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安全危机范文

公共安全危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安全危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安全危机

篇1

1.1概念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失灵等因素引发的,可能危及公众安全和正常秩序的突发性危机事件。

1.2主要特性

1.2.1隐蔽性、突发性、无序性和紧迫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往往是人们事前没有意识到,不易被察觉,具有很深的隐蔽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临界状态下却突然发生。面对突发危机人们很难把握和预测,难以全面掌握相关信息,了解危机的态势和发展动向,导致危机应对的无序性和危机管理者须在有限时间内及时做出决策的紧迫性。

1.2.2群体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也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人口众多,人群密度高度集中的地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而危机一旦产生很容易导致场面失去控制,发生拥挤、混乱,甚至引发踩踏事件。

1.2.3破坏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将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价值。可能会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毁灭性的伤害,给社会公众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危及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2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海外滩群体性踩踏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仅有行为过失,管理失误等人为因素,还有场地基础设施问题的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和环境等各方面交错的因素。只有找出引发事件的原因,对其分析评估,才能得出在群体性踩踏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1)人流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人群密度超过安全临界值是引发此次踩踏事件的导火索。南开大学城市公共安全中心刘茂等在《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分析及预防控制》中引用国外学者Still的论述,对于静止的人群,安全的临界密度为4.7人/m2,而对于运动的人群,安全的临界密度为4人/m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佟瑞鹏指出,当人口密度超过5人/m2时可将其视为连续介质,此时人群中产生的任何扰动,都将以波的形式在人群中传播,当波演变为激波时,就很容易引发拥挤性踩踏[2]。数据显示,事发当日20时至21时,外滩风景区的人员流量约12万人,21时至22时约16万人,22时至23时约24万人,23时至踩踏事件发生时约31万人。在此期间,人流量一直处于进多出少、持续上升的趋势。事发前外滩人流量短时间剧增,造成人口密度突破了安全密度临界值,此时个体不再受主观意愿支配走动而是“随波逐流”。同时群体中的异向人群引起的相互冲突、阻塞以及群体中个体的差异(老人、儿童、妇女等群体)引起了不同的行进速度,在此种情况下,当有人摔倒或者弯腰捡东西时都会造成踩踏事件的发生。

(2)场地、通道等设施不合理是产生此次踩踏事件的外在客观原因。外滩风景区相对狭小,还有台阶、狭窄通道等使人容易跌倒的相对复杂环境。事发现场的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的观景平台是上下人行通道阶梯处,人流量巨大使得群体的速度降低,又因异向人群产生的相向冲力,使得某个个体速度降低或摔倒,由此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3)主办方活动筹措不严密,责任落实不到位是此次踩踏事件的主要原因。1)活动主办方对活动整体把握失当,活动安排不够严密,没有做到统筹兼顾,风险和责任意识不足。2)活动主办方对活动变更风险未做评估,对于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致使大量游客都集中在了活动变更前的场地。3)活动主办方黄浦区旅游局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联系不够紧密,致使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人员设备配置严重不足。

(4)公众危机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是发生此次踩踏事件的重要原因。1)公众缺乏危机意识和公民意识。在国内,公众缺乏危机意识和应有的公民意识。通常人们不能正确估计和判断隐藏在大型群体性活动中的风险,很多人喜欢盲目跟风,好凑热闹。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和引人注目,有些人甚至起哄和喧哗,却不能预先识别出隐藏在拥挤人群中的风险。2)公众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公众的安全知识和应对危机时自救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因缺乏安全知识,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恐慌,这样反而加大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薄弱,在面临危机时不知道如何自救、他救和互救。

(5)政府应急管理中存在的缺位和不足是导致此次群体性踩踏事件的根本原因。在大型集群活动中,政府管理在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管理者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尽早识别出潜藏其中的风险,预测评估,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制订相应的应急方案,就能大大降低群体性踩踏等风险发生的概率。1)政府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危机管理经验不足,未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政府部门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薄弱,对此次活动人流量未做充足的风险预测评估,未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预防工作准备不足。任何活动伴随的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普遍性、隐藏性、可变性、多样性等特点,而人们受自身知识水平、管理经验的局限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当面临复杂不确定的环境时,若管理者未能高度重视,识别出潜藏在其中的风险,那么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在特定的状态下就会触发危机的产生。2)尚未建立健全统筹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警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阶段。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就可以根据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及时预测其发展征兆,帮助政府等管理组织及时作出反应,必要时向公众发出警示,发挥其导向功能,由此降低突发事件的风险。3)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机制。在我国各地政府都设有应急领导小组,但其相关职能被分摊在政府各大部门中。也就是说,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来临时还需要去调动相关人员。因此,如何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调动与配合,在突发紧急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改进措施

由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特性,任何时候、任何活动都不能把风险排除在外。因此,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极其重要。下文通过分析政府的管理职能,提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监测预防、协调控制和善后处理的“三点一线”的管理模式。

3.1制定政府危机管理的监测预防措施

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将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避免其发生。因此,在危机管理中做好检测预防等工作是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政府需要制订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应急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1.1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中心

通过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中心,引进和培养危机管理人才,建立科学规范的危机管理体系。各省市应成立应急管理中心,重视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借鉴公共危机管理比较成熟国家的管理经验,创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如美国成立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加拿大成立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与应急准备办公室,都是专门负责其国内紧急事件与安全的机构。

(1)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形成完整的综合信息系统。创建集信息搜集、加工、决策、警报、咨询等子系统为一体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监测危机现象。通过分析评估搜集到的数据资料信息,预测和判断危机的发展态势,由应急管理中心向政府部门和公众发出准确的警示信号。引进科技人才,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监测预警系统并与通信公司、新闻媒体合作,将发出的预警信号以短信、广播或新闻报道的方式传达给受众,以便决策者和活动参与者及时了解潜在危机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2)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制订科学和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预案。可采用委任的模式,由活动主办方依照活动场地的大小、路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预计能容纳人数的多少,根据检测的信息撰写风险报告书,从人员编组配备、专用物资保障等诸多方面制订活动应急处置预案,交至应急管理中心审核。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外部动态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和调整,必要时提前演练。

(3)建立公开透明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信息传播渠道。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危机管理新闻发言人,向社会公众及时传播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满足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同时也可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如实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现状,并对危机管理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报道和宣传。

(4)建立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应急机制,促进各部门间的联防联控,加强各职能部门间应对危机的联合防御控制能力,并以此来提高政府获取信息、快速决策、协调指挥的组织能力及减灾防灾的综合服务能力。将危机管理中涉及相关职能的部门整合到一起,由应急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中心紧急采取联合应急控制措施,要求各联动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根据应急中心危机管理小组指令,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联动处置预案的要求,迅速指挥、调动本单位应急处置队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全面、及时展开应急救援,准确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5)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管理的具体预防管理措施。提前由应急管理中心的危机管理小组排查活动场地,排除一切隐患。必要时,在事故容易发生场地进行改造,重新设计线路。增加移动摄像头、广播、安全指示箭头和照明工具等公共设备的配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预计人流量和检测情况,配备足够的警力、安保人员和医疗救助人员,在活动场地进行严密的布局和防护;采取严格的交通管制,严控人流量,并提前告知公众。活动当天严格限制私家车辆的通行,事先在活动场所用隔离带划分出区域隔离,将每条隔离带都设置为单向道,并在两条相邻通行道之间设立紧急安全通道。如要举办大型活动,应以广播、视频、网络新闻、通告等形式提前告诫参与者参加活动时尽量做好安全防范准备,减少不必要物品的携带,并在活动场地设置出入口,在入场时进行严格安检。

3.1.2完善和建立相关法律体系,加快依法行政建设

虽然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标准,但是关于应急管理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问责机制,使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趋于科学化和法制化。对政府管理人员的权、责、利进行统一和划分,完善追究公共安全事件责任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者的职权和职责,规范其行为。

3.1.3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培养公共危机管理人才

政府要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创建多角度、宽领域的危机教育体系,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提升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应对危机的各种能力,这是公众面对风险时战胜危机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

(1)重视公众危机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把危机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中,制定突发事件防范手册,每个学期开设一定的课时,从小培养公众的风险意识和面对危机时的良好素质并进行必要的演练。

(2)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纳入国家公务员体制中,定期展开培训、学习和研讨,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

(3)设置“公共安全周”和“公共危机日”,制定相应的宣传标语,并在这期间召开针对危机管理的科学研讨会,加大对其宣传和报道的力度。目的是引起社会公众和组织团体对潜伏在身边危机的重视,增强其责任安全意识和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3.2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

为了防止群体性活动中突发事件的出现,危机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监测、观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纠正各种偏差,使活动按照危机应对计划进行,这就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中的控制。

3.2.1事发前期控制措施

(1)当预警系统监测到人流量达到一定界限时,及时停止通往活动场地的所有交通方式,正常保留并加派疏散人流量所需的交通工具。

(2)应急管理中心的危机管理小组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公众注意安全防范,避免随意走动和拥挤。

(3)继续加大监测力度,必要时调配警力和安保人员,应急管理中心要提高警惕,随时做好应急救助的准备。

3.2.2事发之后控制措施

(1)若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由警力和安保人员及时找准事件发生源,迅速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其他人员往事件源头拥动。

(2)将危机信号反馈给预警系统中心,由预警系统统一危险警告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安抚人员的情绪,防止危机的扩大和蔓延。

(3)加大安保和救助人员的配置力度,及时、合理有序地对滞留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和对伤亡人员医疗救助。

(4)保持信息的畅通,保证大众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知情权,防止谣言的出现,保持社会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3.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

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出现后,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对事件做好善后处理。明其事件缘由,追究事件职责,并做好后续保障性工作稳定人心,树立负责任、有担当的政府形象。

3.3.1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评估

事件发生后,首先要迅速成立一个相对独立、负责、精干的事件调查小组。明确参与调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对事件全程分析评估,形成备案,以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

(1)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明确诱导因子。以此区分事件责任,查处相关负责人,并为后续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2)对事件后果和损失进行评估。以此确定受害人和危害程度,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物质和精神的补偿,同时也依评估结果划分相关人员的责任大小。

(3)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深刻反思总结,提出工作改进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

(4)追究事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找出那些工作失职、管理不善的相关责任人,按照合法程序给予必要的处分,强化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

3.3.2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心理援助

事件发生过后,对受害者本人及家庭、活动参与人员和社会公众心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伤害。为克服参与群体恐慌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安抚公众心理情绪,帮助参与者和幸存者顺利度过心理障碍期。

3.3.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的恢复重建

(1)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事件过后在一定时间和领域范围内对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保证后期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政府及时出面控制,加以规范和引导。

(2)公共政策和相关法律制度的重建。法律制度不健全和公共政策失效等因素与引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也有关联。因此,要重建公共政策,完善法律制度,制定危机管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把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体系中。

(3)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危机意识重建。群体性踩踏事件折射出公众还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和危机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加强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危机意识有利于社会良好有序的发展。

(4)政府信誉的重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和权威。因此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做好后续工作,加强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创新,重塑高效、权威、负责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4结语

篇2

关键词:青年 安全意识 影响因素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潜在的社会风险在不断增加,而且由各种风险转化、引发的影响公共安全的危机事件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疯牛病、SARS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禽流感等,使社会公众变得越来越敏感和恐惧,社会也变得越来越脆弱。近年来,我国目前已处于突发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高峰期,这些突发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影响着我国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青少年都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为了制定更有效的提高青年公共安全的干预措施,有必要对青年的公共安全意识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其影响因素,从而使干预更有针对性。

一、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

以居住在上海市的青年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并以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 1000份,回收问卷 872份,问卷回收率为 87.2%,其中有效问卷为857份,问卷有效率为 98.3%,完全符合抽样调查的原则,该样本具有代表性。

参与调查的青年中,男 398 名,女 459名;年龄在 15-19岁的占 6.7% (57 名),20-24 岁的占 31.6%(271名),25-29岁的占 38.4% (329名),30-34 岁的占23.3% (200名)。

2.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有关青年公共安全意识文献资料基础上,对问卷进行认真设计,采用自拟的自填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由53个问题组成,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性格、学历、专业、职业、月饮食消费水平、家庭人员结构、父母学历、父母职业),公共安全教育经历,公共安全知识、公共安全意识和公共安全行为,后3项指标量化进行计分,分值越高分别代表安全知识掌握越多、安全意识越强、安全行为越合理。

3.统计分析

全部原始数据录入EpiData 3.0,运用统计学软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了Pearson 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4.信度分析

利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分析,克朗巴哈α系数为0.767>0.7,标准化后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06>0.8,这两个指标均能够说明:设计的调查问卷从整体上能够有效地测度青年安全意识水平,能够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1.公共安全知识、公共安全意识、公共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知识、公共安全意识和公共安全行为等3项量化指标的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见表1。得出以下结论:

(1)青年的年龄与公共安全意识成显著正相关,青年的年龄越大,对公共安全教育越重视。30-34岁的青年对公共安全的重视程度都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青年。

(2)不同学历青年的公共安全知识和公共安全行为均有显著差异。中学学历的青年对公共安全知识掌握最好,其次是大学学历的青年,再次是研究生学历的青年;大学学历的青年在公共安全行为方面好于研究生学历青年。

(3)职业对青年的公共安全知识、公共安全态度和公共安全行为均有极显著影响。工人对公共安全知识的掌握要好于学生、公务员、公司职员,公司职员掌握的公共安全知识好于学生;学生的公共安全态度不如工人和公务员;工人在公共安全方面行为上表现最好,其次是公司职员,再次是学生。

(4)家乡对青年的公共安全知识的掌握和公共安全行为都有极显著影响。家乡位于上海的青年掌握的公共安全知识高于家乡位于其他地方的青年,上海市区与上海农村之间,其他地方的市区和农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家乡位于上海的青年的公共安全行为好于家乡位于其他地方的青年。

(5)家庭是主干家庭的青年掌握的公共安全知识高于家庭是核心家庭的青年,同时家庭是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青年比家庭是核心家庭的青年更加重视公共安全,在行为上,家庭是主干家庭的青年好于家庭是核心家庭的青年。

(6)父母学历是大学本科或专科的青年掌握的公共安全知识高于父母学历是中学、小学及以下的青年,同时父母学历是大学本科或专科以及父母学历是中学的青年对公共安全的重视程度高于父母学历是小学及以下学历的青年。

表1 3项量化指标的影响因素方差分析

* :按显著性水平α=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篇3

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全面贯彻全市移动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工作方针,把“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持续创新”作为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公司“创新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六防一保”(防火灾、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防事故、保安全)为安全目标,进一步强化“三全管理”,抓好“三个体系”建设,落实“三级”安全教育,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全面贯彻推行安全生产作业计划制度,加强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管理,完善安全设施的维护管理,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工作目标

1、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杜绝员工因工死亡事故,杜绝重、特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重、特大发生;

2、完善枢纽楼、综合楼的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市消防设施完好率达到100%;

3、抓好安全生产作业计划的全面推行和贯彻执行工作。上半年,各单位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生产作业计划实施覆盖面达到100%;到年底,全部生产岗位实施安全生产作业计划;

4、组织开展2次全市性安全大检查,并在4月底之前组织开展全市的自检自查工作,认真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迎接省公司上半年进行的全省安全大检查;

5、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识灾、防灾、灭灾的技能;

6、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初步实现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以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作业计划为着力点,强化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即:全员共同参与、全方位覆盖和全流程对接)。

1、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监管、全员参与”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建设,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切实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将安全工作的重心落实到生产一线、生产现场,通过责任指标层层传递,落实到各级领导、基层生产单位和每一位员工,初步建立责任明确、层次清晰、标准规范的三级安全责任体系;所有生产、管理岗位都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抓好安全生产作业计划的全面推进,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作业计划的落地工作。推进安全生产作业计划是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加大推进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创新,通过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切实把安全工作的内容和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部门、岗位和人员,切实发挥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把安全生产作为贯穿生产经营和管理各环节的全过程的一项常态化、制度化、精细化的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工作格局,着力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夯实基层基础管理。

从抓基层、抓基础、抓基本功入手,完善“三个体系”建设(即: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实现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1、组织开展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学习、调研工作,完善安全评估体系;组织风险辨识评估培训,增强一线人员辨识风险能力和防范技能。

2、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安全生产应急体系。按照省公司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各单位要突出实战性和可操作性,并做到应急预案和当地政府的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要适时组织开展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认真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能力,提高防范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力度,强化员工(特别是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注重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体验式、参与式安全教育,多渠道安全教育,真正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4、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普及安全知识,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

今年是全国的“隐患治理年”,要针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抓好隐患治理的各项工作,做到“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1、加大对各类事故隐患及安全防范漏洞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坚持“隐患不除、整改不止”,不断提升执行能力。

2、强化安全防范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设施完好、可靠运行,提高安全设施的效用,真正发挥其防护作用。特别是要加强消防系统的维护管理,彻底解决当前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的现状。

(四)加大安全监督检查,落实指标考核,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1、不断改进安全监督方式、丰富安全监督手段,建立起常规监督、专项监督、安全检查、隐患整改跟踪落实督查的安全监督动态机制,坚持日常性和专项性检查相结合、暗查暗访和回查并举,力戒汪薄浮躁、形式主义,全面提高检查效能。

2、做好安全检查的统筹安排。今年全省安全大检查提早到上半年进行,各单位要早作安排,在4月中旬完成自查整改工作,在4月15日前将检查整改情况上报。

3、强化建设项目安全监督,严格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在新建扩建改建通信工程中,严格按照“三同时”规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强化监管,不得降低安全措施标准,防止“投产之日就是安全生产欠账之时”。

4、细化安全考核指标,推动安全生产各项要素落实到位,落实安全隐患的整改到位,强化常态化的安全绩效考核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的实效与管理水平;各单位安全生产作业计划实施情况纳入非经营绩效考核,凡未按照要求推行安全生产作业计划的,扣除非经营绩效5分;安全生产作业计划执行不到位或实施覆盖面低于进度要求的,将根据实施效果和覆盖面酌情扣减非经营绩效分值。

5、加大责任查究工作力度,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凡因不负责任造成事故或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五)开拓创新,完善机制,构建协调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1、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责任意识,发挥主观能动,落实精细管理,提升执行能力。

篇4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安全生产总要求,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以近期与长远相结合、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检查与督查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为手段,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制定检查方案,建立长效机制,以尽量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为目标,保持全县及城管部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促进基础设施保卫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检查范围

局机关各股室、城管监察大队、环卫队、园林处、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垃圾处理场等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三、检查内容

1、局机关股室:对办公车辆、值班情况、室内灯具线路等进行细致排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行驶,线路没有老化、破损等现象。

2、城管监察大队:对执法车辆进行认真排查,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对城区范围内户外广告进行排查,发现有松动、老化和摇摇欲坠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组织人员予以修复或更换,确保户外广告牢固安全;对车辆乱停乱放、小商贩占道经营等影响交通的进行排查,确保车辆顺利通行,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对学校周围小商贩进行清理排查,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确保学生教师出入安全。

3、环卫队:定期对环卫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清扫、清运、保洁常识教育,尤其是在顺城路、中华大街等车辆多、车速快的街道工作的人员,要时刻注意过往车辆,确保人身安全;对垃圾清扫、清运三轮车及大型清扫、吸污、洒水车辆进行排查,确保各种车辆能够安全行驶,正常工作;清扫保洁人员时刻关注道路井盖损坏丢失情况,发现后及时上报,对排水口处的垃圾杂物等及时清理,保持排水畅通,确保汛期安全。

4、园林处:对歪倒树木进行排查,发现后及时进行扶直捆绑或更换;对树木中穿插高压线路等情况进行排查,发现后及时和电力部门进行协调解决,避免触电事故发生;对树木修剪、维护器械进行排查,确保器械能够正常使用,避免发生工人损伤事故。

5、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对公园、广场内的灯具、线路进行排查,发现破损灯具、歪倒灯杆、老化线路等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在公园内的坑塘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牌,并加强看护管理力度,避免发生溺水事故;对广场儿童游乐设施和喷泉进行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避免发生儿童伤亡事故。

6、垃圾处理场:对垃圾处理厂内的器械、车辆等进行排查,确保器械、车辆能够正常使用。

7、市政股:对城区管理范围内的街道路面进行认真排查,发现路面坑洼不平的及时修补,发现损坏、丢失井盖的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发现损坏灯具、歪倒灯杆、老化线路的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对管理范围内的坑塘、河流、桥涵、排水管道等进行排查,确保能够正常排水。

四、时间步骤

从2014年3月底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

1、部署发动阶段(3月底至4月1日)。局机关各股室、各下属单位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细致排查计划,组织、动员各自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到大排查活动当中。

2、检查整改阶段(4月2日至9月20日)。局机关各股室、各队要严格按照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的排查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局领导小组,努力将各种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总结提高阶段(9月21日至9月30日)。局机关各股室、各队对大排查活动进行认真总结,相互交流经验做法,巩固和扩大大排查活动成果,推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达到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具体安排指导好各自分管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出现问题严格追究责任。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副职任副组长,各股室、各队负责人任成员的基础设施保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保卫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篇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安全卫生工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充分认识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坚持“制度保证、重在预防”的安全工作思路,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二、工作目标

1、在学校安全工作方面: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重在落实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各项制度,重点建立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制度和落实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等各项措施。定期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消除校内的水、电、燃气、化学实验药品、消防等设施设备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学生住宿管理工作。排除学生宿舍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学校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动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规范科学化和常态化,不断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

2、在学校卫生工作方面: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布置并落实好爱国卫生重点工作和任务,学校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在学校形成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文明习惯,加大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不留卫生死角,优化美化校园。

学校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完善防控安全工作机制,规范学校传染病的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学校群体性传染事件。为此,重点是加强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开展主动监测和疫情报告等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健康体检、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和追踪制度。

学校要不断加强对食堂环境和公共卫生整治力度,确保食堂公共卫生、环境优美。为此,确保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100%,学校食堂进货索票、索证率达到100%。力争学校食堂安全卫生工作争取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要求。

篇6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化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深化渔业安全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发展、专项整治、督导检查、宣传培训、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和减少事故总量,推动全区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工作目标

杜绝重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控制一般事故。

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和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控制在区政府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控制指标内。

工作内容

㈠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评。下达2014年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进一步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实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定我区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评办法,计划于7月份、12月份开展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评。

2、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责任单位和每一个人,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有人担、有人管。

3、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提升渔业安全管理水平。

4、加大事故查处力度。《渔业船舶水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则》已通过农业部,并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要按照规则要求,及时对每起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以强化船东对其所拥有的渔业船舶、船员及设施安全的主体责任和船长作为渔船航行生产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㈡切实深化宣传教育培训。

1、举办两期渔业安全生产培训班,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省渔业船舶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省渔业船舶救助专项补助暂行办法》。

2、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深入开展好安全生产咨询、警示教育等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3、充分利用平面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户外宣传栏等各种载体,加大对“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推动“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常态化。

4、加强五等职务船员培训,积极组织渔民参加职务船员培训,提高渔船持证上岗率。

㈢切实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1、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继续推进60马力以上渔业船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6月底前,全区所有渔船达到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对于新造、从外地购置的渔业船舶必须按达标时限要求参加标准化建设活动。

2、继续做好渔船“小改大、木改钢”工作。严格执行老旧渔船管理办法,特别是加强对达到限制使用年限的老旧渔船的检验,拆解安全隐患多的小型木质渔船,从源头上解决安全隐患。

3、进一步做好渔船数据库的清理工作,推进小型渔业船舶手机终端的配备;加强宣传新渔业船舶登记办法,注销一些长期不申请检验、登记有效期已满不申请延续的,船舶已灭失或拆解但不申请注销登记的渔船。

4、继续推进海洋与渔业执法中队尽快履职,加强已设置到位执法中队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督查。

㈣切实加强专项执法检查

1、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打非治违”、“护渔2014”等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海上安全生产秩序,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渔业生产经营行为,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渔业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加强港口检查和海上巡查。指导和督促执法机构认真履职,全面执行上级制订的港口检查制度、海上巡查制度,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钢性指标任务,重点抓渔船编队生产、值班了望、进出港签证、职务船员配备、船员持证上岗、船载终端开启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做好台帐记录和报表的统计上报工作。

3、继续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深入排查、治理渔业船舶安全隐患,在重点地区、重点时段、敏感时期适时开展渔业安全监督检查,排查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检查,进一步强化对渔港码头、渔船集中停泊点的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㈤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加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按照新颁布的《渔业船舶水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则》要求,建立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

2、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防台风应急预案》、《水上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按预案要求安排专项经费,购置设备、进行预案演练,预防和减少海洋渔业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篇7

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和技岗人员(包括新入场和转岗人员)。

一、公司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管理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主管组织的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在建工程进度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措施:

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目部。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紧密地与公司生产需要相。

篇8

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人文*、科技*、绿色*”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监管体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同时贯彻落实市政府第十五阶段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切实抓好绿色施工管理工作,以安定和谐的环境迎接建国60周年。

二、工作目标

(一)全力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力争事故死亡人数比控制指标下降3%以上;

(二)全面推行绿色施工,贯彻落实市政府第十五阶段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

三、工作措施

(一)细分安全生产指标,落实市区两级建委监管职责

将全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区县建委,层层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管模式,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及时通报网格检查情况和各区县安全生产指标控制情况,分析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着力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以多种形式督促指导区县建委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着力提升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继续做好协管员的聘用、培训工作,规范协管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中实施监管,在监管中体现服务。

(二)贯彻绿色施工规程,将施工管理水平推上新台阶

按照《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的要求,全面推行绿色施工,贯彻落实十五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从2009年3月1日起,全市所有工程应达到常态绿色施工的标准,必须做到: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同时基坑工程施工应避免降水,因客观原因必须降水的,因按要求请专家论证、审批。

各区县建委应加强对绿色施工的监督检查,联合区环保局和城管执法局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将每项工程的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监督人员。

(三)健全安全监管体系,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按照建设部和市建委相关文件要求,通过起重机械的备案管理系统和现场监督检查,贯彻落实好起重机械的登记编号、安装告知、使用登记、拆卸告知等工作。支持协会建立租赁企业的诚信企业制度,通过市场机制限制或淘汰一批规模小、管理差的租赁企业。

建立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家库,规范深基坑和高大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家论证行为,确保专家论证的方案可行,程序合法,使用安全。同时借助行业协会定期跟踪工程实体,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充分发挥监理企业在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专家论证程序的把关作用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理作用,从源头上消除群死群伤事故。

(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管

各参建单位要精心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工艺、专项方案的要求认真施工,细致监理,严格监管。建立地铁工程建设信用平台,动态评价各参建方的安全质量行为;建立管线保护和交通导改体系,确保地下管线和地面交通安全;建立远程监控系统,提高地铁施工重大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加强应急抢险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明确市、区两级建委监管职责,督促各参建各方责任落实到位。

(五)加大事故处理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进一步规范事故处理,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复核事故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发现企业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要依法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限制其投标的行为,并在建设部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系统上公示。对因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专家论证程序和工程实体质量不合要求或各参建方主体资格不合法而导致的事故,在加大对施工单位处罚的同时,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合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的规定,对负有责任的监理企业实行经济处罚和市场招投标限制。同时加大对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专职安全员的处罚力度,强化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督促施工现场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市、区(县)两级监督机构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依法处罚和曝光,并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同时,要加大对监理企业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通过施工企业自查、监理人员把关、政府部门监督,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一是继续开展起重机械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建设部第166号令《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市建委《*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备案管理工作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开展深基坑的专项治理。全面落实《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确保基坑安全。三是开展模板支架和大型脚手架的专项检查。从方案上、实体上把关,杜绝重大隐患。四是全力做好防高坠、防触电的专项检查,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五是做好防汛工作,重点做好地铁工程、基坑和土方工程的防汛检查。六是继续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

(七)实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

编制各参建主体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促进市区两级建委尽快实现安全监督工作标准化,促进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尽快实现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将标准化达标活动和绿色施工评比活动结合起来,对在达标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进行表彰。通过标准化管理,规范各参建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行为。

篇9

一、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新情况,为机关创造稳定、团结、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各部门加强管辖范围内的各类安全工作,查苗头、抓隐患、促整改,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 安全生产管理要求

(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政府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部署。

(二)、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认真履行职责,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安全生产指导与监督工作。

(三)、各部门必须配备专(兼)职安全工作管理人员,有效开展工作;制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相关安全预防措施,确保各类安全设施齐全、有效,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自检自查;各项活动有记录。

(四)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按要求及时参加事务局组织的有关安全工作会议及宣传教育活动。

(五)、按照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各类事故和安全生产信息。

四、各部门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紧紧围绕“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一)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事故隐患整改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二)进一步修订、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部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做好各种资料的管理和建档工作,健全各类台账,各种工作、活动、会议记录要齐全。(三)加大处罚力度,严罚,推进安全生产。

五、安全保卫科要加大机关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力度,做好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的落实。

(一)结合机关的实际情况与各部门签订安全保卫责任书;

(二)进一步完善、健全安全保卫网络,做到制度、人员、责任三落实;

(三)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保卫要求,协助工行做好大厦副楼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并对政府办公楼的消防控制预案进一步修订。

(四)对机关所辖部门的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登记建挡,维修保养,保证完好率达到100%,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五)组织1—2次消防知识及灭火技能培训、演练;

(六)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做好机关一、二级要害部门门卫更换保安人员的工作;

(七)每月对全机关各部门进行一次消防、安全、保卫检查。

XX安全保卫工作计划书(二)

为了维护本单位内部的治安秩序,保护集体财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确保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1、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负责。在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下设保卫负责人1名、保卫人员若干名,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值班看守、巡查等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2、本单位领导必须经常性地对本单位员工进行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要求每位员工必须熟悉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新招收和调入本单位的员工,要进行法制、厂规和安全生产教育,必须先学习后上岗。

3、值班看守人员要牢记自己的职责,严守岗位,善于发现可疑情况,严禁在值班巡逻时睡觉、脱岗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4、以防盗为中心,以防火为重点做好“四防”工作,各部门所管辖的生产工作场所,必须落实治安保卫具体措施,要将防盗、防火、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要把责任落到具体岗位人员,要在重点部位安装必要的技防器材。

5、要切实加强生产工作岗位(特别是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品岗位)的安全防范工作,及时消除治安灾害隐患。要严格控制火源,对消防重点部位和禁火区域要严禁吸烟。

6、加强值班巡逻,巡逻时要重点检查:有可无可疑情况和人员;办公场所内的报警、消防、电源等设施是否完好;治安保卫重点要害部位的门窗是否完好;消防重点部位的设施以及工作区内的消防器材配置是否完好;动火作业现场是否按规定动火等等。

7、对巡逻检查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督促整改。发现异常情况,要先进行现场处置,在处置的同时要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发生治安、刑事案件及各类事故时,在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的同时,还要报告当地派出所或相关职能部门,并保护好现场,详细记录异常和处置情况。

8、对节日期间歇业的,必须加强值班看守力量,要认真落实不间断看守,确保安全。

9、由于值班巡逻不到位,发生治安、刑事案件或各类事故的,根据性质轻重按厂规处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0、入侵和盗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1)处置程序:

①当保安值班人员接到入侵报警:

核实。值班人员要立即进行现场核查。

报告。若确认为盗警时,应立即向“110”报警,同时向保安部门领导报告并通知其他执勤人员。

抓捕。接报后,执勤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配合公安机关实施抓捕,并与报警部门和人员进行现场查实。

②当巡查、巡更人员发现异常:

报告。当巡查、巡更人员发现门、窗、护栏、等设施被破坏或确认发生异常时,要立即向保安部值班领导报告。

守候。此时,巡查、巡更人员不要离开,在增援人员未到达之前守候,注意事态的发展。

博弈。若确认有人正在实施盗窃时,要立即报警(110)并向保安部值班领导报告,同时堵住出口。若犯罪分子准备逃跑时,要勇敢地通过各种办法与犯罪分子进行周旋,并呼叫求得增援,争取将其抓获。

保护。若犯罪分子已逃跑,注意保护现场,在公安机关到达之后方可入内,以防破坏痕迹物证。

11、火警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1)发生火警时现场消防安全及电力保障组工作人员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利用就近灭火器材展开扑救。任何人员都要为火灾报警提供便利,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报警。

(2)单位的员工如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及时报警,并就近携带灭火器材赶赴现场及时扑救,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3)所有工作人员应维护火场秩序,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对抢救出来的贵重物品进行看护。

篇10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开局之年。街道安全生产工作要以“安全发展”为核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法律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我街道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增强企业自我安全管理能力。

认真贯彻执行国发23号和省政府47号文件,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一季度,以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形式,积极推动企业法定代表人落实管理责任,切实承担起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企业有效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企业全员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严格执行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深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动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活动,强化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积极配合开展企业诚信管理,试行“黑名单”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外部约束。

二、积极开展整治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一)搞好依法安全监管、事故查处和整治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事故的报告与查处。做到既严肃查处事故,又关注事故单位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积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做到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二)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治理工作。巩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成果,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和经常化,落实动态跟踪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效果。开展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率;督促人员密集场所、公共聚集场所和娱乐场所开展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隐患排查。

(三)继续深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三非”专项行动。分析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有有效地打击。

(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指导、推动各生产经营单位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形成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深入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三、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一)切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组织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参加培(复)训,开展辖区特种作业人员摸底工作,通过专项检查促进特种业余人员的持证上岗。

篇11

一、突出宣传教育,深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一)创新教育形式,增强“知识守护生命”理念

1、新生安全常识教育。对新生进行安全法纪专题教育,普及法纪、校规基本知识,使全体同学在安全问题上明确责任义务,熟悉制度规定,掌握操作要领,实现“知识守护生命”。

2、重要节点安全教育。抓好全院重大节庆、大型活动、重要工作安全教育,使每一个重要节点部署任务提安全要求,实施过程有安全检查,工作总结含安全内容。真正做到“安全伴我行”。

3、安全问题警示教育。针对教职员工在安全工作的思想反映和突出问题,剖析通报典型事故和案例,及时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4、重点学生强制教育。对行为失范,教育无效、引发突发事件风险较高的重点学生,邀请学校法制辅导员(警察),或将学生唤至派出所,对其进行强制教育,落实预防在先。

(二)开展争先创优,培育师生安全情结

大力宣传学院年度安全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激发师生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积极开展安全比学赶帮活动,努力打造群抓群防的工作基础。

(三)完善制度标识,提升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重要部位、重点区域要完善安全制度标志,消防设施、设备标注维护日期和使用说明,大幅增设禁烟标识,全面展示平安和谐大学文化。

二、建全两个机制,全面优化治安预防体系

(一)加强沟通,营造齐抓共管治安预防机制。

1、发挥保卫主体作用:一是实行保卫部门相对独立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模式;二是保卫处制定全院控制目标,各校区保卫科分解完成指标;三是将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纳入学生对保卫工作满意度评价系列。

2、营造通力协作局面:一是各教学单位、学生处及全体辅导员认真落实学生管理制度规定,将学生行为表现与素质拓展学分、与评定奖助勤贷挂钩;二是各保障部门、宿管等服务人员各伺其职,重点是通过责任追究,严格门卫管理制度,落实学生内控,降底校园夜间治安管理的压力。

3、完善治安预防措施:一是调整工作方向。辅导员、保卫人员力量下沉,片区责任制管理,一道抓教育、抓骨干、打基础;二是关注重点学生。对性格暴虐、有打架行为的,有酗酒、吸烟等突出不良习性的,拉帮结派、影响校园公共秩序的,经常晚归、不履行登记手续或填写虚假信息的个别学生,在重点教育的同时,掌握其活动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三是准确及时干预。对重点学生可能导致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干预,防止行为升级和后果的恶化。

(二)加强外部联系,警校共建和谐周边环境。

1、强化周边治安防范措施。邀请公安、社区介绍社会及校园周边治安形势,严防不法分子渗入和破坏。对师生校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及时求助公安机关支持,妥善加以处理。

2、建立学生骨干信息组织。在党员、学生干部、纪检队员及事故易发场所工作人员中建立信息员,全方位、多渠道掌握动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实现校园安全情况的动态控制。

3、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将突发事件的当事人、为首者带离现场,防止围观起哄;一般情况下,主要以沟通交流的方式缓解矛盾,控制事态,防止扩大或转移;在危及的情况下,果断采取人身控制措施,切实保护好师学安全。

三、狠抓三项整改,及时消除重大隐患

1、加大消防隐患整改力度。以构筑 “防火墙”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生员工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全面夯实校园消防工作基础。严格执行学院每月、校区每周、保卫后勤与教学单位每天安全隐患检查、抽查、巡查制度。对违规用电现象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公共场所吸烟进行教育和登记,并根据情节,按照消防法规和学院相关制度作出处理。

2、强化盗窃案件防范措施。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公共财产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凡未落实防范措施被盗者,责任自负。辅导员要教育并督促学生落实个人贵重物品的防护,动员学生使用指纹保险柜,个人原因造成被盗,责任自负。外部因素发生被盗,追究公寓和校区门卫值班人员责任。

3、严肃查处学生突发事件。严格执行大学生行为规范和“学生手册”规定,对个别酗酒打架,从事黄、毒、赌行为的学生,随发现随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凡属行政责任性学生突发事件,各教学单位都要彻底查清原因,提出改进管理教育的措施和办法,保卫部门将通报情况,各单位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四、抓好四支队伍,努力实现“五个避免”

1、提升保卫干部素质。一是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深入地沟通交流,提高全体干部对保卫工作的认可,增强个人职业光荣感、责任感,以校为家,学生为本,恪尽职守,团结奋进,塑健康人格,展高雅品味,坚守保卫岗位,书写辉煌人生。二是结合工作和个人实际,开展业务训练,重点提升日常文字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三是开展工作研究,更新理念,创新方法,提高工作时效。

2、推进保安队伍改革。一是改革的目标。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在不增加学校整体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人员调整和机制创新,使队员收入达到保安行业中上水平,达到稳定队伍、减员增效目的。二是改革的重点。通过量化考核,严格纪律,优胜劣汰,逐步解决队伍老龄化、属地化、兼职化、业务边缘化现状,优化队伍的组织基础。三是抓好培训。组织学习《劳动法》、《保安管理服务条例》、《xx天一学院保安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度,增强职责意识,强化纪律观念,端正职业作风,严整警容风纪,提高学生满意度水平,提升学院“窗口”单位形象。

篇12

截至8月12日,山西重点工程领导组已召开7次调度会。按照晋政发〔2011〕6号文要求,领导组增设三大职责:结合“十二五”规划组织和安排重点项目储备工作;统一部署项目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签约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项目落地工作的重大问题。

为确保“十二五”时期山西省经济总量翻番、再造一个新山西战略目标的实现,4月22日,山西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和强化重点项目“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的通知》(晋政发〔2011〕6号),决定按照重点项目储备、重点项目签约、重点项目落地和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四位一体”全面推进、统筹落实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工作。

重点项目签约额每年1万亿

《通知》明确,围绕“十二五”期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五年5万亿元、平均每年1万亿元的目标,按照重点项目投资额争取达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的要求,全省重点项目储备额总量要达到10万亿元左右;重点项目的签约额总量要达到五年5万亿元、平均每年1万亿元;重点项目的落地率争取达到60%,要实现五年落地3万亿元、平均每年6千亿元。此外,对“十二五”每年的重点项目任务以市为单位进行了分解下达。

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年度考核

为确保目标实现,《通知》明确提出要健全五大机制,即:公布排行――强化考核――完善做法――协作服务――层层落实。其中,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情况公布排行的要求是:从2011年开始,按月公布各市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推进情况排行,每半年公布各市的重点项目签约、重点落地工作排行,分年度公布各市重点项目储备情况排行。强化考核机制则强调,按照突出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根据重点项目落地和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的工作内容,研究设置考核指标,并量化纳入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中。

各地市狠抓项目落地工作

篇13

20__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年”,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的“落实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继续组织开展好“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万年青玉山水泥厂安全生产委员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资金投入十分重视,每次大会、小会都重申安全问题,以人为本,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当生产和安全发生冲突时,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对安全工作层层落实,确保了厂部安全工作有章可依。

安全生产高于一切,安全工作贯穿整个生产工作的始终。为使这次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牢固树立“综合治理、保障平安”的理念,使每一位员工都“关注安全”,并且深刻认识到“平安是福”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提高全厂职工的安全意识。该厂生产部作为厂部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月”期间在全厂范围内张贴了安全标语、在厂办、中控楼宣传栏、技术部维修工段等处张贴了安全宣传画,在厂区醒目位置悬挂了安全旗、安全横幅,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考试。全厂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及各车间安全员共80多人参加了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考试。各单位还针对全体职、民工进行了全员安全知识培训。

强化现场管理,健全责任制度。该厂结合生产实际,狠抓落实,安全工作布置到各班组,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不放过任何一个违章操作行为,实行严厉的奖惩制度。

加强安全工作,杜绝事故发生。全厂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委员会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对全厂从矿山爆破、运输、道路安全到设备安全、人员安全以及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进行了一次认真仔细的安全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采取果断措施,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单,勤查落实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发展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是个园周运动,它只有始点却没有终点。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厂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从中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受到了安全教育,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安全你我他,工作靠大家。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把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监督监察、搞好综合治理、为巩固发展全厂安全生产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形势,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大力营造了“关注安全”的氛围,工作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落实20__年安全生产各项目标,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为巩固发展全厂安全生产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形势,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大力营造安全氛围,为万年青发展壮大,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篇14

关键词:化工工艺;安全危险;控制对策

1化工工艺的生产步骤简述

化工工艺也就是所谓的化学生产技术,即化工技术。它主要是把原料物采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将其转变为化工产品的一种方式方法和转变过程,而化工工艺就是对实现这一转变的整个措施和过程。一般而言,化学生产的主要流程如下:(1)原料物的处理。要想确保原料能够符合化学反应的规格和状态,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不同的原料物进行粉碎、净化、乳化、提浓及混合等多种方式的预先处理。(2)化学反应。此步骤是化学生产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通过对原料物的预处理,在一定程度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原料产生了反应,最终实现化工生产中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一般来说,化学反应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主要有还原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复分解等等。借助产生的化学反应,最终获得混合物和目的产物。(3)产品精制。化学反应后,对得到的混合物实施分离,将各种副产物或者杂质进行去除,最终可以得到满足组成规格的化学产品。上述这些步骤都需要在特殊的化工设备中完成,最终通过一定的操作条件,完成物理和化学转变。

2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问题分析

(1)化工工艺物料安全管理问题。物料管理是化工工艺生产流程中的第一环节,因此加强对化工原料的管理则格外的重要。尤其是在选择化工工艺物料上,物料的存放管理方式、物料的运输方式等管理过程都必须要严格遵照化工安全管理的要求来执行。不同的环境下,化工原材料会呈现出不同的物质状态,其物质状态的独特性也是由物料的化学性质来定的。不同的形态下化工物料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特定的环境或者条件下,部分化工物料会放射出有害物质,这就会影响到化工工艺设计人员的身体。因此对于化工物料的管理需要提前对其加以辨析,物料存放过程中产生的危险要素也应当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2)化工工艺设计方式的安全管理问题。工艺设计过程中,设计方式也是需要格外重视的一个问题,相同种类的化工原料,结合其不同的设定条件,能够得到相同的产品,究其原因还是由化工原料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进行化工工艺设计需要根据周围的环境,对化工企业的安全因素加以充分的考虑,与此同时还不能忽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最终选择一个最佳的工艺设计方式,确保化工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3控制化工工艺设计安全的对策

(1)化工工艺设计中控制化工安全过程。当化工化学原料发生反应时,对于每一步骤的生产过程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必须要严谨地进行化工原料的选择。尤其是针对化工反应的基础设施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化学反应之间会有非常大的差异,不同的差异对设备的规格要求也不相同。化学反应过程中对于有些基础设备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反应过程中需要深化对多级反应,虽然减少级别反应可以缩短产生周期,然而无形中则会增加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因此,化学反应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外循环冷却器的时候,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原料的进料时间,某种程度上这种措施能够实现化学原料的充分反应,最终降低设备的损害。(2)对于化工工艺指标的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由于化工工艺设计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标准高、要求严、指标多等特点,所以这一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工艺指标针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的深远进行分类。也就是一般工艺指标及安全工艺指标。只要是涉及到化工工艺人员的人身安全、甚至是有可能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安全工艺指标,必须要将其列为是重点加以监控的对象,然后有目的、针对性强地对其实施重点的管理,落实化工工艺指标的在控及可控。再者,对于重要安全工艺指标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确保心中有数,根据岗位实际加以操作,从危险性以及指标失控率的大小上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找到化工工艺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然后指定出强有力的改进措施保障化工装置的安全正常及稳定运行。(3)对于化工工艺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事故进行严格彻底的处理。因为化工工艺安全管理不当或者是由于化工操作中产生的失误最终导致的一些事故,要求化工生产管理部门必须要坚持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放过的原则。第一时间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到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然后解释事故实况制定出具有实际改进的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化。此外,还应当并组织人员讨论学习,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4结语

总之,化工工艺安全控制和管理在化工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特殊岗位上,化工工艺指标的控制则更加的重要。如果把工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安全事故就会相应地减少,才能确保生产装置平稳、持续地运行,企业才能谈得上效益和发展。

作者:郭建忠 李向东 单位:陕西榆林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钟蓝.浅析化工工艺设计问题及改善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