其一,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其二,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
对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定义,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生态环境的内涵,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
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20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有利于建立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三)加快地区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地方政府应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对自己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服务收费,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进一步简化抵押、评估费用和手续,降低企业经营和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亚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6).
2、邓炜.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
3、孟凡杰,张扬.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7(2).
关键词:内蒙古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是双向的,经济增长促进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而环境退化同时也阻碍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环境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惊人的经济发展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但是,与高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应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因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内蒙古经济增长成绩显著
位于我国北方,横跨我国“三北”地区,土地总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有丰富的自然物产和矿藏资源。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及资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西部大开发使内蒙古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速度惊人。
数据显示,内蒙古连续几年GDP增速居全国前列。2003年,内蒙古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3个增速全国第一的“奇迹”。2005年,内蒙古GDP增长速度高达21. 6%,,增速持续实现全国第一。2006年,内蒙古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第五,GDP增速全国第一,高达18. 2%。创造了被称为“内蒙古模式”的经济奇迹。
从2001年至2012年,内蒙古主要经济指标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内蒙古的经济发展速度进入全国的前列。2012年,内蒙古GDP由2001年的1713.81亿元增长至15880.58亿元,年均增长22.63%;人均GDP由2001年的7210元增长到63886元,年均增长22.13%;财政收入由1990年的904万元增长到68232万元,20年的过程中翻了75.48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2001年的5535.9元增长至23150元,年均增长率为13.93%(如图1)。
以上数据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经济增长只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整体数量的概念。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状况的改善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上,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与人民生活状况紧密相关。
二、内蒙古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经济增长伴随着环境污染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经济指标的增长与相关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步增加。内蒙古的情况特殊,在2005年之前,内蒙古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经济却未得到相应的快速发展。从2006年开始,这种情况逐渐改善,其经济发展速度与污染物排放增加速度基本一致。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已得到大幅改善的生态环境又逐渐转向恶化,一些主要指标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等都有明显上升。
从200—2012年统计数据看,内蒙古工业废水排放量明显增加,从2001年的20959.53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33617.85万吨,虽然比2011年有所下降,但12年的时间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长60.39%。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已达到28132.67亿标立方米,是2001年排放量4958.92亿标立方米的5.67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1年的48.51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124.1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22%。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2001年的2482.52万吨上升到了2012年的23624.45万吨,增长了近10倍之多。全区内污水排放量呈现有升有降、锯齿状、盘旋状态增加,由2001年的34614万吨增加至2012年的50488万吨,12年的时间里全区污水排放量增加了46%。水资源总量也呈现出螺旋式的减少趋势,从2005年的545.95亿立方米减少至2012年的510.25亿立方米,减少了7%(如图2)。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日益突显,已经引起了的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表明,内蒙古境内草原总面积及草原可利用面积自2001年以来一直都得到良好的保护,森林面积由2001年的1866.7万公顷增至2012年的236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14.8%增加到了20%,活木蓄积量由11.7亿立方米增加到13.61亿立方米,增长率为16.32%。但企业在大量引进废水治理设备,提高废水处理能力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的治理费用也在不断增加,由统计数据显示污水治理投资完成额由2001年的26709.0万元增加至2012年的4920385.65万元,短短12年的时间里治理费用翻了184.2倍。上述数据表明,现阶段内蒙古地区治理费用投入与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未成正比,仍存在能源利用率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高的问题。
虽然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整体恶化的趋势仍在蔓延,局部地区形式严峻。全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还在不断扩大,草原开垦十分严重,森林覆盖率虽已增加但森林质量下降,湿地面积减少。影响内蒙古环境质量的主要是有机物污染,其中大部分污染物来自于化工、造纸、食品、制革、纺织等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三、内蒙古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变迁不协调现象凸显
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是肯定的。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内蒙古生态环境的的变迁与经济增长还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矛盾与问题。
(一)经济增长目标单一化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单一化,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唯一的经济衡量和政绩考核指标。大面积采伐森林,其产值将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然而其造成的环境破坏则不予考虑。随着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病毒泛滥等一系列国际问题的产生,传统GDP的核算将不能得到掩饰。
(二)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不匹配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协调是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然而,内蒙古近年的发展过程中,这方面也存在不协调的现象。虽然生态环境保护经费由2001年的26709.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11613.96万元,增长了11.67倍,但占GDP的比重却仅由2001年的0.16% ,增加到2011年的0.22% 。作为现实生活中最大的焦点问题之一,尽管怎样的制度、政策或指标数才算达到标准,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但生态环境保护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必定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实际生活环境。
(三)环境资源产权状况与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
明晰的产权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环境和某些资源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们的产权关系界定起来很困难,有些是技术上难以操作,有些即使在技术上可行,但其交易成本却非常高。这些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造成的资源公共产权及其产生的外部性,都是导致市场失灵,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四)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导致内蒙古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变迁不协调
在内蒙古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90%以上,所以往往只考虑煤炭的消耗数量。其实内蒙古能源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全国第一,2010年产出70.5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2.8%,但其在2007能源生产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还是仅有煤炭的3.7%,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也仅是煤炭的2.7%。作为比煤清洁、比汽油价廉的优质资源,应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综上,由于内蒙古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为主,造成了环境污染的加剧,而作为一个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完全有能力改变这一状况,改善环境质量。
四、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分析,内蒙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污染、建筑污染、生活污染都不同程度地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危害。内蒙古环境的污染已经威胁到当地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防治环境污染是内蒙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改变观念,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过程末端对污染物治理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既能保证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又能使生态环境不再恶化的基础上得到改善的要求,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的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所构建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的模式逐步被循环经济模式代替。内蒙古应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只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强化生态环境意识,才能加快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立法,建立和完善立法评估机制
要紧紧围绕自治区政府的战略部署,立足内蒙古实际,重点做好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制的需求。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内蒙古的经济结构,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容和措施融入经济发展规划中,以保障和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
(三)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为了生存需要,应优先发展经济,使人民摆脱贫困,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后才有能力和实力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内蒙古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一定要紧紧抓住大开发的机遇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从而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改善环境质量。
(四) 用循环经济助推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它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内蒙古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保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通过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削减污染,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也要保护,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损害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要发展经济就需要走一条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保证生态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保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从而使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循环。近些年,随着内蒙古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环保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保护环境形势依旧非常严峻,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仍然是内蒙古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相合.论鄂尔多斯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协调发展[J].内
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韩瑞玲,佟连军,佟伟铭,于建辉.经济与环境发展关系研究进
展与述评[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
[3]关海波,吕君.内蒙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定量分析[ J ].内
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