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语文教材知识梳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材的选用一直也比较单一,需要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学术交流,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不同教材之间的比较研究就是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采用的语文教材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包括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比较。横向的比较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地区或者不同地区的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比较,特别是对外国语文教材与中国语文教材的比较,了解各自国家语文教材的特点、教材编写脉络,找出我国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优秀语文教材的编写经验,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完善我国的语文教材。纵向比较通常是指对某一地区或者某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采用的语文教材进行研究,探究语文教材的发展历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的比较
1.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是根据国家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而编写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人教版教材一直是我国传统的、长期使用的教材,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这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保持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样式,设计更多新颖活泼的教学体例,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侧重的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改变了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提倡大众教育、全民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让教材面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思辨和审美能力,关注学生个性,传播优秀文化。
3.语文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语文版语文教材编写理念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支撑,将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有机衔接起来,注重古诗文、文言文等文学鉴赏教学,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传承民族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语文教材总体框架的比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通常包括四个部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每一部分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块,旨在训练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整体上分为三大部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每一部分又开设了很多专题,相互交叉,共同促进,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在结构上也分为三个部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探究性学习。在单元的设置上,引入了大量的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
四、语文教材知识系统的比较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并不是非常重视知识的系统性,也不强调知识的完整性,教材内容大部分都是陈述性的知识,学生可以快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可以轻松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侧重知识专题的整理与编写,通过各个不同专题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去探索、发现,养成问题意识,实践调查,善于开拓创新。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与人教版在知识系统上具有相似性,但语文版教材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程序性知识在教材中占非常大的比例,更具有操作性。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三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内容都越来越贴近生活,避免语文课堂的枯燥,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姚若丰.高中语文教材祖同篇目比较研究:以苏教版新教材和人教版老教材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0(10).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醉花阴》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科学合理的掌控课堂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导致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活动过多,导致课堂主题偏离,课堂效果降低;又如,多媒体使用不当,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大行其道等,这都使得课改后的高中语文课堂失去了原有控制。我们课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师针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时间的设计,针对课堂上学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前进行答案等的准备,这就有助于教师合理把握课堂,完美的解答学生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2.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性
语文教师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方面。进行课堂设计,教师就是将自己在整堂课中的表现进行完整的预演,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等进行《醉花阴》资料的查询,以及根据专业理论知识等不断地对自己的课堂设计进行专业的修改,这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并且,我们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这样就可以将自己的设计呈现在所有教师面前,让所有教师以专业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课堂设计,然后提出宝贵的意见,这样就可以让高中语文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醉花阴》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1.高中语文教材中《醉花阴》的教学目标的设置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我们在进行《醉花阴》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既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该通过诗词鉴赏,对于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当然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的时候,可以通过全局把握,进行课时的安排,这有助于我们可以整体把握《醉花阴》的节奏,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例如,《醉花阴》的目标设置,首先,要了解词人李清照以及她的前期词风;其次,要梳理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清新精美的词作特色;最后,把握词作的内容,细心体会《醉花阴》中的真善美。
2.高中语文教材中《醉花阴》的课堂导入的设置
新课改的推行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进行了改革,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运用多媒体、讲故事等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醉花阴》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宋词婉约与豪放两个风格的鉴赏,这有助于向学生展现一个宏观的宋词环境,为学生展现学习该词的一个切入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规定时间5分钟左右。
3.高中语文教材中《醉花阴》的课堂教学主体的设置
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也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主体,占据的时间最长,完成的教学目标最多,因此这部分的设计我们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课堂教学。
4.高中语文教材中《醉花阴》的反思与评价的设置
反思与评价环节有助于学生重新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行反思时,首先学生应该对于自己整堂课的注意力进行反思,然后对于整堂课的自己表现进行反思,最后是自己知识点的掌握进行反思;然后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以及目标。
一、初高中教材的不同特点
白银地区初中使用的是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高中使用的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初中教材的特点
北师大版的初中教材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课文按主题组合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单元中的所有课文都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所选取的,这样就有了较为集中的文化信息,读来更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2.突出“同类比较”。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阅读,同类主题或题材的课文组合,提供了现成的可比性,从直接的可比性中显示共性、个性和差异,从而进入探究学习的层次。
3.突出“自主性”。北师大版教材提供的现成的可比性,将同主题(或同题材)作品的精神境界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展示在学生面前,无疑将引起阅读和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便于提出问题,有利于自主性探究的深入。教材在阅读练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考虑了一系列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以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4.突出“独特体验”。教材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练习中,不少题目都是从激发学生多元反应的角度设计;在练习与思考、比较与探究、作文和口语交流等多种角度都贯穿着对课标提出的“独特的体验”原则的关注。
(二)高中教材的特点
1.内容富于立体化。教材编排内容注意了学习思维的各方面训练,关注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科渗透的综合性,展现了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等多维一体的学习内容空间,使学习内容富于立体感。
2.多元训练相结合。教材内容的安排,关注到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训练与形成、文化积淀与素养修炼。课前的提示、课堂的学习内容、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课外的延伸提高,相关的知识连接,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理解、收集、调动知识来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3.重实践探究性。整套教材编排体系,都在凸现实践探究的学习内容,在阅读鉴赏部分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在表达交流部分里,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法练习;在梳理探究部分里,课外延伸训练;在名著导读部分里,思考与探究,这些内容,无不有效地培训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突出了教材编写重难点,体现了时代精神与要求。
4.开放互动性。教材打破了课程内容和目标简单划一的格局,学生在学习必修的同时,可根据自已个性特点进行选修内容的学习,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体现了课程的多样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学生在选择研究性学习时,又要充分地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在互助合作下有效地完成研究任务。这样开放性多元学习整合,充分调动了学生、教师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了新教材的内在价值。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通过研究北师大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对新课标精神的贯穿从初中到高中都是一致的,都比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毕竟北师大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有着各自不同的编排体系和特点,加上初中生和高中生各自的特点,研究初高中语文教学怎么衔接对于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语文老师要研究初中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老师只有弄清楚了初中语文教材在知识点设置、要求,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的特点,明确了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的不同要求,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一、学习新课标,深入新课标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迎合社会对语文学科的新要求,从学生角度去设计教学。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围绕语文知识教育和语文素养教育来开展的,倡导师生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语文学科作为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经典学科,其中涉及的语言、情感、审美、传统文化等内容对新时代学生的责任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内容都是隐含在新课程改革背后的内容,需要语文教师深入发掘,发扬光大。
二、开发新教材,利用新教材
1.落实语文知识教学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突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因此,课堂教学时间、课后作业时间、学生自习时间一再减少。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忽视自身语文知识的完善,片面追求语文学习的实践化、自由化。很多语文教师也是如此,为了突出语文课堂的新课改氛围,往往会舍本逐末,片面追求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越是新课改,越要突出语文传统知识的重要性。语文知识是学生理解我国传统、学习我国经典的首要途径。例如,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一系列的文言现象:实词、虚词、常用词、一词多义等,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2.强调语文课堂效率
新教材删繁就简,将语文教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传统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兴趣爱好,顺应时展潮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分为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可选性和自由性。对于必修学科,按照阅读鉴赏、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三部分实施教学。阅读鉴赏强调语文知识教学;梳理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思维逻辑性;名著导读提高语文教材的趣味性。与传统语文教材相比,新教材不仅在教材编写体制上,而且在教材的文本结构安排、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还在口语表达、写作训练、人际交往等方面提供了新契机,实现语文专项教学。每周的作文课、口语训练课、社会实践课等,都为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提供了可能。
3.拓宽语文教学广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仅仅局限于成语、拼音、改错、文言文、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大多难以脱离语文的范畴。学生学来学去始终是不变的几样,自然会感到枯燥。在新教材中,除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开设了语文专项教学,如口语表达、写作训练、课外阅读等专项。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娱乐热点问题、政治焦点等内容,都得以在新教材中体现。在新教材的名著导读环节中,每册两部中外名著阅读,共有十部名著收录在新教材之中。名著导读环节又分为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三方面,从社会、人性、时代三方面充分还原名著形成的过程。通过中外名著的阅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得到锻炼,在人情冷暖、社会变迁中感受人性的变化。
三、营造新课堂,活跃新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文学性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语文学习更注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单我们在人文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等方面相对薄弱。因此,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要结合现在的语文教材,转变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注重人文素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扩展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材在语文教材中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反复考证,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它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多,不仅有必修课文还有选修课文,对我们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比如高中人教版语文选择了有几篇《红楼梦》的选集,即《黛玉进府》、《宝玉挨打》、《香菱学诗》、《诉衷肠》、《抄检大观园》。《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这五篇文章只是这部鸿篇巨作的冰山一角,红楼梦大大小小的人物有几百个,以及上千首诗词和多个经典场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仅仅只是学习课文上几篇文章,是无法真正解读作者的意图。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还要阅读《红楼梦》这本小说,了解这篇小说创作的背景,以及作者曹雪芹自身的遭遇,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曹雪芹写下红楼梦的意图,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这样即便有助于扩展我们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当下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领悟中国文字的魅力,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
二、扩展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文学到当代文学,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中国文化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文化瑰宝。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孝等品德,是封建社会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因此儒家经典也被誉为国学。四书五经更是历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科目,并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比如北宋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研究儒家文化主要作品。但是目前对传统文学的学习,学生仅仅只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缺乏对它更深层次的了解。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增加了传统文学的比重,但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比较混乱。比如人教版的高一语文教材上册是春秋时期文学作品《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到下册的时候,就有战国时期的《离骚》,高二上册是李白的《蜀道难》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材的设置比较混乱,学生一下子从春秋到唐朝然后再回到战国时期。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自己设置一个学习课程表,以时间为轴,将课文从春秋到战国、先秦文学,再到唐宋诗词,元曲,按照时间表格,将课文梳理一遍,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文字表现形式和含义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古代文学,提高学习传统文学的兴趣。
三、开发语文教材的资源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变得功利化,很多学生学习语文、背诵诗词,分析诗词中的意境,诗人的表现手法,纯粹只是为了在考试中拿到高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完全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文学性、思想性和结构展现艺术魅力的,而不是几句话就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在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尽量避免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去解读文章,而应该尝试从艺术性、文学性的方式去解读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学作品风格和艺术形式,从而发现语文的魅力。课余时间,学生还应该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作品,了解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一些伟大文学家的作品。
1.切实加强研究高中、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做好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前提。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准绳,也是完成高中初中衔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为了使高一语文能顺利地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语文教师在接手高一新生之前极有必要自觉研究高中、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全面了解两个学段的目标要求。初中课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来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课标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高中的目标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高中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拓展和延伸。深入研究、比较初中高中的课程标准,了解初高中教学的连贯性,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能力层次的梯度问题,分析比较其异同及断层之处。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对初中、高中课程标准心中有数,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衔接教学的效果。
2.研究高中、初中语文教材。
研究高中、初中教材是做好教学衔接的保证。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凭借和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高一语文教师主动去研究高中、初中教材,深入分析课程标准目标在教材上的分布点,对高中、初中几册教材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进行分类梳理,分析比较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了解高中教材中哪些是在初中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哪些又是高中、初中之间断层的地方。研究透了高中、初中教材,教师在开展高一语文教学时便能做到“瞻前顾后”,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如果高一语文教师不重视研究高中、初中教材,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学的衔接上就会有不当之处,这就会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从宏观角度人手把握高中、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思考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高一语文教学效率。
3.查漏补缺,强化语法知识的衔接。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解决语句修改、长短句变换、句子衔接、仿写、文言文实词的活用、虚词的作用、特殊句式,甚至阅读理解都直接或间接要用到语法知识。而学生进入高一时一遇到语法问题,特别是学习文言文遇到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问题时则显得困难重重,无所适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语法知识太缺乏了。初中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基本”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加上初中语法只学不考,所以目前初中教材没有“语素”、“句群”等知识的介绍,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法知识也得不到保证。而高中课标中也只是提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要求,既没有提及对初中语法知识的补充要求,也没有进一步的“语义、语境、语体、语用”等知识的介绍,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却要时时用到语法知识。因此,高一语文教师要在学生中作一些问卷调查,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法知识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哪些需要补充,然后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补充相关的语法知识。如结合“理解句子”的训练介绍一些复杂单句和多重复句知识,让学生从语法的角度把握句子的结构、理解句意。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补充语法知识,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断层处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从而有利于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4.温故知新,加强高中、初中教材教法的衔接。
较之初中,高中教材一般课文长,容量大,内容涉及复杂的人生哲学,思辨意味重,理性色彩浓;文言文比重增大,学习的难度加大。如果教师有意识地把“知新”和“温故”结合起来,前引后连,以旧引新,以新带旧,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教学环境,在知识衔接的同时,知识的深广度也相应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2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新课程的独特优势。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中学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讲解中应该注重道德和思想品质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内涵。
一、在课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文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文字,有着无法比拟的神奇力量。鲁迅先生对汉字概括的 “三美”“音美以感耳,一也;形美以感目,二也;意美以感心,三也。”即可说明汉字的美丽所在。作为现在的中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只有懂得自己民族语言的精美,才能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深和源远流长。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懂得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热爱本民族的语言本身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他们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的 “梳理探究”部分《优美的汉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感受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在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无论诗词、散文还是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优秀的篇章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特有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许多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警句。对于这些经久不衰的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名句警句,教师应该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例如,在屈原的名篇《离骚》中,就出现了不少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可以让学生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以让学生体味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人生追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可以让学生感受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尚节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可以让学生理解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执着精神。在教学中,就这篇课文中的名句进行解析,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容易理解背诵。教师在教学中把它抽出来重点讲,从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能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新课标的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优美课文,这就使朗读显得愈发重要。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朗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素质培养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朗读《沁园春・长沙》,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感悟一代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和豪情壮志;朗读《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顾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朗读《小狗包弟》,可以让学生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懂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朗读《劝学》,可以让学生领悟学习的意义、作用以及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朗读《定风波》,可以让学生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朗读教材中的优秀篇章,通过有意识的朗读训练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带领学生打开传统美德的宝库,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四、在课文作者的讲解和课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探究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选择是很有针对性和教育性的。无论是课文的作者还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会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面人生苦难且真正找到了解决办法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赞誉“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具有民族英雄气概的作家朱自清;被评选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也被誉为“20世纪中国人的良心”的文学大师的巴金。教师应在教学中就教材中涉及到的这些名家的生平事迹、主要经历以及形成的思想进行讲解,让他们人性中的熠熠光辉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作为课文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比如在文言文《苏武传》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也要对苏武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地赏析。《苏武传》集中写了天汉元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的事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对苏武这一形象的分析,让学生认识苏武的忠贞守节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学习苏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论文摘 要: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助读系统又在教材内容中占重要的比例成分,具体在教材中可以把助读系统分为注释类、提示类、图像类、附录类、练习类这么五大类。然而这样的助读系统有其错在的优点,对语文课堂中的双主体的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存在着局限性与不足之处,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研究更新修改。
语文教材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教学需要而编写或制作的用于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材料,它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纽带。语文教材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四大系统组成,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助读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材的生命力,其作用不可小觑。那么究竟什么是助读系统?助读系统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哪些体现?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助读系统?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呢?这里就让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助读系统概况
助读系统是指为帮助学生读解范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顾黄初先生在《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中评助读系统的作用:“如果说,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出声的教材’(音象教材除外)那么这位教师与学生联系的主要渠道是导学材料。”所以可见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作用。那让我们来看一看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可分为哪几类?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具体有哪些体现?
二、助读系统在教材中的分类及具体呈现
在前人的助读系统分类基础之上,又经过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研究,我将这套教材的助读系统分为以下五类:
(一)注释类:课文中的字词注释和题注,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简介等等。
(二)提示类:每册书开篇的编辑说明,单元提示等。如第二册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用建议性话语提出了本单元教学要求与学习方法,而且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审美体验。
(三)图像类:主要是课文中所配的相应的插图,这样直观的图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记忆,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学习。如第三册《过秦论》一课中的“秦灭六国示意图”,清晰直观的呈现了当时各国的地理位置以及秦灭六国的全过程,有助于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
(四)附录类:比如一些资料附录、知识短文及相关的信息链接。如第一册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后附上了一个“贾府人物关系表”,《红楼梦》这样一部巨著,人物关系相当复杂,如果不是熟读《红楼梦》一般人不会弄请楚其中的人物关系,所以附上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人物关系表有助于学生们的阅读。还有第四册第一课《窦娥冤》,它是元曲,同学们可能对曲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不是很了解,而且文中有很多专业方面的术语,所以编者在课后链接了关于元杂剧中折、楔子、本方面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
(五)练习类:选文的课后思考与练习,练习题本应属于教材系统中的练习系统,但是各个系统都应是相通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练习这一设计同时就是很好的助读系统,二者有交叉的部分。如第二册第一课《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三“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同学们讨论一下。下面列出来很多的名家之言,意在开拓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使其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三、助读系统的优点及对课堂双主体的的作用
助读系统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颁布也明确的指出了对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研究的必要性。首先完善助读系统是新课标的题中之义。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日益加强,课标中也有写到“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这样的课程标准也就要求加强教材的自学指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完善助读系统符合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特点。由于语文这一学科可以说是中国学生的母语课,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他们的自主意识在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完全可以凭借助读系统进行自主学习。这个是宏观的从课标的角度分析完善助读系统的必要性,那么究竟助读系统有哪些作用,多我们课堂学习的双主体的有效学习有什么好处呢?
(一)助读系统对教师主体的意义
1、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明白教学的统一要求,作为教学参考。编辑说明是全书的结构编排与内容整理,单元提示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这样的助读系统有利于教师对全书的整体把握,使教师的备课与讲授有章可循。
2、减轻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如课文下面的重难点字词的注释、背景及作者简介,还有课后部分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知识链接在一定程度上都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进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转贴于
(二)助读系统对学生学生主体的意义
1、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利于引领学生渐入佳境。(1)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像助读系统,包括插图、图表、音像、多媒体课件等视听觉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第一册第十一课《包身工》一课中的包身工形象再现,更多的体会到包身工生活的无奈与潦倒,让同学们真切的了解包身工这一社会特殊的不被人们重视的群体。(2)提示性文字对所学内容点拨,练习发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趣质疑,增强学生阅读的欲望。如第三册第三单元提示,“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我们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3)资料附录对相关知识背景进行再次补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梳理。(4)运用引发式语言,亲切活泼、富有感染力,如每册书开始的编者之言“致同学们”,图画色彩丰富,语言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让同学们在积极的状态中了解到了自己本学期的学习的内容及进度安排。
2、助读系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一些方法指导,促进学生独立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阅读材料、思考质疑,从而总结得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获良好的自学语文的能力。如第四册第二单元提示“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2)为学生预习提供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自学习惯。如第一册第三单元提示“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通过这样的提示引导学生们进行自学、带着问题阅读。
四、助读系统现存的不足之处及建议
以上就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助读系统的作用与意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研究这套教材的助读系统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1)提示,新课改之后的教材没有了课文提示,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究竟课文提示删去是否是合理之举?(2)插图,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但是教材中的插图类型过于单一,而且与文本的关联度不高。如第四册的《辛弃疾词两首》这一课的文中插图与这两首诗并不是联系很大,所以完全可以删掉或者换更适合的插图。(3)练习不新颖,目的性不明确,练习的设计缺乏差异性与针对性,如《荷塘月色》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不同单元不同题材,课后习题竟然惊人的相似。(4)注释部分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尽量避免当注未注、无需注却注的情况出现,要留给学生适当的学习余地,要有保留,不需要注得面面俱到,否则会削弱了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指导作用。(5)附录类,知识短文的链接可以更丰富些,信息更新及时些,由于高中生学习状态非常紧张,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品读经典名著,若知识链接部分扩展的内容丰富会对他们的信息量增加有很好的帮助。
当然这些就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看法与建议,在这里提出来可以思考一下,当然每套教材的编排都是经过读者精心的安排的,时代在发张着,课改在进行着,我相信我们的教材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致,助读系统的作用会有更大的发挥,同时四大系统的衔接与安排也会越来越紧密。
参考文献
[1]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解读(实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4]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语文学习活动;内涵;价值;设计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146-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文简称《普高课标》)中有言:“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义教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②这里的“实践”也就是“活动”的代名词。所谓“实践”,就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③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所谓的“语文实践能力”无疑是语文科所要培养的一种核心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说主要就是通过语文活动,更具体地说是靠语文科教的活动和语文科学的活动相互运作共生而成的。那么,基于教学实施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考虑,教材编写者就不得不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学习活动,从而更有效、更便捷地服务于师生。
搜查诸版高中语文教材,不难发现鲁人版对学习活动的重视。但什么是语文学习活动?它与其他活动有何区别以及设置意义?如何设计?这都值得深思。基于此,下面笔者将基于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重新审视语文学习活动的特征内涵及其价值,并就教材中的相关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语文学习活动”内涵及其价值
我们常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若想更好地完善与推进语文教学,首先应从活动说起。“学习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学习者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④所有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有益于学生的实践,使学习更有系统,更有计划性。
那么,何为语文学习活动?有学者认为:“语文学习活动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一系列动态情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一系列过程。”⑤笔者认为,语文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获取言语经验、提高言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系列自主行为过程。
但需要指出的是,语文学习活动并非等同于语文活动。语文活动泛指人的听、说、读、写等活动,包括“学习语文”、“关于语文的学习”和“透过语文学习”⑥三个方面,但所有这些语文活动并不一定发生语文学习。有学者指出:“学生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活动,并不意味着自然地就能学会听说读写。”⑦换言之,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但这些“语文活动”并不一定会促使其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产生变化。所以,只有作为“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听、说、读、写、思”才是“语文学习活动”。例如,《义教课标》中有“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⑧与“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⑨的论述,然而这里的“校园活动”、“社会活动”、“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化建设活动”并不就是“语文学习活动”,只能说是“语文活动”。即使是“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⑩中的“办刊”也不是“语文学习活动”,而只能说是“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语文活动”。
此外,“语文学习活动”也不同于“语文学习方法”以及“语文教学方法”。“语文学习活动”以听、说、读、写为目标和内容,始终将言语经验获得、语文能力提升植入其中;而“语文学习方法”以及“语文教学方法”在于言语经验,只是学习或教授“语文”的方式或手段,只能对语文学习产生间接影响。所以,语文学习活动主要是指通过听、说、读、写、思等学习活动组成的结构系统,然后依靠这些语文活动作用于学习主体,促进其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变化。
二、“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之我见
在诸多版本中,鲁人版教材无疑是突出体现了对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视,其在每单元结束后单独设置学习活动栏目,以此来总结和深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这是对语文学习活动的一种大胆尝试和探索,无疑也是值得其他版本教材编写者审视和借鉴的。
那么,鲁人版教材中的学习活动设计具体是怎样的,是否已经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还有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实施方面是否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这些问题理应被我们关照、审视并给以反思。
(一)教材中语文学习活动设置情况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每单元后设“学习活动”,主要是从文本品读、梳理・积累、写作平台三方面进行设置,其中“文本品读”部分主要就本单元必学篇目进行设置相关问题供师生交流讨论,问题数量一般在3~6个(每单元文章设置一般是2~3篇),关于自读篇目的问题,一般标注米字形号以作说明。《普高课标》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入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11在“梳理・积累”部分,主要是基于对本单元必修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句子进行识记、整理和归纳,明确背诵的内容等。此部分题目数量设置一般在4~6个,不但可以使学习的重点内容明晰化,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积累与整合的能力,还能够优化学习方式。《普高课标》中也明确要求,高中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12最后是“写作平台”的设置,《普高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13高中学生应“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14这在必修课程部分有相关表述:“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等等。这些无疑彰显了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对写作的重视和考量。
基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大体了解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学习活动方面的设置。《普高课标》有言:“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15从“文本品读、梳理・积累、写作平台”三个方面设计语文学习活动,基本可以涵盖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追求,同时也是对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目标的有效深化和渗透。
(二)学习活动实施现状及改进意见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对语文学习活动的设置与具体设计突出了课标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要求和重视,但在具体实施中情况并不理想。据笔者观察,大部分教师在单元结束后,在留有余力、时间充分的情况下才会偶尔涉及“学习活动”中的项目,更甚者几乎就是直接忽视“学习活动”的安排。为什么会有此现状,值得我们审视与反思。
首先,学习活动中“文本品读”安排是否完美?整合式的学习活动设置是否恰当?“文本品读”中多数题目都是根据本单元必学篇目来进行设计的,但在课文已经学完之后,学生是否还有兴趣来进行相关文本、句段的鉴赏?教师是否还有耐心再鉴赏已结束的教学内容?这种设置安排的延后性无疑会消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学生文境现场的感受性。笔者认为,可以把“文本品读”中的相关题目分置到前边必学篇目的课后,然后再以审美鉴赏活动的方式呈现,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语段的重视,还能够深化他们在具体文境中的感受与鉴赏。
其次,“梳理・积累”中题目设置是否明确、具体?题目设置一般是要求整理所学篇目中的重点字词、相关文化常识以及说明此单元的背诵内容等,但在题干表述方面却值得细究与商榷。如请从某某文章中“找出几个与现代汉语句式不同的句子,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请将“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摘录到笔记本上”等等。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表述一是不明确和不具体,二是有可能造成学生积累不全,易养成偷懒散漫的习惯,也就达不到预效。
第三,“写作平台”中的任务安排是否易操作。在这一部分中,有些题目的设置也出现了类似于“文本品读”部分中的问题,写作完全可以结合在阅读教学中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加深学生的感受与体会,同时还能起到培养和提升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此外,这一部分在任务量的设置方面有些大,一方面可能会给师生带来更多的选择性,但同时也会给师生带来无所适从和难以选择的困惑。就学生现有的时间和精力来说,不可能每个题目都进行训练,那么如何有选择性地进行习作自然成了师生共同考量的问题。
最后,如何评价“学习活动”的成效?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那么有了活动就一定有教育吗?有学习活动的设置,自然也就有相应的评价机制。就“文本品读”来说可以让问题穿插于阅读教学之中,从而能有针对性地陶冶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就“梳理・积累”部分来说,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学生的积累本收上来查收与点评,一方面起到督促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时地查看学生积累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完善。在写作方面,平时可以穿插着进行小习作,如缩写、改写、仿写等,这些完全可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实现,至于单独的写作训练,则要根据课时、课程安排,挑选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写作,后续进行相关点评与写作指导。
总而言之,从语文学科内部的角度看语文活动,主要是为了学习而设计的,是为了助于教师教学的展开和更好的实施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可选择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语文学习活动直接是这个大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以教材为凭借,让学生深入到活动中学习,感受到活动的魅力和成效,无疑有助于教师教学的更好开展,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但在具体的操作与实施中还需要我们师生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协作性和自主性,从而达到最初的预效。
注释:
①⑨11121314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36,2,3,9,3,2.
②⑧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14,17.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S].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79.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41.
⑤厉复东.活动化教材“语文学习活动”浅说[J].现代语文,2010(6).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教材选文要……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要求,各种语文教材中都会收录适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就世界文学而言,外国文学作品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或人文精神,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是中学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补充。外国文学作品进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这些选文改善了我们语文教材的结构,丰富了中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而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无疑都是通过翻译者译介过来的,但笔者通览各版语文教材,发现教材在选文注释中常常忽视了翻译者的名字,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细节失误。这里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为例略作说明。
苏教版初中六册教材中,几乎每册教材中都有未注明翻译者的课文。在课文翻译者的署名上,教材似乎存在选择性。像朱生豪(《威尼斯商人》)、郑振铎(《泰戈尔诗三首》)、叶君健(《皇帝的新装》)、戈宝权(《海燕》)等名家的翻译作品,教材都注明得很清楚。但有些课文即使本身是名篇,也未注明翻译者,如,《最后一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这或多或少和译者名气不大有关。具体情况是:
七年级上册(以下简称)《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无译者,七下《松鼠》(布丰)无译者;八上《最后一课》(都德)、《父母的心》(川端康成)与《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都无译者,八下《鸽子》(屠格涅夫)、《变色龙》(契诃夫)、《窗》(泰格特)、《二裂银杏叶》(歌德)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亦皆无译者;九上《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无译者,九下《送行》(比尔博姆)与《老人与海》(海明威)无译者。
教材编写者漠视作者和翻译者的劳动成果,在各种语文教材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往往擅自删改作品,不注明译者,都是常有的事。如,八上《最后一课》,注释竟为“这篇课文是根据多种版本改写的”!所以干脆不注明译者了。从法律层面来说,这也是不合法的。国际《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工作者的权利”中明确规定:“每个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所在国给予其他脑力劳动者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译著是脑力劳动成果,受有关规定的法律保护。”“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著作权,从而享有与原著作者同样的优惠权益。”“公开利用译者的译文时应该明确、清楚地提到译者的姓名。”我国的《著作权法》针对教材编写特别提出要求:“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三条)在第十二条中就明确了翻译作品的归属性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总之,教材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作为作品的所有者,他们的署名权还是应该得到尊重的。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美德。在学术腐败盛行的环境里,让学生意识到必要的学术规范也是应该的。教材编写者不管针对中文作品,还是翻译作品,都应一视同仁,更不能在署名上存在选择性。所以教材在再版时,理应消除这个细节失误,使教材更合法,更规范。
二、文言文课文排版设计没有体现人性化
谈到语文教材对文言文课文的排版设计,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小事,根本不值得关注,实际上,体式虽小,关系实大。针对文言文排版设计,教材几十年来没什么特别变化,文字间的间距与其他文章的排版一致,保持在不到0.5厘米的范围之内。实际上,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发现(包括我们自己做学生时的学习体会),现有的文言文版式设计没有考虑到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没有从实际出发,很不利于学生学习(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显然,新课程标准已经不再要求对文言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教学(尤其是高中教材),但还有很多重点字、词以及句段教师必须落实细讲,即使学生自学也只有识记下来才能理解、积累。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密密麻麻地记录在课本的缝隙处,很是拥挤,复习起来很费劲;而如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就更不利于学习和复习,还容易丢失。这是个现实问题。
所以,教材在排版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对文本处理时不要吝啬于拉大距离。具体落实到文本间距的调整,笔者认为,以拉至1厘米左右为宜。一些教辅资料对文言文间距的处理,基本上保持在这个度。目前有些刊物在对来稿作规范要求时,一般也要求打印文稿的文字间至少保持在1.5倍间距,这其中显然有方便编辑修改的因素在内。这其实是一种常识性的要求,对语文教材的编写设计者应有所启发。或者不改变现有文字间距,而是扩大文本右边的页边距,留出约三分之一宽度的空白处,相当于现在某些教材在处理点评赏析性文章时所留出的空白(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春》《月迹》《现代诗二首》等课文)。这种排版设计也不是没有过,原来的人教大纲版语文教材对所有文章都留出了约三分之一的空白,这种方式至少在文言文排版设计中可以保留下来。这两种排版方式的设想也只是技术层面的,难度不是很大,最多只是增加了教材的厚度而已。
【关键词】初高中 语文 衔接
初中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又是中学教学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小学与初中使用同一个 “课标”,衔接起来比较方便。而初中与高中使用的完全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课标”,它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衔接,从而造成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相当长的时间不适应高中语文教学,使得高中老师时常埋怨初中老师。那作为初中老师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研究两个“课标”,了解衔接工作的任务
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找出其中的差异,明确各自要求,熟悉各自特点。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初高中语文教学有以下不同:
(一)从基本内容看,初中“课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标”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而高中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
(三)从阅读能力看,初中语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高中语文则“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可见,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面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四)从表达能力上看,初中语文“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而高中语文“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从质上看,高中语文“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看出,高中语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
二、熟悉两种教材,明确衔接工作的重点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存在着衔接不自然的情况,不少学生甚至出现了无法跟班学习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基础内容,初中阶段竟没有学或学的不扎实。比如,文言文教学,初中阶段“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高中阶段则“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里所说的“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在初中阶段就基本没有系统学习,更不要说“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了。所以,只有对初高中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明确初高中两个阶段的教材在培养目标上分布点和差异性,从而初中教学才能做到“顾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做到学习自然衔接。
三、讲究教学策略,提高衔接工作的实效
(一)加强学习习惯上的衔接。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学生进入初中,教师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自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圈点勾划批注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踊跃发言、礼貌说话的习惯,自觉积累语言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勤于笔记的习惯,大胆质疑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习惯,等等。如果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都注意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习惯,那他们进入高中后就能较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
(二)加强知识技能上的衔接。
1.把好识字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认识累计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左右会写。落实了这一要求,对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2.抓好书写关。写字对增强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也是提高中考、高考成绩的重要手段。字写不好,在中考和高考中就会失分,这是非智力因素失分,如果我们初中语文老师不关注这个问题,就会给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留下遗患,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3.扩大阅读量。我们知道,初中课外阅读不少于26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10部,背诵篇数不少于5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课外自读文学名著2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为了衔接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师或开设阅读课,或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也可自己给学生开设阅读书目,营造有书可读、有书能读、有书好读的环境和气氛。语文课上要压缩过多、过深的讲解,简化教学过程,克服形式主义,保证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鼓励学生熟读、背诵那些百读不厌,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诗文,可以收到非常有效的效果。
4.激发求知欲望。我们可以通过初中课文来激发他们对高中课文的学习热情,从而较好地把两者衔接起来。
总之,让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终身学习,对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切实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稿)》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4]《新课程怎样教》,辽宁大学出版社
首先是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对话平台。教科书以学习专题统整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每个专题形成块状结构,进而构成新的框架体系。改变传统的选文方式,打破时代、国别和话语方式等界限,根据专题需要,把各种有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材料(如篇章、原始资料、问题设计、音像材料、图表、索引、网络资源等等),有创意地进行组合。专题努力创设新的语文学习情境,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宽学习天地。每个专题都能衍生出丰富的语文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编者之间,构建多重对话的平台。
其次,以人文母题统领专题,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科书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观念,融化现代人文主义学说,对相关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和整合,提炼出一组人文母题,有助于高中生获取精神滋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科书十分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各个专题都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具体要求,并在应用、审美、探究方面有所侧重,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均得到了较好落实。在所有专题研习、探讨和活动的设计上,都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积累与应用”则使语文能力的培养得到强化。其中“写作实践”既是相关专题内容的自然生发,又自成相对完整的系列。
第三,以探究为核心设计专题,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编写组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十分重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呈现方式上大胆创新,创设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全新的呈现方式。同时又不拘泥于单一的呈现方式,部分专题灵活地采用了多种呈现方式。教科书这种新颖而灵活的呈现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将引导教师改革教学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以现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所收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广义的文学概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或许称为“现代文”更适合)共计130余篇。从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两个取向来看,中学语文教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汰体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从作品文体类别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作品多为散文类和诗歌类。其中,散文类作品共占总数的80%以上,小说和诗歌类作品各约占总数的10%,戏剧类作品不足1%。其中所选的现代小说除了鲁迅《社戏》、《故乡》以及沈从文《边城》等经典作品之外,寥寥无几。这种文体比重倾斜的状况或与教材的容量和小说及戏剧文体的长度有关。从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分布来看,在这些篇目中,多数为生活类、人情类、家庭伦理类、思想品德类以及科普知识类的题材,而政治思想教育、革命史教育之类的题材所占比重和以往教材相比在逐渐减少。
诸如朱自清《背影》、张晓风《敬畏生命》、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钱钟书《谈中国诗》等篇目都体现出这一题材和主题取向。另外,经过本文粗略的考察,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年级的晋升,现代文所占比重稍有下降减少,而文言文所占比重则稍有上升。在现代文中,所选作品更倾向于经典作品。以高中语文第三、四、五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像鲁迅《拿来主义》、《雷雨》、巴金《小狗包弟》等作品都体现出某种潜在的意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分布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学教育思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现代文的文体类别、题材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的考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一些潜在的导向、思想和意识驱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这些质性(qualities)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教育导向的改变。当今中学语文教育逐渐转向以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导的方向,正逐渐淡化以往中学语文鲜明而浓厚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色彩。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成为中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现代文学篇目的选择可以看出来。尽管其中还是选择了为数不少的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以及政治内容的作品,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作品,但这些作品主要并不是用来表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的,而是更多地用来体现特殊文体的基本特征。
(2)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择篇目的时候更注重其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3)对现代文的选择更趋多元化,已不仅仅限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而是根据中学教育的阶段性特点进行选择。从以上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现今中学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随着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知识的进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现当代文学这一范围来看,可以看到本学科学术研究对中学文学教育的投射和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缓慢的,而且是不明显的。
2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现状和问题
应该说,中学语文教材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更新的启发。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就体现在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人文启蒙思想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也就逐渐走上了去政治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道路。所谓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人文启蒙、审美现代性上。这一点和80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相关。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也逐渐受到学术研究的深刻影响,语文教材的修订也体现出这一点。尤其是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更体现出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远影响。以往那些具有鲜明政治教化和思想教育的文本开始淡出中学语文教材,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体现和包容人文素养、审美、知识和情趣的作品。但在这一趋势中,我们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阐释遵循的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反映论。
其基本教学思路是:首先是介绍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是作家生平介绍,再是作品的意义分析。这就形成了“时代———作家思想———作品意义”的思维逻辑和阐释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解释作品和世界的关系(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但又会遮蔽作品内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学文学教育中占据着长期而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形成相对稳定范式的条件下,中学文学教育也受到潜在的影响。应该说,这种影响关系更深层地源于80年代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历史语境。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在这一宏大背景和深远的历史环境下,也因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教学模式。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又如何对中学文学教育进一步产生影响呢?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又如何将新的信息反馈于文学研究呢?这是本文要继续追问的问题。
3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与中学文学教育的可能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现状;解决方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貌。通过成语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储备,接受汉语的文化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好成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成语一直是语文学科中作为语文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说,成语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高中成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一、高中成语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已淡化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而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但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很清楚,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都必须以打好语文基础为前提,只有夯实语文基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就此否认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成语是词汇教学的重点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成语教学应该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但是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成语都是隐含在课文之中,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很多教师忽略了成语教学,导致高中阶段成语教学内容的缺失。纵观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的五本教材(人教版),只有必修二的梳理探究中有一个成语专题(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成语),除此之外,全套缺乏完整的成语知识建构体系,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不合理。
由于高中成语教学知识内容的缺失和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师对成语教学产生迷茫,不知所措,所以很多教师在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去机械地背成语,到了高三进行突击复习以应付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但由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成语积累不够,蕴含在课本中的大量成语又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导致高中成语教学与高考考查脱节。
二、如何进行高中成语教学
1.回归教材,运用有效教学方法进行高中成语教学
据初步统计,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的五本教材(人教版)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近三百条,这些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这在高考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些成语都隐含在课文之中,没有作为显性知识体现出来,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探究,所以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些成语的教学,因此我认为,与其花时间到处搜集成语让学生来背,不如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其中的成语意思,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2.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成语
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成语的积累不仅是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上的事情,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成语。另外,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被误用的成语随处可见,因此我们更要留意成语的误用,及时纠错。例如,“2012年央视春晚,舞蹈家杨丽萍一曲《雀之恋》跳毕,朱军忍不住用‘真是美轮美奂’来形容。”“倪萍曾在自传《日子》里写道:‘七月流火,北京夏天最炎热的日子’。”“媒体评论:刘晓庆日前见诸媒体的许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的不刊之论”类似的成语滥用、误用,常常可以在电视、报纸、杂志上看到,若不及时发现、纠正就会对学生造成误导。因此,我们要处处留心,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当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等优势,将成语的出处、成语的类别、成语的运用等慢慢地、系统地进行渗透,这样可以先调动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成语的展现形式若只是局限在枯燥乏味的文字形式,这样就会过于单调,如果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多种形式展现,就会变得生动起来。例如,把成语的出处进行分类,神话类、历史故事类成语,可以找出相关视频进行播放,学生一定印象深刻。还有一些选自古代文化作品中的成语,学生记忆较困难。如,成语“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说》,这是一个极易望文生义而误用的成语,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如果学生不了解庖丁解牛的故事,机械地背诵成语意思往往效果极差,因此我找出了庖丁解牛动画视频给学生看,学生很感兴趣,印象深刻。其次,在积累成语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定期在班级开展“成语接龙”“我知道”等活动,以比赛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积累成语。
除此之外,在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时,把成语误用分为四种类型,即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褒贬不当、谦敬错位。在讲解时,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积累,自己找出极易误用的成语进行归类,并探究这类成语的记忆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高中成语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困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高中成语的教学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莫彭龄.试论成语联想教学法[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3).
[2]周荐.论成语的经典性[J].南开学报,1997(2).
[3]傅倩琛.汉语成语中的民族历史文化初探[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刘振前,邢梅萍.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结构的对称性与认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