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篇1

>>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构成与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及其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新路径:教学学术 高职院校品牌文化及其要素构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及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使命、要素与逻辑走向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层次及构成要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初探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商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构成与养成路径 试析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建构原则与实践模式 以教育模式改革助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四个能力” 医药类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模式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特色之路的探索 试论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郑玉清.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J].职教论坛,2015(5):30-33.

[3]王苏琪.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及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40-142.

[4]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0.

[5]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7-100.

[6]孙卫东,宋砚清.高职开展中外会作办学的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职教论坛,2014(4):43-46.

篇2

按照21世纪中国的“三步走”构想,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全面支撑和先导。而作为一种历史范畴,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主要是通过其与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互动呈现出来的。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通过自身的全面现代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教育发展追求的共同目标。欧盟从教育普及、公平、质量、贡献度、终身学习等维度构建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并从此出发提出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变量:工作本位学习――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关键就业能力――实现长期就业,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全民获得高质量培训机会,高质量教学――为职业教育设立质量保障机制及培养高素质师资。我国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维度包括:长期稳定的培养规模、法制基础上的完善治理、与经济发展高度匹配、持续有力的财政保障、始终提升的教育质量、对经济和人全面发展的高贡献率(于志晶,2016)。总体来看,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这些目标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

追根溯源,所谓现代化,是指以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契机的一种社会的全面进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公众的福利与自由都能获得极大提高。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动因是科学技术,根本动因是制度,制度作为科学技术进而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着决定性作用(汪洪涛,2009)。因此,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基础是明确社会结构中,影响或阻碍现代化进程的要素,并通过制度改革或创新消除这些障碍因素,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路径。这对于职业教育现代化同样如此。实现全面现代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而制度改革和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制度创新与改革必须以现有的制度为基础,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进程,任何国外的经验都是不可重复的。虽然国际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愿景具有很多共同元素,但现代化的路径必然体现深刻的中国国情和现实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制度改革和创新。首先,实现创新性的政府治理,创新型政府是制度改革创新的基础,从我国实际来说,目前关键是加强不同类型和层次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改变政府治理中的各自为政局面,同时改革政府的工作方式,提高其工作效率,建立创新性制度产生发展的基础。其次,建立一系列完善的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公民更加自由获得职业教育机会的定型制度。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以政府政策为中心展开运转的社会,这不可避免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期性和功利性。未来的关键是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实践及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的角度,建立并有力落实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性制度,如产教融合制度、体系融通制度、终身培训制度、双师型教师准入制度、严格的质量保障制度、资格框架制度等等,最终实现公众对职业教育选择路径的拓宽及认可度的提高,并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贡献度。

篇3

一、审计质量特征与审计质量系统

审计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同于一般产品的质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是共享性即非排他性。是审计产品作为一种信息产品所具有的特征,指一方对审计信息的使用并不会使其他方受到影响。由于审计产品的这种特性,使得审计产品使用者的范围逐步扩大,难以准确界定。审计产品的使用者是审计质量的重要评价主体,因此审计质量应以公众利益为导向,以为公众利益服务为宗旨。

二是系统性。是指影响审计质量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大系统,包括审计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审计产品消费、使用系统以及市场、法律法规等环境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影响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应从这个大的审计质量系统出发,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提高审计质量。

三是模糊性。这一特性是相对一般商品而言的。它是指由于审计产品质量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报告的使用者等利益相关者,各评价主体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不同,导致审计质量的高低很难客观评价。

四是隐蔽性。是指一方面很难通过审计产品即审计报告的外表辨别审计质量的优劣,另一方面,审计报告在使用过程中其缺陷也很难被及时发现。如有时被审计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审计人员合谋,要求审计人员违规操作,由于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外部投资使用者在此情况下很难发现审计质量的缺陷。

审计质量这四种特性中可以把审计质量的共享性、模糊性和隐蔽性均纳入到系统性之中,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考察审计质量。本文从审计信息的产生、传递、应用和反馈等不同阶段出发,认为审计质量系统主要由泛审计系统、审计消费者系统和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泛审计系统是指包括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相关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系统;审计消费者系统是指审计报告使用者所组成的系统;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主要是指审计信息传递的途径。审计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各种特性会在泛审计系统、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以及审计信息传递过程中得到体现,从而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审计信息在审计质量体系中的这一传递过程形成了审计信息的一个循环体系。

二、审计质量系统与审计信息循环模式

审计质量系统与审计信息循环模式是对同一内容即审计质量内容从不同角度考察的结果,其中审计质量系统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审计信息循环系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把审计信息质量看成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审计信息的循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系统中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也是审计信息的信源地①。在这一系统中核心部门是各个审计机构。它们通过编制审计计划、审计业务实施(取证、判断)和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形成最终的审计产品。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遵守行业协会所制定的审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接受政府监管部门(财政部)和行业协会的监督。另一方面是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通过某种信道②即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从其信源地传递到信宿③即审计报告使用者手中进入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使用者依据所取得的审计信息和自身的判断力做出决策,使审计质量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审计产品即审计报告作为一种信息产品。

审计信息循环是指审计信息从泛审计系统产生,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的使用者把审计信息应用于实践,审计信息的实践效果又会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泛审计系统中的循环过程。

在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内部,各组织部门都是以满足自身利益追求为基点的,如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标的,而会计师事务所也要获取报酬而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由于审计信息稀缺,导致了对审计信息需求、供给的产生,从而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审计信息循环系统,使二者被统一纳入到审计质量系统中。泛审计系统在完成内部的审计工作程序基础上做出审计报告形成审计信息;审计信息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与其消费者的自身能力、各种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相结合作用于客观实践从而产生某种效果;审计信息的使用效果又会通过多种途径被重新传递到审计信息的信源地――泛审计系统,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得以形成。从中可以看出,审计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审计人员、审计机构甚至泛审计系统的职责、义务,它涉及到审计循环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循环系统的有效运行,从而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

三、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泛审计系统是审计产品形成的主要系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审计实行政府监管下的行业自律管理模式,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审计行业;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准则等规范监督和管理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机构;审计机构通过制定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监督和管理审计项目小组和审计人员。

审计系统内部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审计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并且也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是还应该看到在审计质量系统中,不仅包括泛审计系统,还包括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并且泛审计系统内部提供的高审计质量产品并不能保证审计消费系统的高质量。

一方面,理论上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即由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程序,遵循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规范,各监督流程做出的审计报告,应该会产生高质量的实践效果。但是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审计信息产品的消费者是具有主观性、意识能动性的人,他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为审计系统所提供的审计报告的高质量就等同于审计的高质量的结论,是在审计信息消费者具备依据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做出合理决策能力的假设前提下得出的。这需要审计信息消费者具备做出合理决策应有的素质,如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判断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等,如路径(1)。如果审计信息消费者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即便是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也很难得到很好的效果,审计信息消费者的需要也就不会被完全满足,如路径(2)。这种情况下,一旦

出现问题,审计人员的责任可能会被不合理的扩大,因此审计的责任、会计责任、报告使用者的责任应当区分。

另一方面,理论上低质量的审计报告,肯定会误导审计信息消费者,进而使其做出不合理的决策,如路径(4)中未满足消费者的情况,但事实并非如此,路径(3)和路径(4)中满足消费者的情况就属于此类问题,如被审计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与审计单位合谋,要求审计人员违规操作,这就使处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外部投资者很难发现审计报告中存在的违规问题,使得低质量的审计信息被隐蔽起来。现实中大部分审计质量问题的揭发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破产、倒闭、内讧等情况下发生的,“安然事件”,“银广夏事件”、“琼民源事件”等都是有力的证明。

因此要提高审计质量,应该用系统的思想实行“两手抓”,在提高各子系统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审计质量系统的质量。

四、审计信息循环模式下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首先,建立以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为核心的高质量泛审计系统。由于泛审计系统是审计信息产生的信源地,所以应先从泛审计系统采取措施来保证审计信息质量。可以从审计主体,即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工作程序、以及对审计结果的监督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如,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包括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加强审计工作流程的管理;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充分、有效发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可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机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资格控制,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提高行业互查和年度检查效率等。从图3可知,对于路径(3)和(4)应重点提高泛审计系统的质量,为形成审计高质量提供前提。

其次,正确引导审计信息消费者合理使用报告,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审计质量不应仅从审计信息的提供者角度进行评价,还要考虑审计信息使用者对审计服务的满意度,这样才能最终产生真正高质量的审计。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审计消费系统质量的提高,重点在于提高审计信息消费者的素质,即使用审计报告的投资者、债权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比如对实际情况的专业判断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还要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企业能通过合法经营、正当渠道获取收益,可通过舆论手段如借助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法律手段如有关政府部门可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等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以及其他审计信息消费者能够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进步。

对于路径(2),应着重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为产生高质量审计信息使用效果创造条件;路径(4)中,由于审计信息消费者的原因而导致审计低质量未被检测出的情况,也应把提高审计信息消费者的素质作为重点。此外,审计消费者系统的高质量运行能够有效、及时发现泛审计系统的低质量,从而给泛审计系统以警示,形成一定的压力,这也将有利于泛审计系统内部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建立泛审计系统与审计信息消费系统相结合的审计良性循环机制。由于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系统是审计质量系统中保证审计高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应从两方面来采取措施,共同致力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审计系统的有效运行会使审计报告的质量得以提高,高质量的审计报告通过各种信道传递给审计信息的消费者,会有助于其做出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合理决策的运行会使审计信息消费者对审计报告的作用给予肯定,这又会强化审计信息消费者对审计信息的自主需求,从而形成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系统的良性循环。

篇4

关键词 可持续创业 创业机会识别 三重底线

中图分类号:F205;F273.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常态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是破解我国经济发展困境的必然要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对过去传统的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创业,可持续创业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三要素的平衡统一,这就是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John Ellington)提出三重底线原则。那么经济、社会、生态这三者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取舍,取舍的过程如何,有哪些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介绍Frank Martin提出的可持续创业路径模型,为学者提供一个简要的思路。

1国内外可持续创业路径研究文献梳理

可持续创业强调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利用过程。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目前有7篇相关文献围绕机会识别―机会开发―机会利用这一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Choi和Gray以成熟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可持续创业者在可持续创业的机会利用阶段的过程,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处于高端市场,市场的定位有利于它们给客户带来高质量的可持续体验并达到三重底线的平衡状态;Corner和Ho以新西兰一家贸易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会开发的阶段,研究认为,可持续创业者的阅历以及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决定了可持续创业的机会开发;Keskin等分析了生态设计行业的创业者如何发展可持续创业的机会,研究发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移植到产品本身从而创造顾客价值非常具有挑战性,所以可持续创业必须有明确的与顾客利益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Perrini对非盈利组织社会创业的一般路径的每个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可持续创业的机会识别取决于创业者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同时,社会创业者通过对组织边界的控制来引导社会变革;Robinson聚焦可持续创业的机会识别阶段,研究的问题是社会创业者如何寻找社会创业机会,研究显示,社会创业者对他们将要创业的领域有相关的经验和浓厚的兴趣,在创业机会识别阶段,社会创业者将考虑例如社会运动和法律相关的社会因素来尽量减小对创业带来的不利影响;Shaw和Carter研究了社会创业的机会识别和机会寻找开发过程以及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低于当地社会需求水平的现状是机会识别的驱动因素。以上实证研究,除了Choi和Gray的研究样本是以遵从三重底线为目标的创业公司,其余的研究样本是仅以双重底线(经济和社会或者经济与生态)为目标的创业公司。Perrini虽然对关注了创业机会识别-机会开发-机会利用整个过程,但是采用的是单一样本,并且是非盈利组织。Perrini之外的其他6篇研究仅仅关注了可持续创业识别过程中一个或两个步骤。

对于可持续创业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最典型的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以上7篇研究的案例来自于国外。国内学者李华晶等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中国环境创业者做了案例研究,郭东新对企业社会创业的动机进行了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梁瑞昕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得出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可持续创业驱动因素。

2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创业路径模型介绍

可持续创业的路径图由Frank Martin等提出(如图1),他们通过对四家可持续创业导向的盈利性新生公司进行了多案例实证研究。

Frank Martin等发现,可持续创业者的创业路径起源于他对一个生态或者社会问题的认识,例如从事食品和饮料的Coffee Circle 公司创始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从事咖啡豆采摘的农民收入特别底,农民们所得到的收入不足以养活其家庭,他们的子女也上不起学校,而高质量的咖啡豆能够在大型零售连锁店获得很高的销售量;从事能源行业的Polarstern企业创始人在一次徒步登山中,亲身感受到了环境变化的后果,之后开始了对冰山退化的关注。

可持续创业的第二步是对意识到的问题进一步识别,从而给创业带来机会。Coffee Circle的创始人认为,建立直接的销售渠道,能够减少中间零售带来的成本,同时农民可以获得公平的收入,将高质量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出口到欧洲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Polarstern创始人认为要解全球气候变暖,必须采用底二氧化碳的能源,在德国能源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是绿色电能,那么天然气和沼气的使用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

创业者确认创业的机会后,下一步考虑的如何使机会转变为商业化。创业者除了要制定详细的商业计划,还必须考虑到未来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否能够给顾客创造价值和顾客对可持续产品的认同。Coffee Circle认为应该将顾客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咖啡豆的质量和口味,从而吸引处于高端市场的高消费人群。

可持续创业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平衡发展,在可持续产品或服务进入市场之前,创业者不仅考虑到双重底线的诉求,同时还会制定针对第三种因素的解决方案。例如Polarstern除了提供再生能源,还关注全球的能量转变对社会的影响,Polarstern为发展中国家的家庭提供小型沼气场。

以上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创业路径模型告诉我们,开创一份新的可持续事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都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且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有利于消费者利益。这与国外的创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等。例如在美国创业有非常优秀的早期天使融资途径,创业审批手续相对简单,只要创业者遵守相应的条款和标准,创业的行业分布广泛,可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餐饮等多个领域自由发挥创意等。又如在德国,有完善的健康养老和社会报账体系,基础教育以及上大学都是免费的,这些有利的生存和创业环境使得创业者在创业识别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了创业的社会性和生态性。

3总结

不同国家的可持续创业也各有不同,国内外创业环境有很大差异,中国的可持续创业者如何面临环境与社会问题带来的挑战,这些都是目前可持续创业领域中,在有限实证研究的背景下需要补充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燕萍,汤才坤.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N].经济日报,2014-12-16(12).

[2] Elkington,J.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sustainability [M].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8,Gabriola Island.

[3] ChoiD,Gray E.The venture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J].Management Research News,2008,8(31):558-569.

[4] Keskin D,Carel Diehl J,Molenaar N.Innovation process of new ventures driven by sustainabil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5):50C60.

[5] Perrini F,Vurro C,Costanzo LA.A process-based view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rom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to scaling-up social change in the case of San Patrignano[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10, 22(6):515-534.

[6] Robinson J.Navigating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markets:how social entrepreneurs identify and evaluate opportunities[J].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Mair J,Robinson J,Hockerts K(eds).Palgrave Macmillan: Basingstoke,2006:95-120.

[7] Shaw E,Carter S.Social entrepreneurship.Theoretical antecedent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ial processes and outcom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7,14(3):418-434.

[8] 李华晶,姚琴.绿色创业者的类型与行为路径:基于中国案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6):99-106.

[9] 郭新东.企业社会创业动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D].安徽:安徽财经大学,2014.

篇5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品质量;在线消费者;忠诚度

一、引言

2015年年初关于国人在日本抢购马桶盖一事引发我们的反思,从此前的奢侈品到如今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选择抢购海外商品。显然,质量问题仍然是中国制造的痛点。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产品质量出发,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改革,首要方面是更加注重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预知社会心理预期,把中国经济推向质量时代。与此同时,在供给侧改革大环境下的互联网产业,已经日益深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金融产品的多样化,网上购物的便捷化,电商服务平台的完善化,使的在线消费者的数量与日俱增,2015年网购数据调查显示,超过60%的用户会通过网络平台购物。如何做好网络产品、网络营销、满足在线消费者需求、提升在线消费者的忠诚度成为了当下关注的热点。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通过在线消费者感知产品的质量构成,来研究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基于产品质量正相关于购买行为的现象,提出相关假设并分析消费者的体验质量、感知质量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二、本研究的概念模型的架构及其相关假设分析

(一)产品质量影响在线消费者的忠诚度

在线消费者也称为网络消费者,是指通过互联网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消费和购物等活动的消费人群,影响在线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产品质量因素。

高质量的产品会带给消费者高满意指数。美国心理学家艾尔・强森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得出:消费者之所以喜欢某种产品,是因为他相信这种产品能够给他带来比同类产品更多的价值,此类价值取决于产品的质量最终被消费者所感知。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是在满意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内容可表述为:企业、商家应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为目标,采取提升质量服务等措施有效地消除和预防消费者的负面情绪,不断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以此来促进消费者支持所购买产品的企业和商家,在企业、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质量价值链”。消费者忠诚度直接影响购买行为甚至是重复购买行为的发生,可提升企业的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可形成市场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供给侧改革下的产品质量提升、在线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忠诚度与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成了本研究的基本概念模型。

(二) 模型的构建及相关假设

本研究模型建立在供给侧改革政策环境和消费者感知决策理论基础之上。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动机开始,以供给侧改革环境下的企业商家产品质量作为先导因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即对企业商家的产品忠诚度作为结果因素,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取预期产品质量,体验产品质量(购买路径,产品的核心质量,外观质量,附加质量)两个方面的五个变量,与消费者忠诚度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基本假设:

假设1-1:消费者满意度正相关于消费者忠诚度;

假设1-2:消费者网购时预期的产品质量正相关于消费者忠诚度;

假设1-3:消费者网购时体验的产品购买路径质量正相关于消费者忠诚度;

假设1-4:消费者网购时体验的核心产品质量正相关于消费者忠诚度;

假设1-5:消费者网购时体验的外观产品质量正相关于消费者忠诚度;

假设1-6:消费者网购时体验的附加产品质量正相关于消费者忠诚度;

(三)产品质量对在线消费者影响分析

忠诚的消费者往往会带来复利式的利润,于是航空业的佼佼者――新加坡航空公司提出了关注消费者,关注产品与服务的理念。在长达32年的经营中,新航一直以提供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旅客服务为原则,通过预测旅客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来推动自身产品质量向更高标准前进。新航应旅客之所想,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引入国际烹饪顾问团和品酒师的航空公司,该顾问为新航定制专门的食谱和酒单,并每年进行更新。正是坚持关注旅客需求并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超乎预期的优质产品,新航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在互联网+时代,质量作为营销的关键因素,对销售过程中在线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忠诚度影响体现得更为全面。

1. 忠诚度是满意度的提升

消费者满意度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体验;消费者忠诚度是指消费者支持并购买企业商家产品的一种行为,是一个量化概念。消费者消费之后,对产品产生一种心理满足感,带动后续的交易行为的产生,即发展成为对产品的忠诚。上海交通大学张新安教授的影响消费者忠诚机制曲线图显示: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时,消费者表现为无忠诚度;消费者表示满意时,虽然可以成为忠诚消费者,但是具有很高的转换率;只有感到非常满意的消费者才会表现出高忠诚度和低转换率。二者呈现出正相关。

2.了解企业产品,合理预期产品质量

苹果公司自始至终都秉承超越消费者预期的理念,特别注重消费者体验,通过了解并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征、提供超出消费者预期的产品性能与消费者建立恒久的消费关系;良品铺子用8年的时间,从一家店铺发展到1200家店铺,并成功实现O2O运营模式,除了互联网技术和良好的品牌效应外,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品种的不断出新吸引新的消费者且保证了老顾客的对产品的新鲜感,新鲜的食材和完善的加工技术保证和提升了产品口感,这些因素总能让消费者体验到超过预期的满足。

选择网络购物的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预期心理过程比实体购物更加复杂化,要想形成可持续发展,就要了解在线消费者真切需求,产品质量符合甚至超越在线消费者预期,维护其对企业和商家的忠诚度。

3.提升在线消费者购买产品路径质量

在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之后,企业和商家如何才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最佳的购物方案,在《增值销售》一书中,美国营销学家汤姆・赖利提出了关键购买路径的办法。他认为,所有的客户都具有购买路径的需求,而增值销售增加消费者满意度的首要环节便是帮助消费者全面理解关键购买路径,提供一条高效快捷并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身心愉悦的购物通道,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优质的产品购买路径所带来的价值。简化购买环节,提升细节的人性化处理,保持高质量的购买路径,相应的会对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产生正相关效应。

4.产品质量,是企业和商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质量营销中的产品质量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指的是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和商家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制造、运输、销售、售后服务全程服务,包括核心产品质量,形式产品质量和附加产品质量。

(1)核心产品质量。核心产品质量是消费者追求的最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产品的内在质量。丰田汽车北美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丹尼斯・古内奥表示,丰田自创始以来就在不断采取措施以强化和提高企业的核心质量意识,提高核心质量标准。正是通过精益求精的核心质量,丰田汽车公司迅速成为制造业的标杆并成长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

产品核心是消费者购买目的的最后指向,或者说,消费者购买产品最为关心的是产品核心质量。在线消费者衡量产品核心质量高,感知价值则会相应的提高,同样与在线消费者的满意度忠诚度产生正向效应。

(2)形式产品质量。形式产品质量,是产品的外部属性,指产品在外形方面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是消费者追求的更高级别。特别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消费者可以接触到产品种类繁多,企业和商家要扩大销售抢占市场份额,产品外在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访谈偏好MODA品牌女装的在线消费者得到认证:产品图片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风格、品位、色彩、材质等都是吸引其购买的因素。同时良好形式产品质量可以对产品起到的宣传作用,并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提升企业和商家的销量。

优质的形式产品质量对满足在线消费者的购物初体验,加上符合技术指标的产品内在质量,大大提升在线消费者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3)附加产品质量。附加产品质量作为产品整体质量概念中的第三层次,是指附加在产品上的服务质量。美国著名营销学家Berry等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指出,高质量的附加产品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增强消费者“认牌”购买的心理倾向,消费者对认可的企业和商家有较高的忠诚度。在附加产品服务已经非常普及的状况下,企业和商家为有效提高产品附加质量,就需要从观念上高层建瓴――独特优质的服务等于赢得竞争优势,并将其渗透到企业和商家的服务竞争全过程中去并以高于竞争者的标准来提升附加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被感知价值。

综上,产品质量的三个方面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核心产品质量是本质;形式产品质量是外在表现形式;附加产品质量是核心产品质量与形式产品质量二者的升级与补充,完美的产品质量是三个方面的有效融合。

三、结论与启示

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网络购物的产品质量各个方面对消费者忠诚度的影响。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产品标准以及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真正融合带来的产业升级来促进企业和商家全方位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使中国制造真正符合大众所需,促进中国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维持稳定高速发展水平。综上所述,文章从合理预期产品质量、优化购买路径质量、提升产品自身整体质量三个方面来研究其对网络消费者忠诚度的影响并得出质量因素正相关于在线消费者的忠诚度的结论。未来可以代入调研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从上述研究中获得的启示如下:

(一)对企业和商家。积极响应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号召,从提升产品的投入生产理念到产品售出后周到的售后服务的方方面面,切实保证将具体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全面提升质量水平。

(二)对互联网平台。跟上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步伐,完善网购购物平台机制。

(三)对政府和媒体。对电商的政策态度宽严有加,严格的规章制度背后,应有相应的优惠鼓励其快速发展的政策,满足在线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媒体部门也应切实做好宣传,监督工作,维护网络经济运营的良性发展。

(四)对在线消费者。参照多方面的购物标准与实践经验,对网络商品质量进行合理的评判,理性对待网络购物。

参考文献:

[1]杨伟民.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宏观经济管理,2016(01):4-6.

[2]张春桃.顾客感知价值对消费者网购行为影响研究[J].商,2016(01):281.

[3]田敏,高柳.消费者序列购买因素及路径选择研究[J].财经分析,2008(01):26-30.

[4]李淑荣.浅谈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J].质量与安全,2015(07):161.

[5]Davis.F.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319-340.

[6]Breckler.S.J.Empirical validation of affect,behavior,and cognition as distinct components of attitude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84,47(06):1191-1205.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垄断网络效应锁定标准

一、IT行业的垄断特点

网络分析机构ComScore Networks公司公布的2006年调查报告称,Google公司在全球互联网搜索市场的财运越来越好,它的市场份额从先前的55%上升至62%;据网站实时监控机构OneStat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当前的市场份额高96.97%,占据着绝对垄断地位;市场研究公司NPD最近了2006年办公软件市场份额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从办公软件的单位出货数量看,微软Office占95%。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IT业是一个大公司云集的行业,从市场份额来看,有些公司几乎是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地位。与此同时,IT业也是一个极具竞争和活力的行业。摩尔定律告诉我们,计算机硅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下降一半。各种软件不断推出升级版本,硬件也不断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极具潜力和活力的行业。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一个极具活力的行业中,怎么会存在如此之高的市场集中度,会出现像微软这样的所谓的绝对垄断者呢?

1.垄断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垄断是指一种控制力,通行的定义是强调一家厂商是市场上某种没有近似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提供者(萨缪尔森,1992年)。

经济学中,还存在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又称寡头,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寡头垄断比绝对垄断更具现实性。

经济学中的垄断的定义是指绝对垄断,没有任何竞争者、没有任何近似产品、有绝对的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几乎没有任何企业能进入该行业的情况。在同类产品也存在差异的今天,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在实际生活中,竞争是水恒的,垄断是暂时的。这正如“物竟天争,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并没有能阻止生物多样性的实现。竞争和垄断犹如两个车轮推动着市场经济发展前进,推动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发展前进。因此本文中所指的垄断并非指绝对垄断,而是指具有绝对市场地位的厂商。

2.IT行业垄断的新特点。IT行业的垄断,有着与传统企业类似的高市场占有率、高回报率等特点。与此同时,IT行业中,垄断也呈现出与传统行业不同的新特点:(1)IT业市场竞争度高,大中小企业并存,软硬件更新速度快。(2)IT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性能持续上升。

IT行业的垄断新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形成原因的。IT业自身的新特点导致了IT业垄断的形成,也导致其垄断存在其特有的新特点。

二、IT业高度垄断的形成原因

IT行业的特征导致了IT业垄断的新特点。在IT行业中,以下特点造成并加快了垄断的形成。

1.网络的外部性。网络的外部性是指消费者从一种产品获得的效用取决于这一网络中其他消费者的选择。使用某一产品和服务的人越多,消费者从中得道德价值越大。网络的外部性会使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同样的商品,以获取更大的效益。腾讯公司1999年2月,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Q”,八年来,其使用人数不断增长,目前已成为年轻人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之一,短短几年间,腾讯的用户就达到了上亿人。网络效应就是这样,它会使造就许多“市场领先者”,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可以说,网络效应是一种内在力量,导致了高度垄断市场结构的自发性、合理性和必然性。

2.锁定和路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路径依赖于锁定相关,锁定可以说是路径依赖的起点,路径依赖是锁定之后的过程。信息是在一个由多种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系统中存储、控制和流通,而使用特定的系统需要专门的培训,即用户要为他们的选择进行各方面的前期投入,而这些前期投入反过来又使用户难以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转换,亦即用户容易被锁定在最初选择的系统之中。消费者最初的选择,即使并非最好,却往往被锁定。由锁定引发的便是路径依赖,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因为信息的特殊成本结构,供应商为了从尽可能多的用户基础中获得最大利益,会在产品推出初期提供甚至低于成本的产品来吸引用户。由于这种因最初选择而产生的依赖以及转移成本的阻碍,最终促成了被选择厂商在市场中难以动摇的市场力量。可见,IT业厂商市场力量的形成规律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的市场力量是在竞争中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形成的。而路径依赖几乎是一种市场机制之外的作用力,被锁定的产品有可能在技术上并不是最优的,但是一旦形成却很难改变。IT业路径依赖的特征,极大的诱导了垄断的形成。

3.标准。在IT行业中,有一句行话叫做“得标准者的天下”。目前,移动市场上争执最强烈的莫过于第三代移动通讯的标准问题了。在IT行业中,谁创造了标准就意味着其它厂商都要与之兼容,就意味着高额的产权使用利润。所以IT业中,每个厂商都尽量的是自己拥有最广泛的客户源,哪怕是免费使用、免费安装。谁拥有了最广泛的客户源,谁就拥有了最强的网络效应和客户的路径依赖,谁就最有可能成为通用标准,成为坐拥江山的最大赢家。在IT行业中,标准驱动着每个厂商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使用群体,驱使着IT行业中垄断结构的形成。可以说,IT行业中标准带来的系列效应,加固了垄断的力量。

4.报酬递增。传统经济中,受到资源稀缺性和规模的限制,边际报酬会出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而在IT行业中,物质性沉淀成本很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知识、信息、员工智力、各种创意和技术的外部更新,因此,在IT业中,研发的前期成本很高,而其后的成产成本较低,这将导致生产商多售出一份商品,就能够多获得一份利润。在利润的驱动下,会使厂商尽可能的多生产,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利润的驱动也将诱导垄断的形成。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IT行业中,网络效应是一种内在力量,导致了形式上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的自发性、合理性和必然性;而网络效应所带来了路径依赖、赢家通吃、标准等一系列效应将不断加强垄断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最终形成IT行业中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

三、IT行业垄断新特点产生原因

在上述分析中,解释了IT业高度垄断产生的原因和市场集中度高的原因。在IT行业中,还存在着竞争度高和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下文将详细分析这两方面的原因。

1.IT业中的垄断与竞争并存。在IT行业中,虽然形式上的高度垄断存在,但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IT行业实质上是有效竞争性的市场。首先,IT业的技术创新是非常迅速的。以具有典型IT业特征的软件行业来讲,行业中78%的收益均来自投放市场不到两年的那些产品,且各种应用软件一平均每两年更新一次,呈现高度创新性。其次,IT业中存在巨大的潜在竞争威胁,因为IT产品的研制、开发、促销固然要有大量的前期投入,但与传统产业相比,IT业很多成功的经营实践最初来源于创意,物质性的沉没成本比较低,这充分增加了行业进入自由度。由于潜在竞争者的存在,表现出所谓的“市场可竞争性”,从而使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竞争性特征,因此,如果依据市场份额来衡量IT业,可能在形式上具有高度垄断性,但如果从行业创新的角度看,IT业却呈现出实质上的市场竞争性,市场竞争存在且自发保持有效性。

2.IT行业中产品频繁的推陈出新、升级降价。IT行业中竞争与垄断并存的现象迫使垄断厂商不断的推陈出新、提高质量。而IT行业前期研发成本高,而边际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加上IT业呈现出实质上的市场竞争性,新技术的不断发明应用,迫使IT业厂商,包括垄断厂商不得不持续推新,提高质量,降低价格。

再则对于普通商品来说,是随着使用而不断消耗的,如食品等每天都需消耗。而IT业的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则不同,数字产品的耐用性极强,通常不会因为使用的次数而丧失本身的功能。这样一旦一个消费者购买了某种数字产品,在维持其原有功能的条件下,它的使用寿命趋于无限。这样已有商品的使用者不会支付货币去购买同样的商品。试想,如果杀毒软件不更新升级的话,它还会有市场吗?这也迫使垄断者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实现更高的功能,以维持其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现代管理理念也对垄断厂商产生了影响。他们从追求利润到注重其长远发展,保持长期的市场地位。在IT业,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资本、土地等物资性资源,而是知识、人力资源。只要拥有好的创意,并不需要很大成本就可能发明新的技术。比尔・盖茨等几位年轻人创造了微软的神话,正是知识与智慧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垄断企业如果想保持其长久的垄断地位,只有不断的创新、进步。施惠于客户的同时不断地推出创新的、高质量的产品。

四、IT行业垄断的趋势――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认为,在事物增长过程的前期和后期都会有混沌现象出现。这样,在两个阶段的交界处,往往会产生波动和振荡。例如,在增长的后期,环境条件可能发生了突变,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系统或者是通过对自身结构的调整以增强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或者是通过开拓新的环境资源,来保持其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一个系统在逼近某一阶段的极限时,就会在上述两方面寻找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必须经过多次探索之后,系统决定自己的前进道路。因此,当每一个增长阶段接近尾声的时候,就会经历一个波动阶段,然后才会开始新的有序增长过程。在增长的前期,经历的过程也是类似的。系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中,或者系统本身经历一个大的改造期间,也必须进行多种探索。经历一个波动阶段,才会逐步进入比较均衡的增长阶段。

在IT行业的垄断效应中,也存在类似的混沌效应。IT业的竞争模式可以用以下两阶段来说明。第一阶段:由于一个新创意的产生或是新技术的发明,占先者进入市场,产生巨大的网络效应,接着是路径依赖和标准的设定,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或者退出市场,促使垄断的形成,垄断厂商坐拥巨额利润。第二阶段:新的革命性的创意产生或者新的革命性的技术的发明,产生新一轮的网络效应、路径依赖,新标准的设定,新赢家的出现,新垄断的形成。IT业的创新就是这样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波浪状前进态势。上述过程可以通过下面的图表说明。

五、总结

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IT业充满活力,其发展速度也远比传统企业要快。高速发展的IT业不同于传统的资源稀缺性企业,是一个以人力资源、知识、信息、创意为主要资源的行业,它所呈现出的网络效应、锁定、标准等一系列特点决定了其垄断的自发性和合理性。在IT行业中,垄断使其自然产物,但IT业的垄断也有其特殊性。IT业的垄断并不排斥竞争,是与竞争相生的产物,IT业的垄断是在技术的推动下,以网络效应为载体,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IT业的垄断格局会持续,与此同时,更好、更先进的IT产品也会以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价格与消费者面对面。

参考文献:

[1]季晓南:《中国反垄断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版

[2]方兴东:《打破中国IT业第一垄断》[F].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7期

[3]欧阳平:《软件业的竞争与垄断》[F].价格月刊,2002年8期

篇7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不遗余力的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积极发展乡村经济。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不仅能很好的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能使农村的特色产品得到宣传,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涵盖面广、辐射性强、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乡村干部应该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并积极打造乡村特色产品和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自提出乡村旅游扶贫概念后,乡村旅游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方面贡献了巨大力量,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明显。贫困地区居民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人均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升,离脱贫也更近了一步。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及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也通过多种方式引领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比如电视节目《向往的生活》、《忘不了农场》等都是典型的慢综艺,通过乡村独有的风景打造独特的乡村体验感,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吸引游客,还要留住游客,让游客体验之后流年忘返,激发他们进行再次消费。这就需要政府及当地村民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自然资源,积极打造具有自身文化和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产品。由于乡村旅游业是基于乡村自然景观的产业,因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也就是淡旺季,淡季居民收入来源减少,此时应通过其他渠道如网络销售、直播等方式进行本地特色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一方面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为来年的旺季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当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在摸索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深入探索目前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计划。

(二)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完善发展,其影响作用也将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提出,为了更好贯彻实施国家方针,以乡村旅游作为切入点,能够快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其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即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带动乡村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繁荣的关键途径。同时,乡村旅游还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另外,乡村旅游需要对当地的农村风景和环境进行提档升级,需要加大农村环境的整理,提高生态宜居性,这与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高度契合。而且乡村旅游还需要较为优质的服务和精神文化风貌,所以加强乡村振兴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反过来推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和三产融合,使得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转变,促使生产结构优化,提高乡村人民的整体收入,这些又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和响应。2、乡村振兴战略和有关政策奠定了乡村经济发展基础。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农村优先发展,要发展必然会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以解决当前的乡村发展缓慢问题。正是基于此,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将促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特别是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土地承包和流转关系不变将得到巩固发展,这对于发展规模化、大型化乡村旅游设施非常有利。并且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国家对农民工作队伍的培养使得人员素质产生质变,保证了乡村旅游工作的人才需求。3、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紧密相关,可以有效互动。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基础,而乡村旅游则是乡村振兴的实施环节,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因为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牵引,能够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同时,通过旅游推广,加快了当地农村建设工作。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设施薄弱

游客在乡村旅游中能否得到较好的体验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比如景区的民宿环境、交通设施、WIFI覆盖、垃圾桶设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感受,而要保障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就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还要规范乡村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对商家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欺客行为,商家间的良性竞争能激发游客的消费潜能,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环境破坏现象频发

当前,不论是乡村旅游所在地的居民、商家还是游客普遍环保意识不强,以至于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比如游客在景区内随意乱扔垃圾、景区内居民未对垃圾进行分类就随意处理垃圾、景区内的商家如餐饮店所产生的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景区内的车辆尾气排放等都会造成景区环境污染,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着景区环境,使得游客的体验感下降,另一方面严重威胁着景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景区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发的进行环境保护。

(三)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

由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初步阶段,乡村旅游项目及产品还比较单一,这是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问题。大多数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仅仅是单一的推广农家乐,并没有对乡村其他景观进行挖掘,致使游客体验得不到提升,游客在选择乡村旅游地时就较为随意,因为都是一样的项目和一样的特色,对他们来说没有本质差别,这也导致众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究其原因,还是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挖掘中明显不足,缺乏创新,没有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四)缺乏乡村旅游品牌

由于目前国内的旅游景点较为固定,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一旦离开这些资源的依托,那么乡村旅游很难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不管是省内还是全国,这种情况都比较普遍。不仅如此,还有写地区缺乏正确的规划,导致盲目投资,资源开发中存在巨大的浪费和破坏,并且开发没有结合当地特色,使得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产品单一,无法吸引游客,甚至还出现跟风式旅游开发,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某些著名景区,对附近带动效果较差,无法形成大规模乡村旅游市场和体系,比如湖北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其影响区域仅限于隆中对地点,周边大量的乡村人文景观均为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五)旅游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乡村旅游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消耗当地的各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存空间和资源,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太高当地的物价和交通费用,造成人们日常负担增加。另外,当地部分居民无法从旅游产业中获得经济效益,或者获利不足以弥补乡村旅游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压力,往往会导致居民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心理,阻碍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并且还加大了当地居民之间的贫富,激化社会矛盾等,反而不利于和谐美丽乡村建设。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措施

(一)优化基础设施与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保留当地的原有地貌及乡情,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为人们带来极具特色及吸引力的视觉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在多方面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条件,以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旅游项目,比如游客可以通过线上种菜的方式获得对景区的初步了解,景区居民根据游客的线上操作进行线下的实际规划和布局,并将菜地及蔬菜的具体生长情况通过线上方式反馈给游客,进而吸引游客的到来。这种方式不仅较好的宣传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为当地乡村景观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同时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有吸引力的乡村景观及服务基础上,政府及居民应该不遗余力的进行乡村环境改善,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带动乡村经济增长。

(二)开设生态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严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为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忽略了乡村环境保护及维持乡村生态平衡,乡村旅游及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文化及环境的相互协调基础上,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兼顾环境保护,故而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更好的将乡村农业与旅游业、休闲业进行融合。当地政府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与环境保护中寻求平衡点,在充分挖掘当地旅游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而增强当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及农业结构的有利调整,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当地政府及企业应该以生态旅居、长远发展为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寻求旅游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帮助当地村民提升生活品质。这就要求政府及企业要充分了解乡村特色,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乡村的人文、地貌及自然景观,并将乡村特色景观进行良好的包装和宣传,同时加强景区介绍及导游服务,在此过程中融入农产品介绍及销售,以此实现各产业的有效融合,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乡村旅游业及乡村企业的发展,尤其要鼓励打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产品及服务。乡村企业应该以当地旅游文化为依托,打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情的特色项目和产品,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项目和产品的多样化,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比如内陆乡村企业可以依托农作物生长打造特色嫁接旅游景观,沿海乡村企业可以依托海洋资源打造特色海洋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总之,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并融入创意理念,使旅游项目和产品更符合时代潮流,充分满足人们视觉及感官上的多样化需求。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及居民要从各方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使某一特色产品、项目或服务成为当地的典型代表,进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及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拓展乡村业务范围,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

在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国内乡村要振兴发展,必然要加强经济建设,而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关键举措,所以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产业竞争问题。所以需要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另外,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政策和规划要求,做到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特色资源,并对生态进行恢复和保持,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只要通过建设乡村旅游品牌,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占据有利地位,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进而打造高质量的旅游产业,推动乡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的振兴。

(五)减轻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

当地居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投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如下,才能最大可能减少旅游活动给当地人民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此减缓当地居民的抵触心理。另外,政府和投资者也要提高居民的思想意识,定期开展乡村振兴知识宣讲工作,让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并认识到乡村旅游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鼓励其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时,还要加强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分担”到每个居民,基于信息展示、全体决策、意见反馈和全民监督等制度,实现当地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旅游企业和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不良竞争,政府要强化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保证良好的市场环境,打造运行有序的发展环境,促使政府、企业、农户三者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消除负面影响。

四、结束语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推进乡村旅游,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因为项目雷同、服务单一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受阻,要实现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品牌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20,No.312(02):52-54.

[2]韩立杰,董伟欣,周丽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9,000(007):62-64.

[3]赵庆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00(019):144-145.

[4]周丹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No.313(02):72-73.

[5]孟庆光.乡村振兴背景下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旅游,2019(11):355-355.

[6]周冰倩.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优化路径探析--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1(7):3.

[7]屈学书,矫丽会.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20(12):6.

[8]宋慧娟,陈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6):6.

[9]周丹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No.313(02):72-73.

篇8

1.锡林郭勒盟蒙医综合医院传统疗术科,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

2.锡林郭勒盟蒙医综合医院脑病科,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

【摘要】通过回顾国内外临床路径研究进展相关文献,探索临床路径的概念演变过程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论述蒙医临床研究现状,并提出制定实施蒙医临床路径的方法思路。

关键词 临床路径;蒙医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3-0006-02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的专业团队,对特定疾病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的顺序、准确性和时间性的诊疗计划,是最合适的服务计划,以减少资源的延迟康复和浪费资源,使患者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1]。

1关于临床路径的概念演变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临床路径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质量和减少并发症方面都显示出其突出的优点[2]。20多年来,临床路径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在控制住院费用的上升、缩短住院天数、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成本效益[3]等方面显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临床路径在各个适用地区也有很多其他的名称,DeBleserL等通过对pubmed数据库中2000~2003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出“关键路径(critical)”、“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综合照顾路径(integratedcarepathway)”、“照顾路径(carepathway)”、“照顾图(caremap)”等名词。在DeBleserL的研究中入选的263篇文章中82篇为临床路径进行了定义[4]。

临床路径是一个以循证医学指导为指导,促进组织疾病的治疗与管理,最后达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变化的作用[5]。制定临床路径的目的是给患者高效率的治疗过程,规范的服务系统[6]。临床路径对患者而言,可通过了解住院中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治疗自身疾病的心理准备,提高患者自身管理意识,增加患者同医务人员的沟通,还能减少陪护时间和费用[7]。临床路径一方面解决医院的经济方面的竞争,另一方面解决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给患者们放心又安全的平台。

“临床路径”是源于一种工业界在生产过程中的用语——“路径”(它是美国杜邦公司在1957年为新建一所化工厂而提出的网络图判定计划的一种管理技术)[8],公认的首家采用临床路径的概念和做法的医院是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学中心[9]。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医学中心也是个早期发展临床路径的医院[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澳大利亚、英国也逐步增加,台湾地区由于健康保险制度的实施,从1995年临床路径的介绍开始,通过7年的发展,制定了50多个病种或手术的临床路径,日本进行了2年~3年[11],新加坡也已经运用了这个服务模式[12]。1996年开始我国各地中西医医院广泛的应用临床路径,目前,北大三院已从2002年制定出中国内地第一批记录“临床路径”的表格病历[13]开始,已完成22个专业95个病种和24个专业10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文本制定工作,现在已开始做369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文本制定工作。

2蒙医临床路径制定的作用和思路

2.1蒙医临床路径的研究现状蒙医临床路径研究是随着中医临床路径研究,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十二五”开始,启动了临床路径的相关规范、整理、梳理、验证方法思路等工作。民族医学(包括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临床路径启动工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组织和领导下,逐步形成了协作组、制定病种、初步拟定制定方案等工作。以2011年12月在广州进行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临床制定及新增优势病种筛选讨论会”,2012年3月在海口进行的“201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工作会议”,2012年9月在北京进行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工作会议”为标志,开始启动了14种病种的整理、梳理、验证等规范化临床路径研究。

2.2蒙医临床路径的作用蒙医执行临床路径是一个崭新的工作,实施临床路径对蒙医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起到促进作用,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对临床教学工作中起到以下个方面的作用:①为临床提供最新、最规范的诊断标准及治愈标准,因为临床路径必须应用最新的诊断及治愈标准,在整理验证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诊断及治愈标准得到进一步规范;②部分模糊概念和范畴进一步明确,因为实施临床路径要求,是必须需要病种的概念和范围明确,蒙医病名所指范围可能包含现代医学几种疾病,这种情况下采取每一个具体疾病制定临床路径的方法,在制定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每一个疾病的概念和分类自然变得明确、规范;③每一个疾病的治疗方法、程序、步骤得到规范,因为临床路径的制定必须规范治疗方法、程序、步骤,每个疾病的治疗过程必须按临床路径要求来实施。

2.3蒙医临床路径制定的思路某一种新生事物都有逐步发展的过程,同时都有它的正反面。临床路径的要求与蒙医教学方法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所以遵循临床路径的同时不违背蒙医学基本原则是目前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注意一下几点:①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制定验证临床路径,因为制定实施临床路径是未来蒙医必然的发展趋势,实施临床路径具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只有用临床路径等方法模式来验证蒙医药临床服务能力才能在世界医学之林中有自己的位置和地位,但制定实施验证蒙医临床路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应从实际出发,在充分验证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蒙医临床路径,不能做出“拔苗助长”的事情;②不能为了实施临床路径,把蒙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牺牲掉。蒙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是蒙医学的精髓之一,假如背离这两个基本原则的话,蒙医学会发生性质上的变化,所以应从辨证施治基本原则出发,充分分析病位、病程、病性、病人体质等因素而制定蒙医临床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蒙医特色,能够经得起实践考验,才能符合时代要求和医学科学发展趋势,这方面中医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4],可以借鉴;③一定要利用最新方法和成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为制定路径而制定,不能犯形式主义错误,为整个蒙医事业拿出真正符合实际的临床路径,推动和发展蒙医事业,临床路径不能成为阻碍蒙医事业的绊脚石。

综上所述,制定临床路径是未来蒙医必然的发展趋势,对蒙医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起到促进作用,最近两年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等单位的医生专家们协同他们的研究生一起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平台,从临床路径概念、范畴、要求入手,梳理临床资料、专家咨询、诊断量表的制定、验证临床路径等方面有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制定蒙医临床路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许多蒙医专家们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任道重远。

参考文献

[1]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确定多术式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范围和住院时间方法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63-65.

[2]孙玲红,孙琦,龚有红,等.我国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8,3(3):24-28.

[3]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新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8-211.

[4]DeBleserLDepreitereR.DeWaeleK.Defningpatlways[J].JNursManag,2006,14(7)553-563.

[5]袁凤娟.临床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217-272.

[6]程宏.临床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功能康复锻炼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8A):1373.

[7]彭明强.临床路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6):626-630.

[8]鱼敏.关键路径法在美国医院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6,13(2):61-63.

[9]KitchinerDJ,BundredPE.CLinicalpathways(editorial:com-ment)[J].Aust,1999,172(2):54-55.

[10]SpathPL.clinicalpaths:Toolsforoutcomesmanagement[M].Aospital,publishingInc,1994.

[11]洪剑霞.开展能改善医疗质量的临床路径[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2002,19(3):23.

[12]吴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9-13.

[13]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中心(2002.Webnaster@haoyisheng.com.cn).

篇9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策略;路径;比较

作者简介:徐向平(1967-),男,江苏泰州人,教育学博士,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和国际比较。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研究”(编号:SM20144073002),主持人:苏春林。课题组核心成员有苏春林、欧阳新年、徐向平、侯爱民、于久洪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7-0005-09

一、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概况

(一)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及其标准

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1]是指在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核查产品和服务满足特殊需要的系统性加工过程,也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止差错和瑕疵、避免问题型解决方案的基本方式,更是采取标准设置、过程监控以及缺失反馈等有效措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实现服务目标的程序性管理活动,旨在增强消费信心和提升企业声誉,改进加工过程和效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质量保障遵循“契合目标”和“防微杜渐”等两条主要原则,最早在“二战”的军工生产中引进运用,检查和测试产品中的缺陷和瑕疵。如今,质量保障已经拓展到设计、咨询、投融资、保险、软件开发、商业零售、交通运输以及教育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作用是加强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理性调配岗位管理、精确加工、操作标准和身份认证等管控元素,增强知识、技能、经验和资质等职业胜任能力,注重个体人格整合、自信心、组织文化、动机、团队精神等综合品质塑造。

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2]通常指用明晰无误的特定标准和客观指标,展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者的清晰意图,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拥有较高质量,满足职业技术教育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特殊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涉及毕业率、就业能力、利益攸关方的满意程度以及社会价值观等系统维度,依赖于利益攸关方的思想观念、目标设置、可用社会资源以及决策背景。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就是要明确界定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标准,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结构、利益攸关者的角色、治理原则以及总体历史文化背景,通盘考量质量管控的方法、路径和目标,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等各个层面上保持适度一致和高度统一,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别具一格的内在特质。

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重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各种标准却惊人相似,几乎都涵盖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业绩成就、产品质量、有效系统改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诚实守信、财务责任、健保义务、用户保护等方面的确认,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方式,聚焦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力度,确保教学传授服务的较高质量,增进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强化教师和培训师所拥有的基本职业胜任能力,注重质量评估专家的能力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质量保障的调控体系[3]。欧盟《Bruges宣言》①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及时反应就需要构建基于操作结果的课程体系,促进企业、非盈利公司和学徒制类型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基于操作过程的学习加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雇主的密切协作,让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能够全面了解接受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的真实就业能力和实际就业率。截止2013年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设置了必要的质量标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改革。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爱尔兰、丹麦和荷兰等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质量保障标准的重要元素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结果,在质量保障管控体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目标驱动和结果监控的质量保障可以保证质量确认和结果度量,有助于利益攸关者的全面参与,在提升整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质量过程中居功至伟[4]。

(二)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路径

篇10

对我国公共电视现状和发展路径的反思

我国的电视媒体属于国家所有,但是在收入补偿模式上却是依赖广告等商业资源。公共利益虽然是我国电视传媒的一个基本关照,但是处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夹缝中的电视媒体,其公共性特征一直呈现定位不明、面目不清的状态,作为一种与国有电视体制和商业电视体制对应的一种公共电视体制,在我国尚未存在。虽然1996年后中国部分省市开始出现身份模糊和定位暧昧的“公共频道”,但是“公共频道”推出的初衷是建构一个由同省各级电视台共同使用的频道,其背后的理想目标则是变“四级办电视”为“三级办电视”乃至“二级办电视”。[13]因此该频道实际上是县级台整合的产物———“共用频道”的存在,其初衷和内涵与西方国家“公共电视”实质大相径庭。以“制度”为归依的公共电视发展模式,在目前的中国电视实践中处于完全缺位状态;而中国部分电视台的科教频道、纪实频道等电视节目,由于具备了若干公共理念与公共诉求,可以认为是以低层次形式存在的公共电视内容。在借鉴西方国家公共电视体制和批判目前中国“公共频道”的过程中,很多学者就建立我国公共电视的模式和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一种是借鉴美国模式,建立公共电视基金会,将目前各省市已经存在的公共频道改革并联合组成公共电视网,或将现有的教育电视台或公共频道整体转制为公共电视台;另一种是借鉴英国模式,制定《公共广播电视法》,将中央电视台拆分成两个独立的公司,其中的公共电视公司模仿英国征收“电视费”等公共资金作为收入来源,或将中央台和省级台的公共性质频道整体剥离不播广告等。还有学者建议,将全国的电视机构分为国家电视台、公共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三大类别分类经营。由于历史发展水平、文化起源、意识形态等本质差别的存在,移植西方成熟的公共电视模式来搭建中国公共电视的理想框架,难以形成针对中国现实的建设性意见。西方公共电视体制发展的社会基础包括长期形成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多元的民主氛围、成熟的市民社会形态、新闻专业主义的传媒实践等重要元素。一个媒介体系是由一套共同的政治经济逻辑所联结,就像美国的自由化商业媒介或中国内地的国营媒介。[14]对媒介体制的比较要基于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对公共电视的角色设定,尤其是经济基础和新闻自由的框架设置。[15]合理而有效的广播电视体制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力量博弈均衡的产物。在欧洲媒介的平衡生态中,商业电视作为公共电视的补充力量而存在,而美国正好相反,公共电视是高度商业化媒体市场的补充。不同国家的鲜明对比说明,社会、政府期望公共广播电视系统扮演的角色以及符合本国实际的收入补偿机制才是决定不同的公共电视特征的核心要素。即使刻板执着于公共电视体制本身,也并不能充分保证“公共性”的实现,政治控制与经济基础决定了公共电视“公共性”的生存空间。[16]

中国特殊社会语境中的自主创新可能

中国公共电视构建的一个特殊语境就是,其可能性或者基础性空间是由国家通过推动市场经济以及变革原有的“全权性”管理而形成的。无论是简单的套用西方公共电视模式而没有意识到其作为制度实体在中国建构的种种问题,还是因为作为实体的公共电视在中国建构存在种种障碍而否认这种社会存在模式所具有的正面意义,都不是解决中国公共电视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中国公共电视体制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源自中国传媒产业特有的基本原则与历史路径。基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创新模式将是我国公共电视发展的一种现实路径。尽管不同社会的大众传媒机构有相似之处,但就起源、实践和惯例来说,传媒是非常国家性的机构,它们感受到国内政治和社会的压力,并对受众的期望作出反映。[17]虽然在中国社会语境和目前的电视体制下,一种全新的公共电视体制的建构缺乏制度基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传媒在历史路径和发展框架中,传媒结构对公共性有着天然的依附性。媒体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应然代表,决定了中国媒体本质的属性之一就是“公共性”。[18]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78%。2011年在偏远农村开始推动直播卫星电视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到2015年将有1.5亿户农民受惠,实现“户户通”的目标。目前电视公共服务正在从补缺型与覆盖型的网络建设服务,转向多样化信息平台和多元内容平台升级建设。根据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分开的指导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出现,是电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电视功能优化的需要,更是政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19]不论是建立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共存的体制,还是强化现有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面向全体公民的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电视面临的时代命题。[20]中国当代传媒生存具有三个特殊历史性特征:“党管媒体”的总体性结构;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人民意志相结合;传媒依据行政等级和地区治域进行角色和权力定位。[21]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也处于政府的控制和主导之下。在传媒政策领域,党管意识形态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党管舆论导向不能变,党管宣传不能变这“四不原则”将自始至终发挥底线作用。中国的传媒经济属于一种政治化的经济战略型市场经济,政府是建构公共电视体制的主要力量之一,政策空间和政策要求决定了制度安排的进展和有效性。同时,广告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他的公共财政来源体系,如强制征收的视听费、公共机构资助等“非商业”所需的多元化渠道,缺乏执行的路径,在我国目前很难实现。偏执于西方“非政府”、“非商业”的公共电视原则将不利于我国公共电视体制和公共电视服务体系的建构。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管媒体”的基本路线不会发生改变,这决定了中国的公共电视发展必须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媒制度的现实,寻找适合中国社会情境的发展模式。这种基于中国情境的独特模式有以下要素:第一,核心原则在于必须重构现存体制的内在活动空间,将公共电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融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的新闻事业”这一正当化的理论框架内,也就是在坚守传媒喉舌功能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电视服务。第二,财政来源上,将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将公共电视纳入公益性文化事业范畴,明确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使公共电视发展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保障。第三,受众定位上,将坚持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和均等化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原则,将受众视为所有有权参与和使用社会文化资源和政治生活资源的公民,而非潜在消费者。第四,服务内涵上,实现从网络传输、技术更新到内容建设的全面公益性,为受众提供免费的、高质量的、博学益智的普惠。第五,评估标准上,将收视指数、满意指数、欣赏指数、影响指数作为节目内容考察的基本价值模式。第六,政策保障上,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公共电视的主体地位,经营性电视机构与公共电视互补,同时也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责任。依据以上发展原则,中国公共电视发展将可能通过以下路径建构:首先,根据目前中国电视机构发展的现实情境,电视媒介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外资和非公有资本无法进入到电视机构运作的核心领域。因此,在不可能另外单独成立电视机构的情况下,公共电视的发展必然需要依托目前现有的电视机构。其次,按照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分开的思路,公共电视财政来源可以通过成立公共基金的方式进行,公共基金的构成包括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经营性电视产业的收益划拨、公共电视节目出售自身收益回流等途径。内容结构以新闻信息、教育文化、社会纪录、特定人群服务等为核心,构建高品质、多元化、均等化的服务体系;经营性电视产业则按照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方式生存,在盈利的同时兼顾传媒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可将商业电视盈利按照一定比例收缴划拨给公共电视,支撑其运行。在政府管理上,对不同性质和职能的广电机构进行分类规制,明确各自的职能定位和运作标准,对公共电视的公共服务进行量化规定,对商业电视内容制作标准进行明确。最后,和我国数字电视转换的步伐相适应,一种可能的途径就是,在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公共电视内容,受众无需付费即可收看;经营性电视内容按照频道打包或者分次出售,受众需付费收看。以上路径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我国目前的电视机构在内容制作上属于大而全,电视机构和人员难以自动分割或者转型为公共电视和经营性电视。2、公共基金的来源和使用如何进行严格的法律保障和透明的成本核算,使之能确实收到成效,用到实处。这些都有待于传媒体制改革在制度和执行中给出明确的政策回答。

结语

篇11

关键词:低碳经济;酒店管理;管理模式革新

世界上各个国家均正呼吁产业实现低碳发展,我国也是如此,且不止在生产类行业中,一些服务类行业也基本创建了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管理模式。本文以低碳经济为主,对酒店管理的革新模式进行研究。

一、简要论述低碳酒店的基本特征

低碳酒店属于一种偏宏观性的词汇,将其分解后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低消耗形式。即能源消耗降低、产业污染量降低以及废物排放量降低。酒店以流动为主,每个客户入住酒店后都会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传统酒店会采用传统的处理方式,即收集后送往专业处理区进行处理。表面上看并无直接错误,但酒店所采用的传统型处理方式,明显不能将资源高度利用。低碳酒店的成型需要两点,其一是酒店管理团队必须具有真实和坚定的低碳活动观念。其二酒店内部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当满足上述两点后,低碳酒店可以在更加适合酒店运行的状态中,成立最为方便和低能耗的垃圾处理渠道。酒店内部可以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引用,直接降低电能、水能的消耗量,客户产出的生活垃圾也能得到很好的二次利用。并且在地区范围内,处在同一地区中的各个低碳酒店可以成立合作关系,继而在共享同一组低碳技术的同时,再度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量。这便是低碳酒店的主要作用。

二、简要论述中国酒店管理模式的现存问题

(一)服务水平持续下降

酒店管理实际上属于完全性的服务行业,酒店需要以客户的个人需求为主给予服务。但当前国内部分酒店明显忽略了自身的服务性质,不仅仅是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活动质量较低。一些服务人员常会偷工减料,在整理客房或提供服务时态度较差,不认真收集和分类垃圾。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酒店开展低碳经济事业。

(二)服务人员数量较少

因待遇问题,服务行业的高质量从业者较少,且多数的高质量酒店管理人员的就业意向都在一些大型酒店中。而一些规模中等的酒店中,其内部的高质量管理人员数量极少,多数的员工都属于非专业出身,且服务意识以也并不坚定。于是在近期内,我国内部经常发生酒店管理服务被投诉等现象,严重地区甚至会出现酒店内部人员偷窃等恶性犯罪事件。但多数出现这类现象的酒店也并不会提升人才聘用的门槛,甚至部分酒店还会出现管理者为家属开后门等现象,再度降低了酒店服务的整体质量。

(三)酒店并未具有低碳环保意识

环保这一概念在国内并非属于新概念类别,而之所以我们国内酒店行业并未尽数完成低碳改良模式,与国内酒店的更新意识存在很大的关联性。酒店处在竞争领域中,各个酒店都要依靠营业额坚定自身的行业发展实力。而以低碳经济为核心思维建立新型管理模式需要酒店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故多数酒店便会直接忽略发展环保事业的必要性,直接将酒店内可用的资源投放到其他事务中,坚持扩大酒店经营规模,继而加重酒店内资源消耗量。

三、试论基于低碳经济的酒店管理模式革新路径

(一)酒店需提升服务能力

首先,酒店必须要再度坚定自身的服务地位,明确自身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即客户的被服务体会能决定下一阶段的营业额,如若酒店提供管理服务质量较差,酒店的行业内口碑也必然会下降。因此酒店必须要重申坚定服务定位,才能令整个服务结构能够更加专业化。其次,酒店需要不间断搜集客户的实际意见,询问客户对当前服务内容的实际体会。只有不断收集有效信息,才能令酒店能够以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正面方向不断发展。

(二)酒店需提升服务团队的整体质量

在人才聘任方面,酒店内部应该将“专业”作为聘任的第一要求。同时酒店方面也要加强对人才聘任过程的监督,尽可能避免亲属人员单独聘任等现象。当选择好新晋人才后,酒店需要以低碳经济作为概念核心,统一对老员工和新员工进行观念和能力方面的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的目的为令其熟悉低碳经济酒店管理模式,加强新员工的低碳环保维护性工作能力。而对老员工进行再度培训的目标则在于再度强调低碳酒店的重要性。这样一来,酒店内服务人员的整体质量便能够随之提升,且必然具有切实的低碳环保观念,能够更好地配合酒店的低碳事业工作开展。

(三)适当借鉴行业内发展经验

上文中讲到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酒店建设一些科技素材。如若酒店并未具有相对完善的建设意识和能力,那么就会造成无意义的资源输出,反而不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故针对此,各个酒店在发展低碳经济前,应该先对行业内已经构建低碳管理模式的酒店进行调查。在于对方的建设经验中加以借鉴。例如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减少酒店的废水资源排放量。以及引入灯光智能管理系统,直接减少酒店的电力资源消耗量。

小结

文章以低碳经济为主,对酒店管理模式的革新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当我国通过低碳事业减少资源消耗量时,国内的生态环境便必然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继而令国内各个产业能够在更科学的层面中继续创新发展,人民也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状态中生存。希望酒店管理人员能够对低碳事业和国家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并真正担负起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12

本文通过分析,找出了中药专业就业现状与更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差距。针对所存在的差距,探讨如何利用职业指导促进中药专业毕业生向高质量就业靠近,并分析了造成中药专业学生不能达到高质量就业的原因,尝试使用职业指导的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工作分析的方法、职业取向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从入学起就逐步确定职业发展意向,对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帮助其探索自己职业发展路径的合理性,设计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而推动学校中药专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的。

党的十之前,有一项关于幸福感的调查显示,收入是影响幸福感的最大因素。就业是民生之本,它直接关系着居民收入水平。而在促进就业、改善就业的整体工作中,有一部分是职业教育必须关注的重点、承担的责任。

中药专业就业现状

笔者学校中药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最后半年进入企业实习,很多学生实习结束后,就直接跟企业签约上岗就业了。与近年来社会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新闻屡见报端相比,中药专业的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从每年实习岗位数量与每年实习学生数量的比率来看,在2008年就业形势不理想的情况下是3:1,以后逐年上升至7:1,也就是说现今中药专业1名毕业学生至少有7个岗位可以选择。尽管如此,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也不是高枕无忧。

中药专业就业与更高质量就业的差距

党的十报告对促进就业工作的论述中,最关键的是11个字: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标准是什么?就是不仅要满足于大家都有事情干、有岗位待、有报酬拿,更要干得舒心、待得称心、拿得开心,这“三心”可以解释为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点:一是所从事的职业是体面的;二是其工作岗位是稳定的;三是所获得的薪酬是较高的;四是职业发展前景美好。

下面我们看看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离更高质量就业还有哪些差距。

1.不能做到所有的学生全部就业

从理论上讲,社会所提供的岗位数远远超过毕业人数,学生们可以达到100%就业,但现实并非如此,总有个别学生不能甚至很难顺利就业。主要表现有:在实习岗位充足的情况下,双向选择会(学校专业为实习学生举办的与用人单位见面会)的当天不能做到100%的学生都有单位接收;在一些学生已经上岗的同时,有的学生经过2~3轮的后期学校推荐面试后,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接收;勉强上岗完成实习后,不能转为正式员工。

2.部分学生的工作不稳定,有频繁换岗的情况

实习期间,已经上岗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跟学校表示想换单位的意向,有的学生直接从实习单位退出后又到其他企业工作,也有极个别学生被用人单位退回而重新推荐实习单位;学生正式就业后,个别毕业生也有换工作单位较频繁的情况,更换周期平均一年左右。

3.在实习和就业后,部分学生对所在单位和岗位有不满意的情况

主要集中在工作收入偏低,仅够开销,甚至不够,仍需要父母接济;对福利待遇不满意;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制度是一套,管理是另一套,毕业生感到难以适应;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对发展方向感到迷茫。

4.学生有不在本专业就业的情况

部分学生毕业后有离开中药行业,转做其他行业工作的情况。

利用职业指导促进中药专业高质量就业

针对上面所述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此分析一下如何利用职业指导来缩短中药专业毕业生与更高质量就业的距离。

1.什么是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是围绕职业发展过程提供的指导、辅导、咨询等服务。

每一个准备进入职场的人都想知道怎么找工作、怎么做工作。职业指导是由职业指导师根据需要指导的个人与职业相关的背景——包括教育背景、职业兴趣、职业追求、职业目标、职业经历以及人生价值观等等,围绕其本人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诊断、分析、评估、判断,为被指导者提供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辅导、职场导航、职业规划、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共同制订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职业指导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力资源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情况,按照求职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

2.职业指导对促进中药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作用

首先分析造成中药专业学生不能达到高质量就业的原因,其次尝试用职业指导解决现存问题。

(1)学生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学生对自己了解不够。由于历史等原因,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在校学生好好学习就行了,给人的感觉是,只要学好了,干什么都行,什么都会干。所以大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就是好好学习,而对于自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特点、能力特长、兴趣和需要则考虑不多,在专业选择时联系自己的素质特点有限,准备进入职场时缺乏具体的工作目标,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这就导致学生选择岗位时看到别人选,自己也选,不考虑适不适合自己的情况。学校在学生择业前,辅导学生写简历时,提醒学生写出自己的特点,但无论是简历上还是面试的时候,一些学生往往展示不出自己有什么特点。还有一些学生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企业,工作了几天却发现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这些情况都是与学生对自身了解不够有关。

第二,对企业和岗位了解不够。学生在就业前对企业和岗位了解往往相对模糊,学校招生就业办为学生提供用人单位信息后,学生需要自行考察和挑选,并最后确定目标单位和所选的岗位,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有效和较全面的考察。部分跳槽择业的毕业生还可能进入到一些用工不规范的用人单位(尤其是小微企业),不签合同,随便被辞退,随便被欠薪,有的甚至因为企业在“五险一金”上“偷工减料”,而出现权益受损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的原因。

第三,职业目标不明确。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破罐破摔,也想不起给自己定什么职业目标,往往抱着哪里要我就去哪里的心理;相反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往往抱着哪儿好就去哪儿的心理。这两种人都属于职业目标不明确的情况,经常表现为职业选择易受他人影响,缺乏主动表现自己的愿望,职业准备不充分,职业规划应付了事,或者只注重职业规划的形式,而忽视了职业规划的实质作用。这些学生往往是就业不成功的范例。

(2)职业指导如何解决现存就业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做到知己。走出校门,新生劳动力步入社会前,要首先认清自己,即所谓“知己”。就业指导中的人员素质测评能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的、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如果在择业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测评,并用测评结果来指导学生择业,那么就业的成功率必将有所提高,跳槽的频率也能适当降低,对于毕业生个人来讲,稳定的工作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就业质量自然就高。如果在学生入学时就进行测评,测评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尽早设定具体努力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在整个在校学习期间,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加强自我培养,为更好就业打下基础。

二是帮助学生做到知彼。学生就业前就要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了解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条件,这叫“知彼”。职业指导可以运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对工作岗位本身及任职者所需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分析,为任职者提供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使求职者很清楚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能够胜任工作。同时,职业指导能够通过就业援助,对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等常见的劳动争议问题进行处理,进一步提供就业保障。

三是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设计。职业指导能通过分析、了解学生职业取向,与本人交流并确定其职业发展意向,对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帮助其对职业发展路径的合理性进行探索,帮助学生设计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我们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学习上多年遭受打击的失败者,一部分人在学校学习时不努力,到了工作岗位往往后悔在校时没认真学习,一些学生表面上显得什么都无所谓,但内心里依然非常渴望成功,希望有人帮他指出职业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应该是具体可行的,职业成功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座翻不过去的大山,而职业指导应该是他们登山的石阶。

职业指导在推动学校中药专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准确定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不断变化,专业、有效的职业指导的引入,能帮助中药专业的学生更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在竞聘时,抓住机会,少走弯路,在职场上快人一步。

2.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职业指导有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在具体努力中有据可依,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改变以往目标很美、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3.帮助学生找到有效提高收入的途径

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越来越重视,只要努力都会有不错的发展。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能促进学生抓紧在校的学习机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各项操作技能。

4.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从学校教学的角度讲,全员参与职业指导,有利于将工作分析引入教学,促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改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强化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篇13

关键词:贸易结构;波动性特征;路径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著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路径的转换可以通过两条关键渠道来实现。第一,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根据动态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要素中资本和技术禀赋的增加是贸易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参与更高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高技术、高资本含量的产品的生产,从而提升要素的资本技术含量。现实情况是中国处于产业分工链条的最低端,经常出口的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此,在全球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延伸中,我国企业应该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大产品的异质性来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第二,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我国要素结构搭配存在严重扭曲。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资本拥挤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本投入已达到了一定高度,适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下转第113页)劳动者素质,以增加高质量劳动力要素投入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资本投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可以实现要素产出率最大化。

但是,资本、技术要素禀赋如何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如何合理搭配?从而提升中国的贸易结构层次。本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产业的有效集聚、国际和国内分工等途径进行分析,以获取适合我国的贸易结构升级路径。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促进跨国公司FDI的使用效率和FDI的技术水平。我们知道FDI一般会携带相对先进的技术,尽可能吸引更多高质量的FDI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层次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合理布局之后,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都会促使国内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当同类行业的公司聚集到一起生产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得技术溢出增加,同时也促使其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此外,产业集聚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其中主要原因不仅在于集聚效应可以通过配套设施的提供导致成本的降低,而且产业集聚加速了资源的流动,尤其是使得携带知识与技术的资源快速流动,再加上干中学效应,从而会导致人力资本以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

要素合理搭配的重要途径是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合理配置国内的分工体系。中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分工与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还向当低,并且我国国内分工以及参与国际分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完善国内分工体系,才能使得我国的要素资源合理搭配,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从而升级我国的贸易结构。根据国际分工理论,跨国公司会根据所有权、区位等优势把生产网络安排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外包生产。中国在全球分工结构中,从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移动是中国贸易结构二次升级的突出体现。此外,国内分工应充分发挥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优势,注意分工的层次性。一国国内分工越发达,那么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更容易接轨。

我国贸易结构的进一步提升不能只局限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提高,而更有赖于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与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通过产业的集聚,构建合理的分工体系,同时,加大高素质人力资本投入,使要素流动更加合理,要素的配置效率更高,所有这些因素是增强我国出口比较优势,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基础。

篇14

一、相关理论综述

从市场经济发展看来,会计信息是企业投资决策制定与执行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只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及特征进行简单了解,难以应对复杂的企业经营状况。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通常对投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如图1所描述,其经由融资约束、问题投资机会识别三个路径来作用于投资效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再单纯的属于企业自身经营成果,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运行规律及宏观政策。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为实现会计目标,而进行的信息获取、加工和整理传输等过程,但从实践操作而言,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程度不同,所要实现的会计目标也有所差别,因而我国在结合了国情后,整理出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要求:可靠性、可比性、谨慎性等8个层面,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多从会计信息的可预测下、信息不对称理论等角度出发的主要原因。投资效率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投资效率是指以现在的资金流出争取将来的资金流入的活动。而狭义的投资效率则是指生产性投资,以取得投资收益为主要目标,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投资。文章主要对狭义的投资予以探讨,将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项行为进行分析,从而避免企业这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

二、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作用剖析

会计信息可以向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能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大多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等,这必然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企业面临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的现状,而如何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才是文章探讨的重点。由此可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与投资效率成正比关系,只有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对投资带来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不足

从上文图1可知,当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时,外部投资者会认为企业不稳定因素较多,可能随时出现问题,投资时会自然忽视该企业,那么该企业可能面临融资约束(路径I),即使净现值NPV>0,公司也只得放弃投资机会,这种情况被称作投资不足,这就很好的说明会计信息质量的低下,带来企业投资效率的降低。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能为外部投资者展示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使其认识到企业稳定发展的趋势,值得投资者为投资收益而降低对风险水平的估计,则能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投资机会,那么外部融资成本会大于内部融资成本,公司则能摆脱融资约束,适时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二)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过度

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图1路径II所示,在相关利益的驱动下,各股东纷纷对净现值NPV>0的项目进行投资,则会造成投资过度现象,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各股东无法预知公司盈利或亏损情况,难以及时撤资或转换投资方向,投资效率大大降低。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则能将公司的经营亏损及时确认,那么各人为满足自身利益,会从亏损项目及时撤资,转而投资于净现值大于0的项目,减少了非效率投资。此外,会计信息还被作为契约签订的依据,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于约束各方行为、平衡各方利益起到关键作用,能有效减少问题,实现投资效率的提升。

三、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

从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成为两个关键因素。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这两个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融资约束与问题,由此可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不对称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

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不对称现象不可避免,公司与投资者两者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处于被动地位,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掌握充分信息的投资者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则处于被动地位。这就造成市场交易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不平衡,对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产生重要影响。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可能导致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的现象。若企业发行的证券实际价格小于发行价格,虽能够为股东价值最大化创造条件,但是这种证券存在较大的风险,外部投资者知晓后会对企业产生反感,进而调整对企业的投资,那么融资约束的产生,会导致投资不足现象。

(二)问题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之间建立公平友好的合作关系,因而委托关系便应时而生,纵观现代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无不穿插着契约条款。但市场环境的复杂加之信息的不对称,企业根本无法完全考虑未来发生的所有可能,即便考虑周全也会造成成本的浪费,因此契约只是对重要条款加以约束,这就导致企业成员因自身利益而危害他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弥补契约的不完备性这一缺陷,现代企业多聘请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与之形成委托关系,自然也就产生成本。但是管理者与经营者利益并非总是一致,基于薪酬福利与自身利益考虑,管理者会以投资扩大企业规模,运用多余资金对NPV<0的项目进行投资,这就产生过度投资现象。

(三)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

纵观经济发展全局,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投资者不能对企业价值做出合理估计;二是管理者以投资者利益换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也即是非对称信息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问题。因此必须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赖,才能使管理者与投资者互利共赢。

四、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投资效率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评价体系

为了能使会计准则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则会计准则建立健全的基础应为:全面性的评价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信息管理、评价中,财务分析师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担任着给信息披露、评级的重任。财务分析师们以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出发,依据使用者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的具体需求,根据一套体现会计信息质量、合理完善的评级机制,对上市公司、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展开具体评级,并进行定期信息披露。通过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有助于反映上市公司、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企业的信息披露,提升投资者鉴别会计信息的能力。

(二)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披露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披露信息的好坏,将对企业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披露好信息,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股价上升;反之则不然。上市公司为了谋取更大利益,会粉饰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会计信息的失真在证券市场上很常见。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披露制度势在必行。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全面、真实的会计信息,对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严惩;二是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对于披露虚假信息的相关上市公司负责人要进行严厉处罚;三是提高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对于违规操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及个人,要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并在行业内部进行通报以示警示;四是注重新闻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会计信息披露氛围。

(三)强化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管理规范

会计信息质量能否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司内部的会计管理。强化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管理规范,建立健全会计管理机制,有利于保证公司在每个生产经营时期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内部自我评估机制。企业对内部会计工作要严格管理、加强规范,对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二是发挥董事会作用。不断完善董事会内部的独立审计制度,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经营和财务进行独立审计、监督;三是完善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使管理层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相挂钩,促使管理层提升管理能力,加大对财务的重视程度。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