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当代文学思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二、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具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入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并兼顾着各种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分为三类,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种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兼顾文学思潮,去除时间化,避免文学思潮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并不可完全将时间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学思潮的叙述当中,对时间意识做适当的调整,使用互见性的叙述方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兼顾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类思潮,并顺应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保证其符合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意思就是在文学思潮重构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确保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顺应思潮史的发展规律,另外,还需要对现当代文学史重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思潮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高文学思潮重构的质量。
三、结束语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存在的问题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二、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
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
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具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入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并兼顾着各种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分为三类,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种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兼顾文学思潮,去除时间化,避免文学思潮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并不可完全将时间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学思潮的叙述当中,对时间意识做适当的调整,使用互见性的叙述方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兼顾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类思潮,并顺应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保证其符合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意思就是在文学思潮重构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确保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顺应思潮史的发展规律,另外,还需要对现当代文学史重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思潮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高文学思潮重构的质量。
【关键词】后现代;大众文化;中国大学生;积极影响
一、理论基础
早期的大众文化主要指Mass Culture而言,译为大量的、多数的、群众的、聚成一体的文化,含有无知、庸俗、偏见等含义,是正处于上升期的西方资产阶级对下层工人阶级粗俗文化状态的贬称。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基础。霍克海默(Horkheimer)和阿多诺(Adorno)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的产物,是欺骗群众的统治工具,目的就是制造大众的虚假需求,剥夺工人阶级的政治和反抗意识,使其盲目追求,甘心忍受资本主义的奴役。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开始涉足大众文化研究,其代表人物威廉姆斯(Williams)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中不赞同将工人阶级的文化与上层社会的文化对立起来,开始用“Popular Culture”代替“Mass Culture”。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迅速兴起,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之后随着电视,尤其是网络等媒体的出现与广泛使用,大众文化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大众文化研究也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对大众文化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以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给后现代大众文化赋予了一种肯定的色彩,这在大众文化研究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公开宣称,大众文化不是文化工业生产的,而是人民创造的。他不同意法兰克福学派把矛头完全指向文化工业对大众意识的控制的观点,不同意把大众只看做被动受控的客体,而认为大众文化中隐含着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性。他提出重新理解大众文化,重新审视大众传媒,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启蒙性和独创性。他认为,民间文化是从下面长出来的,是人们自发的土生土长的表达,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大众文化是地地道道的人民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表明大众文化可以制造积极的快乐。
二、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的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信息传媒技术的全球同步传递,后现代主义思潮不失时机地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后现代大众文化也随之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笔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大众文化研究,本文则主要着眼于中国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发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笔者最近阅读了多篇中国当代研究学者所著相关文章,诸如刘建佳的《论当代青年大学生文化的现状与重塑》,徐景一、王迎春的《浅谈流行文化和世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刘红林的《论当前高校大学生时尚风潮的文化表征和引导策略》及肖尚君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及其塑造》等,发现中国学者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大多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对中国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的影响给予消极的批判,认为其模式化、平面性、世俗性等特点极大地抑制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削弱了大学生对于道德、价值以及信仰的追求,使他们精神匮乏、信仰迷茫、追求享受,甚至走上消沉与堕落的道路。对此问题笔者认同约翰・费斯克的观点,认为后现代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受众,尤其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不只是被动受控的客体,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积极能动性及判断力。因此我们要看到后现代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三、中国大众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着彰显自我、张扬个性、追求自身价值的需求,后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为其提供了宽松的文化环境。
在后现代思潮的推动下,大众文化中交互性成分被无限放大,进入一个大众参与表演的时代。进入21世纪之后的短短10余年间,由于电视这一流行文化的核心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选秀活动,受到了大学生群体前所未有的关注。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选秀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表演的舞台。他们可以报名成为比赛选手,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艺,尽情地展现压抑在心中的张扬自我的愿望。他们也可以以观众的身份参与演出,因为观众同样可以成为场内及场外的大众评审,场内大众评审手中有决定哪位选手继续留在场上的权力,场外观众也可以用发短信或网上投票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中。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实际上都成为了活动的参与者与表现者,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另外一个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大众文化形式就是流行音乐与卡拉OK。流行音乐的主要受众是青年一代的大学生,他们在享受流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的享受的同时,同样也想要像他们心目中的流行偶像一样一展自己的歌喉,并展现自己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卡拉OK的盛行便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表现自我的欲望。此外,对于休闲运动的选择,如瑜伽、跆拳道、街舞、户外旅游也受到大学生的偏爱,成为他们张扬个性和释放压力的主要方式。
(二)后现代中国大众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挫折感及辨析力,引导其塑造健康人格。
“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在选拔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环节“PK”。选手们在每一轮的晋级中都有可能被淘汰。虽然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希望自己能走到最后成为冠军,但一旦被淘汰,他们没有抱怨、没有叹息,用微笑鼓励继续留在舞台上的同伴。面对这样的挫折,他们表现出了超出实际年龄的心理承受力。同样,许多备受大学生喜爱的偶像剧中的主人公往往都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窘迫。但他们拥有美丽的心灵和超强的意志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绝不低头,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他们这种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勇气正是年轻一代大学生所缺失的,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大众文化表现形式从正面培养大学生的挫折感,磨练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意志。同时我们也看到,选秀活动是不少大学生误认为进入娱乐圈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使许多人的成才观、价值观、爱情观或多或少刻上了明星的印记。因此我们要利用选秀等活动从反面培养大学生的辨析力,引导他们在五花八门的大众文化潮流中去除盲从、虚荣的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
(三)网络媒体与网络文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文本形态,为大学生提供了了一个公共、公平的表达与交流的平台。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逐步普及开来。例如在人人网或校园BBS的论坛中,往往只有一个话题,每个注册的大学生都可以针对此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心得。他们可以简单的赞成、反对,也可以进行专业的评论或分析,对于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甚至频频抡起“板砖”或“斧头”。跟帖也同样地被阅读或评论,大学生往往能够从这些充满生命活力和个性色彩的表达中找到共鸣。这样,大众的文化感受不再是私人性的,而是使大学生获得了公共、公平的表达和交流的途径。
(四)大众文化走进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文化通道,有利于大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熟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即将面临的社会压力有太多的恐惧和陌生。
大学生生活在相对单纯的校园中,往往有些自命清高、唯美、浪漫的情怀,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或多或少地存在情感上、认识上和行为上的隔膜。而带有浓重的市场化、商业化气息的大众文化进入大学校园,使种种新鲜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进入校园,从而为相对单纯的校园增添了新的社会元素,是大学生在不经意间产生了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习得了一定的社会观念与行为模式。不难发现,大学生“愤青”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自我期望与评价也趋于客观。虽然他们不乏对社会不公和就业压力有所抱怨,但总的来看他们的心态还比较务实和理性,对即将步入的社会具有了更加包容的心态和平和的意识。
四、结语
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各种后现代大众文化形式随之铺天盖地地进入大学校园,值得肯定的是它们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同时我们又要居安思危,有意识地避免其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不良诱导。我们应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清楚自己该去追求什么,坚持什么,倡导什么,认清自己的努力方向,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高素质带动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 启蒙辩证法[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费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姜华.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威廉姆斯.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 北京:三联书店,2005.
[5]陆扬,. 大众文化研究[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6]黄群英,张春芳.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文化品位提升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95-97
[7]刘红林. 论当前高校大学生时尚风潮的文化表征和引导策略[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136-140
[8]刘建佳. 论当代青年大学生文化的现状与重塑[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29-31
[9]肖尚君.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及其塑造[J]. 辽宁教育研究,2008(7),120-122
一、选择与借鉴:“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接受取向
同其他理论思潮一样,后学思潮在中国的理论传播与影响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后学思潮被一些外国文学理论研究学者引进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中。1979年,《世界文学》杂志率先刊登了汤永宽先生翻译的索尔贝娄的后现代长篇小说《赛穆先生的行星》。随后的1980年,《外国文学报道》杂志,先后介绍了美国几位著名的后现代小说家,同年,发表了董鼎山的两篇文章《后现代派小说》和《所谓后现代主义小说》。1983年,《读书》杂志发表了董鼎山的文章《60年代以来美国小说后现代主义及其他》。1987年《世界文学》杂志推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专栏,并发表了钱青的文章《当代美国试验小说的技巧》。这一时期,学界完成了对后现代小说的引进,但总的来讲,此时的后现代小说研究仍停留在对形成过程、创作特征、社会背景等方面研究的基础阶段,尚未从精神特性上形成具有深度理论水平的宏观后现代主义。相对于后现代小说来讲,作为一种文学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界一开始就显现了整体接受特征。这同中西方访问交流所催生的理论热潮密切相关。1983年,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桑受邀到山东大学演讲。1985年,杰姆逊在北京大学展开了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讲座。1988年,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专著《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文版出版。同年,易布思与佛克玛合著的《20世纪文学理论》出版。1989年,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的专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文版出版。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和理论著述引起了中国文坛的极大关注,并直接带动了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具有“后学”特征的理论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二、转折与变革:“后”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学”思潮的兴起以及“后”语境的形成为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当代文学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格局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表现,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文学研究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上来看“,后学”思潮中所倡导的反本质主义、反宏大叙事、反传统以及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后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促使其形成“反本质主义”的理论范式。其认为本质化的文学理论禁锢了作者的思维方式,阻碍了文学的创新发展,应解放思想,追求个性化、细节化、创新化的文学创作。其二,我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成的,它具有自己复杂的转变过程,这种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上,更是体现在对文学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原则重视度的提升上。这一时期出版的《无边的挑战》《隐蔽的成规》《表意的焦虑》等著作都对传统的文学理论的创作原则以及研究方法都提出了深入的批评,并指明了“后”语境下我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以及创作原则的发展方向。其三,批评实践形式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多元选择。在后现代主义以及后学思潮的影响之下,我国当代文学在实践批评形式上也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这不仅打破了既定陈规,更是对传统“体系情节”理论研究方式的一种有力反抗,有助于当代文学的重新建构。
三、危机与重构:“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重构
在“后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重大转型,伴随着转型而来的不仅是文学思想的融合与发展,还包括理论范式、理论传统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多重理论资源间整合的焦虑与压力、不同理论话语之间求异、趋同的危机与挑战。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仍是消化、整理包括“后学”思潮在内的当代西方文论新现象、新趋势、新发展,以增强中国文论研究的生命力。曾繁仁先生曾指出,“后”语境下的文论通过对现代性的反思逐渐走向的建构,尤其是对唯科技主义、唯经济主义等不恰当现代性主义的反思,更是可圈可点,这使得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走向了一种创新与共生的理论形态。
1.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以及文学感悟能力差中文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并非对自身的专业感兴趣,他们为了就业也不想学习中文。以及受到应试教学的制约,中学时期很少接触到文学作品。在大学时期,学生不仅仅要忙于考试、作业、听课,还要进行各种级别的考试,这样,学生的精力不济分散,缺少专业观念,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尤为关键的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影响下,“快餐文化”充斥着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就缺少阅读原著的时间。鉴于此,学生缺少足够的文学想象与感受能力,他们对文本的反应常常是缺少感觉、默然、麻木,不可以争辩和讨论,不可以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如此,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从而丧失了把握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探究现当代文学的兴趣。
2.体制化的学术研究导致了文学教育的死板化目前高校的分配制度以及学术制度导致文学研究只是享受待遇津贴与获得职称的一种方式,它并非属于人们心灵与精神的一种要求。一是它跟人的感性体验相背离,二是它跟人民的生活实际相远离,仅仅成为了一种知识性的操练。如此的学术制度导致大学讲解现当代文学的教师丧失了感知文学的能力,像是目前的文学教学愿意在一些西方和本土理论的影响之下,构建一系列的知识理论视野,然而,文学本来所具备的生存世界、生命理想、审美观念、原创力、道德感、个性、经验,指挥等等却越来越消失于建构的知识体系中。可以说,空洞的文学性话语充斥在高校的教学课堂中,如此的文学教学不可以将文学固有的美感与特点显现出来,也难以实现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
二、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方式
1.优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作为高校的教师来讲,不仅仅应当具备较强科研能力,还应当在教学上受到学生的青睐,不然就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常常错误地认为科研跟教学是互相矛盾的,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和互相推动的,倘若教师能够处理得当,那么就有利于教育和科研的良好发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作为核心,而应弱化教学的讲解功能,尽量地让教师从演讲者转变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上,能够对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像是写作练习、多文本比较阅读、实训实践、话题探讨、分组探究、课堂讲解等等,有效地统一个体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实现实践学习、讨论学习、参与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同步学习的完善与补偿,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
2.凸显分析作家的文学作品,精减“史”的线索在减少教学课时的影响之下,倘若不减少讲解的知识,那么仅仅是太过肤浅。为此,对讲解的知识精减至关重要。而如何精减呢?这就需要使通常作家文学作品的讲解,以及文学论争、文学思潮、文学史知识等的讲解减少,凸显关键性的文学作品、文学论争、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如此教授不仅仅能够使课时减少,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获取感性认知的过程中清楚地把握当代文学的流变历程以及整体风貌。、
【论文摘要】近期以来,人们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反思愈加深入了。对80年代的“朦胧诗”冲击波的反思是百年文学反思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这一话题又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本文从“朦胧诗”和“朦胧诗派”、“朦胧诗”的产生与衰减、正确评价“朦胧诗”三个方面对“朦胧诗”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一、“朦胧诗”和“朦胧诗派”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思潮是经由新诗潮而得以产生的,“朦胧诗”是它的第一批文学作品。从60、70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是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朦胧诗派”迎着热风冷雨,直到被社会普遍认可与接受,其生长和发展的不寻常历程,可以说是相当辉煌的。然而,到了文学多元化的80年代中后期,“朦胧诗”则开始淡出。“朦胧诗”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对“”神本主义思想文化统治的胜利而告终,这个胜利也是人本主义文学对“”文化专制的胜利,它使诗歌打破了建国以来的种种文学禁锢,而承接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朦胧诗”不应被看作是一个诗歌流派,而应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思潮。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在文学上形成的一种思想潮流。一种新的文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总要同旧的思潮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因此,在“朦胧诗”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就有了新诗潮诗歌运动。
“朦胧诗派”崛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主要有舒婷、北岛、顾城、杨炼、江河、多多、食指、芒克等。舒婷的《致橡树》、《中秋夜》、《四月的黄昏》,北岛的《回答》、《冷酷的希望》、《结局或开始》,芒克的《天空》、《十月的献诗》、《心事》,食指的《相信未来》、《命运》、《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江河的《祖国啊,祖国》、《没有写完的诗》、《星星变奏曲》,顾城的《简历》,杨炼的《乌篷船》,方含的《谣曲》等。其中,不少后来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这首《一代人》作于1979年,这首诗是“朦胧诗”创作中最经典的名篇之一。舒婷的《致橡树》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这首诗热烈歌颂了诚挚、坚贞的爱情,当年曾脍炙人口。
虽然“朦胧诗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诗歌群体,但这些诗人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诗歌艺术技巧,所创作的诗作呈现出理性的思辨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忧伤而不悲观、真挚而又沉郁,既有苦难中对理想的追寻,又有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信念、理想、社会的正义性、强烈的个人理性精神都通过诗歌表达了出来。
二、“朦胧诗”的产生与衰减
(一)“朦胧诗”的产生
“朦胧诗”的崛起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它自1979年3月浮出水面,能在两三年内迅猛崛起,遍地开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前后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得益于举国上下痛恨“”渴望新生的政治热情。伴随着当时整个社会理性和反省力的逐渐复苏,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未来的热切希望,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例如,顾城的《一代人》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岁月的隐喻。“黑夜”、“光明”和我的“寻找”在这里的含义都是不言而喻的。《一代人》只有短短的两行诗句,以三个单纯的意象概括了生于逆境却始终不失信念的一代人异常复杂的心理经验和精神特征。《一代人》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是在不断地受伤害中经历成长,苦难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与追寻中战胜苦难。他们用诗歌表达了了“一代人”历经黑暗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著的追求。
朦胧诗潮的社会起源和个人起源都与这一代人在“”中的个人经验有关。这些年轻诗人都有一个由信仰的狂热到理想破灭后坠入绝望的共同的“”经历,他们是这一代青年中最早觉醒并进行反思的一群。这群“”后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并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朦胧诗人”们从自我的心灵出发,谱写出一曲曲“心灵的呼告”,我们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震撼。
(二)“朦胧诗”的衰减
“朦胧诗”在“”期间以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主题宣告其诞生,在经过近20年的坎坷历程之后,又以“提供历史的见证”这一主题宣告其消隐。至此,新诗潮诗歌运动也拉下了它的帷幕。在“朦胧诗”受到猛烈讨伐的1983年,“朦胧诗”的势头已衰减。衰减的原因,部分在于“朦胧诗”影响扩大所带来的模仿和复制;而“朦胧诗”过早的经典化也造成对自身的损害;加上艺术创新者普遍存在的时间焦虑,加强了他们尽快翻过历史这一页的冲动。对中国新诗有更高期望的“更年轻的一代”认为,“朦胧诗”虽然开启了探索的前景,但这不是终结,他们需要反抗和超越。
新诗潮的大多数后续者大多生于60年代,他们获得的体验和“朦胧诗”所表达的政治伦理判断不尽相同,也不大可能热衷于“朦胧诗”那种雄辩、诘问、宣告的浪漫模式。此时,社会生活的“世俗化”的过程加速,公众高涨的政治情绪、意识已有所滑落,读者对诗的想象也发生变化。国家要求诗承担政治动员、历史叙述的责任的压力明显降低。在80年代中期前后,“纯文学”、“纯诗”的想象,成为文学界创新力量的主要目标之一。这种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即带有“对抗”的政治性含义,也表达了文学因为“政治”长久过多缠绕而谋求“减压”的愿望。回到诗歌自身,回到语言,回到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生命意识,成为新的关注点。
三、正确评价“朦胧诗”
新时期诗坛上所出现的“朦胧诗”创作潮流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信号,也是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朦胧诗”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独到的人文审美价值及其历史贡献。要想对“朦胧诗”做出合理的评价,我们不能仅仅从它的艺术创新方面来判断其意义和价值,我们更要把它纳入整个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去,把握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们对“朦胧诗”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本质上也便是对新诗潮诗歌运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
(一)“朦胧诗”的诗学贡献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其独特的诗质、题材、意象与语言是变革时代的诗歌特色的突出体现。“朦胧诗”强化了新时期诗歌的文本特性。诗歌是一种语句上分行排列、侧重抒发激情的文体,它特别讲求诗意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时期,对诗的文本特性的扭曲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在今天,新时期诗歌之所以能称得上“新”,从根本上说就是诗的文本特性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在其自身发展中得到了强化。“”的特殊的时代氛围造就了“朦胧诗人”独特的思维模式,而他们的创作实绩则体现为对诗歌新的范式的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更多地感谢“朦胧诗”以及稍后的现代主义诗流,它们在恢复和强化新时期诗歌的文本特性方面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二)“朦胧诗”的时代意义
“朦胧诗”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流派,但这些诗人在诗歌精神和探索的主导意向上具有共同点。“朦胧诗”在开启新诗那些被长久封闭的空间上,在激发诗歌探索的激情与活力上,在推动当代诗歌艺术视野的拓展,寻找与人类广泛文化积累的对话,以及发掘现代汉语的诗歌可能性等方面,都有难以忽视的功绩。在精神向度与诗歌写作上,“个体”精神价值的提出与强调,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点。至于说到“朦胧”,也应该是诗歌语言变革的重要一项。“朦胧诗”与当时“环境”构成的紧张冲突,根源于它的语言的“异质性”,它表现的某种程度的“语言的反叛”。因而,“朦胧诗”这一称谓虽受到不少质疑,却不一定就是十分离谱。
(三)“朦胧诗”的历史贡献
“朦胧诗”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朦胧诗”影响着新时期诗歌的发展方向。在新时期诗坛多元并存、竞相争妍的诗流中,“朦胧诗”可以说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支劲旅。在新时期,没有哪一种诗歌、哪一种诗派能像“朦胧诗”那样如此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着如此巨大的轰动效应和持续的震荡,引发出关于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诸多深刻的话题。自“朦胧诗”诞生后,它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时期诗歌的发展方向——返归诗的本体,注重审美追求。事实上,“朦胧诗”的出现正是诗歌自身审美价值凸现的一种表现,诗的文本特性受到最大尊重的一种选择,它是一种不可扼止的体现着一代诗人强烈创新意识的现代诗流。
四、结束语
“朦胧诗”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诗界奇观,它作为一种崭新的诗歌思潮,以其清新蓬勃的诗风,奏响了中国诗歌现代化探索中最动人心弦的乐章。纵观“朦胧诗”走过的短暂而光辉的历程,它无疑是中国文坛的一次革命,其突出贡献是对文学本位的捍卫和诗歌范式的变革。为了尽可能对“朦胧诗”做出公允的评价,本文试将其放在当代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去考察,确认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对“朦胧诗”做出合理的评判。
【参考文献】
[1]卢志杰.二十年沧桑再看“朦胧诗”[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增刊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中国当代文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34-03
一、前言
在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纵观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其呈现出一些不足的问题。由于涉及较多专业、改革进程中课时不断缩减,一些学校安排课时仅仅为原有课时的一半,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通常各类学校均将其作为必修课进行设置,呈现出选修课程欠缺丰富性的弊端,课程建设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则显现了一定的滞后性,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没能全面重视。
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状况
中国当代文学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同古代文学具有明显区别,并非一个形态整体封闭的专业学科,而是不具备下限、较为开放的专业。伴随当代文学的不断演变更新,各类新的文学作品、现象不断呈现,教学内容更加多样丰富,因此课程教学应全面把握文坛的新动向,在与时俱进中建设和发展。然而,从中国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应用的教材来看,教学内容呈现出了一定的陈旧性,近十年来反映当代文学思潮的文化作品极为少见,成为该领域的空白。无法显现出该学科自身独特的现实关怀性。再加上,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始终关注史的阐释,注重文学思潮以及论证梳理分析,导致教学内容欠缺生动性,无法培养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分析感受力。
对于“90后”一代学生,其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心理承受力同以往学生相比,包含了显著的差别。教育的科学原则为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全面注重授课对象新时期呈现出的新变化。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们的回答:你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喜爱程度以及你崇拜的当代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等有关问题。最终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表示对中国当代文学知之甚少,喜爱程度一般。而他们最熟悉以及崇拜的当代作家则以郭敬明、韩寒等人为代表。从中不难看出,更多的青年学生没有对当代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较多的“80后”作家以及网络作家才是“90后”学生喜爱的对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影响下,使通俗文学在学生之中更加深得人心。我们还可发现,当前医学文科专业学生眼界较窄、阅读面有限,通常处在较低的阅读层次。针对该调查结果,我们应进一步反思,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真正制定科学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策略,方能优化实践效果。
三、有效调整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有效调整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改革视域下,课时的一再压缩将对教师课堂教学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内容调整。不应单纯地删减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具体要求,做好整体教学内容的统筹考量,明确侧重点,确保教学内容能够重点突出,体现良好的启发性,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应尽可能地预防意识形态干扰以及束缚,依据文学史发展系统格局以及当前学生的爱好兴趣,合理地设定课时、调节教学内容。目前来讲,学生们较少接触到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因而会形成陌生之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相反,他们会对近年来,尤其是21世纪的一些文学内容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将陈旧年代的文学内容课时做删减处理,增加近期文学创作内容的课时比例。
针对年代久远的文学,应把握精选原则,将一些经典作品予以保留,例如茶馆等。另外,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经典的台湾文学内容,通过迥异风格文学艺术风格,激发学生分析研究的兴趣。该部分课时比例通常应为四分之一,而80年代文学则应成为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可设置约二十课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通过梳理明确当代文坛体现的文学思潮。这样一来,学生便可清晰地掌握20余载的时间中文学的发展以及演变。另外教师还可选择近十年以来渐渐兴盛的网络文学,做好合理的补充,将其看做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课时安排虽然较为有限,却可通过引领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搜寻查阅资料,结合自我形成的阅读感受研究这一新兴的文学现象,进而使学生充满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与兴趣。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为教育培养人才方案的主体内容。当前,由于当代文学课程体系没能健全完善,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下,更加凸显了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重要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符合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依据学生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以及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分层次以及分阶段的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应在低年级进行设置,将学习当代文学发展以及具体的创作概况作为主体,培养教育学生阅读定量的经典代表作品,并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夯实基础。专业课程则应选择在三四年级设置。还可根据教师取得的成果以及专长设置选修课,例如当代小说、文学、港台文学、戏剧、诗歌的研究学习等。该类选修课程对于基础课程可谓进行了全面的补充。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进程中应主动吸纳当前新型研究成果,深入探究挖掘文学作品、分析文学现象。这样一来,不仅可扩充学生视野,还可提升他们研究文学文本、判断文学现象的综合技能以及理论素养。
另外,应把握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并重的科学原则,全面显现出设置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可用性。应依据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以及现代社会特征安排选修课内容,进而为学生进行当代文学研究、创造形成有力的帮助。针对有兴趣从教的学生,可开设当代文学以及语文教学课程,使他们可全面明确语文学科的发展状况以及趋势。针对继续考研深造的学生,则可设置中国当代文学、西方现代主义等课程内容,进而升华其理论知识水平。再者,对于学生们尤其感兴趣的内容,例如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则可组织专题课,锻炼学生提升审美意识与能力。
课程设置应同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体会到的人生感悟紧密相连。可设置同人生现实有关的课程内容,将授课对象发展成全校学生,进而达到更广泛的影响力。
四、调整教学方式与实践手段
再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熟练地掌握驾驭汉字的能力,才可清晰精准地将自我思想表达出来,方能更好地探究中国当代文学,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实践过程中应突破以往灌输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双向互动的良好教学模式,引入引导启发的科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1.重视听课笔记。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担任讲解的工作,而学生则一边听一边记录。这样一来呈现出机械式听讲记录的弊端问题。往往学生无法抓住重点,使得教学效果显著降低。探究成因不难看出,学生听讲的过程中无法积极的动脑思考。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愿意记笔记,而是将教师教学课件拷贝下来应付考试。在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虽提倡将教师演讲人的身份与角色弱化,然而记笔记的环节仍旧不可缺少。通过记笔记,学生可将课堂中的听讲、思路、想法进行清楚的摘录登记,是主动积极学习知识、捕捉灵感的核心途径。因此,教师需要定期收取学生听讲的记录资料,引导学生如何巧妙地记笔记,重视记录环节。还可引导学生相互查看、评比,通过互评活动,做到查缺补漏,使学生真正地重视听课笔记,树立认真学习的态度,并持久地处在活跃的思维状态,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2.做好文本阅读。文学课实践教学,应回归本体,重视作品阅读讲解,进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当代汉语的内在魅力,由审美欣赏的角度明确当代文学核心价值,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虽然文科专业学生本身便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并饱览了较多文学作品,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然而,伴随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之文学边缘化的倾向,导致学生整体文学素养持续降低。较多学生不阅读经典作品,欠缺文学感受力。广大教师应充分重视该类问题,积极开展文本阅读训练。在开学初期应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必读书籍,通过不断的督促、预留课后作业、自主搜寻等方式,鞭策学生学习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教师还可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中渗透的情感,形成思想启迪,渐渐地提升审美感受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教师应从旁给予必要的指引启发,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化问题,促使学生独立的阅读以及思考,并作出准确的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了解了作品本身,还掌握了鉴赏不同作品的技巧方法。通过潜移默化的训练,学生阅读水平有了明显增长,形成了良好的研读能力。
3.引领学生说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非教师单向进行知识传输,需要师生之间展开积极的知识交流与双向互动。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引导者的角色,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组织学生自主制作课件,并依次在课上进行展示;还可在课前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作品,并设计课件。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创造讲解以及展示的机会。教师以及班级中的其他学生则可进行课件点评;还可通过分组讨论形式,课前将讨论内容进行预先布置,并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自由讨论。课堂之中,可委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并展开激烈的辩论评比,最终教师可作出精辟的总结以及归纳,为学生进行合理的指点;另外,还可选择经典的当代戏剧进行讲解,并可选择有特长以及表演天赋、充满兴趣的学生扮演剧中角色,使他们通过亲身演绎体会剧中的真实内容以及传达的精神;还可引领学生转变阅读能力,掌握肢体表演以及语言表达等综合技能。
4.强化写作练习。学生分析阅读技能需要利用写作方能反映出来。实际上,锻炼写作能力渗透至当代文学教学的整体过程中。为此,教师应抓住机会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课外阅读做笔记、课件制作撰写讲解稿、课堂讨论拟定发言稿、布置小论文作业等。通过该类良好的训练形式可强化学生创作写作能力。教师则应做好点评,并尊重学生内心感受,进行必要的学术指导。例如辅助学生恰当选题、以独到的视角进行切入、采用有关理论进行作品的分析研究等,进而全面提升文学鉴赏力以及表达创作力。
五、结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把握学科特征,关注教学对象的内心需求、心理、年龄特点。优选教学方式手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听说读写训练,方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掌握必要的创作技巧,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新形势下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出路与思路[J].宜春学院学报,2009,(05)
英文名称: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1-6368
国内刊号:11-1068/I
邮发代号:82-325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当代文学;叙事结构;变化分析
引言:
在不同时代的文学剧作中,都有不同的叙事内容与文学结构,在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叙事与结构的变化是必然发展趋势,这也正是文学史进步的重要表现。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历史文学已成为经典,逐渐退出文学舞台,新的文学时代正在冉冉升起,当代文学正在用它特有的表现手法影响着现代人的精神思想。我国是文化大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学史起源相对较早,从古代传说故事到诗词歌赋再到明清时期的各类古典小说,各具特色并对人们产生深远影响,当一个时代的文学到达顶峰时,那么必然会迎来衰败,这是精神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及自然守则。
一、当代文学整体的发展趋势变化
(一)大规模转战影视发展方向
文化包括很多方面也有很多表现形式,影视文学影响力巨大,相对纸质文学表现形式,影视文学面向的社会大众更为广泛,好的电视剧作品收看人数高达好几亿,是当代文学发展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很多文学家并不被大众所熟知,最后都是通过编写著名电视剧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很多电影或是电视剧的成功都要归功于编剧优秀的写作水平,这虽然是当代文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但并不是绝对的,还是鼓励当代文学创作者能写出更多优秀的长篇作品,体现我国历史文化精神。
(二)短篇小说发展形势良好
当代文学很多著名作家对于短篇小说的态度相对较保守,不是很认同,也没有过多关注,但由于近年来,短篇小说内容水准不断提升,受到大众追捧喜爱,改变了很多作家对短篇小说的看法。短篇小说发展形势好比是“快餐行业”,因为它的字数少、主题鲜明,阅读人数逐年不断上升,加上它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在文学发展市场上占有很大优势,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短篇小说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当代文学更注重网络市场
现在已是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媒介是文学重要的传播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学网站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在网站中的文学作品从古至今都能找到,无论是经典著作还是现代小说亦或是原创的个人作品,甚至很多冷门的文学作品都能在网站中找到,越来越多的或是著名文学作家与大型文学网站进行签约,并且网站对于所合作的网络作家都有严格要求,这种形式不仅方便了人们阅读,更体现了当代文学发展趋势变化。
二、当代文学中叙事与结构具体变化分析
(一)当代文学叙化具体表现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并且对文学发展史也产生很大影响,当代文学的叙事内容也发生很大变化。当代文学叙事中总是通过具体作品向人们渗透一种内在深处的核心思想,通过深入刻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经历以及形象细节描述,引起阅读者看后的共鸣,会不由自主地将自身与小说中描述的人物相结合,这就是为什么当代文学中,某些著作人物会那么深入人心,因为更广泛地深入人们主观意识中,当代文学作品叙事过程中,往往通过具体寓言故事或是人物经历揭示现实社会的丑陋与真实面目,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统一,侧面大胆讽刺社会的同时代替人们表达心声,通过文字将人们内心的想法与不敢言语的心理活动表达出来。
(二)当代文学中的结构变化
在当代文学史发展过程中,总体来说结构变化可以分为两种,首先是分时阶段的结构变化,主要体现了当代文学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本质上的差别,在整体文学时代背景下,按照写作选材、文章类别以及陈述的现象进行依次排列。例如《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书中,将80年代前后进行有序区别,分开排列顺序,或是将部分文学著作中按照古诗、小说以及散文等进行编排,这些都是当代文学中分时阶段结构变化。其次,就是不按照分时阶段结构进行排序,会结合不同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具体排序安排,有的会按照作品内容进行排比归类,有的则会根据相应内容将同一文学现象进行排列,这两种排列顺序是当代文学的主要结构变化。
结语:
时代不断发展对文学史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当代文学中的叙事与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但无论怎样的变化,这是一种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文字表现形式,承载着历史精神,要将我国文学事业继续发扬光大,提升国人综合素质,促进国家文学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复生.当代文学的“政治性”与“当下性”——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23-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以及社会转型,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遭遇冷落,社会对文学的热情、兴趣都发生了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突破这一局面,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这是目前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考验。
一、改革教学内容
现阶段,随着教育素质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向计算机、英语和各种技能等应用型学科上,文学类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走出困境,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一)走出重“史”的教学误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其他文学教育(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特之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安排一般是在大一开设现代文学,大二开设当代文学。对于课程内容选择,目前大多数二级院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主,辅予经典作品研读,在以文学史为本文由收集整理背景的基础上,从现代政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本土文化的反思与张扬,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勾勒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深入掌握各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也正合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以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思路,该书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方法,分别按各个时代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四大体系来划分,但这样一来,利弊也很明显,“这种结构方式条理清晰,便于讲述,但流弊甚多,因为这种结构方式是学者自己制造的模式,它不符合文学史的实际发展规律,割断了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感性的理解、把握混融一体的‘文学’历史”。
一般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首先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文史知识,培养他们对现当代文学的审美感悟,从而提高他们鉴赏、分析、研究现当代文学的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授课也往往突出“史”,以“史”来带动作品,这也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方法。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把对作品的鉴赏地位提升到在“史”之前,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他在2008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与教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流行宏观研究,轻视对作品本身的阅读,带来文学审美能力的缺失等问题。”如此看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文学作品所能带给人们的审美作用,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从而达到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性熏陶的目的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诚然,文学史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学生如何获得和提升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努力的方向。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应该将“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加强对作品的阅读欣赏,从长期以来的生硬的讲“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丰富想象力审美的空间。
(二)增开选修课。过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一般采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分开的授课方法,授课时数分别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即为一个学年,当代文学两个学期,也是一个学年,总课时是216节。近年在教育部缩减理论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原则指导下,许多高校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调整为三个学期完成,一般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当代文学为一个学期,总课时为160节。虽然课程时数的调整压缩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课程内容的减少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按照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力图发挥出更大的传授、引导作用,并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增开选修课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为了应对课时紧张,部分院校选择采用增开选取修课的办法来缓解这一难题,以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台港文学、新时期文学等部分内容可独立出来开课,原因是台港文学和新时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从区域和时间上看又有着相对独立性,而独立课程的效果是,既可以为现代文学史的课程减压,也可以使独立出来的内容有更充分的分析和讨论的时间。以往港台文学和新时期文学部分的教学,老师们为了赶课往往是点到为止,或干脆放弃,这样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若能将这部分内容独立开课,则可有更充分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和体会,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还可针对目前较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的有关现当代文学的后续选修课。根据各高校所在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性,开设一些本土优秀作家的作品研究,为本土文化的推广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如广西高校可根据目前备受关注的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特点,考虑开设“广西北部湾作家群创作研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将学生的视野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升华当代大学生的爱乡情怀和民俗文化情感;针对当下崛起的较为前沿的女性作家的研究,可考虑开设“女性文学研究”或“广西女作家作品研究”,毕竟,女性的文化视觉与男性是有差异的;针对本科学生大学毕业后有可能到中学教书的特点,可考虑开设“中学鲁迅作品研究”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作为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避免其中有可能生产的消极被动接受,从而为主干课程的顺利实施准备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可以在选修后续课程的过程中扩大和巩固主干课程的知识和内容。
二、改进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一)设立专题讨论,强化师生互动。在传统教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惯以“一言堂”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况且,长时间的聆听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为让学生参与其中,可在课堂上准备一二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在激烈的讨论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010年广西高校现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温儒敏教授在会上说:我们在课堂上不要求学生给出什么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在课堂中能围绕某个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那么,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确实,与其让学生在被动中强记,不如让学生在主动中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提高学生的文学接受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是收集各家之说,将材料进行重组,再加上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研究的见解,直接传授给学生,这对于文学鉴赏来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教授的结果,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生得到的是一套套的理论和“空洞”的话语,这势必造成学生一定程度的依赖,从而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这与我们所期望的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相去甚远。况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想要做到巨细无遗、面面俱到地对文学理论及作品作较为系统的教学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首先时间上就不容许。这种情况之下,若能设立专题讨论,重点突出某些作家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问题的主动探求的欲望,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又能深化教学内容,从而能加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力求知识饱满丰富,由浅入深。开设专题讨论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更新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并以学术研究作为课程开展的支撑,逐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研究,从而拓展学生眼界,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影视话语;《红粉》;当代文学;经典化
当代著名作家苏童的许多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并引起普遍关注,其中小说《红粉》于1995年由李少红导演拍成同名电影曾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0年之后,2007年20集电视剧《红粉》热播,又对小说以影视话语的方式进行了新的阐释。在影视改编与小说文本互动的关系中,批评者尤其是一般的文学批评者往往关注小说“文学性”在改编中的“流失”,甚至对影视改编文学诟言颇多。在我看来,在当下影视和文学发展的多元背景中,这种“诟言”大大遮蔽了影视话语之于文学的功能和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语境中,影视话语对于文学文本的广泛认知、价值阐释和经典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以《红粉》的影视改编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影视叙述与认知广度
“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的视觉来看,也可以通过头脑的想象来看。而视觉形象所造成的视像与思想形象所造成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反映了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手段之间最根本的差异。”[1]但是,如果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影视话语方式对提升文学大众认知程度的作用则是非常明显的,而这一点对于当代文学的“经典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就《红粉》来说,小说《红粉》在文学界首先是作为先锋文本来解读的,经过影视改编,小说由影视叙述迅速走向大众空间,被一般读者所广泛认知。从这一现象来考察,要理解影视叙述对文学认知广度的提升效应,应该首先探讨小说《红粉》何以是一个“先锋”的文学文本。我们这里只是在先锋小说的整体叙事语境中从三个视角去指涉《红粉》的“先锋性”叙事特征:
第一,叙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文学思潮中的叙事方式。美国文艺美学家伊哈布•哈桑透视了后现代主义的审美特征,把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归纳为“不确定性的内在性”。尽管《红粉》不能说成是严格意义上的后现代小说,但在叙事中充满了后现代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我们来关注小说的题目和两个人物——秋仪和小萼。“红粉”一词显然有着多义性和模糊性,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作为小说的题目命名显然意欲凸显这种“不确定性”。再从人物来说,如果在叙事中把秋仪和小萼整合成一个叙事符号,把两个人的生活都放在这个符号下演示,让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生存可能,从而来揭示现代生存境况中的矛盾和分裂,那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先锋派写法。苏童没有这样做,然而重要的是,在阅读中读者却被导向这种“先锋”叙事的设想,感知了两种叙事张力下所切分的生存状态,使整个小说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向先锋小说的叙事方向游移。
第二,叙事的颠覆性。先锋派写作的文化逻辑是从反思和背叛开始的,以审视的思维实施对传统中心体制的颠覆,是一个充满反抗性的文学思潮。处在这个文化思潮中的中国先锋小说也彰显了颠覆的姿态,对传统的“合法化”做了瓦解的努力。《红粉》叙事的颠覆性集中表现在对历史和历史意义的颠覆。小说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从一个叙事视角打开了考察历史的角度,叙写了那个时代的特殊群体。秋仪、小萼的生命状态在叙事结构中不断被延伸,然而这种叙述又不断与时下的历史进行对话,造成读者感到小说的叙事线索不断地停顿,从而对传统意义上那个时代的经验产生质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红粉》的先锋叙事试图撕开历史的面纱,以消解价值的思维去触摸历史真实的内核。
第三,叙事语言的先锋性探索。与其他优秀先锋小说一样,《红粉》对其叙事语言也进行了先锋性的探索和运用。在叙事的顺延过程中,《红粉》的叙事语言不时形成顿挫,使读者在这种停顿中产生了密集的阅读想象,如人的真实和虚假、人与环境对峙的无奈和挤压等,从而产生了一种消解意义的冲动。这样一来,便形成了潜在文本的言说,潜在文本造成了小说文本的分裂,两种文本的互文效果也就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创新。《红粉》的这种语言在叙述中实现了能指和所指的分离,使读者对故事之外的时空进行思考,对潜在文本做深刻的理解。
对于大众读者而言,“先锋”小说一般是晦涩难读的,而《红粉》这样一个富含多种“先锋”因素的文本因影视话语叙述走向了大众视线,拓展了小说传播的广度,而这正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二、影视阐释与评估深度
接下来的问题是,影视版《红粉》是如何通过影视话语对“先锋”小说文本《红粉》进行阐释的?影视话语又是如何“改编”先锋叙事并使其走向读者大众的?这实际上直接指涉了影视话语对文学文本的阐释、评估方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了以后结构主义为中心的新叙事学。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强调阅读行为所起的建构作用,“无论阅读是怎样的客观与科学,阅读的对象总是由阅读行为所建构的。”[2]同样,我们对于影视《红粉》的感受来源于视角观赏行为。我们在观看过程中不难感知到影视《红粉》从影视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上按照自己的话语方式努力去构建一种稳定的意义,采用的是易于走向观众的影视叙述路径,连贯性、富有吸引力和能感染人是影视叙述的重要表征。其一,影视《红粉》按时间顺序来实施叙事行为。影视《红粉》选择用时间顺序来安排场景转换和行为进程,组成了非常完整的故事情节,整体叙述是延续的,我们似乎在走进一个风尘女子的民间传奇世界,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明显带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手法。而先锋小说却与此不同,实施对故事性的颠覆,对故事的情节、连贯性进行反讽,打破叙述的线索,以暧昧取代明晰。其二,影视《红粉》聚焦对人物的影像表现。非常明显,影视《红粉》给了人物完整并相对丰满的形象,而小说文本则淡化了人物形象,人物只是文本中的一个符号,叙事侧重表现光怪陆离的现代意识,“写人物的小说彻底地属于过去,它是一个时代的特征”。[3]在影视《红粉》的话语叙事中,秋仪的倔强、泼辣和伤感,小萼的怯弱、顺从和柔情都十分丰满地凸显出来,同时也表现了穷途末路的昔日阔少爷老浦的生活和性格,甚至连贪婪、刁蛮的鸨母和冷淡、顽固的浦老太太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三, 影视《红粉》在叙事结构中注重构建观众情感。在重视情节的影视叙事结构中,《红粉》通过营造叙事场景的氛围来构建观众的情感,使观众情感与影像叙事得到了同步演示,形成了影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亲近关系。秋仪大闹喜红楼,因小萼引发的训练营骚乱,婚宴之际小萼与秋仪相见等情节引人入胜,在曲折中把故事引向,提升了观众情感与影视叙说的融入程度。在这种影视话语叙事结构中也加入了一些让观众能够“触动”的场景氛围和细节表现,大大增强了故事性和人物形象的丰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了观众的期待心理,触摸了观众情绪的敏感点,用一种感伤的情怀把观众带到影视叙事的氛围中去。而小说《红粉》却尽力破坏读者的阅读情感,用错乱和消解的方式来打破这种预设中的对应关系,从而使传统叙事意义的追求走向断裂和破碎。
正因为如此,影视《红粉》以自己的话语方式对小说《红粉》的叙事成功地进行了转换,展开了一个完整的影视文本,“使文本能够得到读者方面的理解才来安排或使用这些材料的”[4],并以自己的话语方式走进了一般读者和批评者的视线。更为重要的是,影视从接受学的角度重新对小说进行了阐释,从“大众”和“先锋”整合的维度上对小说的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度评估,使小说走上了不断被阅读、反复被阐释的“经典化”之路。
三、影视话语与“经典”构建
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指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它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5]这是更多地从两种艺术的本体属性考察,如果从它们传播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来说则大不一样了。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认为,当今影视话语叙述是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必不可少的重要路径。
由于新时期文学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影响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存在的社会组织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生产、传播和接受的方式也在这种变化中发生了复杂的转换,因此,对于新时期文学的考察也出现了矛盾复杂的局面,公众空间的评判声音有效地促使文学批评充分多元化,并使对文学价值的阐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维空间。如果从媒体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中考察新时期文学的“经典化”,那么如何利用影视改编等传播媒介增强“经典化”叙述,并形成有利于彰显“经典”要素、凸显“经典”品格的传媒叙述则是新时期文学经典化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这里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影视传播媒介往往与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紧密结合,把影视话语与“经典化”联系在一起,是否会以牺牲“经典”的品格为代价?正像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阿多诺认为应对大众传媒予以深刻反思一样,国内不少学者对诸如影视改编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担忧会造成“经典”品格的“沦丧”。在我看来,尽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但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的实践来看,我觉得目前不是“经典”文学品格在传播中的“丧失”,而恰恰是更多“经典”及其“品格”被遮蔽、未发现,是太多的文学作品没有被阅读、被阐释、被流传和被认可,因此从接受学的角度来考察,能利用影视传播媒介让一部作品走进大众的视线,得到大众读者的阅读和认知,本身就是这部作品的幸运,而被大众读者阅读和体认正是一部作品“经典化”的必要环节,尤其在目前新时期文学“经典化”遭遇“挤压”的语境中,通过影视话语让更多的文学作品受到更多的关注,让更多作品潜在的“经典”品格浮现出来,这对于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作为语言[m].吴岳添,赵家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3.
[2]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快照集•为了一种新小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95.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必修的课程,它不仅仅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各阶段的文学思潮及文学社团,还对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整个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其实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变化,很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作家,他们在中国的变革中也是重要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也能反映出当时中国的风貌,甚至他们本身的经历也成为了一件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其实是由一批批活生生、有生命的作家文人组成的。周作人在《人的文学》里提出“兽性与神性,合起来便只是人性。……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纪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可以看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问题是回答并解释人是什么,文学即是人学。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应该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全面的人,从而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当代文学的内涵价值,但这种理解,不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而要从审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
自从2016年国家在经济领域提出供给侧性结构改革,供给侧这一新兴的思维理念也逐渐波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包括高等教育。袁贵仁部长也表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进行供给侧性结构改革。从宏观方面说,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供给侧改革,提升教育的供给质量,结合社会需要,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从微观方面说,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性结构调整,因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困境
过去,该门课程的全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而现在已经改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只有一个“史”字的差别,但也可以看出课程内容重点的转变,由注重文学史的宏观梳理,变为更加尊重作家、特别是作品,因此教学应该由单独的史论讲授式向文本阅读的体验式转变。但是现实并不乐观。
首先,教学观念陈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文学史的史论讲解上,注重社团概念、思潮流派的讲解,注重对作者代表作品目录的识记,并且在课程考试上,也更加凸显对史论识记的考察,就算涉及到作家作品,也大多流于对作品内容的叙述和中心思想的概括的表层层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重复叙述上,与当下的社会形势结合不紧密。
其次,不注重ψ髌肺谋镜纳钊敕治觥V泄现当代文学里面涉及大量的作家作品,但是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停留在对作品内容的平白概括,对文本的阐释也有同质化倾向,无法突出作品本身的独特价值,而对作品的分析更多的不是考察作品对社会变革的积极意义,就是考察作品如何反应了主流思想,对作品的分析有反客为主、主题先行的价值取向,而这样的分析伤害了作品本身,局限了文本的价值多重意义阐释的可能性。不利于对学生全面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有损于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现在的教学对象几乎都是95后大学生,95后生长在网络时代,每天被新媒体新技术怀抱着,也享有网络时代提供的便利。因此,针对这样的教学客体,应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但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一门比较传统的学科,如何将传统与新媒体结合,探索新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途径和形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出路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不仅仅要通过文学历史的梳理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学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调整教学的输出质量,提高教学内容与当下实际的融合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供给侧性改革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出路。
首先,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体作品入手,注重对文本本身的分析研究,采用文本细读法和循环阐释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的文学审美素养。文本细读是西方文化批评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指的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 文本细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文学本位,尊重文本,尝试脱离文化、社会、历史、经济等外部研究,注重对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接近作者的阅读方法,增加了现当代文学学习的纵深度。循环阐释法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就特定的文本主题 ,首先是打破古今界限、学科界限、文化界限甚至是系统理论与零星见解之间的界限,发现与之相通相似的言论,从而获得一个超越各种界限的更大语境;然后在此新语境 中,两种相通而又有差别的言论交互地‘回过头来另眼相看’;最终的结果是对不同领域的两种言论都‘增进了理解’” 用循环阐释的方法作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则会极大拓宽教学的宽度,增加文本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为文本跟随时代进程的再解读提供的可行的空间和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需求。
其次,努力把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时间较少,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要求老师在短期内把学科知识体系全部梳理清楚,还要让学生理解全过程,这并不容易。学生都会被新媒体包围,新媒体也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整合,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开创自媒体平台,通过网络广播,朗诵现当代诗歌,让诗歌不在是抽象文字,让诗歌通过新媒体平台变成有声读物,帮助学生提升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创微信公共号,针对上课内容,提供文化批评、文学作家生平轶事等信息,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实效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供给侧性结构改革,是基于尊重作品、尊重学生、尊重中国当下实际的前提下进行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仅对老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出路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李清良.钱钟书“阐释循环”论辨析,文学评论 2007年第2期.
[1]李清良.钱钟书“阐释循环”论辨析[J].文学评论,2007,2.
[2]贺仲明.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江海学刊, 2006, 3.
[3]沈远川.应用型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群建设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相比,比较文学以其宏观性研究而独树一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应采取相应举措。笔者郑重提出整体教学观,以此增强比较文学的教学效果。
所谓整体教学观,主要是指任课者带着整体教学的意识,从具体的专业授课中跳出来,站在一定的制高点,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把它与其他专业课程渗透、整合。
一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展开整体教学呢?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避免重复授课。比较文学的课程必定会与外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等课程发生交叉、重复。如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比较研究”这一单元就会涉及大量的外国文学史内容。文学思潮的更替是西方文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外国文学史学习中,学生在接触到每个时代的欧美文学时,首先就会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潮,了解它产生的内因、外因及特点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思潮都是外国文学史的学习重点。一般情况下,在课程设置上,比较文学往往被安排在外国文学史之后。既然如此,对于系统学习过文学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在比较文学的课堂上再次学习相关内容,则恐怕不会让学生产生久别重逢的喜悦,反而有老生常谈之感。
有了这样的考量之后,这部分教学可以安排得灵活些。笔者在课程开始时,设置了一个提问环节。比如文艺复兴的性质是什么,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什么,你对欧洲文学发展的主流模式有什么看法等,通过一系列提问帮助学生梳理已经学习过的外国文学史知识。因为是对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梳理,胸有成竹的学生面对这些问题会感到兴奋,也会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回忆和思考。采用这样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避免了对其他专业知识的简单重复。
针对某些班级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的情况,笔者有时会提前布置学生分小组预习这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学生用PPT展示自己的外国文学史知识。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有些学生甚至超过任课老师,这样的互动的开放式的课程比较容易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有了这样的自主学习和梳理之后,学生再进入比较文学领域相对来说就更容易些。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笔者一般会用个案法说明外国文学史与比较文学的区别。这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廓清学科界限。因为学生在比较文学的课堂上会大量接触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所以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混淆。
二
整体教学的另一个含义是尽可能帮助学生“打通”已有的知识体系。比较文学的教学不应该是独立的,也不能独立。
“堂吉诃德研究”可以说是主题学研究中的经典范例。作为文艺复兴代表作之一的《堂吉诃德》“不仅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而且对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1]P88然而,到底是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外国文学史教材一般不会再继续延伸,常规教学也在这里止步。然而,这里恰恰是比较文学开始的地方。站在比较文学的视域里,“倘若我们把《堂吉诃德》看作西方小说的开端的话,那么此后的小说无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过这部小说的影响”[2]P189。文学史上不仅有大量的仿作,而且有更多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借用了“堂吉诃德精神”。《商第传》(斯特恩)中的托比、《强盗》(席勒)中的卡尔?莫尔、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中的比埃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等著名人物形象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模仿了“堂吉诃德精神”。最著名的堂吉诃德的跟随者当属爱玛(《包法利夫人》)。这一系列文学人物的梳理,既是对文学史的回顾,又是一个新的审美视角。
在主题学的探索中,学生对堂吉诃德这一著名人物形象的理解会加深。借由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传统的影响和源流。正如梵?第根所言:“文学传统在任何部分都没有像这里那样见重,各国文学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任何部分都没有像这里那样显得明白清楚。”[3]P48
这一对已有知识提升、拓展的功能是比较文学的独特之处、天然优势。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及文艺理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都可以用比较文学的视角重新观照。文类学会涉及中国古代文论的专业知识;借由思潮流派研究可以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译介热潮进行深度挖掘;比较诗学更是对中外文学理论的一次统筹。
三
比较文学不仅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实现对话与沟通,而且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这一功能。笔者提出的整体教学观的第三个方面就在于此,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跨学科意识。
20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都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特点之一就是文学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及与其他艺术之间互相渗透。在学生现有的课程设计当中,这部分的内容应该说是比较薄弱的。比较文学正好可以做这个补缺的工作。
在笔者开设的通识课上,学生来自各个院系,包括艺术院系和理工科院系。部分学生对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是相当陌生的,甚至他们对不少中外文学作品只知其名。这种知识架构存在的缺陷自不待言。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比较文学更容易让这些专业之外的学生理解。伟大的文学家歌德,《浮士德》的作者,对植物学、昆虫学、解剖学、化学、地质学等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发表过讨论植物形态的著作《植物的蜕变》、《形态学》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正是出于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带入文学批评里,从而开创了精神分析批评的新天地。比较文学的这部分跨学科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关注。课堂上,笔者会事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早在1950年,雷马克在讨论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时,就指出:“我们必须进行综合,除非我们要让文学研究永远处于支离破碎和孤立隔绝的状态。要是我们有志于加入世界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我们就应该时时把文学研究中获得的见解和成果汇集起来,并把有意义的结论呈献给其他学科,整个民族和整个世界。”比较文学不仅是联系各地区文学的纽带,而且是“连接人类创造事业中实质上有机联系着,而形体上分离的各个领域的桥梁”。[4]P208-214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语言学及文学与科学等分支,其中文学与科学的关系看上去是最疏远的。笔者这里就以文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看看整体教学观的思路。一个是形象化生动化的,一个是抽象的理论性的,然而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远。关于文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在我国尚属研究的薄弱环节,但是在西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已经取得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陈?先生说:“从教学上讲,我们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开放意识和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新一代,比较文学是他们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5]P14这里的“新一代”不仅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包括所有大学生。现如今通识教育已得到高度重视,在中外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比较文学具备的跨越性正好适应这种教育。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小说;后现代主义
新写实小说在先锋小说的实验性创作走向末路的时候勃然兴起,对于日趋沉闷的中国文坛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同时新写实小说又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毕竟新写实小说的风起云涌有着许多时代带来的特殊原因,也正是这些新滋生的因素促成了新写实小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因此,在写实主义之前冠以“新”字,以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
创作。
后现代主义是针对现代主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出现困境的时候生成的。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内涵是针对现代性的观点进行阐释的,现代主义继承了由古希腊哲学中而来的“罗格斯”和“理念”等思想,再经由近代和现代的哲学家而发展成为一种以理性为根据的主体性精神,“自由”及与“自由”观念紧密相关的个人主义是现代性的根本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是“对传统人文主义的艺术本质与功能概念的反叛及排除高雅艺术与低劣艺术、新艺术与旧艺术界限,反对艺术的一一解释的‘反理智’思潮。”
后现代主义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成为一股蓬勃的文流,哈桑、佛克玛、杰姆逊等都是西方研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佼佼者,并在80年代积聚成为一股强劲的西风刮入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与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不期而遇。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范式对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给予影响,“后现代主义不再具有超越性,它不再对精神、价值、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题的内缩,是对环境、对现实、对创造的内在适应。后现代主义在琐屑的环境中沉醉于形而下的喜悦之中。”新写实小说的创作也“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颠覆着既有的美学原则和文学秩序,完成了由宏大叙事向个人叙事、由改变生活向适应生活、由超验向反讽的转向,体现出消解深度模式、非原则性、零散性、无我性、卑琐性、反讽、狂欢、种类混杂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新写实小说在后现代主义的传播热潮中成长起来,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正是这“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形成了新写实独特的美学风格。“在意识形态控制相对紧张的中国,后现代主义以反启蒙、反中心、消解深度模式的一系列原则,为文学创作界提供了一种有异于传统的理解生活的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家的表述方式,使生活在政治话语霸权中的文学获得了二度解放。”后现代主义的这种精神内核在新写实主义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新写实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了无法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3.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7.