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课堂的教学范文

智慧课堂的教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慧课堂的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慧课堂的教学

篇1

主体课堂的教学智慧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到渠成。主体课堂强调学生的学习原生态呈现,主张学生个体思维的生长、发散。教学定位于教师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借助学习媒介、创设学习环境、搭建学习平台、运用教学策略、凝聚教学智慧,帮助学生认识、确立并达成自我学习目标,进行能力、素养、知识自我增值的专业活动。预测而不预设,指导而不引导,暗示而不指示,自主而不他主,特别突显学生学习中个体生成的价值。荀子有言: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对于学生而言,自己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从教师的一桶水里倒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开掘下,自然喷涌的一汪清泉。有的教师长辔远驭,牢牢控制着学生思维之缰,一个接着一个把预设好的任务或问题抛出来,当学生答不对、说不好、解不出,偏离了教师预设的轨道的时候,就立即打住,进行一步一步诱导,甚至自己揭示谜底,预设问题全都按程序“解决”,达成“教学目标”。有的欲擒故纵,课堂学习控制的痕迹虽然不那么明显、不那么,但他们安排学生课堂上自学、讨论、互评……安排学生完成事先规定的课堂学习任务,主导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和讨论方向,追求预设的自学和讨论结果;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受篱笆之囿,生成以教师划定的区域为界,学习成果以教师个人的定制为衡量目标。

知彼知己。先说“知彼”,这里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或者叫“知学”。“知学”应该有三个维度,一是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二是知道学生怎样学,三是知道学生学到了什么。传统意义的学情分析更多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且往往以测试、作业检验的形式量化地、直观地、片面地定性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种学情分析处于课堂的前位,是教师课堂设计的依据,比起对学生不管不问、目中无生的教学的确是很大的进步,但这种学情相对于课堂是静态的,课前有学生、课上无学生。而对学生学习动机、思维过程的忽视,很可能导致教师所教与学生的真实学习风马牛不相及。老师怨愤:真是对“牛”弹琴;学生感叹:其实“牛”在弹琴。强调“知彼”,就是突出教学针对性,实现因材施教。在主体课堂上,学生参照学习指导书独立自学,进行开放研讨,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展示即时的、动态的、多元的、真实的学情。老师不断观察、调整、自省,最终达到讲有所依、讲有所对、讲有所值。再说“知己”,教师的“知己”包含许多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所教学科知识的透彻理解。这一点,对于“优秀教师”似乎不是问题,他们明晰课标考纲、清楚重点难点、熟知模式题型,但是在这样的学科知识“理解”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学生的影子。主体课堂要求教师把学科知识放到学生学习的坐标系中重新定位,哪些是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或合作学会的,哪些需要老师稍加点拨,哪些必须由老师讲清讲透。主体课堂的“精讲原则”(不讲、略讲、详讲),就是让教师心中不仅有学问,还要有学生的学习,因此是从“教”的角度对“主体”的保证。学生的“知己”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元素。与“钱学森之问”对应的现象是,国内著名高校的教授都感慨,现在的学生提不出问题――学生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懂,或者无力把疑惑表述成问题。其实,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让学生“知己”――认识自己的学习。从知识层面,认识到自己的已知是探索未知的起点,认识到自己的未知是发现问题的起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意义是理解的起点。从学习策略层面,知道自己怎样想才会建构图式,完成自己的目标。主体课堂的学习指导书同时还发挥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作用,开放式的研讨为学生提出问题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曲径通幽。人们往往喜欢走坦途以便直奔目标,不过,从欣赏风景的角度,曲径比直道更有味道。因为“幽”也许在这“曲径”之中,“美”可能源于这回转之间。教学也是如此。常常看到一些老师因为学生接二连三地回答错误而手足无措、心急火燎、恼羞成怒,这里除对课堂的高度控制思想在作祟外,还有对学习的片面理解使然。他们把学习目标窄化为知识问题的正确解答,忽视思维过程、新旧知识冲突、成功与失败体验在学习中的重大价值,片面地相信对了就是会了,不去反思学生在讲了许多遍的内容上依然犯错的深层原因。他们是优秀的出租车司机,而不是优秀的导游,优秀的导游宁可绕弯路也要让游客感受三步一景的旖旎风光,旅游的收获首先在旅途。还看到一些老师很害怕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观点或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采用避而不谈、生拉硬扯、当头棒喝的办法,且不说学科功底扎实与否,这种现象实际上是由教师不懂得学生课堂生成的重要价值而造成的。从教的角度,学生的课堂生成是学习的原生态,是最真实的学情,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从学的角度,大胆质疑、错误观点、混沌思维、异想天开恰是真正理解学习发生的征兆。主体课堂的教师鼓励生成、欢迎生成、期待生成,借生成而生发,由生发而升华,从升华而生长。

大智若愚。主体课堂的教师要学会让出舞台、留下缺憾。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习,不是规定学生积累知识,也不是展示教师学识水平。鱼跃鸟飞需要海阔天高,海阔天高需要教师后退一步。真正的优秀教师不是给学生讲了多少,而是让学生学了多少;不是解决自己安排的问题,而是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是知识本位,是教师本位,还是学生的主体本位?教师的站位很重要。教师把身段放低一点、权威弱化一点、心态平和一点,不要自己酣畅淋漓,学生云里雾里。课堂教学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讲,有所不讲;有所应,有所不应。当留白处且留白,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滴水不漏,不要密不透风。该出手时则出手,出手则一针见血,举一反三,以一当十。

主体课堂的教学智慧,一言概之,就是教师聪明地教,学生聪明地学。教师的聪明表现在能否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得到探究的体验,培养出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聪明起来。从教书匠转变为智慧教师,就像鹰的重生。据说,鹰的寿命可达70年,在它40岁的时候,它的喙、指甲、羽毛都成了累赘。它飞到绝壁上,敲掉喙,拔掉指甲和羽毛,3个月后,新的喙、指甲和羽毛长出来了,鹰就可以再翱翔30年。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课堂改革,都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重生。

篇2

关键词 游戏;熟悉;优化;严抓;提高;素质

一、在游戏中学英语

《小学英语课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得使英语课堂教学多样化,就要把游戏、音乐、画画、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使每堂英语课真正的“活”起来。

1.趣味性

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们都知道考试前夕的复习是最使老师头痛的,我试用了“卖关子”的技巧,结果效果不错。那节课,我打算复习学过的关于食物的单词。一上课,我抱着个密封的纸箱走进教室,假装很吃力的样子,学生们特别好奇,我让学生们猜里面究竟有什么食物,结果学生们就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说起来,复习单词的目的就达到了。

2.竞争性

好胜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进行游戏设计。例如,将学生分成几组,学生在游戏中都希望取胜,因而十分关注游戏的结果,此时注意力较集中,学习效率较高。如:高低声跟读,这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对抗的游戏,就是传统教学中的跟老师读。老师小声带读的时候,学生就要大声跟读,老师大声带读时,学生要小声跟读,并且可以加上动作,学生大声读时起立,小声读时坐下,配合良好的奖罚机制,活跃了课堂,使学生在与老师的对抗中重复学习,从而强化初学新课的记忆。

二、熟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落实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的内容只是教学的一部分,况且教材的内容是相对静止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彻底熟悉教材,整合教材,对教材有所选择,科学加工。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才有求知欲;科学地整合了教材,我们才会不仅仅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把教材上隐含着的技能与情意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的一种能力与价值观。

如:在教授三年级第二册module3有关国家与国籍的知识时,我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了解学生的地理文化知识;系统地研读了一遍一二年级的英语教科书,知道了学生以前学过的表示地理国家的有哪些英语知识;跟不同的学生作了一番交谈,清楚他们的课外知识。这样我就可以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学力与学情;Module3的unit8内容比unit7简单容易,因为在unit7里不仅包含module3里要掌握的语法知识,还特别地多新单词,16个国家与国籍的单词都在unit7里有出现。于是我作了这样的调整,先教授unit8,解决部分国家与国籍的新单词,降低难度。这样的调整遵循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由难到易,以激发兴趣为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严抓课堂纪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大声说,重点记,工整写,积极练”。在上课前说一些句子,如“Listen,listen,I must listen carefully.Speak,Speak,I can speak aloud.Study,study,I can study English well.Practice makes perfect.”来鼓励学生张口说英语,并提醒他们必须遵守课堂纪律。每节课,我不只是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不断穿梭于过道,随时关注着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和指导。

在讲课时我要求自己做到:精讲精练,重点突出,考点明了。在教学五环节中关注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其联系生活实际,启迪其发现身边现象。通过让学生复习以前旧知识、拼读单词、重点语言点运用、观看幻灯片回答问题、造句、小组练习、小组调查等活动,杜绝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思惟,不开口,不参与,说闲话,思想开小差等不良现象,使每个学生在紧张而又活泼的气氛中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动脑、动口、动手掌握和应用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后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做了引导。

四、创设情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篇3

关键词:数学 意外 资源 教学智慧

在课堂上,你有过因没料到自己学生的“刁钻”的提问而窘迫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吗?你有过因不能“掌控”学生讨论的局面而手足无措的时候吗?如果有,那么不要悲伤,其实这应该算是你教学生涯中的宝贵时光!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三尺讲台上四十分钟的表演,虽不能花我们十年,却至少也得五六个小时外加课前的五分钟吧!在这几百分钟中,我们绞尽脑汁,累死了无数个脑细胞来设计在那四十分钟内的一招一式,预想在那四十分钟内可能突然发生的意外。然而,即使这样,还是难以避免意外的发生:总有那么几条不开窍的脑筋不往你设的“套子”里钻,总有那么几个古怪的脑袋会想出让你一时思维短路的古怪问题,总有那么几双邪乎的眼睛等着瞧你抓耳挠腮的糗样。面对这些“出墙的红杏”,你是“路见不平一声吼”呢,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管出哪一招,都有可能让你的课堂从此成为你自己的“一言堂”。所以,如果你遇到了这些“出墙红杏”,又不想从此让这个舞台上的节目成为自己的“独舞”的话,请你不要拘泥于预设的内容、过程不放,我们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巧妙化解与跟进中得以完善,走向睿智。本文采集了几个教学片断,就课堂中折射出来的教学智慧来谈点自己的认识,希望能达成共识。

关注偶发,绝处逢生

课堂教学是个不断生成的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意外”,它突如其来、懵懂闯入,令课堂组织者措手不及。遇到这种比较棘手的情况时,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事态发展的走向,事实上,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是十分难得的课程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就很有可能转化成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角的度量”教学片段

(学生开始自己练习量角。教师巡视,发现正确率很高,人人掌握了量角的方法。可意外发生了。)

生1:老师,我的量角器断了,我还有一个角没量呢,怎么办? 师:哦!(略停顿)大家看,生1的量角器断成了两半,还能量角吗?

生2:那小半块肯定不行了,因为已经没有了中心点。

生3:那大半块上面有中心点,还有刻度,应该可以量。

生4:可是生1还没量的是个钝角,那大半块的量角器也不够用呀!

师: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每个小组相互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1:先用三角板在角内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量余下角的度数,量得的度数加90°,就是原来钝角的度数。

小组2: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分别量出两个角的度数后再相加。

小组3:可先把这个钝角补成平角,量出补上角的度数,再用180°相减就行了。

……

学生创造的火花、珍贵鲜活的课程资源常常是转瞬即逝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灵和一双洞若观火的眼睛。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就要及时的捕捉。上述案例中的一次偶然,却产生了更有创意的方法。那是教师及时地根据课堂上获得的反馈信息,充分利用课堂中临时出现的教学资源,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 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宽容另类,别有洞天

课堂上的另类资源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让另类生成精彩的关键是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 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要真心宽容学生的另类声音, 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会发现课堂也别有洞天。

“8的加减法”教学片段

(出示:想一想:5+3=,83=,3+5=,85=)

师:你能计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我先数5,接着再数3个数,得6、7、8。

生:我想5和3组成8,3加5得8。

生:我知道5加3得8,所以3加5也得8。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学生边举手,边站起来大声地说:“5加3得1。”

话音一落,全班哄堂大笑。

篇4

一、尊重“生成”:张扬学生的课堂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上演着一部部典型的“教案剧”,由于教师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绳规学生的思维,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执行“原计划”,虽说教学设计很精密,组织得也精巧,但它始终与学生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因为这时的“设计”与“组织”只是一人独讲,他人静听的独自式教学。

而智慧课堂则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教师应尊重、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并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因此,当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薄而出时,教师应理智地放逐固有的预设,尊重现实的生成,让师生共同体验意想不到的喜悦。同时这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师生互动的人文情怀。

二、引导“生成”:实现资源的有效价值

当然,对待课堂的即时生成,教师决不能仅仅限于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在智慧课堂中,当出现了“突发事件”,教师不是指责、训斥,而是能面对生成课堂,因势利导,与学生平等对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其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此,关注课堂生成,价值引导至关重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间往往会存在着某种偏颇,但这“偏颇”有时恰恰正是学生对与文本教材碰撞的自我解读。因而对有意义的独特见解要“扩大”,让全班学生共赏分享;对“节外生枝”而确有生成价值的,可以改变课前预设的教学方向,实现对文本、对教师的超越;对一些不同意见,可以引导展开争辩,既尊重独特体验,又形成共识;对于一些学生阅读中的歧见、误见,更要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的错误认识转变为正确认识。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住这些有价值的因素,顺学而导,“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在课堂上定会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

篇5

一、实现有效激活课堂的教学智慧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能听到上课教师精彩的课前预热,在短短一两分钟的时间里,把原本陌生的师生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彼此变得融洽、亲密,为课堂响起了美妙的前奏。如有的教师喜欢用一个有趣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有的教师善于用幽默风趣的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有的教师还会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巧妙的谈话来引入教学……无论何种开课,只要运用得当,都能起到有效激活课堂的作用,而这一切都源于教师的教学智慧。

特级教师金明东在营造课堂氛围上很有方法,下面是他在执教《一件运动衫》时的课前谈话:

师:上课前,先考考同学们的倾听、思辨能力。老师出三道题,仔细听,用心想。第一题:我们的学校是――(出示:绍兴市实验小学)读完“绍兴市实验小学”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有的开始议论,有的还默默地掐指算起来,还有的在看手表。)

生:六秒。

(师笑了笑)

生:我只要四秒。

师: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需要六年。

师:说说理由。

生:我读这所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毕业就需要六年。

(很多学生恍然大悟)

师:此读非彼读。刚才两位同学把“绍兴市实验小学”作为一个短语去读,当然只要几秒钟的时间,而这位同学指的是读完这所学校的时间。思考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了。

师:第二题:今天早上我去五(7)班(就是上课的这个班级),不见半个人,为什么?

(有了第一题的铺垫,学生一下子领悟了。)

生:人是一个一个的,当然见不到半个人了。

(全班都笑了)

师:有进步,悟出门道了!第三题:郎朗钢琴弹得好大家都知道,那你知道他为什么不用这个手指弹琴吗?(师伸出自己的一个手指)

生:因为这个手指是老师的,不是郎朗的。

(全班大笑)

这堂课的教学十分成功,这与一开始教师就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分不开的。教师用智慧和幽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兴高采烈地引入了课堂,同时也传达给学生倾听和思考的重要性。

二、实现随机纠正错误的教学智慧

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理解偏差和认识错误是极其平常的事,而这些“错误”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善于洞察、敏于发现的教师,往往能在瞬间捕捉到这一资源,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巧妙引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一位教师执教《落花生》第一自然段,一位学生把“播种zhǒng”读成了“播种zhòng”,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错误,展开了以下教学:

(指名读: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师:我们都知道“种”是个多音字。作名词时读zhǒng,作动词读zhòng。那么,在这句话中,究竟是读zhǒng还是zhòng呢?请同学们细细地读一读这段话,找出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应该读播zhǒng。在这里“种”作为名词使用,意思是播撒种子。

师:作名词用,理由呢? 联系整句话再想想。

生:我发现这句话中出现了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其他三个词都表示干什么,播种也就应该理解为播下种子。

师:很会发现,这类词我们称为动宾结构的词语。

生:作者在写的时候一定注意了用词的统一,那么播种也应该是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组成,所以读zhǒng。

师:大家分析得真精彩。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或是质疑都是好事,能联系课文自己来解决疑问,纠正错误,更是学习的一种好品质。

学生读错了多音字,看似一个细小的错误,实则潜藏着最有价值的教学点。教师凭借教学智慧,抓住了这一契机,化“错误”为“资源”,最终生成了鲜活而灵动的课堂情境。

三、实现灵活处理意外的教学智慧

课堂是一个充满无数“不确定”的动态变化环境。师生的心理错位、外界的无端干扰总会在不经意间给课堂教学带来“意外”。当“意外”悄然而至时,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或是手足无措、乱了阵脚,这些都不是一个智慧型教师应有的表现。下面一位老师在遭遇美丽的“意外”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一位教师正在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男孩捡鱼扔鱼:学生离开座位,听老师的指挥,兴奋地做着捡鱼扔鱼的动作,大约过了一分钟,一些学生开始喊累了,教师微笑着看了看他们,正想开口询问,突然一个男孩兴奋地喊道:“我很开心,一点儿也不累。”然后手舞足蹈起来。顿时,教室里一阵喧哗。只见那位教师从容地走到男孩旁边,摸摸他的脑袋说:“你讲到小男孩的心坎里去了。”男孩被教师一夸,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显出几分得意。教师接着问大家:“谁能告诉我,课文中的小男孩要捡起那么多条鱼,到底累不累?但他又为什么很开心呢?小组交流一下,再读读课文。

生:课文中写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小鱼掉进了浅水洼,小男孩要把它们捡起来扔回大海,当然累了。但他又觉得很开心,因为他帮助了那么多条小鱼。

生:我就捡了这么一会儿,都累得腰酸背疼了。小男孩要捡那么多呢,当然更累。但他拯救了那么多条生命,他觉得自己还是很快乐。

生:助人为乐!小男孩救了小鱼当然开心,虽然这样做很辛苦。

这时,教师发现原先那个小男孩也举起了手,便叫他回答:“老师,我的想法其实和大家一样,因为我救了小鱼很开心,所以不觉得累了。”在老师的表扬下,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

课堂上一些学生的“旁逸斜出”,表面看似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实则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一种表现。案例中的男孩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无论是出于调皮捣蛋引人注意,还是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教师都给予了宽容和理解,并作出了机智的处理。这正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在课堂中的熠熠生辉。

四、实现巧妙化解难点的教学智慧

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理往往是课堂中最难把握的环节。处理得当,事半功倍;处理不当,留下遗憾。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前充分备课,精心预设,化解难点,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智慧在课堂上巧妙应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祁玲娟老师在关联词这一教学难点的处理上,其教学智慧可见一斑。

《地球爷爷的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文中地球爷爷有这样一句话:“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这是关联词“而且”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课文中――

师:这句话里藏着一个很厉害的词语,它能把句子的前半句和后半句连起来,你猜猜是哪个词?

生:而且。

师:是的。“而且”这个词不仅能把句子前后连起来,而且还能表示后半句的意思比前半句更高一层,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

(师边描述边板画)

师:理解了“而且”这个词的魔力,现在你知道该怎么读好这句话了吗?(指名读,师边做手势,边通过“谁能爬得更高”的提示语,使学生都明白了带有“而且”的句子应该读出递进的味道。)

师:我们不但要读好带有“而且”的句子,而且还要学会用“而且”来说话。

(师依次板画)

篇6

【关 键 词】德育智慧;能力;道德素养

一、教师德育智慧的涵义

智慧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它既指人做事的能力,也指人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所以教师的德育智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智慧的方式来完成道德教育工作,是以智慧作为德育工作的内在支撑。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智慧性的道德教育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二是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自身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它是教师道德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的德育智慧既是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能力表现,又是教师道德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德育智慧的表现

(一)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

有些教师认为,道德教育是在德育课中进行的,是对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其实这种认识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具有德育智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专门的道德知识说教,他们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合适的道德教育情境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促进品德的发展。

具有德育智慧的教师能把课堂教学的功能从重点塑造学生“做事的能力”向“做人的能力”进行转化。如,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语境的需要组织学生在模拟交际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还学习了与他人合作与交往,学习了关心他人、互助友爱等品德和行为规范。教师的德育智慧能使道德教育过程在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进行。

(二)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素材

不明智的教师往往忽视课程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喜欢从课外寻找一些素材和安排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这其实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使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反感的情绪,从而造成德育效果不佳的状况。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竭力把学生的集体生活组织得使学生不把道德行为看作是教师为了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一种有意安排的行动”。其实,我们的教材内容就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品德的内容,文科教材中人物与故事情节的选取等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量,而且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理科教材内容的安排则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加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智慧型教师会努力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以融合、渗透的方式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机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契机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道德教育的契机,这些契机是转瞬即逝的,如果教师能敏捷地感受到,并且把它转化为道德教育的积极因素,往往能使课堂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如,在英语课的分组活动中,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口语好,就只顾自己表现,不给其它同学表现的机会,于是教师就要适当地加以干预,鼓励好生带差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教师的德育智慧正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它不仅能形成学生健康向上的品德,而且能外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契机,能使道德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灵活地渗透德育

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其实,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性的学问,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消极的、缺乏明确指向的课堂教学评价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课堂活动采取一种消极对抗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努力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向明确问题的评价,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有德育智慧的教师不仅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作用,他还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学生进行自评,这样能使学生反省自己的课堂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在评价之中不断审视自己、反思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的道德意识从他律阶段升华到自律阶段。

三、教师的德育智慧中所蕴含的道德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施展智慧、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不仅是教师道德教育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与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息息相关。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道德教育工作,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新境界。

(一)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只有具有较高道德修养水平的教师,他才具备一定的品德魅力和人格魅力,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内心的品质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品格。

教师的道德修养还能坚定他们的教育信念,它能使教师无怨无悔地从事教育工作,使教师在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正是在不断要求自身道德修养提高的激励作用下,教师的品德才能不断得到升华,心灵才能得到净化,同时教师这种不断追求善的品质也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作用。

(二)具有敏锐的道德感知、判断和评价能力

道德感知是道德主体与认识对象发生一定联系后所产生的一种感知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敏锐地觉察到道德教育的契机,就要不断地训练自己的道德感知能力,精细、敏锐的道德感知能力是教师德育智慧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道德感知虽属感性认识阶段,但己经包含有理性的因素,或者说是以理性为前提和依托的感性认识,只有从一定的信念、价值观念出发,主体才能与某一对象相互关联,只有作为有自觉意识的主体,人才会去感知某种道德属性。因此,教师的道德感知能力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产物,它除了能敏锐地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契机,还能迅速地做出判断,对对象进行加工处理,使指导教师采取智慧性的道德教育行动。

道德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自己、他人的品质、行为所表示的善恶、好坏的价值判断和褒贬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及时地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做出好坏的评价,使学生能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能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用较正确的态度去处理人际关系。善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它是对行为的肯定和赞扬;恶则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产生负价值的行为。善恶是我们进行道德评价的尺度,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智慧型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的行为是否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来评价其价值的大小,他们总是通过实行公正的道德评价尺度来培养学生正直的道德品行。

(三)具备丰富的道德情感因素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能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外,还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来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说,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理性与情感相互交融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而道德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道德情感,才能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德育之根本意义就在于要回归生活、回归人的本性,要达到这两点,莫不过于对人的心灵的感召与沟通。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的道德情感就是对学生无限的爱与关心。教师只有爱护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和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不断反思自己是否履行了职责,以及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是否触及了别人的利益。正如里克纳所说的:课堂教学中的品格教育,需要创设一个关心的集体,营造民主的班级环境,并制定班级道德纪律。正是在教师的爱与关心的引导下,学生才能自觉遵守课堂道德纪律,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2]李桂英.论道德智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智慧课堂

一、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层次化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发展为核心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仅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而且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兼顾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教学情境,在智慧课堂的英语教学中,预设每一学生不论其学习水平的高低,都能在课堂上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新的知识生成,学到发现问题,分析并处理问题的不同方法,并通过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改善。如笔者在教学中播放的视频、音乐、展示的图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能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在观察,体验、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知识能力以及改善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环节设置具有多样化、灵活性、选择性、有序性。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课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不同的形式各样的教学环节,并可以随时调整以有利于教学,因此它在教学环节设置时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教学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可更具课堂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课堂时间的有限,选择适当的教学设计的活动,并可进行跳跃式教学把相关的知识链接起来。由于是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进行教学,就可以避免因教师的备课不充分而导致遗忘教学内容现象,这样以来整个教学流程就比较有序完整。如笔者在进行本节课设计时,就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如skimming 、sanning 、careful reanding、 discussion等其中有问题情境,推理判断和辩论等活动。

(三)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活动还是学生的活动都具有多样性主动性、自由性、主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在不同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功能更明显,只是扮演着一个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辅助者等,而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才是真正的主体,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通过智慧课堂下课堂中的观察、认知、分析、理解、处理问题,并参与课堂的讨论,自主、自觉的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学习,使得英语教学具有主动性,主体性和自由性的特点。此外,在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中,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拜托讲台的束缚,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空间,不只是局限在有限的讲台,教室,而是更加广阔、自由的网络平台。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更加充分,教学活动已发展为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模式,因此教学活动呈现交互性强的特点。

在本节课中,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在各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体验成功。

二、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智慧课堂下英语教学所具有的优势。

由于智慧课堂下英语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所以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相比,它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课堂的知识的容量大,延展性强,有利于丰富课堂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智慧课堂下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大量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中,知识的展现一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和图片,而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综合体,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不同媒体的展示知识的途径获取新知识,而且在视觉和感官上都有新的认识,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如笔者在进行Unit 2 Puzzles in Geography 这一教学中,融入了许多知识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并顺利开展。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及的。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地位,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融洽的师生交互的环境。笔者这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交流和成长。所设计的活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探究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觉、合作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多媒体技术智慧课堂又为师生活动的互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使得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谈论、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新知识,提高自我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篇8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智慧 类型 实践

把教学智慧引入小学课堂的教学中,有利于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成果不太突出的现状,同时这也正是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和体现。

一、小学语文教学智慧类型归纳

1.联系实际运用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知性智慧和理性智慧的结合。一个人的阅历源自于生活,因此,从生活中联想课堂知识是最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教学智慧其中一种就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教学智慧体验现实生活场景,模拟想象当时的现象,体验作者的感受。

在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别》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李白与好朋友孟浩然之间那种依依惜别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与亲人或者朋友离别时的感受。随后,教师再渲染情境:李白独自伫立在江边,回顾着这么多年来与孟浩然之间的点点滴滴,过往的一切历历在目。而如今交通不便,天各一方,相见无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经历得到丰富与升华。

2.运用教育智慧,提升感官视觉能力。教育智慧不能单纯以知识的教授来实现,而是以教育思想火花的碰撞、相互的理解等一系列途径来实现。例如,利用图画最为直观地展示了情境,使学生能够直接地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有利于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升华至抽象思维,感受作者内在的真实情感。直观的图画迎合了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极好地帮助了小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学智慧策略的实践探索

1.对学生个体兴趣方向的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值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人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初步时期,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兴趣方向和能力水平,向学生展示有利于其兴趣形成和发展的课堂教学内容。如利用多媒体动画激发其对课内和课外知识的兴趣的方法在小学语文中被广泛使用。教师利用图画、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材料的具体情感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这些途径感知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个体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提问,发展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发展了。通过创设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能力,开启学生的心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设问题来发展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善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

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引用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由此,教师提出问题:“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是微小的、美丽的,同时又是脆弱的呢?”由此通过问题来导入新课。通过这种巧设问题的方法,能锻炼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能力,能充分地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新课一开始时便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巧妙的问题能够开创一个让学生探求知识的契机。

3.加强师生的互动性,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小学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互动和活力的,寓教于乐是体现教学智慧的最佳教学方式,也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游戏,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潜意识中将学生在游戏中的状态带入学习之中,更好地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和领会。

教学《狐狸和乌鸦》这课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中。教师也可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使学生思考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到游戏与学习有机结合,寓学于乐。此外,在课堂上可以设计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在师生的互动中建立互信的关系,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

4.巧用情境教学,营造智慧型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强调知、情、意、行合一。情境教学通过联系生活、语言描绘、实物演绎、角色扮演、艺术渲染、直观地再现情境,可以使学生:①整体感知,把握内容;②品味语言,再造想象;③揣摩意蕴,审美判断;④力求交融,产生共鸣。通过对意境的体会,形成一定的目标,从而知道自己的行动,实现知、情、意、行的相互交融。

篇9

关键词:云智慧课堂;数字化教学;智能终端设备;云课堂教学系统;教学艺术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思维活跃、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对信息技术的载体――智能终端设备如电脑、平板、手机很感兴趣,他们对智能终端设备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很强,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智能终端设备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一、教师应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的三个步骤

(一)教师首先要学会使用Aise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

Aischool系统的硬件载体由PC电脑、教师平板和学生平板组成,Aischool系统需要网络来连接,实现PC电脑、教师平板和学生平板之间的互联互通,Aischool系统主要有备课和授课两大功能模块,在备课模块,主要有导人课件、导出课件、预习、分组研讨、试卷、游戏练习、思维导图、投票等功能。在授课模块,主要有资源推送、课堂投影、课堂提问和即时统计等功能。教师要明白哪些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并有选择地应用这些功能。这些功能的应用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应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的第一个步骤。

(二)指导学生学会使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

应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的第二个步骤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Aischool系统的常用功能,这些常用功能主要有“课前预习”“分组研讨”“思维导图”“练习作业”和“投票”等。同时,教师还须安排并培养好班上平板电脑的管理员,负责平板电脑的充电、课前平板电脑的分发和课后平板电脑的回收。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平板电脑上课时,还要制定一套使用规则,以免老师在上课时,学生在下面玩与教学无关的其它内容,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三)制订数字化教学设计

当教师和学生都掌握了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的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着手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设计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设计比较简单、笼统、模糊。相比之下,数字教学设计比较具体、全面和精准,除了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以外,数字教学设计还包括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环节的起止时间、环节目标、环节教学内容、环节学生活动和媒体作用及分析。教学的每个环节设计很科学,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字化教学设计完成了就可以开展数字化教学了。

二、应用云课堂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的反思

(一)数字化教学需要应用的新媒体和新技术及其效果

1.数字化教学应用了智能移动终端平板电脑(PAD),使用了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的“资源推送”、“分组研讨”、“试卷”和“投票”等多种功能。例如,我在讲授牛津深圳版三年级上册Unit8 At the fruit shop第一课时,应用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进行分组研讨,推送分组研讨任务(Make a Shopping list and decorate your fruit shop),通过拼图,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对所学词汇及其用法有进一步的理解。用PAD拼图完成后,实时投影学生的拼图过程和Shopping list作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平台,也为课堂的对话内容创造了素材,创设了良好的对语情境,在情境对话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然后,我通过Aischool云课堂教学系统的“试卷”功能,推送习题,学生在课堂上利用PAD做练习题,完成老师的推送任务,老师在PAD上即时得到每个学生的练习结果反馈,能根据情况即时调整教学,进行及时的巩固,改变传统教学反馈不全面、不及时的局面。通过Aischool云课堂系统的“投票”功能,推送投票任务(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通过投票活动,进一步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单词和拓展词汇。智能移动终端平板电脑和Aischool云课堂系统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很好。

2.应用了云课堂多媒体计算机,使用了教育云“老师空间”的“互动课堂”功能进行课前在线配音作业展示,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导人新课做准备。

(二)对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

1.合理应用移动终端平板电脑的Aischool云课堂系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利用Aischool云课堂系统做练习题,可以即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这是数字化教学的最大优点。

篇10

摘 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课改的精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智慧课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应体现体验性,体育教学应体现生成性,体育教学应体现创新性,体育教学应体现道德性。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97-01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课改的精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智慧课堂教学理念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理念,能够突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学生学习智慧的发展,突出学生对生命智慧的关注。那么,在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影响下,究竟如何开展体育教学呢?

一、智慧课堂教学的内涵

吴晓静、傅岩在《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智慧课堂教学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等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教师的教学智慧为根本条件,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教学过程。智慧课堂教学主要具有体验性、生成性、创新性、道德性等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智慧课堂教学倡导的主要理念。

二、基于智慧n堂教学的体育教学策略

(1)体育教学应体现体验性。体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体育技能传授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为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体验体育学习的美好。例如,执教“篮球”一课时,在师生交谈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对NBA球星非常崇拜,希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这时,教师灵机一动,找来几张白纸,在纸上写上乔丹、姚明、麦蒂、奥尼尔、科比等NBA球星的名字,并将其贴在学生们的后背上。看到体育教师的这一举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不解,但同时又充满了好奇。同学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表情,让体育教师忍俊不禁,说道:“接下来,我们要组织一场篮球比赛。在比赛中你们就是NBA球星,希望你们今天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篮球水平。”听到体育教师这样说,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同学们通过这样的一次体验,篮球学习兴趣更浓了。体验的过程是一个极为美好的过程,在智慧课堂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体育体验。

(2)体育教学应体现生成性。在体育教学之前,体育教师通常会进行教学设计,进而依据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开展课堂教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依据体育教师的思路开展。在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动态生成。对于这些动态生成,体育教师不应忽视,而应积极利用动态生成更好地展开教学。例如,在一次长跑课上,体育教师本打算让学生围着田径场一圈圈地展开长跑练习。没想到任务刚下达,很快就有学生口中嘟囔道:“难道我们就不能换一种练习方式吗?每次长跑练习都是围着操场跑,太没劲了。”声音虽小,却仍然传进了体育教师的耳中。体育教师略做思考,立即改变教学策略,决定带领大家围绕校园跑。在跑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让大家说出看到的景色。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使长跑教学效率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同学们参与长跑练习的积极性更高了。体育教学体现生成性是智慧课堂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师应积极把握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3)体育教学应体现创新性。智慧课堂教学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体现创新性,这样的要求符合时展的需要,值得大力提倡。例如,体育教师有一段时间经常在课堂中带领大家做篮球操。篮球操的重要道具便是篮球,每天抱着篮球做篮球操让很多同学感到乏味。针对学生的这种表现,体育教师这样提议道:“同学们,今天放学之后,请大家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篮球,下次做篮球操的时候大家就可以用自己制作的篮球做篮球操了。”任务下达后,同学们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篮球。有的学生用硬纸板做篮球,有的学生用废布做篮球,有的学生用塑料胶布和纸片做篮球……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看到同学们带着五花八门、形式多样的篮球做篮球操,体育教师笑了,同学们也都笑了。体育教师的做法体现出了创新性,而要求同学们动手制作篮球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性。

(4)体育教学应体现道德性。在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影响下,体育教学除了要体现出上述特性之外,还应有效地体现出道德性。例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做到团结友爱,学习好的同学应积极帮助学习稍差的同学,大家共同取得进步。又如,体育教师可以针对体育道德进行专门的讲述,要通过体育道德知识的讲述,让更多学生了解在体育运动中遵守体育道德的重要性。尤为重要的是,在讲述相关知识的时候,还应适当举出一些违反体育道德的运动员的相关案例,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体育道德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教学理念是一种极好的教学理念,智慧课堂教学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学习智慧发展,突出学生对生命智慧的关注。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积极秉持和践行智慧课堂教学理念,让体育教学体现出更多的生成性、道德性、创新性及体验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蔡士凯,种静萍.体育新课程带来学习方式的新变化[J].体育教学,2005(05).

篇11

一、预设“意外”问题创设情境,点燃教学智慧的生成

好的教学情境一般是由问题催生的。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讲,问题可以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从而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天性,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也可以寻找到类似的答案,譬如被称为新课程理论支柱之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认为,学习有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学习情境,因为“学习是学习在情境当中的自主建构活动”,认为学习情境应当是因学生的实际情况变化而呈现出动态特征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智慧不仅体现在对教学的预设上,还体现在对教学中的生成处理上。

二、紧扣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

从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视角来看,笔者以为我们生物教师的教学智慧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上。有经验且经常反思自己教学的同行们都知道,不注重教学目标的老师在上课常常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目标实现与否也不太受到关注,甚至存在“货郎挑糖担——走到哪响到哪”的现象。而重视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实现的老师则非常注重课堂节奏的把握,这种把握正是教学智慧的一种体现,教学智慧会以缄默知识的形式指挥老师在课堂上实施恰当的教学行为。

例如,在前年的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上课内容为“听觉的形成”,在听课的过程当中,笔者记录了这一教学内容的两个教学现场,至今想来犹有意味。

教学现场一:师播放当时某流行歌曲的一段,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笔者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位歌手演唱的吗?”学生非常兴奋地喊出该歌星的名字,然后笔者继续问:“同学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很多同学带有稍许不屑地口气回答道:“听出来的呗。”还有学生在下面嘀咕:“怎么问这么幼稚的问题?”

笔者课后在揣摩教师的教学意图与学生的反应时,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想通过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来引入课题,但却忽视了这种简单的刺激往往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导向非生物教学需要的方向,而这正是因为教学智慧的缺失导致的预设失当的现象。

教学现场二:教师分三个批次视、听一段视频。第一次,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只听声音;第二次将视频静音只看画面;第三次既看画面也听声音。然后让学生交流不同情形下的感觉。在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当人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接受信息时,会更为完整,更为准确。

人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有了前一个教学设计之后再看这个教学设计,笔者深感第二个老师设计得巧妙。他巧妙地对变量进行控制,以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感觉,在对感觉不同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得出人们要想获得准确的信息离不开听觉的参与,进而将课堂引向听觉的形成。笔者以为,这种将学生的主观体验引入课堂的策略选择,正是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

三、选择合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利于教学智慧的生成

在现代课堂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带来了教学手段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追求课堂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看到课堂上大量教学手段的使用,尤其是在我们的生物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用多媒体解析教学过程的现象。对于这一事实,如果从教学智慧的角度审视,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质的不同。例如,对于生物教学中需要展示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生物变化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甚至用动画来模拟,这种设计我们认为是教学智慧的表现之一。

四、巧用生物学史创设情境,催生教学智慧的生成

不能不提的,我们的生物教学智慧常常可以来源于生物学的发展史——哲学家培根说的“读史可以明智”大抵就有这样的意思。例如,对于细菌的教学,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细菌的探究史:摘要向学生介绍当时科学家对细菌的认识——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食物中的细菌是自然形成的;向学生介绍一个理论被大多数人认同时,要想挑战这个结论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与艰辛;再向学生介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实验——置于鹅颈瓶中的食物能很长时间内不变质,因为其没有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得出肉汤中细菌是由细菌产生的结论;最后向学生介绍“巴氏消毒法”,赞扬其贡献。

篇12

首先,巧妙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社会要求、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人的活动。这个“目的性”“计划性”“社会要求”,由谁去体现?当然是教师。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有能力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因此,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这就是教师指导作用的原理。

但学生是发展的主体。陈鹤琴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是发展变化的内因,是发展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这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原理。

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活动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学习、发展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学得怎样、发展得怎样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落脚点。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组织、引导、启发、激励、合作。衡量教师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主要看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得怎样,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获得了最优发展。

课堂上,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碰撞、激发,必然生成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就是智慧课堂的落脚点和归宿。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三有”――有趣味、有价值、有品位。

有趣味。有趣味就是指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能够使学生有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惟其如此,学生才会喜欢,也就会喜欢。学生喜欢了,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首先,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同时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用各种有效方法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思考,答案对错不是主要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

其次,要十分注重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实用性。要持续提醒学生享受获得知识和个人进步的快乐。例如,教师要在课堂上,在学生获得一定知识或者其他收获以后及时提醒学生: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又有了什么新收获?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同了,明天又会有新收获,明天的你又和今天的你不同了,于是我们就感受到了一天一点进步的快乐

最后,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最好的尊重就是把机会让给学生,有人说,好的教育应该给孩子留白,即自主的空间。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作为导演身份出现,把表演的机会交给学生,尽量不要整节课就是教师神采飞扬的演讲,甚至是得意洋洋、略显卖弄的自我展示。总是教师在表演,再优秀的演员也有演艺穷尽的时候,更有“观众”厌倦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把机会让给学生,既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自尊。教师想自己表演的时候,要马上给自己提出要求:要问一问学生是怎么想的,要听一听学生是怎么说的,要看一看学生是怎么做的,要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启发学生去主动探究。

有价值。有价值是指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意义,并有实际作用。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尤其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更是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组成部分。教师珍爱自己的生命的最佳方式就是呈献给学生有价值的课堂,教师珍爱学生生命的最佳方式更是呈献给学生有价值的课堂。否则,就会浪费学生和教师自己的生命,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和教师生命的疲弱和苍白。就如深圳南山育才小学在倡导绿色教育理念下提出的:上好每一节课、开展好每一次活动就是对师生生命最好的尊重。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在主观上是努力让课堂具有价值的,到底怎么做,在客观效果上更能体现我们学校的课堂是更有价值的呢?就是自觉地实施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所谓知识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主要是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一般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知识与技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技能,没有技能,知识也无用武之地。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所谓过程,就是指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方法是指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这里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亲历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情感和态度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没有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就不会有科学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情感和态度的升华,并决定了人们的情感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科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不失时机、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有品位。有品味是指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高质量性。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课堂就反映出有什么样的教师。

(1)教学内容有品位。一是要先教好教材,在此基础上,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拓展,做到用教材教;二是要充分吃透所教学科的所有年级的教材,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科学确定“教什么”;三是对拓展内容选择要科学严肃、高端经典,防止和杜绝低俗的有趣、花边新闻式的有趣、道听途说式的有趣。

篇13

        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教学智慧进行智慧教学。

        一、就地取材,巧用道具

        关于“道具”的定义,词典上是这样说明的:演剧或摄制影视片时表演用的器物,是为了增强表演效果,烘托人物形象,衬托舞台气氛。而教学上的道具,我们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为了教学效果的呈现所使用的教学设备、教学器具、手工制作等。这样的“道具”,都不约而同地打上了“过去时”的标签,因为教师有备而来,自然谈不上“机智”。

        我在教学“体积的认识”这一课时,事先也准备了若干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三棱锥、球等教具,为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进而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刚开始的教学流程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们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气氛甚是热烈。突然,前排一学生在转身时碰到了课桌,放在课桌抽屉里的书包顺势而落,跌落在地,自然就露出了抽屉的自然空间。这一偶然的插曲让我兴奋不已,我立刻调整教学思路,先是让学生观察自己课桌的抽屉,明白“因为书包的存在,进而挤占了抽屉的空”;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书包从抽屉里拿出来,再次观察空落落的抽屉,明白“因为书包的取出,进而还原了抽屉的空间”。通过如此这般“一进一出”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书包在放入抽屉前后空间的不同,从而理解了“书包的体积正是抽屉的空间”、“抽屉容纳了书包,书包的体积正是抽屉的容积”(学生语)这些道理。事实证明,学生对“空间”和“体积”的理解是透彻的,是深刻的。这样的设计事先我没有想到,完全是学生给我的。

有些时候,我们教者为了一味地追求新鲜的教具、鲜活的课堂(当然,这无可厚非),却忽视了身边最原始的素材、最本质的常态。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用心感悟,这些原本不起眼的“道具”,却往往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最闪亮的印迹。

        二、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特级教师华应龙曾经说过:“教学的技巧在于能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

”无数次观摩、学习了华应龙老师的课堂教学,无数次被他那非凡的教学技巧、崇高的教学追求、睿智的课堂语言、闪耀的名师风范所折服、所震撼。在华应龙老师所作的学术报告中,也无数次提到过“教学智慧”的现象,面对许多个性迥异的学生,面对些许古怪刁钻的问题,华老师总能够顺水推舟,给出明确幽默的解答。

        三、赏识教育,激发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这种心理需要会激发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地学习,并且期待着老师或者同伴投来赞许的目光。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按照正常的教学流程,先是出示了一组数,让学生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能够被3整除,再在这些能够被3整除的数中,让学生小组讨论,发现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如果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够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够被3整除”。班级里一个学生站起来,振振有词说:“老师,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麻烦,只要先去掉一个数中的3、6、9、0这些数字,把其它的数字加起来,看看能不能被3整除就可以了。”同学们有的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有的立刻拿出笔进行试验。当确信这种方法准确无误后,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的一个判断“能否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方法,我在备课时已经想到,这样的方法已经不太新鲜,但是为了给学生(名叫浩浩)一个鼓励,我还是以这位学生的名字命名为“浩浩发现”,并且讲述了古今中外一些以人物名字命名的数学公式、物理法则、化学现象等。

        四、将错就错,生成精彩

        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解,又要板书,还要随时注意到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在如此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对待我们自身的失误,最忌讳的就是巧言遮掩、强词夺理,而应坦诚相告、及时纠正。

篇14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在以新课程标准为主的前提下,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动态学习交流过程。教师可以在设置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中,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促使学生思考的重要措施,通过提问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点所在,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兴趣是课堂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必有的内在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都形象、生动、有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求知的欲望。

二、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生思维

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以新课标理念为标准,教师较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更要在设置情境问题时合作互动、综合探究。合作探究应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探究方式。通过学生的动口和动脑来检测学习效果。老师更应该要求同学们全员参与,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散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还能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如,在进行“鸡鸭同笼”的问题讲解时,设置问题;鸡兔共有20个头,48只脚,问鸡和兔分别有多少。针对这一类型的问题,可以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如对鸡和兔的脚进行减去运算,这样不仅解决问题的方式较为简便,且运算结果也较为准确。

三、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施教的对象,而学生是学习的对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独特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依靠小组之间的讨论获得解决的办法,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勉励。帮助学生走出思维误区,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不仅可以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刻了解,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引用智慧案例越来越重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通过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