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通信工程的定义范文

通信工程的定义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通信工程的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通信工程的定义

篇1

关键词:无线定位系统 移动通信工程数据处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E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尤其体现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利用无线通信和参数测量确定移动终端位置,以及汽车导航、手机跟踪定位无线定位系统的应用。人们可以随时进行各类信息的查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获取移动位置信息的定位技术及其定位系统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卫星定位是无线定位系统的核心,无线设备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用户手中相应的设备读取信号给出的位置。无线定位技术源于军事战争用途,配合军队的协同作战和位置报告。但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逐渐重视定位技术,根据提高的用户要求,手机应用中加入了无线定位技术,人们可以任意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了解周边情况,这使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但是事物总有利弊,其优点明显,缺点也不小。无线定位技术可以让不法犯罪分子得到无限的便利。因此,无线定位系统的应用要符合国民的需求,国家安全的需求,国际社会的要求。

一、无线定位系统概述

定位通常是指通过一些手段确定物体或人物的位置,而无线电定位就是卫星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相位、时间等参数,通过多颗卫星的联合测定,以特定方法计算目标的位置。

定位系统通常的应用范围主要有飞机、舰船,以及军事用途等专用目的,作本文列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定位系统,包含有瑞典的Loran-c, 英国的Omega, 委内瑞拉的Tacan, 埃塞俄比亚的Radar及英国的VOR/DME系统等。195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民用技术被转化和引入军工产品,比如现在出现的自动车辆定位(AVL)系统的无线定位系统,以及google正在开发的自动导航系统,他们在公共交通管理、货物运输、公安追踪及出租车调度等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的建设,特别是4G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全面取代了第一代模拟无线通信系统,通信网络运营成本正在逐步降低,出现了各种套餐,及赠手机的多个营销活动,使用户的负担下降,这极大地推动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TDs-CDMA和Tc-LTE用户的数量增长迅速,这些用户对于定位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酵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评判不断的提升,公共安全、紧急呼叫、出租调度等服务业的要求,定位服务对社会各阶级和各层次的人们充满巨大的诱惑力。

虽然目前基于蜂窝移动网的定位系统结合各种最新技术,能够提供越来越高的精度,但是当需要定位的物于建筑物内部,如办公大楼内,其定位精度就明显下降了。因此,必须研究新的室内定位技术以弥补GPS的不足。目前,常见的技术有IEEE 802.11为代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红外技术、超声波技术和RFID技术等,它们已能够在室内达到10米以内的定位精度。

二、蜂窝移动网的无线定位

1. 基于时间的定位

它是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到多个接收机的到达时间(TOA)或时间差(TDOA)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TDOA算法是对TOA算法的改进,它不是直接利用信号到达时间,而是用多个基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来确定移动台位置,与TOA算法相比不需要加入专门的时间戳,定位精度也有所提高。TDOA值的获取一般有2种形式: 第1种形式是利用移动台到达2个基站的时间TOA,取其差值来获得,这时仍需要基站时间的严格同步,但是当两基站间移动信道传输特性相似时,可减少由多径效应带来的误差。第2种形式是将一个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与另一个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从而得到TDOA的值,这种算法可以在基站和移动台不同步时,估计出TDOA的值,由于实际应用中,往往很难做到基站与移动台的同步,所以利用相关估计得到TDOA值,再进行定位计算能获得较高精度。

2. 基于场强的定位

该算法是通过测出接收信号的场强值和己知的信道衰落模型及发射信号的场强值估计收发信端的距离,根据多个距离值就可以得到目标移动台的位置。一次场强测量把移动台锁定在以基站为中心的轨道上,圆的半径由场强值确定,一般通过3个基站就可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

三、蜂窝网定位业务的应用

1. 紧急救援

紧急救援时无线定位技术应有在移动通信工程中的一大创举,其应用大大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以往人们报警后都要详细的说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而无线定位技术应有以来,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了,只有用户手持移动设备具有位置服务功能,拨打电话的同时卫星就会定位用户所处的位置,这就给救援人员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其在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 车辆导航和智能交通系统(ITS)

ITS中涉及到大量对车辆的定位处理,过去专门设计了AVL系统,为此要占用宝贵的频带资源,花费大量的硬件投资。移动通信网提供的位置服务能满足山区和城市商业区的车辆导航和跟踪,只要为每一辆或每一列需要导航和跟踪的汽车或列车安装一个移动车载台,并提供较好的基站覆盖。然后,通信网再为这些车载台提供位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通信网本身传输给负责交通管理的调度中心,就可以快速地在车和调度中心之间建立协调的运行管理和导航,从而取代AVL系统。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已经开始提供该项功能,给出租车调度系统使用,使用手机预定出租车的用户不必提供当前的位置,系统直接将定位结果送达调度台和应答的出租车。当然,在高楼林立的发达城市,准确的使用该系统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无线定位技术作为一种高端的科学技术,无线定位系统包括需要定位的设备或源、定位信息接收装置和定位系统几部分。在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高品位生活的需求。使得无线定位技术与水平不断地得到改造与提升。客户的需求就是市场的承载量。直接利用移动台定位已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重要表现方面。如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出现使得无线定位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 ,其定位精度得到大幅度提高。据悉定位精度可达 10米以内。目前在军事领域和民用技术领域已广泛使用直接利用移动无线定位。

参考文献:

[1] 郭梯云,杨家玮,李建东.数字移动通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2] 石峰,莫忠息.信息论基础[M].武汉:武汉人学出版社,2002

[3] 吴越.GPS在全业务运营中的应用模型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

篇2

关键词:地下立交;顶模支撑架;整体推移

Abstract: at present, flourished and burgeoning urban constru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saving land resources there is always opposition and unity.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is also constantly and progress to the end of the process, for increasingly scarce land resources at present, under the underground interchange Settings for its advantage on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osen by people gradually. Under the underground interchange often takes the form of Ming WaFa pouring reinforced concrete underground passage, the author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segmentation and flow in to such construction 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link - the top mold racks of turnover has made some research on the system, in the save construction time limit for a project, to ensure construction safety, reduce the human resources investment, saving construction cost, etc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underground interchange; Top mold racks; The whole time.

中图分类号:U4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0. 前言

项目简介:富阳东大道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地下道路工程属于明挖型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通道,断面结构为单层单箱双室形式,南北双线双向四车道,工程施工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作业为主,地下通道路线全长1.77公里,单幅净宽8.8米,净高5.4米,全线共设置68道横向变形通缝,将结构分割成69段长度基本均等的结构段,全线横断面形式相对单一,整个结构施工作业属于线条型循环流水作业。针对工程特点,经过反复的计算和邀请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确定使用HR系列可调门式满堂支架作为主体结构顶模的承重支撑架。

需要解决的困难:根据富阳市政府的要求,用于主体结构施工的时间只有14个月,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完成1.77km共计69段结构,工期非常紧张。鉴于工期紧张的情况,项目部提出了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必须解决工期紧张的问题,按时完工。项目团队在经过充分调查和分析传统的施工工艺前提下,将解决困难的途径放在如何节省通道单段施工时间上。

1.传统施工工艺的现况调查

解决困难的方向确定后,在工程施工现场,笔者选择了现场某一施工段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为采用常规施工方法对通道顶板施工时,各施工环节的时间分配。在调查过程中,现场投入的支撑架施工班组人、机、料等按照标准配置,通过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了工艺耗时方面的统计,统计情况如下图。

经过对现况的调查,笔者对循环作业各个环节所消耗的时间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在施工班组人、机、料等按照标准配置的情况下,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时间基本属于不变时间。但在循环作业中,内模板的拆除和安装,支架的拆除和再搭设等支撑架转移的环节共计15天,这些环节能通过减少拆除和搭设时间来节省循环时间。

2.具体措施

2.1 提出减少支架搭拆循环工艺耗时的方案

笔者通过对现场施工一线的询问和调查,困扰工人施工速度的最大的阻碍,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对大量的门架、杆件进行重复拆装作业上的时间耗费,普遍一个想法是要是能让整套模架动起来就方便了。笔者给予上述想法,构思了一个全新的方案:模架达到拆除要求后,将侧模板拆除就近挂靠于支架上,然后给支架底安装一定数量的滑轮,人工撬动为主,借用转扬机动力的辅助,使支撑架整体向前推移,来缩短支架周转的时间。材料选择与检验

2.2 制订了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2.3 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按照设想的流程,通过对现场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出现,并需要解决:

1)、滑轮安装的数量多少;

2)、滑轮与支架结合点的最佳位置;

3)、行进间如何对支撑架进行导向;

4)、推移动力的选择与组合并使其达到最佳;

5)、混凝土面产生的阻力过大,任何解决推移困难的问题。

2.4 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并付诸实践

笔者通过反复分析和总结,提出了针对问题的对策,并在现场对对策付诸了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实践:

1)、滑轮安装的数量多少——通过计算支撑架的总重来确定滑数量和滑轮距离

按照支架设计方案,取长度为15米支撑架进行自重计算,计算出支撑架总重25吨。按照厂家提供的滑轮承重荷载能力为1.25吨,25/1.25=20个,按照24个布置,横向4个,纵向6个,可以得出每只滑轮实际承重为25/24=1.04吨

2)、滑轮与支架结合点的最佳位置——找将滑轮安装于横向扫地杆、门架立杆和门架大横杆三点交结处

根据分析,每一个滑轮需要承受1.04吨的重量,每一个单根杆件和扣件都不能承受这个重量。根据支架的搭设特点,笔者最终将滑轮安装于横向扫地杆、门架立杆和门架大横杆三点交结处。安装如图示。

3)、行进间如何对支撑架进行导向——放样划线后,过程及时进行方向纠偏

对结构底板表面进行清理后,测量人员对支撑架的位置进行放样,在结构底板表面画好滑轮的正确行进线路。在推移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进行观察,当发现方向偏移时,利用滑轮为万向轮的特点,用撬棍及时调整方向,再次滑移过程中进行纠偏,达到定位的目的。

4)、推移动力的选择与组合并使其达到最佳——以人工集中撬动为主,转扬机辅助

支撑架属于杆件组合支架,整体移动时容易晃动,加之底板表面较粗糙,在移动过程中摩擦阻力和晃动的惯性都不停的变化。转扬机作为动力牵引时,牵引力总是处于均匀不间断受状态下。笔者分析如果单纯采用转扬机进行牵引,不适合支架的整体移动,因此笔者决定在架体外设置一个转扬机的同时,采用8—10人均有分布支撑架内,同时集中撬动,使支架有频率的在瞬间同时受力,达到推动之间的目的。

5)、混凝土面产生的阻力过大,如何解决推移困难的问题——根据每模支撑架的长度,将移动单元分成10—15米不等的长度进行推移

有些结构段底板表面过于粗糙,或者处于上坡段,或者处于加款段,或者加长段等。针对每一段结构都有一些特殊的情况,笔者对不同支架根据每模支撑架的实际情况,将移动单元分成10—15米不等的长度进行推移,现场灵活机动的处理,达到快速便捷移动的目的。

4.结论

笔者通过对上述过程的总结,得出了如下结论:

1、 针对问题的出现,通过创新来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大力发扬和提倡;

2、通过实践统计,发现支架周转的时间从原来的15天控制到7天以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3、此法不但达到了节省工期的目的,更加明显的是节省了施工成本。单从人工方面计算,按照市场工人平均90元/工,可以计算出每段人工费用节省6480元,东大道项目共计施工段69段,共计可节省人工费用44.7万元。

4、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还节省了门架、钢管等材料的租赁费,节省了模板上下搬运的损伤损耗费,节省抢进度带来了管理费等等方面。

5、通过这次创新活动,在针对大型地下通道顶模支撑架整体推移施工工艺上总结了施工经验,对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

篇3

【摘要】

目的研究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桂酸的新工艺。方法一定量的肉桂酸与一定量的异丁脂,在不同的条件下,以大孔树脂为催化剂进行微波合成实验。结果肉桂酸2 g,酸醇摩尔比1∶7,催化剂用量30%,微波功率600 W,微波温度115℃,微波时间14 min,转化率达89.3%。结论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肉桂酸异丁酯工艺,是快速、节能、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新工艺。

【关键词】 肉桂酸异丁酯; 微波合成; 大孔树脂; 催化

Abstract:Objective The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MAS) was integrated with macroporous resin catalysis(MRC) to prepare isobutyl cinnamate from cinnamic acid.MethodsThe preparation processe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ResultsThe optimum synthetic conditions were 2 g cinnamic acid,microwave power was 600 W,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115℃,reaction time was 14 min,mass percent of macroporous resin was 30%,the molar ratio of cinnamic acid to isobutyl alcohol was 1:7, and the yield of the new process was 89.3%.ConclusionThe new developed technology is rapid, economical and has no pollution.

Key words:Isobutyl cinnamate;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Macroporous resin; Catalysis

肉桂酸异丁酯为无色液体,具有新鲜的果实香味,是一种重要的酯类化合物,常用于食用香料和日化香料[1]。

目前肉桂酸酯的合成方法主要为传统的加热合成法,所用催化剂主要为浓硫酸等强酸。该法存在反应时间长、副反应多、环境污染大和生产成本高等缺点[2]。微波辅助有机合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绿色合成技术,该技术具有选择性高、耗时少、能耗低等优点,可克服传统合成方法的缺陷,与相转移催化合成等技术相比,适用面更广,且设备投资不高,是目前国内外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3]。大孔树脂作为催化剂合成有机物目前在酯化反应中有少量尝试性应用, 大孔树脂催化合成具有价廉易得、可循环利用、反应温度低、与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有关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的报道甚少,而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肉桂酸异丁酯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为此本文进行了系统研究。

1 试剂与仪器

肉桂酸(上海双香助剂厂,纯度>99.5 %),肉桂酸异丁酯标准品[纯度>98 %,森馨香精色素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大孔树脂(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

WF-4000常压微波快速反应系统(上海屹尧仪器分析有限公司),WAY-1型阿贝折光仪(上海光学仪器厂),SHIMADZU-LC-MS-2010A型电喷雾质谱仪(日本岛津仪器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质量为2 g的肉桂酸若干份,加入一定量的异丁醇和大孔树脂放入微波反应罐充分混和,分别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做微波合成实验。反应产物分别用10 %的碳酸钠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分出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蒸馏出异丁醇,得淡黄色透明液体产品,计算转化率并作产品分析。

2.1 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2.1.1 催化剂的选择

分别用CAT-601、LS-50和NKC-9型大孔树脂在相同条件下催化合成肉桂酸异丁酯,产品转化率分别为76.1%,71.2%, 86.1%,因此选用NKC-9大孔树脂作催化剂。

2.1.2 微波辐射功率对转化率的影响

设定肉桂酸2 g,异丁醇9 ml,NKC-9树脂20%,微波温度115℃,微波时间10 min,在不同的微波功率下反应。结果见表1。表1 微波辐射功率对转化率的影响(略)

由表1可知,随着微波功率增大,肉桂酸的转化率增大,这说明微波功率对此合成反应是强正相关的影响因素;在微波功率为600 W时转化率最高,当微波功率超过600 W时肉桂酸的转化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微波功率过高造成部分异丁醇气化,不利于液相的酯化反应,所以确定微波的适宜功率为600W。

2.1.3 微波辐射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设定肉桂酸2 g,异丁醇9 ml,NKC-9树脂20 %,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10 min,在不同的微波温度下反应。结果见表2。表2 微波辐射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略(

由表2可知,随着微波温度升高,肉桂酸的转化率增大,这说明微波温度对此合成反应是强正相关的影响因素;在微波温度为115℃时转化率最高,当微波温度超过115℃时,肉桂酸的转化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温度过高一方面对作为催化剂的大孔树脂的活性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温度过高也可能造成异丁醇气化,所以确定微波的适宜温度为115 ℃。

2.1.4 微波辐射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设定肉桂酸2 g,异丁醇9 ml,NKC-9树脂20 %,微波功率600 W,微波温度115 ℃,在不同的微波时间下反应。结果见表3。表3 微波辐射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略)

由表3可知,随着微波时间延长,肉桂酸的转化率增大,在微波时间为14 min时转化率最高,当微波时间超过14 min时,肉桂酸的转化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微波时间过长可引起异丁醇脱水等副反应从而降低了转化率,所以确定微波的适宜时间为14 min。

2.1.5 酸醇摩尔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设定肉桂酸2 g,NKC-9树脂20 %,微波功率600 W,微波温度115 ℃,微波时间14 min,在不同的酸醇比下反应。结果见表4。表4 酸醇摩尔比对转化率的影响(略)

由表4可知,随着异丁醇用量的增大,肉桂酸的转化率增大,这说明增大反应物量有利于酯化反应;酸醇的摩尔比为1∶7时转化率最高,当酸醇的摩尔比超过1∶7时,肉桂酸的转化率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异丁醇用量过大使反应体系中肉桂酸浓度下降不利于酯化反应,所以确定适宜的酸醇摩尔比为1∶7。2.1.6 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设定肉桂酸2 g,异丁醇9 ml,微波功率600 W,微波温度115 ℃,微波时间14 min,在不同的催化剂用量下反应。结果见表5。表5 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略)

由表5可知,催化剂用量从15 %增加到20 %时,肉桂酸的转化率增大增加明显,从20 %增加到30 %时肉桂酸的转化率增加变缓,催化剂用量为30 %时转化率最高,当催化剂用量超过30 %时,肉桂酸的转化率反而下降,所以确定适宜的催化剂用量为30 %。

2.2 最佳条件的重复实验在上述实验得出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肉桂酸异丁酯的最佳条件下做转化率重复实验。结果见表6。表6 最佳条件的重复实验结果(略)

由表6可知,5次重复实验的平均转化率为89.1 %,标准偏差为1.77。

2.3 产品分析

2.3.1 折光率测定合成的肉桂酸异丁酯为淡黄色透明液体,产品易溶于醇和醚,不溶于水。在30 ℃下对肉桂酸异丁酯标准品进行折光率测定,其折光率为1.536 2,相同条件下测定产品折光率为1.536 1,与标准品一致。

2.3.2 电喷雾质谱将肉桂酸异丁酯产品溶于无水甲醇后作电喷雾质谱,结果见图1,主要分子离子峰归属如下(M=204.27):m/e 205 [M]+,m/e 237 [M+CH3OH]+,说明所合成的产品为肉桂酸异丁酯。

3 结论

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肉桂酸异丁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肉桂酸2 g,酸醇摩尔比1∶7,催化剂用量30 %,微波功率600 W,微波温度115 ℃,微波时间14 min,转化率可达89.3 %。

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肉桂酸异丁酯的新工艺具有快速、节能、催化剂可循环利用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潮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戈文,李布表.合成香料产品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367.

篇4

关键词:通信工程;集成化管理;可行性;优点

1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定义及优点

1.1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定义

通过工程项目和其他通信管理上的合理要求,再配合系统工程技术,根据通信工程项目起始与结束过程发生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还要考虑到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双方的因果关系以及利益关系和对双方的影响,以上就是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为提高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代表方的整体利益的而采取的管理模式,这种项目管理模式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效率。有效的项目管理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很有帮助,项目管理的全面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项目由多个小项目组成,结构复杂。2)项目管理的操作覆盖全过程。3)项目管理全方位考虑,每个方面都应该考虑的到,漏掉一个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系统,就应多方面、立体性健全整体结构。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项目的的各个参与方,各子任务和不同的活动来连接而成的。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是对整个项目的全程管理,要处理好整个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各个参与方,尤其是以前没有参与通信工程管理体系的各商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为其合作洽谈提供有利的空间。这样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工程的管理,迎合了各方的利益,从而达到共赢的效果[1]。

1.2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优点

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让业主的最大追求得到了提升,保证了施工公司的工程任务。2)主要是根据业主的需求为原则,通过项目的双方的合作与协调发展达到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制度来减少施工人员的辞退,在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缩短、成本降低的基础上,来实现项目的最大产值。3)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提升施工执行率,充分的保证了施工设计和施工计划的准确无误的执行到位。现在,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已经在通信工程建设行业当中得到合理应用,不仅保证了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以及缩短了通信工程建设当中的施工周期,降低了通信工程的施工成本,保证成本的最大效益化,整合有利资源,来降低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工程建筑企业要想改善自己的管理结构和提升自己的施工水平,就要做好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

2通信工程项目实施集成化管理的可行性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项目虽然存在工程投资、工程结构、相关用途和规模的不同,可是还有些地方是相同的。1)每一种工程通信项目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整体模式,不管有谁参与当中,都要有相关的关系和正确合理的合作。2)每一种通信工程项目都是相互合作和牵制的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多方面的过程,还是通信信息集中在一块,进行处理,传送的过程。3)为了满足项目工程业主的各种需求,所以才实施各种通信工程。现在多种项目工程当中,都需要项目工程业主的参与,项目工程业主来洽谈建筑工期建筑成本建筑质量等各项事宜。4)进行双方协作和双赢的合作关系,在双方和谐沟通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双方的各种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可以让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5)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软件工程理论以及各种实践过程的提升上,为了保证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高效合理,都是建立在同性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信息协调共享的前提下。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与此前陈旧的管理相比,集成化管理理论在解决问题和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陈旧的管理理论比较注重劳动分工和专业分工,一些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的界限划分的比较清,集成化理论管理则比较注重系统的统一性,就像是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管理人才的统一。陈旧的管理模式组织内部人员,管理人才、技管理技术等各种资源的正确协调发展,反看集成化管理理论则大不相同,注重内部与外部的相结合来达到合理发挥,从而先进的集成化管理理论代替了陈旧的管理方法[2]。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把相关知识与通信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部分事实融合在一起,对通信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和方法,主要是根据业主的需求为原则,建立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集成化管理的基础上,来达到项目双方之间互惠合作与协调发展,从而保障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3结束语

我们还要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的网络格式和信息模式,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通过一个特殊的连系方式进行整合,来实现通信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另外,为了能够给决策者提供有利的分析与帮助,还应该在统一企业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利用人机综合研讨厅的方式来完成信息内容的集成工作。

作者:吴昊 任志鑫 赵一鹤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通信工程;应用分析

很多领域中都会进行项目管理,而且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总结已经具有了相对比较成熟的体系。项目管理的方式和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上的项目管理工作不仅降低了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实现信息和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

1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所谓的网络计划就是科学性相对较强的管理方式。一般来说,管理方式比较多,比较常见的就是关键路径和计划评审。这两种管理方式之前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但是也有区别。二者都属于肯定型的作业方式,计划评审技术具有三个数值,关键路径技术则只需要一个数值即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如果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则主要选择的是计划评审技术。如果项目对于时间的精准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研究人员则优先选择关键路径方法。可见,二者的应用方式不同,针对性较强。

2 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工程建设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对于现如今的通信工程来说,在前期建设阶段,由于工期相对较紧,而且人们往往以具体的工程为主,因此,前期的准备工作往往被严重地忽视。在不断施工的过程中,这一阶段的问题和弊病就逐渐暴露出来。

2.2 工程建设管理方法不科学

由于通信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内,而且还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领域。因此,工期会受到严重地制约,管理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有所差别。无论是在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还是对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但是,从目前工程建设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只是依靠工作人员的管理经验,还没有真正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而且在通信工程施工之后也没有进行具体地评估和审定,大大地降低了我国通信工程的整体质量。

2.3 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较强

对于通信工程来说,其本身的复杂性较强。主要是由于工程涉及到内容较多,除了基站单项工程之外,还有电源单项工程。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通信行业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

2.4 工程建设组织结构精炼程度不够

对于通信工程来说,部门和各个建设环节相互连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这一过程需要很多管理人员,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对企业管理中各种数据信息以及监控信息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受到利益的影响,无视运作成本。可见,通信工程的组织结构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精炼程度。

2.5 工程建设人员技术水平低

在通信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工作环节比较复杂,因此分工比较精细。这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了具体的运作时间,而且极大地增加了成本量。不仅如此,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也表现出一定的枯燥性,久而久之,工作积极性降低。另外,工作人员本身所拥有的技能水平也相对较低,在实际的通信工程建设工作中无法发挥作用。

3 网络计划技术在移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1 各项工作的定义

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包括较多的工作环节,以下是网络计划技术对各环节工作的定义。

第一,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主要是市场部针对市场的未来发展规划所提出网络容量的需求以及所覆盖的需求,同时还有运行维护部针对各种需求的维护所提出的网络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客服部门针对用户的不同投诉所提出的网络覆盖盲点。

第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主要是针对实际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并使用合理的网络规划与优化的软件对网络进行设计。其中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话务的分布均匀与否,利用网络优化解决还是增加基站解决。与此同时,还应对其实际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

第三,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主要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分析以及可行性的研究上,需要由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进行科学正确的施工指导。

第四,系统初验。在完成系统的割接以后,需要由工程建设的相关部门进行组织,并采取公司验收小组的方式对系统工程的实体与档案的归档工作进行验收。

第五,系统试运行。完成系统初验以后,运行维护部门可以在已经割接入网的设备进行一定的维护,并且及时的记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与处理。

第六,系统终验。在系统完成试运行以后,与工程建设移动通信相关部门进行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第七,财务结算。财务结算就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针对相关的工程结算要求,工程的建设部门与运行维护的部门将设备移交,并由工程的建设部门完成到货的证明以及相关文件。财务部将整体工程建设的总额进行结算,并上报给上级的主管部门。

第八,竣工验收。对所完成建设的工程进行实体的验收,并对竣工的文档以及财务的结算进行综合性的验收。

3.2 合理编写制定通信工程建设的工作表

在完成对通信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工作定义后,能够根据相应的逻辑关系编制各环节工作的关系表,并确定各环节工作的正确顺序。完成工作定义以后,需要编制工作的清单,其中内容需要包括项目全部的工作内容,并进行各项工作的详细文字说明,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内容的完整与准确,并能够合理的对各项工作进行了解。

3.3 依据工程建设整体路线计算工程完成日期

根据以上整体网络图以及子网络图进行分析,可以判定工程建设需要进行330天。在经过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后,可以启动初步设计与基站单项工程以及传输线路工程三部分。因此,对通信工程建设工期的优化,最重要的就是突破网络图的关系,进而使各环节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衔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通信技术和通信水平在不断提升,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当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不仅可以提升通信工程数据管理的高效性,同时还可以将更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当中。在降低通信工程运行成本的基础上,保证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达到既定的目标,促进通信工程的发展。本文所提到的网络计划技术在通信工程当中的应用情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程.移动通信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0.

[2]薛宝起.刍议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计划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5(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