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化学教学评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讲评课的教学要求
高三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要上好讲评课必须在课前对试题结构、学习能力水平和测试成绩做系统分析,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讲评课才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讲评课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1.宜有详有略、突出重点,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面面俱到会使讲评流于形式而忽视知识的深度和递进性,泛泛而谈则易言之无物,给学习以“炒冷饭”的感觉.必须针对学生实际,讲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讲评前要有所选择,讲什么和怎么讲应心中有数.
2.宜一叶知秋、发展思维,忌一叶障目、就题论题
高考化学考点众多,考题也千变万化,一份测试卷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囊括进来.讲评时,应通过典型的例子,联想到若干相关或相通的其他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扩展思路,启发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这样的讲评才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举三归一的聚合思维能力.
3.宜启发思维、积极思考,忌包办代替、一讲到底
讲评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积极思维,而不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为此要鼓励学习自我探索,发现规律,训练学生讲评课上“二次思维”,以求逐渐过渡到考场上“一次思维”的到位.
4.宜考后速评、趁热打铁,忌久拖不评,有始无终
试卷的讲评应注意及时性,一般测试卷应考试的当天或第二天批改完后就及时讲评,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的.刚考完试的学生对考试成绩和解答未知的渴望都非常强烈,此时讲评效果最好,如考完后试卷久拖不评,就失去了考试的本意,学生犹如面对新题,将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题意,理清思路,理顺关系,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二、实施讲评课的几种有效方法
1.突出重点知识
此适用于单元训练,可明确地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点可以怎样使用,以何种题型出现,知识系统间有何内在联系,例如,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教师在做了必要的精练的讲评后,可指导学生采取归纳法进行归纳,即烯烃、卤代烃、醇、醛、羧酸与酯之间相互转化、反应条件等.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既能使他们的概念和原理的纵向因果关系和横向联系进一步理解,又能使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得以完善,实现对知识的整理、综合和运用.
2.强调思维过程
此适用于综合训练,试卷既有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也有能力状况的测试,二者相互渗透交织.讲评时要把具体题型及学生的考试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讲评,教师首先要有“悟性”,“悟”出学生学习中实实在在的症结及解决症结的方法和途径,要展现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目的是给学生以启迪.
3.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讲评时要求学生再审视题目的特征,抓住本质的东西,然后通过“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的训练,加以锤炼,巩固,发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析:学生解此类题时,对概念理解不准确就会产生思维“误区”,教师针对“误区”可采用逻辑学中导致“悖论”的方法来讲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1)选择题目,设定“误区”,设法让学生自己导致悖论;(2)正确分析,否定悖论;(3)追根溯源,导出正确结论.
关键词:讲评课;主要问题;教学策略一、化学高考复习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高三学生和老师的调查,我们发现化学试卷讲评课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讲评课时间和内容分配不合理
一份理综型高考试卷的化学题目,面面俱到地讲评,至少要两节课,这对高考复习来说是非常“浪费”的行为。这就对讲评课“讲什么”“讲多久”直接会有要求。导致一些老师讲课“遍地开花,毫无针对性和目的性”;还有一些教师讲评只限于试卷上的内容,没有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拓展;也有一些教师讲评太快,没有给学生留一点消化的时间,使学生还是没有真正弄懂。
2.“教”与“学”环节存在脱节
绝大部分的高三化学教师都很负责,每次考试后都能及时认真地阅卷,并大都做了阅卷记载,主要记载各题的得分情况,各题中常见的错误,一些好的解题方法等等,以便讲评时有针对性。一般上课时,先发试卷,再介绍考试的基本情况,接着就开始讲评试卷。讲评时,基本上都是按题目顺序去讲,简单的题少讲或只报一下答案,对重点的题、错误较多的题讲得要多一些。
教室在备试卷讲评课时,主要担心:学生懂不懂?时间够不够用?怕学生弄不懂,往往就讲得多、讲得细,不管学生已懂还是没懂,不管学生喜欢听还是不喜欢听,都要从头到尾讲一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基本被“扼杀”,形成了教师的滔滔不绝,掩盖了学生的模模糊糊。怕时间不够用,所以讲评时就得抓紧,从发卷就开始讲,中间不停顿,很多时候学生还来不及思考清楚就开始讲下一个问题。当然还有一些讲了多遍的题目,学生还错。究其原因,主要是每次试卷讲评时,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基本被“扼杀”,形成了教师的滔滔不绝,掩盖了学生的模模糊糊。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想,讲学生之所需。在交流互动中,在“师生”“生生”合作下“生成”。
二、化学高考复习试卷讲评课的策略
从学生的认知习惯和高考复习的特点来看,高质量上好试卷讲评课,要注意以下几个策略:
1.课前准备策略
考试后,批阅试卷要讲究时效性,第一时间把试卷给学生。重点做到:记录答题情况,统计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相对应的知识点;找出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找出在以往教学中已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找出关系到后继学习的重点知识、重点技能;找出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学生自行改错,寻因,完成未做的题目。
2.课堂讲解策略
(1)善用考试成绩
学生关注自己所得的成绩和班级、年级的名次,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高三的复习阶段,面对考试,大多数学生本身已经有心理压力。如果教师在讲评课上,过多地责备、批评学生,则容易把讲评课变成批评课。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我认为在讲评课上要重视鼓励的作用,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多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尤其对于那些学困生,教师更应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建议在讲评课开始时,先公布一下全班的平均分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让每位学生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找到更多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确实退步较大的学生,课前先通下气,了解下问题出在哪里,提醒他们讲评课要特别注意的题目。
(2)既重视方法又重视思维
有些教师讲评试卷只提供正确答案,而不重视对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技巧加以指导;只满足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不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得不到新的启发、思考与收获,往往会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局面。“教,是为了不教。”讲评重点在于指导,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和训练思维:①怎么做出来的?解题采用的方法;②为什么这样做?解题依据的原理;③为什么想到这样的方法?解题的思路;④题中有哪些细节或隐含的条件要引起注意?审题的注意点;⑤本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解题的特色;⑥题干条件可以改变吗?怎样应对变化;⑦我为什么会错解?错误的原因和避免出现错误……真正使学生思而有益、想而有获。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化学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讲评过程,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讲评课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知识但评讲内容决不是原有形式的简单变复,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
(3)重视学生的参与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抱怨:“我在前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没有什么反应。”这是因为教师没有调动学生这个“主角”的积极性。学生一味被动地听讲,难以达到学习的兴奋点,从而降低了听课的效果。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发展。”因此,在讲评课中,教师要把学生从“听众”变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可以采取如下形式:第一,让学生当讲评的”小老师”;第二,让学生互编矫正性练习题。
3.课后落实策略
(1)课后的落实消化环节
试卷中出现的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不是靠一节讲评课就能解决和落实的。为了切实提高讲评效果,教师必须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应在讲评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清理并消化失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本,将试卷中错误的编制成错题卡(如下表所示)。同时,教师可事先根据讲评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答题易错点设计一定的课后练习,以达到落实和巩固的目的。
学生个人错题卡
■
(2)自我反思,调节教学
一、在试卷讲评课中要注重抓好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基本环节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注重化学学习的难点,却忽略了基础知识与概念的掌握与运用,导致在解题中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清晰而经常出现误区.学生往往从分值的角度分配学习与练习的时间,由于概念类题目的分值相对不大而忽略了这一类题目的分析与训练.但学生却没有发现基础知识是综合性题目解决的基础与关键,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解题中会寸步难行.因而,我们在进行试卷分析的时候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有重点的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基础知识学习的任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化学学习理念.
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2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我们在对这类基础性题目在进行试卷评价教学的时候要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以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这类概念性的题目产生足够的重视,为学生的解题提供保障,并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注重综合性知识的总结与分析
初三化学教学不同于前几年的教学,它是一个知识综合运用的阶段.在训练的时候学生会遇到很多综合性问题,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这类题目.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化学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初三学习阶段是对之前化学知识的总结运用阶段,试卷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化学学习体系.因而,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的时候要注重对这类综合知识进行分析与总结.
例3取13.8 g R2CO3(R为未知金属元素)固体完全溶于水中得到100 g溶液,加入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32.4%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沉淀19.7 g.向所得的滤液中加入2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刚好变为无色.请计算: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最后所得R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1)碳酸根离子是-2价金属元素R的化合价为+1价,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2CO3+Ba(OH)22ROH+BaCO3
R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n=138
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39
(2)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钡的质量为x, x=17.1 g,则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52.8 g.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的生成物质量为166.6 g则滤液质量为146.9 g.
可得ROH的质量为11.2 g,生成的RCl的质量为14.9 g.
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7.8%.
在这类题目中综合了几个化学知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要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时就是为学生建立一个综合性解题理念的过程方便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分析理解.
三、试卷讲评要从问题出发,寻求解决方法
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的时候要有重点、有主次的进行讲解,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仅仅应当把学习重点放在难题上.同时我们应当从试卷中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与误区进行重点的解释与分析,这才是我们进行试卷讲评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试卷出发总结问题,试卷是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配的有效依据.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的时候要从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出发进行点评,这使我们充分提高教学的效率,建立高效化学教学课堂.
习题讲评课毕竟不是新课,学生对所运用的知识不是不知道,而是觉得零乱,在解题中不知如何应用。在讲评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习题的内在规律及纵横联系,使学生能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因此,讲评前有必要组织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与整合。例如,在讲解“元素化合物”的习题时,可以把相关元素的反应网络图展现给学生,通过提问有关性质或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形式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讲评之前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工作,既可以充分地反映教学效果,及时地发现教学漏洞,也可以借助这些数据来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稳固的学习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突出重点,对症下药
面面俱到、眉目胡子一把抓、平铺直叙、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等现象是导致习题讲评课效率不高的常见因素。因此习题讲评课应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注重方法引导、激发学生参与”作为课堂的主题。
第一,习题讲评应重在点拨思路、传授技巧、重视解题方法的研究。积极探讨解题技巧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尤其是在考试时能够起到节约时间、争取主动的作用。
第二,习题讲评应注意变式训练,从不同角度挖掘题目内涵,进一步拓展知识。如改变原题的条件或结论、改变关键数据、变换提问方式、把题目设计成要求不同或难度不同的题组等,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能给学生创造再训练、再提高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讨论反思,补充练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 习题讲评
习题讲评课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一般包括作业与练习讲评、单元测试讲评、期中期末测试讲评等。它的主要功能是矫正学生在答题中所暴露出的总问题,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起着巩固、完善、深化的重要作用。
一、讲评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习题讲评课中教学目标不明确会导致重讲评轻反馈、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教师对讲评的内容和方法不做深入的思考,对讲评课中要复习巩固什么知识、掌握哪些方法与技能、学生已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讲评应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却缺乏了解。
2 教学方式单一
习题讲评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学生很少有讨论、思考的时间,自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更谈不上把讲评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初中阶段的学生初学化学时是非常有兴趣的,为什么到后来就只对实验感兴趣了呢?大量乏味的讲评课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3 缺少方法训练
教师如果把讲评课堂的重点放在知识上,缺少思路分析。没有思维过程的展现,学生就得不到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训练。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控制变量、科学探究等。初中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方法训练,没能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仅凭“题海战术”是不能举一反三的,就算讲评再多也不会有明显效果。
4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习题讲评课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出现一些无效行为,如详略不当、对学生的问题和兴趣置若罔闻、随意中断学生的讨论、思考等。初中学生本来是非常善于表达、善于表现、非常有学习潜力的,如果我们教师长期漠视他们的需要,他们还能持续保持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吗?
二、讲评的几种有效做法
1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化学讲评课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反馈信息的准确度。因此教师要对讲评内容中的难题和容易题作统计,大部分学生会做的题可以不讲或稍作点拨。大部分学生不会做的题则要重点研究,了解学生受阻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对讲评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类,通过讲评,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果学生有更巧妙的思路或解法,还要及时在课堂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此外,教师还应在讲评之间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的讲评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能透过题设情境,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开放式、发散式讲解,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设计。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交往。因此讲评要给学生参与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尤其是初中学生更要培养和鼓励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即使学生的思维有误,也应该鼓励他们尽量表达,只有在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才会有领悟、有收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很多方式,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改错、学生自行讲评或师生互讲;学生多想多讲、教师少讲精讲;谁错请谁讲,其他同学生适时纠正补充;谁会请谁讲,教师及时鼓励;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错误原因、自己总结知识点、自己总结方法和技能;自己编写弥补性练习等。教师只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主动性、创造性、可发展的人,在课堂上给学生自,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 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初中学生好表现,喜欢被表扬,总想引起教师、同学的注意。根据他们的这种心理。教师要善于欣赏学生,在讲评过程中既要赞扬学习好、进步快、思维敏捷的学生。更要鼓励那些敢于改错、努力争取进步的学生。通过在讲评中对学生不遗余力的赞扬、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兴趣,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觉得教师可敬、可爱,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1、对化学评课的总原则的思考:即评课目标与手段相一致 ,评课观念与行为相协调 ,评课效果与效率相统一 ,评课量的方法与质的方法相结合。
2、对化学评课的类型的思考:化学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
3、对化学评课的基本结构的思考:评课有很多的参照系,评课的角度是很有价值的,若角度丰富,则评课会更丰富,收获也就更大。评课可以有常规分析,但是常规分析还只是处于一种描述性的水平,研究特点弱。我们提倡做结构性分析,同时还可以做局部或专项特色分析。结构性分析具体包含:
⑴、对学生学习的思考:归于一句话就是:我们希望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生有什么样的认识?他的认知起点在哪里?他们认知的关键点与障碍点及认知分化点在哪里?这就是我们给学生搭梯子的过程,即是:教学效果。⑵、对于学科内容的思考:内容的价值是什么?应用价值是什么?同时,要树立单元教学内容价值。⑶、对课堂教学的思考:知识逻辑 问题线索 认知脉络,不仅有利于评课,更有利于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在哪里发现学生的认知脉络比较困难,我们就尝试换位思考,或者进行调查、检测等,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有了认知脉络,我们就可以寻找问题线索,即:问题的切入点、情景等。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不少同行往往是这样进行习题讲评的:拿起习题,从第一题起,逐一进行透彻分析讲解,直至得到最后的标准答案,经验丰富的教师还能讲解出多种解题的方法,也能对解题过程作出精要的经验总结。不能简单的断言,如此进行习题讲评课是不好的。因为这样的课堂至少会让学生觉得:教师讲得极其精彩,且自己完全听懂了。若是静下心来细致的品味,却也能发现:整个课堂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而学生的“台词”太少,时间稍长,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尤其是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更易瞌睡;尽管学生能将教师的分析听懂,似乎也理解了,但是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往往还是措手无策,究其缘由是,学生只是听明白了教师对自己的思想的阐述,而并没有将此种解题能力嫁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形成能力;如此讲评习题还不易表现出,针对不同学生的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学生为中心的,强调学生在某种情境下形成认知冲突——已有知识与待解决问题间的矛盾。冲突诱发动机,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能力。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养了一只猫,猫病了需要服药,而猫不喜药的味道,死活不肯吃,于是主人便把药研成粉末再拌上少许辣椒面,抹在猫腚上,在辣椒的刺激下,猫不停舔食腚部,从而将药服下。故事很粗俗,道理却很通俗。无论是新课的教学,还是习题的讲评,若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并形成能力,强行的灌输是做不到的,唯有创造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并通过思考形成能力。基于此般认识,本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处理习题讲评课的模式,介绍给同行们,供借鉴参考。
环节一:给出参考答案,调查完成情况,反思解题过程。
例如: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稀释成30%:若加水,则所加水的质量为;若改加10%的硫酸,则所加的质量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要求:5分钟内完成。
时间到后,我将答案写在黑板上:226.7g ;340.0g
【要求】对照黑板上的答案和自己所做答案思考:
1、有何差别?
2、如何计算?(时间限定1分钟)
小组调查:约70%的学生进行了计算,其中在书写时有少数人忘写单位或是在第二个数据忘取小数;仍有30%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
如此安排的价值有这样几点:第一,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既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易引发学生瞌睡;第二,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做错的学生敢于举手告诉老师,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环节二:学生讲评,教师协助,给学生创设展示的舞台。
请两至三名学生到讲台,将计算的过程写在黑板上,并作简要解说,指出解题的关键。
解:稀释前溶质质量为 100g×98%=98g;依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求得
稀释后溶液质量为 98g÷30%=326.7g;
所加水的质量为326.7g-100g=226.7g。
解:设所加水的质量为x,依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有方程:
100g×98%=(100g+x)×30%
解得 x=226.7g
其他学生仔细阅读以上两名学生的解题过程,并思考:1、自己能否理解?2、此两种解法有何共同处?
在此环节中:学生参与板书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对不同解法进行思考,有利于提升能力;其德育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合作。
环节三:巩固拓展,提升能力。
论文摘要:为了促使化学课堂教学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必须拥有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本文介绍了制定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理念和评价指标等,突出了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新课程需要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指导思想,构建新的教师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创立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包括专家评价)在内的量化和质性(即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教师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使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成为教师、学生以及评价者等课堂教学参与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共识的过程。为此,笔者对如何构建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进行了探索。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适应这些变化。
1.为学而教,以学评教。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会在学生方面得到体现。在“为学评教”问题上,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在“以学评教”问题上,着力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既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更要把评价重点放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所起的作用之上。
2.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不但应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的落实,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思考,关注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评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在能否及时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所做、所说、所想,能否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和感受到了什么,能否为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
3.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先导。教师的角色应由重“教”向如何指导学生去“学”转变,由简单地呈现教材内容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传统或现代教学媒体,也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整合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能否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宜的学习方法指导,能否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是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的重要方面。
二、课堂教学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
课堂教学各项评价指标着重考查教师的教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
1.听课者(同行或专家)评价内容。
(1)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指标。
*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开放的教学观;坚持学科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及整合;坚持不断探索与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学科功底——学科教学基本功(实验操作、粉笔、铅笔、普通话、简笔画,恰当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本学科相关知识水平及教师自身习惯与能力;创造性地理解与把握教材的能力;知识传授准确无误。[
*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教师注重自己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其次,现代化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而且要体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任务——根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落实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重基础,学科特色明显。
*学习动力——创设和提供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善于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直注意引导和调动学生,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科学方法——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重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育。教学过程体现问题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与探究。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表达交流。
*人文关怀——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激励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均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2)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指标。
*活动广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中的动脑、动手、动嘴、用眼等情况,另一方面是学生参与的广度。
*参与方式——学生参与方式多样,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群体间的交流协作、动手操作等。
*学生状态——浓厚的兴趣、较高的热情、饱满的情绪、强烈的求知欲。
*活动时间——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科学探究的时间。
*学习品质——善于倾听,很好地与他人沟通,能质疑发问,敢于表达不同想法和观点。
*参与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力发展趋向的形成。
*生成状态——学生学习中的投入、认识提高的情况;是否伴有满足、成功、愉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学生的个性是否得以显现。
2.上课教师自评的指标。
*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科学方法教育的情况。
*落实情况——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落实知识,提升能力的情况。
*教学创新——利用学科特色,进行价值观教育和教学中的创意突破情况。
3.学生代表对学习效果自评的指标。
*知识与技能——主要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已较完整地学会了所学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过程,所用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本人的实际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参与程度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情况。
三、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使用和结果表述
1.课堂教学评价流程。
*评课者熟悉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研究和阅读教师教案,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
*运用座谈会或书面检测等方法进行课后测验与调查。
*评定课堂教学评价表(附件略)各项指标的达成等级。
*对等级赋值计算。
*写出评课意见并反馈。
2.数椐处理和结果表述。
对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用等级赋值方法计算后,再用等级表述评价结果。
*指标得分计算:
评价指标的等级赋值为优:95分、良:80分、一般:65分、差:50分。
指标得分=等级赋值×权重。
*评课总得分:总分=∑指标得分(所得总分按照四舍五入取整数)
*评课结果的等级表述:总分在95~86分为优、85~71分为良、70~56分为一般、55分以下为差。
*评课结果的定性描述。
3.评价方案的应用拓展和反思。
*本评价方案不仅适用于化学学科,若对指标、指标权重进行微调,还可用于大多数文化课的课堂教学评价。
*本评价方案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由听课者进行“他评”,执教教师和上课学生进行“自评”,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对评价表的统计处理建议用MicrosoftOfficeExcel进行处理,能更迅速准确。
参考文献:
新课程需要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指导思想,构建新的教师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创立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包括专家评价)在内的量化和质性(即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教师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使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成为教师、学生以及评价者等课堂教学参与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共识的过程。为此,笔者对如何构建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进行了探索。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适应这些变化。
1.为学而教,以学评教。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会在学生方面得到体现。在“为学评教”问题上,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在“以学评教”问题上,着力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既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更要把评价重点放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所起的作用之上。
2.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不但应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的落实,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思考,关注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评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在能否及时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所做、所说、所想,能否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和感受到了什么,能否为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
3.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先导。教师的角色应由重“教”向如何指导学生去“学”转变,由简单地呈现教材内容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传统或现代教学媒体,也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整合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能否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宜的学习方法指导,能否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是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的重要方面。
二、课堂教学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
课堂教学各项评价指标着重考查教师的教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
1.听课者(同行或专家)评价内容。
(1)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指标。
*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开放的教学观;坚持学科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及整合;坚持不断探索与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学科功底——学科教学基本功(实验操作、粉笔、铅笔、普通话、简笔画,恰当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本学科相关知识水平及教师自身习惯与能力;创造性地理解与把握教材的能力;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教师注重自己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其次,现代化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而且要体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任务——根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落实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重基础,学科特色明显。
*学习动力——创设和提供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善于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直注意引导和调动学生,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科学方法——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重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育。教学过程体现问题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与探究。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表达交流。
*人文关怀——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激励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均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2)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指标。
*活动广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中的动脑、动手、动嘴、用眼等情况,另一方面是学生参与的广度。
*参与方式——学生参与方式多样,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群体间的交流协作、动手操作等。
*学生状态——浓厚的兴趣、较高的热情、饱满的情绪、强烈的求知欲。
*活动时间——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科学探究的时间。
*学习品质——善于倾听,很好地与他人沟通,能质疑发问,敢于表达不同想法和观点。
*参与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力发展趋向的形成。
*生成状态——学生学习中的投入、认识提高的情况;是否伴有满足、成功、愉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学生的个性是否得以显现。
2.上课教师自评的指标。
*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科学方法教育的情况。
*落实情况——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落实知识,提升能力的情况。
*教学创新——利用学科特色,进行价值观教育和教学中的创意突破情况。
3.学生代表对学习效果自评的指标。
*知识与技能——主要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已较完整地学会了所学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过程,所用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本人的实际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参与程度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情况。
三、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使用和结果表述
1.课堂教学评价流程。
*评课者熟悉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研究和阅读教师教案,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
*运用座谈会或书面检测等方法进行课后测验与调查。
*评定课堂教学评价表(附件略)各项指标的达成等级。
*对等级赋值计算。
*写出评课意见并反馈。
2.数椐处理和结果表述。
对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用等级赋值方法计算后,再用等级表述评价结果。
*指标得分计算:
评价指标的等级赋值为优:95分、良:80分、一般:65分、差:50分。
指标得分=等级赋值×权重。
*评课总得分:总分=∑指标得分(所得总分按照四舍五入取整数)
*评课结果的等级表述:总分在95~86分为优、85~71分为良、70~56分为一般、55分以下为差。
*评课结果的定性描述。
3.评价方案的应用拓展和反思。
*本评价方案不仅适用于化学学科,若对指标、指标权重进行微调,还可用于大多数文化课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课观念存在着误区
评课主要包括教育专家、行政领导和其他教师的他评和教师自我反思的自评。合理科学的评课活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活动质量,但在实际的评课活动中却存在许多缺陷。第一,评课环节存在着课堂提问的人数越多和回答正确率越高课堂效果越好的评课误区。课堂提问主要起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但是课堂提问的人数并不能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甚至不合理地多次提问或者提问设置不符合课堂教学结构设置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质量,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第二,评课不应将学生课堂回答正确率作为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由于将学生回答正确率和教学质量挂钩,一部分教师忽略了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往往提出针对性和目的性强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提升。
2.课堂评价标准存在误区
现阶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影响课堂教学因素和教育理论,这就导致了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具有种种不确定因素,评价标准上存在着缺陷。首先是化学教学评价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往往将概括性和最终总结性的评价视为关键,而忽略了评价所具有的激励作用。其次是化学教学评价标准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和随意性。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往往比较模糊,评价较为随意,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使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活动难度增加。最后,由于我国的化学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理论,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不利于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活动开展。
3.评课操作缺乏科学性
在实际的评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操作。一是评课变成了例行公事的表面工作。在实际的评课过程中,由于领导听课的频率过高和无法及时地开展相关评议工作,使评课流于表面形式。与此同时,评课过程中往往重视好的方面而忽略对错误方面的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评课的价值。二是评课过程中缺乏评议热情。在实际的评课中参与人员往往是领导和骨感教师,评议的过程并不热烈甚至出现被动发言的情况。三是评课过于以偏概全。这主要表现在听课过于流于表面而忽略对系列课程或者这门化学课程的持续听课的检验过程,这导致了专家很难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高中化学课堂评价相关对策
1.形成科学合理的评课观念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学习效果和教师课堂教授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形成科学合理的评课观念。首先是在听课过程中做课堂观察记录,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分析存在的教学问题。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问题次数是否符合教学进度和目标,避免为提问而提问。最后,在评课过程中应重视课堂提问问题的质量,重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
由于评课标准存在许多缺陷,因而在实际的评课过程中应当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基础上,评课不仅要注重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规划的评价,而且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评课应根据实际的听课记录进行有效分析和提出建议。
3.注重分析探讨评课
首先,听课活动过程应更加合理。听课具有延续性,即听课不应当仅仅是两三节课就完结了事,而是要进行相应的课堂追踪以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课堂教学参考,从而提高评课的科学性。其次,评课时应当充分调动评课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得到建设性的意见。与此同时,听课后及时整理分析,以便系统了解其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从而促进评课更好地进行。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ed3rx4fxras评价?这是我们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根据对有关新课程及课改精神的粗浅认识,浅谈一下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因素,希望能抛砖引玉。首先我们要明确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依据:化学是以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学生因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获得化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化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而这个s据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它应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细化为五个部分,即: 1、教学理念。 2、学科思想; 3、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 4、教学过程; 5、教学效果。而这五部分就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的评价五要素。
所以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就是对这五部分的评价:
1.教学理念
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诸多,如:“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等。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呈现方式可多样化,教学理念要贴近生活实际。
2.学科思想
教学中需渗透学科思想,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广泛联系。化学学科思想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1、强制弱的思想:如:金属的置换、非金属的置换、强酸制弱酸、强碱制弱碱、氧化还原反应的两强生两弱。沉淀的转化(易溶物质制难溶物质)2、相生相克的思想:如:酸碱相克、氧化剂还原剂相克(特殊:歧化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相克(非金属间可以相克、但金属间形成合金) 3、守恒的思想:包括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用于一些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4、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1)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3)化学键、分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5、平衡的思想四大平衡体系: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等等。学科思想并不只是语言文字的书写、答题来体现,而是通过学生的细节,特别是在学生的课堂活动中来体现,是可以逐渐渗透并积累起来的,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3.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教学目标分为预设的教学目标和生成的教学目标。通常教案中设计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为预设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的主体,教学目标的制定并非是空洞的,并不仅仅是形式上以教材为基础,更多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要注意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生成的教学目标往往被忽略。生成的教学目标,就是在预设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上,生成出一些新的教学目标。例如: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的升华等等,都属于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目标。评价要注重预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否统一、全面、准确、恰当;看预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中是否有新生成的目标。评价时注重生成性的目标,生成为先,但生成与预设并重;把握预设目标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量体裁衣,灵活运用,要看学生、看教材、看课标。不能机械的套用三维目标,要以过程方法为主线,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渗透其中。情感态度目标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强求一堂课“三维”目标全部达到。
4.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重在强调学生的参与,所以我们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学生交流合作,是否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是否活跃而顺畅,活动进行是否有序,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是否有着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是否有良好的学习及合作氛围,也是评课的关注点。教学思路要由现象到本质。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探究的欲望来源于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来源于对现象的观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一种适度的紧张感,对探究结果充满好奇,并且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化学课堂的学习使学生能各尽所能、学有所得,感到踏实与满足,并对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感到轻松与期待。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评价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38-01
近些年以来,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及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随之得以显著发展。从总体上来看,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是有着较强系统性的一项工程,广泛的涉及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的改革、课程体系的变革、教育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的转变等内容,其中,实施课堂教学的方向标就是教学评价问题。自从我国各个省份开始开展新课程以后,相继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新课程大力提倡的是改变及革新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要想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机转变,那么就首先创新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由此可见,研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 实施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因素
1.1 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可知,高中化学教师在探讨“对一节化学课如何加以评价”的话题时,首先想到的基本上均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及反应,在接受相关培训以后,化学教师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尤其是化学教师更为关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充分表明“以学评教”的新型评价思想的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有效的说明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已经深刻的意识到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和重要性。
1.2 已形成有参考价值的评价标准
可以肯定的是,高中化学教师心中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在实施新课程以前,高中化学教师通常均会接受化学教材的培训及新课程的“课标”,对化学教材体系及化学课程目标有着一定的了解。同时,化学教师直接参与到实施新课程的进程当中,对此过程有着相对较深的感悟与体验。化学教师所提出的一堂化学课的评价标准有机的将化学教学实践和新课程理念融合起来,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对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研制的过程中,虚心的听取化学教师的建议和意见。
2 强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
2.1 重视教师的理论培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教育部门及学校管理者应当尽可能为教师创设教育教学理论培训的机会。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理论学习不但有助于教师正确课堂教学评价观念的形成,还有助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及指导作用。
2.2 发挥评价功能,明确评价目的
高中化学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首先应当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加以评价,在将清晰的评价功能定位做出的前提下,将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加以开展。应当明确的是,传统固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并非与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学相符合,因此,化学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应当认为的将符合教师发展、适合学校学情、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评价模式人为的开创出来。
2.3 构建健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制
学校管理者应当将健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制尽快的构建起来,使课堂教学能够切实的与化学教学实践相融合。课堂教学评价应当真正的成为教学工作管理的有效工具及可靠手段,同时,将其作为化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常规性的一种活动。学校则应当合理的分配和统筹规划化教学时间,在充分的确保正常的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下,积极的对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加以开展。
2.4 倡导教师的自我反思及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以后,往往课堂教学时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学校应当大力的倡导化学教师反思和评价自身的教学开展成效。由于教师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及反应,并且较为清楚的知道课堂教学哪里有问题,哪里是成功的。通过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的评价,能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提高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且对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发展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2.5 增强化学教师的学科意识
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明确的定位所教授的学科价值,不但要正确的理解化学是什么,而且还应当清楚化学学科的价值及特点所在,更需要指导化学知识的学习,明确对学生今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只有深层次的理解化学,消除对化学学科的片面性认识,教师才可以较为准确的对化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加以切实把握,才能够以正确且全面的态度将化学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做好,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够很自然的为了发展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展开化学教学。
2.6 在实践中正确实施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按照一定的价值观而展开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所以,在将价值判断做出时,价值观念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对同节化学课,通常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因此,在将符合课程改革理念以及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课方案建立以后,此方案是否能够将其自身的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发挥出来,促使课堂教学可以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其重点在于评课方案的实施,在于教师自身的价值观能否与评价原则、评价目的、评价指导思想相统一。所以,对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应当对评课的实施进行重点探讨和进一步研究,尤其要研究教师的评课手段、评课方法,并且强化教师的统一认识和理论学习。
3 结语
总而言之,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便逐渐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界热烈探究的一个重点话题,并且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及其实施均相继发生诸多变化,因而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革。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长期忽视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停滞不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积极的响应时展及教学改革的号召,不断的强化课堂教学评价,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冰心.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4):94-97.
[2] 谭世欢.成长记录袋评价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71.
高考复习教学离不开知识的回顾和应用两个方面,习题讲评课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它兼有知识回顾和应用两方面的功能,尤其需要精心设计和讲究教法的课型。但在实际教学中,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往往被忽视或误解。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常态下(非公开课、观摩课等)的高考复习习题讲评课还存在许多不足:
(1)课时无计划性(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的习题讲评课的安排);(2)习题选择盲目性(对习题的题量、题型、难度没有认真分析研究);(3)教学方法的随意性(教师只读答案,学生自己核对、纠错;或按顺序讲题,哪些题目要讲没有认真选择;或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不重视师生的互动,不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习得);(4)讲评内容的片面性(习题讲评课本应包含“讲”和“评”两个部分,但实际教学中常常只有“讲”没有“评”);(5)教学主体的单一性(由教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此外,有些教师将习题讲评课变成批评课,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过多批评、责备,使学生缺乏安全感,情绪紧张、无心听课、思维迟钝。鉴于习题讲评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对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做一些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讲评课的质量和效益。
2 高三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
高三的习题讲评课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功能与价值。表现在:
(1)了解、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安排和要求。这是习题讲评课所承载的最直接的功能和价值。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当下及前面所复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及时解决学生纠结于心的困惑。例如,对原电池的复习,通过知识的回顾,学生可以很快熟悉经典的铜锌电池的工作原理,但对于铅蓄电池、复杂的燃料电池或其他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与技巧,则无法快速掌握。这时,通过专题的练习、讲评,才能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给予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的学习最终是为实践服务,知识掌握得如何也只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得到检验和证明。例如,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和规律后,通过“设计实验探究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的习题,就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对氧化还原理论掌握的情况。再如,利用“氯碱工业中饱和食盐水的精制、电解海水制镁”的专题练习,可以使学生对离子反应规律、物质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电解原理、物质制备等知识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化学反应原理》是学生复习中普遍感觉比较困难的部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化学理论及其应用价值的抽象性造成的。例如,化学平衡观是化学理论的重要观念之一,也是自然界中普遍遵循的法则,但学生仅从可逆反应的理论学习中其实很难真实体会到化学平衡观的重要应用价值。如果结合工业合成氨有关的练习进一步分析、体会,情况就大不一样。再如,对化学平衡状态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难点,借助福建高考的一道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则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实质的理解,考查的角度非常新颖、别致,构思非常精巧。通过评讲该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宏观特征做如下拓展: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体系中,若某个物理量是变量,当它不再变化(恒量)时即为平衡状态[个别特殊情况例外。如,容积可变的体系发生反应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体系的压强,各物质的浓度都在变化,但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4)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逻辑关系链。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反思,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把化学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自主串成线、结成网,形成有丰富内涵的知识体系。如通过有气体参加的实验综合题的习题课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该类题型的思维流程,自主建构知识关系链。如图1所示。
【关键词】恰当构建;教学平台
教学平台是教师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设立的,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台阶。数学教学中,恰当地构建和利用数学平台,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本人结合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就如何恰当构建数学教学的三级平台,发表一下自己的初浅看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准确把握大纲要求。构建知识平台 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是学生的主体学习内容,对学生而言,都是全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难度,有时需要教师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巧搭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发现,获得成功。
例如:对平方差公式(a+b)(a-b)=a2-b2。大纲的要求是能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其侧重点在计算上,但实际教学中,智力偏低的学生很难达到要求。此时,我们应为学生搭建一平台,先侧重对平方差公式模型的构建,淡化对计算结果的追求。在学生认识平方差公式模型的基础上,先按要求练习下面一组习题。
(1)(3m+2n)(3m-2n) (2)(b2+2a3)(2a3-b2)
(3)(-4n-1)(4a-1)(4)102×98
在(1)中判断公式中的“a”是3m,“b”是2n,则(1)式可变为(3m)2-(2n)2,重在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构成。将(2)先调整为(1)的形式,(2a3+b2)(2a3-b2),进而判断,“a”是2a3,“b”是b2,在调整中弄明平方差公式的实质。抓住实质,改造(3)式为-(4a+1)(4a-1),再让学生判断“a”、“b”。在(4)中引导学生挖掘题目中隐舍的模型,创造性运用平方差公式。上述练习,重在对平方差公式模型的建立,淡化了对计算结果的追求,把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科学地融合,化解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在学习中获得和成功。
2 充分利用实验操作。构建实践平台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寻找隐含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发现,在发现思考中增强学习兴趣,激发了全体同学积极参与的热情,开辟最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设计这样一个学案,本节课一开始,我请全班同学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并动手将等腰三角形纸片两腰叠在一起。要求每个同学在操作中细心观察、猜想、测量模型中线段、角等关系,并将发现的结论写下来。经过全体同学的动手、动口、动脑筋积极思维,不难发现“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证明两角相等?(寻找全等三角形)图中没有全等三角形,又如创设(作辅助线)思维的起点在何处?(从折线中的折痕得到启示)于是可作三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这里实践是学生思维的平台,拆痕的出现,为探索证明方法提供了依据,使辅助线的作法水到渠成,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了然于胸。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践平台,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真正把学生推到主置上,主动获取知识。
3 巧妙设计开放习题,构建创新平台
开放习题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发现,体验成功,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