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手机银行市场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手机支付前景无限好
2009年,手机银行掀起了新一轮的竞争热潮。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进入这片热土跑马圈地,都希望占据有利的位置。在具有巨大想象空间的市场面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纷纷抢滩手机银行业务,且都已进入了试商用阶段。
手机银行领域的竞争全面加速不是偶然的。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我国手机用户已达7.8亿户。其中,移动互联网业务用户数达到了1.74亿户,占全部手机用户的22.4%。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7280万户,收入规模为19.9亿元。该机构预计到2010年底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元,2012年则有望突破100亿元。如此巨大的手机银行用户规模和市场潜力,为移动支付产业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发展空间。
由此可见,国内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消费习惯已经养成,手机银行用户基础已经初步形成。推广手机银行成为各大银行的必争之地。
各家银行都已经意识到推广手机银行是抢占下一个制高点的利剑。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外,目前交行、招行、民生、中信等商业银行均陆续加入手机银行服务提供者的行列,国内手机银行市场跑马圈地的竞争加剧。
手机银行集转账、跨行转账、基金投资、手机股市、外汇买卖、缴费支付、账户查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在银行营业网点能办理的多数个人业务基本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自助完成。手机银行最大的好处是便利、快捷、可随身携带并且操作相对简单。而从银行的角度而言,与传统的银行网点相比,手机银行具有投入成本与经营管理成本低、网络渠道快的优势。
手机支付也给百姓生活带来了便利,用户可通过手机实现水、电、燃气费缴纳,手机、固话、宽带充值;银行卡余额查询、转账,信用卡还款;电影票、彩票、游戏币的购买;机票、酒店的预订,购物、公交、地铁、高速、加油等多功能的支付。也就是说,手机就像一台移动POS机,凡是能够刷银行卡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手机支付。手机银行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其市场前景值得看好。
未来的产业想象空间在于移动支付成为庞大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组成部分。手机卡集成公交卡、银行卡和钥匙等功能,就相当于将POS机和ATM机携带在身上,将POS机和ATM机的概念延伸成一个无处不在的“无缝连接”概念。
发展仍面临众多掣肘
虽然手机银行市场潜力巨大,并引领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过在实际的应用中,尽管用户已是数以亿计,但中国手机银行的发展却依然相对滞后。根据《2009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公开的数据,目前仅有38%的百姓表示已开通了手机银行,53%的百姓表示计划开通,9%的百姓则明确表示不会开通。而在推出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中,即使是知晓度最高的工商银行,其手机银行的认知度也仅为44.1%。可见,在国内,百姓对手机银行的知晓度并不高。这一方面取决于手机银行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许多百姓还不了解,但更为关键的是,安全性成为了目前手机银行发展的主要障碍。
当手机仅仅作为通信工具时,密码保护并不是很重要。但作为支付工具时,其重要程度就大大提高了。设备丢失、密码被攻破、病毒发作等问题都会造成重大损失。
信用环境的营造一直都是金融产品创新的政策难题。其难度在于,要将工业化未完成的信用任务,与信息化的虚拟任务一同完成。由于实体空间的信用环境问题并没解决,这无疑会牵连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手机银行的信用环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虽然3G版手机银行已成趋势,但易观国际一份研究报告指出,3G版手机银行未来发展也将面临多重考验。比如:3G手机银行客户基础尚显薄弱;手机银行与网上银行用户易产生内部竞争;3G版手机银行转账与现有手机支付业务存在利益上冲突等。 移动支付上三大运营商和银联都有基于各自优势的不同技术道路,而这些技术上的争斗,所牵动的是背后的利益布局、长远博弈和产业想象力。
运营商之间乃至运营商和银联之间的手机支付硬件标准仍存在差异,使得国内手机支付的未来市场很有可能出现不“兼容”的问题。
目前三种现场支付技术都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衍生出来:分别是NFC、SIM-Pass以及RF-SIM。中移动采取的RF-SIM卡技术,其信号频率是2.4GHz,而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银联采用的手机支付技术信号频率是13.56MHz。虽然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银联采用的信号频率相同,但因为采取的技术不同,三者对POS机的要求并不相同。
目前倘若使用移动支付,现在面临是换卡还是换手机的问题。NFC的最大缺陷在于用户若要使用手机支付,必须更换带有NFC功能的手机。而中国移动目前主推的基于2.4GHz的RFID-SIM和NFC相比,用户只需换SIM卡。
在竞争中寻求合作
今年4 月21日,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正式成立合作关系,借此从近距支付转向远程支付;此前不久,工信部亦表示正在开展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解决三大运营商及银联移动支付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战的难题。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工信部统一技术标准均有利于产业资源整合,但未来,随着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各方在竞争中合作也会继续。
运营商与银行联盟打破了之前各自为战的僵持局面,银行有大额支付结算的特权,运营商有庞大的用户,但由于双方都想掌握移动支付主导权,多年来合作推进艰难。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不具有金融牌照,只有小额支付权限,与银行合作可解决这一难题。对用户来说,运营商是无线网络服务提供商,而对支付和资金的安全考虑,则更多寄托于银行。因此,金融行业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手机支付中来,对坚定消费者信心,提高手机银行的普及度是非常重要的。
运营商及银联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走向一致,产业才能形成规模与合力。为此,运营商要积极地与金融机构进行优势资源有效整合。运营商通过金融机构提供金融安全技术与服务支持,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公信力和跨银行安全体系为信用基础,为手机银行用户提供资金流转通道和交易平台,同时,将这个通道和交易平台与运营商的无线通讯网络服务对接,使用户可直接享用安全级别更高的信息交互环境。
作为移动支付的三种力量之一,第三方支付企业由于在传统互联网时代积累了广泛的的商家用户群和运营经验,而远程支付,也正是支付宝、易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企业深耕多年的市场领域。这种经验又可以比较容易的复制到移动互联网,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比如,支付宝目前已推出手机客户端,可实现查询、交费及转账等支付服务。财付通手机支付也支持账户查询、手机话费充值、电影票购买等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登录财付通WAP页面进行操作。
各个角色在手机支付产业链中都将有自己的位置,银行、运营商的位置现在还不明朗,近端支付运营商更有主导地位,远端支付银行更有话语权,但具体后期发展关键看双方采用何种合作模式。跨界合作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共赢。
多重保障确保账户安全
实现手机支付最核心的是安全问题。安全包括很多环节,比如存储安全,传输安全,认证安全等。而最基础的应该是认证安全。支付安全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正确的人通过正确的手段进行支付。
一些专家指出,手机支付技术已较成熟,而且由于手机内存小,供黑客施展、发挥技术优势的空间小,因此手机支付相对安全。但这种安慰并不能打消消费者在安全方面的顾虑。实际上,手机支付的主要安全漏洞之一即在于大部分手机没有安全软件的保护,同时绝大部分消费者安全意识不足。美国迈克菲公司等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至少79%的消费者明知手机上的信息处于毫无保护状态,但仍然使用手机交易,15%的人不清楚手机安全保护程度。
因此,如何切实保障手机支付的安全,并让广大消费者接受手机支付是安全的这一理念,是摆在移动运营商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国内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非常重视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在电子签名法出台之前,已经建设和运营了一批证书颁发机构(CA),为内部系统提供安全信息传递和设备认证服务。商业银行在推出网上银行服务同时推出了向用户发放的基于USBKey的数字证书服务,虽然由于历史原因和第三方强制要求的条件限制,大部分商业银行自建的CA不能获得国家相关资质,但作为一种安全措施同样可以起到保护金融交易的作用。在2008年人民银行颁布的支付指引中,更明确了网上银行安全的强制性要求,对不具备USBKey数字证书的用户提高了支付和转账金额的限制,个别商业银行甚至更严格限制非数字证书用户网上银行的使用范围。
目前,中行手机银行采取网银的认证工具“动态口令牌”。据了解,动态口令牌每60秒自动更新一个动态口令,一个口令在认证过程中只使用一次,下次认证时则更换使用另一个口令,有效增强了使用安全,而且无需用户记忆密码。
建行目前为手机银行客户提供了多种保障,不仅绑定手机卡和手机银行,一旦用户丢失手机,还可以拨打建行热线、运营商服务热线和登录建行官方网站等方式暂停手机账户使用。
支付宝、快钱是第三方支付的翘楚,支付宝联合天威诚信推出了支付盾和文件数字证书,以符合电子法为前提推出了基于公钥基础设施的安全支付体系,保障了支付环节的身份认证、支付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通过对支付信息的数字签名实现了支付交易证据合法性。快钱也相应推出了可选的数字证书服务,逐渐规避支付环节交易证据风险,提供符合电子签名法的基于公钥基础设施的支付服务。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推动下,手机银行凭借随身便捷、成本低廉、穿越时空等优势而成为用户的新宠,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得到了各家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
目前,16家上市银行2013年半年报已公布完毕,数据显示,手机银行已成为银行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从增长速度上看,工商银行增长最快,手机银行交易额同比增长11.6倍。从交易金额上看,招行、交行的交易金额均超过4000亿元。其中,交行手机银行交易笔数为2381万笔,交易金额为4662.11亿元,同比增长127.80%;招行手机银行交易笔数1722万笔,交易金额为4208亿元,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28.49%,两家银行交易金额直逼5000亿元。而截至8月31日,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交易金额已突破5000亿元,户均交易金额达14,98万元,户均交易笔数高达8.15笔,手机银行交易笔数已远远超越柜台的业务处理量,发展态势迅猛。
手机银行也叫移动银行,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手机银行不仅可以使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服务。
手机银行开通简单,方便快捷,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手机信号,都可以方便处理银行业务,而且可以24小时不分节假日随时随地办理银行业务,省时又省力。
手机银行的特色功能层出不穷,从最初的网点排号、跨行资金归集、跨行账户管理、手机号转账、手机专属理财、不登录亦服务等6项独特功能,发展到目前的二维码收付款、大额转账、公私账户集中管理、无卡取现、小微贷款服务、短信银行、私人银行、信用卡跨行自动还款、银联ATM查询、特惠商户、大额预约等近20余项特色服务,充分满足了各界人士对移动金融服务的需求,成为广大客户的新潮选择。
手机银行的好处“一箩筐”,可是在当下,手机银行发展还有一定障碍,人们处理金融业务,还喜欢往银行跑。这一方面是消费理念问题,认为银行高楼大厦竖在那里,门市又装修得富丽堂皇,可信度高,倒是觉得手机银行虚拟性太强,不太靠谱。另一方面,手机银行也确实有安全隐患,一旦密码泄露,手机银行的钱就要落入别人口袋。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客户能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手机银行的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首先,一定要从银行的官方网站下载手机客户端,不要随意下载软件,谨防一些钓鱼网站利用客户端植入木马程序窃取客户信息;其次,使用手机银行时一定要选择安全、可信的网络,最好使用正统的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资源,不要贪图小便宜,随意使用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再次,登录手机银行办理业务后要及时手动退出有关程序,以免手机丢失后账号被盗。
为了加强手机银行的安全性,银行方面也作了许多技术保障,比如建行的手机银行采用通信专线连接,从手机端到银行端全程加密,同时还采用了数字签名机制、手机与卡的绑定机制,保证了客户交易和账户资金的安全。客户使用手机银行时浏览到的信息在退出后都会立即删除,不会留在手机里。所有的信息实际上都是存在银行一端。即便手机遗失,有人捡到了手机,如果不知道账号密码,也进不了手机银行。
当然,目前手机银行的业务还受到合作方的制约,有利益分割方面的纠纷,手机银行在系统开发、运行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涉及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的合作,还有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协作。银行向第三方运营商提供金融服务接口,网络运营商向第三方运营商提供通信接入,第三方运营商提供服务平台并协调与银行、网络运营商的关系,三方面共同进行市场营销,共享手机银行带来的增值利润。这种商业模式对银行而言,好处是开发成本、营运成本和推广成本较低,建设速度快,缺点是接入和服务平台掌握在别人手里,受别人牵制;比如手机本身的性能、移动网络的快慢等都会影响手机银行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手机银行 移动银行 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61-02
一、引言
手机银行,是利用手机办理银行相关业务的简称,是银行实现电子化服务的一种渠道,是移动通信网络上的一项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即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手机连接至银行,利用手机界面直接完成各种金融理财业务。作为一种结合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手机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而移动终端所独具的贴身特性,使之成为继ATM、互联网、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银行业者的关注。
二、国内外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一)国外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国外手机银行起步较早,1996年捷克斯洛伐克率先推出手机银行业务,目前手机银行在欧美、日本和韩国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从模式上看,日本是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韩国则是以银行为主导,而欧美移动运营商在移动银行业务的涉入不多。
韩国手机银行业务目前已经成熟。早在2002年12月,韩国已经有18家银行提供手机银行服务,全年交易超过109万次,仅在2002年9月就有9万次交易发生。目前韩国所有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至2009年,韩国手机银行用户规模已达到1115.5万人。
日本最先建立了手机钱包的商业运营模式,普及率和公众接受度比较高。现在大约有5500万日本手机用户开通了电子支付功能,这个数字几乎占到了日本总人口的一半。
手机银行服务一经推出就在银行信息电子化水平最高的美国大行其道。2009年美国手机银行用户达到2540万人,较2008年增长66%,占当年手机用户的10.8%。艾瑞咨询根据e Marketer的统计数据发现,2010年美国手机银行用户占其手机用户的比例将达到19.6%,到2013年将增长至44.4%。
(二)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手机具备用户精准锁定、方便携带以及随时在线等优势,银行可以便捷地和客户保持沟通,比如账户金额变动情况、附近的ATM位置、利率变动、金融资讯及投资理财信息等。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0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到201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13亿元,用户规模已达到5531.5万。我国手机银行经过短短10年的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效应,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部分的不足。
1.手机银行快速发展,但是规模和占比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手机银行短短10年来由增长了2000多万户,呈高速发展态势。但是相对于8亿移动电话用户,手机银行用户仅有2000万;而人口不到我国1/10的日本,2008年用户就超过4900万,两者有较大差距。
2.手机银行业务覆盖范围广,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在线服务,实际使用率低。业务大致可分为三类:查缴费业务,包括账户查询、余额查询、账户的明细、转账、银行代收的水电费、电话费等;购物业务,指客户将手机信息与银行系统绑定后,通过手机银行平台进行购买商品;理财业务,包括炒股、炒汇等。
3.手机银行实现方式多样化。手机银行主要采用的实现方式有STK、SMS、BREW、WAP等,当前国内银行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涵盖了上述各种方式。工商银行和和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是采用STK方式或SMS方式实现的;建设银行的手机银行基于BREW方式实现,服务于CDMA手机。交通银行和北京市商业银行开通了WAP方式的手机银行。
三、我国手机银行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虽然手机银行市场前景诱人,但是基于对手机银行安全性、便捷性、效用性的考虑,手机银行在国内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预期。根据艾瑞咨询网络调查发现,制约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信息安全性、资费以及手续等因素。
(一)手机银行安全问题
1.信息安全性。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手机病毒感染、手机丢失是用户对手机银行的最大担忧,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到用户的资金账户。此外,由于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手机短信欺诈现象和风险的存在使得一部分消费者并不信任手机银行,据相关调查发现,有超过1/3的受访者是因为担心手机银行不安全而暂时不使用手机银行。由此可见,安全问题,不论是信息传输安全还是手机安全始终都是受访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2.终端应用问题。在移动环境中,除了面临与网络银行同样的信任问题,手机银行还有自己独特的问题。虽然顾客可以使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银行账户,但是移动终端很小的、低分辨率的显示屏幕以及功能有限的键盘使得开发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图形应用具有挑战性,这给消费者进行移动商务活动增加了难度。无线网络本身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带宽较窄、连接不够稳定、缺乏标准协议、数据传输容易受到监听等。
3.手机银行业务相关法规制度问题。目前,与移动电子商务相关的配套设施、法律法规等尚不完善,使得原有的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无法对在线交易实施有效监管,信用信息披露机制没有在法律规范下实施,难以为网络信任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导致虚假交易、假冒行为、手机诈骗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
(二)资费过高
据相关数据显示,银行客户不使用手机银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资费比较高,其中,60.5%的用户认为手机银行资费应该更低。笔者调查了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十几个银行发现,使用手机银行需要交纳手机网络流量费、结算手续费及月服务费等费用,其中网络流量费移动GPRS上网流量费为0.01元/KB,电信CDMA上网流量费为0.02元/KB,服务费每个月6到10元不等,转账交易费基本上不少0.1%,用户快速进行一次完整的登录、查询、转账交易等操作,花费的流量通常在20K左右。整个费用成本基本上与网上银行所需成本不相上下,致使不能使部分网络银行用户应用手机银行。对于部分不常用手机上网,却有手机银行使用需求的用户来说,流量费用则可能成为一道门槛。
(三)银行定位不充分,服务与用户需求脱钩
各家银行在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上并不清晰,目前手机银行无论是在市场环境、产品服务还是营销推广等方面都不成熟,多数属于跟风占位的行为。据3G门户调查发现有89.1%的网民听说过手机银行,而使用过手机银行的仅为33.2%。同时在手机银行业务使用中,查询服务是使用率最高的手机银行业务,达62.9%,其次是账户管理,为45.0%。而转账汇款、自助缴费、投资理财等给银行带来经济效益的业务使用率不高。手机银行与网上银行同质化严重,没有灵活地结合手机的特征来制定和推出相关业务,不利于客户群定位以及后续宣传。
四、关于加快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银行应加大安全保障力度,用户需增强使用安全意识
为降低客户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疑虑,必须考虑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环节的安全性, 必须采用比一般的信息增值服务高得多的安全保障机制, 包括信息收发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等。手机解决方案中尽力采用适合手机特征的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相关技术来加强手机银行的安全。可以借鉴网络银行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动态密码、口令卡及装有数字证书的读卡器等措施来保障手机银行的安全。
(二)建立良好的交易环境
为了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手机银行应构建尽可能完整的制度保证,如合同、协议及第三方担保等,提高消费者对移动银行的信任度。手机银行还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的支持。一方面,央行、银监会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移动银行建设标准化工作,建立起相关的标准化体系,制订和国家电子银行业务标准。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的有关的电子银行业务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尽快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
(三)银行要不断创新,为用户应用手机银行创造条件
随着3G手机、iphone和ipad高端产品在我国的正式销售,部分银行已开始将产品创新的目光投向了该市场。银行需结合最新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相关技术,重点研究和开发新的应用或对传统业务进行新的包装设计符合手机特性的产品和服务,避免同其它电子银行业务在业务功能、界面展示、操作流程上的同质化,研发有利于用户方便快捷操作的界面,不断完善手机银行易用性和安全,取消交互或展示较多信息的复杂功能。
(四)加强对手机银行的宣传
银行应充分利用网站、社区、论坛等网络营销渠道以及线下广告,报纸、电视等媒体对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详细介绍,不但要强调移动银行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还要突出介绍系统的稳定性、电子渠道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特点,特别是要强调银行对移动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政策。同时,借助第三方的客观评价对其进行间接宣传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通过在已有的银行网站上建立有关手机银行的论坛栏目,让消费者自由交流使用感受,并针对客户的疑惑进行解答,这会大大增加新消费者的信任度。甚至可以把消费能力不高但消费欲望较强的学生作为潜在客户,为其提供手机银行相关知识。
(五)转变服务理念,关注客户个性化需求
富有竞争力的银行应当充分考虑客户的具体需要,突破原来以“业务为导向”的销售理念,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理念。电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客户金融服务的消费模式,从原来与柜员面对面的交流转变为自助式服务,这就需要必须充分考虑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细分目标市场为不同层次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贴身式服务就显得特别重要。利用这一系列个性化、人性化的金融服务才能真正起到挽留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目的。
五、总结
尽管手机银行存在很多不足,但因手机银行能够真正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3A(anywhere、any when、anyway)”、更具个性化和更具安全性的服务。相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智能化以及资费的平民化,必然催化手机高速上网人群的扩大,这种转变将为潜伏已久的手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艾瑞咨询预计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将接近2.5亿,交易规模将达到108亿元。若手机银行若能和银行已有服务渠道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充分发挥无线互联网和手机这种灵巧终端的优势,开发出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如定制服务等),手机银行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泽玲.手机银行产生、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科技信息,2008(25)
2.甄妮.手机银行.认知度高.使用率低.消费日报,2009.10.9
3.谢滨,林轶君,郭迅华.手机银行用户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9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005-02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涉及宏观指导意见以及具体操作等多个层面,涵盖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财税支持、技术创新等多项内容,尤其强调商业银行要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加大融资支持。
多家商业银行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信贷政策的重要内容,采取各项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但实际执行时难度较大。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较弱,人员素质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业务结构单一,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经营风险明显高于大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缺乏有效制衡,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不能充分反映真实的资产状况和利润状况,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无法落实有效担保。这些因素叠加,使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支持的难度较大。
此外,商业银行目标定位与信贷支持政策执行之间也容易出现偏差。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对业务增长都有一定要求,在这种目标定位下,营销大企业、大客户,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实现圈地扩张也就在所难免。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对大企业、大客户趋之若鹜,却对一些市场前景虽好,但规模不大或发展不太成熟的中小企业冷眼相望,主要原因有:一是基层行利润考核要求短期内达到绩效考核目标,中小企业对商业银行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利润的贡献都不及大客户,在对有限的信贷资源进行匹配时,商业银行明显偏重对大型企业客户融资。二是基于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考核。中小企业由于普遍信用等级较低,自身经营存在诸多问题,信用风险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贷款违约率较高,给金融机构和信贷人员的业绩考核带来不利影响。
而城市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有其天然优势,首先,城商行多定位于区域性中小银行,股本结构中一般都有地方财政出资或地方财政委托出资,两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就明确了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地方政府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对解决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税收,繁荣市场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地方政府、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是互相支持,取得三方共赢的局面。其次,城商行一级法人体制带来快速反应的优势。由于经营地域集中,信息传递快捷、决策链短,城商行相对来说具有经营灵活、对市场变化反应快、决策迅速的特点,一般中小企业贷款仅需几日便可完成,与中小企业急迫、频繁的融资需求相适应。再次,受资本实力、人员配备、技术手段等限制,城商行开展大型客户大额贷款存在诸多限制,如集中度限制、资本充足率指标限制、流动性指标限制等,而中小企业为城市商业银行后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符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创新金融服务组织架构。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组织架构基本是以块为主的部门银行设置,实行总、分、支三级直线职能型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也采取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产品一般由总行开发,让后向分行、区域内支行推广;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由支行、分行、总行在各自权限范围内进行信贷审批。这种管理架构以块块管理为主,各级分、支行的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其所在层级的中小企业客户。当业务规模较小,业务种类比较单一时,同一层级的交流可以提高沟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基本可以满足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需要。
随着中小业务发展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在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审批时效、权责界定等方面已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要求。建立新型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多家城商行实践经验来看,有两种模式值得借鉴:其一是采取事业部制,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成立独立的运营单元和利润中心,并成立与之配套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业务专业化程度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其二是多数城商行普遍采用的特色分支行制。总行事业部制是在总行层面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对全行中小企业条线实行垂直管理,这种一步到位的直线改革对于存量中小企业客户较多、业务开办较为分散的城市商业银行,初始阶段会因为业务管理路径、客户关系维护的变更,面临很大的阻力,甚至造成业务流失。如果首先选择个别分支行或地区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再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则可保证组织架构改革的稳步推进,这种方式适合目前尚未进行大规模事业部制改革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较为复杂、中小企业存量客户较多的银行,可选择在某些中小企业经济发达的区域或分支行开展试点,独立经营、独立考核,待试点成功后再向其他地区或分行推广。如徽商银行成立之初,在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五市分别选取1家支行作为中小企业特色支行,运营三年后该模式向全行推广,建立近60家专营中小企业业务的特色支行。
二是细分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细分市场是确定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规划的前提,以包商银行为例,在制定细分市场规划过程中,该行:第一,成立市场规划工作小组;第二,进行市场细分,包括制定市场细分标准和行业客户群选择标准;第三,进行细分市场调研,包括目标市场的市场规模、成长性、盈利性和风险性,以及目标市场开发与本行经营资源配置的适应性;第四,制定细分市场规划,包括客户准入标准,设计产品组合与商业模式,制定授信政策,以及明确营销渠填,进行营销策划;第五,分行上报细分市场规划和批量开发方案,由总行审定;第六,组织实施;第七,对细分市场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与调整;第八,建立细分市场的点评与交流机制。通过市场细分可更好地确定目标和制定营销策略,进一步了解子市场的客户需求,发现新的业务机会,更好地提供中小企业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在对中小企业客户市场进行细分时,城市商业银行应按照各自所处区域经济特征,结合本地区的客户集中度、行业集中度、交通便利程度、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本行的发展目标和风险偏好,确定目标市场。如线上融资产品、供应链金融、跨界合作产品等新兴客户群,以及基于抵押或担保的传统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逐步成为某一细分市场主流银行,提高和完善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手段。城市商业银行针对区域内特色行业,需有效整合中小企业各类资源,搭建交流、共享、协作的平台,为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包括创新融资方式,如传统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多为基于抵押物测算出的贷款,而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则要根据供应链体系之中的小企业群体“第一还款来源”情况,借助核心企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新金融服务还包括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小企业融资担保难存在已久,在创新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可采取应收账款质押、保理、存货质押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融资担保问题。创新金融服务还要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建设,通过设置电子银行部或网络金融部,开办网上银行业务。走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新渠道,积极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扩大中小企业业务的深度及广度,提供线上和线下融合、互通的新渠道。此外,还要加强创新金融综合服务,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还款方式、融资期限、存款结算、投资理财、发行债券承销都可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四是提高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控能力。近两年,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周期因素、行业因素以及地区经济的独特性导致中小企业整体贷款违约率上升,某些银行成为不良贷款的重灾区。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提高信贷风险管控能力,才能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而如何做好中小企业的风险防控?首先,贷前需谨慎选择客户群体。注重对行业的调查,对企业产品市场情况的调查,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人品的调查,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提前预警,只选择与本行战略目标一致的重点营销客户;对于风险较大的企业,可以从授信客户中删选。其次,完善贷款审查机制,针对“中小企业事业部制”组织架构,在风险管控方面,在事业部内部由中小企业风险总监进行管理;在分行内部由派驻风险官,可以审批的专业化程度。此外,审批时可借鉴国外先进的审批技术,如德国IPC公司的信贷技术、美国富国银行的信贷评分卡技术,评估客户偿还贷款的能力。再次,贷后管理要精细化。针对中小企业的客户评级、贷款额度、担保方式等维度综合判断客户的风险程度,并将其分高风险、中等风险和较低风险三个类别,然后根据风险程度制定不同的贷后管理方式。
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找准目标定位,体现差异化竞争优势,创新组织架构,细分目标市场,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手段,提高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控能力,才能实现与中小企业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场定位;治理结构;金融创新
一?前言
1995年,国务院研究决定将脱胎于城市信用社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许多城市重新组建。到2004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有113家,资产总额达16938亿元,其中各项贷款9045亿元;负债总额16361亿元,其中各项存款14341亿元;当年实现利润82亿元;所有者权益577亿元。成立之初,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承接原来城市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同时又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的压力,又适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更加引发了原城市信用社积累的历史风险,不良贷款率按当时的四级分类法高达35%,这样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风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了当时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任务。而在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合作支持之下,经过近十年的时间,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置换剥离不良资产?清产核资?增资扩股等对原城市信用社进行改造,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方政府为处置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历史亏损,已经累计投入财力近360亿元。[1]在经营理念上面,各个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三个服务”方针,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定位与行业竞争问题;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问题;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金融服务的创新问题等。2007年是我国金融业在加入WTO后全面开放之年,在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大举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且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以适应金融业全面开放大格局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制定自身独特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同样是整个银行体系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本文将围绕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对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需解决的三大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
1.城市商业银行应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
我国各个类型的银行在过去的改革中分别形成自己的优势,比如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居民,股份制银行服务于中心城市大客户和居民,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则是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而服务于当地政府。而随着我国整体改革的深入和加入WTO的要求,金融业开放将使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高端客户并且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而在这种竞争面前,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规模?市场竞争能力?公司治理和管理能力及人才储备方面都存在着劣势。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有自己的合理市场市场定位,才能在银行业的竞争中有自己的市场空间。[2]在初组建时,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就把目标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这是从贴近本地市场出发,完善金融服务,其核心是为中小企业服务。
2.城市商业银行把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的原因
(1)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地方城市信用社转变而来,对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信息优势,特别是在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一些非中心城市中,城市商业银行的这种信息优势更是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而在我国目前的企业团体中,中小企业最具活力和成长性,有着管理和体制方面的灵活性,而且很多是高科技高成长性的,虽然其倒闭或者破产风险比较大。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该从大银行忽略了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市场中,发现和培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且风险可控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并建立长远良好的银企关系。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注意立足地方为社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2)国有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原因更愿意对国有企业融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很少出现倒闭这样的问题,而且如果出现还款困难,由于是国有企业最后还有中央或地方的财政为这些企业的债权买单,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更愿意向国有企业进行融资。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放款时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缺乏深入了解作为目标企业的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在这样的情形下国有商业银行往往是采取不予贷款来规避风险。
(3)目前我国银行市场结构的特点也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选择。从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看,我国并不缺乏全国性的大银行,不缺乏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缺的是为当地经济服务的中小银行和为当地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银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出于对风险的规避,在对中小企业和对某些社区包括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上面有着种种的顾虑。而城市商业银行根基于城市信用社,贴近本地区,正可以弥补过去我国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区居民方面的缺陷,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就是前面所述的三个服务,特别是要重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中小企业的扶持。[3]
3.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于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的可行性分析
从国家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看,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推进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和各项金融产品提供也是当前银行业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劣势,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必然要求由某些中小银行来提供,而这在我国目前由城市商业银行来完成则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本身资金小很难与大银行争夺大客户,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可以说是大银行留下的适合城市商业银行这样的小银行生存的空间,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将资金的核心业务定位为服务中小企业。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
城市商业银行是由许多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的,当时出于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考虑,国家规定地方财政持股约在25%-30%左右,单个法人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个人不得超过2%,从而地方政府占有了绝对的控股地位。因此,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和经营层高层管理人员的人选由地方政府决定或者受其影响,甚至于某些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在过去是有地方政府官员兼任的。这样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公司治理结构所体现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及监事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能体现出来。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急待完善。
1.改变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
通过股权结构的改善可以改变上述由于国有股独大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具体的就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包括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战略投资者的引入,由于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直接关系到其股东权益,另一方面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期是比较长的,则必然更加关注所持股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这样将会驱使他们对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督,股东大会的作用就会不再虚设,董事会的成员也不再由政府垄断,公司治理将得到改善。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见表1)。
表1 部分外资参股城市商业银行情况表
银行名称
参股时间
参股机构
参股金额
参股比例
上海银行
1999.09
国际金融公司
2亿元人民币行
5%
上海银行
2001.12
汇丰银行
6260万美元
8%
上海银行
2001.12
香港上海商业银行
1.95亿元人民币
3%
上海银行
2001.12
国际金融公司(增持)
2500万美元
2%
南京商业银行
2001.11
国际金融公司
2700万美元
15%
西安商业银行
2004.09
国际金融公司
5400万美元
12.5%
西安商业银行
2004.09
加拿大丰业银行
5400万美元
12.5%
济南商业银行
2004.11
澳联邦银行
资料缺乏
11%
资料来源:艾仁智.自组织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J].金融研究,2005,(6)。
2.完善董事会的建设和各项功能
一是要健全董事会成员的的产生办法。建立健全董事的提名机制,使股东大会在董事的任免上起决定作用,董事会在银行高级管理层的任免上起核心作用。改变过去董事和银行高管的产生行政化的现象,将控股股东的权力限制在规范行使所有权的范围内,使他们对银行的决策和经营管理只能通过对重大事项的表决权和质询权来体现,而不能直接干预银行的正常经营或通过自己的特殊地位进行于己有利的关联交易。二是要优化董事会的结构,主要是董事的结构要合理,特别是要有董事能够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使董事会在决策时充分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防止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同时要保证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参与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将更能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保障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本身的发展。要引入国内和区域内相关金融?法律?会计财务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银行家作为银行的外部独立董事,增强董事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能力和对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4]三是要建立健全董事会下设委员会的建设,分设提名和薪酬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使他们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以实现对银行的有效治理和科学管理。
3.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的监督作用
要做到监事会独立于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履行义务,必须要求监事会成员只能由与银行无任何利害关系的人担任。同时要对监事的任职资格进行严格审定,由在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充当监事,由独立董事担任监事会的监事长。这样可以全面提高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和效率,在充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银行职工利益的同时,有效地监督银行董事?董事长?行长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尽职情况,在他们损害银行利益时纠正其行为,并对银行的决策和经营管理进行监督。
4.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
一是要加强信息披露。这样有利于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了解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经营业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外部监督将有利于治理结构的改善。二是加强内控制度的完善。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体现职责分离和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作为董事会下设的一个专业部门,以加强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审计力度,充分暴露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经营中的违规现象;加强内部制度的落实,主要是要落实对违规人员的处罚力度,追究相关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在制度的执行上切实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究。
四?城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在资金规模?营业网点?资产质量和人力资源方面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因此应该立足于三个服务,同时还要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活动。创新的动力来自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动机,而创新的源泉来源自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城市商业银行和大银行相比有着对本地经济?中小企业和社区的信息?文化优势,这更是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的良好条件。关于城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城市居民的金融产品创新
作为市民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对社区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助学贷款?个人消费信贷?股票抵押贷款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等金融产品。一是拓展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要加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考核与管理,有效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份额;积极开发个人住房担保贷款?个人保险单质押贷款?非指定住房按揭贷款等个人业务,积极与担保公司合作,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二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选择?有重点地做精做细相关产品和业务。开办各种银行卡业务,使银行卡可以一卡多用。开办网上银行业务,满足社区居民通过网上银行办理公司?个人和基金理财等业务的需求。并开办移动银行业务和推出手机银行业务。
2.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
一是信贷发放要做到五个限制和五个倾斜:限制中长期贷款,向短期贷款倾斜;限制房地产等过热行业贷款,向新型和高技术工业企业倾斜;限制大型企业贷款,向中小及民营客户倾斜;限制固定资产贷款,向流动资金贷款倾斜;限制少数大额客户的信贷业务,向中小企业及个人业务客户群倾斜。这五个原则首先就体现了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小企业的银行的特点。二是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客户集群。在坚持传统的信贷业务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化人才优势,提供包括理财咨询?投融资规划?财务分析等专家型金融服务,与中小企业客户结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认真做好市场细分,面向中?高端客户,推出客户综合理财新业务。[5]
3.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须注意的问题
一是产品创新必须与地方的实际相结合,产品的开发必须与当地的人文经济情况相结合,比如在设计信用卡的服务时就得考虑有的地方中小企业习惯于现金交易的情况等。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价还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价,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程度与承受能力。二是要注意金融创新产品的营销,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营销把产品推向市场。三是在软硬件设施上也要加以创新。提高科技对业务开发?市场拓展的贡献度,整合现有综合业务网络应用程序,建立全面规范?安全可靠?先进的综合网络核心业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唐双宁.实现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J].中国金融,2005,(13).
[2] 刘元等.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与定位回归[J].中国金融,2005,(21).
[3] 向力力.制度变迁:城市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分析[J].求索,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