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

篇1

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不能片面追求综合探究活动的形式;不能片面追求综合探究课的外在表现。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54-01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综合反思探究课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作为政治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充分反映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作为新课改的直接执行者,就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后的几点反思与大家一起交流: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综合探究课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有些老师认为综合探究没有新的知识点,只不过是单元知识点的堆积,可开展也可不开展。要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以“学”为中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学就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而“综合探究”活动所设计的探究主题,都是每一单元中融知识性、思想性、实效性、综合性为一体的核心内容,比如:《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聚集文化竞争力”,让学生搜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增强的图片资料,并用所学知识加以注解,通过这样的践行体验,学生们不仅深切体会和感受到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真正地领悟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等知识点,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了人的发展。由此可见,要落实新课标中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综合探究课是不可不开展的。

其次,不能片面追求综合探究活动的形式,而忽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新课程的能力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把“自主学习”误解为“放任自流”,只要上综合探究课就变成了“学生上台,老师下台”的惯性模式,看似完全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实质同样是忽视了师生互动,从一种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探究过程缺乏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是零散的,无法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就违背了新课标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的基本理念。

篇2

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生动有趣的导入在新课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作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趣味引进导入新课程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讲述一个与本课有关系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用与本课有关的时事热点问题与学生讨论带出本节将要教授的内容,这样,既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好的开头已经是成功了一半。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二、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最直观可行的措施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的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景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这个教学要求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和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或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既讲授了必修内容,又扣住了时代脉搏,体现政治课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三、以彩色、动感的语言带学生进入学识胜地

许多学生不重视、不想学政治,主要是他们认为政治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高中政治的哲学部分和经济学部分还略微好些,而政治学部分很多学生就用“假、大、空”来形容。可见我们的政治教学在过去是多么失败的一个结果。政治课的教学,不管是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

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政治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

四、利用学科整合优势多方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发展的社会需要发展式的人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而不是只偏颇于任何一个单独学科的“专人”。新教材政治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大优势。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的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使学生从不喜欢政治课到很喜欢政治课,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各方面知识素养的提高,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个要求,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多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五、与班会课有机结合真正使知识落到实处

篇3

论文摘要: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这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完善知识结构、改革评价机制、开发课程资源。

弘扬“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这是一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此次高中政治课改的幅度较大,因而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飞跃。新课程的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两个误区:其一,“穿新鞋,走老路”,仍以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政治课教学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应付考试,教师死教,学生死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其二,没有正确把握新课改的“新”,而是标新立异,刻意求新。认为一切都是新的好,对以前教学经验一口否定,结果矫枉过正,使新课改的效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正确的做法是:在教育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要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教学的目标放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提高上。

二、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把“教学方式的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而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新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归纳法、辩论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还可以广泛地运用校外的图书馆、工厂、银行、保险公司、股票交易场所等各种社会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商品、银行等知识点时,可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这样既能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具体易懂,又能体现政治课实效性强的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要善于将多样的教学方式内在统一在一起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能够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政治课程的学习中去,而不是总在听教师讲政治课程。例如: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初,都向学生提出几项任务:在一个学期内,每个学生都必须向全班做一次“时事开讲”,要结合当时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讲出.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立场和观点,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询,每次时间为5分钟。学期结束时,全班同学可举行一次名为“雄辩天下”的辩论会。辩论的主题由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本学期的主要内容列举几个,由学生经过协商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辩题,形式仿照国际大专辩论会。看起来两个简单的活动,实际上能调动起学生全部的参与热情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要关注生活、关注正在发生的国际时事,还要独立地去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还要关注其他同学的所讲内容,更要与其他同学合作来共同完成辩论任务。通过这些活动,政治课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的、学生无法介人的教科书上的条文,而是学生能够参与的、能够发表自己见解的鲜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自然蕴含其中。

三、完善知识结构

教育界人士都知道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在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不太适用。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师必须是个“小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充电”,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业务水平。

一个合格的政治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基础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计算机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这就要求当今的教师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必须由“听、说、读、写”延伸到科学技术、通信技术。政治老师应逐步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政治课更加直观、生动、有趣。z.专业知识。思想政治课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等主要教学内容,政治教师必须对本学科知识的结构框架及内在联系、基本规律、发展历史了如指掌,并要对专业知识精益求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3.边缘知识。政治课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时效性等特点,涉及边缘学科知识非常广泛,因此政治老师在通晓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博学多闻,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知识。

四、改革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是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当前的思想政治课评价简单划一,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新课程理念提出建立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采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手段,建立宽松开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能正视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努力学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尝试:

1.增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提高学生运用和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答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扩大评价范围。除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外,还应关注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

3.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可采用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改变评价尺度。不要用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给每个学生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探索的自信。

五、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改要求“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上主要位置。何为课程资源?许多教师普遍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实,教材仅是课程的一种主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学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我们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发与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可以有以下作用:1.弥补教材的不足。政治课带有很强的实效性,现实课本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不断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甲,弥补教材不足。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使教师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有利于教师专业上的进步,丰富其学科知识。3.促进学生的学习结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使学生跳出课本,拓宽视野,将自己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4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导入艺术;教学艺术;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33-01

提到高中思想政治课,都给人以枯草乏味的感觉,不仅抽象而且理论性强,都觉的思想政治课不好上。如何把抽象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讲的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使知识的掌握、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相统一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研究和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1.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1.1 创设情境导入。“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的环境,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相互作用的和谐统一中,获得发展。品德课情境的创设,对其学科的教学有特殊的作用,我们周围的环境,无处不存在美,社会生活为我们创设了最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心理品质的培养,需要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来自于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即自然界。社会是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来源。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的情境,使学生亲临其境,进入意境,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1.2 用名言警句导入。历史上或现实中不少伟大人物和名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道德,他们的名言警句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若教师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名言警句,不但能使学生明理,而且能使学生思想升华。比如:讲到人生观价值观时,用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如此导入新课,融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为一体,寓教于乐。

1.3 启发提问,用步步诱导法导入。学起于思。孔子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以启发式新颖开篇,步步诱导,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例如:在讲“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是什么”时,从“健康”的定义引发人才素质的培养,导入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得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功效,也是本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小结作铺垫。

1.4 用音乐歌曲导入。音乐歌曲导入法,就是用欣赏音乐或歌曲的方式来导入新知,在欣赏美的感觉中陶冶情趣、美化心灵,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例如;在讲品德“追求高雅的生活”时,为引出新知,可播放《天鹅湖》曲子,从大提琴重、沉重中感受生活的情趣。又如:讲“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可播放《走进新时代》然后自然导入新课。

1.5 巧用实例导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和魅力之所在。思想品德课应避免“内容空洞、脱离实际、简单说教、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而应成为学生创造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才干的实际训练课,这样便可激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例如:用阳光双目失明仍开朗歌唱;张海迪身残志不残,服务社会;贝多芬在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第九交响曲》等,引出“学会调节情绪”这一新知。

1.6 巧设矛盾悬念导入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始终处于呈积极状态的疑问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自我新期待”一内容时,教师可设置悬念:“谁是我们生命价值的创造者?”讲“品味生活”时设:"生活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你体会到了吗??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引出新课的教学。

1.7 应用漫画导入。漫画是用夸张的手法,讽刺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促其对此类事物的警觉,引起人们的深思。也可以利用漫画来赞赏或颂扬社会所崇尚的东西,树立正确的思想,讴歌社会中的真善美。我在教学中尽量运用漫画这一较好的形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讲“青少年抵制毒害时”,为讲清的危害性,教师可出示漫画,画面是一个骷髅正给一个面黄肌瘦、精神萎靡、智力下降的青年喂食。旁白是“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贪图一时痛快,毁掉终生幸福”,起名为“招魂幡”,揭示出“珍爱生命,拒绝”这一主题,导入新知。

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2.1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密不可分。政治教育解决的是政治立场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教育是从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道德教育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观的指引下,解决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法律意识教育则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基础上解决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也存在着很高的关联度,学生的许多心理品质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内化的结果,也是它们的表现形态。因此,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思想政治课中,应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把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篇5

摘要: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这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完善知识结构、改革评价机制来创新教学体制。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思想政治 转变观念

新课标,这是一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此次高中政治课改的幅度较大,因而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在教育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要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教学的目标放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提高上。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法

新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归纳法、辩论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还可以广泛地运用校外的图书馆、工厂、银行、保险公司、股票交易场所等各种社会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商品、银行等知识点时,可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这样既能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具体易懂,又能体现政治课实效性强的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三、加强教师自我知识和业务水平

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师必须是个“小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充电”,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业务水平。

一个合格的政治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基础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计算机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这就要求当今的教师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必须由“听、说、读、写”延伸到科学技术、通信技术。政治老师应逐步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政治课更加直观、生动、有趣。

2.边缘知识

政治课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时效性等特点,涉及边缘学科知识非常广泛,因此政治老师在通晓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博学多闻,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

四、教育评价体系要全面

当前的思想政治课评价简单划一,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新课程理念提出建立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采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手段,建立宽松开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能正视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努力学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尝试。

1.增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提高学生运用和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答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扩大评价范围。除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外,还应关注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

3.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可采用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改变评价尺度。不要用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给每个学生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探索的自信。

五、开发、利用广泛课程资源的作用

开发课程资源可以有以下作用。

1.弥补教材的不足

政治课带有很强的实效性,现实课本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不断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甲,弥补教材不足。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使教师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有利于教师专业上的进步,丰富其学科知识。

3.促进学生的学习结果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使学生跳出课本,拓宽视野,将自己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注重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上,只要抓住“活”字、“新”字就能事半功倍。所谓“活”,就是说课堂气氛要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思想政治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始终处于良好的吸收知识状态,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新”字,就是说在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科学瞬息万变的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保证教学内容要新、知识要新、观点要新、教学手段要新。

七、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实践和创新能力,不仅是教学的一项任务,更是教学中应达到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在提高学习效率中的功能。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措施,我认为主要有五点:一是兴趣引导,激发自学愿望;二是布置作业,培养自学习惯;三是课前测试,强化自学意识;四是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五是转变观念,提高自学能力。

八、注重对学习困难生的情感教育

篇6

论文摘要: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掘、整合生活素材,将其融入课程知识,这将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要用心筛选生活素材,构建学生内在的心理体验、感悟,要创设多元化、个性化、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重视教学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以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而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堂教学应设计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因此,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行的教材,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把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活化课标教学。

1,新课程教学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含义

首先,“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中学生在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呈现新情况、新特点。另外,由于高考升学压力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不同问题,家庭经济条件有贫富之分。因此,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理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关L经济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其次,“贴近生活”是指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教学实践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当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讲的基本观点,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讲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讲学生身边的人与事。这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具体的,具有指导作用。

最后,“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贴近实际”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生活化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细心发现,挖掘生活素材,一定要对生活素材进行认真筛选,力求内容丰富,品位高雅,引领学生在这种生活背景中进行体验,使学生能自主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力量。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透析事物本原,领悟生活真谛。

2如何将生活化素材引进高中思想政治课

一是挖掘、整合生活素材,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新教材体系在编写上以生活为主线,删除了繁、难、偏、旧的东西,增加了生活实际和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和时效性。通俗易懂,内容形象生动。课程知识生活化,客观上,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然而,生活是经常变化、发展的,有些教材内容中的生活事例,离学生现在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如果教学中,不适当加以改变、整合,不仅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和创新)时,结合广东实际,以凉茶为例,它是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要求自己说一说。在课堂教学时,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代替教材中的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的事例,更易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更易理解教材的理论观点。

二是筛选生活素材,使学生体验感悟。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程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形,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在生活中感悟到抽象的道理。

三是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课程内容要在知识、思想上、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因而,只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才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学生道德内化,帮助学生化知为行。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筛选生活事例,不注意贴近学生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材料;而用成年人的生活来取代学生的生活,这样,无法让学生获得有效的生活体验,也难以使课程知识内化。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让班上的六个学生排演了一个小品,他们中的小张同学过生日,他们五个准备怎么庆祝他的生日。这五个同学有的说要送给他一个90元钱的大蛋糕,有的准备送给他一支钢笔,小张本人也表示要花上个四五百块钱好好请他的这几个小伙伴。表演完后,我让班上的其他同学对他们各自的做法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指出他们各自消费行为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然后我及时地将课本上本节的知识点拨出来。这时既让学生深人地理解了知识,又让6位同学得到了感悟:怎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达到了言传身教和结果。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且接近了其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四是创设多元、个性化的生活情境。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是今天时展特征。人们的生活也随着时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人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多彩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课程内容回归学生多元化的生活中去,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定格学校内这一狭隘的范围。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能促使学生学习进步、努力发展,还能促使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完善,兴趣多样;能在多元化生活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办事。如果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情境局限,或割裂和肢解学生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生活,这既难于使学生学习生活有滋有味,兴趣素然,又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发动学生走出校门,进人工厂、农村、市场、机关单位等进行调查、访问、拓展视野,定期邀请专家作报告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生活,开拓了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它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如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子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生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名牌消费分析”、“寄宿制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学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辨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之我见”、“农民工与城市发展”、“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三个专题,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成果。在这一连串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限度的发挥。

篇7

一、注重基础,处理好初高中知识变化的衔接

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由于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初高中教材在内容上又是相对独立的,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特别是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是经济常识的基本经济知识,全书的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今后的学习影响重大。俗话说:水到渠成,教学的起始只有扎实的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因而,在教学中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层层分析,细细推理,既让学生学懂知识,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二、关注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处理好知识体系的异同

高中新课程目标是引领课堂教学的航标灯,如果目标不清,则必然会使课堂教学迷失方向,因而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初高中教学衔接过程中,政治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在教材内容的衔接上,没有严密的连续性,完全是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当然,从思想教育的体系中来讲,它们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如高一教学的第一环节,不是马上讲课文,应该先介绍全书的知识结构,学习目的、要求、学习的主要内容等,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所学的知识,是什么,有什么用,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要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不仅要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适应高中阶段教学特点,教师也要不断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如果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知识掌握的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讲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政治课堂教学生命力所在,在初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坚持这一原则,但高中教学较初中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上更进一步。初中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强调联系时政热点、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但主要停留在道德行为规范上,对问题的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而高中不同,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平时的时政学习和热点分析,重视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剖析,重视对自身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认识,对问题的分析、作答,不仅要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要更加关心社会、关注人生,了解和接触更多诸如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新事物、新知识,通过情景教学,更多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达到学以致用,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会理解、学会判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书面表达体现的,学生的各种能力最终都集中体现在审题和答题能力上。因此,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在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上,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包括对材料的审读能力、关键词句的提取能力、答题方向的判断能力、相关知识的搜索能力、答题要点的构思能力、知识与材料的联系能力、文字组织和书写表达能力等,从而使学生潜在的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外现。

四、培养创新意识,处理好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失。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如上所述,初中与高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从教学内容看,初中以道德规范、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而高中则以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在高一教学的初期,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简单的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对待高中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学会探究和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温故知新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合理的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学上的实践问题,这就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解读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赵明华.

[2]高中思想政治课解读(《经济生活》).岳远城.

[3]高中思想政治课解读(《生活与哲学》).岳远城.

篇8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活动教学,新课改,自主探究,更新观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重视合作学习。“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立足教学改革的前沿,更新教学观念,坚持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由、价值与尊严,重视学生的关注与需求、交流与合作,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幸福与快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人文政治课堂,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课改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即应积极倡导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这一主体,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培育主体,努力实践让主体“动”起来的现代教学理念。这里的“动”是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手脑并用,让学生积极思维,展现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在“动”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充满人性化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1.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接纳、交流合作、互动分享,形成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关系,使各种观点自由畅通,可以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可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师要抛弃所谓的“师道尊严”,要把自己作为平等活动的主体,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课堂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才会把课堂当作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这样才能启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发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情投入,有话说、想说话;真情流露,说真话、说心里话。教师要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关注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应成为活动教学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尤其是讨论、辩论、自由发言等应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常规活动,组织形式。课堂讨论是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经过认真而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以求得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和觉悟的教学方式。课堂讨论中,师生竞相登场发言,可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讨论交流,又可以实现多维交流,思想的相互撞击,产生许多新的思想,观点看法。更重要的是,在讨论中,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当然,要组织好课堂讨论、辩论等,必须把握好几个环节。

2.1 认真准备。讨论的准备主要包括:①选好题目。②要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储备,相关资料的准备。

2.2 热烈的讨论。在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要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对学生的正确观点应充分肯定,对错误观点切忌冷言相讽,要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态势、规律,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使学生形成兴奋的心理态势,积极主动地投入讨论。除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至关重要。教师的“主导”体现在:①“诱导”,即在学生讨论不起来或不愿再讨论的时候,怎样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诱发学生认知冲突和讨论的效度;②“疏导”,如在讨论中学生出现知识或理解上的障碍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疏导;③“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④“指导”,当学生缺乏讨论的能力和方法时,教师要细心指点,当学生讨论或辩论跑题时,给予及时的提醒,必要的校正。

2.3 总结、评判与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堂讨论结束时,要进行总结和评判,但切忌以“权威自居”,更不能用评判压制学生的有价值的创新观点、看法。

3.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培养合格人才

篇9

【关键词】新课改;幸福指数;思想政治课

幸福指数是衡量学生学习态度的标准,继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后,“学生的幸福指数”承载了人们对中国提升教育发展质量,规避发展陷阱的深深期许。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学生物质生活比较丰富,但是又有多少学生能在学校教育中感受到幸福,哪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指数?在一片热议声中,冷静的思考和提醒,值得尊敬和聆听。

一、中学生的“幸福指数”现状

长期以来,受现行高考的导向和影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首要目标,而道德、理想、价值观等则成了附属的东西。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理性能力的开发,忽视了情感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所学道德要求缺少自身需要的体验,没有把它们当作必须遵循的准则,而只是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接受,造成道德情感培养不落实,不能发挥道德情感在知、情、意、行诸要素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常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等现象,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幸福指数”与思想政治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经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可见,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格完善、身心愉悦、个性充盈、幸福和谐的“人”。一句话:教育为幸福生活奠基。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显性的德育课程,除了有一般课程所具有的知识的传递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围绕一定的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价值教育,它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和优化,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此,我们可以说,幸福教育和思想政治课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让学生热爱学习,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幸福指数也就成为我们政治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三、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引导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1.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调整价值取向,从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要求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不仅应重视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且应着眼于未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注意在教学中挖掘情感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认知情感及行动的和谐统一。合适的教学理念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幸福。幸福的课堂是由上课的教师来创设的,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好与时俱进的教学观。

2.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

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发展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高中政治新课标》一方面要求重视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政治课还应有“三观教育”(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做人、情感、心理等非智力和非知识因素培养的功能。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以启发式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情感性学习,以理育情,创设情境),使课堂“动”起来;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使课堂“新”起来。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加深学生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合作中增进了了解与友谊,体会到另一种幸福――同学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3.和谐幸福的教学评价

在幸福教育背景下,课堂评价更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由冷静客观到充满人文关怀,重视师生的情感体验和交流,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促使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建共享和谐幸福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在那一句句赞美声中幸福一堂课。

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如何让学生视学习为一种幸福,如何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感到幸福的大家庭。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课堂上提升中学生的幸福指数,拟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评价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4]5号)指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并要求认真学习研究《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继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标准下,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形成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满堂灌”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片面地考查学生的成绩,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的切实提高,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评价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依据这样的认识,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理解。

一、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普通高中政治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政治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其中包含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的或目标的精辟概述。然而我认为,思想政治能力培养也好,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高也罢,不是依赖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而是在于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它是教育主体的一种预期,体现了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教学中预设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二是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这样的评价目标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学习的乐趣与收益。

二、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的和谐统一

长期以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依靠考试这一方式,然而考试又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以致在教学的时候产生了重成绩轻能力的倾向。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强调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和谐统一,即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评价的多元化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过去的评价都是教师唱独角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被排斥在外。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大力提倡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远远要比教师的评价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另外,也可以尝试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相结合来进行更为客观、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过去的考试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可以尝试将考试的内容分开,实行分项考核,也可以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分开进行考核,这样,每个学生都可能在其中的某一方面脱颖而出,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健康人格进行评价。

(三)评价应激励学生学习。考试的目的应该是促进自我的激励。在评价中或是通过评价,我们应该注重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政治的信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评价的激励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靠近。同时,教师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少一些严厉的表情和尖酸的言语。

篇11

关键词:质疑探究;启发点拨;组织讨论;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就是师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的总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就教学方法指出,“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年龄及思想状况的差异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下面结合本人长期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再思考。

一、质疑探究的方法

创造性教学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没有对问题的质疑探究,就不可能有独立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维,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笔记和作业,形成探索性的兴趣、创造性的思考、研究性的学习。如“企业和经营者”这一课,在讲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者的关系时,可采用简笔画,画一座桥梁,桥梁表示经营者,桥的两边分别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兴趣,学生从自己的实际认识入手,不迷信于教材,不依赖于教师,自己分析,归纳探索,“经历”书上概念、原理的发现、发明过程,并加以论证,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新颖化。

二、启发点拨的方法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动作用的发挥,就应更多地选择启发点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一般来说,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其次,学生发现问题,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最后,教师提供新材料、新情境,启发点拨。例如“价值规律”这一课,要让学生理解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道理不容易。可以用漫画“王老五养鸡――跟不上趟”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王老五为什么跟不上趟”?反思“怎样才能跟上趟”?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运用价值,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讨论的方法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对于课本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采用讨论的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学生思维。如讲“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这一课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1.什么是偶然的物质交换?2.物质交换为什么会扩大?3.一般等价物是怎样出现的?通过分组或集中讨论,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介绍有关货币的基本知识,多媒体展示中国历代货币,播放电影《欧也妮・葛朗台》的片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一步加深对货币本质的认识,这比我们一味机械“注入”,强调死记硬背,效果要强得多。

四、媒体演示的方法

高中政治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适时地运用媒体演示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节时,可以播放那英的歌曲《雾里看花》,让学生感知那英面对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世界,苦恼自己没有一双慧眼去洞察,进而自然过渡到事物的规律性。又如为了讲清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可把篮球比赛中的一些精彩镜头制成幻灯片,演示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政治课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和不易想象的事例用媒体演示浅显化,使学生在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各种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素质就自然得到提高,教学实效也得以体现。

篇12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总体来讲,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课教学载体及其评价工具层面的主要问题

其一、新课标思政政治课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两层皮”。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新课标与课堂两层皮现象,部分学校部分教师拿着新课标新教材继续着“一言堂”、“满堂灌”,这警惕我们课程改革还不彻底,新课标有“半流产”的危险。

第二,教材开发与设计喜忧参半。新教材较之于旧教材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现实,但是普遍存地理论性弱化,部分观点老化,知识数量和容量减少等问题。

其三、教学评价工具和体系陈旧单一。考试方式及评价方式的陈旧单一,直接导致以分数为纲的评价制度难以打破,教师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革新,难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

其四、新型教学载体的运用度和普及度不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一线教学中去,多煤体教学、电子化教材、网上课堂等各种新型教学载体不断涌现。但是相对来讲,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运用新型教学载体方面比较滞后,运用度和普及度不高。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主导层面的主要问题。

其一、政治信仰趋于弱化。思想政治课因其政治色彩的天然禀赋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比其他学科的教师要 有更加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素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大潮不断冲击人们的思想堡垒,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政治信仰也开始滑坡。而教师自身的思想滑坡和信仰摇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思想不解放,观念跟不上。新课标对教师尤其是对中老年教师的冲击和挑战是很大的。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其固有的“惯性”,要在短时间内更新换代,难度比较大。部分教师在无法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方式时,往往掉过头来,换汤不换药,以旧的教学方式,旧的教学内容,旧的教学安全来应付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其三、难以做到“又红又专”。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更红”,对政治理论和道德水平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又是一门理论性和时代感都很强的学科,较之于其他学科,他的教学难度往往更大,因此,它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更专的教学方式方法,将看似枯燥的说教生动化生活化,将看似无用的东西时代化实用化。

3、思想政治课教学主体层面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不高。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的特点及教师传授方式枯燥单一导致学生往往厌学,而重理轻文的社会风气和未来就业的综合考量,导致学文科的比较少,也减少了学思想政治的学业规模。

另一方面,学生学得更快乐了但学得更不扎实了。新课程倡导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思政课的枯燥单一,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由于学生自身注意力转移到趣味性方面以及新教材本身对基础知识要求的降低,导致学生学得更快乐,也学得更不扎实了。

二、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策建议

在进入“十二五”的新时期,如何解决好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突出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1、从体制机制上抓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注重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体制机制,形成社会合力。随着新课程的有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份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力度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但是,要持续有效地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光有眼前的短期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这亟待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长效机制。

其一、在资金保障上要建立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投入机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材实行免费,但是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师资培训、设备配备、开展活动、实践基地建设等资金都没有充分稳定的保障。因此,各级政府应将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商业化运作,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其二、在工作格局上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机制。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统筹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这三种教育资源,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基地建设等方面挖掘整合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社区,融入家庭,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其三、在绩效考核上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目前,绩效考核正在各经学校实施,学校的绩效考核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份量,探索建立政府、社区、家庭的层级考核评价体系。

2、从主导主体上抓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作为主体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作为主导的教师进行引导才能更为自觉地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去的。因此,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对于高中生来讲,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关键。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的素质极大地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其一、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型教育理念

新课程对教学目标明确强调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目标不是在于知识与观点的获取,而是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为此,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以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从而形成良好的稳定的思想品质和人格修养。

其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打造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

一方面,政府要综合协调、统筹规划,就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综合配套措施。在教师培训的政策和资金上要向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有所倾斜,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通过持续的培训,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课教研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地区和学校之间的教研合作,开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现场型、体验式、观摩型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其三、以学生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借鉴和吸收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合理科学利用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行之有效地采用多媒体教学、现代远程教学,电子图书等教学载体,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课程教材上抓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在课程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要进一步深化。目前,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主要的问题是,一方面,在设计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但具体实施上还是有偏差。如何让较好的课程设计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开花结果,这是亟需解决的一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学案例表明,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不平衡的,往往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效果明显,但是在道德水准、法律意识、心理品质三大要件中,起到的作用不大。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应当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让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共同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

在教材方面,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的急剧加快,高中生一方面思想活跃,接受新兴事物能力强,另一方面价值取向也开始功利化和多元化。因此,原有的对我国及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的理论解释需要发展和更新,使我国思想政治课教材真正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将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传递给广大学生。

结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问题既有同于其他学科的普遍性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问题。在今后具体的探索改革过程中,应当从整个教改体系来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同时注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色特点。当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协作、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 朱定生 构建和谐课堂、飞扬学生个性[期刑论文]-江西教育2005(20)

[2] 刘忠年 构建和谐课堂激活学生思维[期刑论文]-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3] 夏宁 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问题浅谈[期刑论文]-教育教学论坛2011(2)

[4] 李谋玉 高中政治教育的经验与改革[期刑论文]-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7)

篇13

关键词:高一年级;政治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以下,笔者仅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就部分新课标理念带给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益变化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与归纳。旨在于以此引发更多教学同仁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在切实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运行与普及。

一、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其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等过程的基础上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与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高一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以此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更深刻认识与理解。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严格践行了新课标的这一指示。例如,在学习了高一上册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后,我特意为学生布置了“讨论开发方案可行性”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1.全班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当地的相关经济资料;

2.学生小组甲以旅游开发商的身份从旅游市场开发的角度出发对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风景等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并提出符合其身份的开发方案;

3.学生小组乙以环境保护志愿者的身份对开发方案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

4.学生小组丙则担任政府官员的角色,并从政府应促进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开发方案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

如此一来,就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度较高的研究性学习空间,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之前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明确了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深刻理解了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等,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使得他们真正经历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与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将讲解完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点视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标准,而更应该侧重学生是否从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真正得到了收获及发展,其社会实践能力又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进步。与此相适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实践环节的强化,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全面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同样,以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在学习了“多变的价格”这节内容之后,我带领全班学生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商品价格”社会调查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1.调查并记录市场上鸡蛋、牛奶、瓜果蔬菜等日常食用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2.从劳动生产率、供求关系、国家政策等方面对日常食用品价格起伏变化不定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与验证;

3.总结、整理一些商品价格变动的真实生活实例,以此说明商品价格变动带给人们生产、生活的积极、负面两个方面的影响。

如此,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将教学场所由课堂扩展、延伸到了社会领域,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充了学生的视野范围,与此同时,还真正做到了将课程知识点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有利于在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水平与能力。

总之,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将新课标理念灵活运用在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因为,这既是顺应新课改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更是契合素质教育理念、进而切实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衔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67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这就要求必须实现两者的科学有效衔接。但在现实中学政治教学实践中,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初高中政治教师,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侧重分析从高中政治教师进行教学与备考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中存在的几个实际问题

1. 政治教师对初高中政治新课标研读的力度不够、课程目标把握不准而形成的衔接问题;2. 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知识深度、教学节奏的变化而形成的衔接问题;3. 初高中学生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不同等因素而形成的衔接问题;4.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在中考和高考上的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二、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思考

1. 研读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掌握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重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新课程目标是引领课堂教学的航标,如果目标不清,则必然会使课堂教学迷失方向,因而课程与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也是衡量教学效率(有效性)的核心标准。初高中新课标准虽然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但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对独立,同样,与课程和教学目标对应的知识内容也相对独立。以政治学科为例,初高中教学衔接过程中教材内容的衔接方面没有严密的连续性,基本上是独立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务必向学生讲清学习的目标、内容p要求和学习的方法。

2. 处理好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知识深度、广度与教学节奏的关系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由于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初高中教材在内容上又是相对独立的,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高中教师务必处理好高中学科知识深度、广度与教学节奏的关系。以高一政治新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要把握好。例如高一《经济常识》第一单元既是经济生活的入门和基础,又是全书的重点,学好这一单元对今后的学习影响重大,在教学中必须围绕“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三个核心概念讲清“商品与货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价值与价格”“价格与供求”等重要关系,并以核心概念和诸多关系为基础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体系。要讲好本单元,建议把主要概念、原理讲清楚就行,不要作过多的拓展与深挖,切实做到“内联讲深讲清(深度)”“外联讲活讲开(广度)”和“总体放缓(教学节奏)”,教学的起始只有扎实地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因而从第二单元开始,相对而言知识深度、广度小一些,加上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扎实学习已“登堂”,教学节奏可以适当加快。

3. 引领学生身心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教师要做到充分引领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并最终影响教学实效。政治教师应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优势,依照新课标的要求,继续引导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理想教育等,以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人才观”。要引导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预习、课堂笔记、问题探讨、构建知识体系、纠错、查漏补缺、规范答题等方面增加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合作、探索、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重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4.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高考,教学要适应高考的变化和要求

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高考指挥棒”的做法之所以遭到指责,除了大多教师对高考政策的理解偏差的因素,其实也有高考自身导向性存在的不科学因素,过去较长一个时期高考命题以知识立意为主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中教学,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考生必备的能力要求。近几年高考政治命题特点的重大转变给高中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落实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已成为高中课堂的生命力。让高中政治教师研究新课程高考考纲、参加高考模拟考、做高考题、写高考试题分析已成为许多学校的常规。近几年不少学校在这方面已有行动,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学校会逐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使高中政治教师尽快适应新高考的变化和要求,更快地实现教师由“中考理念”向“高考理念”的转变,更好、更快地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